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雨的诗句10篇

写雨的诗句篇1

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心中有爱,所以走得更远。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写雨的诗句篇2

通过诗词中“雨”这一意象,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不同诗词中写雨句子的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雨是天空的眼泪,雨是河流的源头,雨也是诗人的笔墨。

雨从《诗经》中姗姗走来,传送着悲欢离合;雨从唐诗中款款走来,寄托着爱恨离愁;雨从宋词中纤纤走来,蕴含着人生况味。她,曾在王维的笔下飞舞;她,曾在陆游的梦里放歌。志和在斜风细雨中沉醉,元稹在寒窗冷雨中哀叹。因了雨,迁客骚人多了一份情感的寄托,才子佳人多了一份浪漫的情怀。雨中飘洒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飘洒在远古天空中的一场雨。

一.阅读欣赏《诗经・风雨》,领会“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指名读。思考:诗中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场景?

描写了一位女子与久别的意中人相聚的情景。

2、女生读。思考:诗中的风雨起什么作用?

以哀景写乐,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气氛,烘托出了女子忽然见到久别意中人的欣喜心情。

3、研讨:

(1)“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后一句都是“以乐景衬悲”,诗句脍炙人口,给读者留下了深切的感受。

(2)反复吟咏的好处。

本诗一咏三叹,逐层递进,反复咏叹,更加突出女子见到意中人的欣喜之情。

4、齐声读。

小结过渡:

《诗经》中的雨凄凉而幸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诗人,撩拨着他们的才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从唐代和宋代天空飘落的两场雨。

二.比较阅读欣赏《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和《约客》,理解先叙事后写景与先写景后叙事这两种不同的写景形式。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指名读。男女生各一名,看谁读得更有韵味更精彩。

2、研讨:

(1)“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闻》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用“残灯”“冷雨”“寒窗”等意象,融情于景,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及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2)《约客》中的雨是“焦躁”的雨还是“闲适”的雨?

“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用貌似内心焦躁的动作,反衬出诗人闲逸的姿态。约客不来,听夜雨沙沙,蛙鸣池塘,也别有一番风味。宋代文人追求闲适淡泊,从下面一些诗文中不难发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崖前未有桂花开,观里闲寻道士来。――赵师秀

松江几闲客,日夕听波鸣。――赵师秀

(3)两首诗一首后写雨一首先写雨,各有怎样的妙处?

《闻》诗先叙事后写景,情景交融,在凄风冷雨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担忧与挂念,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约客》先写景,后叙事,缘情设景,在雨落蛙鸣的背景中,引出诗人的闲适人生,韵味绵长。

3、朗读背诵。

小结过渡:

宋代的雨飘洒进崇尚闲适、淡泊的文人心中,迸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催生了许多写雨的华章,而其中独步词坛的则是宋末元初的词人蒋捷写的《虞美人・听雨》。

三.阅读欣赏《虞美人・听雨》,理解相同的意象在同一首词当中表现的不同的情感。

虞美人 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指名读。思考:词中写了几幅画面?

三幅画面

2、听录音。思考:词中写了哪三幅画面?(可以从时间、地点、境况三个角度概括)

少年寻欢作乐享受陶醉;壮年四处飘泊触景伤怀;老年寂寞独居孤独悲苦。

3、集体读。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三幅画面的特点。

浪漫,沧桑,无奈。

4、总结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高度的浓缩性,鲜明的画面感,高超的技巧性。

小结过渡:

雨滋润了诗人的心田,雨激发了文人的情怀,雨浇灌了诗歌的原野。雨洒落在诗的国度上,汇成了一条大河。

四.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写雨的诗句?

2、朗读并选择背诵下列写雨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赏析交流。

运用这样的句式:我喜欢“ ”,因为这一句中的雨 ,表达出了诗人 。

示例:我喜欢“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因为这一句中的雨清新、细腻,雨中融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小结过渡:

中国现代的诗人也钟爱写雨,酷爱吟雨,其中给后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戴望舒的《雨巷》了。

五.欣赏视频《雨巷》,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意象。

淅沥的小雨,悠长的雨巷,淡淡的哀愁,惆怅的姑娘,诗人用这些朦胧优美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诗意盎然的境界,也为自己留下了“雨巷诗人”的美名。

六.课堂小结。

下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带着情感把它采撷到诗里,创设成了优美的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相同的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传送出不同的情感。雨和风、花、雪、月等美好的事物一起,都成了诗人的心爱之物,汇成了诗意的海洋,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诗意的栖居,尽情享受着诗意的芬芳!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我非常喜爱的校园歌曲《三月里的小雨》,与大家一起分享。

