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无争的诗句篇1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③,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④。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释:
①峥嵘(zhēn rón):山高峻貌,此处形容天空中赤云的重叠。 ②日脚:穿过云缝射下来的阳光。 ③妻孥(nú):妻子和子女。 ④欷(xū xī):叹息之声。
上榜理由:
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州羌村探家,作了三首五言诗《羌村》。他以组诗的形式展开来写,从初见的悲喜交加写到镇定后的忆旧感怀,从与邻里的饮酒写到世乱中的艰难民生,既有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有诗人深重的家国之忧,是杜诗中著名的一首联章组诗,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普通百姓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悲惨境况。这是其中第一首,可以说是一首特别的“田园诗”,这里的归乡忆旧不是温情脉脉的回忆,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民生多艰的感慨。诗人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从凤翔回到州羌村探望家中妻小,战争的残酷切断了诗人与家人的联系,因为兵荒马乱情况不明,诗人和家人彼此都十分担心对方的生活现状,战争离乱中的诗人历尽艰险,终于平安与家人团圆相聚,这不禁令他感慨万千,正如浦起龙的《读杜心解》卷一中所说:公凡写喜,必带泪写,其情弥挚。这首诗作为《羌村三首》中的第一首,着重写诗人刚到家时全家悲喜交加的情景,表现出在战争离乱中所特有的心理。前两句写景:“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人历尽艰险、风尘仆仆,终于在接近傍晚回到了家乡羌村。夕阳西下,柴门上只有几只小鸟不断地鸣叫着,诗人回到家乡首先看到的不是热闹的村人,而是这些萧索的场景,这其中隐含着因为战争的残酷而导致的乡村的萧索荒凉,虽然家乡此刻显得分外荒凉,但是鸟雀的叫声却也为诗人的归乡增加了“归客千里至”的淡淡的喜悦之感。这首诗开篇语浅情深,为下面的行文渲染了气氛,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家人对诗人归家的反应,第三句“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传神地将长期分离、音讯全无的战争时期亲人突然相逢时产生的复杂情感表现了出来。诗人多年在外漂泊,颠沛流离,又遇到战争离乱,局势不稳,在家乡的亲人对诗人的吉凶平安一无所知,不知道诗人会不会平安归家,妻子的反应掺杂了惊讶、惊奇、嗔怪、高兴,这眼中所含的泪水是复杂的泪水,它是骨肉至亲之间的长期分离所换来的珍贵的重逢,试想,有多少人在战争中一去不归,诗人能够平安归家实属不易,由此,他不由发出了深切的感慨:“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偶然”这两个字分外沉重,特别是在这飘零的乱世之中。第五句写诗人生还的喜讯传遍了羌村,附近的乡邻们怀着惊喜的心情纷纷赶来看望。一句“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生动地写出了邻人对于诗人归来的关注,他们纷纷隔墙观望,看着归家的诗人不由唏嘘感慨。末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将战争后亲人重逢的场景呈现出来,之前,亲人总是在幻想诗人归家之后的场景,但当诗人真的归家之后,反而却是相对无言,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在梦境中一样,诗人用这样两句简朴的语言概括出战争时期人们内心的特殊感受。纵观杜甫这首诗,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田园诗,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家园在离乱中的场景,是一首特别的田园诗,在社会文化意义层面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赏析感悟: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2
《夜归鹿门歌》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通过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的隐逸情怀。这首诗的特点,用“寂寥”二字可以概括,隐士生活,景色清幽,心境恬静。从艺术上看,此诗八句四联,均隶一“变”,四变合一,一“归”囊纳。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笔法顺畅自然,意蕴深厚。
一、此诗八句四联,均隶一“变”,四变合一,一“归”囊纳
一曰时变志归
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由日落至月上枝头时间的转变,世人喧闹,山寺僻静,我该选谁?这鹿门山是我情之所归吗?由有志于世到归隐于鹿门山,作者在沉思,显示诗人志“归”情未“归”。
二曰空变情归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这联诗交待作者由“争渡喧”的渔梁渡头(争名夺利的舞台)到“山寺钟鸣”的鹿门(前贤归隐圣地)。“沙”即尘也,他人是奔走红尘,而“我”则是去俗乘舟,弃脏就洁。一个“争”字,尽显尘世本质:“世之熙熙,为利而来;世之攘攘,为利而往。”而鹿门则是“岩扉松径长寂寥。”一个“岩扉”(石门),暗示作者心如古井,淡利泊名;一个“松径,”则暗示作者选定人生行程。与其说松树高直常青,不如说诗人高风亮节,正直坦诚,刚正不阿,恒定坚贞!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三曰怀变心归
三联诗云“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月照开烟”表面上是写实景――月光驱散烟雾,山川历历,实则隐喻德高识渊的圣贤是那皎洁晶莹的明月;清辉普照万物是圣贤醍醐灌顶,让诗人茅塞顿开,走出迷茫,解束去羁,洒脱飘逸,大彻大悟,心澄如练,冰清玉洁,超然物外,物我两忘。
四曰行变身归
心变身将归,身归心实归。人的行为总是受制于思维,作者思维到位,故行自然就如影附形。诗人40岁到长安谋仕不遇,在外游历数年后怏怏返村。回首四十余年,他随波逐流,红尘苦争,四方求索,疲于奔命,直到“月开烟树,”他才豁然开朗,心亮肚明,作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弃世归隐,返璞归真!
二、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不过,孟浩然选择当隐士,其实是类似求仙访道的“终南捷径”。那时的人,要想在***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此外,还可以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孟浩然四十岁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但却始终没有接到朝廷要他出力的诏书,这让他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他到长安寻找机会。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才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作者偶尔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之别业。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雅,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一)凡夫争喧,唯我独闲
“渔梁渡头争渡,人随沙岸向江村”,喧凡夫俗子,趋炎附势。一生忙忙碌碌,聚财筑室,养家糊口。财牵人走,人为财奴。“余亦乘舟归鹿门”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两样心情,两种归途,世人还在过着争喧的世俗生活,我去我的鹿门山过我的隐逸生活。这一“亦”字,归隐中显示出作者的无奈情怀。
(二)官场争斗,唯我独悠
作者生活在唐代初期,当时社会太平,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进入官场成就一番事业,孟浩然也不例外,但是当时的官场也有龌龊的一面,或污瀣一气,合污同流,拉帮结派,狼狈为奸;或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或两面三刀,阳奉阴违,造谣诬陷,栽赃陷构。也存在朝廷腐败,帝王将相,位尊厚禄,尸位素餐,玩乎职守,鱼肉百姓,草菅人命的现象。这些作者是不能适应的。在孟浩然的一生中,理性精神往往被纳入感望的任纵中,而人生的追求也最终在感望的满足中被汩没、消解。作者立志用世,虽有过一次见皇上的机会,但他不善也不屑于揣摩皇上的喜好,错失良机,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他入仕是想成就功名,不是去搞官场争斗的,虽然后来还是有机会入仕,由于自身的原因,最终没有入仕。所以,虽然作者过着归隐的生活,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失落。
作者归隐鹿门山是看破官场的争斗后的作为。写《夜归鹿门歌》就是表明自己离开官场争斗,过隐逸生活的决心。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任你官场尔虞我诈,唯我悠哉在这鹿门山。
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3
自此之后,《诗经》地位开始崇高起来,研究者推崇者辈出。继鲁、齐、韩、毛四大家后,一直到有清以降,两千多年的时间,能道出姓名、流派及其他们所研究注释的著作即有一千多种。可谓汗牛充栋!
