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郑振铎阅读10篇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1

教学就是要创设一个“超链接型课堂”,引导学生把薄薄的书读“厚”。“超链接型课堂”,就是利用因特网上“超级链接”的特性,立足文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引“活水”入“塘”,展开联想并迅速寻找与主题或课文相关联的知识(资料),进而在互文性背景下多角度地分析课文文体的一种阅读教学新形式。“活水”,即与文体有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塘”,即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那么,我们该如何“链接”,引入“活水”呢?

一、把握时机,引入“活水”

(一)链接在理解困难处

小学生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难以理解文本内容,难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时,需要新的外来知识做脚手架,搭建起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的通道。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引导学生从“一夜的工作”看***“一生的工作”这一环节时,因为学生对***的生活不了解,而文中也只是简略地写“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教师可趁机链接一段***身边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关于***的工作记录:“1974年7月26日,下午三时起床,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晚上陪餐,晚十时***治局会议,晨二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晨七时办公,中午十二时去郊外迎接本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二时休息。”

阅读了这段简单的文字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发现: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第一句写“下午三时起床”,最后一句写“下午二时休息”,这中间仅仅隔了一个小时而已。从中可以看出从起床到休息的这段时间,都在开会或者接见外宾,他没有在中间休息过。

(二)链接在文本曲解处

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往往会对蔺相如敬佩有加,而对廉颇产生曲解,认为廉颇很孤傲,瞧不起人,没有能耐。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廉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等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教师再指出:“同学们很会读书,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体会得很到位。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是这样介绍廉颇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有效引用原著中的语言,与课文对照阅读,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二、适度延伸,拓宽课堂信息

(一)链接原文

编者在将某些文章编为教材时,会对原文的字、句及段落结构进行一些增删改动。在教学中,将课文与原文、剧本及其他版本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辨改动的原因及好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燕子》时,教师可引领学生与燕子齐飞,领略美丽的春光后,进行了扩读延伸:先是了解作者郑振铎(出示作者相关资料);然后分发《燕子》的全文《海燕》,引领学生进行补充阅读;最后交流扩读后的燕子带来的新印象。《燕子》一课选自郑振铎旅游途中所写的散文《海燕》,作者看到勇敢的海燕时,想起了家乡活泼的燕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去品味这一份情,更能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在这样的学习中,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伴随“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一直萦绕在学生的心间。学生阅读《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作者那浓浓的爱国情一定会使学生再次回忆起那份幽幽的思乡情。

(二)链接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老师可在课文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呈现出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相同主题的材料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和整合,使信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顺利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2

一等奖 20名(免费中原游)

云南: 叶丽珍王瑞丽陕西: 刘琴

内蒙古: 何秀琴王钰琴福建: 易清花

贵州: 陈家慧胡丽黑龙江: 张春燕

四川: 廖晓蓉黄瑛辽宁: 钟杰

河北: 李燕李瑞雪王卫华李学***

广西: 何明珍黄萍李红艳栗丽

二等奖 150名(各奖现金200元)

广东: 黄桂莲尚士滔黑龙江: 关英杰张艳茹

福建: 郑茵茵卢惠芳

江西: 蒯燕廖梦贤

北京市: 黎轶玮费雯张翼飞重庆市:徐光平

吉林: 赵淑兰徐艳华田秀华青海:赵淑贞

陕西: 白亚玲陈文香张兰巧安徽:张晓红

浙江: 朱红娟林爱英陈建青

湖北: 孙琼林王继超唐玉荣

山西: 李志芳王小芸魏红梅李见芳

内蒙古: 杨玉梅牛淑琴王千里冯占阳

四川: 李雅妮陈家秀石俊玲陶然

江苏: 陈建国陈小梅张静拾雪梅

***: 孙献灵骆丽萍李春香王馥英

云南: 李国祥高坪凌莉张正兰张兴仙

河北: 刘家林刘福珍户娜娜刘青吴玉梅

辽宁: 郭文媛王淑荣张淑华李明侠尹淑娟

甘肃: ***明张世虎李新民李明辉

湖南: 钟映平郭俞彤张小萍周学***李维华陈慧

山东: 宋临芝张清华周玲郑婧崔艳琴王宏

贵州: 付菊玲刘菲崔庆玉王正美向兴英张泽全

广西: 冯志峰宁富兰农丽冰全敏秋花翠英陶凤燕

河南: 王玉平李璞齐水清张秋萍张秀丛王敏黄艳芳

周行尚晓芳刘彬刘光铎刘建民闫娟段秋玲

牛新丽米爱荣苏志师晓***安彩霞李坡郭雯静

李晓珂杨豪郑亚慧吕洁敏段春芳段应东田永昌

张世斌郭新颖史亚丽郭福水杨凤立万金龙胡广锋

郝苏红朱留洋仝卫***台少鹏张亚萍弋雪山闫素娟

王连娟吴继昌杨范家景宏敏冯秀琴宋文忠张彩霞

左保华高宇飞张成贵张升宝崔小苹高翔韩义会

高文娟贾磊魏海云胡秀芳荆爱琴

三等奖 300名(各奖全年合订本一本)

