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高考版10篇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1

There may be mom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you’re the only one that matters to me.全世界也许到处都有妈妈,但您是我惟一最在意的。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over the years, mom. 母亲节快乐!妈妈,谢谢您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

Mother’s Day is a time when mothers discover how well their children can prepar e breakfast.母亲节是妈妈们发现她们的小孩会把早餐做得很好的时刻。

We would love to fix breakfast for you mom, but we think it would be safer for us all if we took you out.妈妈,我们很乐意为您准备早餐,不过我们想,如果带您上馆子,会比较保险一点。

Moms should get more than a special day, they should get a medal of honor.妈妈们应该得到的不只是一个节日,她们该获得荣誉勋章。

When I was sick, you always stood by me.当我生病时,您总是陪伴着我。

Considering the quality of food that children make their mothers on Mother’s Day,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without moms, their kids would starve to death.想想母亲节时,孩子们为妈妈所做的早餐;很明显的,如果没有妈妈,孩子们将会饿死。

I want to wish you a happy Mother’s Day.祝福您母亲节快乐。

Roses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This card on Mother’s Day is especially for you.玫瑰是红色的,紫罗兰是蓝色的。这张母亲卡是特别给您的。

Thanks for being there, mom. Happy Mother’s Day.谢谢您不断地扶持我。祝您母亲节快乐。

Sometimes it may not seem like it, but I really do love you.有时候好像不是这样,但是我真的爱您。

Today is your day to relax and let us take care of you. Happy Mother’s Day.今天是您休息的日子,让我们来照顾您。母亲节快乐。

We may not be angels all of the time, but we do appreciate what you do.我们也许不是一直都像天使那样乖巧,但我们确实感谢您的教诲。

On this day we honor you, dear mother.亲爱的妈妈,我们向您致敬。

On this day we all sit back and think about how much our mothers do for us.在这一天,我们将会抽空休息一下,想想妈妈们帮我们做了多少事。

We will try to make this your best Day ever.我们将努力使今天成为您过得最愉快的母亲节。

Though it is hard to tell you sometimes, I do love you dearly, mom.虽然有时要告诉您并不太容易,但是我真的非常爱您,妈妈。

This card comes from the whole family. Happy Mother’s Day.这张卡片是我们全家合送的。祝您母亲节快乐。

I’ve tried many times to tell you, but I’ll say it again: I love you mother.我已经告诉您许多次了,但是我将再说一次:我爱您,妈妈。

更多英语写作材料推荐:

1.2015高考英语写作素材:关于母亲节的资料

2.2015中考英语作文素材:谷雨养生

3.2015高考英语作文素材:母亲节的英文祝福语

4.2015高考英语作文素材:母亲节祝福语

5.2015年高考英语写作素材:端午节的故事

6.2015年高考英语写作素材:青年节的来历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2

一、价值分析

1.扩大素材来源,创新命题需要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需公平对待每一位考生,因此高考命题力避陈旧老题,命题者依据考纲,但不拘泥于教材,想方设法求新求变。正因如此,每每看到新一年的高考试题,对于中学地理主干知识常考常新,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很难猜题押题。为达此目的,命题者多选取社会热点材料,增添新知识,创设新情境,巧妙构题,多角度设问。高考命题有大学教师参与,他们很容易结合自己所任教的专业课程或研究的最新成果,选取大学地理教材中有关内容,以此为素材设计考题。这样一方面扩大了素材来源,突出地理学科专业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材内容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新知识,以此为素材设计的考题应该是考生以前从未见过的,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和试题的创新性。

2.深化学科知识,亲近高校教材

高校地理知识专业性、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分支学科较多。中学地理知识相对较为浅显,体现公民素质教育需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内容选择地理科学基础知识,能够满足社会对中学生必备地理素养的要求。选用大学地理教材内容设计试题,能够深化中学地理知识,拓宽学生思维,考查学生临场学习新知识和调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选取高校地理教材内容设计的试题不一定是偏题、怪题、难题。虽然学生不知道也不必知道试题背景来源,但若学生进入高校地理专业学习,看到高校教材中很多***表、文字素材在中学阶段所做的试题中曾出现过,就会有一种亲近感,产生一种亲和力,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欲望。通过考题素材,在大学和中学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二、教学启示

对中学教师来说,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过程中,若能研读相关教学内容的大学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备考指导水平有很大帮助。一方面重温大学教材,可以巩固和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扩大备课资料来源,使教师能够站在较高的高度“俯视”中学教学内容,能够站得高望得远,对于一些问题的讲解能够达到深入浅出、收放自如的效果。或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大学地理知识,这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帮助,如在复习“环境问题”内容时,可适当补充大学教材中的“环境伦理”和“生态补偿”等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环境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地理教学中,第一线教师也可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大学教材中***文资料,以此为素材尝试编拟试题,以自创试题丰富选题来源,甚至在教学中教师给出大学教材中背景材料让学生设计试题,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对地理试题研究颇深的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鲁爱华老师,在《例谈地理综合题的命制》一文中为大家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如***1为“长白山北坡的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带***(杨美华绘)”,选自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2为42°N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读***回答问题。

1.关于A、B两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

A.B河流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最终注入日本海

B.A湖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成因相同

C.B河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在夏季

D.B河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成是A湖

[***1][***2]

参考答案:C

命题意***:抓住***中剖面信息,由天池想到松花江,由松花江想到其位置分布,A处是一个湖泊,B处是一条河流,据河流相对于山脉、湖泊的位置确定B河为松花江。本题在定位的基础上考查典型区域内河湖特征的再认能力。

