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1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
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如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读写结合,依托文本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简笔画;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增进情感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85-02
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现成的多媒体课件也让老师们上课时轻松自如。然而,现在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接触电脑、电视这样的娱乐媒介,要是在课堂上再面对多媒体这样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也会厌倦,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简笔画以其简洁明快的线条、直观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他们不但看得不累,学得也有兴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对具有这样绘画技巧的老师敬佩不已,然后爱上这样的语文课,课堂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妙用简笔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我总能适时地利用简笔画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这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南北走向的山谷,然后导入新课:“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边说边画西坡的杂树和东坡的雪松。接着说:“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说到这儿,同学们都满脸疑惑,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我让他们赶紧翻开书到书里去找答案,于是他们都认真拿起课本读起来。由于有先前的铺垫,学生们饶有兴趣地通过读书知道了谜底,一个个踊跃发言:“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雪松有一种反弹的本领,即使积雪再厚它始终完好无损,而东坡的杂树没有这个本领,所以树枝被积雪压断,渐渐丧失生机,最后东坡只剩下雪松啦。”这个时候,我立马让学生到黑板上补画特殊的风向在哪里,东坡和西坡是怎样变化的,这时候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一直都渴望像老师那样在黑板上大显身手。于是到黑板前的学生在西北方向添画了几笔“西北风”,把东坡的杂树擦掉,让西坡的杂树再多“长”一些……最后课文学懂了。甚至有的同学会用手机把这幅画拍下来、打印、染色,然后放在学习橱窗里。就这样的学习氛围,老师们还会抱怨孩子们在课堂上死气沉沉,启而不发吗?
二、妙用简笔画突破课文重难点
我们班的同学都爱上了简笔画,有时候脆一节课都不使用多媒体,直接利用简笔画让孩子们参与进来探讨、感悟课文内容,甚至会让他们站在讲台前提问题,真的能收到“一***穷千言”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半截蜡烛》时,我首先从题目入手,先画了一个蜡烛台,上面有半截蜡烛。我问道:“这半截蜡烛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孩子们读课文后积极发言:“蜡烛里有情报。”“情报?!”我故作惊讶地说,“情报怎么能放进蜡烛里?这蜡烛也太细了吧?”然后有同学就上黑板前拿起粉笔在“蜡烛”体内用蓝粉笔画一个金属管,再用红粉笔在金属管里画上情报,很自信地回到座位上,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我接着问:“这个蜡烛里有情报,蜡烛一点燃,到金属管的地方不自动熄灭了吗?秘密不就暴露了吗?伯诺德一家三口如何护住情报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用简笔画来描述伯诺德一家三口是如何和德***斗智斗勇护住半截蜡烛中的情报的:中尉点燃——伯诺德夫人借机吹熄——中尉重新点燃——杰克取柴端走蜡烛——中尉夺回烛台——杰奎琳端烛台上楼——最后一级台阶蜡烛熄灭。其中在杰克和杰奎琳机智与德***周旋时,我让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去添画。看到黑板上清晰有条理的简笔画,孩子们对伯诺德一家三口镇定自若、智勇双全的人物品质就了解得很清楚了,也认识到二战时期德国***的丑恶嘴脸,并且看着简笔画能很快地把课文复述出来。这样文章的重点轻松突破了。
三、妙用简笔画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在作业评价上我也经常会用上简笔画,长此以往,孩子们渐渐学会在黑板上、作业本上用简笔画和我互动,有时还会在旁边写上几行字,语言真切,能看出来他们越来越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也能畅所欲言。有一次我在教学《螳螂捕蝉》,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刚刚写完之后就有同学马上举手说:“老师,我觉得板书如果再能改动一下,就更好了,我可以试试吗?”我听了之后眼前一亮,赶紧把粉笔递给她,只见她把少年的“年”字一变形一个弹弓就出现了。然后她接着:“蝉吃露水,螳螂捕蝉,黄雀想吃螳螂,这时少年拿着弹弓正瞄准黄雀,他们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不正像吴王只顾攻打楚国,却没顾到其他诸侯国会乘虚而入一举歼灭吴国这个祸患吗?”教室里的掌声就响起来了。等到下课,孩子们就“叽叽喳喳”地围着我,想听听我给他们的建议。更可喜的是,我在科学教学《滑轮组》这一课时孩子们设计的滑轮组或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个个都附有活灵活现的火柴人,有的在提重物,有的在升国旗……半学期后班级的语文课堂活跃了,师生间的感情亲密了,思维的火花一个个都迸发出来了。如今孩子们边画边学,这种快乐的学习方式,不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而就的***画,比现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动画来都有很大的优点。”在多媒体教学产生审美疲劳的今天,我们可以适时、适量地绘制一些生动而富有美感的简笔画来辅助教学,妙笔生“画”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打造情智共生的魅力课堂,开启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的感情,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陈寿邦.简笔画在愉快教学中的运用[C].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2000.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3
为了说明烛芯处有可燃气体,人教版教材中使用的实验是吹灭蜡烛,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便可复燃蜡烛。而实验中因白烟的散逸,很难点燃。那么,能否使火柴在距离烛芯更远的位置点燃蜡烛,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呢?
