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人名言篇1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2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语言哲学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围绕“名实”、“言意”关系两大语言哲学重要问题,以正名理论为基础,展开对语言哲学的探索。其“名实之辩”的内容包括:保证名实相符的方法是“正名”;名实关系是互动的辩证关系;检验名实是否相符的标准为“礼”。其“言意之辩”的主要内容包括言既可尽意又不可尽意以及通过“隐喻”的方式言道两个方面。孔子语言哲学凸显语言的规范功能,本质上是以道德行为实用主义为取向,以语用学为圭臬的。
本文使用“语言哲学”一词来分析孔子的哲学语言观,是在广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语言哲学”这一范畴的——对语言的哲学思考皆可以看作是语言哲学思想。孔子的语言哲学是孔子对语言的根本规律所进行探讨的理论成果。一般来说,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1)语言和世界的关系;(2)语言或语同的意义问题。在先秦哲学的哲学语域下,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是通过名实关系来呈现的;而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是通过言意关系来阐释的。因此可以说:孔子的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名实关系问题和言意关系问题,孔子的语言哲学思想是通过“名实之辩”和“言意之辩”展开的。本文选择孔子的语言哲学思想为考察对象,探讨孔子的语言哲学讨论的主要话题及其对中国语言哲学的影响,对孔子哲学中较为突出的语言哲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清晰地凸显孔子对语言、意义、思想和形上,之道的哲学思考,揭示中国哲学中语言哲学问题的独特架构和视野。
一、孔子的“名实之辩”及其语言哲学意义
名实关系,即语言与存在或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先秦哲学家首要关注的语言哲学问题。冯友兰先生曾经特别强调名实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对此问题的探索容易进入哲学的心脏。早在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那里,名实关系就已得到深入的探讨,虽然孔子没有从名实对举的角度提出问题,但他明确地区分了名称和名称所指称的对象,认为名本身具有固定的意义。下面具体分析孔子“名实之辩”的主要内容。
(一)保证名实相符的方法是“正名”
孔丘提出:“***者,正也。”认为社会稳定,***治有序的前提是“正***”,而正***的核心是“正名”。“正名”思想是孔子在回答子路问***时提出的。《论语》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在孔子看来,正名问题事关重大,几乎是一切社会问题中最为首当其冲的事情,这恰似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即“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分析”。孔子的出发点虽与现代西方语言哲学颇为不同,但在重视语言这一点上则实无二致。
孔子在回答齐景公问***时,强调了“正名”的基本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围绕着这一“正名”内容,论述了“礼”对不同的名分下的不同社会角色的要求,以此来衡量是否“名正”。他从维护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针对他所亲见目睹的名实混乱的社会时弊,以周礼为核心,以君臣父子为内容,从名实关系角度详细地论述了“正名”的基本要求。可见孔子的“正名”思想强调的是“名”的伦理***治旨趣,而小是形上逻辑旨趣,或者说强调的是“名”的规范功能,而不只是“名”的描述功能,正如梅·约翰所说的那样:“当名称因其有助于表现和区分社会***治差别而被孔子视作非常重要时,它们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此:它们能够被用来规范(prescribe)而不仅仅是描述(describe)那些差别。名能够而且应该被用来规范实——这一观念构成了孔子正名计划的核心。”
(二)名实关系是互动的辩证关系
子路显然术能明白孔子正名理论之深意,反而批评老师此论为“迂腐之见”,孔子于是苦心孤诣地对自己的爱徒说了一段被后人广为引用的话:“野战,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从这段发人深省的话可知,孔子的推论是从一否定式的断言(名不正)出发,由名推及言-事-礼乐-刑罚,最终落脚在“行为”上(民无所措手足),其逻辑顺序为“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对孔子的上述主张,学术界许多人认为这是对名实关系的本末倒置,由此孔子就成r极端保守主义者。郝大维、安乐哲对此评价说:“‘正名’的这一流行诠释部分是正确的,但它高度强调孔子思想中与传统的一致性,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孔子真正看重的文化多样性、原创性和丰富性,则损害了对孔子思想的理解。”的确如此,在理解孔子正名理论时,不必死死纠缠在孔子看来名实之间到底谁决定准的问题,我们往往因为孔子强调名的作用就断定孔子持有“名决定实”的先验论,因而全盘否定其“正名”思想的理论价值。我们更多的应该注意到孔子“名实之辩”思想的深刻性。显然,孔子这里所用的“君、臣、父、子”之名,无疑是对以往“君、臣、父、子”之实的反映,尽管那种意义上的名还包含有理想化的成分,但它们在指称以往的“君、臣、父、子”之实时已被人们所认可,具有了确定性。因此,从名实关系着眼,孔子的这一主张实际表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名一经形成,就必须保持应有的确定性。“任何民族总是在用语言范畴化地认识世界和人生。当他们对自己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确定性追问的时候,他们就进入了纯语言性操作的模式,理论上说都是能够产生出分析理性思想的。”毋席讳言,孔子的这种主张正是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名的使用规范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先秦分析理性思想初露端倪的表征。不仅如此,孔子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哲学的另一可贵思想:虽然从根本上说名依赖于实,但名在反映或指称实的过程中,并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所谓“《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名对于实还有其积极能动的一面。孔子的这一见解,对于确切、完整地把握名实互动的辩证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检验名实是否相符的标准——“礼”
从孔子提出“正名”的目的来看是为了“正***”,而“为***”却是由人来完成和实现的,这就要求为***者要“正其身”,要“先之劳之”,以“礼”作为“正身”的途径,作为“正名”的标准。因此,孔子大力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更相信,“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具体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必须以“礼”为标准,以“能近取譬”为方法来检验名实是否相符,至于这个理想的意义标准到底是什么,孔子并没有从语义的角度去定义,而是认定“先王”的礼仪制度,即社会变革发生前的那种状态就应该是名应有的意义。从这一角度看,孔子的“正名”理论其实是以托古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治理想。陈汉生认为:“如果把语言划分成语形(语言实体的相互关系)、语义(语言和语言之外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和语用(语言跟使用者的目的之间的关系)三部分。我们认为中国思想集中于语用的研究,因为中国思想很少关心语义的真假,而较多地关心语用上的可接受性。”这一对中国语言哲学定性的断语,如果用来分析孔子的语言思想,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通过对孔子“名实之辩”内容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的语言哲学思想是以道德行为实用主义为取向,以语用学为圭臬的。
二、孔子的“言意之辩”及其语言哲学意义
“言意之辩”这个问题虽古老而恒新。就中国哲学而言,它关乎超名言之域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从比较文化的角度看,它又是打通中西文化深层结构的关键。它主要回答这样两个层次的问题是:(1)语言能否把我们的心意(即意之所识、所把握的东西)说清楚、说完全?什么能说清楚?什么不能?(2)对于语言说不清、道不尽的东西(尤其是“道”),怎样把它们表示出来,为人们所理解?换言之,对“道”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必须借助语言?能否另辟蹊径?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就是“言能否尽意”的问题;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就是“语言能否把握形上之道”的问题,下文将按这两个层次分别对孔子的“言意之辩”展开论述。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朱熹注曰:“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从子贡所言可以发现,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了名言之域与超名言之域的分野,“文章”属于“名言之域”,对于“名言之域”,“言”是能够尽意的,所以是“可得而闻”的,也是“学者所共闻”的;“性与天道”属于“超名言之域”,对于“超名言之域”,言是难以尽意的,所以“夫子罕言之”,也是“不可得而闻”的。孔子解决“言意之辩”的方法是通过划分名言之域和超名言之域,认为在名言之域,言是能够尽意的;但是在超名言之域,言是难以尽意的。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将“命”、“礼”、“言”三者并立,置于人生的至高地位上,足见孔子对语言的重视。关于“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正义》日:“言者心声,言有是非,故听而别之,则人之是非也知也。”可见“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是以否定句式肯定了“知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也即肯定了通过言能知意进而“知人”,正如朱熹所言:“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这是一种充分依赖语言的表意功能与交流功能,肯定言意一致性的态度。这是孔子对“言意之辩”的基本态度。关于这一点,可用孔子的一个着名观点——“辞达而已矣”。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3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7中孔子相关知识的复习。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孔子游春》一文中对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以及孔子和学生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伟人的风采。在练习7中“语文与生活”部分,介绍了孔子的6句名言;“诵读与积累”部分则向我们介绍了与孔子有关的12个成语。这组成语写出了孔子知识的渊博,学习、做人的方法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近六年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平时,我们对学生古诗文、名言警句的背诵与理解也抓得较实,学生对《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也不陌生。因此,综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安排了这次学习专题。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孔子的言论影响深远。怎样从与孔子有关的浩瀚的内容里筛选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知识呢?这是我在一开始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就面临的难题。结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7的相关内容,最终确定“名句――成语――故事――练笔”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既能复习巩固书本中已有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时,有明确的目的,拓宽文本,让学生更深、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
