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10篇

中学历史教学篇1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兴趣;创新能力;合作精神

中***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05-01

一、对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反思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来采用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老师偶尔提一个问题,必定“惊起一滩鸥鹭”。如此课堂,学生怎能学好,更别说学以致用了。这种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新时代将逐步被淘汰。

二、新课程改革趋势的要求

教师在授课上要进行革新,首先要转变的就是观念。化“填鸭式”为“自主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阶段的学生缺少的就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趋势也要求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难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全身心投入。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老师可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多种模式,加深印象,分析理解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多花心思。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将PPT做得更吸引眼球,将死的历史通过一些鲜活的***片展示出来,使学生自己愿意去看、去学。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多的乐趣,并能够自己动脑思索,而不是一味的听、记、写。除了一些可行的课外实践,还可以在课堂上多搞一些其他形式的活动。历史知识小竞猜、历史观点辩论赛、历史成语大比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多样的授课方式,学生就不容易对这看似枯燥的历史课产生厌倦,反之,他们更容易学到知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将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让“教学”变成真正是在教人“学”。除了授人于学,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学生之间形成一条友谊链,让学生觉得自己被信任,被重视,而不是觉得老师厚此薄彼,如此,学生对于学习就会更有冲劲儿,对历史就能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老师去坚持不懈地开拓新的方式。

(二)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学习与探究”、“活动建议”等有关课外实践的素材,这为学生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也是历史新教学的一个方面,将创新教学引入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了对历史的认识,同时也体验和感受了生活。如在学习《先进的科学》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一些关于造纸技术的信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己体验造纸的过程,在过程中思索造纸的原理,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如果换成其他的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此种种,这就更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增强了创新意识,打破了以往学习的规规矩矩,思维也不再被禁锢。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是为了培养一种历史思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整合。以教材为依据,在实践中找依据,培养***思维,***探究的能力;在实践中找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相互协作。在这多元化的环境中,双赢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入这个观念。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有***的思维,但同时又少不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开放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依据兴趣形成合作小组。同一个班中不同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潜力都不尽相同,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合作小组就能让每个同学各显其能,各补其短。让他们共同参与、共同解决问题,发挥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合作小组将个人的竞争转化成了小组间的竞争。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明确的责任分工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培养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同时又有助于学生集体智力的发挥,让教师将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除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适当的和学生合作,这也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选用适合的课文让学生上讲台讲课,从学生的授课方式总结自己的不足,提出学生在理解上的误区。这既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又能让教师更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有利于“对症下药”。无论是师生合作还是生生合作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针对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等一系列的不足有效地施教。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总之,历史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人文性的学科,现如今的新课程删去了以前的繁琐内容,增强了趣味性与知识性。这就是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更多的是提高学习的能力。说到底,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学习历史的专注度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的。只有教师去探究、采用新方式,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王坦.合作学习述评[J].山东教育科研,1997年,第2期

中学历史教学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观;培养

前言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学生们历史观的培养主要是教师们课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们历史观的树立。因此,教师要一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现状,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为目标,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看待历史,形成自己新颖、独特、正确的历史观。

一、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观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历史观不正确,历史意识不够强烈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历史这一门课程,对历史的了解少之又少。而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时,也只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高考而努力。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之后就会发现,有的学生的历史观是陈旧的,并不符合当下的教学理念,觉得学习过去的历史知识是无用的,而有些学生甚至不了解历史观是什么,没有任何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

(二)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课下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教学,单纯地将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认为这样就完成了教学使命。其实不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课堂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教学、讲课,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在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们正确的看待历史。然而现实的教学中,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学生们也就无法做到通过历史的学习来深入了解和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就无法有自己独特的、新颖的历史观念。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一)通过历史人物角色的扮演来培养学生们的历史观

对于历史课堂来说,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学生们在听课时,难免会走神、开小差。而通过让学生们来扮演历史人物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历史观念。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扮演的前提是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人物,包括人物性格、思维习惯、社会地位等等,也要了解发生在该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也可以让学生们试着去解读,如此,学生们才能真正演绎和诠释出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也能在扮演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历史观,形成自己的历史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们自我观念的表达

