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0篇

文言文阅读篇1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开始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越来越倾向于拓展性的比较阅读。试题大多选取难易程度适当、文字量适中的课外篇目,比较的主要内容是对选文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其观点、事件、主旨、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及读者感受等。另外,还较多涉及断句、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理解等内容,有的还会考查考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判定、辨析文言词义的能力。这种考查方式,有助于引导考生向外拓展,增大平时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理解、鉴赏、评价和探究等能力,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典例呈现】

1.(2014・河南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2.(2014・辽宁丹东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考点解析】

考点一 内容比较理解

[思维轨迹]这是对比阅读中最常见的考查类型之一,最能体现出“对比”性,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1中考查的是比较劝谏艺术的不同,此题的难点在于准确理解选文的内容和主旨。解答时,要有“同中求异”的辨析比较能力,结合两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诸葛亮和魏郑公都在劝诫君主,但是他们劝谏的方法不一样:前者是直言相劝,不拐弯抹角;后者则注意方式方法,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的比喻之中,更便于国君理解并采纳。劝谏方法的不同正是二者鲜明的区别。

[参考答案]诸葛亮:直言进谏。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考点二 人物比较分析

[思维轨迹]此类题型的考查形式主要是比较两文中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或相同之处。例2主要考查曹刿和苏秦人物形象的共同点,通过分析能看出他们都能放眼长远,从国家的根本利益、从大局出发去考虑问题,因此都很有治国的智慧,能深谋远虑。

[参考答案]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

【技巧总结】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是透过相似的表面现象,找出个性,揭示个性特征。“异中求同”则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揭示一般的规律。解答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阅读,把握选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浏览全文,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了解,明确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要利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作品的出处、题目、注释等,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概括出选文的中心。

2.反复阅读相关文字,增强答题的针对性。这是一个精读的过程,要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对相关文字反复推敲,逐项进行对比分析。

3.抓住材料的基本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这主要包括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方面,例如记叙类文章,要先找出记叙要素,同时抓住关键语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议论抒情句等;然后提炼信息,概括出主要观点、事件等。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要抓住关键情节去分析人物言行。

4.对选文的情感倾向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可以通过议论、抒情等关键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其次可以通过揣摩词语的感彩和修辞手法来感受蕴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另外要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和作品的言外之意;最后再比较两则材料中思想感情的异同。

【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节选自《陋室铭》)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自己所住的房屋,并跟自己的品行修养相联系,两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右溪记》)

(1)比较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文言文阅读篇2

对寓言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与传记类、游记类文本大同小异。除了准确理解文言知识之外,还要把握寓意,弄清楚故事内涵及弦外之音。

一、整体浏览,宏观把握。寓言类文言文一般故事性较强,可读性也比较强,理解上难度不会太大。面对文本,应该首先通览全篇,了解故事内容。要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把难以理解的字、词、句一一勾画出来,然后再把它们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进行仔细推敲,确定如何解释。

二、字字落实,准确释义。从微观上对文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精确归类,弄清楚它们在语境中的准确含义或用法。比如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特殊句式等。对于特殊句式,要尤为关注定语后置、省略句等较为生僻的句式,全面疏通阅读中的语言障碍,准确理解文本内容,为提炼概括信息、深层理解寓意做好充分准备。

三、挖掘寓意,辨明观点。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浅显,但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常常把深刻的哲理蕴涵在短小的故事当中。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故事内容,难免会对寓意有所曲解,这就需要读者用心去阅读。俗话说,“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只有脱掉这层外衣,才能领略到寓言的魅力所在。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是深层次,高品位的。我们在理解寓意时,不能只停留在故事本身,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领悟寓言所蕴涵的道理。寓言从结构上看,一般可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阅读寓言务必重视教训(议论性文字),它们往往是揭示寓意的精华所在。

