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信仰10篇

爱是一种信仰篇1

如果不是去年那首火遍每个街头小巷的《我的歌声里》,你恐怕不能相信,眼前这个瘦到皮包骨头的中国女孩竟然能拥有一副高昂、激越、极富穿透力的嗓音,你也不会相信曾经因为孤身一人在国外,遭遇失恋、挂科等种种的不顺,而一度抽烟、酗酒,看起来有点“坏”,有点“堕落”的女孩竟然可以写出这么多优秀的歌曲,成为第一个能与加拿大顶尖音乐公司Nettwerk顺利签约的华人歌手。

当然,这一切皆来自于曲婉婷对音乐多年来的热爱与付出。从小便被母亲逼着学钢琴的她,并没有真正地爱上音乐。可就在她在国外过得一塌糊涂之时,偶然的一天,当她将双手放在多年未碰的钢琴上面,听到从自己的手下流淌出的一首首欢快之音时,那一刻,她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是喜欢它的”。曲婉婷说,爱是一种信仰。面对失而复得的音乐,她当然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去欣赏。

歌词素材:原音回放

没有什么不同

又是你的面孔/带给我是笑容/在我哭泣的时候/又是你的问候/带给我是感动/在我孤寂的时候/虽然没有天生一样的/但在地球上我们是一样的/尽管痛的苦的没说的/但哪有一路走来都是顺风的/因为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星空/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我们一定要走别人的路/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说明:歌词中加黑字体为本刊编辑提示的“经典歌词”)

经典歌词解析:

古人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鸣”者当下的光环,而忽略了其通往成功的途中,是怎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与付出?所有的成功都不是白来的,想要收获一分的荣耀,必得先付出十二分的努力,这是无论时光怎样流转都不会改变的亘古真理。

文题延伸:积累的力量;昨天·今天·明天;付出就有回报……

成长素材:敢于取舍

和很多中国家庭一样,曲婉婷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安排”下。从学钢琴到学商科,都是母亲的决定,她不知道如何能做一个令母亲满意的女儿。以母亲的标准,她似乎永远只能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绿叶:家里为了她的音乐才华买了钢琴,她却中途放弃;中学时的成绩只是中游,铁定上不了好大学;费尽心思送出国,成绩不好还开始谈恋爱。

唯一让她肯定自己也收获肯定的便是做音乐,那时母亲给她一道单选题:要么做音乐,要么做她的女儿。只身在他乡的曲婉婷选择了前者。

家里断了经济援助,为了挣学费和买CD,曲婉婷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有一份工作是每周末去做清洁工,每次都要从早上十点一直打扫到晚上六点。干脏活累活的辛苦是一回事,年轻女孩子的安全是另一回事,但她还是坚持干了足足两年。一个人在国外十多年,被欺骗过、伤害过,但谈起这些,曲婉婷表示丝毫不后悔,因为正是这些经历让她懂得了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编辑提点:生活中我们常说要懂得取舍,但懂得取舍的前提是什么,是名利还是前程,我想,唯一的答案是爱好,是源自内心真正热爱的事情。就像刘谦热爱魔术,李安热爱电影,为了这项爱好,他们必然会失去些什么,但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放弃,才能收获更多有利于自己完成梦想的因素。如果走在分岔路口的你不知道如何取舍,那就静静地听听内心的选择吧!

文题延伸:选择;我的人生我做主;倾听内心的声音……

励志素材:毛遂自荐

没有专业基础,没有钱,没有人支持,我们很难想象曲婉婷一个人在国外是怎么打拼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的!

但幸好,她还有勇气!

与母亲“决裂”后的她,开始组建自己的小乐队,第一次演出以失败收尾,但她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写歌、唱歌上面。为了证明自己,曲婉婷锲而不舍地在大大小小的音乐网站上传自己的音乐作品,这也成就了后来她的《Drenched》被彭浩翔导演选中,成为《春娇与志明》的主题曲。

但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还是2005年的那场音乐会,瘦小的她穿过如海的人潮、拦下加拿大Nettwerk唱片公司老总Terry,介绍并推荐自己,22岁的她得到了一个非常客气的“可以让我听听你的音乐”的答复。

幸运如斯,曲婉婷却没有被冲昏头脑,4年之后经过多次的修改、练习,她才交出自己的音乐。收到CD那天,Terry早已忘记了曾有这么一个瘦小而坚持的中国女孩。十多天后,曲婉婷与Nettwerk正式签约,也改写了Nettwerk音乐公司成立26年来从未有华人歌手签约的历史。

编辑提点:这看起来是个传奇,但只有当事人知道,并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好运:如果不是自己争取一切演出机会、坚持上传自己的歌曲来扩大影响力,如果不是自己勇敢而主动地推销自己,也就没有今天的曲婉婷。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一步登天的爆红,没有理所应当的被爱。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费劲争取的。

文题延伸:学会推销自己;没有一丝努力是白费的;成功离不开勇气……

个性素材:只做自己

虽然曲婉婷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温顺和婉,但实际上,这位来自冰城哈尔滨的女孩却是非常强硬、张扬与倔强,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她不适合进入演艺圈。

她敢爱敢恨,再引起争议的微博也不删除,但以一个艺人的标准堪比呈堂证供。在出租车上偶尔听到蔡健雅的歌,曲婉婷对这位前辈大加激赏:“俺喜欢她!希望多出这样的人才,这样的音乐人!”一时被网友调侃成了微博热点。

翻唱《我的歌声里》的李代沫,录制了此歌MV并透露是某汽车公司的活动,因有商业使用之嫌被曲婉婷的公司。这位东北大妞在风口浪尖还一码归一码地发微博:一面对李代沫个人表示感激和鼓励,另一面,对商业行为的态度,又回到她言必称的“版权意识”。

她拒绝自己被包装。别的歌手都在朝着偶像模板的方向发展,而选择德艺双馨温良恭俭让的外包装,以降低市场风险,但毫无外形优势的曲婉婷却拒绝如此,她骄傲地说:“我是一个有思想并且想表达思想的人。我不是音乐公司包装出来的歌手。这就是我,不爱走开。”在做自己与做偶像之间,她始终坚持前者。

爱是一种信仰篇2

人类三大元精神

《道德经》第38章云,“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第65章云,“以智治国,国之贼”。以上价值观念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组,道德,仁礼,义智;分别对应着原始氏族公社的道德社会、伦理与礼教的传统社会,民主与科学的现代社会。

三组价值观念道德、仁礼、义智,背后的人类的元精神,分别可以解读为信仰精神,仁爱精神,理性精神,分别对应着人类的美、善、真的追求!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按照《道德经》的说法,应该是“负阴抱阳,中气为和”,如果把理性认为是阳,仁爱是阴,信仰是中和,即意味着将理性精神融入到仁爱精神里,将仁爱精神融入到道德精神里,形成“真、善、美”完整统一,即理性、仁爱、信仰三种人类元精神的完整统一,整个人类才有希望。

黎鸣先生《西方哲学死了》中,也提出了关于人学问题的三大元精神:信仰精神、求知精神、仁爱精神,尤其是认为仁爱精神是作者本人首次提出的;同时,黎鸣先生认为信仰精神指向真,求真精神指向善,同时认为信仰精神是古代希伯来人所首创。

我认为,以上表述不够准确。三大元精神应该是源于《道德经》的表述,信仰精神的实质是“美”之极致;求知精神对应着“真”;仁爱精神对应着“善”。信仰精神是原始氏族社会时人类的共有精神。西方人的信仰,体现在希伯来人的上帝信仰里;中国人的信仰,在三皇五帝时代,体现在巫史文化里,之后,则主要体现在中国哲学里,或者说体现在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里,体现在“百姓日用而不知”“尊道贵德”的生活艺术里(包括祖先崇拜、灵界信仰等)。

道家思想来源于巫史文化。《道德经》云:“子孙以祭祀不绝”,“在帝之先”,“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等。“道德”的“德”在古文献中指祭祀,最早是丰收巫术,然后是部落国家祭祀,再变成祖先祭祀。《道德经》第14章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所谓古始,即中华古代文明之开始,中国社会之始,就是女娲、伏羲时代的原始宗教。所以闻一多先生说:“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具体点讲,一种巫教。”说明中国的原始社会,是一个信仰社会。

信仰中包含着理性和仁爱。失去道就是失去了本体,失去德就是失去了统一性,失去道德就是失去了原始的信仰精神。颛顼帝喾是五帝时代的著名帝王,颛顼所进行的宗教改革,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颛顼宗教改革的后果,使宗教代替巫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改革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秩序的调整。之后信仰精神日衰;孔子在确信大道既隐的情况下,创立仁学,把“仁”作为一种终极追求,之后中国人进入到伦理道德的时代,之后西方世界于500年前,进入到现性时代,表现为法制、民主和科学等精神为核心。西方世界的信仰精神因理性的觉醒而消减,进而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结果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

韦森通过评价Greif教授对于11至12世纪地中海边两大商贸社会文化理念的差异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形式和变迁的历史博弈分析发现,讲诚信、美德和良善的集体主义或社群主义社会,往往静滞于一种习俗经济而难以导致一个发达的现代商业体系。而不讲诚信道德且自私自利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社会,却容易衍生出一个法治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而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说:“信任未在成员之间普及之前,群体必须整个地接受共同的规范。”

这表明,只拥有一种精神或者是两种元精神,是无法完成人类的统一的;同时也要知道三者的次序是理性精神、仁爱精神、信仰精神,次第超越。就好像人类造的通天塔,因各个地区的人,都拥有不同的语言而无法完成;而我们只要拥有这三种元精神,并逐步提升,就可以建立现实的人间天堂、大同社会。

法商、儒商、道商之间的道理,同样是理性精神、仁爱精神、信仰精神在企业里的映射与投影而已,是“规律”、是“原型”在企业里的重演,因此三种元精神是企业发展之道的根本。其次第发展之关键是:继承法商的理性精神,发挥儒商的仁爱精神,找到并确立道商的信仰精神,共同建设大同社会的人间天堂,是商业追求的本质。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王煜先生同样发现:人类幸福,“法宝就是理性、情感与信仰”,“我们必须同时发挥理性、情感与信仰,同时拥有科学、儒家与宗教来对付我们所遇到的三种不同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幸福起来。”“但是这三者似乎又无法兼容,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甚至是冤家对头。理性根本上就要解构信仰,信仰骨子里也不能容忍理性。理性地、科学地信教,实际上是真正瓦解了宗教,我甚至觉得是披着袈裟的屠夫(现在这样的‘教徒’不少),根本上并不是信仰。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稳定的机械,理性和信仰都时时有可能光顾我们的意识中枢,然而它们能同为我们所用吗?我们能在面对不同的问题的时候迅速地切换思维模式吗?”

我认为王煜先生的问题是:不能确认理性、情感与信仰之间的次序,同时也不能确认三者之间可以形成的关系。次序问题,《道德经》中“负阴抱阳中气为和”的原理,已经做了解释,即以理性为基础,以仁爱为过程,以信仰为终极的方式次第超越;肯・威尔伯先生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他指出人类的精神是进化的,并按照“超越且包容”的方式进化的。

信仰精神的实质是“正心诚意”的“修身”、“修心”和“修灵”的自我超越精神,理性精神的实质是“格物致知”的科学求知精神与治国精神,仁爱精神的实质是“修身(修成君子身,伦理身)、齐家、治国”的伦理精神,信仰精神就是函三(理性精神、仁爱精神、信仰精神)而一(信仰精神)的天下精神,就是“道”的精神,就是太极精神,就是大易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元精神,也是个人、企业、国家、世界的统一的元精神。

胡孚琛先生在《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中指出:文化本身的范围不易界定,抛开***治、经济的层面不说,人们习惯上至少将宗教、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伦理(包括民俗)作为基本的文化要素,它们都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和哲学是人类对客观真理的追求,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理性思维的花朵;伦理学是人类对善的追求,是人为提升自身动物性和社会性的素质所必需的道德约束和生活规范;文学艺术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超越。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母体,是人类的终极关切(Ultimateconcern),是超越人类理性的非理性体验,是人类心灵的完整状态,因而是文化的最高层次。科学、哲学是人类理性智慧的结晶。科学探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哲学是对宇宙观、人生观、方***的理性思考,二者都是表层常意识的智慧,理性思维只能认识有限之物,只能研究后天的世界和人。宗教凝结则是人生的终极关切,是人类精神回归的家园,它是以人们的非理性的信仰为指点的,而信仰情怀属于人的潜意识层次,即先天灵感和后天智慧相互感应的中间心理层次。人对无限的宇宙本体,如道、佛、上帝、真主等的信仰是真正的宗教、是正信,而对于有限事物的信仰则是迷信。

胡孚琛先生在这里提到了文化的理性价值、非理性价值、超理性价值(超理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也是非理性价值)等不同的价值类型问题。

