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人物10篇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1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封建势力;看客形象

“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的一生始终以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 鲁迅文学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学形象,一种审美形态,我们应该以哲学眼光来审视。要以一种新的典型观去把握它的本质。如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已从东方步入西方,文学典型总是这样没有国界,超越时空,而富于永久的艺术魅力。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中间,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就是通过阿 Q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本质,批判了辛亥***的不彻底性。与鲁迅的思想行为一致的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同样充满着对封建宗法制度罪恶行径的愤怒批判。

1.逃避现实的阿Q

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的生活道路,虽然并不是当时所有农民共同的生活道路,但就其悲惨遭遇来看,阿Q的受压迫、受剥削、被、被愚弄的命运,却是广大农民所共有的。有压迫就应该有反抗,但是,阿Q的性格却使他的所谓反抗,通过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他一生的“行状”里,他的性格显示出很多弱点或者说病态。

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恶劣的发展,就是欺凌弱小,借以转嫁痛苦。他要取得实际胜利,但他所致胜的,不是欺凌过他的对手,而是并未欺凌阿Q,反被他所欺的弱小而无辜的人。阿Q这种欺凌弱小的恶劣行为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曾指出:“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1]中国近代蒙受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侵华战争的奇耻大辱,在统治阶层中形成了从残酷的失败中寻找荒唐的“胜利”的自欺欺人,不思变革自强的病态心理,这种“病”也传染给了苦难深重的下层民众。

逃避现实者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一种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和病态的心理。鲁迅描绘的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2]对国人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可惜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要中国得救……只要青年们……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2.被毒害失去反抗力的“木乃伊”形象——单四嫂

单四嫂是小说《明天》的主人公,“是一个粗笨的女人”,她勤劳善良,丈夫去逝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只想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宝儿生病了,她抱着宝儿,在“黑沉沉”的灯光下发愁时,没有人帮助她,无赖蓝皮老五和红鼻老拱反而还打她的主意。她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第一个妇女形象,然而却是失去任何反抗力量的妇女形象,她的命运极为悲苦,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向她袭来,但她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反抗,一味地用对命运的顺从、屈服,幻想改变或减少自己的灾难和痛苦。宝儿生病后,她向神求签、许愿;在宝儿死后,又幻想“明天”宝儿会好好地睡在自己身边,而当这些幻想一次次破灭后,她只是“想赶快睡去”,在梦中去“会她的宝儿”。她的宝儿是被残酷、落后、冷酷的封建制度吞噬了,也是被她自己的愚昧、落后、迷信杀害了。单四嫂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及其思想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妇女的毒害,揭示了国民的弱点。在她身上,体现作者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妇女的深切同情,对她们的麻木、愚昧、任凭命运摆布的精神感到痛楚。她是一个彻底被封建制度及其思想压抑了、毒害了,如同“木乃伊”般的失去任何反抗力的妇女形象,而这在后来的祥林嫂身上得到了大的进展。

从这些妇女形象可以看出,妇女要获得真正的***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之后的,必须把妇女***同社会***融为一体,把个性***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首先取得***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权;要达到***的目的,必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

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一般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通过文学认识生活的方式之一,所以它常常是叙述文学的至高的美学追求,也更是人物塑造达到艺术至境的标志。 [科]

【参考文献】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2

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在血雨腥风的险恶环境中,坚持不懈地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当局冲锋陷阵,功勋卓著。不幸,他积劳成疾,五十六岁即逝世于上海。当时,有蔡元培、沈钧儒、***等各界名流执绋及演说,有数万市民自发祭奠及送葬。民众代表献上书有“民族魂”的黑字白底旗,盖于鲁迅棺上。在其名著《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鲁迅极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就是这样一位民族伟人,在生前曾遭到难以尽述的曲解、诋毁、围剿。当他去世以后,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依然遭受着一批人的贬损、诬蔑、颠覆。其中,有少数批评者是属于学术论争。但不少围攻者蓄意找伟人、战士撒屎泼污,他们以为搞臭了鲁迅,他们也就成了“名人”、“英雄”。我坚信:有缺点的战士永远是战士!“完美”的苍蝇毕竟是苍蝇!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各方面都欣欣向荣。思想***,文坛兴旺,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解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思潮影响下,几个狂人又捡起了贬损、颠覆鲁迅的破幡,轮流表演闹剧。我这里只选择几个反鲁小丑们的部分奇谈怪论来展析,让大家认清他们的不良心术。

先看看大陆的几个“新生代作家”、“后现代诗人”攻击鲁迅的例子。1998年,《北京文学》第10期发表《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韩东叫嚷:“鲁迅是块老石头,他的权威在思想文艺界是顶级的、不证自明的。即使耶和华人们也能说三道四,但对鲁迅则不能。因此他的***性不证自明。”吴晨骏叫嚷:“鲁迅杂文谁都可以写。”赵刚叫嚷:“以鲁迅来衡量文学,标准太低,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在我们这个圈子里,鲁迅早已是过去的话题。”朱文叫嚷:“我们根本不看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这种带着情绪化的箭雨,明显地表达出一种不正常的逆众心理。我不必多费口舌反驳,只反问两句:“你们根本不看鲁迅的作品,如何能判定其高低优劣?你们讲人们不能对鲁迅作品说三道四,那么,别人的和你们的一些诬鲁言论,不是已有几十人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吗?”

再看《芙蓉》杂志1999年第6期上,葛红兵发表了《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首当其冲的是鲁迅。还有钱钟书、巴金、冰心等等名家的作品都被葛红兵运用“李逵斧法”来“排头砍伐”。真可谓重现了中“***”横扫一切的“霸气”。葛红兵原是湖北某大学教师,也是新生代作家,出版过小说。后来,他“乾坤大挪移”,飞到上海,当了教授。他为了吸人眼球,别出心裁选了新角度攻击鲁迅:“发生在他留日期间的‘幻灯事件’,已经成为了他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神话。然而他真的这么爱国吗?既然爱国,他为什么要拒绝回国刺杀清廷走狗的任务?徐锡麟,他的同乡能做的,秋瑾,一个女子能做的,他为什么不能做?难道这不是怯懦吗?”所谓鲁迅拒绝刺杀任务,这是查无实据的传言,葛红兵捡到一张垃圾纸条也拿出来当诬鲁迅的证据,人品文品都太低级了。而且,世界上任何一个***家,都有选择战斗方式的权利。爱国者一定都得血溅三步当***吗?葛红兵自诩爱国,我反问红兵两句:港台勇士,曾到周边宣示国土,你为什么不能做?南海渔民,曾与入侵者奋勇肉搏,你为什么不能做?你现在按月领取国家工资,却教唆青年颠覆国人心目中的“民族魂”。但是,你对曾经为纳粹效忠的外国作家海德格尔,却偏偏要推崇为“伟大的思想家”。另外,我从网上看到你还曾发表过《中国应该停止宣仇式***宣传》,认为“中国各地二战纪念宣传都是以宣仇为基本目的……”对比上述一些材料,我们看到了葛红兵异于常人的“鲜明爱憎”!

目不暇接,我们又看到了《收获》杂志2000年有王朔等人贬损鲁迅的文章,“擒贼先擒王”,我先抓住王朔《我看鲁迅》一文。他说鲁迅“算不上作家”,将鲁迅作品几乎全部否定,只认为《故事新编》具有可读性。王朔是一个自由作家、痞子作家。他的文化思想,就是要消解崇高,颠覆传统。王朔用下流的语言说要对鲁迅“耍王八蛋”。这正对应了他作品中的一句典型炼句:“我是流氓我怕谁!”

与王朔气味相投,此呼彼应的是韩石山。他曾担任山西省作协副***,自己无多少“创见”,只会紧跟王朔,配合王朔向鲁迅放炮,下面略举几例。

王朔说:“鲁迅没有思想,不知道鲁迅思想精髓到底是什么?”

