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心理10篇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消费环境和消费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其消费方向也已经成为了引导潮流的主要力量。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所受教育、所处环境、以及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有自己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为此需要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细致的研究,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像易受暗示、从众消费、容易冲动等消费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针对一些非理性消费和过度消费及时的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综述

1.消费心理论述

消费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以及处置等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对消费心理进行论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消费者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而真实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消费心理能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包括了在消费过程中对事物的喜好或选择中如何去购买商品、是否购买名牌、物品的款式等,这些行为又直接体现出来消费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研究就能够及时的掌握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

大学生因为其所处的年临段和特殊的生活环境,其消费心理有着显著地特点。总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生由于并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在消费中还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追求时尚、消费过程中容易冲动等特征,但是随着大学生的消费次数增加,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对自己的消费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开始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学会消费考虑是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容易接受暗示,现代社会中,电视、网络、媒体等会经常一些消费信息,从而引导大众消费,而大学生则是及其容易接受这种暗示的群体,大学生接受了大量从媒体而来的潮流信息和大众消费信息,使得其判断事物的能力下降,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消费计划。其三是从众心理严重。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和环境使得他们渴望被其他人接纳。特别是一些家庭困难、自卑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心理会非常敏感,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此在消费过程中,他们极容易成为群体消费的吸引者。其四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改变性强。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虽然这会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其也很容易接受科学的消费观,如果学校和社会对其加强引导,为他们创造出较好的消费环境,他们也很容易掌握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从其消费心理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行为,我们可以总结出现阶段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特点:其一是现阶段大学生消费主要讲究物品的实用性,现阶段的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追求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对物品的外观等方面并不是太过在意。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而大学生的消费也逐渐转向多元化,大学生往往能够较快的把握时尚潮流,其消费价值取向转向了时尚、追求新潮,在消费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自己的感彩。其三是大学生消费的差异性明显。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着贫困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之间贫富差距很大。变现在消费上就是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3.大学生的消费方向分析

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方向除了必要的伙食消费主要是四个大方面,其一是交际消费,在现阶段的社会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高,缺少良好的人际交往,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调查中,人际交往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很大,为此,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很大一部分用于与同学、教师、朋友之间的交往之中。其二是信息消费,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机等信息工具,这些工具现如今也已经逐渐普及,使得大学生消费有一部分成为信息消费。其三是旅游消费,大学生的时间较为充足,在学习之余,很多大学生选择旅游作为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主要方法,而旅游是一项比较高的消费项目,表现出了大学生对高层次消费的向往。其四是恋爱消费,现代社会的大学生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校园恋爱已经成为常态,而恋爱过程中的高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对于伙食费来讲,消费的多少主要受到地域和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某些地域的消费水平高,相应的伙食费也比较高。对于自身经济条件来讲,有些家庭富裕的群体每个月的伙食消费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而一些家庭普通或者困难的群体,伙食消费可能只有几百元。

4.大学生消费来源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大学生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和能力去挣钱,因此,家庭就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其二是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国家为了奖励或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已经让很多学生受益。其三是勤工俭学和兼职获得资金来源,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生活,这类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读书和学习知识,而是更多的投入到自主创业和勤工俭学之上,现如今大学生自助创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这类大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经济上的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

现阶段大学生消费存在着很多不理性的地方,通过对其不理性消费进行分析,得出其消费心理,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总结了现阶段大学生消费不理性的地方,具体如下:

1.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情况严重

现阶段大学生攀比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情况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对商品的品牌消费和时尚消费。对于这类大学生来讲,消费品不仅存在着使用价值,他们更多的注重消费品的品牌,并认为商品的品牌展示出了自己的身份、商品的价值、自身的消费档次以及自己的心情和荣耀。对于时尚消费来讲,其出发点是因为现阶段大学生希望借助消费品来与自己认同的社会阶层同步,也通过消费表达出自己与其他社会阶层的不同,他们希望通过时尚品和奢侈品的消费获得他人的赞美,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2.消费结构严重失衡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开销外,其主要的消费方向应该是学习资料、学习资源等方面,而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则恰恰相反,在购买衣服、娱乐消费、旅游、通讯、谈恋爱方面的消费已经远远大于投入到学习上的中消费,造成现阶段的消费方式与其成才的目标大相庭径。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考研辅导、培训辅导之上,而很多大学生却是拿着学习的幌子,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做着与学习毫无关系的事。例如,大学生买大量的书却几乎没有看过;为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竟然疯狂的打电脑游戏,有的同学省吃俭用就为了上网、冲游戏币。这种消费结构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任务。

3.无计划消费情况严重

现阶段的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过度的追求个性,在消费中存在盲目消费和无计划消费的现象,尤其是大一学生,他们刚刚离开父母,并第一次有了资金的支配权,再加上他们的消费经验不足,在消费过程中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消费计划,一些原本的消费计划也会以为个性使然而被打乱,据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一个月花了多少钱,也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一旦没有资金就找父母要钱;一些大学生在学期初花钱大手大脚,在剩下的日子只能东借西挪,拮据的过日子,花钱方面随波逐流,往往购买一些对自己无用的东西。这种消费心理使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承重的负担,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发展,甚至还可能会让大学生步入歧途。

四、对当今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造成其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尤其自身的心理问题因素,也有来自家庭、社会和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因素,总得来讲,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令人堪忧。正确的把握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念,对其消费心理进行必要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

这一点主要存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帮助同学们认清楚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的消费心理因素自觉的抵制,对于一些有挥霍性消费方式的同学及时的进行引导教育。除了必要的思想教育外,学校还要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选择正确的引导方式,例如建立一些有益、健康的消费场所,倡导学生正确、文明消费。对于社会来讲,尤其是学校周边的环境来讲,建立和谐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改善社会风气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通过***府的相关***策和措施,对不良消费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媒体积极宣传健康消费的观念,让健康消费深入大学生心中。

2.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

对于家庭来讲,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理财教育包括了对金钱和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理财基本知识以及理财的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理财知识的学习知道哪些消费品是自己需要的,哪些又是自己不需要的,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以及掌握消费计划的制定,其次是正确消费习惯的培养,孩子们的消费习惯很大程度上收到了家长们的影响,作为家长,在给予孩子们自主消费权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对孩子的消费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不能有求必应,助涨孩子们奢侈浪费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

3.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消费过程中易冲动、易接受暗示、易攀比消费等情况,学校和家庭要联合起来,在学校开着健康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的心态调整提供帮助,避免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盲目消费,家庭也要积极地配合学校,为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积极地消费环境,引导学生注重精神世界的提高,从而做到合理消费,对自己的财务进行合理的分配。

总体而言,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还十分严重,除了对现阶段的社会消费环境进行研究外,还需要着重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关注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变化,努力做到社会消费环境供其所需,大学生消费文明健康。

参考文献:

[1]宋淑英.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6:137-138.

[2]陆昌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研究及调适建议[J].商,2015,,48:291+270.

