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曲线跑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力和灵活性。
2、体验竞赛游戏的乐趣,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片
【活动准备】
1、平衡木2条、梅花桩若干、月饼***片若干、月饼盒2个。
2、布置游戏场地。
【活动过程】
一、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
出示月饼***片若干:小朋友说八月十五什么节日?我们吃什么?小朋友看一看这里有什么样的月饼?请幼儿观看***片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
二、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这些月饼真漂亮,我们一起和爷爷打月饼吧!(听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带领幼儿随意做动作)
三、曲线跑动作技能的尝试和练习。
我们打了这么多的月饼,要送给谁呢?(请幼儿自由说说)咱们送给爷爷,让爷爷看一看你做的月饼香不香,但是去爷爷家路非常远,要经过小桥,还要绕过一片树林,小朋友要小心啊!咱们先练习一下吧!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幼儿练习。
教师演示:曲线跑要注意:身体前倾微微侧;脚前掌外蹬要用力;同时别忘变方向;外侧手臂使劲摆;看谁跑得快又快。
2、请个别幼儿演示曲线跑的方法,教师指导。
3、分组练习正确的曲线跑动作,在跑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幼儿注意动作要领。拐弯时身体要稍侧体,手臂要摆动起来,并注意脚部的安全。
四、游戏“送月饼”综合练习。
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分组: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场地一端的起跑线上。
玩法:开始,两队第一组的排头手拿月饼(***片),跑到小桥前,走过小桥,曲线跑过森林,将月饼放到月饼盒里,快速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先完成任务的队为胜。
规则:一是如果在走的过程中人或月饼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要从掉下之处重走。二是每名幼儿一次放一个月饼,返回时要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游戏才能继续。
五、游戏“吃月饼”。放松运动
一名教师扮演爷爷上来和小朋友一起吃送去的月饼,幼儿随音乐变成一个大月饼,然后一口一口变小,最后吃完的时候放松躺在地上,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六、收拾物品,归放到原来的地方。
带领幼儿一起收拾场地的器械,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带领幼儿一起走出游戏场地。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2
关键词 课程 实施 发展
中***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120-03
在幼儿教育百花齐放的今天,大大小小幼儿园都在构建自己的园本课程,掀起了一股园本课程建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我园始终在冷静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幼儿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是什么?构建园本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园本课程才更有利于幼儿园全面和谐发展?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实践和研究,我园对园本课程有了更深地认识:园本课程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适合幼儿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课程。幼儿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是促进每个幼儿整体的、全面的、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园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幼儿愉快生活,为了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要引领辐射,构建园本课程是提高园所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指南》的这些思想是指导我们构建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结合成熟的社区人文环境,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线,构建了园本多元化课程。
一、确立课程理念和目标
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作为园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因为这一基本理念反映了对幼儿生命的珍视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为了使每个幼儿个体获得主动、和谐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课程去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课程”,因此我们把幼儿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落脚点,把幼儿的表现和反应作为教育内容和策略的依据,把幼儿的健康、快乐、完整、和谐、创造、放在核心的地位,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并且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一代。
二、设计课程内容和形式
我们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当作整体的课程来对待,充分发挥一日生活整体的教育作用,一日生活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教学、游戏和日常生活相互渗透,将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目标落实在现实的一日生活之中。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借鉴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主题设计框架,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充分挖掘幼儿园自身及周围的课程资源,构建并实施了以幼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园本多元化课程,包括学习课程、游戏课程和生活课程,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一)“学习课程”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好的学习品质能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习课程”主要以“主题探究活动”为主,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形成了以“主题探究活动”为统领、五大领域教育内容为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的学习课程模式。
在“学习课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满足幼儿需求的内容,与幼儿共同商讨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领域教育活动和主题探究活动相互补充下,幼儿除了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外,还学会***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和遇到困难时能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办法。如小班的美术活动“点点和线线做游戏”,幼儿乐于尝试新活动,运用波洛克式大胆作画,线条流畅,***案自然;中班的数学活动“小小记录员”,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物品的数量,学习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在解决中了解记录表的作用;大班的综合活动“我换牙了”,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主题探究活动“颜色变变变”“大大小小”“花花世界”“我上小学了”,幼儿通过主题的各阶段活动,以探索、操作、观察、访问、调查、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游戏课程”让幼儿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我园“游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课程”主要包括自发性、规则性和探索性等三大类游戏,自发性游戏是由幼儿生成的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规则性和探索性游戏是由教师设计的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探索游戏和区域游戏等。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目标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自己选择玩伴、游戏内容,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从无意中、发现中、练习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保持安静,完成一项到一项;幼儿为进入微型家具和厨具的“娃娃家”,也要遵守该区域的约定,人数够了不能进,游戏后要收拾好“娃娃家”,会与姊妹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等等。
“游戏课程”既满足又保护了幼儿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在与成人或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还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提高其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生活课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养成习惯,习惯养成体现于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生活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对幼儿来说,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也是其生活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从“一日生活”的角度构建“生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每月一节日”活动等。
日常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吃饭、穿衣、穿鞋、盥洗、种植、烹饪等技能练习,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幼儿参观城市规划馆、地震局、居委会、派出所等社会职能机构部门,带领幼儿参与探望孤寡老人、打扫公共卫生、爱心扶贫捐款等社区惠民活动,引领幼儿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帮助幼儿在怡悦身心的同时懂得关爱、懂得环保,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和亲社会行为。
“每月一节日”活动,即一月成长节、二月欢乐节、三月爱妈妈节、四月感恩节、五月劳动节、六月艺术节、七月毕业节、八月环保节、九月礼貌节、十月爱国节、十一月科学节、十二月体育节,各级组根据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和实际需要开展系列活动,遵循“综合渗透”原则,实现整体教育效果――形成尊重人、尊重环境、尊重文化、尊重资源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园本课程的实效性
园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同样,园本课程在设计――实践――反思――修整――再实践过程当中,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以幼儿发展为本”一直是本园的办园宗旨和园本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幼儿学习和发展是整体性、全面性的,并且从自己原有水平上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向更高水平发展。幼儿通过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获取经验,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努力将“给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办园愿景成为可能。
(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