四、结合文本,筛选信息。经过以上三步,考生从宏观和微观上基本把握了文本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时,可以依据命题设计,在原文中筛选有效信息,准确作答。提炼概括信息进而准确作答的思维流程是:筛选信息(找出文本和题目中相关对应的信息点)比对信息(比较文本信息点与考题对应选项信息点的异同)判断正误(凡是选项中的信息与文本信息不一致或无对应信息点的,一般都为错误选项,其余为正确选项)。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毛颖

韩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视八世孙,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曰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

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官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节选自《毛颖传》)

【注】《毛颖传》用拟人手法为毛笔立传。“毛”指兔毛,“颖”指笔尖,“毛颖”即毛笔头,所以把它用做毛笔的姓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将***恬南伐楚,次中山 次:驻扎

B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记:记住

C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见:被

D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称:适合,称心

2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毛颖得到重用的一组是( )

①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 ②曰见亲宠任事 ③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下及国人,无不爱重 ④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 ⑤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 ⑥独颖与执烛者常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大将蒙恬率***围捕了***一族,后来将毛颖进献给秦始皇。秦始皇令封他毛颖城。从此,毛颖一天比一天受到秦始皇的重用。

B在秦朝,上到秦始皇及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没有不喜欢毛颖的。但毛颖并不是对任何人都喜欢,并不是对谁都乐意去帮助。

C毛颖与陈玄、陶泓、褚先生的关系非常好,他们互相帮助,形影不离,甚至皇上召见毛颖时,其他三人也总是一同前往。

D《春秋》这部书被孔子删订成功,但毛颖这一族却被孔子抛弃了,没有写进《春秋》。韩愈认为这不是毛颖的罪过,对孔子略有不满。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

译文:

(2)虽官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

译文:

(3)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译文:

参考答案:

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黑塞

爱比知识更能让我们体认事物。――翁贝托・埃科

1B(B项中的“记”应解释为“记忆力”)

2C(第①句是写毛颖被进献给皇帝,第⑤句写皇帝不再任用毛颖,应排除掉,故答案为C)

3D(“毛颖这一族却被孔子抛弃了,没有写进《春秋》”错,原文是说孔子停止写《春秋》。)

4(1)又善于随人的意,正直、邪恶、委婉、巧妙、拙朴的,全都随人的意。

文言文阅读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命题的难易度总是切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评价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备攻策略】根据中考文言文阅读要求和评价标准,2011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设计,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重点考查了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理解关键词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试题在阅读理解的层次上,强调以理解性阅读为基础,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发挥想像,联系实际,多角度地进行创造性阅读,开展评价性阅读。题型生动活泼,除了传统的加点词解释、句子翻译以外,十分强调整体理解语段意思;在取材上,有的采用课内外相结合,并注重内容上内在的逻辑联系,有的是一个单独课外语段,体现知识的拓展延伸横向迁移。另外,一些现实延展题,也要求我们学习文言要打通古今,链接生活,使文言文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活力。

【考题透析】

一、 基础题:旨在考查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语感等方面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句读划分和字词句解释等。

1. 句读划分

例1(2011年泰州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例2(2011年宿迁卷)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 至于负\者歌于途

B. 已而夕阳\在山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庐陵\欧阳修也。

【参考答案】

例1.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例2. D

【应对策略】解答这类题目,语感很重要。根据语感划分音节以后,我们可以从语意成分的角度来检验,在疏通句意的情况下给句子划分成分,在主谓宾之间都可以划分,但是要注意,出现主谓间用“之”取消句子***性等特殊情况,就不能再划分,以免分破了句子。

2. 字词解释

例3(2011年扬州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凄神寒骨 (2) 悉皆怪石

(3) 不可名状 (4) 为之怅然

【参考答案】使......凄凉都说出失望

【应对策略】字词的解释有实词有虚词,以实词解释为重点。课内的字词解释以平时积累为主,课外的一般都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可以回顾所学文言字词的解释,并进行权衡,结合语境筛选出其中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对已掌握的文言词语不能生搬硬套,要活学活用,尤其是要根据语境充分注意词性的变化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3. 句子翻译