[3]吴朝.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J].商场现代化,2015,30:21-22.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2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调查 消费心理分析

引言:大学生消费行为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个体或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如学习、生活、文体与娱乐活动),主动承担并愿意支付所需费用的过程。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所需消费品(包括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应与活动。消费行为包括消费前动机的产生、信息的采集、意***的形成:消费中的选择、决策购买;消费后的使用、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它既是一个具体的活动整体,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1 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大学生年龄在18~23岁之间,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根据我们调研数据,归纳整理了武汉地区(部属)七所高校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1 消费行为决策过程随机性突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发生大都是随机性的,缺乏消费计划性和对费用来源的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从入学到离校,消费从简单形式向多元化结构演变。一年级主要开支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方面开支,占70%以上;二年级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方面开支占比降为50%,而文体用具与娱乐休闲的费用有所增加;三年级娱乐休闲的费用和课外培训开支接近50%:四年级日常生活用品和娱乐休闲的费用接近60%,而用于学习和文体用具的费用却快速下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入学初期,消费基本上只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传统型学习,因而内容单一。但是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阅历的增长、社会交往面的增大,用于学习以外的开支逐步增加。大学生随着年级增加,消费信心指数也在增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收入一般,甚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大学生也开始超前消费。如:购买电脑、手机,以及旅游、娱乐、宴请之类的消费。

1.2 消费行为情绪化与冲动性明显。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冲动性和情绪化特征。他们比较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重感情易冲动,个人行为容易受到客观环境、流行趋势的影响。消费行为规律性不是非常明显,自发性和情绪化现象突出。如:大学生购买日常用品时,受猎奇心理驱动,约30%的人喜欢尝试使用新品牌,而且容易受品牌促销的影响而更换品牌;在购买行为发生的过程中,目标和心理准备不明确。购买前,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仅有大致的购买目标,具体要求不甚明确;购物时,对购买商品的性能与相关指标不了解也不理解,只是漫无目标地观看或随便了解一些商品情况,只是对感兴趣的商品或被商品的外观、式样、包装的新奇所吸引,缺乏必要的考虑和比较,随意性较强。而且,女生在这方面比较突出。

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高档消费受产品品牌影响大。如购买手机、数码产品等,考虑品牌效用。被调查的1800人中,买东西时看重品牌的占77.8%,只有1.8%的人表示不会受品牌的影响,另有20.4%的人态度模糊。大学生比较认同品牌效用和赞同社会认可。

1.3 消费行为个体化与从众心理并存。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活动的个性和从众性并存。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不希望自己使用的商品与别人雷同。在大学生问卷调查中,购买日常用品是否一个品牌或同质产品时,80%以上的回答不会购买与同寝室同学一样或趋同的产品。但在群体生活环境中,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购买心理。如:“追求时尚”心理的趋同性。如:看到同寝室同学购买手机、电脑,或请客与娱乐等,自己也会想办法采取类似的消费行为。

1.4 消费行为内省和效用评价少。大学生消费行为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关,也与大学生本身的文化修养有关。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后效评价比较少,消费行为的内省心理活动过程很少。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现象,随着年级的上升,应该思想更成熟,但生活、学习必须的开支占比偏低,而兴趣性与享受性消费支出比重增长很快。

1.5 消费行为的综合评判少。一般而言,个体消费行为受到经济支付能力下降或后续发展空间减少的限制,消费者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产生内省或接受环境的压力;同时,个体消费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是家庭和相关奖励,80%以上的大学生不会将自己的消赞行为告诉家长或老师,而且对自己的消费行为结果也很少内省。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也不会太关心或评价。大学生会将自己的消费行为跟自己要好的同学交流,但同学之间各人的家庭经济和成长环境不同,很难有统一评价标准,都不会太在意或对消费行为给予过多评价。

2 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人类的行为。是受到个体的内在或外在的因素的刺激,产生个体需要,个体为了满足这个需要,在意志力作用下,使行动与目标行为保持一致,最后实现需要的满足。我们可以用***1来表现个体消费行为活动过程。

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大学生的消费需要,首先是满足基本日常生活与学习必配的需要;然后是满足个人发展与兴趣爱好的需要;最后才是为实现理想目标的最终需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幸福感来自心理愉悦情感体验。心理,喻悦的产生来自个体需要获得满足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个体的心理愉悦程度与个体心理注意、目标心理预期强度有关,而与支付费用强度关系不大。个体对消费的满足程度与消费量和强度是正相关,个体幸福感却不是来自个体对消费的满足程度。

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认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方式与目标追求。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相对应的消费心理特点:一是活动范围和个体欲望的产生,消费需求强烈、多样化;二是审美情趣的形成,追求时尚、新颖,强调美观大方:三是个性自我意识的建立与社会情感意识的形成,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

消费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现实环境中,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可支配资金来合理使用费用。大学生不是理性的消费者,靠父母的资助维持生活和学习,由于个体社会经验的匮乏和评价标准受个体情感体验约束,消费行为偏好具有求新、求奇、求美、求名的特征。

行为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健康的个体行为的发生受到环境和内在心理需求的双重影响。《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等研究认为,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技巧以及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维修与保护等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

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原因:

2.1 家庭。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来自家庭的占75%、劳动所得占10%、奖学金占9%、贷款占4.2%、

其他占0.8%,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消费具有基础性的影响。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实行满足供应的***策,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2.2 社会环境。社会流行对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社会流行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从众行为心理起决定性作用。另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使个体在理性上接受它的宣传,继而引发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欲望。群体为大学生相互交换信息提供了平台,特别是大学生一般以同学、朋友作为直接的有形的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规范作用和比较作用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消费动机,刺激了某种需要。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只是一种作为“群体成员感”的心理满足,以及一种对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渴望的情感表达。

2.3 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希望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获得别人赞赏和认同。许多学生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不知道家长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我们在调研中设计的“没有钱时,首先选择找父母要。因为自己是学生,家庭必须承担我的消费支出。说法对错”问题,回答“对”的占85%。

3 价值导向影响消费行为。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健康的个体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其行为在一定的道德、法律、准则和社会审美水平、生活情趣的约束下,具有稳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定势。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和持久性,对其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选择起决定性的影响。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首要内容。

马克思曾在《哲学的贫困》中,生动地描述过从“前商品,到商品,再到商品化”阶段的演进过程,认为“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东西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这是一个普遍贿赂、普遍买卖的时期,或者用***治经济学的术语说,是一切精神的或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并到市场上去寻找最符合它的真实价值的评价的时期”。

博德里亚和布尔迪厄的研究是将消费作为划分群体地位和身份的符号。他们研究的结果是:个体“高消费”是必然的结果。尽管如此,他们的研究说明,社会普遍认可的消费形式与内容,是对个体消费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潮,影响着新时期的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特别是,当前大学老师与社会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关注不够,大家都认为纯属个人行为,不能加予干涉。普遍认为,将大学生消费行为上升为道德或行为规范是不合适的。

调查发现,社会上的一些生活奢靡、追求享受之风亦在侵蚀着大学校园。当前大学生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高消费和浪费严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实际经济水平;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把高消费当作展示家庭优越感和满足自己虚荣心理的手段。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侧重其个性特点、开放品格、精神层次和文化内涵。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消费开支中,人际交往、考取各种学历证书、专业证书以及出国留学准备,成为他们消费热点。同时,近年在休闲旅游、购买电脑与手机、恋爱或交友方面的开支是大学生重要消费内容。

4 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导的思考。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需要从管理环节、具体工作与生活实践出发。学校对大学生消费问题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4.1 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康的世界观。教育要解决大学生分辨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盲目攀比;从理性的高度分析学生消费的困惑,促进深层次思想问题的解决,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

高消费心理与攀比心理,特别是社会经济迅速步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大众传媒和广告效用,以及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等对传统的消费观念形成冲击。从众心理和虚荣心理会导致他们的错误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4.2 要树立大学生消费主流导向。学校应该在“教书、管理、服务”等环节,培养和树立勤俭节约、经济实用的理性消费理念。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反对及时享乐、奢侈腐化、挥霍浪费等消费观,不提倡吝啬型消费观;强调理性消费、理、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杜绝非道德、反道德或违法犯罪的消费行为;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费性消费,从而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等等。

4.3 注重消费健康环境的建设。学校应该借助学生***治思想教育环节和***、团组织,培育集体健康消费环境。学校通过集体活动和消费环境建设,要使学生能够了解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技巧以及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维修与保护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抵抗能力:举办系列消费知识专题讲座,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的***策法规,商品标识鉴别;发挥学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如开展消费知识问题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还可以成立各种节约组织。这些都有助于消费教育的落实,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工具,BI导高校消费舆论,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学生的消费能力。