我进而整理了一下霍金森的《领导哲学》的价值范式表,见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文化是可以从价值类型层面进行分解分析的。显然,伦理价值不同于经济价值,或者说是理性价值,而应该对应着非理性价值,当然它也有理性的基础,如表现为实用理性,它也有超理性的一面,如儒教等等。

同样的,信仰不应该称为非理性,而应该定义为超理性,因为它既包括理性价值、仁爱价值,同时又有所超越。

上述表格中将超理性价值定义为“对”,是受西方理性主义影响过深的缘故。其实理性价值对应着的是“对”,非理性价值对应的是“好”,超理性价值对应的是“妙”。

理性精神

西方人一直号称人是理性的动物,其理性能力在近代很长一段时间较其他人类更强大。他们创造了全新的自然科学技术,创立了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其来源于古希腊的求知精神。从16世纪到20世纪500年西方理性精神占主导地位。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为西方近代哲学开启了人性精神的实践理性的工具(应对自然的理性工具――科学,应对社会的理性工具――民主)。他是理论主义科学哲学的创始者,倡导数理的分析主义。培根是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创始者,倡导实验的归纳主义。

18世纪实验的科学运动牛顿为集大成者,是信奉科学的卓越的时代,人们称之为启蒙时代。与牛顿一道成为理性时代的伟大的新思想的象征的还有英国的洛克,洛克了君权神授,奠定了西方自由和民主的思想。

之后的康德、黑格尔是理性主义的大师。康德是继笛卡尔之后又一座思想高峰,不但关心先验的纯粹理性,而且关心作为物自体,从而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的社会实践的理性。西方二元论哲学到黑格尔达到顶峰,他完成了人类理性精神转化成理性主义的全过程,其逻辑理性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全部秘密。其辩证逻辑可称之为有机逻辑、生命逻辑,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或无机逻辑。

20世纪,世界上已经没有哲学家,只有心理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等等。

总之,近代西方的全部理性成就,即在法制、民主与科学,这三项成就均呈现在近代500年中的西方人类市场化社会的运动中。

仁爱精神

儒学是一种伦理型的人学,是讲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在儒家伦理学内部,有两大支柱:一曰仁学,二曰礼学”,仁学是儒家人学的哲学,是它的内在精髓,礼学是儒家人学的管理学和行为学,是它的外在形态。儒学的重点在仁学上。仁者爱人集中体现了仁的人道主义精神,仁就是人类之爱,一种人类的同情心,这种爱心在原始时代就存在,孔子发现了它,加以提倡,形成仁学。

孔子主张爱有差等、施由亲始,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甚至在现代社会,都是比较合乎情理的。爱心从家庭内部做起,“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然后“推己及人”,由近及远,从乡里到社会,以至于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广大境地。从个人成长而言,仁爱被公认为君子的第一品性和人生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伦理学就是儒学,即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

基因伦理学发现人的下丘脑边缘符合系统能辨别善恶,可以知道人的利他性之善与自私性之恶也是随着生命演化的产物,它们遗传在人体成为基因,保留在社会成为伦理。

亚当・斯密曾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诚实、守信、公平以及公共道德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必须拥有的”。正如经济学家赵晓先生所说:“中国人大多只知道《国富论》,却不知道《道德情操论》,这绝对是中国经济学启蒙的一个大失误。”

哲学家赵汀阳曾经提出一个有关哲学的重大命题转换的问题。他讲到,哲学往往讨论的是永恒的世界和生活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易发生变化的,但问题的答案却总是“与时俱进”。因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面临着严重的***治和伦理危机的世界,是个乱世,是个礼崩乐坏的世界。于是***治和伦理就成为当代哲学最大的事情。

经济学家汪丁丁认为金融与文化之间有着最为密切最不能忽视的关系。这一关系的核心环节就是金融活动所赖以生存的、从事金融的人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自律。当道德自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作为“信誉”的特殊形态的金融就根本无法存在。也就是说,金融这样一种信用关系对于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亚洲的金融危机不是什么别的问题,恰恰是文化危机的反映。

实际上,仁爱伦理,应该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在当代应该大力提倡。德国特里尔大学波尔教授指出,儒学作为东方文化,说到底就是人学,它的精神实质是承认在人的天性中,有一种潜在的向善意识。它派生出的一系列道德观念和较高的成就意识、勤俭节约、强烈的集体意识等等,都有利于促进经济现代化。儒家文化的积极因素乃是包括西方在内的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对于应付后现代社会的挑战,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信仰精神

信仰(Faith)在旧约中为Emunach,即“坚定”的意思,标志着人类生活的坚定信念,没有精神寄托的人们会感到生活无意义,离开永恒信念的短暂生命本身也失去意义。

“人类的信仰与其说是非理性的,毋宁说是以理性的创发性为根基的,信仰是理性的升华。”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的支撑。信仰是指对某人、某种主张、某种主义、某种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从一定意义上说,信仰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主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人对于某种思想、某个依附对象的真诚信服。”没有信仰就没有人生的追求,就没有了意志,没了主心骨和方向。

中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哲学上的可借鉴之处包括:推崇信仰――心力。他认为,信仰对于一个人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构成一个人的整体思想的基础。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谭嗣同同样强调信仰和一致的重大作用,道通为一,人为至灵,岂有人所做不到之事?在此观念支配下,他能够于失败后慷慨就义。梁启超先生提出培养民族的不死之物――精神,他发现唯心哲学具有巨大的内动力类似于宗教,能够产生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动力;同时他也提出培养至诚的精神追求。冯友兰先生提出的四境界说,最高境界之天地境界,就是信仰境界,因为他认为中国哲学中包含着信仰精神,只是没有将之单独提出来而已。

西方哲学家,柏拉***提到所谓灵魂不朽的理念王国,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贝克莱主教所谓“上帝心灵的映射”,都反映了哲人对宇宙深处心灵不朽的永恒直觉。

法国的路易・阿尔都塞以保卫马克思为其哲学的基本特征,他提出,在中国意识形态上存在两种极端,一是中老年这一代近乎集体无意识,

“凡是”盛行;一种是新生代群体无信仰、无英雄、无整体,即缺乏共同的追求、远大的理想。偏执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了哲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发展的藩篱,长此下去,十分危险。要摆脱“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的约束,重新回到马克思那里去。

现代印度最著名的思想家奥罗宾多・高士在《人类统一的理想》一书中,提出了“人类大同”和“人类宗教”的思想。在他看来,现行的国家制度都是以牺牲个人利益和自由来满足集体的利己主义,虽然有了***治、经济、***事上的一致性,要解决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必须实现人类的大联合,建立“人间大同”的社会,在统一和联合中的人类,通过秩序、帮助、相互合作、共同生活解决利益矛盾问题。泰戈尔则称只要一个人身上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善,这时的人就是“神”,泰戈尔的这种泛神论思想告诫印度人民不要走消极遁世的道路,而“神”就在你身边,就是你自己――为人类服务、做善事、行善举,就是“神”之所为。

胡孚琛先生指出:凡是将上帝、佛陀、真主、梵、道等无限之物作为信仰对象者,皆具有宗教的特征,而将学说、伟人、教主等本应作理性分析之物者则属于扭曲信仰的“迷信”,灵界则属于无限之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这种祖先崇拜、灵界信仰的信仰精神和信仰传统,但近百年,我们似乎丢失了“信仰”玄珠。现在我们需要找回它。

信仰找回与企业精神

“中国人缺信仰”这句话,大家经常听到。世界上大多数人有,那些信仰总体上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和净化心灵的作用。中国是个多信仰多宗教的国家,中国传统社会的儒释道信仰是中国人的文化信仰体系,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后来“共产主义愿景”广泛流行,进驻国人的头脑。当曾经的信仰面临消费社会与“理想”幻灭后,中国人发现那种遥远的奋斗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刷得竟然越来越淡漠。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这一时期,消费主义亢奋狂欢,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生畸变,人们的信仰体系丢失,呈现出过去几千年、几十年建立的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信仰系统迅速地遭到否定,统统丢弃的趋势,并且还有全盘否定的可能。“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最终留下的,是不择手段去赚钱“以钱为支点”的价值观,表现为极端的享乐主义,其文化、娱乐都走向浅薄和浮躁。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共同倡导的道德文明和信仰是什么?人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追求,健全的和谐社会该是怎样的发展?人除了钱的需要利益的追求之外,还应该追求什么?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在任何社会制度条件下都是需要提倡的。但更高境界的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更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时代需要有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行为准则,更需要有一个建立在人类思想道德之上的终极追求。

“宗教”和“信仰”是常常连在一起的,世界大多数宗教都是唯我独尊的,因而很多国家在某些时期常因为信仰分歧进行战争。而中国人的道、佛、***、基督、天主几大宗教都同时存在,且没有一个占统治地位,之间和平共处,共建和谐,甚至互通有无。中国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背后的原因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

信仰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只是一个由价值观、人生观构建的信念系统。“我是谁”、“我往哪里去”、“我与别人和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这些基本问题的理念体系,就是信仰。我们一般说的信仰是善的信仰,是以不危害他人生命与幸福为区分界限的。但国人需要的根本信仰是终极信仰。

中华民族一直就有的“道”的信仰精神,这个信仰,是中华民族的根底,后来隐藏在中华民族的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里,这个传统文化后来被理论化而隐藏在中国哲学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回自己的信仰。

企业的需要也是分层次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信仰的需要。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关注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外,还要有对企业的终极信仰问题的关注。

其实,我们说理性、非理性、超理性价值,是从本质上定义这种价值的。每种价值之中都是相互含有其他两种价值的,只是某种价值更为突出而已;以纯粹单一的价值作为整体价值,是价值不充分的。理性价值、非理性价值、超理性价值,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各有其独特应用价值,但最终是要三种价值都要拥有并次第超越,形成“道”价值,才是究竟。

爱是一种信仰篇3

九十多年前,它点燃了一个民族的激情;六十多年前,它缔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三十多年前,它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今天,它与我们同行。这就是我们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人的"信仰".

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故事;也讲述了我们的******、建设、改革的故事;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令人敬佩的中国******员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不怕艰难困苦、迎难而上;不怕复杂多变、开拓创新的故事。从我们的***的故事,我们***员的故事中看到,我们的***、我们的***员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那是因为中国***不同于其它的******,中国******员不同于其它*********员。在这个组织章程中,在这些***员日常行为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看《信仰》,让我感到,能够坚持这个信仰,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这个难,有多少人可以体会到。当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伟人***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六位亲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年仅15岁的***面对铡刀,宁肯选择光荣的牺牲而不选择卑鄙的"自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不畏艰难险阻,毅然返回祖国,创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常香玉献身艺术,爱***爱国爱人民,关注豫剧未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员,他们能够坚持这个信仰,也就是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难,不能做到的难。

弹指一挥间,伟大的中国***已经***91周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国63周年。在我们的***领导下,我们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可以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看出来。看到这种巨变,我以能够成为中国***这个组织中的一员,感到无尚光荣;但是当我的所作所为不能够达到这个组织的全部要求,又让我感到有愧于她;当我看到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加入这个组织,最后放弃信仰、背叛她,给她光辉伟大的形象抹黑时,我又为她感到忧虑。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跟着***,继续建中国。正是各行各业中成千上万个***员的默默无闻和成绩斐然的付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才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使我们中国的发展不断向前,使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虽然在***内,我是一名普通的***员;在企业,我是一名普通的职工;但是通过观看《信仰》,我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因为只有中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她才能把中国建设好,把人民的生活建设好。

我要认真学习中国***的理论。因为只有不断学习这些理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我以为我们不仅要当好信仰者、学习者,还要当好解说员、宣传员。把***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改革开放好,向身边的人进行解说和宣传。我要增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服务上级,服务基层;服务同事,服务同行;服务企业,服务路外;将岗位的作用发挥最大。我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岗位平凡,但是我不以普通的工作态度对待它。坚持科学工作,积极工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成绩。

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路,如果你想做一个为中国、中国人民服务的人;想走一条为中国、中国人民服务的路;请加入中国***这个组织,相信她,跟着她,坚定信仰,无论是十年或者二十年,无论是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你都不会迷失方向;珍惜她,维护她,践行《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信仰,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你都会有无穷动力。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800字(二)

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是我们坚持理想的力量源泉。这部纪录片以朴实的手法、清晰的脉络讲述了中国人选择信仰、坚守信仰到发扬信仰的过程。

1919年,一名叫陈望道的年轻人翻译出了《***宣言》,这本薄薄的小本子只有两万八千多个汉字,至此这种先进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它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它引导广东青年澎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上***之路,它成为了中国***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等***都是在读了《***宣言》后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中国***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19世纪中页,在中国签订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后,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时有亡国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救国的各种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但却始终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1921年,中国***成立了,虽然当时只有区区50人,但通过无数***人不怕牺牲、永不叛***这种内心坚定的信仰坚守,我们打败了***取得了***的胜利。