例4(2011年苏州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或曰:“食菱须去壳”

(2) 此生强不知以为知也

【参考答案】(1) 有人说:“吃菱必须去壳”(“须”也可以翻译成需要)(2) 这是因为(他)把不知道的认为是知道的

【应对策略】句子翻译,通常以文章的中心句、重点句子、特殊句子、较复杂的句子为主,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直译法。力争做到字字落实,语句通顺,如果能做到语句优美,那就更好了。如直译法不能很好地表达,也可以辅以意译法。翻译时还要注意翻译出重要字词,留意特殊句式的特点。

二、 感悟题:考查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例如人物形象的评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内容等。

例5(2011年宿迁卷)选文第一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例6(2011年常州卷)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事才能。

例7(2011年盐城卷)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例5众人游宴之乐;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例6曹刿:小心谨慎;知彼知己;相机出击(2分,每点1分,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岳飞:治***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例7杨万里不为韩胃写记;杨万里忧国而死,表现了他为人刚正耿直,热爱国家

【应对策略】这些题目,需要我们在整体感知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材料、运用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在概括时要力求精准和全面。

三、 延伸题:联系古今现实,由文本往外延伸,强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感悟。

例8(2011年泰州卷)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例9(2011年吉林卷)选文记叙了子瞻谪居黄州时出游之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应对策略】这类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独特感受和启发,力***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在作答时,一定要看清题干要求,紧扣文本、联系现实,有的放矢,做有效的迁移和拓展,切忌漫无边际、泛泛而谈。

【友情提示】

1. 平时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解释,文言句式的基本特点等知识,绝大部分都出自于我们已学过的课文。所以学好课内知识,适当阅读、练习课外简易文言文,是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的坚实保障。

文言文阅读篇4

综观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考查题,所选取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课内外兼而有之。即便是比较阅读,也是课内课外兼顾的比较阅读,其考查内容涉及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断句、特殊句式、文言翻译、原文填空、文章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含开放性试题,主要由客观向主观表述题发展,近年来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创新题应运而生。要想在短短的中考总复习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复习备考策略尤为重要,下面简要谈几点复习备考策略。

【方法导航】

一、立足教材,归纳梳理,夯实基础

无论阅读材料来自于课内还是课外,读懂一段文言文所需的知识都跟课内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因此复习时要立足于教材,以课内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熟记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归纳,积累文言知识,形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文言实词的积累

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上面,其中考题中要求解释的实词多数又是书下的注释,因此应熟记书下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

1.一词多义。这是文言文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大家应对七~九年级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结合语境去判断它的含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很突出。如《桃花源记》中的“舍”“志”“寻”,《捕蛇者说》中的“毒”“悲”“已”等。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类词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且临时作为另一类词来使用的一种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现象不仅是文言文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更是初中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根据语境推断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为有效的一把钥匙。常见的活用情况:(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衣素衣而出(穿着)(《杨布打狗》);(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出师表》);(3)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驰的马)(《三峡》);(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出师表》);(5)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6)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使……受苦;劳,使……劳累)(《孟子・告天下》);(7)意动用法,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觉得少;轻,觉得轻)(《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3.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不仅是理解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命题者的关注点。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出师表》);(2)将***宜枉驾顾之(拜访)(《隆中对》)。

4.通假字。初中三年的文言文中通假字有几十个,应当熟记,并且要掌握通假字读音规律。如甲字通乙字,则读乙音。比如“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见”通“现”,读作“xiàn”,并且还要有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是否是通假字的能力。