2.关于B河流域内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以石化、动力设备、机械工业为主,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B.作为铁路枢纽,有是京哈线和滨洲线两条铁路通过

C.所在省区有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作物是玉米

D.起源于河流水运起点,是著名的河港

参考答案:A

命题意***:区域考查要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本题以自然地理事物――河流为切入点,由人口特征引出沿岸特色城市――哈尔滨,然后考查哈尔滨城市的工业、历史、交通、农业、兴起等,实现地域性与综合性的考查。

该组试题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作者对***1信息进行了分析和挖掘,对题干和题***进行了艺术处理。查阅地***册发现长白山大约处在42°N,将此作为题目文字信息,然后修改题***,隐去“天池”信息(太直白),其目的是增加解题的思维量。同时为命题直观表述,增添了几个字母,对题***名称也略作修改(如***2所示)。

试题设计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下面仅从选材与立意的角度谈谈需注意的问题。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3

关键词: PBL;Word排版;教学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其中Word排版部分是这门课重点中的重点。Word教学内容比较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尽快掌握排版操作技能,而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为后续展开Excel和Powerpoint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还没有能够完全将学生的创新潜力诱导、发挥出来。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把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改变到PBL教学模式上来。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以提高能力和素质,又可以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做出贡献。全面实施PBL研究型教学,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全面落实职场对于人才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要打破学科导向课程壁垒的传统,基于项目把课程关联起来,要实施主动学习方法,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驱动学习过程,团队合作,与教师讨论疑难问题,通过从项目定义到完成的全程,学生增长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通过全面的评价方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一直以来各个高校都面临生源层次不齐的状况,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更是学生差异明显。不过,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都参加过会考,再加上现在电脑的普及面很广,许多学生对于Word还是熟悉的。升入大学后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必须提升难度和深度。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Word排版的基本操作容易掌握,但对于如何运用各种基本操作编排出实用美观,以及***文并茂的文档,往往难得要领。如果给定排版要求的排版题目,学生都基本能照葫芦画瓢的做出来,但对于根据素材自行设计版面时往往差强人意。

2 改变现行教学内容的着力点

出现这个问题与现行各种教材Word的编写架构有很大的关系。现行教材大都是基于案例,然后围绕案例的制作,通泛的介绍字符、段落、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和编号、版面编排等工具的用法。然后再加上这个案例完成的详细操作步骤。但这个案例的排版效果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如何使得排版效果最佳,基本上不加以提及或提之很少。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案例的目的自然就放在如何学会Word提供的各种版面编排工具的用法上。学生学会制作这一个案例以后,遇到类似的排版问题,往往只会照葫芦画瓢,如稍加变化,就很难自行设计规范的排版。

笔者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将着力点放在标题、正文、天头地脚的具体排版设计上去。教会学生如何用Word的基本排版操作工具去实现和设计规范版面的一般性方法和原理。这样即使从来没有接触过Word的同学也会跟上,因为涉及到最基本的操作。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也会兴趣怏然,因为排版方法的介绍会使他们的操作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然后对学生进行强弱搭配的分组,并提供主干素材给各小组,学生也可自主的收集相关素材,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整个版面的设计。

3 突出应用能力,贯穿排版方法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3.1 教学重难点

以前的Word排版教学重难点放在了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上。采用了PBL教学模式后,重点应放在标题设计、正文设计,难点则是版面结构设计,而这个环节学生互相协作,通过大量的讨论、查询参考和实践去突破。

3.2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做与PBL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最初的基本工具使用中采用教、学、做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操作。再采用PBL模式,以设计主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对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查询搜集素材和相关资料,在实践中得到最终的排版效果。

3.3 新课导入

出示几份排版好的样张,但不给出教学案例的最终排版效果。然后启发学生如何来用Word的基本排版功能来实现,自然引出从标题、正文、天头地脚三个方面入手可以做出这样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学习环节设置

首先通过排好的其它样例介绍标题排版的常识,版面结构及设置,包括版面的组成、版面的位置,诸如各种标题结构、标题形式,标题排版的原则等,引导学生探究标题的字体、段落格式化、艺术字效果设置方法。其次探究如何用边框和底纹、文字框等工具为标题进行花边和底纹的修饰处理。最后介绍基本排版工具的使用方法。

然后,给出一个设计主题,主题可以是学校或者社会中近期的典型事件,比如奥运会、社会现象,或者学校的相关活动等等,提出作品所要展现和反映的主导思想,或者要达到的目标,由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分组中要注意学生的强弱搭配,以带动操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4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人教版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近几年越来越热的话题,也是我国教育的长期追求。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包含方方面面的问题。教学和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学绩效考核的依据、学生课外活动基础都是教材。因此,教材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工具,素质教育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教材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其次,必须有一套优秀的教科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是素质教育开展的主渠道。因此,教材不仅是教学工具,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工具。目前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全书的主旨、教材结构体系,还是内容程度和练习设计都具有相当新的思路和特点,适合开展语文教学。这并不意味着有了优质的语文课本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是否探索了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教科书的特点,突出了其优势,全面提高了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堂教学要利用教材的弹性面向所有学生。