说《诗经》是部伟大的著作,估计没有什么人会有意见。但到底是部什么样的伟大著作,争论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所有这些争论,最终归结到诗经的本质属性,即它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苌《诗***传》)的儒家说教典籍,还是神采飞扬气盈山河的文学巨著(代表者为鲁迅先生,他认为诗经为“中国最古的诗选”)。
文学也好,典籍也罢,我们就不去说它了,因为说的人太多了,并且都是大师泰斗级的人物。我们试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看看,它与世界,与人类的联系,及其价值观念与普世人文情怀的一致性。
第一个例子:
但凡看过外国电影的观众都会印象深刻地记得电影镜头里每当一对新人在教堂举行婚礼,新人们在牧师的引导下读出的那婚约誓词:(对新娘)你是否愿意这个男子成为你的丈夫,与他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他,照顾他,尊重他,接纳他,永远对他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对新郎)你是否愿意这个女子成为你的妻子,与她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她,照顾她,尊重她,接纳她,永远对她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这几句诗经里的诗,就是上述誓词的中国古典版,其意思完全一致。
第二个例子:
“有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诗经・大田》)
这句诗的意思是:凉风习习云满天,小雨飘飘细绵绵。雨水落在公田里,雨水惠顾我私田。那边有谷嫩不曾割,这边有几株漏田间,那儿掉下一束禾,这儿散穗三五棵,照顾寡妇让她收获。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这句诗,与犹太教成书于公元300年至500年的口传圣经《塔木德》里的一段记述惊人得完全相同:
“当你在田里收割庄稼并把一捆稻穗遗落在田里时,不要再回去捡,那些东西该属于陌生人、失去父亲的人和寡妇……
当你摇动橄榄树捡取果子时,不要再搜找一遍,那些东西该属于陌生人、失去父亲的人和寡妇……
当你在葡萄园里收取葡萄时,不要再挑选一遍,那些东西该属于陌生人、失去父亲的人和寡妇……”
综观能见得到的关于《诗经》的评价,法国人比奥说得可能最为中肯:《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确实如此,如果洗去《诗经》身上腐儒和统治者所布施的太多的铅华粉脂,让《诗经》走下神坛,走向人间,我们更愿意称它为一部伟大的百科全书。中华文明许多优秀的遗产和果实,我们似乎最终都能追根溯源地在《诗经》中找到源头。
她绝不仅仅是中国的,她属于全世界!
原载《深圳特区报》
陈道佩 荐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4
[中***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一、气脉贯通—气辞之辩、意辞之辩
“文章必须一气呵成”,作者将文章比喻为人的身体,而气则是贯穿全身的,没有气则不能活动。近世古文辞派专功于辞,虽然字句有法,但是章与篇皆失法,所以气脉不贯。且“炼字炼句易著功夫,而篇章之际尤难为巧,至于变化纵横,出奇无穷,则是出于天资妙才”,指出了篇章之法要比字句之法掌握困难。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奴。显然古文辞派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本章主要围绕气辞之辩、意辞之辩两点探讨。首先关于气辞之辩,由于过度关注字句之法,忽视篇章之法,而导致辞胜而气弱。作者指出明人剽窃古语即为古文的错误观点,认为“文之古今在结构而不在字句末”,结构就是上述文章的气。意辞之辩主要围绕当时文人将文章分为“达意”与“修辞”二者,作者否定这一看法,认为“辞不修则意不可达,意不达则不可为辞”。只有诗文气脉贯通,才会有活泼流动之气,否则死气满纸。
二、法悟相兼
法为诗文之法,悟是个人运用之妙。作者认为这两个功夫缺一不可,学文要先学字法、句法、章法、篇法,学诗要先学平仄、排比、韵脚等。如果不遵循这些法度,则诗文支离决裂,不成文辞。作者指出悟要悟作文之法,而不是求同于字句之末。作者不以世代而论,认为前人不必胜于后人,并举例认为左氏不如司马,左氏一部自首至尾遵循一法,而《史记》则纵横变幻,“使人把捉不得,所谓神明于法者”。作者最后得出结论,“纵横驰骋,不失法度”,才能算好的诗文,即既要遵循一定的法度同时发挥悟性才能做好诗文,偏重于前者则如剪彩之花,没有生气,偏重于后者的话则是“风颠汉之絮语”。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是具有合理性的。
三、真才实学、本性求情
这一点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指出,“今之作者,但须真才实学、本性求情,且莫理论格调”,“故曰非真才实学,本性求情者,则未可与言诗也”。作者认为“作诗者,第一性情,第二学问”,把性情作为写诗的第一要素。即便是博学多识,如果没有性情或者是性情不足,那么其诗“不能巧,无风韵流动之趣”。特别是针对用典,作者认为用典会招致填砌之弊,越多越令人生厌。国风雅颂并无用典,但是却让人一唱三叹,其原因就在于其出于性情之厚。基于这一点,作者提出“唐诗有唐诗之妙,宋诗有宋诗之妙,(略)学之者亦各学其所好可,其所好者,便其性情之所近也”,即从自己的性情出发去选择自己的方向。这种观点不同于一味尊唐或一味尊宋的派别,而是一种调和的观点。文章中多次对当时文坛上好同恶异、纷争如狂之风有所批判,认为“天地生物已不同,而况于人乎”,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心态。所以在学唐还是学宋这一问题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即“我不必唐,不必宋,又不必不唐宋”的不必观点。不论学哪一方,只有出于自己性情才能成为真诗。而成为大家,则不仅要有性情,还要读破万卷书。
结语:
以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长野确在《松阴快谈》中体现出来的诗文观,首先他认为诗文必须文脉贯通,具体为不仅要有字句之法,而且不能忽视篇章之法,这样才能有风韵流动之趣。同时对于诗文法度和个人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地分析,即认为在遵循一定法度下的发挥个人悟性的作品才是好作。最后论述了性情是创作的第一要素,根据自己的性情选择方向,而不是好同恶异。也就是作者所提出的自己的创作观即“不必”。
注释:
[1]马歌东 《日本诗话二十种(下卷)》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4.4 p2.
