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读后感10篇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1

以前有“三、百、千必读”的说法,这的意思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书必须读!

三字经的特点是三字一句,简介明了。别看它简介,可它的每一句都包含着生后的道理,比如第一句就很深奥:

人之初,性本善

在儒家传统当中,有三派说法。一派,孔子的说法。他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孔子的说法。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孔子置而不论(意思是他不说),留个悬念。

一派,思想家、和法家有极深关系的荀子的看法。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就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他这个看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婴儿生下来,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辛苦吗?他会管母亲有***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生病了吗?都不会,他就要吃,非吃不可。人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善良。

那么《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 孟子一派的的思想。但却不明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的明确意见是,人的本性向善。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2

下课时我不由自主地把那个最小的小女孩她抱在怀里。她闪着灵动的大眼睛,稚嫩而自信地告诉我,她今年4岁,已读了一年的经,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的全文,还会背几首《千家诗》。我一下子把她抱起来,高高举起,让她坐在我的手臂上,浑身涌动着母亲本能的情愫,我亲亲她的小脸和小手。

第二次听她上课,她听的还是那么安静,坐的还是那么端正,读的是那么朗朗,表现是那么积极;课堂进程中偶尔也会和小伙伴说几句话,过一下手,却还懂得提醒小伙伴上下台领读时鞠躬问候的礼节。

诵读国学经典的魅力让我第一次感到了震撼!

从中你不难感觉到,她和她小伙伴有一种异样的可爱,不只是缘于现代文明,更源于古老经典的滋养。透过孩子们的纯真、美好,我看到的是懵懂时期的经典教化,将成就一代心印恒定志洁,追求心性高远的中华骄子。

这是河南省开封市教研室的李克铖老师在云南昆明升庵祠里见到的一幕。

北京恒星学校开展孩子诵读国学经典教学也已有六七年的时间。从两岁半的小班到五岁的学前班,孩子们必修的一门课是诵读经典,从最短的《三字经》、《弟子规》到更长的《千家诗》、《大学》,孩子们一一读来。

国学经典在孩子们的口中成为滋养生命的“良食”。

【不要让父母的思想框住孩子的能力,放开手,尝试尝试。】

“这么长的《弟子规》、《三字经》,这么小的孩子读得了吗?”从开办诵读课程开始,疑问就随之而来。

“最短的句子是几个字?”指导学校诵读的沈立博士问我。

“三个字”,我回答。

“最短的句子是三个字,最容易读的是押韵的。”沈立解释说。

这让我想起自己两岁的孩子,一岁半的某一天他说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句子“买鸡蛋”。那个晚上他重复这句话几十遍,从此以后,他开始说三个字,而后是“爸爸回来了”这个句型的不断重复和升级。

《三字经》、《弟子规》是目前最适合孩子诵读的两本教材,它三字一句,琅琅上口,贴近孩子的生活,容易让孩子接受。沈立整理出诵读素材的顺序依次为:三字押韵的《弟子规》、《三字经》;四字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第一部分是五言,第二部分是七言,简称为“三百千千”。通过熟读背诵,孩子有了语音语调语感等素材的积累,然后老师讲解每个字的读音、简单的字义。读音、识字、了义之后,孩子们开始接触难度更大的《大学》、《中庸》、《老子》。孩子读书的素材应当是精华中的精华,读一本就相当于一万本。

北京恒星培训学校主管教学的李爽老师介绍到,通过听音像资料,给孩子传达整体的概念和最标准的读音,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整体印象。接下来由老师领读,通过每天反复地诵读,进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孩子们自己读,背诵。然后逐步看着书,一边指一边读。指读一方面锻炼孩子的口眼手协调能力,一方面认识字形。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的过程。

无论何种形式的诵读,李爽老师强调在素材和孩子年龄合适的情况下,力求做到每一次从文首读到文末,“让孩子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完整的,有头有尾,就像我们做事,也是有头有尾。”通过长期大量的诵读经典,能够开发他们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专著力。同时,《三字经》、古诗中的节奏和韵律对孩子节奏感培养也不无好处。

【无论是诵读国学经典,还是在生活中实践,唯一目的是教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

很多家长问学校为什么***学课,为什么以国学经典为特色?

