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10篇

社会工作专业篇1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情景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响起及教育的市场化,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应用技术、个人能力、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高校教育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占有先机,一些高校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方面纷纷进行改革,教师也从就业角度与教学目的出发,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全方面培养学生素质,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情景教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一 传统教学

基于应试教育对学生个人成绩的重视,过去,我们一直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我们把它叫课堂讲授型,不借助其他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扮演一名讲解员的身份,是知识的传播工具。学生是客体,在课堂中扮演倾听者的身份,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知识。师生之间是职责分明的二元结构,一个负责教,一个负责学。这种教学方式,在不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情况下,它的缺点不易被发现。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追求员工效益,对应聘人员的经验高度重视。高理论低实践,缺乏操作能力的学生在高度竞争的用人市场中面临就业困境难。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情景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弥补了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更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 社会工作教学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非常短暂,1988年我国高校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培养掌握专业化的科学知识、方法与技能的职业社会工作者及社会管理者,以帮助受助者摆脱困境,实现正常社会功能。

作为社会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社会工作课程有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外社会思想史》、《社会学流派》等。此类课程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从理论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熏陶,在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学术研究能力,在具体的授课实施上,此类课程更适合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讲授与倾听完美结合,出色完成此段的教学任务。

但社会工作专业性质的界定应该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有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此类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下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助人能力。鉴于社会工作的实用性及社会对社会工作者工作技能及专业素质的较高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利于人才培养,迫切要求我们改革教学方法,既培养上得去的理论型人才,又培养下得来的应用型人才。

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合理地应用情景教学,借助情景、创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情景扮演,能够尽快缩短与现实的距离,更好地扮演社会工作者角色,提高个人素质、操作方法与技巧。从理论与应用两方面培养具有充实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能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市场的需求来看,传统授课方式最主要的缺陷就是缺少实践,这种实践,可以是最初级的***片展示,然后是教学模拟,最后上升到社会实践,一步一步下来,学生才能既有充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实践根本。

三 情景教学实施

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领域。[1]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2]

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的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老师认为,情景教学的内容是多元化的,不是固定单一的模式。采用为课堂增色易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辅助工具,如***片、音乐、多媒体属于情景教学,创设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也属于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灵活可用。

1 多媒体情景教学

鉴于高校大学生心智的成熟,学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不同于中小学,在课堂上可以免去初级的情景教学手段,如挂***、卡片等。在情景应用上,多媒体教学不失为创设情景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将用语言难以解说清楚的教学内容辅以***片或配备录像说明,利用它的直观性与动态性,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目的,这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任务。

例如:在《城市社会学》第二章《城市的历史》教学中,教材对世界城市发展及我国城市发展历程、城市的特征皆有概括性叙述,但叙述笼统粗糙,不够详细,同时,囿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针对文字展开想象终究不会圆满,对所云不甚了解或解读不够细致生动。这时,如果恰如其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给予相关***解,或者对播放城市短片,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在《社区工作》教学中《居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一节,可以适当播放教学录像,增强学生对选举程序、操作注意事项的理解,同时,切身感受居民委员会选举现场气氛,感慨于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与改革开放的成就。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挑战,现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学教学。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多媒体教学也一样两者兼具,要更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就要求应用者在使用的时候要扬长避短。笔者对多媒体教学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主要起辅助教学目的,不能喧宾夺主,课堂讲授仍然占主要地位,教材中已有的文字,除非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内容,能不在课件中出现的就不要在课件中出现。我们上课都有板书,大多数内容应该以板书的形式出现。出于各种原因,一些教师习惯将课堂讲授的所有内容用多媒体演示,这样就可以免去板书的书写,此种做法虽然可以省去一些麻烦,但笔者认为如果这样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未必会如传统的课堂讲授好。师生间缺乏互动的课堂,难以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心理共鸣,难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理解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是走进了教学改革误区,没有充分领会多媒体教学的意***。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使用,有张有弛,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多媒体的作用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媒介,它还是播撒德育美育的工具。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立体、身临其境的特点,抓住青少年的移情心理、审美情趣,将学生至于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背景下,激发出他们内心蓄藏的情感,升华出一种善、一种爱、一种美,这发挥的是多媒体的人文教育的工具的作用。

2 情景角色模拟

情景角色模拟是在假定或虚拟的情景下,让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课题,扮演规定情境中的角色,按角色需要去思考、讲话和活动。它缩短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能及时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模拟情景中实际操作训练,转化为各种具体的技能。[3]情景模拟是社会工作专业情景教学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目前,几乎所有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都建有个案、团体实验室、社区工作模拟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实质就是高校情景教学的场地,角色模拟是学生正式参与社会工作前在校内进行的一次“预演”,由于模拟是直接建立在真实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基础上,所以,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可以直接成为实际工作的技巧和方法。[4]试验室设置的目的就是力***通过实验室情景角色模拟,更好促进学生课堂所学理论和实际角色结合,提升在理论课中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拥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模拟实验室的角色扮演是提升学生操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自助能力可以在情景角色模拟中得以提升,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主与社会工作者角色,进行情景模拟,老师与其他学生作为评判员身份对模拟情况给予评价。学生的角色扮演可能会很出色,也可能与理论描述、与真正的社工有一定差距,对成功的角色扮演给予表扬,对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一指出,以使学生能较快改正,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助人自助。

四 情景教学应注意事项

传统教学由教师左右整个课堂,学生循规蹈矩的倾听、记笔记。应用情景教学,将极大的转变这种教学局面,给学生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实践空间。

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注意多媒体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省去教学的其他环节,如板书等。在展示内容的同时,在应该充满美感,声情并茂。

情景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难度,除了直接的作用传授知识外,采用的情景还有催化感情的作用,对教师的知识量、掌握课堂的能力是不小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细心策划情景,明确整个教学流程,在准备教学信息的同时,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测。如何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群情高涨的时候,控制局面;如何在课堂气氛陷于低潮的时候,激励、唤醒、鼓舞士气;如何在出现争执的时候,解决问题。

情景教学安排要切实可行,目的明确,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与操作能力。课前教师要讲教学的目的向同学介绍,分配角色,在教师对角色扮演进行总体评价之前,让同学互评,共同提高。

情景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取得良好的艺术与教学效果,还有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朱英情景式数学教学的实践感悟,中小学教育资源站:edudown.net/teacher/xinde/200610/9648.html