推行语文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中学生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张弛有度,具有相当好的弹性,课文内容包括教读、自读、练习、选作练习等,给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选择性。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可将自读课文甚至选作练习拿到课堂上处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制订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大部分学生,争取顾及每一个学生。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完全根据大纲要求学习,对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根据其特点适当安排教学计划,尽量实现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要深入发掘教材的潜在内容,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文是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教版教材不仅包含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且收纳了大量具有当今时代气息的文章,内容健康、寓意深邃、格调活泼,具有典型的教育性。课文还包含当下社会精神文明教育的新形势,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一切文化艺术形式都源于生活,生活是每个学生学习的最好题材。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时要充分考虑课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认识、理解、感受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材的内容安排是经过专家研究讨论的结果,其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轻松高效学习提供保障。总之,教材富含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潜藏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发掘教材的潜在内容,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出只会考试的学生是失败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只有做到教学任务当堂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予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提高教学效率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好教材。人教版教材内容活泼有序、结构编排合理、练习清晰灵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灵活多变。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趋于程式化,每篇课文学习都采用分段落、概括段落主题和中心思想等形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普及。因此,教师在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

减轻学生的负担是近来一直提倡的话题,只有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要适度布置课后作业,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课后练习。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在题目设计上融入了开放式和封闭式题目并存、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同步进行等理念,旨在全面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课后练习,不仅能巩固课上学习内容,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点。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先全面了解教材的编写意***,把握教材的行文特点,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贯穿于一切课堂行为的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教材为依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一切教学活动都为学生服务,坚决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后练习一定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完成,训练学生***思考、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提高综合素质。

六、根据教材安排全面开展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丰富的课外活动,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经常组织开展活动,将课文学习内容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课文知识。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外活动的意***和重要性,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其次,要把握学生渴望被认同被赞美的心理,及时进行物质和精神表扬,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最后,要适度安排课外活动,不要把活动变成学生的一种负担,适得其反。

七、依据教材内容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试作为学习效果考核的必然形式,存在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对现行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第一,要注重考查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第二,作为语言类学习的语文课程要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只是读写;第三,素质教学考核应由只考查课文内容变为全面考查社会实践;第四,增加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考查,提高学生对课外活动的重视度;第五,变以往只是书面考查为增加面试答辩的考查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六,考试成绩汇总应更注重学生整个学期的平时综合表现。

参考文献:

[1]秦绍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3).

[2]卿平海.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学习中学语文新大纲的体会[J].四川教育,2001(01).

[3]程红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素质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1).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5

摘 要:本文选取现今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数量、注释、课后习题设计这三个方面分析教材编写者在编选外国文学作品时的依据,以及分析编者通过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呈现希望学生获得何种知识与技能。苏教版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陷,笔者试***为苏教版提供可能性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材;编者意***

当前,影响语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语文教材就是诸多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新教材的全面推广,语文教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对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编者编写教材时,在抓大方向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出个人的思想和意识。那么究竟编者在编写时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呢?

一、选材数量

为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看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的情况,笔者通过对苏教版与人教版两个版本的选文总数、外国选文总数作了一个对比。之所以会以人教版作为参照教材,是因为人教版作为资格最老的教材版本,在教材的编写上较为成熟,其他教材在编写时都从人教版中获得过启示。可以这样说,人教版教材为其他版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参考。苏教版,相较于人教版教材,编写上更显灵活和新颖。两种对比度较高的教材进行比较,会更突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从纵向上看,整个教材编写呈现了一致的趋势,即外国选文占选文总数的比重明显增加。1983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 24篇 ,占总篇目(198 篇)的 12 6 %,2000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52篇占总篇目(324篇)的 14 5 %。而如今单独看人教版或者苏教版中的一个,都发现了外国文学的比重在增加。这说明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这套教材时是顺应了课改的历史发展趋势的,同时严格执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目标。

但是,通过横向与纵向这两个维度,我们也可以发现苏教版在外国文学数量上的选编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根据1983年的外国文选数24篇到2000年的52篇,我们可以发现2000年的外国选文总数是1983年的一倍还多,这个幅度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2001年的苏教版只有30篇,幅度的份额较小,所以编者在外国选文数量上偏少。

二、课文注释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注释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块。第一块是作者的生平简介,第二块是文中词语的注解,第三块是文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在作者生平简介中,作品出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获得的重大奖项、代表作是其包括的主要内容;词语的注解主要是指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或重点词汇给出注音、释义;对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指将课文中出现的某个伟大人物,或理解文章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地、事单独列出来以示强调,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斜塔上的实验》,编者在注释中将课文中出现的“伽利略”、“希波克拉底”、“盖伦”、“欧几里得”、“阿基米得”、“亚里士多德”单独拿出来,用一句话介绍了他们在历史上的身份或地位,编者还对文中出现的“比萨斜塔”做了简单介绍,将其高度、修建年代、倾斜原因列了出来。

其次,编者提供的注释中比重最大的要数对词语的注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于词语的理解需要将其放在句子中,需要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反观苏教版外国文选,编者给出的解释是唯一的,这样单一的注解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不能帮助学生学会迁移。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编者在为外国文选提供注释时出于了系统性的考虑。苏教版初中三年六本教材中有两篇外国文选的作者是同一人,即苏联作家高尔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他著名的《海燕》。在《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的注释里,介绍了高尔基的姓名、国别、身份、代表作等,在《海燕》的注释中并没有重复介绍作家高尔基的生平信息,而是编者直接针对文中的“海燕”,介绍了海燕这种鸟的特征以及在文中的象征意义。这样编写避免了重复劳动,给学生补充了新的知识,使整套教材充满了流动的生命力。

三、课后习题设计

从课后习题中,我们可以推断编者希望学生习得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标准,布卢姆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被进一步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

理解是指领会所学语言知识,并能初步复述和解释。这在苏教版中十分常见。譬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课后练习四的要求是这样的:“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四段,并抓住一些重要词语,口头复述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松鼠》的课后习题一的要求:“松鼠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些方面?还可讲讲喜欢的原因。”这类理解题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普遍出现,难度适中,可见编者有意顾及到绝对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

应用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即能把理解和记忆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七颗钻石》课后习题三:“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这就是一道属于应用的练习。

综合指能把所学的语言知识综合组织,并有深刻、全面理解,即重新综合成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窗》课后习题四“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有创意,而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让学生重新对小说《窗》的思想进行综合。

分析指将整体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概念的有关层次或弄清所表达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评价是根据一定要求对材料价值进行判断的能力它包括评价书面材料的逻辑意义,评价证明结论的材料是否适当、充分,以及作品价值的评价等。

总的说来,苏教版的习题主要是理解、应用、综合的水平,尤其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而在分析与评价上涉及较少,这也是今后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六册).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9-41,32-34.

