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10篇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1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基本内涵;应用要求;应用问题;解决措施

物联网技术本身与传媒技术相关,也可以说物联网技术起源于传媒领域。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人员应明确物联网技术的优势,结合时展特点,将物联网技术与各类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尤其是无线传输技术等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的设施需要借助比较完整的系统,此系统应具有较好的通信功能、无线信息传导功能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另外,在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系统也具备了一定的智能识别和自动化处理能力,从而促使物联网系统可同时具备感知能力、网络传输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应用能力。

1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内涵与应用要求分析

1.1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

物理网技术是一种综合类型的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信号识别技术、定位技术以及红外感知等各类技术,并且需要与各类技术对应的硬件系统的支持。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时,系统需要根据初始设计参数,实时采集系统数据,包括监控数据、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数据、物体发生发光数据以及热力数据和电气数据等。物联网中的“物”一般指具有一定智能化特性的家居电气或者公共基础设施,借助物联网系统,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可形成有效的沟通网络,并借助高速率的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从此角度也可看出,物联网技术基于互联网,并且需要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进而可使不同功能的物联系起来,共同实现物联网的功能,满足用户的功能性需求。

1.2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要求分析

物联网技术旨在实现物与物相连,甚至实现万物互联,这就要求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时,首先,技术人员应使用非常稳定的无线互联技术,做好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工作;其次,技术人员应明确物联网技术的本质,物联网技术的本质与互联网相关,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设备控制网络,可以将物联网理解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扩充;再者,技术人员在设计物联网系统时,一定要注意强化系统的安全性。这是因为在用户使用物联网技术时,往往会被要求上传用户的一些敏感信息,例如指纹信息或者脸部、声音等信息,而此类信息具有非常强的私密性。为此,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在应用物理网技术时,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系统监管工作;另外,由于物联网系统的布置需要借助各类传感器,此时的传感器其实更像一个传感器系统,系统内部各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也具有共享特性,为了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设计人员应正确编写系统层的通信协议,保障物联网中的各类硬件设备可形成安全有效的通信系统。

2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分析

2.1医疗领域

医疗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程度比较深,但整体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系统一般在一些大城市的公立医院中可以见到。从系统层面分析,病人从挂号到取药的整个过程中,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和整合。具体而言,首先,在病人挂号时,可提前使用微信或者挂号凭条直接预约医院的看病序号,在到达医院之后,可直接扫码或者出示相关的预约记录,即可取号看病;其次,在看病时,病人可根据挂号科室,根据医院的指示牌前往对应的楼层,在到达预定地点之后,病人可在等待区等待候诊。一般而言,医院的医疗系统会在病人看病之前,通过手机短信为用户发送相关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完成候诊;再者,在病人开始看病之前,系统会根据病人的号码在大屏幕上显示相应的名字信息,并会使用系统直接叫出病人的名字,提醒病人进入相应的诊室。在这个过程中,病人的信息会被医院的医疗信息准确抓取,在看病时,医生可从系统中直接调取病人的信息,并在看诊时完善信息。如果需要为病人开取药物,医生可直接在病人的档案中直接填充药物信息,病人在缴费完成后,即可到指定的窗口取药。医疗领域的物联网主要是将病人、医疗系统以及医生三方联系起来,并通过具有指向性的措施,提高三方信息共享的有效性。

2.2安防领域

安防领域的物联网技术主要与公共安全相关。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展,人们的居住空间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一些比较密集的居住区其实存在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居住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居民区布置各类传感器,在居民区出现险情时,报警器会及时报警,提醒居民逃离危险区域;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系统会自动报警,向警方以及消防单位传递相应的求救信号,消防人员在收到信号后,会根据险情及时制定相应的消防方案。另外,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分析,海洋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山林火情等均属于比较大型的安全事件,预防、检测此类污染或者险情的实际状态也可使用物联网技术。此间,技术人员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利用物联网系统实时检测相关污染数据,为系统设置初始参数,从而在发现问题时,物联网系统可及时启动相关的检测设备,对险情进行进一步检测。此过程的数据收集效率较高,设计人员在设计物联网系统时,也应结合具体的防治要求,切实提高安防工作的整体质量。

2.3智能家居领域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应用质量也比较高,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认可度也比较好。物联网技术之所以在智能家居领域可获得比较快速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家居厂商为了适应新时期人们家居的新需求,在物联网领域不断创造创新,丰富了家居产品的物联网功能;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物联网技术的实现也有赖于小型智能家用电器的推广。换言之,正是由于家居电器的智能化,促使物联网技术可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并可深度适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家居电器应用方案。在手机、平安电脑等设备应用非常普及的今天,物联网技术可将智能化设备与智能家居设备联系起来,为用户提供远程控制的条件。用户在工作单位或者回家的路上即可完成对相关设备的控制,这样不仅可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可强化物联网技术的功能性,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3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分析

3.1平台管理问题分析

平台管理问题主要与物联网系统的构成要素相关,一般而言,物联网系统中的各类设备本身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这些属性在出厂时即被设定完成,相应的厂商会根据设备应用实际需求对设备的外形或者功能进行个性化设计。但是当此类设备被加入具体的物联网系统中时,设备便成了系统的一部分,其应具有较好的系统适应性,可为系统中信息的共享和传输提供基础性条件。但在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不同行业执行的产品设计标准差异性明显,导致不同设备产生的信息质量不同,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滞后性。即使不同厂家和平台的设备之间可以实现互相流通信息,但也会经常出现信息反馈不及时或者系统命令执行错误的情况,例如基于安卓系统的家居设备和基于IOS系统的设备之间的互通性就很不理想。为此,技术人员应开发统一性的系统管理平台,并可促使各类设备在统一的管理协议的引导下,可执行统一的操作,进而实现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

3.2技术应用成本问题分析

成本问题是物联网技术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虽然一些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具体应用,但由于应用成本过高,无法实现量产,导致消费者对此类设备存在一定的消费偏差,实际的应用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例如可实现RFID的电子标签技术本身比较简单,但受限于硬件设备的产量,实际的生产成本很高,一些企业根本不会积极发展相应的产品线,导致与此类硬件设备相关的物联网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普及。另外,物联网技术还要基于传感器技术,而传感器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与环境的实际特点相关,一些传感器的判断效果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甚至环境的温度、湿度均会对传感器的判断效果产生影响,这就导致物联网系统中的信息损失掉了一定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为此,技术人员在布置物联网系统时,应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具体的传感器类型,并为用户编写与传感器相关的使用说明。实际上,物联网技术之所以还没有完成质变,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为此,传感器行业也应积极创造创新,大力发展传感器技术,提高传感器的工作质量。

3.3安全性问题分析

安全性问题主要与用户个人的隐私数据相关,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中的关键设备,若要提高传感器的应用质量,收集有效的物联网数据,需要用户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此类数据信息不仅包括用户的位置信息,甚至还包括用户的指纹、声音以及面部信息。但此类信息具有私密性,用户的信息不允许被随意泄露。物联网系统的高效运行还需要网络技术,而网络技术依托的网络本身并非局域网,虽然设置了一些相应的防火墙,但由于设备本身的运行平台不同,执行的行业标准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不同设备执行的安全协议本身也不同,虽然设备各自可完成信息的监控和监管,但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分析,信息的泄露依据是系统运行最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在设计物联网系统时,设计人员应在保密协议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可从底层标准方面与厂家进行沟通,尽量做到系统层面的统一性,这样才可进一步解决用户隐私泄露的安全性问题。

4结束语

总之,本文在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内涵与应用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主要论述了平台管理问题、技术应用成本问题以及安全性问题。技术人员在设计物联网系统时,一定要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且应参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标准,以保护用户信息为重,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质量。另外,为了优化用户的应用体验,在选择智能家居设备时,设计人员也应选择具有统一操作平台的智能家居设备,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平台不匹配造成的信息共享类问题。除此之外,智能设备厂商也应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收集并分析用户的反馈和意见,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准,优化系统操作界面,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过程人性化,进而切实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雪芳.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评《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原理与实践》[J].食品工业,2021,42(02):376.