黑龙江: 刘洪根牟家宝刘***芝冯亚珍薛庆文姚巍

北京市: 耿志泉益建春牛星娜金桂霞

福建: 魏凤山徐秀美王水儿

吉林: 李昕武杨志赵忠义付桂芹牛万喜

安徽: 吕莉汪森德周晓萍汪志彬

陕西: 孙宝爱黎志真杜丽荣崔志旺王宏伟高彩霞

浙江: 焦美华范法根金淑英俞仙朵金国华沈地春

湖北: 张文娟章永华柯芳方瑞如

江西: 李秀兰张牡英黄雯龚玉珍陶振华

山西: 李引荣纪玉琴任青海林栋平

内蒙古: 张国兰成学兰冀宝新包凌艳谈春英

江苏: 张玲玲成玉英姚天云黄仁杰郑永顺罗丽静

***: 窦雪梅王德芬高玉秋杨德才姜尧

宁夏: 张彩梅重庆: 陈正会

四川: 张大荣胡晓荣魏常杨杨天英王方清张洁如

郭敏海南: 刘文清

云南: 纪世昌王自明杨永春杨春凤李秀书李国艇

马占梅天津: 张云彩

河北: 张绍志王志生车振雨王宝珠张存英魏红英

张书贞郑衡广东: 李英华魏海荣

贵州: 陈鑫何皓吴昊杨丽华李远杰叶红

曾维王龙会

辽宁: 王博张廷娥王素坤解云厚马树元韩立红

韩静深王家香张志国

甘肃: 刘广才常民朱海睿王晓萍张峰玉赵汝

湖南: 张瑜珍孙三元霍明孙昌礼王茂欧春燕

颜海连徐君梦

山东: 李纯梅辛振元赵志敏王淑芬赵清江司庆梅孙洪强周桂泉

广西: 凤燕斌谭达坤黄时苍林惠庄龙素君荣素华

河南: 宋怀贞陈俊华张建萍李清平魏伟伟李晓梅张红

邹改云杨明月李琳殷艳霞季素敏杨林李万***

郭正明高凤彩吕爱***周珍孙伟张花梅李平

郭庆芝李春峰张师荣张力正牛顺平黄玉峰王秀英

刘斐谷书敏付武魁郭敬娥王淑平杨子亮杨光通

白年寿王丽娜张海燕师启同王梅珍冯莹马爱荣

孙玉琴曹秀兰赵新艳王玉巧陈秀辉冯万中范水芯

查广建尹江春邹西运王万枝陈福贵邹菲张汉芳

王***刘东立张艳霞江克李亚辉姚克明卜媛春

张保福武冰兰芦山蔡改云冯金伟王俊雅禹保琴

常素梅李爱英武贺力李苏邦崔荣峰王有山杜恒

张芬荣代月梅杨顺旗曹电红张梅英张恒美翟豫生

申桂梅李景洲孙志华杨霄王培芝李秀晶刘宝凤

陈红卫左东红李国胜马乐乐吴玉苹韩桂张成莲

侯晓华高银花王乐琦郑保然史守云王世良赵婉

杨朴安刘素琴韩彦周张大芬孙凡娥王淑波孔卫梅

王红霞王金明张素想晁宪敏李丛鸽张春林张爱景

牛新丽干兆伟杨睿锋耿秀富李建婕张红英王丽香

陈三虎宁克廷刘天训胡士金高玉秀王世荷孟勤凤

潘中玉刘海燕李丽周振华李新法樊天勤杨玉彩

崔舰伟李麦贵赵媛啦郝文霞张福基梁正显蔺云霞

李秀兰郭媛媛段国玉姜永青杨清林于宏宇李玉先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3

一、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1.晚清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胡从经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始于晚清时期。但由于这一时期人民大众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压迫束缚,因而儿童文学只是零散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对西方儿童文学作品的编译,几乎没有自主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1)选材:学者李丽曾对晚清时期儿童文学译作的数量做过一个统计。据她统计,在晚清总共只有120部儿童文学的译作,从事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也只有寥寥59人。在如此小面积的范围内对儿童文学进行翻译活动,选材自然十分局限。这一时期主要以科幻类的儿童文学小说为译介对象,其中尤以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和日本作家押川春浪的儿童小说译介得最多。除此以外,对诸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西方各国的童话著作也有所译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晚清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之中,且受到西方列强的残忍压迫。因此,这一时期的译者在选择译介对象时更加倾向于内容积极向上,能激励儿童奋发***强的儿童文学作品。(2)翻译方法:由于晚清时期,中国整个翻译事业还十分脆弱,能从事翻译事业的专业人员十分稀缺。因此,就宏观而言,晚清时期中国的翻译方法与理论还尚未成熟。而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自然也会受到这一大背景的影响。同时,受“成人本位”儿童观的影响,为达到启蒙、鼓励、教化儿童的目的,译者常常随意删减原文内容,且在文中随意添加自己的评注,将译文都注入爱国主义情怀。事实上,这一时期,译者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实则只能称之为编译。(3)翻译语言与风格:晚清时期,士大夫、文人大都崇尚文言文,章回小说在晚清时期也十分流行。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作大都是章回小说的形式结构,语言多是文言文。自然,译作的语言也就十分古板,毫无童趣可言。而受晚清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作的风格大都励志向上、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晚清时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只能算是中国儿童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初探。因为,在翻译的选材上单一局限;翻译方法上过于活译,以至于根本没有产生适合于儿童文学翻译的有效方法;在翻译的语言和风格上都尚未做到忠实于原作。

1.2.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通常被视作中国儿童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由于,和新文化运动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以及对人性与思想的***,儿童文学翻译事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1)选材:由于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译者逐渐认识和确立了儿童是***的个体。因此,由“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替代了晚清时期的“成人本位”的观点。因而,这一时期的选材十分丰富多样。学者秦弓曾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体裁多样化的选择,做出过如下的评价:“五四时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秦弓,2004)。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译者开始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儿童的阅读需要,而选择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翻译。选材更加贴近儿童的喜好,而非以成人的喜好进行选材。(2)翻译方法:为充分尊重原著和保留原文中的童趣,译者开始逐渐由随意增删的过分活译转向忠实于原作的直译。当然,除直译之外,偶也有译者采用译述也称重述的方法进行翻译。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郑振铎就偏爱译述这种翻译方法,他对此给予了以下定义:“所谓重述,不是直译,而是译述,比意译还要通俗、口语化还有一些创作成分。”(郑振铎,1925)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作,除文字之外,译者还在书中增加了插画,以此适合儿童的阅读习惯。(3)翻译语言与风格:由于五四时期,有识之士对白话文的倡导,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作的语言已完全由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语言也更加丰富生动。译作风格也活泼生动,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标点符号在译作中开始被使用,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被广泛的使用于译作之中,大大地增加了译作的童趣。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可谓是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步入正轨的阶段。儿童文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被真正的认识和接受。无论实在选材还是翻译方法亦或是翻译语言与风格上,这一时期的译作相较于晚清时期发展十分迅猛。

1.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儿童文学翻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暂被搁置一边。类似于晚晴时期,译者将儿童文学的译作注入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介数量在五四时期的基础上持续上升,翻译方法也更加成熟。同时,受译介国外儿童文学著作的影响,中国已有学者在这一时期开始自主创作本国的儿童文学著作。(1)选材:学者文***和王晨爽曾对抗战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作的数量做过一个统计。据他们统计,在抗战时期中国总共有369篇儿童文学译作,其中苏联的儿童文学译作最多,童话是被译介得做多的体裁,译者约为195人。之所以苏联儿童文学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被译介最多,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密不可分。当时,中国无产阶级异***突起,众多知识分子也多是共产主义人士,向苏联这一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则是必然。因此,自然而然译介苏联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最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时期,因此译者倾向于选择***治性较强或爱国主义明显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这一点上,可谓与晚清时期略有相似。(2)翻译方法:受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翻译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译述(重述)的翻译方法。翻译方法更加系统全面。同时,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众多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如:郑振铎、沈冰燕、鲁迅、周作人、鲁兵等。值得一提的是,插画在儿童文学译作中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据文***和王晨爽统计,这一时期总共有43.6%的儿童文学译作附有插***。这也体现了,儿童文学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3)翻译语言与风格:因为翻译方法的趋于完善和成熟,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也更加忠实于原作,语言文字都更加倾向于儿童的喜好。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儿童文学的译者在这一时期就背负着传递爱国主义和促进***胜利的历史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作翻译风格上最大的特点则是具有强烈的***治色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儿童文学翻译虽将“儿童本位”观稍稍搁置一边,译作也带有某些***治色彩,但是在译作数量,译作质量和译者人数方面仍是不可小觑。因此,这一时期仍可算作是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史上另一次发展高潮。

1.4.改革开放以来的儿童文学改革开放至今的儿童文学翻译则是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史上的最大的一次发展高潮。由于***府的支持,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等因素,儿童文学翻译在这一时期可谓是百花齐放。(1)选材:这一时期,由于国内外整体环境的稳定,以及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儿童文学不再只以书面的形式呈现,许多儿童动画,儿童音乐等竞相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因此,译者在选材方面更加多元化。(2)翻译方法:由于选材的多元化,因此翻译的体裁同样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同时,由于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对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方法也层出不穷。如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后殖民主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社会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视角出发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研究。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方法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3)翻译语言与风格:这一时期,“儿童本位”的儿童观被正式确立,翻译的方法众多且系统。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更加贴近儿童的阅读能力,风格也偏向儿童的喜好。童真和童趣在这一时期的翻译语言和风格中得到了极大的保留和体现。改革开放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可谓是中国至今为止儿童文学翻译史上的最大的一次发展高潮。不仅因为这一时期的译介数量之庞大,更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翻译方法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语言和风格不仅忠实于原作,更为主要的是童真和童趣的极大保留。最为突出的一点则是“儿童本位”观的证实确立。

二、结语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4

在与原著进行对比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让原著过多地消耗你的课堂时间,本末倒置,要让原著为自己所用,恰到好处地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

一、 萃取精华,丰富文本

课例:《三打白骨精》

苏教版第十二册《三打白骨精》原文开头说道: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文中的“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在《西游记》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这一段摘录自《西游记》的文字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一读。六年级学生虽然不能很好地翻译这段文字,却早已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那份“妖气”,为下文白骨精的出现做了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这段补充的文字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这段景物描写为下文白骨精出现所营造的氛围,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西游记》的魅力不仅仅在情节设计上,语言文字的精彩也是值得他们细细品味的。这样的课堂补充为他们今后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进行了铺垫。

