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篇1
1.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与主张;2.把握文章的论据。明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3.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4.辨析论证方法并指出其作用;5.分析议论文的结构;6.理解议论文语言严密的特点等。
【答题指导】
1.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与主张:①从全文看,论点应该表明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在形式上又是个完整简明的句子(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②把握文章的论点可从文章标题、开篇、结尾等关键处人手。
2.把握文章的论据,明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等;②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③顺承文意,补充相关论据,以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3.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总结出中心论点;④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4.辨析相关论证方法并指出其作用:①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相关事例证明论点,可增强文章说服力;②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增添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③对比论证,把两种观点、做法加以对照、比较,使结论映衬而出,是非曲直明确,给人深刻印象;④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论证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论证,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⑤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一般要说明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效果。
5.分析议论文的结构:①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即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②明确议论文的结构类型——并列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递进式等。
6.理解议论文语言严密的特点:①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简洁;③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形象、生动等。
(一)《为什么说浪费粮食就是败家子》阅读
【新题演练】
“舌尖上的浪费”正遭遇口诛笔伐。的确,近些年来,随着居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似乎已经“作古”,“剩”宴比比皆是。
中国农业大学曾对城市中2700桌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大致推算出,我国2007~2008年一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到800万吨和300万吨。也就是说,消费者仅在有一定规模的餐馆的消费,一年就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摆阔和浪费的资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招牌吗?是世界排名第99位的人均收入吗?显然都不是。主要原因还在于铺张浪费的社会风气。
其实,我国粮食供应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我国谷物进口激增,去年进口的谷物是7700多万吨,约1550亿斤。按照农业专家的估算,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800斤粮食计算,我国一年进口的粮食相当于养活了1.9亿中国人。此外,我国大豆的自给率只有20%,而进口大豆受制于国际市场行情,不时会成为国际资本炒作的对象。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发表文章《谁来养活中国》,引起广泛关注。布朗认为,在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问题将是巨大的粮食缺口。到2030年,若以人年均消费粮食800斤计算,中国进口粮食将达到3.78亿吨,而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不过2亿多吨。届时粮食安全将成为大问题,
中国当然不希望出现布朗博士所说的情况,而且也在努力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中国粮食产量九连增就是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有力保证。但粮食进口数量的增加,还是让有些国家的人担心中国粮食进口会推高国际粮价。
兼听则明,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多一点忧患意识并无坏处。粮食安全不仅要着眼于生产环节,而且要关注消费环节。节约粮食不仅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也是作为世界公民应尽的责任。
一方面,中国13亿人口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不能等到粮食定价主动权旁落他人、受制于人时我们才警醒;另一方面,“中国粮食”目前只是一种猜想和炒作,只要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种谣言和炒作就会不攻自破。从上面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一年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人。而浪费的粮食则够2亿人一年的口粮。我们应该怎样做就一目了然了,
粮食供应紧平衡,国人还有多大资格来浪费粮食呢?如果再考虑到中国还有1.3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浪费粮食是极大犯罪”就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说教,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因此,从遏止公款宴请和铺张浪费入手,让社会风气为之转变。让节约粮食成为自觉行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
谁浪费粮食谁就是败家子。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曾涛/文,选自人民网财经频道2013年2月1日,有改动)
1.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拟一条宣传节约粮食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锡亭/设题)
(二)《学习感谢》阅读
①你去过印第安原始部落吗?
②如果去过,你会发现,那里的原始人有种习惯:喜欢感谢万事万物。他们感谢太阳——他们心中的神——给他们送来光明。他们感谢大地生长草木。他们感谢牛羊给他们奶……甚至临死时。他们还感谢:感谢神带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去。
③有些现代人变“聪明”了,他们认为不必这样时时感谢:太阳发光,土地生长植物,天下雨,这是自然规律,不必感谢;工人制造日用品,农民生产粮食,老师教我知识,医生为我治病,我都出了钱,也不用感谢。
④我见过一个最“聪明”的人,他完全不知感谢为何物。他也常常会求助于朋友,他也会口里说谢谢,但在背后,他得意地说:“我有办法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他说没什么可感谢他们的,他们帮我也有他们的目的。他认为自己很会社交。
⑤另一个人仿佛很傻,他习惯让自己回忆别人对自己的善意。哪怕是一点点,让自己时时有感激的心情,他说这是他的社交方法——他叫歌德。
⑥究竟谁是真正的社交高手?我们只要看效果就知道了。原始部落的印第安人虽然物质享受远不能和现代人相比,但是人际关系很好,内心很满足:“聪明”的现代人却感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人情冷漠。歌德是公认的社交大师,而那个“聪明”人却无奈地发现他周围的人“都是些小人”。
⑦社交不仅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真情。不懂得感谢的人,对人是冷漠的,不论他有多少技巧,人们都会疏远他。懂得感谢的人则不同:由于有感谢,在他们眼里,周围的人都是那么善良美好。他们对人有更多的爱。他们愿意关心别人不求回报——这样的人。别人当然会喜欢。
⑧那些不懂感谢的现代人错了。错在他们把自然当成掠夺的对象。错在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当他们这样想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这样对待别人,于是别人很自然地也这样对待他,世界就因此变成了地狱。他们看不到:工人、农民工作时,不仅仅在想着钱,也想让自己的产品对别人有用。这种对别人的心意值得感谢。教师教课时,不仅在挣钱。也对学生有关心、喜爱,对此应该感谢。医生治病时,更会有对病人的关心。对医生的劳动,我们应该付钱,而对他的关心,我们应该感谢。朋友帮助我们时,也许会掺杂他的目的,但是他在帮助我们。我们就该感谢。
⑨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让自己学会感谢。
⑩第一,我们可以每周一次,专门抽出一点时间来想想谁做过帮助自己、对自己有益的事,像歌德一样。
[11]第二,我们可以在其他朋友处,谈论这个帮助过自己的人,谈论他对自己的帮助,尽可能讲得细致。这比仅仅在心里感谢别人强,因为讲出来是一种行动,行动对我们情感的影响更大,讲出来会使你心里的感动增加。
[12]第三,我们可以直接向对自己好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感谢。“人喜欢自己帮助过的人超过帮助过自己的人”,这话绝对是真理,唯一的条件是被帮助者懂得感谢。表达感谢要具体,要讲出对方的帮助对你有什么意义。
[13]在感谢别人时,正确的态度很重要。感谢必须发自内心,必须诚恳,但不能自卑、低三下四。即使对方救了你的命也不要低三下四。否则,对方可能会轻视你。友谊和爱的付出应该得到的回报是爱和感谢,而不是奉承,奉承是一种亵渎。
(朱建***/文,选自《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朱建***心理学文丛》,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改动)
1.通读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④、⑤段,分析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应该怎样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感谢的人,你最想感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锡亭/设题)
