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篇1
自***的十把全民阅读战略首次写入十报告以来,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府工作报告当中。在如此高度重视之下,我国的全民阅读率已从最初的48.7%上升至2015年的79.6%,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再将视角聚焦于儿童阅读,我国儿童阅读情况在世界范围内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主任里查德・安德森教授指出: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美国儿童的阅读量却是中国儿童的六倍。这给我国的国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儿童阅读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儿童阅读量与别国的差距如此之大?
中国儿童阅读量之所以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可能由许多方面的原因综合导致,其中,亲子阅读方式没有得到很好地推行和利用便是原因之一。亲子阅读作为一种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方式非常重要并且有意义,但这种阅读方式为何没有被中国家庭广泛接纳并合理运用,换句话说,亲子阅读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所谓亲子阅读,是指家长陪着孩子一起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在孩子年龄尚小还没有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更需要家长陪同在身边,进行亲子共读。
一、亲子阅读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亲子阅读对儿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者在该方面的研究很多,通过实验研究、思辨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等多种方法,提出亲子阅读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语言能力和读写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感知的发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会昌教授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一书写的序言中提到,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大方面:生理发展或称身体发育、认知发展、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其中,社会性发展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情感、认知模式,通俗来讲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行为总和。本文将从亲子阅读对儿童学习能力(属于认知发展)、亲子关系发展(属于社会性发展中的人际关系发展)及亲社会行为发展(属于社会性发展中的社会行为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亲子阅读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首先,亲子阅读有利于促进儿童阅读和学习能力发展。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曾发现:孩子阅读的敏感期是在4~5岁之间,如果给予4~5岁的孩子学习阅读的机会,他们大都显得兴趣浓厚、怡然自乐。因此,在儿童阅读敏感期,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亲子阅读,有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最新脑部研究发现,阅读和联想力、创造力、感受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等都有极大的关联。科学开展亲子阅读,不仅会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而且能改善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开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及创造性。亲子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父母带领孩子一同寻找读书的乐趣,在长期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1]
其次,亲子阅读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中国阅读协会副***伍新春教授具体阐释过亲子阅读的情感价值:“幼儿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与家长共同游戏的过程。既让幼儿享受到阅读乐趣,也让幼儿享受到父母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父母和幼儿一起阅读创造的。”父母与子女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起亲子间的信任感,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最后,亲子阅读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郑淑杰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一书中讲道,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前者即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萌芽于人生的早期,在这一时期进行亲子阅读能够使儿童经历更多的生活情境,帮助其积累不同情境下积极健康的处事方法。当前有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画书都涉及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通过亲子阅读,儿童能够学会建立助人、分享、安慰等亲社会行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与以后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这说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那么,从这一结果来看,通过亲子阅读建立儿童早期亲社会行为的价值就更加有意义。
二、当前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925年10月23日,胡适先生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中谈论怎样读书这一问题的时候曾提到:“我们平常读书的时候,所感到的有三个问题:一、读书功用;二、要读什么书;三、读书方法。”[2]笔者认为,胡适先生在演讲中所提到的,恰恰是关于阅读的三个最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那么,亲子阅读作为阅读的多种形式之一,对于亲子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自然也脱离不了这几个方面。本文以阅读的三个核心问题作为思路框架,将当前亲子阅读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一)对亲子阅读开展价值认识不清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知识的总量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加。多数家庭中的家长在新技术发展过程中接触到了繁多的知识传播手段和途径,因而容易忽视书籍这一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这不仅导致人们自己在生活中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阅读,还产生了对亲子阅读价值认识不够的现象,因此,不能在自己同孩子之间架起阅读这座稳固有力的感情沟通桥梁。这一类现象主要表现为:
第一,有的家长没有认识到亲子阅读的内涵和价值所在,缺乏亲子共读意识。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三四岁左右)就像是一张白纸,不具备进行阅读的能力,即使与孩子进行阅读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另一部分家长的孩子年龄较大一些(八九岁左右),这时候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在学校的语文课上会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涉及一些阅读的内容,因而不需要自己在家里和他们进行亲子阅读;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每晚在孩子睡前的讲故事时间也可以算作亲子阅读,因此不需要再单独分配出时间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等等。
第二,当前不少家长使用各类电子读书产品代替自己与孩子进行阅读。他们认为电子产品在阅读中有“发音准”“不间断”和“易操作”等好处,完全可以“胜任”家长的角色。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电子读书产品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实时与孩子互动,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发现、体会和记录孩子的想法和兴趣点。总而言之,一方面,家长对亲子阅读价值认识得不够清楚,因此不愿意主动创设亲子阅读环境,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活动;另一方面,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存在一定偏颇,所以不能同孩子正确地开展有价值、有意义的亲子阅读活动。
(二)亲子阅读书籍选择不科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孩子读什么比让孩子如何读更重要。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材料的选择可谓是亲子阅读活动开展的核心环节。家长无论有再多开展亲子阅读的想法和方法,如果没有科学的读物作为活动开展的内容载体也是无用的。那么,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就成为难倒众多父母的一个大问题。由于多数家长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群体很少进行过亲子阅读方面的学习,因此常常不了解阅读材料科学选择的依据。甚至不太清楚自己的孩子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更不知如何针对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选择适合孩子当前水平的阅读材料。
