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太空授课10篇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1

今天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更是中华人民值得骄傲的一天。因为我们即将会上一节非比寻常的课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在清晰的电脑画面上,我们能看到三位伟大的航天员正准备给我们上一节生动有趣的太空课程。在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六年级:萌月童话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2

神舟系列飞船发展历程

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距今已经发展至第十代,其在功能上亦从简单的太空轨道绕行,发展到载人飞行、物资运送、空间站对接等多项任务。这跟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太空空间站建设的蓝***有着重要的关系。

从“神五”任务成功至“神十”,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5次载人航天飞行。我国载人飞行的时间间隔变得越来越短,这正显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日趋成熟。

载人飞行技术发展成熟,就意味着飞船的生产工艺逐步稳定下来。尤其是“神八”正式为飞船定型后,很多设备就可以量产、精细化,飞船研制成本有所下降的同时,制作质量也有所提高,研制周期也相应缩短。同时,随着测试流程的优化,飞船测试效率会更高。

负责调试神舟飞船的航天科技八院805所专家就有着自己的体会:“在‘神七’之前,我们每次在酒泉基地一待就是3个多月,到了‘神八’‘神九’时,2个月就能完成任务,因为技术的成熟带动了效率的提高。”而到了“神十”,从2013年5月2日运抵酒泉开始调试至正式发射,仅仅用了1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另一方面,从“神五”到“神十”,载人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时间越来越长,搭载的航天员有所增加,而他们所肩负的任务也从简单的观测逐渐转向空间实验等更复杂的项目。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日后载人航天飞行的间隔会继续缩短,飞行时间也会进一步加长,同时每次飞行所承载的任务将会更多。

下面的表格列出历代神舟航天飞船的发射时间、搭载的航天员以及其所执行的任务。

展示神舟十号真面目

外形、体积、材料

神舟十号飞船整体长约9米,重量约8吨,最大直径2.8米,继续沿用资源舱(推进舱)、返回舱和气闸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并带有一些附加部件。其中,资源舱内含推进系统、通讯系统、环境控制和部分电源,两边各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翼,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飞船供给能量;返回舱内含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是航天员返回地球时所处的空间;气闸舱则是航天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一端的对接机械装置和舱外部配备的跟踪测量装置则是用于与空间站(天宫一号)进行对接。

按照示意***比例进行粗略计算的话,航天员所生活的气闸舱,内部空间不超过18立方米,活动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如果再扣除各种仪器和工具所占据的地方,整个空间更是显得挤迫。不过,考虑到太空中失重的状态,航天员活动并不像在地球上灵活,加上日常的活动和工作任务相对单一,密集的空间在这里倒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神舟十号的机身外壳,采用的是航天级别的铝合金,它有着很高的熔点、机械强度和抗腐蚀能力,这样就能保证飞船在执行任务和返回的时候,不会受太空垃圾碎片、高温等因素影响,保持完好的状态。

为了适应严酷的飞行环境和减轻结构重量,神舟十号飞船的关键部位选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这种由国内大学材料研究所研制的特种纺织增强材料成为首选增强骨架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烧蚀的优异性能,同时减轻了结构重量,显著提高了飞船的性能,同时也能保证航天员在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的温度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不会被外部炽热的高温所伤。

运送火箭及推进器

跟前面几代飞船一样,神舟十号所使用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遥10(CZ-2F Y10)火箭是长征二号F(CZ-2F)系列的改进版,而后者则是在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在“神十”之前,天宫一号空间站和另外9艘神舟飞船,都是以长征二号F系列火箭运载上天的。

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CZ-2F Y10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479.8吨,采用两级半的构形。整体由箭体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统、控制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和附加系统及地面设备系统共10个系统组成。而神舟十号飞船,则藏身在火箭筒内部二级氧化剂箱的顶端。

长征二号F火箭上增加了自动故障检测处理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飞船待发射阶段和上升阶段自动进行故障检测,一旦有问题它会自动报警。假如航天员正在塔架上尚未进舱,他们可以就近跳进塔架上的逃逸布袋,像乘软滑梯一样从上面一直滑到地下室的安全地区;假如航天员已经进舱,这套系统可以指挥火箭顶部的逃逸塔自动点火,把飞船返回舱拽离火箭,安全降落。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长征二号F火箭还取消了其他火箭一旦姿态不稳便自动自毁的功能,改配逃逸系统,一旦出现意外时,它就可以随时启动。逃逸塔在飞船的顶部,塔高8米,从远处看像是火箭上的避雷针。它的任务是在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20秒时间段内,也就是飞行高度在0~40千米时,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它可以拽着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并降落在安全地带,帮助飞船上的航天员脱离险境。