韩石山道:“从鲁迅那些著名的话语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单调与贫乏。”

王朔说:“鲁迅光靠几篇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有听说世界文豪只写这点东西。”

韩石山道:“鲁迅光有那么十几本杂文……怕也难让众多的人服气。”

王朔说:“焚书伉儒,可是没有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鲁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

韩石山道:“到了一九六六年,就和鲁迅一起发动了‘’”。

对照两人的表演,如此一唱一和,狼狈为奸,中外文坛实在少见。

王朔、韩石山都写过几部小说,他们抬高小说,贬低杂文的用意,路人皆知。我认为:文学体裁,只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任何作品的社会效果,主要决定于内容而不是文体。小说中既有伟大崇高的作品,也有卑鄙下流的作品;杂文中既有捍卫真理的作品,也有阿谀权贵的作品。有人提出要重新评价鲁迅,这命题并不成问题,但研究也好,论争也好,必须坚持一条原则:实事求是,用历史的唯物的观念去分析。决不能以个人的喜恶作为取舍标准。身材魁岸,不一定是伟大人物;小说厚长,也不一定是辉煌著作。至于中“”抬着鲁迅灵位去整人,你们却要长眠的鲁迅承担后果,这逻辑也太荒谬了吧!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鲁迅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和洞察,对人的个性***关注和呼唤,对国民劣根性弱点的揭示和批判,其广度和深度,中国至今有哪个文学家、思想家能与之比肩?当然,鲁迅是人不是神,他也有缺点甚至错误。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判。不要信口雌黄,青蝇点素。更不要以为巨人已经闭目,不能抗争,你们就可以鞭尸一阵,然后“得胜回朝”了。这只能证明你们的浅薄和卑劣。

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鲁迅被一些进步的如创造社、太阳社等文学社团攻击,也被旗下的***文人围剿,鲁迅坚韧斗争,不懈奋进。当时,创造社主要成员、著名作家郁达夫独具慧眼,认识到鲁迅的伟大,1933年写了一首《赠鲁迅先生》的诗:

醉眼朦胧上酒楼,

呐喊彷徨两悠悠。

群氓竭尽蚍蜉力,

不变江河万古流。

鲁迅逝世后,郁达夫又在《怀鲁迅》一文中激情地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新时期以贬损鲁迅为荣的几条汉子,能否从中思索一下?能否有点自省精神?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3

关键词:鲁迅模块,民族精神教育,课堂执行力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060-02

1.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作为具有民族原则性的作家,其作品是一个时代的旗帜,传承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警示、一种反思。因此谈到民族精神与语文学科的话题,鲁迅作品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课题。

但是近年来,鲁迅作品在中小学教学现状却是令人堪忧。现象一:鲁迅成了学生的第三怕--中学生中流传着"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现象二:鲁迅作品在新语文课本中是否应该被大幅删减--这个话题曾一度引发社会大讨论,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在老师中也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删减,有人则持反对意见。看来对于鲁迅作品,师生都产生了畏惧、质疑的态度,都没有从正面接受、欣赏的角度去看待鲁迅作品,这怎能不令人忧心呢?

对于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有时代背景方面的,有学生阅读能力、理解接受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教师在这种现象中也应该积极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曾有一线老师这样描述鲁迅作品教学课堂:"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几十年来,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了一种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或者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模式。尤其是对于时代背景的提示,多年来主要是从***治斗争的角度加以概括的。这样一来,学生还未走进作品,就已经把教学印上了***治背景,把语文课变成了***治课,课堂上教授的也不是文学家的鲁迅,而是***治家的鲁迅或者是***治家设计的鲁迅。教学方式的改变还体现在学法指导的缺失。" 可见,有关鲁迅作品的教学,大多数老师还是从教学参考、个人感性理解的角度去落实课堂,缺乏必要的学法指导。同时对于鲁迅作品教学方面的讨论或论文,也是侧重经验型的偏多,理论型的偏少;侧重教学型的偏多,学法型的偏少。这种模式、这些两多两少,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第三怕"。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改变这种现状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即在提升民族精神教育课堂执行力的命题面前,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是更亟待着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自身对鲁迅作品的研读和理解水平要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经典作品的膜拜,而应该探索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阅读理论去解读文本,使经典文本重新焕发吸引力。鲁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曾专门针对现实教学中深化、夸大鲁迅作品及其地位的现象,尖锐地分析说:"经典化常常与僵化同行,它意味着一个作品被供奉在经典的位置上,而失去了与时代和日常生活的对话能力。……从中学的时候开始,老师们就会按照主题思想、人物特征、修辞方法等范畴分析鲁迅作品,考试的时候,答题稍微有所偏离,就可能被否决。最伟大的作品,一旦被凝固在一个阅读框架下,它的生命力就死掉了。" 为此,他提出建议,"一个作品的意义在于它的开放性,在于它跟我们自己的生活发生对话的潜力。活的经典,意味着诠释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异,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答案。"

其次,现行教学方式亟待改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可见,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尊重学生读者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应该积极有效地贯彻落实到一线课堂,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原先沉闷低效的阅读教学得到改观。

基于以上的现状和思考,建平中学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推出了"鲁迅模块"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下便是我们的实践记录。

2.建平中学"鲁迅模块"设计原则与内容

(1)模块设计原则:基于新课标要求,以高二上学期建平学生为主的模块教学

(2)模块设计方案

2.1 鲁迅模块研究目标:

2.1.1 通过模块学习,给学生讲述一个真实的鲁迅,让建平中学高二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真实、丰富的人,也是真正的语言大师;

2.1.2 通过阅读鉴赏鲁迅作品,让学生流连于鲁迅建构的汉语精神家园,进而让鲁迅精神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2.2 鲁迅模块研究内容:

2.2.1 选文:上海版教材选文与建平中学校本语文教材选文结合

2.2.2 四阶段:走向鲁迅(教师引导)——走进鲁迅(学生自读)——走出鲁迅(学生自主研究)——与鲁迅对话(学生小组合作、班级交流)

2.3 鲁迅模块研究方法:讲读、交流、自读、文献检索、网上学习、鲁迅纪念馆参观、论文答辩

2.4 鲁迅模块研究过程:

2.4.1 走近鲁迅(课堂讲解交流)

a) 课堂讲解:"我知道的鲁迅"——鲁迅是怎样的一个父亲、鲁迅是怎样的一个儿子、鲁迅是怎样的一个爱人、鲁迅是怎学习样的一个师长推荐阅读:《我家的海婴》《父亲的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先生与海婴》

b) 阅读交流1:《回忆鲁迅先生》中有哪些细节描写?标题是《回忆鲁迅先生》,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许广平与周海婴?你觉得哪几段最感人?为什么?

教材选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c) 阅读交流2:"我与父亲"——为什么"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在鲁迅小说中为什么父亲缺席?联系《五猖会》,说说鲁迅怎样看待自己的父亲?学生看***"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谈感想;学生自读《我家的海婴》、《与幼者》,思考鲁迅是怎样的一位父亲。

推荐阅读:《父亲的病》《五猖会》《我家的海婴》《与幼者》

d) 阅读交流3:"我的童年趣事"--"儿时故乡的蛊惑"一部分中,鲁迅回忆了故乡的人,描写了保姆阿长、龙师傅及"我"的师兄们、社戏中的小伙伴、《风筝》中的小弟弟、《我的种痘》里的"医官"和"校医"。在这些人物中,你认为哪个人物描写得最传神,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与大家分享你阅读的快乐和心得。

推荐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风筝》《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奔月》

2.4.2 走进鲁迅 (课堂讲读+课后阅读)

课堂讲读教材选文,学生自主阅读模块选文和链接,推荐阅读有:

a) 教材选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阿Q正传(选读)》《评点》(原作 鲁迅 评点 吴中杰)《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序》《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

b) 模块选文:《自序》《祝福》《非攻》《题辞》《秋夜》《灯下漫笔》《从孩子照相说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c) 链接:鲁迅名言选读,《鲁迅是谁?》钱理群著,《人间鲁迅》林贤治著,《鲁迅:正题反做的思想家》摩罗

2.4.3 走出鲁迅(课后合作研究)

在课后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分组确定小组研究课题、选文,分工协作完成答辩汇报PPT

参考课题有:

a) 鲁迅作品研读类

鲁迅论睁了眼看

鲁迅论"另一种看"

鲁迅论"聪明人、傻子、奴才"

鲁迅论"自己作主,说自己的话"--推荐阅读《读书杂谈》《随便翻翻》《作文秘诀》《无声的中国》

鲁迅笔下的动物--推荐阅读《鸭的喜剧》《战士与苍蝇》

鲁迅笔下的鬼神--推荐阅读《奔月》《铸剑》《死火》

鲁迅笔下的生命元素--推荐阅读《雪》《秋夜》《好的故事》

鲁迅与**(绍兴,南京、杭州、北京、西安、厦门、广州、上海等)--网上查找资料,《鲁迅传》

略论鲁迅语言的色彩美、音乐美、语言特色等

鲁迅作品中"狂人"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中的"黑色人"家族

鲁迅作品的"复仇"主题

a) 鲁迅精神探讨类

鲁迅提出的关于"生命的路"、"一代又一代的长期奋斗"、"韧性的战斗"、"泥土精神"、"执着现在"……这一系列的精神命题,其实就是你自己的生命命题。选择一两个你最感兴趣的题目,和同学们一起做更深入的讨论,发表一个"后来者"的看法。

鲁迅谈"真"及中国人"真的缺失"

我们为什么不能"睁了眼看"?

鲁迅的"读书观"与"写作观"对当下中学的语文教学有何启示?

