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鲁迅10篇

呐喊鲁迅篇1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手康大叔,因为小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是无法成功的。

呐喊鲁迅篇2

【关键词】 《呐喊》;《彷徨》;人物;性格;共性

在小说艺术的国度中最引人注目的莫^于人物,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促使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朽的小说作品都以典型人物形象――如哈姆雷特,被后世称道。然而与鲜明性格形象相较,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近年来也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艺术的发展动力是永无止尽的离经叛道而非一如既往,这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进入20世纪对于小说除了人物能不能写些其他东西?写人物能不能写些无性格人物?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现代小说奠基者鲁迅就是一位杰出的创新者、反叛者,他的《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描写对传统人物塑造构成了重大的突破。

鲁迅小说强大的生命,得力于他卓越的典型创造!小说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机勃勃真实的艺术典型为基柱的。[1]作为艺术巨匠鲁迅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典型论:人物形象是“拼凑起来的角色”,这正是鲁迅创造艺术典型的经验之谈。出色的艺术典型无疑是一种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巨大发现,而鲁迅出色的艺术典型正在于高度概括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鲁迅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经过长期沉观默察,杂取种种人的形象烂熟于心,然后“拼凑”而成的具有高度独创性和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的“拼凑”正是鲁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和充沛的艺术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正是由于鲁迅“杂取种种人”的特征来塑造自己的小说人物,所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不是单纯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所能概括的。因此,鲁迅小说的许多人物都能引起人们的“再度思考”,也能经得起人们的“再度思考”,保持着永久的艺术魅力![2]然而,塑造人物形象并不是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他的小说是要“画”出国人的灵魂,塑造典型形象,因此可以让我们对国人的灵魂有深入的了解。但既然“画”出国人的灵魂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目的,因此,我们关注鲁迅的小说、关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其典型形象塑造方面,还应该看到鲁迅的小说在无性格人物描写方面对揭示国民灵魂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一、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的人物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均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在写作《呐喊》的时期(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鲁迅着重于民众觉悟问题的探讨。在写作《彷徨》时期(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则偏重于知识分子发展道路的探索。从热情的“呐喊”到苦闷的“彷徨”均着眼于病态的封建社会,自然人物和病态封建社会密不可分。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又生存着哪些人物呢?[3]

大体可分为以下七类人物:

第一类人物:压迫者。《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祝福》里的鲁四老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他们代表着旧时代与旧文化。第二类人物:《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者的形象。第三类人物:《伤逝》里的涓生,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第四类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药》里的华老栓,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人物形象。第五类人物:《肥皂》里的四铭,《孔乙己》里的孔乙己,旧知识分子形象。第六类人物:《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闰土,《社戏》里的“六一公公”和“双喜”、“阿发”等,善良人。第七类人物:《药》里的“驼背五少爷”,《阿Q正传》里的“未庄的闲人们”,《长明灯》里的“方头”,帮闲。进行整合之后又可以将以上人物分为五大类,即反封建的觉醒知识分子;封建社会权力中心的封建地主;封建社会的卫道士;被封建社会摧残的劳动者和下层知识分子;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盲目维护和传播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广大民众。如果用性格塑造理论衡量,那么上述人物在《呐喊》、《彷徨》中均有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

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但写出了上述人物的痛苦思索,觉醒反抗和受社会的种种迫害与非议的特征,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的鲜活个性:魏连殳的内向阴鸷、锋芒毕露过于刚直,恃才自傲决绝果断;涓生的热情内向,有锋芒但不够刚直,有理想又比较软弱,多思虑而又优柔寡断。所以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在塑造这些知识分子是共性和个性的高度统一,他们是鲁迅笔下,人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典型形象。

二、鲁迅《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

所谓的无性格人物是和上述典型性格人物相较而言的。典型形象性格丰满,无性格人物则性格单薄,更可以说在作品中根本没有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表情描写,行动描写。他们出现大部分没有眼睛,没有嘴巴,没有形体,没有衣着,有的只是一些声音,一些语言。语言是他们唯一成为“人物”的依据。而他们的出现方式也与众不同,我们看到其他的几类人物和典型形象都是以个体出现,而这些无性格人物则是以群体的面目出现的。例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笑着他,有的叫到,“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鲁迅曾经说过:“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5]他根本没有写人物的模样,完全用对话用语言来刻画人物。

我们不难看出在《呐喊》与《彷徨》中无性格人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动作行为盲目。他们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活动载体。在小说中这类人物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作为舆论的工具而存在,他们对社会的最大危害也只是制造舆论。这些像苍蝇一样的无性格人物,他们无处不在。他们让人心烦却又挥之不去。如《祝福》中的卫老婆子、柳妈;《明天》中的红鼻子老拱、《药》中的康大叔;《长明灯》中的阔亭、三角脸、方头;华老栓茶馆里聚集的“茶客”、咸亨酒店的酒客以及社会上众多的“花白胡子的人”、“驼背五少爷”、“胖孩子”等等。他们是鲁迅笔下的无性格人物,把他们归入无性格人物中也是合理的,也更容易让人们理解什么是无性格的人物。