在探讨具体的实验方案之前,我们先介绍一种设计实验的重要思维策略――溯因思维(或称作溯因推理)。在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中,溯因推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思维形式,溯因推理是根据已观察到的现象去猜测其内在机理的思维形式。在实验设计中,运用溯因推理的思维形式推测产生实验现象或者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机理,然后从其内在机理出发进行实验改进。抓住了内在机理,会使实验改进的方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思维过程更加有序化,实验改进更加有效。
1.1 溯因思维1
蜡烛熄灭后上升的白烟越聚集,越容易引燃火柴,而吹灭蜡烛容易使白烟飘散。如何减少白烟的飘散呢?答案是要减少熄灭蜡烛时对火焰的扰动。接着再追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熄灭蜡烛?进而可以追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途径,撤去可燃物自然不可行,降低温度也不易行,隔绝空气最容易实现。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特级教师白福秦老师用铜片制作成锥形“灭烛罩”,用它把蜡烛罩灭,可使白烟上升得更为稳定。用金属制作的原因在于其容易加工,导热性好,兼具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的双重作用。若用简便易得的小容器,例如:青霉素小瓶、酒精灯帽、半截试管等进行实验,也可以取得类似的效果。
实验卡片1 罩灭蜡烛复燃
(1)取一根普通蜡烛,点燃。
(2)用青霉素小瓶罩在蜡烛火焰上。
(3)蜡烛熄灭后迅速移开青霉素小瓶,并将一根燃着的火柴至于火焰上方接触白烟,可观察到一条火舌将蜡烛引燃。
1.2 放大思维1
若期望增大复燃时火柴与烛芯的距离,白烟越多越浓重,效果越好。那么,如何使白烟更浓呢?通过加粗蜡烛和烛芯就可以实现。
这便涉及到设计实验的另一个重要的思维策略――放大思维,放大思维是顺承溯因思维的思维策略。通过溯因思维找到实验改进的思路和切入点,对这些切入点的特征进行放大甚至是夸张处理,使其特征更加突出,能够有效增强实验的效果。
加粗蜡烛和烛芯可以使灭烛复燃的效果更加明显。白福秦老师制作的蜡烛直径约2.5 cm,烛芯直径约6 mm,配合“灭烛罩”使用,熄灭后可在烛芯上方10 cm以上的地方引燃蜡烛。顺着这一思路还可以进一步放大,将酒精灯的灯芯放在熔化的石蜡中浸透,团成一团放在石棉网上点燃,用漏斗罩灭,点燃漏斗颈口处的白烟,轻轻向上提起漏斗,则看到漏斗颈口处的火焰顺着漏斗颈向下移动,迅速引燃棉线。
实验卡片2 浸有石蜡的酒精灯芯复燃
(1)取约10 cm长的粗棉线(没用过的酒精灯芯),放在融化的石蜡中浸透(相当于蜡烛)。
(2)取出棉线,使之成为一团,放在石棉网上点燃。
(3)棉线燃烧片刻后,用一直径60 mm、高100 mm的漏斗罩住,少顷可看到燃烧的棉线全部熄灭。
(4)这时点燃漏斗径口处的白烟,可看到白烟被点燃,发出蓝色的火焰。
(5)轻轻向上提起漏斗,则看到漏斗径口处的火焰顺着漏斗径向下移动,迅速引燃了棉线。
改进后的实验能清楚地看到:蜡烛刚熄灭后产生的白烟能够被点燃,燃着的白烟能将已熄灭的棉线引燃。
1.3 反向思维1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的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两种形式。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而反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路线去思考。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实验,绝大多数都已经形成稳定的实验方案,对于优化实验的方向也都有了习惯性的预期,若反其道而行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另一种设计实验的思维策略――反向思维。
若使灭烛复燃的现象更明显,习惯性的思考路线是加粗蜡烛和烛芯。反向思维,细的蜡烛就不行吗?笔者使用市售直径约9 mm的小蜡烛,用约5 cm长的半截试管罩灭,也可以在火柴距离烛芯5 cm以上的地方将蜡烛引燃。大蜡烛可使演示实验现象更直观,小蜡烛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中各取所长。
2 引出白烟并点燃
沪教版教材说明从蜡烛火焰中,用玻璃管可以引出一缕白烟并点燃,如***1所示。实际操作时,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引出白烟倒没问题,但点燃时火焰不能连续。实验改进的目的是引出更多的白烟,使引出的白烟更容易被点燃。
2.1 溯因思维2
从火焰的哪个部位能引出更多的白烟?对于这个问题的追问,不难回答:焰心处烛芯的顶部是火焰中白烟最多的部位。在引出白烟时,玻璃管的一端应保持在这个位置。尽管这一溯因并没有引发实验的改进,却可以使我们明确了一个实验演示的注意事项。
2.2 溯因思维3
如何引出更多的白烟?需要玻璃管伸入火焰的一端的直径较大,从而产生改进实验的思路:将玻璃管一端扩大后能否起到更好的效果。
2.3 溯因思维4
如何使白烟更容易被点燃?由这一问题出发可以猜想:若玻璃管点燃白烟的一端变细,则白烟被聚集,从而更容易被点燃。
将“溯因3”与“溯因4”的改进思路结合起来,即玻璃管的一端变粗,另一端变细,最简单的用品是直径较粗的尖嘴玻璃管,当然尖嘴不可太细,这样可能会阻碍白烟的流出。笔者选用直径为7 mm、9 mm,尖嘴处直径约为3 mm,长度为5 cm、8 cm的尖嘴玻璃管进行实验,均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卡片 尖嘴粗玻璃管引出白烟并点燃
(1)取一根普通蜡烛,点燃。
(2)取一根直径约9 mm、尖嘴处直径约为3 mm、长8 cm的玻璃管。左手持玻璃管,将其粗的一端至于火焰的焰心处,可观察到尖嘴处有白烟引出。
(3)右手持打火机点燃引出的白烟,可观察到微小的淡蓝色火焰。
说明:因玻璃管较长,用手持玻璃管比镊子操作更方便。使用打火机可免去擦燃火柴的麻烦,且火柴将燃尽时会烧手。
2.4 放大思维2
如果进一步放大,继续加粗收集端的直径,收集的效果不是会更好吗?一端大、一端小的漏斗可以看做是放大甚至是夸张了的尖嘴导管。有文献称将漏斗倾斜45 °,罩在火焰上并靠近焰心,从漏斗颈引出的白烟容易被点燃,如***2所示。但经笔者实验,发现该方法无法成功。因将漏斗一侧压在火焰上时,由于空气对流另一侧可有大量的空气补充进来,这样即使有白烟引出,也会与空气混合并被蜡烛火焰引燃,引出的只是浓重的黑烟。
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一个好的想法必须付诸实践检验是否可行;另外,放大思维的放大过程也是有限的,超出一定的限度则适得其反。
2.5 反向思维2
若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我们的习惯性预期一般为:白烟在引出过程中路径越短、阻力越小,引出就越顺畅,燃烧的效果应越好。于是,正向思维的路线是采用直的、尽可能短的玻璃管。若进行尝试会发现,玻璃管越短,用镊子夹取就越不方便,且并未发现更明显的燃烧现象。采用反向思维,与“直”和“短”相反的特征是“长”和“弯”。若进行实验研究,可制作不同长度、不同夹角、不同弯折次数的弯管,比较用它们做实验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已有研究表明,N形弯管或水平部分长度超过10 cm的直角弯管,能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是由于白烟在较长的曲管中行进的路程较长,因此曲管对形成的白烟有冷却、缓冲和聚集的作用,有利于产生速率平稳的白烟。
实验卡片4 曲管引出白烟
(1)取一根弯曲的玻璃管,把它的一头深入火焰的焰心,可以观察到有白烟钻进玻璃管,从另一头冒了出来。
(2)若在另一头放个玻璃瓶,可以感觉到白烟比较重,向瓶底降落。过一会儿,瓶中充满了白烟,并有部分白烟冷凝,如***3所示。
(3)有2个弯角的导管(N形管)可用做白烟聚集器,如***4所示。曲管无需特别加工、订制,通过胶管把收集气体用的短弯管与短直角导管(其实对弯角角度没有太高的要求)连接起来即可。点燃蜡烛约1 min后白烟从导管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
(4)由于直角导管只有1个弯角,所以采用直角导管做聚集器时,导管的另一侧至少需要10 cm长,如***5所示。长玻璃管能延长白烟的滞留时间,一定程度上起着聚集作用。点燃蜡烛约1 min后白烟从导管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
2.6 放大思维3