(二)文言虚词的积累

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重点虚词有:之、而、以、于、则、乎、虽、焉、因、其、然、且、为、者等等。如:(1)吾于天下亦不轻矣(“于”在这里是一个连词,可以解释为“对,对…来说”)(《说苑・敬慎》);(2)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土(因为……就……)(《韩诗外传》);(3)夫君子之行(主谓之间的“之”,不译,取消句子***性)(《诫子书》);(4)险躁则不能冶性(就)(《诫子书》)。

此外,“而”字在古文中出现几率很高,也是应重点掌握的虚词。(1)表并列。如: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表转折。如:而乡邻之生日(《捕蛇者说》)。(3)表承接。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4)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时,表示偏正关系)。如: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5)表因果。如: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6)表递进。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三)文言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它们和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有助于全面准确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要着重复习。

1.判断句。文言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为“……者……也”,有的在主谓之用“即”“乃”“则”等词表示判断。如: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2.被动句。古汉语多用“为……所……”,“于”“被”等表示,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3.倒装句。(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v室铭》)。(4)介宾短语后置。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省略句。文言文省略比较多,例如:(蛇)触草木,(草和树)尽死;以啮人,无(能够)御之者。(《捕蛇者说》)。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出来。

(四)文言文名句的积累

积累文言名句不仅是完成默写类试题的需要,也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关键,更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对于教材中那些要求背诵的篇目、重点语句,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背诵,还要能够准确无误地默写,尽量不在这上面丢分。

(五)文化常识

这些内容不一定直接考查,但是在文言文阅读中会以不同形式出现,比如古代礼俗名目、人物典故、名号称谓、历法时节、历史地理、官职科举等,因此复习时需注意积累。

二、强化积累,重视翻译,掌握规律

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等,找出要点,总结规律,要逐篇过关,并形成运用能力。

1.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也是大部分考生失分多的地方。如201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评分说明中有:如“躬、于、闻、达、于”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这说明中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评分要求很严格,不仅仅要求准确、通顺,尽量做到语句优美,符合原文风格,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还特别强调落实到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上,可以说是所有文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文言文翻译可以采取“留”“换”“补”“增”“删”“调”“扩”等方法,把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准确把握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另外对三类特殊句子要重点强化记忆:(1)课文注释里整句翻译的句子。这类句子很容易成为命题的内容,复习时应该注意。(2)本身有特点的句子。如: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变化的句子;文中的名言警句;含有特殊实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3)特殊句式的句子。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2.妙用诵读,培养理解和感悟能力。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功夫到位了,默写、断句、解释、翻译、理解和运用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理解和感悟能力自然也会提高。因此,在平时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应养成反复诵读课文的习惯。

三、遵循规律,拓展迁移,提升能力

《考试大纲》规定,要有计划地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遵循我们自身的认知规律,如从感性到理性,先事例后归纳等。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提高翻译能力,培养理解和感悟能力之后,还要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短小、浅显的课外文言文进行拓展阅读,以求灵活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对于课外文言文应该按照课内文言文的阅读要求进行模拟训练。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内容的理解;开放性试题。对课外选文中的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要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或是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对课外文言文的内容,要能按要求进行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认真积累,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总之,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从课内积累、延伸、迁移、反复训练中得来的。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文言文阅读,我们都应当学会通过文中的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学会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至于文言文比较阅读,对同学们来讲有一定难度,建议同学们解答此类试题要抓住四个关键点:一是正确解读材料,尤其是相关的课外材料(一定要借助注释读懂);二是认真审题,按题干要求逐一比较作答;三是要确定两文的内在联系,明确两文的异同点;四是积累相关知识。

文言文阅读篇5

一、初读课文,知其大意

初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的难易,理解文章的大意,发现疑难问题。这是深入阅读文章前的准备,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地读,用心地记,及时的从文中划出不懂的字句,并简要地记下自己的体会和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在初读中只有发现疑难,才能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基础,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寻求解答。

