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平简介10篇

鲁迅生平简介篇1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16鲁迅自传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5、鲁迅自传

教学要点

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2.解读鲁迅精神。

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

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

2,设疑激起,自读求解,讨论总结。

教其准备制有鲁迅1898~1930年主要活动的***表(为缺省表,有若干空白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解说: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敕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文要求写真人共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敕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

(解说:自传文常识是一个新知识点,需要讲解。将“小传”“自传”‘’传记”等相关概念一块儿介绍,可以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多增加点语文知识储备。‘“题解”中不简介作者,一是因为以前教学中已多次涉及鲁迅的作品;二是因为这篇课文本方就是介绍鲁迅的。背景材料对本文教学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题解”。这是因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集中介绍难度太大,且显得知赞,并不好,会使语文课走味变形,变得像历史课。拟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简介。)三是研习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l)初读课文(读全篇)。

①要求:借助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标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

②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试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变化分段落。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写外出求学;第3段写工作经历;第4段写著述概况。

③提问: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

(解说:这样安排程序,循序渐进,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材内容的整体感性认识,又能对结构形式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2)再读课文(读第2、3段)。

鲁迅生平简介篇2

从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开始,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鲁迅作品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入选的数量和篇目不断发生变化,但不争的事实是,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从2001年实施高中新课改,对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争议之声又多了起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成为学界与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看待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迁,在教学实践中讲授鲁迅作品应坚持怎样的立场,如何处理鲁迅作品的时代性与超越性问题呢?

一、勿将鲁迅作品的价值与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简单挂钩

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价值,有很多的标准与原则,并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具体的甚至巨大的差异。远的不说,仅就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言,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曾发生多次变迁,从启蒙到救亡,从“人的文学”到工农兵的“大众的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大相径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评定是无法把握、漂浮不定的,如真是那样,又何来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事实上,穿透历史、时代的尘埃,衡量文学作品最终的依据还是作品本身是否能传达出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否具有富于创造力的、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否能够打动、震撼作品的接受者。“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正经典优秀的作品正是依靠这些超越时空的特质在读者与批评者中源远流传的。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及入选作品数量多少能否成为衡量鲁迅作品价值依据呢?当然不能。一国之中学语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与思想***治导向之基,其教材选择当然要慎之又慎,但其标准却与文学作品流传的价值标准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功利性”基础上的决定,即要服从于教育的***治目的、思想标准并考虑到教育手段的落实(便于教育)。因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应该是兼顾上述原则的典范例文,而若以文学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入选文章也不一定是真正最好的文章,换言之,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比未入选的作品优秀。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入选中小学教材的作家作品在学界都出现了争议。而具体到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说鲁迅入选的作品就比鲁迅其他未入选的作品优秀,而要从不同时代的教育背景、教学需要中找原因;我们也不能认为鲁迅作品的优秀与伟大在于其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且数量多,而只能把这种现象看作鲁迅作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与参考。同理,我们也没理由把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作是时代对鲁迅价值的认定,这不足为定。鲁迅作品的魅力与伟大,在于其对国民性深邃的洞察与表现,在于其“绝望”哲学的现代性思考,在于其语言形式的精炼与探索,这些都不会随一时、一事而改变的。而且,很耐人寻味的是,鲁迅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黑暗”,希望它们“早朽”,更不愿成为教材选文。因此,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变迁,特别是近年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变少的情况,应该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其一,其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策与教育情况变化的结果,可以从今天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讨论,数量多不见得就是鲁迅传播的好事,篇目选择得当和教学处理深入才是关键,而且这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而简单地将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等同蓄意降低鲁迅的文学地位、否定鲁迅作品价值,甚至据此大鸣大论,似乎失之偏颇、考虑不周;其二,对于以之为论,借机泼鲁迅脏水的人,则不能不提防其险恶用心,为博出位,抑或是求新立异,先生作品里对此类人等的嘴脸早有摹画。其三,最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思琢磨琢磨,在中学教学甚至是大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近鲁迅、读懂鲁迅。

二、改变长期的“神化——异化”的鲁迅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以“作者——读者”的平等立场走近鲁迅

鲁迅作品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一直是教学、考试的重点,按理说应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教学经验,然而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经验,而是成见: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批判性强、时代性强,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印象,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苍白地围绕揭露、批判封建主义展开。其结果就是很多的学生甚至老师对学习鲁迅作品都发憷,都不喜欢学习鲁迅作品的课文。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样的,这当然与鲁迅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特色的语言有关,但更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基于***治原因、教育目的对鲁迅神化而导致对其作品的误读。一方面,主流声音给予鲁迅及其作品高度的评价,诸如“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等等称号不一而足,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圣坛的位置,鲁迅所批判的必然是腐朽的、***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则进行预设的、反封建性的苍白空洞的宣讲,再深入些的是对其进行时代背景下的解读,而缺乏对鲁迅作品深入地真切地阅读体验与***思考,更谈不上对鲁迅作品艺术美及其哲学思想的充分体悟与把握。可以想见,这样处理下的鲁迅作品如何能对青春年少、充满梦想的青少年产生魅力,而且随着近年多元文化语境的建立,人们开始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人与事,一些与鲁迅论战或遭鲁迅抨击的历史人物开始以别样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温和、复苏的阶段,这都使得不少人开始有意无意间在只言片语中找寻鲁迅的缺陷与错误,形成对鲁迅其人其作的深一层误读。初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这种误读不仅仅影响他们个人的学业与成长,进而可能改变鲁迅作品在我们整个民族中传播与接受的流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教材在选择与处理鲁迅作品应该更加慎重。首先,应该尽量剔除***治因素与标准,选择那些富于哲思和艺术美的作品,把鲁迅的真正的文学佳作提供给中学课堂,而非简单地看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当,数量的多倒会适得其反,加深鲁迅作品与初高中生的隔膜。第二,教师应该有意地排除之前主流声音对鲁迅的评价与认定,把鲁迅请下神坛,并适当寻找教材之外的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不带任何预设观念的阅读,从一个普通人、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学生介绍一个全面的、人性的鲁迅,引导学生切身体悟鲁迅作品的深邃与魅力,让学生与鲁迅建立平等的作者与读者关系,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第一感觉接触鲁迅、理解鲁迅,这不仅是还学生以读者的权利与自由,也是对鲁迅及其精神真正的尊重与传承。事实上,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对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删减、调整,但在选读本中大幅增加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与范围,这种变化正体现和切合了今日鲁迅传播、接受的正确方向。

鲁迅生平简介篇3

【关键词】鲁迅;儿童文学;翻译;童话

一、引言

儿童被当作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灵需要被呵护,也需要有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然而在近代的中国,像“郭巨埋儿”,“王祥卧冰求鲤”等类似的故事,都在训导孩子无条件地当孝子,为父母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如“郭巨埋儿”讲述了为了专心致志孝敬父母,除掉障碍,郭巨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活埋掉,这是何等的荒谬。在西方,这几乎可以算的上恐怖故事了;在号称礼义之邦的中国,类似的儿童读物、类似的传统故事,却作为光辉的典范,向孩子灌输。受到类似思想熏陶的中国孩子,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未来令人堪忧!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话;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所以给儿童看的***书就必须十分谨慎,做起来也十分烦难。”鲁迅说中国没有所谓意义上的童话,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外国。