若对长、弯的玻璃管所能起到的作用进行溯因,由于它们“能延长白烟的滞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聚集作用”,因此改善了实验效果。接下来还可以进一步采用放大思维,即如何让聚集的效果更加明显?制作玻璃管连接干燥管、玻璃管连接试管的装置,引出的白烟可持续燃烧。
实验卡片5 用干燥管、大试管聚集白烟并点燃
(1)以球形干燥管(通过试管夹、冷凝夹固定在铁架台上,下同)作为聚集器,如***6所示,可以看到蜡烛白烟像舞台上的烟雾一样,在干燥管大小球内的下半部流动,点燃蜡烛约2 min后白烟从干燥器末端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这时,既使熄灭蜡烛,由于干燥管里聚集有较多白烟,末端的小火苗至少会持续10 s。
(2)以大试管作为聚集器,如***7所示,可观察到蜡烛白烟在试管内慢慢聚集,点燃蜡烛约8 min后,白烟从导管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
3 抽出白烟并点燃
3.1 溯因思维5
若对该实验的过程继续追问:白烟是如何出来的?是用玻璃管导出的,是一种自动的流动。由这种“自动”的方式出发进行思考:是否有比“自动”更为高效的措施?那就是采用“被动”的方式。换句话说,若用一个装置把白烟抽取出来,不是会更有效吗?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用品就是胶头滴管,可以用它来设计实验吗?
实验卡片6 胶头滴管取出白烟并点燃
(1)将胶头滴管的尖嘴伸入焰心的烛芯上端,挤压胶头后缓缓松开,就可以看见白烟被吸入滴管中。
(2)将滴管移出,尖嘴靠近蜡烛火焰,挤压胶头,可观察到白烟燃烧,如***8所示。
这一改进方案可以实现观察白烟和点燃白烟的双重功能。类似的,将尖嘴处于火焰中的不同部位,抽取烟气,会发现烟气的状态与点燃的效果均不同。例如,在火焰最为明亮的部位抽出的烟气较稀薄,颜色发黑。如果在胶头滴管后衬一张白纸,并挤出烟气,可观察到明显的黑烟。
3.2 放大思维3
用胶头滴管可以抽出白烟,但胶头体积较小,抽取白烟并不高效。借助放大思维,如果增大胶头的容积就能够提高抽出白烟的效率。若要把胶头放大,洗耳球与胶头材质和形状都相似,最容易想到,注射器也是可以实现抽出白烟功能的大容器。
实验卡片7 注射器抽出白烟并点燃
(1)把胶头滴管的胶头取下,取一支10 ml的塑料注射器,将注射器与滴管连接(挑选合适的滴管,可使注射器前段细颈恰好能伸入滴管大口端),如***9所示。
(2)滴管的尖嘴伸入焰心的烛芯上端,缓缓抽动注射器的活塞,可看到白烟经滴管流入注射器中。
(3)将滴管移出,尖嘴靠近蜡烛火焰,推注射器的活塞,可观察到白烟燃烧。由于用注射器抽出的白烟较多,可以观察到白烟燃烧形成稳定的火焰,火焰的大小可由推注射器的速度控制。
若将注射器直接连接针头,便是这个装置的简化版。但由于针头太细,冷凝的白烟容易堵塞针头,故使用胶头滴管与注射器配合效果更好。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4
[论文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创新思维的训练?根据本人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质疑探究、尊重独特体验、启动丰富想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极大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根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有这样的片断: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设想你现在就置身在这酥软细膩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火焰和落日如诗般地滑落,你想说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绝伦的画面中;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属于大自然的歌!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首充满热带风情的诗!后来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自己创作几首诗,学生们诗兴大起,创作的很不错,如:醉看夕阳归,人在画中游;蓝天碧海热带情,三亚落日醉游人;三亚落日无限好,美妙绝伦惹人爱。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引导质疑探究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没有内心那份真实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很难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阅读是一个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险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马上就进行画句,思考,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而不是重重地吹熄呢?”。“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理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来越短,杰克应该迅速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还这样的慢慢吞吞呢?这岂不增加了危险?”;“杰克只是想要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蜡烛,可是他没有成功,蜡烛又被夺回。既然蜡烛无法端走,他为什么还要去搬回一捆木柴,这还有意义吗?”……学生能抓住人物外在表现和人物内心以及与当时环境所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且学生通过读课文,又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新的“助推器”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悟自得,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在指导朗读《半截蜡烛》一文这样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我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着重说好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生答:“如果我是伯诺德夫人,我会有礼貌地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先生们’这个词,因为只有有礼貌地说,才不会使敌人起疑心。”;“我会从容地说这句话,着重说好‘瞧’这个字,因为这样可以不露声色,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油灯上,而最终放弃蜡烛。”;“我会非常镇定地来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这盏灯’,镇定可以让德国***官毫无察觉,而着重说好‘这盏灯’,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和视线吸引到油灯上”;“我会用平静的语调来说好‘亮些’,因为只有让***官感觉到油灯比蜡烛亮,敌人才会使用油灯而不用蜡烛。”我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这句话。尽管大家朗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家朗读中都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
四、启动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
