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1
关键词: 输入假说 语言习得 听力学习
听,是获取信息和知识材料的主要方式;听力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英语作为一门大众化学习的语言,它的学习对学习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输入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深入解读“输入假说”理论,理解其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作用及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帮助与提高。
一、 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Krashen是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是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监察模式”,其包含五大假说,输入假说则是Krashen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获得语言知识的唯一方式。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同时他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 + 1公式,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Krashen的观点,这种i + 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对于这一“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其有四大理想的特点,即可理解性、相互关联性、趣味性和非语法序列安排。
1.可理解性:所谓的可理解性就是i+1的输入形式,学习者所输入的语言材料要略高于其现有的语言水平,但是必须保证这些材料均是可理解的,这样方可使学习者的学习有意义。
2.相互关联性:相互关联性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倘若学习者接触的可理解性输入材料间没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那么,对于学习者而言,此刻的输入犹如一盘散沙,更无需谈之可理解性。
3.趣味性:学习者只有在接受语言材料时,减少心理的障碍与困扰,使自己自觉地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方可保证较高的信息理解吸收率。而对于语言学习者,那些他们不知道但又吸引他们想知道的信息材料才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他们而言,输入的语言材料要有趣味性才意义重大。
4.非语法序列安排: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即可,无需严格按照语法程序的顺序进行习得一门语言。
这三个“可理解性输入”的理想特点为“输入假说”带来了莫大的支撑。
二、“输入假说”理论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运用
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输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输入材料理解的难易性、篇幅的长短性、内容的枯燥与趣味性、语速的快慢性和话语表达的方式性等,都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吸收程度与学习效果。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则在英语听力学习的这一过程中,就其五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针对输入材料理解的难易性
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学习者对所输入材料的背景知识不了解,对材料的可理解性大大地超出了输入者的现有水平,那么,这就给英语听力学习者的学习增加了难度,甚至妨碍阻止了学习者对英语听力的学习。而“输入假说”中的可理解性特点则解决了英语听力学习者盲目地选取难理解材料这一缺点,指导学习者在选择输入材料时一定要使其符合自身理解水平,如此则大大降低了输入材料的难度,同时对学习者的英语听力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针对输入材料篇幅的长短性
对于英语听力学习者而言,并非输入篇幅越短对其越加有利,恰恰相反,听力输入篇幅越长,其内容的相互关联性愈加紧密,这样,学习者对材料的理解性就增强,从而大大帮助英语听力学习者在听力这方面的进步与提高。
3.针对输入材料内容的枯燥与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说法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亦是如此,英语听力学习者在听力材料输入中,越是他们感兴趣的,越是有所好奇的材料,他们在听这一过程中就会越集中注意力,越认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反,输入材料若是枯燥乏味的,他们就会逐减兴趣,逐渐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对其谟加关注。如此,前者则有助于学习者的英语听力学习,后者则反之。因此,趣味性的输入材料对于英语听力学习者是起到很大帮助和作用的。
4.针对输入材料语速的快慢性
在英语听力学习这一过程中,输入材料语速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强弱。在“输入假说”理论可理解性的基础上,输入材料的语速慢使得学习者有思考与反应的时间,而输入材料的语速快则会干扰阻碍学习者对材料的理解。当然,当长时间的慢语速输入达到一定程度转换为快语速的输入后,其对英语听力的学习也是有着“质”的变化帮助与提高。
5.针对输入材料话语表达的方式性
对于英语听力学习者而言,输入材料的话语表达方式对其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就输入材料的话语表达形式,有的是访谈式的,有的是演讲式的,有的是新闻报道式的,有的是故事叙述式的,等等。不同的形式在使用语法序列时是有所差别的,比如有些访谈式、演讲式和新闻报道式的输入材料是在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有些话语并无严格的语法规则。英语听力学习者在接触输入这类的材料时也是顺其形式,不在乎理解其方式,只在乎理解接受其内容与其相互的关联性。这样,如此的输入材料对他们的英语听力学习及语言的习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听力。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输入假说”理论在英语听力学习中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为英语学习者在听力学习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之撑,同时根据以上五大不同方面的分析,这一理论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从不同程度、在不同方面都大大提高了英语学习者的听力。因此,学习者在以后的英语听力学习中就可以有选择地在不同的阶段选取不同的输入材料,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当然,这一方法为今后的教学也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与便利,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进行。
参考文献:
[1]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张荣萍.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与外语教学实践[J].安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02-103.