鲁迅建议青年都应“别求心声于异帮”,正是这一主导思想,使鲁迅不仅自己留学于日本,吸取异域文化,更是积极地介绍外国文化到中国来。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外国文化的作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在吸收借鉴中,创建新义艺,创建新人,翻译被鲁迅赋予了重任。

鲁迅决心翻译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把外国儿童文学引进中国。他的译作主要有:[荷兰]望・蔼覃长篇童话《小约翰》、[匈牙利]至尔・妙伦系列童话集《小彼得》、[苏联]班苔莱耶夫中篇童话《表》等。这些童话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跟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主题也很明确,或张扬“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奴役和压迫,或讲述在新型的社会中儿童如何成长。鲁迅说童话的主题如果太沉重了,是很不好的,刻板的说教就更可厌。他希望童话在文字活泼,情节能吸引孩童,符合孩童心理要求的前提下,能给孩童一些好的教益。

二、鲁迅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代表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926年,鲁迅翻译了童话《小约翰》,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鲁迅说:“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也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这是一部颇有深意、意象开阔的童话作品,用简单透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的天堂,揭示的却是有关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流露出欧洲文人特有的思辨天赋,对启发孩子的心智、培养他们对生活和自身的思考来说,确是一本好书。相对来讲《小约翰》思想性不那么沉重。这是鲁迅翻译前期的作品之一,主题多是主张博爱,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等。

后来的鲁迅童话翻译的后期,主要翻译作品有《小彼得》、《表》等。鲁迅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时代性、现实性、战斗性明显的表达出反抗的、***的意识。例如,《小彼得》描写了小彼得摔伤躺在床上不能动以后,屋里的煤、火柴、水瓶等讲给他:穷人怎样受苦受难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富人怎样欺压享受,把快乐建立在穷人痛苦之上的见闻,鲁迅希望通过对这类童话的译介告诉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民“在人类的世界里,永久之春也会来的吧。只是他们应该由战斗得到!”。

当时许多从事儿童文学的人或翻译西洋童话,或记述古代传说都只注重有趣上下功夫,却没有了解当代儿童问题的实质,他们供给儿童的读物却在向儿童传递种种毒质:忍受侮辱,听话的孩子,神仙会给他富贵幸福的奴隶观念;孩子偶然间拾得一只宝匣,可以帮助幸福的侥幸心理;善有善报的迷信心理;老实人得到巨大遗产,发现金矿的拜金心理等。直至鲁迅生命晚年翻译的《表》终于使这一现状有所改变,是人们明确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旧制度的钥匙。

1935年,鲁迅翻译了苏联班台莱耶夫中篇小说《表》描写了沾染许多陋习的流浪儿彼蒂加偷了醉汉的表,因想去换钱而矢口否认,后来被送到教养院,小心翼翼地藏着表,最终在集体生活教育感化下,送还了表,逐渐走上了正轨的故事。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充满了清新的教育思想,而在情节上又波澜起伏,悬念叠生,鲁迅在《・译者的话》中翻译了日本译者的序言,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同感:“我希望读者向游历异国一样,一面鉴赏着这特色,一面怀着涵养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的心情,来读这一本书。我想你们的见闻就会更广、更深,精神也因此磨练出来了”。

鲁迅翻译的《表》剥开了重重封建之网,以崭新的内容,崭新的儿童形象,立足在现实的土地上,提供给儿童及家长、教育家一份健康的精神食粮。同时更带动了作家的创作激情,拓宽了作家的创作领域,无产阶级受苦受难的儿童形象逐渐走入作家创作视野,他们由生活的低层而跃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儿童文学研究专家陈伯吹说:“这是向儿童文学注了一针新的血液,从而产生了新的蓬勃生长的力量。”《表》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范本。有了这样的范本,中国作家从模仿到创作,很快写出了以童工与流浪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影响较大的有茅盾的《大鼻子的故事》、《少年印刷工》、叶圣陶的《一个练习生》、张天翼的《奇怪的地方》、王鲁彦的《小红灯笼的故事》等。

鲁迅还鼓励和带动别人也来关心和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他曾热心支持周作人研究童话。周作人写的两篇论文《童话研究》和《童话略论》,就是由鲁迅推荐,在当时***编的月刊上登出来的。孙用翻译裴多菲童话叙事诗《勇敢的约翰》,鲁迅亲自当校对,并多方联系刊物发表,四处碰壁,最后总算由上海湖风书店出版了。

三、总结

鲁迅积极投身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实践,结合小读者们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本,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翻译创作了许多适合中国儿童的文学作品。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中国的许多其他学者也开始关心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并积极投身其中。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一方面使作家打开眼界,了解和认清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另一方面,翻译与创作又互为影响,相得益彰。许多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影响。把外国儿童文学中丰富的营养和“精神食粮”拿过来,让中国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2]鲁迅.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A].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卷[M].希望出版社,1988.

[3]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鲁迅生平简介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优势;不足

语文相比初中其他几门科目,在教学方面既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简单,是因为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学生从牙牙学语时便开始接触文字发音,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情感,这都为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而最难是因为语文是一门感性思维占主导的课程,需要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性认识周围事物。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而多元化教学正是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多元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增加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感悟,在课文教授完毕后代替学生总结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做法虽然能让学生在考试时利用模板迅速写出答案,但是缺乏自主思考,不利于语文课程以后的学习,教师也不能直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在多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衍生出一些教学活动,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会有很多新感受。通过与教师讨论,或是将这些思想表达在写作中,都能使教师积极掌握学生动态,了解课文学习对学生有哪些影响,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找到侧重点。

2.丰富课程内容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利用多元化教学思想,从多个角度展示课文魅力,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补充知识。如在学习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时,丰富学生课外知识,为学生介绍文学巨匠鲁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与主要作品,使学生脑海中的作家形象更为立体。

3.培养学生能力

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会从多个方面去分析,从多角度去观察,从而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启发,与实践生活相联系,学生更加深刻体会书中道理。在一些小说学习中,教师寻找相关影视资料,通过观看电影让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影像,更能体会到作者人物刻画功底与背景渲染手段,通过借鉴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二、多元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活动单一

教师在多元化教学应用中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设置多媒体课件,但要依据课文内容设置相配套的课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观看配套课件,可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各类石桥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但学习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时,很难通过课件让学生将一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学战士,与坐着站着都想要《山海经》的小少爷联系起来,而且课文本身与鲁迅后来的思想主张也无太大联系,不会加深学生对鲁迅文学知识的积累。单一的教学活动,不能适应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课文资源不能很好地被学生利用。

2.教师自身问题

教师需要在课前花心思准备课件。一些教师认为准备好课件就达到了多元化教学目的,在课件教授完毕后,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这种做法只是将多元化教学流于表面,将板书变为电子版,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

三、多元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1.丰富课件内容

教师应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课件,结合学生的兴趣与课本需要,为学生扩充内容。同样是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师在介绍过鲁迅背景资料后,可以为学生介绍《山海经》相关内容。《山海经》是先秦文典,记录了许多有趣的神话传说与上古生物及神仙,如凤凰、麒麟、西王母等,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者心心念念想要一本“带画儿的山海经”,而阿长为什么与《山海经》有关。通过课文内容设置课件背景知识,学生更易融入课文情境,提高学习质量。

2.增加课外活动

除了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学习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其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如课前,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一些古诗文名句,加强作文素材积累。或是与美术、音乐课结合,引导学生寻找音乐、美术中的语文意象,充分感受语文魅力。

3.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交流

在课文讲授后,组织课堂活动,积极与学生交流。比如在学习《祝福》后,询问学生哪些因素导致了祥林嫂的悲剧;在学习《背影》后,鼓励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点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并积极训练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高,要从多个角度提升语文能力。多元化教学模式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同时提升能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通过改进这些问题,课文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学生也可以通过课文与作者对话,加深语文学习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霞.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14(12):99.

