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的诗10篇

咏物的诗篇1

咏物诗,以其诙谐幽默、新颖别致、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风格与内涵而“风流”诗坛,读之神清气爽,引人入胜,回味无穷。古往今来,在我国的诗海里,就有过许多给人以启迪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咏物诗。

清代文人赵翼,诗作新颖明畅,喜以议论入诗,他的一首描写昔日农家常用来磨面的“石磨”诗,就写得生动形象,有声有色:“路迢迢而非远,石叠叠而无山,雷轰轰而无雨,雪飘飘而不寒。”算盘,一种古人用来计算的工具,一首描绘“算盘”的诗,读之朗朗上口,妙趣横生,而且表明了“算盘”两部分的辩证关系:“正东正西一条河,河南河北两群鹅,多的却比少的少,少的却比多的多。”诗人于谦写过一首咏“石灰”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这里把“石灰”的性格、特征、志气写得酣畅透彻,淋漓尽致。

咏物诗妙在一个“趣”字上,有的咏物诗以谜的形式出现,诗与谜镶嵌成趣,更是别具一格。如唐代诗人李峤有首描写风的诗,虽然不着一个“风”字,却尽得风吹之妙:“解落三秋树,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诗文大大落落,轻快明畅。北宋诗人坡,其诗文清新豪健,挥洒自如,富有色彩,他写的“花影”诗,维妙维肖,连绵婉转,让人耳目一新:“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将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还有一首以画为题的诗,诗中有谜,谜中有诗,引人入胜工启心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诗中藏谜的诗还有很多,如描绘“蜘蛛”的诗:“南阳诸葛亮,端坐***中帐,布下八卦阵,活捉飞来将。”把“蜘蛛”的睿智和生活展示了出来。又如描写“公鸡”的诗,也颇为有趣:“一朵芙蓉顶上载,彩衣不用剪刀裁,虽然不是英雄汉,唱得千门万户开。”

咏物诗中最多的是咏“花”诗。菊是花中之魁,文人墨客都独钟情于它。“幽香四溢洒秋光,风雅怡淡仪态昂,冰心玉体茎茎秀,霜侵绽放蕊蕊香。”孙启鹏的这首诗,把的风骨之态,清丽之姿,写得翠嫩欲滴,形象生动。唐代诗人元稹有一首咏菊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花花开尽更无花。”花情浓郁,明白畅达。咏菊的诗多,趣闻也多。清代文人费炜,有一次看到一首咏菊的诗,其中两句:“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他非常喜欢这首诗,但又觉得后一句“别”字生硬,于是反复吟咏,把“别”的右偏旁勾去,只留“另”字,这句成了“东篱另染一枝花”,两相比较,后者韵味更浓。

咏物诗中,最有趣味性的是咏吉祥动物的诗,如咏龙、咏凤、咏麒麟等。龙、凤、麒麟是人们崇拜的吉祥物,这些吉祥物都是民间百姓根据古代***腾而虚构出来的。请看咏“龙”的诗:“牛头鹿角眼如虾,鱼麟鹰爪蛇尾巴,如要活龙现眼前,九曲三弯总不差。”诗中把集六种动物于一体的龙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再看咏“凤”的诗:“鸡头鹤颈鹭鸶腿,鸳鸯翅膀孔雀尾,如想绣得凤凰美,五颜七色巧调配。”诗中说明,“凤凰”是由五种鸟类组成的吉祥物,人们描绘得越好,“凤凰”就越美丽。“麒麟”是取八种动物之长汇于一身的吉祥物,民间常用它来镇邪避凶,一首咏“麒麟”的诗,读之,血气壮旺,令人精神:“龙头猪鼻仙鹿身,马蹄狮尾披蛇麟,虎背熊腰威又壮,百兽丧胆鬼神惊。”

咏物的诗篇2

【关键词】咏物诗;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不少咏物的佳句,但因为诗中所写之物多是起兴兴感的媒介,还不是诗歌***的描写对象,因为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咏物诗。至今最早的一首咏物诗,可能是屈原的《桔颂》,自屈原以后,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物诗。从此,咏物,逐渐成为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题材。

咏物诗的兴起,缘于诗人们在对“物”的观察中, 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 提高了“物”的观照能力,感到物色之变与人的情感活动有相通之处。“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一悲一喜,是从“柔条”与“落叶”上获得的感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这“情”与“意”的飞扬是与所观之物紧密相连的.。曹植托意蓬,陆机有感于四时,曹操观沧海而壮怀不已,曹王见草木摇落、群燕辞归而心情摇荡,这都说明:魏晋诗人已意识到自然界中的某一物象能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意识到自然物之可亲、可悦、可悲、可喜。《世说新语・言语》云:“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语,自来亲人。’”这种“会心处不必在远”的对物象的把握与领悟,已进入了审美领域,故即便是翳然林水,也能获取丰富的美感。由此可见,魏晋诗人已有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咏物诗就是在这样的审美实践中产生的。

到了南朝后期,宫廷唱和风气的盛行,咏物诗一度极受人们的宠爱,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沈约、谢等都谢了大量的咏物诗,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写作咏物诗的高潮。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咏物诗大多是“形似于言”,只满足于对物的外在特征作细致的描写,而不追求遗形写神,更不求在咏物中寄托深沉的感慨,而且题材也很狭窄,于是便出现了“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物诗,大体是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的:

一、诗人托物言志,表达希望发挥才能的愿望

中国古代的文人几乎都以才士自命,他们只抱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这一种价值观,步入仕途,希望在***治上有一番作为。于是,他们便通过咏物的方式来表示这种愿望。如鲍照的《山行见孤桐》 [1]:

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上倚崩岸势,下带洞阿深。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未霜叶已素,不风条自吟。昏明积苦思,昼夜叫哀禽。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虽以慰单危,悲凉不可任。幸愿见雕斫,为君堂上琴。

这首诗里,孤桐象征着出身寒微、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诗人自己。他虽然“根孤地寒阴”,但是希望能“幸愿见雕斫,为君堂上琴”。这表达了诗人想成为有用之才的迫切愿望。诗人将孤桐的形象写的很鲜明,不仅从正面用夸张、拟人等手法来写,也从侧面写弃妾、逐臣的反应,“不风条自吟”这一句写的尤其形象。

二、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大多数文人都自命不凡,以才士自命,都想挤进官场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梦想,都想在***治上有所作为。然而帝王所需要的官僚人数与想要做官的人数总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矛盾状态,再加上筛选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文人自身的弱点等因素的影响,就势必造成许多文人无法进入官场,或者进入官场后也得不到重用,这就使文人们产生了广泛的怀才不遇之感。如吴均的《行路难》: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剪一刻作琵琶。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此诗写的是桐与桂两种不同的遭遇,实际是感叹有知遇之荣和无知遇之荣的两种人的不同命运,因而这首诗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诗人对桐的幸运作了铺张扬厉的描写,而对桂的不幸的描写只寥寥两句,但力透纸背,二者构成了极强烈的反差。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恰恰反映出那个时代对于做官及希望被重用的渴望。

三、表达对高洁情怀的自述与追求

历来古人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甚至把“修身”摆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诗人们常将自己追求的高尚情怀寄托在一些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出崇高的道德人格的自然物,如松、竹、梅、菊等等。诗人们反复吟咏这些具有特有意义的自然物,一方面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另一方面则是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刘桢的《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诗,诗人以不畏风寒的松柏树为喻,松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成为秉性坚贞,不向恶势力屈服的象征,勉励其堂弟要像松树一样坚守节操,即使身边的诱惑太多,也要“终岁常端正”。

再如鲍照的《咏白雪》 [2]:

白诚自白,不如雪光妍。工随物动气,能逐势方圆。无妨玉颜媚,不夺素缯鲜。投心障苦节,隐迹避荣年。兰焚石既断,何用恃芳坚?