笔者针对当前的亲子阅读活动进行调查了解后,可以将当前家长们在亲子阅读材料选择中经常出现的误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据孩子的喜好选择。这一类家长由于对亲子阅读的认识不够充分、对于亲子阅读的材料选择没有想法、对于亲子阅读将要产生的重要作用没有太多期待、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亲子阅读读物的选择方面的知识以及自身对于阅读也没有太多兴趣等多方面的原因,选择遵循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说出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然后将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买回家作为亲子阅读读物。第二,依据自己的了解和兴趣选择。这一类家长自身对于阅读有一些认识和兴趣,认为孩子现在处于懵懂的阶段,自己可以代替孩子来选择阅读材料,将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听说的一些有趣或者有价值的书籍作为亲子阅读读物。第三,依据书店***书销售员的推荐来选择。这一类家长有可能自身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没有什么想法,但是进入书店中,***书销售人员会根据家长的购买需求给出相应的建议,此时,销售员的推荐有可能成为他们购买***书的依据。以上这些选择虽然方式不同,但是在科学性上都有些许不足,导致亲子阅读材料在选择中呈现出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等特点,最终使得亲子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亲子阅读方法使用不当
由于孩子的年龄尚小,因此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出现撕书、看书时间坚持不长,看书时走动或者左顾右盼的情况,这些都为亲子阅读的进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像成人一样安静、专心,会使得父母在与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耐心不足,最终导致亲子阅读中止。亲子阅读本身并不是单纯的父母陪孩子读书,父母在其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当前有许多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方法使用不当的现象,根据阅读进行的阶段可将问题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阅读开始阶段的功利性问题。家长们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之前了解到亲子共读有各种各样的好处,非常急切地希望可以做好,让孩子从中获益。因此,经常使用命令式的语气强迫孩子开始阅读,或者利用一些额外的奖励作为“诱饵”让孩子进行阅读,然而,这些方式都难以让孩子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真正爱上阅读。第二,阅读拓展阶段的乏味性问题。家长在阅读指导中缺乏趣味性,忽视游戏的价值,甚至以刻板形式让孩子复述或练习句子表达。另外,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作为引导者,经常要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发问,引发孩子思考,但是孩子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后,家长们常常进行简单地发问,“为什么是这样呢?”这种问题让孩子回答起来非常吃力,给整个阅读活动造成了障碍。第三,阅读收尾阶段的“考题化”问题。有许多家长在亲子阅读即将结束的时候,会给孩子出一些类似语文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如“你复述一下我们刚刚看的这个故事”“说一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等,孩子们听到这样的问题之后常常不想回答甚至会对整个阅读产生反感。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是需要家长做好充足准备工作的,并非一时兴起带着孩子读读书这样简单,不良的阅读沟通方式不但于儿童发展无益,而且还可能扼杀孩子潜意识中对于阅读的热爱。
三、提高亲子阅读效果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亲子阅读价值
树立正确的亲子阅读观念是每一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前提。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每一位家长都渴望的,也是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来,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种积极的对话,是培养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家庭教育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以及不断升华的过程,而亲子阅读在其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家长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之前必须要全面地认识亲子阅读各个方面的价值:
首先,对儿童发展方面价值: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孩子健全良好的人格与品德的培养和心智成长;促进孩子的情绪发展以及增进亲子关系等。其次,家长应认识到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对其自身可能会有以下几点好处:家长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阅读也可使家长在工作之余做到放松休闲;许多***画书或者其他阅读材料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意味,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体味到其中蕴涵的哲理甚至为己所用等。最后,对于整个家庭关系而言,父母共同参与亲子阅读活动还有利于增进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创造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二)恰当选择亲子阅读读物
所谓恰当的亲子读物,是指父母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身心发展状况来选择适合亲子阅读的材料,并且坚持在亲子阅读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从整体的分类来看,亲子阅读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读物、历史普及读物、启蒙教育读物、儿童科普读物、思想品德教育读物、儿童***画书和卡通漫画读物七个种类。***书种类繁多,针对众多***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书:
首先,依据孩子的年龄来选书。我们知道成长中的孩子,随着年龄及经验的增长,认知与判断能力自然会有变化。因此,家长应在孩子成长的不同生理和心理阶段,根据孩子的感知能力为其选择不同的书。依据年龄来进行划分,实现阅读分层,在每一个层次上又进行分门别类,为孩子制定完整的读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培养阅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身心发育有快有慢,所以选书不可盲从、不可求多。不能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不同年龄段的书籍阅读推荐就严格按其执行,需要在观察自己孩子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选书,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适合的书籍。
其次,根据***书的内容来选书。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中写道,“有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个部分……”这说明要想让孩子成为优秀、健康的人,我们就应当让孩子从小去阅读最优秀、最健康的书籍,因此家长为孩子选书一定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孩子的阅读量有限,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因此要拒绝平庸、阅读经典。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有六条建议可以作为孩子选好书的参照原则:要选择忠于艺术的书、可以***儿童的心,使他们喜悦的书、能把人类高贵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趣味性的游戏书、启发儿童知识的书,帮助孩子认识人性的书、含有高尚道德的书。
最后,根据家长的全面了解来选书。什么是适合孩子读的好书,家长需要用心了解孩子,多带孩子进入***书馆感受书籍的魅力,捕捉孩子的阅读兴趣;多关注各类亲子阅读的网站、微信公众号中对于***书的推荐;多关注国内外学者在亲子阅读方面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自己进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做出筛选,最终选择出来的书一定是可靠的。
(三)科学使用亲子阅读指导方法
前文中提到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们在阅读的不同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要选择好高质量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还要注意的就是使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亲子阅读的效果。在亲子阅读中,家长采取活泼、新颖的阅读指导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开展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考虑到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还要做到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展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逐步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首先,家长需要在进行亲子阅读前,及时了解好书信息,做好预习工作。比如了解该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当然这些不一定在阅读中都告诉孩子,但是可以让亲子阅读更富有底蕴和内涵。其次,注重与孩子的阅读沟通方式。和孩子共同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进行的引导是靠语言来实现的,父母应在该过程中学会如何声情并茂地讲述每一个故事,如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说出书中的语言,如何引导说出孩子心中最想说的话等等。最后,多形式延伸孩子的阅读兴趣。亲子阅读,要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作为家长,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到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中来。如小型读书会,手工制作***画书作品或者情景剧表演、游戏等等,让孩子既能乐在其中,又能去体验和感受书中的故事进而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邱冠华.送给0-12岁孩子的父母[M].北京:国家***书馆出版社,2011:21-22.
