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1
摘要:杨义先生在《感悟通论》中指出,感悟已成为一种诗性的潜哲学。对感悟的珍惜,就是对中国生命的珍惜。在当代文学创作不断新变、西方理性思维重重包围的形势下,传统的感悟思维该如何转型,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成就东方神韵,是中国现代诗学重拾话语权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感悟思维 中国诗学 感悟文学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079-02
“中国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极其精妙地表达人类难以言状的精神体验和生命韵味,是与它的重感悟分不开的。”杨义先生在《感悟通论》的开篇便提出了“感悟”在中国文学艺术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国智慧和思维能力的传统优势之所在,可以说“对感悟的珍惜,就是对中国生命的珍惜。”在中国文化的千年流变中,感悟思维以其灵动、精粹、奇妙渗入到文学艺术的各个层面,并衍生为一种“诗性的潜哲学”。从佛道体悟到书画品鉴,从诗词歌赋到散文笔记,都离不开“感悟”二字。
一 “感”与“悟”的关系之辩
在《说文解字》中“感”与“悟”都列于心部。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悟:“觉也,从心吾声。”根据杨义先生的论述,“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沟通物质与精神的多义性存在。它既是人体生理上的中枢性器官,又能像大脑一样有思想的功能,当它与天地万物相配的时候还具有本体性的意义。这在人类文化中是非常独特的。深刻地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那么,与心有关的感悟二字就显得更具韵味了。
杨义先生在论述“感悟与心本思想或道源思想”这一部分时,通过对《说文解字》、《玉篇》、《广韵》和《佩文韵府》的查阅,十分详尽地解释了“悟”的涵义。但未对“感”做出具体的论述。虽然都是“从心”,但“感”与“悟”还有着一些细微的差别,而这差别又可以对“感”与“悟”的关系做出最好的说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悟”所做出的解释:“有所感触而领悟”可以看出,“感”是“悟”的前提和准备,“悟”是“感”的延伸和升华,有所“感”方可有所“悟”。如果一个人在创作或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没有受到情感上的触动,而对此产生兴趣,醉心其中,是不可能有所顿悟的。只有将真实而又细腻的情感融入到艺术世界之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才能有所领悟、觉悟,最终达至妙悟。
二 感悟思维在当代面临的困境
从古至今,感悟思维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由哲学、宗教而日常生活化、审美化,骋怀于山川人境,迂回于书画琴棋,从而展开了自己复杂的结构、层次、脉络和功能,在与顽固的诗教相抗衡、相搏斗、相并存、相融合中,进入中国诗学的精髓部分。”“成为了中国诗学的关键词中的关键词。”但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重估一切价值以来,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不断涌入的西方理性思潮的侵袭之下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感悟思维也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了暂时性的失落。“感悟尽管是非常有魅力、穿透力和生命力的智慧形式,但它的古典形态往往采取闪现或爆发的方式,电光火石,星光四射,在烫灼着或震撼着人心之时,未能高度致力于自身的知识――学理体系的建构。”一时之间,重思辨、讲分析的西方哲学吸引了学人的眼光,成一时之靡。在此种情况下,王国维、钱钟书等许多国学基础深厚的大学者融贯中西,以其长久积淀的中国情韵和西方哲学的思辨精神相融合,重新阐释中国文化,成为了建构中国现代感悟诗学最初的拓荒者。
尽管前辈们为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但文学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感悟思维面临的不仅仅只是西方哲学的侵袭,还有本国文学的诸多新变,形势更为复杂。感悟思维在中国古代之所以受到尊崇,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的抒情文学传统相对应的。中国的文学以诗歌为发端,也以诗歌为最高成就,惯以凝练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情思,一字一韵都值得反复推敲,方可解其中滋味。就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写的那样,“‘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可以说,是这样的文学特质决定了感悟思维在中国古代的大放异彩。而随着五四时期文学打***门,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大量涌入,中国人传统的抒情文学价值观慢慢被淡化,处于弱势地位,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诗歌、散文等传统的文学样式进入低潮。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愈加发达,文字成为一种游戏,文学也沦为一种“快餐文化”。人们开始来不及去细细品味,也无心去感悟了。在缺乏精品的当代,感悟的力量已经越来越薄弱了。
除此之外,感悟式批评的另一困境就是对理论家的涵养要求特别的高。叶维廉就曾指出,在我们回顾传统批评的特色时,我们虽然觉得中国批评的方式比西洋的辩证的批评着实好得多,但我们不能忽略其缺点:“点、悟”式的批评有赖于“机遇”。就像“眷来草自清”所蕴含的禅机,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到,就算能够顿悟,但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参差不齐。所以他才会说,有“独具只眼”的“禅机”的批评家到底不多,于是我们就有了很多“半桶水”的“点、悟”式批评家。当代的理论界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能够拥有深厚的国学素养,又懂得融通中西的理论学者着实不多。所以感悟思维自然在实践上举步维艰。
在此种尴尬的情况下,如何融贯中西,承接起本民族的感悟思维特质,又适当地与西方接轨,架通中西诗学交流的桥梁,是当代学者所共同面临的世纪难题。诚如杨义先生所言:“感悟也需要感悟和反思自己,感悟后也需要归纳和演绎。分析和思辨,在吸收新的文化眼光和质地中走上更开阔的道路。”
三 感悟带给中国现代诗学的启示
杨义先生指出,“现代中国学术的深刻矛盾,存在于第一流的丰厚而独特的资源和尚未形成第一流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现代学理体系之间。”在文化诗学、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等多种理论主张都未能给中国现代诗学带来转机的情势下,潜在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之中的感悟思维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走向现代形态的感悟汲取了新的时代智慧,在纵横的时空坐标上疏通古今脉络,沟通中西学术……它大体舒展着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对传统的诗学经验、术语、文献资源和学理构成。进行现代性的反思、阐释、转化和重构;二是对外来的诗性智慧和学术观念,进行中国化的接纳、理解、扬弃和融合。”
这两条基本思路为学者们指明了研究方向,但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实现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构筑中国原创诗学,以下两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首先,感悟是浸透在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最深层的传统优势,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构具有中国风度和中国智慧的诗学体系。但同时,提倡感悟诗学并不是主张完全回归古代的思维范式,中国风度也不是只有古代才有的风范,时代的发展进步是不可逆转的,既然历史的车轮已推动我们来到了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也要顺应当今文学特性的变化。“古人往往把思想停在悟性得来的瞬间感受上,这既是我 们中国民族诗性思维的特点,同时由此不作逐层追问,又是一个弱点。”这是我们在承袭传统时所要避免的。其次,西方理性哲学的思潮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且其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将西方拥有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成果拒之门外而***发展。在文学的国度里,没有严格的国界限制,只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只要是有益于我们学术发展的先进理论,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在守住自身文化领地的同时,也要放眼世界,以开放的姿态有所扬弃地接纳西方理论,以弥补感悟哲学体系性不强的弊端。双峰并峙的东西方哲学应在互通有无之中促成东方神采与西方思辨的完美结合。