[2]胡晓斌,曾庆霖,宋宇宏,翁剑,王威.物联网技术在环网柜综合监测及评估技术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1(03):33-34.

[3]李宁,马妍妍,高婷婷.浅析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2):175-176.

[4]徐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21(02):10-11.

[5]杨莹.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数码世界,2021(02):4-5.

[6]石金兰,宗旭祥,郭星星,高洁.物联网技术在枸杞绿色标准化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2):70-71.

[7]李***兴.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监督检查业务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21,6(01):11-12.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2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框架;RFID;应用

一、物联网的定义

1999年由麻省理学院自动标识中心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为Web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长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TaaS服务。

二、物联网的技术框架

物联网是传统IP网络的延伸和扩展,将网络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与物之间,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形式,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以下三层:

1.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

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获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2.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3.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射频识别(RFID)

它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是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执行物联网的“眼”和“嘴”功能,它的存在才使物品“开口说话”成为可能。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2.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WSN)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各个角落和物体上的形形的传感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的。

四、物联网的主要应用

信息时代,物联网无处不在。物联网与其说是网络,不如说是应用。物联网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物联网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如下。

1.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道路拥堵或特殊情况时,系统自动调配红绿灯,并可以向车主预告拥堵路段、推荐行驶最佳路线。还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也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对路灯进行自动开关控制。

在公交方面,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公交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网络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电子控制等手段,集智能运营调度、电子站牌、IC卡收费、ERP(快速公交系统)管理等于一体。通过该系统可以详细掌握每辆公交车每天的运行状况。另外,在公交候车站台上通过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显示下一趟公交车需要等候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公交查询系统,查询最佳的公交换乘方案。

停车难的问题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找到车位。智能化的停车场通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感应、地感性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等技术,第一时间感应到车辆停入,然后立即反馈到公共停车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当前的停车位数量。同时将周边地段的停车场信息整合在一起,作为市民的停车向导,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找车位的时间。

2.物联网在能源管理与公共事业中的应用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由于电网系统效率低下,发电和输电过程中浪费非常严重。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对事物有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不管是安装在室内的计量器还是发电厂里的涡轮。所有这些感知和度量支持我们更好的收集信息和数据,透过先进的分析工具产生智能洞察,再以此实时地做出更好的决策。仪表管理技术的进步使个人和企业可以选择使用能源的方式和时间,这就为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利于环保的能源奠定了基础。对于电力提供商而言,智慧的电力意味着更高的电力的可靠性和电力质量,更短的停电恢复时间,进而实现更高生产率和对电力潜在障碍的防护,从而更精确地预测需替换的资产设备及支出。智能电表与停电智能管理已经应用。

3.物联网在智能家庭中的应用

如果简单地将家庭里的消费电子产品连接起来,那么只是—个多功能遥控器控制所有终端,仅仅实现了电视与电脑、手机的连接,这不是发展数字家庭产业的初衷。只有在连接家庭设备的同时,通过物联网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有了物联网,就可以在办公室指挥家庭电器的操作运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家里的饭菜已经煮熟,洗澡的热水已经烧好,个性化电视节目将会准点播放;家庭设施能够自动报修;冰箱里的食物能够自动补货。

4.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这些感知信息与后台的GIS/GPS数据库无缝结合,成为强大的智慧的供应链。

智慧的供应链将促使物理网络和数字网络融合,将先进的传感器、软件及相关知识整合到系统中。智慧的供应链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从各种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基于地理空间或位置的信息、关于产品属性的信息、产品流程、条件、供应链关键业绩指标等,以及数据流的速度。智慧的供应链可以满足21世纪的需求,它可以提高效率(如动态供求均衡、预测事件检测和解决、旨在降低库存的库存水平和产品位置高度可视性)、降低风险(例如降低污染和召回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减少产品责任保金、减少伪劣消费产品),也能减少供应链的环境保护压力(如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5.物联网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定位导航

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GPs技术,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实现端到端的多向互动。

(2)食品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标签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食品质量进行联动跟踪,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3)零售

RFID取代零售业的传统条码系统(Barcode),使物品识别的穿透性(主要指穿透金属和液体)、远距离以及商品的防盗和跟踪有了极大改进。

(4)数字医疗

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病人不问断地监控、会诊和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疗器械的追踪等。而物联网将这种服务扩展至全世界范围。

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5)防入侵系统

通过成千上万个覆盖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的传感节点,防止入侵者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上海机场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已成功采用了该技术。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生活、生产中不断催生的新的需求,物联网技术还将通过自身的创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物联网的发展正处起步阶段,仍然面临技术完备性不足、产品成熟度低、成本偏高等诸多制约因素。尽管物联网道路曲折,但前途绝对光明。互联网也是经历过一场泡沫才走到今天,一旦相关技术和配套系统得以完善,物联网市场也一定会爆炸式增长。因为,随时、随地、随物的自由交流,始终是人类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物联网。

参考文献:

[1]香港物联传媒集团.物联网世界,2010.

[2]张铎.物联网大趋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毛京丽,李文海.数据通信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2.

[4]古丽萍.对于我国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的思考[J].通信世界周刊,2009(11).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3

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管理理念和物联网系统结合而产生的,其将先进的传感、通信和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构建了一个安全、通畅和环保的交通运输系统(包括智能化交通管理、交通诱导和出行信息服务、智能道路收费、公共交通管理和智能汽车等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车辆、驾驶员、道路设施及管理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把握交通信息流,并以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为主线,实现运输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满足了人们交通出行的安全、畅通和环保的需求。

我国道路交通系统的现状

道路交通系统由于其固有的接入随意性,处于随机状态,相比而言,铁路、航空、水运等其他交通方式的组织化程度较高。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此外,道路交通的低效率还带来一个严重的负面影响,即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低碳和环保经济理念不断普及的今天,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1.汽车车速慢、路网运行效率低

高效的交通是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严重的拥堵不仅延长了人们出行时间,还降低了道路网络的运行效率。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平均拥堵时间为55分钟。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且能源利用率较低,其中30%的汽油均消耗在堵车的与此同时,道路拥堵也加重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一方面,堵车延长了汽车在路上的时间,且堵车时汽车发动机仍然保持运转,依然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堵车导致汽车频繁起、停,发动机在起动或加速的瞬间所排放的尾气量较大,对环境污染更严重。 3.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高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绝对死亡人数占世界总数的比例最高,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

面对机动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交通拥堵和道路安全等问题,世界各国***府和交通专家都开始研究电子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早期的智能交通系统。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也对传统的交通发展理念产生了很大冲击。

物联网技术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通过物联网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物联网传输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车辆与道路、出行者与车辆、出行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最终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1.实时交通信息采集

实时、准确地获取交通信息是实现智能交通的依据和基础。交通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其中静态信息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道路交通地理信息、停车场信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通管制信息以及车辆、出行者等出行统计信息。静态信息的采集可通过调研或测量来获取,采取的数据被存放在相应数据库中,保持相对的稳定。而动态交通信息则包括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交通流信息,如车辆位置和标识、停车位状态、交通网络状态(如行程时间、交通流量、速度)等,这些动态交通流量信息的采集,就需要采用环形线圈传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及城市机动化的发展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建设和使用先进的、适用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根据我国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的需要(比如,在城市路口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道路交叉路口上,一个方向已经没车了,可是绿灯仍然亮着,而另一个方向道路上的车辆却排起长龙在红灯下等候。)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涵盖交通信息采集、控制策略、系统集成、系统仿真等理论和技术。其中,引入高效的交通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交通信号对交通流进行有

智能交通诱导系统产生后,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均将其列入国家研究计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试验和开发。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系统的实用化,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在未来智能交通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智能交通诱导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通过各种采集方式(如浮动车检测、视频检测、感应线圈检测、抓拍识别等)采集的各种交通流参数发送至交通指挥中心、信息服务器、行车路线优化服务器等,以供不同部门使用。其中,交通指挥中心可根据交通流信息融合的结果,来实现交通信息的公共和个性化行车路线的优化决策。而信息服务器则可实现系统与基于Internet的交通信息网、交通诱导屏、交通广播媒体等多种平台的相连。