(三)《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阅读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或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③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构思文章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用在读书上同样合适,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每天必读书。哪怕工作到了深夜,睡前也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春节回老家,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用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买书不是为了装点书架,装装面子,而是为了充实心灵。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好环境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可以改造环境、适应环境。1940年9月7日,德国空***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不囿于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和希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啊,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宣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前不久,在台湾有个与佛教有关的公共讲座,演讲者看着台下攒动、浮躁、低头着手机的听众,感叹说:“无法专注于当下,反而让许多人感叹时间不够用,因为,心正在怨叹过去、烦恼未来,当下这一刻都浪费了。”专注,便能赢得读书时间:专注,便可安于读书环境。做不到专注,便无从说起,必一事无成。
⑤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对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赵畅/文,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月3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煅引用的曾国藩谈读书的一番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认识。
阅读文章篇2
1.分析记叙六要素、记叙顺序、详略安排;2.分析文章段落结构,概括文意:3.辨识文中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4.品析词语、句子、段落在文章结构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分析文章写作特色、语言特点;6.分析文中人物,概括人物性格特点;7.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结合文段内容谈阅读感悟等。
【答题指导】
1.分析记叙六要素、记叙顺序、详略安排:①理清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②分清楚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记叙方法;③抓住记叙文的线索——以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④掌握记叙文详略安排的原则——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详写,不密切的内容略写。
2.分析文章段落结构,概括文意:①划分段落层次,可以按时间推进、空间变换、感情变化、逻辑关系等划分,特别要注意抓标志性的段首句和段尾句;②概括文意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把握文章记叙了什么,从中表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歌颂(揭露、批判)了什么,或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
3.辨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①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说明、议论、抒情;②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抓住这些,就等于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衬托(烘托)事物或人物的角度考虑:③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可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④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类比、象征、托物言志、铺垫、衬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侧面烘托等。
4.品析词语、句子、段落在文章结构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抓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抓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抓总结全文的句子;④抓引用的句子;⑤抓具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句子;⑥抓住特定语境理解词语含义;⑦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含义;⑧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词语含义。
5.分析文章写作特色:①分析文章结构上的特色;②分析文章用词与句式方面的特色;③从谋篇布局、伏笔照应、情节设定等方面人手;④从修辞手法、描法、切入角度以及立意等方面人手;⑤从语言特色入手等。
6.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点:①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分析人物性格;②从整体上分析人物形象,不可片面化;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特点。
【新题演练】
老女人穿着红色的旧款毛衣,她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她的目光混浊。诚恳中带着几分凄惶,一道道纵向的皱纹挤满嘴唇。她该是迷路了吧?或者丢了钱包?我问她能找到女儿吗,她点头说能。
找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她袖起手,为难地说:“我只要一块钱。”我告诉她,我身上没带一块零钱。她马上提醒我说:“你可以买包烟。”
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厂车已经驶过来。
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那时已是初夏,草木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那件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她凑上前来,试探着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原来她是一个骗子。这毫无疑问。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那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个姑娘那里要到了一块钱。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食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她没有说谢谢。可是腰弯得很低。嘴巴几乎吻到膝盖。
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给我一块钱……”
“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我的话中带着讥诮。
她讪讪地笑着,说:“给我一块钱……”她的红毛衣已经很脏很旧,胸口和两肘磨得发亮。
“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您去。”我向她发起挑衅。
“不用,不用麻烦。”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
的确很远。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坐车得花十二块钱。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她让我心生怜悯。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
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她在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永远伸出两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却很迅速,目标直接。
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她啊!”
“你知道她?”我好奇地问。
“只要在这小城住一段时间,想不知道她都不行。”
“她很有名吗?”
“是的,很有名。你注意到她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吗?这表示那一块钱不是乞讨来的,更不是你施舍的。你注意到以前打把式卖艺那些人吗?他们靠卖艺吃饭,接钱时,和她一样的动作,这和乞丐是有区别的。”
“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做。她只是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去看……’”
“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
“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
“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待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
“可是她女儿……”
“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生活。她有精神病,间歇性的。那时她女儿还小,每天拽着她的衣角,在大街上转。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别看那女娃小,机灵着呢,懂得也多。她告诉母亲,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年的习惯,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就死活不让母亲再去乞讨。可是不乞讨干什么呢?她们养不活自己的。后来她女儿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砸乱石,也放炮。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她们不是本地人,她们流浪至此。”
“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
“她死了。”朋友说。
“死了?”我震惊。
“死了。上班没几天就死了。”朋友慢慢喝着水,“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早晨她女儿去看,竟轰一声,地动山摇。本来她头天要去看女儿的,可是为了省一块钱——那时一块钱能打个来回。那时采石场常死人,就葬在后山。剩下她一个人了,脑子又受了刺激。她本来就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她能干什么呢?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一块钱。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突然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认为自己不是乞丐吧?可是,她仍然在乞讨。”
她仍然在乞讨。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那么,她是一个诚实的乞丐吧?