社会工作专业篇2

E.格林伍德1957年发表的《专业的属性》一文中指出,构成专业性的要素有五项:系统理论、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守则和专业文化(Greenwood,1957)。虽然它们并非是判定专业性的唯一尺度,但是应该可成为检验一门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从最低限度来说,一门专业首先应已成为一种职业,这门职业由于需要相应的训练、技能和被社会认可从而进入专业领域。而伦理守则和专业文化则是进一步巩固其社会地位与强化大众认同的仪式化过程,它们使得一门专业首先的符号意义更强。

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在某些时候曾被人怀疑。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助人和服务,它经常面临如何解决个人和群体困难与需要的问题,从而同普通人的生活有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往往不能确定一套仅被专业人士掌握的概念和语言,其专业性并不象其他社会科学那样显得高深。而民主和尊重个人特性的专业特质,又使得工作者的权威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

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的认识或者误解。与其他社会科学专业一样,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也必须遵循科学原则。如:基于证据的经验研究、严密的逻辑推理等。由于专业过程必然涉及专业人员与受助对象的互动,社会工作服务人群的道德实践就有价值倾向和伦理判断。在某些层面,主观或主体(Subjective)的生活经验成为分析的重要素材,社会工作实践还演化成艺术般的技巧,从而难免带上主观主义的色彩,这就与科学的价值无涉立场存在差异。价值冲突、决定主义的判断趋向在多元化世界里丧失活力等等,都使该专业必须在更复杂社会环境中迎接挑战。不过,专业实践中的道德敏感性使社会工作在考虑到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个人价值的重要性,而这正好符合科学服务于大众的目的。

就社会工作而言。人们已不再怀疑专业所具有的独特性,基于研究成果的实践模式和基于实践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工作者与教育者之间共识的基础。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一开始就频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甚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不得不依附于其他社会科学,因此,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地位受到质疑的致命之处。

与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不同,社会工作不仅要推进理论建设,更要注重理论的效度过(Theoretical validity)。其实践更直接地同特定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而受助对象往往就是这一变迁中的失意者或受害者。随着服务模式的改变,特别是市场的进入,受助者成为服务使用者,使用者参与(Users participation)重新将既有的权利模式进行调整,专业工作者在很多时候要与受助者共享权力。而这无凝造成了专业化与消费者抗拒(Consumers confrontation)之间的冲突。增权的实践(Empowerment practice)近年来在社会工作领域成为流行的工作取向,依附专业权威的传统工作模式受到挑战,福利改革又进一步加强了受助者对自我权益的诉求。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面临着不安全的局面;保持专业性又不损害受助者参与和表达的民利,对这门专业实在是一个挑战(Fedsteinl,1971)。

应该从专业变迁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一个专业的成长历程。格林伍德的专业五个标准只是静态的分析。很少有一个职业是在完全具备所有条件后被认可成专业的,因此仅仅静态地讨论一个职业群体是否是一个专业的意义不大。社会学者开普罗认为:对一门专业来说,重要的是要审视那些标志化特征的连续发展,而不是专业的理论与知识。比如,在专业范围内,服务领域的独特地位形成、伦理守则的建立、培训的实施等(Caplow,1954)。也有学者提出,一门专业的发展过程本身是一种仪式化过程,其中以专业联合会的出现为最显著。其次就是一专业被社会接受和认同,最明显标志是被颁发执照,工作者成为从事并管理专门领域活动的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来说,成为专业就是使社会工作者最终变为注册的专业人员。在此之前,所有的仪式化过程都是为形成专门才能的知识或技术范围做准备。社会工作行业的工作人员再经过证照资格认定之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也就水到渠成。

社会工作与其他象牙塔式的学科实践差异十分明显。西方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中,其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不仅仅代表一个专业联合体的利益,它还是大众尤其是社会不利阶层和普通市民的代言人。凭借专业知识和社会承诺,社会工作者可代表大众利益进入决策体系。从而,社会工作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社会工作专业篇3

一、实习社区情况

笔者所实习的前后北岸社区,是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的明星社区。社区办公用房、活动用房总面积800多平米,社区服务涵盖居民事务服务、道德讲堂、社区治安、社区福利服务、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活动、公益服务、中介服务、微偿有偿服务等。社区信息化平台有城乡信息化平台、天宁区社会治理联动平台等,每日更新社区信息平台通知,及时报道社区动态,宣传***建活动,公开透明社区财务状况,弘扬社区精神。社区以“网格化”为主要工作方法,由每位社工负责相应区域。另有常州市首家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并配有两名青少年专职社工。其他主要服务项目有360慈善超市、民艺手工坊和宜然冷凝皂坊、“青系列”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创业堂”“议事堂”“诗赋堂”“丹青堂”等居民文化活动中心。

二、社区青少年工作专业化

笔者所负责的社区青少年活动,也是今年社区打造的品牌特色。社区在团区委、街道***协工委、计生办等***府部门的牵头和带动下,打造了以重点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阳光天地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经常性志愿服务的希望来吧志愿者服务阵地以及人大***协委员联系青少年事务工作站等青少年专业服务项目。以社区希望来吧为例,希望来吧是江苏省共青团打造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阵地。来吧拥有启动资金5000元,并且要求配置各项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硬件设施,以及长期结对的志愿者团队。作为来吧负责人,采用个案与小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提高青少年素质,培养青少年自助互助能力,并通过社区公益活动来扩大社会反响,达到社区共同参与,共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大环境的效果。

目前,来吧内有服务对象13人,多数是双职工子女,他们放学后无人看管,由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将其接到社区托管。对于这13名服务对象开展个案辅导计划,通过与其家长的交谈以及社区层面了解的情况,对他们的基本资料、家庭背景等情况建立档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这些孩子的心理状态、自我意识及行为模式的基本水平,对于较为紧急或者明显的问题记录在案,并着力解决。定期与他们进行个案交谈,了解思想动态及改变趋向。小组工作同时并举,围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青少年文明守礼意识,养成青少年“8礼规范”为目标,青鹰少年展翅行动已在逐步落实中。展翅行动是以青少年成长小组的形式开展的,行动以养成青少年文明守礼为目标,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八次活动来展开。主要分为酝酿期、含苞期、怒放期和升华期。

酝酿期包括来吧的建设、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建档、了解服务对象,做好初次评估。