面对这样的问题,李老师会反问:“孩子学习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您觉得孩子做人呢?”。社会现状是,家长过于看重学习知识,但是孩子的品性和学习知识孰轻孰重?

“如果只读书,不落实,那就是空的。诵读经典、***学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仁。”孩子诵读的同时,老师结合生动的故事、影像资料、情景表演,让孩子逐渐理解每一句话,同时引导其生活中的行为。

《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师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后,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来引导孩子。“爸爸妈妈叫你时,你马上答应吗?”很多孩子回答不是。这时候老师抓住契机,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做。

学校提倡孩子们平时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运用所学。老师正在忙,孩子就过来叫“老师!老师!”这对孩子来说很正常。老师就会结合《弟子规》里,“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告诉孩子老师在忙的时候,我们不能随便打扰,等老师忙完了,再去说。

【我们的孩子一再地让老师很感动。】

学校每天饭前有一个程序:老师和孩子一起齐声背诵感恩词。“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互相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所有付出的人。” 吃饭前的感恩词,与国学经典的总体方向一致,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和感恩情怀。

背诵完感恩词,老师说:“请同学们吃午饭。”同学们会说:“谢谢老师,请老师先用。”

“常常是,已经背诵完感恩词,可以吃饭了,但是我手里正忙着,就说:没关系,请同学们先用。孩子都看着我,哪怕你拿起汤喝一口,拿起主食简单地吃一口,孩子们才开始自己吃。”这让李老师甚为感动,“他们知道了等待。”

由于现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孩子自我为中心,不知道长先幼后,做事以人为先。比如餐桌上,吃饭时第一口菜泥先夹给谁,是孩子还是父母长辈。如果父母的第一口菜不是给长辈,而是先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在开家长会时,李爽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家长反省思考教育中的问题,“您想想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形成的?孩子的自我为中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

如今,很多接受了国学经典浸润的孩子回到家,吃饭先请长辈吃,好吃的也是先给长辈吃,令家长惊讶之余更是感动。

【经典诵读,应该全家都来读,不要只让孩子读。】

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是一个过程。作为孩子最直接的示范者,家长和老师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孩子才会跟着学。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3

关键词:形象感知法;分析比较法;生活积累法;培养语感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09-02

学生所学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优美,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沃土。教师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体会思想感情和凭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读”就是架在小学生口头语言和教材语言之间的一座桥梁。巧用朗读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巧用形象感知法,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活动,它是朗读者在理智和情感的作用下,将视觉诉诸听觉,将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的言语过程。如果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定真切自然。如《狼和小羊》一文,讲的是在小溪边,狼为了吃小羊先后找了三个借口,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是狼还是凶恶地吃掉了小羊。教学中让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然后抓住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把它们鲜明的个性读出来。狼的声音粗一点,霸道一点,让人感受狼的凶残。小羊的声音柔一点,弱一点,让人觉得小羊很温驯,激发学生同情怜悯小羊的思想感情。努力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儿童心中活起来,心中有了形象,朗读时才能将文中的语句情境化。这样处理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加上朗读技巧的恰当运用,朗读效果更具表现力、感染力。

指导学生读课文,不只是走走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地通过形象感知把课文读懂、读好。如:《西湖》一文先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引出西湖。杭州已经很美了,“人间天堂”就足以表明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然而就在这个天堂里还有一颗最亮丽的“明珠”,它就是西湖。本文一开始就奠定了一个“美”的基调。然后引导学生放眼远眺: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山,一读山之形――“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读山之色泽――“绿”、“青”、“浓”、“淡”。二读水,水之平静――“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银镜”不仅读出水面之平静,更读出水之明净。读完山水之后,忽然引出一群“白鸥”,那是为了给静态的景物渗入一点动态的东西,使其活泛起来,且使色彩也变得丰富了,有了绿、青,又加上了白,凭添了几分活泼。如果第二自然段是远眺,那么第三自然段就是近观,而且是边走边看。环湖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接着读孤山、白堤、苏堤。如果说孤山“秀美典雅”的话,那么“像两条绿色绸带”的白堤和苏堤就显得灵动而飘逸。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在湖水中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学生在读的时候,通过认真细致地读书,感叹油然而生――西湖如画,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呢!夜晚的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明月东升,轻风徐来,人们泛舟于西湖,眼中所见的是倒映在水中的华灯,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琴声不知发自于何处,但却随着轻风在湖面飘荡,传入游人的心中。这样的迷离恍惚、似真似幻的朗读,学生才感受到什么叫天堂,什么是物我两忘。学生通过语言形象感知了西湖的美景,一边读,一边想象,将语言文字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形象生动地再现在脑中,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文中的景物。学生通过听、读,感受美、欣赏美,通过朗读表现美。