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
(周海亮/文,选自《幸福·悦读》2012年第12期,有改动)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我”对文中老女人的态度变化过程,并说说这个变化过程表现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写到那位老女人穿的红色毛衣,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写到那位老女人接钱时的动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析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锡亭/设题)
(二)《父亲的尊严是一种痛》阅读
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几年不见。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等家庭的一切有了好转的迹象,他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可是现在……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学就在他地摊的500米外。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儿子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他是个摆地摊的。就开始嘲笑他儿子。他儿子忍不住偷偷地哭。经多次追问。儿子才道出实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儿子的学校,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大不如前。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同学说,他希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孩子的生活压力。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呢?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走街串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然而。为了捍卫这神圣的高度,需要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50多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皴裂。他每天的活儿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抹些自来水,一丝不苟地用梳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系上封领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他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后来他觉察出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知道他在大学工作,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
⑧所以,在去见女儿时,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山一般伟岸的身躯。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有着自信、仁慈的微笑,眼神里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
⑨我的一位朋友很痛心地跟我谈到一件事。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也了然于心。在他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老人家苦不堪言。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有一次父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在中途落到了地上。父亲离去了,那只在半空中颤抖的手却一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处于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来宣泄痛苦……
⑩看来,对父亲光辉形象的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让父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查一路/文,选自《释然》,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改动)
1.请依据特定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抹些自来水,一丝不苟地用梳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一丝不苟:___________
2.请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3.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品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写道,“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锡亭/设题)
(三)《耳光》阅读
①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记耳光。
②我实在没有料到,一向反对棍棒教育、文弱且极少发怒的父亲,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重重的一掌。
③起因十分简单。
④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钱买了两碗小豆粥。车仍然坐了——上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夸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而且,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⑤父亲本不该这样。
⑥以前,我和几个小伙伴曾瞒着大人到护城河游泳,因为走散了,我不认得路,回家很晚。父亲一直担心我遭不测,见我回来,连喜带气,将手臂高高扬起。众人皆惊,做劝阻状,但父亲高高扬起的手臂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落下,手在我的脸上轻轻一拍,以至于劝阻者哑然失笑道:“您这是打他呢,还是给他搔痒痒呢?”
⑦可是这一次,父亲仿佛用尽了平生的力气,以至于过了半天,我的耳朵还嗡嗡作响。
⑧我很委屈,那一晚没有吃饭。
⑨睡觉的时候,父亲用手摸着我的脸颊,问:“还疼吗?”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流泪。那一刻,我甚至在内心发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的这一记耳光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
⑩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沉默良久,靠在床边,点燃了一支香烟。
[11]这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小孩因母亲从小纵容最终成了江洋大盗,临刑时他提出再吃一口母亲的奶水。痛不欲生的母亲答应了,没想到儿子一口咬掉了她的,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却不教育我。当初我偷邻居的东西,如果你不是夸奖我,而是责备我,让我明辨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呢!我好恨你呀!”
[12]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一块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财会科长十几年,从我手里过的钱成千上万,我虽清贫,但聊可的是,从没有拿过公家一棵草儿!我今天打你,就是想让你记住:蚁穴虽小可渍千里长堤,当然,你没有去偷人家的东西,但是上车不买票,和偷拿人家的东西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因一个‘贪’字!”说着,父亲站起身来,从衣架上的衬衫里取出钱包,掏出钱放在桌上,严肃地叮嘱我:“你再去游泳,坐车时要多买一张票,要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
[13]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
[14]那一年我九岁。当时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得那个故事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但是凭直觉,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从那以后,每逢在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我总会想起那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15]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16]不久前,我偕妻儿去为父亲祝寿。全家人都去了,有二十多口。大姐代表全家向父亲祝酒,父亲端起酒杯,略带歉疚地喃喃道:“难得你们有如此孝心。我这一生……唉,只有一把算盘、两袖清风,没有什么财产可以留给你们。想起来,实在有些惭愧啊!”
[17]我说:“您没给我们留下多少财物,却给我们留下了猎***,这是可以终生受用的。”
[18]父亲闻言先是一愣,继而欣慰地笑了,在烛光的映照下,我看见他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舒展开来……
[19]回来的路上,十岁的儿子问我:“爸爸,你说爷爷给你留下了猎***,放在什么地方了?我怎么从没有见过呢?”
[20]于是,我向他讲述了耳光的故事……
(杜卫东/文,选自《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挚爱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有改动)
1.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我”先后两次流泪,但两次流泪的原因不一样。其中第⑨段“只是默默地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13]段“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写道:“您没给我们留下多少财物。却给我们留下了猎***,这是可以终生受用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写道:“于是,我向他讲述了耳光的故事……”你觉得“我”应怎样给孩子讲述“耳光的故事”,请为“我”写一个简单的讲述提纲。
________________
(牛锡亭/设题)
(四)《青春走不出那张地***》阅读
那时候,我刚上高二。开学的第一天。同桌林江便凑过来和我咬耳朵:“今年的班主任是从‘上面’调下来的,教地理,人送绰号‘追命’。”
追命!温瑞安大侠小说《四大名捕》中的“追命”?嘿嘿,管你什么“追命”“夺命”,来到这所“问题高中”,特别是任我们这个“问题班”的班主任,保管让你知道什么叫“忙于奔命”“听天由命”。我冷笑。
开课第一天,我见到了被称为“追命”的魏老师——三十多岁,一件很旧的蓝西服,蔫蔫地穿在瘦瘦的身上。与他落魄外表相悖的是,他说话声音很洪亮。“感谢同学们抬爱,授予我‘追命’的绰号,我绝对不会辜负同学们的期望……”他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会追着你到天涯海角!”
林江藏在课桌下的手拽着我的衣角悄声说:“这个老师……很邪乎呢,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林江的话很快就应验了。
以前,每天下午的后两节课,我们会逃到隔壁职业高中的操场去踢足球。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学生,并且我们善于伪装,找来印有职业高中校名的背心穿上,混迹于球员中,谁能认出。我们是“李逵”还是“李鬼”?谁知刚过了两天,正在球场上厮杀的我一脚远射,眼看进球的当儿,突然杀出一匹黑马,伸手一挡,便稳稳接住了球。不,应该是“蓝马”。一个穿着蓝西服的熟悉身影——魏老师!我们足球也不要了,呼啦啦作鸟兽散。
上世纪90年代初,县城的录像厅昼夜循环热播香港***战片。那天傍晚大雨滂沱,但这完全挡不住我们心中那熊熊燃烧着的英雄梦想。我们看到魏老师的宿舍灯火通明——看来他没有外出。何况这么个鬼天气,他是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这时逃课去录像厅的。我们蹑手蹑脚地来到围墙边。李阳个子高,第一个翻了过去,我们余下的在墙内等。不一会儿便听到李阳在墙外轻声呼喊着我们的名字。安全了!我和林江迫不及待地爬上墙头,还没来得及把腿跷上去,便看到一个打着伞的瘦高个儿,神不知鬼不觉地站在李阳身后。只听林江“妈呀”一声。便从墙头上掉了下去……墙外让人惊栗的声音响了起来:“往哪儿跑!”