三、无性格人物描写的意义与作用

无性格人物虽然说是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的传播者,但他们和封建知识分子、封建地主、卫道士有着本质的区别。每个人物的塑造都离不开它塑造的初衷和塑造他们的目的。封建知识分子、封建地主、卫道士他们每个个体都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他们自觉的传播和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伦道德,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是通过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来实现的。所以对此类人物的性格塑造就能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从而产生强烈的真实感。无性格人物的行动是盲目无思想的,只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一种非自主的条件反射,他们的个性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把他们的共性描写表达出来就好了,这样也足以揭示这类人物对社会的危害,如果对他们一个个进行个性描写不仅是个复杂又庞大的工程,何况也是画蛇添足的表现。正因为鲁迅先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类的人的精神实质,所以在《呐喊》、《彷徨》中才突出地描写了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和盲目行动的这一共性,突出他们的共性特征。只用他们的语言来揭示他们在生活中的无聊、卑下、愚蠢。作为劳动人民他们的品质中自然也就少不了贫苦大众的基本品质――质朴、勤劳、懦弱等。但对这些进行描写似乎对作品没有什么帮忙,也没什么用处,所以在《呐喊》、《彷徨》中自然也就看不到了,鲁迅先生将这些进行了合理的剥离。

小说的人物备受关注,这只是一个假象,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小说的内涵。而小说家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表达自己小说的意蕴,所以人物只是小说意蕴的载体。在此情况下,小说中的人物如同一个挂衣架,有助于小说家十分方便地将各种事件“挂”上去。[6]

鲁迅也用他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封建地主形象进行塑造时就没有从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阶层的经济入手,而是紧紧围绕着封建地主对被统治者的精神摧残而展开。这些不也更加说明了小说人物是小说意蕴的载体,什么样的意蕴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物去负载!

既然人物有这样的作用,那么不同的人物自然也就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意蕴也就要不同角色来承。那么人物也就不一定个个必须都是充分性格化的人物。就像我们常说的一部作品有主角也必然有配角。主角可以说是艺术家笔下的性格突出丰富的圆,也就是典型形象,配角可以说是艺术家笔下的性格单调无特色的扁,也就是无性格人物。所谓的圆就是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扁就是没有个性而又突出让人看到其共性。

一部艺术作品不仅仅需要主角,配角也同等重要。大千世界里不光只有英雄还有无数平凡。但没有配角的铺垫又何来主角。如果说小说中的主角有写实价值,那么配角就有写意的价值,二者用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才能共同承担作品的深层内涵。

由此来看,这些在《呐喊》、《彷徨》出现的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作为群体出现时就具有了“性格”而且强大到不可忽视,具有不可毁灭的强大意志!而这一群人的鲜明性格更可以让你终身难以忘记。

同时鲁迅的《呐喊》、《彷徨》也让人们看到了无性格人物在这两部作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艺术价值。

四、结语

无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还是无性格人物的描写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一部成功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易激发对现实生活的联想。无性格人物的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他们作为群体出现时的强大力量。其中的道理就如同:单个的蝗虫是无性格的,但单个的蝗虫聚集为群体之后就形成了可怕的性格。相信只要你见过蝗群,蝗群性格的鲜明突出就会使你终身难以忘怀。[8]

【参考文献】

[1] 丁景唐.学习鲁迅作品的札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7.

[2] 王景山.鲁迅五书心读丛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0.

[3] 见柏生.罗曼・罗兰评鲁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79.

[4] 吴中杰.鲁迅的艺术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4.

[5]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0.

[6] 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141-143.

[7]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2.

[8] 杨勇.论《呐喊》《彷徨》的无性格人物描写[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0.62.

呐喊鲁迅篇3

《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来源:文章屋网 )

呐喊鲁迅篇4

借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有两大好处。一是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照顾了学生的听课思路,能让学生迅速抓住新课的主旨。在《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所收录的17个教学实录中,有两篇课文的导入很有特色。

一是《孔乙己》。书中收录的这是课堂教学实录是1997年10月李老师在四川省广汉中学的。在李老师上课前,有一位老师讲的是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由于李老师提前了几分钟去准备,因此他听到了这堂课的尾声。看到那个老师讲得慷慨激昂,李老师马上就找到了自己要上的《孔乙己》一课的切入点。

在简单交代了自己的上课特点并板书了课题后,李老师转身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这篇文章和鲁迅的《孔乙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演说》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为《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乙己》,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这样导入,学生们虽不知道鲁迅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为《呐喊》是为了唤醒麻木的、沉睡的国民,但他们已知道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说》的主旨。既然李老师已点明闻一多的“呐喊”是鲁迅“呐喊”的延续,学生们就知道两篇文章的主旨有相近之处。如此一来,学生们理解《孔乙己》一文时也就了明确的方向,不会胡乱猜测了。

二是《套中人》。在上《套中人》一课前,李老师讲的是《祝福》。所以李老师一开始上课,便对学生说:“我们昨天学习了《祝福》,读到了鲁迅对专制社会的控诉。这里的专制不是用刀子杀人,而是用礼教杀人,甚至让人自己杀自己。真正高明的专制统治者不是明目张胆地抓人杀人,最高明的是麻醉你的灵魂,让你真心诚意地觉得自己有罪,祥林嫂就是这样,她不但被周围的人杀了,她自己也在精神上把自己给杀了。因此,最厉害最可怕的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灵魂的控制。像这样的情况古今中外都有,今天我们要学的《装在套中的人》也反映的是这种情况。”

呐喊鲁迅篇5

A、铺陈B、排比C、对偶D、散句

2、鲁迅接受进化论思想的时间是(A)

A、南京求学时期B、日本求学时期C、辛亥***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3、《灯下漫笔》一文的写作时间是(C)

A、1918 B、1919 C、1925 D、1930

4、《灯下漫笔》中所指的“第三样时代”是(C)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D、社会主义新时代

5、“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一句的修辞手法是(B)

A、拟人B、排比C、象征D、反复

6、试指出下面哪一组是鲁迅的小说集(B)