这首诗的诗题虽为《咏白雪》,实际上写的却主要是玉。诗人以玉自比,自叙品行之高洁和欲隐而不能的矛盾心态。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这类借自然景物抒发自己高尚情怀的诗还真是层出不穷,如阮籍的《咏怀》等等,都是诸如此类的主题。

四、用于生活的遣兴娱乐

从魏晋开始,统治者热衷参与文学创作,这种风气导致了一系列新兴文学形态的出现,如应制,应令,应教等诗的大量出现,这些诗歌都是臣僚为了迎合皇帝、太子、诸王之命所作的,内容大都是以歌功颂德、闲情逸致为主,风格大多典丽,甚至绮靡。到了南朝后期,宫廷唱和风气的更加盛行,出现了一系列的宫廷诗,内容更是空洞绮靡。

如谢的《咏竹》 [3]:

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

这篇诗文虽然是写竹子,但是却不是写隐喻的竹子的内在品质,而只是单单的写竹子的外貌,完全没有言外之意,这就是后人批评的所谓“形似之言”。它采用的是先咏物后抒情的结构,而不是将情寓于景,是典型的宫廷诗结构。除此之外,南朝梁的建立者,萧衍皇帝,也有诸如此类的宫体诗,如《芳树》: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一叶度春风,芳华自相接。杂色乱参差,众花纷重叠。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这首诗也是一首典型的宫体诗,不仅“彩丽竞繁,兴寄都绝”,而且诗中的感情实在是淡如清水。这些都是南朝时期文学的特色。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的咏物诗基本围绕着托物言志、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对高洁情怀的自述与追求、前兴娱乐的主题写作的。这一时期的咏物诗,继承着前代咏物诗的优点,也有这个时代自己的创新之处,并开后代咏物诗之流,可谓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创作时代。

【参考文献】

[1]管士光.咏物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咏物的诗篇3

诗是一个特殊的类型,古代咏物诗在主旨表现上有一定规律可寻。无论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的地方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中都出现过咏物诗的题材。在咏物诗的鉴赏中,把握主旨是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咏物诗,就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咏物一体,三百导其源,六朝备其制,唐人擅其美,两宋、元、明沿其传”(清俞琰《咏物诗选·自序》),可见其流传与影响之深远。作为古代诗歌中独特的一类,咏物诗大致有如下特点:1.物与人的统一。所谓咏物诗,其中必定有对某种自然物象的描述,同时,还需有诗人主观情愫的参与,无论美刺讽谕还是探究理趣,总是与物象描写相辅相成,如影随形。两者“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一味摹写物象而不含情感的咏物诗较为少见,在古人眼里,它们不能算是咏物诗中的上品。2.主旨表现较为隐晦。古人创作咏物诗,总是力避直白,做到抒情含蓄,不露形迹。优秀的咏物诗能够做到物人合一,浑然莫辨。3.多用托物言志、比兴等手法。既然咏物诗把客观事物作为吟咏的主要对象,那么比兴、寄托自然便成为它的灵魂,托物言志就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明白了咏物诗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方法,探究其主旨。

方法一:化隐为显法

古人创作咏物诗讲求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故意不点出所咏之物,就像是写个谜语让读者猜。所以读咏物诗,首先需要弄明白诗中所咏之物,然后才能窥出诗人的情感寄托。且看以下两首古代咏物诗:“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心。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清高鹗《古剑》)“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第210首忆北方狮子猫》)

阅读第一首诗,如果忽略了题目“古剑”二字,难度就会变大,反之,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尽管诗句中故意避开古剑一词,用“秋水”、“老龙”等典故来代替,我们还是能够看出诗人以古剑自喻,表达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的主旨。

再看第二首诗。根据诗后括号内容提示,我们明白诗中所咏之物是北方狮子猫(波斯猫),诗歌写它缱绻在主人怀里,是京城的“俊物”,虽然主人家势破败,它仍然享受着“晨餐二寸鱼”的不菲待遇。理解了句意,其对失势御用奴才讽刺的主旨就不难找到。可见,搞懂咏物诗中的“物”是关键,如果置“谜底”于不顾,一味纠缠于“谜面”,那就找错了方向。

方法二:析物契神法

析物指分析物象,契神指找出与物象合契的神韵。析物契神法就是通过赏析咏物诗的物象进而挖掘其主旨的方法。以析物起,以契神止,是赏析咏物诗的基本思路。运用此法能分析出大多数咏物诗的主旨。赏析过程分三步:1.找出所咏之物;2.分析该物象特点;3.挖掘出隐藏在物象背后的主旨。读下列一首古诗:“节候迁移物象分,春深城野见纷纭。偶缘涂饰能成质,才有因依便如云。线影暗凭童稚引,风声高逼帝天闻。伤鸿病鹤知多少,息羽垂头合让君。”(清赵执信《晓风鸢学江东体》)

鉴赏本诗时首先析物,从题目中找出所咏之物——风鸢(风筝)。其次分析物象特点。逐联分析诗句内容:首联写随着气候变化,春天城野里风筝纷纭众多;颔联写风筝不过是经过涂饰之物,却能凭借风力直上青云;颈联写风筝由儿童牵线操控,却能逼迫天帝听其声音;尾联写受到压抑、迫害的鸿雁与仙鹤在风筝面前也只能敛翅低头,任其横行。最后契神,得出主旨:本诗通过对风筝的描写,嘲讽了本无才能却能在皇帝身边得势的小人,同时也有对人才受到压抑的同情。

方法三:分点概括法

有些咏物诗所咏物象特点繁多,主旨具有多元性,这就需要运用分点概括法——通过仔细分析物象,逐一概括出诗歌主旨。这样做不会因遗漏主旨要点而在考试中失分。看下面两首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南朝刘孝绰《咏素蝶诗》)

第一首诗赏析:前4句写丹橘经过冬天仍然保持绿色,是因为它有耐寒的本性;5、6句写甘橘虽可招待“嘉客”,怎奈阻隔太深;7、8句直接议论“命运由遭遇决定,不可把握”的玄理;9、10句写人们只知道种植善于媚时的桃李,却冷遇了一身傲骨的丹橘。据此,本诗的主旨要点总结概括如下:1.诗人品德高洁;2.有才能而不得重用;2.慨叹人的命运不可把握;3.为不得重用而鸣不平。

第二首诗是2010年全国卷的试题,所设问题之一是“这首诗有什么含意”,标准参考答案为“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解答这道试题容易遗漏要点,若运用分点概括法,就能避免这一失误。

方法四:涵泳联想法

通过浸***其中反复品味,进而感悟出诗歌主旨的方法就是涵泳联想法。有些咏物诗蕴含了大量信息,主观体验性很强,用逻辑分析法很难达其精髓,这时就需要运用涵泳联想法。看下面这首七言律诗:“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清王士祯《秋柳四首(其一)》)

初步赏析:从“秋来”、“残照西风”、“晚烟痕”“愁生”、“梦远”、“哀怨”等一系列意象和词语可以感知,诗人看到秋柳后油然产生了一种哀伤之感。再次赏析:理解诗中几处典故:1.第二句中白下门指南京,南京是一个抒发兴亡之感的经典怀古意象,诗歌借此催生一种衰落的体验。2.第三句化用沈约《阳春曲》“他日差池春燕影”之句,用春柳与第四句的秋柳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憔悴、迟暮的慨叹;3.第五、六句中黄骢曲和乌夜村均来自历史故事,前者依托唐太宗为悲悼其爱马而命乐人创作的乐曲来传达一种伤感,后者借助晋穆帝皇后的发祥之地来寄托一种荣华梦远富贵难再的悲情;4.尾联化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表达秋柳已老、春容难回的哀怨。三次赏析:感悟出较为深刻的主旨——诗人面对衰老的秋柳产生了一系列联想,进而抒发了一种希望幻灭、回天无力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通过反复理解与体验,我们不仅领悟到了王士祯这首经典之作中蕴含着的丰赡的意蕴和复杂的况味,而且深入感受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沧桑。对于这样一些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运用涵泳联想法赏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咏物的诗篇4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

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过程与方法

朗诵、 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

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设想

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为了便

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

们吟咏的对象。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咏物诗成为我国古典

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

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但要做到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

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

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我们可以用郑板桥的一首画竹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影子来表现"物----我"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二、 青灯有味似儿时——回顾以自然景物为引用对象的诗。

墨 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 灰 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 竹 石 画(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学生背诵,温习旧知,为新知识的

学习作铺垫。)

启发:根据你所背诵的这几首诗,请说说你对咏物诗有什么理解?咏物诗具有什么特点?