有意识地引入鲁迅的有关观点,就所关注的精神话题或文化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对话

b) 鲁迅文学比较类

我读鲁迅与卡夫卡的小说

鲁迅与魏晋文人

鲁迅与沈从文、孙犁、赵树理的"乡土小说"的比较研究

鲁迅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都市***景"比较

2.4.4 与鲁迅对话(课堂论文答辩)

在课后自主学习研究基础上,课堂答辩交流,主题为"读鲁迅,作当代人",由学生主持、汇报演讲,教师点评、总结。

3.模块教学反思

建平中学"鲁迅模块"教学设计与实践,是基于学生发展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在几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课堂的执行力。表现在三个方面:

3.1 拉近了学生与鲁迅的距离。在"走向鲁迅""走进鲁迅""走出鲁迅""与鲁迅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鲁迅的"真",由读懂先生的文章,进而理解先生的文章,然后爱上先生的文章,最终读懂先生的那种民族情怀,感受那种民族精神。从而将一直高高在"神坛"上,令人感觉高不可攀的鲁迅还原成生活中活生生的真实的人,进而把鲁迅当作自己成长中的一位良师益友。

3.2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一系列的学生探究学习,在课堂扎根。通过课堂中的学习贴近鲁迅作品,打开学生思维;通过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合作意识;通过查询网络资源拓宽视野;通过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谈出个人见解培养创新精神。这种结合教师的点拨与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力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僵化的、***治化的鲁迅作品教学方式,真正将鲁迅精神走进学生心中,把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

3.3 注重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有效的合作交流,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感悟,可以更好促使师生共同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也有助于激发各自的灵感,促使更深层的理解与体验。不少老师在模块教学过程中对作品的解读也发现了新的视角新的内涵。

以本人为例,同样讲授《祝福》这篇经典课文,在模块教学中我没有着力给出一种明确的答案,而是试***与学生共同分析、走进"我"的心灵世界,看待鲁迅创作这样一个人物的意***,通过多元化的解读来避开教条式的梳理。如,以往讲读《祝福》时,往往将教学重点锁定在祥林嫂身上,随着鲁迅模块课的深入开展,我们越来越觉得这样的"锁定"有失偏颇,作为一位文化巨匠,鲁迅的民族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对"恶"的揭露,对"善"的同情上,更表现在对"知识分子群体"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解剖上,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分子"我"上,是更接近鲁迅创作的原意也更深刻的,也是建平中学的学生(作为准知识分子)人格塑造上更必需的。又如,以往讲解《祝福》时,一般侧重于情节的把握、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而忽略小说叙述的角度,小说虚构的角度;现在我们提出,不妨以"我"为例子,来谈谈小说创作中叙述角度的设计和选取,挖掘"我"在文中到底有多少作用,然后在引入小说虚构与叙述的艺术,让学生更接近小说创作的内核。再如,以前解读《祝福》时,学生往往作为客体,听老师分析较多,接受老师讲读较多;现在我们不妨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与鉴赏。对于学生的分析点评,采取鼓励型评价,改变以往的一元化评价模式。

于是自然而然,师生共同收获颇丰。在上课后,有好几位学生与我交流说,读出了"我"的无奈,读出了"我"与鲁镇、祥林嫂的情感关系,这让我十分欣喜:课堂时间是短暂的,老师所讲也是有限的,能够引发学生兴趣自发学习、自主探索,不正是我们语文学科的魅力吗?不正是鲁迅精神带给学生的震撼吗?

4.总结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鲁迅的作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精华。中学老师讲鲁迅作品的任务是播下一粒种子。读一点他的作品,使学生觉得他很亲近,很有吸引力,觉得自己生命里需要鲁迅。……中学教育就是为学生建造两个家园:一个是人一生发展的精神家园,一个是一生发展的汉语家园。让孩子知道,鲁迅在精神家园、汉语家园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以上以"鲁迅模块"教学实践为例,解剖了微观课堂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过程,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这个成功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课堂的落实与执行力提升必定要做到"三个有":有效结合选文,有意融合主题,做到"目中有人"。根据学生特性,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通过一系列在教案设计、过程投入、手段多样化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将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题落到实处,走进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爱国种子。

参考文献

[1] 《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

[2] 《中学生鲁迅读本》钱理群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4

关键词:挑战 历史 环境 思想精神

鲁迅,出生于1881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能让思想的光芒走出20世纪的思想家。19世纪20、30年代,当人们提及鲁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鲁迅的精神,他是五四时期的先锋作家,他宣扬民主,自由的思想,倡导新文化运动,剖析国民劣根性,讽刺庸俗,市侩,麻木不仁的***客和下层百姓。在***治黑暗,时局***的年代里,鲁迅精神为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蒙,他是当之无愧的19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斗转星移,到了新时期,在灿烂的文化星河中那些已经距离我们遥远的文化依然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而这价值本身带给我们的是包含它所具有的时代意义,所以当我们思考处于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于鲁迅精神的理解与体会是否还像***战争年代那样深刻的时候,我们得出的结论就不言而喻了。无论是由于时代变迁还有由于思想差异,毋庸置疑,鲁迅的精神开始受到挑战,这是历史与现实相统一造成的结果。

首先,鲁迅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民族***运动。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鲁迅笔下的文章无一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阿Q正传》中,阿Q所持有的“精神胜利法”是国民麻木不仁,苟且偷安的典型,又如《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痴狂”,是激进的***者群像的代表。第二,鲁迅的精神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鞭挞讽刺如阿Q这样虚伪的灵魂,他同情如祥林嫂这样的弱者,他又褒扬如刘和珍君这样的***战士,而这些都是在战争,混乱的年代中的体现。上述两点可以分析出:鲁迅宣扬***,倡导***,并致力于投身其中。人们日益注视到鲁迅在***变革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将其放大。因此长期以来鲁迅就被作为***治人物架在很高的位置上,人们在这种长期的思维模式中,谈到鲁迅,首先想到的就是鲁迅的***治精神,将鲁迅神化。等到新时期***以后,鲁迅精神开始受到挑战,“左”的思想使鲁迅精神走入歧途,使鲁迅精神开始走向***治化,实用化。从五十年代到前,几次文艺理论大争论中涉及到对以前理论的重亲评价,清算过去持“人有共同心理”的观点,并被重新审判称为“资产阶级人性论”。尤其在期间,统治者错误的将阿Q认为是落后劳动者代表的典型,利用阿Q有要求***的一面借以发动群众,发动下层百姓投身于***中,使***队伍壮大。但这是建立在对人物错误的分析,对鲁迅精神错误的应用的基础之上的。统治者是以煽动群众为目的,所以必然会导致失败的结局,在这期间对于鲁迅作品的曲解及将鲁迅作为***治人物束之高阁,会使鲁迅精神发展曲折前进。

其次,社会思想需要和已经开始进入平凡境界,这样常人的思想就会和社会思想要求达到一致,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于用平凡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体会人和事,而过去所宣扬的鲁迅精神和鲁迅研究一直被架在常人无法企及的位置上。尤其是在鲁迅精神和鲁迅研究方面:第一。从何鲁迅精神方面来说,鲁迅对过于国民性自上而下的剖析,对***彻底性的阐述,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文学典型,在近代文学史中,至今为止都无法有人超越。上世纪初叶的人们处于战乱中,水深火热,民不聊生,那时期的人们思想需要像鲁迅这样的人物出现,用鲁迅精神来灌输,注入已经麻木的灵魂,来达到满足和激励的作用,因此人们将鲁迅视为“鞭挞灵魂和拯救灵魂的人”。第二,从关于鲁迅研究方面来说,长期以来文艺界素以鲁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进行研究。从30年代开始,人们对鲁迅其人,其作品的研究就不断,诸如与鲁迅处于同时期的沈雁冰,周作人等。大量涌现出研究鲁迅的专著,与此同时,针对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研究中“典型”“共鸣”这些词汇等高频的出现。这使鲁迅研究层次逐渐的抬高,并逐渐走向专业化,使鲁迅研究成为高规格的精英文化,而且从事其研究的人的文化素养及专业知识要高于普通人。这就在无形中熔断了常人思想与鲁迅思想的联系。

最后,时事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在批判个人迷信,神化的同时,把鲁迅及对鲁迅的研究也作为这方面的内容一起拒绝了,过去人们将鲁迅和鲁迅研究推崇颇高,甚至达到了个人崇拜,个人迷信的程度,而人们在批判这些错误的举动同时,不免将鲁迅正确的精神和思想当做是致使人们迷信的原因之一,这会使鲁迅所倡导的精神中原本积极地思想一起拒之门外。

第二,社会文化思想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导致人们对于“意义”的追求退居不重要的地位。现在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齐头并进的年代,人们在物质满足与精神追求中致力于达到平衡。鲁迅的精神对处于上世纪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人,甚至是几代的人有深远的影响,但这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战乱的年代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基本生活水平根本满足不了,精神上更是遭受极度的打击,在这种物质与精神二者失衡的状态下,鲁迅精神对于饱受侵略压迫的人的慰藉,对于奋身***的人的激励,对于麻木灵魂扭曲的人的鞭挞,是鲁迅的贡献,更是时代的产物。鲁迅精神适时的“出世”,无论是时事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时事,都是出于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在看今天,人们生活在安稳的没有硝烟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思想中增添了几分“安全感”,不会时刻准备着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战争,和平年代使人们有安逸的生活空间,人们对于鲁迅研究加入了许多现代的思想,但是对于鲁迅精神所赋予的时代意义的体会却略显失色。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5