除此之外,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还必须与同时代的文学创作相契合,因此,要实现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关键是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感悟文学。“悟性得来的东西。还需要经过事实的验证和理论的推衍而形成创造性的体系。”验证悟性得来的东西的最好载体就是文学创作,离开了创作实践的理论是被架空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因此,要建立中国的感悟诗学,就要先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感悟文学。杨义先生认为,“以唐诗为表率论感悟,在用精英、态度、气象、神致一类词语形容天地、风月、山川、物类的时候,实际上已是主、客观浑融,己于宇宙万象中注入生命感觉,这是感悟思维灵化而生动的心理效应。”然而在当代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学发展的主流,感悟思维不若唐诗中那样容易被激发,很难产生灵动的心理效应。杨义先生还以钱钟书《谈艺录》中对李贺《春杯引》一诗的体悟为例,说明了“悟性细读”的重要性。可是,反思现代直至当代的文学作品。能够经得起这样“悟性细读”的作品似乎并不多见。那些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而创作出来的文学并不是具有中国风度的感悟文学。中国文学的主流应该回归到纯粹质朴的抒情文学传统,将感悟思维运用到创作、批评等文学活动之中,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我们的理论建设才能够真正地谈的上自主和原创。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摒弃叙事文学,而是要适度加重抒情性的成分,以激发起潜藏在民族思维深层的感悟力量再度进发。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2
关键词 领悟;联结;心理咨询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带着生活中难以消解的困扰,当事人进入心理咨询室,他们最想从这里得到什么?一个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一次智者的“开释”,一趟自我发现和成长之旅……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会这样”,“我怎么才能不这样”,如果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称为“领悟”(insight),那么在所有答案中,领悟可能是分量很重的一个。
在心理咨询的理论沿革中,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奠基到现代的跨理论咨询模式,领悟都一再被赋予重要的地位。精神分析是领悟导向的,领悟被视为超越症状缓解的更高级的咨询目标(Frank,1993);Hill(2009)的跨理论三阶段咨询过程模型将领悟作为关键而核心的第二阶段;在咨询理论百花齐放的一个世纪以来,领悟在不同的理论中被反复涉及。体验疗法、认知一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都逐渐认可和接纳了领悟在***中的作用。可见,对不同的理论取向而言,领悟都是一个***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除了理论家和***家的观点之外,实证研究也证实了领悟对当事人的重要意义。对咨询会谈中重要事件的研究一再表明,当事人认为领悟是会谈中相当重要的事件(e.g.Elliott,James,Reimschuessel,Cislo,&Sack,1985;Mahrer&Nadler,1986)。
既然领悟在咨询中这么重要,它究竟是什么?
2 理论界定
2.1主流理论取向的观点
不同流派对领悟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在《Insight in Psychotherapy》(Castonguay&Hill,2007)一书中,主流的心理***取向对各自所认为的领悟进行了界定和诠释,概括如下。
心理动力学是领悟概念最早出现也最为重视的取向,追求领悟被认为是其标志性的特征。(1)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很少直接提及领悟一词,但是其理论构想和实践中贯穿着领悟。在他那里,领悟是对潜意识动机和防御机制的发掘,对不堪的真相的寻找,对创伤性经历与当前心理痛苦关系的了解。(2)在自我心理学中,领悟包括两种涵义,一种是指内观的过程及其发现,一种是承认自己的问题,而这种承认预示着***的成功。领悟既可以是***的手段也可以是最终目标,当其作为目标时,是将以前无意识的趋力、愿望、幻想、冲突和其他非理性的斗争整合到现实自我中。这两种理论都把领悟看作心理改变的原因。(3)在关系理论中,领悟被视为心理改变的结果,改变发生的证据,它是在安全的***关系中努力澄清当事人的困扰后所产生的结果,当领悟发生时。***双方会察觉自己在咨访互动中表现着当事人生活中的主题。(4)心理动力学中测量领悟的工具,如RPPS(The Rutgers Psychotherapy Progress Scale).对领悟的操作性定义是:当事人对自己在***中提出的问题的新理解的发展。领悟的内容包括:a.对模式或联结的识别.b.观察自己的内部加工、人格或心理病理的能力;c.对病态信念的修正;d.对自我动机的识别;e.对他人动机的识别。(Messer&McWilliams,2007)总体来看,在心理动力取向中,领悟是无意识的冲突、趋力、愿望、动机等的意识化,它既是***的手段也是***的目标,既可以是心理改变的原因也可能是改变的结果。
在体验疗法中(包括当事人中心、格式塔、过程.体验和某些存在疗法),领悟通常被等同为觉察(awareness)和元觉察(meta-awareness)。觉察是指明确地关注当下体验的某一方面,而元觉察是对感知事物、信息加工或建构个人体验的方式的特殊的觉察。(1)当事人中心疗法中,罗杰斯把领悟描述为“当事人达到的一种体验”,以联结和接纳的方式,是一种感觉到的,而不是理智上的体验。在罗杰斯那里,领悟似乎可以和“觉察”、“感觉到的体验”、“符号化”等互换。(2)强调体感聚焦(focusing)的体验***,把领悟视为在当下的觉察过程中解释和创造新涵义的产物。(3)存在疗法中的领悟是存在性的领悟,通常是在面对终极关怀(死亡、孤独、无意义和自由)时获得的觉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对生命和生活的看法。(4)格式塔疗法也认为领悟就是觉察和元觉察,是发现一个人的体验和行为,以及行为的方式。(Pascual-Leone&Greenberg,2007)可以看出,体验疗法十分强调领悟中的体验成分,领悟是内隐体验的外显化,是内隐体验方式的意识化,领悟发生时必定伴有体验。
与前两种取向相比,认知一行为疗法最初对领悟重要性的强调最弱,但随着实践中领悟不断的不经意出现,以及对***产生的促进作用,逐渐引起了理论家的重视;与此同时,实证研究的结论也加速了该流派对领悟的接纳。(1)Ellis在其理情行为***中区分了理性领悟(intellectual insight)和情绪性领悟(emotional insight),认为后者造成的信念和行为改变的强度要超过前者。(2)在其他的认知一行为疗法中,领悟的涵义与认知改变、认知重构、理性重构、认知调整、理性再评价、发现非理性等近似。Beck认为,认知改变过程由对自己想法的觉察、识别不准确的想法和用更准确的想法替换组成,领悟则包含在识别非理性的自动化想法和觉察替代性的认知中。Meiehenbaum认为认知重构是行为改变的关键,它既是改变的手段也是改变的目的,认知重构反映着***示的改变,***示改变与单纯的理性领悟不同,它包含着心理机能的多重维度。(3)从***示理论的观点来看,领悟是自我和他人***示的改变,在此过程中,个体有意识地觉察到两个或多个***示的联结,而该联结是之前不存在或以特殊方式联结在一起的。***示作为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心理表征,其表征水平与储存位置在外显或内隐的记忆系统有关,理性领悟是在外显水平上建立***示间新的联结,而情绪性领悟则需整合外显和内隐的表征(Holtforth,Castonguay,Boswell,Wilson,Kakouros,&Borkovec,2007)。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重视领悟中的认知成分,同时也强调认知改变时所伴随的情绪体验,它在心理表征的层
面上进一步阐明领悟的实质。
其他对领悟的界定通常包括联结的建立,获得新理解的事件,或获得新理解的趋势等(Gibbons,Crits-Christoph,Barber,&Schamberger,2007)。Hill,Castonguay,Angus,Arnkoff,Barber和Bohart(20071在与30位不同取向的***专家讨论后,对领悟的概念得出了较为一致的意见:领悟是包含新联结的有意识的意义转变(即“这个与那个相联系”或某些因果的感觉)。