[3]戴明忠.克拉申“输入假说”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0(2):80-81.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程教学 阅读教学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21
英语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对于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视野,扩充学生的英语阅读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问题,如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进,切实提升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成为该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中,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应该及时对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进行审视和调整,转变传统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的讲解和灌输,而是在向学生进行英语学科知识讲解和分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课程教学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强调英语课程教学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出发,采取引导、激励、体验与合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质量和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高中英语课程的语言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体验的学习过程,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学生今后在英语学科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和教学媒介,对于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改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高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英语阅读的有关教学策略。
首先,协调英语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增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词汇和语法是英语阅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相互融会贯通,无法割裂,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往往习惯于将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内容中包含的生疏英语词汇以及重要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上,把英语阅读教学材料当作串联英语词汇知识和英语语法知识的线索,对具有整体性的英语阅读材料进行肢解和划分,将完整的英语阅读内容拆分成若干零散琐碎的英语知识片段,向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的教学和分析,从而一方面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价值遭到剥夺和削弱,过于混淆英语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另一方面还会使学生对英语阅读教学产生错误的认知和理解,认为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进行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的学习,将英语阅读学习局限在狭小的框架之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应该从英语阅读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价值进行切入,突出英语阅读教学材料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调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在遇到陌生的英语词汇和较为复杂的英语语法时,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情境之中向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和剖析,但是不能造成“喧宾夺主”的教学状况,从而改进学生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认识,端正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态度,使英语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在教学关系上能够获得有效的调整和改进,切实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高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
其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英语阅读教学提纲的设计和运用,使英语阅读教学材料的主要内容,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明晰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步骤,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之后的附加问题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挖掘,这种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在问题的激发之下对阅读教学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但是这种为了寻找问题答案而阅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只关注于零零碎碎的阅读问题和阅读答案,缺乏对于英语材料整体的系统性把握,从而影响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应该不断进行阅读教学策略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突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系统性,采取列提纲的教学策略,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和主体进行列举和展示,使学生能够更加明晰阅读材料的内容,提升学生对于阅读材料整体的把握和认知,从而将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材料内涵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材料脉络的把握,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率。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学教程;内容分析;学习方法
一、《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编写背景及其目标
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来,一直没有供学习者使用的全国统编英语教材,广大自考生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他们特点的英语教材。有鉴于此,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5月举行会议,讨论了各省市公共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和考试情况。会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决定修订公共英语考试大纲和新的教材进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考试。《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教程》)就是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根据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英语自学考试大纲》而编写的,供各个专业的学习者使用的全国材。
《教程》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做到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英译汉能力和初步的听、说、写及译的能力,为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内容分析
1.语音
大纲要求能拼读国际音标和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在考试中,虽然不考语音题,但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却是学好《教程》的基础。
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不要求发音准确,不要求英国音还是美国音的区别,不要求读或说的流畅动听,但会读会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整个学习将是十分艰难的,也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学习成绩也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学习者在语音学习方面应该做到会读单词和课文,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按照教学大纲,从朗读课文入手,将语音放在课文学习中提高。
2.词汇
《教程》分上、下两册,上册25单元,下册 15单元。全书共有生词2343个( 上册1428个,下册915个) ,加上中学学过的单词 1600个,共计3943个英语单词,每课都有分课词汇表,书的最后还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总词汇表。
对于单词,要求能流利地读出并说出词的语法特征(词类和形态变化),而且要能说出汉语词义,对比较常用的词要能英汉互译,拼写正确并记住固定搭配。此外,还要了解基本的构词规则,记住常用前缀、后缀的意义并能根据他们猜测词性和词义。所以,应该认真学习课文,把单词的记忆放在一定的有意义的情景中,还应该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基本词汇和常用词组,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里都有一部分是词汇练习,这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
3.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语法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力的提高, 而且也有助于说与写能力的提高。该教材共有语法点25个(上册20个,下册5个),语法体系的编排全面清晰透彻, 从词类和句子成分、基本句型一直讲到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大致覆盖了英语的所有基本语法,每一个例句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而且难易程度适中, 便于老师有条理,有重点的讲解,学习者也容易掌握、理解。
4.阅读
《教程》的阅读材料分为A篇(Text A)和B篇(Text B)。上册的阅读材料共29519词,下册的阅读材料共22509词,合计共52028词。B篇阅读材料一般比A篇阅读材料长些,但难度稍低。另外,两种阅读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对A篇阅读材料要有一定的主动掌握,而对B篇阅读材料则只要求理解。
《教程》的阅读材料基本符合大纲的要求。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阅读技能,能读懂与所学教材最后一册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一般性材料。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阅读速度要达到70词/分钟,理解正确率在70%以上。
5.翻译
大纲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将与所学教材最后一册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材料译成汉语,译文正确通顺,同时能把结构不太复杂的句子译成英语。下册教材简要介绍了英译汉的一些基本技巧,共5讲。主要介绍了一些翻译时采用的语言处理方法和一些翻译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解决翻译问题。
三、《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学习方法
1.应该处理好课本上下册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程》的考试内容覆盖上下两本书,在学习中不可偏废。上册更偏重于基础语法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下册则更偏重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检验,两者应该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教程》的考试要求,没有偏重哪一本之说。所谓上册和下册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只有大致的难度之分。
2.应该处理好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
《教程》是门公共课,其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检验学习好坏的标准是应用能力。自学者不能满足于对语言现象的书面理解。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尤其是针对考试的综合性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限于篇幅,在此不便展开论述。