(二)寓教于乐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阶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无论是小组竞相背诵名言警句,还是小话剧表演的引入,目的都是让教学活动多一些情趣,让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起情感的共鸣。
(三)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背诵积累的层面,必定会流于肤浅。只有将所学与所思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升华的效果。让学生结合孔子的名言写一个片段的作业设计,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将知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
搜集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整理出自《论语》的成语,选背孔子的名言。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出示孔子的***像
2.你认识他吗?他是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孔子)
3.教师小结过渡:“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一个旅游口号。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的鲁国人,现在的山东曲阜人。千百年来,历代帝王都尊孔诵经,有的封以官爵、有的尊为先师,民间更是把孔子当做读书人的祖师。是什么使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用什么打动了亿万人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板书课题)
(二)复习孔子的名言
1.看来同学们对孔子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只可惜,孔子不能亲自来到这里和同学们交流。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来给孔子代言。
(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轮流背诵孔子的名言,一人背诵一句。大家比比,坚持背到最后的就是获胜组)
2.大家知道得真不少。孔子在学习、做人等方面都有许多的名言警句,比如“不学诗,无以言”等。现在谁来谈谈,孔子的哪句名言在我们的学习、交友或其他方面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言)
(三)复习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孔子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赢得了后代的敬仰。谁能用成语来说一说孔子精辟的教育思想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偏不倚……)
2.在孔子的言论里,也有很多成语直到今天还广为运用,大家读一读这些名言,看看里面有哪些大家熟悉的成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3.这些成语给你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哪些出自《论语》的成语,与大家一起交流。
(四)交流有关孔子的小故事
圣人孔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呢,这些故事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伟人。
1.学生表演小话剧《两小儿辩日》
在刚才同学们表演的小话剧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讨论交流)
2.你还搜集了哪些有关孔子的小故事?可以演一演,也可以说一说。
3.小结
孔子一生都是自己学说的坚决执行者。他正直乐观、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他的安贫乐道、与人为善、有教无类、克己复礼等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直到今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片段练写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4
[关键词]孔子;“正名”;思想***治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李仁卿,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社科系讲师,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瑾,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社科系副教授,湖南株洲412000
[中***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095-03
一
“正名”是孔子***治思想的重要议题。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他一生忧国忧民,志在救世。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变无道为有道,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卫国的国君若要你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干什么事情?孔子回答:“必也正名乎?”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可见,在孔子眼里,一切不良的社会后果都是从“名不正则言不顺”开始的,所以,他把坚持“名正言顺”看成是为***的一件大事。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子所说的“名”,实际上是指一事物的构成要素或概念。即“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物之要素或概念也”。也就是说,“名”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规定。如“君”作为一个名,其定义就是指一个做“君”的人应当包含哪些要素,才能符合“君”的概念。所以,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第一个“君”就是指事实上那个做君的人,第二个“君”就是指君的名,或者说是君的定义。“君君”就是做君的人只有符合了君的定义才能叫君,否则就不能称其是君,如果硬要称其为君,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同样,“臣臣,父父,子子”也都照此例。在孔子看来,“言”是由“名”组合而成的,在他的哲学中有“积名成辞”的思想。也就是说,假若名字没有一个正当的意义,就会连话都说不通的。所以,孔子讲“正名”,首先是为了“言顺”。他说:“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易经・系辞下》)这里的“正辞”与“正名”实际上是一回事。所谓“正辞”就是说话要符合事物的名义,以便给人们的行为有一个好的导向,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从而,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实际上就是主张事物的“名”与“实”要相符合。只是这种主张从本体论方面看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在孔子看来,名正了,话才讲得通。实际上是主张事物的“实”要符合其“名”,而不是主张“名”要符合其“实”,把“名”看作第一位,放在了“实”的前面,颠倒了“名”与“实”的关系。孔子的哲学主要是***治哲学,他主张“正名”主义,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做到“名正言顺”都是为实现其***治主张服务的。因此,他把“正名”看作是为***的第一件事情,强调统治阶级应当重视“名”、“辞”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他认为天下之所以无道,问题就出在社会上盛行以“不正”之名,语“不顺”之言,思想界话语失真,名与实不相符。孔子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他借“觚”为题,大发议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意思是觚不像个觚,这是个觚吗?在古代,“觚”本来是一种有角的酒器,有的有六个角,有的有八个角。可后来人们把觚字用泛了,把凡是可以盛三升酒的酒器都叫成“觚”,而不管它有没有角。孔子“觚哉!觚哉”地质问,目的是借以说明“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认为,如果在社会上说话做事没有一个公认的是非标准,名实之相乖违,那么人人都可以“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不可日变”了。所以,为***者要想消除天下无道的病根,就必须以“正名”为先。在孔子看来这是循大道之举,可以收到社会***治稳定、天下太平的效果,因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正名”为先,就要首先订证一切名字的意义。也就是要别同异,搞清楚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即如董仲舒所言:“《春秋》辩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其次,要订证一切名字的意义,就要有一个辨别事物的公认标准。在孔子看来,事物之名如果没有公认的标准,不但会造成人们言语失真,思想混乱,而且一切制度,如礼乐刑罚之类,便都不能成立,就会引起纲纪败坏,最终弄得整个社会惶惶而觉得没有主宰。这就是“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所以,“正名”是孔子***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正名”思想,对后世儒家有深远的影响,也是后世儒家***治思想的中心问题。荀子说:“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互纽;贵贱不明,同类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荀子・正名篇》)也就是说,要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要做到“名正言顺”,否则,就会“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这与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遥相呼应。孔子的“正名”思想不仅对后世儒家有深远影响,在中国学术界同样有广泛影响,先秦诸子多家论著对此都有申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二