在指导体学习《二泉映月》四、五自然段时,我一开始用一句话“阿炳多么希望能够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激起学生对主人公阿炳的美好愿望的强烈期待,这与下文阿炳在二泉边听泉的现实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能时而进一步激起认知冲突,时而“语调沉郁”地描述,时而“沉痛凄凉”地独白,时而一唱三叹式地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神情专注,渐入佳境。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课文对阿炳苦难的身世、生活的穷困仅用聊聊数句加以概括性介绍,但这对体会阿炳热爱音乐、与命运不屈抗争的思想情感以及乐曲的意境却举足轻重,在片段一中,我能抓住“卖艺情景”的生活感知,接着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设置三个卖艺场景,让学生自选一个,进一步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和执着追求,在如泣如诉、低回起伏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段段结合自身独特体验、包含情感的语言喷涌而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还有教师应始终扣住文本语言特别是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发挥教材这个 文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抓住“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展开教学;后来我先扬后抑,再次用语言描绘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阿炳演奏乐曲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开去,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回归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句子“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至此,一个不屈而又执着的阿炳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堂争辩是不少学生喜欢尝试的一种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汤姆爸爸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能大胆假想,让学生轮流扮演“汤姆的爸爸”,自己扮演“汤姆”,就“汤姆”怎样想尽理由说服爸爸把鱼带回家,“汤姆的爸爸”怎样耐心说服“汤姆”把鱼放掉展开激烈辩论,这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领悟,也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外还有简笔划、猜谜语、编抄报、组织观察、表演等实践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朗读教学 语感培养 感受形象 品析词句 比较朗读
[中***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65
任何一个作家、诗人对语言都很敏感,语言在他们眼里就如同水在我们口中,冷暖自知,感受分明。儿童时期进行语言敏感性的培养很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感受鲜活形象,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课文是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运用理智和情感,把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的言语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教学卢沟桥烽火》,我让学生静心默读描写敌我双方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再边读边想象当时双方激战的情景。指导朗读描写日寇的语句时,抓住“气势汹汹、恼羞成怒、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等词语,让学生边读边揣摩日寇个性凶残的特点,读时声音要粗一点,语气强硬一点,内心是憎恶的情绪;读描写中国***队的句子时则抓住“同仇敌忾、冒着、冲出、砍去”等词语,让学生揣摩***民英勇顽强的精神,从而产生敬仰之情。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改成“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很快领悟到在当时情势危急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多余的话语,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班长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二、朗读中作比较,培养学生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朗读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即把课文中的一些精妙的语句或段落进行适当的调整,再引导学生将调整后的语句与原句进行比较朗读。
如《半截蜡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教学中可将句中的“似乎”去掉,改成:“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过去了。”然后让学生比较朗读,细细品味,语感敏锐的学生便会感受到“似乎”一词的妙处。因为 “似乎” 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性。藏着秘密的蜡烛吹熄了,应当是危机过去了。但是,随后德国人又点起了蜡烛,表明危机并非完全过去。此处的“似乎”最准确地表达了这一情况,也表明了当时多变的现实环境。又如《莫高窟》一文。文中有一句:“站在这样的壁画前,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你不仅可以看到优美动人的舞姿,似乎还可以听到叮叮咚咚的乐曲声。”我这样问学生:“‘好像’一词删去行吗?”学生通过比较朗读后明白:“好像”一词不能删去,因为眼前的一切并没有真的变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作者对莫高窟壁画入了迷。
三、品析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句,这样既能积累学生的语言,还能训练学生的语感。
《荷花》一文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用得异常巧妙,我这样提问:“可以把‘冒’字换成哪些字?”学生分别换成了“长、伸、探、攀”等字。我让学生把这些字带进句子中进行朗读品味,学生很快就发现它们都没有“冒”字好。因为“冒”字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荷花的动态美。在阅读教学中,对话朗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世界。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懒狮子想依靠父母生活的错误想法,我重点抓住了文中对话里出现的“慢吞吞”“凭着”等词语引导学生品析,懒狮子爱炫耀、高傲的形象自然就跃然纸上。
四、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文中的遣词造句方法,感知课文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我就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从“不敢、不敢”体会林冲的忍让谦卑;从“挺着胸脯,歪戴头巾”等体会洪教头的粗俗不堪,傲慢无礼。我让学生分角色读林冲、柴进、洪教头的对话,使人物形象和具体情境浮现于眼前,引发学生敏锐的语感。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将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带着“黄山奇松‘奇’在哪里?”这个关键问题,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的重点语句,使学生感受到黄山奇松“奇”在位置、“奇”在姿态、“奇”在顽强的生命力。读着读着,学生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就自然而然地表达了出来。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物理;实验;兴趣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94-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实验也应该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兴趣与非智力因素紧密地联系着,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份。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而趣味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
