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第1篇

究其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轻“言”重“文”,简略地讲一下字词,然后讨论分析,结果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所谓“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换句话说,目的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那么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课堂就应重视基础教学,牢牢抓住基础教学。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词句教学为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懂文章内容”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特别要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重视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中,首先要重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教学中要将出现的同一词的不同义项进行整理。如教学《鸿门宴》可以整理出“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义项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中为“所以”;“幸”:“妇女无所幸”中解释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故幸来告良”中解释为“幸亏”;“辞”:“卮酒安足辞”中解释为“推辞”,“未辞也”中解释为“告辞”,“大礼不辞小让”中解释为“计较”等。也可以将不同篇目中的相同义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特殊词的理解,如,“***”:驻扎(“晋***函陵”《烛之武退秦师》、“沛公***霸上”《鸿门宴》);***营(“从此道至吾***,不过二十里”,“沛公已去,间至***中”)。

文言文教学第2篇

究其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轻“言”重“文”,简略地讲一下字词,然后讨论分析,结果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所谓“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换句话说,目的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那么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课堂就应重视基础教学,牢牢抓住基础教学。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词句教学为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懂文章内容”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特别要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重视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中,首先要重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教学中要将出现的同一词的不同义项进行如教学《鸿门宴》可以整理出“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义项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中为“所以”;“幸”:“妇女无所幸”中解释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故幸来告良”中解释为“幸亏”;“辞”:“卮酒安足辞”中解释为“推辞”,“未辞也”中解释为“告辞”,“大礼不辞小让”中解释为“计较”等。也可以将不同篇目中的相同义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特殊词的理解,如,“***”:驻扎(“晋***函陵”《烛之武退秦师》、“沛公***霸上”《鸿门宴》);***营(“从此道至吾***,不过二十里”,“沛公已去,间至***中”)。

文言实词中还要抓通假字。通假字是阅读文言文的又一大障碍,通假字的教学要注意归纳一般出现的两种形式,一是形近字通假,一是同音字通假(有些音韵发生了变化)。通假字的教学不必花大力气去教,主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归纳,让学生体会。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归纳出同音通假,如“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无能为也已”的“已”通“矣”等;形近字通假,如“秦伯说”的“说”通“悦”。二是对常见的通假字有意识强调,如“反”通“返”(“延伫乎吾将反”《离骚》),“见”通“现”(“***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内”通“纳”(“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等。三是教会学生结合句意看,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一个词用本身的意思解不通,考虑通同音字或形近字,如“曲终收拨当心画”中 的“画”,可结合下句的“四弦一声如裂帛”来理解,“画”应是“划”。

文言文教学还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下车”的今义是“从车上下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官吏到任”(“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转》)。在一次测试中让学生翻译“彦光下车,发?`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学生翻译把“彦光下车”成“梁彦光从马车上下来”,如果我们能从基本的字句文化知识教学,让学生知道“下车”是指官员到任,那么就不会出现此类失误。古今异义,有词义扩大的,如“中国”,古义是“中原地区”,今义是“全中国”,“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今义是睡觉(包括各种睡姿),今义的“睡觉”在古汉语中用“寐”或“寝”(古汉语中的“睡觉”读shuìjué);有词义缩小的,如“丈夫”,“丈夫二十不取”中的义项为“男子”,今义为“夫妻中的男方”,“臭”古义为气味,今义指不好难闻的气味;有词义转移的,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原来指鼻涕的“泗”淘汰了,“泪”代替了“涕”的义项;有感彩变化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为“地位低而见识少”,今义指“言语、行为恶劣”,“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古义之“鸟兽的爪和牙”,今义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贬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具体句意,认真辨析,讲解清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知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重视文言虚词教学

文言文教学中还要重视文言虚词的教学。熟语说:之乎者也于焉哉,以其乃若则秀才。我们今天在学习文言文时,也就没有理由来放松这些虚词,《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重点掌握18个虚词,除前面提到的11个,还有“而且何因所为与”。