二、 古今对照,潜移默化

课例:《螳螂捕蝉》

苏教版第十二册《螳螂捕蝉》一文中这样描述少年讲述给吴王的故事: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故事娓娓道来,清楚明了。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我却给了他们一点小小的难度。我告诉他们,这个故事非常有名,而古人将这个故事说得简洁明了,我们一同来读读文言版的《螳螂捕蝉》。于是,我出示原文,并加上注释: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能轻松地读懂这段文言文。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言的简练与精准。这样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将文言文的学习渗透进课堂,让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渐渐亲切起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把语文还给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说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我们的很多文章都出自古文,适当地为孩子们进行拓展,有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拔苗助长》《鹬蚌相争》这样的寓言阅读,也是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对照阅读。

三、 设疑问难,激趣导读

课例:《林冲棒打洪教头》

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学习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林冲处处对蛮横无理的洪教头忍让,为何后来却能大胆地施展武艺,把那洪教头打得灰溜溜而逃?课文中有这样一句:

“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这句话交代了林冲有所顾虑的原因,那为什么后来没有了顾虑呢?学生阅读文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

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其实,这一句话并不能真正打消林冲的顾虑。其实,原著中的一些片段生动地呈现了林冲心理的变化。这时,呈现原著片段,让学生阅读。学生们从这些地方看到了林冲逐渐打消顾虑的过程:

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我若一棒打翻了他,柴大官人面上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

由于柴进强调了洪教头也才来不久,其实就是暗示林冲,自己与他并无多少交情,不必顾忌,所以林冲才能放下心来,才会出现后面要求谢了枷锁比试的情节。否则,林冲一定委曲求全。

原著中还有一段:

柴进乃道:“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还赢的,便将此银子去。”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

林冲看明白了柴进的心意,才会使出本领,把洪教头打得灰溜溜。于是才会有了前后不一样的表现。

将删改课文和原著两相对比,显而易见的是篇幅长的原著容易学习和理解,因为它有具体的情景,有鲜明的性格、幽默的情趣、可把握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5―6年级阅读要求提出“利用***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性格,更激发了他们去阅读原著的兴趣。

谢尔福德曾提出生命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每一个儿童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内容,其学习的承受力和耐受度是有限的,超多或者达不到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处在耐受可允许的范围,则最适合儿童的发展。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并非所有名著选段都适合与原文进行对比式阅读教学。例如三年级的课文《燕子》。课文选自郑振铎的《海燕》。选段侧重表现了燕子的形态与动态,准确规范的语言,清晰明了的结构,仔细入微的观察是孩子们学习语言,进行写作的范本。这大概也是编者选择这段文字的初衷。但是,如果,教师不顾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将《海燕》的原文引入课堂,且不说文章借写燕子来抒发爱恋故国故土的深厚感情,寄寓作者一定要返回故国的期望和信念,就是作者的语言恐怕也是孩子们很难理解和接受的。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5

历史观、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吴怀祺(7)

春秋公羊“三世说”:独树一帜的历史哲学陈其泰(11)

经史尊卑论三题汪高鑫(14)

刘知几史学批评的特点周文玖(24)

张昭远与五代史籍张明华(34)

关于《新唐书》的书法问题刘丽 张剑光(41)

论清代史馆修史、幕府修史及私家修史的互动王记录(48)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56)

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冯峰(57)

稿约(67)

现代口述史的产生及相关几个概念的辨析朱志敏(68)

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以王桧林主编的北京师范大学版《中国现代史》教材为例张皓(75)

论李维的历史编纂观王悦(85)

自下而上:罗伯特·达恩顿的法国启蒙运动研究庞冠群(93)

刘桂生教授访谈录李帆 曲洪波(101)

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读其文,想见其为人金冲及(107)

学风与育人龚书铎(109)

《来往书信选》也是一部历史张振鹍(110)

刘大年与史学界“五老”周秋光(111)

非则言非,是则言是的实事求是精神黄仁国(113)

章学诚《释通》与《答客问》写作时间考订梁继红(115)

读者·作者·编者(118)

汉代天地之祭与阴阳五行学说——读《汉书·郊祀志》偶得程曦(119)

徐陵引姚察为史佐不在永定初——读《陈书·姚察传》札记牛润珍(123)

《伊洛渊源录》可补正史之阙举证戴扬本(125)

笔谈:人类精神的觉醒——从“三代”反思看历史意识的觉醒刘家和(1)

人类精神觉醒研究三题晁福林(6)

略说考察人的精神觉醒问题所应有的历史文化视野杨适(9)

罗马精神觉醒的***治表现杨共乐(13)

从变与常看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蒋重跃(16)

《吴越春秋》说略许殿才(18)

北朝民族史撰述的发展王志刚(24)

“经世”意识与南宋川陕边防史地类文献何玉红(30)

章学诚“史意”说对文化史研究的启示何晓明(37)

《文史通义》中的比较方法廉敏(45)

乾嘉考据学派对20世纪新历史考据学的影响施兴和 房列曙(51)

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与徐文珊的《历史教育论》尤学工(58)

中国现代史家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史学实践徐国利 陈永霞(66)

读者·作者·编者(65)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109)

稿约(116)

白寿彝主编六卷本《中国史学史》出版(73)

全球史、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传统史学思维——记第13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吴铮强(124)

雅斯贝斯的世界历史纲要与文化研究的历史视野王晓兴 易志刚(74)

王敦书教授谈治史王敦书(84)

略论《唐六典》的编纂特色徐适端(90)

毕仲衍《中书备对》目录的发现及其意义马玉臣(98)

论焦竑《献征录》的史料价值展龙(110)

傅维鳞《明书》考误武玉梅(117)

谈《十七史商榷》之“商榷”刘玲(120)

笔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研究民族精神应当以***的十六大的概括为指导郑师渠(1)

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三点想法刘家和(2)

传统史学与民族精神吴怀祺(3)

深入探讨民族精神的提升和发展陈其泰(4)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关系的思考史革新(5)

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朱志敏(6)

求真与致用:构筑民族精神的努力向燕南(7)

民族精神研究必须具有时代感与历史感汪高鑫(7)

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两点思考李帆(8)

民族精神是自强不息的民族主旋律张越(9)

以民族大业为重,共同抗日御侮——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思考张皓(10)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历史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张昭***(11)

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交往与学术周文玖(12)

河山指点文字扬,学侣共进情谊长——论史念海先生与白寿彝先生的学术交往李令福(20)

熊铁基教授访谈录赵国华(32)

略谈魏晋的杂传仇鹿鸣(38)

章学诚与《四库全书》陈晓华(44)

关于姚永朴《史学研究法》的认识董根明(52)

“探根”现象与彝族史学的社会功能东人达(57)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37)

读者·作者·编者(56)

稿约(78)

《史学史研究》2005年总目(79)

近五十年来韩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评李润和(63)

理论与方法: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学术研讨会综述向燕南 李峰(75)

多学科研究与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朱志敏 刘俐娜(1)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25)

稿约(52)

仓修良教授访谈录鲍永***(12)

《汉书》与《周易》郑万耕(18)

朱熹理学与元初的正统论王建美(26)

学术、学风与黄宗羲吕留良关系之新解陈居渊(32)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宋代佛教史学曹刚华(37)

宋代《日历》纂修考王盛恩(44)

《诸司职掌》与明代会典的纂修鞠明库(53)

傅维鳞《明书》的编纂与流传武玉梅(58)

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章永俊(65)

夏燮《粤氛纪事》的史料价值欧阳跃峰(73)

《集古录》成书考王宏生(77)

从二分到跨文化比较——西方的中西历史及史学比较述论刘林海(1)

论霍布斯鲍姆的史学思想吴汉全(8)

廖学盛先生访谈录易宁 刘建民(15)