鲁迅生平简介篇5

一、科学评价鲁迅作品中的历史名人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侵入苏南,烧杀掠***,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秘密***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二、规范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与现行语言文字规范相悖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因为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畏而讳莫如深,就势必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因“名人效应”的影响而盲目模仿,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就难以完成,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正确地被运用。

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词语不规范。例如:

(1)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祝福》)

(2)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同上)

(3)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1)中的“那里”应该写作“哪里”,因为只有后者可以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至于例(2)中的“怜俐”,恐怕所有的学生不需要翻工具书,就能知道它应该写作“伶俐”。例(3)中的“绍介”,有这样的说法,但今天一般是说成“介绍”,所以还是按现在的说法为好。

二是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

(4)“实在,我说不清……。”(《祝福》)

(5)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6)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药》)

以上三例,都有标点符号用错了。例(4)中的句号属多余,因为省略号的使用有个原则:省略号前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不用),省略号后不必再用标点符号(问号、感叹号除外)。例(5)中“她就正告我”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她”说的完完整整的话。同理,例(6)中的逗号也应改为冒号。

三是语法不规范。例如:

(7)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的豢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8)定眼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药》)

(9)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祝福》)

鲁迅生平简介篇6

【关键词】备课;课堂生成;反思总结

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真实深刻,《社戏》送来了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而《药》那结尾的花环曾照亮过多少绝望。只是《秋夜》是散文诗,要比小说难把握。

《秋夜》这节课我采取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由于本文写作时代较远,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直接切入课文,必然难以展开小组探讨,更不要说参与课堂,享受课堂了。并且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有助于教师讲解的深入与拓展,对于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意义重大。这篇文章写于1924年,当时北洋***阀正在疯狂围剿进步力量,新青年散掉了,一个代表进步势力的团体被******阀消灭了,与割据***阀进行坚韧搏斗的鲁迅先生感到无限的无助与迷茫。《秋夜》正是他这一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应该让学生先了解这一时段的历史,感受作者内心的无助、迷茫,更深刻的理解鲁迅先生对中国***充满希望,懂得鲁迅的坚强。从情感上教育我们的学生身处逆境应该充满希望和斗志的情怀。

这期间我查阅了很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案例,很多人将主线确定为鲁迅的思想。考虑到学生水平和自我经验,我将主线定位在用象征手法探讨作者爱憎情感,这样感性了很多,适应初中学生理性思考不够高度感性认识发达的事实,在降低授课难度的同时也力求课堂具有完整性。

一、创设情境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品质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课我运用了问题创设情境: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什么意思?这个简单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积极性,他们运用积累告诉了我答案,我又问,诗句中的“千夫”和“孺子”分别指什么?学生讨论之后告诉我,千夫是敌人,敌对势力,孺子是进步力量,这句诗是作者鲜明的对敌我两大阵营的态度。我立即补充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照片,直立的短发,冷峻的双眼,刚毅的嘴角,又简略讲了一个叫刘和珍的学生被杀害之后,他对敌人的痛斥,从具体事件让学生感受了他的侠骨柔情。之后补充了本课的写作背景和一张我精心选择的***片:深蓝的夜空笼罩大地,一轮窄窄的苍白的月亮合着暗夜,一同接受利剑般枝干的挑战,我要创造的气氛就是危机四伏,随时有战斗的爆发,而作者在独自准备战斗。情景创设在这堂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要为学生渲染了鲜明的情感氛围,指明《秋夜》理解的方向。

二、自主合作与实战检测

用一个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将文中出现在秋夜中的景物按作者的爱憎分为两类,依据原文说明理由”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由组长记录讨论过程。在讲述了写作背景之后,学生对于这一时期的统治有了初步了解,所以这一问题引发了同学们对课文的浅层次词句的局部赏析。为引入对文章主题理解,我再次设计了对象征概念的讲解——为什么这些客观景物具有了爱憎情感?并举青松,莲花为例说明象征的作用,形象的用旧有认识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下一问题带领同学们进入实践阶段:“文中景物的象征意义分别是什么?”请组长为每位成员分配分析任务,以提高学生对新概念的掌握能力。这个问题是整堂课的核心问题,它解决了对课文的是深层理解,也完成了对主题的归纳。

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心情由紧张彻底变成了轻松,看着台下的同学们激动的眼神,意犹未尽的表情。这堂课我认为是十分成功的。我感觉一堂好的、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一致的课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人认为,新课程改革,让学生讨论就可以,对教师备课的要求降低了,其实恰恰相反。一堂成功的课的基础是充分的备课,在收集资料,查找信息之外,还有两点,其一“用别人成功的经验,打开自己的思路”,其二“客观评估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备学生,对学生准确的定位有助于教师设计恰当的问题,同时准备课堂应急预案,随时调整课堂机制,以有良好的课堂生成。

第二,抓住课堂主线,围绕文章主题。一节课四十分钟,想要面面俱佳是很难的,所以恰当筛选主题就是制胜的关键。这篇文章非常含蓄,甚至难懂,为了突出主题,必须进行背景介绍,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分析作者情感,以突出主题使课堂具有整体感。

第三,设计问题注意梯度,循序渐进。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的线索,问题是打开思路的钥匙,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符合认知规律,只有层层深入,才能步步精彩。

第四,让学生理解作者情怀,走进作者的内心,指导自己的人生。这种“情感”的教育也十分重要。

鲁迅生平简介篇7

关键词:电影;兽性;探险;启蒙

笔者在整理鲁迅的观影记录时发现从1934年12月23日起频繁出现类似“同广平携海婴”的语句,发现鲁迅先后带海婴观看电影33部,有明确片名记录的28部,不明的5部。可见鲁迅在用看电影的方式教育海婴。在这30多部影片中,动物题材的占了不少,有《泰山情侣》、《兽国寻尸记》、《万兽女王》等,这类片子场景宏大、叙事简单,视觉感强。为什么鲁迅尤为青睐这类影片呢?我觉得第一个原因是它们能引起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继续深入思考。