4.4 建立学生消费指南咨询服务平台。学校应该在主网页或重要的场所设立消费指南咨询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为新生和不同的人群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学生家庭成员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提供帮助。消费指南咨询服务平台建立,形成良性循环和交流的渠道,加强家庭与学校配合,指导家庭合理控制大学生消费总额等。

参考文献

1 闫缨、任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P57~59

2 李玉翠,关于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P167~171

3 陶余奎、李诚,对当前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P157~1 59

4 王庆等,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J],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期:P24~27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3

【关键词】消费心理;健康;消费行为;大学生

所谓消费心理,就是指消费者在社会总体消费环境的影响下,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的心理现象[1]。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如何,不仅反映他们当前的生活质量和个体素质,也对其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有的相关调查研究结论不一致,也缺乏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消费意义的认知、家庭熏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问题对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本调查的目的就是摸清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实际情况,并对上述几个问题做出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在山东省的3所综合性大学,选取大一到大四学生作为样本,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48份,其中有效问卷821份。男性398名,女性423名,年级、专业分布人数基本相等,平均年龄21岁,69%来自农村地区。

1.2工具以自编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调查问卷为工具。问卷共29个题目,包括家庭情况(家庭所在地、父母文化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及父母对其教养方式)、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家长及本人所属消费类型、消费者个性心理(主要指人生观、价值观)、对消费作用的认知情况、消费的原则、消费的理性决策程度和理财智商情况等8个维度。本问卷先抽取60人作为样本,进行预备性调查,结果发现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39~0.81,重测信度0.45~0.87。我们又针对问卷是否真实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内容及可靠程度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与问卷评定结果的相关在0.69~0.87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证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另外随机抽取有效问卷的5%进行访谈。

1.3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利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生活学习费用的主要来源与消费内容、消费水平的情况统计表明大学生生活学习费用主要来源81%的为父母供给,其余有12%的学生其该项费用来自助学贷款,5%的靠亲戚朋友赞助,只有2%的为勤工助学。见附表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结构基本合理,并没有出现娱乐游戏过度、恋爱支出过高的结果(注:谈恋爱的占29%,恋爱支出平均每月38元)。大学生入学伊始就倍感就业的压力,虽很郁闷但较清醒,只有极少数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平均月消费321元,其中基本生活费为188元,占消费总额的59%,说明大学生在经济不***的情况下消费能力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

统计中还发现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较大,最高为1100元,最低仅为135元;但整体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呈纺锤形,属正常状况。具体统计结果为:月消费150元以下的占12%,低于平均基本生活费,这一部分学生全部来自贫困家庭;160~299元的占22%,300~499元的占36%,500元以上的仅占10%。这些消费高的学生在个人衣着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占了大部分,对一名大学生而言,这并非必要,也无助于个人的发展,只会助长消费欲望的膨胀,导致消费心理的扭曲。

统计还表明,8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注:学生间用于购买手机和使用手机的费用差别较大);53%有MP3(MP4);二者兼备的占39%,21%的拥有电脑;前三者同时具备的占15%,5%的有数码相机。闲暇消费的内容统计表明依次为家里(寝室)、书店(***书馆)、逛商场、游玩、网吧、其它。大多数同学想出去旅游,但因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实现,有的即使旅游几次也大都在方圆几百里之内。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为现实生活。

此外低年级学生消费相对较少一些,高年级消费高一些;男女总体消费额差别不大,女生在服装、零食方面消费大一些,而男生在饮食、娱乐、人际交往方面大一些。这跟访谈结果一致。

2.2大学生整体消费原则、决策理智情况统计表明,大学生基本认同务实,反对超前。盲目、从众、攀比等社会上流行的病态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表现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大学生所受的教育使其有较为完善的人格,消费决策较为理智。衣食住行标准:经济实惠占63%,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占33%,尽量追求高标准占1%,不清楚占3%。日常花钱原则:能省则省占57%,该花就花占40%,不花白不花占2%,不清楚占1%。经济拮据时,朋友来访如何接待:节俭一点花占10%,尽力而为占85%,面子不能丢,借钱也得花占5%。看到同学的服装或物品时尚漂亮时你有何想法:感觉很美,但自己并不想拥有占50%,想要但没钱占31%,也去买一个占2%,不清楚17%。

统计情况还表明,消费倾向大的学生又分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花钱无度、追求享乐主义的一类:本身消费水平很高,一边花钱如流水,一边抱怨缺钱花;另一种情况是消费水平很低,这一部分学生大都为贫困生,因购买力严重不足而压抑消费,导致消费饥渴症。属于这2种情况的大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都可能会产生扭曲的价值观,进而形成病态的消费心理,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2.3大学生经济***意识和理财智商情况被调查的大学生100%希望能自食其力,愿意打工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表明大学生追求经济***的愿望非常强烈,都具有急于摆脱其经济来源依靠家庭的心理状态。但统计结果也表明,大学生的整体理财智商一般,普遍存在上半月花钱松、下半月紧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消费计划性不强、攒钱意识差,只有24%的大学生表示正在攒钱。反映了大学生欠缺理财意识,也反映出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理财教育的缺失。

2.4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性统计中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性。消费低端的形成原因为:一是女性基本生活费普遍较男性低,也就是说从生存的角度看女性比男性消耗得少;二是大多数女性比较节俭,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消费高端的形成原因为: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女性的情绪易于波动,即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这一点跟统计结果明显吻合,月消费额500元以上的女性85%属于冲动型消费类型,其消费状况跟情绪有很大关系;二是女性天美,对能表现自己美的物品有较大消费倾向,从而形成消费高的一端。

2.5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观,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问卷调查表明:只有2%的大学生认为要体现人生价值就要追求即时享受;2%的同意金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6%的大学生认为金钱是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志。调查问卷同时表明这部分学生中95%的具有超前、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证明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6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情况对消费与个体幸福感的关系、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消费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大学生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表明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是十分清楚。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能会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认知的不正确会导致心理的不正常,进而表现出行为的异常。调查的具体统计情况为:10%的大学生认同只要满足消费欲望个体就会有幸福感;约20%的认为只要消费就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17%的认为消费与环境保护没有联系;竟然还有22%的认为中国的国情适合采取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虽然这种不正确的认知只占20%左右,但因为被试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今后国家各项建设的主力***,所以这种比例是极不正常的,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的。

2.7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与家庭熏陶、父母对其教养方式的相关性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跟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的相关性并不如所预期的那么大,而跟家庭熏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却高度相关。例如:父母同为个体职业者的学生,消费状况却两极分化严重,消费类型截然不同――消费支出高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为忽视型或溺爱型,而支出低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为权威型。另外,在统计消费类型时发现,与父母属于相同消费类型的竟高达56%,这都说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高度相关。

3结论与建议

此次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比较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体表现为:消费结构基本合理,消费水平不高;能够比较理性的进行消费决策;追求经济***的意识较强。相比较而言,女性较男性在消费上更显得情绪化一些。大学生整体理财智商稍欠缺;存在消费盲目、攀比、从众、超前等病态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只是少数,但是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有约20%的大学生对消费意义的认知不足,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对消费意义的认知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产生病态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一阶层上的学生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主要跟父母对其教养方式、家庭熏陶高度相关,其次受社会大环境(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影响。建议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方面应发挥各自的作用。父母身体力行,使孩子形成节俭、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切不可以为只有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消费就是疼爱。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重任,不可以为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而予以忽视相关教育。虽然具有不健康消费心理的大学生只占极少数,但病态消费心理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弥散性。建议高校适当开设有关消费方面的课程,或者在思想***治教育中加入这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消耗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了多少,提倡节俭、科学、文明、适度的消费观,反对并抵制病态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为社会输入高素质的人才。