A、《呐喊》《彷徨》《野草》B、《故事新编》《呐喊》《彷徨》

C、《呐喊》《彷徨》《朝花夕拾》D、《呐喊》《野草》《故事新编》

7、鲁迅写作《灯下漫笔》时,当时中国正处在(A)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低潮时代

C、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D、***高潮时代

8、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厨房比喻(D)

A、刑场B、黑暗的旧中国C、阶级压迫D、国家统治机构

9、《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分两次发表在《莽原》周刊上,后收入杂文集(C)

A、《三闲集》B、《华盖集》C、《坟》D、《二心集》

呐喊鲁迅篇6

【论文摘要】 鲁迅著名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其中多数篇目都集中表现出了孤独的觉醒者的反抗、斗争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最终的结局无不围绕“理想”与“孤独”的共生关系而阐释,两者在小说中是通过“理想”的两种状态来展开的,即“理想”在“孤独”中萌芽着曙光,及“理想”在“孤独”中幻灭。在众多的论文集中关于“理想”和“孤独”者的抗争都是分别论述,而没有清楚阐明两者实则为一种共生关系,互为前提而存在的。本文将另辟蹊径,就两者共生性来剖析鲁迅小说里人物“理想”的存在状况,这将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在整个鲁迅研究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都是最有成绩的研究领域。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发表了吴虞的《吃人与礼教》一文以来,在迄今为止的半个世纪里,中外鲁迅研究者和其他各界人士发表了难以数计的文章,出版了大量的论著,对《呐喊》和《彷徨》以及其中诸篇小说做了很多侧面的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但如何在作者的主观创作意***与作品的客观社会效果、在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内在有机联系中对《呐喊》和《彷徨》的***特征做一以贯之的有系统、有整体感的同意把握,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完满解决的课题。就当代的研究鲁迅小说的众多文集中都是从思想、内容方面下笔,关注的皆为孤独者、觉醒者的抗争,比如朱寿同的《孤独的旗帜》,丁小萍《中国现代小说名著鉴赏》中单一的分析了《伤逝》里觉醒者的悲剧命运的原因,王瑶《鲁迅作品论文集》选取西部小说集里农民和知识分子在辛亥***前后的生活、生存状态,特别是思想精神状态的转变,都充满了理想主义,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阻碍而酿成悲剧。但这些论文都有一定的局限,没有指明理想与孤独有必然的联系。而本文将弥补这一缺陷,从思想、内容方面来分析“孤独”与“理想”的关系。理想是人对某事的心理期待,是人类心理欲望的集中体现。而孤独纯属人的外在存在状态。两者所指范畴不同,但是根据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这个哲学理论来讲,“理想”与“孤独”两个大相径庭的词却又有本质的联系,任何“理想”都受其依附的个体的生存状态的影响,个人的生存状态、客观社会环境及客观自然环境共同作用于理想,决定了理想的发展方向。其中,“孤独”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条件导致的,因此,“理想”最终归就于“孤独”所依附的个体与现实的关系。

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人类总要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如果理想脱离了现实,甚至和现实格格不入,那人将怀着一种空虚感来面对现实,从而产生孤独、空虚、寂寞,理想也会在这种状态中渐行渐远。理想除了在孤独中幻灭,还可能在彷徨中重生。因为理想属于一种精神安抚,即使现实的条件不可能让这些合理的东西存在,但孤独者、觉醒者可以把理想、希望寄托在现实生活中富有希望的人和事物上,如青年、孩子、梦。在鲁迅作品中它们被看着希望的载体,于是在孤独中也有希望的曙光的出现。综上所述,理想将以两种存在状态在鲁迅小说中呈现:一是理想在孤独中萌芽着曙光,二是理想在孤独中幻灭。

一、孤独中萌芽着理想的曙光

“理想”这个词在鲁迅作品中谈得很多,他说“人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 ”,[1]给理想的主体下了很大的范围,所有的人都应有理想,但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矛盾冲突当中。人往往会屈服于现实,陷入孤独,正如鲁迅所说“人能有高远美妙的理想,而人间也不能有副其万一的现实和经历相伴,那冲突便目见其了然,所以勇于思索的人们,便难免有变化,有苦闷,有彷徨。”[2]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和《彷徨》里的诸如夏渝、吕纬甫、魏连多、子君、涓生等之类的孤独的形象,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理想,而是有了远大的、超越了现实的希望,却没有成熟的现实条件的支撑。《呐喊》中的“孤独者”不是怀恋过去,而是希望将来,如同鲁迅在《莽原》出版《预告》中所宣告的:“忠于现世,望彼将来。”他们虽然都是处在辛亥***前后的知识分子,有孤独、彷徨,但更多的是乐观的态度,觉醒者们在孤立无援中把希望寄托在梦里,托付给青年一代或孩子身上,于是这种孤独不会让读者产生失望,也不会给小说人物带来悲剧色彩,相反,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未来希望的曙光。