朗读时,不仅要求学生眼看,口读,还要用耳听,用脑想。学生有良好的再现语言表现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

二、巧用分析比较法,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修辞,最要紧的还是要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小学课本中有很多课文用词精妙,造语恰当,然而学生的语感能力尚未达到能迅速感悟的程度,往往读过之后,廖无印象,更别谈今后能自我体会并运用了。比较朗读法,是指将课文中一些精妙的语句作适当的调整,然后引导学生将调整后的词句与原型进行比较、朗读。教师不作多讲,只让学生在朗读中意会,在比较中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通过比较朗读,训练和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如《小鹰学飞》一课中:“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将句中的“鼓起劲”、“拼命”去掉,改成“小鹰只好跟着老鹰向上飞”,再朗读品味,语感敏锐的学生便感受到“鼓起劲”、“拼命”包蕴着小鹰刻苦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能激励人不断上进。《北大荒的秋天》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我重点抓住比喻句的教学进行比较。我觉得比较语言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中,通过逐步扩句的方法:由“流云像锦缎”,到“流云像五彩斑斓的锦缎”,再到“流云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进行多层次的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到位,较好地达到了理解内容、感受内涵、学习语言一箭三雕的目的。学生虽然年幼,毕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有些句子段落,学生凭他们的语感已经能认识、能想象、能体验。“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很容易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获得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

三、巧用生活积累法,培养学生语感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4

一、教学理念:

1、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想要看重探求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2、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进步每个学生的语文修养。

3、注重过程,终结评价与组成评价相联合,扶植终身学习的愿瞧和科学探求的精神。

4、重视阅读指导,做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72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瞧,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83.3%的学生分析测试达到优良程度。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分析使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要领。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领导。个别学生学习盲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到底如何缩短两极差距。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作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习”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习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习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习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习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习作中学习使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要领;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安排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概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碰到不熟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涉猎,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义,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辞书的情况下,不防碍阅读。本册安排写字150个,都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但要做到正确、流利,并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条理,要经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全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改变的基础上,凭个别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既要提高理解程度,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富裕的默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要领,指导学生凭要求认真读书, 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经过课后的训练题,指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要领。在课文中发现言语表达的特点。在“交换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的东西。

3、要凭借课文的差别特点,设想和接纳灵便多样的教学过程与要领计谋。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际的欲望。要创造特定的情境。创造情境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造要实在,体现学生实践交际的需求,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地、针对不同的东西,使用不同的手法,接纳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造还要注重兴趣,要用脍炙人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造多个情境,在逐步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相对简略,到交际得相对深入的熟练过程。要体现双向互动。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示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正在鼓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端宜“放”,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至于写怎样的标题,在打开思绪、挑选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浸透,在写作中、在交换底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过乎习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顺序能否明确,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加强平常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分析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材料;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5

关键词 词语解读 三维空间 品词析句 切入点 着力点 训练点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正逐步回到以人为本的常态,漫无边际的拓展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正在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词句作为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正日益受到重视。课堂上随处可见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情形。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词语解读,常常成为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句,打开了与文本对话的一扇扇窗口。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由浅入深地理解词语,努力打造词语解读的“三维空间”,构建立体化的解读模式。

一、找准理解词语的“切入点”

课文是由一个个词句连贯而成的。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习课文的基础。因此,我把理解词语的意思作为解读词语基本要求、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寻找理解词语的切入点:

第一层面,我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平时,我要求学生书包里必须放一本字典或词典。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必须通过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随时查阅工具书,逐步养成随时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第二层面,学会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理解词句的语境意思。词语的字面意思是理解词语的起点。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字面意思出发,学会理解词句的语境意思。在理解语境意思的过程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在理解“排空而至”一词时,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句子中的“排空而至”应该是指许多灰椋鸟整群整群地从空中迅速飞落下来。在理解语境意思的过程中,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来理解。在理解“回味”一词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游玩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这里的“回味”就是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新体味的意思。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做到了对词语的准确解读,为后面深入解读词语打下了基础。

