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10篇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1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协调;亮点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小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逐渐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为规范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我国小企业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并针对小企业的特点,2011年10月18日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二者存在着差异和联系,本文希望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展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更好的服务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

(一)适用范围上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企业会计准则》不适用于股票或者债券在市场上进行公开交易的小企业、不承担公众责任且经营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或者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既不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的企业;而《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外,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企业会计准则》都适用行。其次,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经营规模小的企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由此可见,二者在适用范围上有很大不同。

(二)准则框架体系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体系包括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两部分,其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共十章九十条,除第一章总则和第十章附录(附录一为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附录二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外,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外币业务和财务报表,具体规定了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应用指南主要规定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报表的格式及编制等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解释及应用指南四个部分,其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共十一章,内容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条件、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和附则等;具体准则为三十八项,内容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收入类、费用类、特殊事项类、列报类、综合类等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

(三)会计核算内容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常见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基本相似,但根据小企业的业务特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一些业务的核算进行了简化。两者的差异具体如下:

资产核算。这里主要讲固定资产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即折旧***策基本与税法规定保持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取消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的定量控制标准,允许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自行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目的为了提高企业自主理财的能动性。

收入核算。收入核算具体到确认原则和确定收入金额两个方面。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进行判断。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采用发出商品或劳务完成并收到款项或取得收款权利作为收入确认标准,无需进行风险与报酬转移的判断,同时对常见销售方式规定了收入确认时点。在收入金额的确认方面,一般企业按照交易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或者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按照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金额。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此外,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者企业性质变化所造成的不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者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的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四、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小企业发展现状,做到了简化核算要求、与我国税法尽量保持一致、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协调,是一部为我国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企业会计标准。它的贯彻实施,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会计司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11,12.

[2]***.小企业会计准则[Z].财会[2011]17号,2011,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会计准则[S]2011.

[4]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2

2011年底,***出台了最新版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十余处的不同。这些不同之处会对符合中小企业确认条件的企业在收入的确认、费用的计提、纳税等方面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对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产生重要的变化,也会对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做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并从中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优缺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取之所长,补之所短,将会充分发挥该准则的作用。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2.1中小企业历史成本计量的比较

在会计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中对本企业的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中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相关的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2.2 公允价值的相关要求的比较

中小企业金融资产的确认与入账价值的比较:对于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按照成本(即购入价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入账;对于那些长期投资的利息收入来说,《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的本金和其票面利率计算;而对于投资期在一年内,并可以随时变现的短期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则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科目,余姚分别计入。这样对于小企业来说,就会显得比较繁琐,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日常相关业务并不需要做的这么细,也没有过多的投资项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只需要根据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即可。在长期债券投资或者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的债券折价和溢价的摊销核算当中,《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持有的债券在持有期内在确认相关利息收入时要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

②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③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④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直线摊销法是指企业将债券购入时的溢价或折价,按债券从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内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各期投资收益不变。按照直线摊销法,投资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这样看来,对于小企业来说,使用直线摊销法更加简单,也更符合中小企业的日常业务往来。

2.3 中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比较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应根据本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是否可靠取得等方面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规定中小企业一律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2.4 中小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的比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以转销年度的所得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所得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来核算所得税,这种方法比较繁琐,需要公式: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来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即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业务中,需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相比较而言,这就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2.5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的比较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四个部分,可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同时,也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如删除了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股利等科目;利润表则减少了对相关利润的调整与细分。这样积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减轻了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压力。另外,《小企业会计准则》也降低了对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内容的要求,也减少了披露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3

2011年10月18日,***出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这和《企业会计准则》构成了我国会计基本准则框架下的两个子系统。《企业会计准则》为大中型企http://业提供了高质量的会计标尺,《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小企业提供了有序发展和有效管理的制度预期。《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外部使用者是税务机关,为了减少小企业纳税调整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贯彻了与税法趋同的思想,在收入、利得和资产等方面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充分体现了与税法的协调,大大消除了会计与税法的暂时性差异。

一、收入方面与税法的协调

(一)销售收入与税法的协调

1、销售收入确认原则与税法的协调。《企业会计准则》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其对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是以发出货物收取款项且风险转移为确认标准,侧重于收入实质性的实现,根据交易的实质确认是否作为销售收入处理。

税法上对应税收入的确认相对而言,形式重于实质。税法以收取货款或取得索款权利凭证为确认标准,并根据结算方式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

而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明显体现了与税法的协调。《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的确认方面采用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并对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规定收入确认时点,较《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了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

2、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与税法的协调。《企业会计准则》只要同时符合确认收入的四项条件,当期就要确认收入。例如,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下,购买方出现财务困难,会计上不能当期确认收入而作为发出商品,只有购买方财务困难消失时才能确认销售收入。

税法以收取款项或取得收款权利凭证为确认标准,对应税收入时间区分不同税种做出不同的规定。例如,《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以及《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而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类似,以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的商品作为商品销售处理,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在分得产品之日按照产品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二)劳务收入与税法的协调。劳务分为不跨年度的劳务和长期劳务。不跨年度的劳务《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而对于长期劳务合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若资产负债表日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的估计,则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即按照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若资产负债表日的劳务结果不能可靠的估计,则按实际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按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够得到补偿的部分确认劳务收入。