七.播放视频《三月里的小雨》。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古诗词阅读欣赏课,旨在通过对五首诗词中“雨”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不同情感,进而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雨,飘洒着诗情,流淌着画意。雨是富有浪漫气息的一种物象,为迁客骚人钟情之物,也倍受普通百姓青睐。触摸春雨,感受爱意温情;沐浴夏雨,享受舒心酣畅;凝望秋雨,涌动才思诗情;品味冬雨,回眸人生况味。听雨、观雨、吻雨、品雨,都能给你心灵的悸动。选择“雨”作为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切入口,无疑为学生找到了一把打开写景诗歌大门的钥匙。学生在读雨、赏雨、品雨中读出了雨的多情、赏出了雨的浪漫、品出了雨的意境。一节课,学生畅游雨中诗海,愉悦地读、尽情地赏、快乐地品,在诗中乐而忘返。身为语文教师,愿做那位永远的“丁香”,在诗巷中带领学生尽兴踱步。

写雨的诗句篇3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一般考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酬赠送别、思亲怀远、咏史怀古、征战戍边这六类诗歌,从2011年高考的情况来看,又以前三类出现的频率较高。下面以2011年高考真题为例,谈谈怎样备考这三类古代诗歌。

例1 (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略)

这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考生赏析时应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写作风格,全面赏析。

参考答案 (1)蒙蒙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略)

备考提示 写景抒情(山水田园)诗,往往是先写景后抒情。一般而言,景物描写中虽然熔铸了诗人的情感,但要品出景中之情,必须对全诗传达的情意有一定的把握,才能因景悟情,探明奥妙。读此类诗,直奔抒情句往往可以快刀斩乱麻,可以较便捷地观照诗人的内心世界。

例2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颈联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澈和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尾联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参考答案 (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备考提示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手法,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用比拟、象征等手法。抓住这些方面去解读,考生就能较快地找到答题方向。

例3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一幅烟雨归雁***。第二句和第三句承上,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第四句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醒悟,知道错把画境当做真境。

写雨的诗句篇4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987年5月。海峡两岸行将开放而尚未开放。离乡去国旅居台湾近40年的湖南衡阳籍名诗人洛夫。给我寄来了他的新作《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在引用《诗经・小雅・采薇》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为诗前小序之后,这首长达120余行的抒情长诗的开篇即是:“君问归期/日期早已写在晚唐的雨中/巴山的雨中/N载我渡我的雨啊,奔腾了两千年才凝成这场大雪,落在洞庭湖上,落在岳麓山上,落在你未眠的窗前。”往事越千年,当代诗人洛夫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汲取了诗的灵感,让自己歌喉乍启即不同凡响。

李商隐(约813年一约858年),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自祖父起迁居荥阳(今属河南郑州市)。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当时牛(僧孺)、李(德裕)***争激烈,李商隐娶属于李***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女为妻,为牛***所憎。卷入***治斗争旋涡之中,一生沉浮不定,仕途坎坷。罢官后闲居郑州,郁郁而终,时年仅四十余岁,尚在大有可为的壮年。

李商隐是晚唐诗之重镇,与杜牧齐名,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除以诗名世之外,李商隐复擅骈文,他与也以骈文著名的温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如李白在同祖兄弟中“排行”第十二,故世称“李十二”),所以他们的骈文时号“三十六体”。李商隐最优秀的诗作,是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悱侧的爱情诗,从今日的流行歌曲《昨夜星辰》里,都可以听到他《无题》诗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的遥远的回声。他的部分作品因寄托太深多用典故而不免流于晦涩,但多数作品构思精巧,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情韵悠长。他的绝句深细缔邈,克服了中唐一些绝句平直浅露的弊病,他的律诗典丽精工,是继杜甫之后在律诗特别是七律创作方面成就最大者。在他现存的250余首绝句中。有许多咏史、怀古、写景以及抒写爱情主题的名作,如:“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问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咏史》);“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楼上黄昏望欲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

写雨的诗句篇5

来在沪上的雨夜里

听街上汽车逝过

桅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

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

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

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

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

孟姜女寻夫到长城

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戴望舒的《雨巷》,同样是江南雨中的情调,这首诗似乎不逊戴望舒。戴诗的旋律美,意境美,这首诗一点不缺。而这首诗节奏的自然,以及意境的独创似乎还胜戴一筹。戴诗以调子取胜,其意境却是某些旧诗句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稀释。《雨巷》虽然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而实际上仍脱不了旧诗的痕迹。林庚这首诗则不同,它如同废名所说,不是旧诗那种情生文、文生情的制作,也不是从旧诗里借鉴的情调,而是富于自己的性情,是触景生情的产物。但这首诗又有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地道的中国诗,懂得的人一望而知。