城市智能交通诱导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即把人、车、路综合考虑,通过诱导驾驶员出行以改善路面交通状况的一种系统,其不但可防止交通阻塞的发生,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停留时间,而且能实现交通流在路网各个路段的负载均衡;同时,采用该系统还可提供准确、全面的交通诱导信息,在提高老百姓出行效率、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道路交通的监控力度和管理水平,通过道路交通分析,提供合理的交管方案。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且运营的高速公路达6.5万公里,同时高速公路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的市场规模也呈现高速增长状态。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也是物联网技术在道路收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其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具有身份识别的标签,在收费口安装对应的通信和计费装置

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智能运输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国家标准(GB/ T20608-2006),此标准规定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最低的功能要求、基本的人机交互界面、故障诊断及处理的最低要求以及性能检测的规定流程,适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性能检测。智能车辆致力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机交互界面。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应用广泛的汽车智能化系统(如智能雨刷、自动前照灯、智能空调等)。但这种智能系统只能部署在单个车辆内的辅助驾驶系统,而作为交通系统的核心要素,智能车辆必须结合车辆和道路等各方面情况,才能使车辆从代步工具变成真正的智能行驶系统。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4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仓储管理 物流 应用研究

引言:

目前在我国仓储物流的发展中,地区和行业分割、重复建设、相互封闭、以人工作业为主、管理繁乱松散等现象严重降低了仓储能力,影响了仓储的工作效率, 也使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缺乏安全性、可靠性, 不仅给企业造成的很大的损失, 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仓储管理成本。而这些现象多数是由于信息获取不及时或出错、仓储作业效率不高、决策和控制落后等一些原因造成的, 要改变这些情况就要在仓储物流管理中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

被誉为第三次信息技术***的物联网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技术。2010 年以来,中国***府对物联网的发展极为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的产业***策及规划,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物联网的发展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一个从信息自动提取、信息整合、物品局域联网、局部系统的智能服务与管控等向全网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物联网的理念最初基于射频识别/产品电子代码(以下简称RFID/EPC)技术而提出,后来随着各种感知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突破不断提升和完善[1]。本文主要利用目前一些物联网技术, 综合考虑仓储物流管理研究范围, 对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 年提出的, 国内外不同机构和专家对物联网有着不同的定义, 一般都认为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

目前物联网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具有典型的层级特性, 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系统一般来说包含信息感知层、信息汇聚层、信息处理层、运营层和应用层。物联网存在6 大核心关键应用技术, 目前, 作为物联网体系最底层的感知和汇聚技术发展和应用得最快, 推动着整个体系结构不断升级[3]。

2.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

物联网是通过各类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物联网主要有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根据这一物联网架构,物联网主要包括三大技术体系:一是感知技术体系,二是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三是智能技术体系。

在智能仓储中,为了对仓储货物实现感知、定位、识别、计量、分拣、监控等,主要采用传感器、RFID、条码、激光、红外、蓝牙、语音及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4]。

在以仓储为核心的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中,基本采用企业内部局域网直接相连的网络技术,并留有与无线网、互联网扩展的接口,而在不方便布线的地方,一般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现代仓储系统内部不仅物品复杂、性能各异,而且作业流程复杂,既有分拣,也有组合,既有存储,又有移动。所以,以仓储为核心的智能物流中心,经常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智能信息管理技术、智能机器人堆码垛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智能技术。

现代物流最大的趋势就是网络化与智能化。因此智能仓储的网络与传输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其中物流中心与门店和配送点的信息传输也往往借助于互联网技术。2010 年以来,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在仓储业物联网系统也得到了应用。同事,感知技术和智能仓储作业与管控技术也广泛应用在仓储管理中,在拣选数据,视频监控,部分物流系统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无缝结合,智能运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仓储管理中的优势与劣势

3.1优势

(1)可以进行时效控制

因为条形码不能够包含时效信息而需要附加电子标签于保鲜食品或时效限制商品上,这样就大大增添了搬运工人的麻烦,特别是当一个集装箱有不同时效的商品时,逐个阅读商品时效标签是一件极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其次,若仓库不能合理安排时效商品的存储顺序,搬运工人未能看到所有时效标签以及时运出较早进库的商品而是选择了后到的商品,便会使一些库存商品的时效过期而造成浪费和损失。运用RFI D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货品的时效信息存储于货品RFID电子标签中,使得货品进入仓库时,信息便能自动读出并存入数据库,搬运工人可以通过装于货架上的阅读器或手持阅读器对提示对此类货品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也避免了因食品等过期而造成的损失。

(2)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在仓储方面,在使用传统条形码的货物进出仓库时,管理员需要重复地对每一件货品进行搬动、扫描,并且为了便于盘点,货物堆放的密度和高度也受到限制,制约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如果使用RI F D电子标签,在每一件货物进仓时,装于门上的阅读器就已经将每件货品的信息从安置于其上的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数据,并存入数据库。管理员仅需点击鼠标便可轻松的了解库存,并且可以通过物联网查询货品信息及通知供货商货品已到或缺乏。这样,不但大大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盘点效率,降低了仓储成本;与此同时,生产部门或采购部门还可以根据快捷准确的库存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可以避免缺货或减少不必要库存积压。

(3)可防偷窃,降低损失

RFID的电子标签技术,在商品出入库的时候,信息系统可以快速监测出未经许可认定的产品出入并报警。

(4)有效地控制库存管理

当存货与库存清单吻合的时候,我们认为清单是精确的,并且按照清单进行物流管理,但是实际上有数据显示有大约近三成的清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在进行货品盘点时对条形码的误扫。这些失误造成了信息流与货物流的脱节,使得缺货的商品显得充足而没有得到及时的订货,最终损害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生产商可以通过物联网清楚地监测从产品下线安装上RFI D电子标签,进出分销商仓库,直至到达零售端甚至在零售端的销售情况;分销商可以监控库存,保持合理的存货量。RFID系统对信息识别的精准性和高速性,可以减少货品的错误分发和储运,物联网还能有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物流供应链各方在整个过程中对R F D系统读取的数据进行多方核对,及时地纠正错误信息。

3.2劣势

(1)国内、国际频率标准不一致

在各国RFID标准的制定中,频率一直是一个拖后腿的问题。由于一些便于射频使用的频段目前仍属于某些国家的管制频段,并且尚未在国际标准的投票中得到通,因此给RFID系统功能的使用和拓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当前大部分的R F D系统仍然仅工作在一个频段,然而不同的频段有着不同的优势。

(2)成本高

RFI D电子标签居高不下的价格使其在单个货品的普及方面举步维艰,要使一个普通RFI D电子标签能够普遍使用的价格应该在0.4元以下,然而当前的卖价还在1元~8元左右,要达到目标需要整个RFID产业包括设计、制造、封装、协议、后端网络以及阅读器成本等各方面协同压缩成本,这其中也离不***际组织、***府部门以及大财团和商业公司的共同努力。

4.物联网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在使用这些物联网新技术时,要充分衡量好其中的利与弊,做好应对可能会来自企业内部的一些保守派的反对的准备。

4.2要使仓储管理人员能尽旱掌握好物联网操作技术,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各种培训,提高其劳动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仓储管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4.3因为物联网技术还没有大规模普及,技术的不成熟和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一直是存在的问题,所以企业在使用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使用。

5.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虽然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劣势和问题,但是综合考虑它的价值还是大于它的弊端的,所以在未来应该可以较好的发展,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会越来越方便快捷。我想随着感知技术集成应用的发展,这将将成为一个潮流。人们对物品物理性能的日益关注,将推动仓储业各类感知技术的集成应用。例如,RFID 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可以对水果、粮食、蔬菜、药品等具有特殊要求的仓储物品进行更具深度的感知,为人们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2010 年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正朝着仓储环境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危险品的物流管理中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危险品及其容器的状态,从而为危险品物流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提供安全保障,保证产品质量。

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在未来也将将得到广泛应用。第三代(3rd Generation,简称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仓储配送中心搭建无线网络系统创造了条件。现在,无线技术在仓储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多应用。像无线电子标签辅助拣选系统可以省却布线环节,很大的方便了系统建设。2013年,预计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在仓储物联网领域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搬运车将融入仓储物联网。近年来,无人搬运车与物流系统的物联网联网作业、智能运作,实现了智慧物流。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一定会使无人搬运车获得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