参考文献: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5
[秦]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秦灭亡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历史上叫作“楚汉战争”。最后在垓下决战失败,在乌江自杀。这就是他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作的绝命诗。
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不但天赋异禀,力大无穷,甚至是品德、能力、风度等方面均超过了任何一个人。这一句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在第二、三句里,写项羽对自己失败原因的认识。自己失败是天时不利,如今自己陷入绝境,连伴随自己转战南北、生死与共的乌骓马也不前行了。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美人虞姬的前途。于是,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啊?
这首诗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同时诗中运用了楚歌特有的“兮”字,形成了感喟咏叹的舒缓语调,纡徐悠扬的音乐节奏,直接抒情的沉重气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彩霞)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唐朝的一代名相。他的诗浑成自然,寄意深远。语言精炼质朴,洗尽六朝铅华,被誉为“首创清淡之派”。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6
诗经里住着许多的爱情
有着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佳句
我曾经在漫天星光的夜晚
追寻着星星的足迹
猜测着这些古老故事的来龙去脉
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那是哪一年的事了?攀过豆蔻梢头,嗅青梅,撷红豆
月明如画,风凉似水,暗香浮动月妖娆
比如:关关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江南的杏花烟雨一点点抚开了我的眉眼
似有幻觉翩然而至,忖度片时,心往神痴
古典的水墨诗赋一寸寸绽开了我的心蕾
比如: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最是那低眉情思,亦梦亦幻,饮醉千年风姿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旷野,照着我纤弱的身子
比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一世深情,只为千年一梦
上古时,淡淡地氤氲着千山外云深处的一抹雾影
寻你在踏歌声声,我以莲叶为舟
在心尘消然停伫,寻你在四季轮回,我如那抱香枝头的瘦菊
比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寻你在花前月下,我把相思横在风中
将日日夜夜的等,消逝在轮回的冬夏中
如诉,如怨,如慕,那荡气回肠的歌声
将人带入古典忧伤的空灵之中
诗言志,但我说诗也言情
诗经<;国风>;中有大量描写恋爱婚姻生活的诗歌
这部分诗大部分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诗经的精华在<;国风>;几乎已经是公论
《诗经》中的诗有很多是平民的爱情诗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它来自于3500年前的《诗经·邶风·击鼓》
其实,诗经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
被后人不断的整理成现在这样
书籍中多将之翻译成“说定、约定”之意
大意是:“无论生死我们都要在一起
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
2。
人海茫茫,脚步无数
两个人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刚好遇到了
红尘有爱,心灵震撼
爱情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事情
初恋——世界上最美丽的事情
暗恋——世界上最隐蔽的事情
热恋——世界上最糊涂的事情
痴恋——世界上最***的事情
苦恋——世界上最遥远的事情
失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爱情或许就是一种情感的轮回
开始时具有一种懵懂的魅力
慢慢的就变成一种痛苦的毒酒
中了它的惑的人然后从痛苦中解脱
经过千经百炼最后走向永恒
3。
在我们平凡的生命里
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琼瑶式的一见钟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其实说的是另一种爱情
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
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诗从出征南行写起
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
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
卫国兵士,远戍陈宋
久役不得归,怀念妻子
回忆临行与妻子诀别
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
“契阔”二字《毛诗》训成“勤勉”
一句“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是别离,契为聚合
活,是相会之意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感慨相隔遥遥,无法兑现自己的誓言
这个誓言是给心爱的妻子许下的白头偕老的信
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拆,次第写来
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
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
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
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无论生死聚散
都要和你结下誓约
悦者,说也
握着你的手和你一同到老
你想到了了吗
这么名垂千古的名句
竟然会是因为战争而写
只读这几句会感动的热泪盈眶
可是读过整首诗歌
一种伤感遍布全身
这好似战争的生死离别啊
并不是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
一对有情人不能在一起
很可能是这一次离别就是永远
是生死的告别仪式
总是觉得这一首应该划分到反战诗歌行列里
4。
击鼓进***是古代的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
战争在那时候占据着生活太大的空间
悲叹战争的哀怜
在诗歌中频见不鲜
《击鼓》只是一个士兵小小的心声
无关乎国家社稷
只因为心中的情节
人最本能的思念
远离的是亲人和爱人
走不上的是回家的路
当是“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而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许多人都用这句话
表达爱慕之情,牵起你的手
今生与你白头到老的意境
也算是一种活用吧