二、细读课文,疏通字句

细读,是在初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做疏通字句的过细工作,这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针对初读时发现的疑难字句,参阅有关注解,并搜寻记忆深处的有关信息,反复揣摩,加以理解。有些学生在初读时自以为读懂了,其实却不尽然,还得从头认真细读一番。细读以后,参阅注解,就能很快弄清其中的大部分疑难字句,如注解上没有的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力求弄通它们。如果通过细读还不能理解的,就一个向老师请教,或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三、通读课文,探究文理

通读,是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脉络、篇章结构、思想内容作深入的探究。应该说,疏通字句正是为了透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赵普》中的最后一段来看,很清楚,作者首先明确地指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出了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心;下文他反复向太祖推荐其人的主张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通读课文,对上述内容就可以了然于胸,牢记不忘。

文言文阅读篇6

“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人”和“事”水融,无非各有侧重。这里的“叙事性文言文”就包括史传类文言文在内。

阅读叙事性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和他是什么关系?文章写了哪些事?主次详略如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用了哪些手法?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情感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叙事性文言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组织行文的。阅读这类文章,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清思路,看看作者叙述了什么事,文章如何开端、发展、演绎高潮乃至结束。第二,文章写了哪些事?中心事件是什么?第三,注意作者的感彩,注意作者的评说褒贬,乃至议论抒情。第四,叙事性文言文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心理、肖像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两个方面是:阅读叙事性文言文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要把握住关键语句,这对分析概括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叙事性文言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筛选文中信息

首先要整体把握,分析题干,理解选项。锁定题干要求,明确筛选方向,看涉及的是何人何时何事,抑或是何种表现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从而做到从题目着眼,辨别选项。

其次要认真筛选,善用排除法。命题者设题经常在以下几个方面设陷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1)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不对应。(2)事件与其发生的时间不对应。(3)事件与人物品行不对应。(4)刻画人物的手法混乱不明。我们做题时,要对所给信息逐条辨析,对无把握的选项可以先放在一边不管。一般情况下,在所给的六条信息里,总有一条是将彼人信息安在此人头上,或类似的张冠李戴的情况。只要认真阅读原文,此信息即可排除。然后对照剩余选项,对不同点进行重点分析,此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出错方式,可以归纳为:张冠李戴、时序颠倒、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

针对这种题,我们首先要总体阅读,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叙事性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是含蓄的,需要我们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和对事件的叙述以及详略的安排等来推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感情倾向,进而推知作者的写作意***是歌颂还是鞭挞讽刺,是要获得启示还是要吸取教训等。

其次要读懂题干,抓住关键。

最后要细读选项表述,快速圈定四个选项在文中对应的区域,比照两者之间的异同。

三、准确翻译文言文

我们首先要整体把握,梳理清楚事件脉络、人物品性,对事与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等。

其次要前后联系,把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到原文中,认真阅读前后文,看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推断出句子大致的意思。

文言文阅读篇7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中学教育

高考阅读从形式上看分作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应该说两者是有很大差异的,高考的考查点也各有侧莺,但是两者从阅读规律上来看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现代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载体,学生有着比较丰富的阅读实践,因而比较容易接受。而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尤其是古汉语的语言障碍,使文言文阅读成为复习备考中的难点则首先需要突破古汉语的语言障碍,而古汉语对中学生来说相当于第二『J外语,阅读理解困难较大。如果能够从二者的比较人手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古文的方法,应该是不错的设想。本文将从这个角度进行初步探讨,并尝试把这吩规律用于指导古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试题的一般形式是五道客观选择题和两道语句翻译的主观表达题。选择题的前三道题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后两道题则是对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把握。无论是要准确的理解字、词、旬,还是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首先都要宏观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初步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因而阅读文言文的第一步应该是集中精力快速阅读1—2遍,从而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最初的整体印象。记叙类文体要求筛选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并弄清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和事件的前后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需要特别提起注意。接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先从最后两道选择题切人,因为最后一道选择题是对文意理解的综合考查,而倒数第二题一般是从主人公的思想品质及性格方面提取信息,判断正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例如:08年西城二模,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第,调隆州参***事。属邑豪蒲氏骜肆不法,州檄思贞按之,搪其奸赃万计,卒论死,部人称庆,刻石叹颂。迁明堂令,以善***闻。擢殿中少监。检校湍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乱,朔方震惊,思贞循抚境内,独无扰。神龙初,擢大理卿。雍人韦月将告武三思大逆,中宗命斩之,思贞以方发生月,固奏不可,乃决杖,流岭南。三思讽所司加法杀之,复固争,御史大夫李承嘉助三思,而以他事劾思贞,不得谒。思贞谓承嘉日:“公为天子***,乃擅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不轨,今将敏行,何与承嘉辩?”答日:“石非能占者,而或有言。承嘉恃权而侮吾,义不辱,亦不知言从何而至。”治州有绩。蚕至岁四熟,黜陟使路敬潜至部,叹日:“是非善***致祥乎!”表言之。

