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蛰的诗句10篇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1

唐德亮的长诗《惊蛰雷》出版后,在诗坛与读者中反响强烈,备受关注。有评论者称之为“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成果”,有人誉之有“百科全书式的含量”;六十多家媒体发表消息,近三十家报刊发表评论,十五家报刊选载,广受好评。2014年,这部长诗荣获了首届中国阮章竞诗歌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年鉴》也节选了该长诗。

那么,《惊蛰雷》这部长诗有何魅力与特色,以致如此震撼人心?

一、巨大的思想冲击力

读《惊蛰雷》,首先为其巨大丰富的思想蕴含所折服。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诗人写了上百个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同时对这些人物的新思考折射出深邃的思想和力量。诗人不仅讴歌了一大批先贤、先哲、***家、英烈、文化名人、大师,更大胆地抨击了一批历史巨恶、叛徒、机会主义头子。长诗从著名的“通钢事件”切入,反思中国与世界历史,探究许多历史悲剧何以会发生。作者借马克思思索:“消灭私有制/是***的使命与责任/怎能让早已成为主人的工人/再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和奴仆?!”他写列宁:“列宁走出小屋/俯视全世界的江河大地/眺望东方古国的变幻风云/用手拨开扑向额头的浓重夜幕/他信步在草径中走着,走着”“夜色中的列宁/站成一座灯塔/任弥天大雪也扑不灭/那温暖而睿智的/真理之光……”诗人反思中国现实:腐败、私有化、殖民主义、封建主义文化卷土复来;他忧虑:“茫茫尘寰/我探寻多少面红旗/已缥缈没在遥空/哪里的红星/已暗淡在迷茫的夜色/哪里的星光/还在人们的心头闪烁/哪里的寒流/还在冰冻凝固,人们燃烧的血脉……”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还有“先见之明”,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欺世盗名的大贪官仇和正以所谓“改革家”爆红全国、飞黄腾达、威风八面的2013年7月,诗人就在这部长诗中鞭笞了他:“我想起宿迁的‘仇卖光’……/想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少国企被贱卖、奉送/多少官员在送卖中大饱私囊/几千万工人失业下岗/百分之零点四的富豪/占有百分之七十的财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又是什么主义?”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历史追问!是诗人良知与正义激情的大爆发!由于诗人敢言前人之不敢言,且说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因此才引发读者的广泛共鸣,才震撼了读者的心弦。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什么是灵魂?思想也!没有灵魂(思想),诗必然是轻飘飘的,如同无根的浮萍。

二、感人的情感力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惊蛰雷》作为一部长达四千六百行的抒情长诗,其抒发的情关乎作品的成败。首先要看这“情”是否真,是否“有温度”。说真话,抒真情,是优秀诗歌之生命力所在。从《惊蛰雷》看,诗人的确是抒了真情的。他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对***英烈、领袖、先哲,他是歌颂之;对叛徒、机会主义头子、腐败分子,他是鞭挞之。《惊蛰雷》的情感主调是忧愤。忧的是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是社会主义的低潮;愤的是各种***腐朽势力的猖獗。这种忧愤是深刻而宽广的,诗人的情感是浓烈的,那些个人的“小情怀”“小伤感…小花小草”与此不可同日而语。譬如诗人写***:“倏地发现日本开拓团纪念碑/竟堂而皇之矗在/中国的国土/不禁愤怒地对苍天质问:为豺狼张目/为魔鬼招魂/安的是何居心!”写赵一曼:“从血泊的刑场上站起。”怒斥当代***:“胸中迸出怒火”“大兴安岭的白桦树流下的泪水,结成了/透明的冰棱……”又如写大庆:“断了——脐带……/斩断不了/挺直的脊梁/已经流进民族血脉的/精神/虽然在萧索的季节仍让人心头升腾起/一阵阵灼热的激动……”这些有温度的诗的激情火焰般烧灼着读者的胸膛,冲击着读者的肺腑,使读者也不禁流下了滚烫的热泪。凯尔纳说:“真正的诗歌只出于深切苦恼所炽燃的人心。”这“人心”亦即人的情感。以情动人,是《惊蛰雷》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再现了历史的真实现场

《惊蛰雷》营造了一幅幅逼真的历史诗境。这些诗境,或热烈,或粗犷,或细致,或冷峻,或阴暗,或明亮,显示出诗人的个性与审美特色。譬如他写歌德、海涅、贝多芬的莱茵河,那么的浪漫,富有画面感,令人神往;写苏联危在旦夕时“忧郁的大海/汹涌的浊流/正疯狂/扑向一艘红色巨轮/无数的蝼蚁、蛀虫/正狠命地噬咬/曾经坚固伟岸的长堤……”令人揪心、沉重的情景,让人难以忘怀。请读长诗中写巴黎公社失败后***派镇压人民的场景:

我坐在大文豪雨果老人面前/听他讲公社失败后/梯也尔、卑斯麦匪***/怎样如红眼的恶魔/用乱***扫射穷人/无论大人,小孩,病人/听他讲梯也尔、卑斯麦匪***用大炮/残忍屠杀战俘 成排速射霰弹炮/吐出罪恶的火舌 尸横遍地/塞纳河 漂着鲜红的血液/听他讲热血怎样洗遍街垒/母亲用手挖窟窿/掩埋才两个月的孩子/听他讲巴黎到处是血污的尸体/遍地是令人发指的罪恶/听他讲“***被传到庭受审”/刽子手们在审判正义的曙光/听他讲同情公社起义/“安慰受苦受难的兄弟”/竟被追捕,被围攻/被石头威胁与恐吓/被巴黎报纸铺天盖地/喷吐污沫……

残酷的屠杀场景活灵活现,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他写黄河、长江、黄土高原、陕北、工厂、农村、城市、学校、***的囚牢、***林弹雨的战场、起义的风暴、大叛徒们的密室……这些历史情境无不生动逼真,加上与当年的历史背景血肉融合,形成一个个充满历史感的空间和真实的情境。由于根植于历史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现实,冈而使这部长诗有非常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这是艺术的质感的呈现,也是这部长诗的成功之处。

四、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部四千六百多行的长诗,尤其写了上百个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如果人物形象不鲜明、不生动,那是不可想象的。《惊蛰雷》的作者是深请形象之重要性的。为此他精心选取古今中外一百多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既有***治、***事、文化、科学领域的,又有普通工人、农民,甚至下岗工人;反面人物中既有机会主义头目、变色龙、叛徒,又有***客、奸佞、腐败分子。诗人在历史大潮、历史风暴中刻画形象,虽然不像也不必像小说那样全面丰满,但他却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写出了人物的“魂”。比如他写欧阳海:“钢铁的呼啸/从我身边划过/一匹马,钉在铁轨/仿佛要拦截/飞驰而来的/时间……”写杨善洲:“……我看见/年过花甲的杨善洲老人/缓步而上/躬腰挥刀砍去/一层又一层的荒芜/抚平斑痕与创伤……”寥寥几句,欧阳海无畏牺牲、杨善洲“躬腰”奉献的特征就突显出来了。作者还善于运用对话描写人物。如写周文雍与陈铁***的刑场上的婚礼,诗人虚拟了一段刑前对话,可谓真实地描绘出***人追求***、不畏牺牲、大义凛然、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崇高内心世界,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五、摇曳多姿,富有穿透力的语言

《惊蛰雷》的本质是一部抒情长诗,但它又常常通过大量的叙事性诗句来作具体呈现。其语言摇曳多姿、富有穿透力。一方面作品是通过比拟、象征、通感、隐喻、夸张等手法,将实景虚化,将思想、情感具象化、形象化,使之不空泛、不枯燥。比如这样的句子:“我看见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一边是茂盛的绿/一边是日渐枯萎的黄/我看见另一条鸿沟/在人们心上纵横……”表面写的是大自然的景象,实际写的是贫富的鸿沟、心灵的鸿沟。尤其是最后的几百行,交织着希望、伤痛、憎恨的诗句给人很大的联想与思考,使诗句有很大的张力、重力、魅力与穿透力。请读:

