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第1篇
关键词:统合管理;内部财务监控;假设;监事会
一、统合管理:公司治理的一个新理念
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产权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郭道扬2004.2.会计研究)。在公司制企业中,产权结构多元化,不同产权主体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形成契约关系,以追求其相应经济利益的,而且不同产权主体的财务目标取向并不完全一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在更多的时候会表现为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相互利益冲突,从而对企业财务活动和信息披露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决定了要有相应的财务监控机制来保证不同产权主体在企业中的相关利益。从理论上讲,监控方式的确定与产权结构密切相关:股权相对集中的应加强内部监控,我国的公司制企业股权相对集中,就是上市公司也是“一股独大”,所以内部监控更为重要;从实务上看,公司自身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仅成本最低,而且可以弥补外部监控主体事后被动监控的缺陷,能在事中、事前主动监控,以全方位维护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如果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话,是既经济又有效的。然而,我国现行公司内部的财务监控主要由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总会计师和内部审计机构来实施。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在公司内部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使监控的效率最大化,避免“大家都能监控,却又没人监控”的现象发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大胆借用了一个目前在公司治理研究中尚未应用的新理念,即统合管理理念。用科学的统合管理思想对多重财务监控主体的组织体系、业务执行、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有序的规范管理,是提高公司治理能力、财务竞争能力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谓“统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其模式包括组织系统统合、业务执行统合、信息资源共享统合等。
“统合”一词,来源于计算机行业的统合伺服器。统合伺服器是组织用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以及达成更高可用性、延展性和价值的方法之一。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家族和。NETEnterpriseServers提供了一个经过验证的环境,可以达成伺服器统合作业,提供可靠性、延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2003年9月3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决定将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各自拥有的通信、卫生、补给部队联合起来成立新的“统合部队”,这样做是为了使装备更加合理化、效率化。
将统合作业提供可靠性、延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以及使整体更加合理化、效率化的功能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应用于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设计中来,就会形成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的财务监控机制,即对公司内部不同的财务监控主体、权力、责任、职能、制度等资源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在组织系统、业务执行、信息资源等方面若能实现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纵横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就会提高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整体效率。
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基本命题
(一)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概念的界定
监控不是简单的监督,也非一般的控制,而是在监督基础之上的控制。美国的安然、世通,中国的银广夏、蓝田,都是从辉煌走向暗淡,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不力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会计审计理论界,似乎存在着看重监督而轻视控制、或愿提监督而回避控制这样一种思维倾向”(蔡春2001)。正是这种倾向的存在,使得公司内部实质上的监控活动只停留在监督层面,达不到控制的高度。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指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不同主体对本公司的财务信息、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等内容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活动,其根本目标是建立一种内源性财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监控主体、监控客体、授权或委托人。监控主体结构所要解决的是谁来进行内部财务监控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确定一个组织机构能否充当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主要标准是看该机构是否从事内部财务监控活动;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组织所监控的对象为监控客体,终极授权监控或委托监控的应该是公司相关利益主体。在一个完整的内部财务监控关系中,应该具有监控主体、监控客体、监控委托人三方面关系人,这三方面关系人通过契约关系结合在一起,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目标与功能定位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监督并控制的手段有效地维护相关利益各方在委托关系中的经济利益,促进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协调和结构稳定。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延伸委托人的监督深度和广度,使自己成为一种***于委托人权利的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不同监控主体可以从多个方位代表相关利益主体对人进行监督控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多元的财务监控制衡机制。
内部财务监控主体既要对各种财务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控制,又要对各种受托责任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监督评价,其监控功能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但是,从本质上讲,内部财务监控的监督控制功能只是维持某种经济形态,而无法直接创造出社会财富,从这种意义上讲,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使公司内部财务系统有序运转的保证机制。
(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理论基础
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1.委托理论
财务监控始终处于复杂的委托关系中,是委托关系促成了财务监控机制(最为典型的形式就是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和经济组织的多级化,授权分级管理又使人内部出现了新的委托人和人,多层的委托关系形成了一条委托链。在这种情况下,本属于人范畴的新的委托人也需要财务监控,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其更需要内部财务监控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与公司利益相关、各方长期而稳定的责权关系。
2.会计寻租理论
在公司的财务信息处理中和公司经济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而在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信息,足以改变不同利益关系人的决策结果,从而引起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以及财富在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非生产性转移,即会计寻租行为。这种资源配置结果和财富的转移往往是不公平的,由此需要一种来自公司自身的财务监控机制来防止这种会计寻租行为。同时,对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对现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借鉴和发展,这又是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的。
三、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设计
