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明文篇1
初中说明文中的《中国石拱桥》、《蜘蛛》、《死海不死》、《大自然的语言》等等,这些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因此,我认为说明文教学决不能舍弃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让学生失去了感受知识情趣的机会。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吸收课文原有知识养料的同时,触类旁通适当地或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探讨的兴趣。这样的说明文教学不但能上得扎实生动,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我认为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几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较为好。
1.运用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
假如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也会好些。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先让学生思考自己所认识的桥的种类、形状等,然后在缩小到“石拱桥”、再到中国石拱桥,这样从大到小,逐步接近主题,激发起学生的情趣。
再如:教《蜘蛛》一课时,让学生猜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帐。摆起八卦阵,单提飞来将。”谜面有趣简单,学生很快就猜着了。接着再提两个问题,蜘蛛以什么为生?它是怎样吐丝的?因为蜘蛛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了,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了。我们一般都可以采用想象、联想、列***、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2.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简单的导入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大自然的语言的一些农谚,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一下子就说出了很多。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这样既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又调动学生的学习本文积极性。
3.课内教学与课外研究相结合
比如教《向沙漠进***》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可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即以此作为点,并印发《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很合学生的口味,所以定会大大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令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4.结合课文、参照比较、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比如教《死海不死》这篇科技小品,先让学生了解死海的成因和变迁,使他们对海洋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趁热打铁,印发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未来海底世界》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小品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在内容上与课文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这样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总之,在说明文的教学上,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还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率。就是要以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为着眼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每篇说明文教学之前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在结合讲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的基础上扩展教学内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考、研究、想象和读写的训练效率,还能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小学说明文篇2
一、说明文文本的语用解读策略
(一)解读文本的结构
从语用的角度看,缺乏整体观照就无所谓语境的产生,也就没有了语用存在的前提。因此,解读文本的整体结构,是让说明文教学复位的重要做法。
在解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文本结构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分析:
从全文来看,此文严格按照说明文常用的“三段式”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对这一文化瑰宝的总体介绍,用极精练的文字呈现画作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选择画作的精要部分进行重点描述。第三部分是对画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进行提炼概述。这种结构几乎适用于所有同类说明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说明文体例。
这种对文本的整体观照和定位,对于接下去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实施都会起到重要的规定作用,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和构思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二)解读文本的选材
语用规则中的“量的原则”(说多少)和“关系原则”(为什么说)这两条,对于文本的选材具有重要的规定性。我们不能默认文本选材的存在,而需要探询其存在的原因。笔者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进行了以下选材方面的分析:
阅读文本第2~4自然段,我们发现,其内容在选材上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都是从“人”这个角度对画作展开介绍。这样选材既取决于《清明上河***》本身的艺术特色,更是取决于这幅画作的定位――“《清明上河***》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是描绘普通百姓生活的情景,所以课文中介绍的人物是徜徉于市井之间的芸芸众生;第二,是描绘普通百姓眼中的生活情景,因此课文选择介绍的场景是最平常普通的生活片段。
(三)解读文本的语言
在说明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把语言表达得简洁、规范、严密。这是对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机会。
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为例,笔者进行了如下解读:
第一自然段在语言表述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精练……以第4句为例来进行分析:“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这句话为读者提供了三方面的直接信息――画作的历史、保存的完好程度、收藏的地点;当然还提供了一些隐藏信息,如该画作的文物价值。细读这个句子可以发现,“保存的完好程度”这个信息,是整合在“收藏的地点”这个信息当中,作为句子的一个修饰成分呈现出来的。这种信息有机整合的表述方法,正是使文章显得精练的原因所在……为此,我们至少可以做三方面的事:第一,列表呈现画作基本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第二,对照发现原文清晰精练的特点及原因;第三,背诵积累。
可以看到,这里的解读直接和教学策略的选用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语用指向的说明文文本解读,其实就是站在“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它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一)低段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典型性说明文的数量不是很多,同时说明文的语言不是该年段语言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在低段说明文教学的目标制定中,不需要刻意强化对文本文体特征的认识,还是以完成低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读好文、写好字、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提高阅读兴趣为主。
(二)中段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中段学生的语言发展一般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语言不够规范,表达不够精确;第二是语言的逻辑性比较差。教材中大量出现的说明文,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可以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文本的语言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发现、揣摩文本语言的准确之处、简练之法、严密之道,并通过模仿等手段,学习表达方法,提高语言水平。
(三)高段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高段要求学习抓住要点阅读说明性文字的方法。根据该年段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我们需要做的是:第一,指导学生自觉把握说明文的整体布局,能在整体观照的前提下,实现特定信息的提取、加工和评价反思;第二,指导结合具体语境,对基本说明方法的使用进行理解和评价。同时,语言的规范、精练、严密仍然是该年段学生的语言发展方向,也应该纳入到说明文教学的目标中去。
三、教学方法的使用策略
(一)准确使用“读”的策略
读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之一,说明文教学亦然。例如在《活化石》的教学中,针对“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这一句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对比朗读的方式,一是把“一代一代”和“一代代”两种不同结构的词语放在一起对比朗读,二是把其他动物“早就灭绝”之快和大熊猫“一代一代繁衍至今”之慢进行对比朗读。两重对比朗读下来,大熊猫“生存年代久远”的特点,学生自然领悟到了。
不同的语用目的,采取读的形式也不同。《活化石》一文可以采用夸张朗读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获得理解,留下印象;而《蝙蝠与雷达》一文,当需要通过朗读厘清课文第三自然段严密的逻辑时,就要代之以自由地轻声地细读,才能让学生在反复读中揣摩语句间的关系。所以,朗读虽然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在运用中仍然需要掌握分寸,准确使用。
(二)有效使用“说”的策略