随着RFID 技术在仓储业的应用的快速发展,仓储物联网将会出现互通互联的大趋势。

在仓储领域,RFID 的应用将由点到面,逐步拓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产生更大的效益。

虽然现在物联网技术还仅局限于在***的仓储配送中心内部联网应用,仍然是***的、局域的智能仓储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将这些***的智能仓储系统联网,实现互通互联,组成真正的仓储物联网,就是在智能仓储基础上产生新的变革,这会带来仓储信息化的***。

这将完全打破原来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甚至会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现代物流技术装备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现代仓储、物流中心的结构带来***性的变化。随着不断的探索,相信在未来会实现真正的智慧物流,这将是全新的变革,将会打开崭新的物流发展新篇章。

6.结语

本文对物联网技术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重点研究了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对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中的利弊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分析,充分了解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等问题。最后,对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中的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物联网技术不仅对仓储行业影响深远,相信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物流业也将会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产生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6)

[2]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22(12)

[3]张仁彬,李玉民.基于物联网技术仓储管理系统研究[J].物流科技,2011(6)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5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联网;物联网技术

中***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20日

我国于2009年正式提出建立传感信息中心,之后许多省市都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诸多领域中的运用。但很长时间里,物联网概念几乎家喻户晓,看似发展迅速,实则缺乏理性且进展缓慢。随着2013年的《***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才标志着物联网发展***策顶层架构设计基本完成,同时意味着物联网迈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企业运用现状

物流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活动,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支持。当前物联网运用主要集中生产领域和物流领域。特别是在物流领域,物流公司与物联网关系十分密切,通过物联网建设,企业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的顺利运行,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也将获得很大的改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物流的效率。不但可以减少仓储物流、人力成本、货物装卸等物流成本。而且贯穿全覆盖的物联网,可以使得整个供应链精准、透明和高效,实现了传统物流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2013年根据物流行业协会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物流行业物联网设备增长幅度超过60%,物流作业状况的物联网管理系统增幅在26%,物联网技术设备得到广泛运用。物联网技术对配送过程的透明化管理和信息追踪,效果十分显著。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出货量增长35%以上。在自动输送分拣系统、自动化仓储系统,红外感知技术、激光感知技术、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等各项物联网感知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物流订单处理流程上,实现订单拣选信息自动处理成语音系统,语音拣选系统拣选信息输入拣选显示设备,减少了环节,加快了工作节奏。物联网技术对自动化智能仓库领域的管理大大提高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出货效率飞速提高,更使得单品出货量较大的物流企业增强了竞争力。激光导引、磁条感知和物联网智能搬运系统在自动化物流中心的应用也很多,增长率在28%以上。在货物出入库方面,物联网系统根据信息指令对货物进行智能堆码跺,也是物流技术装备物联网技术的主要领域。总之,2013年是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高速增长和发展的一年。

二、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物联网法律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所产生的复合性问题。物联网建设涉及到交通、环境、***府工作、公共安全、财务安全、个人健康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完善它需要多种力量的整合。当前物联网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物流企业的物联网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这些新型问题是对现有法律体系的挑战,同时并不排斥复合传统的法律。传统法律体系中的侵权、违约、个人隐私、公共安全等问题全部都会再现,同时由于物流企业的自身特征,物联网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又会在其中得到延伸。

(二)潜在的安全问题。物联网建设要求信息化,需要信息的开放,而安全性要求信息的***,因此需要做的信息化和安全性的统筹兼顾。由于物联网是由大量设备构成,所以影响通信网络、传统网络、移动网络的安全。在物联网的应用中,如果网络安全无保障,那么个人隐私、物品信息等随时都可能被泄露。而且如果网络不安全,物联网的应用为黑客提供了远程控制他人物品,甚至有造成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如篡改危险品物流信息,夺取机场、车站物流管理权限。所以,物联网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技术设备的安全问题。物联网技术使物流企业节约人力成本,实现远程操控机器完成一些复杂、危险和机械的工作。这样,物联网技术设备多数是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地点工作,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接触到这些设备。而且物联网操作设备功能简单、携带能量少,这使得它们无法拥有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但同时物联网涉及的通信网络多种多样,数据传输也没有特定的标准,安全保护体系不完善。如果针对物联网设备或操控设备的传感器进行破坏,通过破译传感器通信协议,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或对它们进行非法操控,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核心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虽然物联网本身核心网络具有完整的安全保护能力。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物流企业在建设物联网时,普遍都有:节点数量庞大,而且以集群方式存在的特点。这样数据信息在传输时,大量物联网设备发送数据,远远高于目前的IP网所提供的能力,进而造成网络拥塞。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物流企业的通行网络都是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所以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必须解决地址空间空缺,网络安全标准,物联网核心网络数据分组技术等问题。此外,物流企业通信网络的安全架构均是从人的通信角度设计的,不完全适用于机器间的通信,如果基于现有的互联网安全机制建设物联网,又会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关系。

最后,各环节加密的安全问题。当前,网络层传输的加密机制通常是逐跳加密,即信息发送过程中数据是加密的,但是途经的每个节点上都是需要解密和加密,这样导致数据在每个节点都是明文。这样可以适用所有物流作业业务,各业务可在同一个物联网业务平台管理,保障了物联网的高效率、低成本。但是,逐跳加密是要在各节点进行解密,所有节点都有可能被破解加密的信息,因此逐跳加密对传输路径中各节点的可信任度要求很高。在业务层传输的加密机制大都是端到端的,即信息仅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各节点上均是密文。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作业状况选择不同等级的安全保护策略,从而可以为高安全要求的业务定制高安全等级的保护。但是,这种加密机制不对消息的目的地址进行保护,从而不能掩盖传输消息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同样会受到恶意攻击。

总之,多元的数量庞大的物联网核心网络,需要一个统一且强大的安全管理平台;明确物联网中的特殊安全需要,供何种等级的安全保护,架构合理的适合物流企业的物联网安全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最大障碍。

(三)物联网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建设包括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编码,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要规范、通畅、稳定,要科学、合理、深入的研究物流企业工作流程方式。标准不统一,影响物联网的推进。现有各行各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对物品的编码结构形式各异,对构建互联互通的物联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现在全国都在进行物联网技术标准统一的工作,是全国物流企业所面对的难题。

(四)技术不够成熟。在物联网技术中,相对已较为成熟,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是卫星定位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但作为物联网技术核心的RFID和传感器技术,还未能产业化、规模化。RFID技术目前仍以低频为主,而高频RFID刚进入产业化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解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改造成本过高。改造成本高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中应用的一大障碍。关键原因是核心技术和标准未能实现自主、芯片和高端传感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样就给低利润率的物流产业带来沉重负担。

(六)缺少专业人才。目前,高校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多数是对实验室的建设或相近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改造,纯粹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很少,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三、完善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建立和应用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物联网的长效发展机制。物联网的实现不仅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会涉及有关管理、协调、合作等多方面的问题,还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

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个人隐私方面的法律规范。防止个人隐私信息被随意取得,避免人们担心隐私泄露而拒绝接受物联网的可能,这就要靠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策,鉴于法制在我国的不断完善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相关法律的出台将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二是要建立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法律就是保护这一利益的最有效地手段。保护物联网的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物联网企业的利益和生产研发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三是要完善物联网,特别是针对物流行业和各行业物流作业中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法律法规,其目的是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规范要求,确保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府部门要根据不同发展的阶段的特征,对相关法规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保证其有效性。

(二)加强安全保障。针对物流作业数据的识别以及感知功能方面是由很多个感知节点来共同实现的特点。从措施上补救:首先,建立一个远程的设备控制操作管理的平台,对于那些节点被破坏的,网络之中能够自动的愈合,网络相关的功能也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其次,针对物流企业物联网终端类型过于多元化,加之分布广泛、节点移动性、网络异构性和业务复杂性等特点。我们可以实行身份认证以及访问限制的有机组合进行控制。同时,使用云计算技术,用云储存来存储物联网那些海量资源数据;最后,在加密环节上,可以仅在感知和应用端产生明文,在网络中的其他节点都是密文传送,减少信息泄漏的节点,同时对于感知对象以及传感设备方面可以适当地进行互相的认证,在合法的情况以及环境之中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这样针对物流行业特点,从安全层面上保障了物联网的有效应用。

