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第1篇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风俗文化第2篇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讨论当时各地的风俗时,定义“风俗”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1]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人们的行为和属性,称为“风”;而由统治者的意愿或行为的影响而形成的习惯,则称为“俗”。二者相加,就是风俗。班固对风俗的解释含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但是显然过分夸大了统治者在风俗形成中的作用。如果将统治者(君上)改换为社会环境,就能更科学地表述风俗的概念。即风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群体性的生活习尚。
风俗是群体的产物。一个人从生到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风俗的包围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风俗的支配。从特定的意义上来说,人自身就是风俗的产物,正是人们浸润于其间而不自知的风俗,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使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人群相互区别开来。就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大多也是从风俗的视角来认识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如对于西方人来说,讲到中国人,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筷子、茶叶和功夫;而日本民族的象征则是榻榻米、和服及樱花;对于现代中国的儿童而言,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就是意味着西方。在电视广泛普及的现代,中国的普通民众也是从肥硕飘逸,酥胸半露的服饰来认识唐朝,从马蹄袖、红顶子和旗袍来区别清朝的。风俗对于认识社会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管风俗在社会生活中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它毕竟是通过具体的人的思想或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如果抽掉了具体的人,也就无所谓风俗了。人们在强调风俗绵延久长、无所不在的影响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它的变动不居的特性,低估人在风俗的发展变化中的作用。与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风俗也随时处在变动之中。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发展成了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而有些则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虽然对不同风俗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原因的解释还非常不充分,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人在风俗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无所作为的。中国古人从很早起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如《诗经·关睢》“序”中就有“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说法。《孝经》中也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谓“移风俗”或“移风易俗”,就是强调人与风俗的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即摒弃那些妨害人们生活的陋俗,阐扬有利于人们心智的风俗,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风俗史的研究一方面固然是为增进现代人对古代风俗的了解,除此之外,为移风易俗提供借鉴,应该也是风俗史研究的目的之一。
一、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公元581-960年),也是风俗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汉魏旧俗和北朝的胡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消化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风俗,这些风俗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些甚至历宋、元、明、清,影响一直及于现代。就这一时期社会风俗自身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方面。
⒈诗歌对社会风俗的浸润和影响
唐代的诗歌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诗歌渗透了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
风俗文化第3篇
关键词:俄罗斯;传统风俗;民族文化
俄罗斯联邦,简称为俄罗斯或俄联邦,俄罗斯与十四个国家相互接壤。俄罗斯被太平洋和北冰洋所包围,可经波罗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位,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储藏量也名列世界前茅。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并列的两个“超级大国”,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其在经济、***治、文化、***事、科技等方面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充满着极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中,俄罗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内,俄罗斯共有民族130多个,在独联体内的俄罗斯人就占有总人数的79%之多。因此,造就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多样化、色彩化。
一、俄罗斯的传统礼仪以及风俗习惯
俄罗斯的传统礼仪以及风俗习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在俄罗斯,你会被他们的热情、豪爽、大气所感染与温暖。俄罗斯人在日常的交际场合,他们语言习惯上颇有讲究。俄罗斯人的站姿和坐姿规范得体是最基本的礼貌要求,“您”和“你”不可以随随便便使用。面对长辈或者老师等年龄大的人都要以“您(вы)”相称,就算是在街上遇到了年长的陌生人,为了表示你对他的尊重都要以“您”相称。仅仅是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好朋友,或者同学,自己的亲兄弟姐妹才可使用“你(ты)”。俄罗斯人等候朋友不管时间长短,着急与否,他们都不会蹲着或者坐在地上随便乱逛,都会端正举止而且耐心的等待。与朋友接触交流谈话时,挠耳朵、呲牙咧嘴、抠鼻子等不雅的动作绝对不会出现,这是他们非常忌讳的。面对初次见面的朋友,俄罗斯人先鞠躬,习惯行握手礼。握手时,身体直立或者上体微微向前倾斜,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如果自己带着手套,他们会礼貌的先脱掉手套,再行握手。握手时不会摇对方的手,一般的关系,轻轻地握;关系很好时可用力,显得较为亲切自然一些。若是许多人同时互相握手,不要形成十字交叉形。与自己不大认识的女士相见,与对方主动伸手握手是不礼貌的,更不可以过分的亲热。但是如果陌生的女士主动伸出手来和你握手,你就可以接受了,再说上几句赞美这位女士很漂亮、很年轻的、很有气质方面的话,就一定会得到这位女士的赞许和对你的好感,熟人见面时,不要用左手握手。久别重逢之后的老朋友他们会选择与对方热情的拥抱或亲吻,以表激动兴奋之情。当然,亲吻在俄罗斯也是常用的重要礼节之一,一般是拥抱举动结束后,双方互亲吻脸颊3次,先是亲右边脸再轻轻亲吻左面最后重复亲吻右面脸颊。如果你去参加较为大型庄重的宴会活动等,男士为了表达你对女士的尊重或者欣赏等,男士要颇具绅士风度地端庄地弯下腰,轻轻的亲吻女士的右手背,礼貌而不失风度。
俄罗斯人在参加正式场合的活动中文明得体。他们从不大声喧哗、怕妨碍他人谈话。他们低声细语,文明有礼貌,在与人交谈时,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俄罗斯人不会打断他人说话、不会东张西望做小举动、他们会认真耐心的听对方讲话,并给以应答。谈天说地过程中,他们也不会冒昧的去问对方得隐私、生活细节等问题,特别是妇女的年龄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津,否则就是对女士的不尊重。
二、俄罗斯的饮食文化
