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诗句篇1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0、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秋思》
雪花的诗句篇2
出处:《雪梅·其一》(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颜色上梅花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味道上雪花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赏析: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雪花的诗句篇3
很多人都喜欢诗句,不仅是因为诗人能将博大的道理融入仅有几个字的诗中,而且诗句还很美,美得迷人,美得无比。好诗句更是如此,瞧,看我这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就很美吗?再细细的品味这句诗,就像品茶一样,越品越有味。
这句诗出自卢梅坡的《雪梅》中的后两句,这句诗给了我们一幅美丽的画面: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飘到了树上、院子里、衣服上,还飘到了梅花上,他们俩好像在比,比什么,比谁白,比谁香。梅花要逊色于雪的洁白,而雪却不如梅花的清香。品过这句诗,我由衷地佩服诗人,以往的诗人都是梅和雪一起报春、迎春,但诗人却用巧妙的方法描绘出梅和雪在比赛似的,写出了他们的长处和短处,这也是我喜欢这句诗的原因之一。品完诗,我也明白诗人在借梅和雪的例子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一直都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仅仅发现不行,还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才是诗人想借梅和雪告诫人们的真理。
诗句几乎都是根据生活来创作的,这句诗也不例外,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那则寓言故事:有一头大象和一只猴子,一直对河对岸的野果垂涎欲滴,但猴子虽然能爬树摘果,却过不了河,而大象能过河,却够不着果子,然后他们俩协商,大象驮着猴子过了河,而猴子摘了果子与大象分吃。连动物都懂得这些,我们也更要懂得这个道理。还有在学习上,和一位同学相比,这位同学不仅数学考的分比我高,而且脑子比我灵活,但我的英语学习比较好,每次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所以我们两个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要保持自己的长处,还要学习别人,补自己的短处。人要谦虚,光看到自己的长处远远不够,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并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填补自己的缺点。
雪花的诗句篇4
白石之诗一般不用典,明白晓畅,诗味浓厚,风趣、诙谐、嬉笑怒骂,描物出神,感受独特、豪气与细腻俱到。但是,他的诗、画、书也因追求豪逸,确有流于草率,而少温柔敦厚与平和之气。
白石一生多作花鸟,故诗大多有咏物诗的意味。这些诗的特点是:其一为描绘叙述画,画时之特殊性美感或特殊感受及作者的体验。其二是寓意寄托,故也诙谐讽刺、风趣自在其中,以通过这些题画诗来补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画梅》
小驿孤城旧梦荒,花开花落事寻常。蹇驴残雪寒吹笛,只有梅花解我狂。
白石画梅,枝杆、花瓣散漫与豪气,不同于王冕等人作梅实而严谨;也不同于扬州八怪的画梅故作姿态,画花瓣总是分散开来,以花蕊之点笔使之接应。
赏诗不能从局部取义而孤零阅词,要着眼于整体精神方好理解。这首诗是看到画好了的梅花这样萧散的感觉,似与旧日穷酸时,寻常赏玩的印象一样姿态横生,从梦写起是虚笔,以梦来代回忆,到解我狂结。现在画上梅花与旧时感觉两种形象在脑海里互相应接,分明是自己“解”梅之姿态性格而画出了此状貌,反说梅“解”我。梅为植物,本无情感,何其如是,此乃自己萧散的性情而得此作也,由此可见诗之趣味盎然。诗如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给读者展示的背景和形象是孤城荒郊外的小驿站处,在花开花落寻常之事时期,时有骑着跛脚驴赏梅或吹笛弄寒梅的穷书生求快活之情景,这有如纳兰性德词中说李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样,当时无暇顾及的事而后来回忆起来真是有趣,有趣得像“庄生晓梦迷蝴蝶”一样,不知是“我解梅”,还是“梅解我”。三句皆为后一唏嘘铺垫畜势,第四句才落到实处为全诗主旨,诗情也推到了高潮。“狂”字是诗中的重点,这不仅将上三句联系起来了,也是画面和作画状态之客观感受的概念抽取统一。作者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诗中,同时又体现了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倒枝梅花》
十年梅树风烟净,不出高楼长不休。飞雪半空花不辨,好枝高极解回头。
白石(1919年)定居北京后,北京一直***阀混战,故为风烟十年。当然也看到梅树长了十年,但虽“风烟”而却“净”,什么净,人格思想也,故以梅示之。且长休“也”不出高楼“,双关梅与人。今飞雪乱舞,使半空中花雪难辨,但解我心意的梅枝虽高极向上亦能对我回头:这里“飞雪”比***阀猖狂,梅花比高洁之士,也与“净”联系。在当时,***阀的好与坏和花与雪一样难辨,但诗似是完全在写梅的形象而不露痕迹,如果不从“风烟”、“净”、“十年”和“不出高楼”的暗示中分析与全诗的关系,是难得到答案的,这就是诗的奥妙。前二句写出了梅花积极向上的情味,亦寓自己之绘画十年追求在不断向上长进。后二句写花解人意,回头顾盼的姿态十分形象、鲜明,不日人会花意、人合花情,反说花解人意,可见画的情趣与物俱化。同时也将梅与自己的感情融入在一起,似不知是“我爱梅”还是“梅爱我”。
《墨梅》
通身铸铁净无尘,香墨缘来旧有因。月下人看初恍惚,山中雪满更精神。自知得地神仙窟,何必移根宰相门。画入溪藤颜色古,无须东阁动呤魂。
雪花的诗句篇5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盛唐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岑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自拟乐府诗题;送别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白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西北边陲的风雪奇寒,抒发了与朋友分离时的真挚别情。属于七言歌行。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北风卷地白草折——愁云惨淡万里凝。”描写大风中的雪景及难耐的寒冷;
第一小层:1—2句。描写大风;
第二小层:3—4句。描写大雪。
第三小层:5—6句。描写转折句,从大雪转为严寒,从自然转为人物。
第四小层:7—8句。描写寒冷。
第五小层:9—10句。与开头呼应,描写冰,愁云。
第二层次:“中***置酒饮归客——”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
第一小层:11—12句。描写营中送别情景。
第二小层:13—16句。描写送别诗的时间,环境,心情。
第三小层:17—18句。描写友人远去,作者凝视雪上的马行的足迹。
三、词语解释
1、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沙漠;阑干:纵横;