一、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在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这几个小实验。
1、“想不到的结果”找一个像手掌一样长,像手指一样宽的纸条,向***中那样,剪两个小口或撕两个小口。然后去考考你的同学:如果拿住纸条两头向两侧拉一下,纸条会断成几条呢?一般会认为断成三截。这时候你让同学试一下,试的结果一定会感到迷惑不解:纸条只断成两截。
2、“水面浮针”把一跟缝衣针放在水面上,让它像麦杆似的浮着吗?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就可以改变学生的看法。取一碗水,拿一根细一点的缝衣针,稍微抹上一层猪油。在水面上放一小张能吸水的纸,再在水面上轻轻的平放一枚缝衣针。等这张纸完全湿透后,轻轻按下纸的四个角,使纸慢慢沉入水中,这时候钢针却漂浮在水面上。放吸水纸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针对水面的冲击。
3、“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时,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这三个实验结果都出乎学生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物理殿堂。
二、设计趣味性实验,讲解新课
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小实验也可以起到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效果。例如:在学气压强时可以做一下下面的实验:
“蜡烛抽水机”在左边的玻璃杯内放少量的水和一只燃烧的蜡烛。杯口上涂一些凡士林,再用一张穿有橡皮管的硬纸片盖上。把橡皮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水杯的水中。不一会右边水杯里的水让蜡烛抽过来了!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三、设计趣味性实验,巩固知识
在巩固知识时做个实验的效果往往比一张试卷的效果还要好,普通中学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一定保持得很久,他们的普遍现象是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从而产生困惑,感到莫大的压抑,导致听课无心,思想开小差,作业头痛。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下去,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设计针对性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瓶颈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如:在学习完流体压强后做下面的实验:
“隔物灭火”桌上放一只玻璃杯,杯子前面20cm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力对着玻璃杯吹起,烛焰被吹灭了。如果要你通过一只大漏斗吹气按如***所示吹气,却不能把蜡烛吹灭。
这样的实验不但巩固了流体压强知识且将知识加以延伸。
四、设计趣味性实验,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为了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充分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十分有必要把物理实验引伸至课外,课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阔的大课堂,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大有裨益,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的现象时,学生对彩虹的现象就十分感兴趣,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许多小水珠折、反射后形成的,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我们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比如对着太阳光把一口水喷成雾状,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其色光的排列与天空虹一样。还可把一玻璃杯的水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光经杯中的水发生折射,再在地上铺一块大白纸,这也可以观察到一道非常美丽的彩虹,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现象,不但觉得物理有趣,而且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7
母亲的等待,等来了儿子感人的回答;课堂中学会静静地等待,会等来我们渴望的精彩。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学会等待,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等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等出良好的学习方式,等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必将等出课堂姗姗而来的精彩!
一、当学生思维断线时,请等一等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因为紧张,读课文时多字少字,结结巴巴,满脸通红。这时请老师等一等,学生的思维可能断线了,我们不妨用平和的语气让他想一想,用热烈的掌声给他鼓励,我们要给学生机会,给予他们反复尝试的充足时间。曾听过孙双金老师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当学生第一次初读感知课文时,就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读准字音,记一记生字字形。”初看这一学习要求跟我们平时没什么差别,但由于这篇文章比较长,读一遍就有4分多钟,这在公开课上能行吗?我心里嘀咕着。但孙老师却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在学生中踱着步,还不时地低下头来与个别学生交流一下。后来学生读好后进行交流读时,还安排了同桌合作分段读,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句子,并让学生范读,当时有一位学生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再加上心情紧张,在读“知春亭”这个词语时,他连续读了四遍还是读错了。当时孙老师一直没有放弃,他耐心地给予纠正、示范、引导、鼓励,当听着学生那标准的发音,看着学生那红扑扑的脸,欣赏着学生成功的喜悦,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位尊重学生的老师,这是一位有等待意识的老师。这样的等一等,换来的是学生从心底里的感激,是他对你、对语文、对你的语文课的喜欢和美好的记忆。
二、当学生合作困难时,请等一等