3.应该处理好学业考试和水平考试之间的关系问题
水平考试按照设定的标准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能力,从而决定其是否适应将来某一任务,不管他们从前学过没有或学了多少,也不考虑是如何学的,其命题不以某一教材为依据。和《教程》对等的水平考试是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3 或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4,学业课的学习和考试都是围绕着课本进行的,它是用来考察学习者完成某一教学大纲或教材的情况,因此考试命题都是以教学大纲或教材为依据的。《教程》课程考试也基本上属于学业考试。具体说来,占卷面总分一半的试题所用的句子是根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子编写的。其余的试题所用句子虽然不是引自教材,但他们的选择也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范围进行的。因此,《教程》的学习和准备工作应始终围绕教材进行,认真学习一遍教材,通过考试则不会成很大问题。相反,总是离开教材搞复习资料,搞所谓突击复习,则往往事倍功半。但是,由于学习者基础水平差,所以,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套精心准备的辅导材料并进行认真的练习是通过考试必不或缺的。
4.应该处理好自学与社会助学的关系问题
《教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除非基础很好,否则完全靠自学要通过考试是比较难的。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选择一家良好的社会助学机构,选择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是学好《教程》并通过考试的必要条件。但是学习者自己的努力是内因,是根本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相比较而言,《教程》要比其它课程难于通过。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必须相对地集中精力和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突击仗、歼灭仗。
《教程》是一套编写比较成功、具有特色的英语教材。本教材选材新颖,具有时代气息,语法讲解系统且深人浅出,倍受英语学习者欢迎。学习者只有在了解教材编写背景和目标,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有效的利用本教材,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高远.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高远.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一)自学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材料,语言交际能力,整合,开放教育
一、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教学材料运用现状分析
本人长期从事开放教育英语教育专业的多门课程的教学和辅导,我认为,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便于学习者从多角度多方面掌握英语文化,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虽然本科英语专业将课程细分为十八门,且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但每门课程的目标都应是服务于专业教学的总目标的,因此在分步完成诸课程各章、节的目标时,应时刻把握住专业总目标而进行。但这一课程设置目标在学员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难以被体现出来。在开放英语教育专业对教学材料的运用中,存在着施教者和学习者都仅仅追求课程分目标,而对专业教和学的总目标置之不理或者根本认识不到的现象,甚而至于完全忽视教学分目标,只以学习者考试能否过关为标准。
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丰富学员的跨文化知识,打下良好跨文化语言知识基础,提高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在教学材料的实际运用中,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施教者还是以传统的传授知识和应考为主,其大体教学步骤为:提供相关案例——系统知识讲解——作业练习,而没有进行文化差异的深层比较。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在面授课堂教学中单一强调知识的记忆,迎合学员应付考试的要求,而没有真正做到使文化差异内化为学员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本课程的知识点,没有把目标指向提高学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再如英语听力训练,听力训练应当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但其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在教学材料的运用中,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学习者,都过多关注了听而忽视了听完理解之后还要干什么,听之前、之中要干些什么;忽视了学习者与施教者的互动,忽视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听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忽视了这一步也就是忽视了交际的开端,从而失去了听力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学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对教学材料运用策略的反思
语言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语言运用的能力,就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能力。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长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把英语渐渐内化成自己的自然语言或接近自己的自然语言,形成无障碍的口语和书面语,语言习得过程可表达为:语言信息输入——练习——内化——习得——语言信息输出。但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语言信息输入——练习——记忆——脑中互译——目标语信息输出;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只能是手段或方法,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化”与“习得”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与“习得”环节的缺失无法使英语学习者形成无障碍的口语和书面语。语言学习的真正策略应如下***:
实际上真正的语言能力形成的最佳标志应该是在交际过程中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自由转换,没有那种脑译的过程或者脑译过程短到可以忽略不计。如何实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呢?我以为,母语的习得过程是值得语言学习者深思和借鉴的,母语的习得的第一步来源有声语言的不断输入,也就是听而获得信息,在不断的模仿使用过程中习得语言。而外语的教学,并不像学习母语一样有着自然的语言环境和使用的日常化,因此,施教者应充分考虑以母语习得过程为借鉴,时刻注意环境的创建。鉴于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员大多都正在从事与运用英语有关的工作,有一定的实践体会,因此最有利于学员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是以目的语进行讨论教学,如课堂面授讨论,网上BBS讨论,QQ群和单个辅导讨论。。
在英语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程,施教者合理运用教学材料,以达到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我认为以下四点应该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1.认清课程教学材料本身的性质
细化后的课程教学材料都有其本身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但细化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学完该门科目之后对相关知识更系统化,而系统化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完成语言学习的总目标。以英语专业《语言与语言应用学》为例,它是在总结语言规律的前提下形成的指导语言学习的教学材料,学习这个教学材料,是为了让学员明确知道,英语同汉语除了在不同的语域中有不同表达方式和词汇范畴,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域中也有其不同的语义这些相同点,它们也有各自的语言使用习惯与规律。当学员在学习和老师的指导过程中知道了语域的语言情境性,在不同的语言材料中就有了基本语言的语域感知,那么学习中很多难题就会有了基本的指导方针,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上就会起到相当的作用。无论是施教者和受教者,都要认清课程教学材料的性质,通过教学材料的教和学,自发地向总目标靠近,也就是分步训练,目标统一,站在一定高度来看待语言学习。
2.结合时代时事适时添加教学材料
语言学习本身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滞后的教材内容会限制或挫伤学习者的兴趣,给学习带来极大的损失。我们知道,《高级时事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学员语言知识能够符合时代的需要,通过课程教学材料的学习,达到丰富学员的时事英语语言词汇的目的,使学员像使用母语一样,就各种语言材料中日常所包含的时事内容能够无障碍的阅读与表达。但教学材料的滞后性是教学教材,尤其是语言训练教材不可避免的弱点,因此在施教过程中,做到以教学材料为基础,对教学材料的内容进行课堂改编,就语言材料本身的话题进行拓展和发散,是教学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员们都是一个个完整的信息载体,也许一些学员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多于或者优于老师,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为了问题和观点的正确与否,否则就偏离了语言学习的大方向,所以在讨论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员的观点,这也是满足年轻代的需求和提高兴趣的重要途径。
3.通过相应教学材料的学习增强跨文化知识积累的意识
在英语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学中时刻都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跨文化知识只是为了加强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促进沟通能力的形成,而不应为文化教学而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用相应教学材料来加深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比较,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开放教育英语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就是为培养学员的跨文化知识素养而设计的,但跨文化是一种非常复杂和庞杂的知识体系,跨文化知识又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一本书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以为,跨文化意识的积淀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的,教师和学员就更应该通过相应教学材料的学习运用,增强跨文化知识积累的意识。
4.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对教学材料进行优化整合
施教者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员都是一个信息库,因而应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对教学材料进行优化整合,不断更新和优化网上教育资源,同时指导学员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的网上资源,合理地运用教学材料,通过各种教学媒体,使学员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材料,并且与课任教师保持信息畅通,从而使学员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三、结束语
在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教学中,不管哪一门科目,哪一种教材都是服务于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知识的获得。系统地建立起语言的综合能力来服务于语言学习的总目标,在学习与施教过程中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方才是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作为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相关英语的语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但绝不是拥有相关的英语知识就能一定形成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合理使用教学教材,服务于英语学习总目标才应是合理利用英语教材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每节课,每阶段的教学的实际操作方式是否能够程式化,把较好的教学理念变成有形的教学模式,以及如何把握教学的阶段性以确保教和学的所有过程都能够服务于语言学习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玉琪,陈美华. 试论“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J]. 外语与外法教学,2007,10.