诗的题目是“沪之雨夜”,这个“沪”字值得玩味。我以为一个“沪”字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沪代指江南。江南多雨,富于雨的情趣,是一种水文化。废名说:“林庚是福建人,但他是不是生长在福建我还不知道,他是在北平长大的确是知道的,凡属南方人而住在北方沙漠上,最羡慕江南,江南对于他们真是太美丽了,无论在他们的想象中,或者有一天他们到江南去了,所以林庚的《江南》有云:‘满天的空阔照着古人的心,江南又如画了。’”废名正是看到了江南这一点才说这番话的。江南因为多雨而美丽,而照着古人的心!其二,沪(即上海)又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大都市,最富于现代气息。两层意思本来有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因为如画的江南与现代化都市之间并不协调。然而在林庚的笔下,现代与古典,都市与乡村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用他神奇的笔,为我们营造出极富韵味的现代意境。在现代里寻找古典,将传统融入现代,这就是这首诗特殊的审美效果。

除了“沪”,“雨夜”这两个字眼也很富于诗意。这两个字使我自然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雨夜总是很富于情调的。我很怀恋故乡的雨夜。特别是春季,天气微寒,躺在床上,蜷缩在被窝里,听一阵雨声从瓦上飘拂而过,间有萧萧的风声,真的非常适宜于遐想,适宜于念远。所以古人喜欢写雨,我的印象中,写雨写得最好的诗句之一,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将人生的变幻与听雨结合在一起,透露出如许的感慨。所以“沪之雨夜”真的是一个好题目。选题好,写得也好,旧题材能够出新意,林庚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诗分两节。第一节着重写室内听雨之感。“来在沪上的雨夜里”,“来在”一词说明诗人并不是沪上的居民,他不过是个客居者,是个外来者。因为废名的介绍,我们知道他来自北平,来自少雨的沙漠之地。所以“来在”一词也隐含着一种欣喜。“来在”雨夜,来在沪上的雨夜里,不是来在沪上,省去了地点,直接进入到一种情境中,使人感到这不单是一种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文化的怀想,心境的贴近。沪上的雨夜是什么情调的雨夜呢?诗人写了句“听街上汽车逝过”。我觉得这句特别好,特别准确,准确传达出沪上雨夜听雨的韵致。上海固然是大都市,但终归是江南,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听雨,同样给人一种寂寥之感,而这种感觉借汽车的声音传达出来,不仅富于现代气息,是信手拈来的意象,同时也有鸟鸣山更幽的意思。我想这样的体验都市中人应该都有过,平日里常被忽略的汽车声,会因为雨而清晰起来,并且变得不那么刺耳。为什么会如此?我想一则因为空气的澄清,二则因为心绪。可能夜雨导致不眠,特别容易听到车声,而车声反衬出雨夜的静谧。这是典型的在新的意象中传达出旧的情调的例子。下面一句“桅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朋友中有人不解这一句,认为未免太夸张,桅间的雨漏怎么可能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壮观?其实这就是不会读诗的缘故。“高山流水”本来是一个典故,是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置换为“友情,知音”等意思,诗人借此不过要表现雨和自己的关系,他们之间就有着高山流水的情韵。“高山流水”还可以理解为高雅,则此雨漏之性质便可想而知。总之,我们不能从表面的水流上去理解这一句,如此则是呆解。末句“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这句话似乎有点突兀,其实正是上面诗意水到渠成的结果。既然这雨如此之美妙,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既然要出去走走,那自然要撑着杭州的油伞了,因为那才能够体味江南雨之情趣。如若是我们现在的布伞,其声其色其情都不对,还不如就窝在家里。废名“西湖的雨景必已给诗人的想象撑开了”,是的,这一句很自然地将沪上的雨景引到了西湖,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第二节应该是行于街中之所见吧?当然亦有所闻。“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我觉得这也是现成而好。大凡都市的街景,天晴之时总给人灰仆仆的感觉,而下雨天,经过雨水的冲洗,街面往往比较整洁,也算是赏心悦目之一种。特别是柏油路,那种黑色经过了雨水的洗刷,岂不是黑得更加明亮?这也是都市常见的物事,经诗人点染,也成了很好的抒情元素,观察之细,体验之切很少见。这句写所见,下句则是所听。听了什么?“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南胡是什么胡?恕我孤陋寡闻,猜想大概总与二胡差不了多少吧?这种乐器一定也有二胡的悠扬婉转,期期艾艾,所以诗人用了一个“幽怨”来表现。既是婉转的琴声,又是深巷的楼上,衬着街灯,伴着雨声,还有比这更和谐的情景吗?李商隐的诗句:“红楼隔雨相望冷,朱箔挑灯独自归”,虽然与林庚的情调有别,但骨子里又似乎相通。这个雨中的南胡拉了什么曲调?是“孟姜女寻夫到长城”。这也是很富于悲剧气息的传说,与江南水文化相辅相成,是江南文化构成元素之一。妙就妙在一句“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谁不关心?拉琴的人?诗人?城市居民?我觉得都不是,诗人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不经意,不刻意。这里有诗人的辨识,初只有琴声,只是觉得好听,细听才知道是孟姜女的旋律,而这个旋律并不具有真实的内容,只在情调上与沪上的雨夜相适应。这琴声也许多少带给诗人一点客居的清愁吧?也许未必,但美是无疑的。