(三)整合产学研力量。由***府部门牵头,组织有关科研教育单位的专业力量,制定适合物流科学的物联网建设和应用的具体计划,分别对物流企业的技术、经济、管理等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府结合各种资源,建立统一的适合物流企业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同时,推动高校联合、委托高校定向培养、组织专家研讨会、互派学习,加快物流人才体系的建设。研究增强***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这样,既解决了物流企业对物联网人才缺乏的问题。高校也可以在物流企业建立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适合物流企业的物联网人才;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物联网专业建设,提高我国自主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物联网建设、改造和应用的成本,解决物联网在物流企业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也为***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四、总结

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物联网已经成为互联网之后的一次信息***。物流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促进物联网标准的协调统一、推动规模化发展,在将来日益竞争的环境中,打下良好的基础。物联网在物流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由于发展时间短,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律法规、安全保障、技术壁垒、人才匮乏等问题。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上述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从而促进物联网在物流企业中大规模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喜富.物联网与物流信息化[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1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6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应用

物联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将其在智能电网中进行应用。物联网在现代的意义主要是建立在通信协议基础上,是具有标准性和互操作性,同时,在使用时能够在配置性能和动态性优势网络的基础架构上。在智能电网中对物联网接口进行综合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实现智能电网和信息网络的有效整合,同时,也能更好的将其应用到智能电网中,同时要对其可行性和价值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智能电网的运行效果。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体系架构分析

现阶段,智能电网在技术方面的支持是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物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表现在极其突出的异构性特征上。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是要有一个适宜性的网络架构来作为基础和保障。在进行网络架构建设的时候,要保证网络架构满足可扩展性、开放性和分层性的特征,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在建设职能电网架构体系的时候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这样能够更好的对不同的分层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应用的效果也能进行更好的掌握。

1.1 感知层

在感知层中,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对物体的信息进行采集,然后进行识别和智能控制。为了能够得到试用的目的,在感知层可以应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物体的信息进行采集,同时利用识别技术对其进行识别,这样能够在完成信息采集以后自动化进行识别。在对物体的信息进行识别以后,可以利用智能传感技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智能电网架构体系中,感知层是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发挥的最有利位置。在智能电网运行环境中,可以建立嵌入式系统,这样在系统运行的时候能够更好的通过传感器以及采集装置对物质的环境信息、行为特征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获取,这样能够对物体的状态进行掌握。在感知层运行过程中,要保证运行的数据非常安全,同时也是非常可靠,系统在运行的时候要建立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同时要对监控数据进行传递。在对电气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的时候,对监测的数据不仅仅要实现以光纤通信作为载体进行传递,电气设备的部分是要利用无线传感技术的,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其运行的效率,同时在水平上也能进行提高。

1.2 传输层

在传输层中主要的任务是对感知层采集和识别以及控制的物体信息运输到应用层中,应用层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因此,传输层的只要功能就是信息传递。传输层在运行过程中,在技术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要传输的数据的覆盖全面性和精确性。现在,进行传输的时候主要是利用现代的技术条件,应用电力光纤网络和通信网络以及无线宽带网络进行,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数据转发和设备接入的目的。在传输层中,对接入网和核心网这两个方面还是要进行细化,这样才能保证电网系统和物联网能够更好的进行联通。在实际工作中,电力通信网能够辅助物联网进行工作,这样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在进行传递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完成传输过程。在传输层,对电力宽带通信网络是能够进行更好利用,这样能够保证物联网技术能够建立在一个网络环境是高速的和双向的平台上,能够保证传输数据的质量。

1.3 应用层

在应用层中,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对感知层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为一些决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同时也能保证其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应用层在运行的过程中是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应用设施。应用层的基础设施主要是要向物联网提供必要的要处理的信息,同时要得到物联网的技术支持。应用层的应用设施主要是要对智能计算机的应用进行模式识别,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干预,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数据信息的整合和处理。

2 智能电网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物联网技术相对于常规网络通信技术的最主要优势体现在:在有关实体属性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等多个方面更加的可靠,动作响应更加的顺序,且处理质量更加有效。依托于物联网中的关键性、成熟性技术,势必会对提高智能电网的综合使用质量发挥显著的功效与价值。现分别从变电站状态检修以及线路动态评分这两个方面入手,就智能电网依托于应用物联网技术所取得的优势及其应用要点展开详细分析与说明。

2.1 智能电网变电站状态检修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依赖于对传感器的应用,能够对变电站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性的判断,做出相关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维修的决策;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监督与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维护工作的时效性,从而避免出现设备维护滞后性方面的问题。由此,兼顾了设备运行有效性与成本控制目标的双向实现。

在智能电网运行系统当中,变电站的状态检修工作意义非凡。在以物联网技术对其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可以依赖于对传感器装置的应用,就设备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达到检测异常运行故障的目的。举例来说,可以就相关参数的预期水平进行设定,一旦在实际数值高于这一预定数值,则会触发相应的维护指令,并转入对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当中,提高维护检修的针对性,避免预防性维护费用的大量支出,经济性优势也比较突出。

2.2 智能电网线路动态评分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动态评级使用的技术多种多样。动态评级以气候条件为基础,可以应用气温、太阳能集热器与风速来建立方程式,将气候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达到对当地电线所对应气候参数的反应。其他动态评级技术可以***路上依赖于传感器,将导体温度转化为等量的风速,汇同其他相关参数,共同计算得出线路所对应动态评级。还有一种动态评级技术用于监测线路下垂度、张度数据,并将以上数据以等量风速的方式表示。通过对以上技术的应用,使得输电容量的增益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3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样就使得网络技术要不断的提高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电力系统中,国家电网对通信网的网络也是非常依赖,主要要对专网结构进行掌握,这样是不会出现和电信网进行互联情况,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物联网的技术安全,同时也能对应用环境的安全性进行保证。将物联网技术融合在电网建设中,是一项非常困难的问题,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要非常重视,加大研究力度,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好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李娜,陈晰,吴帆,等.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信息聚合技术[J].信息通信技术,2010,4(2):21-28.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7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医药物流;药品流通

医药物流不只是简单的药品配送,它基于一定的物流技术设备与管理信息系统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通过对药品供销配运环节的进一步优化而达到减少库存与配送时间、货物分拣差错率以及物流成本且提高订单处理能力、资金使用效益与服务水平的目的,进而实现医药物流的效益化、信息化及自动化。物联网技术以其优势在医疗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势是近几年来在***府的积极推动下,更是在医药物流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是对物联网技术在医药物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1、物联网技术在药品流通中的应用

药品流通主要有流通成本及在流通过程中药品发生质变或药品失效以及假药混入等两个方面的问题。医药物流中有效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RFID射频识别系统对流通过程中的药品进行识别标志、监控、定位及跟踪等,及时掌握药品流通的最新信息,为优化药品流通中各环节的作业过程并有效解决流通中的问题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目前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药品流通应用模型采用是“EPCGlobal”物联网架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药品生产完成后,医药企业需贴记录了药品保质期、生产日期、制造厂、产品批号以及单位容量等产品信息的有存储EPC标志的RFID射频识别标签在药品上。EPC代码是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唯一标志。连接医药企业的识读器在药品出厂时,会通过本地计算机系统将药品的EPC代码传输至中间件Savant,而本地EPC信息服务器EPCIS在记录Savant收集到的药品相关信息时,会将药品信息通过网络注册到ONS对象名解析服务器中,而ONS服务器再将药品信息转换成为PML实体标记语言,并生成对应PML文件后通过PML服务器将其存储。药品流通的任一环节都由识读器传输药品EPC代码给Savant,而Savant通过获取的PML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查询药品信息并各具实际情况变化对PML服务器上的信息进行更新。