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了,从课程开发的全程参与者和研究者,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实现传统教师到学习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位一体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育行为和策略上,以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和观察幼儿行为表现为抓手,将活动目标分解为多层次的学习步骤,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材料,经过思考――设计――实施,努力为幼儿提供最适宜、最有效、最科学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增强,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实践前反思,我要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实践中反思,随时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验预定措施的可行性,调整策略。实践后反思,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及时记录,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三)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经过几年研究实践,园本课程的发展,营造了“文化育人”氛围,幼儿园里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幼儿和教师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成长。
近年来幼儿园荣获“广东省绿色幼儿园”“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并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实验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成果集》获“2014-201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有多项科研课题在省、市、区成功立项,其中2项课题分别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教师撰写的100多篇文章在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有效地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获“佛山市《指南》实验工作征文等奖”,《在主题作品中发展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获“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一等奖”,并在《教育世界》杂志(CN 13-1278/I)发表。林悦小朋友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幼儿组(广东赛区)第一名,王一然小朋友和卢睿颖小朋友家庭分别获“佛山市亲子故事会大赛一等奖” 和“禅城区幼儿故事大赛特等奖”。幼儿园集教师辛勤汗水和教育智慧编制的《幼儿园优秀教育成果集》《园本多元化课程》和《幼儿创意小宝典活动――翻绳》等书籍,在同行中起到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园本课程的构建需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园本课程的实施和需要紧密结合本园教师、幼儿、资源等实际,立足于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用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实际行动能给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塑造均衡、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3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在职培训 专业发展 组织形式
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地方***门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扩大幼儿园保教人员培养渠道,开展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培训体系。
这些年来,在在职幼儿教师素质提高方面,无论是幼儿园本身,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培训工作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继续教育幼儿教师是与小学教师一起培训,培训内容基本是小学的,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针对性就比较差,当然效果就不尽人意。还有一些幼儿园虽然有园本培训,但不规范,没有形成制度,使得很多培训形同虚设,实效性差。
一、调查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按照目标,云南省将于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城镇高度重视0―3岁婴儿教育。具体指标是:2012年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90%,2020年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95%,学前两年受教育率达到88%以上、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80%以上。要实现目标,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我们在2011年4月对云南省民办、公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分层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93.2%。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曲靖市)35份、昆明市32份、文山州33份、西双版纳州32份、怒江州35份、昭通市33份。
二、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表1 幼儿园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情况表
表2 幼儿园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的效果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而且有46%的培训效果一般,甚至不好。
表3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
表3表明,绝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参加专门的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其次是园本培训和自我反思。可见幼儿园第一线教师是非常看重专门培训的。
过去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主要是集中学习一些课程,而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强调在职培训,强调个人的参与。教师间合作、学校与大学合作、专业培训机构、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评定等形式越来越广泛地被认可,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一)建立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培训体系。
我国的各级继续教育中心和教育学院等都直接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课程。这种依托“教师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逐级的”培训模式,即一组培训者培训一群人,逐级传递一些关键信息,它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系统支持自上而下的方式。近年来,以***“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依托的部级、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提高我国教师整体素养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由于覆盖面小、成本较高及组织者的关注点(培训教师还是赢利)不同,也受到不少非议。
《***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将在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部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因此,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各级培训网。尤其是农村,农村的特点就是资金短缺,加之教师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组织外出培训。为广泛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农村幼教师资培训,可建立以县/市、乡、镇中心园为资源中心的骨干幼儿教师培训网,骨干教师既是被培训者,又是培训者。在培训时要注意下面几方面。
1.要培训目标要明确,端正培训态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9.5%的幼儿教师认为参加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41.5%的幼儿教师认为培训是为了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29%的幼儿教师把培训作为一种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途径,而不仅仅是为服从学校和上级的安排,完成任务,为评职称而培训。
2.了解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确定培训的内容。
表4 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表中幼儿教师认为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次是缺乏专家引领;知识结构狭窄;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观念陈旧和教研意识能力薄弱。
表5 目前幼儿教师比较欠缺的知识
目前幼儿教师比较欠缺的知识的知识是依次信息技术、多媒体和课程整合应用知识;学科专业前沿知识;教育科研方法;对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新教材的理解;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策略。
表6 教学中最亟待提高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最亟待提高的能力是: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教育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园本课程开发能力。
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目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需求和能力的培养最迫切,但也反映了幼儿教师对园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不到位。
3.选择恰当的培训的方式方法。
表7 教师培训中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调查表明幼儿教师培训中最适合的方式方法依次是:观摩教学;专题讨论;系统讲授;课题研究;读书指导。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但没有引起幼儿教师的高度关注。
在选择培训内容和方法时既要考虑到一线幼儿教师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学者专家的意见,由专家来引领幼儿教师发展的方向,纠正幼儿教师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二)有效开展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在克服经费困难、解决交通不便、缓和师资紧缺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园本培训的开展可以不拘形式和规模,由幼儿园自发组织,以园为本,形成“专业对话”的良好氛围,促成教师互帮互学以至共同提高。同时,还可以仿照园本培训,发挥区域优势,开展“村本培训”“乡本培训”“县本培训”等。
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是经验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具体的教学、评价、观察和反思,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由“被动性进修”向“主动性、参与性进修”转变。校本在职进修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使教师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表8 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到当前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已经深入人心,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但有的幼儿园只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竞赛,这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幼儿园没有形成制度。因此还要进一步加强园本培训。
1.幼儿园应加强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一种成本低而有效的培训。园本培训是幼师的在职教育,是利用专业领域提升幼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幼儿园可以找准切入点,通过园本培训,如组织业务自主学习、科研沙龙学习和骨干教师讲座互动等,来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师徒结对和专家名师指导等途径,提高实践教育专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岗位进行实时实地的练兵,如案例研讨式、头脑风暴式、主题辩论式等。园本培训对幼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应因园施训,加强园本培训,从而促进幼师专业发展。
2.开展园本教研和科研活动。