说,是当下很多语文课堂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频率最高,而实际效率却最低的一种方式。其实,“说”的效率取决于其是否在语用指向下、目的明确地“说”。例如《赵州桥》一文的教学难点,是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创举。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李春设计完***纸后开新闻会的场景,要求每个同学以设计者的身份,回答记者的两个提问:“①您打算把桥修成什么样的?②这样的桥有什么好处?”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备答,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再度自学,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而在指名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记者”的角色,针对学生理解和表述中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追问,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逐步到位。
(三)及时使用“比”的策略
说明文的文字多为简洁、精练,有时一字之差会导致意义的全面异化。这时采用“比”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准确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例如《赵州桥》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这里除了可以把 “参加”一词挖去,进行比较朗读外,笔者还尝试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这个分句去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隋朝”一词不足以表现其历史的悠久。看到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再度介入,用***示倒推的方式,从“现代”一直倒推到“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间年代跨度之大,然后总结出:因为隋代离现在究竟有多远,是很多人没有感受的,所以必须再加上这个具体的时间词,强化年代久远的感觉。这里进行的不仅是阅读理解的指导,其实也渗透了语言表达的指导,体现的正是语用指向。
(四)深入指导“思”的策略
在说明文的所有语言特点中,小学生最难以领会的是语言的逻辑性。但语言和思维的逻辑性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并且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因此从语用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把握说明文学习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的指导。
《蝙蝠和雷达》一文中最具美感的文字当数描写蝙蝠夜飞本领高超的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用了一串关联词,把各分句之间结合得天衣无缝,句与句之间层层递进,展示出充分的逻辑美。对此,笔者首先利用“比”和“读”的方式,将原文先后去掉关联词、打乱句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原句间的逻辑性;然后指导厘清每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后一句更进一步表明了蝙蝠夜间飞行能力强的特点;最后再将这种层层递进的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里,学生学习了一种“思”的方式――化整为零,层层推进。这对于学生以后学习相对复杂的文本是很有用的。
(五)经常使用“画”的策略
“画”在语文学习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于说明文学习,经常使用“画”的策略,一方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理解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针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端,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一句,笔者出示了三幅不同的设计***让学生辨析――到底哪一幅***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另两幅设计***的错误,是因为忽略了原文中的什么词而造成的?这样,学生不仅对于文本语言的精确和严密有了更深的认识,还强化了“一字未宜忽”的阅读态度,同时对文中表述赵州桥设计的这句话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得到了有效的积累。
(六)适当使用“写”的策略
语用指向下的说明文教学, “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写(表达),语用规则才能被更好地掌握,才能对“读”发挥更充分的促进作用。
小学说明文篇3
一、直面问题:小学说明文教学之“困境”
深入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却发现由于许多老师的文体意识淡化,导致小学说明文文本解读的偏位、教学目标的错位、内容理解的越位等现象。
1.文本解读的偏位
以解读《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为例,一些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对埃及金字塔特点的介绍,热衷于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类火星***片,播放彗星碰撞地球、火星的视频,演示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动画等,来帮助学生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这样的解读显然过于狭隘。说明文文本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说明文文本阅读与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2.教学目标的错位
课堂该教些什么,这是课堂有效的起点,但是在这个起点上,恰恰有些老师表现得无从谈起。总体来说,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常常是从重点字词分析到挖掘课文思想内容,而轻视了文本特征的指导,以及新的教学内容的开发。笔者曾经听过一堂课,教师在教《桥之美》的时候,将文本当成散文来教,要学生谈谈桥如何美丽,而关于说明文的文本特征却毫无涉及。目标定位的错位或是不明晰,甚至目标的错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
3.课程意识的缺位
“教课文”成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态。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和大陆的一位老师共同执教《太阳》一课。我是用《太阳》一文来教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目标指向阅读的方法、策略,而大陆老师通过《太阳》这篇课文教学生认识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从他的这段话中,显然能看出大陆老师仍然是在教课文。课文在前台,课程在后台。同样的课程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课文来实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分不清“课程”与“课文”,我们就可能“南辕北辙”。
4.内容理解的越位
由于许多教师执教说明文时,总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说明文的教学目标,所以便会无度地拓展该领域的知识:讲《埃及的金字塔》,教师搜集大量埃及金字塔相关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鲸》,教室成了鲸标本展览室……结果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只关注科学知识,而忽略了语言习得。知识似乎成了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
二、深入探究:语用学破解小学说明文教学困境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十分明确地提示我们,语文课程的理解与实施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背景:语用学。由此,笔者认为,语用学可以打开小学说明文教学的另一扇窗。
(一)语用学的内涵诠释
所谓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语言环境、言语行为、语用规则等诸多方面。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语用学研究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在语言的实用,讲究语言的组织和驾驭,特别关注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
(二)语用学――小学说明文教学“突围之路”的理性分析
1.语境原则,说明文教学“突围”的基础
说明文教学时为什么要凸显文体特征呢?因为说明文在表达的目的、方式和话题等方面,较其他体裁的文本相比,有着鲜明的独特性。而在语用学中,语境通常被学者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其中“情景语境”指向言语行为发生时的诸多客观因素,包括说话的对象、目的、方式、话题等。很明显,这就为“说明文教学时要凸显文体特征”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2.语用规则,说明文教学“突围”的依据
小学说明文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描摹的事物或事理“内容具体、真实”“清楚明白”“表达有条理”等,然而这些都体现了语用学的什么理论呢?简单地说,这涉及语用学“会话含意”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又涉及四个范畴:一是量准则,即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交际所需的,且不多也不少;二是质准则,即所提供的信息应是真实的;三是关系准则,即所提供的信息要关联或相关;四是方式准则,即提供信息时要清楚明白。我们发现,以上四条准则与说明文这种文体有极高的契合度。
3.语用目的,说明文教学“突围”的催化
语用,即语言运用,是指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说明文在表达上具有的一些特点,如结构的完整、语言的精练、用词的准确、逻辑的严密等,是形成良好语用面貌的必备要素,对当下学生语言发展的不足有很好的纠正作用。如果我们能从“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切入教学,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三、实践操作:语用学视野下的小学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在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应从说明文的特点入手,从说明文文本的语用解读切入,精选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为目标,确立精准的学段教学目标;再通过创设各种“语用”情景,让他们感性地“悟得”与“习得”,为说明文教学寻找“突围之路”。
(一)指向语用的文本解读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选择适当的说明文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语用学理论支撑下,文本解读应注重对具体语境的分析,注重语境对文本结构、选材及语言运用上的影响,并为这些语言要素进一步转化为教学资源奠定基础。
1.解读精彩的布局结构