1939年2月20日在《致》的信中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作过评价,其中说道,孔子的“正名”思想,“作为哲学的整个纲领来说是观念论”。但孔子的“正名”思想,也有其合理的因素。说,孔子的“正名”主张,“如果作为哲学的部分,即作为实践来说是对的,这和‘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意思差不多”’。还说:“‘正名’的工作,不但孔子,我们也在做,孔子是正封建秩序之名,我们是正***秩序之名。”在看来,“正名”主张,从思想***治教育层面来说,也就是要重视思想***治教育的理论建设,明辨是非真假,坚持理论之“名”与实际之“实”相符合,以真正切合实际的正确理论指导现实的实践。他晚年尤其重视“名”(理论)的指导意义。他提出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虽然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有“左”的偏差,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实际上也是在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如果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出现“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问题。他曾以苏联的赫鲁晓夫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言论为例,在肯定的意义上引用了《论语》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话。他说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说的就是精神变物质。马克思讲无产阶级,是一言兴邦;赫鲁晓夫讲三无世界、全民***、全民国家,是一言丧邦。事实证明,的这些话确实是寓意深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
但在思想***治教育领域内没有正确的是非标准、曲解马克思主义原则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因此,孔子的“正名”思想对于我们做思想***治工作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首先,我们的思想***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治教育,这是我们的思想***治教育之“名”。马克思主义思想***治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基础和核心部分是***治教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所谓思想***治教育,旨在突出以“***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因而***治观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相应地,马克思主义思想***治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民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要在思想***治教育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不能把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也当成马克思主义来宣传。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名不正而言不顺”,给人们的思想认识带来混乱。譬如,***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理念。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关系呢?这本来是一个老问题了。西方“马克思学”把人说成是摆脱一切客观制约性的抽象主体。指责马克思主义是所谓的“入学空白”。于是,在近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中,一些哲学人本主义学派,为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不足”,就把自己的理论抹上马克思主义的油彩,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趋向十分明显,出现了所谓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不仅西方,在东方也出现了南斯拉夫的“实践派”,波兰的“哲学人类学派”、捷克的“存在人类学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派”等等,这些理论虽然名称各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以抽象人道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它们都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来谈论“人”。这种人学观念,尽管语词华美,却往往会漠视现实社会中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根本对立的。尽管马克思主义也不反对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但它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社会历史观是不可能相互包含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从来不会承认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理念,一些人对“以人为本”含义的理解,也误人了“人本主义”泥坑。例如,有人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人道主义最高体现,把我们社会生活中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说成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目的的实现。似乎是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贬低了马克思主义;似乎是在宣传“以人为本”的***策,实际上却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治教育之目的相去甚远。因为如果模糊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界限,或者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人道主义,也就等于否定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那正是社会民主主义的观点,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5
我想最主要的争议还是在于“标准”。“标准”具有惟一性或排他性。问题在于“标准”的依据在哪里,基金会的发言人解释孔子的标准像来自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而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被广泛接受不是因为它的“标准”,而是它成功塑造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形象,栩栩如生。
既然是塑像,就需要从艺术的标准去要求。既然是历史人物的塑像,就需要接受历史的选择和考验。基金会的发言人还说,现在国内出现了很多“神化”和“丑化”孔子形象的塑像,所以需要“标准像”,这也是似是而非的理由。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本来就形形,即使是画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也不是一家独尊。
有趣的是,名居世界大学之冠的哈佛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哈佛雕像,哪怕是路过哈佛校园的人,也要在这个塑像前面留影,更有人去摩挲哈佛雕像的脚,认为这样可以带来好运。这个雕像成了游览哈佛校园必看的“景点”。哈佛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安排学生担任校园导游。但是,从学校的***网页上关于哈佛雕像的说明,你可以了解到它由“三个谎言”组成。
所谓的“三个谎言”和哈佛雕像底座上镌刻的三条信息有关。三条信息分别是“约翰・哈佛,创办者,1638”,乍看起来,的确会以为是哈佛本人在1638年创办了哈佛大学。但这都和历史事实不符。哈佛大学创立于1636年,是当时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总议会决定设立的第一个教育机构,最初叫学校还是学院都没有确定。约翰・哈佛是它的第一位捐助者,哈佛所捐助的是他的近四千册的私人藏书和一半的遗产(数目不是很大)。1638年是哈佛去世的时间。1639年,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总议会决定把他们设立的第一个教育机构命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正式更名为“哈佛大学”。尽管今日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说法,但是,约翰・哈佛并不是哈佛大学的创办者。而那个最吸引游客的“约翰・哈佛”的雕像,完成于1884年,也不是那位约翰・哈佛本人的形象,而是雕塑家随机找来的模特。
其实哈佛雕像的作者丹尼尔・弗兰克(Daniel C.French)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雕塑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林肯的坐像以及林肯纪念堂的设计。他也不是要故意欺瞒世人,而是当时已经找不到可信的约翰・哈佛本人的***像。所以,关于哈佛雕像的“谎言”,其实是误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也一样,那不是孔子本人,而是关于孔子教学神态的“画像”。画像和雕像本来就是一种纪念和象征,即使有本人可靠的***像作为依据,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哈佛大学“宣传”说,关于哈佛雕像,有“三个谎言”,这不仅没有“神化”或“丑化”其名声,也不妨碍人们对约翰・哈佛的怀念,反而增加了世人津津乐道的掌故。哈佛去世二百多年以后,他的真实形象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哈佛大学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这样的名声不是金钱堆积出来的,更不是某一个机构或个人“”的,而是三百七十年来持续不懈地对学术、对真理的追求造就的。
笔者以为,孔子的伟大根本不在于有什么“标准像”,有关孔子思想的传播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的媒介。时至今日,无论以孔子冠名的机构多么庞大,研究孔子的学者多么权威,以及孔子的“老乡”多么热忱,包括孔子的后裔多么直系,谁又有资格说自己可以“”一个孔子的“标准像”呢?这些人集合起来,也没有资格这么说。孔子的塑像是受欢迎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孔子去世两千四百多年以后,有人大张旗鼓地“”“孔子标准像”,实在匪夷所思,远不如“三个谎言的雕塑”有趣哦。
【原载2006年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孔子标准像与公厕标识 慕毅飞
别因标题产生误会,孔子是孔子,公厕是公厕,毫不相干。我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对孔子充满着崇敬之心。但当孔子有了所谓的“标准像”,我却又和许多人一样,不免心生疑惑: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像,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相像?齐鲁大汉的魁梧有了,宽额明眸的睿智有了,仁心宅厚的慈爱有了,雍容大度的儒雅有了,周游列国的沧桑也有了……修改意见我是一点也提不出来了,但我还是疑惑:当年的孔子真就是这个样子吗?
随后,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许多地方都想“如法炮制”,为历代的名人“统一长相”,“兵圣”孙武、“亚圣”孟子、三国关羽……都有可能弄出统一的标准像(10月19日《人民日报》)。
于是,我想到公厕的标识。虽然有规定:标准化的男厕、女厕,分别用“长裤男士”与“短裙女士”来表示;公厕的英文名字则推荐使用Toilet。其实呢?既有用中文直写“男”、“女”的,让老外见了就犯难;也有分别用西式短发和披肩长发的头像来表示的,让人疑心这也许是发廊;还有分别标示为一只烟斗和一只高跟鞋的,让人疑心这也许是男士的吸烟室和女士的鞋帽间。大家还习惯了把WC当作公厕的英文名,据说这是water-closet(冲水厕所)的缩写。但在很多西方国家,WC就像中国话所说的茅坑儿,是不雅的粗话。至于toilet,一般是指私宅的卫生间,真的公厕,美国有美国的叫法,英国有英国的叫法,反正都不带toilet的字样――像这真正需要全国统一,甚至全球统一的公厕标识,怎么反倒没人来统一了呢?