梦成了孤独者对希望的寄托。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里对鲁迅的梦和创作作了论述,他认为鲁迅的散文集《呐喊》、《彷徨》都是鲁迅的“梦”的幻化,因为鲁迅说过:“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3] 其心中的“离奇和芜杂”的内心幻化出来的“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是《野草》,而内心的荒芜外化成人物,那便是通过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来完成的。如《明天》就为一个精彩的例证,宝儿的死,让守寡的单四嫂失魂落魄,她唯一的希望成了幻影,于是作者用了“曲笔”让单四嫂用梦来完成幻影的成真,即在梦中见到儿子,结局如何,作品中却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从小说情节中推断出,梦终将成为可能,因为单四嫂周围的人如蓝皮阿王、王九妈等,于宝儿之死不但没有安慰,反而为了混饭吃,即使粗笨的单四嫂也意味到了没有亲情、爱情甚至邻里之情的屋子里“忽然太静了”。于是,她只有求助于“梦”来慰藉她那孤独的灵魂。另外,作者取篇名为“明天”,就带有乐观的态度和充满了希望的理想,单四嫂的明天就是和儿子在梦里相见。小说通过在冷淡的人际关系中,希望是有可能的,是有方向的,那便是梦,虽然有它的不合理性,但至少可以激励读者的斗志,梦是有可能的。除了梦成为理想的载体外,青年、孩子也是希望的象征。

青年、孩子也是鲁迅小说中理想的象征。青年、孩子都是被认为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鲁迅多次谈到他的写作要对得起青年一代,不要让他们看到这个无望的社会的而失去信心。可见,他对青年一代是充满希望的。孩子也一样。“在’孩子’身上看未来,在’孩子’身上看希望,是《呐喊》、《彷徨》内蕴的一条重要思想脉络。”[4] 狂人在《狂人日记》里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是因为在他看来,社会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都有吃人的履历,也免不了吃过别人,或者即将被别人吃,只有孩子,正在接受教育的他们,教导他们不要“吃人”,也 不将被人吃。中国才有希望,社会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希望。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麻木的人民只想在“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里安稳的生活,宁愿别人吃接着也将吃下一代,而下一代--孩子,只有把他们把吃人的链条上解救出来,才能解救人性。狂人看到了孩子是有希望的,不忍心新的生命在恶毒的社会里遭遇不幸。因此,呐喊声是如此强烈。另外,《故乡》里可爱、活泼的水生、宏儿也是希望、理想的代表,他们之间纯真、深厚的友谊是小说中“我”这个叙述者的理想。只有对现实“昏沉的夜”的不满才会有理想、希望。封建深严的等级制度抹杀的“我”与润土童年伙伴之间纯真的友谊,在强大封建势力下,不得不以“老爷”来取代同伴,富贵贫贱在人们眼里如此清晰,自我定位也如此恰当!将来的理想,将来的路,有了孩子们的实行,走的人多了,也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现实冷漠的人际关系被等级制度凝固了,希望在宏儿、水生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社会而改变。叙述者“我”已经认识到“无望”在他们这一代的痕迹,有意识,有信念,但无能为力,只有展转流离,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青年和孩子身上,因为在他自己的孤立、孤独无援中看清了下一代的希望。“孤独”中终于有了“希望”的曙光。希望、理想在小说中就是以这种状态存在的,传递给青年,托付给梦,于是孤独者也有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读者也有了更大的信念。

鲁迅在《呐喊》里表现出更多的乐观态度,以至于在孤独状态下仍然有理想和希望之光在闪烁。相反,在《彷徨》里却表现为消极情绪,希望、理想终究在孤独、彷徨中破灭。

二、理想在孤独中幻灭

鲁迅为《彷徨》题序为“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河戢独彷徨。”作者袭击对现实也失去了希望,作为文人只有扛起文人的“武器”到处彷徨,寂寞、虚空始终纠缠着他,辛亥***失败,统治阶级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调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致使广大的人民仍处于愚昧、蒙昧的状态,于是作者把他的愤怒诉诸与笔墨,警世人们,让世人看到农民、知识分子的伟大的理想是如何在无可奈何的社会里幻灭的。也许广大读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这即是鲁迅先生作《彷徨》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下将是他小说中“理想”在“孤独”中幻灭的原因分析,同时也影射出作者本人的希望的破灭。

众所周知,在《彷徨》小说集中“孤独者”、“觉醒者”形象是鲜明、突出的。我们可以说那些觉醒者就是孤独者,正如那《药》里的夏瑜,面对凶残的牢头阿义,劝阻到“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狂人日记》里狂人“救救孩子”的呐喊,《伤逝》中追求爱情自由的子君、涓生,努力争取自由的子君深刻意识到“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的权力”。在这里要首先陈述的是为什么觉醒者是孤独的呢?由于中国这个密封得没有一扇窗户的铁屋子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在沉睡并且他们也不愿苏醒过来,只要有像吕纬甫、魏连殳这样的人觉醒了,他们就必然和铁屋子、和绝大多数昏睡的同胞处于一种文化对峙中,没有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他们在孤力地挣扎,他们就只能是孤独的,鲁迅也称他们为“勇敢的战士”。即便是勇士,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光辉的理想还是会幻化。其中,有几点是来自勇士们的命运和自身弱点。子君、涓生代表了辛亥***前后普遍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有强烈的改革社会的意***,且按照自己意识而独行,子君离开家,亦然决定同涓生同居,藐视周围人的冷眼、讽刺。“盲目的爱情”让涓生慢慢意识到子君的强言欢笑。觉醒并且行动后仍然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生计的圈子,理想渐渐与生存发生冲突,最终只能以涓生选择“我不爱你”来暗中逼迫子君屈服父亲的要求,她的屈服意味着追求爱情自由的理想化为泡影。孤独的奋斗者最终难以推动思想的力量化为现实。《离婚》里具有强烈斗争抗争性的爱姑,是鲁迅小说中塑造最具反抗意识的女性,泼辣的爱姑为自己被“老畜生”、“小畜生”逼迫离婚的公道,寄希望于知书明理、讲公道话的七大人,封建势力强强连手以调解淹没的爱姑的斗志,洗涤得干干净净。单***匹马、孤***之闯,必然会头破血流,人物是《彷徨》中众多孤独者、觉醒者的典型代表,但他们始终没有克服现实的困难,只有消沉至死去。知识分子在辛亥***后即使有的改革热情也开始熄灭,吕纬甫为了破除迷信,拔神像胡子照做不误,由于多年生活辗转流离,辛苦恣睢,残酷现实渐渐消除了企***破除迷信的信念,生活没有目标,只有“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过日子,以致于母亲让他给三岁上死掉的弟弟迁葬他也做,这行为实则在遵循迷信规则,给阿顺送去两朵剪绒花。如此无意义的事情吕纬甫也在做,并且为了生存“飞了一个小圈子,又飞到原来的地方”教本来抵制的“子曰诗云”之类的封建东西。吕纬甫之所以消沉下去,没人理解、同情他的初衷,个人力量无法推翻封建力量、封建迷信。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失去了改革的动力、热情,并且坚持自己信念将会连自己生存也无法保证,只有表面上遵守封建规则,心里默默地坚持,观念与行为不一致,不协调的痛苦慢慢侵蚀着吕纬甫的心灵。最后,也只有在“模模糊糊”中葬送这些觉醒者的理想。