2.2主流理论取向观点之比较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不同流派对领悟理解的异同,以下从领悟的类似概念、领悟的内容和领悟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对主流理论取向的理解进行比较,见表1。
从概念上来看,心理动力学把领悟看作联结的形成,过去与现在、无意识与意识、内在冲突与外在表现、依恋关系与移情,等等,当两两间内在的联系得以贯通时,领悟就发生了;体验疗法把领悟等同于觉察和元觉察,当内隐的体验外显时,领悟便发生了,也可视为打通了通往内在体验的道路,在体验与觉知间建立了联结;认知,行为疗法认为领悟是认知重构或***示改变,而***示改变的涵义即为在***示间建立新的联结。由此看来,三种取向对领悟概念的理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种新联结的建立,只是对联结的内容、联结形成的方式等的看法有所不同。这一分析也与前述Hill等的讨论结果一致,可以认为,新联结的建立是领悟的实质。
在领悟的内容上,体验疗法关注的是情绪情感,认知一行为疗法关注的是认知(信念、***示),而心理动力学关注的是揉和了情绪情感和认知的心理内容(冲突、趋力、愿望等)。三种取向对心理成分的关注迥异,源于各取向的理论差异――对心理病理学的不同看法、对心理***作用机制的不同观点,对心理***过程的不同构想。不同理论对心理机能的侧重不同,直接导致了在***中要领悟的内容的差异。不同取向从不同的心理机能出发探寻领悟,最终使当事人对自己有所理解,恰如盲人摸象,从每个部位出发,都可以对摸索对象进行分析和设想,也许可以构建出真实的对象,但更准确的构建可能是从不同方向都进行摸索。尽管领悟的内容不同,但领悟的目标对各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当事人获得对自己更多的了解,可能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可能是被压抑的情感,也可能是内心的矛盾冲突。
为了帮助当事人达到预期的领悟,不同取向会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方式。心理动力***师像侦探,搜集各种心理碎片作为线索,曾经的经历、现在的表现,内在的反映、外界的回馈,过去的重要关系、现在的咨询关系,等等,将它们拼接起来组成一幅完整的心理***景。在搜集了足够多的证据之后,***师通常会向当事人做解释,而当事人需要进行认知加工,对***师推理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决定接纳与否。体验疗法的***师是感受导向的,为了帮助当事人获得觉察和元觉察,会聚焦于当事人的体验,帮助当事人触碰感受,了解感受的内容和意义,当事人用情绪加工来完成这一过程。认知一行为***师的职责在于发现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或***示,在当事人的讲述中,不断地找到一个又一个非理性信念,并及时向当事人指出,当事人需要进行认知加工,对此有所理解,而在理智上理解的同时如果伴有情绪上的唤起,将是最理想的情绪性领悟。
总体来看,三种主流取向对领悟实质的认识是一致的,都是一种新联结的建立,而领悟的目标也都是为了当事人获得对自己更多的理解,只是在领悟的内容上,由于理论对不同心理机能的侧重,造成了相应的差异,由此也导致了领悟方式上的区别。
3 领悟的分类
以上对不同理论取向观点的比较,有助于析取共同点,从而把握领悟内涵的实质;而要充实丰富对领悟的理解,更深入透彻地考察这一概念,则有必要对领悟进行分类。理论上对领悟分类的问题探讨地比较少,有的理论取向曾提出过领悟的不同类型,但没有十分深入地探讨;有研究者试***对不同理论取向对领悟的理解进行分类,并提出了分类模型,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才刚刚起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3.1理性领悟和情绪性领悟
心理动力学早先并没有对领悟进行分类,直到自我心理学家James Strachey提出“突变解释”(mutative interpretation)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整合了情感和认知的解释,要大大优于只有认知的解释。在此之后,大多数心理动力学家就区分了理性领悟和情绪性领悟(引自Messer& McWilliams,2007)。Albert Ellis最早在理一情行为***中将领悟区分为理性领悟和情绪性领悟。两种领悟中当事人都能认识到错误的信念、自损的行为,也都会体验到改变信念和行为的愿望。但是,两种领悟在影响的强度上存在差别,在影响行为类型的数量上、趋力的强度上、影响的效力和承诺上,情绪性领悟都要优于理性领悟(Ellis,1963)。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动力学和理一情行为***所说的情绪性领悟,尽管使用的是同一个术语,但二者的内涵却并不一样,心理动力学所认为的情绪性领悟是“伴随着理解的宣泄过程”(Singer,1970;Gelso。Kivlighan,Wine,Jones,&Friedman,1997),而理一情行为***认为的情绪性领悟是“伴随着理性领悟的确信感”(Ellis,2001)。所以,心理动力学的情绪性领悟其实是“理解+情感宣泄”,认知和情感都是与个人有关的,具有个人意义;而理,情行为***的情绪性领悟是“理解+对理解的确信感”,认知与个人有关,而情感是与认知的过程和结果有关,并不具有个人意义。
笔者认为,如果从对领悟分类的角度来看,心理动力学的理解更为合理。在临床咨询中,可能出现纯认知的领悟,当事人在认识上有所理解,而没有情感宣泄;也有可能伴随着重大理解,出现情感宣泄,所以,情感宣泄的有无可以成为区分两种领悟的一个标准。而Ellis的观点可能意在区分对理解确信程度不同的领悟的不同后效,这一看法有道理,但以对理解的确信感的有无来区分两种领悟,却并不是一个有力的依据。因为,当事人在获得一个新理解的同时,会或多或少地伴随着对这一理解的确信感,它不是一个有无的二维区分,而是一个连续的维度。所以,在理性领悟时也许并非完全没有对理解的确信感,只是确信程度比情绪性领悟低而已。因此,这样来区分理性领悟和情绪性领悟并不妥当。
3.2 Paseual-Leone和Greenberg的领悟模型
Pascual-Leone和Greenberg(2007)从体验疗法对领悟的理解出发,提出了一个旨在统合不同理论取向对领悟理解的模型(如***1)。该模型提出了领悟的两个维度,抽象水平和加工类型,认为不同取向所认为的领悟是在这两个维度上存在
区别。“抽象”是指提取跨情境的具体的稳定因素并内化的过程,跨越时间和空间,因此,抽象水平越高,归纳的范围越宽,抽象的来源越广。“加工类型”是指情感和认知加工的相对分量,因此,加工一种体验既可以采用对知觉和情绪即时化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概念和理性思考的方式。
该模型认为主流取向中的领悟可以分为四种,根据它们在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位置,各自具有一些典型特征:(1)大多数体验疗法中的领悟主要是觉察,抽象水平最低,聚焦于此时此地,加工方式是知觉。情绪(如“我现在感到对父亲很愤怒”);(2)存在疗法和某些体验疗法中的领悟主要是体验性的元觉察,抽象水平比觉察高,加工方式既有知觉-情绪,也有概念-理性,但以知觉-情绪为主(如“我现在有种把整个世界都看作我的对立面的感觉”);(3)认知一行为疗法中的领悟主要是理性的元觉察,抽象水平比体验,存在性领悟更高,加工方式既有知觉一情绪,也有概念,理性,但以概念一理性为主(如“我现在意识到我是害怕失败所以不愿意尝试”);(4)心理动力学中的领悟主要是概念联结,抽象水平最高,跨越时间和空间,加工方式是概念一理性(如“现在我明白,从小就缺乏的安全感,使我一直不敢亲近任何人”)。这四类领悟,抽象水平依次递增,离体验的距离也逐渐增加,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领悟概念。
这个模型归纳了主流理论取向中领悟的形式,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不同取向对领悟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划分不同类型领悟的依据;抽取的两个维度为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领悟间的差异提供了参考。从对领悟分类的角度来看,该模型还存在一些问题:(1)觉察能否算作领悟,还是导向领悟的一条途径,这一问题尚无定见,除了体验疗法外,其他取向大多不认为觉察也是领悟。(2)不同类型的领悟能否清晰地区辨。如体验性的元觉察和理性的元觉察在实践中可能难以区分,体验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恐怕很难分辨。(3)该模型主要是从领悟的不同形式来对领悟进行分类,对领悟的内容没有太多涉及,可以考虑从内容上对领悟进行更细的区分。
4 实证研究中的操作性定义