孔子对今天的意义,在于他的思想,并非他的形象。孔子的标准像,据说以唐代吴道子所画的孔子像为蓝本。但吴道子与孔子相距上千年,他画孔子的肖像凭据又会是什么呢?如今所能见到有关孔子肖像的文字,最可信的恐怕就是《史记》那寥寥几句了。一句叫“生而首上圩顶”,就是说孔子的脑顶是凹陷的;另一句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也就是说孔子个子高得不像正常人……跟动不动就是“双耳垂肩”、“两手过膝”的小说家言相比,《史记》所叙,也就是异于常人而已,算不上太离谱,但也未必没有造神的痕迹。否则,孔子怎么能叫“圣人”呢?
其实,孔子就是一种思想的形象,对孔子的理解有多少种,孔子的形象就可以有多少种。从这个角度说,越是多样化,越是标准化。至于眼有多大、脸有多宽、额有多高、唇有多厚……尽可千人千相。看乡间匠人雕刻出来的观音石像,总有乡间农妇的模样,他未必不是以某个熟悉的农妇为模特。今天弄成的孔子标准像,肯定有今人的影子。要是今后介绍一个人,说他长得像孔子,一定会让人疑惑:到底是他像孔子,还是孔子像他呢?这岂不是一个笑话!
至于孙武、孟子的高矮胖瘦,在《史记》里是一个字也没有的;《三国志》写关羽,除了“羽美须髯”,再也没有一个字言及相貌。试问,这所谓的标准像会有什么“标准”可言?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6
“正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层面:一为每个社会成员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地位和名分,这是构建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二为从***者、为***者在***治体系中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地位和名分,这是***治秩序得以运转的基本条件。前一个层面的“正名”是因社会成员在家庭中的血缘关系而自然获得,后一个层面的“正名”是通过得到社会其他成员的接受与认可而获得的。由于社会成员的角色和身份在社会、***治生活中或单面存在,或双面存在,尤其是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成员固定阶层的束缚已被打破,各个层级开始双向流动,贵族因其家道中落可降为庶民,庶民因其***功和知识才能可参与到***治运行和管理中。这时的社会成员可简单地分为两部分:为***者和潜在的为***者。每个社会成员在家庭中,或为父或为子,在***治体系中,或为君或为臣。因此,在孔子看来,“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②具体来说就是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事子以慈,子事父以孝。概而言之,孔子主要从“正名”的功能性层面对其进行了解说,认为“正名”就是社会成员要明确自己在家庭、社会和***治体系中的身份和地位,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社会生活才能够井井有条,***治秩序才能够安定有序。
从孔子对“正名”的解释中可以得知,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职责所在,各安其位,不能有所逾越。那么如何在实际社会和***治生活中实现“正名”呢?在孔子看来有两种途径可以达“正名”:一为礼;一为***、刑。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前者为根本路径,后者为辅助性路径。礼是“正名”的根本路径在实现“正名”的过程中,礼是孔子心目中最重要的,且最具规范性意义的路径。或者可以说,“正名”以礼为标准。礼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在敬鬼神的夏商两代,祭祀是社会和***治生活的主题,并由此而形成了一整套礼仪制度。进入周代以后,神权***治逐步向王权***治转化,礼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祭祀功能而演变成为社会的规范和制度。在孔子看来,他所要遵循的礼不是夏商之礼,而是盛周之礼。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③用周礼来重建社会***治秩序是孔子一生的梦想。无论是亲身参与***治还是退而培养治国之才,孔子都在着力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对于那些不遵守周礼的人和事,孔子进行了强烈批评。例如,当鲁国的正卿大夫季氏不遵守周礼私自享用天子才能拥有的“八佾”的待遇时,孔子极其愤怒,季氏的行为对于他来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然孔子并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不是要完全恢复周朝的典章制度,因为他意识到礼因时代而有所变化,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认识:“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④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已经不同于盛周时代,重建社会***治秩序的礼固然要遵循周礼,但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调整,这样才能具有生命力。所以孔子对礼进行了创造性阐发,添加了“仁”这一新的理念。“仁者爱人”,这是“仁”的核心思想。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即为仁”。礼是外在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必须体现出“仁”,否则礼就不成为礼。“仁”是礼的核心所在,无“仁”则无礼,无礼则不能“正名”。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这样,在“正名”的过程中,体现出“仁”的礼就成为能够成就方圆的、既看得见又能在实际行为中感知得到的规矩。
用***令治理国家,用刑罚整顿百姓,百姓仅求苛免而无羞耻之心;用仁德来治理国家,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会走上正途。这样,严刑峻法并不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使社会成员守规,从而“正名”的最佳方式。“正名”的辅助性路径:***、刑孔子虽然看重礼的规范性作用,并将其视为“正名”的重要路径,但并不认为这是唯一的路径。礼固然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并且通过为***者的示范作用对其他社会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进而改善社会风气,使社会达致井然有序。但这种建立在人性善认识基础之上的、以礼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主张带有强烈的道德至上的色彩,现实社会中不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善之心,都能做到不逾礼。当有人不接受礼的约束而做出僭礼的行为时,该如何规制?所以,如果仅以礼来使人们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即在“正名”时礼是有缺陷的。作为不是绝对的道德至上论者的孔子也意识到了单靠礼不能“正名”这一事实,所以他提出了另外一条路径来作为补充,即***与刑。***即***策法令,刑即刑罚。就两种“正名”的路径而言,在孔子心目中***、刑是一种辅助性路径,是用来弥补礼的不足的。换而言之,虽然礼很重要,但***、刑也不可或缺。如果说礼是柔性的“正名”的路径的话,那么***、刑则是刚性的路径。
相对于礼而言,***、刑对社会成员的行为约束更具有强迫性,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切肤之痛之感,是一种惩罚性的方式使人们不敢逾规。同时礼是一种无形的、内外兼具的约束,它更多的是使社会成员知道不能做什么,而***、刑则是一种有形的、外在的约束,它不仅使社会成员知道不能做什么,而且更多的是使其知道不该做什么。总而言之,虽然孔子将礼作为理想的、根本的“正名”路径,但他并未否定***、刑的作用,从而为法在***治生活中预留了生存和可供创造性转化的空间,虽然此法是在中国传统语境下的、以惩罚为特点的法,而不是在西方语境下的、以个人权利为主旨的法。综上所述,孔子的“正名”是以重建社会、***治秩序为目的、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的过程。在“正名”的过程中,以“仁”为核心的礼和***、刑互为补充的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具体的可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以“正名”不仅使人们具有规则意识,而且使人们有规可守。虽然孔子提出“正名”是鉴于当时社会、***治混乱的现实,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但就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而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治生活都需要一定的规则才能够良性运转,否则将陷入混乱当中。所以,孔子的“正名”主张不仅在古代具有稳定秩序之意义,而且在当代也是如此,尤其是对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7
综合上述四点,笔者以为,需要重新考虑这里的句读和释文,并进而讨论有关对话的归属。
首先,“吾子”乃孔子对子贡的敬称,下文二处“何必恃乎名乎”皆孔子教诲子贡之语,只有这样,才能使子贡一扫唐突失礼之嫌,也与孔子谆谆教诲的一贯风格相符。其次,“否”下之字当依何琳仪先生释为“繄”,属下读,为语首助词。 “繄”字在前后二个问句之间,当读如同样为语首助词的“抑”,意义相当于“或者”,这样就能使文气贯通起来:
出遇子赣,曰:“赐,尔闻巷路之言,毋乃谓丘之答非欤?”