2、中***置酒饮归客。饮归客:为归客设宴;
3、雪上空留马行处。空:白白;马行处:马蹄印迹;
学习要点:
1、分析的写景部分的特点。
诗歌的一二句,写北风之大,不写别的景物,只写折断的白草,使“卷地”两字更加传神;在一年大雪之中,只选用八月之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分形象的比喻,同时在严寒之中又出现春光明媚的景色,反衬了严寒之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出了只有大西北才有的严寒景色,“愁云”两字又渲染了下文的送别之情:“风掣红旗冻不翻”既写风,又写寒。
2、重点掌握诗歌最后两句借景抒情的特点。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景,景中有情。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怅然若失伤感之情,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福。意味丰富深永。
3、重点掌握诗中的夸张句,比喻句。
夸张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地写出了大西北严寒景象。(注意:“风掣红旗冻不翻”不是夸张句)
雪花的诗句篇6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一):
一、关于描述春天的诗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二、关于描述夏天的诗句:
《首夏》
【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三、关于描述秋天的诗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关于描述冬天的诗句: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二):
一、关于春的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1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二、关于夏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6、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
1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2、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三、关于秋的诗句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四、关于冬的诗句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陆畅《惊雪》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9、风劲角弓鸣,将***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1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1、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2、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三):
(一)描述春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描述夏的诗句
(二)描述夏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三)描述秋的诗句
1、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四)描述冬的诗句
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2、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6、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7、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八日风雨大作》)
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雪花的诗句篇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文。所谓“积累”就是指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有意识地牢记所学的古诗文。
近年来的中考基本上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80篇优秀古诗文作为默写出题的范围,所默写的诗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代表某种物象或描写景物的占诗文名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达心志的古诗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胸襟的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试题演练
一、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虞世南《蝉》)
5.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8.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11.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2.小大之狱,_____,_____。(《曹刿论战》)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间照,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二、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王国维在《人间同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 。”
2.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衣冠简朴占风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____,______。”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
3.诗言志。从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的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从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中,我们能领悟到诗人身处茅屋却心怀苍生的济世情怀。
4.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的悲苦慨叹;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唱“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借月抒怀,尽显洒脱旷达。