我们几个没被逮住的却不死心,决定杀个回马***。估摸着李阳被“押解”回校的当儿,我们终于从原地成功“突围”。当我们美滋滋地买了票。正准备进录像厅看他个昏天黑地时,不料在检票口被一位“大侠”拦下。只见“大侠”嘿嘿笑道:“知道‘追命’的什么功夫最好吗?告诉你们,是轻功!你们能跑得过我?”顿时,我们个个垂头丧气。魏老师眼一瞪,吼声如雷:“回去上课!”我们只得一个跟着一个往回走,像是串起的蚂蚱。
我们是那么地恨他,冬天打碎他宿舍的玻璃,把他冻感冒,或者在讲台下放上***钉,扎他的脚……这样的恶作剧,让我们在后来的岁月中悔恨不已。但真正令我唏嘘不已的,还是他及时地将叛逆的我从堕落的边缘追了回来。
那时南下打工潮汹涌,传言只要一踏上沿海那片土地,满地都是钞票。满脑子幼稚幻想的我,认为自己年轻有活力,完全能够让梦想在那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于是,我偷了家里的两百元钱,如传奇电影中豪情万丈的男主角那样。告别家乡,坐上火车“哐当哐当”去了东莞。一出火车站,毫无社会经验的我便被小偷偷了个精光。然后。在火车站如夜游神般晃荡的我被“请”进了收容站。虽然肚子问题暂时解决了,却被告知要缴纳两千元罚款和保证金,再遣送回户籍地。天!两千元!几乎是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本想干出一番事业后衣锦还乡,如今却要先搭上两千元,虚荣顽劣的我慌了。
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收容站的干部通知我说:“收拾东西,你爸来接你了。”我爸?我自小父亲病故,是不是他们认错人了?我睁开惺忪的双眼——很旧的蓝西服、瘦高个儿。魏老师?怎么又不像?胡子恁长,脸恁瘦……
魏老师的眼中喷着怒火,朝我屁股上就是两脚,吼了一个字:“走!”
那次,我突然感觉到,有时挨打也是温暖的。
魏老师仿佛有张“地***”,无论我们怎么“逃”,他总能找到我们。他仿佛是阴魂不散的影子,又仿佛是威严慈祥的守护神。我们在那段迷茫的岁月里,被他“追”得心惊肉跳、服服帖帖。
渐渐地,我们的心安顿下来,悬崖勒马,收心踅身返回课堂。
终于,这场追逐与被追逐的青春时光结束了。炙热的7月,我在县电视台公布的红榜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疑问:“魏老师,为什么您总能那么准确地‘追’到我们?”他的眼中依旧闪烁着光芒。不过这次声音很轻柔:“我是教地理的,我心中有地***!”
后来,我给魏老师写过一封信。我在信里说:我一直庆幸且感动着,您从来没有将我们从那张爱的地***上删去。那种感觉,直到今日仍激荡在心中。温暖着我。
(周勇/文,选自《初中生之友》2012年第7期,有改动)
1.你如何理解魏老师“追命”这个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标题“青春走不出那张地***”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人物,请举一例分析。
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如何理解教师的工作?
阅读文章篇3
1 小学语文神话类文章阅读教学现状
许多语文教师在神话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住神话类文章自身的特点,在课堂中只突出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反映在小学语文神话类文章阅读教学中则是把神话课上成知识课、小说课和故事课等。比如: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神话是中国古代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只把神话类文章教学重点放在最常见的冷冰冰的知识的单纯记忆上,使学生丧失了进一步探索神话的兴趣,额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有一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神话,在谈到开天地时,一味地追寻天地未开时的混沌状态,只引导学生追问的斧子从何而来,这显然没有懂得神话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对神话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一概不知;也有一些教师注重神话的故事情节,以学生复述出所学的神话故事,殊不知神话的故事情节最初几乎是没有的,只是到了后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在演化过程中渐渐被文学化,其故事情节才丰富起来。
2 神话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理念
2.1 提振民族精神
在小学语文神话类文章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注意到神话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并将其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神话类文章阅读教学的文献多是一些教学教案类型的,没有上升到对神话类文章本质上的探究。譬如《开天地》这一课,有位教师认为今天这个美好的世界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来创造,这就是的奉献精神,他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万物。于是他将教学目标之一确定为:体会的勇敢、伟大和奉献精神。身上体现的一切如同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多少年来,正是具有这种民族精神的中国之脊梁,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2 感悟神话的神奇
神话中的所有内容,恰恰是他们所感觉到的真实世界。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小学语文神话类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感悟神话之神奇,就要为其提供足够的条件,以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神奇的神话之门的钥匙,从而让他们无拘无束地畅游其中,真正感受到神话的无穷魅力。如《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节选:夸父“神”在哪里?学生可以从跑步速度快入手,抓住“一眨眼”只有0.2秒,他就跑了两千里,“像风似的奔跑”,这不是一般的风啊,是比超强飓风更猛烈的风啊!这速度远远超过了火箭。
2.3 创设神奇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引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而且常常会使学生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边读边联想画面的方法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神奇的世界里漫游了一回。教师还可以用语言描绘营造情境,但其语言应该是形象化的描述性语言,其基调应该是缓慢的、深沉的。
2.4 体会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体认民族文化,神话类文本体现着民族文化的诸多方面,这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语文阅读教学自身的要求。神话表述的过程,以炎黄子孙为例,随着神话的历史化,炎帝、黄帝等诸神的身份由神话英雄转变为华夏民族的真正祖先,黄帝征服了黄河流域各部落,势力遍布天下。由此,我们就成了炎黄子孙。几千年来,它影响着我们民族思想的形成,滋养着民族的成长,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
2.5 几种相近文体的区别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和传说三种文体所占比例相对较多,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搞清楚这三者的区别。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往往指具有威力无边的神由神界走向人间的故事,是人类共同体集体精神的投射,是这个群体的成员相互认同的文化标识之一;仙话讲述的往往是人自己在长期的修炼过程中,肉体获得和灵魂一样的永生,它是由人间走向仙界的故事,所以神话不是仙话。那么神话和童话及寓言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童话是能言会走的动植物,都是童话作家用拟人化手法创作的文学形象,是实有的东西;寓言中的人物都是假设的,反映着作者的理想;神话中的人物被原始先民认为是真实的,所以,神话既不是童话,更不是寓言。传说晚于神话,是神话的文学化和历史化,它与神话之间自然不能划等号。
阅读文章篇4
只不过,如果我们还坚持“阅读”教学是基于文本的教学,而非仅仅把文本当作引子或跳板,那么就会发现周老师这堂课完成的其实不是“阅读教学”,而是“同题作文”,对作为教学文本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是疏离的。
可以具体看一看教学过程。开始是在“轻柔的音乐的伴奏下”由“学生齐声朗读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然后就由于学生对文章、对紫藤萝的言语反应而转入“看插***”并由学生“看***说话”了。如本文第一段所言,学生的“看***说话”也即“口头作文”完成得非常好,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敏感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但我们还是得说,他们做的还是与作家宗璞同样的事情:以“紫藤萝”为对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只不过感受的方式、想像的角度不同而已,比如宗璞认为紫藤萝像“瀑布”,而同学们认为像“一串沉甸甸的葡萄”“小嘴巴”“紫色的蝴蝶”等等(还有一些新鲜的拟人修辞的运用)。自始至终,《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意义仅仅是一个“触媒”;既然如此,我们不上《紫藤萝瀑布》一文又如何?不感受宗璞的感受、不思考宗璞的思考并进而发展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又如何?我们不是已经在自己感受、自己思考吗?我们只需要一幅紫藤萝的画就够了,而如果再求“情境性”,我们只需要紫藤萝的实景就可以了,总之,不需要宗璞的散文。