税法在确认劳务收入时主要从税收均衡入库角度考虑,只要企业从事了劳务,就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并未强调劳务的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否可靠计量及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也未强调已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否得到补偿。

《小企业会计准则》劳务收入的处理与税法一样。对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年度的,应当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年

转贴于 http://

度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本年度的提供劳务收入;同时,按照估计的提供劳务成本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营业成本后的金额,结转本年度营业成本。

二、利得方面与税法的协调

《企业会计准则》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利得的相关概念。小企业的利得全部计入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一)接受捐赠处理与税法的协http://调。《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捐赠现金或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方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接受捐赠资产一般会使企业的经济资源增加,在会计上计入资本公积。而所得税法规定,接受捐赠资产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捐赠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纳入当期应纳所得税额,与税法协调一致。

(二)盘盈收益处理与税法的协调。《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进行核算。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科目核算。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中与所得税协调,确认的盘盈收益,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而计入当期应税收入。

三、资产方面与税法的协调

(一)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税法贯彻确定性原则,不承认市场行情对持有资产的影响,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一律采用成本计量,避免了小企业报税时的财务调整,使小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相协调。

(二)不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度终了对全部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对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可以合理计提坏账准备,对于短期投资低于成本的差额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可变现净值小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遵循据实扣除原则,对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税法不确认持有资产的减值,除

转贴于 http://

金融企业按***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提取的准备金外,减值准备一律不得税前扣除。

《小企业会计准则》最大限度地与税法相协调,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及预付款项。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

1、折旧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http://方法的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便变更。

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计算原则上采用直线折旧法。除了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以及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指明小企业应当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与税法规定一致。

2、折旧年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而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

《小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摊销。而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税法要求其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

《小企业会计准则》指出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时止,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对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摊销期限的确定应当考虑税法的规定。

(五)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小企业统一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取消了权益法核算,从而在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确认计量方面与税法一致。

(六)长期待摊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有本期扣除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其核算内容、摊销期限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存在较大差异。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均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其摊销期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4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对比分析 特点 商榷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核算的特点,本文以例举形式分析表述《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处理的差异,并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若干规定进行探讨。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部分经济业务会计处理差异

1.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对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不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列资产在持有期间所发生的减值,在会计上不进行处理,而在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按规定确认资产损失,进行会计处理。

2.对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增值或减值,在会计上不进行调整。

3.取得资产时初始入账成本会计处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得股票、债券作为短期股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相关交易费用,会计处理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该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该发生的交易费用应作为成本进行计量。

(2)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等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上述费用,能分清负担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对象的,应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存货的采购成本。分配方法通常包括按所购存货的重量或采购价格比例进行分配。《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述这些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不计入所购商品的成本。

(3)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计处理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其入账成本应当以延期支付的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支付购买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款与按固定资产购买价款计算的现值差价,应按融资费用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是不考虑其中内含的融资费用,即以按外购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计量。

(4)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计处理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应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等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是按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及相关税费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不需要确定折现率和计算现值,不需要进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4.长期债券投资会计处理差异。企业对于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债券投资,《小企业会计准则》在“长期债券投资”科目中核算,《企业会计准则》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显意***和能力持有到期的债券)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因持有意***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投资,或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资本管理需要,将购入债券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科目中核算。

长期债券投资购入时的初始计量,《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是相同的,均是以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计量,但后续计量中,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

(1)债券在持有期间发生的应收利息的确认时点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债务人应付利息日。《企业会计准则》为资产负债表日。

(2)债券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3)债券和利息收入的计量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按债券面值和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企业会计准则》按债券的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计算其利息收入。

(4)小企业不计算债券减值损失,《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发生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5.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差异。企业对于不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权益性投资,《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会计准则》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科目中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全部采用成本法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成本法与《企业会计准则》权益法核算的主要差异:对于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投资成本进行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相应份额的,该部分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相应份额的,该部份差额应确认为当期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在采用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后,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主要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在《小企业会计准则》成本法核算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按分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6.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会计处理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期销售的货物本期退回的,调正本期的收入和成本,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的,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不论属于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的销售,均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收入。

7.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有关规定:

(1)借款费用资本化起点为: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以及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需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含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3)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以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此外,企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以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年期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对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在其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该固定资产成本;经过1年期以上的制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存货的成本。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除上述的处理差异外,还有如自建固定资产入账时点、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利息计提时点、递延分期收款销售收入计算、会计***策变更采用方法等等方面的规定,在此不予赘述。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

1.简化核算,便于操作。《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方面采用成本计量,不采用公允价值、现值和可变现净值计量;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计算技术方面,不使用实际利率法、不计算拆现率以简化利息收入和融资费用等的核算;对长期股权投资全部采用成本法计算;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仅以其起始时点确定资本化金额等等,从而很大程度地简化了会计的核算处理,方便了会计人员的操作,适应小企业会计人员较少的特点,以及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讲,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

