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文章篇1
[关键词]雪荷载 EN1991-1-3 GB50009-2012
中***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61-01
1、概述
随着我国设计领域在国际上的扩展,越来越需要设计人员了解和能够应用国外的设计规范,通过这样的努力,也使我们在国际工程市场上具备了必要的基本能力。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雪量不是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因此,我国对雪荷载的研究也不是很发达。这一点在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体现的就很明显。该规范关于 “雪荷载”的第7章内容只有不到千字。通过学习EN1991-1-3:2003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了对雪荷载研究发达的欧标雪荷载设计理念,并通过对比两部雪荷载规范的异同之处,为我们今后在不同地域应用不同规范打好基础。
2、EN1991-1-3:2003介绍
欧洲规范(Eurocode)是用于欧洲多个国家的指导性设计规范,各个国家有各自的自然条件特征,因此欧洲各个国家规范体系大量采用了封皮、前言+欧洲规范要求+国家附录的方式,通过国家附录来体现各个国家的独有的设计参数等内容。其中Eurocode 1 C Actions on structures中Part 1-3: General actions - Snow loads(EN1991-1-3:2003)[1]是专门的雪荷载设计规范。其主要章节如下:
1.概述
2.作用的分类
3.设计工况
4.地面雪荷载
5.屋面雪荷载
6.荷载作用
附录A 不同地点的设计工况和荷载分布的应用
附录B 特殊漂移雪荷载体形系数
附录C 欧洲地面雪荷载分布***
附录D 依据重现期调整地面雪荷载
附录E 雪的重度
参考书目
3、EN1991-1-3特点介绍及与中国规范的比较
中欧规范的体系不同,分章不同,现通过总结欧标规范的特点并与中国规范的比较来介绍。
3.1适用范围
EN1991-1-3不适用于海拔高于1500m的场地。没有给出关于特殊方面雪荷载的指导,如:
雪从一个更高的屋顶滑落或下降带来的冲击雪荷载;
由于雪的存在或冰的积累导致结构外形和尺寸变化引起的附加风荷载;
常年下雪地区的雪荷载;
冰荷载;
由于雪引起的侧向载荷(例如由于流动产生的横向载荷);
桥梁上的雪荷载。
比较:中国规范没有明确适用范围。
3.2雪荷载作用分类[1][2]
可变作用――按时间的变化分类
固定作用――按空间位置分类
静态作用――按作用性质分类
偶然作用――视场地位置而定(地面上特殊雪荷载,特殊积雪荷载)
比较:雪荷载在中国规范中一般只当做可变作用。
3.3雪荷载设计工况
欧标在附录A中详细划分了不同设计工况下的应用,简要的列于下表:
比较:中国规范没有明确漂移雪荷载和特殊雪荷载的概念,《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也没有规定设计工况。
3.4雪荷载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欧标按不同的地域规定了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比较:中欧规范类似。中国规范相对应数值为0.7,0.6,准永久值按雪荷载分区不同取值不同[3]。
3.5雪荷载计算
比较:中国规范雪荷载计算为Sk=μrS0,其中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r为地面基本雪压换算为屋面荷载的换算系数,他与屋面形式、朝向及风力有关。可以看出,欧标雪荷载计算更为细致、科学,中国规范则操作简单、方便。
3.6 地面雪荷载特征值计算
比较:中国规范基本雪压的计算与欧标地面雪荷载特征值类似,采用的数值也都是以常年的观测统计为基准的数据、表格或分布***。其中中国规范给出了10年、50年、100年的基本雪压,查询方便;另外(E.3.4)给出了其他重现期和10年100年重现期的换算公式。而欧标则是给出了地面雪荷载特征值(重现期为50年)以及地面雪荷载特征值(重现期为50年)和n年内平均重现期内地面雪荷载的关系(见EN1991-1-3:2003公式D.1)。
4、总结
综合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欧洲规范从事雪荷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全面、科学。这与当地的气候有着很大的的关系。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积雪情况不甚严重,积雪期也较短,采用简单实用的雪荷载设计也是符合国情的。同时也可以借鉴欧洲规范的经验,解决我们国内设计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例如,对极端降雪造成的特殊雪荷载的计算。
通过对两种雪荷载规范的比较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雪荷载设计的机理,更方便快捷地理解欧洲雪荷载设计规范,也为欧标雪荷载设计规范在今后的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Eurocode 1 Actions on structures Part 1-3: General actions - Snow loads EN1991-1-3:2003.