睿宗立,召授将作大匠,封天水郡公。仆射窦怀贞护作金仙、玉真观,广调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让之,答曰:“公,辅臣也,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以媚上害下,又听小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乃拂衣去,阖门待罪。帝知之,特诏令视事。怀贞诛,拜御史大夫,累迁工部尚书。请致仕,许之。思贞前后为刺史十三郡,其***皆以清最闻。(取材于《新唐书》)。

注:发生月:(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檄思贞按之按:审查.;B.三思讽所司加法杀之讽:讥刺;

C.承嘉恃权而侮吾恃:依仗;D.怀真让之让:责备。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搪其奸赃万计;B.公为天子***,乃擅威福会其怒,不敢献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D.其***皆以清最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不赂者以赂者丧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部人称庆,(故)刻石叹颂;B.乃决杖,(韦月将)流岭南;C.

劾思贞,(承嘉)为青州刺史;D.帝知之,特诏令(其)视事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尹思贞坚守正义的一组是

①思贞循抚境内,独无扰;②思贞以方发生月,固奏不可;③

慢宪度,谀附奸臣***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④是非善***致祥

乎;(科h射窦怀贞护作金仙、玉真观,广调夫匠,思贞数有损节;⑥乃拂衣去,阖门待罪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尹思贞为官敢于惩办不法豪强蒲氏。后在非常时期能采取措施安定一方百姓;B,皇帝命令斩杀告发武三思谋逆的韦月将,使韦月将得以不死;c,武三思授意加害韦月将,尹思贞峰持争论,因斥责帮助武三思作恶的李承嘉而遭到报复;D.尹思贞指斥窦怀贞滥用权力、兴土木讨好皇帝,因此被关押等候定罪。

文言文阅读篇8

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地说,应当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二)理解文句:

(1)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分析文章:

(1)分析文章的内容;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难点、重点

1.怎样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怎样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

3.怎样分析文言文的内容?

4.怎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Ⅰ.掌握文言词语的特点。

要培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常用词。

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这和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不同。“以先王之***治当世之民”,“***”是“***事”,“治”是“治理”,在读法上也不能连读。“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爷娘走相送”,“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的“妻子”都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独用的,如“曾不若孀妻弱子”,“位卑则足羞”,“北蛮夷之鄙人也”中的“妻”、“子”、“卑”、“鄙”都是单独使用的例子。

熟悉掌握单音词应注意的几点:

(1)理解文言文单音词的词义,可将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当的双音词进行对照。如“今齐地方千里”中的“今”是“当今”、“如今”,“地”是“土地”,“方”是“方圆”。“时操***已有疾***”,“操”是“曹操”,“***”是“***队”,“疾”是“疾病”,“***”是“瘟***”。

