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的诗歌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品评;赏析;语文美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新颖的赏析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诗歌的兴趣,在诗歌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不断升华小学生的语文语言素养。可见,诗歌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去学习它,而在于如何发掘诗歌的精神内涵,感受语言深处的魅力。在传统的诗歌课堂上,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学习诗歌里面的生字、生词并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少具体分析语言的艺术形式和特色,也很少赏析诗中的重要语句和关键词。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小学语文诗歌的赏析模式,从诗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本文通过三种赏析分析小学语文诗歌的模式。
一、品评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在每首诗歌中,都有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或者“词”。这些关键词是整首诗歌的诗眼,也是诗歌最精华的部分。分析这些“字”或者“词”,可以直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升华诗歌的内容。
例如,在赏析小学三年级上册诗歌(人教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时候,由于本诗的赏析目标是分析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在本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这一句诗,在这一句中“独”和“异”使用的最好。“独”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独处异乡的孤独之感。而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好是他在长安谋取功名之际,再结合作者的身世,就可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作者使用了两次“异”字,表达了更强烈的思想感情。王维当时还比较年轻,身处长安,举目无亲,长安越是繁华,自己的孤独感越是强烈。“异乡”和“异客”乃是对这种情感的完美表达。教师在带领学生品评诗歌的过程中,抓住诗的关键字或者词,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轻松完成对本诗的学习。
二、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诗歌以其优美的韵律,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每首诗都有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抒情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诗歌的时候,把赏析重点放在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抒情方式上,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赏析小学三年级下册诗歌(人教版)《春望》(杜甫)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结合作者的身世分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赏析的时候,注重分析本诗的写作技巧。诗的前两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作者在诗的开头就描写了春望的所见。“国破”说明往日繁华的长安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乱草丛生的狼藉景象。“城春”是指春天虽然花朵树木都成长起来了,但是由于国家的衰败,它们已经失去了春天的风采。“国破”和“城春”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大地表现出作者因为国家衰败的感伤之情。同时以乐景来写哀情,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加作者内心的伤感。作者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得生动形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时候,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可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深刻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
诗歌作者所描写的诗,都是作者的有感而发。而想真正了解一首诗歌的深刻内涵,必须探究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探求诗歌的深刻寓意。
例如,在品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诗歌(人教版)《望天门山》(李白)的时候,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李白所描写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美好景象,必须带领学生了解诗人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由于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那时候唐朝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富足,社会风气良好,而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诗仙”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狭小天地里面的广阔胸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表现的是作者想冲断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和雄心壮志。所以在理解诗歌的时候,深刻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就可以理解作者写诗的真正意***。
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诗歌的关键“字”或者“词”,集中分析关键“字”或者“词”就可以大概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配合其他方面的品评,理解诗歌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另外,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于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抒情方式,看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或者描绘方式,并联系所学过的赏析知识,可以轻松掌握诗歌的赏析模式;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对作者的身世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作者抒发诗歌情感的重要前提,当然,诗歌也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重要反映。提高诗歌赏析能力,不断提升语文美感。
参考文献: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2
1.联系创作背景,对现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简要评价,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2.通过赏析现代诗歌中感人的形象,说出自己的个性体验,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哲理。3.通过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领悟诗歌所蕴涵的哲理。
【概念阐释】
分析现代诗歌中蕴涵的深刻哲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诗歌具有浓烈的抒情性。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表达的感情比一般作品更浓烈,或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具体的景物描绘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一些诗歌的哲理是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哲理,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哲理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哲理。
2.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哲理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哲理都必须准确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3.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深刻哲理的表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了诗歌语言凝练含蓄,含义丰富深刻的特点。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有助于领悟诗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阅读指导】
整体上,把握现代诗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初步感知诗的哲理。
2.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感悟形象所蕴涵的深层意义。
3.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抓住关键词语,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托物言志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深入领悟诗歌所蕴涵的哲理。
具体解题时,还需注意:
1.现代诗歌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更多的是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等,阅读时必须注意这一点,明确修辞手
法(或象征)的真实内涵,并且应注意避免形象的实际所指带来的误解。因此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准确地提炼出诗歌的深刻哲理。
2.依据题干,细读原诗,综合思考,防止片面。有些考查诗歌哲理的理解类考题,答题时,同学们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解答。
3.细看搭配,明确需要,注意表达符合语境。现代诗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所以遇到考查诗歌哲理的题目,既要看词语的搭配,又要看表现手法的需要,同学们还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
【即学即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选自《梦家诗集》)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
内容。
2.第一节中“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3.诗中为什么要反复出现“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一句?