新课改不断深入,在新课改教学目标下更注重学生们自我观念的表达。对于学生们来说,死记硬背历史理论并不能记得牢固,更无法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们自我观念的表达必须要改变死记硬背知识点的现状,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视角,学生之间的探讨和讨论能够让学生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探讨,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搜集资料,总结、分析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特点,准确把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师再深入解读以帮助学生们理解,统一形成对历史的认识高度。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使得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在历史的学习中,也有精华和糟粕,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是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不清哪一部分为精华,哪一部分为糟粕,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于教师来说,盲目地进行历史教学而不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是不科学的。一味的肯定历史,宣扬历史难免会使得学生将具有负面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当成生活的榜样,从而扭曲历史观,但是一味的否定、批判历史也是一样,会让学生们厌恶历史,同样扭曲了学生们的历史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必须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真相。

结束语

新课改对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们历史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课堂上注重学生们历史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教师们的教学任务。虽然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在学生们历史观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在教师和学生们的努力下,正确历史观的培养和树立并不是难事。(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林彩英.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中学历史教学篇3

一、历史学的认识功能是指历史知识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有它的渊源和成因,只有了解它的历史,才能把握它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就中学教育的学科体系而言,历史学可以为许多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科诸如语文、***治等提供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历史资料,因此可以说,历史知识是一个基本素养问题,历史知识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

历史学认识功能的发挥借助于历史知识的客观与精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求真精神。求真精神是历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认识功能的基础,只有通过求真,尽量做到接近历史的真实,其认识才会有效和有意义。体现在历史教学中,其主要形式就在于实践教学与探索教学。历史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有意识地安排史实真假的辩论与探索,实际上就是在形形的历史争论中,辨清真伪,其本身对学生精神的培养就是一种激励,因此围绕这一功能,按照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是重头戏。

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治形态》中“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一知识点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讲授和巩固这一知识点,我在“课堂巩固”这一环节中投影了曾经广为流传的《宰相刘罗锅》和央视版《康熙大帝》的片段,让学生从视频中去辨别真伪。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宰相刘罗锅》讲述的是清朝重臣刘墉的故事,而早在明初朱元璋就把中国丞相制度永久废除,因此仅从名字上看这部电视剧就犯了极大的错误。《康熙大帝》中称当时的***机大臣明珠、索额***为“明相”、“索相”也同样是对历史的误读。

这种通过历史知识去辨别历史真伪的设计,既巩固了学生基础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和探索历史事件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可谓一箭三雕。

二、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借鉴功能,即历史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供后来人借鉴。但长期以来,中学历史都只侧重于***治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改变了***治史“一史独大”的局面,大大拓展了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的资鉴功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彻底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将经济是基础,***治、文化是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讲透,将各方面内容完全彻底地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历史认识体系,为今后学生个人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整个专题六对今天就有很强借鉴意义。其中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主要讲述的是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所盛行的“自由资本主义”理论影响下,胡佛***府坚持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策,最终导致美国经济走向歧途,并很快发展成一次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而第二课《罗斯福新***》主要讲述的是面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新任总统罗斯福开出了一副前所未有的新药方: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这一药方不但使得美国经济逐渐摆脱了危机,还为西方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无独有偶,历史发展到今天,从美国开始的次贷金融危机再次席卷球,那么今天全世界受到影响的国家究竟该如何才能走出危机?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分析两次经济危机的异同,探索胡佛和罗斯福不同***策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启发学生从历史知识中寻求今天面对经济危机应该采取的措施和***策。

通过这个古今对比的例子,相信学生会得出或正确或偏颇的答案,但都会激励学生对历史知识借鉴作用的兴趣。

三、历史学的再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历史学的教育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说来,它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道德教育。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需要建立一套道德规范作为维护群体的纽带,都需要进行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就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二)理想教育。理想即人对于美好事物或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人的具体理想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必须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要尽可能的符合实际,否则就会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想。只有认清和符合了历史发展方向的理想,才能得到实现。

