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爱情篇1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歌;魅力
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才子,被茅盾称作“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年仅三十五岁就遭遇空难去世。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1931),却一直是现代文坛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作为其代表作的爱情诗也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有独特的魅力。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
谈到徐志摩,不得不谈他的爱情诗。有人说他的爱情诗正是他的诗歌里最有特色的部分;事实上,徐志摩的爱情诗也正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体现,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一)
1915年,由***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和张幼仪的爱情终结,对于徐志摩而言“共解烦恼结”,督促张幼仪“快努力”,解散后“容颜喜小,握手相劳”“一片声欢”,由此可见封建包办婚姻给诗人带来的痛苦,以至于诗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解除婚约。徐志摩借此诗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二)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徐志摩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诗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可见一斑。比如诗人该时期的作品《情死》: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命运!
我走进来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上了生命的峰极。你向你足下望――一个无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多么痛快啊!――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此诗作于1922年,时诗人年二十五六。1922年6月在英时作《情死》,是年8月离英回国。据邵华强徐氏年谱:“(1922)三月,在柏林提出与张幼仪离婚,遭家人和老师梁启超的反对。”因此,《情死》与《再别康桥》,决不是凌虚之笔,都是寄爱之诗。诗人年少血气方刚,对爱的遐想和热烈追求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尽管徐林二人相知很深,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姻缘也是一段佳话。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从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
诗中“云”是林徽因,“水”是徐志摩。云自在轻盈在空际上随风飘移,偶尔与地面上的一流涧水相遇,于是便产生了投影关系。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徐志摩的爱情篇2
我欣赏徐志摩的信仰。胡适说徐志摩是一个有单纯信仰的人,就是:爱,自由,美。确实,这三个信仰正好符合徐志摩的特点,并且他也努力地追求那个——“爱,自由,美”的单纯。志摩经历过重重苦难,为三个单纯的信仰努力着,追寻着,从不曾放弃,不曾退却。他对生的热爱极其强烈,为——爱,自由,美!
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女人,爱和婚姻都是有取舍的。要么像胡适那样隐忍而行,要么像鲁迅那样追求并得到真爱。很多人都说志摩是浪子。诚然,他的生命中出现过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他和张幼仪,是没办法的包办婚姻。没有爱的婚姻又怎能持久?志摩并没有抛弃过她,离婚后,他们不是也和谐相处,成为朋友了吗?很多人说幼仪是强忍着的,我觉得不然,张幼仪是一个很洒脱、很坚强的人,所以,在徐志摩空难死后,她在上海创办了女子服装公司,女子银行,开了女性风气之先。他和林徽因,是对方的退却,志摩不可能也没理由永远为她停伫。她毅然选择了事业,最终和梁思成在建筑界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日后成为国徽的设计者之一。林徽因虽然退却,但她和志摩都选择了举起祭刀,以最圣洁的方式与以往诀别。他们,虽然没有结局,但毕竟都是爱过的……他和她,都有常人所缺的一种决绝之美!再来看看他和陆小曼,两人真心相爱,冲破重重阻碍,从不曾放弃过,不曾退却过,最后他们终于在一起。如果他们生活在今天,他们的爱情一定会被我们所接纳。只是很遗憾,他和小曼的爱在那个时代被扣上了“反礼教”的帽子,大家都不认可……为什么只有志摩给人以浪子的形象?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无论从哪方面,他都是一个专一的情人。只要对方拿爱与他回应,他就会坚持到底,专一到底。志摩的坚韧,有几人能做到?又有几人能创造?