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析。如“而”,在“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中通“尔”,作代词,你的;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表假设关系;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再如“为”,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是动词“作为”,在“人方为刀俎”中是动词“是”;在“臣请为王言乐”中是介词,“给、替”。

教学虚词时,一要注意词性的变化,词性不同,词义和用法也就有相应的变化,要根据上下文意和具体语境来判断。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和“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前一个“以”是介词“用、拿”,后一个是连词“并且”。二要注意同一词性的不同义项。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中的“以”都是介词,前一个是“凭借”,后一个是“因为”。

虚词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把握词义词性的方法:一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二要从语法结构入手。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固定。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名词后的某某者的“者”表定语后置,“者”“也”连用表判断。

三.重视句子梳理

梳理句子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梳理句式。依据高考大纲的要求,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判断句分不用判断词的,如“青,取之于蓝”,“武,字子卿”;用“者……也”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有句末单用“也”的,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有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的,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用否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的,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被动句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句子让学生识记几种基本句型,再就是结合现代汉语知识,从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及相关虚词来把握。二是梳理古今异义,如“今欲以先王之***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中的“***治”是两个词,教学中一定要梳理出来。三是梳理词类活用。如果一个词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按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其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基本意义。一般来说,当一个词按本身解不通时,意义上无联系的是通假字,意义上有关的是词类活用。

四.重视信息筛选

筛选信息,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文章内容的综合概括,二是思想情感的把握,三是高考复习中的误点判断。

文言文的常规教学,应以概括内容为主线,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改变课堂枯燥的古汉语教学弊端。以探讨文章内容主线,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教学中要给定目标,要求学生筛选出人物、事件、感情、道理等信息,并提炼、表达出来。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新课标又要求“体会民族精神”,那么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就不容忽视。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并能正确评论。这样也就收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要潜移默化,忌过于直白的说教。

在高考复习中,一要重视信息筛选,二要重视误点判断。误点判断要找准信息点,防止张冠李戴、已然未然相混等。

文言文教学第3篇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对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作出理性的思考。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以传授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出发点,借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狠下功夫。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与“感悟”能力,同时也督促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积累”任务。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文言文离我们比较久远,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乃至熟极而诵,他们就会从中领悟出一些规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诵读与积累的基础上,情感的激发与共鸣也就产生了。

其次,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务必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学习过程,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学生的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第一个“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再者,重在方法指导,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叶圣陶有句名言,叫做“教是为了不教”。“导学”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习,以最终达到不教。比如要求学生“抄”“读”,教师必先作出范围与程度的要求等等。“导学”的做法,还可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如教《六国论》,可指导学生拟出其结构***;学《鸿门宴》,教师又可先就项羽或刘邦的形象作出分析以示范,再让学生分析其他几个人物形象等等。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 “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种活用现象的句子,比谁找得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思维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文言文教学第4篇

究其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轻“言”重“文”,简略地讲一下字词,然后讨论分析,结果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所谓“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换句话说,目的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那么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课堂就应重视基础教学,牢牢抓住基础教学。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词句教学为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懂文章内容”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特别要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重视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中,首先要重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教学中要将出现的同一词的不同义项进行如教学《鸿门宴》可以整理出“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义项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中为“所以”;“幸”:“妇女无所幸”中解释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故幸来告良”中解释为“幸亏”;“辞”:“卮酒安足辞”中解释为“推辞”,“未辞也”中解释为“告辞”,“大礼不辞小让”中解释为“计较”等。也可以将不同篇目中的相同义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特殊词的理解,如,“***”:驻扎(“晋***函陵”《烛之武退秦师》、“沛公***霸上”《鸿门宴》);***营(“从此道至吾***,不过二十里”,“沛公已去,间至***中”)。