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中来,要遵循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的指导,即对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统合管理的价值所在;要实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统合职能目标,还要考虑相关因素的协同作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互动互进的作用。协同理论认为:某一些要素在一个系统中发挥各自作用时,必须借助于其他条件,假若能得到其他因素的配合,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反之则可能削弱其效能。
(一)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理念
1.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操作原则
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思想是:目标导向,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模式的操作原则应为:(1)效益性原则。实行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管理改革的效益主要是体现在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各项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监控队伍是否优化、监控质量是否提高等等。(2)互补性原则。在统合过程中,既不是简单地强调一方优势而排斥其他,也不是兼收并蓄,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主体,互相补充,有机结合,使监控质量不断提高。(3)和谐性有序性原则。一个动态过程如不能维持其动态和谐、平衡,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改革功能。在统合管理过程中,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各部分要素之间要配合得当、和谐运转,要尊重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围绕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总目标,整合一致、统分结合地有序进行。
2.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在我国现实的公司治理中,关于财务监控的规范很多,比如,《公司法》规定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1997年开始引进***董事制度;《会计法》规定有总会计师制度,***专门颁布了《总会计师条例》;同时还有《审计法》规定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这些规范大多站在监督而非监控的角度行使其职能;其次,这些规范使得我国目前公司治理中存在多重财务监控制度,而且各项财务监控制度都是本着最优制度的原则设计的。但是,系统论认为,局部最优不能保证系统最优。所以,为了保证监控职能的充分发挥,非常有必要探讨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的统合管理问题。因为统合监控主体资源的目的就是要使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相互配合和协调,使之达到整体最优,更好地发挥监控职能。
在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中,监事会的监控与董事会等的监控不同,它是负有特定任务之监控机关,置身于主营业务执行机构之外客观地对其进行监控,能够对业务执行进行客观的判断,能够克服董事会自我监督的“短视”效果,改变董事会“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于一身”的状况。应该说,如果发挥正常的话,监事会的监控效果是董事会内部的自我监控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董事与总会计师的监控力量存在着非专职性、非常设性、非***性、监督成本高等自身难以回避的弱点,只有监事会是一种***于董事会的、足以与董事会行***权力抗衡的专职监督力量。所以,对公司内部现有财务监控机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统合与突破,建立一套以监事会为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到监事会和***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应相互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根本之道。
(二)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设计的前提假设
1.***性假设
所谓***性假设,就是财务监控主体中的监事会***于被监控对象,能够排除干扰和个人利害关系,客观公正地实施监控并提出监控报告。监控者的***性假设要求监督者与被监控对象的活动没有利害关系,因为有利害关系的人显然是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被监控对象的。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体现了监事会内部财务监控***性的特征,并成为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监控行为的基本依据
2.正当怀疑与可确认假设
正当怀疑是指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的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确信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财务会计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就有必要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表达的信息的可靠性进行监控;可确认是指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表达的信息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该项假设明确了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直接原因,为监控标准的制定和监控程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3.监控有效假设
所谓监控有效假设,是指假设监控主体与被监控的对象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害内部财务监控行为的有效实施。该假设是实施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的基础。
4.不同监控目标的区别与功能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监事会、***董事以及总会计师等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的监控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其行使的财务监控功能也存在差异。***董事以及总会计师的财务监控职能是寓于经济管理活动之中的监控,而监事会是公司内部专门行使监控职能的组织,比较而言,在所有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中,只有监事会最能站在***的立场上进行监控。从功能上看,***董事大多具有专业特长和丰富的商业经验,能够为公司带来多样化的思维,有助于实现公司决策的科学化,因而***董事并不囿于监控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战略功能。比较而言,监事会的功能则限于单一的监控功能。***董事是董事会的内部控制机制,其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中,这是一种事前的监控;而监事会则是董事会之外、与董事会并行的公司监督机构,主要是一种事后监控,因为监事虽然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但其对董事会决议没有表决权,不可能事前否定董事会决议。所以,该项假设为监事会应该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主导力量这一论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要素安排
在上述假设前提下,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之间需要进行相互促进与制衡的协作与分工。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可以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职能部门,分别行使财务信息监控(财务审计)、经营风险监控(经营审计)、财务决策监控(管理审计)。***董事的监控是寓于管理之中的监控,其***性次于监事会,可以考虑在董事会下成立财务监控委员会,取代原来的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应该侧重于公司财务决策监控。CFO(包括内部会计人员)的监控内容主要是财务风险,要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中心。
四、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急需解决的其他问题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表现为缺少相关统计数据来支持结论,相关论点尚未通过实践检验,在实际执行中可能会受到一些未可预知因素的限制。
相对于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其他组成部分而言,目前国内对于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指标研究上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尽管国际上一些著名公司如标准普尔、戴米诺、里昂证券等都已推出自身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但均未单独涉及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问题。我国国内一些机构在对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过程中,对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评价几乎没有涉及。对于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状况评价研究的欠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傅元略。上市公司财务监控机制的困惑[J].审计研究,2004,(2)。