含苞期的目标在于培养青少年学习兴趣、沟通意识和社会意识。通过“青翼课堂”学习习惯培养计划、“青藤之家”青春期思想教育服务计划、“小成说法”青少年维权自护教育等教育讲座活动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怒放期即将意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通过前阶段的意识培养,养成青少年文明礼仪行为。在学习生活中践行青少年的道德文明,同时通过孩子之间自助互助的方式,进一步加强青少年道德规范行为。主要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我为城市添光彩”、“与文明同行 从小事做起”与社区老干部结对牵手活动;“文明出行 做可爱常州人”创建文明路口志愿者上岗服务;“感恩责任”活动,倡导孩子汇报父母,利用假期为父母做家务并记录心得体会,分享交流活动;以欢度劳动节为契机,开展“讲礼仪、讲节俭、知感恩”活动,为父母、社区弱势群体多做好事、实事等。同时,保证小组规范守则的遵守,注意小组冲突的解决,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小组成员完成小组活动,达到小组目标。

升华期更注重青少年活动的社会影响,通过青少年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扩大社会公益的反响,也有助于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希望皂坊”特殊儿童服务计划和“动手做吧”手工艺制作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协调能力,建立青少年帮扶意识;“创E工坊”就业创业服务计划;“慈善超市”社会关爱服务计划;“沐浴阳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千场巡讲”;“蓝天行动”倡导净化网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行动等。

三、反思

社会工作专业篇4

[内容摘要]如何很好地使写作融入社会工作这一专业中成为当前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一大难题,下面我将从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的困难,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等方面来论述,运用优势互补理论,系统理论等方法,进而提出一些见解,初步形成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的观点的基础。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 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实用写作教程》 江少川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社会工作专业篇5

【关键词】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调查;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6年,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统计,我国现在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院校有298所,培养了一大批具备社会工作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及方法的社会工作者,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进程。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影响力有限,加上社会工作职业化不足,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教育及职业的了解度和认同度仍不高。在现实中,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后会出现随意转专业、消极对待专业学习以及盲目择业等专业认知不良的现象。研究表明,专业认知是学生形成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的基础,也是学生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本文从专业认识、专业认同感、专业认知行为等3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为93.9%。其中大一学生占35.5%、大二学生占26.6%、大三学生占24.3%、大四学生占13.6%;男生占36.7%、女生占63.3%;汉族学生占49.1%,少数民族学生占50.9%。

2、调查方法

通过访谈部分在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同时借鉴已有关于专业认知的各种调查问卷,自编了《大学生专业认知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专业选择状况和专业认知状况,其中专业认知状况由3个分量表构成:(1)专业认识主要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学习要求、专业技能、优势和局限等内容体现;(2)专业认同感主要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专注性体现;(3)专业认知行动主要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各种专业认知行为体现。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

二、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选择状况

表1 专业选择状况统计表(N=169)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当前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录取 是 49 29.0

否 120 71.0

选择当前专业的主要原因 自己喜欢 30 17.8

他人建议 30 17.8

专业调剂 68 52.6

有发展前景 12 7.1

家庭影响 2 1.2

专业在本校名气 3 1.8

就业前景好 3 1.8

入学前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 完全不了解 83 49.1

不太了解 21 36.1

了解一些 61 12.4

了解较多 4 2.4

进入大学前,许多中学生在高考结束后才开始关注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由于对专业了解不足,再加上信息来源不准确、缺乏指导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已知信息对具体专业进行辨析和选择。因此可以将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作为了解其初级专业认知的一个重要参考。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

1、社会工作专业不是多数学生的理想专业

七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高考第一志愿专业不是现在就读的社会工作专业,只有近三成的学生第一志愿是社会工作专业,可见以社会工作专业为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小。

2、专业调剂是多数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原因

可以看出,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因中,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选择该专业的,不到两成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喜欢,一成是因为该专业的影响(如发展前景、就业前景、名气等)。

3、绝大多数学生入学前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了解

近一半的学生在入学前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对该专业了解不足。

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状况

1、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度为中等

表2 量表各维度分值统计

专业认识 专业认同感 专业认知行动 专业认知总值

人数 169 169 169 169

平均值 21.05 20.14 20.34 61.52

标准差 3.532 3.726 3.746 8.916

题目数 6 6 6 18

每题平均值 3.508 3.366 3.390 3.418

由表2可知:3个分量表及总量表的每题得分的平均值均大于3,其中“专业认识”维度的得分(M=3.508)最高,而“专业认同感”维度的得分(M=3.366)最低,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度为中等水平,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了解所学专业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之后能从事的具体职业,对专业有一定的认同感和专注性,乐于在学习过程中做出专业认知的各种行为努力。此外,从标准差看,量表总分的标准差为8.916,高低分之间有一定差距,说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状况存在个体差异,而且“专业认识”和“专业认知行动”两个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

2、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识偏重实用性

表3 专业认识统计表(N=169)

专业认识 很不

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很同意

知道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学习要求 5.3% 11.8% 34.3% 45.6% 3.0%

知道所学专业需要训练和掌握的专业技能 1.8% 8.9% 22.5% 59.2% 7.7%

知道所学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0.6% 11.2% 40.2% 45.0% 3.0%

知道学习当前专业之后能从事的具体职业 1.8% 4.1% 31.4% 56.2% 6.5%

知道所学专业的具体优势和局限 6.5% 32.5% 0.0% 53.8% 7.1%

知道当前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1.8% 8.9% 36.7% 40.8% 11.8%

在“专业认识”方面,有66.9%的学生知道所学专业需要训练和掌握的专业技能,有62.7%的学生知道学习当前专业之后能从事的具体职业,60.9%的学生知道所学专业的具体优势和局限,有52.6%的学生知道当前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有52%的学生不确定或不清楚所学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有51.4%的学生不确定或不清楚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学习要求。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识偏重实用性,对于专业需要训练和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专业对口的具体职业、专业的具体优势和局限、专业是否适合自己等方面认识较清楚,但在对专业培养计划和学习要求、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认识不足。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偏弱

表4 专业认同感统计表(N=169)

专业认同感 很不

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很同意

学习越深入我对专业的认同感越强 1.2% 10.1% 24.9% 49.1% 14.8%

学习当前专业是个快乐、充实的过程 1.2% 7.1% 29.6% 50.9% 11.2%

学到了真正想学的东西 1.2% 11.2% 43.8% 34.3% 9.5%

决定毕业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0% 13.6% 53.8% 22.5% 7.1%

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三心二意 5.3% 33.7% 30.8% 29.0% 1.2%