亲子阅读篇2
博客等级:10
博客积分:494
博客访问:6,489
关注人气:58
对女儿的阅读,我一直坚持着三条原则:第一,绝不读大部头的书;第二,保证每天的亲子阅读;第三,以阅读带动写作。
女儿的阅读书目以绘本居多。我并不觉得绘本内容简单,在女儿这个年龄,视觉冲击很重要,故事情节很重要,看***说话也很重要。尤其是最后一点,对一个低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她在学校上看***写话课的基础。绘本的特点是字数虽然不多却很精练,***文并茂,可以加深女儿对文字描写美感的理解,她完全可以模仿绘本中简洁生动的语言来写话。我在辅导时,也会根据绘本的***画及时地提示。女儿很爱读绘本,她读过的所有绘本几乎都可以背下来,之后还会反复看,这对我指导她看***写话很有帮助。
在我给女儿选择的书目里,有一些是不带拼音的亲子阅读书。这些书无一例外,全由短篇小文组成。女儿的识字量很大,完全可以自主阅读。我之所以坚持亲子阅读,是为了让她学会精读;而之所以选择短篇故事,就是因为短篇特别适合精读。许多短篇都是大师级的作品或是大师级的翻译作品,语言及构思都是精华,非常值得细读,里面的精彩片段能够背下来更好。我认为,在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就应该学会精读文章,学会把文章读懂、读透,学着去体会如何把一个很复杂的故事表达清楚,体会如何用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法以及从哪些角度叙述让人看着喜欢。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读长篇,因为内容太多、故事太长,孩子就可能忽略那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亲子阅读篇3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审视过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其中有多少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选择的,有多少是下意识地延续了曾经的经历与经验,又有多少其实是来自于外界影响的?其实,那些潮流追逐的教育热点,那些众口一词的“教育理念”,有问题的、不适合自家的,多了去了。
今年暑假我带过一个绘本课,课上有个助教在陪伴孩子阅读时,要求孩子去想:“他这样做,对不对呀?”“这里面包含着什么道理呀?”这些带有明显说教倾向性的问题肯定是很不合适的。
我们又不是上思想品德课。一本书首先是一本有意思的书,一个故事首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孩子,我们得将他培养成一个具备开放心态及***思考能力的阅读者。
好多家长像这个助教一样,都太习惯于、太急于给出一个阐释和结论了!提出那些问题的家长误以为这就是“引导”,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弊端非常多:
问题1:把原本探索性的绘本阅读,变成了寻找标准答案的阅读历程。
如果孩子还小,尚不具备完全的***思考能力,上述那个类型的提问足以使他的好奇心、探究精神都消失殆尽,这样的问答有意义吗?
在这里我要说一个在亲子阅读中非常常见的误区:把阅读当作“印证”过程,而非“发现”之旅。许多家长都有意无意地会用书本去“印证”平时跟小朋友所讲的道理。但真正的阅读不是这样的!真正的阅读不是用来印证已知,而是指向“发现”――发现未知,发现更多可能性。
对此,我能给到的最佳建议就是:不要去总结“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之类,请一定要忍住,要不然奇异的绘本世界瞬间消失,只剩下无聊的大道理。最好作为家长的你能修炼到在自己心里也完全摒弃掉这个问题,然后才有可能保持非常开放的心态――像小孩子一样的心态,真正本真地去读手头这本绘本。
问题2:分不清“事实”与“观点”,在阅读过程中加入大量的主观见解。
小朋友还不识字,需要家长协助来了解文字部分的内容,但有些家长理解错了,以为“亲子阅读”就是要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孩子。那我只能遗憾地说:这是本末倒置,主次颠倒。阅读,本来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才是主角。家长的作用应该是辅的,所以要克制、再克制,非必要的话尽量不讲。
怎么做到呢?这就要引入本文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分清“事实”与“观点”。什么是“事实”呢?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证实,可以区分对错。比如我说:“这桌子是用木头做的。”这是个事实,如果它是用铁做的,那我说的就错了。与之相对的,什么是“观点”呢?观点是对某个事实的看法,是主观的,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可能不同。
既然说在“亲子阅读”中,家长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尚不识字的孩子扫清阅读障碍,那么,只需要提供“事实”就可以了,而且只需要提供孩子自己无法获取的事实;剩下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来。
问题3:说得太多、太快,挤占了孩子***思考、想象的空间。
许多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真的是说得太多了!首先,这绝对会挤占孩子的大脑带宽,打击他的***思考积极性;其次,你怎么肯定你说的、你的理解都是对的?当然,家长可以讲讲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跟孩子讨论哦!