爱是缘分爱是感动
爱是习惯爱是宽容
爱是牺牲爱是体谅
爱是一辈子的承诺
5。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
毛《传》训“契阔”为“勤苦”
郑(郑玄)《笺》则发挥其意
谓“从***之士,与其伍约
‘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
沙场上***士之间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
不管遇到什么危难
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
钱锺书在《管锥编》中评价说
“《笺》甚迂谬”
又指责其“穿穴密微”
并很幽默的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等句
比较《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刺配沧州
临行云“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稳”语
断为“情境略近”
“共著”,“同眠”
都是拟“偕老”变化而来的
在网络文章中广为流传
6。
听一曲“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得哪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这首歌唱出了我认为最浪漫的情怀
所以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优美舒展的旋律带着人的思绪
无限的游走到了未知的地方
那里有潘多拉的盒子
你许下的每一个诺言都会慢慢的实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
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
没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梁祝式爱情故事
于是我们开始从虚幻的世界走向现实的世界
我们开始不再向往那么多的山盟海誓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7
在中国人心中,李白是自由的象征,不仅是他的诗酒傲王侯,而且是他身上那种天性的自由,所以他的诗歌能得到历代人的喜爱,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李白身上。人总是喜欢自己身上所缺少的品质。
这种品质表现出来就是超凡脱俗,对世俗社会的规矩不屑一顾,所以贺知章一见之下即称他“非人世之人”。尽管唐代是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但李白仍然异于常人。少时即观览百家之书,击剑任侠,手刃数人,学道求仙,后来并受道,成为一个道教徒。但道士的身份仍然束缚不了他,他欣羡先秦士人,尤其是纵横家,渴望的是立抵卿相,平步青云,甚至一匡天下。虽未参加科举而被征召入京,授供奉翰林,后又被玄宗赐金放还,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际遇。
根本的原因是,李白身上有着不同民族的血脉。据学者考证,他生长于来自西域的胡化家庭,祖上谪居中亚碎叶,数代人居于丝绸之路上,血缘与文化基因均因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而与中原人不同,时人称其“眸子炯然,哆如饿虎”,便是一例。
李白的亲情较为淡薄,王琦注《万愤诗》:“太白诗中绝无思亲之句。”又曾入赘两位故丞相家,婚后即出门浪游。李白遵从西南蛮族或突厥的剔骨葬习俗,友人卒于洞庭,李白将其葬于湖侧,数年后又前往洗削,负骨而行,葬于鄂城。这一切都表现了李白与儒家思想的疏离,也即与时代的疏离。在社会秩序更加理性化的唐代,他追慕的却是“凤歌笑孔丘”的先秦隐士,是庄子笔下的大鹏。
庄子的自由其实是一种“无待”或天然的自由,这种精神在先秦以后就已经不复存在,经过魏晋后期玄学从利益出发的改造,庄子的绝对自由被理性化、生活化,转换为郭象“各当其分”的自由,亦即放弃无法满足的欲望,乐天安命。自汉至魏晋,士人中一直弥漫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强烈意识,到了唐代,最终还是靠佛教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唯有李白没有接受这个新的观念世界,他最大的烦恼依然是生命的短暂,《将进酒》中的“与尔同销万古愁”,就是人类无法解决超越的生死主题。
因此,李白的及时行乐是有关存在的答案,不是仕途坎坷的牢骚。对他来说,存在的意义只是一个旅馆,不是一个家园,所以他没有多少亲情观念,只有人人都是旅伴的抽象观念。然而,唐代早已不是士人可以平视王侯的时代,这造成了李白晚年的***治失误,被长流夜郎;唐代诗歌也不再充满对生命短暂的形而上哀叹,而是对社会历史的关注,这造成了李白的非现实的高蹈。在这个意义上,李白是上一个时代的结束,杜甫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李白的天真恰恰是诗人的本性,他就像一个无邪的青年去看这个世界,其苦恼不属于具体的日常生活,却又是本质的、无解的,显示出未受理性摭蔽的自然人性。那首令贺知章叹为“泣鬼神”的《乌栖曲》,以“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结束,吴王夫妇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一无所知,从而唤起幻想与真实之间反差的悲叹,就与汉魏咏史诗、唐代怀古诗的理性精神迥异。李白诗歌的真正价值就在这里,诗人是在与人生的无意义作斗争,尽管浮生若梦,仍有“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慰藉。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8
论文摘要:《胡征长诗选》以事记史、以情记史,展现了***战争时期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鼓舞了一代人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夺目光彩概括了一个时代、井在新时代呼唤着神圣文学的回归。尽管极左***治使这位“胡风分子”蒙冤二十余年,直至今日才将他写人当代文学史.但其人格和作品却因此而更加昭示了文学的神圣。
1998年11月27日笔者见到了一位矍砾而慈样,激情与旷达并存的老人—我仰望已久、贸然相扰却赐我促膝长谈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一胡征,并有幸获赐他签名的《胡征长诗选》。
《长诗选》中的两首长篇抒情诗《七月的战争》和《大决战》,创作并出版于50年代初期,1955年便因.“胡风反***集团案”与作者一起蒙冤25年。作品虽然距今已半个世纪,但其中所展现的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却叩响了我心灵之门,让我挥开经济社会中的冷模和失落,在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面前惊醒。
一、历史诗录
综观中国半个世纪的当代文学史,反映民主主义***题材者有小说、散文、诗歌.但以长篇抒情的鸿篇巨制去描绘***战争的过程.尚无前例;同时也正像胡征自己的分析与设想:“·…在宏大的规模抒写我们无产阶级***时代的巨大的激情。·一自从荷马到歌德、拜伦、普希金、捏克拉索夫,已为人类完成了叙事诗的使命,而大规模的抒情诗呢正是在这一艺术开创性的意义上、《七月的战争》11951年出版)、《大决战》1953年出版),在五十年前向我们走来.其中《大决战》承蒙元帅审稿和题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当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来得及被人们充分认.的时候一场不幸的大祸从天而降,1955年诗人因“‘胡风反***集团案卜‘而蒙冤数十年,其诗作也因中国当代的极左***治、中国文化的“因人废言”而被批判,使它在补充了艺术空白之后.却未能对艺术创作、艺术研究产生本应产生影响。这不仅是诗的悲哀、艺术的悲哀,也是史的悲哀。