文本结构是文本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文本结构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而思路又隐含在文本的结构之中,通过结构来体现。所以,准确解析文本的结构,是把握文本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有些文本,只有理顺了结构、理清了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作者把“克隆”这一科技问题表述得条理清晰――什么是克隆?哪些可以克隆?克隆有什么益处?还有更有趣的。如《秦兵马俑》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叙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一句,将全文贯穿成一个经纬分明的整体。“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便是作者要向读者介绍的秦兵马俑的主要特征。从语用的角度看,缺乏整体观照,就无所谓语境的产生,也就没有了语用存在的前提。因此,解读文本的整体结构是使说明文教学“突围”的重要做法。
2.关注文本的言语特色
说明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其语言运用的最大特点就是准确和严谨。所以在说明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会把语言表达得简洁、规范、严密。这是对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补充,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利机会。以《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为例,文中在准确性说明的前提下,以形象化描写的手段,还大量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充满情趣。如“发起脾气”“喜怒无常”等词句的运用,形象地拟人化地说明了海洋的特点,使得原本深奥难懂的科学语言变得通俗化、趣味化了。根据以上文本语言特点的解读,我们至少可以做三方面的事:第一,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说说这些语言特点;第二,背诵积累;第三,学会迁移运用。可以看到,这里的解读直接和教学策略的选用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语用指向的说明文文本解读,其实就是从“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角度展开的,它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确立精准的学段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体现了训练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崔峦先生也曾提出阅读课必须做到“吃准目标”,即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学段目标的达成,说明文都有着自身的贡献。
1.小学说明文低段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低段说明文教学的目标制订中,不需要强化对文体特征的解读,主要还应该以“识字写字、学句写句、朗读课文、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提高阅读兴趣”为主要学习目标。
2.小学说明文中段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有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可是中段儿童语言发展又存在“语言不够规范,表达不够精确和逻辑性比较差”两大问题。而说明文文本中的语言特点却以“精确、规范、逻辑推理性较强”为主,这正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机会。因此,在中段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较多的注意力引到文本的语言中去,引导学生从一些数字、实例、术语、专有名词和逻辑推理中发现、揣摩文本语言的精确之处、严谨之道,并通过读写结合等手段,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语言积累水平。
3.小学说明文高段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又强调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这句话对说明文的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能抓住要点,二是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同时,语言的规范、精简、严密,仍然是该年段学生的语言发展方向,也应该纳入到说明文教学的目标中去。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外,还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理解文本内容,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操陶冶。另一方面,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文本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说明方法,并通过实践性学习,习得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笔者认为小学说明文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准确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充分读书,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内容,获得知识,习得方法,发展思维。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师生抓住“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话进行品读,一生将此句中的“146米”“40层”这两个数字读得很重,老师就此采用对比朗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你为什么把“146米”“40层”这两个数字读得很重呢?学生回答道:“因为这两个数字准确地写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同时也说明了摩天大厦的高度,让我们感觉到它很高。”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心领神会,对说明方法有所领悟、有所习得。
2.有效说
说明文教学应时刻关注语言形式,扎实进行语言训练,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在语用指向下,我们必须明确“说”的目的,以此提高“说”的效率。如:在教学《麋鹿》一文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麋鹿,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笔者设计了一个指向语用的“说”的环节,设计了一种假设:(1)你就是一只麋鹿,你会怎样来介绍自己?(2)假如你是姜子牙,你骑着麋鹿上天庭,你又如何向天上的神仙们介绍你的坐骑?(3)如果你是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来参观的客人介绍你的麋鹿?请大家自由选择一种角色,小组交流介绍。注意在介绍的时候要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同时尝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及时比
说明文的文字大多极为简洁、精练,有时一字之差会导致意义的全面异化。这时,采用“比”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准确性,就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如:在教学《恐龙》中“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句话时,笔者先出示了改动过的一句话,即“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然后让学生将两句话进行比较,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接着让学生估算雷龙的实际重量(大象的重量一般是4~6吨,雷龙的重量可达到30吨左右),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想象,模仿出雷龙走动时发出的声音,进一步具体感受雷龙是个庞然大物。这里进行的不仅是阅读理解的指导,而且也渗透了语言表达的指导,体现的正是语用指向。
4.适当写
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并不只是单纯地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充满情趣地去写。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把“写”挤进课堂,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当学习到“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补写练习:“想象一下,未来的餐桌上会出现哪些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呢?”这样,通过仿写、改写、补写等多种“写”的方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尤其是让学生在动笔实践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创新,我们的课堂就会灵动起来!只有灵动的说明文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说明文,也才会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会学”向“善学”发展。
小学说明文篇4
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把经典诵读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让国学经典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组织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国学经典,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
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充分挖掘本地戏曲资源,因校制宜、重点突破。从培养中小学生对戏曲兴趣爱好入手,普及戏曲基本知识,欣赏和学唱经典曲目唱段,逐步形成戏曲普及传承与学校美育教育相融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的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新机制。开设戏曲课程,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组织戏曲知识讲座,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主流价值追求、涵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育校园特色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三、持续开展书法教育进校园活动
按照***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年级段开足开齐软、硬笔书法课程,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广大师生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把书法教学与写字课、美术课紧密结合,组建书法兴趣小组,开展书法比赛,形成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邀请本地书法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书法知识辅导讲解,组织开展“书法艺术周”“师生书法大赛”等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一批具有书法特长的学生。