对于如何克制,在亲子阅读这件事情上,有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先探索事实,在全面、完整地了解事实之前,不陈述观点。你肯定不想盲人摸象。同时这也是训练我们及孩子分辨“事实”与“观点”的好方法。不过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孩子对“事实”的把握比家长要精确、清晰和细致很多。对这一条还有个延伸建议:一个绘本不仅仅只有文字,还有丰富的画面元素,都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在孩子说出他的观点之前,家长不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家长与孩子的地位并不平等。如果家长先说,孩子很可能被带跑,就没有自己的思考轨道了;或者有不同观点也不敢说,认为自己的不对,家长说的才对;或者产生自我怀疑。所以我们在了解清楚事实之后,要鼓励孩子先说出他的想法――并且,任何想法都可以被接纳。
亲子阅读篇4
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书馆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个***书馆,仅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在人均碛型际椤⒊霭嫔缂岸潦榱可希以色列居世界第一。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而对于幼儿的早期阅读,好处也是不可胜数的。
第一,与书建立起情感连接,方便以后阅读习惯的延续。
第二,提高幼儿的审美。孩子天生爱美,家长有这个义务为孩子提供美的环境,孩子的心灵会从中直接吸收美的因素。
第三,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阅读是一件最轻松的亲子活动。
让孩子一辈子喜欢读书,这对他们一辈子都很重要!
当我们谈论早期阅读的时候,并不是要收回孩子奔跑的脚步,和他们争夺游戏的时间;并不是要让孩子在阅读中学到多少东西;并不是要让孩子早早丢开父母的手。我们期待孩子能够在早期阅读中找到快乐和充实的童年,期待他们能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独读。亲子阅读无疑是幼儿早期阅读的最佳方法。但是,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不仅仅是一个朗读器,否则,要录音机就好了,录音机里播音员讲的比你更加字正腔圆生动有趣;家长也不仅仅是个供货商,给孩子买很多书就好了,否则,把孩子放到一个***书馆就行了。
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都知道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关系,那么,我们怎么可以不把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连呢?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仅是一个培养孩子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只要用心,我们同样可以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获得滋养,完善人格。
那究竟该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如何让孩子从小就爱上阅读呢?我提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阅读环境创设
可能有的家长比较爱整洁,喜欢把家整理的非常规整。但是,有时我们是需要打破这种规整的,需要我们把书放到孩子触手可及的任何一个地方,比如床头、茶几、餐桌、地毯上等等,给孩子提供机会能够接触到书籍,千万不要把书放在高高的书架上,每天只有父母想读的时候才拿出来读。亲子阅读的主角永远是孩子,而不是家长,所以书的摆放一定是方便孩子而不是家长。
二、雕刻阅读时光
阅读要不要固定时间?
固定时间的好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感和规律感,从规律感中感受到安全。
不固定时间的好处是让阅读自然而然地浸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而且不像固定时间那样像完成任务一样,让人比较有压力。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两者相结合。有一个相对宽裕的固定阅读时间,但在孩子无聊、无事可做的时候,也可以提议:我们读书吧!或者在固定的时间里孩子正好在玩其他的,本着不打扰孩子的专注力为原则,也可以调整读书的时间。
三、是否要引导
提问绝对不是期待孩子回答,而仅仅是因为阅读到了那个点的时候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或者说是朗读的技巧,让孩子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带着兴趣、带着思考去听。
四、讲故事的有效方式
1.潜移默化式
幼儿的心智都不成熟,讲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其进行心理、品质、性格、习惯等实施影响的过程。因此,在讲故事时,不妨有意识地针对孩子的某些特点加以巧妙的设计,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引领式
阅读好书,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绘本以它精美的***画、简单童趣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吸引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因此,2―6岁孩子首选的亲子阅读读物便是绘本,家长该如何选择绘本呢?
(1)多种题材和不同内容的绘本。
(2)不同写作手法和绘画风格的绘本。
亲子阅读篇5
我们请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的课题研究,对他们进行前后两次调查,从幼儿亲子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来看,在两次调查之间家长对亲子阅读积极性提高,认识到了亲子阅读教育的作用;家长在阅读过程中能尊重幼儿的主动性,并且为亲子阅读创设条件。亲子阅读还需更科学的、正确的引导方法。现实与理论相结合,对常州市怀德苑亲子阅读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亲子 阅读
一、研究目的
1.了解亲子阅读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2.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
二、研究方法
问卷卷调查法
抽取我市怀德苑幼儿园80位不同年级的家长,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中,80位家长的孩子分属小班、中班和大班3个年级,确保本次调查的覆盖面。问卷涉及12题,其中选择题11题,开放性问题1题,主要从家长角度出发,了解怀幼家长对绘本阅读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达到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使怀幼的孩子走的更远、更好。
三、调查的对象
1.对象:常州市怀德苑幼儿园的家长
2.调查方法:自编问卷调查
3.调查步骤:首先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访谈,编制问卷,进行问卷预测,对问卷进行修改,制成正式问卷,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对有效问卷进行人工统计分析,发放给常州市怀德苑幼儿园的家长,发放1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0%。
四、结果分析
该问卷分为两部分,封闭问卷和开放问卷。封闭问卷部分对常州市钟楼区怀德苑幼儿园幼儿家中阅读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情况、教育认知、教育技能的作用用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调查,开放问卷对家长选择绘本的能力结合自身要求和特色,用简答题的方式进行调查。
从表1显示的数据结果比较中看,没有舒适的阅读空间的降低了7%,,为其布置了一个阅读角提升了3%,为孩子专门准备了一间书房提升了5%,这表明,阅读在家长心中的重要性,许多家长为孩子准备了专门的一间书房,充分体现了我园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从表2提供的调查数据结果比较来看,每天坚持看一次***画书的幼儿提升了15%,每天看几次的幼儿提升了38%,能与幼儿一起阅读的家长提升了14%,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幼儿阅读时遇到困难的家长提升了5%。因此,课题研究宣染了阅读氛围,同时让家长帮助了幼儿阅读,最后培养了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家长体验了阅读对幼儿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措施