[3] 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探索教育,2010:137-139.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 化学实验; 变化

中***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学科发展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科学发现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之一,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化学实验亦是塑造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一次化学课程改革都不会忽视化学实验,实验作为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而作为中学化学课程载体的化学教材更是将化学实验作为教材组编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一、数量的变化

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中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因此,在各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更多地增加了学生实验的数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必修化学教材中实验的数量分别为58、96、107,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必修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数量相对较少,只有58个。

二、内容的变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成为化学教学的基础,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与大纲教科书中的实验内容相比,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增加了一些基本操作实验

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在化学(必修M,)的第一章都增加了“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实验,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就多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以后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技术打下基础。

2.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实验

化学新课标教材中注重了科学探究的实验,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实验探究的栏目与内容。具体表现在增加了“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联想・质疑”等探究性栏目,特别在山东鲁科版教材中,表现最为明显,部分实验都没有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自己总结,设计实验步骤;苏教版对实验的编排有内容有步骤,学生很容易动手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建议增加探究性实验。

3.增加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

大纲教材中涉及生活相关的实验不多,而且都以“家庭小实验”的形式出现,而与工农业生产方面联系的实验更少。化学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选修课程的开设充分说明,化学与实际生产联系的紧密性,而且从章节的命名也可以看出该问题,比如:从海水中提取镁,溴与海水提溴,等等。

4.增加了突出过程体验和探究活动的实验

在新课标中突出的一个变化是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大纲教材中未强调的部分。新课标别强调过程,即对实验部分,注重实验的设计及探究过程。尤其在鲁科版教材中,无论是教师和学生对该特点都感受很深,也就是说鲁科版教材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对硫的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教材中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让学生亲自经历过程,感受过程,从而获得知识。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而且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和运用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5.增加了学科之间渗透的实验

课程改革中强调综合课程所以在教材的编排中,出现了部分学科之间相联系的实验。此如,大纲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并未设计实验,但在新教材鲁科版中,设计有实验,即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时,为了加强实验的说服力,增加了原电池装置实验,证明有电子的转移;另外在[2]中为了说明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设计相关实验,例如:镁与稀盐的反应,通过测量温度的改变,从而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还有胶体的净化实验――渗析,与生物知识相联系,这都充分体现了化学与其他科目的融合贯通。

三、呈现方式的变化

教材的呈现方式包括整体内容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的显现形式两个方面。简单地理解,内容的呈现方式就是内容在教材中应如何表达,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这是教材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教材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主要表现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和活动,而这些情景和活动主要是以栏目、插***和表格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三套教材进行分析。

1.实验栏目设计

新课程化学教材与传统的化学教材相比较,主要就是运用了活动栏目模块来组织教材。栏目设置是高中化学新教材不同于旧教材的重要内容。三种版本的新教材在栏目的呈现和内容设计上大胆创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单向传送知识的倾向,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

对于实验栏目设置,三种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人教版教材实验设置主要有两个栏目:“实验”和“科学探究”。其中“实验”以基础性实验为主,而“科学探究”中有基础实验、探究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鲁教版教材在实验设置上主要有两个栏目:“活动・探究”、“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其中“观察・思考”主要是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而“活动・探究”和“实验探究”的实验多以学生实验为主。苏教版教材实验设置主要集中在“活动与探究”和“观察和思考”两个栏目上。其中“观察和思考”栏目往往设置的是基础实验。从整体上看来,人教版教材对实验探究的难度做适当的调整,降低了探究的难度,部分实验只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装置,而不要求设计实验的全过程;鲁教版的实验探究大多数都需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苏教版的探究的内容分得比较细致,将实验分为多个部分完成,降低了难度,学生容易接受。

2.实验插***与表格统计

许多学者相关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有插***的教材的教学效果要比纯文字性教材的教学效果好,学生记忆深刻,思维活跃。这主要是因为教材的插***有多方面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速度;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影响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更好地进行整体记忆、想象和理解,增强动感,并可以表达那些用文字难以表述的具体的细节。

总结: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在实验教学理念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增加和实验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化学教师应从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提高实验教学能力、提高实验的分析评价能力、提高开发实验教学资源的能力几方面加以应对,以顺利完成化学实验教学,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 必修、选修)[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7

就高中阶段而言,语文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可谓地位突出,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而备课,尤其是编写教案是搞教学工作中不可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案往往是按照教材体系一册一册、一课一课地编写的,这似乎无可非议,但笔者却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案,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块编写,这样,可以做到三年知识和技能训练要求线索清晰、点子明确、教学集中而有系统性。那么,如何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编写教案呢?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正确划分知识和能力版块。根据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我们可以将高中语文知识和技能要求划分为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古诗词曲鉴赏、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以及文学常识记诵五大版块。