[2] Eurocode - Basis Of Structural Design.
BS EN 1990:2002.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012年9月第一版.
关于雪的文章篇2
大三女生要创作宫廷大戏
1984年,吴雪岚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吴雪岚很调皮,经常跑出去疯玩,父母不放心,便把她关在家里让她与书做伴。当时家里藏书很少,《红楼梦》是吴雪岚最喜欢的,她不知读了多少遍。渐渐长大后,吴雪岚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每逢周末就泡在书店看书,看得最多的是古典小说。
读高中后,上课时吴雪岚最爱看小说,一开始语文老师坚决制止,后来发现她每次语文考试都能毫无悬念地考出好成绩,就默许了。可她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因此数学老师非常不喜欢她。高中三年的“课堂阅读”,让吴雪岚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回忆当年,吴雪岚说,当时只知道看书,尤其喜爱苏童、王小波、张爱玲的小说,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放弃,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
高中毕业,吴雪岚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入学后,爱好一直很广泛的她,被系里开设的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吸引了,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研究和创作方向。读大一时,在经常逃课的情况下,她仍考出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从2005年起,吴雪岚开始从事业余写作,陆续在各大报刊发表短篇小说及散文。2006年新春,她厌倦了给报刊投稿,一名同学把她推荐到了“榕树下”——一个以网络原创文学著称的网站。因为可以随心所欲写自己喜爱的文字,为了追求文章的灵性和自由度,吴雪岚很快喜欢上了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而网络也给了她极大回报,比如她在“榕树下”写的第二篇文章,便被推荐到该站排行榜,受到众多网友关注。这对写作技巧还不成熟的吴雪岚是个巨大激励,她的创作热情越来越高,不久便成了多家文学网站的专栏。
2006年2月大三寒假期间,吴雪岚觉得百无聊赖,天天看电视剧打发时光。那阵子,TVB第一部在大陆取景的宫斗剧《金枝欲孽》火爆播出,吴雪岚看到这部电视剧时深受启发,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
《金枝欲孽》中的清廷后宫十分残酷,没有一个角色称得上是好人,每个人都在步步为营。这让喜爱中国古代历史的吴雪岚,对正史上女性形象的缺失感觉遗憾。她认为,作为女性,能在历史上留下寥寥数笔的只是一些极善或极恶的人物,像丰碑或是警戒一般存在,完全失去个性。而女性的心理其实非常细腻,所以她极力想写下历史上那些生活在帝王将相背后的女人的故事,还原她们的真实心态。
有了创作灵感,吴雪岚脑海里出现了一群鲜活的女子,她将她们生活的环境安排在了深宫之中:这些女子或有显赫的家世,或有绝美的容颜及出众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或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争夺的男人而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好都虚耗在永无止境的斗争中。经过严密构思,吴雪岚拟定了小说雏形——选择一个被选入宫中,经过一系列后宫斗争,最终登上王后宝座的名叫甄嬛的宫廷女子为主角,并将小说定名为《后宫甄嬛传》。
一部大戏迷倒百万网友
对于一个刚接触网络写作的新人来说,写一部长篇小说是件非常冒险又不讨好的事。而吴雪岚就因为那么一点好奇心,想去尝试一下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在众多小说中,《红楼梦》是对她影响最深的一部,她曾先后看过无数遍。有了《后宫甄嬛传》的整体框架,她便借鉴《红楼梦》的写法,对文字进行精巧安排,并借用古代典籍、唐诗宋词,写法上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如出一辙。首章写就,吴雪岚以“流潋紫”为网名,将作品上传到了晋江文学原创网。
几天后,吴雪岚又把刚写就的几章贴到了网上。小说放上网后,一开始看的人并不多,留言的也只有两三个人,但吴雪岚还是很高兴,因为写文章的人那么多,有人看自己的文章她已经觉得很满足了,于是她接着写了下去。寒假过后,吴雪岚白天上课,晚上到了11点同学们都睡下后,她才静下心来写作。每写一段,回头去看总觉得不太满意,于是修修改改。如果觉得一段文字糟糕得改都没法改,她就干脆推倒重写。
在写作过程中,吴雪岚引用了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宋朝张玉良的《兰雪集》和李商隐的《菊》等诗词。有趣的是,故事中皇上宠爱甄嬛,赞她美貌时,念的正是赞颂宫廷妃嫔的诗句,如唐玄宗的《好时光》等。小说还涉及《诗经》中的大量段落,比如安陵容为雍正唱的一曲《越人歌》,便摘自《诗经》。其中有一句:“今夕何夕兮?塞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深受读者喜欢。
关于雪的文章篇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见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是《水浒传》中最精采的回目之一。文章的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地突出了“逼上梁山”的主题思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准确地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以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题意,颇为值得体味、探究。现将对这一题意的种种理解及我的浅陋之见集说如下:
一、省略说。我有幸观摩了上海一位特级教师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这位教师是用设问解题的:“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解释一下课题呢?”学生说:“林教头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老师表示肯定。在这位特级教师看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的省略。应该肯定,这句补全的话,确是文章所叙故事情节的高度概括。然而,值得商榷的是,纵观古今汉语的语法规范,类似这种省略了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的用例确实鲜见。对于文章标题的用语,诚然不必苟求合乎语法规范,但如此理解这一题意,充其量,只是把作者的命题看作故事情节的浓缩而已。
二、名词说。许多人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由三个名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缀连而成的。其最有力的佐证,便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名词说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马致远的名句在语言表达和意境创造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林教头”,故事发生的环境是“风雪”之夜,人物活动的处所是“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的意境。按名词说,原题可改换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据笔者所知,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乃至高校文科教师,都是“名词说”的赞同者,并依此进行教学的。但只要翻阅一下《水浒传》第十回的回目,就会对“名词说”产生怀疑。《水浒传》第十回的全题是一个对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下句“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是一个主谓句”作为对句,即使不求工对,上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应为主谓句;同时,从语感看,上句中也必须有一个动词。
三、动词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标题,如果是一个主谓句,就应该有谓语动词,而这个谓语动词,就必定是与下句的“火烧”相对应的“风雪”一词。《阅读与欣赏》(广西大学出刊·92年12期)所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题意试解》一文,把“风雪”作为动词来理解,我以为这一见解是颇有见地的。《试解》一文把“风雪”用作动词。理解为“愤怒地雪耻”。“雪”本有动词的义项,作“洗刷”讲。这样,“风”就被看作是“雪”的修饰语。这样理解的独到之处,在于突出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领略了作者命题的苦心,在于突出林冲性格的逆变。然而,把“风雪”看作动词,应该怎样理解其内蕴才更为妥贴呢?《水浒传》第十回原文有这样一段情节:林冲用尖刀先后把差拨、富安、陆谦的头都割下来,插了尖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金圣叹对此是这样评点的:“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赛,又算结煞。”据此,我以为,在林冲看来,陆谦等人干了丧天害理之事,竟然在山神庙前津津乐道,是对山神的亵渎;也是他自己在山神庙这块净土杀人(尽管是该杀该剐的恶人)后,祈求山神谅解他对神灵的不敬。深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题意应是:林教头愤怒地报仇雪耻、疾风般地洗刷下被亵渎的山神庙。动词说不仅在语言形式上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陆虞侯火烧草料场”视为工对,而且窥得了林教头的主导性格是安分守已、正直忠厚。
关于雪的文章篇4
1.解腕尖刀
文中对这把解腕尖刀,多处倾注笔墨。小说先写林冲确认陆谦已经到了沧州,并从小二口中得知他们鬼鬼祟祟的行动后,“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戴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
作者对林冲寻找仇人的情形,可谓不厌其详,以致我们在阅读这段文字时,心里记着这把尖刀,眼里盯着这把尖刀,而“李小二夫妻更是捏着两把汗”,更是让人感受到剑拔弩张 、风雨欲来之势,但接连几日的寻找,竟然毫无动静,陆虞候等人似乎也从客店一闪后蒸发了。文章至此似乎一松,这把解腕尖刀引起的波澜似乎已经告一段落,然而有关解腕尖刀的细节并没有完,在林冲告别李小二夫妻后,再度挑起了波澜,“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与差拨一同辞了官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那把解腕尖刀,如此醒目,又把读者的心提起来,让人感到非有某种事发生不可,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解腕尖刀似乎也被闲置起来。
作为伟大作家的施耐庵,其文中出现的这把解腕尖刀,并非闲笔,而当它再次出现,却是在火烧草料场之后,林冲与陆谦等人在山神庙狭路相逢之时,林冲在庙里闻得陆谦等人的阴险与狠毒,已是怒火中烧,他追上陆谦,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喝倒:“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且吃我一刀!”
故事到此,已告结束,一把尖刀引起的寻敌——待敌——杀敌的过程写的曲折回环,波澜起伏,但又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2.风雪
文中对雪的描写可谓极其节省而又十分传神,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每到一处都评曰:“妙绝”,到底妙在何处?