合作学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用共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能力弱的学生予以帮助指导,尤其在小组合作时适时的帮助、等待会换来合作的愉快和学习的信心。在教学《水乡歌》一课的拓展部分时,我设计了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泰州什么多”为题写一首诗歌。于是,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展开讨论,数分钟后,部分小组已经将自己的作品完成,组内的同学个个跃跃欲试。再环顾四周,发现有的小组还是一筹莫展,于是我要求等一等还未完成的小组,让那些已经完成的小组试着多编几首诗歌。我走到还未完成的小组前给予建议,同时轻声地指导。虽然这个环节多花了几分钟,但每一小组都完成了作诗的任务,每一组交流时,学生的脸上都荡漾着成功的笑容。这样的等一等,让课堂成为人人可以展示的舞台,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一贯说教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三、当学生想象偏离时,请等一等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维和文本不断发生碰撞,课堂上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有时甚至会出现出乎意料的答案或“想象偏离”的问题,这时,我们不妨等一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学完课文,多数学生已形成共识:藏在蜡烛中的情报没有泄露,是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官周旋的结果。但有一名学生却说:“我认为与这位德国***官的善良有关系。”他的回答竟然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赞同,一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对这位同学说:“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他说:“如果德国***官不同意杰奎琳拿着蜡烛上楼,蜡烛中的情报就会被发现,他应该是个善良的人,这从他讲的‘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也可以看出来。”这位老师对学生说:“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德国***官的句子仔细体会。”几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从德国***官“闯进屋里”“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伙凶狠、野蛮的强盗;有的说从“几双恶狼般的眼睛”也可以体会到德国***官的凶残;有的说德国***官同意杰奎琳拿走蜡烛是因为杰克在屋里生了火,他们已不需要蜡烛,是杰克的努力换来了杰奎琳的成功;还有的说德国***官想到他的小女儿正说明他本性是善良的,但战争使他变成了“禽兽”……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发言可谓精彩纷呈、精辟入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水到渠成。这样的等一等,巧妙地纠正了学生认知上的误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进一步研究的氛围,同时也丰富着教师实践智慧。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8
1.预设——让课堂充满灵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常常惊叹优秀教师在某些细节上处理得灵活机智,殊不知这些看似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的细节往往是教师的有意安排。
1.1 预设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会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探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运用多媒体营造了这样的情境:半截蜡烛的烛火在摇曳,钟发出滴答滴答声。此时,教室里格外安静,学生们神情严肃,显然都在为伯诺德一家的安危担忧。这一细节就像架设的桥梁,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流露的是真情,表达的是真心。
1.2 预设重点突破。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在关键处注重细节设计,能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理解西坡只有雪松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一位教师故意错误演示了雪松弯曲反弹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纠错。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大家对照演示,认真研读文本,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在相互补充纠正中不仅知道了西坡为什么只有雪松,而且感受到了雪松的顽强和智慧,见解是灵动的、深刻的。
1.3 预设拓展延伸。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教师最后预设了师生共同合作写诗的环节,学生因为有感而发,写得很精彩,如“爱是爸爸有力的大手,爱是妈妈温柔的叮咛”,“爱是爸爸担忧的目光,爱是妈妈关切的问候”,这样的课堂扎实与灵动并存。
2.捕捉——让课堂充满智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出一个个鲜活的细节,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去捕捉,使课堂充盈灵动的智慧,洋溢人性的光辉。
2.1 解“疑”——柳暗花明。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疑点,教师就要捕捉有价值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如教学《夹竹桃》第三自然段时,有学生提出:“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与夹竹桃没有关系,是不是作家写跑题了?”于是,教师利用学生的疑惑,鼓励他们通过仔细读书、小组合作等方式寻求答案。在激情互动中,学生很快明白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2.2 点“误”——茅塞顿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会忽视学生细微的错误,导致学生一错再错或理解偏差。如果能够敏锐地捕捉“误点”,巧妙点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拨正偏差,而且能帮助其深化理解。有学生在复述《卢沟桥烽火》一课时说:“由于众寡悬殊,我***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逃到宛平县城”我没有作任何评价,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逃跑”、“撤退”这两个词语。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逃跑”含有蔑视之意,用在英勇顽强的我***身上不合适,并懂得了意思相近的词有不同的用法。
2.3 争“异”——求同存异。“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当学生引发“异点”争论时,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棒喝遏止,而应提供平台,让学生在思中辩,在辩中思,于思辨中寻求真知。
3.挖掘——让课堂充满思辨
文本由一个个细节组成,一些看似平常的标点、词语、句子往往意犹未尽。教师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才能发现并找到解读的突破口。