关键词:讽刺艺术;“吃人”主题

鲁迅与斯威夫特都是著名的讽刺大师,虽然二人来自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在生活经历、生存环境、创作手法、个性特质方面两人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饱尝人世的艰辛,世态的炎凉;两人都是在民族危难之际对所处的时代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在两人的作品《狂人日记》、《一个小小的建议》中,他们都借用了“吃人”这一主题去揭示各自所处的社会的黑暗现实,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及彻底的否定,从而表达出对于各自民族生存的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然而相同的主题与创作手法下,二者在拥有很多相同点的同时仍存在极大的差异。

一、鲁迅与斯威夫特讽刺艺术相同点

1. 皆惯用反讽揭示社会残酷现实

作为著名的讽刺大师,鲁迅和斯威夫特可以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在创作中娴熟地使用了戏拟、影射、夸张、对比、反讽等艺术手法,而运用最出色的则是“反讽”这一修辞策略。反讽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一种语言的错位,即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与人物、观点、情调、文体等不相契合一致,存在较大反差,即言非所指。《狂人日记》中体现最突出的是其中“小序”与正文内容上出现的错位。“小序”的叙述者“余”是一个正常人,其叙述采用文言文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小序”是以“正常”的立场和语态写成,给人的印象就是交待“日记”的来龙去脉,证实正文内容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小序”中提到了正文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曾经“迫害狂”症患者,在经历过狂病之后病愈并“赴某地候补”。正文部分“小序”的叙述者“余”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迫害狂”杂乱无章的疯言疯语,正文以白话文日记体写成,“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1,这样的日记内容似乎不太具真实性,“迫害狂”“我”实不能做出“小序”中“赴某地候补”的行为。“小序”与正文在内容及形式上有着尖锐的冲突与矛盾,形成了强烈地反讽的效果。故事的叙事结构呈现出的巨大张力,也吸引读者深入作品的表层究其深层内蕴,。

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从标题至结尾斯威夫特把反讽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标题“A Modest Proposal”中的“modest”可译为“小小的、温和的”。“小小的、温和的”建议实质却“残忍”得“令人发指”。斯威夫特以忧国忧民的“献策者”的口吻,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道出“把爱尔兰婴儿喂养后宰杀卖给不列颠富人做食物以赚钱,减轻他们贫困父母的负担”。为了使看似荒诞不经的建议具有说服力,斯威夫特引经据典,罗列数据,从头至尾不露声色、超乎寻常的冷静语调让人不寒而栗,文中表层话语与深层意义之间的错位形成巨大的审美张力,让读者体验到一种酣畅淋漓的。

2. 皆以“吃人”主题关注时代的生命意义

当深入鲁迅各个时期的作品去进行解读时,我们会发现,“吃人”主题在很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生命被吞噬’确是鲁迅式典型的主题;而生命被吞噬后,周围的人们回到自己生命的轨迹中,曾有过的灾难就这样被忘却了,被掩埋了,这于鲁迅是更为悲壮的”2;鲁迅也曾说,“(造物主)实在将生命造的太滥,毁得太滥了”3,中国的封建节烈观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是吃人的筵宴,这种吃人的筵宴,“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4。在《阿Q正传》结尾,“看/被看”的示众场面已被转化为“吃/被吃”的认知,而被看客们的眼睛咀嚼着灵魂的,岂止是阿Q,《祝福》中到土地庙捐门槛赎罪的祥林嫂,《孔乙己》中一心想跻身于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甚至还有《药》中将儿子的命运寄寓在人血馒头上的懦弱的华老栓,《风波》中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七斤,《故乡》中在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在酒楼上》中敷衍模糊、无聊生活着的吕纬甫,都卑怯地在重重压迫屈辱下不死不活地苟且偷生。

斯威夫特的“吃人”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建议”中提出“将爱尔兰十二万婴儿中的十万婴儿提供给富人当成桌上佳肴”,此外“建议”详细介绍了婴儿肉的烹饪方法,“焖、烤、焙、煮皆无不可”;”而我也确信无论做成炖重汁肉丁和蔬菜炖肉,他们都一样美味可口”。此外,数字的运用也让这个小小的建议听起来毛骨悚然,“在招待朋友的筵席上,一个孩子可以做成两道菜,家庭聚餐的话,孩子的前后腿的四分之一已经可以作为一道好菜了,如果加点胡椒粉和盐放上四天再煮,味道将更好,尤其是在冬天。”“吃人”字眼在“建议”中反复出现,撕碎了西方文明道貌岸然的道德观念,通过“人吃人”的恐怖意象,斯威夫特成功地揭示出爱尔兰人民的贫苦现状以及“英国正吞噬着爱尔兰”这一深刻主题。

二、鲁迅与斯威夫特讽刺艺术之差异

1. 真实与想象;对比与夸张

鲁迅与斯威夫特的作品虽然都惯用讽刺去揭示社会残酷现实,但细比较之下,鲁迅的讽刺艺术诉诸真实,常用强烈的对比加强主题;而斯威夫特的作品多诉诸想象,描写更显夸张。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赵京华说,鲁迅用他独特、灵动、活泼的创作形式,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谈及自己的杂文,鲁迅自称“不敢说是诗史”,但“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正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中说过:“‘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习惯了,虽走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特别一提,就动人”5。可见鲁迅作品中的讽刺并不在于追求“奇闻”和“怪现状”,而是生活中常见的被人们忽略的“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的真实。此外,鲁迅作品中对比手法亦贯穿始终,从景物到人物,从性格到情感,无不以对比方法突出人物形象,展示时代背景,揭示社会主题。《故乡》中闰土先后形象的对比,《孔乙己》中短衣帮与长衫帮的对比,《祝福》中祥林嫂前后情况对比无不如此。

较之,斯威夫特的作品写实的少,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关于爱尔兰人民的苦难也仅用寥寥数句概括,“对于走过这座大城市,或在乡间旅行的人,他们看到的这些景象真是悲凉:街上、马路上、茅屋内挤满了女乞丐,后面跟着三个、四个或六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向每个路人强要施舍...”,其中很多都不是直观、客观的描述,而是掺杂了作者的评议,使得人民的苦难并不能如“建议”的内容一样激荡人心。《格列佛游记》更是如此,书中对英国以及欧洲的描写出自格列佛之口;作品中不乏奔放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充斥着想象与夸张,书中“奇闻”和“怪现状”颇多,如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利立浦特国与不来夫斯古国之间的矛盾争论是“打鸡蛋是大头还是小头”,飞岛国“拉格多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试***收集黄瓜中的阳光,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等,这些“奇闻”和“怪现状”恰是背离了鲁迅所倡导的讽刺的真实。

2. 讽刺的对象不同

鲁迅的讽刺对象全面而深刻,官僚、农民、小市民、知识分子,社会大事件以及社会现象等都可成为其讽刺对象。相比斯威夫特,鲁迅的讽刺对象更具体直接,指向更鲜明,讽刺直指每一个具体的人,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性,是独特的、有代表性的个体,通过他们的生命真实进而揭示社会现实。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阿Q、杨二嫂、赵七爷等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语言、神态、情感等无一不真实,对他们的尖锐讽刺,直接体现了鲁迅对“病态社会”的无情揭露。鲁迅讽刺的深刻性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病态社会的种种丑恶落后现象的讽刺,而是着重于挖其“病根”,把讽刺的锋芒对准旧的社会制度和剥削阶级,着重透视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剖析“国民性”和“国民的灵魂”,并追其深远的历史根源, 如《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祝福》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药》着重描写了民众的愚昧和***者的悲哀。

斯威夫特的讽刺指向是群体,讽刺的对象是一个个抽象的群体,人物缺乏具体的个性,不论是小人国的大臣,还是慧马、雅虎等等还是“建议”里的谋臣策士,他们的形象都进行了夸张处理,人物的语言、行为、样态都缺乏真实性。斯威夫特作品中的人物都构成一个个抽象的指涉现实、诉诸讽刺寓意的群体形象,个性模糊。在斯威夫特的作品中,人物都是“某种抽象人格的单一化身,多半是现实或虚构的社会现象的平面影像”6。这类人物表现出单一的特性或性格,如若贪婪,那么贪婪性格的一切特征都浓缩或加以夸张的体现在一个人物上,这种性格突出的处理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讽刺效果,也使得读者对这类人物愈发憎恶。斯威夫特的作品中令人憎恶的抽象人物比比皆是,在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腐败猖獗、制度落后等现实的同时,这或许也是其抒发其内心愤懑以及不满的方法。