文言实词中还要抓通假字。通假字是阅读文言文的又一大障碍,通假字的教学要注意归纳一般出现的两种形式,一是形近字通假,一是同音字通假(有些音韵发生了变化)。通假字的教学不必花大力气去教,主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归纳,让学生体会。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归纳出同音通假,如“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无能为也已”的“已”通“矣”等;形近字通假,如“秦伯说”的“说”通“悦”。二是对常见的通假字有意识强调,如“反”通“返”(“延伫乎吾将反”《离骚》),“见”通“现”(“***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内”通“纳”(“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等。三是教会学生结合句意看,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一个词用本身的意思解不通,考虑通同音字或形近字,如“曲终收拨当心画”中 的“画”,可结合下句的“四弦一声如裂帛”来理解,“画”应是“划”。

文言文教学还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下车”的今义是“从车上下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官吏到任”(“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转》)。在一次测试中让学生翻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学生翻译把“彦光下车”成“梁彦光从马车上下来”,如果我们能从基本的字句文化知识教学,让学生知道“下车”是指官员到任,那么就不会出现此类失误。古今异义,有词义扩大的,如“中国”,古义是“中原地区”,今义是“全中国”,“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今义是睡觉(包括各种睡姿),今义的“睡觉”在古汉语中用“寐”或“寝”(古汉语中的“睡觉”读shuìjué);有词义缩小的,如“丈夫”,“丈夫二十不取”中的义项为“男子”,今义为“夫妻中的男方”,“臭”古义为气味,今义指不好难闻的气味;有词义转移的,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原来指鼻涕的“泗”淘汰了,“泪”代替了“涕”的义项;有感情色彩变化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为“地位低而见识少”,今义指“言语、行为恶劣”,“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古义之“鸟兽的爪和牙”,今义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贬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具体句意,认真辨析,讲解清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知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重视文言虚词教学

文言文教学中还要重视文言虚词的教学。熟语说:之乎者也于焉哉,以其乃若则秀才。我们今天在学习文言文时,也就没有理由来放松这些虚词,《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重点掌握18个虚词,除前面提到的11个,还有“而且何因所为与”。

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析。如“而”,在“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中通“尔”,作代词,你的;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表假设关系;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再如“为”,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是动词“作为”,在“人方为刀俎”中是动词“是”;在“臣请为王言乐”中是介词,“给、替”。

教学虚词时,一要注意词性的变化,词性不同,词义和用法也就有相应的变化,要根据上下文意和具体语境来判断。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和“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前一个“以”是介词“用、拿”,后一个是连词“并且”。二要注意同一词性的不同义项。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中的“以”都是介词,前一个是“凭借”,后一个是“因为”。

虚词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把握词义词性的方法:一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二要从语法结构入手。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固定。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名词后的某某者的“者”表定语后置,“者”“也”连用表判断。

三.重视句子梳理

梳理句子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梳理句式。依据高考大纲的要求,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判断句分不用判断词的,如“青,取之于蓝”,“武,字子卿”;用“者……也”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有句末单用“也”的,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有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的,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用否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的,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被动句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句子让学生识记几种基本句型,再就是结合现代汉语知识,从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及相关虚词来把握。二是梳理古今异义,如“今欲以先王之***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中的“***治”是两个词,教学中一定要梳理出来。三是梳理词类活用。如果一个词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按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其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基本意义。一般来说,当一个词按本身解不通时,意义上无联系的是通假字,意义上有关的是词类活用。

四.重视信息筛选

筛选信息,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文章内容的综合概括,二是思想情感的把握,三是高考复习中的误点判断。

文言文的常规教学,应以概括内容为主线,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改变课堂枯燥的古汉语教学弊端。以探讨文章内容主线,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教学中要给定目标,要求学生筛选出人物、事件、感情、道理等信息,并提炼、表达出来。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新课标又要求“体会民族精神”,那么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就不容忽视。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并能正确评论。这样也就收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要潜移默化,忌过于直白的说教。