通过二次的调查表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家长对幼儿的阅读重视度加强了,注意到了为幼儿创设舒适的阅读环境,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而且很多家长在选择***画书时都会以幼儿为主,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第二,自参与课题研究后,家长们在如何帮助幼儿选择***书上,有了一定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但还需更科学的、正确的引导方法。现实与理论相结合,课题组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采用以下的措施。
1.继续开设“专题讲座” 提升家长对绘本的认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有效的亲子阅读活动的理念。
2.成立“小种子***书馆” 为促进亲子阅读的开展,帮助家长降低购书成本,避免为选择科学的书籍而烦恼,成立***书馆。
3.开辟“好书专栏”
4.设置“阅读聊吧”。我们在该角中准备桌椅、茶具、咖啡、早期阅读书籍等,以营造温馨的氛围。一些家长来到这里,有时与大家交流自己在亲子阅读实施过程中的体会,有时针对某一家长的困惑进行讨论,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老师们则适时地给予指导与建议。
亲子阅读篇6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他3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用了各种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个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书中举例,他曾经教过一名叫费佳的学生,这个学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苏霍姆林斯基断定,“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忘记了前一件事物。”[1]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给这类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这些题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求开动脑筋思考。他还为费佳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100本书和小册子。到了五年级,费佳的成绩就赶上来了。到了六年级,费佳还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为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
苏霍姆林斯基用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学习遇到困难,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们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因为孩子思考得越多,其在周围世界看到的不懂的东西就越多,对知识的感受就
越敏锐。
阅读是如此重要,但其作用对于每个人却不尽相同。儿童阅读具有差异性,有的孩子阅读兴趣浓厚,阅读习惯良好,阅读量与日俱增,有的孩子则截然相反。在儿童阅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不仅仅是学校、教师,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就是说,亲子阅读在儿童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阅读从幼年的家庭阅读、亲子共读之初,就应体现阅读的品质,引导孩子走向“活态”的阅读。“活态”阅读,指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对话式的、能产生阅读迁移、勾连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阅读状态,它有别于静态的、个人化的、相对孤立的阅读。
具体到操作层面,如何实现“活态”的亲子阅读呢?
其一,在阅读中找回童年
从自身出发,做一位爱阅读的家长。读书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家长只需要给孩子推荐书、买书,然后让孩子自己读就万事大吉的思想是不可取的。认为孩子的书是小儿科,大人读孩子的书太低级,这种思想也是片面的。
以绘本为例,家长普遍认为其***画多、文字少,对于成人来说没有太大的阅读价值,这其实是对绘本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解。美国绘本作家莫里斯・桑达克是一位有着卓越成就的绘本大师,他是美国第一个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被称为“童画界的毕加索”“绘本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他有一本很特别的绘本―《在那遥远的地方》,从画面到文字,复杂又晦涩难懂,被誉为“迷一般的书”“挑战所有人阅读智慧的一本书”。它从故事的主题意蕴、绘画的风格,到细节的隐喻暗示以及作家创作的背景,都有丰富的阐释性,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家长阅读。
还有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失落的一角》、伊芙・邦亭的《开往远方的列车》《小鲁的池塘》,甚至像李欧・李奥尼的《鱼就是鱼》《鳄鱼哥尼流》等绘本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所以,孩子的书远不是成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家长需要明确一个认识,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光,是成人找回童年、重温童年、弥补和提升自我认识的绝佳机会,也是父母和孩子亲子交流的宝贵时光。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觉得阅读是温馨的、有趣的,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这是“活态”的亲子阅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在阅读中营造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意在阐述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美国行为主义者华生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也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由所处的环境决定。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英国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除了为孩子创作小说,还致力于儿童阅读的推广。《打造阅读的环境》是其代表性著述。他在书中提到,“对于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而言,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依循着孩子在阅读循环中的进展,随时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孩子能去注意书架上的藏书,是一个步骤;能在架上选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是另一个步骤;决定手上的书正是他想看的书,或再放回架上去,又是一个步骤;终于,他打算坐下来好好阅读这一本书了,这也是一个步骤。”“阅读还需要一个能让人专心而不被打扰的场所……在家里,我们可以提供给自己一个最舒适的阅读环境。”[2]当然,阅读的场所并不仅局限于家里,***书馆、空气清新安静的户外,都是明智的选择。
安静、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的营造是形成“活态”的亲子阅读的条件和保障。
其三,在阅读中平等对话