1949年,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群留美学生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是什么使他们这么做,我想是内心对祖国的热爱,是一种爱国信仰支持着他们。在战争中千疮百孔的鞍钢已是满目苍夷,一位日本人曾说过要鞍钢出钢至少要用20年。但中国人再次展现出了信仰的力量。已离开鞍钢两年的老工人孟泰被***代表请了回来,并由他带领鞍钢的老工人从一颗螺丝、一件零件的收集到出钢仅仅用了16个月。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张秉贵、***、钱学森、邓稼先等无数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智慧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丰富了***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让人民富裕起来是中国***新时期的信仰。靠着改革创新,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质,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许许多多的***人来说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改革创新来践行自己的信仰。安徽省小岗村支书沈浩,正是因为他爱民、为民的信仰,获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大爱无私的郭明义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资助了180多名贫困学生,而自家却住在不到40平米的旧房子里。点点滴滴,无数的普通人用普通、朴实的方式在诠释自己的信仰。

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故事;也讲述了我们的******、建设、改革的故事;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令人敬佩的中国******员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不怕艰难困苦、迎难而上;不怕复杂多变、开拓创新的故事。从我们的***的故事,我们***员的故事中看到,我们的***、我们的***员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那是因为中国***不同于其它的******,中国******员不同于其它*********员。在这个组织章程中,在这些***员日常行为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看《信仰》,让我感到,能够坚持这个信仰,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这个难,有多少人可以体会到。当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伟人***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六位亲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年仅15岁的***面对铡刀,宁肯选择光荣的牺牲而不选择卑鄙的"自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不畏艰难险阻,毅然返回祖国,创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常香玉献身艺术,爱***爱国爱人民,关注豫剧未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员,他们能够坚持这个信仰,也就是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难,不能做到的难。

弹指一挥间,伟大的中国***已经***91周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国63周年。在我们的***领导下,我们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可以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看出来。看到这种巨变,我以能够成为中国***这个组织中的一员,感到无尚光荣;但是当我的所作所为不能够达到这个组织的全部要求,又让我感到有愧于她;当我看到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加入这个组织,最后放弃信仰、背叛她,给她光辉伟大的形象抹黑时,我又为她感到忧虑。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跟着***,继续建中国。正是各行各业中成千上万个***员的默默无闻和成绩斐然的付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才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使我们中国的发展不断向前,使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虽然在***内,我是一名普通的***员;在企业,我是一名普通的职工;但是通过观看《信仰》,我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因为只有中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她才能把中国建设好,把人民的生活建设好。

我要认真学习中国***的理论。因为只有不断学习这些理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我以为我们不仅要当好信仰者、学习者,还要当好解说员、宣传员。把***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改革开放好,向身边的人进行解说和宣传。我要增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服务上级,服务基层;服务同事,服务同行;服务企业,服务路外;将岗位的作用发挥最大。

我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岗位平凡,但是我不以普通的工作态度对待它。坚持科学工作,积极工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成绩。

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路,如果你想做一个为中国、中国人民服务的人;想走一条为中国、中国人民服务的路;请加入中国***这个组织,相信她,跟着她,坚定信仰,无论是十年或者二十年,无论是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你都不会迷失方向;珍惜她,维护她,践行《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信仰,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你都会有无穷动力。

电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800字(三)

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是我们坚持理想的力量源泉。这部纪录片以朴实的手法、清晰的脉络讲述了中国人选择信仰、坚守信仰到发扬信仰的过程。

1919年,一名叫陈望道的年轻人翻译出了《***宣言》,这本薄薄的小本子只有两万八千多个汉字,至此这种先进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它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它引导广东青年澎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上***之路,它成为了中国***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等***都是在读了《***宣言》后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中国***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19世纪中页,在中国签订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后,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时有亡国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救国的各种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但却始终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1921年,中国***成立了,虽然当时只有区区50人,但通过无数***人不怕牺牲、永不叛***这种内心坚定的信仰坚守,我们打败了***取得了***的胜利。

爱是一种信仰篇4

曾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他将心无约束;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信仰,这个民族将分崩离析;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信仰,这个国家将根基不固。

综观我国当今社会信仰,有些让人啼笑皆非。若向国人抽样调查,可能会有很多人答不出所以然,什么是信仰,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信仰就是宗教,或者信仰就是迷信吧。现在提出信仰,一些学者、专家也感困惑,在教科书、学堂、文件、学述理论、伟人著作都难求答案,更何况新一代热血方刚的年青人。一些人常把执******的信仰当作国人的信仰,把国家意志(法律)当作民族信仰,把某一组织信仰当作某一行***单位的信仰,把伟人思想当作信仰。试问,这种替代能成吗?

现代汉语辞海解释:信仰-对某人或某种思想、主义、宗教等抱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以此作为自己的榜样和行动指南。

其实信仰区别于法律,也区别于组织章程。信仰是每个人根植于内心的心法,因此,任何外部的东西想挤也挤不进去。一个人的信仰会使他深信不疑,就好比中国***成立之初,***员对***的宗旨的崇拜和捍卫。多少***人为了***的事业可以抛头颅洒鲜血,誓死如归。又如无产阶级专***时期国人对***的崇拜,如果有人胆敢议论***的坏话,必将定为***、反***,批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又如纳粹头目希特勒信仰战争,挑起战争,百姓生灵涂炭。

信仰会使人为所信仰的理念坚定不移,奋不顾身,粉身碎骨,死而后已,可以激发人的无穷力量。因此,信仰决定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善意、慈祥、充满爱的信仰会激励人们为人类文明、和平、民主奉献终生;如果一个邪恶的信仰也会使人们丧心病狂、不顾一切,可以损人利己、无恶不作、灭绝尘寰。如果人没有信仰那么就会象一个游神,六神无主,心神不定,飘游恍惚,没有思想没有主见,必定一事无成,注定这样的人的一生是可悲的。

爱是一种信仰篇5

关键词:爱;爱的存在;终极关怀

中***分类号: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84-05

保罗・蒂利希,是由德文“Paul Tillich”音译而来的,其全名为Paul Johannes Oskar Tillich,而汉语界在翻译时多将其翻译为“蒂利希”、“梯利希”、“蒂里希”、“田立克”等。“终极关怀”一词正是由这位西方现代德裔美籍神学家于1957年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首先正式提出并被广泛使用的,而以“爱”来阐释终极关怀则是蒂利希终极关怀思想的主要理路之一。如果说费尔巴哈“爱的宗教”之爱更多的是“人道主义”意义上的爱,那么蒂利希的爱则倾向于“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爱;如果说尼采以理性杀死上帝,以“超人”生存来代替神灵庇护,在警示神灵隐退的同时,彰显的是人文的气息,那么蒂利希则用爱让上帝“重生”,以“超越上帝的上帝”来追寻人类的终极,从而凸显出存在的终极意义。在蒂利希那里,作为终极关怀主要“成分”的爱,贯穿于生存的每时每刻。爱是生命意义之源,爱在生命中呈现的同时,终极关怀也得以践行。

一、爱的沉沦与终极关怀的困境

爱是什么?在《爱、力量与正义》一书中,蒂利希对“爱”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蒂利希认为,自古以来“爱”的性质常常在不同程度上被忽视、误读、滥用、贬斥甚至扭曲了。与之相应,人类的终极关怀也遭到来自诸种“非存在”的威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eros”误读与终极关怀的悬置。厄洛斯(Eros)原指五大创世神之一的之神,是和生育的化身,这里的厄洛斯(eros)即人类本能的欲望,实际上是人与神对话的“通道”,具有超人格的一面。蒂利希认为,人么“在阿加佩(agape)与厄洛斯(eros)之间作出一种绝对区分的努力,通常是以把厄洛斯等同于欲望为前提的”。诚然,蒂利希并不否认每一种形式的厄洛斯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欲望之念,“但是厄洛斯超越了‘欲望’(‘欲望’,原文为‘愿望’。笔者认为这里的‘愿望’不妥,从上下文的分析来看,‘愿望’应该作为‘欲望’解更合适)”。在蒂利希看来,厄洛斯实际上是在对自然和文化中的真、善与美的追求中去企及与作为真、善、美之“源泉的东西的神秘结合”,而人类的爱则“是趋向于与自然和文化的诸形式结合,与两者的源泉结合”。在蒂利希那里,如果“欲望是对生命自我实现的欲望,而不是出自对这种结合的愉悦的欲望,那么这种厄洛斯就与欲望统一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厄洛斯是人类神秘的本能之欲,也可以说厄洛斯是人类创造力的“隐性”之源。所以蒂利希说:“没有趋向真理的厄洛斯,神学就不可能存在”;“没有走向美的厄洛斯,礼仪的表达形式就不可能存在”;“就对上帝而言,否定爱的厄洛斯特性甚至更为严重”,因为这种否定所带来的结果是“对上帝的爱变成了一个不可能的概念。”正是在此意义上,蒂利希强调作为厄洛斯之性质的爱是必要的,因为厄洛斯不再是仅仅追求之欲,更多的是人类对与自身起源重新相结合的强烈愿望。所以蒂利希说:“人若没有与其起源重新结合的欲望,对上帝的爱就变成了一个无意义的字眼。”在“eros”之爱被误读后,爱走向了所谓的“圣爱”,这样,终极关怀则披上了“圣洁”的外衣进而被悬置起来了。终极关怀只有“仰望星空”的一面,而“脚踏实地”的一面则被无形中抹去了。由此,终极关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神圣”的空壳。

第二,对“philia”滥用与终极关怀的消解。菲利亚(philia)有“倾向”、“爱好”、“亲和”等意思,在此指一种“我―你”关系中的爱,权宜地称之为“友爱”。蒂利希认为,“爱的厄洛斯特性在相对的一极上与所谓爱的菲利亚(philia)特性相关联,厄洛斯代表的是超人格的一极,而菲利亚代表的是人格这一极。”作为代表人格这一极的菲利亚,它是人类在社会中维系人际关系的根基。所以蒂利希说:“一个人若不能将作为‘我’的自己与‘你’联系起来,也就不可能将自己与真和善,与它们根植于其中的存在之基础联系起来”,换句话来说,“一个人若不能爱朋友,也就不可能爱终极实在之艺术表达”,因而“菲利亚也信赖于厄洛斯”的。厄洛斯与菲利亚的统一不仅存在于个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于社会的群体中,这样,人类便在“我―你”关系的组成中生存。但是,在人类的生存中,菲利亚之爱往往被滥用了,人类利用这种菲利亚之爱去营构自己的私利,扭曲了菲利亚之爱的性质。这样,爱被消解为利,菲利亚之爱则被解构为无数的私欲,从而人类的终极关怀被诸种私欲所吞噬,终极关怀也被消解了。

第三,对“libido”的扭曲与终极关怀的倒错。里比多(libido)是拉丁语,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意指一切身体器官的。蒂利希认为,如果将里比多定义为“对愉悦的欲望”,这只是一个“快乐主义的定义”,是对“里比多的误解”。在蒂利希看来,“欲望的满足伴随着愉悦”,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所欲者并不是愉悦本身,而是与满足这个欲望的东西相结合”。然而,人们如果以将欲望得到满足看成是愉悦,反之,欲望未得到满足则是痛苦为基础,进而推出“避免痛苦和追求愉悦”。是生命的本质的结论,那则是对人类生命实际过程的歪曲。蒂利希认为,“正常生活追求的是它所缺乏的东西,追求的是虽属于它但又与它分离了的东西相结合”,也即不是以占有对象为目的的。蒂利希认为,弗洛伊德将里比多描述成“个人要摆脱紧张的欲望”,弗氏的这种描述是里比多的“倒错形式”,而忽视了里比多的积极方面的意义――“趋向生命之自我实现的动力”。所以,蒂利希并不否定里比多之欲,而是对之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蒂利希那里,里比多是“无罪的”,它是人类生命过程的自然呈现。爱,并非要剔除“欲望”才是爱,欲望即契于爱之中,“离开里比多,生命就不会走出自身”。所以,里比多贯穿于圣俗之中,“即使在最精神化的友谊与最禁欲的神秘主义中,都有着里比多的成分。倘无里比多,圣徒就不再是造物”,但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圣徒”。在里比多被以“倒错形式”扭曲后,终极关怀也走向了其畸形的一面。

第四,“epithymia”的贬斥与终极关怀的美化。欲望(epithymia)即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和冲动。在传统意义上,欲望(epithymia)被视为爱的最低级的特性,这种特性进而又被等同于“感官上的自我完成或自我满足的欲望”。所以在“哲学和神学的道德家”那里,往往将爱与人的“较高的、具有本