这首诗得到了废名的高度评价,竟许之以“神品”。废名说:“这种诗很不容易有的,要作者的境界高,局促于生活的人便不能望见南山,在上海街上忙着走路的人便听不见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若听见也不过是贩夫走卒听见楼上有人拉胡琴而已,诗人则是高山流水,林庚一定在北方看见过万里长城,故在上海的夜里憧憬于‘孟姜女寻夫到长城’了。”废名说得有趣,并且与陶渊明相提并论,废名的心也是澄净的。

写雨的诗句篇6

诗言志,无情不能为诗。诗需要景,无景则情无所依。诗若单纯写情,就像一棵树不长绿叶,形象干枯;诗若单独写景,则像一个草人穿上华丽的衣裳,灵魂却无。融情入景,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诗的境界。

我们看一下中国诗的特点。

“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朱光潜先生三句话道尽了中西方诗的差异,也高度概括了中国诗的特点――委婉,微妙,简隽。这六个字,再浓缩一下,就是两个字――含蓄。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相对于西方洋洋洒洒的诗歌“巨厦”而言,中诗是“微雕”的艺术。诗体的限制,正好让诗家们在有限的字数里寻找无限的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诗学精神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是中国诗人所追求的“含蓄之美”之所在。

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的观点,代表了西方人对中诗的理解:中国诗人擅长谜一般的含蓄陈述――在情感表达上遵循抑制法则,寥寥数笔往往描绘出一种感情充沛的境界,读者需去寻绎字面下隐藏的真意。

林从龙先生在《诗苑寻芳》中谈到这一点时,以《诗经・采薇》中的四句诗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说,从表面看,这四句话是写景;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戍边士卒深沉的感情。前两句抒发了征夫背井离乡时对亲人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则反映了征夫沙场归来时的颓唐晚景。诗含蓄,深沉。景语即是情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起句点题,第二句是诗人无限羁思离愁的集中表达。“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古为蛮荒之地,凄凉之地,官员被贬谪之地。诗人此时身在异乡,远离故土,思念之愁,寂寞之苦,日日夜夜无不噬啮着他的心灵。因此,只“巴山”二字,已让读者咀嚼到了诗人一腔的孤寂与郁闷。“自古逢秋悲寂寥”,而从后五字中的一“秋”字,我们可以想象出,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季节,诗人犹羁旅天涯,归期遥遥,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了。但这些信息只是“地点”与“时间”,惹人愁思的、令人肝肠寸断的是“夜雨”,是“秋水”。

漫山连绵的夜雨,倚窗无寐的旅人,一池高涨的秋水,寥寥几字,让我们如临其境,所表达的愁怨,亦感同身受。夜雨是愁,秋水也是愁;夜雨无尽,愁亦无尽;秋水在涨,愁亦在涨。诗句委婉,含蓄,隽永。不着一“愁”字,而字字是“愁”。

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是运用“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典范。

诗人羁旅异乡,夜泊霜江,一轮惹人愁思的秋月刚要落下山去,栖乌乍起,并伴之几声凄厉的啼叫。本来已是夜寒逼人,难以成眠,此时更孤寂难耐了。但张继描绘景致的诗笔并未至此而止。几处光焰闪烁的渔火,渔火映照下的红叶稀疏的枫树,与前面句中的残月、惊乌,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而这些景物无一不使“船”中“客”黯然神伤。一切的“景”都与“情”联系在一起。

若按绝句“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就要转到“抒情”上来。如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如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但张继则继续写景,于是就有了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全是写景,但细致分析一下,就可窥其中奥妙:夜半,表面是指时间,实际则暗指了诗人夜半尚未入眠的状态;客船,则表明人在旅途。夜半的钟声是凄清的,是令人神伤的,从遥远的寺庙中一声声地荡来,带给一位异乡游子的,可谓是温柔的伤害!