其二,教师要明确各版块教案应包含的内容。各版块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讲解、典型题例(或例文)、近几年高考题选及分析、课堂延伸训练、教学信息反馈、教学得失、课后检测等内容。知识讲解部分要和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结合起来编写。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题例割裂开来;另外,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主要从教材上选取材料(即教材课文)。

其三,教师要明确高中语文各版块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该部分包括正确识记现代汉语语音、正确书写汉字,正确运用词语(尤其是成语),常见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和分析运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要求,选用、仿用句式,改写句式,扩展语句(段),压缩语段,应用文知识等内容。该部分尤其要注意关照现实生活,例如如何发手机短信、如何写人物颁奖词、如何写导游词等。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该部分主要依据一至六册教材内容编写,而且应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和主线来体现。教师首先要对三年教材课文有一个统观,并进行分类,每一类文章集中编写,要将阅读和写作密切联系起来,每一类文章不仅要研究阅读,还要研究如何写此类文章。另外,教师要从课本之外筛选一些紧扣时代命脉、思想性强、语言优美的文章作为延伸训练,所选的这些文章应紧扣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风俗文化、人们观念,要突出议论文和散文的重要地位:要紧扣考纲设计相应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1、古诗词曲鉴赏部分。该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古典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选文要突出唐诗、宋词、元曲的主体地位。题目设计要突出概括诗旨、分析表现技巧、分析意象和意境、分析炼句等方面。所选诗篇以教材上的篇目为主线,要紧扣各个时期的时代特点。要典型而有新意。在该部分,还应有中国历代诗歌常识、历史背景、历代诗人等进行介绍的内容。可以分朝代编写,也可以按题材编写或者按体载编写,还可以按流派编写等。

2、文言文阅读部分。该部分应紧扣教材文章,要突出常见意义讲练、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讲练、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现象、特殊句式等知识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教给学生翻译的技巧。另外,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想认识。课外延伸主要从“二十四史”中去精选人物传记素材。

3、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记诵部分。该部分首先应包括大纲所要求记诵的名篇名句以及文学常识,其次要从大纲要求之外的篇目中去提取一些作补充,再次,还要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史优选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编写进教案,适时适量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系统的观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认识能力服务。对名句不仅要要求学生能记诵,而且要引导学生用于写作,用于指导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其四,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各版块的知识讲授和能力训练要齐头并进,不能一个一个割裂开来;当然,在不同的阶段,各个版块的地位有所不同,花的时间和实施的力度应有所区别。如诗词鉴赏部分的教学应主要放在高中二年级来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的教学应融入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之中,贯穿三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应成为串连各大版块主线,而且作为主要内容来实施。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必须注意到这些。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8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改革 思想 方法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课程、评价、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大变革。教材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化等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本书、一个思想、一个方法一生不变的教学行为已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果以前我们提倡“以研促教”的话,现在我们则必须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与学的方方面面。

要想使研究有效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国家的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等近现代教育理论、国家及我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所下发的各种文件等我们都应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了解课改的全貌,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就化学学科而言,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共有2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对应着我们所使用的一本教材。新高考,我省继续实行“3+文综/理综”的模式,并使用***统一命制的试卷。虽然我省的考试模式基本敲定,但具体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台,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要加强对已经进行了新高考省份考试模式、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尽可能的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比了新旧大纲中关于考试目的与能力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高考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更加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二、研究了考试内容(必考部分)

研究新旧大纲中考试内容后,我们发现以下变化:

1.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只在《化学1》中对一些典型元素的典型代表物做了比较集中的介绍。没有再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指导对该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中,要多关注那些规律性的、方法性的和应用性的知识。学生记忆化学反应的多少不再是学生学科水平高低的标志。

2.如果我省的考试说明不把“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定为必考内容,大家在教学中一定要搞清该部分知识必修与选修的区别,防止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3.近两年的高考实验试题,情境的设置受“3+2”模式时高考试题的影响很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4.关于化学计算

新考纲虽然没有对化学计算部分单独提出要求,而是将其穿插到了内容要求的其他部分提出要求,但新考纲对化学计算的要求并没有降低。09年理综河南卷的第7、9、11、13、28、30小题共用29分考查了化学计算问题。其实选择题的第10和第12小题也都考查了学生的定量思维能力。即8个选择题中有6个与化学计算有关。加大对基本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在08年的试题中已经能够发现。新的高考我省将继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我们要重视这种变化。

三、加强新课程形势下教学内容的研究。

新的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课程标准只有一个,但教材却有多种,按照***的规定,每个省每个学科要至少实验两种教材。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要求在叙述上十分笼统,不同的作者对其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所编写的教材特别是选修教材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优劣。我们要通过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来理解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要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点组织教学,赋予创造性使用教材更加广泛的含义。另外,版本虽多,但将来的高考试题一定只有一套,命题人一定会在充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来命题。我们也应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对路有效。

新课程必然面临的是新高考,我们自身要放下包袱,大胆尝试,自己整合学习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所以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将我们的新课改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9

关键词:原子结构 雅集版 人教版 高中化学 教材比较

中***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05-02

2001年香港开始施行新教材课程改革与发展,同时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制了配套的高中化学教材,雅集版的《现代化学》是香港高中化学学科普及最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内地高中化学的新课程实施于2004年,2003年4月***颁发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选修》,为高中化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奠定了的基础,人教版《化学选修3》是内地普遍使用的教材。本文针对香港雅集版和内地人教版相关章节中的“原子结构”内容进行了比较,从内容组织、栏目设置、***表成分、课后习题等方面[1]分析了两地教材各自的编写特点,为两地的课程教材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1 雅集版与人教版“原子结构”的比较