体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就是整个教师队伍,特别是历史教学应在科内课外有意识地利用自身熟知的历史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道德感,使其真正地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将来的发展中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真正的德才兼备,成为现代化的栋梁之材。

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专题六第三课《罗马人的法律》一课中“自然法”这一知识点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因为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超越具体法律条文、人人自觉遵守的法律观念,这种观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而当今西方世界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实则拜其所赐。那么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一员的我们是选择被动接受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还是积极主动地去享受那种无比崇高的法律意识呢?以小事而言,当你在美丽干净的校园里无意间扔下一片纸屑时,假如你觉得这无所谓,反正没人逮住我,那么你选择了前者;反之当你觉得校园环境必须靠大家共同维护,这种随意扔垃圾的行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从而主动将垃圾拾起时,你选择了后者。

再如,人教版选修四专题五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当讲到青年马克思时,我便投影了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段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同样,人教版选修四专题五第四课《新中国的缔造者》一课,同样是在讲到青年时,我出示了1918年正在湖南师范学校求学时的一段话:

“我们要为挽救国家、改造社会而奋斗,而不应该为自己的名利享乐而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虽然是些年轻人,但也应该负担改造社会的责任。”

中学历史教学篇4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中学历史教学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选取史料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牢记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很多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忽视,加上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水平不高,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高中历史教学效果都很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加快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史料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史料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基本素材,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朝代的兴亡交替中学习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历史规律进行进一步推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毫无用处的。相反,从历史史料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运用到生活中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良好习惯。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相对于传统历史教学,史料教学法除了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教学,还加强了对学生需求反馈的重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另外,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的历史教学方式,史料教学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总结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使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推广,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而史料教学是以历史史料为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并总结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选取合适的史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更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面对数量庞大的历史史料,高中历史教师不能一概而论,随意挑选,而是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选取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历史史料。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历史材料蕴含的客观道理。选取合适的史料,对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对史料的选取不当,不仅仅会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产生影响,还容易打乱学生听课的节奏,降低学生的听课效果,破坏一直以来构建的历史知识网络。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取至关重要。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恰当地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使得授课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二)适当进行提问和解读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对史料的解读,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选取的史料进行详细地解读、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与此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对史料的文化背景和古人的行为习惯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史料中蕴含的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古人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做出的决定,让学生真正理解史料中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等。在进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提问,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更好的吸收,还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的活跃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走神的现象,而且能够让学生时刻与教师的授课思维保持一致,使得课堂更加高效,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当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广大从事高中历史教育的客观工作者,能够尽快地掌握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核心,并在史料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在推行过程中融会贯通,勇于创新,最终达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历史素养的教学目的。

作者:程飞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东源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朱知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4(18):318-319.

[2]骆洪乾.浅析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11):250-251.

中学历史教学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教学探讨

[中***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83

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历史学科更为关注史料的应用,要求教师不断强化史料的教学价值,利用史料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对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作了如下探究。

一、注重史料的真实性

历史容不得半点虚假。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为基础,所以史料的真实性应该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教师在选择史料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从历史史实出发,选择有根有据的史料,并且加以储备和积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呈现最真实的史料,不可盲目删减、断章取义。只有在真实的史料中,学生才能正确地学好历史。

二、从教材的史料入手分析

在人教版的高中历史课本中,很多史料直接在“历史纵横”、“资料回放”以及课后“探究学结”中的“学习延伸”部分给出。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这部分史料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加以分析和应用,便有助于快速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课中提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可在“资料回放”这个环节给出《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史料片段。由于学生对文言文已经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仅需要为学生阅读此段并简单加以解释。这段史料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将不同章节的史料加以融合和对比,这样能够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史料观,对历史知识有整体把握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古希腊民主***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苏格拉底思想、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史料,如果教师能够加以综合整理,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与发展的历程。