我欣赏徐志摩的功勋。徐志摩为中外文化交流做了很多的贡献,单从他翻译的诗来说,有六十多首外国诗,被他用优美的语句翻译出来。还有康桥和翡冷翠,其实就是剑桥和佛罗轮萨,翻译得这么美,让国人看了就有想出去见见的冲动。志摩就是能创造出这样一些美丽。不得不说志摩的朋友。志摩的朋友中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如印度的泰戈尔和英国的哈代。志摩可说是为中外文化交流写了一句题记,谱了一段前奏曲。
徐志摩的爱情篇3
关键词:单纯信仰;回归自然;理想化人生
综观徐志摩如此短暂的一生,可以发现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生命的结束。对这种理想化人生的追求,导致他大量的诗文创作,而理想化人生的破灭是缘于这种追求的不现实,这样一个轮回,造成了诗人云游而永远不归。为了更好的说明“单纯信仰”在诗人生命中的重要,将他的一生分为:系烦恼结,留学美国(1918-1920);遭遇爱情,再系烦恼结(1920-1922);月下待杜鹃(1922-1924);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方向吹(1928-1931)这样四个时期。
一、系烦恼结,留学美国
这个时期是徐志摩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众所周知1915年10月25日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于石夹石。对于此,思想幼稚无力的徐志摩毫无办法,只能屈从于几千年的父母包办婚姻。他对左梅与蒋百里冲破国界、冲破宗法观念束缚去争取爱情十分赞赏,他同时哀叹自己屈服家庭、与一个没有爱情的人结婚,这为他后来勇于与张幼仪离婚奠定了基础。
为了寻求自己朦胧的信念,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离沪赴美留学。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宏愿向往做一个
当然,在徐志摩的诗文中,“爱”除了指向“爱情”外,还有“亲情”、“同情”、“怜悯”等含义。
三、月下待杜鹃
月下待杜鹃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水粼粼,夜冥冥/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徐志摩《月下待杜鹃不来》
此时的徐志摩进一步通过对爱情的歌颂,对自由的追求,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控诉,来表现自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诗人始终在凄冷美艳的日光下,等待杜鹃的声声歌唱。正如徐志摩在一诗中所说:“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徐志摩在1923年11月28日《努力周报》上发表《就是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支持北大校长蔡元培为追求理想主义,孤身为天下光明精神勇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从孤苦深寂中喷射出的一腔幽情和激情,而徐志摩的这种激情来源于他对理想的追求,是“爱”“自由”“美”的汇合而已。
徐志摩追求自由还表现在他的“诗化生活”的文艺美学观,在1924年燕京大学的讲演中,他这样阐释:“要使生命成为自觉的生活,不是机械的生存,是我们的理想。要使我们的心灵,不但消极的不受外物的拘束与压迫,并且永远在继续的自动,趋向创作,活泼无碍的境界,是我们的理想。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取得不可否认的存在,使我们生命的自觉心像大雪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不但在生活里能同化极伟大极深沉与极隐密的情感,并且能领悟到大 自然 一草一木的精神,使我们的理想。使天赋我们灵肉内部的势力,尽性的 发展 ,趋向最后的平衡与和谐,是我们的理想。” 可见,徐志摩文艺创造的理想是灵魂的自由、生命的自由、灵与肉、物神的和谐一致,平衡发展的人生。
对于爱情,徐志摩依然找不着北,他抛弃康桥 ***治 经济 学博士的头衔回国,原因只有一个:徐志摩倾心的林徽音随父回国,他无心在英伦逗留,遂乘船东行。胡适说徐志摩是一个有着单纯的爱、自由、理想的人,为了自己的追求可抛开一切,因此做出此番惊世骇俗之举也在情理之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用在徐志摩身上相当贴切。实际上,在英伦留学期间,他受拜伦,雪莱影响颇大,徐志摩曾和狄更生说过:“我不喜欢歌德的恋爱观,因为他常常在热恋的时候,悄悄溜走;我喜欢雪莱,他爱的深爱的火热。”为此,他不惜和发妻张幼仪离婚,他甚至认为与张幼仪的离婚是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是彼此重现生命之曙光的荣业。
四、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方向吹
在充满悲哀与绝望之感的诗人的心灵之中,在经历了一次比一次惨痛的爱情与婚姻的折磨和苦痛之后,徐志摩写出了《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方向吹》一诗。他说:“要从恶浊的底里释放圣结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恢复人性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生命从他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
这里可以看出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想,即人生理想,那就是:回到生命的本体中去!歌颂生命、赞美大自然的与人和谐是他诗歌的主旋律。