2.减轻纳税调整负担。企业会计处理的依据是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的征税依据是企业所得税法。由于某些经济业务,两者计算的口径不一致,就形成了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不等于企业所得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额。这种由于会计准则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不一致所发生的差异,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整,即纳税调整。

为了减轻小企业纳税调整的负担,《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简化的同时,力求其会计处理规定与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相一致。消除了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减少了小企业在计税过程中涉及的纳税调整事项。同时也减少了税务部门对企业的征税成本,提高征管效率,有利于促进小企业实行查账征收。

三、对《小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规定的商榷

1.收入的分类。“收入”是会计六要素之一,《企业会计准则》的分类为:“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分类为:“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

《小企业会计准则》将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并入提供劳务收入之中,其理由是:“考虑到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要表现为金融企业对外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和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版权)等资产的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而本准则不适用于金融企业”。而且,目前我国小企业的无形资产种类较少,通常以自用为主,金额较小,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低,因此,本准则仅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没有引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这一类(释义第148页)。事实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并非主要表现为金融企业对外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和企业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小企业出租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出租出借各种周转材料、不属于融资租赁的小企业出租汽车、农业机械、建筑工程机械、计算机和其他机械设备等,在出租时,不配备操作人员的,均应分类为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若配备操作人员的,则可以分类为提供劳务收入。再者,《企业会计准则》将收入分类为三个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收入分为两个内容,在理论上也带来了混乱。为此笔者建议,《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分类,也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相同经济业务不同会计科目。企业对于某一些相同的经济业务,由于会计核算的方法不同,或者简化核算,在会计处理上,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也会不同。例如,对应收账款坏账的会计处理,在备抵法下,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但在直接法下,其会计分录为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又如,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的会计分录,在权益法下为借记“应收股利”,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在成本法下为借记“应收股利”,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再如,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计入“库存商品”科目,若费用金额较小,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记入“销售费用”科目。笔者认为,对这一部分的会计处理差异,似有可商榷之处。

(1)《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所规范会计行为的对象都是企业,所以相同的经济业务,在不存核算方法不同或简化核算的情况下,其会计处理使用的科目应该一致。

(2)《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均是规范会计行为的法律规范。两部准则的会计处理差异是一种法规碰撞,似有欠妥之处。

(3)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如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某会计人员在大中型企业工作,其会计处理为其他业务收入,若在小企业工作,其会计处理为营业外收入等等。

(4)不利于会计课程教材的编写,不利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对相同经济业务,在不涉及会计处理方法和简化核算等情况下,两部准则使用的会计科目应一致。

3.现金流量表有关增值税的归属项目。《小企业会计准则》关于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关增值税归属项目的规定是: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属于“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项目的内容,而应属于“收到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属于“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内容,而属于“支付的税费”项目的内容。

需商榷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上述规定,是否可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相一致。即将增值税销项税额归属于“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将增值税进项税额归属于“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理由如下:

1.事实上,企业的营业收入中都是含有税金的,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营业税、消费税等是以价内税计量,增值税是以价外税计量,成交一笔交易,卖方对商品的标价或者说卖方向买方收取的货款都是含有税金的,反之,买方向卖方购进的商品、劳务,支付的价款中也都是含有税金的。基于这一事实,《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否能与《企业会计准则》一样,将增值税销项税额归属于“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内,将增值税进项税额归属于“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内。再者,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支付的税费”项目内,也与事实不符,出现虚假情况。例如,A公司购入商品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全部出售140.4万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20.4万元)交纳增值税3.4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若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则现金流量表“支付的税费”项目列示的金额为20.4万元(17万+3.4万),显然虚增了17万元的税金,与事实不符,并有误导之嫌。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5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会计科目;新增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于2013年1月1日在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实施范围中的小企业实施。笔者通过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的66个会计科目中有不少是变化了的会计科目。这些变化的会计科目,有些是新增会计科目,有些是合并会计科目,有些是调整核算内容的会计科目。在此,本人不揣浅陋,拟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变化会计科目谈一点粗浅之见,以期会计专家批评指正。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库存现金(现金)、原材料(材料)、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长期债券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应缴税费(应交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营业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文章所述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括号中的会计科目为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

尽管上述会计科目名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会计科目的性质、结构和核算内容基本没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会计科目一目了然,一见如故。在实施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对这些会计科目作为一般性掌握即可。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会计科目

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收股利、应收股息、预付账款、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预收账款、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16个会计科目。

(一)新增债权类会计科目

上述16个会计科目中,属于新增债权类会计科目是:应收股利、应收股息、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实际上是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股息”会计科目分拆形成的。它通过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股息”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转化成“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等两个会计科目,其性质、结构和核算内容基本一致。

“预付账款”会计科目则是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账款”会计科目拆出来的。小企业发生的预付账款不再按小企业会计制度那样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而通过“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