在高考复习中,一要重视信息筛选,二要重视误点判断。误点判断要找准信息点,防止张冠李戴、已然未然相混等。

文言文教学第5篇

以上两方面(前者指向“文”,后者对应“言”)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学习为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服务;反过来,“文”也会带动、促进“言”的学习。然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逐字逐句翻译文章的串讲法把持了课堂,“祥林嫂讲阿毛”式的字词句繁琐训练大行其道。这种以“言”为本,严重忽略了文章内容和思想的应试式学习,致使课堂失去应有的生气与活力,学生根本无法透过文字符号达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强调中学文言文教学“言”和“文”之间的和谐融合。

一、关于“言”的学习:应强化梳理,注重有效积累

为提高“言”的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增强学生归类整理的意识,引导他们把感性材料的积累与理性知识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词法上,应当对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等作归纳,帮助学生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高中文言课文时,要善于联系相关词语(尤其是成语)以及学过的课文,举一反三地来识记词义。以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的第7段为例:本段中“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之“殆”,可联系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殆”;“君不许”之“许”,可联系《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和词语“许诺”之“许”;“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之“无以”“犹”,可分别联系《劝学(节选)》“无以至千里”之“无以”,及成语“记忆犹新”之“犹”;“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之“无往而不”,可联系成语“无往不胜”;“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之“微”“文”,则可分别联系《岳阳楼记》“微斯人”之“微”,及成语“文过饰非”之“文”。对于词类活用,也可借助成语、歌词等加深认识。如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有“不经之谈”“不期而遇”“如覆薄冰”“经天纬地”等,由此可总结出两条规律:①受副词“不”修饰时,名词活用作动词;②带宾语时,名词活用作动词。又如名词用作使动的,有“汗马功劳”“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等;名词用作意动的,有“草菅人命”“幕天席地”“不远千里”等。此外,在句法上,梳理句式使之系统化同样重要。教师应引领同学理清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等特殊句式的类型与语法规律;对一些习惯句式的整理也应引起重视,诸如“无乃……与”“其……之谓也”“何……为”等结构固定的句式,务必使学生了然于胸。

二、关于“文”的学习:应细加挖掘,凸显人文价值

文言文作为一种时代久远的书面语,已永远退出了口语交际的舞台,但其价值,突出表现在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文言文中的思想精髓、文化精华,是引导学生认同、继承传统文化并从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绝好内容。

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武传(节选)》《张衡传》《〈黄花岗***事略〉序》);(2)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如《勾践灭吴(节选)》《报任安书(节选)》);(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项脊轩志》《登泰山记》);(4)帮助青年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如《渔父》《谏太宗十思疏》《师说》《五人墓碑记》);(5)训练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如《逍遥游(节选)》《烛之武退秦师》《察今(节选)》《种树郭橐驼传》);(6)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学会处世(如《秋水(节选)》《陈情表》《兰亭集序》《赤壁赋》)。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课文中承载的人文因素,许多情况下是含蓄委婉、隐而不露的,这就要求师生善于用一双慧眼来发掘,以一颗敏感的心来体悟。如教《滕王阁序》,我们当然要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当然要赞叹“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仅此而已吗?自然还不够。粗粗看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要建立的主旨逻辑,似乎是天下阳光灿烂,你的头顶可能是一片阴云;天下***通人和,你却可能命运坎坷。“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一说,仿佛将人生命运放到宿命的框框里,四面高墙,没有出路。其实不然,王勃给“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开了个大豁口,共计四条:第一,“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必须认识命运不公的客观性,这是哲学的;第二,“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在黑暗中不要悲伤,这是心理的;第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到达理想的路途遥远,不定哪天借到外力,可能一步登天,不排除偶然性;第四,“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要怕,不管什么年龄层的人,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都来得及到达目标,这是方***。像这样从“王勃开出了处世良方”的角度来发掘文本深层意蕴,由语言文化、情感模式、思维方式等多个视角审视文言文承载的信息,足以使其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服务。