园本教研和科研活动都是在幼儿园中,基于幼儿园,为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前者是以幼儿园为本,基于幼儿园内部,幼儿园自身实际的保教工作的实践问题,以促进幼儿园和幼师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旨在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研究活动。后者是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基于本园的一些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揭示规律,进而有效地改善幼儿园保教管理质量,以幼儿园、幼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幼儿园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而开展的研究活动。
3.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教师的专业成长。
环境对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改变虽隐而微,但是却深刻久远。良好的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作为幼儿教师每天生活的场所,要***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开门办园,积极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保证幼儿园及教师群体能紧跟时代步伐,保障教师拥有个人专业发展自,使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幼儿园集体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在这样的组织里,学习是前提,思考是基础,创造是灵魂,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下,教师不仅能勤奋地工作,而且能聪明地、有创造性地工作,从而享受工作中不断向自己的智慧、人格、智力发出挑战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鼓励教师参加幼师专业学历教育。
教师的学历水平也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幼儿教师的学历偏低,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弱,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历水平偏低。因此,高师的专业学历教育要具有形式灵活、层次多样的特点,满足各种层次幼儿教师提高学历的要求。这些学习形式不仅会增强教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而且会起到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园际交流,发挥示范园的作用。
可以采取园际互动和园际交流的形式来弥补“请进来,送出去”培训的不足。园际交流,既可以密切教师间的关系,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共同成长,使幼儿园之间达到优势互补,扩充可利用资源。特别是我们有很多的各级示范幼儿园,它们的办学条件比较好,师资力量比较强,应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幼儿园的发展。
(五)探索“对口”服务新模式。
***府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开发中的援助***策,鼓励城市条件好的幼儿园、幼儿师资培养培训单位及相关科研单位开展无偿或低酬的“对口”支援,可以是资金、设备的援助,也可以是业务指导或职业心理辅导,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我国,随着教师博客的大规模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以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了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传统基于课堂教学的“课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现已使用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是覆盖全国城乡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教师网联的任务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全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教育、非学历培训和教师资格认证课程培训,进而大幅度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
(七)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
随着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要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效率,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现介绍几种常用的反思方法。
1.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于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经验或教训,既可以减少自己盲目探索的功夫,又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总结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灵感顿悟和自己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总结反思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也可以总结反思他人的宝贵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还可以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事件。因此,我们平时要善于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以便为事后回顾反思提供原始的素材。
2.对话反思法。
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其他老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对话反思法类似于我们平常用的专题性的小型研讨会,其操作程序为:第一,由一名执教老师围绕研讨专题上课,其余老师带着问题听课。第二,由执教老师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内容,以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第三,由执教老师与其他听课老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第四,执教老师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较盛行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为:第一,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围绕所需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订解决该问题的行动方案。第三,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第四,收集、研究信息,撰写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4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的幼儿教育教科研工作将继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园本教研为抓手,以提高保教质量和教师素质为重点,积极开拓创新,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主题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全面推行幼儿园发展性评价。加快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我市的名师和名园。以园本教研为平台,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具有本地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存精、吸纳、创新”的课程研究原则下,稳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教育理念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深化课程改革要求需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各幼儿园要继续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要引导教师深刻领会《纲要》的理念,使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切实改善教师“教”与幼儿“学”的方式,有效推进我市幼儿教育课程改革。
构建园本化的课程实施体系。教师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儿童,依据教材还要拓展素材,就地利用环境资源,根据教育情景和幼儿的具体情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为有效促进各幼儿园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活动,我市将首先在省示范幼儿园中举行园长专题性的学术沙龙,然后逐层推进,引导教师积极有效地学习研讨,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幼儿教育的学习型群体。
二、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园本教研
幼儿园要合理制定课程计划,各班要认真编排好全市统一使用的“常州市幼儿园各班一周逐日活动计划表”,主题统领,领域渗透,预成和生成有机结合。幼儿园以省编《综合活动课程》为主,先在年级组内商讨、制定初步的计划,对于个别主题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减,以合理地安排五大领域内容,保持课程的平衡性。
集体备课是提升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可在小、中、大三个年级教研组基础上,按实施教学的单双周时间,划分出备课组,每个备课组在自己实施教学前一周集中进行集体备课。为了更好地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协作性,可采用轮值制的方法,群策群力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可自行组织一些小型的学习活动,在制订教学目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材料、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要多思考,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仔细的剖析,明确“真实、自然、简单”是一堂好课最基本的要求并为之而努力。
本学期,常州市教研室将首次组织开展“常州市幼儿园园本教研先进园评比”。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不断突破、解决教研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园本教研活动朴实、有效,并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参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强化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各幼儿园要抓好一日常规活动的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现在的教育已经逐步从几十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拓展或延伸到了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及生活活动中去。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环境的创设,要深入挖掘游戏的教育内涵,把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探索主题背景下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在制订游戏计划、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参与游戏指导以及开展游戏后的反思调整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关注幼儿的发展差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友好地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积极发挥示范幅射的作用,每学年要组织专题性的对外开放研究性活动,开放活动可形式多样,鼓励开放与课题研究和本园课程实施相关的科研活动、游戏活动、特色活动等,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
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视导和指导,引领民办幼儿园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加强课程管理,及时制订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计划和幼儿活动计划;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及时研究幼儿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科学地实施幼儿园课程。
四、打造幼师队伍,促进专业成长
幼儿园发展离不开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各园要积极开展园本研训,营造良好的师资培养、培训、提高的激励机制与环境氛围,为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创设良好的平台,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理论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指导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尝试进行教师档案袋评价。要求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每周撰写一个教育小故事,其他教师每月撰写两个教学反思或教育小故事,一个主题活动后要有一次对主题课程实施的总反思,在校园网上或业务活动时交流。幼儿园正、副园长每学期每人听本园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游戏)不少于20个和30个。