首先,风雪的设置为下了铺垫了,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深入。正因为风雪天寒,才有林冲出门沽酒买肉,草屋倒塌,借宿山庙,使林冲得以远离火海,逃得一命,使恶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未能得逞,构思可谓精巧缜密。
其次,风雪还为全文增添了独特的氛围。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作者用“紧”字来修饰雪,真可谓是独一无二。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那雪下得正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在平静的外表下,大雪纷飞之中感到气氛和情势的紧张。
3.火
关于火的描写在文中出现了好多次,本来草料场应当是最怕火的地方,但作者故意不厌其烦的写火,甚是细微。
如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在“向火”。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还是金圣叹能够悟出作者的构思之妙:“题目是火烧草料场,读者读至老***向火,犹不以为意也;又读至此处生些焰火,未有不动心,以为必是因此失火者;而孰知作者却是故意于前边布此疑影,却又随手即用将火盆盖了一句结之,令后火全不关此。妙绝之文也。”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这才是作者真正要写的火。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至此,我们读者和林冲一样才恍然明白真相,远处燃烧的是草料场的熊熊烈火,而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也从林冲的心头熊熊燃起。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风雪与火,这两个本不相容的事物此时却交织在一起,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关于雪的文章篇5
《可以预约的雪》是台湾现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是“情”与“理”相融的经典美文。文章取名“可以预约的雪”,是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台湾特有的菅芒花比作北国冬天的雪,由朋友相约看菅芒花,回想起两年前看花的情景,感慨万千。怎样面对生命中的“常”与“变”?怎样突破人生的困局?这就必需怀揣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全文善用对比。
学习目标可以定位如下:知识与能力:诵读文章,梳理文脉,学习作者“一花一世界”的构思技巧;过程与方法:相互交流探讨,能够领悟作者对人生“常”与“变”的理性思考和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品析作者流露于文本中的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应该确定为:1.能够领悟作者对人生“常”与“变”的理性思考和感悟;2.品析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本文“情”与“理”兼美,重在感悟与品析,因此要注重情景问题的预设和问题情景的创设。围绕题目“可以预约的雪”,预设三个问题:1.为什么不用“可以预约的菅芒花”为题?2.你能品析“可以预约”的言外之意吗?3.既然生命的大部分都不可预约,那为什么要用“可以预约的雪”为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说的大概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树。也就是说每一个细小的物体中,都包含着宇宙的秘密。今天我们就将走进这样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事物,去联想,去体察,去感悟,从而衍生出人生的哲理。这位作家叫做林清玄。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疏通难解的生字词。学生个读,同学互评,教师再范读,提示情感的把握。
2.学生再读课文,师生互动,理解如下问题:
问题情景(一):题目是“可以预约的雪”,文章与雪景有关吗?与什么景有关?
明确:与雪无关,与菅芒花有关。“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暗喻手法,二者有何相似之处?明确:色彩(形似)、可以预约(主观愿望、期许相似)
问题情景(二):可不可以把题目改为《可以预约的菅芒花》呢?哪一个题目更好呢?
明确:应该说也可以,但是哪一个题目更好呢?雪是普遍的景物,菅芒花比较稀有,是台湾一种特有的植物,只有在阳金公路才能看到,所以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它的色彩和可以预约的花期,当然原题好。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便在于,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于浅显,变特殊为一般。
问题情景(三):通过比喻的方式,由雪及花,文章主体就是写菅芒花吗?
(学生思考、交流、探讨)明确:文章主体并非写菅芒花,而是写看菅芒花的人。
问题情景(四):作者思维由花及人,由菅芒花可以预约的特点联想到人生怎样的情形?
(学生思考、交流、探讨)明确:经过两年时间的流逝,菅芒花又到了开放的秋季,可是看花的人却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而面目全非了,由看花人又延伸到所有的人,外在经历在变,内心体验在变。深深思索至此,一个沉重的疑问压在作者心头——“在我们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还是不变是正常的?”
三、研读讨论
问题情景(五):面对生命的“常”与“变”,到底哪一个才是生命的常态?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①(13段)自然的景每一刻都在变化,人生也如此,而我们都希望并习惯于“不变”,这就造成人生的困局。
②(14段)其实生命的“常”是人生的面具,生命的“变”才是人生的眼睛,生命的大部分不可预约。
③(15、16、17、18、19段)列举生命的“常”与“变”:菅芒花(常)——看花人生(变);预约来生(常)——前世精魂(变);同学会(常)——同学(变);岁月定影,时空定格(常)——完全不可能(变)。总结:用众多事例,从自然、人生、佛教、生活等方面论述了生命中“变”是常态的感悟和道理。
问题情景(六):面对生命的“常”与“变”,作者提倡怎样的人生态度?