徐志摩的爱情篇4
【论文摘要】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性的出现是浪漫诗人徐志摩生命进程中的必然。爱是徐志摩生命的动力。他的才华与成就,都是由爱所激发所建立的。徐志摩之所以是现在的徐志摩,是与他浪漫的婚恋经历分不开的。对于徐志摩来说,爱是他的精神世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主题,是他“生命的中心和精华”,是他个性的鲜明标志。三个女性对徐志摩诗歌的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应该重新来思考徐志摩与三个女性及其文学创作的当代意义。
在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甩,飞庵,飞肠—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他们爱得热烈、大胆,爱得毫无保留:
昨晚上,
再前一晚也是的,
在雷雨的猖狂中,
春
生人残冬的尸体,
……
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
我在更敏锐消受,
你的媚,吞咽,
你的连珠的笑……
一时间,陆小曼成为志摩诗情的世界,灵感的发源。《多谢天!》、《我有一个恋爱》、《鲤跳》、《天神似的英雄》···。一首首情艳意深的诗歌从他的笔底流出,记录着他们爱的狂喜的体验。
而当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情爱沿着洒满鲜花的清澈见底的小溪而步人苦涩悲凉,似乎是情断意绝的危崖境地时,他写了小说《花城》以及《生活》等诗: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雨道:
一度陷人,你只可向前,
手扔索着冷壁的粘潮
……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相形之下,康桥则从来是他梦魂萦绕的地方,旧地重游,景物依然,人事已非。徐志摩再也觅不回当年那一种狂放的喜悦,只好把这一份深情默默地珍藏。于是,这样的旋律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流出: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
徐志摩的爱情篇5
情分未必是爱情煅烧出来的,有感情也可以,比如那一种模糊了界线的,相知相惜的情感。
最近看了一本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的回忆录。就文字来看,张幼仪并不太怨恨陆小曼,却始终对林徽因耿耿于怀。张幼仪恨林徽因并非因为徐志摩爱她而与自己离婚,而是林徽因既然爱了徐志摩,后来却没勇气和他结婚,而是嫁了梁思成,这让徐志摩的感情一度很幻灭很受伤。
如今很多人理解了林徽因的选择,并认为徐志摩能有个不为结婚而交往的红颜知己实在是他的造化,但张幼仪却对林徽因的“世故”不以为然。张幼仪比徐志摩小两岁,却像他的姐姐,处处都是为他考虑的,离了婚,她还是一生牵挂他。不发怨言,沉默而坚强地度过她孤独的岁月。直到儿子结了婚,直到把徐父送了终,才再婚,那时她已五十多岁了。结了婚,她还在为徐志摩的事操心,徐志摩全集就是在她的操持下在台湾出版的。
徐志摩从未爱过张幼仪,甚至鄙弃她,但离婚后两人倒成了朋友,徐志摩逐渐发现了她的好,很敬重她。但于一个女人而言,“敬重”是空的,它吃不得用不得,完全没有体温,没有欲望,意味着冷冰冰的距离。也许只能说,一个勇敢干练、缺乏诗意、却对生活兢兢业业尽责的女子,和一个浪漫热情、才情横溢,对梦境孜孜以求的诗人,注定是走不到一起的。
关于爱,一生低调的张幼仪在垂暮之年只说过一句,“我不知道什么是爱,如果关怀志摩和他的家人,是爱的话,我想我是最爱他的。”
这话让我想到了两个字:情分。
“情分”是个比较严重的词。它是某些情感经过了岁月,经过了在1200度的火炉里的反复煅烧,经过了伤害与体谅,最后出来的物质,有一种不灭的、往生的味道。
往往爱情淡了,情分还很浓。爱情如火如荼时,却不见得有什么情分。
当然情分也未必是爱情煅烧出来的,有一种感情也可以,比如那一种模糊了界线的,相知相惜的情感。
小A和她的旧恋人有段近10年的宿缘,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高峰和低谷,有前因,没有结果。与他分开后,曾有一度,小A不敢去他们过去常去的那些地方,怕被记忆中的温存触痛。她删除了他的电话,却无法忘记那串号码。
有些梦,准会随时间而死去。那一刻,只能挥手作别。一年后,她终于解开了心里的结,和另一个男人恋爱,走向婚姻。尽管旧恋人当时已经能够给她婚姻并恳求她回来,但她已决意未来的路与他无关。
小A和老公的相爱颇有传奇色彩,爱得不不知晨昏。婚后很快有了孩子。但她总觉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有哪点不对,因为她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旧恋人宽厚大度的样子。这早已无涉男女之情,只是关于他的记忆已经伴随着她的成长、成熟刻在了她的脑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会离开。
“花还未开,树怎能死,你还未嫁,我怎敢老。”她时常想起他的话。她惟有幸福,才能告慰爱的过去式,对得起爱的现在式。
婚后,小A和旧恋人偶有来往。他始终单身。彼此心里总有惦念,往事不会再提。
有许多女性不可避免的把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留在了旧恋人身上。以后不管身在何方,不管情路幸或不幸,总觉得旧恋人才是她们精神的原乡,那里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摄持了她们的灵魂。而在现实领域,她们恋爱,结婚,生子,享受爱和被爱,忠于婚姻家庭,履行世俗责任。
因缘分而来的东西,总有缘尽而止的那一刻,也不必太悲伤。倒是有一种力量,不怕心碎,不会全身而退,充满了质感,会绵延,会流传,情长路更长。