在对领悟进行研究时,为了对领悟进行识别和测量,不同研究者发展出了对领悟的不同操作性定义,在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有Hill,Elliott和Mahrer的界定。(1)Hill对当事人在会谈中的行为进行了分类,发展出《当事人行为系统》(Client Behavior System)(Hill,Corbett,Kanitz,Lightsey,&Gomez,1992),该系统将当事人行为分为8类,领悟是其中一类,将其界定为:当事人表达出对自己的了解,可以明确说出行为、想法或感受的模式或原因。领悟通常包括一个“啊哈”的体验,其中当事人以一种新的方式知觉自己和这个世界;当事人承担适当的责任而不是责怪他人、使用外界强加的“应该”或合理化。(2)Elliott对当事人所认为的会谈中的助益事件(helpful events)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到8种助益事件,领悟是其中一种,对其界定为:当事人描述认识到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新东西,包括获得认知领悟,看到和自我或人际关系中的自我的一些新的联结(Elliottet al.,1985)。(3)Mahrer研究了会谈中好的时刻(good moments),一共分为ll类,领悟是其中一类,界定为:当事人表达或陈述一个重要的领悟一理解,有3个特点:a.表达情绪唤起的感受:b.在看待(认识和/或建构)自己和自己的世界的方式上表现出确实的改变;c.对自己的生活和个人/人际行为具有重要含义(Mahrer&Nadler,1986)。
比较这三个定义可以发现,尽管在表达方式上不尽相同,但三者对领悟内涵的理解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自己和自己的世界的新觉知”:《当事人行为系统》表达为“当事人以一种新的方式知觉自己和这个世界”,好的时刻表达为“在看待(认识和/或建构)自己和自己的世界的方式上表现出确实的改变”,而助益事件从联结的视角来看,表达为“看到和自我或人际关系中的自我的一些新的联结”。在此理解的基础上,不同界定分别强调了领悟的其他一些特点:如《当事人行为系统》认为领悟时会有“啊哈”的体验,这是强调顿悟的特点;而好的时刻强调领悟时会有情绪唤起,会表达这种感受,而且对个人生活意义重大。有研究者(Anastassios,Kieron,&Miriam Schereg 1996)用实证研究考察了《当事人行为系统》和好的时刻的两种界定在识别会谈中领悟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二者识别出的领悟基本相同,都是当事人有了一种新的清晰看待自己的方式,同时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好的时刻识别出的更多,另外,《当事人行为系统》是更“认知导向”的,而好的时刻是更“情感导向”的。
5 评析
对概念进行准确界定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后续测量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此为基础。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Hill等(2007)的界定――领悟是包含新联结的有意识的意义转变,基本上概括了领悟的实质,领悟是一种意义转变,这一转变中包含新的联结。但这样界定的领悟更像是一个没有情境限制的领悟概念,而我们在对心理***中的领悟进行界定时,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心理***的背景中,因此在界定时还应突出心理***中的领悟的特性。心理***中领悟的目的是让当事人更加理解自己,可能是认知上的、情绪上的,或者揉和了认知情绪的内心冲突的理解;领悟的实质是在意义系统中建立新的联结,联结可能是过去与现在,非理性信念与当前的困扰,等等;领悟的内容和方式依理论侧重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依据这些理解,笔者尝试对心理***中的领悟给出界定:当事人在***师的辅助下采取各种方式,对自己和自己的世界形成新的觉知,表现为在个人意义系统中建立新的联结。这一界定包括几层涵义:(1)获得领悟的方式可能有很多,依据理论取向的不同而不同;(2)领悟的目标是用新的方式理解自己和自己的世界;(3)领悟的实质是在个人意义系统中建立新联结;(4)“建立”新联结表明领悟是在意识层面上的加工。这样的界定是结合了前述理论对领悟实质的理解,和实证研究中对领悟的操作性定义,前半部分有助于指导研究中对领悟的识别,而后半部分是从理论角度出发的理解。但是,这个界定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定义,在实证研究中进行操作性定义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更为细化具体。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3
一、“体悟”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体悟”教学的内涵
体悟教学包括两方面:“体”和“悟”。体,有亲身实践或经历(某事)、体察、体会、体验的意思。体,强调践履,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感受。悟,既可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的动态过程,又可指通过亲身实践悟得的静态结果。体悟是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的认识理解活动,是思维、情感和行动三者的有机结合,它既是个体理性认识的方式,又是情感发展的方式,更是实践、行动的方式。因此,体悟既指一种行为过程,又指一种认识结果;既是道德学习的根本方式,又是道德学习的总体成果。
2.“体悟”教学的特点
(1)非理性思维。体悟强调的是对知识的一种升华,是主客观的合一,是内化到人言行举止中的德性。体悟式教学的成功靠的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感情对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任何殚思竭虑的理性分析都不可能收到最佳效果。
(2)不可重复性。由客观知识或理性的情感体系向德性的过渡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的过程,它超越了逻辑思维的框架,往往是在某种特定情境、偶然因素的触发之下出现的跳跃式的升华过程。因此,它的过程与科学认知相反,具有不可重复性。
(3)开放性。体悟不一定在有计划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当量的积累达到成熟之后,引发质变的情境或因素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甚至日常生活或社会中习以为常的事件也可能成为触发点。
(4)主动性。体悟之所以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是因为学习主体在学习中出现了学习行为的自我反思。其动力源来自某种感召:兴趣驱动、外在感召(如学习榜样)、学习主体的社会价值选择。
(5)实践性。体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不仅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更多的是知识、技能与人生理念的结合。体悟教学关注学习的意义:为何要学习这种知识?这是一种整体的学习,知识、技能成长的同时是文化生命的成长,是人生的成长。
(6)个体性。体悟教学强调学习的个体性,规范与标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重点围绕学习个体的人生成长展开。体悟式学习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习惯与适应,而且在自由自主的创造中实现内与外的沟通与平衡。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体悟”教学法应该是一次不错的尝试。经由体悟得来的道德知识最具生命力,对行为的影响力最深刻和持久。
二、“体悟”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实施策略
1.体悟教学法的一般操作程序
(1)体悟教学法在操作上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的体悟教学课后的体悟性作业
(2)以上三阶段又具体表现为以下九个操作步骤: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引导目标和内容提供信息、点拨指导、启发讲解学生研究、体验、感悟、领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成功巩固与应用反思与小结体悟性作业
2.“体悟”教学法在教学各阶段的实施技术
基于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体现的德育功能,运用体悟教学立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各阶段都要运用各种技术深化学生的体验,促发学生的感悟,促成学生德性的生长。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体悟教学注重学生体验和感悟,在教学中要为之创造条件。课前,可以通过几个具有实际研究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或独自探究,或合作发现,对学生的智慧提出挑战,引发探索行为。例如,在讲授“感受道德之美”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社会上、学校里“美”与“丑”的不同现象,或用相机记录,或用文字叙述,用心发现“美”。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更多样化,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现象自身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利用客观事实与学生原有知识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利用不同人物的见解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利用旧知识的局限性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利用学生典型的普遍错误创设问题情境,这些技术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通过老师的激情渲染与描绘,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营造特定的氛围,使其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指导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与人物相融合,思考各种道德问题。