鲁迅曾谈及中国人的性子,“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①中国人的本性为不争、不抗,尤其到了近代,“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②中国人骨子里对世界所持的近乎漠视的处事态度让鲁迅觉得此种国民性乃为危险的存在,必须要改正。20世纪初的中国人,如一只养尊处优的羊,只有在羊群里才敢抬起它那高贵的头,可一旦遇到凶猛些的动物,便低下了头。鲁迅批判这种卑怯的国民性格,指出它将会使民族走向灭亡。他摇旗高唱,“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通过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鲁迅认识到“兽性”对于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为了锻炼儿子的“兽性”气质,他带着他去看动物题材的电影,影片中的动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却又比人更纯粹、更直接、更团结、更友爱、更有力量,也更具备“兽性”。虽然这些影片对一个大人来说“没甚意义,却也可以窥见艺术家的心灵的表现,是把人事和动物联系起来,也架空,也颇合理想,是很值得看的。”③影片对孩子来说,是个异于现实生活的“桃花源”。鲁迅很看重这种释放的自然空间,在1929年5月写给许广平的信里,他谈到对于即将出生的孩子的成长环境的选择意见,说:“午前,我就告知母亲,说八月间,我们要有小白象了……不过,我并不愿意小白象在这房子里走来走去,这里并无抚育白象那么广大的森林。”事实证明,海婴出生在上海,成长在上海,鲁迅并没有把他送到北平母亲那里,可见鲁迅对孩子成长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视的。的确,上海有雅俗共赏的文化,有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鲁迅可以带着海婴到电影院去感受广阔的天地。所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作人。”④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实践的吧。

探险类影片因其紧凑而惊险的剧情最令鲁迅喜爱,因为生活中的他就是一个资深的探险家。许广平曾这样描述爱探险的鲁迅,“愈是空气紧,他愈是在家里坐不住,几乎每天都到外而走一次,这个脾气,也许可以说是人类的冒险性,不甘压迫性罢。……鲁迅先生那时的心情也许如此的罢,愈是压迫、愈要出去,宁可多花费些,坐汽车,坐‘花楼’。”⑤他不仅是“怒向刀丛觅小诗”,而且还“怒向刀丛觅电影”了。1933年,苏联影片《生路》在上海大戏院公映,鲁迅夫妇便去该影院看了夜场。当时的上海,正是高压统治阶段,***府对传播***思想的苏联影片,不仅限制放映的影院,而且在上海大戏院内外密布便衣警察,前来观看的左翼文化人士在散场时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失踪”。可以说鲁迅是冒着危险去观影的,而不懂事的海婴正是在年幼的年纪跟着父亲经历了一次次真正的探险。1936年10曰9日,朋友送给鲁迅一张《复仇艳遇》优待券,第二天,夫妇就带着海婴前往观看了。这部电影是根据俄国诗人普希金原著改编的故事片,是鲁迅看的最后一部电影,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部影片改编得较为成功。原小说中没有写地主特罗古意洛夫的死,而在影片中地主却被农奴打死了,鲁迅说“如果没有那一***,恐怕要不舒服的,可见恶有恶报的办法有时候也非用不可……”⑥

鲁迅带着海婴穿梭于银幕间,先后观看了根据斯蒂文森探宝小说改编的《金银岛》、探险家弗兰克・勃克亲自拍摄的纪录性探险片《龙潭虎穴》、《海底探险》等几部影片。爷俩儿穿梭于非洲、北极、南极、马来半岛丛林、南美、海底世界,感受了异域的奇迹,年幼的海婴“看了电影,就想上非洲去,旅费已经积蓄了两角来钱。”从银幕上得到的探险,很快地被海婴运用到实践中,他拼积木、拆留声机,鲁迅对这些捣乱的行为从来没有制止。因为他“理解也更珍惜珍惜儿童时代求得的心情,以他小时候的经验,教训过他,总多给他好处。”⑦鲁迅对海婴完全“放任自流”,小心地保存着孩子的天性。他曾这样介绍海婴,“我的孩子叫海婴,但他大起来,自己要改的,他的爸爸,就连姓都改掉了。”言语之中,对自己悖逆祖宗的行为感到自豪,并希望孩子也能继承这种“破坏性”。于是,年幼的海婴有种冲破骨子的勇气,“他有时对于我很不满,有一回,当面对我说:‘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甚而至于颇近于‘***’,曾经给我一个严厉的批评道:‘这种爸爸,什么爸爸!?’”作为父亲的鲁迅诚恳地接受孩子的意见和批评。可这样的迁就却引起了别人的讥诮,说鲁迅太宠孩子,鲁迅便写了《答客诮》一诗回击他们:“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就鲁迅所处的时代而言,教育的方式和内涵还相对单一,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的教育作用远未得到重视,而鲁迅则非常敏感地意识到了该问题,并且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培养海婴的认知能力。他说,“普通知识的灌输,并不斤斤于书本的研究。随时随地常识的晓谕譬解,便中有时对于电影的教育,也在娱乐中采得学识的一种办法。”⑧在教导孩子方面,他始终凭着指导者、协商者身份,细心劝说,而不是残酷地命令,他为下一代辟出了新路,让孩子自由地奔跑。

注解:

①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43页。

②同①

③同③

④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400页。

⑤同⑤

⑥胡风:《悲痛的告别》,《如果现在他还活着:后期弟子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页。

鲁迅生平简介篇8

鲁迅是文学家,也是编辑家与出版家,编辑出版活动贯穿了鲁迅的一生。服务意识是鲁迅编辑出版理念的核心,服务社会、服务作者是鲁迅编辑出版实践的灵魂,由此实现了编辑主体价值与历史责任的统一,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示范性,对于今天的编辑出版事业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五四时期我国出版界有一奇特现象,那就是其时的著名作家普遍与出版业建立了密切的亲缘关系,自身往往就是出版家与编辑家,基本上主导着出版业和出版物的发展方向。对出版物与出版业来说,五四作家的参与强化了出版物与出版业对时代思潮的呼应,为其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

编辑出版活动具有精神文化建构的功能,但又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是借助了出版物这一特殊的知识载体,凝聚社会的向心力,推动时代的发展。五四是新旧文化转型的时代,五四时期的社会改革理想促进了编辑出版目标的实现。从鲁迅的编辑出版实践看,无论是创办报刊,还是出版书籍,同样注重于思想启蒙、文化重建、批判专制和改造社会,这与他的救国理念是一致的。他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注入了自己“为人生”的价值观和“力之美”的美学观,为了这一目标,他自觉“遵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1〕。无论是留日时期还是《新青年》时期抑或是30年代,鲁迅始终不遗余力于改造国民性或曰“首在立人”,在他看来此乃“生存两间,角逐列国”的根本〔2〕;同时“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3〕,“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4〕。他对文化传播中所谓“三气”(洋场气、商人气、流氓气)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始终憎恶读后使人意志消沉的作品”〔5〕,想借助报刊物介绍“并不高超而实则有益”的东西〔6〕386。诚如叶圣陶所说,鲁迅毕生致力于编辑工作“主旨惟在益人” 。