3. 讽刺的意旨不同

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中说:“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7。鲁迅讽刺的目的在于在体验感触后通过创作将社会现实存在的假恶丑真实地“揭露”出来,以期改良社会的人和事。鲁迅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于不幸的民众,鲁迅对他们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根源于对他们无法言说的爱,给其以含泪的嘲讽,笔锋虽尖刻,但出发点“常常是善意的”,是为了鞭笞他们、揭示他们的病苦,使其能自我觉醒与反思,其根本目的在于抨击旧社会的种种病态、给予疗救。

如果说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麻木的中国看客和苦难者的群像,那么斯威夫特则以辛辣的文字揭示社会的腐败,成功地“以漫画式的手法勾勒了一群概念化的人物”8,对其而言,与人物塑造相比,“以讥讽抨击时弊才是他创作的宗旨”。由于人生中经历了太多***派的斗争,见识到了宗教事务及社会体制的各种腐败,斯威夫特的讽刺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在进行创作时斯威夫特在其作品中有过多的主观、悲观色彩,这难免使其作品偏离了艺术创作的视角,使得其讽刺作品似乎是“为了讽刺而讽刺”,文字似乎成了其工具,讽刺才成为其创作的宗旨。

4. 讽刺基调不同

在讽刺基调上,鲁迅反抗绝望、憧憬希望,而斯威夫特则是绝望的抗争,二者存在本质的不同。

鲁迅赞赏《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就是笑中带刺,“戚而能谐”就是笑中带泪。鲁迅主张在“幽默中含有讽刺,在含蓄的诙谐中含着悲愤”9。鲁迅作品中包含两种讽刺,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讽刺,意在揭露与批判;对劳动群众的饱含热泪的含蓄的讽刺,意在揭示他们思想痼疾根源之所在,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为使人们看到希望,他着意在作品中“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10。”《呐喊》和《彷徨》等诸多作品同样显示出“婉而多讽”和“戚而能谐”的讽刺艺术。鲁迅创作的作品虽很多都笼罩着黑暗,流露出作者的忧郁和哀伤,但是却也包含着希望和憧憬,鲁迅始终相信,“历史决不倒退,文坛是无须悲观的”11。

周作人认为斯威夫特“多理性而少热情,多憎而少爱”,也有学者认为《格列佛游记》中的第四部,“斯威夫特对人类巨大、强烈、超越了现实和合理范围的仇恨,令我们在仇恨人类的同时也对他的想像力产生不容怀疑的厌恶”12。《一个小小的建议》中斯威夫特在对本民族人民的思想、精神面貌的展现上缺乏热情,在描写人民生活困苦时寥寥几笔一以概之,此外从文中最后一句“我本人并无适龄子女,不能从中获取分文,因为最年幼的儿子已经9岁,而且妻子早已过了生育的年龄”也让读者在领悟斯威夫特辛辣嘲讽的同时感觉到句中的论调似乎视自己为一个旁观者,一个看客,对本民族人民的痛苦带着距离的审视,作者的孤傲个性渗透其中,作品中更多的是苦涩绝望的冷嘲与宣泄以及一种没落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总之,鲁迅身处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看到了由于旧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意识的沉淀,经过长期压迫而变得麻木了的人民难以觉醒。他弃医从文,就是要改造国民性,找出中国人民的精神病苦。其讽刺艺术刻画挖掘到人物灵魂深处,使得人物塑造不仅是表面的真实而且是内在的真实。英国批评家阿诺得曾说作家需“沉静地整体地观察人生”,那么反观斯威夫特,他对人生的观察则较鲁迅而言是零星的、局部的、肤浅的。斯威夫特想象多于现实,冷嘲重于揭示,虽然其作品以英国社会现实为基础,但是真实的描述以及典型的人物塑造极度欠缺,以至于《格列佛游记》中情节的幻想性误导了两三百年来的许多读者,他们为其中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所吸引,把这本经典讽刺小说误读、误译成童话或游记作品,这对斯威夫特这位讽刺大师来说未免不是一大讽刺。

注释:

1鲁迅, 狂人日记, 《新青年》第4卷第5号, 1919年. 转引自钱乃荣, 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集:第1卷:1900~1919[M], 上海大学出版社: P285.

2钱理群, 鲁迅作品十五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P4.

3同上, P5.

4鲁迅, 灯下漫记》, 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P89.

6同上, P76.

7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什么是“讽刺”?[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8曹波, 人性的推求: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11月1日: P75.

9刘正强,管窥蠡测录:刘正强文选[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01月: P527.

10鲁迅,《自选集》自序。

11鲁迅全集,第5卷,P198-199.

12马克・舒勒:《(纽约时报)书评一崭新的新语言》,载《西风吹书读哪页―100年精选》。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6

一、人物刻画艺术的意义

在《文W原理》中有一段话,对小说人物作出了精辟的定位“在小说中,人物是灵魂,只有扣紧灵魂才能制服庞大有力的文本,产生更为有效的解读。把握住人物和小说复杂的语境、结构,小说所描述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就开始变得清晰”。因此,优秀的人物描写才是一个小说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是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可以凭借多角度、多方位地刻画人物,凭借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方面的刻画,再加以尖锐复杂的生存环境,更加形象的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同时,还可以突出人物在小说中所占的地位,彰显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物与小说主干内容结合的更为紧密,让读者能够更深层次的领悟书中的内容。

二、鲁迅小说人物刻画的方法

人物刻画艺术就是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法,来突出人物语言、行动、表情、形态等方面的特点,在用尖锐复杂的环境加以衬托,来完美诠释人物形象。人物刻画艺术多用于小说类、人文类文学创作中,作者通常会用种种发生的事件来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刻画艺术这种手法更是随处可见,各色各样的人物,在鲁迅先生笔下都仿佛是鲜活的生命,用他们的故事赋予读者以思想启迪,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一)由小见大的艺术描写

鲁迅先生的笔下多为悲情戏份十足的小人物,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塑造中,一生致力于考取功名,却连秀才都不是。穿着长衫去喝酒,以此来显示自己与那些凭力气吃饭的人不同,与少年时的鲁迅讲着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却不曾想自己的长衫是那样的破旧,不修边幅的模样与读书人没有一丝一毫的相干。说他有满腹学识,却也只是能与小孩子探讨茴香豆的写法。说他无所事事?却也能写写字,教教书,但也因为那好吃懒做的个性坚持不了多久。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描述是下了大工夫的,孔乙己充满惰性麻木的性格,僵硬古板的处事方式,不太灵活而且落后的思维方式。鲁迅先生真的是跟孔乙己有什么深仇大恨需要去这么刻画一个小人物吗?孔乙己真的让鲁迅先生如此的愤慨吗?其实不是的,孔乙己再麻木再可悲,他也始终是一个人,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也决定不了什么。鲁迅先生也不会因为一个孔乙己而感到愤慨,更不会因为一个孔乙己而感到痛彻心扉。因为鲁迅先生看到的是旧中国的中国人那麻木的灵魂,在国家被侵略,同胞被杀害时,那拍手叫好的可悲举动。鲁迅先生以孔乙己一个人映射了旧社会“吃人”的事实,他在用这些小人物的嘴进行呐喊,他也彷徨,但是他依旧坚定。由小见大的艺术描写就是他与这个时代对抗的最好证明。

(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人物刻画艺术

在鲁迅先生的书中,没有脱离当时时代背景的人物,书法直入人心。鲁迅先生更多描写的是灵魂与精神,那么这种描写对象往往是超脱的,是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鲁迅先生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描法来对读者展现他想说的呢?其实就是鲁迅先生那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人物刻画艺术。内容超脱而载体平凡,如《故乡》中的闰土。鲁迅先生详细的说明了自己的出身以及闰土的出身,交代了那个时代的大背景。紧接着,他对两个小孩童年时玩耍的画面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童心的美好以及两人坚固的友谊。但是笔锋一转,我们看到了中年的鲁迅以及中年的闰土,鲁迅先生的认识以及观念没有改变,他视闰土为朋友,想跟中年闰土握手称好时。闰土却尴尬的搓着开裂粗糙的手,低头叫了一句:“老爷”。这个对比是直击心灵的。鲁迅先生为我们完美的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可悲,以及他自身无比的失望与痛苦。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人物刻画艺术让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他所认识到的社会,对读者和世人都发挥着警醒性作用。

(三)使用多种描法刻画笔下人物

人物的刻画是小说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小说的剧情需要由人物展开,精神需要由人物承载,故事背景也需要人物的衬托,这些因素决定了人物刻画艺术的重要性。鲁迅先生的作品更是如此,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抨击以及自身精神的传递都要通过人物进行,那么单一的描法显然无法刻画鲁迅先生所需要的人物。于是我们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描写方式交相辉映,同时用于描写同一位小说人物。举例来说,祥林嫂的前后神态,她的孩子失踪后对她神态的描写搭配着语言描写。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了祥林嫂的所思所想。另外,对于阿Q的心理活动描写也显得尤为突出,再被别人打过骂过之后,不敢反抗只能使用“精神胜利法”的可悲举动。都通过心理描写而刻画的淋漓尽致。老栓的血馒头,看到同胞被杀仍然叫好的中国学生都是如此。鲁迅先生的描写从不单一,他灵活的使用多种描法对人物进行刻画,使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的人,更了解当时的社会。由此,让我们能更加深刻体会到鲁迅先生的精神。