说到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特色,不得不提的就是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俄罗斯饮食文化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早自远古时期就已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谈到饮食,一定要返璞归真,最简单的菜都寄托着最深的民族文化印记。最能代表俄罗斯的三样美食众所周知:面包、红菜汤和鱼子酱。面包,俗称大列巴,是俄罗斯人的主要食物,为了表示对来家做客的朋友的欢迎和尊重,俄罗斯人通常会用面包和盐作为食物招待客人,这是对客人的热忱和欢迎的最高待遇。面包外皮粗硬、口味酸咸、易于消化、调理对肠胃。其实最好吃的黑面包,当属老祖宗流传下的方法烤成的面包。用温度均匀适中的炉坑微火慢慢熏烤出的黑面包,烤好后轻敲底部梆梆做响的才是质量口感最佳的面包;俄罗斯人特别爱喝红菜汤,也称罗宋汤,它是用俄罗斯特产的圆白菜、洋葱、胡萝卜和甜菜加上牛肉做成的红菜汤,滋味醇香,口感新鲜,红菜汤稠密纯正,所以在俄语中通常用“吃”表示享用汤的动词。
欧洲人视鱼子酱为上等的美食。其中,又以俄罗斯产的鱼子酱为上品。上佳的鱼子酱颗粒饱满圆滑,色泽透明清亮。从对鱼子酱高标准的要求来讲,世界上唯独有鲟鱼的鱼卵才能说是真正的鱼子酱,伊朗和俄罗斯的里海里盛产出的鱼子酱的质最为纯真,算是极品。不是所有的种类的鲟鱼卵都可以用来制作鱼子酱的,世界范围内在二十多种品种的鲟鱼中只有三种鱼卵能制成,最上等的高级的一年也不到100尾,由此导致了鱼子酱价格不菲的现状,对俄罗斯人来说,吃一片抹有鱼子酱和黄油的面包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
俄罗斯传统的饮料是“格瓦斯”。它是通过谷物发酵后酿制而成的,类似于不含酒精的啤酒,弥漫着独特的麦***清香和啤酒发酵后的耐人寻味的醇香。酸甜适度,醇香浓郁、清凉而且爽口。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当然了,说道饮品,还有俄罗斯人情有独钟的“伏特加”。 可以说伏特加是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文化元素的又一写照。在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长河里,那些留下不朽成绩的诗人、作家、歌唱家、戏剧家、画家几乎都与伏特加拥有着不解之缘。一个民族的文化性、地域性和种族精神都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饮食、传统习俗等特征。
三、俄罗斯的象征文化
俄罗斯的象征文化也拥有着它独到的特色。在俄罗斯这个古老的国家里有许许多多的象征。
俄罗斯的国旗是横长方形的,他的长和宽的比值大约为3:2。国旗的表面由3个长方形并排组成的,主要以白色、蓝色和红色三种颜色为主。俄罗斯的幅员辽阔,跨越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其国旗用三钟颜色的长方形相连接,就生动的表示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的这一独到特点。其中白颜色表示的气候区是寒带,一年四季白雪飘飘,象征着无限的自由;蓝色代表亚寒带,又象征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则代表温带,象征着俄罗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贡献。翻查俄罗斯的悠久历史,书中这样记述:“俄罗斯的三色旗来源于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时期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又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如今俄罗斯的国旗也是这三种颜色,但是它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俄罗斯的国歌曾两次更换歌词而出名。第一次的歌词是在斯大林去世后,更换了歌颂斯大林的歌词。第二次是苏联解体后,更换为对前苏联共和国的赞扬的歌词。《爱国歌》是俄罗斯1991年至2000年的国歌。此曲作者是米哈伊尔·格林卡,这个曲子最开始是无词的钢琴曲子,而且持续了好多年的无歌词状态。俄罗斯直至1999年通过征集歌词比赛的方式才填补了国歌无歌词的空白。不过在普京上任后不久,于2000年12月,又将前苏联国歌修改歌词后订为新的国歌。
俄罗斯现代的国徽沿用了俄罗斯古代的国徽样式,从而取代了前苏联的国徽,新的国徽保留了许多的不平凡的俄罗斯历史的标志。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治涵义。它的背景是红色的,彼得大帝曾加在双头鹰的头上的三顶皇冠被保留了下来,作为俄罗斯联邦的整体团结的象征,权仗和宝球则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圣乔治屠龙的纹章作为捍卫正义、惩处邪恶、保卫祖国和追求自由的标志。俄罗斯古老而又光荣的历史在此凝结,并且将焕发出新的充满生机的活力。在鹰的胸部实际上是一个小红盾,盾中有匹骑着白马的勇士。双头鹰代表着俄罗斯国家的欧亚双重性以及国家的强大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的俄罗斯在文化意义上是罗马帝国的传承。
当然,除以上所述,在俄罗斯还有一些“非正式的”,但同样意义重大的民族象征。俄罗斯把北方的白桦视为“国树”。也许是因为俄罗斯的民族个性很接近棕熊的勇敢顽强的精神,所以俄罗斯把棕熊立为“国宝”。当然俄罗斯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还有很多的象征,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可以说俄罗斯的风俗文化艺术在世界风俗文化领域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俄罗斯民族不知历经了多少风风雨雨、历经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更是俄罗斯在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形成和完善的。随着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密切,特别是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确立了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并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互相举办中国俄罗斯文化年和俄罗斯中国文化年等一系列活动,尊重和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俗和文化习惯,扩大两国交往,增进中俄彼此的感情,使两国之间长期稳定友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陆嘉琦.俄罗斯民间习俗拾零[J].民俗研究,1993,(1).
[2]王晓梅.俄罗斯人公共礼仪与文化素质散议[J].黑河 学院学报,2011,(4).
风俗文化第4篇
【春节/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风俗文化第5篇
一、马 球
吐蕃马球盛行,唐太宗时已传入长安,由是成为汉地深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封氏闻见记》记载过汉藏球手在长安比赛马球的经过。当时唐朝皇帝及文武大臣均临场观看,尚未继位的唐玄宗也亲自驰马参赛,场景极为热烈壮观。据该书载,早自唐太宗时吐蕃马球已传入长安,“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即吐蕃人)好为打球,欲令朕见此,胡疑朕爱此,骋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宜容易,朕已焚此球以自诫。”这说明吐蕃人常在长安街内打马球,而唐太宗已经令人学会,观看过吐蕃赛球,还曾受到吐蕃人打球邀请的。只因他身居皇位,故表示不宜沉溺于马球之戏。既然皇帝已悉马球之技,其群臣岂能不学,从中宗公开提倡赛球,并已组成汉人组成的马球队,而他自己的技术也身手不凡,可知马球已遍及长安。
《封氏闻见记》详载了中宗观汉藏马球赛的情况:“景龙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上令仗内试之,决数都,吐蕃皆胜。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附马杨慎交、武延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其都尚赞咄,犹此仆射也。中宗甚悦,赐强明绢数百段。学士沈?缙凇⑽淦揭坏冉韵资?!雹厶剖?谴耸拢骸安嗌碜?劭绰砀梗??ㄓκ稚裰槌邸保?炙担骸盎骶希?辞颍衫雌褡黛??煌?奥硎巧窕??g志?彩┬虑桑?炒蛐乔蛞坏惴伞!辈替谝辔??疲骸敖鸺?裨淝Ы鸬兀?φ痰裎钠弑η颉?”④在唐宫廷中打马球成为当时的时尚,连贵为天子的皇帝也积极参与,下场比赛,就可知其影响之深刻了。诗人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诗,如此描绘打球情景:
亲扫球场如砥平, 玉勒回时?赤汗,
龙骧骤马晓光晴。 花鬃分处拂红缨。
入门百拜瞻雄势, 欲令四海氛烟静。
动地三***唱好声。 杖底纤尘不敢生。