[2]王春平等。强化监事会职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J].山东煤炭科技,2003,(3)。
[3]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3,(1)。
[4]唐跃***,肖国忠。***董事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J].财经研究,2004,(2)。
[5]刘长翠。公司股东委托监督机制:监事审计的广角透视与思考[J].审计研究,2002,(4)。
[6]张兆国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J].会计研究,2004,(2)。
[7]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
[8]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J].会计研究,2004,(2)。
[9]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0][美]詹姆斯。范霍恩。财务管理与***策[M].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第2篇
【关键字】财务监控 综述
一、国外财务监控文献回顾
西方国家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活动的财务监控阶段,其财务监控主要围绕增加产量的生产活动进行。第二个阶段是多角度财务监控阶段。19世界末20世纪初国外的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由于股权分散,出现经理控制董事架空股东的情况,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委托理论应运而生。第三个阶段是以内部综合控制等为重要内容的财务监控阶段。这个阶段外部监管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部监管并不能取代内部控制,所以通过外部进行监管的同时,仍强调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不同的阶段国外学者对财务监控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以Alchian和Demsetz(1972)、Jensen和Meckling(1976)为代表的企业产权理论,研究委托-的问题。Berle和Means(1979)指出,由于公司股权比较分散,股东未能对经理实施重要控制,这种状况使得经理趁机贪污、作弊等损害股东的利益。还有人总结的有关这方面是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与组织控制型的日、德模式是西方公司财务监控的两种典型模式。他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了不同的国家的推崇。以斯蒂格利茨为主要的代表,他拓展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该理论认为广义上的公司“所有者”除了所有者和管理者外,还应考虑利益相关集团,包括工人、银行和地方***府,它涉及到了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法律体系,金融系统和竞争性市场等,也包括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情况。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入手,对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研究较多。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财务舞弊现象,一些大公司相继出现经营失败,这些现象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为了研究经营失败及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反对虚假财报告委员会”(COSO)对财务舞弊事件进行了全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财务舞弊事件都是由内部财务监控失控造成的,COSO随即开始研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了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它使许多美国公司的各层管理者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有效履行其内部控制的职责,并为会计师行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基础。该标准能力促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这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1年12月,卡得怕瑞报告在英国产生,它被称作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 Corporate Dovernance),该报告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强调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之后,同样强调董事会作用的Charkham(1995)提出,董事会应该建立专门的委员会,主要有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这三大委员会对于保持董事会监控的***性协和使董事会具有良好的监控信息有一定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外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财务监控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并将董事会的积极作用放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位置。
之后,Kathleen A. farrell与David A. Whidbee(2002)进一步的研究了来自财务媒介的监控与CEO接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财务媒介监控的作用。Hartzell和Starks(2003)认为机构投资者在经理补偿方面可起到监控作用。他们对1992年至1997年间的1914家研究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机构股权集中与公司经理补偿对绩效报酬的敏感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一阶段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已经开始深入,从单纯的关注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监控的关系扩大到财务媒介、机构投资者等对财务监控的作用上。
二、国外财务监控文献评述
西方理论界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对财务控制理论发展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但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上述研究涉及较多的是与财务监控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监控与公司治理机制关系的研究、监控机制模式研究等方面,其触角主要集中在财务经济学,而对纯粹财务管理学范畴重视不够,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集中在金融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领域,对财务监控的内涵及外延未进行深人研究,也未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理论体系有待后人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 汪艳.对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思考[J ] .现代管理科学,2 003 , (8) 1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控制;财务委派;预算管理
中***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121-02
2010年4月26日,中国***等五部委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之上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新一轮的讨论,财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自然成了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内部审计与财务控制