长诗以持久而热烈的情感、宏伟的画面‘记录了中国人民第二野战***逐鹿中原的鲁西南战役和挺进大别山,历史的亲历性使得这部诗史有着***事纪录都难以达到的准确、具体和生动;’‘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深夜十.点三十五分大***的序战开始了八,二借那通明的月亮门见察这个战场/……乌云盖住月亮/水沫溅在脸上/起先望见船在浪上翻邓迫后只见大浪不见船户…五分钟突破天险,十分钟占领河堤了的四十万人马/$作哑巴冻方马其诺防线在历史上留下五分钟的笑话这样准确的实录.这样具体的描绘,这样生动的再现,岂是普通记录所能代替!诗人在诗作中以浓重的情感之笔,表现了数十万***民参加的大规模战役,在雄壮的战斗进行曲中,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代壮美的英雄群像,那里有将***、士兵、老百姓,也有诗人自己。正像诗人天蓝曾勉励诗人胡征的话:“写出与命运抗战的人民英勇不屈的群像,这是时代赋予诗人的使命卜一胡征优秀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事带情,以情附事,以亲历的准确记录,以真情的渲染,记录了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历史。它不仅超越了一般的史料记录,超越了新闻报告,也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诗,它是历史的诗录,史料价值、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
以事记史,“诗人必须首先忠于生活,然后才能忠于诗,而诗才能忠于主义,wL}]在对于两大战役的描述中,诗人首先是以战士的身份亲历了战争,其次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现察了战役‘然后才用诗人的笔描述战役。诗人尊重历史,严格按照历史进程展现战役的进展,以事记史,客观、准确,具体地记录了历史。写战争序幕时.诗人用具体描写和宏现展现写了‘.出发.、炸弹./捆上驮子!/汽油,嚷上卡车/大炮尹肥绿帆布的新衣穿好/}架队/到广场上集合/驾驶员,坐上司机台漪兵/备马步兵/刺刀出鞘舱上肩/步马炮工错/司***工卫直属机关各种各类各部一切准备好唯备好/我们出发!一如果不是亲历了战争的战士和记者,怎能有这徉详R具体的史料记载。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水正滔滔/向黄河/向古代天险/向天险的南岸‘东方马其诺防线’乘风前进”。一如果没有诗人的气魄,怎能展现这迅猛的进***节奏,怎能体现这如同电影的长镜头画面,那收纵自如的推、拉、摇、移。将战役从宏观到具体,表现得层次分明、生动如睹:联络干事沪谁打谷场上借火光点查俘虏勤杂人员厂带着绳子和扁担/借火光检验敌人的大炮/戴口罩的医生护士/在破庙的院子里/借火光绑扎滴血的伤口胆架员/借火光抢救彩号/电话员厂借火光往北岸架线尹漓级指挥员了带着作战参谋,借火光巡视战场J砚察敌人的情况r布置新的大战:”寥寥二十一行一百三十四字,以急促的节奏、细腻的工笔,精练而又准确地描绘了血战汝南最壮烈的战斗—强攻大雷岗的血战间隙,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用抒情诗做战地实录,这种史料价值延伸了诗的生命。
以情记史。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在两部长篇抒情诗中,战土的豪情、诗人的柔情、布尔什维克的挚情,贯穿了长诗的十四章五千一百多行,让我们在真挚热烈的情感渲染中,去感受那“大起大落金属撞击之刚烈美.暴风雨电闪雷鸣之天威美”。在诗史的观照下,看到诗人的情感展现。但胡征为诗为文.深谙张弛之道,宏观展现、细节描写、真情抒发相结合,豪情澎湃、柔情委婉相交错,使诗史体现出高度的艺术价值。
战士的豪情。在诗作中,诗人善用对偶、排比、短句等多变的句式,构成铿锵的诗句,以大气磅礴之势,酣畅淋漓地抒发战士的豪迈之情,描绘壮美的战斗画面。在攻破黄河大险后,战上们骑在马上,面对黄河“刺刀指着黄河饲它几万里的威风沪哪里去了/同它几万里的翻天大浪产催流中国多少世纪隋多少英雄豪杰/像昨夜了我们五分钟就拿到胜利。”指点江山,抒发胜利豪情后,接着是挥师南进的气势:“前进/前进/前进/任何要来的都来啊便凶的狂风来啊便猛的大雨/来啊便亮的电便响的雷便大的水产嘟来啊/都来啊哦们喜欢这个不平凡的夜/惊心动魄的夜/醒着的夜。”对偶、排比和短句加重了感彩,加快了诗句的节奏把***全中国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豪迈的气概滋满诗行,形成势不可挡的威严之势.使全诗通篇响彻.‘金属冲击之声’.。同时.也由于情感的强化和渲染.使得画面真实生动,展读之际,似乎可见可触,为那段壮美的英雄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画卷。
诗人的柔情。胡征在两部长诗中不是单纯的以激情一贯到底,而是激情与委婉交错展现,抑扬起伏,张弛有度,把一个诗人对人民的热爱、对战友的真情、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偶、叠词、叠句、长句的渲染,质朴流畅地表达出来。在《七月的战争》之七老不倒的旗杆》中,诗人以极为悲痛的.,表达了对在鲁西南定陶攻城战中英勇牺牲的王克勤同志的无尽的思念和深切的战友之情:.‘喊不应的排长呵了我们找来一顶新***帽/正正戴在你头上/我们展开’人民英雄’的金字红旗准轻地盖在你身上一”这里通过长句铺排。细腻地抒发了战友之情,加深了对战友的怀念:在第一节中。七个小节,每一小节都从‘.排长呵,排长呵.’的呼唤开始一种追思、尊敬和不舍之情,在千声万声的呼唤里.在叠词、叠句的回环往复里,在一唱三叹里,表达得真切、圣洁人泪下。在即将离开根据地南征时,诗人禁不住对人民的思念和惦记:”我们要走了/以后记挂我们的时候f肥地犁得深些.尹把苗种得旺些,我们很远闻见麦花香了位子宽心打***/我们要走了/,一俄们要走了/.一”在这回环的句式中,在这长句的精细描绘中,***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鱼水之情、诗人怀念根据地的柔情战士纯净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复杂丰富的感情体验,都被细腻而准确地抒发出来。
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在两部长诗中,通篇贯穿的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追求者、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爱***、爱人民、爱祖国的赤诚之情,从稼七月的战争》第一节开始,诗人便通过诗句表达出对***对人民的热爱:我们是从/晋冀鲁豫边区/三干万人民的肩膀上出发/我们是从全***区一万万四千万人民的心窝上出发了我们是从咱己的良.心/自己的***性/自己的仇恨和责任/自己的立功事业出发……’.这种对人民的热爱与责任,表现出一个***人对人民的一往深情,正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纯洁***性的体现;这种对敌人的仇恨.对***事业的追求,正是一个***员最坚定的***性体现。第八章稼人***表》通过战士的语言更生动地刻画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爱***之心:.‘指导员/我啥都舍得了我啥都不要识要***表/指导员/..…气厂背包可以扔掉汁生命可以拼掉/名字可要给我写上入***表/指导员户……/只要一张入***表/……球你快把我的名字写上人***表.’面对冲锋号、面刘恶战、面对牺牲,战士想到的只有***,这是多么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呵;对真理的追求,对***的热爱,成为战士生命的全部,这是怎样可贵的忠诚呵.这忠诚不也正是诗人真实情感的体现吗!
