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误解和错题,如若很好地加以利用,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挖掘错题的教育价值,采用合理的策略培养学生自觉反思、自觉改错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快乐学数学。
【关键词】自觉改错;自觉反思;轻松学习
人的认识过程、成长过程以及心理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在世,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他们的学习过程不只是正确知识和方法的积累和增长,而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误解和错题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即便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也难免不会出现错误。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很多教师一贯是这样做的:在做错的题上打上红红的叉,头也不抬, 发出越来越深的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一届不如一届啊,再附上那个两个字“订正”。但由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督促学生订正全部的错题,再加之学生的惰性,不屑于或是懒于自觉地订正这些错题,就造成无可奈何分扣去,似曾相识错又来的尴尬局面。然而,教师如此的劳心劳力,学生收效甚微,且错题依然曾出不穷,学习困难学生呈加速度增长;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然辛勤耕耘却成就感低。其实,学生的错误作业,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宝贵素材,当我们以满腔的热情,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对待、亲近它时,它将给我们呈现出教学革新的新景象。如果能利用好这一资源,将会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正确面对错误
英国数学家李特伍兹说:“数学家的大部分光阴是在失败和挫折中度过的。”这样看来,任何学习数学的人不在于没有错误,也不在于错误多少,关键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责怪他们,要引导其正确面对这些错误。否则,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会被一道道错题打击的荡然无存,心生惧怕又怎能学好数学?要告知学生,出现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常态,不必太过自责和畏惧,关键是出现错误要及时分析错点、改正错误。正如阿达玛所说:“优秀的数学家经常犯错误,但能很快地发现并纠正。”
二、改变作业批改方式
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学习差异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
1、改变方式。例如,我批改作业的等级标准分为A+(全对且书写正确美观),A+(全对但应加强书写),A(有少部分错题),A-(有错题且有漏题),B(没完成作业)。只要没得A+即说明有错,错误的地方我会打一个“\”,并在错题处折角标记,学生在原题上改即可,改完后请还是折角,以便我再次批改。错题改完后,我会将“\”再改为“√”,在原本的成绩和批语上标一个圈或对号,看到这个,就知道本次作业改错彻底完成了。
2、评语激励。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就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评语还可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自查,写上“再想想”、“运算顺序对吗”、“读读法则再做”等。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一定能行!”“你的进步很大,老师知道只要你认真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万分高兴,希望你努力更上一层楼。”“再细心一些,准行!”这种带感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方法,而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让学生觉得订正错误不再是一项艰难的作业,他们可以在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自觉完成。
3、学会反思。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三、让改错成为一种习惯
抽象地讲,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如果学会运作潜意识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种自动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挥主体性,建立信心。而帮助建立这一情感的源泉重要在于习惯的养成。
1、“奖励”诱饵,无法抗拒。孩子们做作业如果字写得漂亮整洁且全对,都要给五星。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五星越来越不容易得到,很多时候都与它失之交臂。一次又一次,他们带着遗憾离开。从此对待作业的态度有了变化,作业的质量也下降了。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想到了,降低难度,引进激励机制。当天的作业,老师批改完了就及时发给学生,在第一时间改正确的,仍然可以得到五星。这办法真灵,又具有实效。
2、“榜样作用”,不可估量。自从实行了五星制度,学生有了改错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能很快找到错在哪里。但有一些孩子,由于自身原因,出错以后找不出错误,又不愿请教老师和同学,往往一拖就是好几天。作为老师,又不可能随时把他叫在身边。内因决定行动上的变化,于是,我们想到了优秀作业本可以起榜样作用。把书写工整、运算准确、答题过程清晰明确的学生作业贴在教室墙上,让其他学生来学习。有了这个不说话的榜样,带动了学生尽量在作业中减少错误,即使有错,也能及时改正了。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3、自我评价,自我分析。学生们有了一定的改错习惯后,还要进行一种高水平的学习,那就是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我们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错因,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错误档案,便于运用循环学习法。通俗地说,错题集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错误分门别类的收录起来,经常翻看,甚至有意识的去"刺痛"自己,让自己真正地为自己的错误痛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还要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做好错题集:把平时做错的具有典型性的试题或语言点记录下来,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理解不透彻还是思维出现误区,并归纳这些题考核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学生经常有效地进行错题回顾,反思,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挖掘错题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自觉反思、自觉改错的好习惯,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极大的兴趣,轻松快乐的学数学。正所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