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窗户的时候,恐怕想到的首先是上面的玻璃,玻璃占居了窗户的主要面积,在窗户上安装玻璃,使得窗户满足了透光和挡风两种功能。比起中国古代窗户使用木板和纸,玻璃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大约在四世纪罗马人便将玻璃使用在了窗户上,这比中国要领先得多。古代中国与玻璃最为相近的琉璃也是到了唐代才开始大规模出现,而且因为琉璃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也是作为珍宝来收藏的,《西游记》中沙僧正是因为打破琉璃盏才被打落凡间,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断然是不会放在窗户上的。
早期的玻璃在古代西方文化中也是比较珍贵的东西。据传说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发现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腓尼基人的传说往往来自于希腊和罗马,不论传说是否真实,罗马人确实掌握了制作玻璃的技术,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而当时的意大利人将制作玻璃的技术当作国家最高机密,绝不向外透露。为了保住这个秘密,将制作玻璃的技师全都送到一座与世隔绝小岛上,这便是闻名世界的玻璃制造的重镇――慕拉诺,所谓的威尼斯玻璃(Venetian glass)其实指的就是慕拉诺水晶玻璃。慕拉诺当时生产的玻璃珠被当作货币来使用,是威尼斯商人和非洲人及亚洲人贸易时的通货。慕拉诺岛上的居民几乎都从事着玻璃制造业,直到现在,玻璃工匠们仍采用穆拉诺的独特配方,而配方的构成始终是一个严守的秘密。
虽然在很早的时候意大利人便能制作玻璃,但因为技术水平原因,生产出来的玻璃面积一直较小。直到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之后玻璃才被广泛的应用。当时这种大块玻璃被称为平板玻璃,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是因为玻璃熔液要平铺在叫做平板的工作台上。这就可以一次生产出真正大块的玻璃板,使得今日的商店橱窗成为可能。然而,平板玻璃在碾平以后需要冷却10天,接着,每块玻璃都要花大量工夫去磨光,由于超长的制作时间使得制作成本也高,玻璃仍然是一种较为昂贵的商品。直到1838年,由于技术改进,冷却得比较快,也不需要花太多工夫去磨光,因此价格要便宜得多。这才真正使得玻璃成为普通商品。
在玻璃问世后的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紫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紫色。而这一发现则使得彩色玻璃的生产迎来了一次高峰。
之前说过,玻璃最开始价格昂贵,所以普通民众家里是无法安装玻璃的,玻璃多数被运用在当时欧州最为神圣的地方――教堂,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中,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核心的命题。哥特式教堂向上飞腾的建筑结构,与从玻璃窗洒下的光芒正好形成了对这种神圣体验的最好注脚。而彩色玻璃在哥特式教堂中的运用普遍且夺目,教堂中的彩色玻璃已经不再单单只是采光的作用,而变成了艺术家的画布。玻璃窗上的***画大多以圣经故事为内容, 包括了圣物移送、耶稣最后晚餐、出埃及记、以赛亚等,内容非常世俗化,不识字的信徒们以此诉诸感观的手段来救赎灵魂,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期望。那些在色彩斑驳的窗户上舞动的光便成为了上帝以及上帝与人之间道路的象征。即使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科学理论和宗教学方面学习的农夫,他也会把光明与神圣、黑暗与卑劣相互联系起来,在从玻璃窗洒射下来的光线的沐浴中,体验着自身与上帝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