三、掀起你的盖头来——明确咏物诗概念

1 定义: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

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

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重点)

3主要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托物喻人)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

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4 其它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

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四、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如何鉴赏咏物诗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

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1)、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

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

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而是要把作者所咏的物与要表达的感情结合起来鉴赏。

例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

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曰:"东坡《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即不

离也。"也就是说,苏轼在咏杨花的同时,也在咏思妇,二者水融,密不可分,达到"物我一境"的最

高境界。词中的杨花像是很有情意,能万里随梦寻郎,能化为浮萍,还能变成离人泪;而词中的思妇"愁

绪满怀无着处",梦中万里寻郎"不得到辽西",又"无计留春住",梦醒后"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

谁",咏物与抒情所似水中着盐。

(郑板桥的咏竹诗,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可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

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

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

。"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

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学生练习: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

思考时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石灰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然后才能做出这样正确

的回答:"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

高风亮节,展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坦荡的胸襟。"

竹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作者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

屏 风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寓含小人障明,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

屏风表达了自己对其怨恨。)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

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1)、懂得"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道理。

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

,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

例子 :咏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

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

警,我亦举家清。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有个很好的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

兴不同如此。"三位诗人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落

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都写得物我无间,情意胶合。

学生练习:

咏 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

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3)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提示:(1)托物言志,(2)环境烘托。)

( 对比赏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 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有无别的道理。

中国人就有"岁寒三友"之说,松、竹、梅虽则各异,但它们凌霜傲雪的风格却毫无二致,因此,不同

的诗人在咏不同之"物"时,所表达的主题有时却是一样的。

例子: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

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陆诗咏梅词自然是有寄托的,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

而不悔的风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样。王诗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所咏的

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你看,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游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

恶势力吗?陆游和王安石的志趣在这一词和一诗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由此看来,,对于诗词中的寄托,

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或框框来随便一套,就以为可以偃旗息鼓,得胜回朝;也不能牵强附会,妄加臆断。而

必须实事求是,从全篇着眼,从作品及作者的实际出发来做准确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3)、懂得所咏之"物"怎样才能达到形神具似的最佳境界。

咏物诗要达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就比较难了。以绘画打个比方,同是画人物肖像,一般的画匠

只能达到形似,而真正的天才画家才能达到神似,把人物画得活灵活现,富有神韵,如达芬奇的《蒙娜丽

莎》等;画龙点睛这一成语说的也是这么一回事。

例子: 东 栏 梨 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

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

?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

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

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学生练习:

双 双 燕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

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

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问:作者在描写燕子时采用了哪些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一是用复杂的背景来衬托,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三是抓住最富特征的细节来描写。显得非常自然,毫

不斧凿,达到形神俱备,尽态极妍的最佳境界,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五、总结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践演练

1、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

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

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翩

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

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3、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

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

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附)板书:

1、概念:物——寄情

2、特点:

3、手法:托物言志(情)

4、鉴赏方法:

咏物的诗篇5

[关键词]卜奎;清代流人;咏物诗

[中***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65 ― 02

“一枝一叶总关情”,古往今来咏物诗就一直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枝奇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流传下来的诗歌不胜枚数,仅《全唐诗》就有6021多首。据统计在清朝三百年间,卜奎流人诗词就达数万首,现存的有万余首,纵观清代的卜奎流人诗词,咏物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流变成因、表现内容和艺术审美特质。

一、流人咏物诗的流变成因

(一)江南塞北,环境殊异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清代流放到卜奎的流人大都是来自江南、中原一带,初来卜奎,首先迎接他们的就是与原来殊异的恶劣环境,尤其是冰天雪地的苦寒冬季――寒冷干燥、冰风刺骨,以致他们一时很难适应。“气息着鬓皆积雪,唾沫脱口即成冰”、“雪花三月大如掌”这些咏物诗都是他们塞上卜奎的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卜奎流人方登峄的《塞上月》诗云:“塞月不照山,塞月不照水。夜夜照黄沙,起落笳声里。曾照几人还?曾照几人死?”小诗只用六句三十字就真切地描绘出了卜奎荒凉肃穆的景色和流戍者的悲切心绪,也难怪《葆素斋集新乐府》就历来为人称道、传载。这些乐府诗是咏物诗中的精华,不但格调明快、琅琅上口,而且生活气息浓厚,多为慷慨、悲凉之音。

据清代晚清统计,清代流放到黑龙江的人犯近三万人,卜奎占大多数,而其中文化流人、饱学之士占了较大比重,如《古今***书集成》的编者陈梦雷、《画沙集》的作者满族诗人讷尔朴、程朱理学的崇拜者满族官员***尔泰等,当人生的重大坎坷、变故和环境的恶劣、迥异突如其来时,难免对他们的视觉和心灵产生巨大的反差和震动。因此,而每日耳闻目见最为直接的卜奎风物了就成了他们以笔写心,描摹吟咏的首选,他们从开始的作为刑余之人的苟且失意,到后来的随遇而安、拼搏***存,对卜奎风物的态度也是有一个由恐惧、胆寒、新奇到适应、宽慰、欣赏的转变过程的,这些都可以在他们 “淳朴山川异,谁言天一涯”的咏物诗中找到答案。

(二)寄情风物,不平则鸣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流放到卜奎的文人墨客,大都有着愤懑不平的遭遇:如因胤祉犯错被贬斥而受牵连被再度流放的陈梦雷,因《南山集》文字狱案株连的方登峄、方式济、方观承方氏祖孙三代,因天津民众反对外国教会斗争的教会案株连的张光藻,因代为监考 “过于”严格的科场案被“效力赎罪”的刘凤诰,因监修宝华峪孝穆皇后地宫浸水案被流放的英和等等,他们要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要么遇人不淑、君弃友负,岂能无怨乎?因此,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怀的咏物诗成为他们吟咏低唱的首选。一来他们噤若寒蝉,忌惮于清廷的文字狱,咏物诗不易忤逆犯上而可得自保,二来咏物诗更易达到气韵生动、遗貌取神的妙境,既可曲尽“物”之妙,又可直抒“人”之思。张光藻在其《咏鹤》诗中有云:“本是蓬瀛豢养来,偶然铩羽落尘埃。清标旧与鸾凤友,远志偏遭燕雀情”,既是对鹤的描写,更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可见,清代以来流人落难之时以诗咏情、以诗抒怀,以戴“罪”之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塞上荒凉寂寞的生活既熬煎了万千流人谪子,也成就了一代文人学士。正如清代赵翼的《题遗山诗》所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也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是一脉相承、相契相合的。

二、流人咏物诗的表现内容

(一)自然地貌、民间习俗

卜奎流人咏物诗关于自然地貌方面的诗歌主要有地理、气候、江河、 山岳等方面;关于民间习俗方面的诗歌主要有庙会、围猎、巡边、操练、贡赋、楚勒罕等。刘凤诰在《龙江杂诗》有云:“外五城人各一乡,威呼法喇往来忙。盘擎木菌根儿大,笼叠巴菰叶子香。常任官奴供客作,也随队长领***粮。宵归笑脸羊蹄卜,炕火温添八尺床”。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威呼、法喇(独木舟),木菌(木耳、蘑菇),巴菰(烟叶)”等龙江特产和风物,后四句则说明了自己以及他人作为“官奴”(流人)日常的生活轨迹:奉命跟班领取***粮归来所见则是孩子们在热炕上玩“羊蹄卜”(嘎拉哈)的温馨情景,如实描述了流戍期间的生活状况。

(二)禽兽花草、特产器物

关于禽兽动物方面的诗歌,主要有丹顶鹤、海东青、黄豆瓣儿、王千哥、貂、鱼、雁等;关于花草植物方面的诗歌主要有桦树、烟叶、榛子、松子、木耳、蘑菇、糜子、酸菜、柳蒿芽等;关于特产器物方而的诗歌主要有草房、火炕、木炭、乌拉(又作护腊)、爬犁、威呼(也作葳瓠)、扎哈、冰灯、风筝等。其中有三种卜奎当地的禽鸟:海东青、黄豆瓣儿、王千哥等在流人咏物诗中多次被提及:最早谈及海东青的长诗是方登峄的《将***猎》,英和的《龙沙物产十六咏》和朱履中的《龙洲汤怡咏》也有吟咏;关于黄豆瓣儿,西清在《黑龙江外纪》记述这是一种生于呼伦贝尔与布特哈的鸟,其鸣声可引起放牧或使役在外的马的思归,刘凤诰曾与与程以《黄豆瓣儿曲》为题互相唱和的,诗云:“豆瓣儿何处啼,啼复啼时时可悲,一声两声乌夜怨,三声四声马肠断。”诗中以黄豆瓣儿哀啼引起离群的良马思归,抒发了作者的刻骨乡思,抒发他们在流放到地精神的涅桀和对苦难的超越,张光藻等也《黄豆瓣儿》诗流传。