子赣曰:“否。”
“繄吾子若重其名欤?”
按:孔子第二问到此为止。“巷路之言”与第二简孔子在哀公面前所说的“庶民知说之事”相关。 ,子贡答乃师曰“否”,表明他明确站在先生一边,主张要重修刑与德。接着孔子就瘗祀一事向子贡发问,遂有以下子贡的答辞。
“女(如)夫***刑与德,以事上天,此是哉。女(如)夫毋薆(瘗)圭璧币帛于山川,毋乃不可?”
子贡之答辞至此,其中可分二层意思:第一层:“如夫***刑与德,以事上天,此是哉。”这是子贡的肯定性回答,所述 内容 乃照应第一、二简孔子答鲁哀公之语:“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不知刑与德,***刑与(德)” ;第二层:“女(如)夫毋薆(瘗)圭璧币帛于山川,毋乃不可?”这是子贡的疑问,针对第二简孔子“毋薆(瘗)圭璧币帛于山川”的话而发。以下是孔子对子贡的释疑解惑:
“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如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或(又)必恃乎名乎?夫川,水以为肤,鱼以为民,如天不雨,水将涸,鱼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或(又)必恃乎名乎?”
以上文字又见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和《说苑·辨物》,唯后二者俱将语主属诸晏子,在用语亦基本一致,应出于同一版本,其用词造句反不如简文凝炼,疑刘向编撰《说苑》时未见过属于简文版本的这类文字。
第五简“或(又)必恃乎名乎”之后,尚有“孔子曰”,这或许是马先生将此前文字归于子贡的原因之一,其实,在《礼记》中“子曰”成群结队而中间无其他内容穿插者所在多有,譬如: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仲尼燕居》)
曾子问曰:“除丧则不复昏礼乎?”孔子曰:“祭,过时不祭,礼也;又何反于初?”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曾子问》)
曾子问曰:“卿、大夫将为尸于公,受宿矣,而有齐衰内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出,舍于公馆以待事,礼也。”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驱。”(同上)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孔子曰:“三日齐,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郊特牲》)
儒家后学不厌其烦地引用孔子的语录,犹如春秋战国着述中不厌其烦地引用《诗》、《书》,亦其时言说习惯和着述体例有以致之,不能视为区别言主的特征。
最后,在马先生隶定的基础上,将重新标点的《鲁邦大旱》附录于后,以求正于高明:
鲁邦大旱,哀公谓孔子:“子不为我***之?”孔子答曰:“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唯……” (第一简,下残缺约二十字)
……之何哉?”孔子曰:“庶民知说之事,视也,不知刑与德,如毋瘗圭璧币帛于山川,***刑与(德)……”(第二简,下残缺约十八字)
出遇子赣曰:“赐,尔闻巷路之言,毋乃谓丘之答非欤?”子赣曰:“否。”“繄吾子如重名其欤?”“如夫***刑与德,以事上天,此是哉!如夫毋瘗圭璧(第三简)币帛于山川,毋乃不可?”“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如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又必恃乎名乎?夫川,水以为肤,鱼以(第四简)为民,如天不雨,水将涸,鱼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又必恃乎名乎?”孔子曰:“於乎……”(第五简,下端残缺约二十字)
公岂不饱粱食肉哉?繄无如庶民何? (第六简,全文结束)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页 206 —— 208 。
按:“重名其”当是“重其名”之误乙。
何琳仪,《沪简二册选释》(“简帛 研究 ”网站, 03/01/17 , .bamboosilk.org/Wssf/2003/helinyi01.htm )云:“从现有资料看,只有秦文字以‘殹’为‘也’,楚文字则无其例。”又云该字“当属下读为‘繄吾子若重名其欤?’其中‘繄’为语首助词。”
其中之“名”当指时人拘守的 瘗 祀之礼,孔子深惜时人重视礼俗之外在形式,反失礼乐之本。这一点可以孔子自己的话作注:“礼乎礼乎,玉帛云乎哉?乐乎乐乎,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记·仲尼燕居》亦载着孔子同样思想的一段话:“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 龠 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二者可互相发明。
据本篇完简推断,第一简下端尚残缺约二十字,其中 内容 除了孔子关于重修刑与德的建议外,还当有庶民忽视刑德,专以沉埋圭璧币帛于山川以求雨之事——此正庶民所知、巷路之言,哀公以此请教孔子为何舍 瘗 祀而言刑德。第二简残存简文系孔子对鲁哀公问,斥庶民只知 瘗 祀,下端尚残缺约十八字,据上下文推断其内容或为强调***刑与德的重要性。第三简之后系孔子与子贡师弟子之间的问对。
马承源先生将前“女”隶定为“如”,后“女”隶定为“若”。按:二“女”字用法、意义无殊,兹依字形统一隶定作“如”,与“夫”组词,用法、意义与 文献 中常见的“若夫”同。
“德”字系据第一简“刑与德”和第三简“***刑与德”补。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8
关键词:人物;名;字;《论语》
abstract:the ancients were well-known for their words and there was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me and word. this thesis will study the name and word of some figures in the analects. we can find out their relationship was in synonyms, correlation and relative. and there were some words from dismantling name, the same sound or adding modifier phrase etc. meanwhile, we can know about the ancient society produces and the ancient living situations. therefore, it can bring out great meaning on linguistics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elder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a lo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me and word. now, this thesis will study on the figures name and word from the analects.