小学说明文篇5
摘要本文尝试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即结构和视角、人物对比、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方面分析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虚无思想,说明对小说进行跨学科分析,能够多方位、多层面的理解小说,探究蕴含在形象背后的大量思想感情,深入地揭示作品的写作艺术和深层意蕴。
关键词:文体风格叙述艺术海明威虚无
中***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海明威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文体风格著称,尤其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要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达故事”的,有必要将叙述学和文体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探讨。
20世纪60年代,随着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兴起,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性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小说的叙述视角成为叙述学和文体学的研究重合点。但是这两个学科对视角的研究重点颇为不同:叙述学者着重分析不同视角本质性的特征及其对视角的分类;而文体学家则对语言选择感兴趣,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词汇、句型、标点、人称、时态等。
从叙述学角度来看,视角起着调节叙述信息和距离的作用;从文体学角度来看,视角体现叙述者在叙述时通过文字表达流露出的立场观点、语气口吻等。前者直接作用于叙述结构,后者通过语言特色间接作用于叙述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体学家采用了不同方式来借鉴叙事学,文体和叙述分析的结合可以使小说评论得以细化和深化,有助于文本阐释和分析,并克服单一学科对文本阐释的局限性。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充分体现了其简洁洗炼、内涵丰富的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本文欲以文体学和叙述学理论为依据,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和叙述语言等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作深入研究,理解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分析和欣赏海明威独特的现代叙事艺术、文体风格。
一叙述分析
1 结构和视角
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这样开头的:“时间很晚了……现在是夜里……上个星期……”从时间上分析,这是倒叙,表明海明威是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选择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能够避免读者产生视觉和思维疲劳,引起读者想知道前因后果的兴趣。故事原文中,作者在第一句“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的阴影里。”就把问题引出,为什么深夜了老人还坐在树叶的阴影里?给读者以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小说。
另外,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叙述它的情节,淡化故事。阅读此篇小说,读者会感到一种明显的张力:故事的一位主人公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但小说表达方式却平淡自然。极度孤独而又处之泰然,这显然是矛盾的,也正是“张力”这一写作风格的特征。这种张力源于一个叙述方面的特征,即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者处在故事之外,超然客观地观察所述事件。一位外在式叙述者讲述故事,对故事描写发生的年代、地点、老人和两位招待的名字和国籍都不做交代,这使故事就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适性,海明威似乎在暗示人类这样的晚年孤独生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存在。海明威赋予小说简短的故事情节、简朴的语言和抽象的背景,使作品的意蕴更带有普适性。
2 人物对比
在这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三个人物:冷静、替他人着想的老侍者,以自我为中心、急于回家的年轻侍者,还有那个富有,但孤独绝望的老人。人物对比刻画构成小说的另外一种张力,老侍者作为一个饱经沧桑、涉世极深的人物出现,是他在讲述老人的故事,同时告诉读者他和老人一样喜欢明亮的地方。他对老人充满同情,理解老人深夜不愿回家的原因,知道现实与世界的种种规则,了解世道的艰难,了解老人内心世界,应该说他和老人同属一类人物。
年轻招待有工作、家庭,喜欢睡觉,充满自信,对老人深夜不愿回家感到困惑,表现出不耐烦,自私,甚至粗鲁。老侍者和青年招待拥有各自的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两种类型的人物对比,从这种对比中可体现出每个人的处境与经历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小说通过对年轻招待的描写反衬大部分老年人所处生活状态,即他们过着内心孤独的生活。正是通过对老侍者和年轻招待两位人物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向读者阐述了他对老人的理解,对人类晚年生活的理解,对虚无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也许是海明威本人晚年在身体遭受多处战争创伤的折磨,并大彻大悟之后,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所在。
如果小说的解读者认为老人是故事的中心人物,这是不全面的,不谨慎的。只要将小说中的老人和老侍者两位人物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作家的叙事焦点主要集中在老侍者身上,老侍者讲述了老人的故事,但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荷构成了海明威所要表述的中心命题,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老侍者实际上是一位真正的孤独者和启示者。这位启示者在发生的故事结尾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虚无。
二文体分析
1 词汇重复
词汇重复属于文体前景化中的照应,是实现关联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文体衔接手段可提高文章的谋篇机制。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重复一些词汇,强调所要表达内容,加强了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使整篇看起来形似松散的对话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小说内容联系密切富有逻辑。在海明威的原文中,nada(虚无)从开头到结尾共重复出现21次,笔者同时发现与虚无在意义上相近的词汇,the shadow of the leaves (树叶的阴影)出现四次,nothing(虚无)出现7次,insomnia(失眠)出现2次,是这些词汇一方面共同把故事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把文章内在思想内容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充分展示主题、突出主题虚无的目的,重复这些词汇即强调这些词汇在小说中的作用,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词汇重复,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感情与思想,使小说一步一步到故事结尾走向高潮,显示虚无的无处不在和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重复出现4次,这是在问题“他恐惧什么?”之后,做出的回答,强调老人对虚无的恐惧,强调老人对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渴望,作者使用这些特别简单的言语再次体现出这一深刻的主题。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 a nothing…It was all a nothing…,在nothing前使用冠词a,这一偏离常规的文体选择表明,作者似乎在强调使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的原因,不是其它任何原因,而是精神世界的虚无导致了内心的孤独,由此找出了老人内心孤独的症结所在。
2 语言风格
在遣词造句这一文体层次上,海明威就事论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通过朴素的词汇、简洁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描写老人的极度孤独。老人的极度孤独和描写的平淡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微妙地增强了小说表达效果。例如,开篇第一句话,“时间很晚了,大家都离开餐馆。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灯光的阴影里……”再如文中说:“他喜欢坐得很晚,他是个聋子。”“上个星期他想自杀。”这些描写看起来像是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夹杂感情成分,似乎如此平常的事情,根本没有加以评论和渲染的必要。而正是这些平淡的语言告诉读者,老人是经历了极度孤独和艰难的思想斗争后,以极大勇气做出无奈的自杀选择。老人内心世界的不平静和叙述语言的平静构成极大反差,衬托出老人欲摆脱虚无、追求自尊生活的强烈欲望。
本篇小说简洁的对话与关于虚无的反复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海明威以一贯采用简短的句子、准确易懂的词汇、电报式文体的语言、节奏快速的故事情节、句式简短凝练的对话、环境描写与情景交融来构筑小说而著称。本篇小说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文风,海明威通篇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即以两位侍者的简单对话透露出老人的真正需要,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但作者在描写虚无时重复使用了一些词汇和嗦累赘的语句,故意在语言上设置了障碍,减慢了语言叙述的速度,迫使读者放慢阅读速度并注意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例如:
“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nada. Our nada who art in nada,nada thy name thy kingdom nada thy will be nada in nada as it is in nada.Give us this nada our daily nada and nada ua our nada as we nada our nadas and nada us not into nada but deliver us from nada;pues nada.――Hemingway”
这段文字是说“虚无”无处不在,这一词汇的反复使用,与老侍者内心紊乱,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必要的同构,至此说明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世界是虚无的。