二、找准感悟词语的“着力点”

从语言文字的微观分析,语言文字是有感情、有内涵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体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文字的“温度”。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知道,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挑选的,要么荡漾着情感的涟漪,要么绽放着人性的光辉,要么凝聚着精神的力量。引导学生解读这些文章,当然必须让他们对作品流露的情感因素、高举的人性大旗、彰显的精神伟力有具体而深刻的感受。我们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应该透过这些表象,找准感悟词语的“着力点”,去感悟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感受语言的温度。

近日,听了我校一位教师上《水》一课。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学习这一句时,教者抓住三个“滑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受背后蕴含着的伟大的母爱。“这里的三个‘滑过’可以换成哪些字词?”“仔细读读这三个‘滑过’,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把“滑”和“流”“淌”进行比较,从水量、速度和感觉三个方面读懂了“滑过”的深刻内涵。通过三个“滑过”,学生感觉到就像母亲温柔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温暖在心头。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读出了词语背后蕴含着的浓浓亲情,让情感在语言文字间流淌,让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三、找准揣摩词语的“训练点”

阅读教学中大量地品词析句,朗读训练扎实了,但揣摩表达却有所淡化。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理解能力的退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知意思、悟情感,更要学会揣摩表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在刨根问底式的探究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巧妙,逐步学会表达运用,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6

一、整体诵读韵文,感知内容和韵律

韵文识字之所以紧缩课文内容,增加生字密度,就是为了避免因学课文内容而耗费较多时间,以收到识字教学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学中,整体诵读法应该是一个能让一年级学生迅速把握课文内容的高效方法。如教学《识字6》时,课堂伊始即整体诵读韵文。

1.一人读一句,分类正音梳规律

生1读第一行,突出这一行中的后鼻韵母ing。生2读第二行,提示叠词中的轻声。生3读第三行,评价翘舌音是否读准。生4读第四行,分清n和l。

分行读词,可以整体把握每行字词朗读的重难点,易于学生发现规律并掌握,同时也节省了一个字一个字讲解读音要点的时间。师生对读音的纠正或强调是在学生朗读之中相机点评的,这种指导教在了学生的疑难处,启在了学生愤悱时。

2.一人读全篇,感知韵律和内容

让生再读全部韵文,观察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特点,发现押韵。随后,打节拍读出韵脚。童谣声中,韵文如小诗一般流淌,在学生清冽的童音中,在小手富有节奏的击打中,韵文富有了节奏的美感。

这样读文,避免了学生将字与文隔离开来识别的现象,增强了对字词的意会,加深了对韵文的欣赏,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特点。

二、巧设游戏环节,渗透文理和逻辑

语文的魅力,是其语言文字以独特的组合方式带来美感和体验,只要是学习语文,就应该对所学韵文的文理逻辑有所领悟,体会词句间的关系,对其语言的组织形式进行内化和领悟。

1.指***游戏――***画引路,***文互译

学生读出了韵文的节奏和韵律,很好听。不过,要读得更动人,还要真正理解词串,让学生读词串,并在***上指出物体或物体的位置。在游戏中,学生从天上找到地上,然后又回到了天上。学生便顺利地发现了顺序。

这样的游戏,可以很快扫除学生的认知障碍,对部分不太熟悉的词语通过指***很快建立形象记忆。同时,在指***中,学生通过观看、寻找,确定了事物所在的位置,“找”物体,其实也是在“找”出韵文的文理。

2.按序说***――内化积淀,渗透文理

师生共述韵文顺序:它先把我们带进夏天的天空,然后又把我们带到星空下的小院,爷爷一边给小丁丁摇蒲扇,一边跟他讲牵牛织女星的故事。

这个环节中,师生再经历一次“找”的过程,让所有学生感受韵文文理。同时,边找边读,再加上老师恰当的教学语言的引导,使得韵文成为一段有序的话,顺利外化出了韵文的逻辑。这样的积淀过程自然、轻松、有趣,一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学生在读词中,又一次巩固了对字词的识记,建立了词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实现角色迁移,领悟故事内涵

这类韵文中常常有故事、有人物,老师可以利用故事的讲述,带领学生实现角色迁移,深入体会故事内涵,得到情感的提升,更富有感情地读好韵文。

伴随着《新婚别》的旋律,老师动情地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随后,又把学生当作文中的“小丁丁”,语重心长地讲述北斗星的常识。故事结尾:孩子,当你在野外迷路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天空找找北斗星,它永远都会在北方闪烁,为你指点方向,你听明白了吗?