(2)有的文言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当它们合在一起运用时,不必拆开解释。但是当它们单独使用时,意义是有区别的,例如“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两京赋》因以讽谏”中的“讽谏”就是“劝谏”的意思。但是在“于是舍人相与谏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和“谏”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单音词。“讽”是“委婉劝告”的意思,“谏”则是“直接劝说”。又如“沾湿”在“长夜沾湿何由彻”句中就是“湿”的意思,但在“儿女共沾巾”,“江州司马青衫湿”,“沾衣欲湿杏花雨”句中的“沾”和“湿”是两个***的单音词,表示“湿”的不同程度。

(3)联绵词“踌躇”、“踯躅”、“披靡”、“彷徨”、“仓庚”(鸟名),译音词“冒顿”、“大宛”、“大月氏”等是双音或多音单纯词,不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

Ⅱ.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

从数量上说实词远比虚词多,从理解、掌握的角度说也比虚词难。掌握实词的关键是词义。实词三义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假借义。

(1)实词的古今异义。

语言在不断发展,古今词义有的变化了,有的没有变化。“人”、“手”、“刀”、“口”词义至今没有改变,这是基本词。有变化的叫一般词。一般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古代有这个词,而现在不用了,如:“朕”、“妾”、“缙绅”等;一种是古、今都有这个词,但字的形、音、义方面有变化,如“履”、“屦”现在说“鞋”,“冠”现在说“帽”;再一种是字形相同,字音也相同,但字义却不同了,例如“去”古代是“离开”的意思(“去国怀乡”,“去亲戚而事君者”),而现在是“到”、“往”的意思,又如“访”古代是“询问”的意思(“穆公访诸蹇叔”,“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今天则偏重于“拜访”的意思。

有些词在古今意义上只有细微差别,这是应该注意的。例如:“购”古代的意思是“悬赏征求”,如“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劝”古代的意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这类词以单音的居多数。古今意义的双音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如前文所说的“卑鄙”;一种是双音词如“丈夫”(男子)、“行李”(客商)。这类双音词在古今意义上有显著差别。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的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类词的词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缩小。如“具”,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上“很”字,表示的程度也不怎么高了。

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文言文阅读篇9

下面的短文选自《孟子》,请你阅读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②非不深也,兵革③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④,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⑦。

注释:①郭:外城。②池:护城河。③[兵革]指武器装备。④[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名作动,指限制。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⑦[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文中的“畔”是一个通假字,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断出它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参考注释中给出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解释,说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两个字概括),《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中语句回答)。

4.(选作)选文条分缕析,论证非常严密,请你说一说上面选文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畔”同叛,背叛。

2.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

文言文阅读篇10

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译: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二)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治理想?

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附答案】

(一)1答案:(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3.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4.答案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5.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二) 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 2.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间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4.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文言文阅读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言文阅读10篇

学习

我发现了什么作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我发现了什么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发现了什么作文优秀范文,我发现了什么的作文。从这件事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鸡吃小石子虽然很多人已经发现了,但我认为,自己的发现和别人的发现是截然不同的。

学习

国庆节日记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日记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日记精选100篇,国庆节日记三十字七篇。10月2日这天,我跟爸爸妈妈到乡下外婆家玩。在农村的美好时光里,我抛开一切的烦恼,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树林中采摘甜蜜的果子,让无尽的甘甜盈满心中;到河边

学习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写给爸爸的一封信10篇,内容包括写给爸爸的一封信简单又短,写给爸爸的一封信歌曲。我有时会不由自主地说一些很难听、很让人难过的话,你们别往心里去。我也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有把头低下去或用手拄着脸写字或把脚翘上来等一些不

学习

促销广告语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促销广告语10篇,内容包括特价促销广告语,服装促销广告语。国庆气球响,人人都有奖!为您的出游尽我所能十一带着我,晒不黑,晒不干让我的十一亮起来,***(名字)买家电用品,逛比三家,xx肯定更实惠买家电送现金,千元家电送多少,现场来了就