优秀的诗人,多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武元衡《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满洛城。”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格磔声。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写雨的诗句篇7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写雨的诗句篇8

⑴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敢髙声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吹草低见牛羊。

⑹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⑿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⒁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 ,忙趁东风放纸鸢。

⒃牧童骑黄牛, 。

⒄知有儿童挑促织, 。

⒅窗含西岭千秋雪, 。

⒆在课内课外,你一定学了不少古诗词,请你用积累的古诗句来表达下面的各种感情。

①写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夏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冬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属于汉乐府的是( )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下列词人,属于豪放派的是( )

A.辛弃疾 B.柳永 C.秦观 D.晏殊

4.《天净沙o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5.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下句是( )

A.轻舟已过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6.下面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

A.春潮带雨晚来急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春来江水绿如蓝 D.春风不度玉门关

7."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髙。"这里的"三父子"指的( )

A.苏洵、苏轼、苏辙 B.曹操、曹丕、曹植 C.班彪、班固、挺超

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中,"红"是( )

A.红色 B.花 C.树叶 D.树枝

9.下列写月的诗词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0.下面诗句属于劝人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

A.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下面对诗句描写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夏)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秋)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

12.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是"比"的意思,唐代诗人杜牧 《 》中"__________"(诗句)中"于"字,也是"比"的意思。

1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于借对__________的吟咏,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道德追求。

14."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西湖的______________;最后两句则把西湖比作"____________"。这首诗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朱熹在《 》一诗中以"活水"为喻,告诉我们要想使知识愈来愈渊博,就需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16."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的意思是_____,"润物"的意思是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春雨______的特点。

17.当人们说起一个人年纪轻轻就才华出众、引人注目的时候,往往引用杨万里《小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开发大西北,我们实现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战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用《敕勒川》中的诗句填写)

19.《望岳》中最能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有人浪费粮食,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劝导他。

2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古诗。

22.当我们即将远行,念及母亲的深恩,又觉得难以报答时,常会很自然地吟诵起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____的《 》。

23.俗话说:*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____________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4.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 "来表达对离别好友的祝愿。

25.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说他: 。

26.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及诗歌题目。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季节 诗歌题目《 》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季节 诗歌题目《 》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季节 诗歌题目《 》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季节 诗歌题目《 》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季节 诗歌题目《 》

27.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唐o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写雨的诗句篇9

什么是诗眼呢?吴大受《诗筏》云:“诗有眼,犹弈有眼也。”“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这里的诗眼,就是炼字,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

就诗歌而言,诗眼可能有下面三种情况:(一)全首诗的诗眼,即体现全诗主旨或情感的最精采的词;(二)一句诗的诗眼,即一句诗中最精采、最能表现诗的境界或情感的词;(三)不是所有的诗都有诗眼,有的诗有诗眼,而有的诗没有诗眼,诗的情感体现在全诗词的组合上。

如何鉴赏诗句的诗眼呢?鉴赏诗句诗眼的方法大致有四。

(一)最能突出诗句的境界的词就是诗眼。

所谓境界,如王国维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王国维对宋祁《木兰花》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句评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从境界来看,这个“闹”字应是这句的诗眼。一个“闹”字,写出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境界:那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杏花,争相绽放,火红而热烈;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争相逗趣,仿佛那嗡嗡之声、和鸣之音能听到似的。

又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就是这两句的诗眼,一是描写出烟波浩渺、气象万千、湖浪壮阔的洞庭湖之境界,二是写出诗人鉴赏大湖时开阔豁达、奔放震撼的胸襟之境界。

《过香积寺》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两句中的诗眼,从境界看,分别是“咽”和“冷”。“咽”、“冷”形象地显示出山中幽静、清冷的境界: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而幽咽之声,显示山林的清幽;日色照在青松上,显现青苍而疏淡之色,衬托树林的恬雅。

(二)能突出诗题目的词就是诗眼。如: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题目是“早梅”,诗中的“一”能体现“早”。从题目考虑,作者用“万木冻欲折”“前村深雪里”来反衬梅花“一枝开”:皑皑白雪厚厚地盖着大地,许多树木冻断了,只有那孤独的梅根暖气独自升腾,一枝梅花迎雪开放,随风送了缕缕幽香;接着采用正衬:远处飞禽也悄悄来窥视这朵白梅。所以,“一”字突出了梅花开得早,就是诗眼。

(三)能集中体现了全诗的情感的词就是诗眼。如: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用了拟人手法,“怨”字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关键词,故“怨”字是这首诗的诗眼。

为什么会“怨”呢?一是环境的孤苦。这座孤城远在黄河之上,高高的似乎与白云相连,四周都是很高很高的山,见不到青青的杨柳,看不到勃勃的生机,送别故人也没有杨柳折枝。二是士兵孤苦。有家难回,音讯难通,只能与白云、孤城、山岚相伴,只能吹吹羌笛,发出呜呜怨恨之音。三是感受不到朝廷的关爱。守在边远之地,见不到朝廷对这里关怀抚慰之意,此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另一深层含义。可见“怨”字是全诗情感最集中的词,也就是诗眼。