keywords: person;name;word;the analects
一、引言
现代的人可能经常问别人:“您叫什么名字?”对方便答,我叫某某某。实际上他回答的只是他的名,并没有回答出字来。因为现在人一般只有名,没有字。现在的“名字”这个词,由“名”和“字”两部分组成,但其中的“字”已经没有实在意义了。“名字”这个词,实际上用作偏意复词专指名了。然而,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说文》:“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武并切”。分析“名”这个字,就是古代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如果白天还可以用手势、动作来表示的话,夜间就只能用声音来表示自己的存在,用语言来交流思想,这就出现了各自的“名”,故而从口从夕会意。概括来说就是,“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而对各自的称呼。①
《说文》:“字,***也。从子在‘宝盖’下,子亦声。疾置切”。分析“字”这个字的结构是“子”上面加个“宝盖儿”,这“宝盖儿”就是房屋。“字”的本义是在屋子里生小孩儿。引申为孳生、繁衍。名字的“字”其实就是从名衍生而来的,所以叫做字。《颜氏家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②“表”就是表达,所以字又叫表字。上面说的归纳起来就是,字是从名派生出来的,它的作用是表达名的意思。因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是解释、阐发名的,所以名与字之间必然有意义上的联系。正如《白虎通义·姓名》:“旁(傍)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 ③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语义方面的,也可以是字形方面的,这就是汉语汉字对名字的影响。
搞清楚了“名”与“字”的内在含义,接下来我们探讨《论语》中人物名与字的关系。先统计《论语》中一共出现多少个人物的名字。然后,再探讨《论语》中人物的“名”与“字”关系。
二、《论语》人物名字索引
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词典》和程石泉《论语读训·论语索引》可发现,论语中一共写到了152个人物。分别是: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三饭缭、卫公子荆、卫公孙朝、卫君(蒯聩)、卫灵公、大宰(吴)、子文(令尹)、子产、子羽、子西、子张(师)、子贡(赐)、子服景伯、子贱、子夏(商)、子桑伯子、子羔(柴)、子游(偃)、子禽(陈亢)、子路(由)、予(宰我)、公子纠、公山弗扰、公西华(赤)、公伯寮、公冶长、公叔文子、公明贾、卞庄子、夫子(孔子)、孔文子、文王、比干、王孙贾、长沮、世叔、仪封人、冉有(求)、召忽、史鱼、叶公、司马牛、四饭缺、宁武子、左丘明、申枨、亚饭干、仲弓、仲叔圉、伊尹、回(颜渊)、尧、师阳、师挚、师冕、有子、汤(履)、纣、老彭、达巷***人、阳肤、阳货、齐人、齐君(庄公)、齐桓公、齐景公、齐简公、伯氏、伯牛、伯夷、伯鱼(鲤)、佛?、吴孟子、宋朝、牢、闵子骞、陈文子、陈师败、陈成子、巫马期、叔孙武叔、叔齐、周公、周任、孟之反、孟公绰、孟氏、孟庄子、孟武伯、孟敬子、孟懿子、季文子、季氏(季孙)、季桓子、季康子、季然子、林放、武王、南人、南子、南公适、南容、柳下惠、祝驼、禹、羿、原思(宪)、原壤、晋文公、晏平仲、桀溺、桓魅、泰伯、皋陶、荷?丈人、高宗(殷高宗)、接舆、崔子、曾子(参)、曾皙、棘成子、舜、鲁人、鲁公(伯禽)、鲁太师、鲁定公、鲁哀公、微子、微生亩、微生高、裨谌、彭方叔、?Q、漆雕开、箕子、管仲、臧文仲、臧武仲、樊迟、稷、颜路、澹台灭明、孺悲、蘧伯玉④。其中名和字都可查到的有近60人⑤。本文就将对这将近60人的名与字的关系作番分析。发现“名”与“字”之间一般有同义、相关、相对等关系,还有析名为字、同音为字、名加修饰词语产生的字等。具体如下:
三、《论语》人物名字用例分析
(一)名与字相联,由抽象引指具体。共5例:
1、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父叔梁纥和母颜氏“祷于尼丘(山名)”,遂生孔子,因此名丘,字仲尼,姓孔氏。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之所为也。从北,从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帮之居在昆仑东南。”丘是小山,尼是这座山的名。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仲尼”之“仲”,表示的是排行,因为孔子上有兄长“孟皮”(《孔子世家》索隐引《孔子家语》),系叔梁纥之妾所生(《孔子家语·本姓解》)。⑥
2、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说文》:“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古茎切”。又《说文》:“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属皆从牛。”在古代耕必须有牛。冉耕,字伯牛。由农垦之义,引指具体的耕牛。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伯牛”之“伯”,表示的是排行。表明冉耕在家里排行老大。
3、司马耕,姓司马名耕,字子牛。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牛多言而躁。问仁於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
《说文》:“耕,犁也。” “牛,大牲也。”(同上)。在古代耕必有牛。司马耕,字子牛。由农垦之义,引指具体的耕牛。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子牛”之“子” 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司马耕,可以直接称为司马牛。
4、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於鲁。
《说文》:“参,商星也。从晶,所今切”。又《说文》:“舆,车舆也。从车,以诸切”。古代“参”是在车右边陪乘。例《史记·文帝本纪》:“乃命宋昌参乘。”(参:参加,陪伴)⑦。舆,在古代更是直接指车。曾参,字子舆。由车右边陪乘,引指具体的车。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子舆”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5、步叔乘,姓步名叔乘,字子车。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步叔乘字子车。
《说文》:“乘,覆也。从入、桀。桀,黠也。***法曰乘。食陵切。”又《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凡车之属皆从车。尺遮切。”古代“乘”有指车、马车或乘马车的意思。例《孟子·梁惠王下》:“今乘舆已架矣”(乘舆,乘马车)⑧。步叔乘,字子车。由乘车,引指具体的车。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叔乘”之“叔”,表示的是排行。表明步叔乘在家里排行比较小(一般排在第三或更后)。
从以上5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可以相关联,并在意义上由抽象引指具体的。这种名与字相联,由抽象引指具体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据义指实。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例2:冉耕字伯牛、例3:司马耕字子牛,据此可以证明,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已经有了牛耕。这对于研究春秋历史,春秋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有着一定的文化学、历史学意义。另外,例4:曾参字子舆、例5:步叔乘字子车,可以看出春秋时马车的广泛应用,让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二)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共6例:
1、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说文》:“回,转也。从口,中象回转形。户恢切”。又《说文》:“渊,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儿。”回水指旋转的水。例《荀子·致士》:“水深而回。”(回,旋转)《庄子·应帝王》:“流水之审为渊。”(渊,旋转的水)⑨在这里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渊”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颜回,可以直接称为颜渊。
2、樊须,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樊须字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曰:“知人。”
《说文》:“须,面毛也。从页,从彡。凡须之属皆从须。”又《说文》:“迟,徐行也。”古代“须”和“迟”都有等待的意思。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吴起须故人而食”(须:等待)。《史记·卫将***骠骑将***列传》:“迟明,行二百余里”(迟:等,等待)⑩。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迟”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樊须,可以直接称为樊迟。
3、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亦称宰我。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宰我为临?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属皆从予。余臣切”。又《说文》:“我,施身之谓也。或说:我,顷顿也。凡我之属皆从我。”古代“予”和“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意思。例《尚书·盘庚上》:“予告汝于难。”(予:我)⑪。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我”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宰予,可以直接称为宰我。
4、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君之禄。
《说文》:“损,减也。从手,稣本切。”又《说文》:“骞,马腹絷也。从马寒省声。去虔切。”在古代“损”与“骞”都有亏折的意思。如《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损:减少,亏折)。《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骞:亏,损)⑫。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损”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闵损,可以直接称为闵骞。
5、公伯缭,姓公伯名缭,字子周。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公伯缭字子周。周?遄勇缝都舅铮?臃?安?愿婵鬃樱?唬骸胺蜃庸逃谢笾荆?砸参崃τ棠芩林钍谐?!笨鬃釉唬骸暗乐??校??玻坏乐??希??病9??云淙缑?危 ?/p> 《说文》:“缭,缠也。从系,卢鸟切。”又《说文》:“周,密也。从用、口。职留切。”在古代“缭”与“周”都有环绕的意思。如《九歌·湘夫人》:“缭之兮杜衡”(缭:环绕)。《左传·成公二年》:“逐之,三周华不注”(周:环绕。华不注:山名)⑬。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周”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6、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说文》:“由,径也。十,阡陌之制也。”又《说文》:“路,道也。从足,从各。洛故切。”在古代“由”与“路”都有道路、路径的意思。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由乎曲沃而入也”(由,经由、路径)。屈原《九歌·国殇》:“平原忽兮路超远。”(路,道路、路径)⑭。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路”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从以上6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和字的意义是可以相同,并且互相解说的。这种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同义互训。
(三)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共3例:
1、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说文》:“赐,予也。从贝,易声。斯义切”。又《说文》:“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古送切”。在古代,“赐”是君王赏赐,“贡”是把物品进献给君主。例《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赐良金百溢”(赐,君王赏赐)。又《左传·桓公十五年》:“诸侯不贡车服。”(贡,把物品进献给君主)⑮。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2、曾?(?或点),姓曾名?,字子皙,亦称曾皙。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字皙。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也!”