马球之球藏语谓之“波罗”,唐代所谓之“金颇罗”当时指此而言。马球在汉地直传到明代,同时也传至国外。欧美及阿拉伯语称“球”为“颇罗”,均源自藏语。对此,阴法鲁教授已于20世纪50年代着过详考①。马球后来被唐朝做为训练骑兵的“***中常戏”,因而“虽不能废”。1972年在乾干陵发掘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墓,其墓道西壁上即绘有完好的彩色马球比赛***,可知吐蕃马球戏在汉地影响之深。遗憾的是,不知何因,的马球术后来竟失传了,国内仅蒙古族尚存此技。
吐蕃另有“骑马之戏”,在长安也受到皇室官员的赞赏,此“骑马之戏”似即马术。桑耶寺落成时举行过盛典,其间即有精彩马术表演。据《全唐诗》载:“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②。
③ 唐封演著《封氏闻见记》,卷六,第2至5页,打球。
④ 按:马球手乘马,手持球仗(即宝仗),驰击用革或木所做之球,球上涂色雕纹,谓之“七宝球”。
① 阴法鲁《唐代马球戏传入长安》,载《历史研究》,1959年6月号,第41至43页。
② 《全唐诗》卷2。
二、饮食习俗
1、饮茶
饮茶喝酒茫是汉藏族共同爱好的生活习俗。茶叶及饮茶在汉地早已有之,藏语中的“茶”是汉语译音。虽然藏文典籍对茶叶何时传入藏地有各种说法,但对它的描述均十分生动。
据《汉藏史集》说,茶叶在藏地的出现始于吐蕃赞普都松芒保杰(676~704)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故事说都松芒保杰害了一场重病,当时吐蕃没有很高明的医生,赞普只能调剂饮食,注意休养。有一天,王宫屋顶的栏杆上飞来一只美丽的小鸟,口衔一根树枝,树枝上有几片叶子。开始赞普并未留意,翌日旭日东升,小鸟又来婉啭啼叫,于是赞普命人将小鸟口中的树枝拿来榻上,竟是一种藏地没见过的树,摘一树叶入口品尝,顿觉清香袭人,煮沸饮用,更是浓香入心,精神也大好了。于是,赞普命人去寻找这能治病养身的树。吐蕃的臣民们四散去找,其中一个忠于赞普一心想着赞普早日康复的大臣,在汉藏边境的汉地看见了这种树。可是,有一条河挡着他的去路,便淌过河采得一捆茶树枝。后来又来一只白色母鹿为他引路,跋山涉水,来到赞普王宫,赞普用树叶疗养病体,果然大获效益。这便是茶传入吐蕃的来历③。
吐蕃赞普颇喜饮茶。自731年唐蕃会盟设立“茶马互市”于赤岭后,汉地茶叶开始大量传入到藏区,成为吐蕃人民不可缺少的饮料。吐蕃赞普喜好收藏汉地名茶,还派称为“汉地五茶商”的商人负责唐蕃之间的茶叶贸易。
汉籍《唐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手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靳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④。
传说茶叶与藏族语言学的发展也有一定联系。《汉藏史集》又说,屯弥桑布札去印度学习创制文字。印度文字元音有16个,辅音有34个,虽然都能发出声来,但吐蕃人很不容易把音发准。屯弥想不出好办法,就将寝门紧闭,昏然睡去。醒来时见身边有一位瘦小的老太婆。便问:我将门紧闭,老太太是如何进来的。老太太说天空是我的路,你将门紧闭又有何妨。屯弥听了迷惑不解,再次询问路程有多远。老太婆说没一定,屯弥再问路上带什么口粮,老太婆回答说是茶叶。说完顿然消隐。此事过后,屯弥才从老太婆的话中请出有等6个印度文字中没有的音构成藏文30个字母。等等。
2、饮酒
从藏语对酒和酒糟的称谓可知汉地酿酒传入藏地历史更为久远,当不只是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早期,藏族称酒为stsang或rtsang,后来又称为chang。据藏学专家研究,这一称谓与古汉语的称谓有渊源关系。汉地在商朝时就有叫鬯或鬯酒的高级饮料,见于甲骨文。西周大盂鼎的铭文中就有“锡汝鬯一卤”之句。鬯的读音zang,与藏族对酒的上述读音十分接近。而藏语称酒糟为“phab”,与汉语糟粕的粕字存明显关系。从藏族对茶、酒的称谓关系可以看到藏汉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①
此外,据当代学者杜蔚兰考证,中国中原地区在先秦的主要食物“糗”即吐蕃藏人食用之糌粑,这是吐蕃同中原饮食文化交流的又一成果。不过只是中原的原料是米和麦,藏族用的是青稞麦而已。②
③ 《汉藏文书》上册,第123页至第126页下。
④ 李肇《唐国补》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6页。
① 王尧《吐蕃文化》,第191页。
② 参见《糗即糌粑小考》,载《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4期。
三、服 饰
1、蕃人及赞普喜好唐人服饰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后改革藏民族的服饰习惯:“因公主恶其人东者面,异赞遂合人罢之,身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墀松德赞赞普之时……唐地财富丰饶,于西部(上)各地聚积之财宝贮之于瓜者,均在吐蕃攻陷之后截获。是故,赞普得以获得大量财物,民庶、黔首普遍均能穿著唐人上好绢帛矣。③
《册府元龟·谏诤部》记载,到长安学习的吐蕃人“服改毡裘,语录华夏。明汉法,睹衣冠之仪;目击朝亲,知侄丹之要。”吐蕃人所穿之长袖服装似由来已久,这从敦煌壁画《吐蕃赞普礼佛***》中可以看出。但对照晚唐敦煌壁画营伎***(第156窟)的汉族男女营伎长袖服装看,当时汉藏服装颇多相似之处。这可能是互为影响的表现,但清以后汉人此种服制,而藏人却依然延袭至今。④
2、汉僧与藏人的僧服“堆噶”
“堆噶”(坎肩)是藏区独有的僧服之一,它是在后宏期出现的。……堆噶上的两个伸用力胳臂的洞形似大象的两只耳朵,并且用蓝现缝有边子。这是为了纪念后宏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后宏期之初,约格迥乃和藏绕赛等人给喇钦·贡巴绕赛受戒时,有几个汉僧参加受戒。这些蓝线边子正是为了纪念这几位汉僧的功德。①
3、藏族服饰对汉族的影响
(1)仿椎髻。椎髻本是当时吐蕃人的一种发型,其特点是将头发盘结于头顶或脑后椎形。因这种椎形发型比较高耸美观,一时成为唐代妇女争相模仿的时髦发型。
(2)仿赭面。赭面本是吐蕃人的一种习俗,据《旧唐书》记载,吐蕃人“以赭涂面为好”。赭面的主要是吐蕃女子,她们将赭色(赤褐色)合成膏剂涂面,起防风润肤作用并用它来美容。这一习俗传到唐朝,曾被许多妇女模仿。以上仿椎髻与赭面之风,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公元820年)最为盛行,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元和妆”。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专门记载了这一情况:“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年,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蚩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3)戴吐蕃式帽子。吐蕃人戴的帽子式样别致,戴吐蕃帽子也成了唐人的一种时尚。唐朝人刘言史在他写的《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舞》一诗中写道:“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 衫双袖小。”陕西西安唐韦顼墓中的侍女石刻画更形象地说明了唐人喜戴吐蕃帽子的情况,其石刻画中有两位完全胡妆的汉族女子,她们所戴的帽子与敦煌壁画中吐蕃妇女所戴的帽子极为相似。
(4)穿毡裘。毡裘是用薄毡做的衣服。因其挡风遮雨防寒耐用,也为唐朝汉人所穿用。唐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5)穿长袖服装。吐蕃人服装一般长袖。敦煌壁画《吐蕃赞普礼佛***》中吐蕃人的服装都是长袖的。唐朝汉族人的服装本不是长袖的,如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一诗中写道:“小头革奚 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据此可知,直到唐玄宗天宝末年还流行窄衣裳,即衣襟衣袖都比较窄短的衣裳。后来受吐蕃服装影响,当时汉族人民也穿起了长袖服装。晚唐敦煌壁画营伎***中的汉族男女营伎都是穿长袖服装的。这是唐人仿效吐蕃人穿长袖服装的有力证明。
(6)用莲华纹***案作衣饰。莲花本为佛教***画中喜欢用的一种***案。吐蕃人接受佛教后其衣饰多用莲花***案。后来这一***案传到唐朝,莲花***案也成了唐朝人喜欢使用的一种***案。
(7)戴念珠璎珞。吐蕃人因崇信佛教,在脖子上喜戴念珠。后来这一服饰传到唐朝,许多唐朝妇女也喜欢挂念珠璎珞于颈部,如同戴项链一样。
(8)穿藏靴。唐人喜欢穿所谓“胡靴”,其中包括藏靴。
(9)穿袒胸***妆。传统的汉族妇女装束在儒家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是紧裹全身的。但到了唐朝,在包括吐蕃女妇服饰在内的所谓“胡妆”影响下,出现了袒胸***比较开放的女子装束。唐朝诗人周喷写的《逢邻女》写道:“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②
③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④ 见《敦煌研究文集》附***。又,巴黎1977年版《艺术论文集》,第73、75页附***。
① 次仁白觉《藏传佛教僧服概述》,载《民俗》1995年4期。
② 本目参见陶柯《谈藏族服饰对汉族的影响》,载《安多研究》1998年1—2期合刊。
四、婚 俗
《日土婚礼歌集》有两个称谓,即《僧格卡巴》及《岗嘉拉江》。现在使用的经文其意为《婚礼歌及日土迥宗噶波的四条河》,从其名称来看,显然婚礼歌很久以前就产生于古格地区的迥垅努卡宗,并从那里传开。这部经文的起源无人知晓。据一些口头传说的说法,婚姻习俗在形成于公元7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时,这一婚姻习俗逐渐传到日土②。