但我们知道这就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了。作为阅读的对象,《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触媒”“引子”,它有自身***的审美、思想价值,是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的;只不过,不是我们臣服于它,而是平等而真诚地“对话”,先把握它的审美、思想上的价值,然后我们与它交流,发展出自己的新的悟见。
阅读文章篇5
1.文本内容广泛,注重社会文化价值和人文特性。
首先,选材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如全国卷Ⅰ的《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全国卷Ⅱ的《塞壬的歌声》、全国卷Ⅲ的《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江苏卷的《成人不自在》、上海卷的《考据、批评与欣赏》等。
其次,选文富有艺术品位,引导考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如山东卷的《唐人古体》、浙江卷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等。
此外,选文关注人类的最新生存状态,包括科技与创新、新的消费观念等,紧贴考生生活实际。如北京卷的《自主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天津卷的《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等。
2.题型丰富多样,设题难度增大。
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单项选择题。如三套全国卷的第1题均设题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填空题。如上海卷第1题:“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3)主观简答题。如浙江卷第10题:“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4)应用探究题。如北京卷第8题:“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3.考点明确,略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常常涉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x”“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总体来看,2016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同往年相比,重点明确,依旧侧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方面的能力,但在应用探究方面也有所体现,应引起考生重视。这类试题是在考查筛选分析、提炼概括等基本能力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1.研读考纲,明确考点。
这对于备考至关重要。无论高考命题形式如何变化,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中提到的6个。明确了考查方向,复习时自然知道哪些是重点,然后就着重加以训练。做题时,要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目,与考纲的相关表述逐一对照,明确命题者想通过这道题考查什么。
2.细读文本,把握用意。
在做题前逐字逐句细读文本,逐段总结,步步为营:明确文本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欢迎什么,拒绝什么,等等。弄清了这些,也就弄清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审读题干,理清要求。
社科类文本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对社科类文本的考查,除了包括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外,还包括对段落、主旨的理解,即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等。考生做题时应当针对具体题目审读题干,按要求作答。
4.掌握方法,区分正误。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选择题是依据题干的要求,判断命题者所列的从文中筛选出的信息选项的正误。方法一般分三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读)――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文段(找)――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对比,求同寻异(比)”,即做题时首先要确认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区间,然后把所给选项的信息与原句中的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最后紧扣语境,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要求准确筛选。
5.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做题是必要的,但做题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借做题积累解题经验,努力做到“一题一得,题题有得”。例如同为选择题,但因为不再是单项选择题一统天下了,因此就要特别关注题干的表述,尽快明确选项要求。同时,要特别关注简答题的解题策略、表述技巧。
6.洞悉错项,巧辨正误。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设置的错误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考生若明确了各种设误类型,在阅读选项时就会有意识地揣摩选项容易设置错误之处,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常见的选项设误类型主要有:(1)无中生有。即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就是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2)张冠李戴。即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将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3)说法绝对。指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的地位、功能和效用等。(4)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把“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5)以偏概全。即指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造成选项与原文叙述不同。具体表现为,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等等。(6)偷换概念。即指选项用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偷换了原文中的概念,实际上改变了原文中的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属性等,造成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或发展趋势等发生改变。(7)混淆时间。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把事物产生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弄混,如把“先期”表述为“后期”,把“后期”表述为“先期”,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等。
阅读文章篇6
所谓文章主旨,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某种情感以及表达的某种思想、观点与态度,将主旨传达给读者是作者写文章的用意之一。学会归纳记叙文的文章主旨,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清文章的结构,理解关键句子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对全文有整体的把握,我们要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韩寒
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
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的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所谓的有害与有益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但你让小孩子有了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和贴上标签即可捕杀的想法,并不利于她的身心发展。”我母亲反驳道:“那蚊子咬她怎么办?难道还要养起来?害虫就是害虫,小孩子不能好坏不分,《农夫与蛇》的故事你听过没有?”
毫无疑问,这事一时争不出个结果,但小野飞身杀虫的行为让我很生气。我站了起来,以前所未有的严厉语言再次责问她。她从未见我如此,退了一步,有点畏怯地说道:“它是坏的小动物,它是苍蝇(那时候她把一切在空中飞的昆虫都叫苍蝇)。”
我突然思路开朗,构建出关于此事完整的哲学体系:“什么叫坏的,什么叫好的?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坏的,不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好的?这个飞舞的小动物伤害你了吗?”