三、流人咏物诗的审美特质

卜奎流人咏物诗的表现手法一般有记事描物、抒情言志、抒愤感怀、寄趣说理等,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质:除了写景写事外,其中还流露着一种“感荡性灵”的东西,这就是咏物诗歌的妙处,既可精工白描,穷形尽相;又可不求形似,遗貌取神;还可形神兼备,意蕴深长。

(一)精工白描,穷形尽相。如刘勰所云:“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类咏物诗着重表现物的外在形式,描写生动,新颖传神,主要体现在一些器物诗。清代卜奎少数民族众多,使用的器物与江南、中原大不相同。如照明工具主要是采用糠灯,方式济等有这类诗作,又如张光藻诗中就不惜笔墨详细介绍了卜奎赫哲族特有的陆路运输工具-爬犁,诗云:“扒犁旧制似冰床,屈木为辕两马当。雪地行如飞鸟疾,狗车名号费猜详”而且还自注道:“扒犁国语曰法喇,制如冰床,而不施铁条。屈木为辕,驾两马行雪上,疾鸟。或曰此古时狗车,然今日不见有驾狗者。”嘉庆年间朱履中亦有诗言说此器物;水路运输工具则有为威呼和扎哈(即鄂伦春人所创的独木舟、桦皮船)。方登峄的《崴瓠船》及其孙方观承在《卜魁竹枝词二十四首》、朱履中的诗中等都有提及;刘风浩甚至还有长诗《炕五十韵》,对炕的历史与作用等做了详尽的描写;张光藻、朱履中等则专咏与人参、貂皮并称为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或乌拉鞋,这些都为我们了解卜奎风俗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二) 不求形似,遗貌取神。卜奎流人英和认为:“诗贵见性灵,词当尚体要。”“兴剧神方来,情真语乃妙”(《论诗示两儿》)。其《新草》诗有云:“阶下几茎草,离离青未勺。池塘空有楚,边徼忽惊春。时不遗微物,天原育至仁。待看平野遍,访旧动征轮。”诗中借复苏的新草,暗喻自己在边塞的处境。作者被置于死地而后生,于流戍生活中,他看到了新的生机,抒发了欣慰之情。我们从这首小诗中确乎感到了诗人独具的性灵和充满诗行的真情妙语。作者不着力于从表面上去写卜奎的风沙、霜雪,而是通过悉心的观察和深入的体味,去发现边城生话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并将自己真实的感情注入其中。因而他的诗能更为深刻、更为真实地反映当年卜奎的社会。英和还写下了许多描写卜魁生活的诗歌,如《摘瓜》、《秋圃》、《采萱》等咏物诗,诗中作者细腻的描写了在戍地生活状况,有哀怨、清愁亦有闲淡、雅趣。小诗因景抒情、以情写景,和谐自然、真切质朴。

(三)形神兼备,意蕴深长。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不即不离”,就是指“形”与“神”的统一。卜奎流人方登峄咏物诗就深得咏物神理,体近杜、韩,笔力健举,其诗作的大多描绘边塞风物、土俗人情,且“词多悲苦”,历历如绘,是研究黑龙江边事民风的珍贵文献,尤以《龙沙物产十六咏》、《灯官曲》、《打貂行》等诗为要,他在卜奎读书吟咏之外,便是栽花、种菜,这类咏物诗也诗也自然较多,而且以物为题、体物肖形、传神写意。特产咏物诗如:《鳔》、《海青》、《桦皮》、《乌拉草》、《糜子米》等等,其它如:《夜雪》、《雪霁》、《落日》、《移花》、《观菊》、《种麻》《盆菊》、《菊绽》(也作《护菊》)、《出郭移花》、《移草芙蓉入盆》、《菊放甚小式济作诗依韵赋之》等以养花为题的诗就不下数十篇。在《菊苞尽为风折感惜成吟》有云:“野菊宁关命,翻因爱惜摧。盆移烘日蕊,篱舞折风。悔不蒿菜侣,应成烂漫开。分苗到摇落,几许费载培“。诗中写出因爱菊初移菊,因移菊而毁菊的的悔恨心情。作者面对无辜遭遣,飘泊沉沦的儿孙,而发出这样的感慨,未尝没有以菊比人的用心。沈德潜评方登峄的流戍之作认为:“儿天时之变幻,地势之阻深,人事之险夷,与夫朋友之死生契阔,物类之诡状殊形。一于乐府古今诸制见之”。

四、结语

清代卜奎流人咏物诗有它独特的流变成因、表现内容、审美特质,比喻、对比、托物言志、环境烘托等是其常见常见手法,重在写物的神态,表现物的内在精神气韵。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云:“昔人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走进清代卜奎流人咏物诗,才能感受到绵绵诗句中蕴含、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和深沉魅力。梳理、探析清代卜奎流人咏物诗有利于重新审视齐齐哈尔流人诗词的文化价值,也有利于丰富齐齐哈尔地域文化和古代文学研究的内涵。

〔参 考 文 献〕

〔1〕 李兴盛. 中国流人史〔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 李兴盛. 东北流人史〔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张玉兴. 清代东北流人诗词选注 〔M〕.沈阳:辽沈书社,1988.

〔4〕 周游,谭彦翘. 齐齐哈尔诗词〔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咏物的诗篇6

关键词:咏史诗;形态;写实型;意象型;意境型

咏史诗作为一种诗体,必然有自己的诗体形态。有人按咏史诗的功能将咏史诗分为三种类型,即述史体、咏怀体和史论体[1]。有人从诗人对“史”的把握和运用的角度将咏史诗分为史传体、史赞体、情理体和怀古诗[2]。但均从史的角度来进行分类,不能从诗的角度来分析它的形态,也就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咏史诗发展的轨迹和它所追求的理想范型。

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然而诗与史各有自己的品格,史必征实,而诗可凿空。那么诗人又如何处理诗与史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主体情志与客体历史的关系?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指出,世间的学术文艺,在处理主体心灵(人)与客观世界(天)的关系时,可以出现三种情况:“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在钱先生的启发下,从诗歌中主体情感表现的程度与层次和诗的感性形态的角度,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归纳出咏史诗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写实型、意象型和意境型。

就咏史诗的创作而言,“人事之法天”,是指诗人对历史的一种被动模写状态。以此创作的咏史诗,剪裁历史,再现历史,追求的是历史之“实”,让接受者确认历史之“真”,所以我们将咏史诗的这种形态称之为“写实型”,也就是刘熙载所说的“传体”。这种类型的咏史诗,是典型的“以史为诗”,表现出对历史的依赖,诗人的主体情志在诗中直接表露的成分很少,多寓于叙事之中,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但这种咏史诗从其产生之初,也经历了诗性不断充盈的发展过程。

一是对历史人事进行叙叹时,重视事件的完整,忽视历史人物心灵的开掘,历史人物的形象模糊。如班固《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除首尾有感叹之外,其情节几乎全抄《史记·孝文本记》。清代何焯将这一特色概括为:“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又如张协的《咏史》全诗20句就有14句叙写二疏的生平;卢谌的《览古》全诗36句就有34句写蔺相如事迹。这类咏史诗常花绝大部分篇幅来叙述历史人物的事迹,侧重于叙写整个事件前因后果,不重视刻画历史人物的形象,诗人的主观倾向只能从诗人对历史的选择、剪辑,以及很少的几句感叹之词中作出推测,很难断定诗人的现实指向。唐代的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苏武》、《王昭君》等咏史诗也都是仅从叙事中见其感叹之情。到了中晚唐,由于受当时好议论的诗坛风气影响,诗人们在叙事之余,增加了几句议论,以表明自己的见解。如柳宗元的《咏史》、《咏三良》、《咏荆轲》等[3]。尽管这些诗人中有带浓烈的情感来述赞历史,表达自己的见解,抒情主体的形象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凸显,但这种情感只是***治情感、伦理情感和道德情感,是群体的共同情感,而诗人的个体情感仍不能超越历史的重负,诗给接受者更多的是对历史的认识。

二是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叙写的同时,注意历史人物在历史环境中的表现,凸显他们的形象。如王粲的《咏史诗》:

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临没要之死,焉得不相随。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叙述了三良被迫殉葬的经过,但诗人对三良临穴时内心的挣扎进行了较多的描写。曹植的《三良诗》后六句也对三良赴死时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进行了刻画。这种描写和刻画凸显了三良的形象,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产生了良性互动,诗人的情感也因此更为丰富和复杂,诗中的诗性成分得到了加强,可以说是咏史诗发展史上一个比较大的进步。阮王禹的《咏史·燕丹善勇士》: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也是依次叙事,但全诗10句中却用了6句描写了悲壮的场面,反衬了荆轲的义无反顾,荆轲的形象较为突出。而陶渊明的《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与阮氏的《咏史·燕丹善勇士》在内容上没有不同,然而除了篇幅加长了以外,陶渊明在饱含感情地叙写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刺秦王的故事时,对易水饯行的悲壮场面作了淋漓尽致地描绘,成功地地造了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同时也折射出诗人性格中金刚怒目的一面。无疑陶诗中荆轲的形象更为饱满,感情的表达也更充分一些。由此可见,诗人在叙述历史塑造人物形象时,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悄悄融入了这种感性的形象中,并以强烈的感性力量吸引欣赏者,给欣赏者历时不忘、挥之不去的形象留存,让欣赏者更好地直觉和领悟作品的精神蕴涵。可以说这是写实型咏史诗所追求的的理想范型。

总之,写实型的咏史诗再现历史过程几乎成了诗歌的全部内容,诗人以感性的目光来看待历史,对历史的把握停留历史事实关系的认知层面,尽管从它诞生之初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诗人情感的表达的艺术不断得到开拓,但都没有离开对历史的尊重,没有离开历史的“细节真实”,诗人的情感和想象依然不能处在自由的状态,诉诸历史的认知,显示思想的意义仍是主流。可见诗人在与历史的对话时,虽然是诗人在选择话题,然而总是历史在诉说,诗人在回应。个人的话语沉潜在历史的话语之中。

“人定之胜天”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当诗人在历史面前表现出足够的自信,腾凌于高高的天宇之上来俯察“历史”之时,“历史”被浓缩了、被提纯了、也被本质化了,再经过诗人对“历史”作出的个人式的安排和情感的灌注,历史人物、事件和遗迹也就很自然地浓缩成富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的“历史意象”。于是诗人放弃了对历史“细节真实”的依赖,选择了这种以“以少总多”的“历史意象”来代替冗长的历史过程的叙述。

“立象以尽意”,历史意象是诗人现实经验对象化的一种观念性存在物。这种现实经验的对应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从历史的实态中寻找到“意”的对应物,这类意象我们称之为象征性意象,在咏史诗中最为常见,如左思的《咏史》、陶渊明的《咏贫士》、颜延之的《五君咏》等,尊重历史的实态,是历史的浓缩。另外一种就是心中之“意”没有历史的实态作为对应物,于是就摆脱了历史的真实拘限,超越历史时空,对历史进行自由的拼接和虚构,捏造形象,我们称之为浪漫性意象或虚构性意象。如李商隐的《富平少侯》: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皱。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这首诗题为“富平少侯”,然所咏之事显系张冠李戴,抛金弹用韩嫣事,尾句用莫愁,更属后世典实。很显然,作者为了表达对现实的讽喻,不惜放弃历史真实,故意错易历史事实,制造出表意之象,体现了明确的目的性。又如他的《陈后宫》,程梦星在《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评说:“题为陈后宫,结句乃用北齐事。合观全文,全不切陈,盖借古题以论时事也。”他的《北齐》“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城阳。”小莲进御之夕与周师入晋阳在时间上本不相接,为极言色荒之祸,特加剪接连缀[4]。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等。

这些“历史意象”不管它是以实态的方式出现,还是以虚构的方式出现,都是诗人议论事理,申述心志,抒感的材料。这里的“历史”已失去了历史的本体意义,然而却帮助了诗人超越历史的拘限,从实在走向玄虚,从有限进入无限,使诗的内容与意义的丰富成为了可能,为诗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特别是近体诗产生后,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历代诗人在这个空间里为了使诗通向至境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追求理性诉求和感情诉求两个方向,不断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力。

1.追求理性诉求

淡化历史的本体,不严求据事直书,以描绘古人整体的精神气象,往往只关注某些符合个人心境的片面特征,然后将这些因素组合形成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理性思考。如阮王禹的《隐士》:

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诗人选用了五个历史人物作为意象,突出他们的“隐”、“窜”、“乐”、“安”、“饿”的精神状态,采用意象迭加的形式来表达自己退守甘贫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意志的坚守,一种人生观的表白,一种道德的情怀。还有曹操的《短歌行》、《善哉行》,曹丕的《煌煌京洛行》,曹植的《豫章行》,阮籍的《咏怀·驾言发魏都》、《咏怀·杨朱当路泣》,刘琨的《重赠卢谌》,陶渊明的《咏二疏》、《咏三良》、《读史述九章》,等等,要么表达诗人的人生信念、人生理想、人生哲理,要么表达诗人对人世兴衰、朝代更迭的思考。其间虽杂有诗人的情感,但诗人对内容和意义的追寻的意***非常明显,给接受者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而很少情绪的感染。到了杜甫的《八阵***》,更进了一步,纯以议论为诗,对历史的态度更是向理性化方向发展。中晚唐咏史诗人,如刘禹锡、杜牧、李商隐、胡曾、周昙等人有不少对历史的认同和对历史进行重新思考的咏史诗,沿着杜甫以议论为诗的路径,将咏史诗的哲理追求推向高峰。虽然古今不少诗评家对这类诗进行批评,但我并不认同,我这里借用闻一多先生在《古典新义·庄子》中评庄子时所说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看法:“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2.追求感情诉求

当然,咏史诗人在选择古人事迹时都蕴含着诗人的钦慕、赞颂、理解、同情和惋惜等感情,在叙述或评判古人事迹时,受其感染,于词气间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但自我抒怀的色彩不太明显。“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5]。陶渊明的《读〈三海经〉十三首·其十》咏赞精卫和刑天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抒发了诗人空怀抱负而无从施展的愤慨不平的情怀。这些诗中,诗人开始更多更直接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给接受者更多的是情绪的感染,而不仅是人生观的表白和理性的思考。经过陶渊明、鲍照等人的开拓,诗人抒感的空间不断拓展。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登上幽州台,面对负载历史的象征物,伤往忧来之情倾吐而出。历史成了诗人倾吐的对象,诗人满腔之情,长期积累,遇到了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对象,不吐不快。“象”是触媒,诗人得“意”而忘“象”,“象”这一触媒浓缩成诗的标题,正文直接抒发了诗人满腹牢骚、一腔愤慨和那种积极进取、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后来李白、杜甫继承了左思开创的传统,并在意与象的融合上进行不懈地探索,为咏史诗向意境型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意象型咏史诗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心理、诗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象理论的相关。汉魏六朝时期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人类面对客观世界越来越充满着自豪和自信,欲望在跃动,情感在奔泄,然而人类又不可能全然超越整个客观世界,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命运多艰,当诗人们在客观世界中不断地遭遇坎坷,遭受挫折之后,发现这个世界用感性难以把握它,于是就以理性的精神来超越现实的困顿,在精神上去把握或战胜它,从而达到人的精神与精神化对象的和解[6]。意象理论的提出又为此提供了更为方便的途径。“立象以尽意”、“得意忘象”的意象理论强调了主体在把握客观对象时的超越性,为主体精神的张扬带来了契机,使诗的内容与意义的丰富成为了可能,从而使诗达到艺术至境。这种类型的咏史诗,诗人在与历史对话时,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个体的话语淹没了历史的话语。

在“人心之通天”阶段,是主观与客观在最高层次上的遇合,客观世界不再造成主体心灵的被动,主体心灵也不再造成客观世界的破碎,而是相拥相融,“互藏其宅”,两相保全而又不分彼此,从而抵达另一艺术至境——意境,它是人默契于社会、自然规律性的结果。

意境型的咏史诗是在前两类咏史诗的基础上,吸收了写实型咏史诗的感性的特点和意象型咏史诗的形式超越和蕴涵丰富的优点,又摒弃了它们的功利性,诗中的事、理、情浑如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诗意的审美的境界。如李白《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晓何!