3隐喻意义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两次对景物进行描写――老人喜欢坐在树叶轻轻飘拂的树影里,树影暗示并衬托了虚无,树叶的阴影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与文中关于虚无的叙述暗暗呼应,极大地增强了描写效果,作家创造出的新的“意象”――树叶的阴影,找到了与虚无词语间的密切组合联系,构筑了新的隐喻系统来激活读者的想象力,深化了小说主题――虚无。
“树影”意喻老人孤独和虚无的生活环境,而“光亮”则表达老人对享乐、安逸、幸福生活的期盼。小说通过对两个咖啡馆环境的对比描写,说明老人和老侍者都喜欢干净明亮的地方,两人深夜不肯回家,仅仅是为了追逐夜里的那点光亮,为了逃离虚无,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点难得的光亮鼓励自己战胜精神的空虚和孤寂。老人和老侍者虽内心孤独,但渴望追求光亮、干净、和平和安宁的秩序来重新确立生活的自尊,这种自尊就是生活的勇气,是他们用来战胜可怕的精神危机的支柱。他们在追求自尊的生活,期盼着光明的到来。
三结语
本文从结构、视角和人物对比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叙述艺术,从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文体风格,从而得出结论海明威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两方面突出表现了小说同一主题――虚无思想。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由简单到深刻,由表及里。尽管是简单的行文,平淡的对话,短小的篇幅,却体现出海明威含蓄、耐人寻味的深刻思想意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可谓是海明威描写孤独、虚无、理解与渴望的经典篇章。笔者通过对这个短篇的分析得到启示,尝试使用文体学理论和叙述学理论分析文本,能够多视角多层次分析文本,这样有助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3] 刘世生等:《文体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申丹等:《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说明文篇6
全书以明清文言梦幻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纵线上观照文言梦幻小说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对传统古典小说的继承和超越,勾勒出其发展的轨迹及整体面貌。在行文中,突出了新材料的使用,新见解的阐发,力求陈言之务去,达到创新和突破。应该说,全书持论谨严,辨述清晰,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材料的丰富性
明清文言梦幻小说分布在明清各种文献中,数量较多且零星分散,研究起来难度不可不谓较大,对此,作者采取了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做法。首先,是对所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了科学的、必要的界定。作为前提,先对“文言小说”加以界定,之后对“文言梦幻小说”的内涵和外延做了详细的说明。作者在占有大量原典,充分阅读的前提下将明清文言梦幻小说分为承前启后的复苏期,走向高峰的转型期,推波助澜的沿承期和新旧交替的潜沉期四个时期。这个分期法,使纷乱无章的材料有了各自的定位,为进一步论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有利条件。从作者所搜集到的有关著作、论文及其对这些文献的综合分析,可见作者用功之勤,用力之深。
其次,对资料的整理和甄别上,作者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明清文言小说中涉及到梦幻的作品非常多,哪些作品可以归到此范围,处于模糊地带的材料如何处理,这个鉴别工作是一项繁琐浩大的工程。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梦幻作品从大量的文献中辑录出来,并且编写了索引目录。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大量的幕后工作并没有完全呈现出来。这些基础工作使该研究有了坚实的基础,做到了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字字有根,句句有源。
二、论证的系统性
全书以明清文言梦幻小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透视明清文言梦幻小说,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一方面是纵向研究:先追溯梦幻小说的发轫及各历史阶段的表现形态,探讨了明清文言梦幻小说与前代梦幻小说的继承及超越关系,把文言梦幻小说归纳总结为梦幻人生范型、因爱离魂范型、婚姻艳遇范型、***治话语范型、因果轮回游冥游仙范型六个范型的发展过程及历史流变。探讨了明清文言梦幻小说与中国古代其他文体之间的渗透与融合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横向的研究:从叙事模式、艺术追求、审美作用、文化内涵及梦幻小说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全方位、对角度地观照文言梦幻小说这一研究对象,挖掘出其深刻文化意蕴。作者深入探讨了梦幻小说与原始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文言梦幻小说所承载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及宗教色彩,指出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的艺术描绘,多层次地反映了明清时代生活文化的特有景象,又体现了古代历史现实的真实风貌,触及了中华文化的各种元素的各个层面,“切实地反应了明清时期人们约定俗成的心理定势,并普遍表现在人际关系中的习惯成自然地支配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民族文化心理,生动而真实地反映和再现了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性格深层丰富而复杂的民族特质”。
三、视野的开阔性
作者有着较为深厚的学术素养,虽立足于微观之处,却力求着眼于宏观之上。从纵向上,虽时间范围界定的是明清,但与梦幻小说相关问题的探讨却打破了明清的界限,上溯到上古时期及六朝的发展,经过梳理整合,将文言梦幻小说的历史流变分为萌芽期(先秦时期)、发轫期(六朝时期)、定型期(唐宋时期)、平寂期(蒙元时期)、辉煌期(明清时期)五个发展阶段。可贵的是,在谈到其影响时,还能又延伸到近现代,如作者较为精当地分析了鲁迅《野草》中的梦意象,指出“《野草》中的梦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更是他观照自我思想灵魂,观照现实人生的重要方式”。鲁迅正是“以梦幻的形式将自己难以言传的感触以曲折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以高度理性化的方式和审美手段传达非理性的内容”。鲁迅对梦幻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情的地步,而梦幻主题的艺术作用在鲁迅的笔下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从横向上,一方面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周边国家,考察了以中国为文化宗主国的东亚各国或地区,包括越南、日本、朝鲜半岛的汉文学受明清梦幻小说影响的情况。另一方面,作者有意识地借鉴了西方的心理学、叙事学理论,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作者对这些学说了然于胸,故而在解读材料时游刃有余,使该研究呈现理论与材料并重的特色。用全新的视角,烛照传统研究对象,发前人之所未发,言前人之所未言。
四、方法的多样性
作者把文献学的方法作为研究的基础方法,深入阅读原典,充分占有大量资料,同时借鉴中西方文艺理论及比较文学、历史文化学、社会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明清文言梦幻小说进行综合论述。比如对叙事学理论的借鉴。西方的叙事学理论提出了许多范畴并总结出一些法式、范式,这些范畴、法式、范式使得解析小说超越了传统的感悟感知式的解说,使研究者得以深入文本内部进行微观剖析。在《文言梦幻小说的叙事模式》一章中,作者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文言梦幻小说与其它文言小说在叙事方面的不同之处。指出“就叙事时间而言,明清文言梦幻小说在叙事时序、叙事时长等方面的灵动多变与梦境时间的错综复杂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形式与内容得到完美的统一”。就叙事结构而言,文言梦幻小说受其题材特殊性的影响,其结构在宏观俯视下呈现一种闭合结构。这种闭合结构既是梦幻的生理属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圆形思维模式的体现以及佛教对梦幻小说影响的体现。然而在微观俯视下,明清文言梦幻小说则呈现出一种开放结构。其开放性表现在梦事掇缀的不同方式上,有线性结构、断点式结构和包孕式结构。而这三种结构在艺术表现上的不断层递,也正是明清文言梦幻小说在叙事结构上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代表了古代小说文体艺术发展的一种历史趋势。
小学说明文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
2、让学生在生活中能运用这些常用的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一句随意的话语,一个细微的举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素质。讲文明、懂礼貌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班会课是:我是文明小卫士(板书课题:我是文明小卫士)
学生齐读主题班会课题。
二、出示***片,描述情景
***片一:刚刚去上学时,在家门口和妈妈打招呼的***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
生:一位小男生在跟妈妈打招呼。
师:对了,这位小男生叫刚刚,他正背着书包,准备去上学呢。猜猜,这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家门口)谁能把这些连起来说完整?
师指名学生回答。
生:早上,刚刚背着书包去上学,在家门口跟妈妈说再见。
师:这位学生,你把话说得很完整。
师:同学们,那应该怎样与妈妈说再见呢?
师请一位学生演绎动作。
生:妈妈,再见。(摆手)
师评价:你真有礼貌,眼睛看着妈妈说话。这是文明、礼貌的一种表现。
***片二:在学校跟老师打招呼的***片
师:不知不觉,刚刚来到学校,老师也来了,他是怎样与老师打招呼呢?
师指名学生回答。
生1:(行队礼)老师,早上好
师评价:你是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用行队礼的方式跟老师打招呼,还有不一样的方式吗?
生2:(鞠躬)老师,早上好
师评价:非常好,很自信。鞠躬也是讲文明的一种体现。
三、创设情境,分角色表演
1.情境一:
小鹏同学不小心撞到了小森同学,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要求:请两位男生进行分角色表演。看完后我还要请台下的同学当小评委呢!
(1)学生看表演。
(2)学生评价。老师引导学生从文明用语等方面进行评价。
(3)师采访被撞倒的学生(小森):小森,你好。当你“哎呀”叫得那么响,应该是摔得很痛吧?那你当时生气吗?怎么没看你骂他(小鹏)呢?
生:老师,您好!我当时摔得很痛,其实我也很生气。不过他跟我说了对不起,还把我扶起来了。
师:他(小鹏)很有礼貌地跟你道歉了,而且他也不是故意的,所以你原谅了他,是吗?要是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像小森同学一样,大度的原谅别人,
那么吵架的现象就能远离我们了。看来,讲文明,懂礼貌的作用可真大呀!
它就像一神奇的魔术棒,化解了一场即将开始的战争。
2.情境二:做作业时,你发现自己忘带笔了,想向同学借,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1)学生读题。
(2)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
(3)表演:台下的同学比比谁是文明的小观众,看完了还要比比谁是最佳小评委。
(4)学生评价:
生:我想对XX说:“你说话的时候声音真响亮,还会面带微笑呢!”
生:我想对
XX说:“你真有礼貌。向别人借东西时说,请你借一支笔给我用一用,行吗?
生:我想对
XX说:“你人真好,当同学遇到小困难时,你能伸出援助之手。”
四、课堂小结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都用上了那些文明用语?
2.
学生齐读文明用语。
3.
