(一)
1911年(农历辛亥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阴云低垂,瑟瑟寒风中,一艘日本籍客轮“笠户丸”号驶入马关码头。一位神情肃穆的中年男子站在甲板上,目光从飞溅的浪花慢慢移向远方。他,就是中国著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
此刻梁启超思绪翻飞,沉重的回忆一一浮现眼前:1895年,正是在这里,李鸿章代表清***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澎湖列岛和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在京与康有为等众多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涕泣请命,反对割让国土……而如今他此行的目的地,正是宝岛台湾。触景生情,梁启超不禁悲从中来,留下一首凄婉之作:“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惟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二)
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继续鼓吹救亡***存。他看到日本的报刊杂志上,再三夸耀日本殖民***府治理台湾的功绩,令他心中愀然:“同是日月,同是山川,而人之所得,乃如是也!”但同时又让他疑惑的是,他所结交的一些台湾遗老们给出的答案又截然不同,这使梁启超产生了一定要到台湾去实地考察的迫切念头,他还幻想着将在台湾的考察结果,借鉴用于中国的改良。1905年后,梁启超屡屡申请赴台,但屡屡遭日本人拒绝,最终促成梁启超台湾之行的,是一位名叫林献堂的台湾爱国志士。
林献堂名大椿,号灌园,出身台中雾峰望族,被称作是台湾“迷惘时代的掌灯人”,倡导台湾民族民主运动,一生不说日语,不穿木屐,坚持汉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1907年春,林献堂第一次到东京旅行,特意前往横滨《新民丛报》社拜访梁启超,因梁启超外出未能谋面;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在奈良的一家旅馆和梁启超巧遇。梁启超操一口浓重广东口音官话,林献堂说闽南语,两人虽然语言不通,但以笔交心相见恨晚。
梁启超一落笔就写道:“本是同根,今成异国,沧桑之感,谅有同情……”同时梁启超也非常准确地预见到:30年内,中国绝无能力可以救援你们。对于台湾人民抵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方式,梁启超认为应采取“爱尔兰”式温和主义斗争策略,以保存民族运动火种,暂时不轻举妄动,不做无谓的牺牲……对梁启超的教诲,林献堂觉得“妙不可言,铭心醒脑”,立即邀请梁启超前往台湾,向台湾人民宣传进步思想。
(三)
梁启超偕长女梁令娴、好友汤觉顿登上“笠户丸”号轮船,终于开始台湾之行。“蓄志五年,今始克践”,梁启超不觉有些兴奋,但忽然想到昔日祖国山河已成异邦领地,顿时又无限伤感,赋诗一首:“番番鱼鸟似相亲,满眼云山绿向人。前路欲寻泷吏问,惜非吾土忽伤神!”农历二月二十八日,轮船向基隆港靠拢,林献堂发来电报,表示台湾人民对祖国维新名士的热烈欢迎。梁启超抑郁的心情得到一些缓解,作诗回应:“迢递西南有好风,故人相望意何穷。不劳青鸟传消息,早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天,也正好是其爱女梁令娴18岁生日。
让梁启超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正欲上岸时,日本警察百般阻挠,气势汹汹地对他们严加盘问,幸亏梁启超出发前在东京通过关系领取了一封介绍信,才没有被遣返。中国人到自己的土地上还这样倍受屈辱,梁启超满腔悲愤,好在众多怀有“故国之思”的台湾士绅文人对他的热情接待,又让他深深感受到同胞之情的温暖。
农历三月三日,台湾同胞出于对祖国亲人的热爱和对梁启超的敬重,特意在台北荟芳楼举行接风宴会,参加者多达百余人,日本殖民当局如临大敌,派了很多侦探、特务监视。梁启超在1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不能直抒胸臆,只得在会后以诗词来表达他的悲怆情怀,其中有一首诗曰:“劫灰经眼尘尘改,华发侵颠日日新。破碎山河谁料得,艰难兄弟自相亲。余生饮泪尝杯酒,对面长歌哭古人。留取他年搜野史,高楼风雨经残春。”真是字字泪声声血,闻者无不戚然动容。
(四)
梁启超在林献堂、林幼春等陪同下,先后考察了台中、台南等地的***治、经济情况,他不仅亲自领教了殖民者对中国人的敌视,更亲眼目睹了殖民统治下台湾同胞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非人生活。例如殖民当局按照日本人理念改造台北市,大批台湾民众房屋被强拆,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当年台湾首任巡抚刘壮肃所筑“台北故城”也被毁,只留下4个城门;日本资本家在各地兴建新式糖厂,总督府动用警察力量强征农民的土地种甘蔗,收购价远低于市场价,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无以为生;日本殖民***府在台湾还大搞经济垄断,把食盐、烟、酒、火柴、煤油等生活必需品划归***府专卖,所有来自大陆的货物因高额关税被排除在外,所有来自日本的货物价格远高于本土价格,致使台湾物价高昂为世所罕见……
梁启超终于明白:台湾现状完全不是日本人所美化的那样!他沉痛哀叹道:“吾兹行乃大失望”,“吾旬日来,刿心怵目,无泪可挥……”
这一切不禁让梁启超对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非常追慕,欲专程去台南瞻仰其遗踪,但因故未能成行,只好在诗中表达景仰和悲壮之情:“台南南郭路,胜迹郑王祠。萧萧海天晚,沉沉故国悲。”“三百年前事,重重入眼明。天开一柱观,日照受降城。胡虏到今日,儿童识大名。”
在台期间,梁启超也深刻感受到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拳拳眷恋之情,很多人把梁启超看作是祖国的象征,与梁启超接触,等于与祖国接触一样,“感觉到无上荣光”。梁启超和台湾各地的诗社成员诗文酬答,以诗言志,他还改编了一组台湾民歌,形成10首《台湾竹枝词》,借一对恩爱夫妻难舍难分的情景以及女子与郎君分离后的苦痛,表达了台湾民众盼望与祖国大陆团圆的真挚感情,其中有这样几句:“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离树何时还?”,“今生够受相思苦,乞取他生无折磨。”他还在另一首诗《相思树》中,以台湾山水与江南草木连成一片为意象,隐喻两岸同胞密不可分的亲情:“终日思君君不知,长门买赋更无期。山山绿遍相思树,正是江南草长时。”
农历三月十三日,梁启超满腹惆怅离开台湾,“归舟所载者哀愤也。舟中西望故国,直不寒而栗耳”,想起国土沦丧,整个中国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不禁对当时的满清***府深深失望,对台湾和大陆的未来充满忧虑:“千古伤心地,畏人成薄游。山河老旧影,花鸟入深愁。入境今何世,吾生淹此留。无家更安往,随意弄扁舟。”“凭舷切莫首重回,费泪山河和梦还。凋年风雨挟愁来,不成抛却又徘徊。”
(五)
梁启超考察台湾,亲眼目睹了日本殖民统治的真相,以诗歌、座谈、演讲等形式,宣传了爱国思想,增强了台湾同胞的民族民主意识。梁启超不但被视为祖国的象征、中国文化的代表者,更被当作可以一诉衷曲的亲人,极大地增强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慕和热爱。
在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及“温和主义”斗争策略的影响下,林献堂、林幼春等台湾民族民主运动领导人,相继发起了“六三法”撤废运动和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在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辛亥年梁启超的台湾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