飞船设备

在飞船设备上,神舟十号基本上继承了神舟九号的设计。由于神舟十号是基于神舟九号进化的量产型载人航天器,制造技术方面已逐渐定型,制作工艺上则更加精细化控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以太阳能电池翼为例,当载人飞船飞入太空后,折叠的太阳能电池翼会展开,让飞船从太阳光照中获取能量支持其持续飞行。而在神舟十号上,太阳能电池翼除了铰接处有所改进外,电池基板制作时的用胶量、固化工艺等方面也有着严格的控制,让太阳能电池翼在保持同样的重量下,基板结构的性能更强。

除此之外,“神十”飞船的舱内设备布局也有了一定的优化。例如摄像头的设置,在“神九”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调整,以保证在飞船发射、运行过程中,地面方可以对整船状态进行更好、更全面的监控。

卫生间、睡眠舱等细节设计

在太空飞行的半个月里,睡眠舱、卫生间等便成为了航天员每天生活离不开的场所,这些地方的细节设计将直接影响到航天员生活的舒适程度。另一方面,由于神舟十号上载有女性航天员,如何解决男女共处一室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就成为了相当关键的问题。

睡觉 各有各的“私人睡眠站”

享受太空美妙的夜晚安然入睡,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来说至关重要。在神舟十号的气闸舱上,每个航天员都有一个***的“私人睡眠站”。

这个“睡眠站”类似于地面上的床,它的一面墙体上竖立有一个大抽屉,将抽屉拉开后就是一个大型的“墙体床”,不睡觉时大抽屉就能收回去,保存航天员日常使用的私人用品。此外,“睡眠站”还包括阅读台灯、一个书桌、衣服抽屉以及一个睡袋,航天员在值班空档间需要小睡一会,或者看看书放松一下,都可以在“睡眠站”上解决。而为了照顾女航天员,舱内还加装了帘子,为她们分隔***的睡眠区,腾出属于她们专有的空间。

不过,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其实很难像在地球上平卧着睡,所以他们所用的睡袋都是固定在墙上,避免睡觉时漂浮在空中到处乱碰。形象地说,这样的睡眠方式其实就像附在树上的茧。而且,由船在24小时之内环绕地球多次,日出日落交替频繁,要沿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方式并不现实,要想知道自己睡了多久,还得以地面上的时间为准。

如厕 ***空间中的真空“吸便器”

在飞船上,如果航天员需要如厕,就需要到卫生间解决。卫生间里设有专用的集便器,航天员使用时需要扎好马步,对准集便器的大小便孔,然后借助太空的“真空吸力”将排泄物吸到相应的收集容器――好吧,在太空中如厕并不像地面那样简单,这真的是一门“技术活”。当然,既然有女航天员在舱内,卫生间里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集便器”,并有一扇门将它们分隔开,男女有别嘛。

洗漱 免冲洗清洁用品

由于在太空上没有重力,所以洗脸刷牙对航天员来说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洗脸一般只用湿毛巾往脸上擦几下,防止水乱飘;刷牙、洗发时所用的清洁产品也是特制的,除了成分天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免冲”,尽量避免产生水滴和飞沫――因为水在失重状态下会分散成一粒粒的小水珠,被吸入体内后,轻则被呛得咳嗽几下,一旦进入肺部更有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没有被吸入人体,打在控制区的精密仪器上也不见得是好事。

至于洗澡的问题,“神十”的气闸舱和对接的天宫一号上都没有淋浴间和浴盆,要像在地面上淋浴的话是不可能的,一是安全问题,二是水在太空中本身就是“稀缺资源”。因此,航天员的个人清洁,主要还是以经过消毒的毛巾擦拭为主。而考虑到“神十”上的空间不足,航天员要洗澡擦身的话就要到天宫一号中设置的两个***睡眠区中进行,除了地方较为宽裕,也可以保护航天员的隐私。

解密神舟十号任务

此次神舟十号飞船的任务主要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和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神舟飞船进入应用性飞行阶段

应用性飞行是相对以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试验性飞行而言的,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飞行任务目的不同。截至目前,我国开展的历次飞行任务主要是以考核和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比如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交会对接功能。而本次任务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要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往返运输服务。二是飞行产品状态的不同。飞船和火箭经过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行任务的考核和验证,应该说现在功能更加完善、完备,性能更加稳定,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开始进入应用飞行阶段。

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还安排天宫一号地板更换、密封圈更换等在轨维修操作。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地面科研人员的支持下,按照工作计划,互相配合、密切协作,拆除天宫一号原来铺设的软质地面材料,更换上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软质地面材料更换为硬质地板,更加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可以为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创造更加方便、舒适的条件,同时也为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在轨维修航天器积累经验。