《说文》:“?,小黑也。从黑,占声。多添切”。又《说文》:“皙,人色白也。从白,析声。”?,在颜色上表现为黑色,而皙在颜色上则表现为白色。人色白,是说人长的白。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曾?,可以直接称为曾皙。
3、狄黑,字皙。古代“黑”是指火所熏的颜色,即黑色。而“皙”是指人长得白,多指人皮肤比较白,皙在颜色上则表现为白色。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
从以上3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是可以相对、甚至相反的。这种名和字是可以意义相对、相反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反义相对。
(四)原名变化,名加词合成字。共2例:
1、公冶长,姓公冶,字子长。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公冶长,齐人,字子长。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长”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名加子合成字。
2、漆????掌?????肿涌?>荨妒芳恰ぶ倌岬茏恿写?芳窃兀浩???肿涌??鬃邮箍?耍?栽唬骸拔崴怪?茨苄拧!笨鬃铀怠?/p> “子开”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名加子合成字。
从以上2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是可以加词合成字的。这种名加词合成字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单音节变双音节。但第一“子”字并无实义,只是表示对男子的尊称、美称。
(五)利用汉字形义特点,析名为字。共2例:
1、孔鲤,字伯鱼。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
“鱼” 取“鲤”一偏旁,析名为字。鲤为鱼类之一种,词意上是类属关系。“伯”是排行,说明孔鲤在家里排行老大。
2、梁?字叔鱼。少孔子二十九岁。
“鱼” 取“?”一偏旁,析名为字。?为鱼类之一种,词意上是类属关系。“叔”是排行,说明梁?在家里排行比较小。
从以上2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可以是文辞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文字结构上的。因此古人就利用汉字形义特点,析名为字,分辨事物统一类别。这种利用汉字形义特点,析名为字,分辨事物统一类别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辨物统类。
(六)利用汉字字音特点,同音为字。共2例
1、冉孺字子鲁,少孔子五十岁。
古代“孺”与“鲁”同音,同音为字。“子鲁”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另外,“孺”与“鲁”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尚书·金滕》:“公将不利于孺子。”(孺:幼童)。又《论语·先进》:“参也鲁。”(鲁:笨,愚钝)⑯。可以看出,冉孺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有点愚钝。
2、荣?缱肿悠?/p> 古代“?纭庇搿捌怼蓖?簦??粑?帧!白映佟敝?白印保?硎镜氖嵌阅凶拥淖鸪啤A硗猓??纭庇搿捌怼痹谝庖迳弦灿幸欢ǖ牧?怠@?吨芾瘛ご汗佟に境!罚骸叭赵挛?#?涣??纭保?纾荷匣?涣?⒏屯废盗宓钠欤?S帧妒??ば拧じμ铩罚骸耙杂?镒妫?云砀视辍!保ㄏ蚬砩竦桓婵仪螅?#9328;。可以看出,“?纭庇搿捌怼笨赡芏加牍糯?募漓胗泄亍?/p> 从以上2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和字常常利用汉字字音特点,同音为字。这种利用汉字字音特点,同音为字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同音互训。并且同音为字的“名”和“字”在意义上也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
四、小结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里说的是古人的一种礼俗,那时候,小孩子生下来3个月由父母命名,男子到了20岁,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把头发束起来,在头顶盘成髻,这表示可以娶媳妇了,有资格参***与参加祭祀了。然后由身份高的老人根据男孩的名取字。有了字的男人,才算是成年男子汉。女孩子到15岁举行笄礼,取字。所谓笄就是在头发上插簪子,这表示女孩可以找婆家了。过去说的“待字”就是待嫁,“未字”就是未嫁,“字人”就是出嫁的人。
古代贵族男子取字,有的在字的前面加“伯、孟、仲、叔、季”这几个字,这些字是表示排行的,伯与孟是老大,正妻生的称伯,偏室生的称孟⑱。仲是老二,孔丘字仲尼,过去称他“孔老二”,就是因为这个“仲”;有时在字后面加上“父”、“甫”等表示性别,如仲山甫、仲尼父;有的在字前加上“子”表示敬意,如冉季字子产,卜商字子夏,颜回字子渊,冉求字子有,有时候,这个“子”可以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有的以排行为字,如颜之仆字叔,冉雍字仲弓,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名字一起用时,先说字后说名,如孔子父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这些名、字,很容易让人搞错(先秦先字后名,汉以后先名后字)⑲。
古人认为,名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礼俗,人们认为直接称呼别人的名是不敬的行为。《礼记·檀弓》:“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⑳尊长者对晚下者可以称名,但晚下者对尊长者、平辈之间不能称名。只有表示轻蔑时,才可以呼其名。有名不能叫,那怎么办?这时字就有了用处,以字相称可以避免称名。这样字就起到了避讳称名的作用。
取字是适应周代的礼法产生,也适合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教,所以它是中国的特产,“字”要译成外文是很困难的,因为除了中国,别的国家没有用字的。“五四”以后,随着封建礼法的消失,字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问题”。现在的人完全没有了取字的必要,仅有一些国画家、书法家还爱用字。
注释:
①⑭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25、33
②庄辉明、章义和.颜氏家训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1
③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40
④程石泉著.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24-427
⑤杨伯峻编著.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220-324
⑥陈渔、夏雨虹. 孔子家语[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5
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王力编著.古代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4
⑲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等编著.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510
⑳潜苗金. 礼记译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81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编著.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等编著.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505-514
[3] 许慎编著.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4] 段玉裁编著. 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5] 王贵元编著. 说文解字校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6] 王力编著.古代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王力编著.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63:961-971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
[10]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40-356
[11] 王蘧常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先秦—两汉分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65-91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9
2月6日中国除夕,春节的喜庆仍未驱散南部地区暴雪冰冻带来的寒意,万里之外的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却挂上了温暖的中国红。这是第26届巴黎语言博览会的开幕日,在这一国际语言和文化交流的盛事上,中国作为主宾国带来的“汉语”和“孔子学院”成为了点击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
据史料记载,远在2600年前,孔子就曾带领他的弟子坐着马车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浮于海”的梦想。然而终其一生,他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而当时间跨入21世纪,孔子却搭上了文化传播的东方快车,作为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言人,随着以他名字命名的200多所孔子学院一起,真正开始走向世界。
■走出象牙塔
从韩国首尔市繁华的江南大道向左拐,有一条安静的巷子,进去不多久,就能见到一座砖红色的写字楼建筑,悬挂着一幅“孔子学院-中国语教育中心”的标牌,这里就是2004年11月挂牌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这个“第一”并非偶然,孔子在韩国早已家喻户晓。始于朝鲜王朝时期的“乡校”至今在各地尚存200余处,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成均馆则是韩国最负盛名的儒学研究教育中心。
国外学术机构开展汉学和中国问题研究由来已久,然而以中国***府名义在海外创设文化传播机构却始于20年前。1988年7月和9月,根据毛里求斯和贝宁***府的要求,中国文化部首先在两国首都路易港和科托努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引发了当地民众对以汉语、武术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后10多年,由于当时中国国情和国力限制,建海外文化中心的工作停顿下来。
2001年4月,当时主管文化和教育的副******与法国时任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在巴黎签署了一份《会谈纪要》,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计划被重提议事日程。2002年12月29日,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中国***府在西方国家设立的第一所文化中心。