如果可以,我想转专业 11.8% 23.1% 34.3% 28.4% 2.4%

在“专业认同感”方面,有63.9%的学生认为学习越深入专业认同感越强,有62.1%的学生认为学习本专业是快乐且充实的过程;同时,有56.2%的学生不确定或不认为自己学到了想学的知识技能,有53.8%的学生不确定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有61%的学生不确定或认为在专业学习中经常会三心二意,有65.1%的学生不确定或认为自己想换专业。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认同感,认为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加深专业认同感,而且肯定学习过程,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缺乏认同感,坚持专业学习的信心不足,对学习结果存在一些疑虑。

4、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行为动力不足

表5 专业认知行为统计表(N=169)

专业认知行为 很不

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很同意

乐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专业相关的信息 1.8% 12.4% 33.7% 50.9% 1.2%

乐于整合课堂信息来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1.2% 9.5% 42.0% 43.2% 4.1%

会为自己设定专门的专业学习计划 0.6% 17.8% 41.4% 37.3% 3.0%

会主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0.6% 14.2% 32.0% 47.3% 5.9%

会用课余时间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 1.2% 16.0% 33.1% 42.6% 7.1%

乐于讨论和分享专业学习的心得、疑惑 1.2% 11.8% 30.2% 49.1% 7.7%

在“专业认知行动”层面,有52.1%的学生乐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有53.2%的学生会主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有56.8%的学生乐于讨论和分享专业学习的心得、疑惑,但有59.8%的学生不会为自己设定专门的专业学习计划,52.7%的学生不乐于整合课堂信息来加深自己对专业的认识,50.3%的学生不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等等。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专业认知过程中还是乐于做出各种努力,但是专业认知行动的动力还是不足,专业学习规划性不强。

四、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专业认知度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度处于中等水平,现状比较乐观,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

1、加强招生宣传,减少填报志愿失误

高校在招生时应当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宣传,使新生在填报志愿时能够充分认识专业的内涵、培养方案、就业方向、发展前景等,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报考,减少盲目性,吸引更多喜爱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这样不但可以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稳定专业思想,促进其主动积极学习,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专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提升专业品牌等方面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有效机制,深化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过程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专业学习的逐步深化对专业的认知也会慢慢转变和强化,应该合理安排专业认知教育的内容和时间,让专业认知教育持续发挥作用。大一阶段,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初级专业认同感、习得常见专业认知行为。可以设置专业导论课程了解专业培养计划,安排新老生经验交流,参观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大二、大三时,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拓展专业认知行为。可以学习专业的应用前景、组织专业认知活动、寒暑假进行专业认知实习等。大四时,重点在于巩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认知行为、强化专业竞争力。可以组织优秀校友或毕业生的经验交流、模拟求职等。

3、丰富学习方式,增强专业自豪感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各种专业认知活动,深入了解专业,不断增强专业自豪感。可以举办学术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专业学术领域的专家来校演讲,拓宽学生眼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培养专业自豪感;邀请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回校演讲,与学生交流、分享心得,通过自己的经历来感染、激发学生对专业的情感;举办学生学术讲座、专业知识竞赛,并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科研探索的积极性;组织本、研交流,使本科生积极参与到研究生的课题当中,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及专业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 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理论解释与经验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3-28.

[2] 毛芳才.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能力的途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2(9)82-85.

社会工作专业篇6

【关键词】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另外,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六大人才队伍并且制定了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但是面对如此好的发展局面,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很少,不少人根本不知道社会工作是怎样的一个专业。而且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一开始对本专业的了解也不够,很多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填报的这一专业或者是在录取时调剂到该专业。据统计,由于缺少社会认知、发展环境和使用平台,自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8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流失。

这种反差就带来了这样的疑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真的认同自己的专业吗?他们会认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吗?他们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本研究就试***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做一些探索,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工作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找出一些可以帮助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

(一)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界定

社会心理学家艾尔克森对认同的纬度进行了界定(见表1),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个人的、相互的、集体的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国外对专业认同地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专业认同认同被定义为一种职业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移入过程最终实现同一性,在这一过程中并试***对职业的价值观、技能等产生一致感。代表学者有Twiselton(2004)、Flores(2006)。第二种是从静态角度界定专业认同,他们认为专业认同是一种同一性状态,是从业者与职业在目的、利益、认知倾向等方面的同一性状态,代表学着有Maclure(1993)。除了这两种比较主流的认识之外,Sara Alves、Nicola Gazzola(2011)的观点也对专业认同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从系统层面界定专业认同,认为专业认同分为三个系统层次,第一个是中心区,它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第二个是基础区,它包括工作经验和角色等;第三个是辅助层面,它包括认证。

表1 认同三因素模式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界定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其本质上就是社会工作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态度。因此按照霍夫兰和罗森堡的态度三要素说,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国内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共217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140人。样本选取符合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男女的基本比例。

本次研究编制了问卷,利用spss19.0对问卷的各维度和整个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认同信度分析表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问卷的三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都在0.7以上,特别是行为性认同维度超过了0.9,而且整个问题的克隆巴赫系数也达到了0.93。因此可以说整个问卷的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测量的稳定性也有很好的保证。

三、研究发现

(一)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本次研究的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5点量表,在记分时1代表非常认同,2代表认同,3代表一般,4代表不认同,5代表非常不认同。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在各维度和总分如下表3所示。

表3 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均值为2.793,得分相对中间水平偏高,总体上认同度一般偏低,而在各维度来说,专业认知性认同最高,专业情感性认同次之,专业行为性认同最差。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差异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各年级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在情感性认同方面大一与大四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F=3.536,df=216,p

在进行不同选择方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得专业认同差异分析时,发现选择社会工作方式不同的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特别是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性认同(F=3.666,p

综上可以看出,在专业行为认同上不同年级以及不同选择方式的学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认同维度以及专业整体认同,仅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三)专业认同不同维度的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研究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专业认知性认同与专业情感性认同的相关情况

注:*表示p

总结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相当强烈,而且彼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加明确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专业认同方面的预测,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进行了线性回归性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行为性认同(beat=0.44,sig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偏低。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偏低,最主要的表现为对专业价值认同低,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低。本次研究选取了217名中国青年***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专业认同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偏低。而过往许多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专业学习、实践过程的心理状态,更有可能对以后的择业和在专业上的深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势在必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未来。

2.专业行为性认同过低。在前文曾提到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仅在1998至2003年间就有8万余名专业人才流失。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学生虽然能在大学期间学习该专业,但是最后留在这个行业的人少之又少。而本次研究发现,在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中,最低的一个方面是专业行为性认同,平均得分趋向于不认同状态,这也印证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

3.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大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第一印象对以后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的态度起比较关键的重要。从研究发现,第一志愿填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如何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对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重要的影响。