学生感悟爷爷奶奶把他们对小丁丁的爱都装在这故事里了,随后师生更深情地诵读韵文,感情投入,真挚动人。

四、靠实语用实践,书写生字和韵文

写好汉字,一靠眼睛看,二靠动手写,三需动脑评。低年级生字中多有独体字,逐渐增加合体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写好独体字是写好合体字的基础,独体字转化为合体字有一定的规律,老师需带领学生在观察、总结、实践、再观察、再实践、再总结中,一步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1.一课一得,总结写字规律

(1)写好独体字:关键笔画写到位。

本课有“丁、女、斗”三个独体字,这三个字中的长横是共同笔画,可以重点观察长横的方向和位置,体会“相同笔画有变化”的写法。

(2)写好合体字:朋友谦让又互访。

学生先观察合体字各部件由独体字变成合体字的动画,总结出部件之间要“朋友谦让又互访”,随后进行练写。

2.注重评价,渗透审美标准

但凡字写得好的人,都是会看、会品、会评价自己的字,在评中逐渐了解评价方法,提高审美品位。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7

一、语感的概念

夏丐尊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他在《我在国文教授上最进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讲到: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鱼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可见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从上面一段话可以看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即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我们要将这种对语感的理解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促进小学生语感的形成,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的语感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对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小学生的日常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渗透到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能够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更是要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体会其情味,非靠语感不可。“在日常生活中言语交际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语感把握意***的准确性。”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意识去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小学生就无法具备准确、灵敏的直觉语感,也就不能准确地处理在与人交流中诸多信息,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交流障碍。

(二)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犹如鸟儿的两翼、车儿之两轮,缺一不可。语感的方式是直觉,语感对语言对象作出直觉判断,是不假思索的反应,同时又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是长期比较、揣摩、学习、训练的结果,是理性在感性中沉淀,是溶解了理性的感性。例如:当听到或看到“老师”一词时,就会立刻想到站在三尺讲台上教我知识教我做人,再生活上关心我的师者,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情感就会主动自觉地在刹那间联翩而至。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学习阅读的时间不长,阅读技巧不熟练,但通过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加强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形成,反之又促进了语感的形成。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字的优劣、正误进行分辨,对文字美进行玩味和欣赏,要对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都要思维活动的参与。

(三)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有利于语文素养的获得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指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感实际上左右着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行为的效率和质量,离开了语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信息交流。语文知识的获得不可能超越语感直接转化为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要通过大量的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扶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这样语文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感的具备是理解话语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主要是指在朗读、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层面上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本任务之一,培养语感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语感确实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具体说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语感。

(一)让小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考虑已有的生活体验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未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了解越见深切”。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叶圣陶的话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告诉我们平时要有生活经验,经验是阅读准备: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中提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因为作者以为母亲有100多斤,其实母亲最重的时候才89斤。在课堂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不够关心,甚至很粗心。教师此时顺水推舟,反问:“谁知道自己母亲的体重呢?”联系生活,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共鸣。看似不经意的一问,触动了学生内心藏着的伟大的母爱情结,也为理解下文的“愧疚”作了铺垫。这样学生易感受到这句话背后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内心的情感性、思想性得到升华,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二)引导小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词句,体味词语的情味

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词语的意思,深入了解词语的情景性、情感性,经过长时间训练、积累、领会,从而形成语感。常见揣摩比较的方法有:删减、增补、替换。品味用词,深知其意。例如:删减比较。删减比较就是把某个重要的词语删掉,然后与原来的句子相比较。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场雪》中描述到:“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如果我们把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亮晶晶这些词语删掉。句子也通顺,但不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加上了这些叠音词,我们彷佛看到了银条儿、雪球的准确、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到了作者的此时的喜悦心情。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8