民族精神研究与史学理论的思考江琳(21)

宋代碑刻与史籍的若干问题游彪(29)

崔述的史考与史识罗炳良(37)

易学与社会兴衰论——以严复译《天演论》文本解读为中心王天根(47)

关于***历史观的若干问题徐光寿(55)

读者·作者·编者(28)

稿约(75)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80)

《新安志》续修钩沉肖建新(62)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6

在大家眼里鸬鹚是一种普通鸟,既无鲜艳的羽毛,也无动听的鸣叫。其实,鸬鹚是中国名鸟,文化背景极深,影响多个朝代,新石器时代出土有鸬鹚艺术品,考古发现西周时期鸬鹚衔鱼玉饰多枚。《中国农业考古***录》就收录鸬鹚捕鱼画像石资料。现代文学家郑振铎先生的《鸬鹚》美文,更是家喻户晓,被编入浙江省小学教科书。

鸬鹚,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是鹈形目,鸬鹚科1属,种类达30种。鸬鹚比鸭狭长,成年体长1.1~1.2米,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鸬鹚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白点。野生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呈直线前进。鸬鹚性不畏人,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树上,或沼泽低地的矮树上营巢。除迁徙时外,一般不离开水域,主要以鱼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善于潜入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鸬鹚种类丰富,有普通鸬鹚、斑头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的江河湖海中,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常见。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加拉帕哥斯鸬鹚和亚非两洲的大鸬鹚是两个最大的品种。

鸬鹚捕鱼方法独特。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沙底的水域,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看不清猎物,它借助敏锐的听觉百发百中。捕到猎物后,鸬鹚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

历史上,很早就有人开始驯养鸬鹚,并用它们捕鱼。在南方水乡,渔民外出捕鱼时常带上驯化好的鸬鹚。它们整齐地站在船头,各自脖子上都被系上绳子。当渔民发现水中有鱼时,便把鸬鹚赶入水中。由于脖子上系着绳子,鸬鹚捕到鱼也无法吞咽下去,只好叼着返回船边。主人把鱼取下后,鸬鹚再次下潜去捕鱼。遇到大鱼时,几只鸬鹚会合力捕捉。它们有的啄鱼眼,有的咬鱼尾、有的叼鱼鳍,配合得非常默契。待捕鱼结束,主人解下绳子,把准备好的小鱼赏给它们吃。这种捕鱼方式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效。

鸬鹚还是古代美满婚姻的象征。结伴的鸬鹚,从营巢孵卵到哺育幼雏,都共同进行,和睦相处,相互体贴。大家熟悉的《诗经》中第一首诗:“关关雎***,在河之洲”,有学者认为诗中“雎***”就是鸬鹚。当然,不管雎***是不是鸬鹚,鸬鹚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足可代表美好的婚姻。

唐宋元明清赞写鸬鹚的诗词曲赋不计其数。唐代,诗圣杜甫《春水生二绝》中“鸬鹚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田舍》中“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诗仙李白在《襄阳歌》也有“鸬鹚杓,鹦鹉杯”的诗句。白居易《池鹤二首》“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东G忆汝处,闲卧对鸬鹚”,王昌龄《万岁楼》“猿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都是名家对鸬鹚赞美佳句。据文献记载,宋代一只鸬鹚捕鱼月收入12千钱,加之三石麦谷,有养活数口之家之能。宋代苏轼《新滩》“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开始,黄庭坚“石似江沧落日明,鸬鹚乌鹊满沙汀”“鸬鹚西照处,相并晒渔蓑”,南宋陆游的《晚泊松滋渡口》“小滩拍拍鸬鹚飞,深竹萧萧杜宇悲”、《野堂》“更喜鸬鹚来渐熟,一溪烟水与中分”、《家园小酌》“满林春笋生无数,竟日鸬鹚来百回”和《看花》“鸬鹚闲似我,日暮立清滩”,均可看出陆游是既写又喜欢鸬鹚的行家。元代张可久《霜角・渔梁送客》“一片鸬鹚西照,樯燕语、柳丝结”;明代袁宏道《棹歌行》“江深得鱼难,鸬鹚充糕G”;清查慎行《青溪口号》“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日暮并舟w,鸬鹚方晒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比翼鸳鸯举棹回,双飞蝴蝶遇风开。生憎湖上鸬鹚鸟,百遍鱼梁晒翅来”,可见鸬鹚早已融入古代文人甚至普通人家的生活。

鸬鹚影响范围还遍及其他文化领域。比如酒文化中有“鸬鹚酒”之说,即指用鸬鹚杓所斟之酒。“鸬鹚杓”是刻为鸬鹚形的酒杓。河南省偃师市杏园的一座唐墓中曾出土一个鸬鹚杓,腹呈八瓣状,柄首似鸬鹚头。古代这种讲究的饮酒文化引来诸如上述文人墨客对鸬鹚酒的大量描写。李时珍《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鸬鹚涎具有化痰镇咳的作用;而在《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更是专门有鸬鹚涎丸一方,主治小儿百日咳,其主材便是鸬鹚涎。

有关鸬鹚的词语也较多且追寻久远。明学家耿定向《权子杂俎》“群啄鱼”,作为初中阅读指导教材影响几代人。“群啄鱼”就成为“自以为是、不善于观察和经验主义”的代名词了。此外,语出《续资治通鉴》的“鸬鹚句(gòu)当”指利用他人掠取东西而归为己有的事。洪深《申屠氏》中的“鸬鹚笑”,比喻一种自鸣得意的奸笑。

在当代,鸬鹚艺术作品依旧繁多。教科书有郑振铎《鸬鹚》名篇,绘画有李苦禅《鸬鹚》《荷塘鸬鹚》等以鸬鹚入画的很多作品,其中《荷塘鸬鹚》画作2010年在辽宁拍卖成交价560万元。徐悲鸿、吴冠中等许多大家也有以鸬鹚为题材的画作。其他鸬鹚画作、诗文文化艺术作品宛如繁星,举不胜举。鸬鹚在华夏文化时空里,光耀千秋,日日璀璨。

西湖已然成为鸬鹚的越冬地,它们每年11月左右从北方飞来,大都停在柳浪闻莺公园的喷水管上面,次年三四月再飞回去,队伍一年年壮大。

孤山后面的里西湖是拍摄鸬鹚捕鱼的好地方,鸬鹚从柳浪闻莺公园方向飞来,在空中盘旋一圈后徐徐降落,一个猛子钻下水里,过一会儿再从另一个地方冒出来,嘴里叼着一尾硕大的包头鱼,鱼不停地挣扎,鸬鹚一边向湖中间游去,一边在空中摆弄着鱼,等到鱼头正对着自己的嘴,便一口吞进去。我真惊叹鸬鹚的本领,这三四斤重的大鱼,居然能一口吃下去。如果捕到的是一条小鱼,鸬鹚还会继续捕鱼等到吃饱后,才梳理一下羽毛,扇扇翅膀就飞走了。我们拍鸬鹚捕鱼,也吸引游客驻足观看,他们被鸬鹚高超的捕鱼本领所惊呆:“鸬鹚那么那么瘦小的身材,能在水中捕获到那么大的鱼,居然能一口吞下去!那鱼刺怎么办?会不会卡牢?”许多游客好奇地问我们。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7

跟初高中语文教材相比,现行小语教材受到的责难似乎更为严重,主要集中在:

(一)选文不够经典,且经典篇目过少。以人教版、苏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一册教材中名家名篇几乎占到三分之二,一些非名家之作的思想艺术水平也堪与名家名篇相比。而小语教材则不然。以苏教版中高年级教材为例,除了一些古诗词,很少有名家名篇,相当一部分课文不知道作者是谁,选文质量不理想。名家之作在一册之中一般也不超过五篇,占总篇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人教版教材选文总体质量较高,但一册之中的经典文、名家文也不超过三分之一。现在很多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所用读本是由传统蒙学教材和中外儿童文学名著选编而成,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现行小语教材的反驳——教材的很多选文不值得背诵,小语教学又不能不强调背诵。作为精读之用的教材不值得背诵,这不能不说是件憾事。但尽管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选文质量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二)肆意改动(不是删节)。说“肆意”,可能有点过分,因为编者有各种理由(详见后文)。初高中语文教材对待选入的文章态度很慎重。我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苏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编者所持的改编原则是:(1)原封不动,即大部分文章不加任何改动;(2)少量删节,一册教材控制在五篇左右,虽然不无可议之处,但很有节制;(3)少量修改,限于个别词句,一般也在五篇左右;(4)极少部分是改编而成,但非精读篇目。这就把尊重原作落到了实处。而进入小语教材的选文,即使是名家之作,往往也被改得面目全非,有人戏说这不是“整容”,而是“毁容”。比如苏教版中郑振铎的《燕子》(四下),叶圣陶的《牛郎织女》(六上),雨果的《船长》(六上),季羡林的《夹竹桃》(六下)等。

上述做法同样表现在对待名著的态度上,一些名著以改编本的面目出现在教材里。

即使是从一些编者视为护身符的儿童视角看,对名著进行改编也是不足为训的。其实,对一些名著(比如四大名著)的主要情节,在接触改编教材之前,相当一部分小学生通过影视媒体和名著少儿读本已比较熟悉。在这种情况下,改编本所能起的“引渡”“桥梁”作用已不复存在。对高年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只要让他们把教材和原著的相关部分对照一下,都有“不过瘾”的感觉。

当然,从绝对意义上讲,任何一部经典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包括那些经历了岁月淘洗的不朽之作。但是,经典终归是经典,尽管明珠上可能会有一些微尘,但无妨光芒四射,我们应当让它们以自身的光芒照耀读者的心灵,而不能人为地设置遮蔽的屏障。选入教材的大都是名著中的精华章节或片段,如果不具有足够的才力,不经过充分的酝酿协商、广征意见,还是慎改为好。

通过选入名著以提高小语教材的文化品位,让小学生尽早接触、了解名著,在涵泳体察中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做法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问题是如何选编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把尊重名著和考虑教材特点结合起来,把选文的经典性和可接受性结合起来。王尚文、曹文轩、方卫平编著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钱理群、王尚文编著的《新语文读本》(高中卷),正是遵循了上述原则而广受好评。而现行有些小语教材的选文也正是背离了上述原则而受到责难和非议。

教材应该呈现给学生最好的语言范本,因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严羽《沧浪诗话》)。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览,都应是取法于上上。从学习语言的根本任务出发,也应该让学生直面名著文本,感受和学习名著的语言。一般地讲,改编本的语言与原著是无法相比的。只要我们把一些小语教材中的改编本与原著的对应部分对比一下,不难得出结论。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人教版与苏教版是如何对选入的名著片段进行改编的。

人教版的《猴王出世》(六下)只是原著相关章节的节选,语言上基本没有改动(情节和描写语言略有删节),原作语言的鲜活灵动而又具有整饬典雅之美,文言和白话水融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再现,值得学生反复诵读甚至背诵,也起到了尝鼎一脔而略知全鼎之味的辐射作用。其他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孔明智退司马懿》(六下),《临死前的严监生》(五下)等未作任何改动。

而苏教版中的《三打白骨精》(六上)只是原著相关章节(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的缩写本,故事情节好像变得简单而集中了(原著近10000字,改编文仅1000字左右),而原著扣人心弦的吸引力却消失殆尽。围绕“打”与“不打”,原著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唐僧的矛盾很尖锐,有许多精彩传神的描写,而课文中只剩了些概略的叙述。原著中孙悟空的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特点是与他的机智、重情甚至滑稽的特点糅合在一起的,唐僧的人妖不分是与他的迂腐、善良分不开的,猪八戒的贪馋、挑拨是和他的糊涂、自私分不开的,而课文中只是很不充分地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前一方面而遗漏了后一方面,人物性格被“凌迟”了。《西游记》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富于谐趣,而这些最富魅力之处在改编后的课文中荡然无存。《三顾茅庐》(四下)同样是一个不完整的简单的缩写,原著由远而近、层层铺垫、对比衬托的艺术特色没有得到任何呈现,完全变味的改编文跟原作相比,在艺术魅力方面的悬殊不啻霄壤。

苏教版教材中的上述名著改编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略了当今小学生的阅读背景,低估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把“血肉丰满”的原作变成了“一副骨架”,把立体的人物形象变成平面的,把妙趣横生的人物语言变成了干巴巴的所谓“规范语言”等共同倾向。而人教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情况。

小语教材中的选文主要是作为精读之用的,选文当然要注意篇幅和语言的规范化。但篇幅简短,情节简化,不能以牺牲原作的艺术魅力为代价,尽管做出一些牺牲是难免的。注意语言的规范化,但对“规范化”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更不能过分地强调小学生应接受所谓的“规范语言”,而忽视了真正的文学语言对学生审美情趣、阅读兴趣以及语言运用的涵育作用,尤其是对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语文教材也不同于一般的课外读物,应为学生欣赏、领略原汁原味的文学语言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

要根本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选”的问题。人教版教材中的《景阳冈》和苏教版中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改写还算比较成功,首先是因为“选”得准。上述两篇课文的相关原文都有篇幅不大、情节集中、内容有吸引力、切合小学生的欣赏水平等特点。

其次应考虑如何删节和更动以符合小语教材的特点。《猴王出世》《景阳冈》《林冲棒打洪教头》删去了一些赞赋,因为赞赋主要是适应说唱之用,删去更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再就是有节制地把一些方言词汇改成普通话词汇,降低理解难度,而尽量不伤害原作的神采。

对原作篇幅过大,内容又很适合教材特点的名著相关部分又该如何处理呢?一是原文照录,二是借鉴人教版对外国文学名著的改编方法。《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六下)把介绍原著主要情节和选取名著名译的精彩片段结合起来。以此类推,可以采用把简略介绍相关内容和直接呈现其精华部分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难题。这样可收两全齐美之效,而无一举两失之虞。

认为存在语言不规范问题,是编者对一些经典名著(包括名家名篇)进行改动的原因之一。如果名著确实存在语病,当然得改,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有些问题则需要辩证处理。比如,文白夹杂(在《红楼梦》中就大量存在)虽不符合现代口语的表达习惯,但将其视为不规范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文言和白话本身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纯粹的白话文和文言文是不存在的。现代汉语的主要源头是口语和文言,因此,白话中融入文言,文言吸收白话的成分,是汉语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选集》、鲁迅杂文被公认为是白话文的典范之作,但作为一代语言大师,他们的成功之处恰恰是融合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长处。当代一些名家,如汪曾祺、张中行、贾平凹、梁衡等也是如此。所以不必将文言改为白话,更不能因为改动“文言成分”而损害原文的精练和典雅之美。

对经典之作进行改编,还有语言难度、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不能不加以考虑。这一情况应区别对待。

第一,文言名著不宜改。像《史记》《聊斋志异》这类古典名著的白话本,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或者作为辅助阅读之用,但不宜用作教材。人教版小语教材把《将相和》《晏子使楚》(五下)由文言改为白话,不仅改写本身有问题(改写不够准确,也不如原文生动),而且不恰当的取舍导致教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要通过读原著来解决。《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原文篇幅较大,可以选取精华部分作教材之用,其他部分用概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晏子使楚》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可以通过注释和以文白对照的方式降低阅读难度。