4.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见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认知性认同对于剩余两个维度的专业认同的预测性很强。因此在需要把发展专业认知性认同放在核心地位,进而提升社会工作整体的专业认同水平。

(二)建议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前面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考志愿填报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通过组织校园社会工作专业参观日,在网络上开辟专家平台,实现专业专家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为他们解答关于专业办学、师资队伍,就业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另外,现在高考录取时,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尽量少调剂学生到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适当放宽对第一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分数划线,让更多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被最终录取。

2.发挥高校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主体作用。研究发现高校的专业氛围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起主体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出发,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首先是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学术氛围,例如课堂学习氛围、导师交流氛围、学术讨论机制等。其次是进行专业创新发展,不断通过创新有效的教学和实践方法。最后应该鼓励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自我发展。

3.提高行为性认同,减少专业人才流失。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的实践教育和就业前景两方面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行为性认同,减少专业人才流失。首先,学校应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内容和质量,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而且有价值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价值,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另外,国家也应该更加完善社会工作就业方法的***策和制度。例如规范社会工作职业化考试,合理设计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和福利体系等。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选择社会工作相关职业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研究报告[R].2007 -6-28.

[2]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专业篇7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劣势;建议

一、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开办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但是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只是近几年的事。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重要举措,不仅极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更满足了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顺应了医学整合的必然趋势。医学整合是对分化状态的医学各个部分进行合理耦合。医学整合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医学的科学一人文价值潜能,使医学协调、均衡、科学地发展,以适应医学发展内在需要,满足社会对医学和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同时也践行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二)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很多患者眼里,医生不再是天使,而是憎恨的对象。开办医疗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患者心理卫生咨询、社会适应指导、健康科普知识传授以及病人和家属应对疾病、死亡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调适工作,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体现人文关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还可以促进医疗单位各项服务功能的实现,增加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综合医疗服务。

(三)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利用自身特有资源,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和督导,大大促进医疗社会工作方向的开展,从而提高了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实践水平,丰富了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对这一学科的专业化、丰富化和完善化发展贡献重大。

二、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医学院校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医学为主的特点,在开办和发展社会工作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分析

1.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以医学及相关资源为依托,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优势。现阶段,由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机构数量有限,难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致使许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医学院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作为软材料,加上医院、康复中心及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等硬设施,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场所,从而通过实习活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2.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大势所趋,也必将创造辉煌的前景。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这符合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另外,从医学院校的发展来看,注人人文医学之后,学校的发展就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有利于学校师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完善学校的科学管理,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只要认可这一思想,医学院校重视人文医学的建设,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3.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现代社会对医疗社会工作人才有很大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为47.35010和13.28%;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让医务社会工作者以履行工作职能为基础,在社会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方法,积极介入和调解医患纠纷,努力改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由于其专业性优势,培育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会具备更强的实践技能,这也会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并且,医学院校一般设有附属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这也能为解决自身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二)劣势分析。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其劣势体现在经验不足、学科知识基础不深厚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由于全国的医学院校和其他综合类或文科类院校相比,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时间较晚,所以就会存在办学经验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会进一步导致教学过程是逐步摸索进行的,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影响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学科知识基础不深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专业开办的时间晚、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开办之前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积淀,毕竟在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主,和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相对缺乏。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缺乏问题也是一个极大劣势,一方面,原来缺乏相关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作为医学院校并且是新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吸纳专业人才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这几个方面的劣势,是制约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瓶颈,需要采取措施来弥补。三、医学院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议

“SWOT分析法”告诉我们,在解决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了医学院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与劣势,这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一个学科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得到重视。要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提供专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设施和资料,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要充分发挥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优势,重视学生医学知识的融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所和设施,促其参与医疗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力争培养出社会工作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实践能力高、活动能力强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与一般学校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相比,这是医学院校的巨大优势,只有培养出知识扎实、技能出众、就业良好的人才,这一专业才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也才能真正取得大的发展。

(二)实行引进来举措,在不断学习中弥补不足。针对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多向办学较好的院校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每一学科的发展都是经历成立、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对于那些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较早、发展较好的院校,需要医学院校多学习他们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借鉴其学科发展规划,明确这一学科最前沿的领域与科学发展方向,这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还需要经常邀请一些社会工作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来指导工作,开办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直观地学***验并发现自身不足。其次,要加大社会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领域内的专门人才还相当欠缺,很多研究社会工作的学者都是半路出家,再加上社会工作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学科地位相对不高,所以吸纳高水平的社会工作研究专家难度很大,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努力争取吸纳外来专家的同时,要着重做好自身人才的培养,多为本校社会工作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为其创造自身成长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要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为己任,广泛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早日成长为教学与科研并重、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最后,医学院校要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资金投入,购买丰富的专业书籍和资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知识来源保证;还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各方面设施建设,例如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完备而现代化的社会工作实验室,能够把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模拟,并把过程进行监控和录制,以供分析和改进,这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互动,促进社会工作这一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篇8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5-0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授课的对象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欠缺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不同理论流派的阐述,容易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以往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为此,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所选用的教材(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还应参考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进行慎重的选择,舍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纯理论知识,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形成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社会角色”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角色意识的心理小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社会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相应内容,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态度的测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后,可给学生留下作业:根据一定主题编写制作态度量表,使用量表对相关事件态度进行测量。对此,学生的具体做法是:调查学生群体对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课程中实用性较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资料,安排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解,教师作指导点评。比如在讲“认知偏见”时,在学习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的基础上,要求學生课后对上述社会心理学效应进行相关案例的补充,同时收集其它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效应的知识,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尝试“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重要内容中使用“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环境服务体验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服务—学习”课程包括服务准备、服务—反思、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组织各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研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汇报;在实践阶段,可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寻找令自己触动的服务对象,用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服务对象,体验自己在服务中的感受,再把相关感受或收获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的服务活动,担当残障儿童的上课老师,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应用课程中“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的知识和方法与残障儿童进行了沟通、交流和交往,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开心和乐趣,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学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育人为目的,创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向荣,董欣梅. 服务—学习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社会工作专业篇9

关键词:社会保险 经办人员 专业化 持证上岗

本文所指的社会保险经办工作专业化,是指社会保险的业务经办必须由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策和业务教育和培训的人员来承担,具体由专业学历、从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等来体现。简言之,即社会保险业务实现持证上岗,由专业人员来承担。