也许是我语气太严厉,小野突然一句话不说,两眼通红,凝滞几秒,瞬间大哭了出来。
我没有立刻安慰她,继续追问:“你说,你做错了吗?”
小野已经哭得没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抽泣之中,她还是断断续续地说:“我错了。”
我上前抚了抚她的脑袋,语气缓和道:“那你现在要做什么呢?”
小野哭着走到那只飞蛾那里,蹲下身子说:“对不起。”
看着她好几滴泪都落到地板上,我心疼不已,便心生一计,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好吗?”小野噙着泪水,道:“好。”
我把飞蛾捡起,带上小铲子,牵着小野到了一片土地。我挖了一个小坑,让小野把飞蛾扔了进去,顺便告诉她,这是飞蛾,不是苍蝇。我教小野把土盖上后说:“这只飞蛾以前是个动物,现在它死了,我们把它埋了起来,它就会变成一朵花了。小野你快去拿你的水壶来,我们要浇水了。”小野回身飞奔入屋。
我立刻起身,跑到十几米外摘了一朵花,返回去,把花插在刚才埋飞蛾的地方。刚完成这个动作,小野正好提着水壶从屋里出来。她走到那朵花前,惊诧得说不出话来。我说:“你看,就在刚才,它变成一朵花长了出来,这说明它已经原谅你了。”
夕阳西下,我抱起她,走向远方。我想所谓的教育也许就是这样,爱与耐心,加上用孩子能明白的方式。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形容。初秋,已经开始吹起凉风,但此情此景能温暖一切。
她轻轻贴到我的耳边,说:“嗯,爸爸,那我们再去打一个飞蛾吧。”
(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专项训练】
1.请简要归纳本文的主旨。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同学们不但要整体感知全文,而且要学会进行局部剖析。只有理解了这些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拓展练习】
2.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我”所说的“谎言”的?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的话表面上看是“谎言”,实则有深层含义。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同学们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阅读文章篇7
【关键词】阅读;人物传记;方法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王肖潇 田亮
坡有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北京三里河的***宿舍区,是杨绛居住了37年的地方。院子外务院部委云集,院子里满是翻新外墙的脚手架,103岁的杨绛静悄悄隐身在一片喧闹中。
前几年,院子里的邻居还能见到杨绛,她散步、锻炼,尤其喜爱跟小孩子玩玩。近来,邻居也少见她了。杨绛的“隐”并非因为年岁高了,而是她习惯了。“钱钟书先生在时,他们夫妇就常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朱虹说,“很难把他们同整天跑这个会那个会,到处演讲的‘专家’联系起来,他们跟这些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杨绛,一向温厚幽默,但容不得假与恶,尤其容不得对丈夫钱钟书的任何冒犯。去年,她做了一件全社会关注的事――通过法律程序,紧急叫停某拍卖公司对钱钟书、钱瑗以及自己的私人信件的拍卖,并且在今年4月最终打赢官司,获得20万元赔偿。她当然不是为了赔偿,而是为了守护已故的丈夫和女儿。
还有一件事,杨绛已坚持13年。2001年,她和清华大学签订协议书,将钱锺书和她当年上半年所获稿酬72万元及其后他们发表作品获得的报酬,全部捐献给母校,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帮助爱好读书的清寒子弟完成学业。随着钱、杨稿酬的不断累积,“目前本金达到1400万元”。而且,杨绛还会和获得奖学金的“小友”“读书的种子”见面聚谈。
她静悄悄地隐身,又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时代。
1938年,杨绛一家三口乘坐海轮,从欧洲回国。她与钱锺书都晕船。一次大风浪中,杨绛突然悟出不晕的办法:船身倾斜厉害,舷窗外,一会儿全是水,一会儿全是天,波动幅度大,人自然会晕;她教钱锺书,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随着船倾斜,这样永远头在天之下,脚在水之上,不波动了。钱锺书照做,果然不晕了。他说:为人之道也如此。 归国后,抗战、内战、“”、改革开放……每一次,杨绛都拿出了当年“不晕船”的见识。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大多面临生活的艰难。一部分人在利诱之下做了***,另一部分坚持抗日的,过着颠沛流离、入不敷出的生活。前者杨绛绝不会做,后者杨绛又不能做。钱钟书是书生本色,不擅生计。为了让钱钟书和女儿过稍微体面的生活,她当过中学校长,给富商小姐做过家庭教师,也做过小学代课教员。后来,日本人接管了工部局北区小学,杨绛立即辞职,跟随几个朋友创作剧本,解决家里营生。
为支持钱钟书的写作,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又辞掉女佣节省开支,自己包揽所有家务,劈柴生火做饭。杨绛不抱怨,心甘情愿做“灶下婢”。抗战后期,物资更为匮乏,杨绛不得不精打细算。比如烧煤,煤球里泥掺多了,烧不着;掺少了,又不经烧。为了省煤,杨绛自己和泥,把炉膛搪得细细的。有一次煤厂送来300斤煤末子,杨绛如获至宝,掺上煤灰自制煤饼,能抵四五百斤煤球。她还负责买菜、洗全家人的衣服。钱钟书的婶婶见杨绛一位千金小姐,在家什么粗活都干,很是感慨,对杨绛说:“你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钱钟书小名)是痴人有痴福。”后来,公公病重,问婆婆:“我死后,你跟谁过?”婆婆说:“跟季康(杨绛字季康)过。”杨绛之贤,由此可见一斑。
1998年12月19日凌晨,钱钟书身体状况很不好,医生连忙通知家属。杨绛赶到床前时,钱钟书已经合上一只眼,还睁着一只眼等待妻子。杨绛帮他合上眼睛,轻轻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如今,“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她最终逃向了世上最难的学问――古希腊语哲学读本、柏拉***《对话录》中的《斐多》,一头扎进去,忘记自己。“我按照自己翻译的习惯,一句句死盯着原文译,力求通达流畅,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柏拉***的这篇绝妙好辞,我译前已读过多遍,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2000年,中译本《斐多》出版,被称为“迄今为止最感人至深的哲学译本”。
之后,在那张钱钟书曾伏案工作的写字台上,杨绛完成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2003年出版3卷《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2011年出版20卷《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现在,还有100多册外文笔记等待整理出版。一位103岁的老人,仍在坚韧地、静默地“打扫现场”。
(节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阅读指津】阅读人物传记一定要明确写作对象,理清行文思路。为某个人物立传,说明传主有可“传”之处,总的来说无非就是两个方面――功业成就与人格品质。因而,不少传记就从这两方面来记叙传主事迹,刻画人形象。但是,我们发现伟大的人物往往都是二者兼具的,因为任何成就的取得常常源于优秀的品质与习惯,高尚的人格与品质会铸就人生的辉煌。而一个人的思想人格的形成必定会受到其生活经历、成长坏境、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还有不少人物传记以时间为纲,截取传主人生经历中的几个关键时期的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但是,这篇传记似乎摈弃了常规的写作思路,而有其内在的行文线索。
那么如何把握此类传记的行文思路呢?必须回到传记的根本――“人”,即传主身上来。人物传记无论是写成就,还是叙人生,归根结底都是要揭示传主的精神世界,因而所选材料也必然为表现其精神世界服务,可以说抓住了作者对传主精神世界的定位评价,就抓住了文本的纲领。本篇标题“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就是作者给予杨绛先生高度的评价,正是全文的纲领。这个标题有两层含义:一杨绛先生是一位隐士,二她为这个时代所惦记。全文正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一突出杨绛先生之“隐”,二突出杨绛先生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段开篇点题,引用东坡之语,古今辉映,点出杨绛先生“万人如海一身藏”,静悄悄隐身在一片喧闹中,大有“大隐隐于世”的味道。