(二)新增存货类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存货会计科目主要有两个: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这是因为小企业不一定按实际成本核算存货,也可能按计划成本核算存货。小企业如果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设置“材料采购”科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显而易见的,自不必多说。

消耗性生物资产属于农、林、牧、渔类小企业必设会计科目。消耗性生物资产主要用来核算小型农、林、牧、渔类企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该科目是资产类科目,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其借方登记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收获前发生的必要支出,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以及自行繁殖的育肥畜、水产养殖的动植物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等;贷方登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和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时的账面余额,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农、林、牧、渔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三)新增非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

余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非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主要有: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等会计科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是农、林、牧、渔类小企业必设会计科目。它们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始价值和损耗价值,二者共同核算农、林、牧、渔类小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

“累计摊销”科目核算小企业无形资产摊销的价值,属于无形资产备抵科目。因为“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其原始成本,则“累计摊销”科目与“无形资产”科目共同核算无形资产的价值。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核算小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也包括采购物资在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等发生的损失或尚待查明的损耗。它实际上是小企业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价值的批准处理前后的缓冲会计科目。所以,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处理完毕,不能留有余额。

(四)新增负债类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负债类会计科目主要有:预收账款、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等三个会计科目。其中,“预收账款”会计科目是销货业务适用的会计科目。它是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基础上分解而来的。这样,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预收账款就不用在“应付账款”会计科目中核算了,而单独作为一项负债进行核算。“应付利息”会计科目则不然,它是在取消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的基础上新增的负债类会计科目。该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借款等业务发生的年度内产生的应付未付的利息。

“递延收益”会计科目则是因为小企业已经收到、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府补助。这些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项目。由于与资产相关的***府补助要在其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故通过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摊销收益金额。

(五)新增成本类会计科目

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增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有: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科目。这是因为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一样,由于小企业也存在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业务、也存在工程施工项目和机械项目,如果只设置“生产成本”科目远远不能解决研究开发成本、工程施工成本及机械作业成本的归集。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会计科目。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的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的会计科目主要有两种:一是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二是合并的明细科目。

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有:短期投资(短期投资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等会计科目。

合并的二级会计科目有: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其他支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利润分配(其他转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利润、转作资本的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

上述合并的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等会计科目中,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是因为取消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是取消了计提职工福利费,而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4%比例列支。而合并的“其他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等一级科目的明细科目则是要求小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灵活设置明细科目,不必拘泥于小企业会计标准。为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直接取消了明细会计科目,会计人员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进行明细核算。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删除的会计科目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再像小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标准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故删除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备抵会计科目。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尽量要求与企业所得税法一致,而年度内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能起到权责发生制的作用。故小企业会计准则删除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跨期摊配会计科目。

(三)小企业接受捐赠财产的会计处理通过“递延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核算,收到捐助的与资产相关的***府补助,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待折旧或摊销时再转入“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如果收到的与收益相关的***府补助,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待转资产价值”会计科目。

(四)小企业一般通过薄利多销进行经营活动,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少委托外单位代销商品。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委托代销商品”会计科目。

参考文献: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6

一、《意见稿》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趋同问题

据统计,在全国所有477万户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小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主力***。目前各小企业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是2004年制定的,相关内容早已过时,实际工作中小企业无所适从。从全国各地的调查看,《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实际执行率仅为一半左右。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存在着较大差异。实践证明,这些差异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纳税人遵从税法的成本,也加大了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难度。鉴于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会计业务较简单等实际,《意见稿》充分体现了简化实用,与税法趋同的突出特点。

(一)不计提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存货、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资产负债表日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并同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对于短期投资、存货、应收款项三项资产分别计提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需计入当期损益,将减少企业当期利润,并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才允许税前扣除。而在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现象,并未发生实际损失时,不认定为资产减值,不允许税前扣除。计提减值准备,会导致企业会计准则计算出的应纳税额,和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出现差异。为减少企业的纳税调整事项,降低纳税成本,意见稿对所有资产都不再计提减值准备,与所得税法趋同。

(二)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规定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会直接影响当期累计折旧金额,并最终对企业的所得税产生影响。因此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房屋、建筑物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电子设备3年。而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小企业会计制度》均未对此作出具体规定。为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与所得税法趋同,意见稿增加了与税法完全相同的最低折旧年限规定。除此之外,意见稿中还增加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即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10年;畜产类生产性生物资产3年。以此避免因折旧年限不同而产生的纳税差异,降低纳税成本。

(三)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根据小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式。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以取得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入账。被投资单位发生净损益,按照实际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损失)。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取得股权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按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后随着被投资单位发生净损益,投资账面价值要根据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的变化而调整。

可以看出,成本法的损益变化直接计入当期投资收益,不调整原有账面价值。而权益法则较复杂,在初始投资和后续计量时,都可能调整账面价值。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应包括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即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也就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也需纳税。这就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用成本法核算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一致,而采用权益法则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为简化会计核算,减少纳税差异,《意见稿》明确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二、《意见稿》关于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建议