4参考文献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4

关键词:大学生;畸形消费;校园贷;社会心理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近期新闻中报道部分大学生为买名牌衣服、鞋子和包包,有的裸贷、网贷,有的通过不合法途径赚钱,这些不正常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产生畸形消费的心理的因素有多种,并且种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对这一心理进行剖析,从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这种消费心理进行转变。

一、大学生畸形消费的表现

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主要是受到其消费心理的因素影响,消费行为也是消费者对客观的消费对象和主观的消费需求的实际反映。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进而产生畸形消费的心理,最终导致畸形消费现象的发生。大学生畸形消费现象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超出家庭支付能力的高档型消费

物质的丰富和网购的兴起,使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观发生变化,有别于以往家庭有提价多少生活费用就尽量省吃俭用并通过家教等方式勤工俭学,现在许多大学生的消费都追求品牌,数码产品和生活用品都追求超过自己家庭支付能力的高消费,把这些面子上的东西作为自己时尚与高贵的代表,完全忽视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最近有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高校一女大学生自入校后长期购买高端品牌服饰和化妆品等,同宿舍的同学都以为她真的是自己口中描述的富二代。后来同学纷纷接到校园贷公司的催款电话,原来她的高消费全是通过校园贷来完成的,贷款还不上,最后公司把电话打向了老师和同学。事情败露后,也因为偿还不了高额的欠款而被迫退学。部分大学生高档型消费的心理往往都是自己的虚荣心作祟,当前部分影视节目和网络节目过于引导年轻观众的高消费心理,导致他们淡漠了人生理想和追求,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人生目标,希望以此弥补自己精神上心理的空虚,获得和周围来自富裕家庭同学相同的消费认同,提升自己的自信和人际。

(二)社会风气影响下的攀比性消费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的花费也越来越高,也更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难免存在互相攀比的现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仍在形成时期,缺乏正确而有力的引导,会促使他们在自尊心和虚荣心方面更为重视,此时就把学习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会在明知家庭情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死要面子,并且在手机、数码产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中向同学看齐,父母所给的生活费用完全不能负担这种攀比的开销。长此以往,甚至会迁怒于父母不能为自己提供同学一样的优越环境,攀比性消费的结果最后甚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难。

(三)媒体信息诱导的超前消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及消费观流入我国,一些影视节目和网络资讯对于消费观念进行了不健康的引导。渠道多线上和线下的购物便利诱导着大学生开始了与自己身份及社会地位不符的超前消费。由于大学生走在时代最前端,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这些大学生都是90后,其标签是“张扬个性,追求自我”,这就使得大学生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用来购置最新颖、最潮流、最奇异的商品,从而展现自我,他们对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更为青睐,希望以自己的消费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些商家看到大学生这一消费心理,从产品的广告方面精心策划宣传,从而推波助澜大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形成。每个人都知道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并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支撑个人的庞大消费,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一“机会”,向学生宣传网贷、信用卡等,从而获取高额提成收益益。近年来,大学生借贷的现象屡屡发生,各大媒体也竞相报道大学生借贷事件,但依然有大学生借贷,这已是学校与***府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心理和生理特征决定的冲动消费

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各方面能力认识不足,这使得其对金钱的使用能力较差,对于自身实际消费并没有详细的规划。部分大学生受新观念的冲击,消费心理发生变化;在消费时,往往是凭感觉、不计后果。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媒介,其可以通过媒介了解最新的潮流风向与时尚资讯,而其对社会认识较少、判断能力较差,很容易随波逐流,做出不理性的消费[1]。以前主要是集中在电子产品和服饰等方面,近年的新案例则显示大学生在网络主播的打赏和游戏装备中的开销逐渐增加,这都是属于典型的冲动型消费,对于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不能理智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控制。

二、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剖析

(一)从众心理造成畸形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人受到来自外界群众影响,从而本身知觉、认识及判断表现出与公众舆论或者多数人相符合的行为方式,这种心理现象是个体普遍都有的;同时,其并不是当前新鲜事物,从众心理自古就有,自然而然的存在于每个时代各个群体之中。大学生也有从众心理,若大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就很容易受从众心理因素影响,从而潜意识靠拢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思维向权威具体,最终丧失自我辨别的能力,制约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行盲目消费行为。因此,当前社会的流行事物及人物事迹,纷纷成为了大学生追逐的对象,如:耐克、新百伦、阿迪达斯这些品牌在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广泛,这些品牌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威信,这些牌子的鞋子质量虽有保障,但对于普通大学生还是有些贵,但为什么学生都愿意省去生活费,去购买这500-1000的鞋子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从众心理,这三个品牌在当前90后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一种表现。

(二)大众文化的干扰造成畸形消费心理

大众文化主要指娱乐消费行为与独特意识形态,其较强的吸引着大学生,甚至左右其成长轨迹和思维。首先,大众文化呈蓬勃多元化的发展,高档次的大众文化诱惑着大学生进行高档消费,传统价值观中的经济、节俭、实用等逐渐被抛弃;同时品牌广告也逐渐勇敢艺术塑造太高大众文化的地位,从而使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个性的时候,渐渐迷失自己,忘记真实的存在,只知以为地模仿表象与浮华。其次,明星效应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追星,愿意为自己的偶像倾其所有,有的因为自己偶像代言了某一品牌,而疯狂的购买该品牌,有的为了在偶像直播中进行“打赏”而不惜耗费巨资,这些追逐都是畸形的,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巨大危害。第三,就是时尚因素。当前大学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时尚,由于大学生思维的开阔与先进,及大学校园中时尚的无处不在,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追求时尚的思想且快速追赶潮流,从而展示自己的不同。然而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大学生为追求时尚不断的购买新衣服、新包包、新鞋子等,而这些物品往往只使用小段事件,就被束之高阁,这是一种极其浪费的行为;还有的大学生为追上时尚的步伐,而省吃俭用只为购买最新上市的产品,比如轰动一时的新闻,一大学生未购买最新上市的苹果手机而卖自己的肾。这些都是严重的畸形消费。第四,一些网商一年无何止的各种购物节,从情人节,到女神节,母亲节,甚至店铺成立周年庆,还有每年双十一,双十二,在这些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购物节日中,庞大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消费群体守在电脑、手机前,就为抢一件自认为打折却对自己可能并没有太大使用价值的商品。每到这段时期,新闻上都在对哪一高校快递站挤满学生、快递数量之大等事件进行报道;而这些大学生是真的需要消费吗?并不是,其只是跟随大众的步伐去消费,这是一种非理性不正常的畸形消费[2]。

(三)消费主义思潮造成畸形消费心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消费主义思潮严重影响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念,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随之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产生消费至上的思想。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种一味消费获得满足与享受而忽视自己的经济情况是不对的。部分大学生往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消费满足与享受,而不顾自己经济能力,不断消费,从而走上歧途,如有的大学生办理多张信用卡,最后欠下大笔钱无力偿还而自杀,有的因网贷无力还款而被人威胁,这些都是近几年的大学生因满足自己虚荣心而做出的不理智事件,最终导致害人害己。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造成大学生畸形消费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我国的大学生从小学至大学共学习了多门课程,但却缺少较为重要的一门就是“财商”。合理规划个人的资金状况,量力而为地进行消费是贯穿于整个人生行为的一项重要技能,但是大学生入校后突然获得短期的财务自由,所以导致各种非理性的畸形消费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府、学校、家长必须对大学生的加强管控,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引导其进行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具有节俭朴素的传统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刘皓月.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3):41-42.