飞船绕飞为空间站做准备

飞船入轨后,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本次任务中开展飞船绕飞试验,即神十飞船对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是为空间站建造做准备。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计划,空间站将包括3个舱段: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2个实验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前端设两个对接口,接纳载人太空船对接和停靠;后端设后向对接口,用于货运飞船停靠补给。飞船绕飞以及在绕飞基础上的交会对接将为空间站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绕飞需要飞行器多次变轨,这比之前进行的交会对接更有难度。

太空授课考验中国“天链”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首次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太空授课活动。授课内容主要是使中小学生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同时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

这些天地间的互动授课,也是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自2012年建成之后的重要科普应用。中继卫星又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测得的数据实时下传。

2012年7月25日,“天链一号03星”成功发射升空,实现“天链一号”卫星的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已正式建成。经过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天链一号03星”与2008年发射的01星、2011年发射的02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建成比较完备的中继卫星系统。“天链一号”组网运行以来,先后参加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的交会对接任务并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太空授课是对中国的中继卫星实时传输能力进行的又一次考验和展示。

开启新的征程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成功,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在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问题。

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意味着中国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目标,转入以发射空间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预计未来两年,我国将先后发射天宫二号和货运飞船,位于海南的第四个发射场也将崭新启用,担纲重任。

聂海胜:再a度飞天的英雄航天员

2005年那个秋季,41岁的聂海胜在神六飞行中度过了115个小时。8年后,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将再次以指令长的身份率领神十乘组飞向太空。

执飞神十,聂海胜将成为我国飞向太空的最年长航天员。进入中国航天员大队15年以来,他的各项训练和体育锻炼从未间断。面对每一次新的任务,他的选择一如既往:学习理论知识、苦练操作技能、参加乘组选拔。他入选了自神舟五号以来每一次任务的飞行梯队。2005年第一次飞天以来的8年间,当他的普通同龄人经历着正常的生理衰退时,聂海胜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骨骼代谢变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普通人无法相比的。这是一项属于聂海胜的中国纪录。这是一个职业航天员时刻准备出征的状态。

2013年4月,聂海胜以优秀的成绩入选神十飞行乘组。在担任指令长的同时,他还承担手控交会对接的操作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这两项艰巨任务首次由同一人承担。

两次飞行后,聂海胜成为中国飞得最远、在太空生活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他希望这个记录很快被打破:在未来空间站时代,中长期飞行将成为常态。他更希望这个纪录由自己打破,他说:“只要我身体条件允许,只要任务需要,我希望自己还能飞进中国的空间站。”

张晓光:

历尽艰辛追梦人

2013年4月,47岁的张晓光以优秀成绩入选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他的飞天路,走了整整15年。他是1998年选出的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前,张晓光已是空***某飞行大队中队长、一级飞行员。像他的许多航天员战友一样,选择就意味着舍弃,意味着风险与挑战,意味着漫长的等待。一次次参加选拔,一次次抱憾落选,一次次为战友祝福、壮行,一次次把自己关进办公室默默独坐……张晓光流过泪,擦干眼泪又进了训练场。

神十飞行中,张晓光的主要任务是辅助指令长实施手控交会对接,确保指令发送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而作为交会对接的备份航天员,他在地面进行的模拟训练已经超过2 000次。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张晓光还会用摄像机和日记本记录下飞行故事,返回后他要讲给家人、朋友,讲给仍然怀揣飞天梦想等待的战友们听。

王亚平:

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3

太空新旅。天空课堂

6月20日,神舟十号再续飞天传奇,将课堂从讲台延伸至太空。在短暂的40分钟里,三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里分别演示了空中旋转打坐、太空称重、神奇单摆、旋转陀螺、魔幻水球这五项神奇的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让神秘而遥远的宇宙第一次被拉近到普通中国人面前。

此次太空授课,有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地面课堂活动,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了太空授课活动实况。北京的汇文中学是这次参与地面课堂互动的学校代表之一,该校的一名高一学生表示,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水球实验,这让他对水的表面张力有了直观的了解。香港第一个开设航天科技课的邓肇坚维多利亚宫立中学的李裕威老师表示,这种在太空授课的特别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互动,学生亦会感到距离拉近,学习热情将更高涨。

这场特殊的太空授课也使得中国的“太空长征”再次成为焦点。美联社称,这是中国使***方支持的太空计划走进普通百姓生活的大胆尝试。美国宇航局顾问委员会成员约翰·劳格斯顿20日接受采访时称,“航天知识的普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水平。”

世界目前只有美国开展过此类活动。早在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2007年,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的使命,随“奋进号”飞上太空,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

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将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还会从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发展。