积极探索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法,培养一批骨干力量,加强对家庭和社区科学育儿工作的指导。分三年建立0——3岁亲子早教活动基地3个,组织开展0——3岁亲子早教开放活动,初步形成0——6岁托幼一体化教育格局。
要强化科研意识,切实提高各幼儿园的科研能力,省示范性幼儿园必须有品牌(主打、特色)课题,重视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过程研究、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工作。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健全课题研究制度,注重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三、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各幼儿园园长会议。
2、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园长专题性学术沙龙活动。
四月份:
1、幼儿园市级开放活动。
2、组织参加“常州市幼儿园课题研究专题研讨会”。
3、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常规调研。
4、组织幼儿园教师教材培训。
5、园长优秀课片级评比。(二十五日前上报至教研室)
五月份:
1、园长优秀课市级评比。
2、省示范实验性幼儿园市级开放活动。
3、“做中学”项目学校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探究活动展示。(鸣柯巷幼儿园)
六月份:
1、幼儿文娱汇演。
2、省示范实验性幼儿园市级开放活动。
3、组织开展“常州市幼儿园园本教研先进园”评比。
4、幼儿园“主题性”游戏方案评比。
5、对幼儿园实施教师教育工作评价与幼儿发展性评价的情况进行调研。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5
论文摘要:幼儿园新课程建构生成的教育新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教师具有一种与以往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智慧——教师的新教学智慧。从幼儿园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变化、幼儿园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新教学智慧的角度可见幼儿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新教学智慧的必要性。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课程正往综合化、研究化、人文化、多样化的趋势迈进,更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因此我们也越来越注重在幼儿园课程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幼儿园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转化
传统教育理念,将教师定位于知识传授者,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权利,强调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而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一方面教师应成为儿童的支持者、引导者、倾听者、合作者;是问题的设置者;儿童疑惑的解答者及自我发展的咨询者。同时,教师要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情感,努力形成儿童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变“教师教”为“幼儿学”;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项信息交流”为“综合信息交流”,充分挖掘儿童内在的泉源,这才是生命之水,才能永恒长流。另一方面从现代的教育特征以及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树立新型教师角色整合新理念。变“知识传播性教师”为“知识助产性教师”;变“知识复制型教师”为“能力创造型”教师;变“知识单科型教师”为“知识通识型教师”。
新课程和新观念在带给幼儿园教师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许多教师越来越不知道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怎么开展,面对领域教学与主题教学时不知道怎么融合与联系,许多教师越来越感到自己在幼儿的面前显得那样无奈:当幼儿出现可能引爆他们思维火花的兴趣点时,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当幼儿的探索四处碰壁、走人“死胡同”时,不知道如何挖掘;当幼儿闪出烟花般灿烂而又短暂的智慧时,却未能及时捕捉……这就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改进以往的教学策略,形成自己新的教学智慧。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活动呼唤教师的新教学智慈
(一)当前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需要教师的新教学智慧
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并且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人课堂教学实践。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活地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经过了20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近年来新课改的冲击与洗礼,幼儿园教学活动整体面貌已有了较大的改观。反思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长期以来幼儿园热衷于将各种理论引人,移植到课堂,并要求教师接受,认知、照搬和实施这些新的东西时,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学智慧的作用,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的发挥。由于这些理论没有内化为教师自身的智慧,因而并没有真正形成对教育实践的内在变化。所以当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最缺少的是教学智慧,教师的素质中函待加强的也是教育智慧。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新教学智慧的生成
幼儿园教师的新教学智慧是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内在品质,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活动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敏感地洞察幼儿的变化,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需要通过反思旧教学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幼儿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专家的点拨下,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相结合的综合实践中长期历练,在具体的幼儿园新课程实施中去发现和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预设和生成,将幼儿园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新教学智慧,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是生成新教学智慧的源泉
反思是促进教师个体教育智慧的生成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在全方位保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上反思教师的教学智慧
首先,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幼儿,不能由老师和个别优秀幼儿唱“双簧”,不能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其次,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
(2)理论的引领
理性思维就是从日常教学情景中获取价值的第三只眼睛。而这种充满智慧的理性思维的养成,本身就与孜孜不倦的理论学习与勤勉不殆的实践思考密不可分。
(3)要具有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的功能之一就在于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中最真实的问题的关注,是教师走向研究者、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4)设置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师幼对话中反思教师的教学智慧
对话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式,也是生成和培养教师智慧最有效的途径,它包括了人与文本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和自我反思对话。
(5)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后的反思和经验总结中反思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来自大胆的创造。创造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智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教师要以自身的敢想敢说敢为引领幼儿的创新意识,要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才能适应幼儿的变化,适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闪烁着教师智慧的方法策略便会接踵而至。
(6)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呈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学机智是教师巧妙应对变化了的教学活动场景或灵活机智处理教学活动偶发事件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形成教育机智:1)抓住不同个体的认识矛盾和思维碰撞;2)正视幼儿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流向;3)捕捉幼儿平凡中的发现;;4)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一反常态的问题处置中吸引幼儿视线;5)发掘与教学活动关联的教育因素,在碎不及防的教育情境中巧于化害为利;6)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幼儿,在吸收幼儿独具慧眼的教学建议中把教学活动目标渗透;7)关注幼儿的举手投足;a)确立正确的教材、教参观,在对教材的质疑批判中注重创造发现,强化教学艺术。
2.同伴互助,交流合作,激活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
(1)交流对话。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
(2)典型引路。对教师的各种反思记录幼儿园领导要及时进行审阅反馈,对在自我反思中生成的教学智慧进行及时推广。
(3)个案跟踪。幼儿园领导的重视是促使教师认真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因素,幼儿园领导可以通过不定期地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跟踪,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途闪现的教学智慧,给予鼓励,同时也指出其不足之处。
3.专家引领,促进教师新教学智慧的可持续发展
(1)借用专家的“脑袋”,帮助教师生成新理念、新智慧,使每位教师从中受到启迪,得到锻炼,提高科研层次。
(2)专家把脉诊断。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地邀请专家进幼儿园为幼儿园教师进行评课,借助专家的教学智慧反思教师教育行为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专家的评课过程不仅向教师展示了具体的“教育智慧”,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6
[关键词]园本教研 新教师 专业成长
诗墩幼儿园是2011年创办的县直公办幼儿园,办园伊始,新教师上岗的多,这种师新园新的现状更要求我们要立足园本教研,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行动实践为依托,营造良好的园本教研氛围,构建有效的园本教研方法以及建立完善的园本教研制度来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因此,我们从本园人新园新的实际出发,针对极其年轻的教师队伍(教龄基本上在一年以下),教育教学经验缺乏,但她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对工作满腔热情,以及新办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的特点,组织进行了园本教研的教育教学研究,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研究活动。我们通过以创新理念为导引,以教育实践为依托,积极探索园本教研方式,把立足点放在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以此来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的健康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就实施园本教研,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良好的园本教研氛围,是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条件