时过而境迁,史实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漠.但人类自古以来,唯有真情万古不灭。
以情记史,不仅丰富了史,也延续了史.使史与情同在。然而情贯史,却也显现出史的单薄与片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时代局限:如对战争的局部描写、激烈壮美刻画有余,对战争的整体把握、复杂由折表现不足;对人物的***治性表现有余,而对人物的复杂情感表现不够;同时,由于强求气势磅礴恢弘、排比、对偶使用太泛,流于形式,显得累赘和生硬。但贯穿全篇的直觉体验、史料记载,却弥补了这些不足,为***战争、为历史的英雄群像、更为抒情长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文学的社会价值
在长诗出版的五十年代初期,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长诗中所塑造的英雄群像及昂扬的***豪情,对当时的人民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五十年代单纯、向上的时代精神,正是诗作中心情感的延续和体现。在一个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教育人民,改造群众,使之尽快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1453年9月召开的二次文代会上,提出了英雄形象塑造问题:而长诗的出版是在50,51年,这种创作思想的偶合,揭示了一个本质的必然,那就是一个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坚定追求。这种责任感不仅表现在诗人的两部长诗中,更体现在诗人六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无论是在作为’、胡风反***分子”的岁月里.还是归来的日子里.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治使命和艺术追求.每一首诗都是真情抒发.都为时代而作,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每一个作品都浓缩着历史,概括着时代.都反映了民心、鼓舞了一代人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这个八旬老人与我的三小时长谈中.胡老谈到了曾经下放的胧县山区、曾经教书的宝鸡师院,也关切地了解当时学校的文学教学和文学探索,他坦荡的胸怀、坚定的信念、敏锐的头脑.无一不让我信服:‘’人常常面对复杂的社会考验,有时会说违心的话。我自己也说过违心的话。但重要的是尽可能少说,尽可能不说。搞文学创作是这样,为人是这样,教书也应该这样。”一席话,让我顿悟诗人不凡的气质及文学的神圣:一一负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才有的真正生命价值,一部富有社会价值的作品才会有真正的艺术价值。
在当代文学中,由于八十年代中期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由强调教化而走向另一极端、兴起了消遗文学和新历史主义。一个把文学变成鼻烟壶,消遣把玩;一个淡化历史背景,在混饨中逃避现实,‘,新历史主义的历史世界是失去了具体时间标示的生活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具有价值意义的人消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虚幻自我的个体,是被无意识本能操纵的一个体,是自我欺骗的个体。面对这种一个体,作家既恐惧又无能为力二”川文学已从神殿走下:但走向平民的同时.也走向失落,连文学创作者自身也失落在其中,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在欢呼文学摆脱了***治时,忽视了文学的生存价值。于是,现实开始报复文学,纯文学期刊停办了.地摊文学兴起了一固然,读者的需要是文学的第一生命,但在时代转型期.读者需要导引、需要依托.否定个人崇拜并不意味着否定信仰,人生不能没有信仰,社会不能没有信仰,文学更不能够没有信仰、文学的精英意识、现实主义价值不可丢—年已八旬有余的胡老以其长诗选的出版,在二十世纪末期竖起一杆现实主义的大旗.呼唤着现实主义的回归。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9
论文摘要:《胡征长诗选》以事记史、以情记史,展现了***战争时期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鼓舞了一代人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夺目光彩概括了一个时代、井在新时代呼唤着神圣文学的回归。尽管极左***治使这位“胡风分子”蒙冤二十余年,直至今日才将他写人当代文学史.但其人格和作品却因此而更加昭示了文学的神圣。
1998年11月27日笔者见到了一位矍砾而慈样,激情与旷达并存的老人—我仰望已久、贸然相扰却赐我促膝长谈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一胡征,并有幸获赐他签名的《胡征长诗选》。
《长诗选》中的两首长篇抒情诗《七月的战争》和《大决战》,创作并出版于50年代初期,1955年便因.“胡风反***集团案”与作者一起蒙冤25年。作品虽然距今已半个世纪,但其中所展现的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却叩响了我心灵之门,让我挥开经济社会中的冷模和失落,在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面前惊醒。
一、历史诗录
综观中国半个世纪的当代文学史,反映民主主义***题材者有小说、散文、诗歌.但以长篇抒情的鸿篇巨制去描绘***战争的过程.尚无前例;同时也正像胡征自己的分析与设想:“·…在宏大的规模抒写我们无产阶级***时代的巨大的激情。·一自从荷马到歌德、拜伦、普希金、捏克拉索夫,已为人类完成了叙事诗的使命,而大规模的抒情诗呢正是在这一艺术开创性的意义上、《七月的战争》11951年出版)、《大决战》1953年出版),在五十年前向我们走来.其中《大决战》承蒙元帅审稿和题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当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来得及被人们充分认.的时候一场不幸的大祸从天而降,1955年诗人因“‘胡风反***集团案卜‘而蒙冤数十年,其诗作也因中国当代的极左***治、中国文化的“因人废言”而被批判,使它在补充了艺术空白之后.却未能对艺术创作、艺术研究产生本应产生影响。这不仅是诗的悲哀、艺术的悲哀,也是史的悲哀。