科普创新放飞梦想

科学是一个求知、求真的过程,而求知求真需要动力。很多大科学家都是从小对科学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后,才一生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宇航员在太空演示的单摆实验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事情,会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很多“为什么”,进而吸引他们去探究神奇的太空现象背后的本质。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4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或能实现或不能实现的梦想,人人都会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感到生活有了目标,有了追求,而向着梦想前进。

我现在是一名少先队员,我也有我的梦想。小时候我想当舞蹈家,音乐家,科学家,但在2013年6月11日,我在电视上看到我国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我的梦想又想长大成为一名宇航员。当看到神舟十号发射的那一瞬间,那是多么神圣的一刻,飞船的成功发射让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随后我了解到,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生活学习15天,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开展多项医学实验、技术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她将在太空中全国中小学展示失重环境奇特的物理现象,真是太神奇了。通过初步的了解,我觉得我们国家的航天科技如此先进,离不开航天人们辛苦的劳作,因为有了他们的刻苦专研,才使我国的航天事业步步高升。

当看到王亚平作为这次执行这次飞船发射的一名女航天员时,作为女生,我非常想长大以后也成为一名航天员,到那时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所以我想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空闲时多看一些书籍,多了解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为我的航天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神舟20号里其中的一位航天员就是我。我会为了我的这个梦想努力,早日实现我的航天梦。

有梦想才会有动力,让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吧!

六年级:杨文欣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5

天上的星星眨呀眨,并不回答我的话。我情不自禁地掰开手指,一颗颗地数起星星来。可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怎么也数不过来。小伙伴们看见我在数星星,有时也加入到“数星星”的行列。记得一个小女孩在数星星的时候,还不停地问:那颗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吗?那里有织女吗?

没有人能够回答。它们是藏在儿时心里的不解之谜。可是那些美丽的星星,星空呈现的浩瀚无边、美妙神秘,却永久地刻在我的心里,向我昭示着未知世界的奇异和美丽。望着星空,我小小的心里也萌生出朦胧的愿望:我要走出大山,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我要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美景……

后来,我当上了飞行员;经过刻苦努力,经过层层选拔,我光荣地成了一名航天员。我成了航天员了!我要飞入太空了!那一年,是1998年。

可梦想距离现实,就像天空那样遥远。当我真正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真正飞入太空,已经是15年后了―为了我的“飞天梦”,我持之以恒地努力了15年!

在漫长的15年中,我经受过很多困难和挫折,可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飞天梦”,每一天都在为飞天做准备,都在经受刻苦的训练,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提高自己,期望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过去的人们常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我用地上15年的努力,换来了天上15天的飞行!

那是2013年6月11日,我和两名航天员―聂海胜和王亚平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执行与“天宫一号”对接任务,并共同在“天宫一号”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

当我飞入太空,当我从太空中遥望着那颗蓝色的生命星球―我们可爱的地球家园,我看到了祖国壮阔的山川河流―它比想象中还要美丽一百倍,一千倍,我觉得自己

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还有什么幸福,比得上代表祖国出征太空的幸福?

还有什么幸福,比得上梦想绽放那一刻的幸福?

梦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6

2013年6月26日8时许,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落地。随后,聂海胜、王亚平、张晓光依次出舱。经过15天的太空飞行,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王亚平,状态良好、神情自若、光彩照人。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航天员,是继刘洋之后第二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也是第一位飞向太空的“80后”。

梦想因时而变

1980年1月27日,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离城十公里处的张格庄村。她从小体育就非常好,时常梦想长达以后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王***霞就是她最崇拜的偶像之一。为此,她努力锻炼,后来考上了烟台市第23中,成为学校运动队的一份子。

1994年9月,王亚平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福山一中(山东省重点高中)。这时,她的心里特别清楚,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不上体校、不进专业队,就不可能吃上体育这碗饭。于是,她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做了调整,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之后,王亚平把努力的重点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与高考无关的活动,她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操场上,少见了她奔跑的英姿;***书馆、阅览室里,却多了她苦读的背影。

1996年9月,新学年开学不久,就在高三这个节骨眼上,中国空***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的工作全面启动,王亚平班里的姐妹们个个踊跃报名。令师生们惊诧的是,平常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王亚平这次却没有递交申请书。班主任赵家海有些坐不住了,找她谈心。面对老师的提问,王亚平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怕为此分心,耽误了功课、影响到高考,岂不是鸡飞蛋打?

赵老师觉得她的这些顾虑不无道理,但出于老师的责任感,他还是好言相劝:“亚平啊,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机会很难得,你怎么就轻易放弃呢?退一万步说,即使选不上飞行员,你不花父母一分钱,免费做一次全面体检,不也挺好吗?”