园本教研是人本当头,研究当先,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应有适宜的管理做保障,园长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将传统的封闭型、静态型、外控管理型的管理方式变为开放型、动态型的管理模式,为新教师搭建一个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使每位教师能够主动的、自主的、有创造的工作、学习和发展,成为研究的主体。因此,幼儿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积极为教师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园本教研环境,使之成为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条件。
1.要想让教师成长为研究者,园长首先要成为研究者。因此,在教学研究中,这就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率先垂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做到及时地为教师提供帮助、支持和指导。领导班子成员应做老师学习的表率,勤奋学习、苦练内功、增强素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领导班子成员与教师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与教师结成研究伙伴,与教师相互切磋、对话和畅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和新课程等内容。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专家讲座、集体备课、观摩研讨、案例分析,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融合在教学实践中。
2.坚持以人本为基础,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我园教师都是女性,女性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承载了更多的重负。在幼儿园里,她们是良师益友;在家庭中,她们又是贤妻良母。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压力,容易产生职业怠倦。为此,我园把教师的乐业境界放在首位,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让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如,简化教案的书写以及没有实际意义的文本资料,注重活动后的自我反思,以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对教师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组织留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为教师“减负”、“松绑”,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做她们该做的事,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反思教育行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能主动的探索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感受到园本教研的意义和乐趣。可见,只有管理者心中有教师,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主动性,真正实现以园为本、以师为本,为园本教研提供广阔的空间。
3.营造活跃的研究氛围,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营造活跃的园本教研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集中学习的形式,倡导分组研讨、现场观摩、反思交流、主动参与的教研方法,除了领导班子成员与教师结成平等的研究伙伴外,我们更重视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努力创造机会,让每个教师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认识,并通过实践验证认识。如针对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让老师把自己好的经验、做法与同事们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再如,观摩活动后,大家畅所欲言,积极提出自己的困惑和见解,畅谈自己的体会,并围绕这些困惑或见解展开讨论、反思,在积极研讨的氛围中,老师们互相借鉴,吸纳经验,更新理念,提高技能,在反思、评价、观摩等方面的能力皆获得了提高。园本教研的尝试我们收获最大,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氛围更浓厚了,主人翁意识更强烈了,创新思维更活跃了,潜在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我们说,园本教研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索的过程,她们之间相同的意见可以相互认可、拓展,不同的意见可以互补辩证,不再是 “被动的接受体”,而是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获得启迪和灵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各自的专业成长。
二、有效的园本教研方法,是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我园教师虽然年轻,缺乏经验,但她们个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潜能,这正是实施园本教研的希望所在。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的发展作为目标,以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切入点,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核心的教研形式。因此,园本教研的关键是教师要有研究的意识,要善于从日常工作中一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问题入手,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从显现“实质”解决“实质”中开启智慧的心扉,获取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从而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求教师把朝气、活力、潜能的思维“触角”深入“问题”的实质。因此,我园把延伸思维“触角”的行动研究作为园本教研的基本方法,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律,让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研究中改进和提高。提倡以小见大,要求教师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通过对“小”的观察记录、教学笔记等进行反思及研究,使得在养成研究习惯的同时,也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崭新的飞跃。通过对“教学中的小现象”的研讨,老师们觉得这些问题看似很小,却也潜藏“大”意义,有利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确实值得研究。我们定期每周两次组织开展教研活动,重点围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教研,指导教师从问题中积极反思,寻找对策,交流探讨,相互借鉴,总结提升,从而共同提高。如独生子女的独特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玩具不会分享、自理能力差等),就是所谓见怪不怪的普遍问题,对此,我们就组织大家进行专题研讨。并撰写出《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训练》《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等多篇论文。又如在进行市级立项课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策略实践研究》研究时,我们倡导教师全员参与,要求教师把体验到的“小”现象,不管价值如何,都必须记录在案,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见解或认识,以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使每位教师在看到自己专业成长轨迹的同时,体验到研究成功的乐趣,把思维“触角”延伸到极致。
通过园本教研帮助教师更好解决发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疑难问题。由此可见,有效的园本教研,能够促进新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三、完善的园本教研制度,是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园本教研主要是解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水平。尽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是在我园,主要是通过园本教研来实施的,对园本教研实施的管理,我们主要是从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着手。通过园本教研制度的改善,确实提高我园的教研工作水平。
1.内外兼修,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指引。园本教研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园本教研的实施既强调教师的理论学习,也强调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此,我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邀请专家到园进行理论讲座或现场指导,为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及课题研究提供专业咨询以及必要的帮助,如:邀请泉州市特级教师来我园进行讲学活动,泉州幼师高专附幼郑玉华副园长与本园孙远腾老师组织了同课异构活动――中班语言《哭有什么用?》,晋江实幼刘志清副园长进行了幼儿园语言教学、区角活动开展的讲座活动,她们的讲学活动拉近了幼儿园与专家之间的距离,让新教师在听、想、看中产生思想上的撞击和共鸣,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指导作用。二是积极创造机会,不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走出去参观学习,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如组织新教师参加县进修学校举办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组织新教师赴泉州幼师高专附幼进行跟班学习;选派教师先后参加县姐妹园的片区教研、教坛新秀展示、省级示范园开放等观摩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竭力的把所学的信息以各种方式及时带回,让大家能及时获取课改的新动态、新信息,分享示范的余泽,感受示范的力量。在培养新教师的同时,我园也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如:选送孙远腾老师到江苏徐州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李丽莉老师到南京参加泉州市学科带头人考察培训活动,培训后,她们都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示范课、讲座、参与研讨等方式积极引导新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组织能力。通过学习吸收,让老师们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使园本教研更具强大的生命力――园本教研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行动。
2.协同互动,为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张扬个性。面对新教师群体中的个性差异现象,为了给每位教师提供有利于个性得以张扬的机遇,我们积极为教师构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在集体备课及同伴互动中共同提高。在以年龄班为单位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教师就本周将要实施的集中教育活动一起进行解读分析,备课时,大家各抒己见,教师间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从中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增进了教师对教育新理念的理解,提升了素质。另外,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中某方面较有特长或较有经验老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尽力帮助指导新教师,使她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我们还鼓励关注各个个体的“个性”、“闪光点”,从而起到教研中的锦上添花的效用。这种集体备课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而且营造了互相学习的氛围,优化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使新老教师个性互补、经验共享,有效地促进了不同个性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时,我们还通过分组研讨、年段自荐、观摩活动、案例分析、活动反思等多种途径,让教师根据自身的长短有针对性地参与研究和实践,如我们开展的新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要求每位新教师进行一次公开教学,课后由执教者介绍设计思路,成功经验和不足,然后,大家围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从问题中积极反思,寻找对策,交流探讨,相互借鉴,总结提升,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家在反思总结、交流研讨、质疑释疑中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使自己的观念、意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明确目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明晰思维方向。