4.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泥土
鲁 藜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做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选自《鲁藜诗选》)
1.这首小诗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
哲理?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首哲理诗的感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航海
绿 原
人活着,像航海。
你的恨,你的风暴;
你的爱,你的云彩。
(选自《人之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3
一、 对“中国诗的出路”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有几千年的历史,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世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律诗发展到了顶峰,也必然酝酿着如何改革、如何创新,以谋求新的发展。于是在清末黄遵宪等人提出“诗界***”的口号。但是***的指导思想、***的方向均不明确。“五四”运动,在外来诗歌文化的冲击下,西洋诗的大量涌入,古典诗词随即被打入“冷宫”。然而,没有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引进必然是盲目的,且与中国诗词传统也格格不入。因此如何使现代诗歌民族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先是吴芳吉等诗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后来闻一多等诗人提出新格律诗的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摸索,但也是星星之火无燎原之势。自从1927年的《沁园春•长沙》到1936年的《沁园春•雪》直至建国后一系列创作,激活了古典诗词,初现诗歌改革的方向。在进行诗词创作的同时,也进行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58年提出系统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该书首先对“中国诗的出路”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何火任在《中国诗歌的出路:从“新诗”到“新体诗歌”》中,对“五四”时期的诗进行了反思,肯定了它的成绩,并论述了“新体诗”的探索历程,认为:“‘新体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时代趋势。”陈德述《中国诗歌出路的理论为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文,对关于中国诗歌出路的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讲到民歌时,陈德述认为:“必须从民歌中去吸收民族的、时代的、人民心灵中的养分来创新和发展民族新体诗歌。中国的当代诗歌,只有朝着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讲到古典诗词时,陈德述认为:“古典诗词中包含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文化信息,只有认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古典诗词,总结古典诗词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模式、表现手段以及古典诗歌产生的文化土壤等等,才能改革和发展民族新体诗歌。”在讲到关于“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的理论时,陈德述认为:“诗歌应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如何才能“高于生活”呢?当然是通过意境的塑造,意境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浓缩和概括,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结合,是现实主义与***的浪漫主义结合,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陈德述认为:“通过上面的分析,完全可以看出中国诗歌出路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导向性”,为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国强也认为:“的诗论为中国诗歌发展繁荣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余零针对2008年《中国诗词》第三期上发表的《“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一文,根据中国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强调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使中国诗歌的革新、创新与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深化了对诗歌发展道路理论的理解。
我国作为诗词大国,不但创作有丰富的诗篇,而且也有全面系统的诗论,古代叫做“诗话”。虽然它们从微观上对诗词的赏析、诗词的审美等方面颇有见地,但是从宏观上提出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还没有。以他独有的思想,高屋建瓴地提出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是对中国诗论的丰富与发展。而该书对诗歌发展道路的探讨,深刻地揭示了“中国诗的出路”思想的理论内涵、理论价值和创作指导的意义,明确了中国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这是该书的学术价值和贡献之所在。
二、 把诗词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发展民族新体诗歌结合起来研究,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二
对文艺思想、诗词理论及作品的赏析,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赏析而赏析,应该落实到如何发展民族新体诗歌上。什么是民族新体诗歌,学术界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未能有一个统一的看法。的诗词是民族新体诗歌还是古典诗词,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的诗词属古典诗,是旧瓶装新酒;但是有人认为,诗词就是民族新体诗歌,是民族新体诗歌的样板和榜样。该书选编了张承源的《新体诗歌说管窥》、张朝勇的《谈诗词的新体诗特征》等文章。张朝勇认为,的诗词无论从题材、语言、艺术风格、写作动机和目的,以及从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传统的继承来看,“都凸显了新体诗的典型特征,为我国新体诗的创作实践指明了方向”。