王亚平想了想,紧咬嘴唇点点头。

由于王亚平生性好强,不愿临阵做逃兵。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参加各级体检、选拔。同时,她起早贪黑,连吃饭时面前都要摊开一本书,想方设法把耽误的学习补回来。

命运真的眷顾这个肯吃苦的乡村女孩。1997年8月,王亚平顺利通过了体检关、***治审查关和高考关,成为空***长春飞行学院(今名为空***航空大学)的一名女学员。

教师梦破灭了,王亚平仰望蓝天白云,又做起了浪漫的飞天梦……

在空校中蜕变

一跨进长春飞行学院的门槛,王亚平等女学员们就迎头遭遇了“下马威”。新生队干部板着脸宣布:按照《内务条令》要求,女学员必须剪去长发留短发。

然而,这仅仅是紧张的***旅生活的一个“见面礼”,更加严格、艰苦的磨炼,正一波接一波排队等着她们。

首先是预科阶段,通过***治教育、队列训练和体育运动,培养女学员的***人气质,帮助她们清除身上的“骄”、“娇”二气,实现由民到***的大转变。3个月的训练结业,经过身体复查和阶段小结,王亚平有几个姐妹被淘汰出局。

接着,是文化基础学习。一年半的时间里,学校开设了30多门课程。结业时,又有几个女学员被淘汰出局。空***航空大学至今还保存着王亚平的成绩单,包括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大学英语等在内的16门功课,各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平均成绩为88.5分。

1999年4月,王亚平与29名同学一起,转入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开始学习飞行。由于是运动员出身,又加上她胆大心细爱琢磨,最终,王亚平以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书,被授予***事学学士学位、副连级***衔,分配到空***运输机部队驻武汉某团,成为运输机飞行员,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

“二选一”的较量中败北

第一次选拔女性预备航天员的工作拉开了帷幕时,王亚平与14名飞行学院的同学,进入候选之列。

从现役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是世界惯例。相对行员的选拔,般天员的选拔标准更高、更严、更苛刻。这次择优选拔要从15名中先选中3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考核,还要刷掉一名,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王亚平,已今非昔比。她的飞行之路走得很顺,她飞过4个机种,安全飞行达1600小时,被评为空***二级飞行员,并被提拔为飞行大队副大队长。

经过半年的精挑细选,2010年3月,王亚平、刘洋等3人金榜题名。实际上,王亚平与刘洋还是一个飞行团的。之后,她俩一起前往北京,到航天员大队报到,并摘下飞行徽标,换上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成为女预备航天员。

3名女预备航天员是同学、同事,又是“同航”。平时,大家亲如手足,但在训练时,却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因为谁都心知肚明,3个人只能有两个人“晋级”。不久,“三选二”揭晓。当听到自己的名字,刘洋和王亚平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可是,当她俩发现还有一个姐妹仍旧标准地坐在座位上,低头不语时,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向她张开双臂,3个姐妹紧紧地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到了2012年6月,同样残酷的情形,落在了王亚平的身上。当时,“神九”已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乘组3名航天员中有一位是女航天员。当选的女航天员,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嫦娥”、世界第57位女航天员,这一荣耀将无法估量。

刘洋和王亚平都是候选人,“二选一”,没商量。面对千载难逢的机会,两个“同航”谁都愿意当第一,不想做第二。但是,在巨大的考验面前,刘洋和王亚平早已超越了对个人得失的考虑,而是从国家利益的高度,精心准备,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在“神九”出征的最后时刻,幸运的天平向刘洋倾斜。接到命令后,王亚平心静如水,她坦诚地对刘洋说:“刘姐,祝贺你!我希望你能带着我们俩的梦想一起飞,我会在地面支持你,为你祈福。”

关键时刻,王亚平自然流露的大局意识,更加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敬重。

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2013年6月3日,“神十”与运载火箭的组合体如期竖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架上,蓄势待发。这次发射,仍旧像“神九”一样,飞行乘组航天员还是二男一女。与“神九”不同的是,女航天员这次没有备份,王亚平是唯一的候选人。

发射前夕,王亚平实话实说:“航天员的生活是浪漫的,也是单调的,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我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不停地训练、考核、再训练、再考核,每天过得很紧张,也很充实。3年多来,我没有陪丈夫逛过一次街,也没有带孩子进过一次公园。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付出值!因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最大的梦想。”

“神十”发射成功,在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15天,并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组合体内工作生活12天,进行多项科学实验。作为乘组一员,王亚平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也是意外的惊喜: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一次太空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圆一回自己的教师梦,而且是站在世界“最高讲台”上讲课。