①(破):对自身因缘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缘无怨无尤——人生课题;②(立):对“常”祝福,对“变”宽容;总结:懂得欣赏——美好的心、欣赏的心——保持预约的希望。
四、总结反思,形成积淀
问题情景(七):品析作者积极的心态!
①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只要心里充满乡音亲情,浪迹天涯、作客他乡又何妨?
②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历经病患折磨,才更加懂得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③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穿越生死不死,就更应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④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妈妈的病故,倍感亲情无价,中年添子,人生幸福。
总结:懂得欣赏才会幸福!拥有一颗美好的心、欣赏的心,永远保持预约的希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重新审视人生的变故无常,却发现,人生绚丽多彩,生命缤纷灿烂!而作者的心境也由原来的感伤转变为豁达愉悦。
关于雪的文章篇6
一、看形象的类型
现代文阅读形象作用题以考查景物形象为主。景物描写一般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方面的考量,主要有交代时令季节,渲染某种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作用。散文中的景物形象还有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等作用;而小说中的景物形象还有烘托、反衬人物心理,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等,在作答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
如2011年北京卷第18小题: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全文看,“雪”是贯穿全文的主要景物,祁连雪化水汇成大小几十条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雪岭”蜿蜒起伏,构成高山丽景,其高洁的情愫,“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在“我”心中,如“恋人、挚友般亲切”;而后作者情感的抒发,表达对历史的感悟都是由“雪”引发或与“雪”相关的;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进入林则徐和作者的诗句,则使文章更富于艺术的感染力。
散文中的景物形象承载作者的情感的,可以2010年北京卷第17小题(2)为例。本题要求简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纵观全文,“海棠花”是文本的最重要形象,起到线索的作用,作者由“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而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可知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结合文章结尾的“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可知“海棠花”作为一个载体,升华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事物形象应先圈定文中提到事物形象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从文章的主旨、表现的感情等方面入手分析。如2012年浙江卷第13小题: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从全文来看,与“甘草”相关的文字主要有,甘草是“甘甜之草”,我自己就姓“甘”,与甘草“应是同根”;在物质比较匮乏的80年代,任何甜品都是奢侈品,而甘草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而我就是嚼着甘草成长的。那种自豪感、满足感溢于言表,也因此对甘草有份特殊的情谊,并自以为“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因此答案可表述为: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人物形象的考查一般出现在小说或是其他实用类文章中。围绕主要形象的考查一般是就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等提问,而就作用提问基本上是就文中涉及的次要人物,甚至是动物形象展开。其作用下文会作详细的分析。
二、看形象的主次
无论是景物形象还是人物形象都有主次之分。文章的主要形象一般都贯穿全文,起到线索的作用,同时又是作者倾力叙述、描写的重点。或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活动提供场景;或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上文提到的 “海棠花”就是最好的例证。
文章的次要形象则一般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要形象的作用。或烘托人物心理,或反衬突出主要形象的特性等;如与主要形象一致的话,则表现不同形象的共同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文章的内涵;而在小说中有时还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主要形象的作用如2012年北京卷第17小题: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篇文章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作者创作时时常为一种无形的束缚所困扰,却又不知道这种束缚是什么,直到看到了梅里雪山,对其作了深刻的了解,才看到了书中的“一个主人公对我笑”,也因此梅里雪山成为小说故事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场景;之后的文字,作者以无比敬仰的心情叙述了中日联合登山队17位勇士的惨剧,以及作者对他们体现出来的精神的深刻思考。因此本题的参考答案可概述为: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成为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作者对攀登的意义与探索精神的思考。
次要形象的作用如2010年江苏卷第12小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本文写的是“我”跟随驼队飞渡怒江大峡谷的故事,领队的从容不迫、认真负责、粗犷豪迈以及驼队的团结合作、相互关爱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张扬了原始、野性的美。而“牛”的形象起到了侧面烘托与反衬的作用。我们先来看文中写到“牛”的语句。到达怒江边时,“我”“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中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之后就是对怒江峡谷高峻、危险的雄壮场面及领队“稳稳地坐在马上”笑的场景的描述。溜索时,“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那牛软下去,滴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这前后是驮队充满豪情的飞渡峡谷的情景。由此,本题答案可表述为: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无畏形成反衬。
次要形象与主要形象相一致的如2012年重庆卷第16小题: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本文主要写到朋友老刘的不断追寻,追寻心中的梦想。而文中的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都是寻梦者,与老刘的追寻是一致的,而寻梦过程是艰辛的、甚至要付生命的代价。因此本题答案可这样表述: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以更多美丽感人的梦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表现寻“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寻“梦”精神的赞美。