第二段进一步交代杨绛先生的“隐”不是因为年事高,而是一种人生常态,人生追求。同时和当今社会那些热衷于功名的所谓“专家”进行鲜明的对比,更突出她的这种“隐”在这个浮躁喧闹的功利化社会尤显弥足珍贵,因而最为人惦记。
三、四段看似与“隐”有矛盾之处,实则匠心独运,此处也很可能是阅读考查的重点。这两段是很有必要的交代,恰恰让传主人物形象更丰满。它让我们看到先生的隐是低调,是对自己内心的坚守,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与拍卖公司的叫板则是不容对丈夫钱钟书的冒犯,是对假与恶的抗争;长达十几年的捐款资助以及对文学“小友”栽培呵护则是善的传递,文化的传承。在当前这个社会,人心浮躁,很多学者稍有一点名气就置身于各种社交场合,置学问于不顾,而杨绛先生看淡功名利禄,坚守自己内心的追求,一心投入学问之中;当下知识分子,大多明哲保身,不能勇敢站出来向恶人丑事宣战,而杨绛先生义无反顾向与假与恶作斗争,传播真善美。无论先生的“隐”还是“不隐”都体现的是对道德、对文化的坚守,这就是一个有良知的知R分子人格的坚守与抗争。无论先生的“隐”还是“不隐”都在静悄悄的影响这个世界,影响这个时代。
后面几段主要围绕先生的“不晕船”生活哲学与智慧,选取典型事件来表现先生的“隐”。杨绛先生既能隐于环境,适应环境,又能坚持自己的气节与操守;既能隐于丈夫身后,甘做“灶下婢”,又能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晚年丈夫离世,先生闭门谢客,孑然一人,隐于翻译作品、整理丈夫遗作之中,用最难的学问,忘记最深的痛苦。
杨绛先生一生在文学史上的成就绝不容忽视,可本文不谈成就,以一“隐”字统领全文。我们抓住了标题,抓住了“隐”字,就抓住了线索,就找到了破解本文的密码。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筛选事迹、概括传主形象都不是难事,而在结构、内容安排上的鉴赏难点也迎刃而解。
总之,一个“隐”字,就是杨绛先生的精神实质,它活画出先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甘于寂寞,潜心治学,坚守气节,坚守文化,坚守良知,传递真善美的“隐士”形象。这样的隐士在这个时代最让人惦记!
作者简介:程晓蓉(1975-),女,汉族,湖北省远安县人,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单位: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阅读文章篇8
2. 举方仲永、麦考利・卡尔金的事例是为了证明“鲜花和掌声往往成为‘童星’成长中的陷阱”的观点。举杨澜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成长需要厚积薄发的观点。
3. 这篇文章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表述极为严密,无懈可击。如“而那些娱乐圈的‘常青树’多是在成年后才涉足此行业的,他们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作者用了两个限制性的词语“多是”、“一般”,强调一般情况,但也可能有例外。作者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使得语言表述极为严密。
二、 1. ①北宋前期的宫廷画院开始自觉极力提倡,诗意入画渐趋重要。②北宋后期诗意追求成为主流。③南宋时诗意追求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
2. ①举马远和夏的例子提出观点“诗意追求特色明显”。②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与北宋山水画对比剖析,进一步阐明这种特色。③得出南宋山水画已发展到第二种艺术意境的结论。
3. ①“无我之境”:用客观的态度,追求细节逼真写实,真实再现自然景色。②“有我之境”:有直接表露的主观情感,有确定的审美感受(或“有诗意地追求”),有明确的意念或主题。
三、 1. 首先,交代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其次,高度评价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重大意义;再次,从五部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综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成就;最后指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
2. 以历史性的高度,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3. 思想深刻(或“坚实深刻”);融合传统,贯通中西;风格多样,个性鲜明(或“叙事个人化”)。
四、 1. 肖邦的艺术独创,身后没有继承者(答出“越是独创的艺术家,身后越难有继承者而形成流派”亦可);不符合流派的某些“硬性”的指标;在艺术创造中最具恒久价值的,往往是最个人化的创意,而不是流派的共同特点。
2.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伟大艺术家作品的深刻和复杂的矛盾性在每个不同艺术家身上有着特殊性质。肖邦在对于音乐矛盾性的处理方面比其他音乐家高明。
3. 肖邦是独创的艺术家,身后没有人能够企及他的高度;肖邦的音乐独特,音乐中的矛盾都被隐藏了起来;肖邦的音乐不仅创新而且完美;肖邦英年早逝,创作盛期短,但作品大多是第一流杰作。
五、 1. 佛教传入中国,经过近一千年的发展才有理学诞生总结了思想重建的事例,证明“中西学术思想的真正融合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将佛教和西方思想比较,用当代与佛教传入时的时代差异,说明当今中西思想融合的复杂性。
2. 远离热闹,甘于寂寞;献身学术,为中西文化的融合而努力奋斗。
3. ① 与“科学”相印证的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等。
② 与“民主”相互印证的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的“诛一夫”非为“弑君”思想等。
③ 与“平等”相互印证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等。
④ 与“博爱”相互印证的有“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等。
六、 1. 争夺文化遗产,志在必得;将挖掘的名人故里等开发成旅游景点,以此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以创收为核心,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杀鸡取卵似的经营;地方***府对争夺文化遗产高调介入与认同。
2. 利益驱动,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地方***府以此作为面子工程,官员以此为自己捞取***绩而推波助澜;也有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考量。
积极参与,正确引导。
3. 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给历史文化带来灾难);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推助了急功近利、唯利是***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
七、 1. 以“儒、道、释”三教入题,意在引出削磨锋芒之力量占优势的文化背景。证明“不露锋芒”有生存的基础、历史的渊源,为下文论述要露锋芒作铺垫,树立批驳的靶子。
2. 相同的论证角度:主要从正面进行论证。相异的论证角度:第3段从武将锋芒太露者难得善终的角度论证;第4段从文将锋芒太露者难得善终的角度论证。所要论证的观点是:历史上锋芒毕露、正直耿介之士总是命途多舛、引人嫉恨。
3. 先提出中国文化有不露锋芒的传统,然后分别举例证明不露锋芒者一帆风顺,官运亨通,而锋芒毕露者招惹是非,带来祸患,最后呼吁为人要显露锋芒,敢于担当,促进社会进步,显露独特魅力。
八、 1. 首先,摆出谬论“天人合一”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重大难题;接着,揭示谬论错误所在,阐明对“天人合一”的正确理解;最后,提出希望,学者应该尊重科学。
阅读文章篇9