建立完善的园本研究制度是保障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教研目标,要能解决本园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因此,我园注重园本教研的实效性,制定了相应的园本教研制度,建立了园长――副园长――教研组长――全体教师等四级研究网络,围绕市级立项研究课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策略实践研究》建立健全研究网络,逐步形成了园级大课题――课题组子课题――个人班级或个人小课题的研究态势。强调问题来自于教师,形成自下而上的研究,吸纳并推行“提问(疑惑)---研讨---验证---反思”的研究方式,把课程研究与教研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常规研究、教学研究一体化。每次研究都因园制宜、灵活多样、行之有效地开展,极大地帮助教师在反思中改进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如学期初,我们开展“如何灵活地把握和运用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按分析教材的基本流程,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的合理性和适宜性等进行分析,从而学会科学灵活并合理地运用教材。又如针对市级立项研究课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策略实践研究》,老师们在研讨活动中提出了一个个困惑,尽管这些困惑呈现出个体差异,但只能围绕着“怎样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活动中如何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合作能力培养中教师怎么适时介入指导”等问题展开,围绕这些困惑我们组织教师展开讨论,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各自发表见解,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略,在此基础上,组织按照方略进行教学实施,一段时间后,又对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反思,以获得解决的新思路,按照崭新的思路,再行实施……,即教学――研究――再教学――再研究,如此循环反复,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从而挖掘了教师的潜力,提高了教师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了研究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宗旨,有效培养了学习、反思型教师,有力推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该项课题的研究不仅让幼儿实实在在的受益,教师实实在在地成长,幼儿园也实实在在地发展。
通过园本教研的行动实践,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园本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健康发展、提高保教质量、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的无限活力。同时,可喜的是,我们还真切感受到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期末,本园教师,从园长到代课教师,都能把各自的行动成果记录在案,撰写出如《合理运用指导策略 让区域活动发挥实效》、《整合教育资源,尝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的改革》、《浅谈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发展的意义和实施策略》、《浅析学前儿童早期教育的误区与对策》、《论幼儿探究性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策略研究》等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立足本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道路上我们只是迈出了最基础的一步,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为构建实效的园本教研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许明仙.强化以人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7,(3)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7
【关键词】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中***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48-01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在教师专业成长及专业成熟的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条件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本研究认为,以下策略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 实施“人本管理”,为教师成长提供保障
从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来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涉及薪酬、工作环境、福利、社会地位等综合因素,因此,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力保障。对幼儿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实施考核“推优制”来鼓励教师,较好地避免了“扣分制”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模、聘任挂钩,废除幼教资格终身制,健全幼教工作评价体系。
二 立足教师三年规划,助其描绘“成长蓝***”
我们在调查中对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进行了思考,发现一部分教师缺乏规划设计的概念和意识。通过研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等专业书籍,明确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减少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盲目性,再由管理层对教师的规划进行指导,帮助教师明确今后的个人发展规划。
三 有效开展园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园本培训是利用专业领域提升幼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幼儿园可以找准切入点,加强园本培训,从而促进幼师专业发展。
1.师德为先
为了贯彻落实“五有四禁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精神,不断推进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我园特举办“我身边的同事”“我的故事”师德演讲活动。此类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演讲技能,更折射出团队的互助精神、上进和阳光的状态。
2.技能为重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技能,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我园进行了“教师简笔画比赛”、“钢琴音乐会”、“迷宫***制作”、“数学绘本制作”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幼儿为本
《标准》中强调要以幼儿为本,需要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落到实处,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活动,甚至是一日活动中的细微环节,我们经常从本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学研讨中选取孩子们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在案例的学习、反思、交流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案例分析水平和案例撰写能力。
四 开拓多种学习途径,建立自身专业成长观念
1.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开阔教师视野
我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优秀幼儿园参观学习,聆听各类讲座等,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为了加强园际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促进提高的目的,我园与临近幼儿园的高级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制定有递进性的培养内容,采用“一对二”的跟班式带教方式,以“一课二磨”的形式展开互动教学,促进师徒双方共同成长。
2.充分利用“反思论”培养模式,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让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专业成长。通过集体反思达到思想观念与教育行为的统一。在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方面,采取上课——集体反思——上课——集体反思轮回的方式,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这也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最有效方式。
3.以“问题”为主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
我园在教工室设置了问吧、答吧,由教师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研讨活动中,以“问题”为主线,研讨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根据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抛出话题,教师们根据自身实践思考谈认识,然后由年龄组、领域组及集体共同研讨,组内实行责任承包制和角色轮换制。
我们在行动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在经验中反思问题,在反思中收获成长的喜悦。通过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管理策略的探索,我们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空间,提供了支持与服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增进了团队精神,使幼儿教育新理念能更有效地得到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教师〔2012〕1号文件
[2]***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8
一、主要特征
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是园本教研的深化。课程化的园本教研需要幼儿园在传统教研的基础上,基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明确教研的目标、内容及形式,并引领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具有如下特征:
1.教研目标明确性。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应有明确的教研目标。幼儿园可以依据园本师资实际情况,从提升教师的某一专业能力方面确定教研目标,如从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有效教学的设计与组织的能力、游戏活动的指导能力等方面确定教研总目标;也可立足解决幼儿园保教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问题、教学教法问题等确定教研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总目标细化为递进式的小目标,落实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
2.教研问题系列化。来自于教师的共性问题解决,是园本教研的基础。幼儿园的教研问题,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实践问题,而不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问题,更不是解决诸如家长素质生均活动而积等客观问题。因此,幼儿园的教研问题,是主观性问题,更是实践性问题。
虽然说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课程化教研活动的内容,但是一些教育现场中的问题由于己有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需要一次教研或老教师的指导就能明白怎么做,如新入园小班幼儿的哭闹问题、新教师如何做好教育活动计划等问题,并不适合将其作为课程化教研活动的问题。
在幼儿教育现场中,教师的做什么问题,一般是教育活动的内容问题、课程资源问题;教师的怎么做的问题,一般是涉及教师的观念、能力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如,围绕某一内容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问题、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区域玩具材料的投放与指导问题、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推进问题等,都可以成为课程化园本教研的问题。
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更提倡的是基于幼儿本位、教师本位、幼儿园本位的教师共同需求的可推进研究的实践性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能从围绕一个中心线索螺旋式上升的教研系统中获得专业成长。
3.教研过程螺旋式。不同于将问题分解为平行的子问题的形式展开研究的线性主题式教研,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强调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实践问题解决与推进,这需要教师个体具备问题意识与反思能力,需要教研参与人员间建立自主学习、专业反思与平等对话的学习共同体,需要幼儿园形成积极、信任、民主、向上的教研文化。