深夜。只见追寻者/用一支不倦的利笔/写下光明的面貌/又用真实的血丝/刻下黑暗的魅影/肃杀的秋天/会有暧昧的春温/盎然的春色/也有缕缕袭人的寒意/空谷足音 余韵袅袅/呈一种高纬度的存在/幽兰何在?芬芳无痕/飞出肺腑

飞进/一颗颗疲惫的心脏/面对变幻的世界/我是三月杜鹃/啼出团团殷红的鲜血/心底的颤音

不知/有多少人共鸣/有多少个知音?/我是自由奔放之魂/在太阳的轨道上/日夜飞翔 我看见/一种精神在万千身躯中/找到了它的载体/一种美丽的思想/已在万千颗健康的头颅中/筑巢生根/雷声!隐隐的/这是惊蛰雷。地球/睁开了惺忪的眼/它的心,咚咚地剧跳/春天打开了睫毛/山原在避醒,蛰伏的草根/不知何时冒出了地表/托举一叶叶鹅黄的嫩芽/高加索的盗火者在复活/欧罗巴的幽灵在甦醒/凌空蹈虚的安泰在甦醒/黑影追逐着阳光/阳光让果实透红泛金/白日里走失的花朵/明年或许会交还你/一个如锦的春天……

浑融的情景,鲜明的色彩,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显出了诗人语言的天赋。诗人还善于运用白描、对话(口语化)、议论等手法,使其语言富于变化,既朴实又灵动,既明快又深邃,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长诗还有不少富涵哲理性的诗句,使长诗更加耐读,令人回味。

六、细节的魅力

《惊蛰雷》用逼真的画面把我们带回历史的现场,又以大量的细节激活了历史。譬如写***、赵一曼、杨善洲……写巴黎公社起义时与雨果的对话、特务暗杀闻一多、十月***、苏联老***人在大街上裹一身烈火奔跑、卢森堡·罗莎舌战机会主义头目、葛利高里回村、华沙古堡幽灵相聚、占领华尔街……简直精彩绝伦,妙趣横生,情节一波三折,细节生动引人,颇似一出出诗剧、戏剧,过目难忘。

七、结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惊蛰雷》这部长诗结构上大胆创新,一气呵成,不分章节,抒情、描写、叙述角度却不断变化。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诗人波澜起伏的思想情感为线索,使作品构成了一个异常宏富深邃又有开放性的诗性空间。长诗既揭示了众多人物的独特性,又写出了其心理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通过不同的场景、空间展开;诗人又用蒙太奇、时空交错等方式把他们组合、剪辑,主观与客观并列与交错,“而一切相连接的都是抒情主人公心理内容的交流与汇合。”(杨匡汉语)《惊蛰雷》中,无论是中圈古代的孔子、屈原、王充,还是外国的马克思、惠特曼、普希金、叶赛宁、泰戈尔、戈尔巴乔夫、安德烈耶娃、切·格瓦拉,抑或中国现当代的鲁迅、***、***、田嘉力……主体意识、文化意识、历史意识、忧患意识、人民意识在这里交叉、碰撞;理想主义、历史感、使命感与人类情感的脉动,思维空间的拓展、纵深,使这部长诗在结构上波澜壮阔,峰回路转,美不胜收。

《惊蛰雷》是一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风格的长诗,其震撼人心源于其喷发的思想光彩与独特的艺术力量。

作者:李代权,清远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远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部分的推动作用。

4.低成本

我们刨除参加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费用,仅仅浪费在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艺术教育的时间、金钱这样的沉默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默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就足以让人咋舌。人们不一定会花专门的时间去参与某一特别的艺术教育活动,就算金钱允许,时间也可能不允许。而手机APP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有限的时间和无限追求美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应用商店里包含了免费的APP和付费的APP(有些APP含有内购部分),这些APP大多是一次购买,“终身受益”。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艺术教育的投资用在手机APP上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手机APP的m色交互设计和在艺术教育领域的这四个特点,使得手机APP在艺术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它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可谓功不可没。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自身的硬件配置不断提高,而APP设计人员对于手机APP的不断开发,又使得手机APP具备了良好的交互行为。传统的艺术教育在这样的平台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手机APP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得艺术更加接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Alan Cooper.Robert Reimann,David Cronin.交互设计精髓[M].刘松涛等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杨慧波.浅谈APP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23).

[4]高昆,浅谈ipad软件界面设计的隐喻设计[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 12).

[5]李世国,华梅立,贾锐,产品设计的新模式——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07(4).

[6]王巍,钟天娥,池阿海,李敏,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教育学院学报,2010(8).

[7]谢润超.2013年新技术展望[J]科技潮,2013(2).

[8]黄果红.关于艺术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一些思考[J].学园·教育科研,2012(6).

[9]罗常***.论艺术教育的四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

[10]曹意强.艺术教育与创意时代J].新美术,2013(7).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2

梨花风起,寻春半出城

踏青,又***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

踏春以散步为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登山远足,漫步林荫小道,择林木佳胜,飞鸟鸣叫的山陵为目标,攀山越岭,不计速度,只求消遣,漫步而上,此时全身的新陈代谢旺盛,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就会得到改善。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李叔同的这首《春游》,道尽了春之美,游春人之热闹。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大自然的西湖。到过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烟雨碧水、新柳清风、浆声船影、山岚薄雾之中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春游》中的游春人,正是坡笔下的西湖,“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阳春三月,风和日暖,梨花风起,寻春半出城。且去田野,看杨柳依依,野花灿烂,身心不由得清爽而浪漫。对于外地人,西湖毕竟远了,其实任何一座城市,只要你有心,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城外的田园里,处处皆有“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的美景。

“三月风情陌上花”,朴素恬淡,不落尘俗,自古及今,不枯不衰,犹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多少王公贵族、粉黛佳丽、文人墨客、寻常百姓。古人所以对踏春甚感兴趣,是因为春临大地,万象更新,郊外的丛林生长着繁茂绿色植物,不仅空气清新,而且在阳光照射下,会释放大量氧气,在林边海边溪畔还有充足的阴离子,使人精神抖擞;同时置身于绿色植物中,有助于消除视觉疲劳,绿色植物还能分泌出特殊气味,刺激人们的嗅觉器官,令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中国历代养生家,也都主张亲近大自然。水上的清风,山间的红日,迷蒙的群峰,花草的芳香,虫鸟的清鸣……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正所谓“风月本无主,闲者便是主人”。还等什么呢?满园春色关不住,赶紧邀约朋友,去领略春日的万种风情吧。

峨眉春晓茶先知

辗转岁月的时光、几载奔忙,在春日里的闲暇里,可去郊外赏花,也不妨觅一处清幽的茶山,寄至味于淡泊,念一句禅语“吃茶去”,携二三好友或一人独往,且去喝一盏清茶,便有了空灵的禅意。峨眉黑袍山,就是这样一个探春问茶的好去处。

三月六日,惊蛰时节,峨眉山“榜上有名・五时茶人擂鼓醒茶”活动就在这里举行。我与两位茶友一起前往,春游品茶。天空下着细雨,疏雨一帘,将峨眉染成画卷。茶山绿,阡陌青,布谷鸟叫,空山飘渺。自黑袍山脚的一个小镇往山上走,一路茂林修竹,清溪潺潺,鸟语花香,薄雾袅绕,让人精神说不出的舒爽,更别提那山中空气,清新得像一眼甘甜的山泉,大家都忍不住加深了呼吸,清洗身体的污染,也洗涤心灵的尘埃。

到得山中,早有一众茶友聚在茶室,闲话品茶。刚采摘炒制的惊蛰茶,用山中清泉冲泡,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开水倒进玻璃杯里,很短的瞬间,炒干的茶叶重新绽放出生命原来的美丽,在清水中自由飘动,成了无拘无束的精灵。峨眉新茶泡开后清澈透亮,青翠异常,影影绰绰却也清新可人。