[2]宫正.由“双十一”网购现象展开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畸形消费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读天下,2016(10):85.

[3]n璐.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7):542-544.

[4]陈烨.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3):55-56.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5

网络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大学生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

1.网络消费手段多样,条件较为完备。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于电脑、手机上网购物,网上银行、物流快递等驾轻就熟。调查显示,一半以上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上网的时间每天已超过6小时;学校及周边交通方便,物流配送便捷;校园各种设施齐全,银行遍布,完全可以满足各种网上支付的需求。

2.网络消费经验不足,消费水平不高。80%以上的大学生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比重较大,占其消费的60%以上。虽然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其经济来源及消费比重,大大影响了其网络消费的经验及水平,网络购买率相对较高,但其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3.网络消费同质性高,消费延伸性强。由于平日的共同生活和学习,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参照性和规范性,其网络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具有很强的延伸性,客观环境的影响很容易让大学生消费者群体网络消费产生盲目性和从众性。同时,作为网络消费市场的年轻力量,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又影响着整个大众文化及消费。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分析

1.***自主,追求个性的消费心理。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突出,审美观、消费观、价值观多元化,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网络消费正好符合、满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需求。通过网络,大学生更容易寻找自己喜欢的商品和元素,更容易满足其需求差异,凸显个性的心理需求。

2.求“廉”和求“实”的消费心理。虽然家庭给予的生活费用的逐步增加,部分大学生还有兼职收入,但价格仍然是影响大学生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对商品价格的细致差别和变化反应非常灵敏。网上商品相比实体店商品的价格要便宜实惠,这大大迎合了大学生消费的心理及需求,满足了其求“廉”、求“实”的消费心理。

3.求“便”和求“新”的消费心理。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购物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在总购物成本中的比重,购物中的即时、便利越显重要。简单、快捷的网络购物的应用和推广,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同时,个性化的消费心理,使大学生更加追求创新、渴望变化,在实用的同时,更要与众不同,更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求“新”型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4.情感和惠顾的消费心理。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其道德感、理智、审美感等情感丰富,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上网的过程中,在经验和感情的基础上,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对特定的网站、广告、商品等产生特殊的信任与偏好,重复、习惯性的访问网络,形成购买动机,产生购买行为。而其自身的购买动机和行为,对同类潜在消费群体又起着宣传和影响作用。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冲动性、盲目性购买现象普遍。大学生求“新”性较强,群体集中,群体性攀比行为强烈,消费欲望较强,很容易导致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购买及消费。随着网络消费的不断发展,在大学生中也出现了超前性消费行为,这不仅会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加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其陷入盲目消费、攀比虚荣的误区。

2.网络成瘾,难以自拔。大学生自我防御心理较为脆弱,自制力、控制力较差。调查发现,上网时间越多、网络消费越多,自制力、控制力较差的消费者就极易成瘾并沉溺其中。网络成瘾毫无疑问会影响学生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形成。

3.网络消费风险意识有待加强。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体系,网上的商品虽然丰富、价格低廉,但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无法看到实物的情况下做出购买选择,目前网络购物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手段规范。由于消费经验不足,社会经历较少,部分大学生因过分求“廉”,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网络购物在货款支付、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网络消费还需小心谨慎。

4.自我维权意识淡薄。无论有无网购经历的大学生,产品质量难保证是网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加之网购商品缺乏真实感、送货时间长、售后服务难保证等,在网购过程中,大学生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相应纠纷和问题。但往往遇到“问题”后,社会阅历较少的大学生确往往退却。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建议意见

1.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支付能力不断增强,但对于无固定收入大学生来讲,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尤为不可取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能完全***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应该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应根据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的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把握一个“度”,量力而行。

2.积极做好教育引导。网络消费作为新兴的消费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学校及家长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让其了解网络消费的内涵、道德规范、风险防御及对策等,提高网络消费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理性、健康的网络消费。

3.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规范网络竞争。***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网络消费的***策监管力度,规范网络竞争行为,及时清理虚假的网络信息,维护网络安全稳定及网购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康、有序的网络消费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消费市场。

4.积极营造健康合理的网络消费环境。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随着大学校园与社会联系的紧密,社会消费文化及环境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意识和行为影响日益加强,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各界应通过各种途径,倡导量力而行,鼓励合理消费、杜绝浪费。

校园网络消费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新的消费理念及方式,如何养成大学生理性、健康、合理的网络消费心理及行为,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家庭、***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菲菲,漫谈当代大学生消费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6

一、调查准备及实施

(1)调查方式。调查方式以标准问卷为主要调查手段,调查人员把被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作答,并由被调查者***填答后收回问卷。

(2)调查对象。主要是安徽地区部分本科女大学生,不包括自考和函授住校的女生。由于二、三年级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相对稳定,二、三年级女生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一、四年级女大学生消费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不太稳定,故较少列为调查对象。

(3)问卷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于2012年3月中旬进行,共发放843份,收回784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为765份,有效回收率是90.7%。本次问卷结果是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做相关分析得出。

(4)调查对象分布。在765份有效问卷中,来自农村的419份,占54.8%;来自城市的309份,占40.4%;空缺者37份,占4.8%。

二、调查统计

1.消费水平及其来源

表1:个人月均支出

月平均消费(元) 300以下 301-500 501-700 701-900 901-1000 1000以上

比例(%) 2.3 2.8 9.7 42.2 32.1 10.9

表2:消费支出来源

来源 父母提供 亲友济助 贷学金 奖学金 困难补助 勤工助学 其它

比例(%) 68.5 8.3 2.3 5.6 5.1 8.5 1.7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上大学费用高,近六成的女大学生来自农民及乡镇以下职工家庭,但大部分女大学生能达到正常的消费水平。值得注意的是:1.女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父母提供,主动解决自身消费问题的同学不太多,存在较大的依赖性。2.个体差异大,有5.1%的女生月支出在500元以下,也有的女生有10.9%的月支出在1000元以上。

2.消费动机

表3:消费支出内驱动力

类别 A B C D E

来自农村的女生 25.1 49.3 14.5 10.4 0.7

来自城市的女生 20.3 65.1 6.8 6.7 1.1

(A:购买实用品B:购买急需品C:购买时尚或装饰品D:随意购买E:其它)

从表3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与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消费的内驱动力存在差异。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购买实用物品的比例要大于来自城镇的女大学生。而在“购买急需物品”时,来自城镇的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大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所占比例。来自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女大学生,比较青睐时尚或装饰品。

3.消费态度

表4:消费生活方式

态度 A B C D

比例(%) 25.1 51.7 36.2 60.3

(A:紧跟流行式B:艰苦奋斗式C:能挣会花式D:量入而出式)

表4是对女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的调查。本人认为生活方式是消费方式、消费态度的外化, “艰苦奋斗”是一贯被倡导的,也为半数以上女大学生首肯,这是我国传统美德在当代最具前沿的新女性身上的再现。“量入而出”是比较现实的一种消费态度,也为大多数女大学生所接受。总之,女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存在多面性,甚至同一个体的选择也是多面的。

三、影响因素分析

概括影响当代女大学生消费心理取向的因素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

(1)家庭。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构成主要受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家庭给予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家庭的收入水平不同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同。家庭所属的社会阶层影响着大学生的需求层次和消费习惯,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父母的消费行为及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行为。

(2)学校。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教育薄弱和管理缺位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关于高消费和享受的,给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没有强有力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位,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

(3)社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有些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在这种氛围影响下也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大学生的购买能力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是受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尽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变化,但传统的勤俭节约精神仍然在不断地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这种影响既是传统文化长期潜移默化作用的结果,也是大学生还没有经济***的使然。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时代特征。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7