为了展示民族新体诗歌在体式上和风格上的多元性,还专门选编了一组论述新体诗歌的文章,旨在说明诗歌发展道路理论所取得的成就。在丁毅的《对民族新体诗歌的期待与贺敬之的初步探讨》和熊矩的《贺敬之的新体诗》两篇文章中,说明了贺敬之对民族新体诗歌的探索和所达到的成就。熊矩认为,贺敬之的诗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内容贴近大众生活、语言大众化、个性鲜明的新体诗。丁毅通过对贺敬之诗歌的分析,对如何建立民族新体诗歌做出了回答:1.新体诗歌的创作者必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应当具有关切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胸怀,他应该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面去感受诗意爆发诗情,用他的诗去提升广大人民的思想境界,激励人民奋斗前进;2.必须走新诗民族化、旧诗现代化之路;3.要欢迎诗歌形式的百花齐放。
该书还选编了王琳《从5•12的地震诗歌看新诗的走向》和姜福远《汶川地震诗现象及其启示》等两篇文章。王琳从地震诗的大众的自发性、纪实性与现场感、吟诵性和节奏感、叙事与抒情并重、通俗性与大众化等特征来看新诗的走向,认为地震诗是一次新诗的突围。姜福远认为,从内容上看,地震诗以歌颂大爱,抚慰心灵;颂扬奉献,赞美英雄;歌颂***的领导,坚定抗震信心;悼念亡灵,寄托哀思;赞颂民族团结,弘扬爱国精神为主要特征,从这些待征中可以得到如何发展民族新体诗歌的启示。王凤娟对孙建***、贾勇虎的***治抒情诗《唱响中国心》的分析,揭示出新时代***治抒情诗的特征。
该书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论述新体诗歌,凸显编者的意***:研究的诗论和诗词不是空对空,而是要为发展民族新体诗歌提供理论指导和创作借鉴,以推动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三、 把新诗观放到中华民族文化视野中去研究揭示出了诗歌发展道路理论的文化内涵和深度,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三
关于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浓厚的文化基础的。该书选编了魏红珊的《的新诗观与民族文化认同》、曾平的《新诗观的民间立场与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以及龙树准的《民族新体歌诗是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创新》等文章。魏红珊认为:“关于中国新诗的出路及发展方向的思考,核心的问题之一是中国诗歌的民族化问题。新诗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因此,新诗作为民族叙事和国家想象的方式,它为20世纪中国试***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的新诗观则是对现代中国的一种文学性表达,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性想象,它展现着现代中国对民族身份和印记的一种自我认同。”曾平也认为:“我们也应看到,对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强调,其实也包含了他建立中华民族***不倚的文化品格、文化框架的自信与气魄。说到底,即使是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的诗歌艺术,我们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要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新诗,而不是复制西方诗歌,复制西方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中国新诗出路的见解,对于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永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发展了近百年的中国新诗,要走出日益边缘化、小众化的困局,除了尽量地开放自身、吸取各种艺术经验之外,必须立足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中国普通民众当下的现实人生、日常生活,否则,别无出路。”魏、曾的文章,对的新诗观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龙树准强调的是“歌诗”,重点从民族新体“歌诗”如何继承与创新上展开论述。他认为:第一,对古典诗词基本特性的继承与创新;第二,对古典诗词诗体的继承与创新;第三,对古典诗词艺术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创新;第四,对古典诗词声韵美的继承与创新;第五,对古典诗词遣词造句的继承与创新;第六,对古典诗词传播手段的继承与创新等等。
特别是陈德述针对有人说律诗的审美意识是“封建统治者的***治思想”时指出,中国古典诗词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它是中国的“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理寓于象”中的诸种哲学思维的形象化的体现。正如陈德述、王凤娟在《综述》中指出的那样,把的新诗观放到中华民族文化视野中去研究,揭示出“中国诗歌出路”理论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四、 充分肯定民族新体诗歌的主体地位并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论述,是该书的重要成果之四
2008年《中国诗词》第三期上发表的《“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对“新诗主体论”进行了错误的、不全面的理解,余零等同志撰写专文与之进行商榷,纠正其错误,何火任、陈德述也对之做出了专门的回应。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4
一、学生读不懂古诗词的原因
1.意象孤立化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诗词的意象,往往都倾注了诗人的情感。它不仅仅是读者看到的一花一草,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比如“柳”与“赠别、离别”有关,“西楼”与“闺怨”有关。可是,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往往不会或者不能把意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只是孤立地看待这一个个意象,不知所云,或者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就是诗人看到的景象。
2.背景边缘化
背景是指诗歌的题目,作者生活的朝代、生平经历和给出的相关注释。诗歌的题目可以说是诗歌的眼睛,往往隐含了很多信息,它有可能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可能揭示了线索、写作对象等,还有可能奠定了感情基调。正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朝代与生平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诗歌的内容,掌握诗人的情感与心路历程。诗歌附带的注释也是我们全方位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然而,部分学生永远意识不到这些,总是紧盯着诗歌的正文绞尽脑汁地猜想,却总也猜不准。