缕缕茶烟升起,凑近一闻,淡淡的茶香,清新宜人。细细品味,清冽,微苦回甜。茶人口中,唇齿留香。茶是峨眉茶,水是峨眉水,喝一杯茶,似乎将整座山的山气水气全部喝了下去。邻桌的峨眉僧人,浅黄僧衣,围桌清谈,再看看窗外的山里人家,白墙黛瓦,蔬菜鸡鸭,心中自然恬淡宁静了许多。如此心境下品茶,意味又会不同。杂乱浮躁的心态就算是甘露琼浆捧杯在手,也会平淡无味;但若能平心静气细细品悟,一杯清茶就是人间最好的佳酿。

黑袍山上,数万亩茶园,数千株白芽茶树,生长正当时。上午十点,榜上有名・五识茶人正式在茶山基地举行擂鼓醒茶仪式,感恩天地雷鸣,动物复苏,万物生发。随着一阵清越的钟声敲响,茶人巡茶山,响起三通鼓。迎万物感召,得天人合一。峨眉山僧人按照寺院既定仪式进行了祈福,面对茶山拥簇的苍天吟诵了祈福文……

杏花雨,纷纷下,山里人家采新茶。茶农个个喜气洋洋,穿梭在茶山之间,现场采摘惊蛰茶,并在专家的指点下,手工炒茶。现场茶香四溢,来客都亲眼见识了峨眉茶的纯自然品质。

茶以春为贵,春贵及其时。春天的五个节气: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所产之茶最为珍贵,统称“五时三候茶”。五时茶为春茶之精华者,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在峨眉春天的“五时三候茶”里,你可以感受天下变化,节气转移,感悟自然,回归自然,思索人生。自然的季节不品尝也在,但只有品尝,才能体会人生的诗意。

唐人诗云:“微雨众花开,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动从此起。”惊蛰,为五时雨水后的一个节气,这时节,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各种昆虫。春回大地,桃红梨白,黄莺鸣叫燕飞来,农人开始春耕,茶人开始采茶。古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听到雷声,风调雨顺,主好年景。

雨水降甘露,惊蛰发新芽,惊蛰茶,又称醒脑茶。峨眉黑袍山春暖花开,茶叶吸收花香雨露,茶味中融入花香,清新醒脑。冲泡一杯“惊蛰春茶”,惊醒昨日迷梦,解去春困,冲走烦恼,振作精神,全新的一年从这天开始……

禅院品茗,***空人心

不管生活多么纷扰,有一间清静的茶室可以坐下来,像位隐士一样暂时做一个局外人,在淡淡的茶香中借得一刻清闲,无疑是幸运的。而在现代都市,这“清静”二字最是难得。这里要讲一个故事,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镇江城南,一位失意的书生被贬路经此地,登南山遇寺,与僧人一席清谈后,对宦海浮沉深有感触,便在僧舍里题下一诗云:

“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此诗最后一句广为人知,然而这位书生的名字却被后人忘了,他叫李涉,唐代诗人。之所以讲他,是因为茶之一物,往浅了说无非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正合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意。周作人在《喝茶》一文中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但处在今日喧嚣的都市,瓦屋纸窗已难寻到,而李涉诗中提到的竹下僧院,倒也是喝茶的好地方。

惊蛰当日,下午三点,榜上有名・五时茶人组织一众茶友前往峨眉山下的大佛禅院,在一处湖边禅房内,大家***蒲团,共品五时禅茶。四川省茶艺冠***周小芳亲传弟子,给大家表演了茶艺,在优美的动作中,用一双纤纤素手,教大家学习如何“泡出一杯好茶,喝到一杯好茶”,从环境、选茶、投茶、冲泡、水温、心境等方面,与二十多名茶友探讨茶道。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窗外细雨淅淅,打湿芭蕉,戏了池鱼。清茶喝毕,一曲琴音起,茶友在阵阵茶香中,跟随茶师静心打坐。大家活动全身,放松自己的每一个器官,每一寸肌肤,每一处关节,然后微微闭了眼,开始***。开始也会思绪万千,纷至沓来,但也不用强制压住,一切顺应自然,只需去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着腹部的一起一伏。慢慢地,你会感觉腿痛,时间再长,你却渐渐忘了疼痛,只感觉心中一片空灵。那一刻,世界静极了;那一刻,整个世界只剩下禅房外雨落池塘的微声,风过疏竹的清响,柳树间的鸟鸣,和峨眉山中远远传来的梵音。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3

1、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2、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3、惊蛰这天,美丽非凡。气温暖了,草儿长了,虫儿爬了,鸟儿飞了,祝福到了,心情好了,情意深了,快乐多了,祝你惊蛰快乐,四季平安!

4、雨催惊蛰候(宋·陈棣·《春日杂兴五首》)

5、惊蛰到了,愿你拥有万物复苏的活力,愿你拥有小草破土的喜悦,愿你拥有花开四野的芬芳,愿你拥有燕儿归来的生机。惊蛰节气,愿你的快乐与春的气息一同苏醒!

6、惊蛰节气要养肝,养肝注意三方面:精神愉悦最重要,莫生肝火心气燥;饮食温热搭配好,护肝败火要记牢;工作运动别疲劳,劳逸结合是正道。愿你,养肝护肝记心间,惊蛰节气身体健!

7、惊蛰到,温暖来,莺歌燕舞真热闹;春雷响,春雨洒,万物复苏心情好;祝福送,真情报,感情真真快乐绕,祝你惊蛰快乐,四季平安!

8、百虫误惊蛰(宋·杨时·《冬至日闻雷》)

9、雷雨还惊蛰(宋·宋无·《蕃厘观感琼花》)

10、恰似春雷未惊蛰(明·唐寅·《清溪松阴***》)

11、惊蛰一到万物苏,愿你快乐苏醒,一路高声歌唱;幸福苏醒,天天散播芳香;好运苏醒,时时在你身旁;祝福苏醒,愿你心情最闪亮!惊蛰快乐!

12、惊蛰节气,“不经意间”悄悄来到;诚挚祝福,“精心准备”及时送到。祝愿爱情,幸福浪漫,“惊天动地”;祝愿事业,成功顺利,“一鸣惊人”;祝愿生活,幸福愉快,“惊喜连连”!

13、让春天传给你复苏的活力,让桃花传给你花瓣的娇艳,让鸟儿传给你歌唱的快乐,让泉水传给你流淌的自由,让我的短信传给你最真的祝福:惊蛰时节,愿你的事业复苏,运气复苏,快乐复苏!

14、又是一年惊蛰到,短信祝福为你绕,愿你快乐一整年,愿你开心天天见,时时刻刻祝愿你,吉祥如意在春天,身康体健是我对你最真心的祝愿,惊蛰快乐。

15、春雷已惊蛰(宋·方回·《修石山》)

16、新春甫惊蛰(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17、3月5日惊蛰日,蛰伏动物苏醒来,大地复苏忙起来,蝴蝶飞舞莺歌鸣,百花盛开齐争春,惊蛰过后又春分,正是一年好节气,生机勃勃好兆头,愿你今年大丰收!

18、惊蛰一杯茶,福气不会差,惊蛰一碗粥,快乐不起皱,惊蛰一个梨,健康不分离,惊蛰时节,季节变换,注意身体,享受快乐。

19、新雷惊蛰龙(宋·张栻·《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

20、早雷惊蛰户(南北朝·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

21、春雷惊蛰余(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22、惊蛰到,春雷响,带来了财源滚滚;惊蛰到,万物苏,叫醒了好运连连;惊蛰到,祝福到,送去祝愿福绵绵。愿你惊蛰时节笑开颜。

23、何得龙蛇已惊蛰(宋·黄庭坚·《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24、龙吉祥,兴云雨,二月二,龙升天,惊蛰到,万物苏。愿你龙年惊蛰节气,事业龙腾千里,生活生龙活虎,爱情龙凤呈祥。惊蛰快乐!