《孤独者》顾名思义,孤独者魏连殳不仅消沉,而且非常忧郁、冷漠,他看不惯庸俗的一般的人,不愿同流合污,然而生活在“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社会里,只有独创“独头茧”来***自己。他哪知道,人是自然的,为了生存可以***发展,同时人也是社会的,为了生活不得不与社会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魏连 殳终日读那些陈旧的书来保持自己的孤傲和清高,社会中的庸俗、圆滑、世故纷至沓来,流言蜚语威胁着他,最后的失业,走投无路,做了***阀杜师长的顾问。魏连殳的行为看似背叛了自己的初衷,实则是用自己反叛的行为来维护正确的信念。他曾说“我自己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5]在与他相异的世人眼里,他是失败的。终于同流合污了,身陷于他所不愿的社会大染缸里。而他自己始终如一坚持他是胜利的,始终如渝地维持高尚的信念。我们跳出魏连殳的立场,站在社会现实的观点上分析,魏连殳的孤芳自赏是他“自慰”的心理,他的屈服、消沉是作者极力否定的。屈服是辛亥***失败后,知识分子的体面的出路,走投无路情况下只有屈服、投降,并把此行为看着是胜利,看似胜利,实则失败。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有很大的伤痕,在周围一片胜利声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最后终于孤独地死去了。”[6]总之,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群像的共同奋斗历程都是“飞了一个圈子”:理想--奋斗--挣扎--屈服。理想就是对现实的不满,而屈服是对现实的认同,归宿于现实,奋斗的过程是孤独、寂寞的,屈服意味着理想在孤独中幻灭。这样的思想脉络是《彷徨》里是一道摧不毁的防线。

三、结论

《呐喊》是1918-1922年间的小说,鲁迅先生用这里的作品来给***力量助威,“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与前驱”[7]因而,理所当然是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让“理想”在“孤独”的状态中也有萌芽的可能,理想的这种存在状态具有积极的社会存在意义和社会效应,从文学角度讲,“曲笔”的应用也是合理的。而《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这是新文化内部发生分化的时期,作者用冷静的笔调的剖析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弱点,在失败的辛亥***后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因此为了达到世人的“自醒”的目的,理想在孤独状态中幻灭的原因将一一呈现于作品中。综上所述,清晰地认识到以上理想的两种存在状态,将有利于读者把鲁迅小说不同时期的思想倾向,也有助于拓宽鲁迅小说思想方面的研究。

注释:

[1] 鲁迅.鲁迅全集[M]. 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27页.

[2] 鲁迅.鲁迅全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356页.

[3]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229页.

[4] 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第93页.

[5] 鲁迅.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第231页.

呐喊鲁迅篇7

封建制度下的科举制度,害得像孔乙己一样的读书人变成了科举制的奴隶。孔乙己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制度下读书人最好的写照。《呐喊》之中,孔乙己,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穷困潦倒的读书人的形象,很好地揭露了科举制弊端的一面。

封建制度下的地主制,害得像闰土一样的下层劳动人民变成了地主制的陪葬品。即使拥有者无忧的童年,即使拥有者强健的身体,即使小时候拥有着天真、善良、活泼的性情,在封建制度的“磨炼”下,这些优良的“品质”在下层劳动人民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消失在了这些人的躯体中,留给他们只有生命、没有灵魂的躯壳。《呐喊》之中,闰土,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很好地批判了对劳动人民造成巨大迫害的地主制。

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制,害得像阿Q一样的下层劳动人民,亦是半奴半劳的人们变成了奴隶制的牺牲品。虽然辛亥***胜利了,但是成果被窃取,使得辛亥***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因此封建的残余还祸害着中国人民。欺软怕硬,便是像阿Q一样的人们性格最好的写照。《呐喊》之中,阿Q,一个普遍到不能再普遍的想自食其力却又只能不断地用精神胜利法来使自己活下去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很好地指责了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制在人间犯下的一大错误,致使像阿Q一样的人们灵魂里被塞满了奴性,变得冷漠、无反抗、麻木。

呐喊鲁迅篇8

关键词:鲁迅;当代知识分子;启示

一、“知识分子”的含义

“知识分子”一词有两个源头:其一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其二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来自不同源头的知识分子概念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但究其根本,都体现了知识者的一种担当和责任,深切地关怀公益之事,并将之视为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改正事物的不合理性,对权威体制保持批判的态度。可见,“知识”和“文化”只是“知识分子”概念的躯壳,而“责任”和“批判”的社会品质,则是概念的灵魂和精神,任何试***忽略或抽离这个内核的举动,都会导致概念的不完整,最终带来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