关键词:网络消费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动因

个体自我形象定位决定大学生对网络消费的青睐

(一)追求时尚化、风格化,讲求品味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敏感,富有冒险精神,求新心理强。尤其是面对一些信息技术领域的新产品,大学生往往充当创新采用者、早期采用者的角色。但是大学生的求新心理明显区别于传统的青年文化所追求的“另类”、“新潮”,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时尚化和风格化。

(二)***自主、崇尚个性,价值观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彰显,审美观、价值观多元,并且敢作敢当,乐于彰显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品味与形象。个体对于个性的追求也就造就了大学生群体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主动进行产品的评价选择,无国界的信息共享足以使大学生寻找到自己心仪的风格时尚,网络上丰富的产品库足以满足大学生寻求差异、凸显个性的需求,而网络消费自身的时尚性特点和技术含量恰恰可以被大学生群体选为身份符号。由此说,个体自我形象定位决定了大学生对网络消费的青睐,注定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流行。

群体内部沟通促成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流行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群体的形式生活、工作、学习,群体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沟通,使得群体内部往往会逐渐形成某种群体文化与规范,消费行为也随之趋同。

大学生群体沟通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模仿性与攀比性。在模仿与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一些能够使群体成员感到优越性、获取理想的身份感和归属感的特殊行为,会很快成为一种“符号行为”。这种“符号行为”是群体成员取得身份认同的一个标签,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成员争相效仿,“符号行为”因此成为一种流行。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消费就是这样一种“符号行为”。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作为追求时尚、特立独行的大学生,作为自认为以技术见长的大学生,自然会纷纷主动加入网络消费的浪潮。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加速网络消费的流行

寻求方便、快捷的消费行为方式。作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大学生讲求生活品味、追求享乐的心理突出,加之学业、社交、成长方面压力大、耗时多,就形成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即时、便利。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络消费弥补了这个缺陷。如今,网上订餐、电子客票、虚拟机票的推广,更加体现了网络消费的简单快捷,从而深受大学生的喜欢。

对价格相对敏感且关注商品性价比。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资助,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占据了他们消费支出的大部分。所以大学生可任意支配的消费支出有限。因此,大学生普遍存在追求物美价廉、注重商品性价比的消费心理,讲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网络销售因可以省去传统销售中诸如场地租金、员工工资、渠道费用等多项费用,所以销售成本相对低廉。所以,网络商品往往折扣较大,价格相对便宜。比如网络销售的服装服饰,折扣可在50%以上。

大学生群体当期的社会心理推动网络虚拟消费

大学生网络消费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网络虚拟消费。调查表明,大学生使用网络用于游戏、聊天、娱乐的比重普遍高于学习和购物,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染上网瘾不能自拔。

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观念的同时,有必要深入探查大学生热衷网络虚拟消费的心理动因。笔者认为,是大学生群体当期的社会心理推动了网络虚拟性消费的流行。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支配、主导一切,个性比较张扬,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常有摩擦。另外,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成长成才迫切度高,社会压力大,而大学生挫折教育不足、心理调试能力较弱。因此,选择网络虚拟空间,或可逃避现实,或可寻找慰藉,还可以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交流的对象,寻到成功的感受,网络虚拟消费自然成为大学生的热衷。

综上所述,网络消费与大学生心理特点恰相耦合,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流行是必然。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把握网络消费这个愈行愈近的商机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杨扬.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浅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段兴利,赵娟.网络消费的特征、原因和管理[J].商业时代,2010(1)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8

1大学生消费现状

1.1消费水平总体偏高

从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在校生活条件与消费支出存在极大的差别。相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以及人社部公布的2016年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第一档中最低标准1270元,大学生的月消费总体水平偏高。

1.2收入来源多样但仍以家庭负担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近年来国家对在校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奖学金等扶助***策越来越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家庭负担,有效增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可支配收入。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个人劳动所得和国家资助额度毕竟有限,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在大学期间学费由谁负担调查数据充分说明家庭供给仍是其主要经济来源。

1.3消费结构多元但不够合理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费用、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费用等方面。除了基本的生活,大学生用于日常用品、学习等方面费用较少,而用于服饰、娱乐、恋爱方面的消费越来越多,且大有超过基本消费项目而后来者居上之势。反映出在校大学生对闲暇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注重享受性消费的理念越来越明显,人际交往消费过度,对于其成长发展极为不利。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

2.1自主性与从众心理并存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已具备了较强的自主需要和自我意识,且往往是远离父母而***生活,因此他们在消费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比较充分地反映自己的购买需求和个人爱好。但受家庭成长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购买经验和生活经验普遍不足,商品知识不够丰富,特别是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时,购买行为受同学意见的影响较大;他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从、模仿大多数人的消费行为,即使所购商品自己并不需要。

2.2理智性与冲动意识并存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供给,金额有限,购买受到很大制约,他们必然谋求有限的经济条件约束下的最大购买利益,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他们往往能对自己的开支进行有计划的安排。面对现代社会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他们在消费时更容易受客观环境、社会信息、时尚和潮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出情绪化消费倾向。

3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

3.1社会因素的影响

***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策导向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导向也过渡为“保证生存消费,鼓励发展消费,适当享受消费”,大学生在接受新的消费理念的同时,为自己的享受消费心理提供了借口。金融机构竞相为大学生提供的各类信用、信贷服务,为大学生超前消费提供了催化剂,也让大学生的奢侈消费变成了可能。

3.2家庭因素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部分家长教养方式不当,养成并助长了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在此环境下长成起来的大学生,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和消费承受能力缺乏深入的了解,无法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与健康的消费观念,家庭理财教育的缺失,成为了大学生不良消费习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大学生不良消费的不利后果分析

4.1不利于大学生个人成长

消费心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出表现形式之一。今天的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在现有经济条件之下,适当的改善消费,提升生活品质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任由大学生不良消费不断加剧,最终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偏移,甚至会导致更多的犯罪行为。

4.2不利于良好社会消费风尚的塑造

大学生理性消费关系到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及时纠正大学生当前存在的不良消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将会进一步加剧,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性消费将难以发扬光大,良好社会消费风尚的塑造和健康的消费潮流也就无从谈起。

4.3不利于我国的未来发展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最主要生力***,对他们教育的成败决定了未来我国的发展前途。因此,不注重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教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难以实现。

5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构建策略

5.1规范社会消费环境

规范的社会消费环境是培育民众良性消费观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影响和制约。因此,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必须首先从规范社会的整体消费环境入手。基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府应加大行***管理力度,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消费?h境;同时***府还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理念与文化。

5.2强化学校的消费观教育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阵地,因而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中起主渠道作用。首先,学校应加强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还应加强中国传统优良消费观、消费生态意识、消费文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其次,还要注重对校园消费环境的整治。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9

关键词:大学生;服装消费;网络购物

中***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71-01

随着网购的普及,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以其特殊的优势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兴群体,他们更热衷于网络“买”、“卖”。据调查,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消费中,服装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网络消费更是服装消费中的重要部分。笔者选取了江苏省南京、苏州等城市的100名在校大学生(男生66名,女生34名)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并展开其服装网络消费心理的研究分析。

一、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的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标新立异、追逐时尚、勇于冒险、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正成为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一股新生力量。

根据调查,在所选的100位调查对象中,大学生上网频率:每天去网购服装的为0;4%的人每周会有网购服装的行为;33%的人则是每月进行网购服装;63%的人是偶尔进行网购服装。大学生网购服装的频率与这个特殊群体的无经济来源有着直接的关系。数据中得出结论:江苏省96%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服装的消费是持理性的观点,存在极少数的盲目网购服装消费行为的现象。数据显示只有37%的人是经常购物,但在这一特殊群体里,且调查对象的性别是男比女2:1的情况下,这已是一个客观的数值。