3.疑难字词拒绝化
我们说的疑难字词,其实不单单是字词,也有可能是某一句诗。笔者不止一次发现,学生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要不就卡在那儿动弹不得,要不就直接跳过去,忽略它。在笔者看来,学生很排斥这些疑难字词句,不愿也不会或者不敢进行相关相似的联想。“诗家语”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与其他文学语言比较起来,诗歌的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为了表达的需要,诗歌的语言经常会改变词性、词序和语序。我们在理解诗歌时,要懂得变通词性、词序和语序,而这恰恰是学生的软肋。
4.结构模糊化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诗歌亦然。以近体诗为例,讲究起承转合。“起”就是诗句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承”就是“起”句的自然衔接,延伸拓展。“转”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体现思路的转换。“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情感的凝聚之处。对于词来说,往往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掌握了这些诗词的结构规律,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古诗词了。不过,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时,不大注意诗句与诗句之间的联系,结构意识很模糊。
二、如何读懂古诗词
1.“泡”
茶叶必须用滚沸的开水才能泡开,否则,茶叶不能舒展,茶香不能释出。同理,诗句就是那卷成一个个碧螺形状的茶叶,我们必须用丰富的知识才能“泡”开它。具体说来,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拆分。把诗句拆散,分为一个个***的字词来理解。诗歌语言是高度浓缩的、跳跃的,学生常常苦恼不懂诗句的意思就是摸不准诗歌那“一字千金”的精炼。而我们主张把诗句拆分为一个个小单位的字词来理解,就是本着化整为零、化难为简的原则,先让学生从字的本义上去理解。
其次,联想。理解诗句必须要有相似、相关的联想,也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字的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诗歌意象涵义、人文历史典故、作者生平经历、诗歌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进行联想,从而更好地把握诗句传达的信息。联想具体可概括为:意象涵义的联想、人文典故的联想、历史旧例的联想、描述面的联想、诗歌背景的联想、诗人活动过程的联想、空间时间转换的联想等。如在学习黄庭坚的《登快阁》时,笔者就让学生通过联想来理解“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这一联,有部分学生就猜到了此联运用了“高山流水”和“阮籍翻白眼青眼”的典故,从而能准确地理解诗歌。
2.“洗”
很多人都有洗茶的习惯,因为茶叶在采摘、烘焙到包装出售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一些杂质夹杂其中。诗歌也需要“洗一洗”。“泡”开诗歌最重要,这个过程会让我们得到很多关于诗句的信息。可在极具竞争力的高考题面前,怎样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的诗句信息是准确的呢?“洗”的过程就非常重要了。所谓“洗”,即筛选,就是去杂质,即在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据诗歌意象、题目、结构、作者生平、诗歌注解等信息确认诗句表达的具体准确的涵义。这个过程就是再次提炼的过程,它由初步模糊印象变成具体清晰的诗歌内容。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5
一、诗歌意象的种类
诗歌借助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探究诗歌的意象,融入到诗歌中,体会到诗人的处境,从而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本质。通过对于诗歌情感的划分,诗歌的意象一般可以分为送别类、思乡类、愁苦类、闲适类、送别类、爱情类、战争类等,他们分别表达了悲苦别离,想念家乡,愁闷心情,自由舒适,依依不舍,珍爱难舍,残忍破坏的情感。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要善于总结,探究他们属于哪一类的诗歌,科学地对他们分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
1.抒怀类,借助事物,抒感
抒怀类诗歌一般都是托物现实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诗人通常会借助一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诗人会采用与事物本身特征相同的事物来表达情感,最为常用的就是、梅花、松柏、竹等。这些事物往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是诗人所喜爱的,成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诗人称赞事物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品质或者是自己向往的一种情感。如屈原《离骚》:“照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了“饮露餐花”的生活,实际上是在表达他自己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人描写景物是客观事实,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很多文人墨客经常借以抒感的事物。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借助素养的品质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品质。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都会成为诗人表达情感,借以抒情的寄托,使诗人的情感得到展现和表达。