3.1 切准提纲挈领的聚焦点。小学教材中很多课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教学中切准文本提纲挈领的聚集点往往能带动全篇,如《掌声》可围绕题目一步步展开教学,《九色鹿》可紧扣“见利忘义”一词探究,《夹竹桃》可从最后一段人手等。这样教学整体感强,重点突出,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9
1.巧设实验方法,增加实验趣味性
“研究空气的成分”为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传统的实验方法是把蜡烛固定在一块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然后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再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这时,饮料瓶内的水会慢慢上升。当做完这个实验反馈交流时,有一个学生说:水槽内的水面下降,才使饮料瓶内的水面看起来高了。这种看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实验有更正确深刻的认识呢?我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作了一些调整。
取一个平底的蒸发皿,中间固定一支蜡烛,在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把一个烧杯罩在蜡烛上,这时,蒸发皿中的水“吱”的一声被全被吸到了烧杯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吸引住了:为什么水会被吸到烧杯里去?水吸进去跟蜡烛燃烧有关系吗?……一连串的问题,伴随着有趣的实验现象而产生,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2.重组实验材料,增强实验效果
“毛细现象”为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为:烧杯中放进半杯红水,把纸巾(或棉布条)的一端浸到红水中,红水会沿着纸巾往上爬。我认为,这样的实验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一:纸巾的一端浸到红水中,红水往上爬的速度很快(仅有1―2秒钟的时间),部分观察不仔细的同学来不及看清楚这个过程。演示完这个实验,我向学生提问:“红水为什么会往上爬?”有一个学生这样答:“因为老师把纸巾条浸到红水中后又往上拉一些,所以,水面上这一截纸巾也被红水沾湿了。”因为纸巾产生毛细现象的速度太快,有的同学根本没看清楚,才会造成这样的错觉,而常规手段也无法调控红水往上爬的速度。其二:在探究能产生毛细现象的材料的特点时,学生一般不易发现纸巾上的小孔。因为这些小孔很小,肉眼几乎看不清楚,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我查看了本学期三(4)班这一课的分组实验记录,11小组同学只有1小组同学认为产生毛细现象跟材料上的小孔有关。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作了重组和调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用三块2.5×10厘米的玻璃片(如果没有这种规格的玻璃片,也可以用载玻片代替),其中两块用一个橡皮筋圈捆绑在一起,捆绑的方法是先把一条橡皮筋放在两块玻璃中间(距离一端0.5厘米),然后把两块玻璃绕紧,不让其松开。
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先把一块玻璃放到装有红水的蒸发皿中(红水高度2厘米),让学生观察红水会不会往上爬;然后把绕有橡皮筋的两块玻璃放到装有红水的蒸发皿中(有橡皮筋的一端向下),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由于两块玻璃之间有空隙,而且空隙是下面大上面小,红水会沿着缝隙慢慢往上爬(持续时间5―10秒),甚至会一直爬到玻璃片的顶端。
这种实验方法材料易得,操作简单。同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有两个优势。其一,红水在两块玻璃片之间的缝隙往上爬的速度比较慢,玻璃又是透明的,学生容易看清楚这个过程。其二,红水不会沿着一块玻璃往上爬,而能沿着两块玻璃之间的缝隙往上爬,学生易于将这两个实验现象作对比,从而找到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两块玻璃之间有空隙,水能沿着物体间的空隙往上爬。
3.自制实验仪器,放大实验现象
“热胀冷缩”为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传统的实验仪器是一个铜球和一个中间有孔的铁片,实验过程是先把铜球穿过铁片中的圆孔,铜球可以穿过去,接下来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再把铜球放到铁片中间的圆孔中,铜球就穿不过去,以此证明铜受热后会膨胀。
采用这样的实验方法,铜球加热需要10―15分钟,这对于一节课宝贵的40分钟来说已经相当漫长,学生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更为重要的是,铜球到底膨胀了多少?是一下子膨胀的,还是慢慢膨胀的?学生无法体验到这个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自制了一套实验仪器。
这个仪器的底座为一块铁板,左右各有一个支架,右边的支架上固定一个刻度盘和一根指针,两个支架中间是一根铜棒,铜棒穿在滑环中间,一头顶着左边的支架,一头顶着右边的指针,当用酒精灯给铜棒加热的时候,铜棒就会推动指针转动。
这个实验仪器同传统的实验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节约实验时间,可以演示出铜棒的膨胀过程,可以量化实验结果,更加有助于学生体验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10
终于,我们来到了无量山下的一所乡镇小学。校园是两个小院子,教室是两层楼的木板屋子。夜幕降临的时候,一间间简易教室里的小油灯就亮了。每4个学生中间亮着盏小油灯。小油灯是用药瓶子做的,瓶盖被钻了个小孔,用铁皮做的圆形管子包裹着筷子粗的纱线。灯光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跳动着,阵阵晚风送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我享受了“贵宾”级的待遇,被安排住在二楼的一间空教室里,教室的外走廊、地板、墙壁、窗子全是木的,教室里用8张桌子搭成了两张单人床,校长给了我两支蜡烛。天很快黑了,山里的月光十分的明亮,站在外走廊的木栏杆前,可以清晰地看到校园里的花坛、大树、操场和一张水泥乒乓球桌,喧闹的校园此刻显得非常的宁静。向远处望去,无量山在月光的照射下轮廓依稀可见。我正陶醉在这般美景中时,从木楼梯上迎面走来了一位青年女教师,笑容可掬地对我说:“校长让我来和你做伴。”这位女教师姓罗,个头不高,梳着长辫,紫红的脸上透出山里人的淳朴,明亮的眼睛里现出教师的聪慧。向她道谢后,我俩走进了“卧室”。她很热情地帮我拉好被子,我点上了一支蜡烛,我们各自坐在床上面对面地聊起来。小罗从一个布兜里拿出了一大团还没有绕的红毛线和打了半截的毛衣。她熟练地把一圈毛线绷在两个膝盖上,我从她膝盖上取下毛线,我们俩一个绷着一个绕。烛光一闪一闪,挺有诗意的。这时,小罗十分委婉地对我说:“徐老师,你能不能把蜡烛吹掉,我们只有在备课时才舍得点,织毛衣之类的事借月光就能做,因为我们这里的月光特别亮。”我赶紧吹灭了已经燃了半截的蜡烛。没有了烛光的夜更美了,月光透过小方格的窗子洒在我俩的身上,就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薄纱,朦胧和宁静中又透出几分温馨。
闲聊中得知,小罗是1984年的高中毕业生,被安排到这所山区小学当合同制教师。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小罗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为一名正式教师,而每年能转成正式教师的很少,小罗既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又要面对一年又一年的转公办教师的考试。她所在的学校一到五年级都不分科,她既要教语文数学、当班主任辅导员,还要管学生的日常生活,早上要叫学生起床,带早操,晚上要督促学生上晚自习、睡觉,每月的工资就50.05元,还要扣除10元作为结构工资,到年底按照工作业绩再发放。这里生活很艰苦,米要回家去背,菜要自己种,学校没有自来水,开水要请人从山箐里背水回来烧,5磅保温瓶1分钱一瓶,8磅保温瓶2分钱一瓶,为了能节约每一分钱,每天就喝1分钱的水。