徐志摩的爱情篇6
我看过一个电视片,讲女人故事的。这位女士原本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后来丈夫移情别恋,与她分手。她非常痛苦,于是,她向前夫和第三者开战,去他们单位闹,让他们无法工作,最后远走他乡。媒体报道了她的故事后,一些与她有相同经历的女性,前来向她求助。她就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她们,让她们向丈夫讨公道、分财产。
先后有15位女性,在她的帮助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争得离婚赡养费。但令人震惊的是,在这场漫长的离婚大战中,这15位女性先后患上癌症,有的已去世,有的正在与病魔抗争。她们虽然讨回或部分讨回公道,但却付出了生命这份昂贵的代价!
看罢我久久无语,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深信,这15位女性,善良贤淑,全身心地爱着丈夫和孩子,忠实于自己的婚姻与家庭,她们没什么过错,她们唯一的过错就是爱得太专一、太投入,以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她们用别人的过错惩罚了自己。
有人说,男人最大的缺点是不能专一的爱,而女人最大的缺点是爱得太专一。女人爱上男人,就想要嫁给他,从此天长地久、白头到老。但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你想要天长,他未必要地久。今天爱你不等于明天爱你,移情别恋不仅发生在屏幕上,生活中也时时上演。
当爱不在、情已空,他要转身离去,你该怎么办?在这方面,我最欣赏的女人是张幼仪。
张幼仪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结发妻子,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没什么文化的旧式女人。但两人的结合倒不完全是旧式的,张幼仪的哥哥与徐志摩是好友,两人在结婚前就相识。张幼仪爱慕徐志摩的才华,徐志摩又不敢违背父母之命。二人婚后不久,徐志摩远赴英国留学,结识了美女加才女的林徽因,顿生爱慕之情,写信回家要与发妻离婚。
徐志摩的爱情篇7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从语言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但句句传神,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自然,感情细腻动人,读来有清新之感,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可以说,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从音律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匀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其实是以丑写美,写美的转化和升华,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他借助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画,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或精悍,或宏伟,或奔放,或清秀。他赞扬爱情,歌咏自然,以爱来调和一切,热烈清新,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徐志摩的爱情篇8
诗人为什么到康桥(今日之剑桥)来“寻梦”?他要寻的是个什么样的“梦”?为什么说那“梦”是被“揉碎”的“彩虹似的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揭开这些谜底,是揭示该诗核心意象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和揭开该诗思想感情内蕴的钥匙。
徐志摩一九二年去英国康桥大学研究***治经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八年两次到欧洲游历,都故地重游,但一九二八年徐志摩去康桥时,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这时再会康桥,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再别康桥》写于诗人该年归国途中的十一月六日,发表于十二月十日《新月》第一卷十期。康桥,对于徐志摩的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他真正人生的起点,是其理想的孕育之所,是其情感中的一块圣地,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在康桥学习期间与林徽音邂逅,引发了他一生的个人生活转折,开始了追求艺术化、理想化感情生活的历程。在徐志摩短短的三十五年的生命活动中,康桥是令其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孕育了诗人的理想,它慰藉诗人寂寞而悲苦的心灵。诗人曾三渡英伦,先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色》、《康桥晚照即景》和《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这就难怪诗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寻梦”了。