1.1 内容组织的比较

雅集版“原子结构”这一章,围绕“元素与原子的结构”这一主题,将微观的物质世界与宏观的可视世界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教版教材内容突出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在“原子结构”的内容上,利用立体的原子结构模型强化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将宏观物质作为载体,侧重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和领悟。

课本的内容和组织会影响读者的理解[2]。雅集版从对元素的认识开始,介绍了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符号,然后利用宇宙各个星体做例,引出了原子及原子结构等相关理论知识,属于“兴趣激发式”。人教版将知识点的安排沿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开门见山的从原子的诞生入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从元素的性质介绍到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属于“思维逻辑式”。从两地教材对内容的组织上看,不难发现,雅集版的“兴趣激发式”以科普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安排上也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融入生活,体现了香港课程编制上“STS”的教学取向;人教版的“思维逻辑式”目标明显,结构突出,比较重视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科学思考模式的养成,但其知识的拓展性和实效性有一定的局限。

1.2 栏目设置的比较

两种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非常丰富的栏目,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且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雅集版的“试想想”栏目以设问的方式为课程内容做了铺垫,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及引发思考的问题来引起同学对“原子结构”的注意;“概念检查站”对化学学习中一些常见的错误概念进行强调和校正,并用判断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如“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g(×);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的数值,没有单位,所以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生活中的化学”栏目包括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信息,增强学生了解化学对生活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学***囊”的内容是教材中需要强调的知识点,以一个栏目的形式设计,不仅补充了课程中的重难点,而且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力;“重要词汇”栏目总结了本课内容的重要词汇,并且用中英两语进行标注,双语教学,巩固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进度”栏目对学习进度问题的回答,反思自身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对认知结构做出界定。

比较2种版本的教材也有几个栏目的设置是很相似的。如雅集版的“知多一点点”和人教版的“资料卡片”栏目,均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习迁移能力,不仅帮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扩充了课本以外的知识;雅集版的“历史点滴”和人教版的“科学史话”栏目均在课程内容之间插入,提供化学概念的发展史实,让学生体会化学家为科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使命感和科学情操;2种版本的教材均对“原子结构”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雅集版将各知识点按课程安排进行编排,精要的总括课文的重点,避免缺漏,使学生对本章的知识点一目了然;人教版的“归纳与整理”利用章节分配的形式引导学生强化知识点,让学生完善整合内容,帮助学生重温课文要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标成分的比较

***表成分分为插***成分和***表成分。插***的类型可以分为4种:实验现象和实验装置类、生产生活科技类、理论模型***和归纳类、人物类[3]。表格的类型可分为三种:数据类、实验记录和活动探究类、归纳整理和习题类。

雅集版的教材无论在插***上或是表格上的数量上均超过人教版,一方面由于雅集版的内容较为具体且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雅集版对***表成分的重视。插***不仅可以缩减学生的认知时间[4],使信息变得简单明了,诸如“原子结构模型”之类的插***还可以使得抽象变得具体化。雅集版介绍“原子结构示意***”时,利用的是宇宙天体的模型类比原子结构示意***(P95),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天文学知识的了解,将原子结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模型。而表格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如雅集版教材(P108)“首二十种元素的电子排布”的列出,相对于单纯的文字叙述电子排布规律,列表比较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且学生科自行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两地教材的插***类型主要集中在生产生活科技类与理论、模型、分类和归纳类。生产生活科技类的插***与人的现实生活最为贴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熟悉自然。理论、模型、分类和归纳类在此章出现的次数尤为频繁。“原子结构”这一章主要内容为抽象立体的微观世界,通过模型的运用和表征,使抽象变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中的认知目标。两地教材的表格主要集中在数据类和归纳整理类,这些表格给学生留下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使知识和技能在问题的探讨中得到巩固和升华。

1.4 课后习题的比较

雅集版教材的课后习题分为四个部分:例题,课堂练习,概念***和单元练习。例题和课堂练习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主要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构建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开发以来,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5]。概念***需要学生补充概念,目的在于由概念的引入使学生学会清晰的判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培养其自学能力,体现了香港的教育理念。单元练习是综合考察,题目的延伸能力很强,以联系生活和生产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情操。

人教版教材的习题主要包括两类,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这两类习题的背景选材都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注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整合程度以及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6]。

比较两地教材单元习题的类型可知,选择题是两地教材仍然偏爱的习题类型;雅集版的填空题占了很大的比例,侧重了学生对抽象的原子结构基础知识的强化;推断题和计算题在两种版本教材中均有出现,但所占的成分比较小,培养了学生科研探究和***思考的能力。此外,雅集版的题量比人教版的大,方便教师的筛选。

2 结论

对比两地不同版本化学教材的“原子结构”这一章,雅集版教材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的意义,并且以多元化的习题方式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迁移,但是对学生的考察,偏重于标准化的填空题,缺少思维性的计算题。建议加强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在试题的编排上注意主客观试题的平衡;人教版教材知识体系完备,重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概念的应用价,但是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上,静态理论较多,概念的呈现跳跃性较大,缺少对原子结构的详细阐述,却突出了原子结构中“原子轨道”及“电负性”方面的知识,虽然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但是难度较大。建议首先弄清原子结构,再讲元素周期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纵观两地教材,感受颇深的就是雅集版教材在编写上引入大量的***片、恰到好处的类比案例,将“原子结构”中很多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学习难度,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概念、理解和应用概念,这点是值得人教版学习和借鉴的;“原子结构”中人教版教材案例还是重在为传授知识与技能服务,与其他学科及生活的融合性略显单薄,缺乏对知识空间性的描述,偏于死板化、模式化,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建议增设一些学科交叉和化学与社会栏目,将学科性与综合性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实现综合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叶静怡,倪姗姗,钱扬义,等.化学教育,2009(6):15-21.