一次她生病发热多日,在药店买药吃不好,只好咬牙花6元钱乘车到县城去看病。医生给她输液,当听说输这么一次液要花十多元时,她请求医生就打一次。住旅店花5元,开点药又花了18.8元,再加上来回的路费,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就用完了。每个月除日常生活用品的开销外,就连照明用的灯油也得从这微薄的工资中开支。说到这里,小罗眼眶里盈满了泪水,我的心里也像塞了团棉花似的难受。
小罗说她最怕过假期,因为出去玩要花钱,就连去县城,经济上也不允许,回父母家心里也不好受,自己都32岁了,每次回家拿不出钱,买不了像样一点的东西给父母,而每次离开家时,父母都要为她准备米甚至一些生活用品,她觉得很对不起父母。小罗有三个妹妹,大妹妹去杭州打工后,在那里成家了,另外两个妹妹都到勐纳橡胶厂工作,她们日子过得不错。几年前,几个妹妹都叫她到杭州或去勐纳打工,最后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去。我不由得问:“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喜欢当老师,舍不得离开。”小罗有些留恋地说。
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抬头看了看窗外,月亮正高挂窗前,柔和的月光映照在织了半截的毛衣上,闪耀着一种很奇特的光泽,一个个刚绕好的毛线球,就像一个个欲喷发火焰的火球。我笑着问她,这是给谁织的,你爱人吗?她低下头羞涩地说:“徐老师,我还没成家呢!”此时,我掏不出什么话来安慰她,只好用商量的口吻说:“已经半夜了,我们还是睡吧,你太累了。”而小罗却满怀心事地问我:“你明天就一定要走吗?我还有点事想请你帮我拿拿主意。”我会意地点了点头。她接着说:“我今年已经32岁,工作8年多了,每月的工资少得连养活自己都有些困难,没有人愿意娶像我这样的穷教书匠,谈了几个对象都说你的这点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将来怎么养孩子?”她说到这里有些哽噎,长长叹了口气,就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她突然抬起头来,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其实这毛衣确实是给一个男人织的。她姓胡,比我大3岁,是一所村小的教导主任,带着一个6岁的小女孩。他妻子是四川农村来这里打工的,因生下的是女孩,就还想生个男孩,小胡不愿意违反计划生育***策,那女人就扔下他和孩子跑掉了。几年来,小胡想尽了一切办法找她都没有找到,他又当爹又当娘,日子过得很艰难,这才托人向我求亲。我直率地问到:“那你觉得他好吗?”小罗有些为难地说:“我倒是觉得他对人很好,挺老实的。”她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正在编织的红毛衣告诉我,今年流行穿红毛衣,给他们爷俩一人织一件过冬穿。当时我兴奋地叫起来:“那太好了。”忽然,她压低了声音说:“好什么啊,徐老师,我家里不同意,周围的同事也在议论我,说我一个大姑娘为什么要找一个‘二锅头’,万一他老婆找上门来怎么办?”从她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来她对小胡还是很有好感的,而她的犹豫,我觉得大可不必。我告诉她,不用管别人是怎样议论,只要你自己认为好就行。至于他的妻子,像现在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登报离婚的。小罗脸上顿时一片喜色,沉吟了一会,鼓起勇气说:“那――你能帮我去看看他吗?”她停住了手,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抬起头看了看窗外,月亮正面对着小罗倾听她的心声,我看到她的眼里噙满了泪花。再看看手表,已经是凌晨4∶30,再过两个多小时,小罗又该去叫孩子们起床上早操了。此时,我们俩相互凝视了片刻,谁都没有再说话。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如何处理。去帮小罗相亲,这重任能担起吗?明天的行程已定,又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明呢?但小罗老师非常信任地把心底的话都掏出来,我无法拒绝。我连忙点点头说:“行,我明天一定去跟你相相亲。”小罗说了声谢谢后就睡了,不到5分钟就传出了一阵阵呼噜声。而这一夜,我一分钟也没有睡着。这里的人,这里的木房子,特别是这里的月光,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味。
早晨6∶30,月亮刚刚落下了山,天才蒙蒙亮,起床的哨声就响起了。只见小罗本能地一轱辘坐起来,快速穿好衣服后,轻轻地把门拉上。不一会儿操场上响起了学生的跑步声,小罗也跟随在学生队伍的后边,看上去她还是那么的精神。
一大早,我找到校长,并恳请他同意让我和我的同事去一趟小胡所在的那个村小。我不知道离这儿有多远,就向校长说,能不能借两辆自行车给我们。校长听后直摇头,他笑着说:“这个村小不通公路,要翻过一座大山才到,我借给你们自行车可以,到时我到哪座山箐沟找你们?干吗到那儿去?”我赶忙解释说:“听说那所村小办学很有特色,所以想去看看。”校长看我的态度很坚决,只好派了乡教管会的一位老师和副校长陪我们去。走过了一段泥泞的小路和田埂路,又翻过了一座山,我们看到学校像座庙宇似的坐落在一片树木林中,教室的窗子也是小木格的,一块黑板斜靠在一个架子上,简陋的课桌把教室挤得满满的。一位男教师抬出了几个小凳子,招呼我们坐在教室旁边的一排小平房前,他热情地说:“主任上课去了,你们先歇一歇吧。”他一边说着,一边往一个洋瓷大口缸里边倒酒,接着他把倒满酒的口缸递给了我。看着那么大的一缸老酒,再看看那个黑得发亮的口缸,我真不知道这是什么礼节。这时,陪我们来的副校长说:“徐老师,我们这儿很少见到省城来的人,他们太高兴了,才这样招待你呢!”我赶紧一边道谢,一边像喝中药似的大大地喝了一口,那些老师都笑起来。我问坐在我身旁的教师:“你们老师的办公室在哪里?”他指了指我旁边开着门的小屋说,这是我们教导主任胡老师的家和办公室。学校没有专门的办公室,这排小平房既是老师和学生的宿舍,又是办公室。我走了进去,只见这是一间大约11平方米大的小屋,小屋从三分之二处被隔成了两间。我环视了一下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贴在墙上用毛笔字书写得非常工整的课时安排表,外边的房子小得只放得下一张书桌和一个放厨具的小柜子。走到书桌前,我看到刻了一半的蜡纸放在桌子中间,右上方放着2本备课本和一打学生作业本,桌子左上角放着一本油印的有20页左右的《教研园地》。里边的一间放着一张大床,一个柜子,一根长长的铁丝顺着墙边横穿两间屋子,铁丝上几个衣架挂着衣服、裤子,还有小女孩的裙子,房间虽小却显得干净而明亮。看得出来,在仅仅只有4名教师、3个班的这样一个乡村小学,这位教导主任是一位对教育工作非常挚爱,对工作、对孩子井井有条的人。说实话,还没有见到小胡,我在心里就已经给他打上“合格”分了。
下课铃响了,迎面跑来一个小女孩,她穿着很整洁,扎着两根小辫,小脸红扑扑的,十分可爱。见了我们,她害羞地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叫着:“爸爸,爸爸,有好多老师来我们家。”她扑到一个抱着一打作业本的男老师怀里,又伸出头看着我们。他就是小罗要我看的胡老师,中等身材,长得挺帅的。
随后,我们一边聊,一边参观校园。一个多边形的红土地小操场上,一些孩子正围着一棵大树,往一个用铁丝扭成的圆形“篮筐”里投球。小胡解释说,这是我们为孩子们填的“篮球场”,好让他们下课来这儿跑跑跳跳。
在学校呆到中午时分,我们才告辞,小胡牵着女儿送我们到村边。走出很远了,我看到小女孩还在挥舞着小手,口里叫着“再见,再见……”
这个夜晚,月光似乎比上一个夜晚还明亮,借着月光小罗又认真编织起了那件红毛衣,我激动地把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她。当看到她眉宇间还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时,我直率地说,有时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就看你能不能鼓起勇气去抓住它了。她似乎悟到了什么,微微地点了点头,那深沉的目光里一片憧憬。
离开那所山村小学的好长时间里,我一直牵挂着小罗老师和她的婚事。
第二年春天,山风给我带来了喜讯,她终于和小胡老师结婚了。而且,胡老师也调到了她的身边,至于那个怕羞的小女孩,也上学了。再等听到她的消息时,知道1995年她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学历合格学习,圆满完成学业,1996年终于转成了正式教师,工资收入也比过去多很多,她们搬进了新房子,而且还生了一个胖儿子,一家四口生活得很好。
小罗老师的信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幸福。我从心底里为她高兴,想起那次月光下的相聚,想起那次相亲,只觉得心里甜甜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