一般来说,现代公司的审计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部门或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等标准,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其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1]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或者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2],它的职能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合法性与公允性进行审计,这是内部审计的最为首要的职能[3];二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等情况进行的审计,这将成为内部审计职能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1]。何玉(2009)以法国兴业银行职务舞弊案为例说明,为预防职务舞弊,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4]。程新生等(2007)认为狭义上的内部审计机制有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委员会构成,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关键机构之一,同时拥有这两者的内部审计机制对于提高财务控制水平有显著的影响[5]。徐哲、潘志芳(2008)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作为影响内部财务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性差、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审计范围过窄等问题[6]。类似的研究还有时限等(2008),他们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除了存在上述问题以外,在内部审计方法选择上与国外企业的风险导向审计相比,国内企业更多的是选择“账项基础审计、多种方式交叉使用”[7]。因此,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方法、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性,是提高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效果,强化审计监督作用的根本出路。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研究多倾向于规范性研究,缺少实证性研究,且大多数学者都选择了“内部控制”这广义范围,而对其核心内容――财务控制却少有关注。
二、预算管理与财务控制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控制手段,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于增彪等(2004)对清华大学140位DMBA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国98.5%的企事业单位已实行预算管理[8],作为企业实现决策与控制的有效手段,预算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学术界和实务界主要从功能、概念、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佟成生等(2011)认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决策和控制,前者是指通过预算过程将组织中某些专属知识和信息传递到组织的另一部门,以便做出资源配置决策;后者是指以设定好的并层层分解的预算目标为标准,对组织内部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将绩效和报酬挂钩,起到控制组织行为的目的[9]。于增彪(2007)将预算管理在概念上分为具有继承关系的三类,一是成本费用预算,这是中国最早的预算管理形式,在中国中小型企业广为采用;二是资金预算,是成本预算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大型企业或集团广为流行;三是全面预算管理,它是预算管理的最高级形式,是资金预算的进一步延伸[10]。旨在提高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学者们近年来关注的又一焦点。罗晓文等(2006)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角度阐述了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措施要靠全面预算来落实,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有一定的统驭作用[11]。朱元午(2003)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全局观念统一管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方式,对其注入较新的理论和相应改善后,可以“担当”财务控制系统之主线的重任 [12] 。李国忠(2005)认为,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宜采取与其管理目标相适应的预算控制模式,中国企业集团大多为战略控制型,较适宜采用折中型预算管理模式,即将集权型和分权型的折中。中国预算管理从理论提出到实践运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内大多数企业已能够建立预算管理系统,但是目前中国的预算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尚未到位[13]。杨有红(2010)指出中国预算管理工作做的十分到位的企业很少,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预算与战略脱节,忽略预算管理先导性工作,将预算仅仅当成财会部门的事,没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管理 [14]。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不同的研究者、企业对预算管理的概念、内容与环节、控制模式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预算与战略、奖惩制度以及非财务指标相互脱节,预算管理徒有其名,预算“刚性”现象时有发生,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一些理论工作者仍然把预算仅仅当成是财务部门的“自足自乐”。
三、财务委派与财务控制
作为财务控制的具体手段,财务委派制自1993年在中国深圳试行,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和完善,目前在国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中已得到普遍应用。财务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向子公司直接委派财务人员(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15]。实践证明(高言,1998;邵进兴,1999;叶新刚等,2000;何力民,2003)财务委派制有利于母公司强化对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财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16~19]。然而,还有一部分学者(邓春华,2000;于曾彪,2004)认为在目前的会计框架下中国的财务委派制不合逻辑、“徒有虚名”、“爹不疼,娘不爱”,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20~21]。究其原因,所有者的缺位,经营者的越权;财务委派总监职能与组织定位不明确;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导致委派的财务总监与子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合谋”(楼土明,2003;耿云江,2006;苏静,2006)是其主要原因[22~23]。为此,对财务委派人员进行正确的职能定位和组织定位,建立健全***的委派管理制度和激烈约束机制。
四、结语
国内对财务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中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规范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规范已经开始尝试将与财务控制有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理论融进财务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但是财务控制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包括:第一,在国内相关财务文献中,关于财务控制的内容少之又少,它们要么是内含在一般的财务管理之中,要么是隐藏在广义的内部控制之中,缺少它应有的相对***性,而实践中的财务决策、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失控强烈要求理论层面上***而先进的财务控制研究。第二,国内学者在财务控制方面的研究存在重“技术操作”层面的研究而轻控制制度建设的研究,且在制度建设的研究上国内学者又存在各自为***、就事论事的倾向,无法与公司的整体战略、治理结构弥合。第三,财务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创新思维不够强烈,仍然存在较多地对西方财务控制理论的简单模仿,缺少原创性成果,西方经验的本土化和财务管理控制的企业个性化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李越冬.内部审计职能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10,(3):42-26.
[2] 张杰民.现代审计与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1992,(9):19-22.
[3] 贺颖奇,陈佳俊.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J].审计研究,2006,(4):87-90.
[4] 何玉.职务舞弊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兼评法国兴业银行职务舞弊案例[J].审计研究,2009,(2):91-96.
[5] 程新生,孙利***,耿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2):118-122.
[6] 徐哲,潘志芳.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55-59.
[7] 时现,毛勇,易仁萍.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之比较――基于调查问卷分析[J].审计研究,2008,(6):23-26.
[8] 于增彪,袁光华,刘桂英,邢如其.关于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4,(8):22-29.
[9] 佟成生,潘飞,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45-49.
[10] 于增彪.全面预算管理:从概念说起[J].财务与会计,2007,(1):56-57.