三、结语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7

鲁迅纪念馆现有五个展室。首先是他当年的卧室,简单的家具和卧具。在一张陈旧的木方桌上摆放着一套茶具,是棕褐色的紫砂大壶,还有四个同样色泽的紫砂茶杯,让人想到了他的《喝茶》,还有先生其它关于喝茶的文字……

重修后增设了“鲁迅与许广平”专题展室,镇室之宝是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赠送的一只木制行李箱,这只木箱从北京到厦门,从厦门到广州,再从广州到上海,陪伴鲁迅多年,弥足珍贵。该室还展出了鲁迅1926年在厦大寄给许广平的明信片、鲁迅即将离开厦大时与林语堂等人的合影、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手稿的复制品、鲁迅与许广平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如指甲刀、毛线团、老花镜、放大镜等等珍贵物件。引起我特别关注的却是该展室里一件比较平淡的展品一一茶壶套。如果没有文字说明,看不出这个白布的物件是个什么东东,白布原来可能是一条手绢,一条绣着葡萄和葡萄叶片的手绢,经过缝制与改良,变得臃肿起来,成了“茶壶套”。它文字说明是这样告示的:“许广平为了让鲁迅冬天也能喝上热茶,特缝制了这个茶壶套。”而看着这个茶壶套我们应当可以推定,鲁迅先生是喜欢喝茶的,而他在读书写作手不离壶的当头。却又常常怠慢了茶壶,因而茶壶也就怠慢了他一一给他一壶冷茶!冷茶伤胃,冬日尤甚,这点先生不会不懂的,只是一旦专情投身于读写,也就自然冷落了喝热茶的欲念。以至于许广平看了心疼,于是才有了这个特殊的展品――茶壶套。

我在《关于(喝茶)》一文中曾断言鲁迅是不会喝茶的,也曾就此论调在一家茶网发过帖子与各路茶友探讨,我写道:“鲁迅与周作人难得有同题的文章,不料清茶一杯,兄弟俩喝出的感觉竟有天壤之别!周作人的《喝茶》写于1924年,鲁迅的《喝茶》写于1933年,后者似乎有点跟老兄‘对着喝’的味道。不客气的说鲁迅是不会喝茶的,他如果也有周作人的闲情逸致,(这种如果。其实无异于如果普希金不去决斗。如果聂耳不去大海畅游一样,似有人物个性之嫌),他的肝火一定可以减半,而寿命极可能倍增。”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8

关键词:鲁迅 西谛 《北平笺谱》 广告艺术 比较

鲁迅、郑振铎(西谛)合编的《北平笺谱》木版水印诗笺谱先后于1933年和1934年各印制100部。这部笺谱尤其是1933年的初版,已成为弥足珍贵的文物。2005年一部初版本的《北平笺谱》已经拍出35万元的价格,而2008年拍卖价已涨到40多万元一部。正如鲁迅当年所说:“至三十世纪,必与唐版媲美矣。” 中国论文联盟

1933年,在郑振铎起草的《〈北平笺谱〉广告》基础上,鲁迅将其作了修改。西谛所作《〈北平笺谱〉广告》刊于《文学》月刊第十一月号上;鲁迅修改后的《〈北平笺谱〉广告》刊于《文学》月刊第十二月号上,王观泉、刘运峰、肖振鸣等认为当系鲁迅佚文。

为探讨方便计,现将两则广告抄录如下。

西谛所作《〈北平笺谱〉广告》原文:

中国近代木刻画,至为凌替。作者寥寥,刻工亦劣。其仅存之一片土,惟在日常应用之“诗笺”。却亦被卑视,不发大雅。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绘画类出名手,刻印也极精工。民国初元,北平所出诗笺,尤多隽品。抒写性情,随笔点染。每有前人未曾践踏之园地。虽小景短笺,意态无穷。刻工印工,也足以副之。惜尚未有人,加以谱录。而近数年来用毛笔作书者,日益减少其数。制笺业往往迎合外人嗜好,取〔按:当为“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中流砥柱,勉谁〔按:原刊误排。应为“维”〕旧业者,全市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结果恐将不可问。鲁迅、西谛二先生因就平日采访取〔按:当为“所”〕得,选其尤佳者三百数十种,(大多数为彩色套印者)托各原店用原刻板片,以上等宣纸,刷印成册。画幅阔大(三开大本),彩色绚丽。允为极名贵之文籍。即名曰《北平笺谱》。取〔按:当为“所”〕印仅百部。除友朋分得外,尚余四十余部,爰以之公于同好。每部预约价十二元,可谓甚廉。此数售出后,续至者只好退款。如定户多至百人以上,亦可设法第二次开印。惟工程浩大(每幅有须印十余套色者)最快须于第一次出书两个月后始得将第二次书印毕奉上。预约期二十二年十二月底截止。二十三年正月内可以出书。欲先观者,以速定为宜。

鲁迅修改后的《〈北平笺谱〉广告》:

中国古法木刻,近来已极凌替。作者寥寥,刻工亦劣。其仅存之一片土,惟在日常应用之“诗笺”。而亦不为大雅所注意。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绘画类出名手,刻印复颇精工。民国初元,北平所出者尤多隽品。抒写性情,随笔点染。每涉前人未尝涉及之园地。虽小景短笺,意态无穷。刻工印工,也足以副之。惜尚未有人加以谱录。近来用毛笔作书者日少,制笺业意在迎合,辄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鲁迅、西谛二先生因就平日采访所得,选其尤佳及足以代表一时者三百数十种,(大多数为彩色套印者)托各原店用原刻板片,以上等宣纸,印刷成册。即名曰《北平笺谱》。书幅阔大,彩色绚丽。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所印百部。除友朋分得外,尚余四十余部,爰以公之同好。每部预约价十二元,可谓甚廉。此数售缺后,续至者只可退款。如定户多至百人以上,亦可设法第二次开印。惟工程浩大(每幅有须印十余套色者)最快须于第一次出书两月后始得将第二次书印毕奉上。予约期二十二年十二月底截止。二十三年正月内可以出书。快先睹者,尚须速定。

肖振鸣就鲁迅对郑振铎文章所作修改给予了精辟论述,本文试从广告艺术角度作些分析探讨。

西谛所写《〈北平笺谱〉广告》,虽然堪称上乘之作,但就广告视角而言,经鲁迅修改之后的文章确实更显广告本色,其广告艺术尤臻化境。

鲁迅的广告实践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流光溢彩,其广告精品力作像珍珠玛瑙一样贯穿于鲁迅广告实践的多个时期,影响重大而深远。正像孙郁评价的那样,鲁迅“不仅创造了文本的奇迹,也书写了出版史的奇迹”。笔者从鲁迅漫长而又异彩纷呈的广告实践中抽绎、归纳出鲁迅对广告的基本观点,即广告目的上的致用观,广告内容上的求真观,广告艺术上的尚美观。下面以笔者归纳的鲁迅广告观对二则《北平笺谱》试加探析。

一、广告目的上的致用观

1.促销

商品广告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销售。促销需要亮点卖点,西谛之文与鲁迅之作,可谓亮点卖点缤纷,如:限量印制,实行预约;原店用原刻板片,上等宣纸印刷;“绘画类出名手,刻印复颇精工”;“小景短笺,意态无穷”;物美价廉,足堪宝贵。但是,鲁迅修改后的文章中增加了最重要的“个人之见”,科学论断了此书“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这一增改锦上添花,观点显豁,融情于理,让人不能不叹服,不能不动心。

2.启蒙

上好的广告,还能引领时尚,启迪新知,开启新风。鲁迅之作,在西谛基础上简要介绍和精辟论述了当时出版界未有之新事物——木版水印诗笺谱,以及清末民初三十年来国内尤其是北平木版水印诗笺制作概况。该广告将所推销的《北平笺谱》之编印由来、做法、历史价值等放在中国木刻史的宏大背景中加以论介,既能新业内人士之耳目,又可为业外之人提供探索了解的真确新知。

鲁迅的这则广告,促销和启蒙效果俱佳。他曾经说过,《北平笺谱》“全部出版以后,可以在英文报上登一广告,收集西洋人的钱,因为《北平笺谱》,别发书店也到内山这里来贩去了两部”。