1、看八字:藏族《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载,结亲过程大概是这样:
(1)向求婚的人家(有男方向女方的,也有女方向男方的)送第一次聘酒,取回对方生辰庚子,请喇嘛卜卦,看八字是否相合。
(2)如果八字合了,就送第二次聘酒,送这次聘酒时,要送衣物首饰……表示姻亲已定。①
2、婚礼唱词说:麦、斗(切玛)、哈达来源于汉地
在岗巴藏区,婚礼头一天,入席后,男方请来的道吉祥者说唱艺人手捧哈达道房屋吉祥:哦拉索!请听我道吉祥词:四面墙体永固,是于马年砌筑,端端直立如马……柱子坚牢不倾,是于牛年立就,挺梃直立如牛……
又拿一条哈达系于门楣,手持一条哈达道“切玛”吉祥词:
……切玛置于方桌上,立在座首表吉庆……斗内麦从汉地来,公主出嫁时随身带,象征福如翻麦浪。“切玛”斗上置盐块,亦是公主随带品,象征万事遂心愿。
此下婚礼正式开始。道吉祥者把婚礼场面描绘后,手持哈达,叙说哈达的来历:哈达来源于汉地,七位汉女将它织。这条哈达名阿西,哈达之中为上品……然后对新郎道祝词:
愿得吉祥与安乐,五行积成须弥山……为使婚礼喜又欢,愿献汉地白哈达,此由公主福运织,光泽亮丽又柔软。纵是日月亦失色,要说花纹美不美?八幅瑞相竞折腰。挥向上空耀天界,众神欢喜人畜旺;挥向下界耀龙宫,龙王惬心雨水足;挥向人间耀王宫,四柱八梁显风采。将此哈达献给你,祈愿吉祥又美满。……
将哈达献新郎后,对新娘道吉祥词,中曰:
为使婚礼喜又欢,愿献汉地白哈达,此由公主福运织,光亮洁白花又美。洁白否?皑皑雪山竟低首。要说花纹美不美?八幅瑞相亦失色。
以下给父母叔道吉祥献哈达,婚礼管家道酒坛祝词,婚礼管家道酒壶祝词,手持系白哈达的竹条左右挥动:
此棍共有三竹节,竹竿长在南谷中,一把利斧将它砍,汉地花绳把它缚。长毛公牛把它驮,棍头饰有五色绸。……
以下为与酒女祝酒与对歌:
(酒女答)其一:要说四方四古瓢,东头挂有古铜瓢,象征汉地浓香茶……其四:要说三种好盐巴,一是藏北水晶盐,二是汉地红色盐,三是披碱小白盐……①
3、墨脱门巴节俗与工布箭歌:中原钱庄与丝线
假如你在藏历十月进入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门巴组村寨,就能亲身体验到墨脱地区“仁珠”节的热烈场面和奇特风情。
专门请来的红教喇嘛,坐在很高的垫子上……他的几个助手,身披白色的棉绸,手里拿着五色绸子缠绕的话彩箭大声喊:“恰古秀,央古秀!”(吉祥来啊!福德来啊!)“愿中华皇帝带来吉祥!……”
“洛渝山上的竹林,请借我一把金竹。……藏北旷原的野牛,请借我一条牛筋。中原汉地的钱庄,请借我一束丝线……缠好中原丝线,嵌上库加箭镞,制成漂亮的金箭。”②
①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第106页。
② 洛桑、沙吉《阿里日土地区的婚姻习俗》《民俗》1995年一期)
① 班丹《岗巴婚俗拾零》《民俗》1995年4期。
② 廖东凡《雪域风情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349页、第345—346页。
五、丧葬习俗
1、吐蕃的“七七之祭”源于汉地
根据藏文史上《拔协》及《贤者喜晏》的记载,吐蕃的“殡葬仪轨”(俗称七七之祭)的习俗是在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后,由她建议将唐地的丧葬习俗引入吐蕃的。《拔协》中记载:
吐蕃过去对死去的大臣们,没有祭奠的习惯。金城公主说道:‘我们汉地佛法宏扬,对死者有七日祭的习惯。吐蕃佛法不昌盛,人死后享受不到祭奠,实在可悲可怜!’以后,便倡兴七日祭。从此,人死后,立即向成千的人天施焰食,摆设供养,以为祭奠和悼念。这就是所传的‘吐蕃七日祭’的由来③。
据民族学者廖东凡的调查,至今仍保留和发展了这一丧葬习俗。他说:
“拉萨的丧事活动也是七天为期,七七四十九天结事。相传这是唐代金城公主立下的规矩。第七天,亲友来向中达献哈达、茶酒,取下供死者饮食的陶罐,到拉萨河边,一边撒糌粑,一边撒陶罐里的灰,撒完,将陶罐扔掉。河边插一经幡,上写有死者属相,藏语叫‘龙达’,意为风马。风吹过,经幡似马一样奔驰,为死者祝福。
到第四十九天(七期之末),家人去大昭寺,给门口的乞丐施舍,散点钱,让他们帮助祈祷:“神佛啊,请保佑死者快快投胎为人身吧!投胎为一个男子汉吧!投胎为好人之后吧!投胎为虔诚的佛教徒吧!”在此之前,家人不多唱、不舞蹈、不洗头、不饮酒、不游戏④
2、松赞干布及蕃使像陪葬乾陵
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逝世后,在他的陵寝昭陵,为蛮夷君长凿石刻像,背后刻名,列于北司马门内⑤。其中就有赞普弃宗弄赞(松赞干布)的形象,以示宠异⑥。后高宗逝世,建乾陵,其下有吐蕃使大论悉囊然的石像⑦。
杜齐说:
松赞干布的墓地也象周围其它的墓葬一样坐落在一块巨大的方形底座上。这块巨型底座很可能是作为举行与神圣建筑有关的仪式之用的。也有可能象汉文资料提到的那样是用来种植树木的。
根据钦则(钦则旺布,宁玛派僧人,著有《卫藏道场胜迹志》一书— —译者注)的说法,当时在松赞干布墓的上方有一尊松赞干布的浮雕像。赞普生前左右内相中选一至二人,专门派去守护赞普陵墓,为守陵制。守陵者免赋役①。
从陵墓建筑来看,唐蕃皇帝陵墓建筑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据汉文史上记载,唐太宗在修建其陵墓昭陵时,吐蕃赞普特派使者常驻昭陵。唐太宗死后,又特别将松赞干布的石浮雕像立于墓前。吐蕃自松赞干布时期,对唐朝的昭陵、乾陵都非常熟悉,因此有意仿效唐制。
以山南琼结藏王墓为例,从陵墓布局看与唐陵类似的是也有主次之分和等级之分,主陵高大,从陵相对略小,从陵墓封土形制看,均为依山为陵,封土为丘;以方形为尊、圆形为次。按主次顺序排列。前者以松赞干布陵为代表,后者以顿卡达陵为代表。再从陵前仪制,陵内设置制度等方面,均可看到吐蕃陵墓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唐代皇陵有立碑制度,而赤松德赞也立有墓碑,且碑上***形有龙蛇纹饰,与唐代皇陵石碑的纹饰完全一致。龟蚨制是唐代皇陵墓碑制度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赤松德赞、赤德松赞的墓碑均有龟蚨,这明显是效仿中原陵墓立碑的定制。中原地区自秦汉以来就有墓前设立石狮的制度,唐陵的石狮更成为墓葬的典范之一。
至于陵墓内部的设置,唐代王陵中均有五方镇墓石,以青、白、赤、黑、黄五色代表五方,以为“镇墓压胜”。而昂仁县布马村有吐蕃近似王陵的大陵墓,其中的一号墓中就有五件黑色砾石,与内地秦汉以来王陵内设的“镇石”之制相似。自唐代起,中原王陵中置设陶罐,内放粮食,即敦煌文书所见的“五谷仓”,旨在免除死者饥饿入陵之俗。昂仁县布马村吐蕃一号墓中也设有陶罐储粮。
六、其 他
1、吐蕃佛牙等传入西安广仁寺
黄灏说:“笔者曾在西安广仁寺调查,竟听到与此有关(指文成公主入藏时所带的释迦牟尼佛像)有关的信息。据该寺住持说,该寺有一座度母殿,有个藏文名称,较叫‘卓玛拉康’,显然这正是汉文‘度母殿’的藏文译称。殿内曾供一镏金铜度母橡,此像造于唐开元年间,系藏族由送至长安的。为什么呢?意为藏族感谢汉地将珍贵的无价宝释迦佛像奉送给,使得到了佛的赐福为了报答汉地赠佛之情,藏族人民特造度母佛像送到长安供奉,以保护汉地人民。此像供奉,很久许多来长安(西安)的藏族领袖人物都曾到此寺,驻锡朝拜,其中就有在***及班禅、嘉木样等高僧大德。可惜今日只存其殿,度母像在中失踪,至今仍在查找之中。
据日本唐代高僧圆仁的赴唐游记中载,圆仁曾多次参礼长安的寺院的法会。有次他在法会上发现,朝拜祭祀的是‘吐蕃佛牙’,仪式极为隆重。这‘吐蕃佛牙’无疑是吐蕃赠送的佛牙。佛牙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吐蕃赠此佛牙,说明汉藏佛教文化关系的密切。”①
2、藏佛与汉族年节的关系
(1)年前也要扫墓,炸油果子(不同之处是用酥油)。
(2)除夕也要一家聚会吃年夜饭(藏族叫古突),汉族饺子中包的是钱币等物,藏族则包的是石子、盐巴、羊毛、佛像等来预测运气。
(3)春节也是从正月初一开始,只是藏历与汉历时间有差异,但藏历也受到汉历的重大影响。
(4)大年初一都不出门,全家按大小相互拜年,燃放鞭炮。
(5)初二开始出门拜年访友。
(6)正月十五举行灯会(不同的是藏族点的是酥油灯)②
3、松赞干布喜好唐人铜镜
18世纪藏族学者让琼多吉在其著作中指出:在松赞干布墓的内室中,藏有一幅铜镜:“令人注目的是松赞干布生前十分喜爱的一面吉祥铜镜,有一腕尺长,用丝绸包裹着。”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是汉藏文化交流相当频繁的时代。吐蕃王朝时期只不过是藏族历史长卷中的一页,但这一时期却是藏族为缔造祖国大家庭而做出伟大贡献的时期,不仅在***治上吐蕃与唐朝结成了“甥舅”“宿亲”的“社稷如一”的关系,在文化上通过交流的多种渠道也使汉藏文化密切交融,从而使汉藏两族结成了密切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为后来汉藏两族继续携手并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吐蕃时期汉藏两族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显然有益于双方文化的丰富发展,也有助于汉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来看,汉藏佛教文化是两族人民所共有的,它们都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历史悠久的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发展,无疑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有益的成分,是应该加以认真总结的。
① 黄灏《吐蕃文化略述》,载《藏学研究论丛》第3辑,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② 袁光厚《漫游世界屋脊》,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③ 谢热《古代藏族的祖先崇拜及其仪式》载《《藏学研究论丛》第三辑》。