三、选择多样性的史料

史料选择应该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史料中获取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史料类型的多样性,一个是史料视角的多样性。

1.注重史料类型的多样性

史料的类型包括很多,比如说文字史料、***片史料、视频史料、口述史料等。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史料类型,利用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比如,在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文字方面的史料(如史家著述)、***片方面的史料(如考古发现)等,还可以选择一些视频史料(如纪录片),通过多种史料互相结合,多方面印证中华文明的起源,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历史认识。

2.注重史料视角的多样性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多方面考虑问题,多视角观察问题。在历史这门学科中,不同的史料由于记录者的不同,会存在着视角或立场的不同,只有综合多种视角,才能够获得最接近真相的历史史实。因此,对于同一历史人物或者同一历史事件,教师应该注重选取不同视角的史料来综合分析。例如讲租界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中单一的史料,而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照片资料,如上海租界工部局大楼照片、巡捕房国籍不同的警务人员的照片、五卅惨案现场的照片、外滩建筑群照片、徐家汇天文台照片等,由于拍摄者的不同,这些史料的视角是不同的,而这些视角综合起来又能够证明租界的基本特点即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基地,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租界为中国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四、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教学目的主导下,教师应该关注史料教学,因为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形成方面意义重大。为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史料的运用,不断探索史料的应用方法,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静蕴.浅谈新课程下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2008(5).

中学历史教学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感途径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历史学习离不开基于时代背景的情感代入与认知还原,一个有思想维度的问题,一个令人神往、发人深思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内化。高中的历史有很多抽象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远离生活的史实通过情景创设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通过情境设置学生能够融入并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历史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以“评价秦始皇”为例,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先向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秦始皇的视频如《大秦帝国》,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抛出问题:“秦始皇我们众所周知,作为一代名人必然会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之首’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对他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呢?”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又或者在学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可以很好的借助于影视剧《芈月传》当中一段四方馆不同学派激烈辩论的场景,让学生模仿里面的人物进行讨论,其他学生补充评价。通过问题情境的设定,让学生提高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注意力集中,创造高效课堂,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历史感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各种古装影视剧的热播掀起了一股学习历史的热潮,并且受到很多高中生和年轻人的追捧,教师可以很好的抓住这点,将课本知识与网络热点、超话结合起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新鲜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播放最近深受喜爱的《国家宝藏》节目中关于“商鞅方升”这件宝物的影视片段。众所周知“商鞅方升”是一件商鞅变法期间的物品,是著名的秦国统一度量衡的证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赏,将在影视片段中看到的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既能加深印象,又能很好的将知识进行融合内化。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营造高效课堂,更长的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打破学生对于历史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转而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历史感

用史实说话,是历史核心素养要求之一。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历史感的培养不能仅仅让其被动的接受知识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问题的提出,材料的收集与处理等环节都需要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者,教学方式大多为枯燥的说教,学生犹如一个“大型容器”,被动的接受老师倾倒进去的知识,结果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课堂效果不理想。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做出改变,特别是学生应学会***思考,辩证的看待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问题抛出让学生***思考或者是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尽情的讨论,各抒己见不断进行思维的火花碰撞,学会从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当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探索获得解决办法,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

四、通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很多史实因为距离我们比较遥远,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感同身受,进而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比如在学习《南京条约》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将条约内容背诵下来并没有真正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想全方位的理解《南京条约》就要从鸦片战争开始,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开始。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自由讨论,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发现鸦片战争给清朝带来的严重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只有勤于记忆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理解消化,同时也需要背诵记忆巩固,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才能够灵活应用,在实践中培养历史感。

中学历史教学篇8

材料分析题解答的好与坏,直接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历史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教材内容的融会贯通。要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抓好历史资料教学是关键。这就给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然而,历史教学资料种类繁多:有文字资料、***片资料、数据资料……是不是每一类资料都要用?此外,除了教科书上的资料,还有教科书外的资料,是用教科书上的好,还是用教科书外的?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平时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点滴经验,谈谈如何科学选取历史资料进行教学。