(四)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词就是诗眼。例如: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呢?应该是“涨”字。从题目看,夜雨寄北,“涨”字最能体现“夜雨”。

从全诗主旨看,这首诗是对亲人思念自己的回答,更是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而这个“涨”字,正能表达这一主旨:巴山这一带下了夜雨,雨下得很大,秋池也涨满了,难以回去,什么时候雨停,不得而知,你问的归期,只能说“未有期”;再说,巴山夜雨大,家乡是否也夜雨大呢?如果也像这样下着大雨,这实在令人担忧,这更增加对亲人的思念。诗人期盼着见面“共剪西窗烛”,更期盼在见面之时话一话“巴山夜雨时”,因为那是一个不平静的雨夜啊!这个“涨”字包含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主旨,岂不是诗眼?

当然,上述四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

有的诗既有全诗的诗眼,也有每句诗的诗眼,全诗的诗眼统领全诗,统领每句诗的诗眼。例如:

宫词 薛 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

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

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这首诗全诗的诗眼是“望”字。用“望”字统领全诗,下面几联写的是望而不来的感受。

首联写宫女在楼中很早就妆扮好,像盼望仙人那样盼望君王的到来,望眼欲穿。颔联两句各有其诗眼,分别为“冷”、“长”二字。宫门上的金兽形的门环被紧锁着,“连环冷”,寂静而冷清,足见其凄冷;铜龙滴水以计时,“昼漏长”,孤独而漫长,足见其难耐。“冷”“长”二字,写出了宫女的凄冷、孤独、难耐的心境,那是因为君王不来。因君王不来,才“望”君王。

颈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还”、“更”。“还”“更”字写出了这样境界:宫女“云髻罢梳”,但依旧对照镜子看哪一处还不令人满意,怕自己的妆扮、容貌不如别的宫女;为了君王的到来,罗衣大概换了几次,都不满意,这次没换前,就在其上增加香气,希望能引起君王的宠幸。这一切动作都是为了“望君王”到来。

尾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窥”、“扫”。“遥窥”,远远的偷偷地看,想看又怕的心理。为什么?因为望君王宠幸,故想看;因为是“正殿”,不许看,故窥看。看到了什么?“袍袴宫人”在“扫”御床。看来,君王又不来了,望眼欲穿,却大失所望,心又一次冷了。

整首诗由”望”字起笔,写环境的凄冷、时间的漫长,这是“望”的起因,也是望而不来的结果;接着写“还对镜”“更添香”的精心妆扮,是为了“望”到君王时所作的精心准备;最后写窥看后发现君王不会来了,大失所望,与颈联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全诗由盼望到失望,写尽了宫中诸多女子在渺茫的盼望中,孤寂、凄冷地消磨了自己的一生时光。她们是君王的牺牲品。可见,“望”字统领“冷”“长”“还”、“更”“窥”、“扫”等字。

五言律诗也有一字统领全诗。例如: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诗眼是“好”字。一是暗扣诗的题目“喜雨”的“喜”,二是统领全诗。全诗围绕“好”字展开:一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春天正需要雨水,恰好春雨来了;二好它悄悄而来,滋润万物细细无声;三好夜里下不停,下得充足、透彻;四好天晓时花朵带湿而怒放,锦官城花朵重重,花且如此,禾苗生长就可想而知了。好字又统领各句的诗眼:知、生、潜、润、俱、独、湿、重。

诗眼在诗中的位置,古人认为七言诗句在第五字,五言诗在第三字。这一判断反映了一般的规律,如“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字,“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怨”字,“望仙楼上望君王”的“望”字,都是七言诗的第五字;“昨夜一枝开”的“一”字,王维的《过香积寺》第三联的“咽”、“冷”二字,都是五言诗句的第三字。但是古人这种说法也不尽然,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三句诗的诗眼都是最后一字。又如黄庭坚的“高蝉正用一枝鸣”诗眼是“用”字,诗中的第四字。杜甫的《春夜喜雨》的“好”字是第一个字。

诗眼,从词性来说,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或数词。不再列举。

推敲诗眼,也可采用戴帽法,就是用一些近义词更换来比较优劣。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譬人急买帽子入市,出其若干,一一试之,必有个恰好者。能用戴帽之法,则诗眼靡不工矣。”炼词之法,的确可以采用戴帽之法,这样可以比较优劣。如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采用戴帽法,初用“到”,继而用“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最后定“绿”字。