2.爱情类,寻找代表,体会爱情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这类诗歌一般寄托着爱恋,相思之情,也是很多诗歌中所包含和表达的情感。诗人会在诗歌中展现出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或者是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或者是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在诗歌中通常以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为代表,这些事物往往是诗歌中表达爱情是最为经常出现的事物。红豆是诗歌中应该会使用到的表达爱情的词语。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家喻户晓的,其中就利用红豆表达了思乡之情。红豆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表达爱情或相思之情的事物,所有又称“相思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因为他们的彼此交错和成对出现,也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爱情的标志,为很多诗人所引用。学生要善于总结这类事物,透过事物看到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
3.战争类,融入其中,感受破坏
战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破坏了和平的环境,是很多诗人所厌恶和憎恨的,他们在诗歌中往往也会有所表达。诗歌中的战争往往是借助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等来指代,用以表达诗人对待战争的情感。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其中的“投笔”指代的就是战争。诗歌中借助这些物象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二、有效探究诗歌意象的方法
1.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在对诗歌意象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通过对作者生活的年代来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会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息“人生如梦”,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学生了解了苏轼的写作背景,会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苏轼在写诗的时候是被贬黄州之后,游玩被当地人误以为是赤壁的地方后,通过所见所感受的情感,通过诗歌的方式进行了表达。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学生会更好地理解作者是通过感慨古人,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要主动地探究写作背景,通过对时代和背景的了解来探究诗歌的意象,促进学生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深刻的理解。
2.整体感知,确定情感
在对于诗歌意境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从整体上感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阅读,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形成系统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对于诗歌的整体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全面地看诗歌,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要分清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事情主人公还是作者之外的形象。学生在阅读和探究的时候不要局限于具体的某一句话,而是要放眼全篇,否则会理解偏差或遗漏要点。通过全面地把握诗歌的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比如“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必须要立足全篇,才能认识到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先抑后扬的效果,并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铺垫。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产生深刻的影响,更深刻地体会诗歌意象。学生要关注细节,探究整体,从整体中找关键诗句,全面地理解问题,形成系统化的完整认识,如通过诗句“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学生应该能够看出流露的是伤春、惜春之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现的是“见秋思乡”之情。学生全面地看问题会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句子,融入到诗歌中,形成整体感知,确定诗歌的情感,形成深刻的体会。
3.关注人物,分析形象
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学生要关注人物形象。透过人物形象来体会诗歌的意象。在表达诗歌形象反映意象时,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语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情、细节、侧面描写来完成。学生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透过这些词语来分析人物形象,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透过形象来体会意象。学生要学会透过人物形象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歌的意象,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学生在阅读诗句的时候要关注描写人物的词语,因为很多诗句的意象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如宋代李纲《望江南》中“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删涞囊帐跣Ч主要靠“箬笠”“蓑衣”和“冰散响”来表现,“箬笠”“蓑衣”勾勒出渔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简单的画面。“冰散响”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渔翁的镇定。通过这些关键词的表达,诗人表达了环境的高远空旷,也写出了人物生活的安逸,用语言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从而在人物形象中流露出了诗歌的意象:作者在借诗歌的语言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进而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轻松和愉悦之情。
4探究语言,理解意象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6
一、关注诗歌的标题