三、看形象出现的位置
在现代文阅读中有的形象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有的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有的则贯穿全文。在回答形象的作用时,其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应在考虑之列。如出现在开头,景物形象有渲染某种气氛,或引出下文,与下文作对比等作用,如果前后都出现则有相互呼应,使结构严密等作用。
如2009年江西卷第17小题: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的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文章开头主要写到现代人在旅行中因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等情绪,写到“我们”的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却是那样的脆弱和渺小”,自然引出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牛车或马车”,为了自己的思想、理念,而“不知疲倦”地“在大地上往复奔走”,因此本题的答案就可以这样表述: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作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关于雪的文章篇7
下里巴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xià lǐ bārén,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猜成语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谜底,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谜底望乡 …… 打一成语
二、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三、成语造句1.文艺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他们也需要"阳春白雪"。
2.文艺要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因为群众不仅需要“下里巴人”,也需要“阳春白雪”。
3.我的作品属下里巴人,他的才真正称得上阳春白雪。
4.她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经过视听经典艺术知识体系与现代电子视听软件创作媒体的再创作之后,共同成为广大观众的审美对象和欣赏内容。
5.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臺大多製作下里巴人的戏剧节目。
6.下里巴人在混沌生活中表现出的渺小真令人惊诧。
7.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着,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
8.我弹奏的曲子是阳春白雪,而你的唱的流行音乐是下里巴人。
9.在音乐会上,她为了从俗,也唱了一首流行歌曲,虽是下里巴人,但仍是韵味十足。
10.最棒的恶作剧总是让人分不清合法与非法,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对与错的界限。
11.从今以后,那些下里巴人的普罗大众也能进化出他们自己的音乐了无需作曲家和作词者,也无需音乐训练。
12.这次考试评出来的很多作品都是一些下里巴人的烂熟句子与文章。
13.像这种下里巴人的作品就不要拿上来丢人现眼了。
14.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艺术是不同表现形式,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一时喜好而有所偏废。
15.现代的流行歌曲,虽尽是一些下里巴人的乐曲,但也必然反映一些民众心声。
16.观众需要通俗的下里巴人来调剂身心,也需要高级的阳春白雪来提高品味。
17.网游和电影,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
18.它不是文化对娱乐、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地下对主流。
19.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著,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
20.长久以来,bbc都试***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种类型的节目之间把人们吸引过来观看那些在别处看不到的优秀的素材,然而科技的进步增加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这使得bbc的任务更加复杂化了。
21.咱们既要会欣赏阳春白雪,也要会观赏下里巴人。
22.阳春白雪固然不错,但往往曲高和寡,倒不如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来得好,平民音乐虽不比天籁绝音那般高雅脱俗,却也能引人入胜,与人们灵魂共鸣。
23.我们固然需要有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但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也不容忽视。
24.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不仅要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而且也要有高雅深奥的阳春白雪。
25.很显然你这如此下里巴人的文章是通不过这次的评审的,你还是写一点有修养的作文吧。
26.为什么不用门铃呢下里巴人,闪开。
27.这位自负的艺术家,总是认为下里巴人的通俗趣味是不可取的。
28.当我在开始出一些下里巴人的作品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29.语调不停变化,有时是阳春白雪,有时是下里巴人。
30.比起阳春白雪般的古代文学,我更喜欢下里巴人的穿越小说。
31.一座普通茶馆里,茶客们大多是引车卖浆的下里巴人。
32.领导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33.文艺要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大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也需要阳春白雪。
34.第五章宋元明清,农技诗与田园诗共峰峡宋元明清,是农技诗产生、繁荣时期,农技诗的产生,标志着诗歌这种阳春白雪形式与农事这种下里巴人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35.豪门雅士之居所,弥漫英格兰乡村优雅之清趣,此类情调虽为阳春白雪,亦可惠及下里巴人。
36.第五章宋元明清,农技诗与田园诗共峰峡宋元明清,是农技诗产生、繁荣时期,农技诗的产生,标志着诗歌这种阳春白雪形式与农事这种下里巴人内容的真正意义。
关于雪的文章篇8
关键词:爱;冷漠;快乐;孤独; 沉寂;飞升
中***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05-02
一、初见雪――是“爱”还是“冷漠”
鲁迅的《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是鲁迅散文诗中的名篇,较《野草》中的其他文章而言,它显得较为亮色和轻盈,少了一些颓废和黑暗。翻阅鲁迅的这本散文诗集《野草》,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起伏比较大,书中文章的总体色调是黑色。长期以来,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于《野草》的研究基本都沿袭了社会学解读的窠臼,他们的研究观点一般包括鲁迅的战斗精神,对鲁迅所描写的雪刻板的映射出一个战斗者的形象。《雪》是一个独特的仅属于鲁迅的文本,是鲁迅散文诗中的名篇。而作者是否真的只是为了描写一个战斗者呢,抑或是为了表达一种什么心态?