6月20日上午10时许,太空授课正式开始。在指令长聂海胜、太空兼职摄像师张晓光的积极配合下,王亚平举止从容,侃侃而谈:“同学们都知道,失重是太空环境中最独特的现象……在太空环境中,我们个个都像身轻如燕的武林高手。那么,失重了,我们的身体质量是不是也没有了?要是能测量一下就好了……”

讲完太空质量测量,王亚平又依次完成了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娓娓道出这些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与地面课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学生代表进行教学互动,亲切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堂太空课,整整上了40分钟,无论是教授内容的难度,还是授课时间,都超过了美国女宇航员芭芭拉・摩根在2007年那次太空授课。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7

随着我国科技日益发达,许多曾经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已经变成现实。

神十飞行中进行的太空授课将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开展双向互动交流。我们看到神奇的表面张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制造出奇妙的现象,真让人耳目一新。王亚平讲了个笑话:“如果诗仙李白住在天宫里生活,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诗了。

小球会做圆周运动,而不是我们地面上看到的钟摆一样的摆动;小陀螺会翻着跟斗前行,而当它自身旋转不停时,它又会定向的转,跟头自然停止翻滚,地球就是这样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状态,太空像个大大的荷叶,可以接住露珠。失重的实验,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见着变化,那种奇妙感便更加直观。太空照片看见了,太空对话实现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见,天地间太空讲课交流竟然也实现了!惊叹!神十飞天,太空对接,美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太空科学知识,她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云层,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也不禁为之震撼。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此次,王亚平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杰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王亚平的太空授课,王亚平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神舟十号的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初二:邹澜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8

一?p利用辉煌的中国古文明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文化、技术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如在学习光现象时,就介绍《墨经》早在二千四百年前就较详细记述了光学现象,讲述了本影和半影,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讲述了反射现象,介绍了平面镜、凹面镜与凸面镜成像规律等等,在世界光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讲授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早在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鬼谷子》《淮南子》等书均有“磁石召铁”的记载。在讲地磁场时,强调北宋科学家沈括于1806年编著的《梦溪笔谈》中详细讲述了人工制造指南针的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的,只是从清朝晚期,在清***府对内的腐败无能的统治,对外卑躬屈膝的情况下,才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以至于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国人民深受一百年多的屈辱和灾难。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p回顾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许多高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在教探索宇宙一节,通过介绍我国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艘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神舟六号”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又发射升空,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翟志刚成功完成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它们标志着我国在短时间内航天科技发展迅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标明我国完全具有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平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讲授磁场时,介绍我国是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客车技术的国家。在讲述铀裂变时,向学生讲述我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发现了铀的三***和四***发生得较少的现象。在讲超导体时,介绍我国科学家陈立泉、赵忠贤,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终于使我国在超导体竞赛中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讲述中国科学家热爱祖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心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9

举世瞩目的中国“太空第一课”

全国有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统一集中到电视面前,期待着这堂“神奇”的太空物理课。

九点刚过,航天员王亚平就出现在屏幕前,只见她轻点脚尖,缓缓“飘”到讲台。在失重环境下,这位主讲精心梳理的马尾辫变成了蓬松的“毽子”,呈现出几分“笑果”。

在45分钟时间里,王亚平和她的助手们做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四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你知道如何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测量体重吗?王亚平第一个实验就演示给观众,她把助手聂海胜固定在测量质量的“质量测量仪”一端,然后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LED屏显示出聂海胜的质量:74公斤。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是一个在一切惯性空间内普遍适用的基本物理定律,不因物体的引力环境、运动速度而改变,因此在太空和地面都是成立的。

四个失重条件下的物理实验,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大开眼界,原来在课堂上老师只能讲解失重的原理,不能见到实际演示,而今天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

“这种演示方法,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说。

太空中的“趣味”课程表

目前除了美国的芭芭拉·摩根和我国的王亚平通过天地连线在太空授课外,其实国际空间站也制作了很多关于太空生活和实验的视频课件。目前,全球已有近320万学生从空间站***并分享这些课件。此外,在美国有近百万学生亲自参加或通过“提问”方式参与了空间站的实验。

记者打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nasa.gov),发现在LOGO下方就有四个明显的“标签”,分别提示面向“公众”、“教育者”、“学生”和“媒体”,四个部分的内容各有侧重。

再进入面向学生的部分,又会看到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内容。人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浏览这些来自太空,或者介绍太空知识的内容,也可以从网站上直接***这些视频。

据焦维新介绍,这些视频内容主要还是体现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特征。比如宇航员如何穿衣、吃饭、刷牙等太空生活细节,还有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跳绳、飞檐走壁等。

记者在互联网上也搜索到了“太空能不能掉眼泪”、“太空如何洗脸”、“太空中怎么玩悠悠球”等精彩视频。这些出自国际空间站的视频,用生动、独特的演示方式,激发着人们探索太空的热情。但是除了各种各样的“物理课”,太空课程表里还有没有其他课程呢?