长诗以持久而热烈的情感、宏伟的画面‘记录了中国人民第二野战***逐鹿中原的鲁西南战役和挺进大别山,历史的亲历性使得这部诗史有着***事纪录都难以达到的准确、具体和生动;’‘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深夜十.点三十五分大***的序战开始了八,二借那通明的月亮门见察这个战场/……乌云盖住月亮/水沫溅在脸上/起先望见船在浪上翻邓迫后只见大浪不见船户…五分钟突破天险,十分钟占领河堤了的四十万人马/$作哑巴冻方马其诺防线在历史上留下五分钟的笑话这样准确的实录.这样具体的描绘,这样生动的再现,岂是普通记录所能代替!诗人在诗作中以浓重的情感之笔,表现了数十万***民参加的大规模战役,在雄壮的战斗进行曲中,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代壮美的英雄群像,那里有将***、士兵、老百姓,也有诗人自己。正像诗人天蓝曾勉励诗人胡征的话:“写出与命运抗战的人民英勇不屈的群像,这是时代赋予诗人的使命卜一胡征优秀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事带情,以情附事,以亲历的准确记录,以真情的渲染,记录了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历史。它不仅超越了一般的史料记录,超越了新闻报告,也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诗,它是历史的诗录,史料价值、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
以事记史,“诗人必须首先忠于生活,然后才能忠于诗,而诗才能忠于主义,wL}]在对于两大战役的描述中,诗人首先是以战士的身份亲历了战争,其次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现察了战役‘然后才用诗人的笔描述战役。诗人尊重历史,严格按照历史进程展现战役的进展,以事记史,客观、准确,具体地记录了历史。写战争序幕时.诗人用具体描写和宏现展现写了‘.出发.、炸弹./捆上驮子!/汽油,嚷上卡车/大炮尹肥绿帆布的新衣穿好/}架队/到广场上集合/驾驶员,坐上司机台漪兵/备马步兵/刺刀出鞘舱上肩/步马炮工错/司***工卫直属机关各种各类各部一切准备好唯备好/我们出发!一如果不是亲历了战争的战士和记者,怎能有这徉详R具体的史料记载。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水正滔滔/向黄河/向古代天险/向天险的南岸‘东方马其诺防线’乘风前进”。一如果没有诗人的气魄,怎能展现这迅猛的进***节奏,怎能体现这如同电影的长镜头画面,那收纵自如的推、拉、摇、移。将战役从宏观到具体,表现得层次分明、生动如睹:联络干事沪谁打谷场上借火光点查俘虏勤杂人员厂带着绳子和扁担/借火光检验敌人的大炮/戴口罩的医生护士/在破庙的院子里/借火光绑扎滴血的伤口胆架员/借火光抢救彩号/电话员厂借火光往北岸架线尹漓级指挥员了带着作战参谋,借火光巡视战场J砚察敌人的情况r布置新的大战:”寥寥二十一行一百三十四字,以急促的节奏、细腻的工笔,精练而又准确地描绘了血战汝南最壮烈的战斗—强攻大雷岗的血战间隙,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用抒情诗做战地实录,这种史料价值延伸了诗的生命。
以情记史。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在两部长篇抒情诗中,战土的豪情、诗人的柔情、布尔什维克的挚情,贯穿了长诗的十四章五千一百多行,让我们在真挚热烈的情感渲染中,去感受那“大起大落金属撞击之刚烈美.暴风雨电闪雷鸣之天威美”。在诗史的观照下,看到诗人的情感展现。但胡征为诗为文.深谙张弛之道,宏观展现、细节描写、真情抒发相结合,豪情澎湃、柔情委婉相交错,使诗史体现出高度的艺术价值。
战士的豪情。在诗作中,诗人善用对偶、排比、短句等多变的句式,构成铿锵的诗句,以大气磅礴之势,酣畅淋漓地抒发战士的豪迈之情,描绘壮美的战斗画面。在攻破黄河大险后,战上们骑在马上,面对黄河“刺刀指着黄河饲它几万里的威风沪哪里去了/同它几万里的翻天大浪产催流中国多少世纪隋多少英雄豪杰/像昨夜了我们五分钟就拿到胜利。”指点江山,抒发胜利豪情后,接着是挥师南进的气势:“前进/前进/前进/任何要来的都来啊便凶的狂风来啊便猛的大雨/来啊便亮的电便响的雷便大的水产嘟来啊/都来啊哦们喜欢这个不平凡的夜/惊心动魄的夜/醒着的夜。”对偶、排比和短句加重了感彩,加快了诗句的节奏把***全中国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豪迈的气概滋满诗行,形成势不可挡的威严之势.使全诗通篇响彻.‘金属冲击之声’.。同时.也由于情感的强化和渲染.使得画面真实生动,展读之际,似乎可见可触,为那段壮美的英雄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画卷。
诗人的柔情。胡征在两部长诗中不是单纯的以激情一贯到底,而是激情与委婉交错展现,抑扬起伏,张弛有度,把一个诗人对人民的热爱、对战友的真情、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偶、叠词、叠句、长句的渲染,质朴流畅地表达出来。在《七月的战争》之七老不倒的旗杆》中,诗人以极为悲痛的.,表达了对在鲁西南定陶攻城战中英勇牺牲的王克勤同志的无尽的思念和深切的战友之情:.‘喊不应的排长呵了我们找来一顶新***帽/正正戴在你头上/我们展开’人民英雄’的金字红旗准轻地盖在你身上一”这里通过长句铺排。细腻地抒发了战友之情,加深了对战友的怀念:在第一节中。七个小节,每一小节都从‘.排长呵,排长呵.’的呼唤开始一种追思、尊敬和不舍之情,在千声万声的呼唤里.在叠词、叠句的回环往复里,在一唱三叹里,表达得真切、圣洁人泪下。在即将离开根据地南征时,诗人禁不住对人民的思念和惦记:”我们要走了/以后记挂我们的时候f肥地犁得深些.尹把苗种得旺些,我们很远闻见麦花香了位子宽心打***/我们要走了/,一俄们要走了/.一”在这回环的句式中,在这长句的精细描绘中,***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鱼水之情、诗人怀念根据地的柔情战士纯净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复杂丰富的感情体验,都被细腻而准确地抒发出来。
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在两部长诗中,通篇贯穿的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追求者、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爱***、爱人民、爱祖国的赤诚之情,从稼七月的战争》第一节开始,诗人便通过诗句表达出对***对人民的热爱:我们是从/晋冀鲁豫边区/三干万人民的肩膀上出发/我们是从全***区一万万四千万人民的心窝上出发了我们是从咱己的良.心/自己的***性/自己的仇恨和责任/自己的立功事业出发……’.这种对人民的热爱与责任,表现出一个***人对人民的一往深情,正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纯洁***性的体现;这种对敌人的仇恨.对***事业的追求,正是一个***员最坚定的***性体现。第八章稼人***表》通过战士的语言更生动地刻画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爱***之心:.‘指导员/我啥都舍得了我啥都不要识要一张人***表/指导员/..…气厂背包可以扔掉汁生命可以拼掉/名字可要给我写上入***表/指导员户……/只要一张入***表/……球你快把我的名字写上人***表.’面对冲锋号、面刘恶战、面对牺牲,战士想到的只有***,这是多么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呵;对真理的追求,对***的热爱,成为战士生命的全部,这是怎样可贵的忠诚呵.这忠诚不也正是诗人真实情感的体现吗!