③ 拔塞囊著,佟锦华译《拔协》,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④ 廖东凡《雪域风情录》,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399页。
⑤ 《通鉴》卷199.第6269页。
⑥ 《册府元龟·外臣部封册二》卷964,第.11340页。
风俗文化第6篇
【关键词】学术文化;风俗文化;儒学
中***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59-02
儒家学说是鲁文化的精神成果。关于“儒”《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所谓“柔”指的是儒家学说的风格;而“术士”则是指儒家成员的社会身份。儒学之所以产生于鲁地,不仅与鲁地深厚的礼乐文化的积淀、丰富的文化典籍的收藏有关,而且与该地“柔顺、“尚仁”的民风s习俗也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学是鲁国的风俗文化在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同时,儒学在鲁地的产生及发展,又在鲁地的风俗文化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一、鲁俗与儒学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对“风俗”的理解,《汉书?地理志》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①简而言之,风俗包括社会风俗和习俗两个方面。所谓“社会风尚”指统治者倡导并为社会所认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借以表现的社会风气,在鲁地就表现为“好学重道”,而“民间习俗”则是指在民间相沿积久、约定俗称的民间生活模式,在鲁地就集中体现为“拘谨”和“俭啬”的习俗。关于鲁俗对儒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鲁地“好学重道”讲习礼乐、“柔顺”、“尚仁”的民间习俗是滋生儒学的土壤。鲁国当地人民喜欢讲习礼乐,尚礼乐是其自古以来的传统。鲁国人“柔顺”、“尚仁”的风格是促使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学在该地产生的精神土壤。
其次:鲁地“重道”“尚德义”的风俗文化促使儒学基本特征的形成。《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②建国之始,鲁国就以“褒有德”为其特点。班固在《汉书?地理志》记载鲁国的情况时说:“其民有圣人之教化”,“濒洙泗,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③指出了鲁国尚德义的特点。正是由于鲁地“重道”、“尚德”的社会风气,形成了儒学“***治的伦理化”和“人格的道德化”的基本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重视道德教化,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正如《学而》篇所记述的那样,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爱护弟妹的人,在外很少有犯上作乱的。
再次:鲁地“好学”之风尚,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地区经学事业的发展。好学是指鲁国人对经学的重视与喜好,它是鲁地一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例如东汉时期设置的《五经》十四博士,就有许多鲁地的儒生,像治《尚书》的夏人夏侯始昌和夏侯胜,治《诗》的鲁国人申培公,治《春秋》的鲁国薛人颜安乐。好学蔚然成风,使鲁地成为当时经学最发达的地区。
最后:儒家思想借助风俗习惯的力量推广到全社会,连没有受过儒家文化教育的下层民众妇孺也在风俗习惯中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鲁国的民间风俗十分重视礼义廉耻,同样儒礼的中心思想也是强调伦理道德和尊卑等级。
二、儒学对鲁俗的影响
儒学作为在鲁地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文化凭借着强大的***权力量和舆论手段,对社会施加强大的影响力,并在鲁地的风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
首先:鲁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一特殊的学术文化环境促进了鲁地“好学”的社会风尚的发展。关于鲁地好学的社会风尚《汉书?地理志》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孔子闵王道将废,乃修《六经》,以述唐虞三代之道,弟子受业而通者七十有七人。是以其民好学,上礼仪,重廉耻……其好学犹愈于它俗。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④
班固的这段记述介绍了鲁地好学之风始于孔子著《六经》,并兴办私学,在当地传道授解惑,其中较为出名的有七十七位弟子。在孔子教学的影响下当地的人民兴起了好学之风,以至于汉代之后朝廷的许多卿相多是来自于鲁国。
鲁地好学的传统悠久,自孔子以来直到秦汉,自古以然,深入民心,遂成风尚,特别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成为进入仕途的进身之阶,其风愈烈,韦贤和韦玄成父子就是鲁地好学的典型。
韦贤是西汉的大臣,鲁国邹(今邹城东南)人,他性情质朴,淡泊名利,善求学,一心专注学问,精通《诗》、《礼》、《尚书》,以教授《诗》著名,号称“邹鲁大儒”。汉武帝时期,朝廷征召他为博士,成为汉昭帝的老师,宣帝时,赐爵关内侯,前71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从韦贤起,汉代始有丞相致仕制度。韦贤的小儿子韦玄成继承父业,通晓儒经,后来进入仕途。汉元帝时成为少傅,后来又升任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永光二年(前42)春,接替于定国担任丞相。继承了父亲韦贤所曾经担任的丞相职位。这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邹鲁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⑤当地人们认为黄金可以坐吃山空,但是经学传家却可以受益无穷。鲁地“好学”风尚的发展与儒家重教育以及儒学在该地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儒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深沉厚重的道义感,对鲁地“重道”、“尚德”的社会风尚给予了深刻的影响。孔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重视教化,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于此相适应,鲁地的社会风尚是以“尚德”为价值取向,在道德与利益的取舍上,重义而轻利。《国语?鲁语下》云:
昔先王之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父不***也。”⑥
从本段记述就可以看出鲁国人崇尚节俭,其目的是为了忘利而一心向善。
《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的鲁朱家仗义就季布就是鲁国人尚德重义的典范。季布本是项羽手下的将***,项羽战败之后,汉高祖刘邦宣布悬赏千金捉拿季布,敢有窝藏季布的要罪及三族。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季布到得了朱家的救助,朱家不仅把季布安全的安顿下来,还四处为他打点游说,最终使季布获得了赦免,成为汉初的名臣。
再次:孔子提倡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学说相沿为教,促使鲁国人持重拘谨的群体性格的形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鲁国人有周公遗风、崇尚儒学,讲究礼法,“故其民龊龊”。所谓龊龊就是谨小慎微的意思。司马迁的这句话点出了鲁地拘谨的民间习俗。鲁国人在言行上谨小慎微,进入仕途也多以经学起家,这与孔子所提倡的“讷于言而敏于行”,批判“巧言令色”之人是密不可分的。
最后:儒家文化所宣扬的忠孝节义之类的封建论理观念对鲁地的风俗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儒学作为在鲁地占据统治地位的学术文化对鲁俗的形成了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对鲁地“好学”、“重道”的社会风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所标榜的封建论理观念也对鲁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小结
通过上述对儒学和鲁俗的关系的分析和阐释,表明了学术文化和风俗文化之间二者是互相沟通与影响的。风俗文化为学术文化的产生提供了一个肥沃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文化的长远发展。同时学术文化的形成又在影响着风俗文化的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注释:
①③④⑤班固.汉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62:1640;1662; 1663;3107.