三、“言”“文”并重的典型教例

如何切实做到“言”与“文”并重、“言”和“文”交融呢?这就得充分考虑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从语言入手,通过诵读、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分析及丰富的学习活动,努力实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者的统一。例如讲读《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教师可给出如下问题:“文章记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共出现六个‘曰’,你能在每个‘曰’之前添加修饰语,以准确揭示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心理吗”。这无疑是富有激发性的纲举目张的问题设计。

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看,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以是先“言”而后“文”。比如教读《〈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在先用一个教时帮助学生扫除了“言”方面的阅读障碍后,我专门抽出一堂课,借助“从迎侯嬴、窃符救赵等情节中,可看出信陵君是怎样一个人”“从策划到实施窃符救赵策略的过程中,可看出侯嬴是个什么样的人”“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侯嬴表示要自刭,信陵君为什么没有反应”等有深度的探究题,指引同学透视传主形象,多维地、精准地鉴赏了文本的丰厚内涵。

常规的、运用更多的则是“言”与“文”并行推进。例如苏教版必修三课文《鸿门宴》,既是典型的史传文,又富含社会、人生多方面的有益启迪。阅读此文,深入理会作品的内容价值,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比如研读文本第一层(全文分三层,第1、2段写会前斗争,第3段写会上风云,第4段写会后余波),为引导同学“仔细理会”项羽、范增、项伯、张良、刘邦等的说辞,理清他们在项、刘矛盾激化时的心理状态,我是这样安排学习活动的:

(一)以“《项羽本纪》重点描绘的是项羽在大起大落的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导入新课。

(二)研习第1段

1.抽读原文;

2.解答学生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难点,对段落中的文言词法、句法进行“归类”:

通假字有:采

古今异义词有:山东

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王(2)形容词的活用:小

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天子气也”(2)省略句:“沛公欲王关中”“为击破沛公***”(3)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使人言于项羽曰”

3.问题探究:

(1)曹无伤告密的真实性如何?课文第2段中哪几句与之照应?

——曹无伤的告密是属实的(三句话,分说刘邦在***治、人事、经济三方面的安排);第2段中相照应的文句,一是“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二是“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遣将守关”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行动)。

(2)项羽想击破沛公***的原因,与范增主张“急击勿失”的理由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致。项羽主要是为“名”为“利”(“珍宝尽有之”)。具体地说,因秦的主力被项羽击败,所以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觉得冒犯了自己的尊严(出身于“世为楚将”的贵族家庭,贪***虚名)。范增则是为了抓住消灭劲敌的大好时机,出于把握局势的考量。

(3)根据你的理解,预判范增“说”的效果。

——效果不会很理想。范增与项羽对消灭刘邦意义的认识存在差异,彼此很难做到步调一致。

(4)曹无伤说刘邦“珍宝尽有之”,而范增说刘邦“财物无所取”,两人的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可认为两种说法是矛盾的,曹无伤是据实告密,范增是存心违背事实,目的是揭露刘邦的***治野心,借以引起项羽对对手的忌惮与重视。也可认为并不矛盾,因为“有”说的是拥有分配权,“取”指的是分配给自己,刘邦拥有财宝而没有留下自用,基本发出去收买人心了。

(三)研习第2段

前两个学习步骤同“研习第1段”;问题探究:

(1)张良当时是刘邦的谋士,为什么对项伯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

——因为刘邦是项羽的敌人,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可以淡化自己与项伯间敌我对立的色彩,从而使“亡去不义”的说法更具说服力。

(2)张良为什么强调“亡去不义”?