(2)留出空白,引发学生思考。
“留空白”技术在文学作品、艺术雕塑、服装设计等方面运用得比较广泛,体悟教学中需要留出让学生领悟、感悟的时间,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好,会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思考、想象、猜测和创造。当然留空白与讲解启发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讲解启发得好,留空白时,学生才能研究明白,才能取得成功;只有留空白,才能使讲解和启发收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效果。“留白”要遍布课堂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如导入新课时、讲授重难点时、内容延伸时等不同阶段,使课堂教学更有节奏和旋律,师生双边活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
(3)平等对话,组织学生讨论。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生活的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世界繁华多变,无限的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心胸系于民生,世界风云、改革巨变等这些生活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是感悟的基础。要想自己不处于尴尬的写作盲态和阅读的苍白境地,就要投身于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一门是语言,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上册《望江南》一词中,通过***片展示:在河边的一座望江楼上,一个衣着光亮女子独自一个倚在城楼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眼睛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失望。让学生想象,说说这个女子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在看什么,如果在等人又等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等,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联想和谈论交流中感情词的意旨。
(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四、激发学生情感
皎然说,诗中有静,“非如松风不动,林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意中之远”。由此可见,入其境不需会其意,方能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
五、修改、正确使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
谈到修改和准确使用语言,古往今来很多佳话被人们传颂。从孔子“韦编三绝”读书境界到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精益求精;从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艰苦创作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功夫,无不被人津津乐道。为何人们如此重视修改和使用语言呢?正如唐李沂道:“文章‘能改则瑕可瑜,瓦砾可为珠玉’。”文章只有经过反复修改琢磨、润色提炼去疵病,方成佳作。一个人能对语言的使用进入到这么一个境界,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对语言的“悟性”,是感悟的升华。可见修改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会修改别人和自己的文章,他才能正确使用语言和运用语言,追求到“悟”的升华。
在教师的教学中,在学生的写作中,谁轻视修改,谁对语言的感悟程度就不会很深,谁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就不会很高。因为你不会修改、品味、使用语言,你就没有写作的基本能力,你就达不到,也体会不到语文的最高境界“悟”。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5
一、激情导入,在积极情感中体验和感悟
激情导入,就是在上课起始就注入丰满的情感因素,给整堂课定下积极情感的基调。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情感中引发体验和感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积极情感,从而引发出体验和感悟。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语言、语言表情和非语言表情,并借助于一定的情境,来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体验和感悟。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导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初一学生这个年龄段非常爱看的动画片《狮子王》的片断,并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为动画片配上画外音:当又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小狮子王辛巴在万兽欢呼声诞生了。小狮子王辛巴不但拥有过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迎接过最严峻的挑战,历尽了生与死,爱与恨,责任与使命的种种考验,最后终于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也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谛。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因生命而精彩的世界却是永恒的,珍惜生命,拥有生命的美丽,每一个生命都可以谱写生命的精彩和壮丽!在这样充满激情的课堂导入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之情,能不被激发出来吗?
二、自主探究,在***思考中体验和感悟
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探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面对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现实问题自主地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如教学八年级《成长也会有烦恼》,在探析成长中为什么会有烦恼时,我们在安排学生讨论交流前,留一段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同龄人的心声》,引导思考:你有过类似于这样的烦恼吗?为什么我们与父母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变得越来越疏远?造成两代人隔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越来越淡薄了,父母的一些做法越来越不能被我们接受了,还是自己越来越疏远父母了,越来越不愿与父母沟通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只有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思考,才会有真正的体验和感悟。这种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种对成长历程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要体会父母与我们冲突中所蕴含的爱心和期盼。
三、合作交流,在多维互动中体验和感悟