教师应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现与反思问题的能力,拓宽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如某一同样内容的游戏结束后,A教师想孩子们很喜欢这次游戏,可见我组织的有多成功!可是孩子们都没有把玩具收拾好就跑开了,因为他们都急着上厕所,只好我来收拾了。B教师想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次游戏,因为他们都很主动一起想出各种办法来玩游戏。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玩得这么好呢?是这些玩具材料吸引了他们,还是因为我能够允许他们自主游戏呢?可是他们都急着上厕所没有把玩具收拾好,我下次得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收拾玩具,或者请他们上完厕所再来收拾玩具。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教师,在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这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自主学习、专业反思与平等对话的教研学习共同体,需要教研参与者在共同教研的过程中做到对事不对人,针对问题能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火花,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促进专业成长。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园本教研文化。
综上,教研目标,是教研活动的方向;教研内容,是教研目标的落脚点。因此,幼儿园需要从提升师资专业技能、解决保教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等方面来确定教研活动为什么研、研什么,明确教研的目标和内容,在实践过程推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深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促进幼儿发展。
二、实践流程
课程化园本教研是基于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的现场式教研,其过程是不断深化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
课程化园本教研的实践流程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发现实践问题。源于实践的问题,是课程化教研活动的前提。课程化教研活动的问题可来自于管理者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是来自于教师在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2.设计教研方案。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教研组织者需要从教研目标、教研内容、教研形式等方面围绕共性问题设计简要的方案或思路,以更好地引领教师解决问题。
3.展开螺旋式教研。有了较为明晰的教研方案或思路后,教研组便可展开基于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教研。这一环节,也是课程化的园本教研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可采取的流程及形式有现场观察、案例记录、问题剖析研讨、理论学习等,在每一次的教研中,提出问题解决思路、回到实践中验证问题的解决,从而再一次发现问题,进入深一层次的教研
在上述系列化、螺旋式上升的教研过程中,教师的反思与研究、思维碰撞与经验凝炼的能力得以提高。离不开问话与总结提炼。问话,即追问、反问,有刨根问底的意思。在教研过程中的问话,能引发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提炼,是对教研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的梳理与提升。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应是在教师之间对现象或问题的问话、反思、总结提炼中得以推进的。因此,教研引领者应更多地采用问话的形式引发教师不断地思考,并及时帮助教师总结梳理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验,提升教研的理论高度。
三、推进策略
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推进,有赖于教研引领者及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剖析问题的能力及问话与总结提炼的能力。因此,需要以提升教师及教研引领者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为抓手,来推进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1.问题在实践中发现。在教育现场中,能否发现问题,需要观察者具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及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因此,幼儿园应引领教师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立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深化课程改革。而教师在正确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与观察视角,将有助于他们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反思并调整教育行为提供支持。
2.剖析在本质处进行。教研过程中能否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有赖于教师对幼儿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因此,幼儿园应引导教师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引导教师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对教育价值的判断能力。同时,教师应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特点与目标,并在一日活动中养成自觉观察幼儿言行的习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精彩与需求,判断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契机,促进幼儿发展。
3.深化在思辨中提炼。教研活动的深化,离不开问话与总结提炼。问话,即追问、反问,有刨根问底的意思。在教研过程中的问话,能引发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提炼,是对教研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的梳理与提升。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应是在教师之间对现象或问题的问话、反思、总结提炼中得以推进的。因此,教研引领者应更多地采用问话的形式引发教师不断地思考,并及时帮助教师总结梳理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验,提升教研的理论高度。
四、文本资源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9
论文摘要:从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出发,结合幼儿园自身实际,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听课评课”、创设“主题墙”、设计“节日主题活动”、撰写“活动反思”五个途径,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随着农村幼教事业的稳步发展,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迫在眉睫。然而,在参与相关的调研活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缺乏职前职后的专业培训,专业水平偏低;教师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甚少关注教师个体的能力发展;乡镇中心园的“示范辐射”和“支教结对子”方式也无法解决农村幼儿园的特殊教学需求。近年来,我园依据庞丽娟教授在《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提出的“幼儿教师五项专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开展多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专业能力,收效甚佳。现分述如下:
一、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提升农村教师了解幼儿的能力
了解幼儿的能力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正确认识幼儿,掌握幼儿学习和发展规律,在与幼儿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幼儿发展。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学历较低,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幼教专业课程,难以真正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幼儿有效的针对性指导。
“微型课题研究”关注教师教学细节及其在一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研究的周期短.不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背景,因此能为农村幼儿教师所接受。我园的“微型课题研究”鼓励和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自选课题,自选课题参与成员.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如小(1)班的几位教师觉得现在的孩子比较娇惯,偏食挑食,为此确定了微型课题《小班幼儿偏食行为的调查与研究》。而小(2班和小(3)的教师通过联手调查发现,两个班上的留守幼儿比例占了一半以上,同时,隔代教育引发的溺爱现象特别严重,因此他们产生了探讨科学教养方式方面的兴趣,希望通过微型课题《农村园小班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能干预和转变家长的溺爱行为,实现家园合作科学育儿。在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中,由于教师自主性强.且课题有助于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加之管理层提供了园外专家定期定点支持.因此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观察记录、收集数据、主动研讨,并尝试撰写反思,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密切了师幼之间的互动,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能力。
二、开展“听课评课”,提升农村教师
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意味着能够强化目标意识,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农村幼儿教师此项能力最为欠缺.他们往往将教育内容等同于“教材”,即,幼儿园里订什么教材。他们就教什么.且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
听课评课是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问、园长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和媒介,它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据可引”。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维.在互动反思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对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听课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听、记、观察和思考教育教学过程。在评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听课后,先听取执教老师对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发表的自我反思,然后每位听课老师都要进行评课,包括点评优劣,并提出简要的改进意见最后由园长把握评课的标准,理清主次,带头引导教师进行交流,特别注意从有效教学的几个关键因素出发引导教师开展讨论,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可以说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更是研究者。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组织同一主题的执教比赛,由教师主动报名,再进行新一轮的听课评课。必要时邀请乡镇示范园骨干教师参与.让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
三、创设“主题墙”,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创设环境的能力
在幼儿园里,环境既指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尚存较多问题.这与他们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幼儿园的客观条件有关。