——“义者,宜也”,指公认的行为准则。项伯是讲究“义”的,他连夜通风报信,就是报答救命之恩的“义举”;张良用“义”来打动他,无疑是一帖灵丹妙药。

(3)项伯回营劝项羽休战,用了反问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若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项伯作为项羽的长辈,用反问句显得语重心长,能引领项羽的思考沿感恩的路线行进。

增设的教学环节是:请同学们“仔细理会”,自行发现并探讨一些问题。实际教学中,有学生发现:张良去见刘邦,当时他对刘邦是不满的,因为像“距关,毋内诸侯”这样关系全局的大事,刘邦竟未和他商量,所以发出了反诘;但他并未给刘邦过多难堪,两次提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明显包含劝导刘邦、晓以利害的目的——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张良顾全大局的气度和品质。还有学生指出:刘邦回答张良问话时说“鲰生说我曰……”,与第3段的项羽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作一比较,不难看出刘邦机敏精细,而项羽思虑浮浅、沽名钓誉。

(四)布置作业

请思考:假如没有项伯通风报信,张良有没有另外的避免项、刘冲突的策略?把自己设想成张良,说说你的办法。

综观完整的教学进程,“学习文言实词‘飨’‘当’‘籍’‘谢’‘遇’,虚词‘为’‘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掌握通假字‘距’‘内’‘倍’‘蚤’的意义,‘山东’‘亡’‘非常’等古今异义词,及‘王’‘善’‘活’‘兄’等词语的活用情况”,与“由人物说辞汲取人生智慧”这两个学习目标贯穿始终,驾引着学生从“言”(古文字的辨析、理解)切入,充分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使其思维趋向活跃而终至高潮。

总之,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汇集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意志品质,具有相当强的思想启迪意义。中学文言文教学,文言知识的积累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不可偏废(有时不妨多关注课文的人文性,有意识地多从“文”的层面加以阐释和拓展,以突显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而不能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材料,仅仅停留在认读和翻译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言文教学第6篇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及古诗词接近阅读内容的一半,高中语文现行实验教材中文言的学习也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那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明确的问题。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许多教师只在大讲之乎者也,师生都在忙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晰”,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外语的教学。文言文中所积淀的古人灿烂的文化、深刻的智慧以及不朽的文采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文言字词。好一个枯燥了得,师生好一个“累”字了得。究其依据,原来是考试题型中有考实词、虚词、词法、句式。殊不知,这种教学则是在艺术、文化的殿堂门外磨蹭却不能够登堂入室,更不能取其瑰宝、汲其智慧来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背离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给文言文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为: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教学,“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目标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文言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简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文言文课堂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发现古文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构建学生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生存智慧。

二、文言文中的文学、文化内涵

2003年人教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中,我国古代散文就占有10个单元,从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晋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这些散文文本所记载的就是我国社会的历史沿革、***治变迁、历代志士仁人的精神追求、人生理想、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艺术风貌等等,它承载的是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文化等等,它蕴含着几千年的民族思想文化的丰富积淀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古人的生存智慧。因此,古代散文的学习本身不只是要学生掌握文言这个语言工具,古代散文本身就是古人思想文化艺术成果的载体,是学生要汲取、传承、践行的对象。所以特级教师韩***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指的就是文言文的学习要在古文经典中涵泳体悟,在历代先贤用智慧垒就的精神家园中探幽取精,进而获得文学、文化、精神、智慧的滋养。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儒家的济世情怀、仁爱精神,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老庄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其他各家或纵横捭阖,或雄辩千古。这里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起始,有的虽有些古朴,但却闪烁着古人艺术的才华和非凡的智慧。汉魏更是充满了才情与风骨。一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足以让后人从涵泳中咀嚼获得无尽的体悟享受。唐宋散文中名家辈出,让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更加璀璨夺目。苏轼的一组《赤壁赋》不仅是文学上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把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哲理融入其中,……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文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学生进入古人为我们所构建的精神家园铺平道路。同时,文言是我们母语的源头,我们既要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又要从中获得更为重要的精神滋养。

三、课堂中三个层面的生成

首先,文言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是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与手段,也是学生进行鉴赏以至走进作者心灵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前提。是帮助学生进行鉴赏与对话的语言工具。课堂上可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与辅导。借助于大量阅读来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规律。