2、物联网技术在药品防伪中的应用

传统的药品防伪技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许多问题,对于药品防伪方面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应用与药品防伪系统,利用基于RFID(射频识别系统)的唯一标志性防伪方法,在药品防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需要加密传输数据,并通过极小加密法TEA以及典型HASH锁法等适当的加密算法,为数据传输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数据的安全传输,还可以利用数字签名方式来是实现,不过电子标签上的内容需要在含有产品唯一标识的基础上保有采用公共密研体系的制造商数字签名,制造商通过认证中心分配的私钥对提供的保质期、生产日期与产品批次等产品信息以及散列的产品唯一编号函数值进行签名。基于RFID(射频识别系统)的药品防伪系统,不仅可以通过药品编码进行药品的自动识别与唯一标识,还可以利用数字签名方式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并且能通过药品相关的历史文件对药品来源进行补充验证。

3、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药品管理主要有病患药物服用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药品发放以及药库等中药品的存储和发放两个部分:(1)对于病患药物服用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药品发放,可通过对药品RFID标签以及病患移动医疗卡信息等进行读取并经过对比核实准确后方可领取药品,若有不匹配信息出现就会发出警告,这对于避免临床用药错误率有重要意义。(2)而通过RFID技术可加强对药库等中的药品管理,利用危险或重要药品上的RFID标签,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药品存货架位置、出入库时间、产品批次、药品去向以及相关使用人员等各方面的信息,为存储、分发、跟踪及审计药品提供很大便利,尤其是药房人员配药工作随取药人流量多而加重,极易出现问题和差错,但利用RFID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且RFID系统可以对药品配置进行检查,如有问题会发出警报提醒配药人员,大大加强了对药品的管理和配置。

结束语

总之,物联网技术以其独具优势在医药物流中得到认可和应用,这对于提高医药物流的效率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又重要意义,对实现医药物流的高效性、经济性与可靠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特别是卫生系统信息化与***府促进措施的实施,都不断推进了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部)



参考文献

[1] 朱云鹏,杨永清.基于物联网的医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再造[J].管理观察,2011(9).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8

【关键词】 物联网; 镇痛管理; 镇痛泵; 监测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Management/QU Yan-xin,CAO Le-ping,CAO Chun-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9):123-126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mobile internet of things i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management.Method:100 patients who needed analgesia after cesarean section from May 2014 to Nov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had 50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nalgesia management through traditional electronic analgesic pump,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nalgesia management through the mobile internet of things.The scores of analgesia,the processing time of alarm event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differences in NRS scores and complications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rocessing time of alarm ev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atisfaction score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abov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Analgesic management; Analgesic pump; Monitor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ongzhou District in Nantong City,Nantong 226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9.037

随着人们对术后镇痛要求的提高,手术后镇痛泵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麻醉医师工作量也日益繁重。国内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虽然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但由于镇痛泵分布在各个病房,镇痛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到麻醉科,麻醉科又往往人力紧张,镇痛管理服务仍不能使患者满意[1]。因此,如何加强镇痛泵的管理监测,提高术后镇痛泵管理工作效率,显得十分迫切。

无线镇痛泵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镇痛管理技术[2]。本科室于2013年引进使用,该技术能通过无线电传输形式将正在运行的镇痛泵(患者端)的信息集中到镇痛管理监测工作站(医师端)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医护人员对使用中的无线镇痛泵进行集中化地监控,该系统能安全地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个体化***中,较传统电子镇痛泵管理有较大提高。但仍然未能摆脱固定场所工作管理模式,无法实现物联网移动管理[3]。2014年,本科室结合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将该无线镇痛管理系统,通过桌面虚拟化平台(桌面平移技术)平移到无线终端[4]。打破传统的管理思路,实现术后镇痛的网络化管理,现就其管理镇痛病人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11月剖宫产术后需要镇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Ⅰ~Ⅱ级,年龄18~32岁,体重50~90 kg,均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技术方法 由中国电信提供的桌面平移(移动办公标准版)是通过镜像虚拟化安全接入技术,将原有客户PC上的各类信息化办公系统无缝平移到移动终端上,满足客户随时随地工作的需求。只需要一台移动云办公管理平台,一台服务器,无需再针对客户的每个办公系统做二次开发,简单的部署就可实现客户的移动办公需求。笔者先搭建移动云办公管理平台,将云服务器(中国电信提供))和手术室无线镇痛监测平台(江苏人先无线镇痛系统终端)对接,利用桌面平移技术(中国电信提供)将无线镇痛监测平台信息平移到云平台设备中,通过云接入管理平台连接互联网。医护个人终端(手机、PC、平板)安装桌面平移客户端软件(中国电信提供),可以随时通过电信网络访问云平台的信息,实现镇痛监测的移动化管理和信息化处理。

1.2.2 麻醉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硬腰联合麻醉,穿刺点L2~3间隙,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1.5 mL(布比卡因2 mL与脑脊液1 mL的混合液),然后再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调节麻醉平面在T6以下。平面欠佳时,硬膜外注射2%利多卡因。术中根据血压下降情况适当注入麻黄素,术中除缩宫素外均未给予任何辅助药物。

1.2.3 管理模式及镇痛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子镇痛泵管理模式:麻醉科安排人员每天查房1次,观察设备运行情况,镇痛效果,有无术后镇痛并发症,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填写相关记录单。非巡视时间如发生特殊情况,由病房医护人员和麻醉科联系。观察组采用物联网移动管理模式:除采用对照组定时探访外,麻醉科医护人员通过个人终端随时对镇痛泵使用情况进行全天候跟踪监控,发现情况,主动介入处理,记录单采用云办公处理。两组均采用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以负荷量+持续给药+自控给药镇痛48 h。配方:盐酸吗啡4.0 mg+甲磺酸罗哌卡因119 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参数设置:持续量2.0 mL/h,单次量4 mL/次,锁定时间30 min,负荷量以1.0 mg吗啡稀释生理盐水至5 mL,术毕前20 min硬膜外注入。手术结束后,对照组接普通电子镇痛泵,观察组接无线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 (1)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分别于PCEA后4、24、48 h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即患者用数字0~10,11个点来描述疼痛强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记录疼痛评分。这种评价方法患者易于理解和表达,是一种简单有效和最为常用的疼痛评价方法,可对即时疼痛及综合疼痛进行评估,在疼痛进展的识别上作用更显著[5]。(2)观察有无低血压、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术后镇痛并发症。(3)观察镇痛泵相关报警事件处理情况(堵塞、电池耗尽、输液结束硬膜外管拔除等)。(4)术后镇痛48 h后,本科室结合改良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和《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在疼痛***结束后由患者评估满意度[6]。让患者根据镇痛效果、不良反应、麻醉科医护管理服务及术后患者疼痛所受到的关注对整体镇痛处理的满意度做出评估,“0”为十分不满意,“10”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6分以下为不满意,6~8分为一般,8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NRS得分比较 对照组PCEA后4、24、48 h的NRS得分分别为(1.4±1.1)分,(1.5±1.4)分,

(1.4±1.2)分;观察组PCEA后4、24、48 h的NRS得分分别为(1.3±1.1)分,(1.8±1.4)分,(1.5±1.3)分,两组不同时间NR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镇痛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发生。两组术后镇痛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比较 例(%)

组别 低血压 恶心呕吐 皮肤瘙痒 下肢麻木 呼吸抑制

对照组(n=50) 0 5(10) 3(6) 2(4) 0

观察组(n=50) 0 6(12) 2(4) 2(4) 0

2.3 两组镇痛泵相关报警情况比较 由于自控性镇痛泵患者自控按压次数的不同,镇痛泵输液实际结束时间和理论预计时间存在差异。对照组38例在输液结束,机器报警后,由病房医护人员通知麻醉科后予以拔出,12例在理论预计输液即将结束前,由麻醉科工作人员予以拔除。观察组,由于麻醉科工作人员在个人终端上可以连续实时观测输液量情况,50例硬膜外镇痛泵拔除均在输液即将结束前主动给予拔除,未由病房通知。对照组在镇痛泵报警后,均由病房医护人员通知麻醉科后予以处理沟通,1例为硬膜外管打折堵塞,1例镇痛不足为硬膜外管脱落所致,改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麻醉科工作人员均从个人移动终端监测平台主动发现报警提示并予以处理,未由病房通知。其中1例镇痛不足者为产妇哺***中意外拉脱硬膜外管引起,产妇未有觉察,家属对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处理非常满意,见表2。