[2] 鞠玉梅. 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 外语与外法教学, 2007,8.
[3] 孙鸣. 我国英语交际法教学之若干问题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4] 顾日国. 英语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丰国欣. 二语习得研究特征之评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5
关键词:中职英语听力;语音;词汇;课堂听力教学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43-02
听力是学好英语、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第一关。它是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同时,听力理解也在英语考证中占有重要分值。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加上中职英语课程设置等因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或是考试中听力部分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受挫心理,渐而对英语失去信心或是出现“哑巴英语”现象。较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更愿意学习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听力技能进而提升英语的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影响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分析
“说”是衡量是否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准,而“听”与“说”是分不开的,只有先听懂了,才能与之正确的交流与表达。在中职学校,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中职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加上传统英语教学对教师的影响,使得中职学生英语“听”的能力的提高面临着较大问题。
1.1 课程设置因素
在中职学校,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课程量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重视“专业”课,而忽视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习。除商务专业会开设《英语视听说》课程外,很多学校因为教学条件的关系,基本不开设有专门练习英语听说能力的课程,加上没有相应的英语听力教学设备,学生在听力方面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只能靠在课堂上通过单一、陈旧的听力材料进行听力练习。
1.2 学生因素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据笔者了解,目前仍有很多中职生不能区分thirteen与thirty,把apple中的[]读成[a],不知道bought是buy的过去式。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因听不懂材料中的句子或是对话而不能正确的获取信息,渐而对英语失去兴趣产生排斥心理。另有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能认真的去听、去记,但担心自己的发音和同学的嘲笑,怕自己错误的答案受到老师的批评,因而在课上羞于开口说英语。这种心理上的障碍会导致出现“哑巴英语”现象,是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绊脚石。
1.3 教师因素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中职教师对于英语听力的认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的讲解和单词的积累,在听和说的方面花的功夫较少。现在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听力训练时,采用的依然是教师反复播放教材附带的听力材料,学生复述或是翻译。在听力训练结束时,也只是枯燥的进行答案讲解,并未对听力材料进行仔细分析,强调材料语句的结构、连读、升降调,模拟听力理解中的对话,教授英语听力获取信息的技巧等。同时,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多注重书面的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听力材料上并未体现职业教学的特点和目的,听力教学资源单一以及听力训练设备的缺乏,使得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上面临较大的困难。
2 优化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2.1 从基础入手,注重语音的学习
学好英语语音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基础,音标和读音规则是我们学习和学好英语的关键一步。学好了音标,才能正确的朗读单词;掌握了读音规则即使不认识的单词也能读准。在授课时,教师可以教授一些读音规则,如字母i在开音节中会发成[ai],如right、design、fine,而在闭音节则发成[i],如big、bridge等,以培养学生读单词与听单词的能力。在注重音标和音准的同时,中职学生还要学会辨别连读、省音、失去爆破等。如thank you,nice to meet you中的连读,sit down[sitdaun]中的[t]一般省掉不读,want to在口语中一般说成wanna等等。
2.2 扩大词汇量,熟悉习惯用语
提高英语听力能力,词汇量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英语词汇有着丰富的内涵,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听力能力的提高。听写是记忆单词的传统方法。在听写单词时,教师可改变“一听一写”的模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当听写four、hole、peace时,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读音相同的for、whole与piece;听写动词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时态写出单词,如buy、bought、buying。除了要扩大词汇量外,同样需要加强英语习惯用语的学习。笔者发现,学生在课上喜欢模仿教师一些简短的英语口语,如good boy, lucky dog,等,这些表达既简单又有趣味,在课上教师可以多说一些简短的习惯用语,丰富课堂又可以让学生做到“耳熟能详”。
2.3 利用网络,丰富课堂听力资源
现代网络的发达,为中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前中职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关于听力的材料并没有体现中职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要面临学生不愿听的困境。中职生更喜欢没有压力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在英语听力上,不愿单独“听”而喜欢“边听边看”,不愿意听枯燥的对话而喜欢听带有故事性或是趣味性的小段,这就需要中职教师更新英语听力材料,丰富听力资源,而现代网络的发达则满足了英语教师在这一方面的需求。
2.4 注重课堂教学,转变教学观念
在中职学校,英语听力训练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样利用课堂去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听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任务法是目前比较新的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这一模式分为听前-听中-听后三个步骤。在听前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根据听力材料的主题,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处在这个语境中,会采用哪一些句子进行对话。亦或是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视频、***片等引出听力材料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给出相对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在听的时候,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学生调整心态,平心静气的去听材料,适当的时候可以停止听力材料,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教授英语听力技巧。在听力材料结束后,让学生对比听力材料中的句子与在听前阶段自己写出的句子,根据笔记试着复述,并创设相应的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通过听力材料的复习和应用,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听力能力。同时,教师需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英语听力方面的信心,激发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
听是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第一关,而对于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的中职生来说,英语听力却是一个难点。作为需要学习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的中职生来说,英语听力能力与英语说的能力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中职教师从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情出发,注重基础的培养,适当的改变教学方法,丰富听力资源,逐渐提高课堂英语听力教学,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婷.优化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J].教育时空,2011,(04).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6
一、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分析及应对解决办法