鲁迅自1907年在日本创办文艺期刊《新生》开始,先后编过9种刊物,编辑出版及参与编辑出版各种书籍76种,丛书11种,自费印行13种,校阅并介绍出版40种。从创办报刊到出版书籍,无不为了在一个“民声寂寥、群志幽s”的社会氛围中,打造一个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以“抒自由之言议,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之进行,尽***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覆,振勇毅之精神”〔7〕,为奋斗着的青年“竭力运输些切实的精神的食粮”,使他们不再感到孤独与无助。

在五四时期开始的中国文化重建中,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非常重视报刊界出版界应发挥的作用。他们奉行“君子谋道”的文化理念,追求启蒙救亡的社会理想,在编辑出版实践中时刻牢记对人生负责、对大众负责、对民族负责,服务社会绝非一句空话。鲁迅的编辑出版实践呈现出一个思想家的特质,可以说真正起到了开启民智、改造社会、推动时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作品的面世,一位作家的诞生,甚至一个流派的兴衰,都与编辑出版行为密切相关。编辑出版实践是鲁迅文学生涯的重要内容,他对写作的甘苦、发表的不易有着切身的体会。正因为如此,才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和体谅作者,坚持不拘门户以质取文,全心全意服务作者。编辑的根本能力是鉴赏与发现,做的是“补丁”工作。人们常用“为他人作嫁衣裳”,来形容这种“补丁”――奉献精神。用鲁迅的话说,即“做无名的泥土,来栽植奇花异木”。

臧克家在《鲁迅先生与编辑出版工作》一文中,将鲁迅编辑出版的书刊分成三大类:“一是发扬中国旧文化中优秀传统的;二是绍介外国――特别是旧俄古典文学和苏联进步艺术的;三是鼓励当代文艺创作运动的――特别注意发现、培植、扶掖青年作家,而前二者又是为了后者的。”〔8〕臧克家这个分析对鲁迅是十分恰切的。从编辑出版实践看,鲁迅不是简单地挂个名号,大到刊物的创办、出版机构的运营、稿件的组织、乃至垫付出版费用,小到书刊的装帧、版式的设计、插***的选用、文字的校对、广告词的撰写,总是事必躬亲勉力而为。尤其在发现、培植、扶掖青年作家上,更是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鲁迅对“无名作家何尝没有胜于较有名的作者的作品,只是谁也不去理会他,一任他自生自灭”深有感触〔9〕。这成为他帮助成立未名社的重要动因,在未名社的六个成员中,除了鲁迅,其余韦素园、台静农、曹靖华、韦丛芜、李霁野都是文学青年。鲁迅还自觉把培养新进作家作为自己和“左联”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时代是在不息地进行,现在新的,年青的,没有名的作家的作品站在这里了……自然,这,是很幼小的。但是,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10〕他告诫青年:“不断的努力一些,切勿想以一年半载,几篇文字和几本期刊,便立了空前绝后的大勋业……初出阵的时候,幼稚和浅薄都不要紧,然而也须不断的生长起来才好。”〔11〕他希望青年“跨过那个站着的前人”,坚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12〕。鲁迅对文学青年有求必应,一生接待来访青年数以百计,亲笔复信就更多了,从《鲁迅全集》看,给曹靖华一人的就多达84封。他与茅盾一起编辑的《草鞋脚》,收入了丁玲、蒋光赤等青年作家的作品,编辑《乌合丛书》,收入的大多数是青年作者的作品。不仅如此,他看稿子极仔细,甚至一个错别字、一个错标点都不放过。老舍说:“他宁可少写些文章,而替青年们看稿子;他宁可少享受一些,而替青年们掏钱印书,他提拔青年,因为他不肯只为自己的不朽,而把青年们活埋了。”〔13〕

当时出版印刷条件相当困难,鲁迅为了多发一些好作品、多出一些好书,花费了大量心血。鲁迅对稿件取舍非常严格,“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14〕,不仅是他的基本创作原则,也是他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尺度。经他处理的稿件,修改之处勾划清楚,无不字迹工整,格式标准,“甚至每一个出典,必详查细考而注明”〔15〕。他能够破除门户之见,容纳肯定与自己文学取向不太一致的作者。淦女士(冯沅君)与白薇都是倾向于创造社的作家,但是这并没有妨碍鲁迅将淦女士的《卷》编入“乌合丛书”,而在《奔流》上连续刊载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与《炸弹与征鸟》。这些作品都成为她们的代表作。即便是有过分歧有过矛盾的人,仍能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凌叔华的丈夫陈源非常反感和轻蔑,但鲁迅依然选入凌叔华的《绣枕》,并给予较高评价。鲁迅一生中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处理稿件上了,他看稿改稿、编排校对极其仔细认真,甚至于字排得正不正,版画是否歪斜,天头地脚整不整齐,也毫不苟且。他说,“我的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稿子,编书,校字”〔16〕195。

作家与编辑构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既彼此依傍,也会有龃龉抑或对立。海明威与麦克斯威尔・帕金斯之间的关系,一向被称为美国出版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章。在他们的通信集《惟一可以算数的东西》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双方虽有激烈的争论,但正是这真诚的争论使一代大文豪和一个著名编辑的友谊牢不可破。鲁迅从不放弃为人为文的原则,而又能尊重作者的劳动,成为作者的知音和作品的“伯乐”,不计得失地为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服务,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作家与编辑的真诚关系。

没有读者就没有报刊,没有出版业。服务读者是编辑职业意识的关键。服务社会,服务作者,最终要落在服务读者上。我国古代文学家文论家主张为文要尚简、尚雅、尚俗、尚质、尚文、尚谐、尚直、尚婉、尚淡、尚平、尚奇,这实际上是从“传播”即读者接受的角度,对读者意识理论的系统概括。在鲁迅看来,一个好的编辑应该始终把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或许正是作家与编辑这双重身份,鲁迅在编辑出版工作中认真对待读者,自觉以读者为本,真正将读者利益作为第一要务,并贯穿于编辑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关于这一点许广平感触很深:“他在编辑工作中,只要有可能,编排校的工作总是自己亲自来做的,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读者。”〔17〕52―53可以说,服务读者是鲁迅不变的情怀。

鲁迅首先关注读者定位,充分考虑目标读者是否能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鲁迅知道其时出版界“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创造精神”。他办报刊讲究创意,专号、特辑、副刊、征文、评奖……各种活动应有尽有。鲁迅期待的(理想)读者是偏重于认知、教育或审美型的读者,或者说是阅读、理解、欣赏他所编书刊的读者,而非娱乐型、消闲型的读者。黄源在《鲁迅先生与〈译文〉》中曾提及鲁迅的这种读者意识,以为《译文》只是供给少数真正想用功的人作为“他山之石”的。鲁迅主张刊物应有个性,不可雷同化。他会根据不同的读者群有针对性地调整办刊和出版策略,努力形成独具的特色。例如《语丝》的无所顾忌任意而谈,《莽原》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无不显出刊物的鲜明个性。“可靠”和“有益”是他一再强调和坚持的编辑出版立场,从而保证了报刊和出版物的质量,形成了报刊和出版物的深度影响力。