[11] 罗晓文,朱莲美.论全面预算和内部控制的关系[J]财会月刊:会计,2006,(8):8-9.
[12] 朱元午.浅谈财务控制之主线[J].财务与会计,2003,(11):11-12.
[13] 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J].审计研究,2009,(6):79-85.
[14] 杨有红.整合预算和内控 改进企业预算管理系统[J].财务与会计,2010,(9):11-13.
[15] 耿云江.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反思[G]//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2006:461-463.
[16] 高言.关于会计人员委派制试点情况的调查[J].财会通讯,1998,(3):15-18.
[17] 邵进兴.关于“会计委派制”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1999,(9):8-12.
[18] 叶新刚,赵玮.试论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J].经济评论,2000,(3):113-118.
[19] 何力民.委派财务总监加强财务监督――广钢集团委派财务总监的实践和思考[J].冶金财会,2003,(12):4-8.
[20] 邓春华.“会计委派制”的四个悖论及应采取的对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9):54-56.
[21] 于曾彪.委派制不符合逻辑[J].新理财,2004,(6):1.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控制 财务委派 预算管理
一、国外内部财务控制文献综述
(一)内部财务控制发展阶段
国外内控分为三个阶段:即启蒙阶段、形成阶段、发展形成阶段。
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的洛夫(W.H.LOugh)。他在《Corporate Finance》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除了筹资外,更应该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管理。[]但是,这一阶段,人们只是开始意识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控制的重要性,并没有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正式提出。
1968年,P.T.Menzies在文章“Financialcontrol as an Aid to Management”中提出了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他认为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就是协助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做正确的事。之后,Peter P.Schoderbek,RiehardA.Cosier,John C.Aplin三位学者概括到:内部财务控制与财务计划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计划在前,控制在后,控制是对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修正。
20世纪70年代以来,Don R.Hansen和Maryanne M.Mowen指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结构的复杂,分权管理的出现势在必然: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研究成了内部财务控制研究的核心内容,其理论主要集中在集权与分权的理论研究与内部财务控制手段的研究上。
(二)内部财务控制手段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Don R.Hansen,认为利用有效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公司经理人员的业绩并以此为依据对经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激励来达到从内部约束经理人员的目的
二、国内内部财务控制文献综述
(一)财务控制的内涵
夏书乐(1993)指出:财务控制是借助于货币这一价值尺度对生产经营活动所实施的控制”,同年,王庆成也指出财务控制是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占用、耗费进行日常的计算和审核,以实现计划指标,提高经济收益。冯巧根教授(2000)认为,从委托角度分析了广义会计控制(含财务控制),企业内外部的会计监督与财务控制都可归结为会计管理问题。竺素娥(2001)认为财务控制是指财务控制主体以法律、法规、制度和财务预算目标等为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指导、监控和约束,促使企业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从上述定义我们看到,财务控制是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主体内容、具有特定对象的控制活动;是控制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对被控制者的作用,使其行为按照控制者的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财务控制机制及控制权
阎达五教授(2000),提出双元控制主体架构下现代会计控制必须以“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目标,设计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汤谷良 (2000)认为:财务控制权是对公司的财务方针与利益的决定权,是公司控制权的灵魂,认为控制权的概念有别于控股权,控股权只是一种潜在的控制权。李心合 (2001)认为,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白华、余国杰(2004)认为:与资本价值运动相关的控制权都是财务控制权。伍中信(2006)指出财务控制权(剩余财权)的配置应该是财权配置研究的核心内容。
(三)财务控制相关概念
何玉(2009)以法国兴业银行职务舞弊案为例说明,为预防职务舞弊,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徐哲、潘志芳(2008)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作为影响内部财务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性差、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审计范围过窄等问题。
佟成生等(2011)认为,预算管理指对组织内部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将绩效和报酬挂钩,起到控制组织行为的目的。于增彪(2007)将预算管理在概念上分为成本费用预算、资金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学术焦点。罗晓文等(2006)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角度阐述了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指出内部控制措施要靠全面预算来落实。朱元午(2003)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全局观念统一管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方式。
财务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向子公司直接委派财务人员(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高言(1998)指出财务委派制有利于母公司强化对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财务监督。然而,邓春华(2000)认为在目前的会计框架下中国的财务委派制不合逻辑,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三、结语
比较而言,国内对财务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中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规范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规范已经开始尝试将与财务控制有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理论融进财务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财务控制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在国内相关财务文献中,关于财务控制的内容少之又少,缺少它应有的相对***性,而实践中的财务决策、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失控强烈要求理论层面上***而先进的财务控制研究。第二,国内学者在财务控制方面的研究存在重“技术操作”层面的研究而轻控制制度建设的研究,无法与公司的整体战略、治理结构弥合。第三,财务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创新思维不够强烈,缺少原创性成果,西方经验的本土化和财务管理控制的企业个性化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越冬.内部审计职能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10,(3).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第5篇
国内财务监控文献回顾
我国财务理论界对财务监控领域的部分问题已经有所研究,诸如财务监控的基本理论、财务监控的模式、财务监控配置权等方面但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看来这些取得的成果还很有限。应当说,这一研究现状基本上客观的反映了目前财务监控理论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现实状况,财务监控权的配置、财务监控效率、财务监控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财务监控理论体系的研究也还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另外,我国财务监控理论的发展受到自身企业的性质、管理制度及实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积极引进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应该从多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财务监控基本理论研究。吴聪玉(2005)指出,财务监控是企业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措施,是确保企业自身能够持续经营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业务监控。企业财务监控是涉及事前预测规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归纳总结的全过程监控,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经常性的特点。监控主体是企业自身。林忠高等(2005)为财务监控做出定义,指出财务监控是委托人通过预算控制、责任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等以一系列手段,并以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作为保障,在使人遵守财务法规、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挖掘潜力,融合委托人与人之间的目标,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活动。齐飞(2005)对财务监控做出了如下定义,财务监控是在产权基础之上,为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统一的财务***策与监管活动。