全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描写吴宫昼夜狂欢的情景。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姑台栖鸦、黄昏落日、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者的悲惨结局。一股对大唐社稷的担忧,对皇帝的讽谏情绪弥漫于寂静而凄清的氛围中。可见,诗人在此将场景之“实”与暗示之“虚”结合在一起,不离于实境,又不滞于实境。既有场景的真实性、确定性,又有联想的丰富性、深刻性;既“亲切不泛”,又“想味不尽”。诗人将所采用的意象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是比喻又不似比喻,是象征又不似象征,但接受者可凭直觉而非逻辑推演出它的隐喻意义。然而诗人以直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时,不带有主体的目的,一切都那么自然,诗人的气、志、性、情、欲等心理的诸要素在诗人构筑的虚圆的空间里激荡、融合、贯通和释放,即康德所说的“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又如: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李商隐《龙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登高有酒浑忘醉,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唐彦谦《金陵怀古》

这些诗都用一些富有暗示力的意象组成一个主客体和谐相处的完整的诗境。诗人在描绘实境的基础上,通过反衬、对比等艺术手法,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联想和想象,化实境为虚境,使实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和召唤力,诗人的感情基调、情感节奏与历史环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浑然一体,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诗境纯净而完整。这种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意的空间,营造了美的氛围,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和感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无边的思绪,弥漫在这诗意的空间里,使我们感受到诗与史交融灵动的神韵。

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历史在人类的文学想象中不断得到诠释。历史诠释为历史意象的多义性提供了丰富的积淀,为诗人与历史平等互动的对话提供了丰富的话语材料和环境。到了唐代,***治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矛盾比较缓和,包容的心态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当然,意境理论的提出更为这种话语环境的营造提供了理论支撑,所以当时的诗人在处理与历史的关系时,能够超越内心矛盾、以审美的心态与历史对话,既能适应历史的话语秩序,又不迷失在历史话语之中,以诗性的形式营造自己话语秩序,共同营造出一个主客体互通互动的话语环境。在这种话语环境中,诗人是平心静气的,主体与客体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是平等的交流,是自由的舒展,是无间的契合。

从咏史诗的三种基本形态的辨析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咏史诗发展的基本脉络。然而这三种形态的咏史诗并不因为其他形态的出现而消逝,它们并存、融合并各自发展着,它们各有自己的审美追求,显示出不同的审美规范。写实型咏史诗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追求感性之真,诉诸接受者的是诗人对历史的认识;意象型咏史诗则弃客观而重主观,营构“意中之象”,追求理性之善,诉诸接受者的是诗人对历史的***治、道德的理解;意境型咏史诗则摆脱了历史的重负,摒弃了意象型对历史的颐指气使,撕裂历史,而是通过意象的净化、纯化,营造一个充满诗意、和谐完整的美的氛围。它以追求美为旨归,诉诸接受者的是诗人与历史平等的交流,是虚实相生中的境的完整、理的充分、情的流淌。从写实型的实之又实,到意象型的虚之又虚,经过意境型的整合而达到虚实相生,使我们既看到了诗人对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把握历史方式的不断调整,又看到了三种形态在诗人的不断开拓下,螺旋式向上攀升,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而臻于诗的至境。

注释:

[1]肖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4页。

[2]韦春喜.汉魏六朝咏史诗探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2期。

[3]陈文华.论中晚唐咏史诗的三大体式[j].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

[4]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92页。

咏物的诗篇7

关键词:咏史诗;形态;写实型;意象型;意境型

 

咏史诗作为一种诗体,必然有自己的诗体形态。有人按咏史诗的功能将咏史诗分为三种类型,即述史体、咏怀体和史论体[1]。有人从诗人对“史”的把握和运用的角度将咏史诗分为史传体、史赞体、情理体和怀古诗[2]。但均从史的角度来进行分类,不能从诗的角度来分析它的形态,也就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咏史诗发展的轨迹和它所追求的理想范型。

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然而诗与史各有自己的品格,史必征实,而诗可凿空。那么诗人又如何处理诗与史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主体情志与客体历史的关系?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指出,世间的学术文艺,在处理主体心灵(人)与客观世界(天)的关系时,可以出现三种情况:“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在钱先生的启发下,从诗歌中主体情感表现的程度与层次和诗的感性形态的角度,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归纳出咏史诗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写实型、意象型和意境型。

就咏史诗的创作而言,“人事之法天”,是指诗人对历史的一种被动模写状态。以此创作的咏史诗,剪裁历史,再现历史,追求的是历史之“实”,让接受者确认历史之“真”,所以我们将咏史诗的这种形态称之为“写实型”,也就是刘熙载所说的“传体”。这种类型的咏史诗,是典型的“以史为诗”,表现出对历史的依赖,诗人的主体情志在诗中直接表露的成分很少,多寓于叙事之中,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但这种咏史诗从其产生之初,也经历了诗性不断充盈的发展过程。

一是对历史人事进行叙叹时,重视事件的完整,忽视历史人物心灵的开掘,历史人物的形象模糊。如班固《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除首尾有感叹之外,其情节几乎全抄《史记·孝文本记》。清代何焯将这一特色概括为:“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又如张协的《咏史》全诗20句就有14句叙写二疏的生平;卢谌的《览古》全诗36句就有34句写蔺相如事迹。这类咏史诗常花绝大部分篇幅来叙述历史人物的事迹,侧重于叙写整个事件前因后果,不重视刻画历史人物的形象,诗人的主观倾向只能从诗人对历史的选择、剪辑,以及很少的几句感叹之词中作出推测,很难断定诗人的现实指向。唐代的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苏武》、《王昭君》等咏史诗也都是仅从叙事中见其感叹之情。到了中晚唐,由于受当时好议论的诗坛风气影响,诗人们在叙事之余,增加了几句议论,以表明自己的见解。如柳宗元的《咏史》、《咏三良》、《咏荆轲》等[3]。尽管这些诗人中有带浓烈的情感来述赞历史,表达自己的见解,抒情主体的形象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凸显,但这种情感只是***治情感、伦理情感和道德情感,是群体的共同情感,而诗人的个体情感仍不能超越历史的重负,诗给接受者更多的是对历史的认识。

二是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叙写的同时,注意历史人物在历史环境中的表现,凸显他们的形象。如王粲的《咏史诗》:

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临没要之死,焉得不相随。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叙述了三良被迫殉葬的经过,但诗人对三良临穴时内心的挣扎进行了较多的描写。曹植的《三良诗》后六句也对三良赴死时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进行了刻画。这种描写和刻画凸显了三良的形象,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产生了良性互动,诗人的情感也因此更为丰富和复杂,诗中的诗性成分得到了加强,可以说是咏史诗发展史上一个比较大的进步。阮王禹的《咏史·燕丹善勇士》: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也是依次叙事,但全诗10句中却用了6句描写了悲壮的场面,反衬了荆轲的义无反顾,荆轲的形象较为突出。而陶渊明的《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与阮氏的《咏史·燕丹善勇士》在内容上没有不同,然而除了篇幅加长了以外,陶渊明在饱含感情地叙写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刺秦王的故事时,对易水饯行的悲壮场面作了淋漓尽致地描绘,成功地地造了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同时也折射出诗人性格中金刚怒目的一面。无疑陶诗中荆轲的形象更为饱满,感情的表达也更充分一些。由此可见,诗人在叙述历史塑造人物形象时,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悄悄融入了这种感性的形象中,并以强烈的感性力量吸引欣赏者,给欣赏者历时不忘、挥之不去的形象留存,让欣赏者更好地直觉和领悟作品的精神蕴涵。可以说这是写实型咏史诗所追求的的理想范型。

总之,写实型的咏史诗再现历史过程几乎成了诗歌的全部内容,诗人以感性的目光来看待历史,对历史的把握停留历史事实关系的认知层面,尽管从它诞生之初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诗人情感的表达的艺术不断得到开拓,但都没有离开对历史的尊重,没有离开历史的“细节真实”,诗人的情感和想象依然不能处在自由的状态,诉诸历史的认知,显示思想的意义仍是主流。可见诗人在与历史的对话时,虽然是诗人在选择话题,然而总是历史在诉说,诗人在回应。个人的话语沉潜在历史的话语之中。

“人定之胜天”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当诗人在历史面前表现出足够的自信,腾凌于高高的天宇之上来俯察“历史”之时,“历史”被浓缩了、被提纯了、也被本质化了,再经过诗人对“历史”作出的个人式的安排和情感的灌注,历史人物、事件和遗迹也就很自然地浓缩成富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的“历史意象”。于是诗人放弃了对历史“细节真实”的依赖,选择了这种以“以少总多”的“历史意象”来代替冗长的历史过程的叙述。