师总结: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会文明用语,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都能争当班级“文明小卫士”荣誉称号。
五、板书设计
我是文明小卫士
小学说明文篇8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xxx年7月至9月。
三、调查范围
xx小学六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
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六、分析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
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小学说明文篇9
论文关键词:陈翔鹤;历史小说;陶渊明;嵇康;文学批评
陈翔鹤是五四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很有成就的个性独特而命运坎坷的老作家。他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虽然他的作品不算太多,但他却以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增添进新的东西,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他在60年代停笔多年后响应“双百方针”的号召,采用了一种有别于当时宏大历史叙事的方式,以敏捷的才思创作了有较大影响的《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取得了成功,引发了六十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小高潮。然而在文学“一体化”日益加强的情况下,他的小说创作因为表现出个性化历史叙述的特点,曾经招致了许多误解和曲解,甚至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广陵散》似乎也成为了陈翔鹤自身的谶语,作家在“***”中遭受迫害,似乎是《广陵散》的重演。历史的悲歌早已过去,但他的小说丰富的艺术技巧,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偏离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个性化叙述方式,在文学史上仍有着深刻而持久的意义。
新时期以来,他这两篇堪称生命绝唱的历史小说依然对当代文学、文学史产生重要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对陈翔鹤历史小说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其题材选择的探讨和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分析;二是对其小说的历史叙述方式进行分析;三是简单地分析陈翔鹤历史小说受批判的原因和在六十年代的历史命运;四是重新讨论这两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陈翔鹤历史小说当时受到批评的文章,对批评的具体内容也很少做出客观辩证的分析。为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归纳出当时对陈翔鹤历史小说批判的焦点,深入地分析其历史小说受到批判的原因与危害,并进一步探析陈翔鹤这种个性化历史叙述的意义及其对当时作家和新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的潜在影响。
一、批判陈翔鹤历史小说的焦点
进入六十年代中期后,国家意志与文学叙述渐行渐进,无形中规范了文学创作要为***治服务,主体创作意识要与“时代共名”保持一致。随着文艺界***治思想斗争的日益尖锐,出现了对陈翔鹤历史小说的批判攻势。当时对陈翔鹤小说的文学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对陶渊明的评价问题。黄秋耘曾说过“陶渊明对死生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都是颇有些唯物主义的味儿的……他主张‘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作者所赞赏的,也正是陶渊明这些比较积极的地方。”…’余冠英显然不同意这一说法,于是他在《文学评论》上发文认为“《陶渊明写挽歌》不是批判地而是用同情和欣赏的态度突出了陶渊明思想中的某些消极东西,而且描写的比它的本来面貌更为消极。”‘小说描写晚年的陶渊明,拿陶渊明对于死生问题的看法作为一条贯穿全篇的线索……小说所描写出来的陶渊明是一个对生活十分厌倦的隐士。”“他所说的‘乘化归尽’、‘乐夫天命’等等都是一种消极地对待人生的态度,即所谓任天委运,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久已成为苟且偷生的人们的精神麻醉剂。”他认为小说宣扬了虚无幻灭的情调,强调而且夸张了陶渊明的消极思想“‘一旦死去真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陶渊明并不曾说过这样的话,他也不会有活着是一种麻烦的想法。”余文并没有充分考虑文本的具体历史语境来评价历史人物,而是从主观立场出发来任意揣测作者的创作意***,认为陶渊明的生死观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会麻醉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现实斗争。实际上作者是基于严正的现实主义立场和对历史的深刻体悟来刻画陶渊明的。他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合情合理虚构,并没有拔高人物的思想精神。他之所以写《陶渊明写挽歌)》,“是想表达对生死问题的一点看法。死和生是同样自然的事。现在有的老人很怕死,没有起码的唯物主义态度。而陶渊明的生死观是很豁达自然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也就是归返自然。因而他当然讨厌佛家对死的煞有介事,更不相信什么西方极乐世界”。
第二是关于借古讽今的问题。黄秋耘认为:“写历史小说,其窍门倒不在于征考文献、搜集资料……更重要的是,作者要能够以今人的眼光,洞察古人的心灵,要能够跟所描写的对象‘神交’……《陶渊明写(挽歌)》是做到了这一点的。”…而余文则从阶级观点出发认为“‘今人的眼光’并不都一样,有无产阶级的‘眼光’,有资产阶级的‘眼光’,有马克思主义的‘眼光’,有非马克思主义的‘眼光’。陈翔鹤同志的‘眼光’究竟是哪一种呢?……这样的‘今人’,以他们的‘眼光’描写古人的情怀,或借古人的口吻表达自己的隋怀’,其结果将会是怎样?”他还说:“那位擅长于以古讽今、借古攻今的秋耘却是对这篇小说感到‘特别亲切’的,他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欣赏作者的‘眼光’。他未尝不自以为他是作者。
真正的知音和知心者,对于这种‘共鸣’,陈翔鹤同志又有什么感想?”颜默认为“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写历史、写历史人物,而是借历史人物来表现自己的那种不可言明的阴暗心理”。文戈也指责陈翔鹤的历史小说是“恶毒攻击***的庐山会议”,还把攻击矛头指向***中央。小说中对慧远和尚“极端夸张和漫画式的描绘”,“是继承了右派分子的衣钵,对全国人民无限信赖的***中央进行无耻的诽谤,别有用心地挑拨***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小说“还险恶地为***机会主义分子呜冤,煽动他们起来和***抗争到底”。
第三是嵇康的“叛逆精神”问题。1965年乔象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文章《宣扬封建士大夫思想的小说广陵散)》,在承认进步力量对***腐朽力量的叛逆、反抗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的同时指出:《广陵散》的作者“完全忘记了今天的时代根本不同于嵇康的时代,这是由于他以为封建士大夫的叛逆精神是一种永远都值得赞美的精神。以至感到有必要把‘叛逆’的火种从嵇康那里接过来,借嵇康的凄惨的死和他在文学史上享有的声誉来向今天的广大读者宣扬他那种‘叛逆精神的可贵”,“所以,小说《广陵散》在今天宣扬所谓‘叛逆精神’,‘不堪流俗’的精神,如果有些人也像陈翔鹤同志一样,以为它们今天还是可贵的,还是值得仿效的话,那么就只会把他们置于社会主义的社会和集体对立的地位,置于和人民群众对立的地位”。颜默在《文艺报》上发文也认为“尽管嵇埭的叛逆精神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到今天也只能成为个人主义者对抗组织、藐视群众的精神武器了”。文戈在批判陈翔鹤的历史小说时,明确称其所宣扬的叛逆性格是极端***的,“鼓动牛鬼蛇神起来‘叛逆’妄*******无产阶级专***”,在社会主义社会,“它只能起破坏作用”。