关注诗歌的标题,可以帮助学生推敲诗歌的意旨。诗歌的题目富含多种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考生应从题目中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解读诗歌,而且有不少诗歌的考题的设置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的题目告诉考生:这是首以诗回赠白居易赠诗的诗歌,“扬州”、“席上”点明地点及当时的氛围,“初逢”则点明事由,即刘禹锡从被贬地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自居易会面时写了这首诗。了解了这些,考生就可知道,这首诗主题可能是怀念旧友,也可能是抒发被贬的失意郁闷心情,还可能是朋友问的互勉等。考生理解时就会扣住诗人的情感,减少鉴赏的难度。
二、关注作者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人生体验、志趣和追求,所以不同的诗人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如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的基调居多,忧国忧民是他的主旋律;而李白则是豪放飘逸的风格;王维的特质是“恬淡优美、含蓄生动”。如果考生把握了诗人的风格,熟悉了诗人的人生感悟,解读他的诗歌就不是太难了。如辛弃疾的《鹧鸪天》,上阕用“嫩芽、蚕种、细草、寒林”来渲染早春乡村景象,下阕把写景推远一层,由平岗看到城里,情调是很愉快的。但为什么又有“城中桃李愁风雨”一句呢?这就要关注作者了,辛弃疾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徽钦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恢复,而朝中大半是昏聩无能、苟且偷安者,这让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这种心情就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所以从这句可以看出这首词还是愁苦之音,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
三、关注注解
有些诗歌在诗的下面提供了一些注解,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对此考生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一定要把诗歌放到相应的背景去揣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南宋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下面的注解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押解北上途中所作”。这一信息对考生很重要,考生扣住了这一信息就自然把诗人和国家衰亡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准确地把握思想情感了。
四、关注体裁
诗歌按思想内容分为送别诗、怀古诗、写景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弄清楚诗歌属于哪一类诗后,就可以快速地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了。
五、关注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声静相衬;“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如音”是乐哀相衬;“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对比;《石灰吟》是托物言志;《题西林壁》则是哲理诗等等。了解了这些知识,便等于掌握了一把鉴赏诗歌的钥匙。
六、关注考题
关注考题就是从具体考题的题干中挖掘信息帮助解读诗歌。其实在许多诗歌鉴赏试题中题干本身就为学生鉴赏诗歌提供了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对此考生应注意挖掘把握,让它为我所用。如“‘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这一题干就明显地暗示诗歌的情感是写“边愁”,这就有助于考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7
关键词: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论文 Www.)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 ,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教学探讨
诗歌在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通过精美简短的文字塑造作者隐晦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中语文中,诗歌鉴赏一直都是学生的心头病,学生出于很多原因,对诗歌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困惑,导致了十分严重的现象。教师要加强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平,让学生能够深刻的品读情感,赏析唯美,肯定诗歌的魅力之处。
一、抓住诗歌的诗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抓诗眼的教学训练。诗眼就是在诗歌中出现的最能代表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诗眼能够反映诗歌的灵魂,是诗歌最重要的代表。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寻找诗眼,首先要对文章的基本情境有一定的把握,能够体会作者隐含的思想;其次,要领会诗眼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因为诗眼的存在,诗歌变得更加动人;并且,要将诗眼和诗歌的主旨相结合,确定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或者词语,确定诗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加强意象的分析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不同于戏剧、散文、小说的形式,诗歌没有详细的描述,没有完成的情节,语言很高的概括度,作者的感情隐藏的很深。学生在学习中,最头疼的就是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对意象所代表的含义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很大的难度。意象是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作者隐藏的思想感情的代表,是学生和作者沟通的桥梁。学生只有正确的理解诗歌的含义,才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进行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领会作者的意象使用方法,徐志摩使用了四个意象,“金柳”“水草”“清潭”“星辉”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这四个意象为什么可以将当时的情境真实的表达出来?