二、广告内容上的求真观

1.真实

鲁迅所写《〈北平笺谱〉广告》,堪称真实的典范。除了广告所述《北平笺谱》内容、意义、预约价与预约时间等要件诚实无欺外,文中一些易为人忽略的地方,鲁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作惊人之语,不为欺世之谈。简述近来所作诗笺“乃至丑恶不可言状”的前因时,西谛只说“制笺业往往迎合外人嗜好”,鲁迅则改为“制笺业意在迎合,辄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显然,如此表述更加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简述当时北平维持旧业的情况时,西谛写道:“中流砥柱,勉谁(按:原刊误排。应为“维”)旧业者,全市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结果恐将不可问。”鲁迅改成:“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去掉“中流砥柱”,大概是因言过其实,当时旧业已显凋零之态,维持尚且颇为艰辛,于后又“无可奈何花落去”,删除自然比留着更好。“结果恐将不可问”,语意含混,修改为“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更见形象具体,表意更加集中。鲁迅还将西谛原文中所说“选其尤佳者三百数十种”和“画幅阔大”分别改成“选其尤佳及足以代表一时者三百数十种”和“书幅阔大”,所选之作,既有“尤佳”者又有“足以代表一时者”,因而改句更为完整准确。画幅阔大强调画面大,实际所选作品未必都是大画幅,主要是书幅大气而宽阔,所以表意更精准。

2.真知

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一般的广告能够做到真实,就属不易;循真实而上,能有真知灼见流传后世,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鲁迅的这则广告,正具有如此的魅力。其中闪烁智慧光芒之处大约有三:一是“近来用毛笔作书者日少,制笺业意在迎合,辄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木刻笺谱之类的民族传统艺术之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鲁迅在此论及制笺业的外部环境(近来用毛笔作书者日少),制笺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味迎合放弃已有成效的传承,同时又缺少必要的创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制笺业走向没落,令人深感痛惜。二是“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这一预言,是前一逻辑的必然结果,所出作品委实“更形荒秽”,自然能够推导出下一科学论断。三是《北平笺谱》“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这一论断,预测了《北平笺谱》编印出版的重大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其科学性已为历史所证明。

三、广告艺术上的尚美观

鲁迅为文一贯严谨认真,即便一则广告也是当作艺术品来做。这则鲜活的广告就体现了鲁迅精湛的广告艺术——崇尚美。除了与西谛之文对比下,鲁迅广告遣词造句显而易见地表现出准确简约的修辞之美、论述周严充分的理性之美。下文拟着重剖析鲁迅广告充盈文间的情意之美、媒介之美。

1.媒介之美

这则广告语言、载体等媒介运用之妙,端的美不胜收。首先,采用浅易文言推介传统文物,与广告所指的对象——民族传统艺术优秀遗产《北平笺谱》的内容、性质是十分吻合的。如用白话,就易有不相匹配之感。是为言物相称;其次,文刊相应。鲁迅说:“看广告的种类,大概是就可以推见这刊物的性质的。”清玩高雅的诗笺谱,面向高品位的《文学》月刊受众,这样的广告发在这样的刊物上,两者相得益彰。

2.情意之美

真正的广告佳作,饱含情意,足以动人。悉心品读《〈北平笺谱〉广告》,不难感应广告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酷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浓情蜜意。笺谱作为记录中国木刻艺术这一民族优秀遗产的载体,很早就得到鲁迅的重视和厚爱。为了挽救保存这一传统艺术,才有鲁迅、郑振铎编印《北平笺谱》、翻印《十竹笺谱》等义举。仅就广告文字而论,情深意浓。“中国古法木刻,近来已极凌替。”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欣喜之情跃然纸上;“民国初元,北平所出者尤多隽品。……每涉前人未尝涉及之园地。”勃勃兴致难掩;“惜尚未有人加以谱录。”“近来……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忡忡忧心可见;“《北平笺谱》……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高瞻远瞩,自信在胸;“除友朋分得外,尚余四十余部,爰以公之同好。每部预约价十二元,可谓甚廉。……予约期二十二年十二月底截止。……快先睹者,尚须速定。”同赏雅意,乐在其中。一条保存祖国精美艺术的情感之河分明在鲁迅笔底汩汩奔流,至今都使人感佩不已。

总之,鲁迅改定的《〈北平笺谱〉广告》,在500字左右的短小篇幅里,促销商品与新知启蒙有机结合,真实宣传与科学预测有效兼顾,言物相称、文刊相应的媒介之美与挽救保存祖国传统木刻艺术的情意之美相得益彰,实在是难得的广告佳作,其超妙精湛的艺术值得后人好好学习、继承并发扬。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的广告实践、思想与艺术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c1141。)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肖振鸣.《〈北平笺谱〉广告》是否为鲁迅佚文[j].鲁迅研究月刊,2009,(9).

[3]刘运峰.《北平笺谱》和《北京笺谱》区别何在[j].鲁迅研究月刊,2009,(11).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9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中国文化***的主将。学习鲁迅作品,不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们与鲁迅先生、我们的学生与鲁迅先生生活年代的距离,加之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奥性,在我们的教学乃至学生的学习中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施教才可以真正发挥鲁迅作品的教学作用,给学生以更多的受益呢?我认为可分以下三步骤进行。

一是接近。接近作品,方可消除鲁迅作品的神秘感。要接近就要选准切入点选择作品中与学生思想、生活距离最近的一个点切入文章学习,使学生在高涨的兴趣中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作品的深层次学习中。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两篇文章中都有许多少年生活的描写。这与学生的生活是接近的,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入手,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接近鲁迅作品的兴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我们可以知道那些年鲁迅丰富多彩的生活所折射出来的孩子的天真、无忧无虑,那“百草园是乐园”这一主题,学生也就理解了。在三味书屋读书一部分,虽多了些枯燥无味,但可以在“学习的空隙问老师“怪哉”之类的问题、上课可以无所顾忌的朗读课文、可以看笑先生读书的怪样子、可以画画描红”等这些少年鲁迅愿意的,也是今天的学生喜欢的环节上做文章,抓住这些,学生会明白少年鲁迅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学生,而学生正处在善疑好问的好年华,“学贵乎疑”的思想教育也便贯穿入教学了。《社戏》这篇小说中,老师应把握住“夜间看戏”“偷豆”等写出儿童天真淳朴的情节来施教,并与文末“再也不曾吃到那夜般好吃的豆,再也不曾看到那夜般好看的戏了”一句充满怀念和遗憾的句子比较教学,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呼唤真情、呼唤童真的文章主旨。选入切入点让学生接近鲁迅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有让学生感到鲁迅作品不神秘,方可产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些对初一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学生尤为重要。

二是理解。学生从心理上接近鲁迅之后,就得引导他去理解、体味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关注鲁迅关注的问题。《故乡》《孔乙己》等作品都是以小人物的遭遇来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中的闰土、孔乙己都是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是当时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作者塑造这些个性的形象,旨在表现共性的社会内容。在这些作品中,鲁迅以清醒深邃的现实主义笔触,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裸地暴露出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认为,“爱”是脱离社会关系的人的天性,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这一点是鲁迅小说的主题,而对于今天的人们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让学生理解、明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而周围的人对他的冷薄更使他的人生悲上加悲,麻木的、素质低下的人往往缺乏同情心,这种人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教学中类似的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故乡》中关于“希望”的话题,教师应把握住,因为这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追求高远奋斗目标的思想教育的良好教材,适时恰当的点播,可让学生明白学习、事业是无止境的,只有勤学、勇于攀登,才可以获得成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让学生学知识,又让学生明是非。学习中要让学生去思考、质疑,不断提出疑问的同时,学生定会有所收获,而这收获对启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其求异思维是相当重要的。

三是创造。这一点是对学生而言,更是对教师而言。从学生方面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年级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要不断的“温故而知新”,逐层深入地去理解鲁迅作品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学习鲁迅作品高尚的思想境界、独特的艺术特色,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新的能力,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从教师方面说,教鲁迅作品,教师既要发现教学内容上的“新”,也要从教学方法上,学法指导上求“新”,结合学生的情况。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结合不同篇目设置创造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内涵极其丰富,想要通过几篇文章就把鲁迅认识清楚,这种一蹴而就的思想是不现实的,而仅凭鲁迅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是不切实际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而搞好鲁迅作品教学,将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应当挖掘鲁迅作品的精华,给学生以更多更美的文学享受,更多更高的能力训练――这应当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篇10

关键词:鲁迅;《呐喊》;《彷徨》;悲剧性

中***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10-01

鲁迅的悲剧观最早见于他的两篇论文《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当中,在论文中,鲁迅明确表露了他对悲剧创作精神的认同。正是这种悲剧创作观的主导,促成鲁迅在文学创作艺术逐渐成熟的时期写就了《呐喊》、《彷徨》等一系列作品。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相对较少,而《呐喊》、《彷徨》是他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探索的成果,无论是在语言艺术还是思想意蕴方面,都值得后人做深入的探讨。下面笔者从悲剧性的角度对这两个小说作品集做解读。