25、是日乃书惊蛰节(宋·朱翌·《游玉泉》)

26、送一份祝福,带一阵春风,化一片温暖,借一份香甜,留一份心愿,送一份笑脸,借一个节气,带去我的情谊,愿惊蛰温暖起,情谊更甜蜜,日子更幸福,健康更如意。

27、上联:风渐柔、雪飘远、冰已融,寒意渐渐隐退;下联:花露蕊,草出头,阳光媚,尽显春意盎然;横批:惊蛰出动。

28、惊蛰祝福:春未到不要紧,我的祝福来报道,财为到不要紧,我的情谊来拥抱,乐未到不要紧,我的关怀来环绕,情未到不要紧,我的友谊来凝聚,愿你惊蛰愉快。

29、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愿春天的雷声轰走压力与烦心,轰走苦恼与压抑;愿春天的大雨洗掉心中的伤痕,洗掉曾经的痛苦;愿我的朋友在2015年有一个崭新的开始,有一个崭新的辉煌!

30、苍龙惊蛰背磨空(宋·杜德源·《安济桥》)

31、惊蛰的幸福在睡眠里,惊蛰的快乐在饮食里,惊蛰的健康在运动里,惊蛰的温暖在我的祝福里,借春天的一点美丽,送你一生的魅力,祝你惊蛰顺利。

32、惊蛰到,雷声到,愿它清除你所有的烦恼,带来快乐的心情,好运连连不断,笑容天天常在,事业更上一层楼。

33、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34、莺飞燕舞惊蛰到,“三寸日光”暖暖的,“细雨蒙蒙”润润的,“雷声隆隆”响响的,“祝福送上”多多的,祝你惊蛰快乐,万事如意。

35、美好祝福,快乐问候,简单友谊,彼此甜蜜,我们一起珍惜,和谐春风,温馨春意,绿色春景,秀丽春花,我们一起享受,带着惊蛰的问候,送你真诚祝福,愿你惊蛰愉快,开心春天里。

36、惊蛰时节,天气渐暖,稍减衣服,多饮清茶,食物从淡,睡眠莫晚,多多锻炼,拥抱自然,踏青时节,多多把握,青草新绿,多多品赏,幸福快乐,强壮体健,温暖惊蛰,温馨快乐。

37、惊蛰已数日(宋·赵蕃·《闻蛙》)

38、春雷乍响春的祝福,绿色铺就四方沃土,莺飞虫鸣其乐融融,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祝你惊蛰节气快乐多,天冷加衣寒冷少,人逢喜事精神爽,逍遥自在没烦恼!

39、春雷惊醒大地,你要改改脾气,烦闷不要生气,遇事不要怄气,人生还是要争气,却不要因为小事动气,总之春天里我祝你好运气,朋友,惊蛰愉快。

40、惊蛰节气到,我把祝福来叨叨。愿你“删除”一身颓废,“添加”希望满怀,“剪切”快乐粘贴在心,“复制”勤奋粘贴在行,“回收”规律的生活,“撤销”蔓延的苦闷,“确定”幸福的人生。老伙计,惊蛰快乐哦。

41、只恐挥毫惊蛰龙(宋·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42、春雷惊蛰户(宋·陆游·《市饮》)()

43、你在惊蛰来签到,幸福朝你咧嘴笑,快乐冲你撒个娇,健康媚眼抛一抛,平安敬礼来脱帽,希望尾巴摇一摇,好运拇指翘一翘,美好生活有运道,人生从此乐逍遥。老同学,惊蛰记得快乐哦。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4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日就长日辞长夜。

日光红洒,桂枝下的薄霜虽还没有消却,但温和的气息已排去严冬的寒冷,渐长的白昼已代替那漫漫的长夜,春天已经来了。

春景在诗人笔下更是绚丽多彩,杜甫《绝句》诗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天丽日当空,春风送暖,草木滋生,花香鸟语,报春的头者??家燕从遥远的南方归来,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说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又隔数重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里,诗人生动形象地用一个"绿"字来概括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大千世界,用"绿"字来传递春的信息,不能不说是绝妙之笔。

王维《游春曲》说:

万树红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杏花、春风、绿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联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咏春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一枝出墙的红杏,向人间报春来了。从科学来说,春天的物候指标最好是什么呢?不少诗人喜欢以树木抽青来表示.正如宋代张?颉读⒋号汲伞肥?疲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但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又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标呢?看来,诗人推荐杨柳了。杜甫《腊日》诗云:

白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白居易《杨柳枝词》: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人们从丽日气息中,从花香鸟语中,从杨柳青青中感觉到春天到来。但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对春天描写不限于山水花鸟,这首诗却写了小动物的活动: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在雨后潮湿的断墙上,蜗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随着它弯弯曲曲的行迹,组成了像是篆体的文字;燕子占据连行脚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衔泥作巢,安下家来;蜘蛛殷勤地吐丝结网,张捕猎物,但蛛丝毕竟太细,一阵风来吹断了许多,需要重新修补,才能成网;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两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赶回蜂窠。这些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小动物,也是春天繁忙热闹景象的一部分,陈师道潜心观物,注意到了点缀春光的这些角落,说明他观察之细和状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呢?古代人们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的终日。然而从气温来看,立春节气内,许多地区仍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和飞雪漫天的天气。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写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还没有春天的景色。唐代张敬忠《边词》也写道:

五原春色旧未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二月还不见杨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冻,长安已花落了。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呢?原来我们感到气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随太阳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而是随大地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而变化的。从立春开始,大地差不多迟两个月才积累到足够的热量。因此,最科学的分法,还是气候学上的分法,以温度为标准,以五日为一候,候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度以下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间为春秋。按照这个标准,再参照物候变化,就可以看出,地区不同,高低差异,春天到来就有早有迟,居留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开始于二月下旬,长江流域的春天开始于三月间,京津一带须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龙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处于冰天雪地之中终年没有春色。

春天的脚步首先来到江南,唐朝诗人王湾的《江南意》一诗,以敏锐的感受,报导江南春来早的消息: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诗中最后两句说,从来观察季节气象变化,只有在这里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别出新意,是诗中最动人的诗句。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是残夜带来光明。"江春入旧年"是说春天的起步早,好像从旧年底就已开始,也就是说,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海日生残废,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学家张说,将这两句诗亲手写在办公的***事堂上,让朝内的其它读书人仔细观摩学习。唐僖宗时的诗人郑谷,也写一首七绝诗:“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来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句能令万古传。”诗的意思是:我这一卷诗中杂七杂八有诗百篇,现在虽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赖以成功的这些诗作。可它仍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残夜”,这一句就可以流传万古了。诗中的“筌”是捕鱼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鱼以后就忘了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忆江南》词。虽说江南春好,但并非天天艳阳晴空。春天是个天气多变的季节,特别是春末夏初的时候,江南气候更是阴晴不定。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诗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阖闾"即苏州城,相传为春秋吴王阖闾所建。诗中"春寒阴复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气的特点。这是冷暖气流在江南地区互相对峙的结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节,正如汪藻《春日》诗云: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田野碧绿,鸥鸟悠闲,桃花出篱笑,过午有鸡叫,但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春雨连绵。

春雨潇潇,春意盎然。诗人们曾对春雨起了许多雅号。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雨总是和春花联在一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人夜而不寐,从今夜的雨声联想到明朝的卖花声,从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仿佛闻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写出春雨杏花之间的讯息。

春天雨水充沛,对春耕春种大有好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冬耕之后,土?袄镎?彼??怀〈河曜倘蟠蟮兀??终嫦蠡平鹨谎??蟆6鸥υ凇洞阂瓜灿辍分幸魉械溃骸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里,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春雨仿佛很知时节,适时而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抓紧这个宝贵时节,备耕积肥,耕翻土地。李绅《古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获季节。

多雾也是春天天气的一个特点。唐代书法家张旭《山行留客》描写道: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为云雾水气很大,即使晴天也会把衣服沾湿。