1 “熟读背诵”,为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奠基

1.1 要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熟读”是关键。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且看目标中的几个关键词:“正确”、“流利”、“有一定速度”,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提示我们一线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熟”。这里想借用“熟”的不同词组的含义来诠释笔者对“目标”的理解。

1.1.1 熟悉。即学生要将接触的每一种语言风格、形式内化为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日后的提取、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布置中,应尽量通过朗读、默读等阅读方式,以大量的读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内化过程,促使学生乐于吸收新的语言形式,创造条件给予他们新语言的不断强化刺激,完成学生言语的进化。

1.1.2 熟练。即学生要熟练地对语言材料进行义群解码。就“朗读”而言,朗读者要实现“正确、流利、有感情”,熟练地将词语分配到各个义群,熟练地使用抑扬顿挫是基本技能。那么,教师的指导要点就在于,通过方法的点拨实现学生对“义群”的理解;通过恰当的练习,来促成学生对语言的熟练解码,即所谓“熟能生巧”。《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熟”的第四种解释,也能帮助笔者来诠释此处,即“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1.2 要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背诵”是根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是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直接指向阅读积累的表述。一个学生由阅读起始,经过不断地积累,逐步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学习、充实、壮大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在其中并不是仅走单程,而是周而复始地经历着一个个提高自己能力的阅读学习圈,以使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 “读有其法”,为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搭桥

2.1 选对阅读方式。“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以上两条表述中,我们可以读到的表面信息是:在第三学段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朗读和默读两种基本阅读方式。如果深入思考“为什么要掌握这两种阅读方式?它们与学生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什么关系?”就会给我们教师这样的教学提示:让学生学会根据文本特点选择不同阅读方式来帮助理解阅读材料。比如,在阅读诗歌、抒情散文一类作品时,使用“朗读”这一阅读方式,就有助于读者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易于生发感受。在阅读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时,运用“默读”则更能帮助读者快速提取语言文字的主要信息。不同的阅读方式得到不同的阅读效果,不同的阅读效果则有不同的语言文字吸收结果。

2.2 选对阅读策略。利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获得对语言文字的不同感受,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则可以解决不同的阅读问题,探寻不同的文字奥秘。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提到,学生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里提示给我们一条“浏览策略”,并且明确了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该策略。其实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所提到的“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就与阅读策略当中的“联结策略”有关,提到的“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也与阅读策略中的“推测策略”相关。由此可见,教会学生阅读各类型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在阅读文本时,读者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去选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这一行为本身,也是对语言文字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

2.3 读出作者的方法。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这条表述中,我们能清晰感受到,阅读目标明确要求了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体悟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如何将文字组合得有序、有理、有情。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实际上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考察学生是否读懂了作者表达的方式方法。读懂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才是学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3 “新旧链接”,真正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有学者指出,“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理解文章时,背景知识必定会以特定的方式与文章的字面单词意思融为一体,并根据这篇文章所隐含的内容构建一个连贯的完整的整体。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从单词的多种联系中很快就可以构建一个情景模式。”

根据这项发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已有的阅读积累、阅读策略帮助其对新的语言材料进行解码,那么他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关于“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表述,就体现了这一点。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9

一、读准字音

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如果想当然的读,就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就会破坏文章的音韵,曲解了字义。如《指南录后序》第4段有两个“间”“得间奔真明”“出没长淮间”,一生朗读时,读成同一音。一生评点时,指出这两个间应该读不同的音jiàn和jiān,音不同,义也不同。

二、读准节奏

如《指南录后序》 中“至京口,得间奔真州”,表现了急不择路的奔跑速度。“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表现了形势突变的险恶和作者行动的果敢,“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表现了困境中的无助与悲怆,“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表现了离开险境的急速和急于南下组织抗元力量的急切心情。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缓急、轻重等角度反复揣摩诵读,并注意三字句、四字句的连续或交错运用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变化。

三、读懂文意

一为读懂文内之意,即读懂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二为读懂言外之意。

如读《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段,“国危矣”要读出忧心冲冲,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是烛之武的感叹,要读出抱怨、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责备自己。“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所以后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就带有威胁的语气了。

四、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在读文时,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翻译并非难事(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但仔细读,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五、读出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优秀文章,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读。如《谏太宗十思疏》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句情感明显,只要三个“必”重读,要读出坚定之势。

情感含蓄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这句,反问的语气要读准。而且,“劳神苦思”,“聪明之耳目”等既赞颂唐太宗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从而取悦太宗,又用反问语气为他编织了一幅美好的***治蓝***,怎能不令唐太宗心动呢?