质区别的特性之间设置一条完全的鸿沟”,从而将爱与人的存在区别开来,而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将爱与人的生命区别开来。人们在贬斥欲望的基础上进而来贬低爱。在这个意义上,爱成为“”的代名词,进而被道德家拒之于千里之外。事实上,欲望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自然流露,它既有与一般动物相同的共性,也有人类自身的类特征。爱的欲望之性质是爱的动力之所在。但是,当欲望被限定为“爱的最低级的特性”进而以不同名目的形式被拒绝时,爱就被无形地抛弃了,生命便失去了动力。而人们对“epffhymia”的贬斥,实际上则是对存在的美化,不过,这种对终极关怀美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与消解存在同时进行的。当“epithymia”被拒绝时,终极关怀也就被不知不觉地一起拒绝了。

第五,“agape”的忽视与终极关怀的遗忘。阿加佩(agape)是基督教中最圣洁的爱,它是集身、心、魂为一体的爱的最高境界。但是,蒂利希认为,这种形式的爱,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究其被世人遗忘之原因,并不在于“阿加佩是爱之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在于阿加佩进入人类生命的维度之不同。在蒂利希看来,阿加佩是“插入爱中的爱”,既是“深层之爱”,又是与“生命之基础相关的爱”。对阿加佩的忽视则是“eros”、“philia”、“libido”、“epithymia”等四种爱遭受扭曲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人类忽视了这种最高境界的爱,才会从各种狭隘的方面去曲解爱,误读爱,滥用爱。当“agape”被人类置于遗忘的角落时,“魔化关怀”则以终极关怀的形式代替其存在而行事,而终极关怀则被抛入遗忘的长河中。“魔化关怀”的通常表现为对名与利的执著,当人们匍匐在金钱的面前时,人类失去的即是这种圣爱,而魔化关怀则成为人类的统治。

二、爱的重新诠释与终极关怀的表达

既然爱的性质常被歪曲,那么,爱究竟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王珉先生在其《爱的存在与勇气》一文中认为伦理学之爱的方法有三种,即象征法、悖论法、本体论方法。但笔者认为,在蒂利希那里,象征、悖论、信仰等则是对爱的最佳诠释。

首先,象征之法与终极关怀的开启。象征法是哲学和宗教表达思想的惯用手法。蒂利希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就有一节“信仰之象征”专门谈象征。蒂利希认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必需藉着象征的方式表达,只有象征的语言才能表达至高无上的理想。”同时,蒂利希还指出,象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象征代表的意义超出本身,另有所指;

2 象征和本身的意义内涵关系密切;

3 象征启示了一些原本不为人知的事实;

4 象征不仅开启了事实中原来不可企及的向度,而且也开启了人类心灵中与这些事实相关的向度;

5 象征不是蓄意制造的;

6 象征不能蓄意发明这项事实所带来的后果,象征不会因为人们有所渴望便会自然发展。

从蒂利希对象征特征的界定来看,象征是表达终极关怀的“必需方式”,因为象征“开启了人类心灵中与这些事实相关的向度”。爱,作为终极关怀的一部分,也必须藉着象征来表达。在《根基的动摇》一书中,蒂利希说:“‘深’是空间的一维,同时也是一种精神质量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可见之物对我们的限制和奴役”,“那无限的、不可穷尽的深底,那一切存在的根底,就是上帝”。阿加佩(agape)之爱就是这种“深层之爱”、“插入之爱”,它必须借助于象征才能呈现出来。当象征将爱呈现出来之时,也就开启了“一些原本不为人知的事实”,终极关怀也即得以表达。

其次,悖论之法与终极关怀的超越。悖论是指从逻辑上推论,往往推导出与前提互相矛盾之结论,但在表面上却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在蒂利希看来,这种类似于禅语的悖论式的语言更适合爱的表达。而非存在在存在中存在则是对这一悖论式语言的自觉运用。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蒂利希说,“存在包括了非存在;但非存在并不占优势”,“非存在属于存在,不能从存在中分离出来”,“存在必须被看作是对存在的否定之否定”,“存在在排除非存在后所作的自我肯定不是自我肯定,而是一种僵死的自我同一”。这样,蒂利希在对存在与非存在关系的阐释中,以悖论的方式将非存在纳入了存在,从而充实了存在,激发了存在的动力。所以蒂利希解释道,“非存在――使上帝的自我肯定带有能动性的东西――打破了神的自我孤立,使之作为力和爱显露出来”,从而“非存在使上帝成为一个活的上帝”。爱通过存在的对立面――非存在而得以呈现出来,非存在在存在中存在则是爱的悖论方式的表达,也是终极关怀的超越―一“无限的东西包括它本身和有限的东西;肯定包括它自身以及纳入它自身中的否定,赐福包括它自己以及它征服的焦虑”,所以蒂利希说:“完成了的爱既是极端的幸福,又是幸福的终结。”在蒂利希那里,悖论式的表达实际上是要打破工具理性一统天下的格局,而呈现人类的价值理性。因为在蒂利希看来,工具理性达到的将会是“僵死的自我同一”,使上帝成为一个死的上帝,这样,通向生命深处的爱会被忽视,甚至缢死。

再次,信仰之法与终极关怀的在场。如果说象征法、悖论法将爱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开启并丰富了终极关怀的内容的话,那么爱以信仰的方式的表达则是对终极关怀在场的诠释。在蒂利希那里,“信仰中包含了爱和行动的种子,而且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是终极关怀的“在场”。在蒂利希那里,终极关怀不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而是一个行为,是一个行动,是一个向死而在的进行时,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即是“栖居”,而“栖居就是在世的本质”。所以蒂利希断言:“爱与行动都无法自外于信仰而***(如果信仰不足以堪称终极关怀时,爱与行动便会与信仰分离,作者自注),相反的,它们本身就是终极关怀”,而“信仰与爱分道扬镳,通常是宗教败坏的后果”。信仰是爱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爱的内容。没有信仰的爱,也就是阿加佩(agape)被忽视了的行为,这时爱无法进入生命的深层,阿加佩(agape)的不在场,使得终极关怀倒向了“魔化关怀”,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所以蒂利希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反问道:“失去了信仰,还有爱吗?”信仰之爱要求的即是终极关怀的在场,而不是流于玄思、教条。“如果信仰是指疯狂地接受并获得教条,那么这种信仰必定无法产生爱”,“如果信仰变成终极关怀的代名词,那么信仰便含了爱的成分”,也即“信仰就是和本身分离的神结合的热切盼望”。与本身分离的神相结合的强烈感,也就是信仰,也就是爱,通向与神结合的过程,既是爱的呈现的过程,也是终极关怀在场的过程。因为“行动就是爱的直接表现”,“信仰包含了爱,行动就是表现爱的最佳方式”,“有终极关怀的地方,就有实践终极关怀的热情,‘关怀’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行动的意味”。在蒂利希看来,终极关怀是一种“行动”,而不是玄思;是一个过程,而不仅在于一个结果。人人心中皆有爱,这份爱不仅仅是情感,更是一

种信仰,当爱以信仰的方式呈现时,终极关怀得以践行,而其前提则是自身(终极关怀)的在场。

三、爱的存在与终极关怀的践行

爱为终极关怀内容的一部分,爱的存在诠释的即是终极关怀的践行。爱在生命中展开的过程其实也即是终极关怀践行的过程。

首先,爱在生命中自然呈现出来。关于爱的存在,蒂利希在《新存在》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该书“作为爱的新存在”一节中,蒂利希引用了《约翰一书》和《约翰福音》等对“爱”进行了阐释:

“我们知道并且相信上帝爱我们。上帝就是爱,那有了爱在他的生命里的人就是有上帝的生命,而上帝在他的生命里。”(《约翰一书》)

“我给你们一条新诫命:你们要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彼此相爱。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世人就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

“上帝在我们的生命里,把我们作为他的居所,就等同于我们有爱在我们的生命里,等同于我们把爱作为我们的居所。上帝和爱不是两个实在,而是一个。”

作为一个神学家,蒂利希对以上所引的《约翰一书》和《约翰福音》内容的解读是有其神学烙印的,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也是无需否认的。但是蒂利希对爱的论述还是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正如傅伟勋先生所言:“作为神学家的蒂利希,其‘终极关怀’思想固然有其神学的背景,所以蒂利希说,‘信仰就是终极关怀着的状态’,但如果我们‘排除有神论的特定内容后’,就‘可以作为后设宗教词语’。”圈这种后设宗教词语我们暂且不讨论,但蒂利希通过将上帝注入生命来诠释爱即在人的生命中,这是蒂利希的独创性诠释。爱在生命中,在者便与上帝不即不离,这样,对上帝的爱便由外在的仰视而转变为内在的超越,这正是蒂利希所说的“超越上帝的上帝”之内涵。“超越上帝的上帝”其实也就是将爱插入生命的深层,将爱置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在蒂利希看来,“爱斩断了虔诚的孤独,也斩断了神学的傲慢。它不仅超过正义,而且比信仰更伟大”,因为“它就是上帝自身的显现”。爱的显现的过程其实就是无限接近上帝的过程,也就是终极关怀践行的过程。因为“在每一个真正爱的时刻,我们都在上帝之中,上帝也在我们之中”。

其次,终极关怀贯穿生命之流程。爱,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终极关怀的一部分,爱的存在的过程其实就是终极关怀实现的过程。对于有意义的生命而言,不能没有爱的存在,不能没有信仰,也就不能没有终极关怀。生命存在的流程即是终极关怀践行的过程,终极关怀贯穿于生命的每时每刻中,我们从蒂利希对终极关怀的解释中可以得出上述的结论:

“信仰就是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的状态,因此,信仰的动力也即是终极关怀的动力。”

“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其意义。在此意义上,“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是一个终极的、无条件的、整体的和无限的关切之问题(“Man is ultmate-ly concerned about his being and meaning.‘To be or not to be’in this sense is a matter of ultimate,unconditional,to-tal,and infinite concern”)。”

“若没有推动每一件存在着的事物趋向另一件存在着的事物的爱,存在就是不现实的。在人对于爱的体验中,生命的本性才变得明显。爱是使分离者结合的动力。”

这种“终极的、无条件的、整体的和无限的关切之问题”,是爱的一种呈现,也即是终极关怀。因为“上帝在我们的生命里”,也即爱在我们的生命里。正如蒂利希所言:“生命是现实中的存在,而爱是生命的推动力量”,“在人对于爱的体验中,生命的本性才变得明显”,“爱是使分离者结合的动力”。所以,生活的过程即是爱的展开的过程。但是,在生命的流程中,不是将自己“移交”给某个外在之物,而是自我自觉参与生命的流程之中,也即“在场”。这种“在场性”也就是蒂利希所说的“所攫住的存在状态”,也即“存在一本身”。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生命”,“爱的最高形式和它的那种使东西文化有别的形式,是保留了既是爱之主体又是爱之客体的那种爱”,这种爱不是别的,就是“一”,即“爱是一”,这样,爱即是“存在一本身”,爱的呈现也即终极关怀的诠释。

终极关怀作为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它必定是无条件的,同时又是无限的,生命存在的时刻,即是终极关怀践行的时刻。所以蒂利希说:“新造物,这才是我们最终关心的东西;这应当成为我们的无限激情,成为每一个人存在的无限激情。”这种激情伴随着生命的流程,爱在这种流程中呈现,而终极关怀也在其中得到践行。生命以爱而有终极的意义,而爱以终极关怀的形式让生命的意义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何光沪选编,蒂利希全集(上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87

[2]王珉,爱的存在与勇气IN,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50

[3]田立克,信仰的动力嗍,鲁燕萍译,台北:桂冠***书有限公司,1994.37

爱是一种信仰篇6

[关键词]***旅题材 信仰 成长 爱情

***旅题材电视剧自诞生以来,其艺术形式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但其主旋律气质从未削弱,一直占据着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制高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旅题材电视剧的繁荣发展和不断创新,“高大全”式的宏大叙事模式逐步被瓦解,创作者们开始把聚焦点放在了展现***人从平凡到伟大的心路历程,讲述有关***人的“信仰”、“成长”、“爱情”等永恒话题。***旅题材电视剧的叙事主题已不再满足于展现单一的国家意志,开始变得愈发丰富。“信仰”、“成长”、“爱情”等三个主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建构起新世纪下的***旅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旅剧)。

一、关于信仰:“崇高”与“平凡”

“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走精品路线,一直是***旅题材电视剧创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队电视艺术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1]因此,在***旅剧创作过程中对于主旋律、对于信仰的阐释从第一部***旅剧《敌营十八年》开始就从未消失过。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又有像“不抛弃、不放弃”这样具体而生动的“平凡”信仰。这些“平凡”与“崇高”的信仰共同支撑起中国***旅剧的蔚蓝天空。信仰不仅是***队的灵魂,更是***旅题材电视剧的思想创作的源泉。