学习

难忘的一件事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难忘的一件事10篇,内容包括难忘的一件事十篇800字,难忘的一件事十篇800字大学演讲稿。我一生最难忘的就是那一件事,那一件事使我铭记在心,那一件事可以让我终身都难以忘记。啊!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因为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们

学习

关于母爱的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母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生病时母爱的作文,关于母爱的作文初一。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妈妈在那儿,那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人生最美的东

学习

关于父爱的作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父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父爱的作文简短的,父爱母爱作文五年级。4、我独自一人坐在饭桌前,用木筷子夹着白花花的米饭,不停地往嘴里送,吃的很香。爸爸却在一旁玩着腰忙着收拾我需要携带的行李。热腾腾的饭菜都在不断地

学习

关于秋天的作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秋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秋天的作文500字,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Inthefall,therearestillcolorfulchrysanthemums,redsage,thegoldenriceonwhitecotton,redappleandpersimmon.Goldena

学习

母亲节祝福短语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节祝福短语10篇,内容包括祝福母亲节的祝福语,母亲节发祝福给朋友。【母亲节祝福语3】虽然我们过着最平淡的生活,母爱却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在母亲的节日里,祝福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快乐!【母亲节祝福语4】在这个特别的

学习

关于老师的作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老师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包老师有道精品课作文,惊艳老师的作文开头。

学习

个人履历10篇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履历10篇,内容包括个人履历简短范例,个人简历最新版本精选8篇。女名族:汉出生年月:1988-02-14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历:本科毕业院校:江西中医学院联系电话:英语水平:六级当前住址:江西南昌市区电子邮箱:求职意向期望行业:计算

学习

最有趣的一件事作文10篇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最有趣的一件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最有趣的一件事作文13个字,最有趣的一件事作文。汤雅婷在我的家里有一个大鱼缸,里面养着十几条鱼,暑假的一天晚上,我提议爸爸妈妈:“给鱼缸里的鱼各起一个封号吧,看谁起的最贴切,怎么样?”爸爸妈妈

学习

我有一个梦想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我有一个梦想10篇,内容包括我有一个梦想十个字,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原文。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个妹妹,可以让我带着她去串门,在我不在家时可以代替我陪爸妈聊天,还能让我将所学的东西,大大方方的教给她,做一个人人夸奖的好姐姐。我

学习

应急物资储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应急物资储备10篇,内容包括应急物资储备清单怎么写好,应急物资储备总结。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省国民经济动员办法》、《市国民经济动员办法》、《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学习

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10篇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二年级语文论文范文大全下册,小学二年级语文论文阅读理解。一、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类型1.配套型教材的编写现状配套型系列教材主要提高给长期、全面、体统地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配套型教材是

学习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10篇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主题阅读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文阅读论文,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论文。一、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价值在语文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中都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因此,在对每一个主题进行学习的时候应当配置一个相同的阅读主题。比

学习

高中语文阅读论文10篇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语文阅读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中语文阅读论文,高中语文论文哪里发表。《荷花淀》作品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白洋淀地区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斗生活,但在字里行间中,读者似乎看不到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听不到声嘶

学习

初中阅读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阅读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阅读能力的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初中阅读指导论文。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指出明确的方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设定一个具体的、明确的、科学的目标。一方面,教

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阅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学生的阅读方面的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0篇。2.重数量轻质量。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学生阅读的数量,而不管文章是否真正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教学

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范文,语文阅读教学论文题目大全。作为言语作品的文章,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将意转换为言之后的作品。然而,只有纳入到教学程序中,文章才成为课文,具有教学的意义。所以,阅读教学

学习

初中语文阅读论文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语文阅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语文优秀论文范文大全,初中阅读论文范文。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指出明确的方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设定一个具体的、明确的、科学的目标。一方面,教师要在

学习

初中文言文论文10篇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文言文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10篇,初中文言文范文大全。在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方法单调以及教师的专业的素质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