财务监控模式研究。李志国、张春雨(2009)利用实证分析对董事会对商业银行财务质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银行可能发生银行财务风险的概率较小;董事会***性对银行财务质量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其检验的结果并不特别显著;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财务杠杆对银行未来一段时期的财务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
程新生(2002)通过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指出公司治理监控模式分为单层监控模式和双重监控模式。在单层监控模式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双重监控模式是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以及监事会对执行董事、经营者进行监控。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研究。于增彪等(2001)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概括出了企业集团管理的资金预算管理整合模式和全面预算整合模式,并从技术、组织、行为和环境四个维度描述了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特征,从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务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集团公司推行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朱元午等(2004)主张,依据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尤其是耗散结构理论和博奔论的基本原理,在对传统全面预算管理赋予新内容和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分别从所有者与经营者角度设计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为主线的三维控制系统;赵增耀等(2002)从企业集团与单个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入手,在借鉴国际先进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对我国企业集团结构进行完善和规范。他指出了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组织结构理论,就集团总部对了公司的控制和协调进行了探讨。柯荣浦(2004)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出发,提出集团的组织结构是集团自身的战略所决定的,而且是为集团战略服务的,然后从企业集团的领导体制集团智力结构和经营体制集团管理两个方面构造集团的组织体系。这些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启示。
财务监控信息系统研究。傅元略(2003)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方面进展很快,但对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实务和财务监控技术的引进相对滞后,提出加深对财务监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将网络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监控思想结合起来,创建适合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财务监控机制,并对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调控导向类型、类别和两层级监控结构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张杰(2009)指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财务监控的目标和对象发生了变化,对财务监控和人员产生了诸多影响,有必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适时财务监控机制和建立基于价值流的财务监控系统。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流的价值管理比交易的现金流管理更为重要。企业的财务监控不再单纯关注本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要全面关注价值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只有它们之间相互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有效的价值链管理,实现财务监控的目标。
国内财务监控文献评述
财务监控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国内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对财务监控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也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财务监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引进西方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控制的研究成果;二是利用传统的控制(含预算控制)模式进行研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监控中财务控制在企业财务尤其是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现有论著大多将财务控制视为财务管理的一个普通环节,并将其与财务预测、财务规划、财务决策等一并论述。财务控制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结构严谨、内在联系紧密的体系。国内有关财务监控研究的专著和文章,绝大多数都是论述财务监控的某一方面,尤其是某一财务监控手段或方式,而没有从系统的高度进行研究,更没有很好地与财务实践相结合,转化为现实的管理生产力。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第6篇
关键词:财务控制权企业剩余最优安排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李心合(2001)认为,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看,无论是企业剩余索取权还是企业控制权,其核心内容都在财务方面,企业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受益,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同时,李心合也进一步提出财务控制权的定义,他把财务控制初步定义为一种以企业所有权安排为基础的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享权的有效安排。正因为财务控制权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所以,对于财务控制权的分配也成了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也希望通过财务控制权的有效安排,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经营者,同时又能保护企业所有者即股东的权益,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因此,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才是最优的安排这一问题成了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问题的探讨,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的。一是从财务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的。主要是讨论在两权分离下的现代企业中,如何通过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实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提出解决方案主要是财务控制权的相机安排。例如李心合(2003)提出在共同治理结构下的公司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张兆国等(2004)提出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应建立起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指出财务控制权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即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收益权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来互相制衡,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第二个角度是从内部人控制角度来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这部分文献的主要观点是由于两权分离,出资者退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把经营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员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由于占有企业信息上的优势,从而出现侵蚀股东权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现象。主要讨论的焦点是围绕着如何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例如孙天法(2003)提出,通过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财务信息预报制度等方式来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孙国峰(2004)提出对于内部人控制的重新设计,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如何保证信息的对称性。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信息机制设计的角度来提出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的结论的。
第三个角度是从委托关系出发来分析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张勇、吴传文(2005)提出,简单委托—模型分析得到的利润分享系数偏低。提高利润的分享系数不但会增加经理的工作努力而且能够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契约生效后,所有者还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提高经理的工作努力或者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角度出发,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布问题。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分析思路是:既然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所有权安排,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那么我们就构建一个企业剩余产生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财务控制权变量,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得出企业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的表达式及其各影响因素。