六、熟读成诵

三字经的读后感篇10

教学计划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们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能够使得他们的教学活动更加有序的进行!下面给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一、教学理念

1、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学设想要看重探求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2、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进步每个学生的语文修养。

3、注重过程,终结评价与组成评价相联合,扶植终身学习的愿瞧和科学探求的精神。

4、重视阅读指导,做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2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瞧,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83.3%的学生分析测试达到优良程度。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分析使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要领。

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领导。个别学生学习盲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到底如何缩短两极差距。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作出了勤奋努力;

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习”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习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习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二是指示学生学习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

一是让学生经过学习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

三是注重语言积累。

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

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

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

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

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习作中学习使用。

第八单元:

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

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要领。

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

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1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学成绩比较平均。但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同时,有几个学生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还不够丰富。本学期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一步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共有课文28篇。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每篇精读课文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每组课文之后放积累运用。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成词语、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趣味语文、日积月累。本册教材识字量为225个,其中要求学会的200个,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的150个,多音字在教学之中讲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会充分利用***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和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考·练习“的教学:

修订后的”思考·练习“,题目简要实用。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一些题目具有整合性、开放性和扩展性,加强了课内、课外的结合。有些题目还体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提示了学习方法。修订后的思考、练习删掉了原来一些繁琐的理解课文内容和孤立进行词句训练的题目,从整合的角度,把理解内容和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朗读、背诵,增加了自由度,许多课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

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修订后的”思考·练习“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课后安排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时不要作统一要求。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二)”积累·运用“的教学

”积累·运用“的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性。如阅读在每个”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阅读短文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时可借助短文后面的思考题,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最后再交流、讨论,读懂课文。

还有口语交际,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从创设情景、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使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另外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不说空话、假话,表达真情实感。

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甚至是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在新学期中,我继续担任五年一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又是新课程教材的实施者,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能更好的开展,现制订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一共47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6人,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部分学生钢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不美观。

部分孩子们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本班学生思维活跃,爱读书、爱思考,发言积极,敢于表达。但本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教学重点

加强阅读和习作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有所提高。

四、教学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了新大纲,新课标,把握好本学期的教学主线。

在每节教学之前,都做到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结构,选择相应的教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并确定好本节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点线。

要充分利用每周一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年组的教师共同研究教材,把握重难点,讨论教学方法。在每次备课过程中,我们都根据前一周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本周的教学,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对策,取长补短,真正发挥集体力量。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我们也是通过要通过讨论教学方法、认真听组内每位教师的课,讨论课的优缺点,共同提高,使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尽快掌握。

2、识字、写字教学。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写字课时间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我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作文教学。

(1)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2)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3)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4)充分发挥习作讲评的激励和指导作用。

(5)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多练。

5、鼓励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及天天阅读的习惯。

6、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好辅差工作。

7、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字经的读后感10篇

学习

这样的我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这样的我作文10篇,内容包括特别的我作文9篇,这样的我400字优秀作文。这样的我没有别人的温文尔雅,细心谨慎(因此我的数学考试常常失分,计算题最惨了,英语也好不到哪去,常常被数学老师和班主任骂得个狗血淋头无地自容,老师和同学的

学习

早会激励小故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早会激励小故事10篇,内容包括早会激励小故事两则含感悟,早会100字激励小故事。“我就要离开你们了,大家为我做最后一件事吧。你们知道我毕生一直奉为神圣的那座高山吧,现在,我要你们尽可能地去攀登它。记住,一定要尽力爬到的地

学习

道路工程施工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道路工程施工总结,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范文,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怎么写。市***道路施工与以往公路施工有所不同,因其具有排水工程的特殊性,道路沿线有雨污水检查井,在路基施工中注意井室和井盖的保护,宜在井口覆盖钢板,待

学习

普通话的资料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普通话的资料10篇,内容包括普通话的内容资料大全,普通话30篇整理为10篇。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5、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