表2 两组镇痛泵报警情况比较 例

组别 堵塞或气泡 电池电压不足 镇痛不足*

对照组(n=50) 4 0 1

观察组(n=50) 4 1 2

*在一个锁定时间内自控键按压次数大于2次

2.4 两组报警事件处理时间比较 对照组从机器报警到麻醉医师接到病房通知去病房处理43次,平均时间为(25±10)min;观察组麻醉医师从个人终端观测到各种信息到病房处理57次,平均时间为(10±5)min。观察组报警事件处理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术后满意度评分及满意情况比较

组别 满意度评分(分) 满意

例(%) 一般

例(%) 不满意

例(%)

对照组(n=50) 7.64±0.96 35(70) 14(28) 1(2)

观察组(n=50) 8.35±1.03* 44(88)* 6(12) 0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中指出,急性疼痛管理的目标要求达到:(1)最大程度的镇痛。(2)最小的不良反应(无难以耐受的副作用)。(3)最佳的躯体和心理功能。(4)最好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7]。使用新型的镇痛装置和技术是现代“积极”的镇痛方法[8]。患者满意度是患者期望达到满足的程度,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判断,是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和医护人员水平的总体评价,与疼痛的剧烈程度无关,而与镇痛管理的效果显著相关[9]。一旦患者及家属理解了医护人员为减轻其术后疼痛所做的努力,他们的满意度会大大提高[8]。

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术后镇痛不良反应也无明显差别,但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有明显差别。显然镇痛泵相关事件的处理,医护人员管理服务成为了影响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的重要原因。观察组采用新型的镇痛装置和创新式的管理方法实现了PCA的信息化,极大拉近了医患服务距离,缩短了相关事件处理时间。这种主动介入式管理服务让患者觉得受到了医护人员更深的关怀和重视。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应用,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10]。医学物联网将物联网技术和医学无线传感器技术应用在医学中,把物联网和互联网整合,实现医院、患者和医疗设备的互动。它可以对整个网络内的医生、患者和设备完成实时的管理和调控,达到对医疗动态的实时监测、连续跟踪管理并指导精准的医疗决策。物联网医学技术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医学无线传感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应用。目前国内物联网医学在诊断管理睡眠呼吸疾患等方面已得到初步应用[11]。

随着现代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当前临床麻醉医师工作量也日趋繁重,严重透支着医师的体力甚至生命[12]。医院手术后患者往往分散于医院各个楼层和单元,巡回管理者往往会花相当多的时间甚至大半天时间穿梭于各个医疗单位之间,通过使用物联网移动化管理,能让管理者随时通过个人手机等终端了解固定镇痛监测平台上的信息,及时调整、优化、管理巡回路径,既节省体力,又节省时间,此管理方式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医护更轻松。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对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代表了医疗服务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是医疗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13]。当前临床麻醉服务的理念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物联网、云计算的快速兴起和普及,移动医疗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不可阻挡,医疗物联网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医疗领域整体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14]。但由于物联网医疗硬软件开发成本高,物联网临床应用仍不十分广泛[15]。怎样利用现有的技术,降低开发成本服务于临床麻醉工作,给目前的麻醉临床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本研究把新型的术后无线镇痛泵管理系统和成熟的移动云办公平台技术进行虚拟对接,实现了术后镇痛的互联网络化管理,极大降低了硬软件二次开发成本,实现了医护人员24 h无缝隙监测管理,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极大方便了医师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使患者更满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开发成本低,适应时展和要求,对在PCA信息化条件下优化急性疼痛管理流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溪,黄宇光,罗爱伦.术后镇痛的规范化管理[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0):798.

[2]满t.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镇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装备,2012,25(12):16-17.

[3]曹汉忠,刘存明,鲍红光,等.无线镇痛泵系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2010,31(2):127-130.

[4]刘夏.云桌面应用研究概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23(7):12-16.

[5]徐城,杨晓秋,刘丹彦.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在临床疼痛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3):210-212.

[6]沈曲,李峥.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49-1051.

[7]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3):190-197.

[8]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

[9] Luckett T,Davidson P M,Green A,et al.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cancer pai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cent qualitative studies aimed at developing insights for managing barriers and optimizing facilitators within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patient care[J].J Pain Symptom Manag,2013,46(2):229-253.

[10]杨达伟,张静,白春学.物联网医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18):1438-1441.

[11]吴晓丹,宋元林,李善群,等.物联网在睡眠呼吸紊乱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9):1512-1515.

[12]陈绍辉,罗爱伦,赵晶,等.麻醉医师工作量和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关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6):481-482.

[13]陆齐.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有效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2):50-51.

[14]张涛.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173.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9

【关键词】物联网 ***工行业 应用

1 引言

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物与物的相连。任何物品都可以通过采用定位技术、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按照相关的既定协议,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并且实现信息的通信和交换。物联网是智能化的跟踪监控手段,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特殊物品与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可以保证监控人员动态的掌握相关信息,提高业务处理流程的效率,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对传统产业振兴的有力措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府相关机构逐渐开始着手定制物联网产业发展计划。下文对于物联网技术在***工行业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 物联网技术的技术分析

现代世界互联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整体架构越来越大。截止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网民规模不断增大,互联网安全问题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网络犯罪、攻击都已经成为了各国互联网安全管理中的重点问题。网络战争也逐渐成为了未来世界战争的重要武器和工具,基于互联网技术来融合新技术,形成智能化的物联网已经成为了未来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将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发展相结合,让人类与物理世界规律进行更好的适应,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动态控制,实现了对生活环境的有效管理,进而促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工行业作为各国科技发展的前排产业,其中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一大亮点。***工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是整体综合国力的切实体现。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新产业发展了巨大的变革,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更好的推进了我国各项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工行业发展的必需条件。

3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行业的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型智能化设备与嵌入式设备的研发进程不断加快,并且相关技术经验得到了大量的积累,为后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物联网技术在***工行业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智能化基础。与此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工行业中已经有了想当长的一段时间。生产线上各种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应用,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管理。与此同时,很多先进的企业已经逐渐应用了数字化的制造体系,并且开发了相关自动化设备。物联网技术在***工行业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自动化基础。

***工行业的生产具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与效益要求,并且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要求很高。***工行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并且以创新的理念,对于生产流程、工艺、检测、质量控制等进行完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也提出了一系列环保转型的需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加满足新时期新生产模式的具体需求。

4 物联网技术在***工行业的应用

4.1 行业现有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

物联网技术与***工行业技术整合之前,需要严格的考虑***工生产中的相关技术标准,并且设置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有效的应用模式。在行业技术与新技术融合的过程中,要对于原有***工安全生产技术、生产流程管理、保密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新老技术的集成。现阶段,很多企业和机构都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工生产中的应用,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工行业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保证每个细节都得到有效的把握。

4.2 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监测和管理

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在行业生产的过程中,嵌入相关物联网接口。在生产***民用车辆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定位系统,保证物联网定位信息获取。与此同时,嵌入相关产品识别设备,并且通过采用统一编码体系,实现对产品生产、维修的统一技术支持。物联网技术应用还要对于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统计,通过***检测,保证生产过程得到有力的支撑。其次,在生产***工特种产品时,要保证全过程的远程监测与管理。***工行业生产中,经常会有一些具有较大毒性,易燃易爆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生产进行远程监测。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传统的现场生产总线中,可以基于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构建有效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通过相关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效、安全,达到了现代***工生产中对于“绿色”生产的要求。

最后,物联网技术与维修保障服务的完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对于***工产品的采购、设计、制造、运输、仓储、配送等不同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维修和售后的服务水平。嵌入相关智能化的物联网设备,对于产品故障诊断、维修、信息交互等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

5 结束语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工行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好的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我国尖端科技产业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习阳.物联网技术在***工行业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0(12).

[2]孙红,张建宏,秦守文,屠佥炜,王晓婉,吴钱忠.物联网统一编码体系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09).

[3]杜源峰,孔宁,田野,毛伟.带智能预测缓存的物联网标识解析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9).