诗人的“梦”首先是指对***治理想、社会理想的追求。一九一八年的徐志摩出国赴美留学,他后来言道:“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想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猛虎集》序)徐志摩梦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梦想成为一个***治家,为了这一夙愿,他忘却了父亲的叮嘱,醉心于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治,为此,于一九二年又转到英国康桥学习,并在此确立了他的***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要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治。归国后,他办杂志、教书,发表文章,努力传播自由主义思想。但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国列强蚕食鲸吞,国内封建***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几年的国内生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击了诗人那颗高傲的心,使他渐渐地失望,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治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这对于信仰坚定并拥有远大的***治抱负,一心想成为一代***治家的徐志摩来说,无疑是极其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心灵和精神的伤痛,实出自然。
“诗言志”,又“诗缘情”。对个人生活理想尤其是情感理想的追求和渴慕,又是《再别康桥》中所寻之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康桥,对徐志摩来说,正是他爱的圣地。他对林徽音的爱,与康桥是密切相关的。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音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也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在具有浓烈的浪漫情怀的徐志摩看来,爱情与“上帝之爱”拥有相提并论的地位。徐志摩为这次真正的爱情,进行了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冒险”,一次人生抉择。他承受了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结束了令人痛苦无奈的无爱婚姻。但他与林徽音的爱情却无果而终。尽管如此,这次爱情经历始终让徐志摩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始于康桥的无果的爱之“梦”,就这样被“揉碎”了,但她也变成了徐志摩情感生活的内在动力。每当他失意、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到康桥“寻梦”,便成了抚慰其精神和心灵创伤的良方和妙药。在追求林徽音失败,一度变得极度痛苦消沉的情景下,徐志摩结识了“忠厚柔艳的小曼”,两个人久已压抑的情感掀起了滔天巨澜。但对陆小曼倾情相爱的徐志摩再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接连不断的家庭纠纷,陆小曼奢侈成性造成的经济负担,人们的非议与幸灾乐祸,社会的批评,使徐志摩感到“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在这种情形下,一向颇具西方绅士风度的徐志摩内心是何等痛苦。当他重登英伦,除了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内心的伤痛,他还能怎样呢!
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中指出,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治理想和生活理想像“彩虹似”的美丽,但都被无情的现实“揉碎”了,只能永远地“沉淀”在康河的浮藻里。但“他不曾低头……他的诗作风也更成熟了……意境变深厚了,笔致变淡远了。”也正因如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风度翩翩、飘逸潇洒形象背后的心灵创痛和无奈凄楚,很难为世人所感知。这是《再别康桥》中所呈现的情感表象与深层意蕴的矛盾和落差的真实状态,这真实的状态也正是由核心意象“梦”的内蕴复杂性、丰富性所引领主导的。
参考文献:
[1]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韩石山选编,《难忘徐志摩》,昆仑山出版社,2001。
徐志摩的爱情篇9
关键词:徐志摩 爱 美 自由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秋重游剑桥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成。作者对于康桥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因此再见她、离开她、回忆她时便产生一种起伏跌宕的情感。关于康桥,他曾经写过《康桥,再会吧》《再别康桥》《康桥西野暮景》《康桥晚照即景》《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再别康桥》。胡适曾经对徐志摩有一个评价:“他的一生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1]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现的就是对自己爱情、自由、美的向往。《再别康桥》这首诗就出色地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与个性,此诗不仅仅如上文所述抒发了作者对母校康桥深深的依恋以及离别愁绪,更是诗人一生“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再现。