春季在江南地区气旋很多,雷雨经常发生在内陆地区,而且雷雨出现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闻雷》就写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正月雷声始动,这雷声惊醒了蛰伏中昆虫。当然,这雷声并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虫类也并不是真正被雷声所惊醒。不过,惊蛰前后不谋而合地出现春雷却是事实。春雷多是热雷雨,入春以后,气温回升,东南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活跃,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变得不稳定了,云中有强烈的上升下降气流,导致雷电现象产生。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形多种多样,春光处处不一样。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较均匀,有明显的春和、夏热、秋爽、冬寒的四时变化。但是在云贵高原,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在华南无冬区时里,春季没有起点,秋季没有终点,并且干湿季节明显。唐代诗人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作《二月榕叶》诗云: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意思是说,二月是中原桃李争春的时候,但在柳州的榕树,却于此时落叶最多,使人迷惑不解,这是春天还是秋天。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归去,唤取归来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5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俗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历史最大的乐趣就是探索历史的真实性。从启蒙时候起,学生无时无刻都在接触着历史,听着长辈讲着以前的传说和故事,或从电视里看着各类各样的历史题材的影视,而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加入学生熟悉的诗词能够更快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反映出唐代边关战事的频繁和残酷,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大呼阴山动”描写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旅生活的英武豪放;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富于诗情画意,反映了当时田园诗歌的兴盛等。这些唐诗和历史的学***密联系起来,学生见到熟悉的诗词也能调动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2.有利于强化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 

唐诗本身产生于唐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是当时***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繁荣的产物,其诗本身具备丰富的历史信息。例如杜牧所作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繁荣发展的情况;白居易有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赞美长安城布局整齐,街道宽阔,城市繁华。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用叙事的手法直接描述安史之乱时各地***的现象,揭露了战地附近难民的痛苦生活,批判了统治阶级严酷的兵役措施。这些极具时代特点的诗句,能够帮助强化初中生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对于重要事件的记忆更加有逻辑性,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更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适当的引进诗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从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以提取出开元年间农业发展,社会安定的现象。再比如郑畋《马嵬坡》中的“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虽然表面知识描写唐玄宗在马嵬坡被迫赐死杨贵妃来平复***心之事,但是由于郑畋身居宰相之位,更多的是对玄宗颇有同情体谅之意,并未单一地对玄宗荒***误国的事实作出批评。 

二、唐诗在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历史信息丰富的唐诗有利于帮助学生达成这些目标。 

1.提取直观信息,加深基础知识了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材已经删减了许多需要记诵的历史时间、历史地点和历史名词,但是仍有很多必要的历史信息需要记忆。如果简单的要求学生通过背诵达到记忆的目的,会使学生在学习和记忆时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果教师能够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反映某一时期历史信息的“史诗”,不仅可以充实历史教学的内容,强化学生的知识点学习,还可以增强历史课堂的吸引力。 

例如在讲到古代农业发展的时候,针对不同地域的学生,引用唐诗对农业发展的记述,如韦应物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直书所见所闻,学生从这四句诗可以直接提取古时农家耕种的时间,即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再如柳宗元的《田家》:“札札来耜声,飞飞来乌鸢”,王维的《田家元日》:“野老就耕去,荷锄随牧童”。这几首诗中提到了古代农事耕种需要的农具,有犁、刀、耜和锄,再配以对应的多媒体***片或影音,可以使教学更直观,更易于接受。 

2.初中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的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引用唐诗可以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唐诗蕴含着丰富的史料资源,同时又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在历史课程中运用唐诗,来感受唐诗的文学和艺术之美。 

例如讲到“安史之乱”时引用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避难四川,李白出仕无路的情况。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去蜀道的艰难和险阻,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写尽了蜀道的艰难险阻。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表现了对国家的忧患。整首诗语调激昂,既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又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诗中的名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流传至今,为人熟知。 

3.在拓展課外知识方面的运用 

目前,初中历史课程的安排一般都比较分散,如果课下不加以巩固,历史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唐诗,尤其是叙事诗,故事性较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述也比较完整,适合学生以课外阅读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有关安史之乱的唐诗还有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李商隐其人是晚唐诗期的诗人,他的诗以感情扑朔的“无题”类著称,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极其直白的手法描写了安史之乱前后国***的腐败,社会经济的衰退和人民流离失所,生活痛苦的惨状。是最后,诗人热切地盼望祖国统一,并愿意为民请命,表达了诗人强烈而激愤的爱国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唐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它的价值需要后辈继承和发扬。只要教师积极努力的扩展和了解更多的唐诗,精心设计更好的运用方法,相信不久的将来,唐诗和历史的互证能够达到一个更严谨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彩.初中中国古代史有效教学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6

关键词:古诗词 雨 意象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09-02

作者简介:周(1977―),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启东市汇龙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综观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鉴赏部分,有近十个省市所选的诗词不约而同地都含有“雨”的意象,可见在古代诗词中,除却风花雪月这些常见的意象以外,细绵轻柔的雨也常诉诸于诗人的笔端,雨中有欢喜,雨中有哀愁,雨中有悲愤,雨中有雅趣,雨中有禅思。

一、欢喜

诗人常把令人欢喜的雨与生机勃勃的春天联系在一起,这里有生命的蓬勃,也有人生的希望。2011年广东卷考查了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其中“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化用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绵绵的细雨飘洒下来,如梦如幻,草色因它的笼罩时隐时现极淡的青色,格外惹人喜爱。望着这眼前的早春景色,诗人顿觉欢喜、新鲜。2012年北京卷考查了金銮的《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其中“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一句令人叫绝。诗人爱煞了这眼前的春景,啼莺、飞燕、暖风、落花,连本无香的雨因诗人的欢喜也变得有些许清香。

二、哀愁

诗人常把令人哀愁的雨与离愁别恨、失意愁苦、孤独寂寞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时间大多是秋天的黄昏或夜晚。最有名的莫过于李清照的《声声慢》。2011年浙江卷考查了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他长叹道: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执著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雨”这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产生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诗人虽然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所以他的心头郁积着太多的郁闷,正如深秋的细雨挥散不去。在词中作者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雨”这一意象的描绘展现出来,婉约深沉,耐人寻味。2012年山东卷考查了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2013年安徽卷考查了金朝赵秉文的《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淡淡的月光冷冷地映照在即将熄灭的烛火上,窗外雨滴落在竹叶上,声声入耳,更添悲冷凄凉。这里的“雨”流露出作者无限的哀怨孤独。

三、悲愤

诗人常把自己不被朝廷重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雨联系在一起,在雨中抒发自己的不平,释放自己的怒意。最有名的莫过于岳飞的《满江红》。2013年全国新《课标》乙卷考查了陆游的《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当时的陆游被迫赋闲乡里,貌似享受渔歌唱晚的生活,实则仍心系国家,渴望收复中原。上阙中作者先深情回忆了他最难忘的戎马生活,与同伴纵情,快马飞驰,这是何等的快意恩仇,自在豪迈!下阙苹洲烟雨,作者驾一叶扁舟,在蒙蒙烟雨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给人以孤傲之感。这里的雨与其说是渲染作者的哀愁,不如说是抒发诗人的悲愤,一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2013年四川卷考查了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当时诗人手持张方平、雷简夫的推荐信进京拜谒韩魏公韩琦时,已四十八岁了,当他发现他那“萧萧华发”与金光闪闪的酒器相映衬时,心中是何等滋味,有羞愧,有伤感,何从向人诉说!尾联诗人在暮色中归来,窗外阴雨绵绵,寒气逼人,无法入睡,只能反复吟诵韩琦的新诗。韩琦久居高位,一生富贵,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自己的诗中自然流露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落在敏感而又才华横溢的苏洵眼里,对照自身,万般滋味,情何以堪。这里的“雨”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作者在此情此景下,更添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2013年重庆卷考查了清代钱继章的《鹧鸪天・酬孝峙》:“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钱继章是明末清初人,作为当时有节操骨气的知识分子,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面对满清鞑虏充满凛然正气。他长相怪异,发短须长,眉有棱,有病容,但却如终南山石缝里那千年的藤蔓,任凭寒霜侵蚀,暴雨击打,视若平常,毫不动摇。这里的“雨”映衬了诗人面冷、心灰、骨硬的形象,也衬托了诗人那孤傲不羁、伟岸***的风姿。但何尝没流露出作者的满腔悲愤,空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如遁入空门的高僧一样隐居山林,无为终老。