二、大学生选择服装网店的消费行为、心理分析

(一)收藏服装网络店铺的类型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7%的人在收藏店铺是会选择装修精美的店铺,21%的人会选择产品丰富的店铺进行收藏;37%的人认为同类产品价格具有优势的店铺可以进行收藏;37%的人从不收藏店铺;7%的人收藏店铺是由于其他原因。以此可以看出,在收藏店铺的72%人中,37%的人认为同类产品中物美价廉的店铺比较受他们欢迎,所以商家可以通过某些促销手段等促进大学生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销售目的,实现顾客与商家的共赢。

(二)对服装网络店铺存在的疑虑

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消费者存在货不对版的担忧;24%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片太少、不清晰,没有参考价值;4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片与实物会存在色差问题;66%的人担忧服装买回来不能试穿,不知道是否合适的问题。

(三)通常所购买服装的网店特点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61%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有较多买家好评的店铺;68%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信誉度高的网络店铺;4%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装修精美的店铺;5%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有模特穿着服装的店铺;17%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货品丰富的店铺;还有5%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其他原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卖家的信誉度是买家首要关心的问题。

(四)服装网店中***片呈现方式的可信度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有真人模特穿着的店铺可信度高;1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没有模特穿着的实物照的网店可信度高;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有人穿着的网店可信度高;13%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其他原因的网店可信度高。在大学生消费者心目中,在购买服装时,他们主要关注的还是服装穿在真人身上的效果***,商家可以引进3D穿衣系统,让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服装之前,可以通过模拟的试衣效果,决定购买与否。

(五)服装网店需要改善的地方分析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5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网店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于售后服务;10%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网店设计需要改善;2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商品的种类需要丰富;60%的大学生消费者对于网购服装的质量存在担忧;3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商品描述造假;2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价格需要改善;8%的人认为网购服装的支付方式需要得到改善;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订购流程需要得到改善;26%的大学生消费者担忧物流配送实物与***片、描述有误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在网购服装时,主要关注的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卖家信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卖家在经营店铺时,诚信是首位;其次,卖家应对每次出仓的服装在发送前,应做好仔细的检查,对于店铺的客服人员做统一专业的训练。

(六)已购买者的评价与大学生购物决策分析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42%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已购买者的评价影响自己的购买决策;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购买者的评价不影响自己的购买欲;还有5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这要视情况而定。这还是店家信誉的问题,店家信誉高,服装质量都受大学生消费者满意,就不会担忧买家的评论影响生意。

(七)客服对大学生服装购物的决策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3%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客服的态度影响自己的购买欲;8%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不会影响;29%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这要视情况而定。从数据中看出,一个专业的客服对于店铺的重要性。

三、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没有经济来源),在网上购物的消费金额相对较低,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购物并存在不理性购买服装的现象。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群体将是服装网络购物的重要主体,服装品牌要充分了解这一群体的购买行为及心理特征,才能迎合其消费品味,拓展品牌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晁鹏新.北京市大学生服装消费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5).

大学生消费心理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同阶层的人都逐渐参与其中,但对于旅游市场上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大学生旅游群体却分析甚少,关于其旅游消费心理方面的更少。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内容,运用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学等基本原理,对大学生在资源和城市偏好、交通和住宿方面的选择、旅游购物消费、出行动机和对旅游市场的长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大学生这一巨大的消费群体,为旅游企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拓展、宣传、决策等方面提供借鉴作用。

引言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等。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在这样的一种复杂心理状况下,出去旅游就成为大学生自我解压的一种主要方式。旅游服务人员在对待大学生旅游者时如何去抓住大学生这些特殊的旅游心理,分析探讨大学生旅游心理就十分必要了。

1999年中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到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校人数2,500万人。大学生是旅游群体中一个巨大的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外出旅游。在经济上,每月都有一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可以从事一些临时的工作而获得一定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的经济问题。做好大学生旅游就是为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考虑。如何抓住他们的心理,更好地为当地旅游业服务是扩大当地旅游影响的重要一步。

一、大学生出游动机

据青海高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84%的人对旅游兴趣浓烈,12%的人回答可有可无,只有4%的人表示反对。可见,旅游已是大学生最为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在青海高校中大学生的旅游意向上,有80%的人表示打算去旅游。低年级学生(82%)与高年级学生(84%)、男(85%)与女(85%)都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有92%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76%来自农村的学生打算去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差异造成的。不打算去旅游的大学生有77%主要是没有多余的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80%。另外,在外地(95%)与青海本地(80%)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外地的大学生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不同,旅游的意向更强烈。在旅游的形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结伴同行),占52%;其次是选择个人游,占34%;而只有14%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

大学生外出旅游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休闲散心(占20%),主要是为了欣赏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以及自然风光等,获得美的享受;二是纯粹的娱乐消遣 (15%),主要是为了通过旅游改变环境,达到调剂生活的目的,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上的松弛和愉快;三是学习、感悟生活和增长见识(30%),主要是为了通过旅游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好奇心,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四是探亲访友(35%),这是大学生旅游心理最为特殊的地方,他们有各地的朋友和同学,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就会考虑有没有自己的熟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朋友同学的旅游信息来源就尤为重要,几乎可以左右自己的旅游安排。

二、大学生对旅游服务的需求

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在选择旅游线路上一般会选择比较便宜的线路,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不会很高。所以,在讲解和细致的服务上不要太罗嗦,稍微提醒就能够让他们满意,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收放自如,大学生本来就爱动,太约束了他们的旅游行为就会适得其反,适当的时候提醒就行。调查中50%的人认为旅游服务中一定要坦诚相告,所以在对待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旅游群体时一定要真心相待,不能改变原有的旅游线路。如果正确对待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就会无形中给旅游企业创造了免费的广告,大学生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同学,借助网络的宣传,口碑效应很好,如果大学生去了哪个地方感觉不错,他们会告诉自己所有的朋友占75%,在网络上与别人分享的占20%,独自分享的仅仅只有1%左右。可想而知,大学生的宣传力度是很大的。相反,他们觉得哪个地方不好,肯定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宣传,这样的一个超级流动“广告牌”,不是旅游企业的最好选择吗?何况,大学生不会永远是大学生,四年以后,甚至更久,他们也会转变成当地的巨大客户群体。从长远看,能否做好大学生旅游服务,还关系到以后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旅游消费心理

调查表明,在旅途中的花费这一项中,大学生不受年级、性别的影响,具有总体相似的消费结构:游玩一次大部分计划消费在100~500元左右,在住宿上,将近半数的学生(47%)选择40~70(元/每人每天)。总体上说,大学生对消费的总体要求都体现了节约原则(占77%),这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学生在外出旅游进行购物时,其行为特点比较特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商品要有情感内涵。大学生购物主要为了纪念,带一些小礼物回去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留作纪念,所以购买的商品要有地方特色性。作为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购买不仅停留在物的层面上,而且要体现在文化和品位上。

(二)购物时注重“坦诚”服务。良好的服务态度、经营作风会使他们获得“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体验作为时代文人的成就感。

(三)购物时有冲动性和理智性。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没有完全成熟,购物经验不够丰富,加之求新、求美的个性,因而在选购商品时,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另外,大学生的消费又具有理性,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的供给有限,因而他们必须有计划地安排收支,谋求在有限经济条件约束下的最大购买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要。

(四)购物的商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在样式上要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由于受收入的限制,加上消费观念不断的趋于成熟,大学生在选购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希望商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用,追求经济实惠,物美价廉。

四、开发策略

分析探讨大学生旅游过程的心理,就是为了让旅游服务企业如何更好地去把握其心理特征,对旅游企业来说,抓住大学生旅游市场,为自己的长远发展作出更好的选择,让大学生旅游群体成为自己的巨大潜在顾客。