教师进行诗歌意象的相关探索,就能够增加意象的通常含义,给学生做题降低了难度。在诗歌中,很多意象所要表达的含义基本相同。例如“水”“雨”“草”通常都是表现了作者的愁绪。“杨柳枝”通常都是表达作者的依依惜别的感情。“梅兰竹菊”通常都是代表着作者高尚的节操,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意愿。
三、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作者创作诗歌的背景环境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想要品读作者的情感,就要明白作者的创作背景。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教师首先指引学生了解杜甫创作的背景,明确杜甫当时穷困潦倒,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当时的***治环境非常不明了,广大的天下寒士处在人生的迷茫期,既没有安稳的生活环境,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杜甫由此及彼,创作了这首诗歌,发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再了解了杜甫的创作环境之后,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做到了品味作者情感的要求。
四、重视诗歌的注释解析
在进行诗歌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告诫学生一定要好好观看诗歌之后的注释解析。一般注释中都是作者当时创作诗歌的***治环境和作者当时创作诗歌的生存状况。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相关的注释,就能够整体把握诗歌的大致情感,不会出现了太大的偏差。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作者的生平事迹,能够和作者的其他诗歌进行联想,品味作者的写作风格。很多诗人的诗歌想要表达的感情是类似的,例如李白的诗歌总是清新豪爽,陶渊明的是个充满了田园气息,李清照、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苏轼辛弃疾的大气豪迈。领会作者的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了解诗歌中出现的典故
很多诗人都会借助历史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典故的积累。学生了解典故的背景,就能够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作者在使用典故的时候,有时候就是使用典故本身的含义,有的作者在典故原来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含义,提高了理解的难度。例如杜牧在《遣怀》中的诗歌“楚腰纤细掌中轻”就是使用了典故。“掌中轻”出自《飞燕外传》,说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赵飞燕身体轻盈,能够在人的手掌上舞蹈。杜牧借用这个典故说明了自己也曾经放浪形骸沉湎酒色。
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一定是受到了某种刺激,或者是升官发财的喜悦,或者是家破人亡的伤感,或者是国破被俘的无奈等。作者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或者是送别友人的伤感,或者是思念恋人的愁思。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程度,不要停留在表面的做题中,而是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的特别感情。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降低领会作者感情的难度,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使用多媒体还原了诗歌的背景,让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诗歌改编成为剧本,按照自己的理解,演绎诗歌的真实故事,从而加深作者的理解。无论哪种形式,加强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具有重要意义。
七、总结
高中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从作者的背景入手,给学生讲述诗歌出现的意象的含义,包括诗歌运用的典故、历史故事等,加强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学生要配合教师积极进行诗歌的学习,主动收集整理诗歌中经常出现意象的含义,提高诗歌的积累。学生要注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情感认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丛文雁.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点想法[J].成功(教育版),2011(11):52-53.
[2] 陈芳.浅论提高高中诗歌鉴赏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上,下旬),2014(16):85-86.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9
【摘要】因为学生是初学者,积累诗歌的数量不足,经验不足,才需要老师给以规律和方法的指导,在诗歌最美的地方给以学生引导、点拨,强化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如果诗歌教学仅停留读读背背,讲讲大意或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简单层面上,就不可能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而一味地强制记忆,更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引起他们的反感。
【关键词】语文;中学;诗歌;能力;教学
诗歌是综合各种艺术手法的文学形式,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的特点。由于它语言凝练,含义深刻,形象鲜明,感情强烈,因此,在教学中应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但诗歌鉴赏在各种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属于比较难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每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涉及诗歌的题目越来越多。有些地区将诗歌鉴赏题目由原来的客观试题改为主观试题,把诗歌鉴赏定为阅读能力的较高水平,使考查形式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可见,诗歌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目前有不少教师对于诗歌教学存在一些偏颇认识。一种认为诗歌教学见仁见智,读诗无定解、无定法,所以诗歌没有法讲,另一种认为诗歌教学不能讲。美妙的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分析、品评,诗的意境就被破坏,诗的美感就被肢解,诗味儿也就荡然无存了。基于这样的认识,造成了在诗歌教学中简单处理,只强调读和背,不要视学生对诗歌的深体味,不重视对诗歌鉴赏的培养。