时过而境迁,史实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漠.但人类自古以来,唯有真情万古不灭。
以情记史,不仅丰富了史,也延续了史.使史与情同在。然而情贯史,却也显现出史的单薄与片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时代局限:如对战争的局部描写、激烈壮美刻画有余,对战争的整体把握、复杂由折表现不足;对人物的***治性表现有余,而对人物的复杂情感表现不够;同时,由于强求气势磅礴恢弘、排比、对偶使用太泛,流于形式,显得累赘和生硬。但贯穿全篇的直觉体验、史料记载,却弥补了这些不足,为***战争、为历史的英雄群像、更为抒情长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文学的社会价值
在长诗出版的五十年代初期,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长诗中所塑造的英雄群像及昂扬的***豪情,对当时的人民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五十年代单纯、向上的时代精神,正是诗作中心情感的延续和体现。在一个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教育人民,改造群众,使之尽快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1453年9月召开的二次文代会上,提出了英雄形象塑造问题:而长诗的出版是在50,51年,这种创作思想的偶合,揭示了一个本质的必然,那就是一个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坚定追求。这种责任感不仅表现在诗人的两部长诗中,更体现在诗人六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无论是在作为’、胡风反***分子”的岁月里.还是归来的日子里.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治使命和艺术追求.每一首诗都是真情抒发.都为时代而作,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每一个作品都浓缩着历史,概括着时代.都反映了民心、鼓舞了一代人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这个八旬老人与我的三小时长谈中.胡老谈到了曾经下放的胧县山区、曾经教书的宝鸡师院,也关切地了解当时学校的文学教学和文学探索,他坦荡的胸怀、坚定的信念、敏锐的头脑.无一不让我信服:‘’人常常面对复杂的社会考验,有时会说违心的话。我自己也说过违心的话。但重要的是尽可能少说,尽可能不说。搞文学创作是这样,为人是这样,教书也应该这样。”一席话,让我顿悟诗人不凡的气质及文学的神圣:一一负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才有的真正生命价值,一部富有社会价值的作品才会有真正的艺术价值。
在当代文学中,由于八十年代中期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由强调教化而走向另一极端、兴起了消遗文学和新历史主义。一个把文学变成鼻烟壶,消遣把玩;一个淡化历史背景,在混饨中逃避现实,‘,新历史主义的历史世界是失去了具体时间标示的生活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具有价值意义的人消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虚幻自我的个体,是被无意识本能操纵的一个体,是自我欺骗的个体。面对这种一个体,作家既恐惧又无能为力二”川文学已从神殿走下:但走向平民的同时.也走向失落,连文学创作者自身也失落在其中,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在欢呼文学摆脱了***治时,忽视了文学的生存价值。于是,现实开始报复文学,纯文学期刊停办了.地摊文学兴起了一固然,读者的需要是文学的第一生命,但在时代转型期.读者需要导引、需要依托.否定个人崇拜并不意味着否定信仰,人生不能没有信仰,社会不能没有信仰,文学更不能够没有信仰、文学的精英意识、现实主义价值不可丢—年已八旬有余的胡老以其长诗选的出版,在二十世纪末期竖起一杆现实主义的大旗.呼唤着现实主义的回归。
与世无争的诗句篇10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25课第2篇
教学设想:《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杜诗立足于现实,他的诗因此赢得了“诗史”的美称,《春望》所记载的正是战争给大唐国民带来沉重灾难的一段历史。八年级的学生,对唐朝历史,特别是安使之乱,十分熟悉,对杜甫及其诗作也有所了解。学习时可把唐朝历史和诗人的遭遇作为参考。鉴于这首诗有着婉转谐美的节奏韵律,鉴赏过程中,将以朗读为重点,以朗读带动其他环节,鉴赏诗的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国、深、溅、短、浑”等字词的意思,感受诗的语言美。
2、学习“拟人、对偶、借代、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提高感悟、鉴赏的能力。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人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点:诗人所运用的意象和刻画的形象。
学习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传情达意。
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课堂学习:
(一)激兴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面文字)
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以反恐为由,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快十年过去了,战争还没有结束。最近,由法国挑头,以美国为主力的“北约”,又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对利比亚进行狂轰滥炸。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某些国家,他们用战争换来的是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反恐战争越反越恐,恐怖袭击年年不断,反而给当地人民带来真正的恐怖;“北约”在利比亚实行禁飞区,非但没有制止那里的人道灾难,反而给非洲带来了更多的难民。战争永远只会给发生战争的国家的人民带来沉痛的灾难。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杜甫的《春望》来认识战争的本质吧。)
(二)真情朗读
1、正音朗读学生先听一遍录音,校准字音后自由朗读两遍。
2、感知朗读学生参看注解后自由朗读,弄懂诗歌的意思,不懂之处举手提出。
3、悟情朗读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看看有没有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提示学生参看注脚的写作背景)
4、示范朗读教师范读,教师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指导提示:通过音量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读出诗的意味(内容意思)、韵味(韵律节奏)、情味(思想感情)和趣味(艺术境界)。
(三)细心鉴赏
1、检查预习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所喜欢诗句的赏析文字,其他同学对赏析进行评价。
2、逐联鉴赏 (1)首联描写长安春景,你能举出一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吗?你所举的与本联所写的有没有不同之处?
学生举例、评价之后,教师补充预设答案:
“几出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以上两处借助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意象——莺、燕、花、草、雨,写出了充满活力的早春景象。而《春望》首联则勾勒出了长安城被战火蹂躏后草木丛生、一片荒芜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2)首联诗人直接写远望春景,颔联则间接写远望春景,对本联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感时连花都要落泪,恨别连鸟都会惊心。你赞同哪种解释?理由是什么?(开放性题,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诗可以有多种理解,欣赏时能进入境界。)学生充分发言之后,教师展示预设答案:
赞同①,“感时花溅泪”,是写花,写所见,这是诗人感伤国事;“恨别鸟惊心”,是写鸟,写所闻,这是诗人感伤家事。花香鸟语本是赏心悦目之物,但诗人却观花反落泪,闻鸟反惊心,这里用反衬手法突出忧国思家之情的深切。赞同②,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花、鸟本是自然物,诗人把自己的特殊心境移加到它们身上,连它们都为“国破”、“城春”感到悲伤,这样比直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伤,效果更强烈。
(3)颔联运用的对偶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颈联则用了对偶、借代和对比,看看本联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预设答案:用敌***来犯时报警的“烽烟”指代战争。灾难来临,会令人惶恐不安,“烽火连三月”,警报频响,战争还未打响,人们已经深陷恐惧之中,这更能突出战争的罪恶。把“家书”与“万金”对比,同样突出了战争已造成诗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烽烟”是写国事,“家书”是写家事,诗人用对偶巧妙地将国事与家事紧密相连,把“感时”与“恨别”融为一体,深化了忧国思家之情。
(4)尾联通过“白发”写忧国思家之“愁”。你能举出一两个以“白发”抒写爱国之“愁”的例子吗?你能举出一两个用某修辞手法写“愁”的佳句吗?请赏析它们和本联写“愁”的精彩之处。学生举例、评价之后,教师补充预设答案:
“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秋思》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写“愁”的佳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李白用夸张手法把“愁”写得有长度;李清照用夸张把“愁”写得有重量。在本联中,杜甫也用夸张,把“愁”写得有数量。三个人都运用了夸张这种修辞手法,都通过这种手法把原本抽象的愁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读着本联,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形象好像就在读者眼前。(四)主题探究本诗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五)拓展延伸中国已向全世界宣告要和平崛起,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请你用学习《春望》得到的启示谈谈你对中国提出这样的***治理念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与世无争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