为此,我们尝试从创设班级“主题墙”环境人手,希望通过师幼互动来改善班级环境不佳的状况。在学期开学初对各班老师提出要求:从本班幼儿实际出发,依据本园现行教材——南京师范大学整合课程的五个主题(每学期)进行五次主题墙创设,包括每个月在室外的走廊布置主题墙,在室内布置相应的活动区域。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个班每一期的主题墙都真切地传递出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信息,主题墙创设也让师幼的心理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使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间接带动了班级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课程开始走入幼儿生活.教师则走出了班级环境创设的困惑,体验着前所未有的乐趣.真正成了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四、设计“节日主题活动”,提升农村教师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提升农村教师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需要教师明确自己在领导和组织方面的责任,积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园内其他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但是,由于多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幼儿教师在此方面的能力急需培养。
从何人手去培养并调动教师自身参与的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热点,它蕴含了领域整合、课程资源整合、组织方式多样化等要素。在教学研讨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学年众多的节日使设计、组织节日活动成为每位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基于此,我们引导教师设计和实施节日主题活动,一方面学习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课程、家长、社区、民间文化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节日主题活动充实园本课程的过程也培养了教师领导和组织能力,如预设与生成活动的能力、与同事互动协调的能力、与家长交往的能力以及与社区各界人士沟通的能力等。
五、撰写“活动反思”,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篇10
[关键词]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角活动;对策研究
【中***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37-2
一、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概念及意义
(一)科学与幼儿。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大多数人还是很难把“科学”与“幼儿”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懵懂的幼儿不能理解科学的奥秘。华东师范大学的施燕副教授却认为,“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儿不停提出“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带着这种好奇心在操作中积累经验、掌握科学方法、激发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李维金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起始环节,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包括正规性科学教育(集体性科学教育)和非正规性科学教育。
(三)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教育主要指科学区角活动,即教师依据科学领域的目标及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在某一区域创设合适的环境,投放有意义的材料,幼儿能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从而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集体教学活动虽是幼儿园普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它却很难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科学区角活动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能自由选择材料来操作,能更轻松地获得直接的科学经验。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逐渐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大班科学区角活动现状及分析
幼儿进入到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渴望了解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伴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幼儿能***思考,并能初步理解科学现象的因果关系。
为深入了解幼儿园科学区角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情况,笔者特意选取了陕西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X园为调查研究对象园,对幼儿园大班组9个班级进行了三个月的观察,访谈了大班组班主任和部分幼儿。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科学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
X园对科学区角的重视程度很高。访谈发现,幼儿园领导和大班班主任,都一致认为科学区角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园暂未制定全园科学区角活动的目标和计划,各班也没有设定本班的目标。
(二)科学区角的设置情况
1.材料来源。X园科学材料有三个来源:园内统一购买、由废旧物品改造、幼儿家长提供。统一购置是最主要的材料来源,部分家长不时提供一些闲置的或新购买的科学材料,教师也会适时改造废旧物品来丰富科学区角材料。
2.空间安排。大班科学角与数学角相邻,光线充足,离水房比较近,位置相对***,面积约占班级区角总面积的1/4。观察发现,科学区角在同一时间能容纳6-8人,而各班人数均在35人以上,其中2个班超过40人,经常有幼儿因人满而放弃。
3.时间安排。大班科学区角活动时间基本分布在晨间、课间及离园后时间,每天活动时间在1小时内。个别班级会根据情况另外安排活动时间。
4.更新频率。X园科学区角的更新与每月主题活动更换相统一,应该每月更新一次。然而笔者观察发现,大班仅有3个班按计划更新科学区角,6个班未及时更换。
(三)科学区角活动的开展情况
1.内容的选择。X园科学区角内容与主题式科学教育一致,科学教育采用的是某科学课程及其科学区角材料,内容比较系统,所包含的类型比较丰富。此外,各班科学区角活动内容部分来自生活。如大九班教师在学习“磁铁”课程时,投放磁铁资源包到区角,并开展“生活中的磁铁展览”。
2.活动方式。教师在科学区域张贴“科学区公约”,***文说明区角容纳人数和具体要求。幼儿将姓名卡插到固定的位置(一般能插6-8张卡)。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并自主地选择探索方式。
3.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的指导、评价与反思。《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既表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对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的来说,X园大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既有共同点,也有所差异。
大班教师一般会在活动前集体说明、活动中个别指导、活动结束时总结,个别教师会对活动作观察记录,也有极个别教师会干不相干的事情;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对区角内容的解说和区角规则的要求,有时还涉及对科学知识的讲解。
教师在活动中使用“真棒”“继续加油”等肯定性语言,在活动结束后会再次强调规则,用3-5分钟时间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大部分教师透露,班上幼儿多,教学任务比较重,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反思,仅有少部分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及自身进行总结与反思。
大部分教师的指导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往往正忙于其他事情,比如早晨忙于迎接幼儿,根本无暇顾及。个别教师的指导更有意义:如大三班教师教龄超过十五年,经验丰富,处理方式灵活,该班幼儿对科学区角的兴致更高,去的次数也多于其它班级。
(四)幼儿园科学环境。X园位于工科院校内,科学设备丰富多样、科学教育氛围良好,幼儿入园后即有机会参观鱼雷馆、航空馆,还能聆听教授的科普讲座。同时,该园还充分利用园所环境,在楼顶开辟无土栽培种植园;定期举办科学制作比赛,作品纷呈。
三、大班科学区角活动建议
(一)制定科学区角活动的目标和计划。科学区角活动是贯彻《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应从整体出发,建立全园科学区角活动总目标及计划,促进科学区角活动的系统化、目标化;教师应根据实际,以全园总目标和计划为依据,确立班级科学区角目标和计划。
(二)科学地设置科学区角
1.区角材料。首先,选择科学材料要注重其安全性、可操作性和可探索性,适当考虑其美观度和艺术性。其次,教师应对材料进行及时更新。最后,应拓宽区角材料来源,鼓励教师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材料。
2.区角内容。《纲要》指出,科学教育要“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因此,选择科学区角的内容应更多地从幼儿的生活经验着手,帮助幼儿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对科学与人类生活关系的了解。
3.区角时空。大班幼儿***性增强,要求更大的科学区角活动空间。而目前,大班幼儿人数相对偏多,区角容纳量偏小。可以设置专门的区角活动时间,让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关注特殊幼儿,鼓励很少参加科学区角的幼儿参与进来。
4.区角活动方式。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首先应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强调方式应多样化,如在总结评价环节通过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来强化这一行为。其次,要保障幼儿自主开展科学区角活动的机会,不剥夺幼儿的活动时间。
5.区角的创新及推广。目前,无论是从区角材料还是内容来看,各班科学区角相似度较高。但也有一些举措让人眼前一亮,如区角记录表“今天你去了哪个区角”、“生活中的磁铁展览”等,这些创举应得到进一步推广。
(三)将幼儿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幼儿在5-6岁阶段,对周围世界有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对科学区角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自主操作、自我探索。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有效适宜的指导,能促进幼儿自主有效地学习,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要将幼儿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教师要以《纲要》、《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关爱并信任幼儿,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发扬幼儿的自主性是关键。教师要讲究指导方式的差异性,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做到有所区别;注意指导方式的艺术性和启发性,不能太直接,也不能太隐晦。除了区角内容、材料和规则的解说、对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还应对观察方法、记录方法进行指导。
(四)督促教师加强总结和反思。刘占兰著作的前言提到,IEA学前项目在我国幼儿园考察得出结论:“操作材料少,自主选择少,自由交往少,纪律约束多”。结论中提到的问题,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中频频出现,教师如果不反思,就不能较快地解决科学区角的问题,教师自身也难以进步。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幼儿园应该督促教师多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多积累。
(五)进一步优化其他科学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都强调幼儿园应当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类资源,创设更丰富的科学环境,探索新的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将科学区角活动与其他环境良好结合。
(六)促进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园际、班级、师幼和家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束语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弥补了集体性科学教学活动的弊端。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载体,从创设自由开放的科学教育氛围入手,确立计划、投放合适的有意义的区角材料,组织教师的交流反思,开展园际、家园合作,形成一股合力,真正把《纲要》、《指南》等精神落实到实处,让幼儿在自主操作和探索中获得更有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燕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6.
[2]李维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3]***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2.
[4]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33.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
[7]张俊著.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5-153.
[8]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9]***基础教育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