合作交流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最主要方式。合作交流的最简便形式便是我们最常用的分组讨论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最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一个讨论的主题或话题。有时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教材中现成的话题就是让学生讨论的最佳话题,我们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如;《两代人的对话》中在谈到“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时,教材列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1)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2)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是最好不过的。因为这两问题都来自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又都是似懂非懂,觉得这两种观点都对,又都不对,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很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听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想法的欲望。这两种观点又很有代表性,反映了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点,对这个问题讨论清楚了,如何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问题也就解决了。讨论交流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交流,这是讨论是否成功的关键。当然老师也要参与学生的讨论,还要注意讨论过程的调控。当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要给予期待暗示,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和提示,当讨论中出现双方观点僵持不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同存异,还要学会得理让人。学生的讨论越激烈,从中得到的体验和感悟就越是深刻。
四、巩固延伸,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是,课堂上的理解比较容易,但要真正掌握和巩固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许多课堂上获得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巩固。为此,我们要向课外延伸,注重学生的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悟。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的价值观的内化乃至人格的发展。引领学生参与生活和社会实践,不仅能形成课堂上得不到的自我体验和感悟,而且能强化课堂上的体验和感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实践任务。如:学习了“两代人的沟通”后,就要让学生运用课本上学到的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搞一次“我与父母说说悄悄话”的活动,主动地与父母去沟通。又如学完八年级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后,可以开展“让我做一天小当家”的活动。这一天从拖地、洗衣、烧饭、做菜等家务活,到待人接物的家庭人际交往,再到逛街、散步、健身等的家庭休闲活动,都让学生来做主。以学生为主家长配合来完成这一天的所有家务事。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悟,其实父母也不容易,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会对父母的体谅和理解,要比课堂上的学习深刻得多。
作者单位: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6
[关键词] 以境诱读 以读引读 以说带读 以练导读 以评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学习的体验和感悟都应在“读”中来完成,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基础,重视学习者的体验和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新课标也进一步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注重“以读为本”不但可以实现老师的轻松教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一、以读入境激趣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以语悟其情”的目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课前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出示一组美丽、神奇的肥皂泡***片,创设情境,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他们引入课文:孩子们,有这样一个小岛,那里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有美味的海鲜,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还是鸟的天下,你想不想去看看啊?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此时孩子们欣赏肥皂泡兴致正浓,于是老师“趁热打铁”直接学习课文描写肥皂泡富饶、美丽的部分。
二、以读引读
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有些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吹泡泡》一文,老师范读意境优美的句子“那一个个球儿,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它们轻轻地飞越同巅,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读感悟泡泡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可以通过教师读提示语或师生分角色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把握感情基调,从而在读中理解感悟。
三、说读交替
如《翠鸟》一课采用角色体会法,师生都变换了一下角色:学生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翠鸟,老师则变成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一直以来都是动物的人类好朋友。然后身为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的老师对可爱的“翠鸟”们进行采访:“翠鸟女士,你们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好听呢?给我们唱一首好吗?”“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叼鱼郎’,可见你们的叼鱼本领一定很高超了,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噢,你说你们本领高,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翠鸟先生,你的家在哪里?能不能去拜访一下?”一系列问题根据需要灵活穿插,有详有略,既把课文内容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又接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时,多读便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要求了,而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成了学生情感发展的必然需求了。采访结束后,老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做出总结:“非常感谢你们热情地接受我的采访,最后请问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要提吗?”这样,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朗读感悟,思考体会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细读感悟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悟语"的"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细读悟语"阶段的教学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等词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不扎实,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课文的过程,使分析架空,也就是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