亲子共读不是简单地“我读你听”,它需要在阅读基础上展开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只要孩子具备了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父母就可以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与孩子就书的主题、内容、细节、人物、画面、语言等方面进行交流对话。这种交流对话不是父母以家长权威的方法考孩子:“你说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种方式恰恰会影响孩子阅读的愉快体验,削弱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聪明的家长一般会针对书中的一些小细节与孩子展开讨论。例如,在陪伴3~8岁的儿童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绘本时,可以针对书的***画、文字或故事情节引导孩子思考,“你发现没有,卡梅利多的眼睛青了一圈”“他为什么要和小胖墩打架呢”“贝利奥真有趣,他居然……”等等。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先知,睿智的家长能学会用孩子的视角、心理去品读作品,观察书中的点滴细节,从而与孩子形成有内容的、平等的,甚至可能是有深度的、令人惊喜的交流与对话。在对话和讨论的过程中,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就得到了发展,进而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倾听、观察、思考、表达、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钱伯斯也谈到了亲子阅读中的阅读交流问题,“有两种回应对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非常重要。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阅读乐趣。这种感觉会驱使我们想重读这本书,或是想去看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主题的更多作品,甚至,就只是单纯地想再阅读其他书籍;第二种回应则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3]
掌握孩子的阅读心理,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审视作品、体验作品,提出能引发讨论的话题或者引起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的细节,从而形成家长与孩子的双向互动,这是“活态”的亲子阅读形成的核心。
其四,在阅读中联通世界
父母在陪伴阅读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与孩子交流沟通之外,还要适当将阅读内容加以拓展,能把这本书中的内容和那本书发生联系,将书中涉及的内容细节和孩子日常生活的场景细节发生联系,真正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读书不是孤立的,有效的阅读是把书读“活”。孩子有很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思维往往是天马行空的,零散而游离的。抓住孩子这个思维特点,善于在阅读中进行发散、联想、类比、对比……例如,“不一样的卡梅拉”之《我要找回太阳》中有一个情节,公鸡皮迪克试***运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来叫醒太阳,包括日语、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这个时候,除了绘声绘色地为孩子演绎这些语言的叫声,家长还可以引导读过“乔治和玛莎”系列的孩子联系思考,是不是在乔治和玛莎的故事里,乔治向玛莎请教“我可以吻你吗”用法语怎么说,之类的话。这就将读一本书变成读两本书,由一本书的某一个场景、细节,迁移到了另一本书。在这种迁移过程中,孩子就可以进行比较、选择,进而加强记忆,发展思维。
将阅读迁移到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比如,陪学前阶段的孩子读日本绘本作家五味太郎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时,如果孩子刚好也有补牙的经历,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你看鳄鱼要去见牙医,他多害怕啊!对了,你前几天进牙医诊室的时候也害怕吗?”孩子会说“害怕”或者“不害怕”。说“害怕”,家长就可以引导他们体会鳄鱼的心情,做到有同理之心,感同身受;说“不害怕”,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不害怕,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等等。由阅读迁移到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和表达,这本身就把阅读的外延扩大了。
反过来,父母也可以在生活中多多捕捉细节,由这些细节引导孩子回忆阅读经验,打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真正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阅读所得。例如,带孩子看完电影《疯狂原始人》后再一起读英国作家艾米丽・格雷维特的绘本《小野人》,一定会非常有趣。同样的穴居人,同样权威式的父母,同样躁动不安的小心灵,同样关于出走和探险的故事。当然,作为一本儿童绘本,《小野人》远没有电影情节离奇曲折,却以孩子更喜闻乐见的轻松方式,带来无穷的乐趣与想象空间。再比如,读了《14只老鼠捣年糕》和《云朵面包》之后,家长可以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与孩子一起做出好吃的年糕和面包。做有心的父母,陪孩子阅读,陪孩子玩耍,细心用心地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运用智慧引导孩子进入“活态”的、有效的阅读。
儿童需要阅读,家庭需要亲子共读,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相信孩子能够在家长的引导下,走向更有效、更广泛、更灵动、更丰满的“活态”阅读体验之中。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9.
[2](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许慧贞,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8-9.
亲子阅读篇7
一、充满爱的回答
亲子阅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优化亲子关系和沟通方式,亲子阅读交流过程中的主基调应该是美好、开放、温暖、安全和充满爱的。有了这个指导标准,我们面对孩子许多无厘头或者无解的问题时,一切都可以用爱去化解。许多时候孩子的思维是很奇特的,有些爸爸妈妈的回答显得有些不耐烦:“没有为什么!”“你的问题好奇怪啊!”“好了,你还有完没完啊?”。其实把这些问题变成一种爱的表达,孩子便会非常高兴,而且不再纠结于这样的问题。施莱柏说过“孩子只有在感受到有人爱他的情况下,他的语言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一(女儿的小名)和我共读故事《我妈妈》,读到“妈妈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时,一一很羡慕地问我:“妈妈你会吗?”“我不会!”我不假思索地坦白回答。“你为什么不会?”“你没有她厉害吗?”“你什么时候会呢?”“我们也来找些东西试试吧!”……一股脑很多问题。看着满脸期待的一一,我知道她想以我为骄傲,也希望我是一个什么都会的厉害妈妈。我突然扑到她身上,开始挠她痒痒:“妈妈虽然不是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但是我是很厉害的挠痒痒的特技妈妈。”“咯咯咯”,女儿笑弯了眉毛,还不停地说:“好痒痒好痒痒”,瞬间她不再纠结于刚才的问题……那么如何让爱的表达更加浓烈,更加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呢?我们家长需要抓住的关键要素有:1.注重回答时的表现力,我们可以强化一种表演情景,通过声音、夸张的表情、幅度较大的肢体动作配合我们的语言;2.不吝啬自己与孩子肢体亲密接触的机会,抚摸、亲吻、拥抱、打滚、爬行、追逐等;3.注重与孩子的眼神交流,让爱从眼里流露出来,让真诚从眼神中表达出来。
二、激发式的回答
亲子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启迪思维,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不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知识点、一项本领,而是和孩子们共同开启一扇不断通向新领域的门,最终能够***思考、个性表达、大胆创想,等等。因此和孩子一起阅读时,没有“唯一”只有“还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的回答具有激发性,家长要能把自己当作一块“砖”去引出孩子这块“玉”。阅读互动过程中,家长需要通过自己的表达投射给孩子以下几个关键信息去影响孩子的成长。
1.敢于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次和女儿在阅读《别再亲来亲去》过程中,我们一起进行绘本绘画活动“小猴子”,我把我喜欢的猴子眼睛涂成了蓝色,一一看见了马上纠正我:“妈妈,眼睛应该是黑色的,你涂错了。”“没有啊,我喜欢蓝色眼珠,像大海一样。”“老师说眼睛要像黑葡萄。”“黑葡萄很可爱,我的蓝眼珠也很神奇啊。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出来,那样心情会很好,对吧?”“那我要涂黄色的眼珠,像巴拉巴拉小魔仙一样!可以吗?”“可以呀!胆子大点,没关系!”