[2] Mayer R E,Steinhoff K,Bower G,Mars R.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5,43(1):31-43.

[3] 孙夕礼.化学教育,2005,26(7):16.

[4] 李辉.大学化学.2004,19(6):51-61.

[5] 朱学庆.上海教育科研,2002(10):31-34.

[6] 夏伟富.化学20002B[M].香港:麦美伦出版有限公司,2003:182-213.

作文素材高考版篇10

[关键词] 《语文读本》;价值;利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掀起了高潮,各套教材纷纷推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语文读本》。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文质兼美,极大地扩展了语文知识,其中苏教版的《语文读本》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一套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教材。语文高考更侧重对阅读的考查,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很好地配合了教材来拓展课外阅读知识,如果教学中能够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这一读本来进课堂教学,扩展学生知识,就能起到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作用。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价值

1、紧贴课标,体现高考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生课外阅读量的规定是“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从当前高中生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来看,实现这个目标是不能的,而通过阅读名著来提高语文素养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苏教版的《语文读本》系列教材为高中生实现课标中规定的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该教材的编写从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出发,与高中生的语文必须课程紧密配合,选取了大量的有代表性且易于被高中生接受的名家作品,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了获取课文文学知识的宝贵机会。

从江苏省的高考来看,对于语文课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难度在提升,比如2011年的高考试题中“语言文字应用”的第四题,要求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姓名、作品出处和一段原文中按语。对于读过《药》这篇小说的人来说这个题目很简单,但是教材中并没有这部小说,它出现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的读本中了,可见,使用《语文读本》来丰富课文语文知识,对于提高高考成绩有直接的作用。

2、补充课文知识,促进课堂教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收录的作品,既是经典文学,又富有时代气息,如果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引人到必修课的教学中,对必修教材是有益的补充。以高二的教学为例,文言作品可以引入《淝水之战》、《过秦论》、《六国论》等,现代文可以引人《雅舍》、《药》、《荷花淀》、《送一轮明月》等。带领学生课上诵读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史知识和人文情感。苏教版《语文读本》中大部分文章是与必修教材相配套的,比如与教材中的《荷塘月色》相匹配的文章有《清塘荷韵》、《雅舍》及《我的空中楼阁》等文章,这四篇文章都具有读本教材中所说的“心灵的远游”的特点,放在一起进行分析鉴赏,可以加深学生对散文布局手法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价值的利用策略

1、利用悬疑激发兴趣

经典作品是一座宝库,教师的作用是推动学生去主动发掘这座宝库。往往我们课上没有许多时间来讲解《语文读本》,但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学生的心里“课外的海明威比课上的更有趣”。比如对于《淝水之战》,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去引发学生的兴趣:“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过一次以少胜多战役――淝水之战,对于兵多将广的苻坚来说,为什么会失败呢?除了历史书介绍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非常奇怪的因素导致了苻坚的失败,同学们如果想要进一步找出其中的缘由,可以去读一下我们语文读本中的《淝水之战》这篇文章。”这样的引导,给学生留下的悬念,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主动去自学这篇文章。经常这样做,比如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针对典型文章开展阅读点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语文读本》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可以选择典型的文章来作为泛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阅读点评,从文章的主旨大意、写作手法到人物塑造、景物描写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让学生写出在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评价,做到既与文本对话又与作者对话,从体验中去感知文章内涵。对于文章的观点,小组之间可以展开交流和辩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来激发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更广范围上去认识文章。在学生开展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勾画重点。所谓重点是指生动传神的句子、词语和在叙述上有特色的精彩段落,并且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对勾画出的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3、迁移阅读,延伸比较

苏教版的《语文读本》中的文章既相对***,自成格局,又与必修课教科书参照呼应。,教师可在专题文本的教学完成后及时引介读本的内容,使读本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学一题材带动学生阅读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对专题文本作多方面的延伸并以一当十、举三反一。如学了必修二教材苏洵的《六国论》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必修二读本上的《六国论》(苏辙)、《六国论》(苏轼)以及贾谊《过秦论》三篇文章,这些文章的古代论说的经典,语言上各有特色,观点各不相同。让学生们分析比较这一组文章写作背景的异同,各自观点的异同,论证方法的异同,文章思路、语言特点的异同,文章风格的差异。在阅读比较中,让学生既学会聚焦求同,又学会发散求异;既加深思维的深度,又拓展思维的广度。这样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就得以锤炼、加强。

总之,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是整个教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丰富资源,要积极有效地对其价值进行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竹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J].语文知识.2001(08)

[2]万文艺.搭建课外阅读平台努力提高语文素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05)

作文素材高考版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作文素材高考版10篇

学习

升学宴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升学宴10篇,内容包括升学宴答谢词汇总十篇,升学宴集锦。大家好?今天我们迎着明媚的阳光,怀着喜悦的心情和带着美好的祝福,前来参加周振江、裴月云之子周舟如愿考入沈阳工程学院深造,即将踏上新的学府、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你们的

学习

安徒生童话全集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安徒生童话全集10篇,内容包括安徒生童话全集免费听书,安徒生童话全集。“外公,安徒生长得漂亮吗?”“不,安徒生即使在年轻的时候,都属于长得‘难看’的那种,他为此很自卑,就像他笔下那只自卑的丑小鸭。”“外公,安徒生谈过恋爱吗?