“除了物理课,在太空我们还可以上生物课。在失重条件下观察动植物生长发育和生存变化。”焦维新说。

在国际空间站实验架的孵卵器中,就有专为学生进行生物课学习的小培育室,他们可将小植物和动物放到里面,观察它们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生长和发育。国际空间站还曾专门为中学生开设生物课,研究一种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小蠕虫。小蠕虫分成地面对照组和太空实验组两组,学生们会仔细观察、记录蠕虫的生长过程和繁殖后代的情况。

为了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美国还曾开展“中学生地球常识”的教育计划。航天员会帮他们将一台数码相机带到太空,安装在国际空间站舱内的玻璃窗上。通过网络,学生操纵安装在空间站上的这台特制数码相机,在太空中选取最佳视角拍摄美丽的地球表面,再通过网络传到地面。学生们不仅看到了自己拍摄的地球上的海洋、山脉,而且还有机会从太空拍摄地球污染的情况,从而对环境保护拥有更清晰的认识。

向青少年播种中国“科学梦”

焦维新说,太空实验可以设计很多内容,我们需要更大的空间实验室,更好的平台。等我们的空间站建成了,所进行的科学实验范围更广泛了,我们肯定还会选择一些适合青少年的学习方式。

比如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极光,只是一个局部的情况,而在飞船或空间站上看到的肯定会是另一番景象;而观察地球也是一样,有时有云飘过,有时无云,而且在夜晚也将看到一片片的灯火,将这些只能从太空中看到的景象拍摄下来,一定可以制作出很好的视频课程。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篇10

太空授课,形象生动,富有科学新意,比如水球试验,水在太空中凝聚成一个玲珑剔透的水球,就像一个凸透镜,还能看到其中的倒影。拴在支架上的小球,给它一个小小的初动力,小球就能围绕支架做圆周运动。小小的实验,就像是一个“科技魔方”,让我们认识到浩瀚宇宙的微妙和神奇所在,认识到发现科学、驾驭科学的规律之美、探索之美。“太空授课”不仅是一次“视觉大宴”,更让观者的科普意识、科技想象力、科学创造力,得到张扬。

现场互动中,有的孩子的想象力已经“飞”起来了,提出了“有没有遇到UFO”的好问题。只要我们能为孩子搭建充满奇妙趣味的科学空间和实验,激活孩子的创造和科学激情,更多孩子就更愿意陶醉在这种科技探索中,科学素养就能得到不断提高。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科技来推动,而科技的最终推动者,更在于科技人才。让青少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度思考问题,规划人生,成为科技英才,成为“中国梦”、“科技梦”的坚实推动者。

还是会想到当下的科普倦怠,尽管我们都知道应该激活孩子的探索激情,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科学素养不是应考范围,很多家长和学生根本不在乎,学生对现代科学进程和科研方法知之甚少,科技素养非常匮乏,针对中小学科学教师编写的《科学教育教师指导书》,还不得不从“什么是科学”谈起。20世纪60-80年代,孩子们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可如今青少年都想当公务员、企业家,愿意当科学家的变少了。两院院士师昌绪说:“如果年轻一代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只想着当官当企业家赚钱,我想中国不可能强盛。”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远低于欧洲各国、美、日、加拿大等国家。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中国这种态势,不仅是一种素质缺憾,对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抑制。

因为缺乏对科技的迷恋和膜拜,孩子就容易被伪科学和迷信所腐蚀,“许多学生的想象缺乏科技知识支持,所以就变成了胡思乱想。”许多中小学校周边的文教商店和书店里关于星相占卜之类的书热销。这些都应该得到纠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10篇

学习

国庆板报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板报设计10篇,内容包括国庆板报大全文字,国庆板报及设计理念。1、文字的字数一定要事先计算好,学习一些可有可无的学习删去,以达到文字能够完整且美观地"放"到设计版块内。2、标题最好单列出来,且不一定放在段首,可置于段中

学习

端午的诗句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端午诗句100首,端午的诗句佳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

学习

个人申报材料模板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申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自己写申报材料范文,个人申报材料设计模板。为了完美地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教学中,王青梅老师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总结工作的成败得失,同时积极向同事请教,借鉴别人的可

学习

成全善良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成全善良10篇,内容包括成全善良的文案,成全的善良。那位奶奶突然笑了:过,过,丫头谢谢你噢,不用搀我,我扶着你的肩头更得劲。呵呵,就这样我和老奶奶开始过马路。平时我过马路都是飞过去的,老奶奶腿脚不灵便所以当我们走到马路中间