鲁迅总能以“一种无我心情”替读者着想,设身处地为读者服务。鲁迅对出版界“一欲安全,二欲多售,三欲不花本钱,四欲大发其财”的现状〔18〕,给予了无情批评,把没有好书归咎于“书坊专为牟利”。鲁迅对***书编辑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自己宁愿亏损也要印制装订较好的书刊给读者。他编辑出版的***书大致有三类,一是新文学作品,二是中国古籍,三是译作。《嵇康集》校勘的态度非常严谨,自1913年从明吴宽丛书堂抄本辑录此书,到1931年该书完稿,共校勘了10遍,历时18年,成为“校勘最善之书”。为了“别求新声于异邦”,他参与创办《奔流》、《译文》、《世界文化》,一贯秉持谨严的翻译原则。他说:“我在过去近十年中,费去的力气实在也并不少,即便校对别人的译著,也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决不随便放过,敷衍作者和读者的,并且毫不怀着有所利用的意思。”〔19〕至于新文学作品,从选题到印刷成书更是呕心沥血。

鲁迅一方面清醒地认识到“折本却是传播文化的致命伤”,另一方面鄙夷那种浮夸、虚假的广告。他所拟写的出版广告中,都明确地标示出书刊的价格,标示书刊能带给读者的好处,让读者在理性的思考比较后来作出购买决策。在鲁迅亲拟的广告中虽也多次出现了“定价低廉”、“价廉物美”等字眼,但这决非欺瞒读者的促销手段,而是实事求是地传递真实的信息。在《〈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中他坦言所愿:“无非(1)在自己,是希望那印成的从速卖完,可以收回钱来再印第二种;(2)对于读者,是希望看了之后,不至于以为太受欺骗了。”〔20〕420

编辑出版工作是将思想文化物态化、社会化的一种活动,编辑是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需要不断提升思想的前瞻性和眼光的敏锐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叶圣陶感叹“编辑不好当,丝毫马虎不得”〔21〕。当好编辑不容易,首先要由衷热爱编辑工作。只有对编辑工作由衷热爱,对出版价值有深刻体认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寄托。鲁迅编辑出版实践中的服务意识自然还不尽善尽美,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一本真诚地用心去做,而且实际上传递的信息要丰富得多,其中还蕴涵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开放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等等。所有这一切构成鲁迅编辑出版实践的显著表征,又统一于整个编辑出版实践之中,由此奠定了他作为杰出编辑家出版家的地位。

编辑出版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如果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作者队伍难以巩固,读者就会流失,知识载体、舆论工具的作用也将丧失。只有树立人性化的服务意识,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切切实实地服务社会,服务作者,服务读者,才能实现编辑主体价值与历史责任的统一。人类的出版传播史从摩崖、简帛,到手抄、纸质印刷,再到电子、数字网络,尽管每一阶段编辑出版手段不同,但都有特定的价值诉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报刊出版业开始走向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市场本身就意味着竞争,意味着优胜劣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编辑的职业化要求必然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如今为数不少的编辑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味,服务意识出现了缺失,甚至于陷入文化产业娱乐化、功利化的误区。鲁迅时代报刊业出版市场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与当下颇为相似,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视服务意识与鲁迅编辑出版实践,便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

注释

〔1〕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自选集》,上海:天马书店,1933。

〔2〕鲁迅(署名迅行):《文化偏至论》,载《河南月刊》,1908年7期。

〔3〕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萌芽月刊》,1930年1期。

〔4〕鲁迅:《华盖集》题记,《莽原》半月刊,1925年2期。

〔5〕李霁野:《在北京时的鲁迅先生》,《回忆鲁迅先生》,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

〔6〕鲁迅:《致姚克信》,《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鲁迅(署名黄棘):《越铎》出世辞,《越铎日报》,1912年1月3日。

〔8〕臧克家:《鲁迅先生与编辑出版工作》,《臧克家全集》第9卷,哈尔滨: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9〕鲁迅:《并非闲话(三)》,《华盖集》,北京:北新书局,1926。

〔10〕鲁迅:《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二心集》,上海:合众书局,1932。

〔11〕鲁迅:《鲁迅译著书目》(附记),《三闲集》,上海:北新书局,1932。

〔12〕鲁迅:《三闲集》序言,《三闲集》,上海:北新书局,1932。

〔13〕老舍:《前无古人》,《抗战文艺》,1938年2期。

〔14〕鲁迅(署名洛文):《作文秘诀》,《申报月刊》,1933年2期。

〔15〕黄源:《鲁迅先生与〈译文〉》,《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

〔16〕鲁迅:《两地书七一》,《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7〕鲁迅:《致蔡永言》,《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8〕鲁迅:《鲁迅译著书目》(附记),《三闲集》,上海:北新书局,1932。

〔19〕许广平:《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人民日报》,1961年1月29日。

〔20〕鲁迅:《〈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鲁迅生平简介篇9

【关键词】中学生 鲁迅作品 策略

鲁迅是我国现代经典作家,对一代代国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鲁迅作品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个“重头戏”。但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的作品面临着自身的尴尬: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经成为鲁迅作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但是作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教学直接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法将现当代鲁迅研究的成果导入教学方法,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法作一些探索。

首先,适当引入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了解鲁迅。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主题如何的深邃,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因此,如何让学生走近鲁迅,愿意和他对话,就成了我们进行鲁迅作品教学首先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刚接触鲁迅作品时,通过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社戏》等文章,了解鲁迅先生对童年的眷恋;对生命、爱和美的感悟;对人的关注、同情,并在教学中补充一些鲁迅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有趣故事。通过这些,让学生从情感上亲近鲁迅。我们还可以通过《藤野先生》、《自序》等,以及教师提供的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窥视鲁迅的内在世界,以此深化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鲁迅刚刚进入少年时,一连串的打击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祖父被抓捕,父亲病重,使周家急剧贫困,甚至弄到终日出入当铺,典当旧物的地步了。正是这一连串的变故,使鲁迅看到了人性的另一侧面,同时更让他遇到了人类交往中最令人寒心的苛待。再看鲁迅小说的取材,如:《故乡》中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里的阿Q,“都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作品中的这些阴郁情绪和对病态精神中的关注,与他在少年时代阴暗记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精神底蕴是难以分开的。不过要特别提出的是:以上的讲解、补充,目的并非是让学生感染上同样的“阴冷”,而是要让学生从了解与鲁迅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来深刻真实地理解其作品。这些讲解要让学生认识到,鲁迅虽悲观却仍然愤激,虽无所希冀却仍奋力前行。使学生领悟到,鲁迅的现实战斗所具有的格外深沉的力量。