笔者通过对中职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研,试***找到其阅读水平低下的原因。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实地了解了学生的阅读现状和水平。调查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这份调查是为了了解学生阅读理解时采用的方法、阅读量以及他们所接受的外语阅读教学方法。调查反映出学生在阅读量等方面的问题。
1.阅读材料来源的单一,阅读面窄
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来源基本上是课本上的课文及其他课外阅读材料。除此之外,就是学生订购的英语学习资料,其他的少之又少。
2.对积累阅读资料缺乏认识和意识
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资料缺乏必要的积累。阅读资料的积累需要慢慢积累和长期坚持。
3.词汇量的严重不足
学生的词汇量是个大问题。对于英语朗读,一般学生还是能应付的,但是对于英语阅读来说,词汇量的问题就暴露无遗了。学生词汇量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仍需要长期地积累。
二、英语阅读资源的改进
1.发挥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
传统课堂中,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的知识量毕竟有限,它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另外,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虽然也借助其他教学媒体,如录音机、录像机等,但学习未能达到最理想效果。而网络环境使学生的可发展空间大大增强。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今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有***文并茂的阅读材料,有精彩的内容、丰富的故事,有时代性强的时事新闻。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目的性。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2.养成积累英语阅读材料的习惯
英语的学习是语言慢慢积累的过程。语言积累既要注重知识的扩充,又要加强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得到阅读的积累,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材料积累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积累的意识,锻炼其阅读材料积累的能力,使他们养成阅读材料积累的习惯等等。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阅读、主动阅读材料的积累。
在文化意识方面,不但要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及时必要地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各种各样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材料中感悟语言、理解语言,从而内化和积累语言。通过英语阅读材料的积累,了解和丰富自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学会用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来表达思想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进行网络英语阅读,增加阅读量。
3.英语词汇量的增加
利用网络资源里大量广泛的阅读,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词汇量,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通过网络获取的英语阅读材料,先从浅显易懂、故事性和趣味性强的读物开始,接触不同的语体,读得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多。中职生词汇量有限,因此选择的文章不要太难,如简易读物之类的材料中高频词的复现率大,面对生词的机会较恰当,可激发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成功的习得,体会到阅读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习者才会主动进行大量阅读,能较轻松地习得更多的词汇,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英语阅读在改善学生学习面貌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生在拓展英语阅读面,积累实用的英语阅读材料,增加英语词汇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运用网络这一工具一定会在英语阅读方面有不错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潘志宇.中学英语阅读课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1(3).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7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 应对策略
1. 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现阶段高中英语的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
在高中英语新课改的前提下,高中英语课本上相关信息量以及英语阅读文章的质量水平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较***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却不能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英语新教材的优势。具体来说,教师在英语阅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将原有的文章进行层层拆解,然后再将每一个单词进行细化,完成英语阅读文章的讲解。这就在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高中学生对整个英语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从而大大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1.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材料相对陈旧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使用到的阅读材料,存在内容相对陈旧,相关阅读题材不够广泛的问题。虽然在改革基础上,新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与传统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相比,有着较大的优点。但是与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到的材料比较,在阅读文章的体裁以及主题方面存在着不够广泛的特点,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满足高中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相关阅读试题以及阅读训练材料的形式相对单一,阅读材料的内容雷同现象相对严重。仅仅依靠这些相对陈旧的高中英语阅读材料很难促进学生知识面以及阅读视野的拓展,不利于学生高中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1.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语法翻译以及教师讲解的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可以看懂相关的英语阅读文章并且能够做对英语阅读习题就行了。逐渐忽略了英语阅读过程中不同题材以及不同英语阅读任务对学生实际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与英语阅读技巧的有效获得。最终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方法欠科学,阅读能力不能得到快速提高。
2. 高中英语实际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2.1 不断更新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具体背景之下,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以及模式。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水平。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比如,根据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课后练习问题来设置任务,分小组进行研究分析。在每个小组组长的指导下,利用查找词典、报纸杂志、网络资源以及学校***书馆资源等共同完成任务,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际英语阅读学习中去,使学生在熟悉把握阅读材料实际背景的基础上,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与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传统模式相比,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高中英语阅读水平,营造一种相对宽松、资源共享以及互利互惠的英语阅读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以及策略
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属于一种训练教学过程,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重视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指导学生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与习题要用不同的英语阅读方法以及策略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具体来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包括略读以及扫读等多种方式,略读就是快速阅读,找寻英语阅读材料的主题,了解大体意思。扫读就是找寻具体的事实以及所需要找的信息,可以不通读整篇文章。还可以利用英语阅读材料中上下文给出的线索理解作者实际意***的阅读策略,根据英语的构词法大体猜测生词实际意思等方法。