知识分子体现着社会的良心,而每个知识者只有在不忘记自己良心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知识分子。

二、鲁迅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启示

1.保持着***的人格和思想

鲁迅敢于向任何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在对体制权威的批判中寻求相对的思想的***和自由。他一生的轨迹就是最好证明:年青时弃医从文,企***用文艺改变国民精神;中年时为呐喊助威,与黑暗腐朽的社会斗争;临近老年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文艺运动,直至病逝。他的一生是充满战斗的一生。与当时的执***者对抗,是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的选择,并非鲁迅独为,但他的***性除了体现在与体制权威的对立中,也同时表现在与“同行者”之间的相异性。

鲁迅普遍被认为是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的伟大旗手。但他其实是在朋友的极力鼓动下,才“戴着面具”呐喊助威,因为他对启蒙的力量信心不大,对中国的前途也看的比其他人糟,即便是发出最激烈的呐喊,他也清醒地估计到,这呐喊多半不会引来什么响应;就在最热烈地肯定将来的同时,他也克制不住去怀疑这世界的前途只有黑暗和虚无。三十年代在上海,鲁迅与***人来往密切,因为面临着共同的敌人,他们似乎是联合了,但在骨子里,他们其实是两路人,最终左联内讧使他处境尴尬,一面与***府为敌,一面又与身边盟友决裂,此时的鲁迅不得不采用“横站”的姿势,“为了防后方,不能正对敌人,瞻前顾后,格外费力”。

纵观其一生,鲁迅就如同是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只“蝙蝠”,既不被兽类所收,也不为鸟类所纳,他和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之间,和古今中外一切思想文化体系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既在其中,又不在其中。这种与周围一切若即若离的关系,看似毫无立场,却从根本上跳出了“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和“站队”意识,对一切问题,都有了更为复杂的分析态度,使他的思想和文学具有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未来因素。所以现在读他的著作,还能感到强烈地现实性。正是因为这种***的人格和思想,使鲁迅的目光总是能超越眼前看到更远的将来。

2.可贵的自我反省精神

由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鲁迅对生活实则充满了悲观和虚无,甚至在五四时期的呐喊声中,也能听出一种勉强和愤激,甚至对别人常不惜以恶意来揣测,他与人论战时的锋芒,有许多就是来自对叵测人心的透彻的挑剔。他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在二十年代,他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自觉而艰难地驱逐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鬼气”,鲁迅的很多优秀的小说和散文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他竭力修订自己对人生的种种认识,在小说和散文中一遍遍分析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反省精神。南下广州后,所遭遇的现实,使他对青年失去了信心,在与“鬼气”苦斗几年后,终于又退到了绝望和虚无的边缘,但他不甘心就此滑落,到上海后,他四处演讲,热情接触一些激进的社会团体,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重鼓热情,就是想借此重新找到自己的力量,与内心的“鬼气”搏斗。

鲁迅一生,经历了无数欺凌迫害,对社会和人世的厌憎心势必是逐渐加重,但只要可能,他就总要压制自己的厌憎之心,努力去相信和拥抱人生,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可贵的自我反省

精神。

3.服务于大众的意识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就深刻认识到了国民素质对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最终弃医从文。在他早期的文章《文化偏至论》里,就提到“掊物质而张灵明”,这句话在今天都特别有现实意义。鲁迅始终关心的是人的素质,关注人的精神。反体制的思想立场,注定了他必然站在社会底层“被侮辱和被损害者”这边,为他们悲哀、叫喊和战斗,这正是鲁迅文学的本质。在大量的文学创作中,鲁迅不惜笔力,塑造出了一批麻木、自私、冷漠、不觉悟的民众形象,怒斥看客现象,揭露国民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冷峻严肃的笔力中,透射出深刻殷切的爱。

三、结语

今天的知识分子,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教授、学者、专家,只是知识者,因为他们更着力于对利益的索求,缺乏相对***的思想和语言;他们常常会指责这个时代、社会对他的诸多不公,却很少反省自己;他们长期禁足在自己的办公室、书房和实验室里,与社会和民众脱节。所以他们身上缺少的,恰恰就是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中最核心和本质的精神——责任和批判。现在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很复杂,这跟鲁迅时代惊人的相似,因此,时代也呼唤鲁迅式的知识分子出现。

汉娜·阿伦特曾说:“邪恶的平庸性才是最可怕、最无法言喻、又难以理解的恶。”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会记录,在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在历史的潮流中,没有谁是过客,每个人都应该反省,都应该***思考,尽可能拒绝平庸的邪恶。

参考文献:

[1]《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王晓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2]《走近当代的鲁迅》,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3]《关于知识分子》,邵建著,《粤海风》,2003年第二期.