5.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感。
6.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导
在古诗文积累考查中,最常见的失误表现为写错别字。写错别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解诗文的意思而写错别字,如将“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烛”写成“竹”,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行”写成“形”。
2.没有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尽”写成“进”;将“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写成“汉”。
3.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而与形近字混淆。如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写成“洌”,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写成“擎”。
雪花的诗句篇8
一、解意――教师的课前准备
在新授这首诗歌前教师仔细地研究了作者的写作意***以及各段落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前面写小雪花落在河里、地面那些欢快的场面,就是为了衬托出后面小雪花融化在妈妈脸上这样凄美的情景。而“快乐”地融化,这一关键的转折,又把这种凄美的景致升华为一种无私的亲情表达,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真正地利用好这首诗歌,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了。
二、授意――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1 选择合适的导入法和教法。像《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这种抒情风格的诗歌,教师选取用优美、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来引出诗歌,这样就可以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在教授,教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幼儿来当小雪花,很自然地说出雪花飘落的地点、变化,以及体会小雪花各个阶段的心理感受,更有助于幼儿对诗歌的回忆和情感表达。
2 设计严密、有启发性地提问。诗歌的内容较精练、思维跨度也比较大,因此更需要教师用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本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很好地掌握了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特别是第四段的教学,简短的几个连环问题便把诗歌的主题展现在幼儿眼前,引起了幼儿的共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表现――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表达诗歌
幼儿掌握诗歌的最基本表现方式就是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朗诵是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对诗歌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也是对幼儿进行诗歌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要求,本活动中教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1 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示范朗诵时激情但并不夸张,轻重、快慢,抑扬顿挫非常明显,给幼儿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 教师的指导。要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而教师的指导,不是简单地让幼儿模仿,而是要让幼儿学会朗诵的方法。诗歌前几段都是以问句结束的,教师就提问幼儿:为什么在这里要用问句,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来表现这种问话的句式呢?这样的提问、讨论,止幼儿明白,那是因为这时小雪花还没有落下来,那是它在天空中想的,是不确定的,要用向上扬的语调、不确定的语气来表达。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句式幼儿自己就会知道用什么样的语气、声调来表现了。
3 体态语言的帮助。体态语言,就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来表达人的感情和态度的无声语言:在朗诵诗歌过程中,幼儿除了运用语言外,还可以通过这些体态语言来表现诗歌。在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的朗诵中,教师引导幼儿把握语调、语气的同时,借助了画面的描述,调动幼儿的所有感官,去感受雪花的飘逸、雪景的美丽以及对妈妈的无私热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诗歌的美妙意境中。
同时体态语言还能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新词,提高幼儿对诗歌的记忆。在丰富词汇时,有些同单纯用语言或是***片解释,幼儿一时难以弄懂。如果我们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幼儿很快便能掌握。像诗歌中的“飘落”,教师就可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会做动作了也就明白这个词的含义。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指导幼儿有感情朗诵诗歌时可以有意无意地加上体态语言,这样给幼儿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幼儿在朗诵时记不清诗歌的内容,教师一个简单的动作提示就行了,所以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对诗歌的教学非常重要。
四、创作――让幼儿做名副其实的小诗人
当幼儿已经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时,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尝试仿编诗歌了(当然有的诗歌不适合进行仿编),这也是许多教师感到棘手的环节,
1 教给幼儿仿编的方法。其实诗歌的仿编环节和其他环节一样也是互相渗透、相互牵连的,并不是说为了仿编而单纯地增加一个仿编环节,仿编就是为了检验幼儿是否对诗歌内容已完全理解,是幼儿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一个延续:因此我们在前面的环节中也要为诗歌的仿编打好基础,在让幼儿仿编时一定要教给幼儿仿编的方法。比如在教授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时,让幼儿记住雪花先要自己产生疑问,然后再想到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经过反复提示幼儿就会明白、记牢。等到仿编时教师就可以教给幼儿仿编的方法:让幼儿想一想雪花除了飘落到诗歌中所描述的这些地方,还可以飘落到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情。事实证明,有了前期的渗透、巩固,幼儿想象非常奇特,创编也很完整,