二、模型的构建
我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形式,假定企业剩余为:
0≤≤1
其中,K为资本所有者即股东所投入的生产要素;L为劳动者,本文特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
由于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管理者所掌握的企业经营管理权,特别是财务控制权,使得经理人员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蚀股东利益。相应的,经理人员所掌握的财务控制权也大,其所能够侵蚀到的股东利益也就越多。因此,对于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变量,本文用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我们假设经理人员获得的机会收入为G,则有:
其中,γ为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也就是经理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控制权的程度。
同时,由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拥有的信息要优越于企业所有者即股东,使得股东并不能够观察到企业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收入,因此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要小于企业真正创造出的剩余。因此,我们得出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为:
在企业各要素所有者投入要素进行联合生产的条件下,股东所投入的资本的数量K是资本的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
由于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π,因此,股东的预期报酬为:
对于经理人员来说,其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小也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的预期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理的固定收入,另一部分是经理所分享的企业剩余,即除了股东所占有的企业剩余之外的剩余。由于经理人员在信息上占有的优势,所以经理人员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那么,经理人员所分享的企业剩余为:。因此,我们得到经理的预期收入为:
由此我们得到,股东的资本投入量K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投入量L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因此,我们得到企业的剩余创造模型:
在这样的一个企业剩余创造模型中,我们关心的是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能够实现各要素投入者的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即各要素投入者的投入要素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企业剩余的最大化。因此,下面我们将对各要素投入者的最大化行为进行分析。
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实现其预期收入的最大化,即:
(1)
相应的,经理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
(2)
同时解(1)和(2),我们得到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比例γ的表达式为:
(3)
三、对模型的讨论
通过上文对企业剩余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最优财务控制权结论,即公式(3)。从公式(3)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优的财务控制权分配与,,,,等因素有关,即与股东占有企业剩余的比例,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预期收入,股东的资本投入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股东的预期收入的影响程度等变量有关。因此,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变量对于企业财务控制权的影响。
推论1: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重与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呈正相关。
对(3)式进行变形,我们可以得到(4)
根据(4)式,由于,所以越大,则也越大,即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与财务控制权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在股东分享的企业剩余比例越高的情况下,只有让经理人员占有更多的财务控制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励经理人员,实现企业剩余最大化。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该推论,我们也可以得出:在股东占有的企业剩余比例越大的情况下,经理人员通过占有财务控制权来侵蚀股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也越大。
推论2: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占有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大。
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也越大。即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的企业中,经理所占有的财务控制权也越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高科技企业、管理复杂的大型企业集团等,由于在这些企业中,经理人员的劳动质量、劳动积极性等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很大,所以这类企业中的财务控制权由经理人员掌握的比例也较大。
推论3: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γ越小。
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小。即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财务控制权由经理掌握的比例γ越小。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观察到,在一些资本密集型的或者依靠专用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中,资本投入者往往控制了企业的主要财务权。也就是说,在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较大的情况下,由股东掌握较大的财务控制权是最优的安排。
推论4: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高。
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越大,表明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大。也就是说,当掌握财务控制权能更好的激励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时,应该由经理人员掌握更多的财务权。
推论5: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程度越大时,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小。
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越大,表明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对与股东投入的资本量影响越大。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小。表明当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较大,也就是说,股东可能由于经理人员掌握财权而减少对企业的投入时,为了使企业剩余最大化,应该减少经理人员掌握财务控制权的比重。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控制权企业剩余最优安排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李心合(2001)认为,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看,无论是企业剩余索取权还是企业控制权,其核心内容都在财务方面,企业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受益,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同时,李心合也进一步提出财务控制权的定义,他把财务控制初步定义为一种以企业所有权安排为基础的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享权的有效安排。正因为财务控制权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所以,对于财务控制权的分配也成了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也希望通过财务控制权的有效安排,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经营者,同时又能保护企业所有者即股东的权益,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因此,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才是最优的安排这一问题成了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问题的探讨,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的。一是从财务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的。主要是讨论在两权分离下的现代企业中,如何通过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实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提出解决方案主要是财务控制权的相机安排。例如李心合(2003)提出在共同治理结构下的公司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张兆国等(2004)提出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应建立起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指出财务控制权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即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收益权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来互相制衡,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第二个角度是从内部人控制角度来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这部分文献的主要观点是由于两权分离,出资者退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把经营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员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由于占有企业信息上的优势,从而出现侵蚀股东权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现象。主要讨论的焦点是围绕着如何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例如孙天法(2003)提出,通过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财务信息预报制度等方式来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孙国峰(2004)提出对于内部人控制的重新设计,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如何保证信息的对称性。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信息机制设计的角度来提出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的结论的。