一、立足教科书,围绕教科书的重点、难点选取材料

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比较多,知识的容量也比较大,几乎每一课都配有相关的资料:如,“学思之窗”“资料回放”中的***片、文字资料、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学生对这些资料,特别是教科书中的***片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料。如果每一处资料,每一幅***片都用上,教学的任务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不能够很好的突出。历史教学资料原本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果整堂课都在用资料,这堂课就显得有些头重脚轻,教师会因为用资料过多而手忙脚乱,学生学习会因为内容多而容易产生疲劳。所以,立足于基础知识,围绕教材重难点选取材料是我们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要考虑的。

二、与材料观点不同的史料,学术研究不同的观点,可作为知识拓展介绍给学生

在史料教学中,应尽量用好教科书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科书中的材料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用好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我们在教学中通常概括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求;奥斯曼土耳其阻断商路;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史学界在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时却有一些不同的观点:王加丰先生认为是东西方贸易的失衡、热那亚人为打破威尼斯商人的商业垄断,贾雪枫认为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间有点宽裕,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不同的学术观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历史课程教学的学术氛围。

三、把握课堂效率,精简史料内容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应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进行教学。与一个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很多,在教学的时候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与所教内容直接相关的、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资料教学,这样,才能起到史料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运用史学资料制作幻灯片时,应从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情出发:PPT一般保持在15张左右;每一段史料,一般不要超过100字。最近我上了一堂“辛亥***”的新授课,上课之前收集了很多史学资料,课件完成后一看,有40多张幻灯片。为了保障课堂效率,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忍痛割爱”,由原先的40多张幻灯片删减成30多张,最后又删到20张,整堂课下来,教学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凑,好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反应比较迅速,保证了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把握好教学时间,尽量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对于学生不懂的知识点、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着重分析,仔细讲解,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四、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

教师在运用史料时,通过预先设置的问题进行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发掘、领会史料的真正价值。

问题设置是否恰当、提问方式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史学资料的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突兀生硬、模棱两可。提问应准确科学,并具备一定的启发性、诱导性,具有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鲜明层次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深入浅出地切入问题的实质。例如,在讲辛亥***结局时,引导学生观察“1912年大事年表”,设置这样四个有坡度的问题:(1)为什么材料中大总统、***府、参议院、约法都是“临时”的?(2)1月袁世凯搜捕、杀害******人,在如此尖锐的矛盾下******人为什么还会把***权交给袁世凯?(3)为什么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就辞职?(4)为什么孙中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科学地组织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进而推动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有效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文献史料越来越多地被挖掘、运用,对学生史料综合能力的考查成了高考拿分的重点。根据文献史料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迁移书本知识来理解文献史料内涵,达到对文献史料进行正确的理解与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概括和表达,从而游刃有余地进行应试解题。

中学历史教学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知识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兴趣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史料知识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对教学内容起到丰富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史料知识本身是以故事的形式来阐述相应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例如,在学习《虎门销烟》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当时清***府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当时清***府的腐败无能,从而认识到虎门销烟的意义。对于我国历史来说,虎门销烟是一次戒赌行动。在讲解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从当时的背景知识讲起,将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自主感悟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史料知识的融入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了解历史相关知识内容,将学习的知识纳入到自身知识结构中,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以此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使学生认识历史规律和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中离不开史料知识的应用,但是史料知识的应用一定要适当,如果在教学中采用较少的史料知识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如果采用过多的史料知识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在教学中适当的应用史料知识才能够达到认识历史规律和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对清朝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学习时,可以利用史料知识让学生了解清***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体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时间概念,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历史年代的计算以及认识历史***表的相关技能。此外,要让学生具有对历史知识进行阅读、理解以及获取信息的相应能力,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表达,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明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也都有自己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历史的习惯,能够正确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认识、评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史料学习中能够获得历史学习的相关知识内容,并能够对其整理、判断,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史料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本身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在文字部分会用一些***片作为装饰之外,其他辅材料就是音像制品。教材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应用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对史料知识的应用给予一定的重视,通过对史料知识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有一定的重视,例如在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相关知识内容时,除了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还要能够借助一些历史***片或者是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时的青铜文明。但是如果对史料知识过多的应用也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史料知识的应用就是能够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材料对其进行学习,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史料知识的应用要注重学习需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学生的身心素质,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原来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个阶段的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但是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还是习惯应用具体形象思维,对问题的表面进行认识不能很好的认识其本质内容。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一些形象生动的事物,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的变化》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借助学生在当今生活中的需求来结合进行知识的学习。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知识内容时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自身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史料的应用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例如在学习《文化***的十年》中,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化***的十年进行梳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化***发展的过程,并将其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注意史料的应用,注重通过史料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升历史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史料知识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在对史料进行应用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度,此外,还要能够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史料的应用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翠.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21.