一、对康桥“爱”的潜在层面解读
就《再别康桥》题目来看,这首诗写的便是对已经离开的康桥的怀念之情。***秀成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里写到“此时,他***治失意,婚姻不幸,生活枯窘,反映在诗歌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康桥的无限眷恋”,[2]从整首诗歌的字面解读来看,确实是表现出一种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徐志摩有着浓厚的康桥情结,康桥对他的影响是终身的,正如他所说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为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对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在康河的面前觉得自己特别渺小,这是一种对康河深深的依恋,不忍离去。即使是一条水草也好,心甘情愿。作者将自己比作水草,水草的茎叶在在水中飘摇,水草的根永远都深扎在康河的水底,这就象征了诗人,无论身在何方,心永远都想念着自己的母校。诗人对母校的爱是深沉的,诗的首段连续用了三个“轻轻的”,表现了诗人不忍心惊扰这学校的安静,他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同样诗的尾段连用了三个“悄悄的”,除了不愿惊扰这美丽的母校,独自承受离别的愁绪之外,更带有一层寂寞的伤感,这是对康桥“爱”的一种升华。不可置疑,诗人深深地爱着康桥,然而这首诗仅仅体现了诗人对母校的爱意吗?徐志摩曾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3]对于他的一生,这句话是非常贴切的。诗人周折的生活与他的“灵魂伴侣”林徽因是脱不了干系的,徐志摩曾经在与梁启超的回信中大胆表明自己的爱“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4]诗人的第一次回国,便是为了支持林徽因的文学团体,而后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亲自聆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这首诗也就是作于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有太多的感情难以吐露,有多少感情深埋在心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诗人用离别意象“柳”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在夕阳照耀下河畔的柳条被染成金黄色,在河堤上随着微风翩翩起舞的美妙景象,康河是诗人所认为的世界上最美的河,这么美的景象里,其中运用的意象“金柳”“新娘”“艳影”多多少少都是和女性有关的,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说是代表着诗人对林徽因情愫的美好幻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竟也可以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林徽因爱慕情感的一首爱情诗。
二、“自由”的遐想
徐志摩这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不愿意被束缚,无论是对待感情还是对待生活。他最终是在飞机失事的事故中丧生的。其实我想这也是他诗意人生的写照,他自由观念的写照,他的一生如鸟一样翱翔在天空中,最终也像鸟一般坠落。对自由的追求深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这种“自由”表现在感情上就是他从不考虑其他的,也不会故意隐瞒自己的情感,他用实际行动去表明自己对自由、爱的向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诗人的行为是不受拘束而随意的,诗人的感情是深沉的。诗人轻轻地挥手,告别西天漂浮的朵朵云彩,“云彩”这个意象是飘忽不定的,在中国的诗歌里,云彩也一直作为游子形象的传统意象,如“浮云游子意”“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诗人就像这云彩一样,飘忽在母校康桥的上方,虽不忍离去,但诗人终究也像这浮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愿被束缚。他的生活是疯狂的,他这一生的曲折也与他这自由自在追寻自己内心理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在表现诗人对康桥眷恋的同时也潜在地表现了对自由的热爱。“青荇”“招摇”可以想像,这是一幅水草在水中自由自在随着水波飘摇的画面,诗人就像这水草一样,对母校的眷恋扎根于内心深处,但终究是自由而不受拘束的。“自由”是诗人的一个梦,这梦里不仅仅有着留学剑桥两年的美好生活回忆,还有着对爱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原本就生活在一个比较开明的家庭环境中,后在外地求学,呼吸的更多的是民主自由的空气,接触的是新思想,新思潮。而他的妻子张幼仪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女子,这与徐志摩幻想中的“新式女性”格格不入,这场包办婚姻,对于徐志摩来说是一把沉重的精神枷锁,对于这样一个热爱自由,受自由观念熏陶的诗人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他要追求自由,他的感情不受限制,在这康桥里形成了一个有关自由,有关爱的梦。诗人的感情热烈奔放,对爱、自由的追求永不止息,他在康桥寻到了梦,回忆着当初与林徽因的心心相惜,回忆着留学的时光,情绪达到高潮,但,这终究是一个梦。诗人对爱与自由的追逐是永不停歇的,精神的枷锁始终没有办法牵制住他,最终的最终,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挣脱世俗的偏见,摆脱旧式婚姻,さ么表着自由的陆小曼。