“立象以尽意”,历史意象是诗人现实经验对象化的一种观念性存在物。这种现实经验的对应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从历史的实态中寻找到“意”的对应物,这类意象我们称之为象征性意象,在咏史诗中最为常见,如左思的《咏史》、陶渊明的《咏贫士》、颜延之的《五君咏》等,尊重历史的实态,是历史的浓缩。另外一种就是心中之“意”没有历史的实态作为对应物,于是就摆脱了历史的真实拘限,超越历史时空,对历史进行自由的拼接和虚构,捏造形象,我们称之为浪漫性意象或虚构性意象。如李商隐的《富平少侯》: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皱。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这首诗题为“富平少侯”,然所咏之事显系张冠李戴,抛金弹用韩嫣事,尾句用莫愁,更属后世典实。很显然,作者为了表达对现实的讽喻,不惜放弃历史真实,故意错易历史事实,制造出表意之象,体现了明确的目的性。又如他的《陈后宫》,程梦星在《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评说:“题为陈后宫,结句乃用北齐事。合观全文,全不切陈,盖借古题以论时事也。”他的《北齐》“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城阳。”小莲进御之夕与周师入晋阳在时间上本不相接,为极言色荒之祸,特加剪接连缀[4]。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等。

这些“历史意象”不管它是以实态的方式出现,还是以虚构的方式出现,都是诗人议论事理,申述心志,抒发情感的材料。这里的“历史”已失去了历史的本体意义,然而却帮助了诗人超越历史的拘限,从实在走向玄虚,从有限进入无限,使诗的内容与意义的丰富成为了可能,为诗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特别是近体诗产生后,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历代诗人在这个空间里为了使诗通向至境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追求理性诉求和感情诉求两个方向,不断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力。

1.追求理性诉求

淡化历史的本体,不严求据事直书,以描绘古人整体的精神气象,往往只关注某些符合个人心境的片面特征,然后将这些因素组合形成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理性思考。如阮王禹的《隐士》:

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诗人选用了五个历史人物作为意象,突出他们的“隐”、“窜”、“乐”、“安”、“饿”的精神状态,采用意象迭加的形式来表达自己退守甘贫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意志的坚守,一种人生观的表白,一种道德的情怀。还有曹操的《短歌行》、《善哉行》,曹丕的《煌煌京洛行》,曹植的《豫章行》,阮籍的《咏怀·驾言发魏都》、《咏怀·杨朱当路泣》,刘琨的《重赠卢谌》,陶渊明的《咏二疏》、《咏三良》、《读史述九章》,等等,要么表达诗人的人生信念、人生理想、人生哲理,要么表达诗人对人世兴衰、朝代更迭的思考。其间虽杂有诗人的情感,但诗人对内容和意义的追寻的意***非常明显,给接受者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而很少情绪的感染。到了杜甫的《八阵***》,更进了一步,纯以议论为诗,对历史的态度更是向理性化方向发展。中晚唐咏史诗人,如刘禹锡、杜牧、李商隐、胡曾、周昙等人有不少对历史的认同和对历史进行重新思考的咏史诗,沿着杜甫以议论为诗的路径,将咏史诗的哲理追求推向高峰。虽然古今不少诗评家对这类诗进行批评,但我并不认同,我这里借用闻一多先生在《古典新义·庄子》中评庄子时所说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看法:“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2.追求感情诉求

当然,咏史诗人在选择古人事迹时都蕴含着诗人的钦慕、赞颂、理解、同情和惋惜等感情,在叙述或评判古人事迹时,受其感染,于词气间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但自我抒怀的色彩不太明显。“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5]。陶渊明的《读〈三海经〉十三首·其十》咏赞精卫和刑天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抒发了诗人空怀抱负而无从施展的愤慨不平的情怀。这些诗中,诗人开始更多更直接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给接受者更多的是情绪的感染,而不仅是人生观的表白和理性的思考。经过陶渊明、鲍照等人的开拓,诗人抒发情感的空间不断拓展。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登上幽州台,面对负载历史的象征物,伤往忧来之情倾吐而出。历史成了诗人倾吐的对象,诗人满腔之情,长期积累,遇到了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对象,不吐不快。“象”是触媒,诗人得“意”而忘“象”,“象”这一触媒浓缩成诗的标题,正文直接抒发了诗人满腹牢骚、一腔愤慨和那种积极进取、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后来李白、杜甫继承了左思开创的传统,并在意与象的融合上进行不懈地探索,为咏史诗向意境型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意象型咏史诗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心理、诗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象理论的相关。汉魏六朝时期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人类面对客观世界越来越充满着自豪和自信,欲望在跃动,情感在奔泄,然而人类又不可能全然超越整个客观世界,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命运多艰,当诗人们在客观世界中不断地遭遇坎坷,遭受挫折之后,发现这个世界用感性难以把握它,于是就以理性的精神来超越现实的困顿,在精神上去把握或战胜它,从而达到人的精神与精神化对象的和解[6]。意象理论的提出又为此提供了更为方便的途径。“立象以尽意”、“得意忘象”的意象理论强调了主体在把握客观对象时的超越性,为主体精神的张扬带来了契机,使诗的内容与意义的丰富成为了可能,从而使诗达到艺术至境。这种类型的咏史诗,诗人在与历史对话时,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个体的话语淹没了历史的话语。

在“人心之通天”阶段,是主观与客观在最高层次上的遇合,客观世界不再造成主体心灵的被动,主体心灵也不再造成客观世界的破碎,而是相拥相融,“互藏其宅”,两相保全而又不分彼此,从而抵达另一艺术至境——意境,它是人默契于社会、自然规律性的结果。

意境型的咏史诗是在前两类咏史诗的基础上,吸收了写实型咏史诗的感性的特点和意象型咏史诗的形式超越和蕴涵丰富的优点,又摒弃了它们的功利性,诗中的事、理、情浑如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诗意的审美的境界。如李白《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晓何!

全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描写吴宫昼夜狂欢的情景。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姑台栖鸦、黄昏落日、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纵欲者的悲惨结局。一股对大唐社稷的担忧,对皇帝的讽谏情绪弥漫于寂静而凄清的氛围中。可见,诗人在此将场景之“实”与暗示之“虚”结合在一起,不离于实境,又不滞于实境。既有场景的真实性、确定性,又有联想的丰富性、深刻性;既“亲切不泛”,又“想味不尽”。诗人将所采用的意象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是比喻又不似比喻,是象征又不似象征,但接受者可凭直觉而非逻辑推演出它的隐喻意义。然而诗人以直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时,不带有主体的目的,一切都那么自然,诗人的气、志、性、情、欲等心理的诸要素在诗人构筑的虚圆的空间里激荡、融合、贯通和释放,即康德所说的“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又如: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李商隐《龙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登高有酒浑忘醉,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唐彦谦《金陵怀古》

这些诗都用一些富有暗示力的意象组成一个主客体和谐相处的完整的诗境。诗人在描绘实境的基础上,通过反衬、对比等艺术手法,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联想和想象,化实境为虚境,使实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和召唤力,诗人的感情基调、情感节奏与历史环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浑然一体,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诗境纯净而完整。这种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意的空间,营造了美的氛围,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和感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无边的思绪,弥漫在这诗意的空间里,使我们感受到诗与史交融灵动的神韵。

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历史在人类的文学想象中不断得到诠释。历史诠释为历史意象的多义性提供了丰富的积淀,为诗人与历史平等互动的对话提供了丰富的话语材料和环境。到了唐代,***治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矛盾比较缓和,包容的心态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当然,意境理论的提出更为这种话语环境的营造提供了理论支撑,所以当时的诗人在处理与历史的关系时,能够超越内心矛盾、以审美的心态与历史对话,既能适应历史的话语秩序,又不迷失在历史话语之中,以诗性的形式营造自己话语秩序,共同营造出一个主客体互通互动的话语环境。在这种话语环境中,诗人是平心静气的,主体与客体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是平等的交流,是自由的舒展,是无间的契合。

 

从咏史诗的三种基本形态的辨析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咏史诗发展的基本脉络。然而这三种形态的咏史诗并不因为其他形态的出现而消逝,它们并存、融合并各自发展着,它们各有自己的审美追求,显示出不同的审美规范。写实型咏史诗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追求感性之真,诉诸接受者的是诗人对历史的认识;意象型咏史诗则弃客观而重主观,营构“意中之象”,追求理性之善,诉诸接受者的是诗人对历史的***治、道德的理解;意境型咏史诗则摆脱了历史的重负,摒弃了意象型对历史的颐指气使,撕裂历史,而是通过意象的净化、纯化,营造一个充满诗意、和谐完整的美的氛围。它以追求美为旨归,诉诸接受者的是诗人与历史平等的交流,是虚实相生中的境的完整、理的充分、情的流淌。从写实型的实之又实,到意象型的虚之又虚,经过意境型的整合而达到虚实相生,使我们既看到了诗人对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把握历史方式的不断调整,又看到了三种形态在诗人的不断开拓下,螺旋式向上攀升,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而臻于诗的至境。