《意见稿》充分借鉴了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并考虑到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与所得税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协调,但《意见稿》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面,还有以下问题值得探析。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将所得税视为一项利润分配,对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完全服从税法规定。导致企业所得税与会计核算完全分离,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规定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下简称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债务法通过将资产、负债的账目价值与计税基础比较,确定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它更加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强调只有在对资产及负债可靠、完整计量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完整、有用的利润信息。

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计算思路和债务法一致。新年度纳税申报表的主表包括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以及附列资料四大部分。计算时,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少额,得到应纳税所得额,最后计算出应纳税额。意见稿虽并未明确小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但在“5601所得税费用”中指出,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根据税法规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可以看出,《意见稿》实际仍然在执行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无益于小企业降低纳税成本,并会增加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难度,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应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

(二)所得税核算会计科目的设置 小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使用到的会计科目只有两个:一个是“所得税费用”,另一个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若采用债务法,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依据会计准则核算的利润为基础计算出的应纳税额,和依据税法计算出的应纳税额不相同。根据它们对未来纳税的不同影响,将这些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当期,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应地,在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当期,若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意见稿》中并未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建议增加这两个会计科目。

(三)利润表格式的规范 《意见稿》中的利润表分为四部分: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算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收入及投资收益,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算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支净额算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得出净利润。《意见稿》中利润表采用先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再计算营业利润的方式。而我国企业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结构,分三部分:用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加上投资收益等算出营业利润;用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算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算出净利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利润表是直接计算营业利润,这也与新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致。新的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主表的第一部分利润总额计算格式与内容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利润表完全相同。小企业采用与会计准则一致的利润表,可以大大简化会计核算工作,减少工作量,降低会计工作成本。

所得税会计处理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在遵循基本原则与简化要求相结合的前提下,与企业所得税法趋同,以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税收部门税收监管质量。

参考文献: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7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 核算

一、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同

(一)建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资核算科目不同。《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

(二)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以“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为时点停止资本化,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以“竣工结算”为时点停止资本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同时也与税法规定相一致。

(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和范围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下,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计入这些资产的成本,直到这些资产在实质上已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为止。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小企业在建工程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应当根据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但对于是否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尚需进一步明确。

例1:华阳公司2010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栋办公楼,工期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10年1月1日、7月1日和10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1 500万元、3 000万元和1 000万元。公司为建造办公楼发生了2笔专门借款,分别为:2010年1月1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8%,利息按年支付;2010年7月1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10%,利息按年支付。闲置专门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短期投资,假定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假定所占用一般借款有两笔,分别为:向a银行长期借款2 000万元,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年利率为6%,按年付息;发行公司债券10 000万元,于2009年1月1日发行,期限5年,年利率8%,按年付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2 000×8%+2 000×10%×180÷360-500×0.5%×6=245(万元)

第二步,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4 500-4 000)×180/360+1 000×90/360=500(万元)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2 000×6%+10 000×8%)/(2 000+10 000)×100%=7.67%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500×7.67%=38.35(万元)

第三步,计算建造该办公楼应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金额,即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之和283.35万元(245+38.35)。

第四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2 833 500

贷:应付利息 2 833 500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同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规定,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进行比较,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分摊)。《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不需要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及其现值,也不需要与公允价值比较孰低。这与《企业会计准则》有所不同。

例2:a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从b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一台塑钢机,租赁公司购置设备的成本为700 000元,公允价值700 000元,租赁期为3年,自租赁开始日每隔6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50 000元,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租赁期满,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机器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 000元。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150 000×6+1 000=901 0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50 000×(p/a,7%,6

)+1 000(p/f,7%,6)=715 641.3(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大于公允价值,租赁资产应按公允价值700 000元作为入账价值。

第二步,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901 000-700 000=201 000(元)

第三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00 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01 0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901 000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核算不同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必须满足两项条件: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税基础的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符合以上两项条件的大修理支出在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有差异,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大修理支出与税法中的大修理支出并不是同一概念,“大修理支出”的提法在会计上逐渐淡化并被后续支出取而代之,而这一提法在税法中仍然继续使用。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强调“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并没有数额的限定;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就算其支出数额超过50%,也只能计入当期损益。

四、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费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小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制造费用”科目;行***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车间和行***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五、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因此本着简化核算的目的可以不计提。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首先应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发生减值的可能性,若存在也就是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为使固定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能够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应在资产减值确认后,将减值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做相应调整。

例3:2011年12月2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原价42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40 000元。 2012年12月31日资产发生减值,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200 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按年计提折旧)。按《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如下:

2011年12月25日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420 000

贷:银行存款 420 000

2012年计提折旧金额为:(420 000-40 000)/4=76 000(元)。

借:管理费用 76 000

贷:累计折旧 76 000

2012年12月31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000

计提减值准备后每年计提的折旧金额为:(200 000-40 000)/4=40 000(元)。

借:管理费用 40 000

贷:累计折旧 40 000

六、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盘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过渡,盘盈净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之后进行差错更正。通过调整所得税、利润分配等使企业的报表更加透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为调整利润的可能性。

例4:某企业于2012年8月20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五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2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