三、“美”的艺术表现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里面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5]徐志摩十分推崇闻一多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并在自己的诗作《再别康桥》中实践了该诗歌理论,以声、色、情并茂,极为精美动人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获得美的审美享受。对于康桥,诗人是愿意用一首美妙的乐曲来颂扬的。在音乐美的建构上,最明显的是诗歌中每节都有押韵,韵脚整齐,节奏轻柔舒缓、和悦、犹如一曲柔美的夜歌,例如来-彩,娘-漾,摇-草等,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协律可歌。“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其中“轻轻地我”――“我轻轻地”用词相同而词序颠倒,这样就构成了语音和语义上的回环往复,首段三个“轻轻的”更给读者在朗读时呈现出一种舒缓的音乐节奏,这种往复回环的语言结构极为妥贴地传达出诗人的柔情,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意,给读者带来音乐上独特的审美感受。“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3]在诗人的心里,康桥是最有灵性的地方,康河是最美的河,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是灵动的精灵,组合在一起便是一副让人赞叹的美丽***画。诗人将心里的康桥“画”在诗里,《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每一段都是一副美丽的康河风景***,里面的画面灵动,读这首诗,就像放映了一场电影。河畔的柳条在夕阳的映照下穿上了金黄的衣裳,就像要初嫁的新娘一样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显出害羞的姿态,这美妙的身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将诗人的心也扰乱了,就像是看到昔日的情人。康河清澈见底,水草快活地随着水流游荡,诗人感觉自己快要融入康河母亲的怀抱了。树荫下的一泓清泉,却偏不说它是清泉,而是天上那五彩斑斓的彩虹,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来,映照在清泉上,就像将美丽的彩虹揉成了碎片,五颜六色的碎片闪耀着,跳跃着。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歌是“诗中有画”若将王维的诗比作中国传统水墨画,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便是一副色彩浓厚的西方油画。在色彩的层面上,诗人所选用的金色、青色、彩虹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艳丽热烈地扩展了读者自身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绚丽美妙的画面。诗人不仅仅在诗歌的建构中注意音乐节奏,画面色彩,更是将诗歌当做建筑物一样塑造出一种对称美的结构样式,诗人赞成闻一多先生的诗学理论,但并不按部就班,闻一多喜爱诗句排列整齐划一,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豆腐块”,如他的诗作《死水》《红烛》等,全诗正正方方,就像他的诗名一样,如死水一般,波澜不惊没有起伏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四行一节,错落排列,每一节字数相近,全诗的开头结尾两段相似,产生回环的对称美,就像是中国传统建筑,左右两端总是非常对称,这也是中国建筑独有的美感,徐志摩的这首诗,也便是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古典美的完美结合。
诗人一生都体现他对“爱”“自由”“美”的执着追求,所以,《再别康桥》一诗不仅仅是抒发了再别康桥的依恋之情,而且还是诗人当年如彩虹般美妙恋情的咏叹调,更是诗人一生对“爱”“自由”“美”单纯信仰独特追求的艺术再现。
注释:
[1]胡适:《追忆志摩》,新月月刊,1932年,第1期。
[2]***秀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版。
[4]徐志摩:《致梁启超》,《徐志摩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版。
[5]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再别康桥[A].徐志摩经典作品选[C].北京:当代世界文学出版社,2002,
[2]***秀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A].徐志摩经典作品选[C].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4]闻一多.诗的格律[J].晨报.诗镌(第7号),1925-5-13.
[5]胡适.追悼志摩[J].新月月刊(第4卷),1932,(1).