[4]《鲁迅文选》,吴晓明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5]《暗夜里的过客》,吴俊著,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呐喊鲁迅篇9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鲁迅也有微笑时》。

“鲁迅的骨头很‘硬’;鲁迅的头发很‘酷’;鲁迅的身材很‘修长’”——每每读完有关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像: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一张消瘦的脸庞,露出刚毅与坚强。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到清晰,终于画出我的,相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在众多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他敢骂,骂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婢膝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他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受封建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无疑,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可能,人们看惯了《呐喊》、《野草》,看惯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他并非只有一副面孔。在《朝花夕拾》里,关于他幼年时的快乐时光也有所记录。其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无不写出了鲁迅对故乡及幼年时代的怀念。《朝花夕拾》这部集子,最初拟定题目为《旧事重提》,无论是《朝花夕拾》还是《旧事重提》都写出了作者在经历家业衰败、多年沉浮后,对幼年时美好回忆。在这些作品里,虽然或多或少也离不开抨击旧社会恶势力,但读起来感觉已不是那么慷慨激昂,而是一种很平静很优美的感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六一公公的罗汉豆......人们说一个人的文章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心情等等,而记忆又是最让人着迷的东西,我想,鲁迅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脸上一定荡漾着微笑,而不会是一张“酷到家的冷脸”了吧。

原来鲁迅也有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就比如当他想起了故乡时。

呐喊鲁迅篇10

事实上,在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写出《中国小说史略》这样不朽的学术著作,还是精通日语、德语的翻译家,对美术也有独到的认识,并善于设计书刊封面。想还原鲁迅的形象,继承鲁迅的文化遗产,就首先要把教科书带来的鲁迅形象抛开。

鲁迅并不是每天都眉头紧锁,是个非常生动的人

初高中课本里,鲁迅的文章不少,有选自《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也有选自《呐喊》的《故乡》《社戏》。以上多是他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回忆文章,与很多五四前后大家的抒情散文并无本质区别。

而真正塑造鲁迅***者形象的课文,应该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杂文和《药》《阿Q正传》等小说,鲁迅作为思想家、***家的形象,因为后面这些文章中的愤怒和批判而被烘托出来。

在很多学生眼里,鲁迅先生每天都在忧国忧民、唉声叹气,“横眉冷对千夫指”。

其实,鲁迅的形象绝非几篇课文能体现。以2013年重新修订的《鲁迅全集》来看,鲁迅著作有小说、杂文、学术著作共计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共18卷,总字数约700万字。这还不算鲁迅早年用其他笔名,星散在一些报刊上有待学者统筹整理的文字。有学者认为鲁迅全部的作品大约有1000万字之多。相对这么大规模的著作,入选教材的几篇课文显然是太单薄,并不能撑起鲁迅立体的形象,加上刻板的应试教育,就难免让鲁迅的形象无趣、片面。

在***、批判等严肃的标签之外,鲁迅还是一个有趣、幽默甚至孩子气的学者。对于学术界来说,认识到这一点不是问题,但教科书里对鲁迅丰富、立体、生动的形象,却鲜有介绍。

在萧红所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中,她是这样写鲁迅的:“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这样的鲁迅绝对不是整日在书房里“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写作”的只会忧国忧民的文学家形象。

通信集《两地书》是鲁迅与爱人许广平之间的通信,因为其私密性,更能显示出鲁迅的真我。在两人的通信中,鲁迅不时露出有趣、外向和诙谐、叛逆的一面。在调侃关系不错的孙伏园酒后上船大吐时,鲁迅说他“晕船活该”,类似关系好的大学舍友打嘴仗。一次偶然受了小伤,鲁迅只能在屋里的盆里小便,因白天倒尿盆不方便,他就“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这些活泼到有些过分的形象,与教科书里那个深沉、愤怒的形象,有很大差别。只有不同的侧面拼接在一起,才能够让人了解到一个全面真实的鲁迅。

翻译家鲁迅,比当下大多数知识分子还要与国际接轨

根据某自媒体公布的“鲁迅文学大数据”显示,近年来鲁迅最受关注的作品竟然是《中国小说史略》,这本书被誉为中国小说研究的“开山之作”,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第一本中国小说通史。在鲁迅之前,并没有一个中国学者以小说题材作为主线,整体性研究其发展进程。并且,中国历代的正史编者们,向来鄙视小说,特别拒绝著录任何明清章回小说,很难设想他们再去专门编写什么小说史。而鲁迅作为学者,这种眼光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迅的翻译家地位也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日语外,鲁迅还熟练掌握德语,兼有俄语译著传世。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先生就曾经表示:“只有和鲁迅译介的那些域外的文学和理论文字接触,我们才能明白他写作的一种底色,对他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来源也可以领略一二。可惜长期以来无论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漠视了此点。”

鲁迅的译著题材丰富,除小说(包括童话、科幻作品)、随笔之外还有美术史著作和美学专著,甚至剧本。鲁迅对西方思想的融会贯通,是当下多数学者无法企及的,可以说鲁迅与国际的接轨程度,是超越当下一般大学教授的。

“一口咬住问题”的鲁迅,有丰富的业余爱好

鲁迅自幼对美术很有兴趣,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儿时“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他在很多文章中,涉及美术问题,影响后人,并亲自编译了许多涉及艺术问题的西方著作,例如《近代美术史潮论》。

画家陈丹青就多次盛赞,鲁迅对于美术的观点每每给他一些启迪:“依我看,(鲁迅)却比民国年代顶著名的美术海归派,更超前、更有品质、更富草根性,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山人物,鲁迅先生可能是其中顶喜欢绘画、顶热心美术的一位”,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总“一口咬住问题”。

不仅仅止于研究,鲁迅对美术的热爱一直延伸到收藏。他喜欢古画像石和碑帖的拓本,也热衷于以收藏的形式资助木刻和版画艺术家,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懂行的收藏家。仅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就保留了数千份鲁迅收藏的墓志拓本。鲁迅居住在上海期间,也曾经进出日本人或西洋人开设的书店,购买大量的西洋画册。

此外,鲁迅还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代具有现代思想的书刊设计师,在早期更亲自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进行设计。例如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呐喊》,就由他亲自设计,“呐喊”二字张扬四溢,仿佛是在呐喊,鲁迅将书法线条转化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中国***书设计史上的精彩一笔。