我统计过:如果世界各地的所有华人停止购买日货,日本每年将损失"1000-140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外汇收入"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源泉和动力,它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一动带八",或者说:"损失一份外贸收入,这个国家就要损失八份的国内经济收入!"。
换算一下:1000-140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等价于"一兆美元——日本经济的总产值的五分之一(1/5)=20%!所以,如果世界各地华人同心协力,不用动刀动***,就可制日本于死地!而且是永久的死地!!!
我们应该学习犹太人——曾经集体拒买一家德国工厂的产品,最后导致这家公司的彻底破产,起因就是因为这个公司的总裁说了一些所谓"理解希特勒"的话!!
现在德国人对犹太人特别好!!您知道为什么吗?
原因有二:一个是怕——因为犹太人特别团结;第二个是犹太人的狠——犹太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纳粹分子"的追杀——只要在这个地球上发现有任何藏匿的"纳粹分子",他们就一定就会"抓——绑架",如果实在无法得手,那就"杀"!
看看我们中国吧?!"对刽子手的仁慈,无疑就是自杀!"
开始行动吧同胞们:多少年过去了,还要等吗?!开始行动吧!!
从我开始做起!
从我家开始做起!!
从我的朋友开始做起!!!
从我身边的各个组织开始做起!!!!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
阅读文章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体阅读;实施方法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整体阅读是以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活动教学模式。朱作任教授说过“阅读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个体内化意义的过程,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经验,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增长智慧与培养能力。”然而现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抓不住重点等种种情况。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然而初中生的阅读水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阅读抓不住重点,阅读理解能力差等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认为:中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所欠缺,其原因是不能对阅读文章进行全面的、整体的了解,只是片面地去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内容不能够全面、正确的把握。其对阅读理解的各种题型的回答也都不完善、不严密。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对文章的关键语句或者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对文章的整篇内容不能很好的表述,总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阅读分析题目的答案是对文章整体理解的整合。而在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时,一般会将整篇文章进行分割,逐字、逐词、一段段分割来进行讲解,其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也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习惯,将文章分割成段进行分解式理解,致使学生不能够正确的找到文章的关键词语,对文章不能整体把握,其思维能力也就受到了限制。
二、整体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整体阅读是对文章整体的、全面的阅读及感知。其核心是“整体性”。对此,心理学也有所研究,其研究表明:人感知事物是对某事物有笼统、不精确的综合印象,进而对组成该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最后才构成新的综合,这时,对事物才能有一个清晰的、精确的认识。这在教学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部分―整体。在教学中其具体实施办法有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的分割阅读教学
传统的分割教学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长时间的分割教学致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有了定向,不能够全方位的发挥,在对文章阅读和理解时形成了一种定向的分割分析,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自己传统的“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方式,向“重分析、重整体”转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方向。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阅读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并将其串联总结全文的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并进行分析,运用整体―部分―整体这样的规律和方法,去阅读和理解文章。
2.掌握阅读文章的主旨
文章其实和人很相似,文章的主旨就好比是人的灵魂,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对人进行了解时,就需要对人的灵魂进行沟通,文章的主旨也一样,它是整个文章的主要脉络。要想真正了解文章的内容、含义,就必须掌握文章的主旨。结合全文的内容,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概括、分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识。现在的文章主旨有的比较隐性,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对文章的整体阅读有个清晰的思路,对文章的主旨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其进行深层的了解,进而准备的、完整的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概括、分析。
3.把握阅读文章的结构线索
教师在教学中,对文章的结构把握也应注意,文章大多表现的是形散神不散,其结构内在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结构上的把握进行培养。对文章的上下文进行联系、总结,深入了解作者的思维秩序。对全文的整体脉络进行整理,全面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对文章的结构:对全文以及各段的中心句、关键词进行准确把握,提高整体阅读效果。尤其是一些议论文和说明文,思路比较严谨,其逻辑性强,找到结构的关键部位也就找到了文章的关键所在。一个文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全面的浏览。对文章进行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整体性的感知,让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进而对全文进行把握。将整体阅读的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整体阅读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所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进行了解,并吸取文章的精髓之处。
参考文献:
[1]冯克诚,田晓娜.最新教学模式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2]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