第三个角度是从委托关系出发来分析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张勇、吴传文(2005)提出,简单委托—模型分析得到的利润分享系数偏低。提高利润的分享系数不但会增加经理的工作努力而且能够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契约生效后,所有者还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提高经理的工作努力或者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角度出发,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布问题。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分析思路是:既然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所有权安排,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那么我们就构建一个企业剩余产生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财务控制权变量,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得出企业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的表达式及其各影响因素。
二、模型的构建
我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形式,假定企业剩余为:0≤≤1
其中,K为资本所有者即股东所投入的生产要素;L为劳动者,本文特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
由于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管理者所掌握的企业经营管理权,特别是财务控制权,使得经理人员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蚀股东利益。相应的,经理人员所掌握的财务控制权也大,其所能够侵蚀到的股东利益也就越多。因此,对于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变量,本文用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我们假设经理人员获得的机会收入为G,则有:
其中,γ为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也就是经理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控制权的程度。
同时,由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拥有的信息要优越于企业所有者即股东,使得股东并不能够观察到企业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收入,因此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要小于企业真正创造出的剩余。因此,我们得出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为:
在企业各要素所有者投入要素进行联合生产的条件下,股东所投入的资本的数量K是资本的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
由于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π,因此,股东的预期报酬为:
对于经理人员来说,其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小也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的预期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理的固定收入,另一部分是经理所分享的企业剩余,即除了股东所占有的企业剩余之外的剩余。由于经理人员在信息上占有的优势,所以经理人员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那么,经理人员所分享的企业剩余为:。因此,我们得到经理的预期收入为:
由此我们得到,股东的资本投入量K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投入量L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因此,我们得到企业的剩余创造模型:
在这样的一个企业剩余创造模型中,我们关心的是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能够实现各要素投入者的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即各要素投入者的投入要素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企业剩余的最大化。因此,下面我们将对各要素投入者的最大化行为进行分析。
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实现其预期收入的最大化,即:(1)
相应的,经理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2)
同时解(1)和(2),我们得到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比例γ的表达式为:(3)
三、对模型的讨论
通过上文对企业剩余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最优财务控制权结论,即公式(3)。从公式(3)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优的财务控制权分配与,等因素有关,即与股东占有企业剩余的比例,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预期收入,股东的资本投入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股东的预期收入的影响程度等变量有关。因此,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变量对于企业财务控制权的影响。
推论1: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重与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呈正相关。
对(3)式进行变形,我们可以得到(4)
根据(4)式,由于,所以越大,则也越大,即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与财务控制权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在股东分享的企业剩余比例越高的情况下,只有让经理人员占有更多的财务控制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励经理人员,实现企业剩余最大化。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该推论,我们也可以得出:在股东占有的企业剩余比例越大的情况下,经理人员通过占有财务控制权来侵蚀股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也越大。
推论2: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占有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大。
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也越大。即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的企业中,经理所占有的财务控制权也越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高科技企业、管理复杂的大型企业集团等,由于在这些企业中,经理人员的劳动质量、劳动积极性等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很大,所以这类企业中的财务控制权由经理人员掌握的比例也较大。
推论3: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γ越小。
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小。即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财务控制权由经理掌握的比例γ越小。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观察到,在一些资本密集型的或者依靠专用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中,资本投入者往往控制了企业的主要财务权。也就是说,在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较大的情况下,由股东掌握较大的财务控制权是最优的安排。
推论4: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高。
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越大,表明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大。也就是说,当掌握财务控制权能更好的激励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时,应该由经理人员掌握更多的财务权。
推论5: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程度越大时,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小。
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越大,表明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对与股东投入的资本量影响越大。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小。表明当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较大,也就是说,股东可能由于经理人员掌握财权而减少对企业的投入时,为了使企业剩余最大化,应该减少经理人员掌握财务控制权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