其次,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需要老师作一些引领,因为作者及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学生都有一定的时空距离,要想让学生真正能与作者进行对话,能真切地体悟作品中的生活,教师就要以对话中的首席在学生、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之间进行沟通、引领,并展开对话,进而去体悟作者的思想、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文言文教学第7篇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及古诗词接近阅读内容的一半,高中语文现行实验教材中文言的学习也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那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明确的问题。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许多教师只在大讲之乎者也,师生都在忙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晰”,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外语的教学。文言文中所积淀的古人灿烂的文化、深刻的智慧以及不朽的文采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文言字词。好一个枯燥了得,师生好一个“累”字了得。究其依据,原来是考试题型中有考实词、虚词、词法、句式。殊不知,这种教学则是在艺术、文化的殿堂门外磨蹭却不能够登堂入室,更不能取其瑰宝、汲其智慧来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背离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给文言文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为: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教学,“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目标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文言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简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文言文课堂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发现古文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构建学生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生存智慧。

二、文言文中的文学、文化内涵

2003年人教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中,我国古代散文就占有10个单元,从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晋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这些散文文本所记载的就是我国社会的历史沿革、***治变迁、历代志士仁人的精神追求、人生理想、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艺术风貌等等,它承载的是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文化等等,它蕴含着几千年的民族思想文化的丰富积淀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古人的生存智慧。因此,古代散文的学习本身不只是要学生掌握文言这个语言工具,古代散文本身就是古人思想文化艺术成果的载体,是学生要汲取、传承、践行的对象。所以特级教师韩***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指的就是文言文的学习要在古文经典中涵泳体悟,在历代先贤用智慧垒就的精神家园中探幽取精,进而获得文学、文化、精神、智慧的滋养。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儒家的济世情怀、仁爱精神,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老庄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其他各家或纵横捭阖,或雄辩千古。这里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起始,有的虽有些古朴,但却闪烁着古人艺术的才华和非凡的智慧。汉魏更是充满了才情与风骨。一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足以让后人从涵泳中咀嚼获得无尽的体悟享受。唐宋散文中名家辈出,让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更加璀璨夺目。苏轼的一组《赤壁赋》不仅是文学上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把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哲理融入其中,……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文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学生进入古人为我们所构建的精神家园铺平道路。同时,文言是我们母语的源头,我们既要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又要从中获得更为重要的精神滋养。

三、课堂中三个层面的生成

首先,文言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是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与手段,也是学生进行鉴赏以至走进作者心灵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前提。是帮助学生进行鉴赏与对话的语言工具。课堂上可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与辅导。借助于大量阅读来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规律。

其次,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需要老师作一些引领,因为作者及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学生都有一定的时空距离,要想让学生真正能与作者进行对话,能真切地体悟作品中的生活,教师就要以对话中的首席在学生、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之间进行沟通、引领,并展开对话,进而去体悟作者的思想、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文言文教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言文教学

学习

计算机网络化论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化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论文6篇,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文最新版。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分为容错性设计,与多层次体系结构设计。计算机网络容错性的设计一般是以双网络中心为并行主干,多个计算机网络连

学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0篇,内容包括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什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有什么特点。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丰富语言积累。3.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

风流欢野乡10篇

阅读(17)

乡村有四大美景不得不提一下,她们分别是田野、池塘、田野之花和山间小路.首先,我们请出第一美女田野,闪亮登场.近看田野,褐色的泥土,又松又软,各色野花点缀其间,青青的麦苗齐刷刷地排列着,一片绿意葱茏.泥土的芬...