学习

做人做事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做人做事10篇,内容包括做人做事能力全篇之十三,做人做事心得分享。一是知深浅。所谓知深浅,是要扪心自问一下:“我是谁?我有什么?我能为社会做什么?”有些人违纪违法,就是从对自己不了解开始的,不知深浅,以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的努力

学习

游园活动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游园活动10篇,内容包括游园活动方案合集九篇,游园活动简单文案。

学习

乱世英雄吕不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乱世英雄吕不韦10篇,内容包括乱世英雄吕不韦歌曲,乱世英雄吕不韦赵高。吕布具有超人的胆略和气概,如诛杀董卓就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在虎牢关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吕布骤马横戟力敌刘、关、张三将。关羽、张飞是名冠中原、诸侯丧

学习

小数除法练习题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数除法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小学小数除法练习题,小数除法补零练习题。分数:例:92÷30=1、30÷10=2、64÷30=3、85÷40=4、93÷30=5、620÷20=例:140÷30=6、150÷20=7、565÷80=8、312÷60=9、364÷70=10、352÷50=例:

学习

网络的危害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的危害10篇,内容包括网络危害的例子最新,网络有哪些危害100字。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开放式结构,才使得利用互联网的商业交易和通讯活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5年,重组后的AT&T公司当时的总裁突然大发牢骚,说他搞不懂为什么那

学习

爱国口号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口号10篇,内容包括爱国的口号话语,爱***爱国口号。3、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4、维护祖国统一,巩固西南边防5、加强国防教育,振奋民族精神。6、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7、筑钢铁长城,保祖国安宁。8、开展国

学习

冬季作息时间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冬季作息时间10篇,内容包括机关单位冬季作息时间,学校冬季作息时间。1空气质量信息和数据的主要来源在我国最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气的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我国的冬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形成了113环保重点城市空气

学习

森林音乐会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森林音乐会10篇,内容包括森林音乐会短文,森林音乐会文案。说着一只只青蛙站上了荷叶台上亮相了“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一旁的小白兔可带劲儿了,拿着小树枝在乌龟壳上“咚咚咚”地敲起了大鼓,为小青蛙伴奏。小青蛙

学习

技术汇报模板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汇报模板,内容包括技术方案报告的格式范文模板,技术方案汇报材料模板。工作1、跟班作业福田站杂散电流排查已完成存在故障的排查2、安排技术组人员2015年4月份安全检查计划已上报3、开展2015年“三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

学习

大乌龟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大乌龟10篇,内容包括大乌龟的资料,乌龟的名字和。这只大乌龟很怕人,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当我和同学准备摸它的时候,大乌龟立即把头伸到壳里,我和同学慢慢的等待着大乌龟把头伸出来,过了一会儿,它见没有了危险,小心翼翼的把头慢慢伸

学习

电脑房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电脑房10篇,内容包括电脑房文案,电脑房简笔画。小雨是80后,是“东宫宫主”,刚结婚不久。她的“闺房”算是酱香型的了。桌面塞满了工作文件夹,犹恨桌面太小,简直堪比“满汉全席”。她自己心中有数,若无她的指引,你很难找到需要的东

学习

升学宴学生致辞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升学宴学生致辞,内容包括升学宴姑姑致辞简短模板,留美大学新生升学宴致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全家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十余载寒窗苦读,我收获了很多,经历了那些曾认为无尽,无趣,无奈的日子后,我才渐渐

学习

仙人掌的作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仙人掌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仙人掌作文三年级,仙人掌作文10篇。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坎坷,那都是上帝为了你的一生更有意义,而添加的花点儿,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朵鲜花,是绵绵高山上的雪莲,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棵苍松。那么。你如何去接受

学习

作文精选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精选10篇,内容包括精选作文10篇,中考十篇作文。作文一在太阳公公强烈要求下我起床喽,为什么我这么早起床呢!因为我今天要去南京汤山的欢乐水魔方,经过四个小时的火车时间,我们终于到了南京火车站,后来我们坐了南汤线到了水

学习

文言文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作文10篇,内容包括文言文的优秀作文,作文100篇文言文。今北方久熰[ōu],瀵氿甃眢[fènguǐzhòuyuān],坌[bèn]坲坲[fó],焘[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南疆霶霈[pāngpèi],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

学习

高考必胜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必胜10篇,内容包括高考必胜的100件事,高考必胜符解。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

学习

中国梦素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梦素材10篇,内容包括中国梦事例素材最新,中国梦素材摘抄。鲁迅弃医从文,再危机沉沦时,大声的“呐喊”,唤醒了人们,守住了希望,铸就了梦想。而我希望在雁尾默默的守护着最后撤离的大雁,希望是唤醒迷失梦想的人得清醒剂。因为梦

学习

工作文章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文章10篇,内容包括关于工作的文章和范文,工作励志文章。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是各级教育工会服从服务于***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工会要***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出具有教育系统

学习

奇思妙想的作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奇思妙想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奇思妙想优秀的作文大全,童年的奇思妙想作文。4、机器人管家不但在生活上帮助我们,在学习上也会让我们进步的!当你有问题不明白了,机器人管家帮你解析答案。就像我们现在用的百度!当你有烦恼时,可以

学习

感恩节的英语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节的英语作文10篇,内容包括感恩节的英语作文通用30篇,关于感恩节的英语句子。Thethankfulparentsgiveusthelife,makeusfeelthemerrimentofthehumanlife,feelthegenuinefeelingofthehumanlife,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