2.3 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对于高中英语阅读学习来说,仅仅依靠英语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方式来扩大英语阅读量。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不论是与英语学科有关的还是无关的文章,都要涉猎。各种题材的文章都要阅读,学生要有意识地去阅读,通过自身的大量阅读,培养英语阅读学习的语感,从而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要针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扩大英语阅读量,从根本上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8
关键词:英语专业;听力课堂;预测学习策略
中***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是课堂学习策略最主要的三大策略,学习者为提高语言能力,会采取特定的手段来进行学习,鉴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学习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受过听力策略训练的学生其学习成绩远远高于没有受过策略训练的学生。
一、英语专业听力课堂教学中“预测”学习策略的作用
学生在听力理解学习中可以运用许多策略,“预测”便是其中一项认知策略,并且得到国内外策略研究者以及英语教师的广泛提倡与运用。Buck曾在1995年指出,语句的意义是由多种知识构建的,听者需要基于语言知识、上下文知识、语境知识以及中外背景知识来对下文的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通过预测更好地理解下一个重要信息,以便融会贯通整个听力内容。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预测策略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预测的习惯,在学生因听不懂某个单词而产生焦虑时,可帮助学生关注听力材料中具体的信息。
二、英语专业听力课堂教学中“预测”学习策略的培养途径
1.英语听力课堂中听力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在英语听力课堂中,学生应该在播放听力材料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听力练习材料的题目、题干和选项进行快速浏览,以便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以逻辑常识来推断听力材料有关背景知识,并对听力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预测,从而通过事件的细节对材料的观点、态度和意***进行初步确定。学生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需要了解的事件细节有数字、颜色、地点、时间、主人公职业、身份关系、人名等,根据收集的这些信息,学生以语言知识、上下文知识、语境知识以及中外背景知识对听力内容进行一定的预测,这样才能在播放听力材料的过程中避免产生焦虑感,在听到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准确率。
2.英语听力课堂中播放听力材料时的注意事项
播放听力材料这一阶段是学生吸收和理解语言材料信息最重要的阶段。在英语听力课堂中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为考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已有知识来对听力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推理。如果消极地或被动地运用听觉来接受听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学生则很难吸收和理解听力材料所承载的真正意义。因为播放听力材料阶段时间的有限性,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对听力材料进行反复思考和推敲,所以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知识,在播放听力的过程中证实、修改或进一步推测原先预测的内容。
3.英语听力课堂中听力结束后的整理归纳
在英语听力课堂中,学生在听力结束后要对自己的听力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和同学一起对比大家的预测结果和答案,在重点或难点处做好记录。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听力练习,将发现预测能明显提高听力技能。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听力教材进行改编,在听力细节方面加大一定的难度,以提高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使用“预测”学习策略的能力。
实际上,熟练掌握“预测”学习策略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以完成最终材料信息意义的构建。只有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才能熟练掌握“预测”学习策略。在英语专业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预测”学习策略开展学习,有利于教师提高英文专业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9
论文摘要:本文就***推荐的高职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对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教材进行改革的构想。建议从三个模块组织高职英语教材:补充设置英语入门知识;整合《新编实用英语》中的实用语料,按工科和服务业两个门类分别设计实用英语教材;结合专业特点编写校本专业英语教材。
前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强调“以能力为本”,高职英语教学理应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然而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却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学生没兴趣学,教师教得辛苦,课时被不断压缩,英语的地位遭受质疑;另一方面社会上具备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紧缺。这种状况与现行的高职英语教材有关,因为目前的教材不完全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分析
高职院校采用的英语教材版本众多,其中***推荐的高职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比较具有代表性,它是依据***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订而成,其使用对象是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基本要求》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教材实用与否取决于教材的真实性。夏纪梅(2001)对教材的真实性做出了精辟的分析,指出教材要在目标方面迎合真实的交际需求,在选材方面具有真实的交际内容,在练习方面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和真实的交际任务,把学生和教师作为真实的交际对象。现仅从选材和练习的角度,尝试性分析《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的实用性。
《新编实用英语》共计四册,每册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同一交际主题,由会话、听力、阅读、写作和趣味阅读五部分组成。该教材第一、二册的口语部分着重于日常交际(如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指路、天气、学习、爱好、饮食、健康等)和一般涉外活动(如迎送、安排日程与活动、安排住宿、宴请与迎送会、陪同购物、游览、就诊等);书面语部分着重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如科普、人物、***治、商贸、文化、生活等)。第三册、第四册的口语涉及介绍产品和业务洽谈,书面语部分涉及专业书籍的前言、序言和正文节选、科技文摘、技术专利、招投标书、意向书、国际商务、进出口及保险等的单证、简短业务信函、简短传真和电子邮件、简短广告、简短产品与厂家介绍、简短产品维护及使用说明、合同等。
可见,第一、二册交际题材大体与业务无关,教材内容偏多,练习基本属于语言知识练习,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高职英语的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三、四册加强了应用体裁的编排和训练,使《基本要求》的主体思想得到有效的贯彻,然而大量内容虽然与业务有密切联系,但难度偏大,涉及的很多内容超出一线技能人员的工作范围,比如介绍产品、业务洽谈、技术专利、招投标书、意向书、国际商务等。所以,该套教材一、二册实用性不足,三、四册难度过大。在《基本要求》规定的180—220个学时内,师生只能够完成一、二册的教学任务,基本无暇触及三、四册,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更加难以落实。
二、需求分析对高职英语教材的启示
教材的实用性还与社会需求和教材使用者的学习需求密切相关。只有搞好需求分析,教材才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通过需求分析,明确学习者将来使用英语是以书面交际为主,还是以口头交际为主,明确学习者需要学习什么内容。
安晓灿等人(1994)的“高等工程专科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社会需要调查报告”表明,工程专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参与的听说活动不多,但实际工作对他们的阅读、翻译及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有一定要求。这项调查反映了工科对高职毕业生在英语方面的社会需求,却没有反映服务行业(如旅游、医护、空乘、酒店服务等)在英语方面的社会需求。服务行业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接触,以口头交际为主,对口语的要求远远多于书面语。为此,有必要区分工科和服务行业的不同社会需求。