(一)民族与国家:想象的共同体

***旅题材电视剧是对民族、国家的书写,承载着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崇高使命,构筑起关于民族认同的想象共同体。新世纪以来,虽然“样板戏”式的红色宣传淡出电视荧幕,但同样诞生了一批鲜活而又生动的弘扬社会主旋律、坚持共产主义“崇高”信仰的***旅剧。 《长征》颂扬了老一辈***志士的丰功伟业,面对的围追堵截,面对残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饥寒交迫的现实困境,凭借着对***的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崇高信仰的坚持,从失败走向一次次胜利;《沧海》中王山魁以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带领护卫艇编队战胜了十倍于自己的驱逐舰编队,马建成、王山魁因为对祖国的热爱、对***的信任在苏联撤走专家、拿走***纸,既缺粮又缺钱的艰苦环境下,不畏艰难成功建成长波台。他们所代表的已不再是自己,而是整个中华民族,观众在收看的同时已不自觉地接收了剧中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他们身上的崇高信仰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信仰――实现共产主义、振兴中华民族。

(二)士兵与***队:理想的自我认同

***旅题材电视剧的影像书写离不开对士兵与***队的描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普通士兵的关注超越了以往***旅剧中对士兵叙述的总和。“恢弘壮阔”的史诗性叙事被解构,进而将其传递的“崇高”信仰分解、融合在具体而生动的“平凡”信仰之中。士兵们在***队的生活历练中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价值转变,完成了对于理想自我的认同。《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这一有点呆傻的农村娃,凭借着自己“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完成了333个腹部绕杠,修出了几代老兵都没修成的石子路,由一名普通士兵蜕变为兵王;《兵峰》中肖沐天凭借着边防兵孤单、刚强、坚硬的优秀品质坚守在祖国的边疆;《我是特种兵》中庄焱诠释了新时代***人的坚守,“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的***人信仰令人震撼。这些平凡的士兵坚守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信仰,这些“平凡”的信仰让他们看到了理想中的自我。

二、关于成长:“青春”与“励志”

随着《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火蓝刀锋》、《我是特种兵》等一系列***旅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旅剧的叙述焦点放在了对普通士兵或士兵群体的表现上。讲述普通士兵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从茫然无知到坚定信念的成长历程,而成长本身是“青春”的、是“励志”的。

关于“成长”主题的叙事,最早出现在“成长小说”之中。美国学者莫迪凯・马科斯认为,“在成长中寻找精神家园,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共同经历,成长小说也因此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建立个人身份、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有力切入点”。[2]强调“成长”的关键在于身份认同、社会认知。对于***人而言,“成长”就是要完成***人角色的自我认同,“成长”中有痛苦、有快乐、有感动、有坚守。

(一)痛并快乐着的青春

成长是青春的代名词,青春是一次次成长的聚合。当代***旅剧热衷于诠释成长,当80后、90后成为***营的主体,他们充满痛苦与快乐的青春成长有理由值得我们关注。无论是憨厚木讷的许三多,还是叛逆任性的汤小米,亦或是油嘴滑舌的蒋小鱼,他们可爱却又可恨,这群年轻人的成长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许三多遇上了一群帮助他的人:老马、史今、高城、伍六一等,因此他是快乐的;史班长的离去、钢七连的整编,让他在痛苦中成长起来。汤小米在爸爸无原则的宠爱下是任性的;但在妈妈米蓝的残酷要求下,她历经过委屈与痛苦,开始懂得了选择与放弃,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人。蒋小鱼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结识了龙百川、团结了战友、得到了黄金下铺,在当逃兵之后,被发配海训场养猪,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老兵,这一时期他是快乐的也是幸运的;直到柳小山的牺牲,让他真正认识到“为祖国大海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信仰。他们在一次次的痛苦中走向成熟,并最终实现了精神层面的蜕变。

(二)内心矛盾的血性坚守

普通士兵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信念的坚守。每一次的苦难挣扎都是他们成长的垫脚石,在崎岖不平的成长路途中他们懂得了坚持,在残酷无情、充满挑战性的***旅生涯中学会了“拿得起放得下”,他们在内心矛盾的血性坚守中逐渐走向成熟,完成了对于***人角色的身份认同。《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在初来钢七连时便失去了自信,开始怀疑自己;在独守七连营房的半年时间里想过放弃;在退伍与转士官问题上有过犹豫;他在不断的成长与反思中诠释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人气节。《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顺溜在日本投降后执意追杀坂田报仇,但最后时刻选择了放弃,表现了***人的纪律性,也阐释了何谓真正的中国***人。编剧朱苏进说:“他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甚至不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士兵,但他的光荣和悲哀,却凝结了最为纯粹的***人气质。”他们在内心的反复挣扎中找到了自己、坚定了信仰,在信仰的坚守中超越了自己、诠释了***人、***魂。

三、关于爱情:“佐料”与“正餐”

爱情――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从诞生伊始便受到人们的追捧,***旅剧也不例外。一直以来,***旅剧对爱情的叙述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从未缺席。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当***旅题材单调、乏味、样板式的宏大叙事失去市场,创作者们需要塑造一批性格鲜明、情感丰富的***人形象,而爱情作为情感的基础自然不可或缺,“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神秘性和自发性”。[3]今年来,***旅题材中主人公发乎情,止于礼的爱情成为了叙事的主线,爱情不止是成长、***等叙事主题的“调味品”、“佐料”,更上升为展现***人情感生活的“营养正餐”。

(一)“男人帮”的“佐料”

长期以来,***旅剧作为展现***旅生活的放大镜,阳刚、血性、坚韧、伟大是其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而爱情总是以“调味品”的形式融入到***旅剧中,作为对英雄性格的一种深化。新世纪***旅剧习惯用爱情与家庭来表现英雄人性的一面,但其绝大部分只是对信仰叙事、成长叙事的补充,因为***旅剧的第一要务是传播红色教育、弘扬社会主旋律,所以爱情只能是***旅剧的协奏曲。由于爱情元素的加入使得单调的***营生活或者战地生活多了一丝浪漫,少了几点枯燥,多了一缕柔情,少了几份刚强。《亮剑》中李云龙的几段爱情始终置于***战争的大背景下,他与秀芹的爱情悲剧,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与田雨的甜蜜爱情,让观众暂时忘却了惨烈的战争,感受到了些许温暖。《沧海》中以王山魁与许锦云的爱情故事为基础拉开了轰轰烈烈、困难重重的新中国海***建设序幕。《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在近乎残忍的训练和实战中,谭晓琳与雷战、沈兰妮与林国良的爱情叙事成为残酷***营生活的清新剂。可以说,在这里爱情只是***、***营的附属品,只能作为分支存在而不能超越他们。

(二)绿色的爱情“正餐”

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商业化的形成,大众娱乐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逐步渗透到了电视剧的创作之中。一批反映***人爱情生活、情感纠葛的***旅题材电视剧受到人们的欢迎,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大校的女儿》、《父母爱情》等。爱情不再是“男人帮”中的“佐料”,而成为一条强化的叙事主线,一份展现***人情感的“绿色正餐”。《激情燃烧的岁月》做出了勇敢的尝试,它以石光荣的爱情、家庭生活为叙事的主体,讲述石光荣平凡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生;之后,《幸福像花儿一样》进一步发展,全剧讲述文工团女演员杜鹃的情感一生,描绘了一段***营中的阳光爱情故事,刻画出一代***人的“柔性”情感;如今,发展到《父母爱情》中,爱情成为全剧的思想核心,江德福的***人身份仅仅作为“绿叶”而存在,讲述他与安杰相濡以沫、感人至深的爱情则是全剧的重点。

四、结 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旅题材电视剧的主题叙事呈现出了三个维度,即展现***人“崇高”与“平凡”的信仰,讲述“青春”与“励志”的***人成长史,讴歌***人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信仰”可敬、“成长”真实、“爱情”感人。“信仰”、“成长”、“爱情”等三个叙事主题互为表里,不仅丰富着中国***旅剧的题材范围,而且讲述着中国***旅题材电视剧成长与发展。

注释:

[1]吴素玲:《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2]茵渝萍:《美国成长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爱是一种信仰篇7

曾经看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白落梅说的没错: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于是,在这段匆匆的岁月里,便有了一些心灵的寄托,便有了信仰,知道信仰么?那是一种顶礼膜拜的爱,便是无与伦比的美。自此,有了梦想。

朋友说:梦想天空分外蓝。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对的,当初的我们,是怎样不顾一切地去冲、去闯,只是为了心里那一片分外蓝的天空,那一份梦想。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那个未成年的傻小孩,让梦想愈近,可是,当梦想触手可及时,为什么要茫然,正如此时的我一样。

天色开始渐渐阴暗,再看不见远处那一抹淡淡的希望。于是,开始极力睁大眼睛,想要看清这黑夜中的一切,辨清每一丝风的方向,月亮渐低,星星渐低,心也随之渐低,那是一种不知名的负荷力,破灭了那一点点的渺茫,我知道,这一劫终究躲不过,于是,痛——开始肆虐。

我和她,同样爱着草原,爱着西藏,爱着那种无边无际,爱着那里独一无二的、绝世的美。于是,它成了信仰——

这只是我最初的信仰,或许在十年以后,甚至二十年,以及更多,只会异而不同,深沉大海的灵魂,除非伤与生俱来,否则,谁也不会与大海抗争。我应该想到的,不是生与死的极端,而是明天;亦或是是否违心的今天,这样的想法是否比生与死更极端,或不是;时间,是最大的胜利者,但它能否领略生死的变换。每个人的灵魂是否与生俱来,又或是只是一副躯壳。对于整个世界,这就是我的信仰,唯一的信仰,却不是一生的信仰。若可以,待等十年、二十年之后。

那里的天一直很蓝,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海枯或是石烂,那里永远有独一无二的、绝世的美。只是我、我们,曾经的不顾一切,现在却早已少了那一份勇敢,或是怕梦想破灭的痛,因为我们永远不能想象,没有了梦想、信仰,本就一无所有的我们将又会变得怎样得一无所有,所以,只能在仅剩的坚持中,寻找淡薄的希望。

西藏,一个如此神圣的地方,多年来我们坚持的同一份勇敢——

西藏,一个如此美丽的地方,多年来我们追求的同一份信仰——

西藏,一个如此幸福的地方,多年来我们约定的同一段时光——

我知道,那里的天依然很蓝。

只是,我们都少了最初的勇敢。

爱是一种信仰篇8

本文从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的七个方面,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教的内涵,进而阐明了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关怀与***式关怀的特征。前者以《圣经》的传言、教会的见证为象征性因式的所指,后者以光、十字架两种符号为象征性***式的能指。这种所指与能指,共同构成基督教艺术的边界。

关键词:七方同启论 言成肉身 肉身成言 象征 主题关怀 ***式关怀

为了阐明基督教艺术的边界,我们必须沉思“基督教艺术是什么?”为了说明“基督教艺术是什么?”我们需要回答“基督教是什么?”即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之言的规定性内含什么?