学习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10篇,内容包括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电影,童年里的最后一个夏天。暑假结束作业写完,童年也一页页的翻过去,渐渐长大,开始没有暑假,但西瓜依然是夏天的标志。

学习

大惊小怪造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大惊小怪造句10篇,内容包括大惊小怪造句100个字,大惊小怪造句。3、然而她的脸由于经常露出各种大惊小怪,喜怒哀乐的表倩,还是很有人情味。4、当然罗,这样一个晚上,她们大惊小怪是有充分理由的。5、别大惊小怪的闹了,继续***的活

学习

畜牧大专毕业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畜牧大专毕业论文,内容包括畜牧大专毕业论文,畜牧经济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集约化畜牧养殖的出现

学习

纪念我们死去的爱情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纪念我们死去的爱情10篇,内容包括祭奠我逝去的爱情散文,肖邦夜曲纪念我们死去的爱情。“Dwayne留下的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沉重。”Dwayne最好的朋友这样说道。对于他母亲来说,最值得怀念的是自己再婚时,Dwayne骄傲地站在她身边,就

学习

红树林吧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红树林吧10篇,内容包括红树林的美篇,红树林的介绍。李聊总裁告诉记者,这种台作方式也是连锁的一种,将融资租赁的金融服务原理,应用到网吧连锁合作上,任何一个想做网吧老板的人,只需与红树林合作,红树林专业的连锁服务团队会为他提

学习

去年的夏天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去年的夏天10篇,内容包括去年的夏天的文案,歌曲去年夏天舞蹈。科幻的题材,友情加冒险的主题,让它无论在二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后都动人心弦。经典的儿童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论任何时候重温,都能给你新的感动,绝不会因为观众的年

学习

三丫头10篇

阅读(18)

一个星期六,我和妈妈从外面回到家,妞妞就像一支箭飞行的速度跑过来(妞妞是我的爱犬),我把背着的小包扔在地上,我就与妞妞玩起了“乌龟追兔子”(我:乌龟,妞妞:兔子)。妞妞兔子在前面跑,我乌龟在后面追。妞妞一会儿钻在桌子下面,一会儿钻在沙发下...

学习

设计院实习日记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设计院实习日记10篇,内容包括设计院设计实习日记,电力设计院实习日志。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XXX学号03020203指导教师:XXX报告日期:2006年9月21日山东科技大学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3级生产实习大纲1.1实习性质和

学习

校园安全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安全论文,内容包括校园安全论文参考文献,校园安全论文内容提要。(一)缺乏体系建设目前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散见于各种规章制度、警示标语等等,缺乏系统的文化体系建设,没有核心,没有特色,体现更多的是应付和敷衍。究其原因,我

学习

上学的第一天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上学的第一天10篇,内容包括上学的第一天的阅读感想,上学第一天的儿歌。一进教室,就看到几位同学围在一块高谈阔论暑假里的生活趣事。发现我进来,纷纷跟我打招呼。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想必暑假一定过得很愉快吧。上学第一天

学习

春节节目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节目10篇,内容包括春节的好看节目推荐及理由,春节节目名称及感悟。2歌曲《今年如此精彩》陆毅、章子怡、周迅伴舞:蝶组合及布丁果果组合3群口相声《马年颂马》侯跃文、石富宽、师胜杰、王平、刘流网络主持(出一题),现场主持

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实录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语文教学实录大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优秀范文。师:带着你的画来给我们说说丹顶鹤美丽的样子。生(指着自己的画):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

学习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良好的工作计划,可以顺利地进行工作。为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能做到心中有计划,工作有成绩,我结合本班学情作一语文教学计划。

学习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初中英语词汇课100篇。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1.不重视词汇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享和归纳词汇的特点或规律,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

学习

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共10篇精简篇,数学教学设计笔记。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

学习

保险学案例教学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学案例教学,内容包括保险学案例详解,保险学案例题目答案。对传统保险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案例教学是一项必然选择。从保险学案例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明显。(一)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增加

学习

教学游戏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游戏10篇,内容包括适合教案开始部分的游戏,教学设计游戏大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课程设计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无不在游

学习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内容包括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期末教育教学论文。深度挖掘教材文本,不仅能帮助教师游刃有余的开展教学活动;还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之处,从而“借题发挥”,结合教学主题,润物无声的渗透德育教育。比如说,在

学习

语文诗歌教学论文模板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诗歌教学论文模板,内容包括诗歌教学论文,诗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2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