2.抛砖引玉,激励幼儿自主进行创编、想象、猜测、推理等。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我们家长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孩子一个答案,而是要能透过一个回答,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欲望,让他在安全、自由、民主的诱导下,进行更多的***创想。这里,我们可以用“激将式”“竞赛式”“抢答式”“轮流式”等各种游戏方式与孩子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非正面回答,鼓励幼儿积极***或者合作寻找答案。例如:“这个答案妈妈暂时也不能回答,但是我知道***书馆《植物大全》里肯定有,我们一起去找找吧!看谁先找到。”……这种方式最能拓展幼儿的阅读面,常常一环扣一环,孩子在无形中积累了非常多的能力和知识点,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儿童。
在激发式回答中有一种很特别的形式就是反问、辩论式回答。这不是和孩子制造矛盾,破坏美好的融洽的阅读环境,而是一种和平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这种方式特别能帮助孩子积累语言词汇,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提升表达能力,但是要特别把握好度,控制好声调、语速,避免孩子产生逆反情绪。
三、欣赏式的回答
欣赏式的回答更加强调亲子之间的平等性,亲子之间不再局限于亲情,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友情。家长眼中的孩子也不再是一个“不成熟、想法幼稚”的毛头小儿,而是一个有着***见解、渴望表达自我、有“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个体。欣赏式回答更多的方式是肯定和认可对方的观点,体会孩子当下的感受,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理解并接受幼儿的独特想法,支持孩子独特的言语和表达行为;同时,欣赏式的回答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聆听,发现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细微进步和变化,为进一步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心理环境。《爱发脾气大叫的妈妈》是一本寓意很深,画面却非常简单的绘本。和女儿翻开第一页,“今天早上,妈妈发脾气,朝我大喊大叫,结果吓得我身体都散开飞跑了……”女儿一听这句话就捂住嘴巴偷乐。“怎么了?”我问她。“妈妈,骂孩子也是爱吗?(平时我生气时说的话)”“对的,不过你喜欢什么样的妈妈呢?”“现在的妈妈,说话轻轻的。”“妈妈是不是也有大喊大叫的时候?”女儿又耸起肩膀偷乐了。“把你也吓得飞起来了吧?真不好意思。”我主动为平时的自己道歉。“没关系,骂也是爱!妈妈最爱我了。”“但是大喊大叫似乎真的不好,你看这个小企鹅也不喜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帮妈妈改掉坏毛病好吗?”……
四、迁移式的回答
迁移式的回答更加强调回归生活,在阅读一些科普绘本或者良好情感品质培养类的书籍时,常常要运用迁移式的回答,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在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中自由转化,举一反三,而不是读“死书”。例如:《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里面有许多动物的尾巴,而每种尾巴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进化来的,因此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时,不能停留在配对游戏,而是要帮助孩子结合生活共同探讨出诸如:壁虎的尾巴能干嘛?这种再生技术可了不起了,如果用在医院能帮助很多病人,等等。
亲子阅读篇8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吉姆·崔利斯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有着重要作用。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应从开展“亲子阅读”开始,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练习和自我训练,而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阅读兴趣的关键期。我们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由浅入深,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真正地喜欢上阅读,让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并把这种愉快的经验延伸到未来的成长阶段。
要让亲子阅读有效,并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选择孩子自己喜欢的书
开展阅读之前,首先是要选书,买书。到底什么年级读什么书,什么年龄读什么书呢?《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指出:小学1—2年级以阅读具体形象的***书为主;小学3—4年级逐步增加文字阅读数量,逐步扩展阅读范围,巩固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5—6年级增加不同体裁的读物,拓展思维空间,形成个人的阅读倾向。
根据实际调查:二岁前的孩子一般比较喜爱一些简短的、带有绘***的故事书。三四岁左右的孩子喜爱一些较简短的童话故事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童话等等。四五岁左右喜欢较长的一些连载故事,如:《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等,六七八岁喜爱成语故事、科幻故事的书等,如《福尔摩斯》。可见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书会随着不同的年龄发生变化,所以作为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书籍。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食粮”:文学的、认知的、科普的、益智的、情感的等等,家长可以遵循“我喜欢,我选择”的原则。
二、给身边的人推荐书籍
平时我们看了书要给自己身边的人讲一讲哪本书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有哪些有趣的事或人,让身边的人也产生一种看的欲望,激发看书者的内在欲望。如:爸爸看了一本《藏地孤旅》,看后就被这片神奇的土地迷上了,推荐给妈妈,妈妈再把书中的趣事给孩子介绍;妈妈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把书中令人向往的巴学园,活泼可爱的小豆豆向孩子推荐。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孩子看完后再鼓励他推荐给他的同学。
让书在每个人的手上传递着,书让家人、孩子和同学之间形成了一个读书网络,读书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让孩子沉浸在浓浓地书香之中。
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研究表明,在充满书籍的环境中生长,儿童读书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会提前发展。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温馨宁静的读书环境,给孩子备一个书房,一个读书角或是一张简单的书桌。墙壁上也可以贴上***片、成语等,使整个阅读空间变得休闲又有趣味。让孩子可随意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籍,孩子可随意坐在松软的地毯上或是书桌前放松自在地去阅读。
四、每天为孩子大声读书15至30分钟
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大声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来。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一本书,每天至少二十分钟,并持之以恒,一直坚持下去。大声读的益处非常多,能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语言学习能力,并能引导孩子在阅读上取得更大进步。
五、引发问题,引导思考
在亲子共读的活动中,孩子往往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家长可不要忽视。与孩子共同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分享,分享快乐,分享困惑。如果大人善加引导,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如读到《望梅止渴》这个故事时,听到曹操率***征伐张绣,天气闷热,地处荒野,士兵们个个口干舌燥,有气无力。这时曹操灵机一动,站在高处大声说:“赶快走啊!前面有一大片梅树林,树上的梅子又酸又甜,肯定很解渴!”士兵们想到了梅子的酸味,不知不觉中腮帮子有些发酸,人人嘴里都流出一些口水,马上来了精神,最后走出了荒原,找到了水源。听完这个故事后,孩子会思考:有这么神奇吗?梅子会有这么大作用?这时可以让孩子拿着酸酸的梅子试一试,并想象吃下去的感觉,让孩子在思考后得到真实的体验,把阅读与思考、生活结合。
六、激发阅读兴趣
亲子阅读篇9
1、首先表达家长对孩子读这本书态度的肯定。如:如:和孩子一起读完《XX》这本书,用了三天时间,孩子读的很认真,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赞扬。
2、读完这本书,孩子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认识到了某个人物或事物具有什么品质?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情后受到书的内容启发后,是如何做事的?