雪花的诗句篇9
先来看苏轼的《少年游》: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上片借“飞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一对互喻来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季节和气候——“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记得如此分明,说明夫妻间无不时刻惦记着对方。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气候——“杨花似雪”,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似雪,却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飞雪似杨花”中“飞雪”为本体,“杨花”为喻体;“杨花似雪”则“杨花”为本体,“雪”为喻体。“飞雪”、“杨花”往复循环,构成互喻,可谓绝妙好词。
由于本体、喻体之间只有互相设喻才能构成互喻,这样,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格,在修辞效果上,互喻就既具有比喻的形象性,又具有回环辞格所产生的往复循环、回味无穷的特点。其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
1.增强表达效果。将不同的两个事物彼此相互设喻,往往能使所说的这两个事物交相辉映、互为补充,能使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生动。
南梁时范云《别诗》云:“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此诗通过对冬天和春天景物的不同描绘,反映节物之异与离别之久。其中“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两句脍炙人口。“雪如花”,“雪”是本体,“花”乃喻体,写离别时为冬天;“花似雪”中“花”为本体,“雪”充当喻体,意指重逢时已是繁花似锦的春天,将分别之久、之苦都融于其中,状似写景,实则写情。
2.增强语言美感。由于“互喻”前后采用相同的词语,故而兼具“回环”辞格的特点,整个句子显得回环错落、跌宕起伏,形式上对称整齐,节奏上韵律和谐。
雪花的诗句篇10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情感
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 。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光盘,让学生观看南丰蜜桔节上的腰鼓表演和北方腰鼓表演片段。在欣赏之后让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由于能切身体验到那种场景,因此同学畅所欲言——我觉得腰鼓表演很美,但我们家乡人打腰鼓就是没有北方腰鼓表演那么有力量;后面那段北方的腰鼓表演,更有气势,场面更壮观。
当同学们唤起自己的情感之后,我说:“腰鼓表演我们并不陌生,许多大型文艺晚会上都有这类节目。在黄土高原,腰鼓表演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1992年在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后,曾令无数人魂牵梦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看看他是如何用生花妙笔描绘这惊心动魄的表演(播放课文配乐朗读,脑海里想象表演画面)”
在同学们听了课文配乐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对安塞腰鼓进行概括评价,也可引用文中词句。(师板书这一填空题)孩子们的词语可真多!——狂野奔放的、豪放的、热情奔放、粗犷的、壮阔的、排山倒海的安塞腰鼓,让人叹为观止的!
有了情感做铺垫,我再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进行体悟。根据自己所做的评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你观点的句子、段落读出来!孩子们那感情真挚的朗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就回荡在我们的耳畔,真是一种享受。
二、多媒体跨越时空界限,扩大课堂容量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要花很多时间进行板书。而多媒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于课堂,还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或阅读材料,使课堂容量增加,拓展学生在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从而加速信息的传递,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时,我和学生反复诵读领悟文意后,我说:“多有诗情画意。你知道哪些关于写“雪”的古诗词呢?”
当学生说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就有很多学生想不出相关的诗句了,我说我也摘录了几首古诗词,请大家朗读,(多媒体出示)看看这些诗句中各是怎样写雪的。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这些诗句分别把雪花比作飞花、玉蝶、玉龙、天女散花,生动形象。
我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多媒体出示) 曰:“ 差可拟” 曰:“未若 ”
请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生分组讨论,师作行间指导,并参与一小组讨论)
曰:“撒糖空中差可拟。” 曰:“未若槐花迎风飘。” 曰:“未若鹅毛当空舞。” 曰:“棉絮纷飞差可拟。” 曰:“未若梨花漫天飞。”曰:“未若天仙散百荷。” 曰:“樱花飘落差可拟。” 曰:“未若玉屑静静落。” 曰:“未若白蝶翩跹舞。” (仍有不少小组举手)
刚才我们同学们一起交流了九句,加上兄子、兄女们的两句,你认为哪句对雪花的描述最为贴切、生动、新颖?
学生们有的认为“兄子的那句话:‘撤盐空中差可拟’描述得好。因为‘盐和雪花都是白的,而且下落方式是相同的。而柳絮、棉絮,鹅毛,槐花等都是往上扬的,且颜色上有的是淡黄色,与雪的颜色和下落方式不大相似。’”有的认为:“兄女的回答更为机智,柳絮和雪花都有轻盈的特点,都是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而且具有美感。柳絮和雪花具有神似之处。对雪花最贴切的描述往往是形似和神似的统一。”有的学生认为:“ ‘未若鹅毛当空舞’比兄子、兄女的回答都要好,因为这句不仅形象,且有气势。”有的则认为老师的“未若白蝶翩跹舞”最为贴切、生动,具有美感,且富有诗意。
最后使孩子们认识到 “未若鹅毛当空舞”,不仅形象,且有气势,还有“未若梨花漫天飞”,岑参就有一句名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就是以梨花比喻冬雪。大家就带着这种美好的想像去朗读《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