其次,运用现代学科技术,包括影视、课件,***文并茂,增加可视性,增加动感,化抽象为形象。鲁迅先生曾说:“用活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合理的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的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鲁迅的文本,自有其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复杂与单纯,深刻和平常,荒凉和温暖的奇妙结合。即使选入教材,我们认为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也有许多随手拈来的对现实某些人和事、某种文化现象的批评,借题发挥的议论,典故,引文,还有许多有很大寓意性的文字,这都形成了他的文本的丰富性,对成年读者来说,读这样的摇曳多姿的文字,自然是极大的享受。但对阅历和知识都不够的中学生,就会形成阅读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鲁迅文本作某种处理,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鲁迅个人的情感是丰富的,经历是曲折的,而作者却用极简朴的文字介绍人生经历,内容上就有很多令学生困惑的地方,更不谈理解思想感情。执教本文前,布置学生查阅鲁迅作品选、人生经历、画像、作品评论等大量资料。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搜索的相关资料,在小组讨论时展示自己搜索的信息,共同探讨、分析、归纳,感受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此环节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不仅仅停留于文本,利用网络信息量大这一优势,阅读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对人物的精神品质和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就为我们利用影视文化来进行小说教学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而且利用学生已看过的影视画面来进行小说教学,只须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意念稍加点拨即可,其方法简易,效果极佳。鲁迅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有《阿Q正传》、《药》、《伤逝》、《祝福》、《祥林嫂》、《风雨故园》及纪录片《鲁迅传》、《鲁迅之路》等。

最后,要让学生不再惧怕鲁迅以及鲁迅的作品,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老师必须提高鉴赏和分析能力。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是沟通鲁迅与中学生的最重要的桥梁。老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反复阅读、体味作品,还要多看研究文章,帮助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对鲁迅及其作品理解越深,上课就越有底气。

鲁迅生平简介篇10

鲁迅后期在上海的九年间,完全成了一个以“爬格子”为生的自由撰稿人,经济来源几乎完全依靠版税、稿酬、编辑费。这些收入占他生平总收入的半数以上。由先前的公职人员到自由职业者,在这过程中有个关键性的步骤,就是鲁迅以法律方式捍卫自己的著作权,向北新书局追索版税之争。

但1929年前后,鲁迅和书局出版商两方考虑到社会影响等各种因素,这场剧烈争端一直是“关起门来谈判”,秘而不宣的。事后,鲁迅和有关人士都没有著文评述这场严重争端的来龙去脉和细节过程,只是偶尔透露过一鳞半爪。例如鲁迅在跟林语堂“相得复疏离”的关系中,只隐约提到几句罢了。鲁迅去世后,只有此事的见证人之一郁达夫,在1938年《回忆鲁迅》一文中作了几百字的简述。但语焉不详,知者甚少。

这场爆发于1929年8月的鲁迅著作权争端,究竟牵涉到多少钱呢?根据我对于“鲁迅经济状况”的多年研究,从20~30年代鲁迅著述应得的版税、稿酬、编辑费核算,再参照《鲁迅日记》中的账目统计,鲁迅在这场争端之后共得到国币2万多圆(合今人民币70万元)。这相当于鲁迅全部著述稿酬的40%,或他一生总收入的将近五分之一。所以这场争端,对于鲁迅一生说来,具有非同小可的价值。

鲁迅从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以后的好几年里,投稿都是无私奉献的。当时,鲁迅担任***公务员已经有了丰厚收入,所以并未计较过稿酬。据我研究的结果,一直到1923年,《鲁迅日记》才初次出现他领取版税和稿费的记录。1924年,鲁迅生活中开始有了一个大转变。这年他的经济来源中,第一次出现了公职收入(***公务员薪金)少于业余收入(讲课费及稿酬、版税)的情况。他写作和兼课的收入共占59%,超过一半;而公职收入仅占41%,也就是不到一半。从经济状况说来,鲁迅进入了由公务员向自由职业者的转化过程。

当时鲁迅并没有把主要著作如《呐喊》、《中国小说史略》等交给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一类大出版社去印行,而是委托给自己信任并扶植的北新书局。郁达夫回忆说:“北新书局的创始人李小峰是鲁迅在北大任教时的学生,因为孙伏园从《晨报副刊》出来之后,和鲁迅、启明(周作人)及林语堂等,开始经营《语丝》之发行,当时还没有毕业的李小峰,就做了《语丝》的发行兼管理印刷的出版业者。”李小峰一生的主要业绩,就是跟孙伏园一起经手办理鲁迅的《呐喊》、《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册)》、《桃色的云》、《苦闷的象征》等著述译书的出版业务。此后在鲁迅等人的支持帮助下,于1925年3月在北京市创办北新书店,出版《彷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并编印新文学书籍以及《语丝》、《奔流》等刊物。他是20~30年代我国著名的出版商之一。

我查阅《鲁迅日记》,从1923年起,鲁迅和李小峰的见面、通信、联系,在14年间总共达到704次之多。平均每年50次,即大约每周一次。可见关系密切非同一般。这些联系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北新书局出书、编杂志的业务和经济问题。《鲁迅日记》中对于李小峰的典型文字记载是:某月某日小峰来交(或:得小峰信并)版税泉及编辑费若干圆。

1926年鲁迅在北京时,北新书局送来的版税和编辑费是940圆(合今人民币33000元)。1927年降低到470圆(合今16000多元),据说还因为汇款不便而拖欠。这两学期鲁迅南下,担任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教授的月薪很高,所以并未介意。1928年鲁迅到上海后,没有继续任教,下决心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完全依靠“爬格子”谋生。他交给北新印行的著作已经增加到9部,销路也很好。他还为北新书局编辑《语丝》和《奔流》杂志,并为《北新》半月刊译稿,所得报酬本应该大幅度提高。但他从北新书局得来的版税和编辑费收入,比例仍不到全年的三分之一。这时他开始察觉北新书局的账目很不对头,开始一项一项算细账,并且约见知情者了解实际情况。他明白了:几年以来,北新书局确实克扣了他几部著作的大笔版税,数目高达两万多圆,而已经支付的只有几千圆。从1929年7月以后的《鲁迅日记》可以看到他与文友们频繁商议的蛛丝马迹。8月12日,他写信宣布停止编辑《奔流》杂志,并且访问律师杨铿进行著作权法的咨询。次日“委以杨律师向北新书局索取版税之权”。

仔细分析《鲁迅日记》的简略记载,并与这一阶段亲友们的有关书信、回忆录相对照,可以看出:从8月12日到25日的两个星期里,鲁迅每天都为版税之事奔忙。律师杨铿依据***府刚颁布的《著作权施行细则》,建议庭外和解。鲁迅和北新书局双方都表示同意。

北新书局承认确实拖欠了鲁迅应得的大笔款项。在律师参与之下,按原订合同20%的版税率一笔一笔计算后,双方核实了数额明确无误。按照证人章川岛的说法,“共欠债两万”(见同年9月章致周作人信);按照另一位证人郁达夫的回忆,“北新开给鲁迅的旧账单等来计算早该积欠有两三万圆了”(引自郁达夫《回忆鲁迅》,1938年)。这就为争端的解决打下一个良好的共识基础。但李小峰方面解释了拖欠版税的缘由:北新书局在北京的总部被北洋***阀查封,不得不迁移上海,损失很大;暂时挪用了若干款项进行投资,保证追回;又因资金周转不畅,请予延缓期限,在一年内分批逐步偿还,等等,并再三表示道歉。有证人在场,经过律师依照《著作权施行细则》进行反复调解,双方达成这样的协议:

(1)北新书局把***书的印刷纸版交回鲁迅(由郁达夫、章川岛作证);