第四是历史背景方面。文章认为小说发表的历史背景,正是我国连遭自然灾害、国内外阶级敌人联合****之际,而这篇小说是为“发泄自己对***治和社会的不满心怀”,“宣泄长期积压在他们心头的对***、对社会主义的憎恨和厌恶的情绪”。因此是披着历史小说的外衣,射向***、社会主义现实、无产阶级专***的一支毒箭。
二、分析陈翔鹤历史小说受到批评的原因与危害
陈翔鹤历史小说所受的批判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生的。因为当时的文学批评活动强调作品的思想***治教育功能。这就要求作家的创作自觉与现实***治靠拢,自觉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这也使得批评者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来评价作品,带有更多***治批评的意味。当时对陈翔鹤历史小说的批评表面上似乎与“借古讽今”、“影射现实”有关,但深层原因是他在文学“一体化”的统制下,坚持自己个性化的历史叙述,未能与主流文学的要求保持一致,因而引起主流权力话语控制下的文学批评对其叙述方式进行排斥和压制。因为当时大多数作家已自觉地迎合了“一体化”的规范,而陈翔鹤显然对这种规范不予认同。他在创作中既没有苟同于主流话语的要求去批判陶渊明和嵇康这样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也没有突出反封建主题和古为今用,只是赞扬他们身上的宝贵精神,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在批评者的眼中,陈翔鹤的小说背离了主流文学的要求,无疑是一个“异类”。在写英雄人物成为最高准则的那个年代,从当时的眼光来看,陶渊明和嵇康均不是历史所认可的英雄,而陈翔鹤却对他们进行书写和刻画,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关注和认同,这一举动本身就显得与众不同,可以看作是对主流文学写作明显的规避和疏离。正是因为陈翔鹤这种特立独行的创作,引起了有浓重“***治情结”的批评者的不满和非议,于是他们对其历史小说的批评明显地转向了***治化的批评,从不恰当的视角错位地切人了批判对象,最终导致了作者的历史小说在那时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当然,这种批评活动已经超出了文学批评活动的正常范围,影响到了文学创作的正常开展。由于某些批评者带着特定的***治情结,在文学批评中习惯于用单一的***治标准去评价作品,以至于脱离艾本历史语境,做出牵强附会的评价,并由此导致对作品的“上纲上线”的批判,这样不仅妨害了对作品作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分析,而且由此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使一批文学家、艺术家惨遭迫害。这种背离实事求是态度的批评,只会把文学批评活动变为***治、***策的演绎。在一个共名的时代,异端的声音总是被歪曲,所以对于那些坚持艺术个性的作家来说,其作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批判。显然,这时的文学批评的***品格和审美品格早已发生变化,过多地追求创作统一的模式,反而会使文学作品的价值单一化,也导致了对文学创作这个精神生产活动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认识不足,很难说能促进或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治化的文学批评不但扭曲了文学批评的本性,而且也严重干扰了作家的创作自由,使作家丧失创作的主体性,也使文学创作日益走向单一化、模式化,不利于我们的文学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三、陈翔鹤个性化历史叙述的意义与影响
陈翔鹤在艺术上坚持忠于生活的原则,没有把人物简单化、脸谱化,而是用自己的历史叙述方式来凭吊历史人物。这对于当时盛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作者以主人公陶渊明的不堪俗流和嵇康的刚直不阿、蔑视权威,来放大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和***人格,借助于陶渊明和嵇康这样的历史人物来曲折隐晦地表达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和精神操守,将他们因无力反抗而选择逃避、归隐的形象突显出来,不但使人洞察历史中某些久受压抑的心理情感和深层人性的内容,而且还真实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与话语立场。在一个文学体制和文学环境高度“一体化”的年代里,这种独特的个人声音尤为难能可贵,因为它是作家主体创作精神和***人格的折射,也是对“一体化”体制的反叛。
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前进,历史终究恢复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岁月拂去了强加给作品的一切泥垢,陈翔鹤及其历史小说最终得到了平反和重新评价。《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在新时期日益为批评家所重视,它的艺术成就也得到充分肯定,被誉为当代历史小说的双壁。陈翔鹤个性化历史叙述的意义正是通过重塑嵇康、陶渊明这两个在中国文学史和知识分子心灵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来体现的。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迎合时代共名,将他们塑造成反抗的英雄,而是在激进***治允许的情况下,着重表现对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持不合作的精神立场的知识分子的无力之感,表达知识分子在恶劣的文化环境中萌生的洁身自好的情愫和内心诉求”。作者的个性化叙述中渗透了更多的个人话语成分,融合了更多的个人感受。他写的虽是历史人物,但借历史人物倾吐自己胸中块垒,从中不难看出作者自身的影子。除了开创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小高潮之外,从“十七年”文学的大背景来看,陈翔鹤的个性化叙述有其独特的文学史意义,表现在他以一种“另类写作”的方式,保持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意规避和偏离,对个体心灵感受的执着,对自己文学观念的坚守,在时代共名之外,曲折地发出了知识分子的个人心声,这在“十七年”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学中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性,正显示出了陈翔鹤不同寻常的意义。
小学说明文篇10
关键词:《小说月报》;抗战时期;通俗文学;复兴
中***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1—0162—03
抗战时期上海的通俗文学复兴,而把复兴力量凝聚起来的必要条件则是抗战时期上海第一份大型通俗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小说月报》于1940年10月1日创刊。版权页上标注发行人:陆守伦,名誉顾问:严独鹤,编辑:顾冷观,发行:联华广告公司出版部。在《创刊的话》里,陆守伦和顾冷观表达了创刊的缘由,一是告诉读者《小说月报》的创办目的,是“在这迫切需要条件下,我们为要提供一种新鲜的食粮”;二是对孤岛风头旺盛的左翼文学有着委婉的批评:“报摊上虽有着不少的东西,但是正当适合胃口的,似乎还嫌得不够。”
一、“礼拜六派”的重振
《小说月报》的第一个意义,是促成了楼适夷所说的“礼拜六派”的重振。抗战爆发之后,大批新文学作家内迁,但通俗文学作家除了张恨水奔赴内地参加了“文协”以外,其他作家大都选择了留守。郑逸梅、顾明道、包天笑、严独鹤、徐卓呆等留在上海,周瘦鹃、程小青等留在苏州。抗战的爆发不但没有使上海及周边的通俗文学队伍损失力量,反而因为新文学作家的大批内迁,为他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文学场域。
那么,这批通俗作家的重振,为何说是由《小说月报》来促成呢?这要从通俗文学期刊的兴衰说起。新文学运动之后,通俗文学期刊出现过两次高峰:第一次通俗文学期刊出版热潮出现在1914至1915年,两年间共出版了30种;第二次通俗期刊热潮出现在1921至1923年,以世界书局红色系列和大东书局紫色系列为代表,也有30余种。然而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使抱持游戏消遣文学观的通俗文学风光不再。从1930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八年时间创办的通俗文学期刊仅有10种。③尤其是“八·一三”事变之后,上海的通俗文学期刊全***覆没。《小说月报》创刊前,“孤