一、社保专业毕业生难以进入社保系统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越来越广,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42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3641万人,还不包括近些年急速扩大的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的庞大队伍。可以说,我国已经构织了一张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险网。按理,对社会保险专业的需求也应急速增长。但是,社保部门和经办机构较少招收社会保障专业毕业人员,造成了极大的社保教育资源浪费,同时也难以培养社保管理和经办人才。

据有关研究,我国在各行各业从事劳动保障的工作人员大约有100 多万人,1/3 的工作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下。但是,大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劳动与社会保障科班毕业的不到1/100。(安华、张笑会,2007) 但该文章发表于2007年,数据有点过时,同时统计口径也比较宽泛。为此,笔者选取了国家以及北京、天津、湘潭三地2013年人社系统招考计划进行分析。先说国考,人社部共招9人,专业中无一要求社会保障,只有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参公事业单位)招收1名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北京的情况稍好,约1/3的区县人社局、社保中心相关岗位的专业要求社会保障,另有3个街道办事处也作了要求,全市共面向社会保障专业设置了19个岗位。天津和湘潭的情况则比较糟糕。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共招26人,作为具体经办机构竟无一岗位要求社会保障专业。湘潭人社系统共招收7人,也是无一要求社保专业。

可以看出,各级人社系统都很少招收社会保障专业背景人员。那么,我们想了解,他们都需要哪些专业呢?天津市社保中心2013年要求的专业包括医学、药学、经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财会、审计、统计、法律、计算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多专业的协作,招收这些专业也无可厚非。然而,如此众多的专业,竟然没有包括直接对口的专业——社会保障。是不是往年已经招够了社会保障专业人员?公告显示,天津社保中心大规模招考主要是2007年和2008年,两年共招考150人,2011年开始纳入公务员统一招考计划,当年招49人,2012年招40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没有一个岗位要求社会保障专业。

为什么会这样?当前***界、学界主要在关注一些宏观制度设计,而忽略了这个“小问题”。与取消“双轨制”、社保基金入市、城镇居民社会保险、新农保等热点问题相比,社保经办人员专业化似乎显得有点小儿科——社保经办机构只需要招人落实***策即可,能完成具体的实务操作即可,计算机、会计、统计、医药、法律等专业的人员就足够应付了。因此可以想象,这些工作人员只会机械落实相关***策法规,而缺乏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深入思考。由于专业性不强,也就难以激发工作人员的事业成就感,形成长远职业生涯规划。最关键的是,这种管理和经办体系下,实务工作中就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社会保险管理、投资及精算等方面人才,这将损害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社保经办人员不专业

由于难以获得企业社保经办人员的详细数据,笔者走访了北京某城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这里是企业经办人员的聚集地。据介绍,该区每月都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没能按时缴纳社会保险基金。2011年全区托收未及时到账金额共计90492万元,医疗保险和其他四险的欠费单位分别达到27581家、27030家。同时,该年各项社会保险因银行托收不成功,所造成的退票达51000多张。

而这些托收不成功或退票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经办人员非专业化直接相关。退票的几种原因,包括账户未授权、交换号弄错、账户与户名不符、票据与企业登记信息不符或与银行名称等信息不符、单位在社保中心或银行所登记的信息错误等情况,或多或少都与企业经办人员不熟悉业务有关。

经办人员不专业导致社会保险费用不能及时缴纳,直接损害的是员工的利益。如一个公司员工,家庭困难,长期患病,自付部分的负担也很大。然而由于经办人员没有及时跟进银行的业务调整,造成当月医保托收不成功。直接导致该员工的社保卡不能实时结算,只能全额垫付,然后再进行人工报销。冗长的报销程序,还需要垫付高额的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员工看病无法报销、工伤待遇无法支付、失业待遇无法享受、生育津贴无法领取,等等。不仅给参保个人带来严重损失,也可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一些震荡。

企业也摆脱不了影响。北京市规定,如果企业当月未能通过银行托收、缴纳社会保险,应当于次月中旬到社保中心通过柜台缴费,这将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更糟糕的是还要缴纳滞纳金,《社会保险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能及时缴纳社会保险形成欠费的,每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部门处欠费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对社保中心来说,则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作量,因为欠费补缴不是一个小数目,近年该区一直保持月均1800家单位,前来办理补交业务,使长期超负荷运转的他们苦不堪言。同时,不能及时收缴,对于社会保险基金而言,损失也是巨大的。

为什么企业社保经办人员不专业?究其原因,很多企业认为社会保险业务的专业化主要是社保经办机构的事,而企业缴费就行了。这没什么专业技术含量,一般的员工熟悉一段时间都可以胜任,没什么必要限定专业背景,更不用说持证上岗。正是这个认识误区,导致很多企业社保经办人员不专业,缴费不成功。经办机构的专业化,并不能代替企业经办人员的专业化。近年我国社保卡及其信息系统正在完善之中,很多基础性数据、具体流程还需要企业经办人员来完成,否则将来可能面临很多本可避免的纠纷、诉讼。

三、社保经办工作专业化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社保经办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逐步走向***于或半***于***府部门、更具专业性的执行机构。专业化的具体体现在,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通过社保专业人员采取标准化流程,减少工作的主观性及其导致的相关纠纷。比利时***府中约60% 的公务员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而这个国家最忙碌的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律师。(朱梅,2011)在日本,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培养已经细化到每一项工作,厚生劳动省开设的职业资格考试多达100 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劳务士、职业训练指导员、社会福利士和福利护理士等。(王洪春 2004)再看看美国,由于奉行“小***府、大社会”,很多公共服务都“外包”出去了,但一线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是不能“外包”出去的,只能由***府工作人员提供。因为这涉及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化操作,需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此外,专业的企业社保经办员还可以发挥很多功能。首先,可以在企业内发挥***策咨询的作用。当前,企业员工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尤其是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买房买车的社保证明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策措施,经常咨询一些相关权益享受的细节问题,专业社保员在这方面可以大有所为。其次,社保员还可以扮演企业与员工之间协调人的角色,比如缴纳社保争议、工伤事故纠纷处理。最后,社会保险业务***策性很强,需要长期关注并随时调整企业业务。当前,一些地方社保***策经常调整,例如区县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具体措施,银行的托收办法,等等。有些***策变化,可能涉及企业较大的利益,比如刺激经济时期、经济过热时期,***府可能会调整相关社保***策,这就需要社保员及时为管理人员当好参谋。