注释:

[1]肖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4页。

[2]韦春喜.汉魏六朝咏史诗探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2期。

[3]陈文华.论中晚唐咏史诗的三大体式[j].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

[4]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92页。

咏物的诗篇8

1、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二、论述题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咏物的诗篇9

1、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二、论述题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咏物的诗篇10

咏菊花诗十二首总评

《菊花诗》和《咏白海棠》属于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

清代方浚颐《梦园丛说》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板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菊花,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酸,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摔交错,致足乐也。”小说中赏桂、赏菊,送海棠,以至冬日消寒大嚼鹿肉都写到了。王公贵人的种种乐事,完全是建筑在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特别是逼使广大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的基础上的。彼此唱和,斗奇争新的咏物诗风摩一时,正是这种闲逸生活的反映。

菊花诗分咏十二题的形式,好象只是宝钗、湘云偶然想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其实,也完全是当时现实生活已存在着的一种诗风的艺术概括。与作者同时代人爱新觉罗・永恩(清宗室、袭封康亲王)的《诚正堂稿》中就有“和崧山弟”的《菊花八咏》诗。其八咏诗题是“访菊”、“对菊”、“种菊”、“簪菊”、“问菊”、“梦菊”、“供菊”、“残菊”,几乎和小说中一样。崧山,亦即嵩山,是敦诚(他与敦敏弟兄二人都是曹霄芹的朋友)的好友永恚(上大下恚)的号。在他的《神清室诗稿》中也有“访菊”、“对菊”、“梦菊”、“簪菊”、“问菊”等诗。可见,小说中的情节,多有现实生活为依据,并非作者向壁虚构。

和同类内容的大多数诗一样,它寄情寓兴的一面,还是值得注意的。

每首诗依然有选咏者各自的特点,比如薛宝钗的“忆菊”,就一味地是寡妇腔;贾宝玉的“种菊”就归结为绝尘离世;史湘云的命运,从她的“册子”上看,后来虽一度“来新梦”,但终究“梦也空”,未能“淹留”于“春风桃李”的美满生活。脂评说,“湘云是自爱所误。”(第二十二回)也与诗中所说的“傲世”相合。林黛玉的诗中“孤标傲世”、“幽怨’等等,则更说得明白;我们既知已佚的后半都原稿中写她的死的那一回,回目叫“证前缘”(脂靖本第七十九回批语),则“登仙”的寓意就同样清楚。(第十三回:秦可卿停灵于会芳园登仙阁;第十五回: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从“残菊”诗看探春,可知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正是她远嫁不归的象征,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慰语,其用意也不过如同元春临别时所说的“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那番话罢了。

林黛王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最佳。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为什么在前面咏白海囊时要让湘云“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呢?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她比别人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黛玉三首诗中,“咏菊”又列为第一。由于小说里众人的议论,容易使我们觉得这首诗之好,就好在“口角噙香对月吟”一句上。其实,诗的后半首写得更自然,更有感染力。“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又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它难道不就是作者写在小说开头的那首“自题绝句”在具体情节中所激起的回响吗?这实在比之于让林黛玉魁夺菊花诗这件事本身,更能说明作者对人物的倾向性。

――摘自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忆菊

宝钗(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咏物的诗10篇

学习

公寓辅导员工作计划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公寓辅导员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公寓辅导员工作计划,学生公寓年度培训计划表范例。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PoliticalInstructorsintheBachelor'sApartmentNAPengfei(SchoolOfEconomicsandMan

学习

讲文明讲礼貌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讲文明讲礼貌10篇,内容包括讲文明懂礼貌小窍门,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

学习

善言善行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善言善行10篇,内容包括善言善行十二条,善言善行的故事及感悟。“日行一善”最早是由教育家陈鹤琴倡导的,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回归善的本质,启迪美好的心灵,从“日行一善”到“日日行善”,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如果能以自

学习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管理交流材料模板,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经验交流材料,档案管理总结范文模板大全。为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程序,我们按照《档案法》的要求,从管理入手,整章建制,制定了档案管理程序、借阅查阅工作制度、管理人

学习

仰望星空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仰望星空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仰望星空作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小作文100字。仰望星空似乎是求索者的姿态,然而在仰望星空之中,我们看见苍茫宇宙变幻,看见斗转星移,看似穷尽一些奥秘,却唯独看不到自我。在一味追求梦想幻境的过程中,自

学习

老师我恨你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老师我恨你10篇,内容包括老师我恨你作文初中,老师我恨你免费阅读。

学习

个人总结工作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总结工作,内容包括事业单位年度个人总结,工作表现简短个人总结。一、严于律已,团结同志;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响应公司各项号召,积极参加公司的各项活动。克服种种困难,不计个人得失,加班加点学习业务知

学习

好学生的学习方法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好学生的学习方法10篇,内容包括学生必看的100个学习方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100字。3、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包括书写的字迹大小适中、字体规范清晰、内容安排合理等。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

学习

动物医学专业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动物医学专业论文,内容包括动物医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参考,动物医学专科论文。目前,动物医学专业面临招生难而就业形势却非常喜人的矛盾局面。招生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不甚了解,许多考生因传统观念作祟或

学习

国旗下讲话植树节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国旗下讲话植树节10篇,内容包括关于植树节的国旗下讲话,植树节国旗下讲话幼儿园。>>《国旗下讲话“植树节”国旗下讲话》

学习

畅谈理想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畅谈理想10篇,内容包括畅谈自己的理想100个字,畅谈理想的寄语。因为有了理想、有了追求,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当你站在莲花山上俯看深圳中心区,你会由衷地生出感动,犹如大鹏展翅的市民中心广场,仿球形的少年宫,钢架结构的音乐厅

学习

小品剧本搞笑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小品剧本搞笑10篇,内容包括小品剧本3人搞笑,财务小品剧本搞笑。人物:保安(吴淹)、刘美丽(孕妇)、黄山(孕妇丈夫)、护士(小姚)保安上保安:(敬礼)虽然身为保安,性质却不一般,妇幼保健医院,护花使者是俺。女性接触不少,可俺还是单身。(腼腆的笑)

学习

小时候我很调皮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小时候我很调皮10篇,内容包括小时候调皮的事100字,小时候我很调皮作文。马陆小学五年级:卢慧婷

学习

绽放的微笑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绽放的微笑10篇,内容包括绽放的微笑dj,歌曲绽放的微笑。是为了拥有美好明天。每天一个微笑,是为了鼓励自己,每天一点开心,是为了拥有幸福。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每天开心,绽放的微笑,让自己开心又幸福。山西省晋中市灵石二中初二

学习

立夏的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立夏的诗10篇,内容包括立夏的诗有哪些,立夏的古诗词10篇。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力量麦子锄头谷。锄草不论遍,越锄越好看。护根草,长到老。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丰产不丰产,全靠掏垄眼。要想虫害少,除尽田边草。地边锄杂草,病

学习

教师的诗歌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教师的诗歌,歌颂教师诗歌。用知识做露珠培育祖国花儿你是无私的蜡烛倾尽毕生精力版权所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你说桃李满天下是你一生的夙愿三尺讲台上的英姿飒爽是你永远的眷恋黑板上飞舞的是你的汗

学习

陆游的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陆游的诗10篇,内容包括陆游爱国的诗,陆游的诗示儿。陆游闲居乡村时,经常从事诸如拾柴、割草的体力劳动,他常常说自己是“作废身犹健,生涯学灌园”。后来,他虽然年高体弱,不能再干重活了,还要“拥杖木鸡啄”,做些养鸡、养猪的事务,活

学习

含花的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含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含花的诗句飞花令,含花的诗句古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来源:

学习

劳动节的诗歌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节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关于劳动节的诗歌,儿童劳动节的诗歌。你们用钢的意志把骄阳熔不化的石头狂风撞不垮的石壁暴雨穿不透的岩层钻破你们和隆隆的粉碎机一起唱着欢乐的歌唱出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你们为今天奠基你们为明

学习

酒的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酒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酒诗句飞花令,酒的诗句十首。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白日放歌须

学习

描写花的诗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花的诗句大全100句,描写花下美人诗句。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学习

写雨的诗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写雨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与雨有关的诗句,夏天的雨的诗句。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3.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