四、雅趣

诗人常把富含雅趣的雨与自己恬静惬意、高雅闲适的人生意境结合在一起,诗人的心灵也因雨的洗涤变得雅致起来。2011年四川卷考查了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自然清新,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生活虽然贫贱,但日子却过得宁静淡泊。诗人吟诗作赋,坐看杏花春雨送来春天的消息,还有老友与之心灵相契,怎一个“雅”字了得?这里的“雨”自然清新,充满雅趣。

五、禅思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徐寅所处时代背景出发,着重讨论了徐寅咏史诗的内容,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性。咏史诗是徐寅诗歌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作品,对我们研究徐寅起着具有重要的作用。

怀古咏史是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在晚唐五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咏史诗更加繁盛。诗人们漂泊乱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照历史兴衰,使这时的咏史诗融汇着对现实的讽喻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冲击力量。此时的徐寅写了一系列咏史诗,这些诗不落窠臼,别有寄托。这部分诗歌也是徐寅诗集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作品。从诗歌内容上看,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场面的描写,有对 占代先贤的歌咏及对历史上反面人物的的深刻批判。

首先,对历史事件及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抨击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情怀。徐寅有一首咏史诗描写过去的战争场面,《和人经隋唐间战处》:“卷旆早归国,卧尸犹臂弓。”、“草间腥半在,沙上血残红 。”通过对战后战场环境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战争的惨烈。时代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主题唐末五代***阀混战、社会动荡,当时中原 一带经常处于战乱之中。徐寅曾经长期寓居京城,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烽烟千里、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这些都在他 的诗歌中真实地反映出来。

徐寅在诗中对几次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揭露。如唐末黄巢起义时攻破长安,僖宗被迫逃往蜀中,徐寅有诗 《闻长安庚子岁事》记载此事,“羽檄交驰触冕旒,函关飞入铁兜鍪 。”写出了前方金戈铁 马的危急战事;“皇王去国未为恨,寰海失君方是忧 。”写强敌压境 ,国君弃国逃亡,天下百姓流离失所;“五色大云凝蜀郡,几般妖气扑神州。”“凝”、“扑”突出了当时形势的险峻;尾联表达了对明君的渴望,也写出了诗人的悲愤与无奈。起义过后没多久,天佑元年即 904年,朱全忠纂唐,徐寅作诗反映了这场浩劫:“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风凰饥。”(《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其次,徐寅在咏史诗中歌咏了古代先贤的高洁品行,有的表达了对圣贤 的仰慕 ,如“布衣空手取中原,劲卒雄师不足论。楚国八千秦百万,豁开胸臆一时吞。”(《读汉纪》)“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蜀》)对诸葛亮的丰功伟业高度赞扬。唐末由于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朋***相争的混乱局世,造成小人 占高位,而贤人则备受摧残。作者 自已也是屡试不第,怀才不遇,正是 由于有这样 的生命体验,徐寅在诗中对历史上的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给以了极大的关注,流露出末世知识分子忧患意识,对自己的艰难处境深表愤慨。《读 史》一诗对范增的不平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亚父凄凉别楚营,天留三杰翼龙争。高才无主不能用,直道有时方始平。”(《读史》)诗中亚父即指范增,范增曾辅佐项羽 ,但意见不被采纳,愤然离去,后忧愤而死。“高才无主不能用,直道有时方始平 ”是本诗 的主旨,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范增的惋惜之情。徐寅足一位 自视很高的诗人,在诗中曾以李白自诩,“借将前辈真仪比,未愧金奎李谪仙。”(《咏写真》)同时他也确实很有才华,早年在长安时就已有赋名。所以他又不甘于就此沉沦,心中仍对 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逐臭苍蝇》:“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诗中运用了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对他们特立独行的品行推崇备至,并借以自况,曲折表达自己不肯随流俗的处世哲学和高尚节操。“伍员岂是吹箫者,冀缺非同执耒人。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 (《龙蛰二首》)表达了诗人盼望早 日看到***治的清 明,能够一展鸿 ***的愿望。

第三 、徐寅咏史诗中充斥着对历史上反面人物的无情批判。身处乱世的徐 寅有感 于唐末混 乱的***局 ,借咏史诗针砭晚唐统治者的用人之道,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并表达了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徐寅善于运用对 比、反衬的手法,如 “在井蛰龙如屈伏,食槽骄马忽腾骧。”(《魏》)将蛰龙与骄马进行了对比。“宣尼既没苏张起,风鸟不来鸡雀喧。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 复访兰荪 。”(《寓题述怀》)此诗中把孔子与苏秦、张仪,凤鸟与鸡雀、杂草与兰荪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不合理的用人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徐寅还在诗中表达了对奸佞小人 的无情嘲讽,如 《张仪》:“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 。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将张仪比作令人厌恶的苍蝇徐寅有些咏史诗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徐寅借咏史诗讽刺封建 帝王 昏庸误 国以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楚于与陈后主作为亡国之君的代表对象 ,借古讽今,抒愤 寄慨。诗中这些人物形象的选取都具有典型意义。因晚唐社会危机四伏,而皇帝仍是整日游乐嬉戏,荒于酒色,至国家安危于不顾。作者选取的这些人物具有封建统治者残暴、荒***、骄奢与昏庸的共性,联系起来写引发读者的思考,作为历史的警钟,具有有深刻的现实讽喻意义。陈后主是南朝陈的最后一位君主,荒***误国,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徐寅曾作一首《陈》,“兵戈半渡前江水,狎客犹闻争酒巡。”此句将盛与衰 、乐与哀作了鲜明的对 比,写出了陈后 主国破身亡的狼狈之态,与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有异 曲同工之妙。“六国商于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君王不剪 如簧舌,再得张仪欲 奈何 。”(《楚国史》)写楚王亲佞幸、远贤能,结果偏听偏信,上当误国的史事,恨最多”起笔不凡,把古人悼古伤今的强烈感慨传达 了出来。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8

人世浮华,你的奢侈是你的,我只要一屋一烛、还有一只秃笔,书写性情;

人群穿梭,你的忙碌是你的,我只要一空一静、还有一方蓝天,畅想桃源;

前路苍苍,你的风光是你的,我只要一饭一浆、还有一寸光阴,苟延余生。

------拉马丁

如果今夜的风是一笔欠下的情债,那么,何妨用诗词砌一座高墙来拦截你抛送的心寒。

如果今夜的雨是一场预设的布景,那么,何妨用时间画一身蓑衣来抖散你给予的心碎。

雨落无声,人亦静默,清冷的春雨夜,不敢着薄衫,独坐西窗,凝望被雨浸过的苍茫夜色,忽而轻风送来些许凉意,惊醒梦中人。

今夜,忽然想用我冗长的词淡淡地倾述,倾诉那一朵奇葩如何躲不过花开花落,倾述那一弯溪流如何绕不过万里千程,倾诉那一叶轻舟如何渡不过三千弱水,倾诉那一抹背影如何修不过无挂无碍。

前生如浮萍沉浮风雨中,迷惑了归去的方向,把一腔心事包裹进柔弱的身,偏偏是个善感的人,莫名的愁绪缠绕青丝,却不忍碰触那敏感脆弱的心弦,生了白发,怕铜镜的赫然影射。

是心安在不相符的年纪上,将一双眸子磨练得深如潭。素颜入红尘,总不肯蘸取半点胭脂红,不羁的个性,还高高地擎住矜持,是这颗心永远骄傲,毫不在意心头的微微震颤。

也曾恍惚人间真实与否,也曾辗转人间是非纠缠。蛰伏于阑珊之地,渐渐如山涧的一泓清泉,无从追溯心事潮湿的源头。就让时光淡淡流过,我愿意把波光潋滟在你看不到的月色中。

别问我,从哪里来这么多的伤感,缄默是我习惯的方式,那些我写过的字,作过的诗,描过的画,被谁一一珍藏?是字句顾自灿烂在诗篇中,全然忘了指尖曾想编织的幽怨。

浓雾隐没了身影,是谁将谁留在了清寒的山路间,那一条蜿蜒曲径上,延续的是双脚发出的黯然长叹。风脉脉,雨悠悠,雨水描染的表情是猜不透的谜,莫言蝉挣扎不过秋,那一双美丽的翅翼不是谁都能看到的风景。

踏过这一处泥泞,是一苇渡水的智。是我不知不觉被带进这雨夜滴落的疼痛里,与你无关。

捻过这一页伏笔,是一笔点睛的明。是我猝不及防掉入了这淡墨描绘的深愁里,与你无关。

吟过这一段跌宕,是一指扣弦的闲。是我心甘情愿沉醉在这素弦轻拨的忧伤里,与你无关。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9

培养提高学生古代诗词曲鉴赏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概括归纳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言志”,因而考查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一类考题最多。

例1 广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问题:“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答案及答题提示】这一题从意境、作者情感表达方面考查。答案是: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喜爱)的心情。情感分析要从情景分析入手。作者处于星斗满天的夜晚,感到暖气袭人,昆虫从蛰伏中醒来,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例2 杭州市2012年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题目。

送人之松江

[宋]俞 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题目:请赏析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答案及答题提示】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达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分析前诗情感要抓住“西风萧瑟”“暮烟”等让人伤感的意象,以及“离愁”“酒满缸”等词,就能准确作答;后诗抓住三四两句,这两句把朋友、知己的范围扩大了,与前诗愁伤的气氛截然相反。

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呢?