算如下:

盘盈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200 000

贷:累计折旧 100 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000

调整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 00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 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7 500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 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 500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8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中***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093-02

***2011年10月18日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小准则》)已于2012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同时,2004 年 4 月 27 日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小准则》)废止。《小准则》最大的特点是:简化会计核算方法并与所得税法尽可能保持一致(减少纳税调整)。笔者以为不管如何改革,不能有悖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更不能出现《小准则》内部自相矛盾。本文只对“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核算内容进行探析,以求会计理论的严肃性,并用于指导实践。

一、“营业外收支”的准则定义

(一)定义比较

《小准则》第68条:营业外收入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第70条:营业外支出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基本准则》第27条: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此处的利得与损失即是所指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两者比较,相同点:第一,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第二,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第三,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不同点:《小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且为经济利益的净流入和净流出,而《基本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除计入当期损益外,还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小企业准则取消了此部分),且为经济利益的流入。

(二)问题分析

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与“净流入”、“流出”与“净流出”虽然是只差一字,但意义不同,值得商榷。流入是总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除外)的流入,净流入应是流入总额减去流出总额后的部分(若相减后为负值,即为“净流出”),否则不能称之为净流入。无论从会计理论还是实务角度看,营业外收入并没有与之配比的支出,而营业外支出也没有与之配比的收入,所以,加上“净”字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去掉“净”字更确切,更符合《基本准则》的营业外收支的定义。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内容

(一)《小准则》规定

《小准则》第68条指出: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应当在实现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小准则》第70条指出: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应当在发生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存在的问题

1.混淆了日常与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指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或支出,它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意外发生,企业无力加以控制;二是偶然发生,不重复出现。

从“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的内容看,与《小准则》定义的营业外收、支不符,其核算内容不仅包括了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也包括了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主要有几下项目:(1)存货盘盈净收益及盘亏净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少发、计量不准、管理责任造成存货等原因造成的;实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而不是非日常活动造成的。(2)汇兑收益。汇兑收益是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的即期汇率(或交易当期平均汇率)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总收益。此项汇总收益是企业日常活动而产生,而不是非日常活动形成。且《小准则》将汇兑损失计入“财务费用”(视为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规定混乱、自相矛盾。(3)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企业出租装物和商品与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一样,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但《小准则》把前者确认为非日常活动,而后者确认为日常活动。据制订《小准则》的权威专家讲,只因为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无相应费用配比而为之,事实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成本可分期摊销,收入与费用是配比的,而不应作为非日常活动处理。(4)资产减值损失。《小准则》规定,为简化核算不计提资产(包括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资产、对个投资等)减值准备,资产损失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与所得税法保持一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产减值是不可避免的,资产减值是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而不属于非日常经营活动。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更不属于非日常活动。

2.《小准则》本身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收入和费用要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而非日常活动形成的收益和损失只影响企业利润总额。日常活动与非日活动混淆,是必造成收入、费用的不实,进而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的失真。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国所有法人经营单位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营业务收入占39.34%,资产总额41.97%。由此可以看出,小企业已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潜在投资人的加盟。《小准则》自身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结果会导致,一是国家统计数据的不真实,宏观调控失实,二是会误导投资人和债权人,经济决策失误。

3.解决办法

《基本准则》是《小准则》的顶层,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遵循的规则和标准。不管《小准则》如何简化,都不能有悖于基本准则,颠覆会计理论。笔者认为要正确区分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非经营活动的取得的收益和损失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1)存货盘盈及由于管理责任造成的存货盘亏造成的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损失通过“管理费用”科目科目核算(与企业会计准则处理保持一致)。(2)“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全部通过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3)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计算“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成本分期摊销计算“其他业务成本”科目。(4)资产减值损失,发生时损失及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通过“资产减值损失” (增设该科目)科目核算。

综上所述,虽然新《小准则》经过长期准备、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千锤百炼,但不能一味追求核算简化,而不顾忌会计理论的存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促使小企业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 ***.小企业会计准则[Z].2011-10-18.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9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 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和选择。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要求会计人员要改变原有小企业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通过掌握有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在选取会计***策时必须平等对待各契约主体的利益,严格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实际工作当中,相当一部分小企业会计机构不是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要低一些,小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与实施,小企业会计人员在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不强。在原来以会计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根深蒂固,很少能够深入思考各个会计问题的经济实质,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经济业务判断的能力和责任感,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计职业判断运用不当。在会计***策选择中,滥用会计选择权,使所选择的会计***策反映出对本企业有利的会计信息。如对企业销售人员的业绩奖励通过费用化处理;通过任意改变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等方法,人为调节营业成本和当期利润,达到避税或者调节经营业绩的目的。

(三)忽视本企业客观环境,随意主观判断。会计准则允许以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做出的结果替代根据固定的准则反映的会计信息,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会计信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计职业判断却在很大程度上被用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人员或迫于企业主的压力,或为了个人或少数集团利益,故意违背职业道德,随意做出对本企业有利的判断。