这之后,中国的海外文化传播开始从学术象牙塔里逐步走出来。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商贸和旅游往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开始来到中国,汉语水平成为了他们来华的第一道门槛。国内的对外汉语专业也开始遍地开花,然而还是有些难以“消化”。***门感到,有必要主动走出去。从2002年开始,***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并开始考虑借鉴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经验。2004年3月,国务委员***提议,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名字将这个即将诞生的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
与文化部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相比,***的孔子学院项目着眼于语言文字教育,似乎更实用,面向的阶层也更宽。更大的优势在于,***下属的众多直属高校,为基层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使得后者逐渐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数量增长迅猛。截至2007年底,全球已建孔子学院210所,其中,亚洲64所,欧洲73所,美洲51所,非洲16所,大洋洲6所,2006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也正式更名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并成立办公室作为常设管理机构(简称“国家汉办”)。这四字之差表明,被动的“教学”开始转向主动的“推广”。
■“孔子”之争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处的李卓负责联系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他当初读大学时学的第一外语就是马来语,因而他现在的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然而令他头疼的是,至今马来西亚还没有一所正式挂牌的孔子学院,这让他感到遗憾。因为马来西亚是一个主要信奉***教的国家,在他们眼中,“孔子学院”的名字听上去更像是一个宗教机构,主要任务是推广以孔子为主要信奉对象的“儒教”,而不仅是汉语。
这样的担心在国外并不少见。在德国柏林一座公园的孔子雕像底座上,就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当然已经涉及到价值观。有人认为这象征着中国可怕的软实力,有人则认为这是宗教侵犯。国家汉办副主任赵国成在采访中告诉我们,这仅仅只是一个名称,她的主要工作还是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而用汉办主任许琳的话说,只要在国际上办汉语学校,就自然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的汉学家罗梅君认为,“对于德国普通民众来说,孔子就意味着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持有类似看法的西方学者不在少数。实际上,在孔子学院内部,孔子也从来没成为单一的崇拜对象,除了标准像更为惹人注目以外,孔子和老庄、在中国文化课本里出现的频率应该不相上下。中国文化这道大餐,和洋洋大观、百无禁忌的中餐菜谱一样,开放得很。
而在中国学者、外交学院教授曲星看来,之所以命名为“孔子学院”,更大的深意在于外交上,因为孔子是大陆、台湾和海外华人都认可的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这对于推广中国的和平外交思想很有好处。孔子主张的“和谐”、“和平”,强调的“和而不合”正是中国外交所奉行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基础。
很显然,作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汉语学院”的名字显然不具备“孔子学院”这样强大的感召力和诱惑力。
实际上,孔子学院还远没有到系统输出价值观的程度。据罗梅君教授介绍,目前在德国,关注点主要还集中在中医、电影、气功和风水等相对实用的方面以及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上,而对于孔子的思想却关注甚少,仅孔子的德语译名就多达6种。
而据许琳主任介绍,汉语教学确实在孔子学院中也就是一半的工作。在很多地方,人们是把孔子学院当作“小中国”来看待的,几乎每天都有很多当地人到孔子学院来看看,其需求各种各样:社区里有人买了中国的商品,像什么高压锅、中国鞋之类,看不懂中文说明,就会拿到孔子学院来问上面写的是什么;有人打算到中国去旅游,也会先到孔子学院来咨询应该去些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那里,哪些地方有哪些好的特产;还有人要到中国办事,临时来学几句简单的打招呼的话,问问在中国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忌讳,好避免因为言行的误会把事情办砸。孔子学院,更像是一个窗口。
孔子学院似乎被赋予了过多的期望和联想,甚至被看作为儒学儒教复兴的体现。然而这样的争论对孔子学院的建设者来说却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后来居上的秘诀
孔子学院最初的借鉴对象――德国歌德学院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发展,目前总共还不到200所,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开办个3所左右。而孔子学院仅经过3年的发展,就已超过210所,算下来平均每4天就开办一所,是歌德学院发展速度的30倍。个中秘诀何在?
事实上,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院”。与具有***馆舍的歌德学院不同,除了德国杜塞尔多夫等少数几个地方以外,绝大多数孔子学院都是依托于国外某大学的汉学系或相关机构,与中国国内的一所大学结对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硬件全部由外方负责,中方主要负责提供品牌授权、质量标淮、相关资料,以及提供教师帮助开展当地的师资培训等。对新设置的孔子学院,中方投入一定数额的启动经费。而年度项目经费则由外方承办单位和中方共同筹措,双方承担比例一般为1∶1。
众所周知,特许经营是比直营更快的“圈地”方式。这种合作办学、特许经营的模式的确使得孔子学院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与此相比,歌德学院采用的却是“直营”,而非“特许”,不仅资金主要由德国***府提供,从盖楼到组织教学也几乎全部是“亲历亲为”。这自然使得两者的数量增长不可同日而语。就连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院长阿克曼也不得不承认,孔子学院的这种做法的确“非常聪明”。
■500所之后:倾斜的供求天平
据汉办估计,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而现在积压在汉办案头、排队等待审批的就已经超过200所。如果说特许经营模式只是加速了孔子学院的扩张,那么对如此多的海外“加盟商”而言,其背后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对此,美国罗得岛大学的校长说得非常坦白――我不是为你,而是为我自己。罗得岛大学是所培养工程师的学校,“现在中国的各种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多的,学了汉语,我的毕业生才有更好的机会。”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常务副校长也表示,像早稻田这样的私立大学,要办孔子学院完全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因为“在以后的经济一体化时代,日本人会早上去上海上班,晚上回东京睡觉。”这些话也许并非夸夸其谈。
如果说孔子搭乘的是一辆文化快车,那么铺轨的却是经济。在韩国,包括三星、LG在内的一些著名企业已开始将汉语水平作为人员招聘的重要依据;在英国,汇丰银行从2001年起就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中文学习项目。孔子学院诞生以后,汇丰银行很快就联合伦敦***治经济学院开办了英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共同参与投资的还有太古集团、渣打银行、英国石油公司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由于搭上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力日益强大的顺风车,孔子学院的发展超出了原先的预想。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问题。
据德国《每日新闻报》报道,德国孔子学院成立后,将中文列为主修的大学生增长了两三倍,但一年后学生人数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教师迟迟不到位,而且也没有统一的语言教材和教学大纲。谈到孔子学院快速发展的难处,汉办副主任马箭飞也说,教师和教材一直是制约瓶颈。
的确如此。与全球强劲的汉语学习需求相比,孔子学院供不应求的压力越来越大。仅填补教师缺口就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几年前,国家汉办公派到国外的汉语教师还只有六七十人,现在已经增加到几千人,然而比起国际汉语热对教师的巨大需求,缺口仍然很大。据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亿,而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将超过400万。
这还只是数量上的。《每日新闻报》还指出:由于中国教师不了解西方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使得教学无法符合学生的需求。在2007年3月的“国际母语日”纪念大会上,一些学者也指出,孔子学院的教师不仅需要有很强的汉语表达和对外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并对所在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均有深入了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然而,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中国教师来讲,单是“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就已绝非易事。
孔子的名人名言篇10
察言观色的意思
孔子有个学生叫颛孙师,字子张。他是陈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八岁。
有一次,子张问孔子:“读书的人怎样做才可以叫做通达呢?”孔子反问他:“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7”子张回答说:“做官的时候一定有名望,在家里的时候也要有名望。”孔子说:“这仅仅是有名声,还不能说是通达。怎样才算通达呢?品质应该是正直的,遇事讲道理,又善于分析别人的讲话,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当官的时候必然事事通达,在家里的时候也必然事事通达。至于名声,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德,实际的行为却并非如此,可是自己竟以仁人自居而不加怀疑。这样的人,做官的时候一定会骗取名声,在家里的时候也一定会骗取名声。”
《论语·颜渊》中载:“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成语“亲言观色”即由“察言而观色”一语形成。意思是观察别人的语言表情。察:细看。“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意思相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孔子的名人名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