写雨的诗句篇10

一、就分值而言,从6分到17分不等。其中,6分的为重庆、福建两卷,7分的为湖南、广东、浙江三卷,8分的为安徽、湖北、四川、天津、山东、江西、上海、全国大纲八卷,10分的为江苏卷,11分的为辽宁、全国新课标两卷、17分为北京卷。看来,8分为常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北京卷,不妨一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秸①

张耒[宋]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秸:张耒二子张、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⑴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⑵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其中,让我们感到出新的是13题。这道题新在要我们联系实际来谈,新在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新在分值竟高达10分。这样的题目,在来年的高考中,会不会也出现在别的试卷中,值得我们关注。

二、就作者而言,唐朝的选了杜甫、储光羲、周朴3人的;宋朝的选了欧阳修、张耒、刘敞、苏轼、黄庭坚、周邦彦、陈与义、华岳等8人的,其中苏轼、黄庭坚出现在两套试卷上;明朝的选了高启、张弼2人的;清朝的选了厉鹗1人的;上海卷从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选了《明月何皎皎》。看来,2011年高考,宋朝诗人的诗作出现的最多。就这些诗人而言,其中有好多是我们并不熟悉的。之所以选这些人的诗歌,该是为了避免被人们猜中题。就是我们熟悉的诗人,除了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外,其他的也是我们陌生的,自然这也是为了避免大家猜中题目。明白了这些,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心中自然也就有数了。

三、就题目设计数量而言,一般是两个题目,一个题目的是特例,这就是湖南卷,我们不妨一看: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虽然题目仅一个,但分值并不小,为7分,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答深答透,具体体现在字数上,绝对不能三言两语就完了,要尽可能多一些,具体的说该不少于五六十字。

三个题目的为北京、湖北、天津、江苏、上海5卷。其中,北京、上海各有一个选择题,其他全为主观题。

四、就设计题目所用诗歌数量而言,一般是用一首诗歌,有时候也用两首。用两首的时候,其实是要我们进行比较阅读。如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比较阅读,一般是要我们回答同中之异,湖北卷给的刘敞的《登城》和苏轼的《望湖楼晚景》,都是写景诗,而且都是在楼上观览雨景,也就是说属于同一题材。但这并不是说在所写内容、写法、风格等方面没有区别了。现在就是要我们回答这些不同。怎样回答呢?最为重要的还是去认真阅读所给诗歌,在读懂的基础上给以比较,找出其不同,诉诸成文。大家不妨仔细研究下面的参考答案,看一看,想一想,肯定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参考答案】

(1)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3)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 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现其壮观。

五、就题目设计类型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我们回答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安徽卷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福建卷要求“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广东卷要求“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江苏卷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江西卷要求“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国大纲卷要求“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全国新课标卷要求“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山东卷问“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但毕竟是可以分类的。平日我们作一梳理,知道有“思念、愉快、欣慰、悲伤、愤怒、羞愧、自豪、感激、遗憾、热爱、同情”等种类。考试答题的时候,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从中选择作答。

有相当一部分涉及了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如江苏卷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江西卷问“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全国新课标卷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福建卷“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安徽卷要求“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

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是有限的,我们平日也该作以整理,记忆在心,以备考场上答题调出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有:动静结合、前后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侧面描写、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渲染、象征、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照、设问、对偶、借代等。

再从不同角度切入,对2011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特点进行综述后,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说一说读懂古代诗歌的方法。因为读懂是答题的前提和关键。如果读不懂,那么一切还是等于零。

谈到古代诗歌的欣赏,一些同学总露出畏难情绪。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难的,只要我们能够给古代诗歌正确定位,就是古代诗歌不过是一则短而又短的特殊的文言文罢了。说短,七言律诗不过56个字,五言绝句才20个字。这么说来,又有何难?有何特殊呢?我们也谈四点,也就是送给同学们能够开启古代诗歌之门的四把金钥匙。

1.特殊在古代诗歌用的一些词语都打上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一些文化印记。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古诗一旦翻译成外文,往往就走了味。举例来说,松梅竹菊往往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也就是说古人常用其来表现志向、气节。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可在古人眼里也是有生命的,看到月亮便勾起自己的思乡思亲的情怀来,你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无一不是这样。杨柳传递的则是依依惜别之情,最早《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往后王维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莫不如此。梧桐与杜鹃又都与凄凉分不开,落花与流水又都与愁绪分不开,作为候鸟的大雁又往往触动游子的乡愁。总而言之,这些表示自然之物的词语,都寄寓着一些特殊的情味,且得到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认可。我们读诗注意到了这些特殊的词语,可以说也就拥有了开启古诗欣赏之门的一把钥匙。