随着“营改增”***策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我们在2012、2013年年末,通过广州地区的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对其承接的被审计小企业做针对性调查后发现,小企业对新***策下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无所适从。

二、影响小企业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分析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关于印发的通知》已经明确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后,《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其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小企业会计制度》属于规则性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低;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原则性的会计准则体系,以原则为导向的准则体系更注重经济事项的实质,而不是经济形式上的细微差别,能更好地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如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计量、报告,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确认等,《小企业会计制度》就未有相关规定,这对小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小企业会计环境。小企业管理者对执行会计准则(或者是会计制度、税收***策)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顺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而言,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更有利于会计利用准则做更准确的职业判断。如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会计实践中,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单靠财务人员无法准确地计算减值准备的余额;再如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同样需要生产人员、质检人员、仓库保管了解存货使用情况、保管情况、质量保持状况及采购人员对市场价值了解等,专业性综合性都很强,需要几个部门共同完成。

(三)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会计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不高等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小企业会计准则》施行后,短期内将难以消除小企业会计人员行为习惯的影响。

(四)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仅仅局限于会计专业范围之内。因为小企业在组织形式上两权重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与经营方式灵活多变,小企业业主掌控自有资本,决定了投资的灵活多变,规模小、信息灵通决定了经营方式多样化、融资方式多样化;经营成果大都不具有可比性。这些特点,需要小企业会计人员只有具有更深厚的专业知识及更丰富的职业经验才能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而缺少职业判断能力恰恰是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短板。

(五)小企业会计人员无原则地依附于企业领导。当前我国小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集中,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业主对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控制力度更大,小企业业主逃避纳税的愿望比大型企业要强烈,为了企业自身利益,他们往往干涉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人员容易放弃应有的职业判断,以至于会计信息失真。

(六)税收征管***策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小企业对税务的依附度高,在会计实务中,会计准则与税务规定之间(比如收入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等)往往存在差距,小企业会计更喜欢遵从税法规定做账务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施行后,规则性规定减少,会计人员需要做更多的主观判断,然而现实是他们通常是做有利于企业的判断而不惜犯错。

三、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只是简化或者剔除了某些核算原则。其出发点也是基于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银行、税务部门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基本的会计信息等现实,故并没有涵盖复杂性的经济业务。事实上,小企业并非没有资产重组、非货币易、融资租赁等业务发生,只是不常见而已,对此,《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未做出相应的规范,希望***尽快完善准则,缩小会计职业判断的选择范围。

(二)加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力度。各级***门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小企业管理者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认识;针对小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分别进行专题宣传、培训。只有小企业管理者认识水平提高,观念转变了,才能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扫除认识上的障碍,会计人员才能真正领会准则的精髓,从而做到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了。

(三)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首先应当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否则将难以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四)培养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业务的大量涌现,会计处理规则、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应成为每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必备的素质。继续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会计人员知识能力的制度,在推广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时,笔者建议应将准则的学习作为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考核与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相挂钩。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要善于思考,积累从业经验,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五)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高尚的品格、正确的行为动机和丰富的理论业务知识的综合产品。职业道德依赖于人们的信念、习惯以及教育的力量维持,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它只发生在法规和准则对会计人员行为限制的边缘地带。会计职业判断的合理程度也取决于这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行为自律程度。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当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时,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好地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彭艳,田一琰.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

3.王,杨艳琴.提高《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1,(12).

小企业会计准则篇10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

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小企业的发展,2011年10月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1]。为了促进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2011年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以《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参考,在考虑我国现有小企业特点的基础而形成的对小企业会计工作进行规范的准则。该准则除了要求 2013 年 1 月开始在我国的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外,还鼓励有条件的小企业应提前执行该准则,并鼓励微型企业参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仅立足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还以国际趋同作为自身的发展方向。该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之间形成了有序衔接,同时还能满足税收征管信息方面的需求,并利于银行进行信贷决策[2]。总之,《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受小企业自身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小企业会计基础差导致应用存在问题

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一些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较弱。《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小企业会计基础的支持,因而需要小企业调整自身与准则实施不相协调的情况。如有的小企业经营者从自身经济利益需求的层面出发,企业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执行会计制度,甚至有的小企业根本没有会计制度,这些都会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应用产生消极作用。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存在问题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小企业的执行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适用范围与适用性,现有准则确定的适用范围是在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企业,同时排除了三类企业[3]。现有的准则在小企业划型方面主要应用的是定量标准。这就使得《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存在问题。加之受小企业会计核算能力与核算要求存在区别的限制,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增加也小企业在管理上的执行成本。除此以外,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规定小企业必须强制执行的条款,这就使得一些小企业不会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协调存在问题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修订过程中,强调了应与税法的协调一致。但是会计和税法两者由于信息使用目的存在区别,使得简化核算程序的方式会导致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的质量特征。以要求资产计提减值为例,该规定有悖于会计的基本目标。除此以外,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与计提方法上《小企业会计准则》应该和税法两者进行有效的协调,但现有的准则并没有对该方面进行协调。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策略

结合上文所论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策略:

(二)提高小企业会计基础

小企业应结合现有的客观情况,建立健全本身的会计机构与内部控制制度,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会计环境[4]。小企业还应通过对自身会计工作人员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企业法人、管理者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等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掌握能力,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提高《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

从提高《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度的目标出发,可以确定先由***府相关部门联合强制小企业执行该准则。具体的方法包括:工商部门在企业营业执照上,以现有的企业划型标准为依据,直接在执照上明确企业是不是小企业;***门与税务部门进行联合,小企业营业执照上被确定为小企业的必须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待到《小企业会计准则》运行平稳后,可以让小企业以自己的发展情况为基础自愿选择是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企业会计准则。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协调应用

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提供信息的目标应是协调和分离两者结合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应该完全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应用中可以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与折旧方法在操作中和税法相协调,进而减少纳税调整。除此以外,不应完全取消资产减值的计提,对于小企业的经常性资产应规定容易操作的减值计提方法,诸如应收账款等不能完全遵从税法规定等等。

总之,小企业在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避免《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小企业应通过《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机遇,进一步调整管理方式,进而促进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体会[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1):6-7.

[2] 代学钢.《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 2012(5):102-103.

[3] 邓巧飞.《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趋同与差异――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参照[J].会计之友,2012(8):127-128.

[4] 罗素清,刘芳芳.《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J].财会月刊. 2012(6):86-8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企业会计准则10篇

学习

工业企业会计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企业会计10篇,内容包括工业企业会计做账步骤,工业企业的会计实操。由上述可知,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核算方面,其中核算又包括很多方面的核算,具体不同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存货核算。

学习

神经网络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神经网络10篇,内容包括神经网络的本质归纳,卷积神经网络。1神经网络算法概论分析1.1神经网络算法整体概论神经网络算法是按照人体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模拟,根据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将信息概念化形成人们认知的符号,呈现在显示屏前

学习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10篇,内容包括最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知识点。(4)“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费的返还。(5)“收到的其他与经营

学习

企业激励机制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激励机制10篇,内容包括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方案,企业内部人才激励机制。1.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

学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10篇,内容包括职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反观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络技术不仅没有对其起到推动作用,而是某些高校为了开设

学习

社会工作专业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工作专业10篇,内容包括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政策笔记,社会工作专业入门指导文章。一传统教学基于应试教育对学生个人成绩的重视,过去,我们一直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我们把它叫课堂讲授型,不借助其他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师是课堂的主

学习

企业培训体系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培训体系10篇,内容包括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现代社会企业竞争的加剧让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培训将是未来企业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国内外一些先进企业中,培训除了是传统的提高员工技能和素养的方法外,还

学习

激励机制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激励机制10篇,内容包括激励机制方案,激励机制的正确写法。高校******管理人员激励对策研究(1)提供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住房***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个人必须解决生理需求后才能实施更高层次的需求激励。因此,建立与当地经济社

学习

企业招聘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招聘10篇,内容包括企业招聘稿,企业招聘完整案例。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双向沟

学习

企业文化培训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文化培训10篇,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心得大全,企业文化培训心得与收获。一、内容要求层次性。很多企业在进行文化培训时,恨不得所有的人都来听,有时一个教室有一两百人,企业各个层级和部门的人都有,讲师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学习

无线网络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无线网络10篇,内容包括无线网络技术总览,无线网络相关参考书籍。一、无线网络概述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

学习

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个人总结,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excel。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

学习

职能建设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职能建设论文,内容包括以政府职能为主题论文,管理学组织职能论文。1.分离性特征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场经

学习

网络维护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维护10篇,内容包括网络维护能力提升的方法论文,网络维护知识汇总。一、通信网络运行常见问题分析归纳起来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手机恶意代码的传播。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智能化水

学习

中小企业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现状1000字,中小企业案例大全。2.从入世后我国面临的市场环境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越来越融为一体,原有的各种贸易壁垒逐步拆除,我国的

学习

中小企业融资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融资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融资例子最新。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机制障碍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创业者自身投入资金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收益资金,即内部融资;二是企业外部融

学习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创新。中小企业通过管理创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式和手段,对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钱德勒提出的管理层级制从侧面证明管

学习

小企业会计工作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小企业会计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企业会计工作总结及计划,小型公司会计工作总结。1.大力宣传,形成共识。着力宣传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阐明实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强化会计管理和监督

学习

中小企业贷款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贷款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知识大全,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案例。中小企业“非恶意”不诚信表现有哪些?由于整个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造成相当企业被弄成为无诚信企业,剔除恶意欺诈和逃债外,善良的经营者被弄成无诚信

学习

中小企业管理软件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管理软件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哪个好,中小型企业管理app排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更加强调快速反应、及时调整,没有一套先进的管理软件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是很难做到的。与国

学习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分析,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先进方法。(1)存货管理是维持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必要手段。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发出采购指令到存货入库,这个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企业储

学习

中小企业管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管理10篇,内容包括中小型企业管理案例分析,中小企业经营与管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存在很好的激活了我国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