风俗文化第7篇
一、马 球
吐蕃马球盛行,唐太宗时已传入长安,由是成为汉地深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封氏闻见记》记载过汉藏球手在长安比赛马球的经过。当时唐朝皇帝及文武大臣均临场观看,尚未继位的唐玄宗也亲自驰马参赛,场景极为热烈壮观。据该书载,早自唐太宗时吐蕃马球已传入长安,“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即吐蕃人)好为打球,欲令朕见此,胡疑朕爱此,骋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宜容易,朕已焚此球以自诫。”这说明吐蕃人常在长安街内打马球,而唐太宗已经令人学会,观看过吐蕃赛球,还曾受到吐蕃人打球邀请的。只因他身居皇位,故表示不宜沉溺于马球之戏。既然皇帝已悉马球之技,其群臣岂能不学,从中宗公开提倡赛球,并已组成汉人组成的马球队,而他自己的技术也身手不凡,可知马球已遍及长安。
《封氏闻见记》详载了中宗观汉藏马球赛的情况:“景龙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上令仗内试之,决数都,吐蕃皆胜。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附马杨慎交、武延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其都尚赞咄,犹此仆射也。中宗甚悦,赐强明绢数百段。学士沈佺期、武平一等皆献诗。”③唐诗记此事:“侧身转臂看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又说:“击鞠(即球)由来岂作禧,不忘鞍马是神机,牵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球一点飞。”蔡孚亦为诗云:“金键玉凿千金地,宝仗雕文七宝球。”④在唐宫廷中打马球成为当时的时尚,连贵为天子的皇帝也积极参与,下场比赛,就可知其影响之深刻了。诗人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诗,如此描绘打球情景:
亲扫球场如砥平,
玉勒回时霑赤汗,
龙骧骤马晓光晴。
花鬃分处拂红缨。
入门百拜瞻雄势,
欲令四海氛烟静。
动地三***唱好声。
杖底纤尘不敢生。
马球之球藏语谓之“波罗”,唐代所谓之“金颇罗”当时指此而言。马球在汉地直传到明代,同时也传至国外。欧美及阿拉伯语称“球”为“颇罗”,均源自藏语。对此,阴法鲁教授已于20世纪50年代着文做过详考①。马球后来被唐朝做为训练骑兵的“***中常戏”,因而“虽不能废”。1972年在乾干陵发掘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墓,其墓道西壁上即绘有完好的彩色马球比赛***,可知吐蕃马球戏在汉地影响之深。遗憾的是,不知何因,西藏的马球术后来竟失传了,国内仅蒙古族尚存此技。
吐蕃另有“骑马之戏”,在长安也受到皇室官员的赞赏,此“骑马之戏”似即马术。桑耶寺落成时举行过盛典,其间即有精彩马术表演。据《全唐诗》载:“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②。
③ 唐封演著《封氏闻见记》,卷六,第2至5页,打球。
④ 按:马球手乘马,手持球仗(即宝仗),驰击用革或木所做之球,球上涂色雕纹,谓之“七宝球”。
① 阴法鲁《唐代西藏马球戏传入长安》,载《历史研究》,1959年6月号,第41至43页。
② 《全唐诗》卷2。
二、饮食习俗
1、饮茶
饮茶喝酒茫是汉藏族共同爱好的生活习俗。茶叶及饮茶在汉地早已有之,藏语中的“茶”是汉语译音。虽然藏文典籍对茶叶何时传入藏地有各种说法,但对它的描述均十分生动。
据《汉藏史集》说,茶叶在藏地的出现始于吐蕃赞普都松芒保杰(676~704)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故事说都松芒保杰害了一场重病,当时吐蕃没有很高明的医生,赞普只能调剂饮食,注意休养。有一天,王宫屋顶的栏杆上飞来一只美丽的小鸟,口衔一根树枝,树枝上有几片叶子。开始赞普并未留意,翌日旭日东升,小鸟又来婉啭啼叫,于是赞普命人将小鸟口中的树枝拿来榻上,竟是一种藏地没见过的树,摘一树叶入口品尝,顿觉清香袭人,煮沸饮用,更是浓香入心,精神也大好了。于是,赞普命人去寻找这能治病养身的树。吐蕃的臣民们四散去找,其中一个忠于赞普一心想着赞普早日康复的大臣,在汉藏边境的汉地看见了这种树。可是,有一条河挡着他的去路,便淌过河采得一捆茶树枝。后来又来一只白色母鹿为他引路,跋山涉水,来到赞普王宫,赞普用树叶疗养病体,果然大获效益。这便是茶传入吐蕃的来历③。
吐蕃赞普颇喜饮茶。自731年唐蕃会盟设立“茶马互市”于赤岭后,汉地茶叶开始大量传入到藏区,成为吐蕃人民不可缺少的饮料。吐蕃赞普喜好收藏汉地名茶,还派称为“汉地五茶商”的商人负责唐蕃之间的茶叶贸易。
汉籍《唐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手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靳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④。
传说茶叶与藏族语言学的发展也有一定联系。《汉藏史集》又说,屯弥桑布札去印度学习创制文字。印度文字元音有16个,辅音有34个,虽然都能发出声来,但吐蕃人很不容易把音发准。屯弥想不出好办法,就将寝门紧闭,昏然睡去。醒来时见身边有一位瘦小的老太婆。便问:我将门紧闭,老太太是如何进来的。老太太说天空是我的路,你将门紧闭又有何妨。屯弥听了迷惑不解,再次询问路程有多远。老太婆说没一定,屯弥再问路上带什么口粮,老太婆回答说是茶叶。说完顿然消隐。此事过后,屯弥才从老太婆的话中请出有等6个印度文字中没有的音构成藏文30个字母。等等。
2、饮酒
从藏语对酒和酒糟的称谓可知汉地酿酒传入藏地历史更为久远,当不只是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早期,藏族称酒为stsang或rtsang,后来又称为chang。据藏学专家研究,这一称谓与古汉语的称谓有渊源关系。汉地在商朝时就有叫鬯或鬯酒的高级饮料,见于甲骨文。西周大盂鼎的铭文中就有“锡汝鬯一卤”之句。鬯的读音zang,与藏族对酒的上述读音十分接近。而藏语称酒糟为“phab”,与汉语糟粕的粕字存明显关系。从藏族对茶、酒的称谓关系可以看到藏汉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①
此外,据当代学者杜蔚兰考证,中国中原地区在先秦的主要食物“糗”即吐蕃藏人食用之糌粑,这是吐蕃同中原饮食文化交流的又一成果。不过只是中原的原料是米和麦,藏族用的是青稞麦而已。②
③ 《汉藏文书》上册,第123页至第126页下。
④ 李肇《唐国补》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6页。
① 王尧《吐蕃文化》,第191页。
② 参见《糗即糌粑小考》,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4期。 三、服 饰
1、蕃人及赞普喜好唐人服饰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后改革藏民族的服饰习惯:“因公主恶其人东者面,异赞遂合人罢之,身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墀松德赞赞普之时……唐地财富丰饶,于西部(上)各地聚积之财宝贮之于瓜者,均在吐蕃攻陷之后截获。是故,赞普得以获得大量财物,民庶、黔首普遍均能穿著唐人上好绢帛矣。③
《册府元龟·谏诤部》记载,到长安学习的吐蕃人“服改毡裘,语录华夏。明汉法,睹衣冠之仪;目击朝亲,知侄丹之要。”吐蕃人所穿之长袖服装似由来已久,这从敦煌壁画《吐蕃赞普礼佛***》中可以看出。但对照晚唐敦煌壁画营伎***(第156窟)的汉族男女营伎长袖服装看,当时汉藏服装颇多相似之处。这可能是互为影响的表现,但清以后汉人此种服制,而藏人却依然延袭至今。④