把握诗歌鉴赏艺术规律的共性,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知基然到知其所以然,这是诗歌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恰恰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还很欠缺,学生思想认识水平达不到一定高度,才更需要老师去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想象,使他们受到诗歌的美,欣赏到诗歌的美,从而喜欢诗歌。因为学生是初学者,积累诗歌的数量不足,经验不足,才需要老师给以规律和方法的指导,在诗歌最美的地方给以学生引导、点拨,强化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如果诗歌教学仅停留读读背背,讲讲大意或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简单层面上,就不可能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而一味地强制记忆,更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要搞好诗歌教学,教师首先要走出误区,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呢?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受
诗歌的语言最具有音乐性,因为诗歌从最初产生之时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三者合一的,后来诗歌脱离音乐,舞蹈而***发展,其声音乐和节奏的美感特征不断得到完善。古典诗歌具有相当严谨、典雅的韵律美,现代诗歌也表现出更为自由的音乐律美。古典诗歌中采用四环往复的句式,现在诗歌中采用排比的句式,造成了诗歌的音乐美感,这种音乐美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
读诗乃至背诗,是诗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个教师经常做的事情,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播放录音或诗画结合或配乐朗诵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律和节奏、诗歌的音乐美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整体感受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入境,为诱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做充分准备。如果没有学生的反复诵读,诗歌的味道就减少了一半,学生的联想、想象就失去了情境,失去了条件。所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进而理解诗歌内容,反复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意象作为诗歌中形成意境的具体材料,作为体现作者情意的形象,它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钥匙,也是我们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依据,所以它在诗歌鉴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意象,领悟意象所蕴涵的深意,及其所体现的情调、境界,才能真正地鉴赏诗歌。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意象入手,抓住意象,突出强化意象的特点,以此来沟通意象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诗中的意象在学生眼前由模糊不清到逐渐丰富鲜明,最终达到感受诗歌形象、鉴赏诗歌的目的。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画面感比较强,让学生描述这幅画面并不难,但是要让学生联想、想象这首诗的决境,特别是透过写景俯到诗人的感情、心境就不容易了。教师必须抓住诗中意象的特点,加以突出强化,启发感染,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这些意象。
诗中的意象――山、径、舟、老翁垂钓、江、雪,教师抓住“千山”、“万径”,让学生想象整个背景的广大辽阔、浩瀚无边;抓住“绝”和“灭”,让学生体会不仅辽阔,而且空旷,所有的山都没有鸟,所有的路都没有人,远离尘世,无比寂静。“孤”、“独”、“寒”也是体现意象特点的词语,同样需要突出强化:在一个辽阔、空寂的背景上,只有一船一人,不顾天冷雪寒,孤独地专心垂钓。让学生不仅想象老翁独钓时大雪弥漫、万籁无声的画面,还体会老人远离尘世、清高孤傲的性格。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诗人被贬的经历,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写诗的意***在于寄托自己的感情和理想人格。
诗歌教学中,如果不抓住突出意象特点的词语,不通过这些特点去丰富意象,体味意象,学生就不能真正领悟诗歌中的意境和内涵,也就谈不上鉴赏诗歌。相反,如果抓住意象,突出意象的特点,就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诗歌意象的特点凸现得越具体、鲜明,学生的联想、想象就越清晰、生动,学生对意境的理解、把握也就越深入。
二、抓住诗眼,探求意蕴(意境)
学生在通过诗歌意象进行联想、想象的时候,有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明晰、由飘忽不定到逐渐定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使学生的联想、想象不是毫无方向的胡思乱想,而是依据诗歌文本的合理想象,从而避免学生错误地理解诗歌含义。
在诗词语言中,意象的组合可以完全不按照人们思维中的常理来进行。意象可以不用中间媒介直接拼合在一起,起连接作用的虚词也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蒙太奇是法语中的构建、组合之意,电影借用这个词表现镜头的剪接、组合)。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之间省去了连接的词语。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可以理解为乌鸦盘旋在枯藤老树之间,哀鸣声声,也可以理解为黄昏的乌鸦已经归巢,或者两种意思都有。诗人不想把读者的想象固定于一点,我们也不必把它讲死,因为恰是意象之间的不确定关系,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但也正是因为意象的跳跃组合,造成了学生思维的阻断,给学生读懂诗歌带来比较大的困难。所以,在某些关键之处找到恰当的引发点,搭建诗歌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学生断开的思维架起联想的桥梁,激活他们头脑中的表象,对教师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三、知人论世,深入理解
激发学生恰当地进行联想、想象,除了让学生意象、诗眼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联系作者的思想认识和生活经历,联系作者所处的社会北景以及作品的创作环境等,做到知人与知世,这也是诗歌鉴赏时必须有的联想,否则很难准确理解作品。
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无非是写三峡水流之急,船行之快,是一首咏山水的诗,但如果这样理解,此诗就不会成为千古绝唱了。这首诗还有更丰富的含义,那就是表达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走到三峡、遇赦而返回时所作,因为有不久之前逆水而上的艰辛,所以遇赦归来顺流而下,才感到格外轻松喜悦。这种感情在诗里并没有直说,而是以轻松的节奏流露出来,喜悦之中还带有几分惋惜和遗憾。如果不了解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与心境,学生恐怕很难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参考文献
关于理想的诗歌篇10
对于高中诗歌教育的策略释解
一、诗歌意境引入策略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诗歌诵读导入意境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联系生活展现意境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二、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导入意境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通过典故导入意境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理想的诗歌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