五、体验的读。
有体验的读,就是指导小学生在阅读时能感受体验到阅读过程带来的愉悦和乐趣,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新世纪的阅读教学的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有体验的读,就是引向自“悟”,发展个性;就是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如教学《火烧云》中的一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哪一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有的认为“红”字用得特别好,有的认为是“火”字,有的认为是“烧”字。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烧”字。接着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烧”字让我们感觉颜色特别美;“烧”字让我们看出火烧云在变化;“烧”字让我们有天空的云从西到东移动的感觉;……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像,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六、以评品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以上“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做到了“多读自悟”,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扎实、高效,而且充满乐趣。更突出了当今教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7
感悟教学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感受、心灵感悟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强调自悟、感悟以及教师策略的运用。
一、感悟教学法的定义:
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我们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推之。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在此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能读懂的课文,学生并不能读懂其深刻含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激励学生仔细揣摩,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孔子云“导而弗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例如教学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我考虑的是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主体情趣,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感知,最深感受表达出来。但在设想教程时,我觉得有难度。《故都的秋》的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心境是二十年代人物的心境。作为现在的年青人要去体会那时人物的心情,恐怕很难产生共鸣。于是我作三步尝试:(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体情趣即“清、静、悲、凉”。(2)引导学生感"语"悟情。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皇城人海中一椽破屋,清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仰头看见的是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地;耳边是飞鸽的飞声,低头细数着槐树底一丝漏下的月光和破壁腰中蓝色牵牛花加上那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的陪衬。”让学生品味选段中的“破屋”“破壁”“疏落”“秋草”,悲凉秋意早上心头。特别是文中一段"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上去即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学生体味眼前所描绘的景物,引发心中皆有的感情,他们便心领神会,觉得无比真切,无比自然。(3)引导学生感文悟情。“文”即作品的整体。感“语”是作品的局部阅读,但更应注重的是整体阅读。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感觉并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再以《故都的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可以从表现手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但都离不开内容。任何孤立的理解都没多大的意义。前面我谈到的利用《故都的秋》的语言悟情,但离开作品的整体,所悟的情则显得淡然。如果把文中的议论抒情一段与借景抒情一段综合起来理解,使学生感悟更深刻。因为作者在议论抒情一段中强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古今中外文学人士,尤其是诗人都有着共同的感受即“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作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强调秋给人的悲凉感受。学生读之,仿佛自己的某些感触也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郁达夫先生创设的“清、静、悲、凉”的意境,理解作者特有的苦闷、阴郁、落寞的心情。
三、感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策略(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
策略(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8
感 悟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数学学习上的感悟,侧重有感而悟,重在感不在悟,即在心中感觉、感知、感受到了,似悟非悟,到底悟到多少并不重要,能不能把悟到的知识描述出来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感知到。
有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形》时,设计了如下环节:在钉子板上围出已经认识的几种***形。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围成了圆形?能不能围成圆形?”学生想法不一,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结果发现没有人能够围成圆形。在实际教学时,会有同学提出疑问,如果板上的钉子多一些,围成的***形就圆了很多,所以有可能围成圆。笔者认为此时合理的做法是避免让学生讨论能不能围成圆,而应该根据***形的特征进行讨论,围成圆的线是“弯弯”的,没有角,而在钉子板上无论怎样围,都会产生角,引导学生感受圆和另外三个***形的差异,体会圆是曲线***形,另外三个***形是直边***形。此时教学要从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出发,只要能够让学生感觉、感受、感知到圆的一些特征,以及不能围成圆即可,这样便达成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的教学目标。
省 悟
“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只需感悟,而应根据学习内容目标的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让学生在经历反复探究、多次验证,不断思索完善之后,幡然醒悟,悟得真知。“省悟”一词首先强调的是“省”,而后“悟”,之所以用“省”不用“醒”,笔者以为“省”更突出的是对学习的反思,是一种元认知能力。
在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100、200、300、400……900分别乘1到9共81道算式。
师:这些算式积的末尾为什么有的是2个0,有的是3个0?