2、汉僧与藏人的僧服“堆噶”
“堆噶”(坎肩)是藏区独有的僧服之一,它是在后宏期出现的。……堆噶上的两个伸用力胳臂的洞形似大象的两只耳朵,并且用蓝现缝有边子。这是为了纪念后宏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后宏期之初,约格迥乃和藏绕赛等人给喇钦·贡巴绕赛受戒时,有几个汉僧参加受戒。这些蓝线边子正是为了纪念这几位汉僧的功德。①
3、藏族服饰对汉族的影响
(1)仿椎髻。椎髻本是当时吐蕃人的一种发型,其特点是将头发盘结于头顶或脑后椎形。因这种椎形发型比较高耸美观,一时成为唐代妇女争相模仿的时髦发型。
(2)仿赭面。赭面本是吐蕃人的一种习俗,据《旧唐书》记载,吐蕃人“以赭涂面为好”。赭面的主要是吐蕃女子,她们将赭色(赤褐色)合成膏剂涂面,起防风润肤作用并用它来美容。这一习俗传到唐朝,曾被许多妇女模仿。以上仿椎髻与赭面之风,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公元820年)最为盛行,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元和妆”。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专门记载了这一情况:“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年,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蚩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3)戴吐蕃式帽子。吐蕃人戴的帽子式样别致,戴吐蕃帽子也成了唐人的一种时尚。唐朝人刘言史在他写的《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舞》一诗中写道:“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 衫双袖小。”陕西西安唐韦顼墓中的侍女石刻画更形象地说明了唐人喜戴吐蕃帽子的情况,其石刻画中有两位完全胡妆的汉族女子,她们所戴的帽子与敦煌壁画中吐蕃妇女所戴的帽子极为相似。
(4)穿毡裘。毡裘是用薄毡做的衣服。因其挡风遮雨防寒耐用,也为唐朝汉人所穿用。唐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5)穿长袖服装。吐蕃人服装一般长袖。敦煌壁画《吐蕃赞普礼佛***》中吐蕃人的服装都是长袖的。唐朝汉族人的服装本不是长袖的,如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一诗中写道:“小头革奚 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据此可知,直到唐玄宗天宝末年还流行窄衣裳,即衣襟衣袖都比较窄短的衣裳。后来受吐蕃服装影响,当时汉族人民也穿起了长袖服装。晚唐敦煌壁画营伎***中的汉族男女营伎都是穿长袖服装的。这是唐人仿效吐蕃人穿长袖服装的有力证明。
(6)用莲华纹***案作衣饰。莲花本为佛教***画中喜欢用的一种***案。吐蕃人接受佛教后其衣饰多用莲花***案。后来这一***案传到唐朝,莲花***案也成了唐朝人喜欢使用的一种***案。
(7)戴念珠璎珞。吐蕃人因崇信佛教,在脖子上喜戴念珠。后来这一服饰传到唐朝,许多唐朝妇女也喜欢挂念珠璎珞于颈部,如同戴项链一样。
(8)穿藏靴。唐人喜欢穿所谓“胡靴”,其中包括藏靴。
(9)穿袒胸***妆。传统的汉族妇女装束在儒家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是紧裹全身的。但到了唐朝,在包括吐蕃女妇服饰在内的所谓“胡妆”影响下,出现了袒胸***比较开放的女子装束。唐朝诗人周喷写的《逢邻女》写道:“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②
③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④ 见《敦煌研究文集》附***。又,巴黎1977年版《西藏艺术论文集》,第73、75页附***。
① 次仁白觉《藏传佛教僧服概述》,载《西藏民俗》1995年4期。
② 本目参见陶柯《谈藏族服饰对汉族的影响》,载《安多研究》1998年1—2期合刊。
四、婚 俗
《日土婚礼歌集》有两个称谓,即《僧格卡巴》及《岗嘉拉江》。现在使用的经文其意为《婚礼歌及日土迥宗噶波的四条河》,从其名称来看,显然婚礼歌很久以前就产生于古格地区的迥垅努卡宗,并从那里传开。这部经文的起源无人知晓。据一些口头传说的说法,婚姻习俗在西藏形成于公元7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时,这一婚姻习俗逐渐传到日土②。
1、看八字:藏族《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载,结亲过程大概是这样:
(1)向求婚的人家(有男方向女方的,也有女方向男方的)送第一次聘酒,取回对方生辰庚子,请喇嘛卜卦,看八字是否相合。
(2)如果八字合了,就送第二次聘酒,送这次聘酒时,要送衣物首饰……表示姻亲已定。①
2、婚礼唱词说:麦、斗(切玛)、哈达来源于汉地
在岗巴藏区,婚礼头一天,入席后,男方请来的道吉祥者说唱艺人手捧哈达道房屋吉祥:哦拉索!请听我道吉祥词:四面墙体永固,是于马年砌筑,端端直立如马……柱子坚牢不倾,是于牛年立就,挺梃直立如牛……
又拿一条哈达系于门楣,手持一条哈达道“切玛”吉祥词:
……切玛置于方桌上,立在座首表吉庆……斗内麦从汉地来,公主出嫁时随身带,象征福如翻麦浪。“切玛”斗上置盐块,亦是公主随带品,象征万事遂心愿。
此下婚礼正式开始。道吉祥者把婚礼场面描绘后,手持哈达,叙说哈达的来历:哈达来源于汉地,七位汉女将它织。这条哈达名阿西,哈达之中为上品……然后对新郎道祝词:
愿得吉祥与安乐,五行积成须弥山……为使婚礼喜又欢,愿献汉地白哈达,此由公主福运织,光泽亮丽又柔软。纵是日月亦失色,要说花纹美不美?八幅瑞相竞折腰。挥向上空耀天界,众神欢喜人畜旺;挥向下界耀龙宫,龙王惬心雨水足;挥向人间耀王宫,四柱八梁显风采。将此哈达献给你,祈愿吉祥又美满。……
将哈达献新郎后,对新娘道吉祥词,中曰:
为使婚礼喜又欢,愿献汉地白哈达,此由公主福运织,光亮洁白花又美。洁白否?皑皑雪山竟低首。要说花纹美不美?八幅瑞相亦失色。
以下给父母叔道吉祥献哈达,婚礼管家道酒坛祝词,婚礼管家道酒壶祝词,手持系白哈达的竹条左右挥动:
此棍共有三竹节,竹竿长在南谷中,一把利斧将它砍,汉地花绳把它缚。长毛公牛把它驮,棍头饰有五色绸。……
以下为与酒女祝酒与对歌:
(酒女答)其一:要说四方四古瓢,东头挂有古铜瓢,象征汉地浓香茶……其四:要说三种好盐巴,一是藏北水晶盐,二是汉地红色盐,三是披碱小白盐……①
3、墨脱门巴节俗与工布箭歌:中原钱庄与丝线
假如你在藏历十月进入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门巴组村寨,就能亲身体验到墨脱地区“仁珠”节的热烈场面和奇特风情。
专门请来的红教喇嘛,坐在很高的垫子上……他的几个助手,身披白色的棉绸,手里拿着五色绸子缠绕的话彩箭大声喊:“恰古秀,央古秀!”(吉祥来啊!福德来啊!)“愿中华皇帝带来吉祥!……”
“洛渝山上的竹林,请借我一把金竹。……藏北旷原的野牛,请借我一条牛筋。中原汉地的钱庄,请借我一束丝线……缠好中原丝线,嵌上库加箭镞,制成漂亮的金箭。”②
①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第106页。
② 洛桑、沙吉《西藏阿里日土地区的婚姻习俗》《西藏民俗》1995年一期)
① 班丹《岗巴婚俗拾零》《西藏民俗》1995年4期。