1 、基督信仰的神学规定性

十字架神学的代表人物莫尔特曼,在论及基督教神学的任务时,指出:基督教神学“必须说明‘耶稣就是基督’这样的认信究竟指的是什么。”(莫尔特曼)“因此,基督论的第一个任务是批判地证实基督信仰在耶稣及其历史中的起源。第二个任务是批判地证实基督信仰对于现时和未来的意义。” (莫尔特曼)其实,简单地说,基督信仰的核心教义,正是信仰基督,信仰历史上的耶稣。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之言,同其它宗教的差别,正在于它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信仰,而且是对这个历史人物死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认信,是对复活的基督的宣告。在此意义上,基督教不是一个教义理论体系,因为任何教义理论体系,在学理上并不必然同它的创立者存在逻辑的关联;教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本人,也未必能够承诺他所阐明的理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相反,基督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则完全取决于它的创立者耶稣本人。没有耶稣,就不可能有基督;没有基督,也就没有基督信仰、没有基督教。同样,基督教也不是一套与人无关的纯粹客观的真理体系。纯粹客观的真理体系,既然是纯客观的,即同人的主观世界、人的生存与存在的世界没有关联,那么,个人是否认信它,或者说个人能否认信它,便成为一个必须要回答而没有肯定性答案的问题。再次,基督教也不是信仰一个神秘的灵。信仰差别于迷信,信仰发生在人的理性思考到不可思考的地方,迷信却发生在入的理性末加思考的地方;信仰是人的理性对所仰望之物沉思后的认信与仰望,迷信是人的理性对所仰望之物拒绝沉思的执迷与无觉。神秘的灵的神秘性,否定了理性人思的可能,其所信之物在言说上的流定性,往往使信者难以清楚地把握。而基督信仰,不仅有关于信仰基督的明晰的言说,而且有历史上的耶稣本人的言说,即拿撒勒人耶稣对于自己的来历、自己的宣告、自己的结局、自己的将来、自己的所夫、自己的应许以及自己的使命的言说。正因为基督信仰的言说,已经包含在耶稣的言说里,所以,基督论的真正任务在于准确地传言。这或许是神学的谦卑性的品质的基督论根源。

下面,我们将从七个方面,言述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基督教神学,至少应包括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教会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基督耶稣的身份或同一性的规定性。这种同一性的规定性,将把基督信仰同其它一切宗教在神学上区别开来。本文将传讲的,仅仅关涉基督教神学的一个方面,一般用基督论来指称它,我用“七方同启论”来概括它。耶稣基督本人,一开始便清楚理性与信仰的差别,他拒绝按照理性的方式向祭司长、文士、长老证明他的权柄的根源,他只向门徒发出呼召、需要他们用生命意志而非生命理智来做出回应。耶稣从七个方面,把上帝的存在启示出来。这七个方面,包括耶稣的灵生、爱道的宣告、受死的践行以及成为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其中每个方面,都关涉到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受难与复活事件,构成了这七个方面彼此相关联的转折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七方同启论的基督论,称为十字架神学。

1.1 言成肉身

在传统的意义上,言成肉身主要指上帝作为圣言生成为历史上的肉身的耶稣即耶稣的灵生事件,但在更广的意义上,言成肉身还应包括耶稣对爱道的宣告、他的受死以及从死里复活的历史事件。作为肉身的耶稣,假如没有关于人要爱上帝和爱邻人的宣道、没有为人类的罪而受死在十字架上、没有在死后复活为信仰的基督,他的灵生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上帝成为肉身,使我们能够接近他,以此表明他并不是一个与人无关的、高高在上的上帝,而是一个我们能够触摸、能够同在的同在者。他爱以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着的人类,所以,他的圣言要降下生成为肉身的耶酥。“所以,爱不仅是上帝的行为动机,而且是上帝的存在动机。上帝行于爱。上帝行于爱,以助死者、被否定者、被诅咒者,使死者不惧死,被否定者不惧否定,被诅咒者不惧诅咒。上帝以爱分担死的痛苦,以将生与死引入一种新的相互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可以名副其实地称之为从死中复活。不表明这种关系,人们就无权引用早期教会关于上帝成人的说法。上帝成人包含着上帝与人分担死的不幸。”(云格尔)死作为有限之人的命运,上帝成人,就必须死。成为人子的耶酥,“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言成肉身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是以耶稣的灵生开始的。上帝之言生成为肉身的耶稣,他需要一个有限的肉体生命,一个同每个个体血肉相关联的有限的存在者;同时,这个存在者,还需要表达上帝之言,分享、承担着上帝之灵。上帝通过马利亚受圣灵感孕生子,既呈现出耶稣与上帝的内在相关性,因为圣灵本是上帝之灵;又呈现出耶稣与人类的内在相关性,因为马利亚不过是有限之人类的代表。在耶稣受圣灵感孕而生的意义上,他是神子,在耶稣从马利亚而生的意义上,他是人子。

通过耶稣这位中保,人类同上帝相互关联起来。

从灵生的耶稣身上,我们已看到上帝的三位一体本性。上帝爱人,所以赐下他的独生子。而耶稣的灵生,于是成为对上帝之爱的表达。对此,人的理性不仅无法证明马利亚如何受圣灵感孕生子,而且也不可能证伪该事件。人作为受造物的有限性再次被显明出来。就这样,耶稣的灵生只有为人的信仰所接受。人只能采取信仰的态度来对待灵生的耶稣。

耶稣的灵生,内合着人与上帝的相关性。他既和个人的生命相关又和上帝的本性相关。“上帝所差来的,就说上帝的话”. (约翰福音)耶稣是为人类而来的,他也必须说有关人的话。这种话的表达,即耶稣关于爱道的宣告。耶稣同人类与上帝最本质的相关,是他与上帝的一体性同在,和与人类的永恒同在。。耶稣将全部《旧约》的诫命,总结为爱上帝和爱人如已。“耶稣吩咐他的门徒要这样行,而且自己就是这样行的。”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 (约翰一书)上帝爱人,他成为人的肉身的样式,又为人舍命在十字架上。尽管们《旧约》已经有了两条诫命,但其意义只是在耶稣基督来到世间后才赋有了质量上的更新。耶稣的灵生与受死,是用行动和诚实表达两条最大诫命的内容。

他要求他的门徒用”彼此相爱的心“ (约翰福音)来显明他们的身份。耶稣在世上广行赦免,为背叛他的门徒犹大洗脚,恰好构成了他所宣讲的爱道的最好注释。

人要爱人如己并要爱上帝,仅仅是对上帝之爱性的回应。上帝之爱,对象化在他的灵生与受死里。耶稣既是因着圣灵感孕而生的,那么,他由于马利亚的肉身而来的肉身之死,就必不只是肉身的结束,而是不死之圣灵为着人的罪的受死,也是耶稣本人为罪身的人类而死。耶稣灵生的某种独特性,规定着他的死的独特性。他因为上帝为着人的救赎而死。“从耶稣之生为背景来理解他的死,必须是神学的理解,必须把他为之生为之传言的上帝考虑进去。……耶稣是作为一个公共的人,以他与他的上帝和父亲的亲密关系为基础,为了将要来临的上帝之国的缘故而生的。他生得辉煌,死得可怖,这只有从他赖以生、为之生的上帝为背景才能理解。”(莫尔特曼)换言之,耶稣是替上帝而死的。这正是他与苏格拉底、斯多亚派和基督教殉道者之死的差别所在。

耶稣受死的另- 重涵义,是他为人类的罪而死,做了人的挽回祭。如果说“所有人的生通向死,而耶稣的生来自死,”(云格尔)这是所有人之生与耶稣之生的差别,那么,耶稣的死也来自于他的生的独特性,他为人的得救而生便只有为人而受死。因此,对言成肉身的信仰,或者说“对上帝成人的信仰不仅产生于耶稣的死之后,而且在耶稣的死之中获得证明,只是事后才与耶稣的诞生联系起来。”(云格尔)上帝在耶稣之死中临近人。“如果上帝在死中也不放弃与我们相关,如果上帝使自己与死去的耶稣认同,以通过这位十字架受难者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仁慈,那么,正是从死之无关系中产生了上帝与人的新关系。……当上帝为了所有人与这个死去的人- -来自拿撤勒的耶稣认同之时,他就表明自已是对有限之人怀有无限之爱的一种本质。因为当一切关系失去之时,只有爱创造新的关系。” (云格尔)在耶稣之死中,上帝对于人之爱的相关性被达成了。通过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上帝经历了基督再临之前的个体生命必须经历又无法得胜的死亡,正因为上帝能够经历这种死亡,我们作为不死者才能临近耶稣基督的上帝。在耶酥里,我们和上帝分享了共同的受难经历,我们将自己的罪交给耶稣以免遭上帝惩罚,而上帝惩罚耶稣以免除我们的罪。“上帝受难,上帝让自己被钉上十字架,且的确被钉上了十字架,藉此完成了他那充满希望的无条件的爱。”(莫尔特曼)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耶酥灵生的事件、爱道的宣告、受死的践行,每一方面都是围绕着人与上帝的相关性展开的,且彼此相关联地共同启示着肉身之言的那一位上帝。上帝的内在性,在其言成肉身的过程中演变为一种行动。耶稣的上帝,内在于人而存在,他有肉身的在场方式,他有对人的至死不渝的爱,更为人舍己。人之所以能够企及上帝,就是因为上帝在耶稣里首先成为人子,成为人类中的一员。“在他儿子的十字架里,上帝把死担在自己身上,不仅为了使人能够带着慰藉去死,确信即便死也不能把他们与上帝分开,而且为了使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成为人的新创生的根据,在这种新创生中,死亡本身将被生命的胜利吞没。”(莫尔特曼)具体地说,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

1.2 肉身成言四部福音书并没有在耶稣受死的地方结束其文字的叙述,而且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述历史的耶稣死后发生的事件,这便是传言者耶稣复活为被传言的基督。“耶稣的复活是一切信仰他的人对复活所寄于的希望的依据。”(汉斯昆)它改变了人们对耶稣死亡的绝望态度,将这种绝望的态度转化为对上帝存在的真实希望。复活意味着,上帝在耶稣惨死后,没有断绝与他的关系而是继续与他同在。“上帝在死去的耶稣身上显示了自己的荣耀。临近的上帝之国——尘世的耶稣以它为生,他至死呼唤着它- -在死去的耶稣身上证明自己直接在场。这就是复活信仰的真相,它告诉人们:传言者及其传言的对象在死亡中认同,传言者本人终于成为被传言者。上帝已经使自己与死去的耶稣认同,这就是对耶稣的信仰之根据,也是信仰本身之前提。”(云格尔)所以,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说:若基督没有复活,他传的是枉然,基督徒信的也是枉然,他们还会在罪中。如果没有耶稣死里复活即他的肉身成言事件,作为死亡的毒钩之罪显然主宰着那投奔他的事业的人。

耶稣死里复活,让他因担当人的罪而与上帝中断的关系得以重新和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不仅有耶稣向门徒显现的事实见证,而且有他的门徒包括今天的基督徒的生命被改变的见证。它赋予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行动以替代性的涵义。他替上帝的救赎与人的得救而死,因此,他的受死应当永远与人和上帝绝对相关联。“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复活的基督,同上帝与人的永恒关联,同时也显明为一个历史过程,贯穿在耶稣的产生中、贯穿在他的言成肉身的行动中。无论他的灵生还是爱道,无论他的受死还是复活,都内含着人与上帝的双重意义指向。肉身成言的基督,以复活为开端,并伴有升天、再来、审判的践行。上帝之言在成为肉身的耶稣时,他选择- 条下降的内在性的道路,耶稣的肉身在生成为基督之言时,他却是一条上升的超越性的道路。上帝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因着耶稣基督而被完全整合为一体。这里,“基督复活的信念不仅是基督信仰的超越性基础,也是基督信仰的内在性基础,因为,它所见到的超越的上帝内在于耶稣身上,反过来讲,它所见到的内在的耶稣又在上帝身上超越。”(莫尔特曼)耶稣的肉身成言(他的死里复活),是对他的灵生、爱道、受死的独特性的回应。他作为不死的灵之生,必然要求他在死后复活,否则便否定了他的言成肉身的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换言之,没有肉身成言之言的基督,就不可能有言成肉身之言的根源。为了企及言成肉身之言,耶稣基督复活后还得升天。人如果要借着基督回到父那里去,那么,基督本人首先应回到父的怀中。耶稣要说明自己是来自于上帝的最好的方法,便是他回到上帝。“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翰福音)耶稣的升天,不仅表明他是来自于上帝,同时显明了人如何上升得救的道路,这即是顺服圣灵的引导、开启。耶稣升天后向父神祈求,赐下一位保惠师、指教信徒真理的圣灵。

他的升天的见证,充当着肉身成言的一环,还将上帝启示为三个不同的位格。

耶稣的升天,对于那些亲眼目睹的人,构成了一种力量的盼望源泉。它激励着以打渔为生的彼得等门徒,去完成主的托咐。但对于末在场的人而言,升天的确实性便受到质疑,不过,这呼唤人用信心来认同。耶稣明白人心的愚梗,他向那些跟随他的人承诺他必再来,又向他们及那些远离他的人告诫他必审判。他的再来的应许,是为了让活着的跟随者充满盼望,更是他的慈爱在将来的完成。肉身成言、死里复活的基督,不但对时间之维中的现在、而且对未来也有治权,因而对上帝创造的万有享受治权。“因为耶稣是那将要来的。真正与他相遇的每个人都是在未来与他相通的,都把他当作那将要来的生命,那将要来的世界之主。……只有作为将要来的,他才可能是那曾经来过的。只有作为那把新的未来揭示给罪人的将要来的,他才可能莅临现在。”(H.J.Iwand )耶稣的升天,表明他的确来自于天上的圣父,他的再来的应许,回应着他升天的目的,他离开信徒,为他们在天上预备地方。他再来完成的审判,将公义的上帝彰显在世人面前。“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当然,耶稣的审判还意味着上帝的大能与人类的结局。他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示录)《圣经》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于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表明即宣告、即开启。上帝之言成为肉身、成为历史的耶稣,这正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耶稣之肉身成为言、成为信仰的基督,这正是从人而来的信仰之所指。上帝的人性与神性、神子的耶稣与人子的基督,围绕十字架上的受难事件和十字架下的复活事件被统一起来。这种统一,也是历史的耶稣与信仰的基督的合一。“基督徒的基督是一个十分具体的、人性的、历史的人:基督徒的基督只能是拿撤勒的耶稣。从这一意义看,基督教在本质上是以历史为依据的,基督信仰在本质上是历史的信仰。”(汉斯昆)耶稣的历史性,体现在他的灵生、他的爱道以及他的受死的行动中,并贯穿于他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的实践中。因此,基督信仰,即是信仰基督,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