生1:这是因为百位上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得到了整十数,再在后面添上2个0,就变成了3个0。
师:哪些算式积的末尾有3个0?
学生指出200、400、600、800分别乘5,以及500分别乘2、4、6、8,共8道算式,教师用有色字体标出。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只要整百数百位上的数和一位数中有一个是5,另一个是双数,就一定会出现3个0。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的算式结果却一样。比如200乘7和700乘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生3:200乘7先算2乘7是14,700乘2先算7乘2也得14,所以结果一样。
生4:我觉得700乘2和200乘7运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二七十四。
师:还有哪些算式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学生举出很多例子)你能说说整百数乘一位数应该怎么算?
生5:整百数乘一位数其实就是用乘法口诀先算,再在末尾添上2个0。
师:看起来陌生的知识,原来就是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根据一句乘法口诀你能想到哪几道算式?(多媒体出示:×=2400)
上面的教学在反复问答中引导学生“省悟”,最终获得最简洁的计算方法,重新回到知识的原点——乘法口诀,这种“悟”的体验能让学生“悟”出知识从哪里来。省悟让学生悟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规律,更重要的是一种反思性学习方式。
领 悟
领悟,就是体会、解悟。领悟相比而言则悟得更深刻、更清晰、更全面。“领悟”还有先“领”后“悟”之意,即强调教师在关键时刻的引领作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是由点线面体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渐悟”的过程。
以下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视频出示标有自然数的数轴)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一读这些数1、2、3……4、5、6、7(教师整体节奏一致,只在3到4之间作了较长停顿)
师:听了老师读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老师在读到3和4的时候中间停了一段时间。
师:你们能想象老师停下来做了什么呢?
生2:老师在读其他的数?
生3:我觉得老师是在读3.1、3.2……
师:你认为老师一直读到多少才读4的呢?
生3:从3.1、3.2……一直读到3.9后才读4。
师:过去我们以为3和4是紧挨着的,现在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4:我发现3和4之间还有许多小数。
在学生初步建构小数概念后,如何沟通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联系,教材是通过“想想做做”第五题的数轴来实现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填写前安排一个读数的环节,通过节奏的变化,让学生去听、去想、去悟,对两个自然数之间进行“填充”,这种“填充”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知识构建过程中的空白进行“填充”,在原先的知识系统中融入小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丰盈”,实现将已知推向未知和未知推向已知的往复认识运动。这就是教师“领”的作用,在教师的巧妙预设下,学生在经历这样一个探索、想象过程后,领悟到的肯定比直接填写数轴获得的认识要深刻得多,构建知识体系不是教给学生知识体系,而应该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得的。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9
一、引导学生用***画展现阅读感悟
色彩缤纷的***画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欢的,因为它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段学生思维的特点。***画既生动又具体,胜于优美的词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恰当地使用***画,对教学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在阅读中,我们的孩子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内心有感受有想法,但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时用语言表达的却不是自己确切的感受和想法。这时,***画以它的直观性弥补了这一不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画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是语言表达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在教学《小河与青草》第一自然段时,抓住“弯弯的”“长满”等词语,我设计了“画一画”这个环节,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在孩子们的合作下,黑板上的画真是越来越美:弯弯的小河快活地流淌着,岸边的小草开心地依偎着小河。孩子们通过自己读书,画出了美丽的***画。我不由得惊叹:孩子们真会读书。接下来的朗读,他们把小河读得更弯更美了,把小草读得更多更青了。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理解、加工的过程。画画可能是他们最直接和最轻松的表达方式,作画的过程是他们感悟进一步加深的过程,这样他们朗读就更有感情了。
二、引导学生用音乐诠释阅读感悟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倾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音乐,不仅是引入“美”的过程,更是一个诠释“情”的过程。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指出:“幻想才是直接与音乐美有关的机能。”学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感悟,体会到课文中的那份情、那份景,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把情感诠释出来。在音乐中,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大海睡了》一课学完后,孩子们深深地被大海那份宁静和恬淡所陶醉了。孩子们在读中描绘着蓝蓝的夜空挂着弯弯的月儿,闪着亮亮的星星,下面是静静的大海,大海睡得好香啊!只是读似乎那份静、那份美还渲染得不够。我思考如何让孩子们用音乐把那份感悟诠释得更加美。孩子们各抒己见,他们已完全感受到了那份意境,品出了不同的味道。语文是内在素养的体现,音乐能把人内在的情感、能力、知识表现出来,是表现艺术。从感受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和音乐是共通的。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鉴别欣赏,将此时他们内心的感受更好地表达出来。
三、引导学生用表演演绎阅读感悟
表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在课堂上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亲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让他们在切实的“做”中成为学习语文真正的主人。笔者在执教《蚂蚁和蝈蝈》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指名读)谁来做个“背”的动作?谁来做个“拉”的动作?现在你就是一只蚂蚁,背着一袋粮食,费劲吗?这么热的天,累吗?(表演:腰都直不起来了……)热得怎么样了?(表演: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擦着汗……)
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了蚂蚁搬粮食很辛苦。接着,我又说:“谁能通过读让人看出蚂蚁搬粮食很辛苦?加上动作读就更好了!”(指名表演读)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篇10
一、在课堂中如何去落实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法:
(一)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
(四)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在实践中采取三种方法进行巩固训练
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一)自悟语感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语自得。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与联想,将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二)导俗语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三)迁移表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最现实的人生感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