(一)总的思路要灵活多变,不拘于一种线路模式。首先,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在开发的时候,应开拓重点旅游市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其次,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时要机动灵活:一是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机动灵活。吃、住、行、游、购、娱乐各个项目分别标明价格,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形成短、中、长线的包价旅游或小包价旅游,甚至零包价旅游;二是旅游方式多样化。针对大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多种可选择的旅游方式,如徒步、自行车、轮船、汽车、火车等;三是组团要机动灵活。大学生出游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游者,尤其是女生。旅游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推行自组旅游团;四是要在特色上下功夫,要吸引大学生的旅游线路就要符合其心理特点,能够让其在旅游过程中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再次,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后,大学生出游顾虑较多,同时对事物的怀疑心较重。旅游企业要培育和建立稳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必须以诚信为本,明码标价,有淡旺季之分。

(二)推出多种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基于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下旅游产品值得关注:

1、修学旅游。许多大学生把闲暇时间作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时机。他们出游常常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旅游企业可设计一些学习目的较强、能增进社会实践经验和开拓眼界的修学旅游,如***根据地的考察游、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采风游等。

2、体育旅游。大学生多数酷爱体育运动,可根据这一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活动,如滑雪、游泳、冲浪、沙滩排球等。像青海这样的高原地方,有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更是这些旅游的重点开发地带,如骑自行车环青海湖、登山探险等,这些体育活动都可成为青海体育旅游的卖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大力宣传青海,扩大青海的影响。

3、探险旅游。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喜爱标新立异,且好奇心重,喜欢探险或令人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旅游企业在安全有保障的条件下,可开展漂流、攀岩、探秘等探险旅游活动。

4、生态旅游。新时代的大学生环保意识很强,许多高校还成立了环保社团。针对大学生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心态,设计生态旅游产品,一定会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三)采取多种旅游促销方式。大学生从众心理显著,信息传递快。旅游企业在旅游促销中,可利用这一特点,采用一些低成本的促销方式,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1、与各个大学校园的相关社团合作。目前,我国高校内社团组织十分活跃,许多学校还专门成立旅游协会。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与旅游协会或其他社团合作,深入大学生内部,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如可与摄影协会合作,开展旅游摄影比赛等,既可提高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又可节省人力、财力,达到良好的促销效果。定期的在高校内开展一些旅游活动,如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导游大赛、旅游摄影展、自行车比赛,等等。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吸引大学生对企业的关注。但是,现在出现在大学校园里面的企业几乎没有旅游方面的企业。

2、在大学校园集中的地方设立校园联系点,聘用相关的大学生作为业务员。旅游企业可聘用他们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固定的旅游直销人员,利用其信息广、朋友多的优势,长期宣传、销售旅游产品,达到深入扎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

3、跟网络设施挂钩进行促销。大学生大多爱好上网,现已建有的大学生旅游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旅游企业应在大学生较关注的网站,如学校的网站内设立旅游专栏,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比如不同的线路、租车信息、不同季节的旅游信息,等等。

参考文献

[1]李丰生,蔡平.旅游市场营销.中国财***经济出版社.

[2]沈祖祥.旅游心理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市),2001.6.

[3]郑继伟.大学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2000.3.

[4]洪艳.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南昌高专学报[N].

[5]蒙睿,赵文丽,刘嘉伟.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分析[J].旅游科学.

[6]广州大学心理系01级大学生调查报告.怡心园报,2004.

[7]葡萄酒旅游网.winetour.中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分析.

[8]中国教育网.chinaedunet/.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消费心理10篇

学习

会计学硕士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学硕士10篇,内容包括会计专业硕士资料推荐,会计学硕士0基础。2、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二、招生条件不同:1、普通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2、专业硕士

学习

护理培训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培训10篇,内容包括护理培训内容和方法,护理培训学习心得。1.1我院是1所2级甲等中医医院,收治的以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护理的患者居多,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对此类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

学习

文艺复兴艺术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艺复兴艺术论文,内容包括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文化的论文,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论文摘要。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

学习

团学干部培训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团学干部培训10篇,内容包括团学干部培训心得体会,团学干部培训心得范文。为广告部的一员,更作为团委学生会的一员,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尽心尽力,我相信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干部。(张飞)很荣幸的我参加了学

学习

自动化专业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专业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专业知识大全,自动化专业介绍。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年4月6日年龄:22岁健康状况:身体健康身高:170cm毕业院校: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历:大学本科电子邮件:xxxx联系电话:xxx通

学习

工地管理论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工地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工地实习专题论文,工地打桩论文。淤地坝的设计一般由当地的水利水保设计部门完成,由于受业务水平的限制,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有的较为粗糙。主要表现在:①坝址地形***未实地测量与实际地形不符;②不能根据

学习

程序设计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程序设计论文,内容包括程序设计论文完整绿色版,程序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在近几年从德国引进的现代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其目标层次是培养人的行为能力,方法层次是人的行为活动。

学习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10篇,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知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应用实例。测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科学实验、产品开发、生产监督、质量控制等都离不开测试技术,它

学习

幼儿园幼师培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幼师培训10篇,内容包括幼师培训内容大全,幼儿园幼师培训大全。3、了解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学习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4、了解幼儿园课程改

学习

大学生就业心理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心理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剖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心得体会。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由于大学生不能冷静、客观的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使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一)情绪心理问题大学生在择业就业

学习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10篇,内容包括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认识。4.掩护式支架平衡千斤顶液压回路分析马利平,廉自生,MALi-ping,LIANZi-sheng5.一种灭火弹阵列发射炮架虚拟样机的仿真研究田海宁,王克印,李涛,陈

学习

体育硕士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硕士10篇,内容包括体育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怎么发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全员性、全过程性以及全方位性。在对工程硕士教育规律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将质

学习

会计专业硕士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专业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会计论文模板100篇,会计专业硕士论文系统。教师的知识更新较慢,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为了能够达到课标或者升学目标,讲课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基本采用的就是概念到账户结构,接着就是账务处理&r

学习

医学培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医学培训10篇,内容包括医学培训怎么能快速完成,医学培训心得简短精辟。1医院***书馆在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外临床教学医院的***书馆员较早认识到了***书馆在医院开展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中所

学习

大学生宿舍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宿舍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论文1000字,宿舍安全论文。1.按照院、系集中住宿,有利于院、系老师深入宿舍开展工作,有利于院、系统一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营造具有本院、系特色的宿舍文化,此外,还有利于发挥院、

学习

大学生教育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关于教育的论文参考文献,大学生教育论文。(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更多地像是一种辅的安排,学时与学分安排明显不足,甚至安排相关课程只是一种制度安排,流于形式。另外,相关投

学习

大学生安全教育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安全教育10篇,内容包括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十篇,大学生安全教育记录100篇。安全状况方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对外交流机会增多,办校规模和招生人数扩大,高校及其周边治安状况日趋复杂,各类刑

学习

大学生健康教育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健康教育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0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十篇。大学生健康教育需要有计划性,但是在特殊事件发生时,实时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某地发生肺结核***情时对学生

学习

大学生家教心得体会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家教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大学生家教心得体会,大学生家教感想感悟怎么写。一、在讲课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么是重点,不是重点的可以一带而过,毕竟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也不是一点都没听,针对重点拿分的项目要详细讲解,这样才能让她

学习

大学生时间管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时间管理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时间管理方法摘要,大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20字。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00-03引言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阶段不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在学习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

学习

大学生自我管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自我管理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总结,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挫折应对。一、大学生自我管理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已经起到有明显的作用(1)能够更好地锻炼大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是以

学习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模板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爱情观调研报告,大学生爱情观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从jy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