社会保障专业,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为了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培养社保人才,特意开设的一个专业。根据中国教育信息网统计,目前全国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高校达到108所。如此培养规模,每年都有大量的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离校择业,然而专业对口的却寥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社保相关岗位的毕业生,可谓凤毛麟角。很多企业没有设置社会保险方面的岗位,有的企业设置了岗位,但是却没有专业的限制。专业毕业人员难以获得事业成就感,也就难以在岗位上长期发展,流动性很强。于是,大量的社保毕业生放弃专业,另觅它途。不能不说,这是社保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方案设计

最理想的方案,是建立社会保障职业资格证制度,即设立社会保障员的从业资格证,以及初级、中级、高级社会保障师的执业资格证。并进一步规定,企业经办人员必须获得从业资格证;同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中,社保员、社保师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社保员可以通过学历认定或考试取得,主要考查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法规***策。初级、中级社保师则需要考试合格,并登记注册。初级侧重考查实操知识,中级则需全面考查知识理论、***策水平、实务操作能力。高级则需在中级的基础上,考查科研能力,可以以评代考,也可以暂缓设立高级。对于中高级的社会保障师,将来还可以考虑由其受理或协助受理社会保障的相关案件。很多发达国家,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并在司法部门建立了专门受理社会保障案件的法庭。

鉴于建立职业资格制度还需要较长的讨论、论证时期,也可能未能获得支持和肯定,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替代选择。其一,同人力资源师考试制度相结合。具体结合方式,可以在当前人力资源资格证考试中,增加社会保障的相应科目。各个阶段增加的具体考试内容,参照以上方案。其二,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出台规定,要求经办机构相关岗位、企业社保经办人员需要具备社保专业教育背景,在岗人员则需定期参加一定的理论、***策和业务培训。当然,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也需增加实操的内容,以适应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这样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措施,待时机成熟后,再设置职业资格证制度。

参考文献

[1]安华,张笑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开发,2007(7)

社会工作专业篇10

关键词:协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79-02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现状

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就是通过高校与高校、***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实现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通过校内网资源的共享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培养模式,从而在新的形势下真正落实教育质量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为地方***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府购买服务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通过校府协同、校企协同、学校与民间机构或基金合作等方式集成校内外资源,推动了社工人才有效的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而在内地特别是偏远地区,协同培养模式还处在懵懂的探索期。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校府协同,构建***府购买服务的实践平台

黑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于2012年5月与南岗区***府合作,在南岗区民***局注册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南岗―黑龙江大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行***府购买服务方式,在东北三省率先开创***府与高校合作先例,通过与***府合作,由***府来购买服务,为社会工作高校专业人才实务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区域社会发展做贡献。它在东北三省率先开创了***府购买服务的先例,不仅承担着为龙江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能为黑龙江大学培养创新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基地和素材,更能为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重大机遇。

(二)做好有研究性和示范性的项目

1.项目启动

建立好协同培养实践平台后,我们要积极寻找既能培养学生社会服务管理和执行能力又可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帮助的研究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比如南京大学开展的“抗逆小童星”项目,西南财经大学的“北川灾害救助社会工作创新项目”, 黑龙江工程学院的“黑龙江省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等都是优秀的项目选题。面对社会上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黑龙江大学社工服务中心通过与哈尔滨某医院沟通洽谈,试点启动了医疗社会工作项目,旨在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服务于该医院的医生和病人。在与有关部门沟通并确定好社会工作服务救援项目后,组建一个具有统一的团队精神和完整执行体系的团队就是至关重要的了,项目管理者一般是由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带队,组员选择要兼顾热情和能力,这样整个项目团队才会形成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使项目按时保质地完成好。

2.项目策划

选择好项目和团队成员后我们要通过调研制定好项目策划书,确定项目目标与范围、项目预算与收益、项目进度安排以及监督评估措施等。由于我们从事的是具有研究性和示范性的非营利项目,因此在策划中要特别注意其研究示范效益和社会效应,尽可能估算出投入和产出,以便得到合作方的支持。比如,上述医疗社会工作项目的直接受益群体是哈尔滨市某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和病人,间接受益群体是他们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每次的导诊、病人情绪的安抚与康复指导、医患关系的疏通都可以提高医患双方的效率并减少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这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收益恰恰是***府或其他合作方所关注的价值所在,因此,越明确地给出单位成本的投入和产生的效益,越能得到合作方的认可。

3.项目执行

当前期准备条件完备时,项目即开始执行。依据项目策划书制定组织规章制度,各司其职,保质保量地按计划执行工作任务即项目执行阶段。要保证项目的贯彻执行,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是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对决策和命令的理解,就没有执行目的的实现。第二是协调,内部资源充分的协调统筹可以集中团队优势,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例。第三是规章制度,如果说沟通是执行的前提,协调是执行到位的手段,那么科学的管理制度则是项目执行成功与否的保障。为确保团队执行力,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战略规划、设计组织结构、编制岗位说明、制定目标体系、考核工作绩效、设计奖惩制度、制定监督反馈机制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团队的高效执行力。

4.项目监测

在项目执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经常被忽视,那就是跟踪控制环节,很多项目执行中会出现小的漏洞或者突发问题,一旦漏洞或者问题没有被及时解决就会使项目成效打折扣,有时甚至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项目圆满完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很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需要回访或跟踪服务,比如某医院的医疗服务在患者病情好转回家的阶段,我们还需要继续介入和跟踪服务,因此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建立明确的项目执行跟踪系统非常必要。

(三)积极探索跨领域合作

在***府购买服务的大环境下,黑龙江大学还在积极探索多种领域的协同培养,不仅仅停留在于***府合作,还要与各种基金会、民间机构积极洽谈,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地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到更丰富的资金来源和项目资源,实现小核心、大联合,教育、科研、实践三位一体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社工人才。

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问题及建议

在国外,社会工作体系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社会工作者也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与尊重,被称为“社会工程师”。而在我国,社会工作的认知率还比较低,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都与工作者的付出不成正比,社工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东北地区无论在***策环境还是社会认知方面都远不如南方发达地区,人才协同培养的模式尚未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黑龙江地区***策环境支持

***的十提倡加大推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但是在内地特别是黑龙江地区***府购买服务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府拿着国家下拨的专项社工资金不知如何运用,另一方面学校拥有专业社工人力资源却缺乏一个平台去实战,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策体制的支持。***府要看成效再投入资源、项目要注入资金才启动的胶着局面,是***府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磨合的缩影,对此情况我们作为高校一方要保持积极努力的态度,尽量做好项目策划书,争取得到***府的支持。作为***府一方也要认真调研项目并勇于在实践中摸索出符合黑龙江地区需要的社会工作协同培养的方式方法,为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策提供依据。