3、提出不足。如:在阅读时还需要边读边做批注,继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亲子阅读篇10
【关键词】幼儿教师;父亲参与;亲子阅读
中***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129-02
亲子阅读是拉近父子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父亲发挥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父亲参与孩子的阅读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因此,提高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幼儿园调查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了一定区域内幼儿园的幼儿父亲作为调查目标,通过向孩子父亲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其中对幼儿父亲总共发放了260份调查问卷,其中回收了245份卷子,去除无效的调查问卷总共获取了237份调查问卷,因此,此调查具有代表性,再者采用访谈的方式,通过走访少儿***书馆、***书馆少年馆等,并对部分家长进行采访,以了解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情况。
2.问卷调查内容。问卷调查采用闭卷的方式,调查目的是了解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并深度调查父亲对于参与亲子阅读的看法,并设置了不同的选项以便于了解父亲不能够参与到亲子阅读中的原因,同时给调查者足够的纸面空间以便于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总之,调查问卷涵盖了亲子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相关建议等内容,旨在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了解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幼儿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亲子阅读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父亲角色的缺失、父亲对于亲子教育认识不足、亲子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亲子阅读的效果,下面结合数据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问卷内容汇总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1.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角色缺失。本文调查问卷涉及的幼儿年龄为3岁以上,其中3~4岁的孩子有48人,4~5 岁 136 人,5~6 岁 32 人,6岁以上 21 人,通过对于237为父亲进行调查问卷显示,只有大约2.11%的父亲会完全参与到亲子阅读中,父亲在一周中参与次数大多集中在3~4次,但也有6.33%的父亲根本没有参与到亲子阅读中,同时通过幼儿的反应显示,即使是参与到亲子阅读中的父亲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对于阅读投入的精力也不够。
2.父亲在孩子阅读方面缺乏阅读策略。部分家长为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经常陷入困境,因为家长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也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因此,选择阅读教材时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读本,从而不能有针对性地锻炼孩子的能力,通过在少儿***书馆、***书馆少年馆的采访显示,父亲选择的阅读文本涵盖了历史、经济、***治等方面,其阅读文本包括期刊、报纸、漫画纸质***书等,不同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教材,但是缺乏相应的阅读策略。此外,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很难长时间的阅读一本教材,也不能在座位上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还存在破坏***书等现象,从而让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的耐心降低。
三、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好处
1.增强孩子的知识储备,提高阅读兴趣。父亲参与到亲子教育中,可以让孩子在亲情的依靠下更好地学习知识,并扩展知识视野,父亲的思维方式较为成熟,更懂得如何去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学习,在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孩子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后,孩子就会对这个事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提高这一阶段的阅读效果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并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实例。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本文调查的某幼儿园内有这样的一个例子,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由于其父亲工作较忙,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太多的精力照顾,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性格内向,其他的孩子展示和父亲互动的阅读内容时,小男孩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低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其父亲进行积极沟通,让父亲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亲子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男孩逐渐更加自信,同时其成绩也逐步提高。
四、教师促进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策略
通过调查显示,当前在亲子阅读中父亲的参与度不强或参与效果较弱,这严重违背了亲子阅读的初衷,同时教师作为孩子教育的关键角色,应当在促进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中承担起相应的义务,通过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父亲对于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并提高参与效果。
1.教师应当纠正父亲的认识误区,提高父亲的参与度。教师应当通过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和孩子父亲进行良好地沟通,除了讨论孩子学习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让父亲认识在参与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其切实地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父亲,教师应当帮助其指定相应的阅读方案,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父亲参与的快乐。此外,要把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作为基本的作业题目,并要求孩子和父亲共同填写周阅读计划和阅读成果,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增强部分父亲的重视程度。
2.教师要帮助父亲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由于不同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不同,因而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当前随着网络的发展,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儿童阅读素材,选择教材时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教师要和学生的父亲做好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其学习状况,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阅读教材。此外教师在设置教材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保持孩子对于教材的好奇感。
3.教师要帮助学生的父亲选择科学的指导方式。部分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效果不佳,这是其指导方式不对,尤其是过度追求功利化的阅读会束缚孩子的思维,从而影响了其个性的培养,因此,教师让为父亲树立正确的参与观念,一定要把维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第一位,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权利,不要在阅读上给孩子设置任何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父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到亲子阅读中,这样既能增强孩子和父亲的关系,还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想象力。
总而言之,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形成的过程,父亲角色的淡薄容易造成幼儿性格的弱化,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性格、心理、道德素质、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引导父亲积极地参与亲子阅读,并为父亲提供良好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静静.浅谈亲子阅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益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