首先分析《雪》的写作背景:1925年1月1日, 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鲁迅于深夜思维交集,写下了《希望》,这时候的他被萦绕在“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之中。18天后,鲁迅写下了这篇充满了美和超脱自我精神的散文诗《雪》。
理解《雪》的深层意蕴,必须从文本中找寻作者的自身的痕迹。《雪》结构清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这三个部分的描写鲁迅所给予的篇幅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分析第一部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这里第一个疑问:为何对于暖国的雨,作者就一笔带过,而将绝大部分的篇幅留给下面的两部分;其次第二个疑问:鲁迅想描写的是雪,为何不直接写暖国的雪转而从暖国的雨开头。这是文章第一段的头两句,同时也是文本中关于暖国的雨的唯一论述,通读全文之后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暖国的雨或雪是存在一定的不屑态度。文中用了“单调”、“不幸”来间接的称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写暖国的雨正是为了和末尾雪化成雨形成对照,这里作者也隐隐的将暖国的雨和雪做了对比,作者对雪花的描述是“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这一系列的形容词,相比之下雨的特征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无力的、柔弱的、单调的、不受人重视的特征。鲁迅在这里对暖国的雨使用的是不屑的态度,而不是肯定或者否定,相比这两者,不屑更是能突出作者的态度,因为那雪无足轻重,这比否定更加的具有艺术效果。所以对于暖国的雨,是“爱”是“冷漠”经纬分明。
二、又见雪――是“快乐”还是“孤独”
与论述暖国的雨文字的稀少相反,鲁迅浓墨重彩地对江南的雪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在这部分中,主要描写了美丽的雪景和小孩“塑雪罗汉”的趣事: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鲁迅对于江南雪景的描写远不同于对暖春的雪,显然此时作者的心情明快了许多。“滋润美艳之至”、“青春的消息”体现作者心底隐约的喜悦与开朗,“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些丰富的色彩描写透露出作者细腻观察的心思,结合对蝴蝶、蜜蜂的释解,让整篇文章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接下来对儿童堆罗汉的描写也生动了描绘了一个美好、平静、快乐的场景。在此时作者笔锋一转,“但他终于肚子坐着了”。前面的描写都很流畅,为何在这里作者使用了转折的语气。“但”、“终于”是在向我们强调着什么吗?当独自一人坐在雪堆里,任凭晴天、寒夜的不断侵蚀,雪罗汉是孤独的,被动的,而最后的结果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了,他被孩子们创造出来,最后却孤单一人,而终有一天,他也会在气候的回暖中消失在雪的世界里。这里存在着一个隐喻,我们不妨联想《野草》当时的写作背景:当时适时“五四”退潮,鲁迅在后来的《〈自选集〉自序》中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线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当时的鲁迅的心情就如同那被抛弃的孤单的雪罗汉,迷失了方向和希望。他被创造出来却因各种外界的原因被不断的***,“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也隐隐的象我们流露什么都不是的现象。这里作者的心情又开始变的低沉和忧郁。
三、朔方的雪――是“沉寂”还是“飞升”
第三部分朔方的雪花。作者的心情又经历了一次波动,“但是”一词的使用表明他似乎重新找到了目标,燃烧起了希望: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朔方的雪的特别是:永远如粉、如沙、不粘连,这区别于江南的雪,同时它在晴天、旋风下蓬勃的奋飞,充满生机和活力,是一种激烈的跳动的美。这里的雪已经与江南雪被动有明显的不同,朔方的雪主动的迎接挑战,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改变。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前面描写的笔法是松弛的、惬意、散漫的,到了这里,笔触顿时变的富有张力,行文中感觉出作者惯有的斗志。雪花在阳光下,如同保藏火焰的大雾、旋转升腾,弥漫太空最终化为雨的精魂。在雪与阳光、旋风的斗争中,作者似乎也达到了自我精神的超越。