2.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语序,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古诗中也有这些现象,但说起来应该是比这复杂得多。因为古诗特别是近体诗要讲押韵,要讲平仄,也就是说,语序要为押韵、平仄开路。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归浣女”,应是浣女归;“下渔舟”,应是渔舟下。“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应该是“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下句应该是“一月夜飞渡镜湖”。“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上句应该为“空自许塞上长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后两句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写雨的诗句10篇

学习

中秋节晚会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晚会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晚会开场白精彩10篇,中秋晚会速览。在省级战略**实施的推动下,在工业崛起、兴区强市的号角中,经过七年的发展,开发区已逐步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来投资的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先导

学习

心神不定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心神不定10篇,内容包括心悸心神不定,最近心神不定。3、失张失致: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4、心旌摇摇: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5、若有所丧:若:好像。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学习

童话大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童话大王10篇,内容包括童话大王故事100篇,童话大王的故事大全。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安徒生都是从他的童话开始,但是读了刘麟先生翻译的《丹麦文学史》中关于安徒生的章节后,你会发现习惯被描绘成把一生奉献给了童话创作的和蔼

学习

二年级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二年级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二年级工作计划表,二年级第一学期工作计划10篇。1、双合率达100%,平均分争取全镇第一。2、争取评为示范教研组。三、工作重点1、努力使全组教师成为一个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团结合作

学习

市场调查与预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调查与预测10篇,内容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资料及整理,市场调查与预测总结1000字。2改革思路2.1课程改革的目的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调查分析报告撰写、预测分析报告撰写等模拟

学习

重阳节标语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重阳节标语10篇,内容包括为重阳节写标语,重阳节电子屏标语。3、关心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作用4、落实老年优待***策保障老人合法权益5、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共同创造和谐湖城6、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7、重视老龄工作

学习

我的世界观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世界观10篇,内容包括我的世界观是一篇科普文吗,我的世界观有哪些观点。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削弱几千年官本位等封建专制观念,与世界文明接轨,一点儿没有错,一步一步走下去,中国大有希望!本期“封面故事”《约翰

学习

再见了亲人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再见了亲人10篇,内容包括再见了亲人小金花,再见亲人阅读题。再见了,亲人!再见了无私奉献的战士们!列车呀,请慢一点开,然我们在与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待一会儿!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城西小学五年级:杨智立

学习

初二数学问题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数学问题论文,内容包括初二数学论文题目大全,初二数学教学论文题目。一、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当中,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意义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

学习

难以忘怀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难以忘怀10篇,内容包括难以忘怀的事初中篇,难以忘怀的记忆100个。3、烟花虽然一瞬即逝,但其短暂美,总教人难以忘怀及津津乐道。4、难以忘怀初次见你,一双迷人的眼睛。5、在陶行知看来,每个儿童都是天才,他们一点不比我们成年人差

学习

空山鸟语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空山鸟语10篇,内容包括空山鸟语特别篇,空山鸟语100种。此时,音乐已停,但我仍然置身于美妙的旋律当中:美丽的大自然,自由幸福的鸟儿,美好的生活,多么令人神往!小学白云飘飘网作文

学习

关于自信的名言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自信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自信的句子励志名言,适当自信的名言警句。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4、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伊壁***鲁5、无论如何,“流言”总

学习

节能宣传周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节能宣传周10篇,内容包括节能宣传周的资料,节能宣传周如何举行。一、成立专班,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我镇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的组织领导,镇***府成立了工作专班,扎实做好节能工作,开展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二、召开会议,

学习

三八放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三八放假10篇,内容包括三八放假群通知文案,三八放假文案怎么写。1.妇女节不放假违法吗?妇女节不放假不违法。因为3月8日妇女节是部分公民放假节日,并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因此不一定要放假,但是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学习

思念亲人的诗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思念亲人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思念亲人的诗句经典十篇,思念亲人的诗句十首。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6、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7、静忆家人皆万里,独

学习

写月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写月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含有月字的诗句,借月抒怀的诗句。月夜花朝、秋月寒江、华星秋月、吟风弄月、十冬腊月、步月登云、花辰月夕、日月无光、日就月将、日异月殊、年深月久、月晕而风、朗月清风、月夕花朝、面如满月、花

学习

母亲的诗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母亲诗句十首,母亲的诗句有什么。4、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5、***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6、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7、将母邗

学习

元旦诗句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元旦诗句集,元旦日出诗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

学习

重阳节的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重阳节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重阳节的诗句最经典的,重阳节的诗句王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陈志岁)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

学习

写水的诗句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写水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写水的诗句大全三百句,含有水字的诗句。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习

思乡的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思乡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思乡的诗句小学,回家思乡的诗句。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6.

学习

水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水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水的诗句大全100首,水倒流的诗句。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5、横看成岭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