1.从标题和诗中的重要词语来分析。标题往往会提供许多答题信息,或显示诗歌的写作内容,或介绍作品的写作缘起,或透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仔细读标题,能知其思想感情的大概。例如上述例2《送人之松江》、《别董大》,抓住标题中的“送”“别”两个字,两诗表达的都是离别的不同心情。诗中的“萧瑟”“离愁”“莫愁”是关键词。有的分析要求准确寻找“诗眼”。

2.从作者人生经历来分析。充分调动知识储备,联系课内外学过的作者经历,知人论世。如:

菊 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陶家:陶渊明的家。

问题:(1)有人说这首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2)元稹喜爱的什么品格?

【答案及答题提示】(1)一、二两句写出了在深秋围舍绕篱的平凡淡雅、独自开放之态,三、四句抒发了作者对品格的赞美之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2)清新淡雅,岁晚仍荣,傲立风霜,卓尔不群。

答好这两个题,要充分调动知识储备,联系我们在初中课本中读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以及周敦颐《爱莲说》中“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回忆学过的陶渊明志趣和追求,尤其是《饮酒》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是更好的注解。

3.借助注释来分析。命题者往往在原诗后面附有注释,以帮助阅读者理解诗意。解题时,参考注释可以迅速把握诗作写作背景、地点、写作缘由和内容。如上述元稹的《》诗。

二、培养分析鉴赏诗歌语句中妙词妙语的能力

练字是古代诗歌的突出特点,唐代诗人贾岛写诗时“推敲”词句的故事众所周知。诗歌讲究用词凝练准确,生动形象,不落窠臼。“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可见古人写诗时炼字的辛苦。诗歌用词的凝练准确,生动形象,也就成了常考点。

例 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早 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题: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好处。

【答案及答题提示】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早梅”,突出其开放之“早”,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的个性。诗歌语言表达准确,从情形来看,“早梅”的特点及个性必定是“早”,一枝独开,不同寻常,如果用“数枝”,则与情形不符,也违背了诗人要表达的“傲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主题。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

三、培养分析概括诗歌意象、意境的能力,并从意象中分析作者情感

例 长沙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题:

使 至 塞 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题: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及答题提示】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凉、悲壮、雄浑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昂扬与伤感、豪放与孤寂相交织的复杂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仔细分析意象,可以迅速把握作者感情。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往往选取景物意象表达思想感情。有些物象,还有其较普遍的意义。例如“月”这个意象,常表达愁思、思乡、思人情感,如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柳”,常表达送别、留恋之情,如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雁”,常表达思乡、思亲、孤愁情感,如唐代王勃“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宋代蒋捷“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虞美人》),宋代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

四、培养分析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

诗歌常使用比喻、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相生、以动衬静等方法。

例1 2012年昆明市学业水平考试诗歌鉴赏题,要求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答案及答题提示】此题考查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赏析”类题看似简单而不易答好,答题要具体。划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例2 2007年昆明市中考题:品读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本诗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你作简要分析。

【答案及答题提示】诗人病卧孤村,雨夜听窗外风吹雨打是实写,深夜梦见铁马冰河,为国奋战疆场是虚写,诗句中“风吹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显得自然而巧妙。本诗的后两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诗人忧国忧民、渴望收复河山的爱国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题中要求“简要分析”,就要联系诗歌内容作答。

再如,“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以动衬静,写出了乡村的静谧。

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赏析的常用术语,如语言风格及感情基调方面的:压抑、沉郁、欢快、委婉、含蓄、自然、风趣、平淡等。

关于惊蛰的诗句篇10

【关键词】 陶诗;实字;虚词

陶渊明诗之风格向以平淡著称,但读者往往又能从这平淡的字眼中见出诗人不平淡的情思。这是缘于从方***上讲是诗人善于使用警策之字、散文化的虚词,从人格上讲是诗人的人生境遇与人生理想发生矛盾而形成的人格内蕴所造成的。

陶诗中看似平淡却又很精彩的字往往能达到一语惊人的程度。如《杂诗八首》中屡次表时光流逝之句。其一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二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其五曰“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七曰“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待”字、“掷”字、“颓”字、“催”字下得有力,把岁月赋予了生命,写出诗人在时光的流驶中,有志难伸、悲慨万千的心情。又如“中夏贮清阴”(《和郭主薄》其一)诗句中的“贮”字描写出林阴的浓厚,把无形的林阴写成了似乎可以贮存起来的有形的东西;“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句中的“翼”字在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形容出新苗在南风的吹拂下像羽翼似的微微摆动,形象生动、亲切至极;“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句中的“骇”字写百虫在春雷中惊觉,“舒”字写草木在春雨中恣意滋生,显示出大自然不可遏阻的勃发生机,造语警秒。明人钟惺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有一种清和婉约之气,在笔墨之外,使人心平累消。”(《古诗归》卷九)

在陶诗中有些字频频出现,如“孤”、“拙”、“奇”、“之”等。这些字眼都从不同的角度在某种程度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一面。以下就通过这些诗中之妙字来把握陶渊明的情思与意趣。

“孤”。“孤”字在陶诗中多次出现。“中宵尚孤征”(《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孤”字写出诗人对行役之旅的孤苦与劳累;“总发抱孤介”(《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的“孤”表现诗人耿直而不随和的品性;“挥杯劝孤影”(《杂志》其二)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寞苦闷无人了解;“孤云独无依”(《咏贫士》其一)中的“孤”字象征着诗人孤高的品格。再加之“独”字的诗句。“春醪独抚”(《时运》)与“一觞虽独进”(《饮酒》其七)两句中的“独”字说明诗人的孤单寂寞之情;“自我抱孤介”(《连雨独饮》)的“独”字指诗人独自抱着“任真无所先”的思想,不与俗同流;“日暮犹独飞”(《饮酒》其四)的“独”字是以写鸟的孤独被遗落来寄予自己的形单影只。在陶诗中,“孤”字加之“独”字诗人有意识无意识地共用了40多次,从中可看出陶渊明是孤独的。为官行役之际、归田躬耕之时都总是那么孤独。孤云、孤鸟也是其品格的象征。可以说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

“拙”。陶渊明总是把与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田园生活自视为拙,实即不拙,所谓大智者大愚。陶渊明自称是“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说明自己在社会人事关系上笨拙,不会逢迎取巧。同样的诗句有“人事固以拙”(《 咏贫士》其六)、“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拙生失其方”(《杂诗》其八)。其余如“卫生每苦拙”(《影答形》)的“拙”字表现对死生之事随和的态度;“栖迟岂为拙?”(《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正话反说,坚定自己的隐居躬耕之生活;“叩门拙言辞”(《乞食》)句中的“拙”字、“扣”字涵蕴丰富,耐人寻味,不只是动作,还伴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叩”写出了诗人一边轻轻地敲门、一边思忖着屋里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出来会是什么态度?我又该如何应对?“拙”写出了诗人面对主人时的难为情。