物联网应用技术篇10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理念 应用恶略 物联网

中***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多种形态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属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产品,同时也是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结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生活,同时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模式已经进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中,各种可能将逐渐成为现实。从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后,物联网属于一种全新的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同时也说明了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1 物联网概述

在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与红外感应器等信息设备与技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已经约定的协议作为根据,在物品与互联网之间建立起信息交换的桥梁,这样就构建成定位、跟踪、调控、监控与识别的网络系统。通过简单的概述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在整个程序流通与系统构建过程,无需人为操作与干预,就能够自动识别对象,获取对象的属性信息,以达到目标对对象信息互联与共享[1]。从物联运行的全过程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运行通常包括这几个步骤:首先,标识。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传感设备就可以对编制物体对象的ID与属性,将静态的属性进行标准并存储在标签内,随后就可以应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探测与识别。其次,识别。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设备识别技术就能够将对象的属性信息识别出,并且还将获取的识别信息转换成为可以传输的格式进行传输。最后,通信,在经过信息标识与识别后就可以读取对象信息的属性信息,同时还将其利用网络系统传递到信息处理中心,这样物联网也就完成了通信与数据的处理。

2 物联网关键技术

从物联网结构体系中就可以了解到,其主要由网络层、业务应用层与感知延伸层。物联网的这几项结构体系都具有自己应有的功能,并在物联网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这么几项。首先,易购融合网络平台。通过物联网的联结功能,能够实现终端节点的连接。应用该种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基础性网络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结构网络共性的融合与个性的协同。而共性的融合就是不同的易购网络融合公共通信平台的各种骨干传输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而构成一张大网[2]。其次,感知节点与终端。通过感知节点,不仅可以收集食物本身信息,还能够存促、融合与处理事务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样物联网就会了解更多事物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后就是业务支撑与智能处理。业务支撑首先要做的就是探索物联网业务需求与应用场景。在研究分析业务场景与业务需求之前,就需要对业务的特点与性能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界定业务所具有的通用功能,随后就能够抽象画处理网络资源。另外,通过设计各类业务的结构、开发业务人物分布平台的方式,扩展接口,这样就能够制定与底层异构网络没有关系的业务分发机制。

3 物联网技术用策略

在后期的发展中,物联网将是发展的重点内容,并且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宽,同时会对人们的多方面产生影响,进而为人们提供便利。但是如何将其变成现实,仍需要经过策略。

3.1 树立融合、共享意识

在季候发展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一点就是树立融合、共享意识。融合,就是实现各个领域资源的共享,针对这项要求,在之前有很多技术就已经提到。融合的目的就是促使未来的网络能够相互融合,可以扩展各个领域范围的信息,进而实现物联网纵向与横向的共同发展。通过有效的融合能够带来维护简单、适应性强与应用费用低等特点。通过物联网能够促使各食物之间形成一条通道,将各个分散的事物联系起来,促使事物之间能够交流,而这样就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这必然是信息技术时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发展的主流。通过多项信息的相互融合与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

3.2 加强产业与行业之间的合作

再次过程中需要加强行业之间发展的协调。物联网在各行业中应用得极为广泛,并且各行业之间必然会产生交叉。而这种交叉不利于物联网的管理与技术共享。这也就说明了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各行相互之间的积极配合与协作,唯有如此才可以促进物联网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物联网产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物联网本来就属于一个繁杂的产业链,自动控制与射频识别在产业链上端获得极大的发展,借助于此,下端的销售与管理才能够获得提升,并且还能够加强产业之间的融合[3]。要想物联网发展更好,就需要加强产业之间的联合,唯有产业的每个环节能够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推动物联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4 结语

物联网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其更是技术改革的变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物联网技术的影响,并且物联技术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关乎行业发展。因此,致力于物联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洪敏.中国物联网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物联网应用技术10篇

学习

高校武术教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武术教学10篇,内容包括大学传统武术教学,高校武术教学的方法和案例。武术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体育形式,有着很强的观赏性,同时兼具健身、攻防和修身养性的功能,这是其他传统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因此武术并不能单纯视

学习

高校声乐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声乐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声乐课感悟小论文,高校声乐精品教案。(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

学习

大学生就业创业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策。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其原因(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据***统计,2001年大学毕业生115万,2002年达145万,比2001年增长26%;2003年大学毕业生增至212万,与

学习

会计就业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就业10篇,内容包括会计就业前景心得体会,会计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范文。兴趣:听音乐,看书,逛街技能: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历目标:取得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二、会计专业就业方向及形式分析在我国现阶段,全国

学习

数控加工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数控加工,内容包括数控加工案例大全集,数控加工合集大全。2.操作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很多学校虽然添置了大量数控设备,但出于人身、机床安全方面的考虑,学生的实习材料大多还是铝料、塑料,并没有进入真刀实***的实

学习

审美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审美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与审美论文,审美教育论文1000字。大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的有效路径在实践美育的过程中,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渗透美育,已经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有研究者从大学语文

学习

高校广告设计教学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广告设计教学10篇,内容包括大学学习广告设计,高校广告设计教案。学生只知道熟练运用工具。头脑中没有整体规划。一般中型广告公司,专注于专业设计,往往招聘一些专业上比较有创意,能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的毕业大学生。

学习

中职就业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就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职论文发表期刊,中职就业前景规划论文1000字。2.关注创业教育教材开发目前市面上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但绝大部分缺乏系统专业的创业知识,而且基本是以理论为主,没有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很难吸引

学习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美术教学改革10篇,内容包括美术高考改革最新方案,美术教学现状及改革。1.建立科学的美术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高校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作为教学的主

学习

高校素描教学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素描教学10篇,内容包括高校素描零基础教材推荐,大学里最好的素描教材。一、高校素描教学存在问题1.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当前,一些高校的素描教学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类似于高中美术教学。首先,素描教学形式单一,一些高

学习

妇产科护士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妇产科护士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妇产科护士月工作计划,妇产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文大全。一、加强病区管理,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今年,我科加强了病区的管理,注重晨晚间护理,使床整无皱折,并确保床单、被褥无血迹、

学习

高校教师教学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教师教学10篇,内容包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4000字,高校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2.教学绩效评估作用不明显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的作用并不明显。教师教学绩效评估往往被作为一种奖惩性手段,其结果往往和职称评定、晋升

学习

优秀大学生工作总结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大学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大学生工作总结模板范文经典,大学生工作总结及心得。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变革的必要性。第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学习

学校心里教育论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心里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学校心理教育论文题目,学生心理教育论文。校长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管理的价值是什么?也就是学校管理的理念。我认为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提升教育的价值,例如我们学校的管理理念就是“为教育增值

学习

物联网研究10篇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研究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博士研究方向,物联网研究思路和方法。目前“大智移云”这一词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域。“大智移云”,即大数据、智慧城市、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云计

学习

物联网时代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时代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十篇,物联网时代。何为“物联网”?朱宏说,物联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约定俗成的公认的概念,总体来说,它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项新技术。按照百度的解释,物联网(Inte

学习

物联网智能家居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智能家居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有哪些,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需求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家电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做饭用的电饭煲、微波炉、烤箱、电磁炉,饮水用的电热水器,抽油

学习

互联网时代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时代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时代解说词全集,互联网推广策划方案十篇。我们欢呼“互联网+”时代带来对传统行业的高效盘整时,似乎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盘整方式对行业利益格局的迅速颠覆,以及这种颠覆带来的爆炸性冲击效果。

学习

物联网发展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智能电表论文,物联网定位技术论文。1.2电信企业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可行性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物联网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世界ICT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信息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大大节

学习

互联网转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转型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转型图解大全,互联网转型的案例分析。从确定的“互联网化”着手。既然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企业,必须着手加上互联网。无论互联网如何进步,互联网的基础本质仍是信息的载体,是信

学习

物联网应用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应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应用论文汇编11篇,物联网智能电表论文。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

学习

互联网运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运营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运营手册大全,互联网运营最佳实践。IT与CT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主题,而互联网层出不穷的新商业模式、个性化需求和新业务,使得通信行业“应接不暇”,通信的交换能力通过新技术还能“勉强维持”,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