第二,古白话名著尽量不改。四大名著、《儒林外史》都属古白话范畴,跟今天的白话文很接近,学生学习的难度与其说是来自语言本身,不如说是一些风俗习惯(包括方言俗语)、典章制度的变迁和差异。只要详加注解,便可化难为易。《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上)除了删节,就是把原著中的一些方言词汇改为普通话常见词汇,其实没有必要。《草船借箭》(人教版五下)原文篇幅就很短,语言难度也不高,改成白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第三,“五四”新文学以来的现代白话文名篇乃至于当代名家的一些作品,可以改,但要改好。小语教材在这方面受到的责难最多,有来自作者的,有来自读者的。平息众议的最好方法是编者提出修改建议,让作者自己改,或者请权威专家改。比如《燕子》(原文为郑振铎的《海燕》,教材是原作的一小部分,且做了改动)一文的主要问题不是删节,而是改差了(参看薛法根博客《阅读课教什么》)。

第四,外国文学名著不能妄改。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双重障碍,应尽量选择权威译本。如果有几种权威译本,还要择善而从。人教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六下)关于“上帝”句的改动曾遭到非议,就是因为把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加给了作者,容易误导学生。这方面苏教版初中教材做得好,选入的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九下),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权威版本《热爱生命》为主,参酌《美国短篇小说选》《读者》等书刊的版本。这才是一种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

综上所述,让一些名著在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时尽量保持本来面目,应该是教材选文时明智的选择。

因此,选名著,一定要保留原汁原味,一定要体现名著的特色。嫌长,可以选片段,或者删节(当然不能毫无节制);认为内容不合适,可以另选;认为内容过深,可另选简易的;外国的,应酌选名家名译。《古文观止》选入了200多篇历朝历代的名家名篇(与小语教材的12册总篇目大体相当),为了适应诵读的要求,大都是选取其中最精彩的片段(个别例外,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对具体篇目以删节为主,无改动。《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主要是选择和编排,无任何更动。这些做法不仅树立了典范,也为后世的选本指明了方向。

可改可不改,不改。可改,改不好,宁可不改。要改,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比如人教版的老教材都是由叶圣陶先生把关),否则,宁可弃而不用,另选合适的。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质疑精神 培养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47-0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可以说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变革。这种变革主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从根本上改变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提出质疑。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各种反馈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切实履行好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转变当前学生为配角的身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一、改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质疑

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于嬉游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擢扰之则衰痿。”在他看来,“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所以,在学生质疑精神培养上必须由老师加以合适的引导才能实现良好的效果。大致来说,就是老师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克服不敢质疑的心理顾虑。

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老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并努力创设出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问的一种良好氛围。比如在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的探讨,然后再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上课。老师和学生的具体表演,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课文的具体内涵和真正意义,而且也在无形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平等的条件下一同学习和讨论问题。

总的来说,教师要改变与学生交流的态度,力争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顾虑,才能够让学生敢于发出质疑之声。例如话语的鼓励、恰当的肢体动作、及时的表扬、适时的赞扬都能够增进师生感情并让学生提高积极性,在课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从某种角度来看,培养质疑精神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学生发现问题后才能进行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设问质疑

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巧妙地设问,以诱导的方式来让学生关注这一问题,并促使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在描述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的具体情景时设置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如菲利普夫妇洋洋得意之时,遇到衣衫褴褛于勒的时候,菲利普夫妇的动作、心理、语言和神情会发生哪些变化?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思考,使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关系的理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设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过质疑来感受人物形象,深入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比较质疑

比较质疑主要是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通过比较方法来学会质疑,比如运用修辞比较、前后比较、人物比较及文章的主旨比较等方法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和理解海燕形象,可以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海燕和其他海鸟(如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行为表现,如海燕的“飞翔”“渴望”“飞舞”“呼唤”与海鸭等的“飞窜”“躲藏”“”等,通过比较,概括出海燕勇敢无畏和海鸭等恐惧胆怯的行为特点,从而让学生理解海燕象征着英勇乐观的无产阶级***先驱者形象。推而广之,引导学生将同样的比较方法应用于郑振铎《猫》的质疑和学习,这样几次下来,学生的质疑兴趣会大大提高。

(三)联想质疑

这一方法主要强调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因为联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修辞联想、时间联想、情景联想等。以丰子恺的《竹影》这篇课文为例,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解“童年游戏中包含着艺术创造”来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华明用铅笔描写自己的影”“弟弟拿来一把木炭分给我们来描竹叶”等都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加以模仿,并引导学生对“假如我们用绿颜料来撇竹叶”的效果加以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这样学生不但会理解用木炭描竹叶的游戏中实际上有艺术的成分和中国画的“意与符号”的特点,而且大大提高了阅读时解决有价值的质疑问题和问题的能力。

三、起好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有效质疑

一直以来,我国教师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且不可撼动的,这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观念在作怪。进入新世纪后,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被摒弃,极大地局限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正因如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要切实转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并有效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在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但不能颠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老师可以通过故意犯错,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质疑的机会,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老师在组织学习《出师表》这篇古文时,将“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翻译成“先帝没有因为厌恶我恶劣的品行,而放下身段三次拜访于我住的茅草屋中”,故意将“卑鄙”这一古今异义词翻译成“品行恶劣”,而不是原意的“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发现,诸葛亮在前文中提到自己不求功、不逐利,只求在乱世中安稳度过一生,这充分地说明了诸葛亮具有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其品行不可能恶劣,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有意犯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并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促使学生在探讨与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主人公的优秀品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判断能力,培养其质疑精神。

总而言之,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探索和想象能力,为初中生更好地接受更高一级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我们的初中生普遍缺少质疑精神,因此,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仍是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课题之一。这对于提高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然.质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石钟山记》教学案例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5).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9

关键词:中小学生;课外生活;丰富多彩;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0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生可利用支配的课外时间越来越多,可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大量中小学生视力和体质都在下降。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合理地正确运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多方面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融“健体、强智和养性”于一身。那么,如何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呢?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支起整个地球。”对于“将课外学习时间都还给学生”的问题而言,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进行活动建构,进行课外时间的争星活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支点。以此为支点,支起的是学生快乐健康全面的成长。

1. 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一至九年级中完成40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课文学习,延伸阅读

只有不断地阅读学习,才能获取新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课文,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阅读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的读物。

①由节选看全篇,由改写读原作。有些课文是从某首诗或某篇文章中节选的,学完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全篇。如学完《燕子》,可以引导学生去读郑振铎的《海燕》;学完《少年闰土》,可以引导学生去读鲁迅的《故乡》;学完《景阳冈》可以引导学生去读施耐庵的《水浒传》;学完《猴王出世》可以引导学生去读吴承恩的《西游记》;学完《草船借箭》,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阅读简缩版《三国演义》;学习了《临死前的严监生》,推荐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等。

还有些课文是根据某些文章或作品的内容改编的,学完课文后,也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些文章、作品。如学习课文《将相和》,就让学生读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课文《鲁滨孙漂流记》,就让学生读笛福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②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学习《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矛与盾》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著名外国寓言选》或《中国古代寓言》;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学了《养花》、《我们家的猫》、《济南的冬天》、《林海》、《草原》等,可引导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

③由文及人,由人及文。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还可以采用由文及人、由人及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学过《我的父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她的保姆》、《三克镭》,就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人小传》;学过《向命运挑战》,就引导学生阅读张海迪小说、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衡》、《捞铁牛》、《寓言两则》,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教育,结合这些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故事》一书,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精神也得以培养。

④结合其他学科、推荐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不光是和语文学科紧密联系,还应和其他学科结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如科学课中学过《昆虫》一课,就可以带领学生去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学生对这些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采取措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①停止于关键处,设置悬念。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故事,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告诉学生某某书中记叙了这个故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如向学生介绍《格林童话》这本书,教师首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有一个老太婆把她的两个儿子变成了动物,第三个儿子靠着他非凡的智慧获得了水晶球,得到了太阳宫的公主,解救了两位哥哥。那么,这个非凡的第三个儿子是用什么方法得到水晶球?他又是怎样解救两位哥哥的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呢?想知详情,请大家课后阅读《格林童话》。