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看,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为了求职,属于工具型动机,学习者希望尽早接触有用的英语,而“经过专门用途英语①培养的学生,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Wilkins,1976)。”高职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无疑促进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看,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虽然不如本科生,但是经过6—10年的中小学英语基础教学,学习者除了需要夯实英语入门知识以外,他们基本具备学习专门用途英语的基础。况且限于课时,希望通过大量呈现语言知识来提高英语基础的教材对于高职学生也是不现实的。
三、高职英语教材实用性改革的构想
基于以上的实用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高职英语教材应当以专门用途英语为核心。为此,高职英语教材改革可以分三个模块:即补充设置英语入门知识;整合《新编实用英语》中的实用语料,按工科和服务业两个门类分别设计实用英语教材;结合专业特点,编写校本专业英语教材。
(一)补充设置英语入门知识。目前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学习普遍存在语音不过关、语法知识杂乱、缺乏学习英语的方法等弱点。入学后如果不帮助他们弥补这些不足,就会影响到英语后续学习。现有的《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中没有这部分知识,因此需要补充设置这方面的内容。不妨借鉴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做法,强化基本的语音、语法和英语学习策略。语音知识重在强化按音标读准单词,按发音规律识记单词,掌握必要的朗读技巧;语法知识重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构词法、句子的基本结构、常用的八种时态,帮助语言学习化繁为简。这两部分内容适宜利用入校后的起步阶段集中学习。英语学习策略重在英语学法指导,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以下三种策略是高职学生应该尽力掌握的:1.调控策略,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引导学生定期对学习结果进行小结,及时调整学习方法;2.资源策略,即合理并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自己需要的英语;3.认知策略,即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学习策略需要在持续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教授与训练的监控机制实施。
(二)整合《新编实用英语》中的实用语料,按工科和服务业两个门类分别设计实用英语教材。首先要删除教材里与中学英语重复的内容,大力削减一般题材的语料,其次要针对工科与服务业对于英语的不同社会需求,分别编制实用英语教材。由于工科实用英语要侧重书面语,所以应大量选材应用型文体,如一般科技文章、合同、定单等材料,开展以常用实用性语料为主的阅读训练和以模拟套写为主的应用文写作训练;服务行业实用英语要侧重口语,因此应精选涉外交际中实际需要的、富有典型性的口头语言材料,例如从机场接待到宾馆住宿、旅游介绍等系列情景会话,开展以涉外场合的交际用语为主线的听说训练,使学生尽早接触与涉外活动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整合后的高职实用英语教材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重在解决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问题,涉及的学科覆盖面要广泛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真实材料。鉴于实际的涉外交际能力分多种层次,所以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的要求上要切合实际,大胆剔除高层次的涉外交际材料,坚持“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策略,课文篇幅不宜长,避免繁、难、多。
(三)根据专业特点,编写校本专业英语教材。英语入门知识和实用英语教材的整合适宜统一编写,但是面向不同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需要高职院校利用本校教师资源,编写校本教材,优势在于校本教材更加适合本专业学生,而且随时可以补充讲义,变静态的教材为动态的教材。专业英语教材应突出专业文体与语篇知识,重点解决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论述和表达上,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术语。专业英语离不开专业词汇,一个词在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中的意义不同,甚至相差甚远,如innocent在普通英语中意思为“无辜的”,在医学中意思为“良性的”;access在普通英语中意思为“接近”,在计算机中意思为“访问”;一个词在不同专业中词义也大不相同,如solution在化工中意思为“溶解”,而在医学中意思为“疾病危象”。此外,编写专业英语教材内容不宜过专,既要选专业理论又要选专业最新文献,既要涉及专业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发展简史或重大发明创造、重要组织机构简介,又要涉及发展动向以及人物传记,通过收集原版教材、实用文件、报刊杂志等方式,使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有趣。
结束语
实用性是编写高职英语教材贯彻始终的原则,教学中不存在最好的教材,只有最合适的教材。遵循《基本要求》和需求分析制定出的英语教材,无疑是最合适的。我们期待着更为实用的高职英语教材问世,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用脱节的问题,帮助高职英语教学摆脱困境。
注释:
①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定义为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本文提出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包括两个部分,即统一的实用英语教材和校本专业英语教材。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 Waters A.特殊用途英语[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
[2]Wilkins,P.意念大纲[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
[3]安晓灿等.专科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社会需要调查报告[J].吉林教育科学,1994,(1).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篇10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全英语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9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与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早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近来,《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O年)》中明确提出,“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增强上海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凸显了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英语教学问题的重要性。全英语教学,是指用英语进行全程授课,让学生在全英语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与一般的双语教学相比,全英语教学对学生和师资队伍的要求更高,教学难度也更大。尽管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英语授课,英语与中文两种语言的运用比例如何把握,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但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双语混合授课既不利于专业课程教学目的的贯彻,也不适应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需求[2]。因此,推广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建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全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3]。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培养国际化、工程化人才的宗旨出发,自建院起即开展了本科专业全英语教学的探索。“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作为***和上海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了全英语专业课教学,特别是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强调全英语授课,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英语的专业知识教育,有利于培养英语思维的习惯及通过英语交流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该专业的基础课主要由“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和“材料结构与性能”三门课程构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方面,力求完美体现材料学科“成分―结构―加工―性能―应用”的主线。在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层面上进行全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虽然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但是对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五年来在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方面的经验,不仅对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人才至关重要,而且可为其他专业类似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全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特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由“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和“材料结构与性能”三门全英语课程构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参考了美国有关大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并选用美国犹他大学Callister教授编写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彼此关联,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材料学科基础的知识体系。其中,“材料科学基础”作为先行课程,主要介绍金属、陶瓷与聚合物材料的组成、结构与缺陷等基础知识和概念;“材料工程基础”作为衔接课程,涉及不同材料的分类、加工方法及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材料结构与性能”作为后续课程,侧重于金属力学性能及其强化机制与材料的光、电、热、磁性能的介绍。通过全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并且可熟悉有关专业名词的英文表达,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出国深造与攻读研究生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