收稿日期:2013—10—20
*基金项目: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孤岛”文学期刊研究》(13YJC751056)。
作者简介:王鹏飞,男,博士,副教授,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研究员(开封475001)。
也有过几家通俗文学刊物,但要么如《橄榄》、《玫瑰》那样昙花一现,要么如《上海生活》、《永安月刊》那样文学篇幅甚少。而同期的小报由于格调低俗,鲜有通俗名家的身影。大报副刊《申报·春秋》与《新闻报》的《茶话》和《夜声》萎靡不振,从而使旧派通俗作家集体进入了消沉境地。
从简单追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战时上海留存了通俗文学创作的主力,但创作平台却不容乐观。直到《小说月报》创刊后,通俗文学作家才有了集体复出的园地。《小说月报》能一呼百应,得力于刊物的名誉顾问严独鹤。严独鹤长期担任《新闻报》通俗文学副刊《快活林》、《新园林》的编辑,又是《新闻夜报》的主笔,并负责“孤岛”时的《夜声》副刊,在通俗文学作家中有广泛人脉。而联华广告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新闻报》和《新闻夜报》的发行与广告。通过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陆守伦和顾冷观得以通过严独鹤约请到众多通俗文学名家出面。
由《小说月报》重振的“礼拜六派”作家中,包天笑是需要重点提出的。从创刊开始,他几乎每期一个短篇,一个长篇连载《换巢鸾凤》。从第13期开始,他又开写《钏影楼笔记》,出入于短篇、长篇、散文这三个《小说月报》最主要的栏目。包天笑笔耕不辍,从第29期之后,还介入《小说月报》的编辑工作,可谓不遗余力。更重要的是,他为《小说月报》带来了道义上的支持。旧派通俗作家一向被认为是落后于时代的人物,《小说月报》为他们提供集体复出的平台肩负着很大压力。但旧派通俗作家之中,有两位因为与时俱进获得了普遍认同,这就是张恨水和包天笑。加入“文协”的张恨水自不必说,包天笑也因为对于时代的持续关注被称为老英雄。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小说家的审判》、《无婴之村》等小说,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王元化评价说:“这个‘至死不休,不怕入地狱,还是写小说的正义老人’,正是包先生自己的写照,他愈老愈勇,毫没有一点衰败的气色。”④这样的称赞为包天笑在《小说月报》上的频频露面张起了合法化的大旗。
在其他作家中,周瘦鹃、郑逸梅、顾醉萸主要写作散文,陈蝶衣、徐卓呆、徐碧波、秦瘦鸥、王小逸、张恂子、范烟桥等侧重短篇。长篇小说在包天笑、张恨水之外,有郑过宜的《梨园新记》,顾明道的《剑气笳声》、《小桃红》,程小青的《赌窟奇案》等,专能以情动人。而吕剑吾主持的《今人诗文录》,收录胡朴安、白蕉、张寿镛、夏敬观等遗老名流们的古体诗词,显得古色斑斓。总的来说,这些作家并未超出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但他们借助《小说月报》整体复出,却是抗战时期上海通俗文学复兴的前提。
二、新作家的引入与培植
新文学作家的引入是《小说月报》有意弥合新旧文学的举措,但若夸大的其中意义就显得有些脆弱。因为上述新文学作家尽管人数不少,却多是所谓的通俗海派作家,左翼文人和论语派等自由主义作家极少入选,不免使新旧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打了折扣。因此,与新文学作家的引入相比,《小说月报》“新”的意义,还在于新作家的培植。
《小说月报》培植新作家,采取了征文模式。1940年11月1日,《小说月报》第2期刊出《小说月报举办大中学生文艺奖金》启事。从启事来看,《小说月报》的征文目标十分含糊。编辑宣称“并没有其他高明的见解,只是在纯正的原则下,提起我们的笔来”⑤。作为一个商业性文学杂志,这种表态,是与《小说月报》以市民口味为指南的中间办刊姿态一脉相承的。
《小说月报》的征文活动,一共开展了三次。“大中学生”征文举办的同时,《小说月报》第21期又设立了“职业青年征文”栏目。后来感到“学生”与“职青”还是有所局限,遂在第26期设立了“文艺新地”栏目,所有人均可投稿。《小说月报》总45期共刊登征文170余篇,除去翻译,创作有130篇左右,其中小说占了大部分。这些篇章要么描述“我”的经历和感受,如《我的住所》等;要么以第三人称描述他人的遭遇和感情纠葛,如《阿霞小姐》、《胖子》等。它们的整体面貌,就是“鸳鸯蝴蝶派”的两大题材男女爱情与日常生活的重新再现。这些征文虽有着旧的题材,但无疑属于新文学,它们的价值取向、叙述方式等都联结着一种新型的都市文化资源。也就是说,“新海派小说”的类型,正是《小说月报》征文的主旨。
《小说月报》征文的最大收获,是推出了“东吴系女作家”。“东吴系女作家”包括施济美、俞昭明、程育真等人,都是当时迁到上海的东吴大学学生。《小说月报》征文第一阶段“学生文艺”刊文40余篇,来自东吴大学的就有10篇。其中第12期刊登施济美的《晚霞的余韵》,第15期刊登俞昭明的《东流水》,第17期刊登程育真的《圣母曲》。在胡山源、程小青等《小说月报》主要作家的引荐下,施济美、俞昭明、程育真、杨绣珍、汤雪华等人开始为《小说月报》定期写稿。在此后的《万象》、《乐观》等刊物上,施济美等人也进行着同样风味的创作,声势浩大。胡山源回忆说:“我介绍去的稿子……绝大多数是东吴大学女同学的稿子,他也都登载出来。由一个广告公司出版的《小说月报》的主编顾冷观也是这样,以致形成了‘东吴系女作家’这个名称。”⑥这种无心插柳式的新人培育,对一份刊物来说,可能是最值得称道的成果了。
三、读者市场的引导
《小说月报》刊登有不少文学理论和批评文字,到了后期这个倾向更加明显。比如第37期,一期之上就有徐明的《记夏衍》、胡山源的《我与弥洒社》、沈子成的《中国新文艺中之地方色彩描述》、吴祖光的《记〈风雪夜归人〉》等9篇,若再加上《新轩渠录》、《雉尾集》等一些笔记中的批评,要占到一半以上的篇幅。如果说《小说月报》的小说创作主要是为了愉悦读者的话,那么,后期越来越多的文学批评就明显有了引导读者的倾向。
《小说月报》的文学批评,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新文学的篇什。第26期汝惠的《诗人华铃》,是《小说月报》转入新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志。在此之前,虽有不少文字如河鱼的《文艺欣赏》、胡山源的《论小说的情节》等也以新文学作品作为立论的根据,但论述重点并不在新文学本身,且在刊物同期的文学批评中分量甚小。在陈汝惠的《诗人华铃》发表之后,有关新文学的专篇论述开始源源不断。批评所涉及的作家多为自由主义文人,如施蛰存、曹禺、胡山源、于赓虞、吴祖光、王独清以及少数左翼文人如冯乃超、夏衍等,显示出《小说月报》的开放姿态。
《小说月报》的文学批评把是否通俗和有趣,能否在无形中养成读者正确的阅读习惯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从理论水准来说,这些评论是通俗的,但导向却十分明晰。例如第3期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署名河鱼的《文艺欣赏座谈》,重点讨论***文学。旧派通俗小说屡被诟病的一个缺陷就是***,《小说月报》创办仅两期,就被左翼作家批评说刊物的内容“是‘礼拜六派’的鸳鸯蝴蝶的***特征之一,这里并没有新鲜的东西”⑦。因此《文艺欣赏座谈》首篇对准***文学,可以说是有的放矢。文章指出***文学的重点“不在***文化之是否害人,而在‘***文化’之如何界说。再彻底一点,不在***之应否绝缘,而在***之如何欣赏”。同时提醒读者:“写的人要有严正立场,读的人要有谨慎态度,尤其要留心作者的原意。”⑧这种论调,不论是强调“如何欣赏”,还是提醒“要留心作者的原意”,都张扬着读者的主动性,有了与作家论不同的接受美学意义。
座谈之后,第6期的《小说月报》上发表《文艺的研究与欣赏》,对读者直接明示:
我们阅读文艺作品,虽然说是欣赏,但却不是消遣,这一点是该预先辨别清楚的。因为消遣是有闲者的勾当,有为的青年,是不会把阅读文艺作品作为消遣的。我们阅读文艺作品,主要的目的,是要在文艺作品中体验生活,获得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正确认识;我们要从作品中,找到生活的同感,学到生活的路向。因此,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开始就应该加以选择,譬如七剑十三侠之类的东西吧,我们读了之后,究竟能得到些什么样的益处呢?这是我们应该先加以抉择的。⑨
至此,《小说月报》的文学史意义尽显。通过提供创作平台,推动了通俗文学旧派作家的集体复出;通过引入和培植新作家,促进了新旧文学的融合;通过文学批评引导读者,培育了新的阅读市场。随后,《小说月报》的作者陈蝶衣和周瘦鹃创办《万象》和《乐观》,共同推动了抗战时期上海通俗文学的繁荣。就此而言,说《小说月报》促成了战时上海通俗文学的复兴,也当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