②提出问题、设下悬念。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事物或大自然中的现象很感兴趣,教师应抓住时机,引导案。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吗?许多学生都知道青蛙躲其从书本中寻找答在洞里冬眠了。但是,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些动物需要冬眠呢?另外,譬如人体哪些部位最怕冷?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公鸡为什么清早打鸣?这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十万个为什么》或《少儿百科全书》都会给我们圆满的答案。对!心动不如行动,下课就到学校阅览室借阅吧。

③介绍故事梗概,设置悬念。介绍故事梗概或主要内容设置悬念,同样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④介绍书中人物,设置悬念。介绍书中人物或其遭遇,同时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了解人物的悲欢离合。如向学生推荐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朱自清的《背影》等,可采用这种方法。

2. 观看电视和电影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围绕有关主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印象不够深刻。如果再通过给学生介绍合适的影片,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全方位、多渠道地去感知、分析、理解、选择,帮助形成语文能力,这正是叶教授所说的把文字变成生命的涌动。这样,既把影视作品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优势互补,让影视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3. 不定期地举行语文知识竞赛

不定期的举行一些如,猜谜语;比赛背诵古诗词活动;收集成语、歇后语、俗语、谚语、对联等,既能增强学语文趣味性,还能突出竞赛活动的游戏性、竞争性和冒险性,又能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编抄报

从四年级以后,每年庆元旦活动都举办编抄报比赛,一般都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内容自选,然后有教师收起来进行评比,再把优秀作品展览出来让大家看。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潜能,又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方法。

5. 开展小种植、小制作活动

课外时间,为丰富学生生活,可以号召学生搜集种子,并去阅读介绍植物的书籍,再自己种一些花花草草,既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又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自制玩具100种》等书籍,让学生自己去制作玩具及作品。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我会拼***》,笔者会事先让学生亲自在家剪纸后,再带剪好的纸到学校拼***,然后才上口语交际课。

6. 走进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即教育。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空间,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更好地成长。我们选择对于学生地健康成长有利,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更清新的空气,为了更美好的社区环境,我们班级的学生开展社区爱绿护绿保护明江河活动,消灭污染、保护环境,爱护绿地,守望绿色,为宁明的建设,担负起责任。活动在周末和放假的时间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各自居住的社区,一起组织起来,为社区的树木草坪浇水、捡拾散落在社区的垃圾袋、清理乱张贴的小广告、进行环保宣传。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注意弯腰捡起一张纸屑,擦去一片不文明的印记,保护一株幼苗,爱护每一片绿色,那么我们汇集到一起的力量是巨大的。

海燕郑振铎阅读篇10

在中国营造学社的日子

1943年11月,已取得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的王世襄穿过日***封锁线前往四川。1944年1月,他加入梁思成任社长的中国营造学社,职位是助理研究员。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对我国古建进行了大规模的实测考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建筑史学的发展。当时,营造学社迁至长江上游离宜宾不远的李庄。李庄是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之一,许多学术机构,如中央博物馆、同济大学、营造学社都因抗战辗转来到这个四川小镇。

在营造学社期间,王世襄经常与同事一起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他在参加李庄唐家湾宋墓的考古调查后,认真撰写文章,探讨墓室结构、雕饰等,并将***文发表在后来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他阅读了有关建筑古籍,对《营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和清代匠作则例中有关室内装修的条款颇感兴趣。

1944年,国民***府***在重庆成立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简称“清损会”),任务之一是列出沦陷区内古建筑、石窟、寺庙等重要文物名单,编写鉴定文物原则,并在地***上标明方位,印成中英文对照手册。这样中国士兵和美国空***就知道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及确切位置,在***日寇时尽量使文物免遭炮火轰炸。由于王世襄英文很好,梁思成让他负责校对中英文对照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王世襄在校对目录时真切感受到研究古代文物与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紧密关系,意识到自己的光荣使命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这份目录在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5月正式发行,成为一份饱含中国知识分子对祖国一片热爱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担任“清损会”平津区助理代表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王世襄告别营造学社同仁,到达重庆,开始了“清损会”平津办事处的工作。王世襄后来回忆说:“1945年,日寇投降后,奔走调查,收回被劫夺重要文物、善本、***书两千余件,其中不乏国之重宝,由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派员接收保管,当属我一生中最重要工作之一。”

王世襄怀着保护祖国文化的强烈愿望,在担任平津区助理代表期间,历尽千难万苦,收回了被外国人搜掠的文物和流失到民间的国宝6批,这些文物绝大部分由故宫博物院接收保管。

追还文物的过程艰辛曲折。以没收德国人杨宁史青铜器为例,王世襄多次走访古玩商,得到了他们提供的重要情报。当获知沦陷时期河南等地出土的重要青铜器多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后,王世襄赶到位于东城区干面胡同的杨宁史的办公地点,恰好看见外籍女秘书正在打字,文件内容就是一份青铜器目录,女秘书说,目录是罗越先生(德国人)交她打的,如需目录,请找罗越索取。王世襄辗转找到罗越,罗越承认目录是他编的,而器物为杨宁史所有。为了让杨宁史承认有这批青铜器,只有把罗越带去天津,持目录和杨对质。经罗越对质,杨宁史终于承认有这批青铜器,但说青铜器封存于天津旧宅。王世襄3次到天津调查,发现杨宁史早将青铜器偷运到公司,再伺机外运。后经宋子文亲自过问才没收了杨宁史隐藏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有战国渔猎宴乐纹铜壶、商饕餮纹大铖等国之重宝。王世襄的所作所为真可谓“为赎中华国宝还,悬金求索不辞艰。”

从日本押运善本书回国

1946年年底,王世襄任中国驻日本代表团第四组(文化教育组)专员,负责向日本追讨文物。但由于***治、外交等因素,在日本追偿文物的工作并不顺利。最后,中国驻日本代表团团长让王世襄将107箱善本书押运回国。

这批善本***书是以郑振铎为首,由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光华大学校长张咏霓、暨旦大学校长何柏丞组成的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的。抗战爆发后,江南藏书家难以继续保存旧藏古籍,有些藏书家的后代也无意保留先人***书,纷纷出售,上海成为南方最大的古籍交易市场。很多珍贵古籍被***官僚、敌伪机关、境外科研院所等抢购而去。1940年,以郑振铎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上海掀起了惊心动魄的江南文化抢救工作。在这场保卫民族文化的战斗中,很多藏书被抢救下来。上海沦为“孤岛”后,为了保证古籍安全,同志会的同仁将明刊本和抄校本运到香港。古籍在那里编目造册,加盖中央***书馆的馆章。1941年年底,日寇侵占香港,竟将这些善本***书全部劫往日本。1946年2月,这些书被发现,除10箱存在伊势原地窖外,107箱存于东京上野公园内的帝国***书馆。

然而,江南珍贵文献回归之路却又是那么艰辛。王世襄先把存在代表团的10箱书,也就是从伊势原地窖中起获的珍品空运回了上海。空运的做法受到了上级的无端指责,所以存于帝国***书馆的107箱书只能走水路回国了。当时,善本书存在东京上野公园内,船码头则在横滨,坐火车要走一个小时,由于码头没有库房,不能把书运到码头等船,这就大大增加了运书的困难。因为书籍搬运上船至少要在前一天通知文部省,第二天才能提书,书共107箱,需要用卡车五六辆,也要前一天联系才能有车。