(二)构建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

虽然现在社会急需社工人才,社工缺口巨大,然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仰的缺失、价值的扭曲一直困扰着我们,社会职业道德价值信念日益淡化,作为新兴的社会工作的职业价值伦理同样没有得到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界限、使命、社会责任、核心价值、伦理基础等等这些问题在中国社工的理论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作为社会工作基础的价值不明晰肯定会导致教育的困难以及人才的流失,因此建立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迫在眉睫。当然,建立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里仅从三个方面抛砖引玉。

1.社会和谐价值观――社会价值观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和谐社会当然也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社会工作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整合各种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解决或改善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为***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来从制度层面最大程度地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2.传统仁爱价值观――个人价值观

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的专业,是一个利他重于利己的专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专业。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仁爱,“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其内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是其生动表述。传承几千年的“爱人之学”是我们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工作最有力的文化支持。随着社会对社工专业认知度的不断提高,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要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为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个人利益与价值观相冲突时,更多地考虑到作为“仁者”超越利益的无形的成就与价值,承担起社会责任,以一颗仁爱之心关怀需要帮助的人们。

3.平等尊重服务发展价值观――工作实务价值观

西方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从工作守则到伦理观念都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在工作实务价值观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价值理念,比如平等(对人平等对事公正的态度)、尊重(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人隐私)、服务(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价值观体系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保留批判和创新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观念,使其确实成为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与动力。

(三)注重项目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实现

优秀项目作为社工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已完成的项目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不应该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终结。以优秀项目成果经验作为基础,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成熟的做法辐射开来,示范引领创建出更多有价值、有特色的社工服务项目,在不断的项目实践中产生出更多的优秀项目管理者、优秀的社工团队、优秀的社工人才,形成良好的循环互动,从而取得以项目引领学生的事务性能力、直接服务能力、社会服务管理能力、核心价值观,以项目引领带队教师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实践工作能力,以项目引领其他项目的更丰硕的成果,最终提高社工培养质量,提升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栾文敬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原因

探索[J].社会工作,2013,(4).

[2]周昌祥,吴克报.凝聚专业智慧探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培养规律[J].社会工作,2013,(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社会工作专业10篇

学习

企业培训体系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培训体系10篇,内容包括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现代社会企业竞争的加剧让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培训将是未来企业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国内外一些先进企业中,培训除了是传统的提高员工技能和素养的方法外,还

学习

企业信用评价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信用评价10篇,内容包括企业信用评价的做法,企业信用评价。1、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含义信用评价,也称为信用评级、资信评级。多数学者认为信用评价就是指由***或中立的专业评级机构、部门,根据评级对象的委托,本着“公正、客

学习

企业制度管理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制度管理10篇,内容包括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管理。一、知识经济对企业参与类群的影响在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相继出现的阶段中,变迁的机制是和社会组织的某些类型或某些方面的替代联系在一起的。纵观历史(教学案

学习

服装企业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企业10篇,内容包括服装企业简介范文大全,服装企业发展历程文案。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在社会、经济及技术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处于不败之地!如今,全球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面临一个新的技术和企业管理***性变化,聪

学习

电子控制技术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控制技术论文,内容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控制论文题目。1.1EPB系统可以在发动机熄火后自动施加驻车制动。驻车方便、可靠,可防止意外的释放(比如小孩、偷盗等)。1.2不同驾驶员的力量大小有别,手驻车制动杆的驻车制动

学习

企业团队建设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团队建设10篇,内容包括企业团队建设范文,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十篇。前言现代社会快速、多变的商业环境,全球化的挑战与知识基础的竞争形态,已经使得企业原本赖以生存的传统功能式组织架构面临危机,取而代之的是近来被广泛应

学习

企业经营与管理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经营与管理10篇,内容包括初创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方法。

学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10篇,内容包括职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反观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络技术不仅没有对其起到推动作用,而是某些高校为了开设

学习

企业激励机制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激励机制10篇,内容包括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方案,企业内部人才激励机制。1.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

学习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10篇,内容包括最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知识点。(4)“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费的返还。(5)“收到的其他与经营

学习

神经网络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神经网络10篇,内容包括神经网络的本质归纳,卷积神经网络。1神经网络算法概论分析1.1神经网络算法整体概论神经网络算法是按照人体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模拟,根据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将信息概念化形成人们认知的符号,呈现在显示屏前

学习

工业企业会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企业会计10篇,内容包括工业企业会计做账步骤,工业企业的会计实操。由上述可知,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核算方面,其中核算又包括很多方面的核算,具体不同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存货核算。

学习

小企业会计准则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企业会计准则10篇,内容包括小企业会计准则培训,小企业会计准则备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小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逐渐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为规范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可持

学习

激励机制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激励机制10篇,内容包括激励机制方案,激励机制的正确写法。高校******管理人员激励对策研究(1)提供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住房***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个人必须解决生理需求后才能实施更高层次的需求激励。因此,建立与当地经济社

学习

艺术设计专业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设计专业10篇,内容包括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皮具艺术设计专业。电话:138********(手机)E-mail:最近工作[1年9个月]公司:XX广告有限公司行业:广告职位:三维动画师最高学历学历:本科专业:艺术设计学校:南京艺术学院自我评价在动画制作

学习

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教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教学研究论文期刊推荐,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每个案例都结合着教材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CPU的编程结构时,先介绍一个

学习

城乡规划专业论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城乡规划专业论文,内容包括城乡规划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城乡规划论文的专业期刊。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概况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

学习

预防医学专业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预防医学专业10篇,内容包括预防医学专业前景,预防医学专业认识及感想。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战胜天花、霍乱和鼠***等烈性传染病的经验中,逐渐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预防医学理论及体系。1949年后,中国卫生防***事业进入了一

学习

汽车营销专业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营销专业10篇,内容包括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汽车营销是什么专业。1.教学要求从核心课程开设情况来看,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销售》《营销管理》《汽车售后服务》《汽车构造》《管理沟通》等课程。从教学要求来看

学习

机电一体化专业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机电一体化专业10篇,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1综合技术型人才综合性技术人才是将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进行紧密交织融合的结晶,其重点是指在车间产品加工流水线上操作并牢固掌握一项以上过硬技术,能够

学习

机电专业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机电专业10篇,内容包括机电专业中专,职高机电专业。

学习

制药工程专业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制药工程专业10篇,内容包括制药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制药工程专业张雪峰。(SchoolofPharmacy,He'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engzhou450008,China)摘要: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