2 、基督教艺术的象征所指

既然我们已明白了何为基督信仰,那么,基督教艺术便是对基督信仰的象征性视觉呈现。当艺术家的个体生命向着基督信仰的彼岸而去,借助物质性的媒材将他由此获得的生命情感的先验性感觉表现为象征性的视觉***式,基督教艺术就产生了。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象征做出清晰的界定。

根据蒂利希的提示与H ·奥托的说明,被象征者的真实存在力量从象征中透射出来,这包含三层含义:“(1 )象征中有被象征者的某些真实在场;(2 )这种在场完全通过象征变得可说;(3)在场的被象征的真实绝不以下列方式与象征叠合,即象征能够‘数字地’--作为符号——表达‘本来(在被象征的真实方面)是特定事件的东西’. ”(奥托)如果借用符号语言学关于一个符号具有的能罗(音响形象)与所指(概念意义)的区分,- 个象征实际上也拥有能指(视觉形象)与所指(概念意义)。但其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已有别于符号中的关系。在象征语言中,能指与所指不是对应的或感应的关系,而是根据感觉的引导能指介入所指。象征语言的能指,分享所指的存在,把所指的存在替代于现时语言中,替代于可见的视觉***式中。“象征参与被象征的真实,就是说,具有自己特性的各个象征参与通过它言语的不可说的真实的特性。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象征参与作为上帝的救恩行为的十字架的不可说的真实,耶稣复活节之晨的象征参与从死中复活的不可说的真实。”(奥托)在此,奥托只是从神学角度阐明象征(能指- 视觉***式)与被象征之物的关系。假如将这种阐明对象化于艺术中,它意味着: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象征,参与、分享着上帝救恩行为的十字架的不可见的真实。

2.1 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关怀

基督教艺术的命名本身,便是从艺术的主题关怀而来的。在艺术史上,人们往往按照艺术关怀的主题差异,确定艺术的因式差异。至于主题关怀与***式关怀,只是限于单一艺术形态内部为着言述的便利做出的,面对个别的艺术作品,其主题关怀(所指概念)与***式关怀(视觉形象)是等同的关系,因为艺术作为艺术家个体生命情感彼岸化的象征性形式,其能指与所指原是一体的。

从主题关怀看,基督教艺术指以基督信仰的宣示为主题的艺术。其作品包括直接的圣经题材、间接的教会题材(如圣徒殉难、福音传播之类历史事件)。由于基督信仰就是信仰基督,由于信仰基督还包括对派遣他来到世界的那一位父神上帝的信仰,以及那位从天上来接替基督升天后在尘世工作的圣灵的信仰,所以,基督教艺术的主题,自然关涉到上帝论与圣灵论。上帝如何言成世界,他的公义、救恩怎样惠及以色列入并由此拓展到全人类,他怎样让圣灵来延续耶稣的工作、他的天国的预定、他对末世的预显、他使耶稣基督为中保让自己与万物复和,这实质上构成《旧约》、《新约》的主题,也属于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另一方面,在局部的意义上,圣灵论同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引导基督徒跟随基督的历程相关,关系到信徒的悔改、受洗、传言、感恩、祈祷、盼望、被提到的生活。它也与教会的历史有部分的叠合。凡是以上述内容为主题的艺术,都可归入基督教艺术的范畴。不过,对这些主题关怀的内容,艺术家必须进行个体生命情感的感觉性的、象征性的转换。基督教艺术,是见证基督信仰及信仰基督的***式。围绕耶稣的灵生主题,出现了不少关于《无原罪的孕身》(姆利约1678年)《岩洞中的童贞女》(达。芬奇约1482年)、《天使的报喜》(冯。

代尔。威顿约1445年)、《牧场的圣母》(拉斐尔约1506年)、《诞生》(布歇1610年)之类作品,耶稣的爱道,从他《托咐彼得》(尤尔达斯1616——1617年)、他让《拉撒路复活》(派纳斯1615年)、他医治《耶利哥城的瞎子》(普桑1650年)等作品中可以见到;耶稣的《十字架受难》(曼特纳1456-1459 年)、《基督复活》(克吕内瓦尔德1510-1515 年)、《升天》(科普利1775年)这些作品,分别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展开了基督信仰的内核。犹太画家夏加尔1961年创作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将俄罗斯民间故事以及犹太箴言中的意象融入梦幻般的、织网状的迷人场景;德拉克罗瓦的《雅各与天使摔跤》(1861年),借助对比的灰色和流动的结构,传达出雅各与天使之间的搏斗。除了像《好撒马利亚人》(吉奥尔达诺约1685年)之类取材于圣经叙事性的题材创作的作品外,还有《关于三位一体的议论》(塞鲁特1517一1518年)、《爱德修道女之死》(皮尔斯1850年)涉及教义、教会发展史的艺术杰作,都是基督教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2.2 基督教艺术的***式关杯

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基督教艺术的***式关怀表现为对光和十字架的运用。当然,我们不能把凡是运用光和十字架的作品,都纳入基管教艺术的域界内,除非其主题关怀是指向基督信仰的。另外,也不能认定所有的基督教艺术必须同光、十字架两种艺术符号相关。

例如,艺术家籍里科出生于希腊,他的《基督与风暴》(1914年)里面,既看不见十字符号,又无光的自觉彰显,而是利用色彩的粗狂笔触、剧烈变化的透视、模特般的人物与造型,创造出一种神秘阴郁的气氛,耶稣的安祥与使徒们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反差。

光是圣洁、智慧、神秘的象征。- 般表现《圣经》中以光为主题内容的作品,自然伴随对光的应用。《圣保罗的皈依》<卡拉瓦乔,1601年=的画面上,人物的次要处理与马的主导因素,使和保罗同行的人的眼睛聚焦在保罗脸上发出的内在的启示之光上。这便是保罗自述的来于主的荣耀之光。

光作为圣洁的象征,往往出现在修士修女们的灵性生活中,如皮尔斯的《爱德修道女之死》(1850年)中修女脸部发出的慈祥之光。

在耶稣之前,在罗马人那里十字架本是一种处决罪犯的酷刑工具,但由于他的十字架受难,世人耻辱的十字架被转换为荣耀的十字架。十字架是- 切艺术家创造原初形式的源泉。“在象征的意义上,通过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所成就的十字架,恰好向艺术爱者展示出本真原初形式的所指。耶稣的十字架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内含艺术对象的生命情感性、艺术语言的象征性、艺术使命的形式性。艺术接受者从十字架最能感觉到的是它的形式。这种形式构成一切形式性物品的象征,因为从形式上呈现出的是历史上的耶稣对上帝和对世人的爱,即超越个别生命情感的绝对之爱。

十字架留住上帝对人的爱和人对上帝的生命情感。”面对十字架,一个在从前(基督之前)被人寻找的上帝,成为寻求人的上帝。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向每个人发出吁请。凡是愿意接纳基督之名的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圣洁国度的子民;凡是拒绝认信上帝在十字架上成就的一切的人,都将在世界上无家可归地生活。所以,十字架的基督就是道路、生命、真理。他是道路,通向上帝的唯一之路;他是生命,他把圣灵赐与人作为食粮,他是真理,他的复活升天显明耶稣本人的确是上帝派遣来拯救人脱离罪的那一位。十字架因着耶酥基督的受难,意味着上帝的拯救的莅临和人的得胜的未来。

爱是一种信仰篇9

摘要:早在建国之初,大银幕上就出现了“反特片”这一类型。实际上,这种类型不是“国货”而是脱胎好莱坞很早就出现的“侦探片”类型。“反特片”与“侦探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十分强调男性的主体作用,而女性意识被不同程度地消解在男性话语表达中。到了80年代之后,“反特片”又进一步升级成为“谍战片”,女性形象在其中有所改变,但是又出现一种不约而同的现象:女性的必然化死亡。本文试***借用精神分析学、符号学、意识形态理论来解读“谍战片”中女性的死亡。

关键词:国家信仰、女性、死亡、男性

从“反特片”到“谍战片”,期间经历了30多年,从彼时“反特片”敌我分明的二元对立结构,到现在“谍战片”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镜像式结构,亦反映了以全球化为表征的后冷战时代的鲜明特点,其貌似中性化的表述表现的是对阶级认同甚至国(民)族认同的改写和超越。

本文旨在从国家信仰体系的性别表征出发,分析在“谍战片”中出现的,十分独特的现象:女性的死亡。

一、作为男权象征的国家信仰系统

1.问题:说到“国家形象”会想到什么?

在做文章之前,笔者曾经在30个人中做过一次题目为“说到‘国家形象’会想到什么”的调查。结果如下所述:

(1).红*** 10人

(2). 10人

(3).*** 7人

(4).人民币上的形象 3人

由此可见,这种国家形象都是由男星形象全权。复沓的男性形象强化了中国国家信仰的男权特征,使国家信仰转变成对阳性社会的皈依与崇拜。女性在其中没有资格,更没有机会成立一套自己的信仰系统。这在谍战片中尤为明显。个人主义,性别意识都被消解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信仰系统中,女性的任何感性符码只有被收编为一种理性的国家意识后,才能得到一张通行证,得以升华至道德的至善面。由于女性的皈依,“父之名、父之法”得以巩固。作为男权象征的国家信仰系统亦得以不断强化。

2.从女魔到女神

在“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以及女性化本身被指涉为“邪恶”的某种能指,这似乎成了一条不言自明的规定,将欲望、欲望的目光、身体语言,乃至性别的指认,确定为阶级敌人的特征与标识。

在“反特片”中,女特务常常有一系列符号构成:香烟、红酒、卷发、贝雷帽、紧身制服……这些符号的反复出现造成了这样一种刻板印象:凡是女性性征突出的都是坏女人。相反,那些女性性征被隐没,穿着大花棉袄,戴着***帽的假小子或家庭妇女成为了好女人的代表。至此,女性的性征被完全消解在男权化、***治化的符码当中,对女性身体的欲望被缝合与对***治目标的追求之中。

而近期的“谍战片”中,女性形象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种景象突出体现在正义/我***一方的女性谍报人员,不再是花木兰式的铁姑娘,她们变得美丽、性感、甚至妖娆。女性的性征被完全凸显出来。不管敌方还是我方,女特务都活脱脱成了从T台走下来的超模。隐没女性特征而使女性有机会整合于国家信仰体系的方法显得落伍。她们时而高雅地出入高级酒店,时而站在舞台上轻歌曼舞身在纸醉金迷之中,却始终保持着信仰的高度纯洁。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样一种间谍形象是粗浅地照搬了“十七年”反特片中敌特的外在特征,又粗暴地植入了被男权化的国家信仰,使之从代表与犯罪的“女魔”变成全能且高尚的“女神”。通过这种加工,谍战片里的女性既满足了男性德尔窥视欲,又避免了道德体系的责难而不断重写和复述着男权信仰的神话。

二、谍战片中的女性死亡的必然性

1、一个奇特的现象:

谍战片中的女性为什么大部分以死亡为结局?不死可以吗?