[2]管海新,付艳红.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102.

[3]邱聪伟.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学周刊,2014,(31):83.

中学历史教学篇10

一、丰富初中历史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感兴趣,他们才能具有学习的动力,进而才会产生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的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史料,运用既丰富又形象的史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强烈求知欲望,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进行远古人类的讲课时,教师可以搜集那些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相关的史料,除课本上所附的***片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呈现更丰富的有关远古人类的头骨复原情况,***片,文字,视频资料等多种史料有序的向学生展示,再加上教师风趣的讲解,那么,学生就能够形象的了解“北京人与现代人头骨的不同”。

二、推动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受到历史课时以及篇幅的限制,某些问题上不会给学生提供完整充足的内容知识,只做出结论式的评价,使学生难以理解,再有就是学生对这些枯燥单调的结论式评价没有兴趣,更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然而这些知识往往是考核的重要内容。要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内容,就得需要教师运用史料来解决,适当地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部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从鸦片战争开始后,我们中国人民为反侵略而采取的一系列反抗战争以及战争过后所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直观丰富的史料展示在学生面前,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使学生深深地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教师分析,讲解具体的史料过程中,枯燥而抽象的历史概念被直观形象的解释开来,自然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发散全面学习

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来说,发展能力的目标不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而是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得到的。

例如,在讲到辛亥***时,怎样让学生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且正确的看待历史发展。史料A:在辛亥***之后,有人曾翻译一本名为《平民***治》的书籍,但后来他决定更名为《共和***治》后进行出版。有段时间《国粹学报》不太畅销,但在更名《共和杂志》以后,却变得非常抢手。史料B:辛亥***之后,绿营制度并无太大变化,当值的,仍照时到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依然将马养于家中……首先让学生对史料进行思考,分析,史料A反映了国民初期盛行的共和观念,反映出在中大城市发生的现象;史料B反映了辛亥***未给那里带来什么变化,反映出在一些偏远县城发生的现象。学生心理开始一定有些疑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辛亥***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当中的影响力并不平衡,深入人心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分析史料,要全面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来综合考虑历史事件的影响,才能使学生对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的认识。

四、合理运用历史史料,实践“度”的把握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当中,教师为让学生理解那些较为抽象复杂的历史概念,选择性的运用一些史料,但是要注意使用的“度”,不可以忽略了历史教材。历史课本当中的知识内容都是学习的重点,由于篇幅或内容的限制,因此教师选择相关的***片,视频等史料来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也得注意不能够过多的运用史料,否则会使学生的学习中心偏离课本,致使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择适量的史料贯穿于教学当中,才能恰到好处。

五、优化选择历史史料,实现针对教学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用形象直观的音像史料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有助于理解史事以及历史概念等。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教学,运用史料也得有所侧重。针对初一,初二的学生,着重运用音像史料,针对初三学生,随着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中考的情况所需,着重引用文字史料。只有根据初中学生不同阶段有所侧重的选择史料,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学历史教学10篇