学习

保护动物的标语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保护动物的标语10篇,内容包括保护动物的标语10条以上,小学生保护动物的标语。3、若不具备条件,切勿饲养动物。4、不***,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动物。动物也有尊严。5、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6、提高环境意识,

学习

环境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作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作文,环境优秀作文精选15篇。Ifeveryonemakescontributiontoprotectingtheenvironment,theworldwillbeemuchmorebeautiful。Inaword,ifeveryonepa

学习

远程研修工作总结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远程研修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远程研修工作总结,远程培训研修总结通用六篇。1、抓研修前准备工作。为确保所有研修学员顺利进入研修状态,我校组织开好管理人员会、指导教师会、参训教师动员会,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网管人员在假期内

学习

就餐协议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就餐协议10篇,内容包括就餐协议书范文,就餐协议。为规范单位餐厨垃圾清运管理,根据《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以及市、区***府有关餐厨垃圾处理工作要求,甲方安排餐厨垃圾清运服务,乙方配合甲方清理餐厨垃圾。甲

学习

监理毕业设计总结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监理毕业设计总结,内容包括监理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监理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及答案。一、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通过对浙江省18所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部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调研,基本情况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现

学习

想哭却哭不出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想哭却哭不出来10篇,内容包括你想哭但是哭不出来,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故事。4、难受,做梦,想哭。寻思做个害怕的梦,看个电视开心放松一下,还看着个丢孩子的电视剧,唉……这520过稀碎。5、有时候,心里特难受,可是怎么都哭不出来,直到某

学习

学生会学习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学习计划,内容包括学生会学习计划怎么写,学生会的学习工作计划。2要求各班信息员在每周日的晚上及时把本班的考勤状况递交到系办公室,易使学习部同学及时汇总.统计出来,并配合体育部同学做好晨操汇总,同时将考勤情况存入

学习

描写树的成语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树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描写树的成语或词语越多越好,形容树高大的成语。3、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4、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学习

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五年级上册交流平台教学反思。在处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时,王老师抓住了两个点,一条线。两个点是“母亲”的一段话与“我”“摇桂花”快乐的一段话,一条线是“我怀念童年

学习

保安公司年度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保安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保安部门年度工作计划7篇,保安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表。一、XX工作回顾。XX年我负责管理3个点的安保工作。定期对护卫点区域进行安全大检查,有漏洞的及时汇报客户领导,定期组织队员训练学习***事消

学习

遨游太空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遨游太空10篇,内容包括遨游太空的作品简介,遨游太空文字简介。接着,我们又遨游了水星,火星,金星……在返途过程中,我心里想:“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次旅行,它一定能对我们今后建设地球,建设美丽的家园有很大的帮助!”市九小三(2)班

学习

飞向太空的航程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飞向太空的航程10篇,内容包括飞向太空的航程重要内容,飞向太空的航程详细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能力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关注中国航天,感受到航天人员的

学习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10篇,内容包括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内容简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全过程。自主相对测量技术决定交会对接成败自主相对测量技术是决定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关键之一。其相关设备需满足精度高、作用距离

学习

太空之旅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太空之旅10篇,内容包括太空之旅之后的感想,太空之旅十个小时左右。空中的东西还有呢!你相信吗?他们的房子是建在空中的,这时候,你一定会问,那它不会倒下去吗?一阵大风来,它不会被大风倒到吗?这种房子是用高科技产品结成的,不易倒塌。

学习

太空课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太空课10篇,内容包括太空课全程,太空课堂内容整理。要上一堂太空生物课可不像地面生物课那样简单,地面生物课的主角是生物老师,他们按照教学提纲的内容备课,最多准备一些课堂演示教具和学生实验用具就行了,接受教育的也只是他们

学习

太空生活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太空生活10篇,内容包括说说太空生活哪些趣事,太空生活趣事多大概内容。洗脸的方法则是用一块浸泡着护肤液的湿毛巾来擦脸,或者用浸过润肤液的纸巾来“洗脸”。梳头是用一块纸巾铺在特制的电动梳头器上,用以梳理头发。经过梳理

学习

授课情况总结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授课情况总结10篇,内容包括授课情况分析及感悟,授课情况总结100字。《电工学》课程是任职教育培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关于电路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电路实践基本技能的课程,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学习

王亚平: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爱情生活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王亚平: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爱情生活,内容包括首位太空授课教师王亚平,太空教师王亚平的父母。严守“禁爱令”,和刘洋一起领的结婚证“80后”的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村,这里是一个到处长满樱桃的缤纷世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