学习

八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历史下册,内容包括八年级历史下册合集,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和***府实行改革开放***策。改革从农村开始。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方式: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

学习

宿建德江古诗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宿建德江古诗10篇,内容包括宿建德江古诗词三首全解,宿建德江古诗。《宿建德江》是一首思乡之作。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

学习

雅思考试写作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雅思考试写作10篇,内容包括雅思的写作技巧及口诀,雅思写作入门自学。1.雅思考试的兴起与发展。雅思考试是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研发并组织实行的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考试,是目前被全球认可、而且最权威的语言测试体系。通过对考

学习

海誓山盟的话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海誓山盟的话10篇,内容包括海誓山盟的话语大全,海誓山盟十个字的句子。4、你是我今生的新娘。5、我心都放你那里了,你还在乎我这个人干什么。6、你这个小妖精,令我中了你的爱情毒却不肯给我解药!小坏蛋!哦!我快要不行了!救救我吧!

学习

电教室管理制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电教室管理制度10篇,内容包括公司电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培训中心电教室管理制度。4.学生进入教室后,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教学有序进行;5.一切用具必须在上课时使用,不得随意外借或带出室外;6.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室内用品清查,看是

学习

三年级作文中秋节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作文中秋节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上册十篇中秋节的作文,三年级中秋节作文简单的。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妈妈带着我去超市买月饼。月饼的种类非常之多,有肉松月饼,有蛋黄月饼,还有瓜子仁味的月饼,它们都散发着香喷喷的气味

学习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10篇,内容包括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原文,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赏析句子。4、小草发芽要从岩石缝里钻出来的时候,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拼命向上长。它虽然落到了岩石缝里,却没有伤心,而是暗下

学习

抒情诗歌朗诵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抒情诗歌朗诵10篇,内容包括女生抒情诗歌朗诵,名人抒情诗歌朗诵。一、范诵激情教学步骤:了解《再别康桥》创作背景,播放《再别康桥》名家朗诵录音。因为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别适合朗诵,所以很多经典诗歌作品现在都有名家配乐朗

学习

除夕祝福的句子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除夕祝福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除夕祝福大家的短句子,除夕早上好祝福经典句子。4、牛年除夕夜,朋友短信给你送上夜宵一份:友谊的陈酿,爱情的香滨,生活的可乐,金钱盒饭带幸运泡菜,福满多方便面加旺旺雪饼,徐福记酥心糖和快乐瓜子!5、

学习

问题教学法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问题教学法,内容包括问题导入式教学案例,问题教学法十大策略。(1)划分问题的发现过程,确定教学要求。以教材中某一知识或问题为中心,自提出问题开始至实现了对这一知识的发现、验证、巩固和运用的整个教学过程。(2)严密组织教材,积

学习

三字经朗诵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三字经朗诵10篇,内容包括三字经朗诵教程,三字经朗诵完整版摘句。今天我参加了《三字经》故事朗诵比赛。一共有20人参加了比赛。我表演的节目是《铁杵磨成针》。喊我的名字时我非常紧张,心怦怦地直跳,快表演完的时候,我看着马老

学习

拔苗助长读后感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拔苗助长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拨苗助长的读后感,拔苗助长的读后感10字。希望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要再犯拔苗助长的错误了。松岗中心小学六年级:周昶圻

学习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谁动了我的奶酪1000字读后感。原来《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美国着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杰作,这本书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销量超过2600万册!荣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

学习

增广贤文读后感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增广贤文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增广贤文读后感100个字,增广贤文读后感800字。江畔独步寻花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

学习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读后感开头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读后感开头和结尾范文,读后感的开头优美句子。4、铺陈比兴法。这种开头方法先言此再及彼,极力铺陈与所感有关联地事物,然后引出读作品地感想。这类似于《诗经》中地比兴手法。5、置疑深思法。这

学习

三字经歌曲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三字经歌曲10篇,内容包括三字经十篇,三字经歌曲大全100首完整版。在利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咬字吐字方面的问题,使歌唱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更好地解决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中的咬字吐字问题,成为了当前众多

学习

去年的树读后感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去年的树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去年的树读后感100个字,去年的树读后感300字左右。不是我·

学习

复活的读后感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复活的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复活2000字读后感,复活读后感复活了谁。“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