徐志摩的爱情篇10
在我看来,如果说7年的包办婚姻是徐志摩身不由己的选择,与林徽因的交往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和陆小曼的结合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因素,那么他和凌叔华之间的淡淡情愫,算是他生命之中一段温馨绵长的回忆,一种比朋友更亲,比恋人略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用“红颜知己”这个词,也许最恰如其分。
凌叔华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与林徽因、韩素梅、冰心并称为文学界的“四大美女”,更有“中国的曼殊斐尔”的美誉。
她出生于北京一个旧式文人的大家庭,是其父与三姨太的女儿。凌家是书香门第,家中往来的多为当时的文化界名流,凌叔华自幼耳濡目染,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凌叔华的曾外祖父是书画大家,父亲很希望子女中有人能传先人衣钵。偏巧,凌叔华在绘画方面极有天赋,父亲视她为掌上明珠,遍请名家教她诗画。这些,都为她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学毕业后,凌叔华考入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时,她的写作才华也开始显露出来。凌叔华的文字淡雅幽丽,秀韵天成,文采超众,非常引人注目,作文常在校刊上发表。她在那时便立意要做一位“将来的女作家”。
1920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她在这里以白话为文,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也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其文清秀俊逸、朴实无华而又浪漫生情,独具“闺秀派”之风。
凌叔华一生为文,然而,真正给她带来好运和缘分的却是手中的画笔。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那时凌叔华已是燕京大学的一名高才生了。她成绩优秀,交际能力也出类拔萃,被燕京大学推派为欢迎泰戈尔的代表;北大指派招待远道而来的诗人的是徐志摩和陈西滢。这两位男子,在日后都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陈师曾、齐白石等人组织的北京画会刚刚正式成立。因找不到地点开会,陈师曾便提议到凌叔华家的大书房开会,用吃茶替代吃饭。凌叔华因认识了陪同泰戈尔一起访华的印度画家兰达・波士,便也邀他赴画会。消息传到北大,徐志摩和陈西滢就跟着泰戈尔一道来了。
三人就此结缘,而她与徐志摩之间若即若离的情愫也就此拉开帷幕。
这之后,徐志摩、陈西滢经常到凌家做客,有时还带来几个新朋友,高谈阔论,一直到太阳西下也不肯走。这时,凌母便招呼大家留下吃饭。
当时,恰逢徐志摩的低潮期――他和林徽因彻底分手了。消逝的爱情成为他心里最大的苦闷,那一段时间他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唯有在诗词创作中寻找情感的发泄口。极度压抑的徐志摩需要一个宣泄的对象,一个倾听者、安慰者。
1924年秋,徐志摩写信给凌叔华,请她作他的“通信员”――通信的对象。信中说:“我一辈子只是想找一个理想的‘通信员’……最满意最理想的出路是有一个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朋友。”为了使徐志摩尽快走出感情失败的阴影,作为朋友,凌叔华承担起了这一任务。
也正是这一举动,成就了日后两人暧昧传闻的导火索,坊间甚至流传出凌、徐交往的情事传闻。
一个风流倜傥的诗人,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女,二人之间到底有没有碰撞出火花呢?
对于与徐志摩的恋爱关系,凌叔华是一直坚决否认的,在外人纷纷揣测她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时,她曾写信给胡适道:“我要声明我与志摩永久是文学上的朋友。”“我对志摩除了相当朋友的同情,并可惜他的被诬外,一些关系都没有,我永远不信他会与我有什么关系。”
凌叔华后来也曾公开澄清,她说:“说真话,我对徐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我的原因很简单,我已计划同陈西滢结婚,陆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
大家在把目光聚集在凌、徐二人身上紧盯不放的时候,忽略了另一个人的存在――陈西滢。那时,他们早已背着凌叔华因循守旧、崇尚门当户对理念的父亲交往多时。
陈西滢是北大的教授,他对凌叔华有的是一份欣赏与疼惜,而凌叔华对陈西滢有着崇敬和仰慕。
陈、凌二人因文学上的共同爱好走到一起。很长一段时间,两人的书信往来除文学以外并不涉及其他。也许是共同的兴趣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许是同样的追求增加了相互之间的默契,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越走越近。但他们始终秘而不宣,悄悄恋爱了两年多,身边所有的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直到凌叔华从燕京大学毕业,才在凌家一位世交的帮助下,说服凌父首肯了这门亲事。
1927年,凌叔华和陈西滢正式成婚,胡适是他们的证婚人,徐志摩作为二人的挚交好友送上真切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