在谍战片之中,女性的死亡仿佛成了一种必然。她们死亡的原因乍看起来千差万别,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男性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男性是引起谍战片中女性死亡的罪魁祸首。

2、案例分析:

(1)、秋喜之死

电影《秋喜》中,秋喜宛若灰姑娘一般,期待着她的王子将水晶鞋穿在她的脚上。可最终,她等来的,是3颗冰冷的子弹。

表面看起来,秋喜在片中只承担了一部分叙事功能,她的存在串联起了主线和副线故事的叙述。在片中,秋喜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女人。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得到心爱男性的垂青。为此,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她像一位殉道者意义守卫着男性给予的爱,并最终为自己爱的信仰而死。这不得不令人想到杜十娘、孟姜女等等中国传统苦情女。

但实际上,秋喜的死由于和男主人公晏海性的成长联系起来而变得更为复杂。片中,秋喜除了承担一定的叙事功能,还为男主人公晏海清打开了禁忌之爱的通道。片中晏海清是一个打入敌方内部的我方特务。他的对手夏惠民是一个诡计多端且心狠手辣的特务头子。晏夏之间展开了一场智商、情商的双重较量。在这过程中,夏惠民的心理战术始终技高一筹,晏海清被他的心理攻击弄得几乎崩溃。此时,他的仆人秋喜,给予了他支持与爱的希望,并以自己的牺牲作为最后的激励,让晏海清终于有勇气杀了夏惠民。

秋喜的爱在片中虽然不如晏、夏两人的斗智和近乎同性恋似的暧昧关系有“看头”。但她作为一种催化剂式的存在,最终以自己的死亡使在国家信仰与自我认识之间徘徊迷惘的晏海清得以拯救。所以,秋喜在片中不单是爱的给予者,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施救者:她像大地之母盖亚一般以自己对爱的信仰和坚守成功拯救了一个在成长过程中迷失的男性。也可以说,她正是张无忌在跌落谷底之后找到的那本九阳真经,在英雄成长的母题之中成为了落难之后的一道曙光,让男性得以经历磨难,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最终,这些守护真爱的秋喜们则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存在——男性利用这些工具迅速成长得敌人一样强大,并以爱的名义除掉对手,晋升为真正的英雄。而此时,秋喜们的男女之爱则消解在作为成功之后的英雄对于国家、民族的大爱体系之中。所以,秋喜之死是必然的,她要用鲜血唤醒沉睡的男性,使他走向英雄之路。

(2)、顾小梦之死

电影《风声》中的顾小梦作为谍战片中女性形象序列的一员,她绝对是个异类。她以漂亮、聪明、甚至放荡的外表骗过所有人的眼睛,当我们认定她只是一个中典型的“花花女郎”时,谜底揭晓,原来她才是打入敌方内部的我***谍报人员,代号“老鬼”。

导演高群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一方面将顾小梦的形象设置为一个放浪不羁,代表邪恶一方的典型特务形象,另一方面又赋予她代表正义一方我***谍报人员的身份,用这种能指与所指的错位来造成悬念,结构故事。

一开始,顾小梦只是一个满足男性幻想的符号,她的容貌,她的身体,共同指涉着男性的欲望,她存在的意义仿佛只在于在这部阴冷的男人戏中增添一抹带有意味的亮色。然而直到最后,她的身份暴露,其背后的民族大义显露出来,这时,顾小梦的国家信仰系统便成就了这一角色所有的内涵系统。从而,顾小梦这一单纯的***符号逐渐被高尚的国家信仰淹没,男性对其外貌与身体的垂涎三尺亦被进一步高升为对一个甘为信仰牺牲自我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拜。

顾小梦的死是双重的:

其一,顾小梦的扮演者周迅,不得不说,她的面容是完美的,她的演技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转换。

而她所饰演的角色顾小梦也正是由邪恶转变为正义。当顾小梦属于邪恶一方的时,男性对其的窥视与观看有了一个合法的理由,即:她是“异类”,对“异类”的围观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个理由,男性巧避了道德审查,使得对顾小梦的窥视成为合法的批判。而影片最后,顾小梦的身份发生转移,她由邪恶转变为正义,对其的窥视不再具有合法性。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死亡。从而,男性对其的窥视转化成一种对一个献身国家信仰的死者的崇敬与唏嘘。

其二,如前所述,国家信仰作为一种男权化的内涵系统,就意味着背负着国家信仰具象化体现的男***员不可能是弱者,被拯救的,他只能以强者,拯救者的形象出现。但怀有这种信仰的施救者顾小梦却是一个女性,弱者的形象。这与上述情况形成一个相对抗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得顾小梦成功转变成施救者呢?

导演的设计是这样的:一开始,顾小梦由于发送了错误的情报,导致***内损失惨重。所以,顾小梦作为一个代表男权的国家信仰者的拯救过程被“包装”成一种“赎罪”的过程。而这种“赎罪”最终会以死亡来为其划上一个句点。顾小梦的拯救过程由于“赎罪”的包装巧妙地逃避了与男权形象承载着这个设计的正面冲突,而死亡则代表着顾小梦完全服从与皈依了代表男权的国家信仰。

(3)、王佳芝之死

不同于秋喜和顾小梦,王佳芝这个人物形象绝对是中国女性寓言式的呈现。

在电影《色·戒》中,导演李安试***以谍战片之名行解读女望之实,不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片中的女主角王佳芝是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女性。她美丽端庄,自信满满,精通英文、粤语、上海话。她像后的知识分子一样,高喊女性***的口号,也和几个热血沸腾额爱国青年成为好友,并对其中的一名男青年邝裕民一见倾心。之后,邝裕民又慷慨激昂地怂恿王佳芝加入到行刺日本人的鹰犬易先生的行动中,王佳芝欣然加入。

在第一次的刺杀行动中,王佳芝的加入带有明显的盲目性质。她甚至是由于受到了邝裕民“男色”的“”而加入了一场毫无准备的荒唐行动。所以,她是被控制的,被自己对男性的欲求,妄***承欢男性的思想控制。

行动顺利进行,她见到了自己的刺杀对象易先生。易先生的彬彬有礼,相貌堂堂立刻吸引了她,让她感觉和“以前想的不一样”。这时,她的欲望对象发生了转移,她开始急切地希望得到易先生的爱,希望控制他,将他据为己有。不想易先生一家返回上海,刺杀小组行动失败,王佳芝的欲望并未满足。

三年后,邝裕民再次组织刺杀,看到欲望有理由重新得到满足,王佳芝欣然接受了刺杀易先生的邀请。这次,王佳芝得到了易先生的身体,并逐渐得到了他的心。同时,刺杀行动也暗中进行,终于又一次,邝裕民领导的刺杀小组有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刺杀地点就选在珠宝店。当易先生拿着钻石戒指戴在王佳芝的手指上时,王佳芝发现,她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她爱上了易先生。她又一次被控制了,这次是自己对男性的。至此,她妄***控制易先生的计谋宣布破产。她已经沦陷在作为一个男性的易先生为她编制的欲望的网中。而此时,她爱的男人深陷生命危险之中,她只好缴械投降,将易先生放走。

身份暴露的王佳芝本想用毒药毒死自己,但她没有,她想最后赌一把,用生命赌一把,她想看看易先生是否也像她一样沦陷在爱与肉的网中。但当她跪在空旷的地上准备被***决的时候,她知道,自己已经输的连命都剩不下了。

王佳芝的死亡十分具有寓言性。她的死亡宣告了在一个男权社会下,女性意***用肉、欲、爱控制男性的失败,成为女性在男权社会重压下无法翻身的悲剧性写照。在控制与反控制中,她们必然走向失败或是死亡。(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注释:

[1]徐勇:《语词的意识形态及其表征——从命名“反特片”到“谍战片”的转变看社会时代的变迁》,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爱是一种信仰篇10

1.信仰与理智。这是影片反复探索的东西。影片一开始,派的父亲就告诫信奉三种宗教的派要理智对待,不要盲目地信这信那,但派依旧保持自己“复杂”的信仰。从这里开始,理智与信仰的对抗就一直穿插于影片中,直到最后,影片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你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是相信信仰,还是选择理智?在第一个故事中,是信仰,让派在孤身一人与一只老虎漂泊于海上时不至于绝望,是坚信上帝、神、会向他施以援手,从而让他乐观地活下去,并最终获救。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理智的作用,正是理智地思考,让他从荒岛死里逃生。而理智同时也告诉我们,上帝、神和都是虚假的。第二个故事比第一个故事更符合实际,尽管我们不愿意接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呢?我的答案是:做一个有信仰且有理智的人。有信仰,却不狂热,只是奉行不悖;有理智,却不麻木,只是沉着冷静——这或许是一种最好的做人方式。

2.毅力与决心。派这个名字的由来在引起我们发笑的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决心与毅力。日后,正是这种决心与毅力支撑着他在海上漂流了227天。如果光有信仰,缺少毅力与决心,他仍难以活下来。这也告诉了我们:要做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人。

3.人与动物。在给老虎理查德·派克喂食时,派说老虎的眼神像是在说些什么。派的父亲说那只是派的倒影,派却发现那里除了他的倒影之外,还有别的某种有灵性的东西。最终派救了快要淹死的老虎,并和它一起活了下来。如果没有老虎,派也活不下去。影片中派和老虎的关系或许就是人与动物的最佳关系,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存共亡。影片最后,老虎没有回头,走入了莽莽丛林。派很伤心,却不后悔。派爱老虎,这种爱不止于老虎。我们对其他动物也应如此,不管它们是否有灵性,都要爱它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让这个星球永远生机勃勃。

爱是一种信仰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爱是一种信仰10篇

学习

延期付款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延期付款10篇,内容包括延期付款报告范文,延期付款如何写申请。受托单位(以下称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学习

月球之谜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月球之谜10篇,内容包括月球之谜解说,月球之谜全文讲解。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课前准备〗课件: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片等;乐曲《春江花月夜》;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

学习

中秋快乐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快乐10篇,内容包括快乐的中秋节日记10篇,中秋快乐16个片段。今年我的中秋节过得与往年不同。记得去年的中秋夜晚景色很美: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俨然一幅美丽的***画。今年的中秋景色倒是黯淡

学习

中职会计教学论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会计教学论文,内容包括中职会计教学论文,中职基础会计教材论文题目。(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扩招后,中职学校招生也就不考试了,凭初中以上毕业证就可入学,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作为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

学习

触动心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触动心弦10篇,内容包括引起共鸣的文章摘抄,触动心弦美文摘录。

学习

大家早上好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家早上好10篇,内容包括大家早上好精彩句子,大家早上好语录大全集。观察三:8点钟,到班级去调查,某班共30名幼儿,其中在家吃早餐的只有9名,2名是父母带着在餐馆吃的面条,有18名家里都是不做早餐的,家长随便买点点心给幼儿吃。而9名

学习

木兰诗朗诵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木兰诗朗诵10篇,内容包括木兰诗的朗诵稿,木兰诗朗诵原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赏析木兰的英雄形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诵读

学习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鲁教版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的数学思维方法大不相同.初中阶段,教师总是为学生将各种题型进行归纳统一.如,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

学习

民族手抄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民族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民族手抄报简单30字,民族故事手抄报。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片(2)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片(3)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片(4)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片(5)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

学习

水晶娃娃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水晶娃娃10篇,内容包括水晶娃娃细胞活肤,安国水晶娃娃。我回到家,打开那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对晶莹透亮的水晶娃娃。它们脸上绽开着灿烂的笑容,就像她那天使般的面容。看到这对水晶娃娃,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一天我与她

学习

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10篇,内容包括阿杜闭上眼睛就是天黑歌词,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下一句是啥。闭上眼,光线窜动;睁开眼,光明布满眼球了。欣喜,一切万物在眼中,崭新而又亲切,比起无限的黑暗,光明带给我深深的安慰。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留恋

学习

比的化简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比的化简10篇,内容包括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化简十道题有答案。):32=3:8==30÷()=()(填小数)2.3.6m:0.15km的比值是();: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3.4:3的前项扩大为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4.一个比是:x,当x=()时,比值是1

学习

老师画像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老师画像10篇,内容包括老师的画像大全,老师的卡通萌画像。我们班像一团散沙,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没有别人家那么富裕。代老师第一次接手我们班时,花拉好几天才把班风给整了整。她对我们十分严厉,在她的辅导下,我们的成绩逐渐上升

学习

青春无限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无限10篇,内容包括青春无限歌曲,青春无限小说最经典的一句话。青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青春就像一个茧,苦涩的外衣下有着华丽的,缤纷的世界,就等着破壳而出的那瞬间拥抱世界青春是一把火,燃烧我们的热情,运动场上,体

学习

纪录片信仰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纪录片信仰10篇,内容包括文献纪录片信仰,纪录片信仰内容摘要。《信仰》站在历史层面,回溯90年的光辉岁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语境和通俗语言解读***的历史。以***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

学习

唠叨也是一种爱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唠叨也是一种爱10篇,内容包括唠叨有时也是一种爱,唠叨也是一种爱的习惯。为了逃避母亲的种种唠叨,我上了高中以后,就住进了一位同学家,虽然我家离学校很近。偶尔回家,母亲说话我也是爱理不理的,大多时候,我总是躲进那间属于我的“

学习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信仰纪录片观后感10篇,内容包括信仰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信仰纪录片观后感手写。《信仰》站在历史层面,回溯90年的光辉岁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语境和通俗语言解读***的历史。以***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

学习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放弃也是一种美丽10篇,内容包括放弃也是一种美120字,举例说明放弃也是一种美丽。田老师上课也在想和我们同学之间树立威信,但是我们回想一下,田老师上课安静时又有几个人在听,即使这次考差了也有田老师的一部分责任,但这次考差

学习

白萍:爱是一种信念

阅读(286)

“一个人的力量,一家企业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把爱传递出去,提升社会整体的慈善意识才是慈善的真正意义。”白萍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天狮集团副总裁,另一个是天狮美景国际爱心基金会副会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以组织化、专业化的方式涉

学习

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的影响探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的影响探析,内容包括地藏信仰什么时候兴起,地藏信仰研究。摘要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道场形成后,地藏信仰开始在九华山民间传播,与本土信仰和文化相融合,成为九华山民俗的信仰核心。地藏信仰渐渐深入影

学习

作家白先勇回忆父亲戎马生涯 白崇禧:民国是一生的信仰

阅读(81)

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崇禧之子,1937年7月11日生,广西桂林人。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根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