“奇”。“奇”字在陶诗中也多次出现,用于对事与物的描写上,突出一种不寻常。如“云鹤有奇翼”(《连雨独饮》)、“青丘有奇鸟”(《读山海经》其十二)、“章山有奇歌”(《蜡日》)、“奇功遂不成”(《咏荆轲》)、“奇文共欣赏”(《移居》其一)、“良辰入奇怀”(《和刘柴桑》)、“遥瞻皆奇绝”(《和郭主薄》其二)、“毛色奇可怜”(《读山海经》其五)、“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从中可探视出陶渊明是个尚奇之人。

陶诗不仅善于使用实字,虚字的使用也自如精到、随心而出、随手拈来,起到了刘勰所称许的虚字之效能:“之、而、于、以、者,乃扎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文心雕龙・章句》)虚字虚词的妙用,扩大了陶诗的感情内蕴,冲淡了诗句固有的稠密、凝重,为其诗带来了一种清新、疏雅之美。如:“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杂诗》其八)、“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也可奈何”、“已矣夫”,三个甚至是四个虚字的连用增强了诗人的感彩,充满着一种无可奈何或果敢决绝的感情。清人方东树评《有会而作》说:“读此乃见公用笔之变,用意之深曲,文法妙不测。后人学陶,意腐语直,势平语钝,安能梦见!”(《昭昧詹言》卷四)

再如“之”字。钱钟书先生认为,陶诗中的“以‘之’作代名词用者亦极妙”。这里的“之”有的代具体的事物,如“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其一) 的“之”代微雨、“有酒斟酌之”(《移居》其二)的“之”代酒、“觞来为之尽”(《饮酒》其十八)的“之”代酒杯、“日日欲止之”(《止酒》)的“之”代酒、“霜露荣悴之”(《形赠影》)的“之”代草木。这样避免了同一字的重复出现,给人一种疏淡之感。有的代指整个诗句,再现了一种思想、情绪,以小总大,加强了感情的深度。如“念之动中怀”(《游斜川》)的“之”代“吾生行归休”、“终古谓之然”(《连雨独饮》)的“之”代“运生会归尽”、“念之五情热”(《影答形》)的“之”代“身没名亦尽”、“念之中心焦”(《已酉岁九月九日》)的“之”代“从古皆有没”、“我今始知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的“之”代“自古叹行役”。

总之,陶诗用字讲究、精妙奇绝,即钟嵘说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诗品》中)。其诗融注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让人“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诗品》中)。

参考文献:

[1]唐满先.陶渊明集浅注[M]. 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惊蛰的诗句10篇

学习

青少年法制教育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青少年法制教育10篇,内容包括青少年法制教育感悟10篇,青少年法制教育案例分享。4、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又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学习

易经解释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易经解释10篇,内容包括易经十篇,易经十篇解经。后来,阿罗认为[4]“交易活动是构成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把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系统的运行费用”,“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成本。”达尔曼(Dahlman・C・J)认为[5],交易成

学习

文艺晚会方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艺晚会方案10篇,内容包括喜迎二十大文艺晚会方案,学校***100年文艺晚会方案。团结进取,共庆五一,贯彻***年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旺季劳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体现公司

学习

烧结厂实习期个人总结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烧结厂实习期个人总结,内容包括烧结厂中控实习心得体会,烧结厂实习日记通用。一、20__年是××厂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历史性新突破辉煌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困难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大,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厂紧紧

学习

放松心情的句子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放松心情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放松心情的句子简短的,可以放松心情的句子。3、我以神的姿态,闪耀在这美的瞬间,凡人勿扰。4、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5、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吃鱼,我吃肉,看着别人啃骨头。6、作为

学习

空间留言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空间留言10篇,内容包括空间个性留言集锦15篇,空间留言版。4、花开有花开的风情,花落有花落的韵致,月出有月出的光华,月落有月落的情怀,成功有成功的欣喜,失败有失败的益处,只愿你有一颗平静的心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5、点击你

学习

我怀念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我怀念10篇,内容包括回忆文章100篇,一代人的回忆100篇。我怀念的是一起白日做梦,我怀念的是那年樱花盛开。记忆里岁月斑驳了谁的年华。巴赫的交响乐还在耳边轻响。记得那天,白色抹满全身,鼻间充盈着奶油香甜的气息,只是,身旁却没

学习

每个女孩都有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每个女孩都有梦10篇,内容包括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大叔梦,每个女孩都有梦类似文章。Yoyo是琪贝儿的创始人,大学学的是平面设计,毕业后就到了重庆最有名气的儿童影楼。最初,Yoyo在影楼做一些后期的工作,但在那里,她找对了自己的方向。

学习

酒店空间设计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空间设计论文,内容包括酒店绿色空间设计毕业论文,酒店设计论文范文大全。1.2精在体宜精在体宜是《园冶》中对造园的精辟论断之一,即园林的精致之处在于形体适度、大小得宜。一些现代酒店为了营造古典韵味,常常修筑造型仿

学习

梦幻名字大全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梦幻名字大全10篇,内容包括梦幻名字大全,梦幻比较有意思的名字大全。朗诵为媒,两颗纯情的心网上轻触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吴梦蝶是一个如诗般美丽的女孩,1984年3月2日,她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2003年7月,吴梦蝶从市中等师范学校毕

学习

家好月圆庆中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家好月圆庆中秋10篇,内容包括家和月圆庆中秋,家好月圆庆中秋经典诵读。4、欢渡国庆,共渡中秋!在这美好日子里,让我用最真挚的祝福伴您渡过。祝:万事大吉,心想事成!5、金秋是收获的季节,金秋是诱人的时刻。愿你收获永远如金秋的硕果

学习

幼师专业论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幼师专业论文,内容包括幼师论文题目有哪些,关于幼师的论文怎么写。一、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1.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问卷调查。为更好地把握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笔者对当地的幼儿教师进行了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调查。调

学习

关于长江的古诗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长江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长江的古诗100首,关于长江的古诗。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片2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片3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片4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片5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的内容:古诗词名言名句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学习

河南会考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河南会考10篇,内容包括河南地生会考,河南会考时***热点。点击进入>>>河南省高中会考报名网站: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报名方式:河南省高中会考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河南省高中会考报名平台(heao

学习

描写立秋的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立秋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形容立秋感怀的诗句,立秋最有诗意的诗句。4.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5.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6.立了秋,便把扇子丢7.一场秋雨一场寒8.十场秋雨要穿棉9.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10.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

学习

关于元旦的诗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元旦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迎接元旦的美好诗句,元旦新旧交替的诗句。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

学习

报答母亲的诗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报答母亲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报答母亲的深恩的唐代诗人的诗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诗句。

学习

惊蛰的诗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惊蛰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惊蛰的诗句古诗,惊蛰文案诗句。4、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5、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6、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7、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8、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9、浮云集。轻

学习

惊蛰怎么读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惊蛰怎么读10篇,内容包括惊蛰拼音怎么读,惊蛰怎么读什么意思。春雷,在大地上空炸响,紧接着便是解冻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熊爬出了树洞,对着天空,吼叫着,去迎合着那春雷的响声,去唤醒冬天沉睡的动物。布谷鸟在当中也不甘示弱

学习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诗句古诗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诗句古诗三年级,中秋节思念亲人诗句古诗大全。4.李白:关山月5.李白:月下独酌6.李白:夜思7.刘方平:月夜8.李商隐:嫦娥9.杜甫:月夜忆舍弟10.张九龄:望月怀远11.秋夜月12.秋蕊香引13.宣清

学习

春分的诗句古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春分的诗句古诗10篇,内容包括古诗春分诗句,春分的诗句古诗七言四句。由于五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掌握,而对中国的水墨画技法也有所了解,所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进行诗配画创作。三、教学目标认知:通

学习

含星的诗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含星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含星的诗句大全100句,含月或星的诗句。卧看牵牛织女星。诗题“秋夕”,亦作“七夕”。“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夕”,本是指傍晚黄昏,这里是指晚上、夜里。“银烛秋光冷画屏”,秋天的晚上,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