为了尽早将这批国宝运送回国,王世襄每天都去横滨,随时查询来船情况,下午才回东京。代表团中有人以嘲讽的口气说:“真没有见过你这样的人。现在有清理文物的职务,正可借机会去日本各地观光观光,给你时间,给你差旅费,何乐而不为?为什么偏要冒风险急急忙忙去运这批善本书呢?现在国内的人挤破头想到代表团来,你却要忙着回去,真是不可理解。”他们哪里理解王世襄的拳拳报国之心。经过10多天的值勤,确知有一美国货轮将在横滨停靠3天后去上海,船上有空吨位。王世襄赶回东京,报告代表团并通知文部省。次日中午去上野公园用向美国代表团借的卡车将书装好,下午美国宪兵摩托车开路,七八辆卡车将书籍送到横滨码头,满载珍贵古籍文献的货船驶向上海。最终这批经过战火洗礼的国宝完璧归赵,王世襄为了这批书已瘦了十几磅。

与明式家具的不解之缘

王世襄一生著作等身,研究范围广博,在他约40种著述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有关明式家具的两本书。

中国明式家具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是一种典雅洗练独具风格的家具流派。但是,五六十年前被认为是“四旧”,从来没人想到它们是那么有价值。那时,北京唯一卖旧家具的地方是鲁班馆,卖的硬木家具都是破破烂烂的,被人买走,把明式家具锯下来,做秤杆、做算盘珠,把全世界认为了不起的艺术品给糟蹋了。当时,有关明式家具的著述或

者***录已出了四五种,都是西方人编写的,我国没有这方面的专著。

20世纪80年代,王世襄撰写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得以出版。《明式家具研究》近30万字,***700余幅,附有名词术语简释1000多条,《明式家具珍赏》精选国内公私收藏精品160余件。两书在家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远远超过前人著述,填补了学术空白,被称为明式家具研究的“圣经”。两书出版后,各种文本风行世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收藏和研究明式家具的热潮,明式家具得到了应有的珍视。

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凭得是两股劲:傻劲和狠劲。与他做过邻居的黄苗子说,王世襄即使在***治运动中也要凌晨四点多起来读书、写书。对于明式家具研究,需要对实物进行观察。四十多年来,王世襄经常冒着严寒和酷暑,骑着自行车奔波于北京的街头巷尾,他的自行车装有一个能承重―二百斤的大货架子,架子上备有大小包袱,粗细绳子,以便买到家具捆在车上带回。买不起的,也要拍照或画下来。搜集过程中,他的足迹遍至北京方圆几百里。大年三十,为了或许能从农家买到一件旧家具,他放弃全家吃年夜饭的欢乐,而在乡下睡冷炕,用脱下来的鞋垫在炕沿上做枕头。《明式家具研究》出版于1989年,但从1945年起,王世襄便着手收集资料,多次进行补充修改,《明式家具研究》的结构一章甚至五易其稿,这种严谨著述的态度令人佩服。

对明式家具的热爱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王世襄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房子摆放,他把家具堆满一间仅有的破漏小屋。1976年唐山地震时他也不肯离开这些宝贝。他在紫檀大柜的搁板上铺上毯子,正好钻进去躺下,勉强把腿伸直。约有好几个月的防震时间,他便成了柜中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海燕郑振铎阅读10篇

学习

她的二三事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她的二三事10篇,内容包括她的二三事作文和提纲,她的二三事作文。“大猫”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不愧是“猫”,因为猫一天能睡16小时,他也毫不逊色。如果你一天不叫他,他一天就能睡17小时。懒吧!我可没有撒谎。有一次,太阳晒屁股时,他还

学习

中秋节板报内容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板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板报内容,中秋节板报文字内容素材。中秋节黑板报花边设计***片2中秋节黑板报花边设计***片3中秋节黑板报花边设计内容: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月很圆,花更香,保重身体要健康,鱼在游,鸟在叫,愿你天

学习

幼儿园家园共育文章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家园共育文章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文章,幼儿园家园共育总结共10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三者必须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双向互动活动中,幼儿园处

学习

浙江理科状元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浙江理科状元10篇,内容包括浙江理科状元,浙江理科状元一览表。一、浙江科甲人物概览1.文科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据《浙江通志》载,自唐至清,浙江全省文进士有14126人。浙江省境内诞生多少文科状元呢?据笔者近四年的统计

学习

忧与爱作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忧与爱作文10篇,内容包括忧与爱为题作文范文,爱与忧作文。就是,听说被他爹揪回来的。怎么回事啊?一言难尽呐。这丁点大的村子三年前被老蔡家儿子考上上海交通大的事情折腾热闹了好几个月,毕竟是穷乡僻壤,出现

学习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10篇,内容包括陈果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一个人的寂寞是一群人的狂欢歌曲。3、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你也寂寞,世界上每个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都不同吧。几米4、劳动可以使我们摆

学习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模板,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网站详细设计案例,电子商务网站简短设计方案。二、网站设计思想1、网站设计思想尽量采用现已有的软硬件环境和先进的设计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网站设计水平和应用效果的

学习

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最新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原文,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一、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实小平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同安全工作

学习

住建普法工作计划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住建普法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住建局年度普法计划,建筑行业普法工作计划。二、普法对象和目标任务(一)普法对象1.全县住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行******人员。2.建设领域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经营管理

学习

五四文案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五四文案10篇,内容包括五四一句话文案,五四朋友圈文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践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特长,充分展示学生风采,活跃校园气氛,落实学校计划。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班班主任三、活动安排:1、以

学习

脱贫攻坚落实情况汇报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脱贫攻坚落实情况汇报模板,内容包括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脱贫攻坚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汇报。水寨乡位于隆阳区东北部,怒江山脉支脉凤溪山和哀牢山中,东北以澜沧江为界与永平县隔江相望,西北接瓦窑镇,东南连瓦渡乡,西南交

学习

工学交替实习工作报告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工学交替实习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学交替实习工作报告,工学交替实习报告总结100字。为了加强对学生校外实习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安全而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经双方共同协商,就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安全,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

学习

克雷洛夫的作品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克雷洛夫的作品10篇,内容包括克雷洛夫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克雷洛夫最好的作品。一、塔尼娅,爱情的加冕与金钱的脱冕作品中的塔尼娅,原名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作为教授安菲洛果夫的合法妻子到火车站送别丈夫。克雷洛夫作为教授

学习

七巧节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七巧节10篇,内容包括乞巧节习俗内容怎么写,乞巧节的习俗摘抄。据《东京岁时录》载:七夕家家锦彩,结为乞巧棚。其盛况可见一斑。乞巧活动,其实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汉代就已有乞巧习俗;南北朝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到唐代这一习

学习

课外阅读的好处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10篇,内容包括课外阅读的好处十条,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好处有哪些。

学习

学无止境阅读答案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学无止境阅读答案10篇,内容包括学无止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学无止境阅读文集答案。1.逐字逐句的阅读。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是跳跃式前进的,并非一词一字地慢慢地往前移动。2.

学习

提高阅读速度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提高阅读速度10篇,内容包括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美篇,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文字版。二、避免单一题材的阅读理解练习,广泛涉猎不同的领域和学科阅读理解的题材类型很丰富,经济、***治、文化等都有所涉及,因此,在平时的阅读理解

学习

高尔基海燕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尔基海燕10篇,内容包括高尔基海燕原文,海燕高尔基全文。

学习

浅阅读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浅阅读10篇,内容包括浅阅读范文,精选阅读7篇。消费“浅阅读”百度百科给“浅阅读”的定义是:“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和心理的怡悦。”以“快速、、快扔”为特征的“浅阅读

学习

阅读中国10篇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阅读中国10篇,内容包括阅读十篇并写出50字的感受,需要读的十篇文章。当今社会的浮躁、“时尚崇拜”,以及对流行文化的极力追求,使很多人过分注重物欲,而淡忘了读书。据报道,中国国民一年的阅读书量是0.7本,而韩国是7本,日本是40本

学习

经典美文阅读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美文阅读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小学生必读十篇经典美文,经典阅读美文100篇。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浓厚兴趣。1.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