② 廖东凡《雪域西藏风情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349页、第345—346页。 五、丧葬习俗
1、吐蕃的“七七之祭”源于汉地
根据藏文史上《拔协》及《贤者喜晏》的记载,吐蕃的“殡葬仪轨”(俗称七七之祭)的习俗是在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后,由她建议将唐地的丧葬习俗引入吐蕃的。《拔协》中记载:
吐蕃过去对死去的大臣们,没有祭奠的习惯。金城公主说道:‘我们汉地佛法宏扬,对死者有七日祭的习惯。吐蕃佛法不昌盛,人死后享受不到祭奠,实在可悲可怜!’以后,便倡兴七日祭。从此,人死后,立即向成千的人天施焰食,摆设供养,以为祭奠和悼念。这就是所传的‘吐蕃七日祭’的由来③。
据民族学者廖东凡的调查,西藏至今仍保留和发展了这一丧葬习俗。他说:
“拉萨的丧事活动也是七天为期,七七四十九天结事。相传这是唐代金城公主立下的规矩。第七天,亲友来向中达献哈达、茶酒,取下供死者饮食的陶罐,到拉萨河边,一边撒糌粑,一边撒陶罐里的灰,撒完,将陶罐扔掉。河边插一经幡,上写有死者属相,藏语叫‘龙达’,意为风马。风吹过,经幡似马一样奔驰,为死者祝福。
到第四十九天(七期之末),家人去大昭寺,给门口的乞丐施舍,散点钱,让他们帮助祈祷:“神佛啊,请保佑死者快快投胎为人身吧!投胎为一个男子汉吧!投胎为好人之后吧!投胎为虔诚的佛教徒吧!”在此之前,家人不多唱、不舞蹈、不洗头、不饮酒、不游戏④
2、松赞干布及蕃使像陪葬乾陵
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逝世后,在他的陵寝昭陵,为蛮夷君长凿石刻像,背后刻名,列于北司马门内⑤。其中就有赞普弃宗弄赞(松赞干布)的形象,以示宠异⑥。后高宗逝世,建乾陵,其下有吐蕃使大论悉囊然的石像⑦。
杜齐说:
松赞干布的墓地也象周围其它的墓葬一样坐落在一块巨大的方形底座上。这块巨型底座很可能是作为举行与神圣建筑有关的仪式之用的。也有可能象汉文资料提到的那样是用来种植树木的。
根据钦则(钦则旺布,宁玛派僧人,著有《卫藏道场胜迹志》一书— —译者注)的说法,当时在松赞干布墓的上方有一尊松赞干布的浮雕像。赞普生前左右内相中选一至二人,专门派去守护赞普陵墓,为守陵制。守陵者免赋役①。
从陵墓建筑来看,唐蕃皇帝陵墓建筑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据汉文史上记载,唐太宗在修建其陵墓昭陵时,吐蕃赞普特派使者常驻昭陵。唐太宗死后,又特别将松赞干布的石浮雕像立于墓前。吐蕃自松赞干布时期,对唐朝的昭陵、乾陵都非常熟悉,因此有意仿效唐制。
以山南琼结藏王墓为例,从陵墓布局看与唐陵类似的是也有主次之分和等级之分,主陵高大,从陵相对略小,从陵墓封土形制看,均为依山为陵,封土为丘;以方形为尊、圆形为次。按主次顺序排列。前者以松赞干布陵为代表,后者以顿卡达陵为代表。再从陵前仪制,陵内设置制度等方面,均可看到吐蕃陵墓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唐代皇陵有立碑制度,而赤松德赞也立有墓碑,且碑上***形有龙蛇纹饰,与唐代皇陵石碑的纹饰完全一致。龟蚨制是唐代皇陵墓碑制度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赤松德赞、赤德松赞的墓碑均有龟蚨,这明显是效仿中原陵墓立碑的定制。中原地区自秦汉以来就有墓前设立石狮的制度,唐陵的石狮更成为墓葬的典范之一。
至于陵墓内部的设置,唐代王陵中均有五方镇墓石,以青、白、赤、黑、黄五色代表五方,以为“镇墓压胜”。而昂仁县布马村有吐蕃近似王陵的大陵墓,其中的一号墓中就有五件黑色砾石,与内地秦汉以来王陵内设的“镇石”之制相似。自唐代起,中原王陵中置设陶罐,内放粮食,即敦煌文书所见的“五谷仓”,旨在免除死者饥饿入陵之俗。昂仁县布马村吐蕃一号墓中也设有陶罐储粮。
六、其 他
1、吐蕃佛牙等传入西安广仁寺
黄灏说:“笔者曾在西安广仁寺调查,竟听到与此有关(指文成公主入藏时所带的释迦牟尼佛像)有关的信息。据该寺住持说,该寺有一座度母殿,有个藏文名称,较叫‘卓玛拉康’,显然这正是汉文‘度母殿’的藏文译称。殿内曾供一镏金铜度母橡,此像造于唐开元年间,系藏族由西藏送至长安的。为什么呢?意为藏族感谢汉地将珍贵的无价宝释迦佛像奉送给西藏,使西藏得到了佛的赐福为了报答汉地赠佛之情,藏族人民特造度母佛像送到长安供奉,以保护汉地人民。此像供奉,很久许多来长安(西安)的藏族领袖人物都曾到此寺,驻锡朝拜,其中就有在***及班禅、嘉木样等高僧大德。可惜今日只存其殿,度母像在***中失踪,至今仍在查找之中。
据日本唐代高僧圆仁的赴唐游记中载,圆仁曾多次参礼长安的寺院的法会。有次他在法会上发现,朝拜祭祀的是‘吐蕃佛牙’,仪式极为隆重。这‘吐蕃佛牙’无疑是吐蕃赠送的佛牙。佛牙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吐蕃赠此佛牙,说明汉藏佛教文化关系的密切。”①
2、藏佛与汉族年节的关系
(1)年前也要扫墓,炸油果子(不同之处是用酥油)。
(2)除夕也要一家聚会吃年夜饭(藏族叫古突),汉族饺子中包的是钱币等物,藏族则包的是石子、盐巴、羊毛、佛像等来预测运气。
(3)春节也是从正月初一开始,只是藏历与汉历时间有差异,但藏历也受到汉历的重大影响。
(4)大年初一都不出门,全家按大小相互拜年,燃放鞭炮。
(5)初二开始出门拜年访友。
(6)正月十五举行灯会(不同的是藏族点的是酥油灯)②
3、松赞干布喜好唐人铜镜
18世纪藏族学者让琼多吉在其著作中指出:在松赞干布墓的内室中,藏有一幅铜镜:“令人注目的是松赞干布生前十分喜爱的一面吉祥铜镜,有一腕尺长,用丝绸包裹着。”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是汉藏文化交流相当频繁的时代。吐蕃王朝时期只不过是藏族历史长卷中的一页,但这一时期却是藏族为缔造祖国大家庭而做出伟大贡献的时期,不仅在***治上吐蕃与唐朝结成了“甥舅”“宿亲”的“社稷如一”的关系,在文化上通过交流的多种渠道也使汉藏文化密切交融,从而使汉藏两族结成了密切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为后来汉藏两族继续携手并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吐蕃时期汉藏两族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显然有益于双方文化的丰富发展,也有助于汉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来看,汉藏佛教文化是两族人民所共有的,它们都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历史悠久的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发展,无疑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有益的成分,是应该加以认真总结的。
① 黄灏《吐蕃文化略述》,载《藏学研究论丛》第3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② 袁光厚《漫游世界屋脊》,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③ 谢热《古代藏族的祖先崇拜及其仪式》载《《藏学研究论丛》第三辑》。
③ 拔塞囊著,佟锦华译《拔协》,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④ 廖东凡《雪域西藏风情录》,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399页。
⑤ 《通鉴》卷199.第6269页。
⑥ 《册府元龟·外臣部封册二》卷964,第.11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