一、悲剧题材

(一)中国历史上“人吃人”的悲剧

人吃人的悲剧在《狂人日记》中有最典型的体现。在《狂人日记》中,叙事者是一个虚构的形象,然而他所说所做的均合情合理,带给人以真实的感受,所以“狂人”所说的“吃人”被合理化,而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同时,小说通过描述一些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来构建“吃人”的画面,比如小孩的窃窃私语、赵贵翁的颜色,“青面獠牙”的围观者等①。在狂人的独特视角下,当时社会中礼教对人的毒害性被真实而深刻地表现出来,悲剧的艺术也由此构建起来。

(二)贫苦农民“忠于奴役”的悲剧

鲁迅的作品打上了时代的深刻烙印,在当时,贫苦农民处于被地主、***阀奴役的状态。然而这些农民却并不自觉,而且对自己的处境没有反抗之心,甘心被奴役。鲁迅以自己目见的人物情境为写作题材,创作出农民忠于奴役的悲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故乡》,在鲁迅笔下,少年闰土朝气蓬勃,而中年闰土却变成了一个“木偶人”,精神麻木,身上充满磨难赋予的印记。在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下,以闰土为代表的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被展现出来。

(三)女性“臣服节烈观”的悲剧

涉及这一悲剧题材的作品有《祝福》、《明天》等。在这两个看似充满温情和希望的名词背后,却是两个女性的悲剧。《祝福》中的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而《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每次萌生的希望都在“明天”破碎,最后终于绝望。而导致这两个悲剧的原因就是“臣服节烈观”对女性精神世界的腐蚀,在这种节烈观的影响下,女性逐渐变成了男权社会的奴隶②。

(四)知识分子“无根性”的悲剧

《呐喊》、《彷徨》中有孔乙己这种被科举制度毒害的旧知识分子,也有子君这种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孔乙己至死不悟仍然致力于科考,有着读书人的自负自认为高人一等,却总是别人嘲弄的对象。迂腐的思想和空虚的灵魂是科举制对他最后的馈赠。《伤逝》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知识分子的迷茫和孤寂。子君和涓生自由恋爱,属于“觉醒的知识分子”,最终却被社会的沉闷和压抑所戕害。

二、悲剧精神

悲剧精神是指主体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全面而清醒的把握、考量之后,对自身的生存困境形成的观念性认识。《呐喊》、《彷徨》就集中体现了鲁迅的悲剧精神,而他的悲剧精神主要是通过描写苦难的国民形象来传达。

第一,描写麻木、堕落的国民。在《阿Q正传》中,阿Q靠着他的精神胜利法来捱过悲苦的遭际,而所谓的精神胜利法不过是他自欺的途径,根本无法帮助他改变苦难的现状。鲁迅以诙谐幽默的文笔,将阿Q麻木而堕落的灵魂刻画出来。看起来阿Q是一个个体,然而当时的中国多的是千千万万个“阿Q”,鲁迅写阿Q的悲剧就是写国民的悲剧。

第二,描写梦醒了无处可走的人物。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不乏一批先觉醒的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他看到了觉醒者们无路可走的境地。在《呐喊》、《彷徨》中,同样有一批受新思想的启蒙而觉醒的形象,比如夏瑜、子君、魏连殳等,这些人有着共同的孤独和悲剧命运:鞭挞社会现实的黑暗,最后却被黑暗吞噬。

第三,描写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在改革的道路上有一批不畏牺牲的觉醒者,他们是改造现实的主力,然而这些人最后都倒下了。鲁迅在作品中对这一类人的描写并不是止于悲剧,而是在悲剧之上注入一些希望,比如给《药》中的夏瑜坟上添了一朵花,《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这种悲剧上寄予希望的写作方式,虽然淡化了悲剧的浓重氛围,但却深化了悲剧的内涵。

三、结语

鲁迅的《呐喊》、《彷徨》的悲剧性是作品丰富意蕴中的冰山一角,本文以此为视角对作品展开解读之后,得以窥见鲁迅对社会、国家、民族的清醒而敏锐的认识以及他对悲剧美学的把握,并得以探知他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参考文献:

[1]宋剑华.“呐喊”何须“彷徨”?――论鲁迅小说对于思想启蒙的困惑与质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10篇

学习

弘扬民族精神资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弘扬民族精神资料10篇,内容包括弘扬民族精神资料,弘扬民族精神简单内容。1.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

学习

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总结,计划生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二、加强领导,强化了措施(1)首先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局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计划生育百日行动领导小组;(2)实行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责任制;(3)

学习

你好虎年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你好虎年10篇,内容包括你好虎年再见牛年的图,2022虎年你好文案配。

学习

祭奠英烈手抄报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祭奠英烈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祭奠英烈手抄报词语,祭奠英烈手抄报高难度。2020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烈们。为了号

学习

绿化环保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绿化环保10篇,内容包括绿化环保的文字内容,绿化环保文章有哪些。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公路

学习

母亲替儿子相亲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替儿子相亲10篇,内容包括母亲带儿子相亲全集,母亲替儿子相亲启事。虽然只在中学任教,但裴启华却是小有名气的画家,为多家出版社出版的***书画插***,为多家专业杂志撰稿,还举办过个人画展。她的油画和漫画,都是出类拔萃的。可

学习

刘心武简介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刘心武简介10篇,内容包括刘心武简介100字,刘心武文章大全。救心专家从事了30余年心血管专业研究的刘惠亮教授“三句话不离本行”。采访一开始,他率先提及的,还是专业技术领域的话题。此前记者据了解,近些年来,武警总医院心内科

学习

关于文学的资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文学的资料10篇,内容包括关于文学的百科知识,关于文学的资料。

学习

二本补录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二本补录10篇,内容包括今年的二本有没有补录,二本降分补录。1《补编》453页著录《襄阳府志》二十六卷,恩联、王若芳编按:《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17-16页、《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635页、《中国丛书广录》507页、600页、《湖北

学习

国贸专业就业方向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国贸专业就业方向10篇,内容包括国贸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国贸就业方向和前景。3、从事各类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工作;4、从事各类专业的报关、承运货物等国际物流工作;5、在各类涉外型的企业、机构从事初级财务工作及业务管理

学习

对爸爸说的话简短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对爸爸说的话简短10篇,内容包括对爸爸生日说的话简短温暖,对爸爸说的话100个字。现在呢,事情好像反了过来,我和妈妈怕打扰爸爸在外面的工作,于是便尽量不跟他联系,想着什么事等爸爸回来再商量,没想到他倒勤快了起来,每天来几句“

学习

又是一个新起点10篇

阅读(16)

转眼间,初三了。大人们说,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迷茫着。我们害怕,怕在中考时失利,与自己的理想高中擦肩而过;我们沉默,数着距离中考还有多少天。父母的鼓励,老师和朋友的肯定往往会让我们重新振奋,看着夕阳西下,我们各自许下

学习

一张旧照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一张旧照片10篇,内容包括一张旧照片的回忆,一张旧照片的回忆100个字。指导教师王春秀提起旧照片,许多人都会想起童年那快乐的情景。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它是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站时,记者拍下来的

学习

情歌越唱越心酸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情歌越唱越心酸10篇,内容包括爱情歌越唱越心酸,情歌越唱越伤心。他迷迷糊糊地一把拉我躺在床上,坏坏地说,是不是昨天晚上我们的运动量太大了。我拿起枕头就狠狠地砸他,你要是再不说我就把你踢下床。我拿出自己的杀手锏。老公是

学习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10篇,内容包括刚正不阿历史人物有哪些,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事迹摘抄精简。但刚刚坐定,阿来提到活动主题,就说:“其实我也读不懂藏人的灵魂。”一个***型藏人的传奇只要阿来出现,藏族身份是绕不开的话题。其实

学习

张小娴作品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张小娴作品10篇,内容包括张小娴十部经典作品,张小娴作品集有哪些。一、作品的标题意境不同亦舒与张小娴的作品名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唯美,像是一幅画,很有意境,不像内地的一些作家的作品名称,像《桃花灿烂》、《活着》之类

学习

鲁迅的文章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鲁迅的散文集中的十篇,鲁迅文章大全100篇。细读先生的文章,你就会发现,里面所写到的都是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与其说他性喜疑人,还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更为恰当。因为他受一些青年学者及社会的暗箭所伤

学习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十个造句,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abac。3、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4、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5、面目

学习

鲁迅简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简介10篇,内容包括鲁迅简介文字版,鲁迅生平十篇。

学习

红楼梦中人物关系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红楼梦中人物关系10篇,内容包括红楼梦人物关系清晰图,红楼梦中人物和故事。Keywords:SouthKorea;[WTBX]ADreamofRedMansion[WTBZ];characterimages;languagearts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到《红楼梦》的价值,认为

学习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作品分析论文,内容包括艺术作品赏析1000字论文,艺术管理案例分析论文。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

学习

中国梦绘画作品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梦绘画作品10篇,内容包括中国梦儿童绘画作品,共绘中国梦绘画作品。目前像《红楼梦***咏》、《点石斋画报》等仕女画***谱早已成为国内春秋两季拍卖会上“古籍善本专场”的抢手货。如在2010年1月下旬江苏省拍卖总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