对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展全英语教学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一项充满挑战与争议的工作。一般而言,专业基础课是高校中设置的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作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与纽带,关系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4],因此不宜采用全英语教学。然而,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完全有可能在不牺牲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兼顾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首先,为了保证全英语授课教学质量,学院以具有多年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为骨干组成专业基础课的全英语教学团队,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总结教学经验、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学院通过邀请海外高水平师资来华授课、骨干教师观摩教学的方式,使教学团队成员获得了宝贵的全英语授课经验。材料学院经过近五年来的全英语教学团队建设,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授为骨干、讲师为后备力量的教学梯队。考虑到三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学院成立了全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协调组,由主管教学的领导担任组长,三门课程的负责人为组员,通过定期开会,协商不同课程间知识内容的划分,并针对每学期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开展讨论,既避免了各课程授课内容的重复,又有效实现了不同课程间知识结构的连贯性。例如,当教学中涉及到先行课程有关知识时,教师注意梳理知识脉络,通过回顾先行课程基础知识的方式,逐渐引出后续课程的重点讲述内容。
其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全英语授课均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小班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可采用主题讨论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全英语授课中,教师普遍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针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中的复合材料,可让学生列举所熟知复合材料的特点及用途,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拓展对复合材料概念及其设计思路的理解。针对“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中的力学性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提高金属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各种强化方法的微观机理。另外,对已讲授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在每一章节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通过自由分组讨论的方式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并在课堂上对有关内容进行阐述和讲解,然后由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对讲述内容进行点评。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及主动学习的兴趣。
再次,授课过程中我们综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针对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困难的现状,通过教师的精心备课,精练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针对重点的概念和理论,通过反复强调、辅以中文解释的方式,帮助学生准备理解和掌握。课件制作时避免大段的文字描述,加入大量的***片、视频与动画,以直观***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日常教学中,强调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为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我们为每门课程都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有用的知识与网站链接,并定期上传课件。每次上课前,教师都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回顾总结上次课讲授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然后,全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表现。除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他们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团队协作、课堂问答及课后作业中的综合表现,即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课堂表现的优劣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占到课程总成绩的40%,从而改变了以往完全由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及教学效果的方法。
三、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材料学院成立五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开展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授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三门全英语课程均获得了上海市有关教学内涵建设项目的支持。其中,“材料科学基础”与“材料工程基础”先后获得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材料结构与性能”获得了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同时,三门全英语课程都被列为校级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我们在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规划、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课程网站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另外,在专业基础课开展全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材料学院进一步拓展了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的范围,陆续开展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全英语教学,包括“现代材料分析方法”、“高分子科学基础”、“功能材料学”、“纳米材料学”、“复合材料学”等。通过上述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实践,我们不仅向学生传授了专业知识技能,而且从学生开始接触专业即培养其专业英语的能力,因而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与好评。我们相信,随着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国际交换生与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我们的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胡梦红,刘其根.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推广全英语教学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105-106.
[2]隋铭皓,盛力,高乃云.基于开展《给水排水工程概论》全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初步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122-12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