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英语教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英语范文必背十篇,初中英语教学攻略大全。(1)阻碍学生及时运用拼读知识进行认读单词。初一九义教材中从第四单元开始,每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有符合拼读规则的单音节词归类训练――Listen,readandsay,w

学习

教师个性化教学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个性化教学10篇,内容包括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个性化教育,教师如何开展个性化教学。TheFormationoftheTeacher'sPersonalizationEducationFENGYizhe(EducationScienceInstitute,ChongqingNormalUniver

学习

市场效应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效应论文,内容包括市场效应有哪些,市场预测案例分析论文。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关于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

学习

全科医学职称论文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全科医学职称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医学职称论文模板,全科医学论文范文大全。综合人才评价体系是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平台,只有将医务、教学、科研融入到综合评价体系之中,才能综合客观全面评价一个人才;只有通过这种***策导向,才能使

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学课件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案课件完整版,小学语文教案课件等资料推荐。PPT课件因简单易学,制作费时少,操作方便,具有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下面,我以新课标四年级下册19课《歌唱

学习

现代舞蹈教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舞蹈教学10篇,内容包括舞蹈教学原版完整教案,舞蹈教学100个完整版。在我国,舞蹈教学已经有了3000年的历史。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利用人体作为美的传递者,将意识幻化为动作,并产生美感,让人们沉浸于着魅力之中,而舞蹈教学作为现

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小鸟的家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设计万能模板。一、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在美术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和能力,这些都必须在课前得以明确,而不是

学习

数学教学案例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教学案例10篇,内容包括数学教学经典案例分析,数学教学案例及范文。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材,从概念到定理,从定理到公式,关注的只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致使教学与生活脱离、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了真理

学习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学平台构建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可行性,网络教学平台优势与不足分析表。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更强的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现代高等教育中更多地注重交流、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

学习

机电一体化论文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机电一体化论文论文,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论文8000字,机电一体化论文完整版。1.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

学习

课堂个性化教学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个性化教学10篇,内容包括高中语文课堂个性化学习,基于智慧课堂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分层次地布置课前预习。只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预习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让课前预习达到最

学习

多媒体教学改革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多媒体教学改革10篇,内容包括新课改下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创新思路。1.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车创新精神

学习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教育现状论文,内容包括中国教育现状分析的论文,浅谈中国教育论文范文。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学校全面教育中的主导部分,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教学过程中,将

学习

化学多媒体教学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多媒体教学10篇,内容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呈现方式,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特点。一、进行某些复习课教学时,可用多媒体省时增容。九年级是初中毕业的阶段,化学课程在第二学期会提前约一个月结束而进入复习阶段。在有

学习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0篇,内容包括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是核心文章吗,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怎么定。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语种:中文开本:16***际刊号:1002-218X国内刊号:61-1033/G4邮发代号:52-31发行范围:

学习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10篇,内容包括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教学心得。(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于单调课堂设计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设计包含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教学评价等的总体设计

学习

中学体育教学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体育教学10篇,内容包括中学体育教案100篇全集,中学体育优秀教案模板100例。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大多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为首要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体

学习

中学数学新课改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数学新课改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数学课改论文题目大全最新,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

学习

中学研修总结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研修总结,内容包括学校研修总结,校本研修个人研修总结。工作坊工作单位任教学段任教学科贾晓光数学工作坊广灵县第五中学初中数学研修自温馨提示:请您对照下表中的四类研修要求,检查您是否按要求完成了本次培训(供教师进行

学习

中学物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物理10篇,内容包括中学物理笔记大全,初中物理投稿100篇。优化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层式学习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策略“自学—互帮—释疑—建网”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才

学习

初中学期个人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学期个人总结,内容包括个人学期总结初中,初中生学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大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同学中间存在厌学的情绪,特别生物科在一些人的眼中并不是主要学科,不重要,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在完成作业上面都存在一

学习

中学历史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历史10篇,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的十篇美文,中学历史范文10篇。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历史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学生历史观的形成要素,让学生提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