除此之外,他在编辑和设计《奔流》《译文》等杂志时,还加入了大量的插***。鲁迅设计封面有自己的风格,一方面现代、简洁,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案和纹饰,实行“拿来主义”,运用得极其娴熟、恰切。

鲁迅对于美术艺术具有非凡才华的形象,不仅语文课本中没有,就连历史课本里也未被涉及,不能不说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遗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呐喊鲁迅10篇

学习

中秋贺卡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贺卡10篇,内容包括中秋贺卡完整版,中秋贺卡简单文案。3.不管你此时身在何方,看看那被你遗忘很久的月亮;因为它满载我的祝福。祝中秋节快乐!4.秋意撩人,愿在初秋的夜晚你我共享,皓月当空,思意正浓!祝中秋快乐,记得留块月饼给

学习

中秋来历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来历10篇,内容包括中秋来历与典故,中秋来历简介一百字。4、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

学习

舅舅他的巨大的10篇

阅读(25)

别看我舅舅人小,他力气却很大,和我们这些巨人的力气差不多。正因为他人小,力气却很大,所以才经常惹来许多麻烦。就举一个例子吧:有一天,舅舅买完面包回来,因为他太矮了,只能举着面包。&ld..

学习

秋天的快乐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快乐10篇,内容包括秋天的快乐300个字,秋天的快乐心情文案。秋天的快乐在哪里?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在秋天里玩耍,在秋天的果园里吃着甜甜的水果,在小河里洗手。秋天的景色真美!我爱快乐的秋天!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的快乐最

学习

清新淡雅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清新淡雅10篇,内容包括清新淡雅歌曲,清新淡雅的词句大全集。我看着他“蹒跚”远去的身影,我内疚极了,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冲动。我拿出刚买的3袋方便面,向他跑去,放到了他的手里,他望了望我,目光中充满了感激。周围的人都看着我,有钦

学习

校长职责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校长职责10篇,内容包括培训班校长职责,校长职责简短。3、全面主持学校工作(1)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

学习

中国四大渔场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四大渔场10篇,内容包括中国的四大渔场地理讲解,四大渔场是哪四个。***府控制薄弱,渔业技术落后连云港地处苏鲁两省交界,为南北要冲,是一座集***事、商业、渔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优良港湾。本地区是高低盐水系、暖冷水团的交汇

学习

春节诗词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诗词10篇,内容包括春节诗词古诗,春节诗词收集大全。凤城新年词〔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

学习

二人三足10篇

阅读(23)

来到课室,只见同学们一团糟,有的坐在桌子上,有的和同学说话,还有的坐在座位上向外张望,真是15个同学只有一个是乖的。上课了,沈老师走向黑板,这时同学们也乖了,沈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去下面的操场玩二人三足的游戏,四预赛...

学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何捷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微课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认识“富、饶”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防、互”等9个生字。认读“富饶、前哨”等词语,会写“海防、相互”等词语。

学习

菊花的外形特点描写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菊花的外形特点描写10篇,内容包括描写菊花的外形特征20字,菊花的外形颜色气味和特点。我爷爷家就有一盆菊花。它的叶子是深绿色的,花是黄色的,茎是直直的。花朵是由一个个弯曲的小细瓣组成的,开花的时候,花蕾如同张张笑脸,向我吐

学习

服务标兵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服务标兵10篇,内容包括服务标兵事迹简介,十佳服务标兵范文。类丽莎同志是这样做的,她说,我从来都反对抽烟喝酒,对烟酒一窍不通,可从现在起,我要争取做一个烟酒专家。那几天,逮着机会,她就请教搭班的有多年烟酒销售经验的贺向涛同志

学习

王子与玫瑰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王子与玫瑰10篇,内容包括王子与玫瑰的故事,王子与玫瑰故事原版。他遇见过蛇,花儿当然,还有狐狸当小王子在狐狸的请求下驯化了狐狸孤独的狐狸开始感到幸福虽然它知道小王子终有一天还是要离开它到更遥远的地方可是它无怨无悔比

学习

看足球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看足球10篇,内容包括看足球心得,足球推荐文章。

学习

鲁迅先生的简介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先生的简介10篇,内容包括鲁迅先生的简介,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及简介。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

学习

鲁迅生平简介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生平简介10篇,内容包括鲁迅生平十篇文章内容简介,近代文学家鲁迅的生平简介。教学要点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2.解读鲁迅精神。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

学习

鲁迅全集读后感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全集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鲁迅小说全集读后感十篇,鲁迅全集里的丁巳日记读后感。五四时期我国出版界有一奇特现象,那就是其时的著名作家普遍与出版业建立了密切的亲缘关系,自身往往就是出版家与编辑家,基本上主导着出版

学习

鲁迅小刺猬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小刺猬10篇,内容包括鲁迅故事加长100篇,鲁迅小故事短。不过,若比起诗人徐志摩在爱情中的澎湃激情,鲁迅和许广平的这种爱称算是温文尔雅的。梁实秋当年在写给韩菁清的信中,自称是“你的人”,这更是一种相爱之后的典型爱称,很

学习

鲁迅文章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文章10篇,内容包括鲁迅经典文章十篇,鲁迅最经典的十篇文章。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

学习

鲁迅野草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野草10篇,内容包括鲁迅野草简介40字左右,鲁迅野草详细解读大全24篇。

学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优缺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及反思。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2.练习给各部分加

学习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10篇

阅读(318)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作品中的人物10篇,内容包括鲁迅的作品的经典人物,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大全。1.逃避现实的阿Q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