(2)北新书局历年所欠鲁迅的版税分11个月内结清(由杨律师经手);

(3)双方重新签订合同,依据《著作权实施细则》实行印书证制。

协议第一项于8月28日执行;协议第二项于此后分期执行,北新书局在本年剩下的四个月内将历年所欠的旧债务大约8300圆(合今29万元)交还鲁迅;1930年鲁迅继续追回北新书局积欠的版税1万多圆(合今40多万元),占这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二。

根据《鲁迅日记》折算,鲁迅前后共支付给杨铿律师手续费5%。

由于这次争端的顺利解决,鲁迅仍然对北新书局给予信任,继续把自己许多著作的出版发行委托给李小峰负责,例如《两地书》、《鲁迅杂感选集》、《三闲集》、《伪自由书》等。

依据当时《著作权实施细则》的规定,北新书局和作者签署了协议,鲁迅著作从1929年9月起,必须贴上“印书证”,或者叫做“版税印花”。当时这种保护著作权的方式是:鲁迅在收到书局的版税以后,按照实际印数将自己设计和专门印制的“鲁迅印书证”(印花)――通常是盖有鲁迅某一专用印鉴的方纸片――交给书局,贴在***书的版权页指定位置上,该书才能出售。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监督出版者实报印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杜绝盗版。不仅保护了作者的权益,而且也保护了书商的利益。中国20~40年代的***书,每次印数通常为一两千册,所以粘贴“版税印花”还比较方便。到50年代以后***书每次印数大量增加,就显得很麻烦,必须改革了。这是后话。

鲁迅和北新书局的版税之争,是20年代末中国一场典型的著作权案例。我建议,以当事人和证人之闻名、以涉及金额之巨大、以调解方式之成功、以历史意义之深远,应该将此案例写入中国现代著作权史和大学***法专业教科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鲁迅生平简介10篇

学习

中心校校长述职报告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心校校长述职报告,内容包括中心校长述职报告范文7篇,中心校校长述职报告题目。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既要应对***情的严峻考验,又要搞好教学工作。一年来,我以局工作指导精神为准绳,身先示范,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

学习

荡涤心灵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荡涤心灵10篇,内容包括启发智慧涤荡心灵,净化心灵美文100篇。沿途中,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流连忘返,我不禁思考,也许,只有在这如同仙境一般的土地上才能够孕育出如此淳朴善良的人民,也只有在这块朴实的土地上,纯净的歌声才能肆意飘荡

学习

郁金香的折法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郁金香的折法10篇,内容包括郁金香的折法大全图解,郁金香的折法步骤简单。2014年9月证监会核准了新文化收购郁金香的增发预案。收购方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视剧和电视栏目的制作、发行业务,并通过收购电

学习

土木工程认识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认识论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概论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论文100篇。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飞快的进步,房地产产业和住宅的大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的迅猛兴起,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不仅越来

学习

均衡发展学校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均衡发展学校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学校发展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学校高质量发展汇报材料。三、工作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4月)1.成立工作机构,制发工作方案。成立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

学习

安徒生的作品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安徒生的作品10篇,内容包括安徒生的作品有哪些,安徒生所有作品大全。一、安徒生的基督教信仰安徒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首先,他是在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创作其童话的,这种文艺充满基督教精神,是一朵从基督的

学习

感恩节贺卡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节贺卡10篇,内容包括感恩节贺卡集,感恩节贺卡手工。3、幸福的日子,你告诉我什么是珍贵,痛苦的日子,你告诉我什么是生活,感恩的日子,请让我用真心来回报,愿你天天幸福,感恩节快乐。4、嘿,宝贝,感恩节到了,为了表示你对我的感恩之心

学习

又是一年秋10篇

阅读(25)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杯清茗,一轮明月,你只求一醉冷月轻王侯;一路高歌,一路豪饮,你只求一饮方休;一壶浊酒,一支翰笔,一身飘逸。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你没有消沉,没有失落,却有风雨任平生的一生。在那...

学习

爱在这里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爱在这里10篇,内容包括爱在这里雷佳演唱,爱在这里谢霆锋。和当年一样雨还在下,病痛仍在继续,只不过身边的老人已经不再,今年是他逝去五周年的纪念日,希望他仍记得小女孩在挂念着他,爱在这里,在这从未改变的樱花树下…

学习

团支部总结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团支部总结10篇,内容包括团支部总结,团支部工作总结及范文。在组织建设方面,团支部从个人的思想建设做起,认真执行***的路线、方针、***策,积极响应分局团委的号召,逐步提高整体思想素质,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提高团员青年队伍

学习

古诗欣赏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欣赏10篇,内容包括高中古诗必背十篇,古诗欣赏十首。吟唱古诗词是吟诵的继承和发展,所谓吟,就是诵读,一种不急不慢,韵律性、节奏性极强的诵读。所谓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歌唱。在追求古风古韵,又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同

学习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事业单位工资制度10篇,内容包括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明细表,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管理精选7篇。1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所谓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聘工作岗位为基础,根据其岗位职责、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

学习

描写雨的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雨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雨的作文,描写雨的作文二年级。一说到雨,我们知道一年四季都会下雨,可我就喜欢春雨和夏雨。春天的雨下得可真细呀,如牛毛,如银丝;春天的的雨下得可真柔呀,飘到人们的身上,人们有时还感觉不到呢。春雨

学习

装修合同注意事项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装修合同注意事项10篇,内容包括全包装修合同注意事项,装修合同注意事项和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十条凡是违反本法规定,涉及到建筑主体或是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私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造成经济损失,承担赔

学习

鲁迅全集读后感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全集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鲁迅小说全集读后感十篇,鲁迅全集里的丁巳日记读后感。五四时期我国出版界有一奇特现象,那就是其时的著名作家普遍与出版业建立了密切的亲缘关系,自身往往就是出版家与编辑家,基本上主导着出版

学习

鲁迅小刺猬10篇

阅读(9)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小刺猬10篇,内容包括鲁迅故事加长100篇,鲁迅小故事短。不过,若比起诗人徐志摩在爱情中的澎湃激情,鲁迅和许广平的这种爱称算是温文尔雅的。梁实秋当年在写给韩菁清的信中,自称是“你的人”,这更是一种相爱之后的典型爱称,很

学习

鲁迅文章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文章10篇,内容包括鲁迅经典文章十篇,鲁迅最经典的十篇文章。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

学习

鲁迅野草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野草10篇,内容包括鲁迅野草简介40字左右,鲁迅野草详细解读大全24篇。

学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优缺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及反思。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2.练习给各部分加

学习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10篇

阅读(307)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作品中的人物10篇,内容包括鲁迅的作品的经典人物,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大全。1.逃避现实的阿Q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学习

鲁迅的文章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鲁迅的散文集中的十篇,鲁迅文章大全100篇。细读先生的文章,你就会发现,里面所写到的都是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与其说他性喜疑人,还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更为恰当。因为他受一些青年学者及社会的暗箭所伤

学习

鲁迅简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简介10篇,内容包括鲁迅简介文字版,鲁迅生平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