黑格尔曾说:“一般的生命辩证过程,即出生、成长、死亡以及从死亡中再生,向真正的象征形式提供了适合的内容;因为在一切自然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领域里,都有一些现象以这种辩证过程为它们的存在的基础,因而可以用来阐明暗示这种意义,因为在这两方面(现象和意义)之间实际上常有一种是在的关联。”在他看来,死亡-再生的过程的超越性是对自我的一种积极的扬弃,是超脱自我的普遍现象。雪的产生、消融和变成雨的降落,无疑也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扬弃和升华。在鲁迅的笔下,雪的升华似乎也带动着作者此刻心态的一种自我超脱。
孤独的雪在激烈的战斗中,成为死掉的雪,化成了雨水,但成了雨的精魂,变的更加的强大。这让我想起了“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故事,而在“失望”与“绝望”中徘徊的鲁迅,文章中两次“但”的转折也似乎向我们宣告着他已在“黑暗”的迷宫中找到了希望的“出口”――朔方的雪。
参考文献:
[1]李振峰、王硕.精神的涅飞升与生命的超越性指向――重读鲁迅的散文诗《雪》[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8(04).
关于雪的文章篇9
雪花与燕京在北京开战,一个是世界啤酒销量的第一,一个是在北京地区的第一(燕京在北京的当地的销量达到80%以上),而二者开战的原因却是因为燕京啤酒对雪花的不正当收购(据说),直接导致在前线营销人员之间的“短兵相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相信没有几人能够说得清。但真正的事实和认知的事实却是两回事,邵珠富认为,按照常规消费者的认知:你燕京是本地的地头蛇,我雪花是来打北京市场的,理论上来讲,强龙难压地头蛇,大多数人还是会主动认为是为燕京“欺负”了雪花,可能雪花会要吃亏的。这只是个假设,相信大多数人会有此同感。那么雪花为何不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在博得人们同情心的同时,想办法做些文章呢?营销策划最重要的在“势”,如果不能引领趋势我们就要把握趋势,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我们为何不追赶趋势?或许许雪花的人已经想到了这点,但可惜一直没有见到行动;或许雪花的人也有难言之隐,或者理亏,那自然不在此篇文章要表达的内容之内。。。。。。
但我还是认为,雪花啤酒应该利用人们的关注度和同情心做文章,可以很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雪花啤酒知名度够高的了,他们的“勇闯天涯”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但这都不是在北京发生的活动,没有和北京的消费者发生“关系”,不能落地。你不和消费者发生“关系”,消费者怎么会对你有深刻的印象呢?这一点等同于谈恋爱,你穷追猛舍一个女孩,也请她吃饭了、也给她买了项链、也给她买了花衣服,但往往遇到让她更心仪的男孩,她还是轻松地将你忘记掉,而一旦你们发生了“关系”,则基本上深深地打上了你的烙印,忘记不了了,或者想忘记但又有所顾忌,“不敢”把你忘掉。对于雪花啤酒而言,这次冲突的确是他们千载难逢的一个与北京的消费者发生“关系”的最好的机会,趁此机会趁火打劫,让北京的消费者记住你,将你深入骨髓这应该是他们的作为。
怎样发生关系呢?办法有得是:
第一,我觉得雪花啤酒应该摆出一副很无辜很不幸的样子,向媒体传递自己的心情,我雪花啤酒来到贵地,不招谁不惹谁,为何会遭遇这样的无情打击?我们强烈要求有关部门给个说法,对于媒体而言,有这样好的炒作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他们正等待着有米下锅呢?这时候你来了,只要你有观点有说法,哪怕偏激一点也没有关系,他们肯定会报道的。他们正愁没有机会呢?
第二,雪花啤酒的品质还是没有问题的,相信就连北京的消费者也这样认为,在博得北京人的认可后,雪花啤酒可以借机搞几个“讨好北京人的”活动,如在社区送一些电影或者与酒店搞一些“看世界杯,免费喝雪花,中大奖”的活动,借着消费者的同情之心,及时与他们进行“零距离”接触;可以达到在北京消费者心目中“落地”的目的。
关于雪的文章篇10
关于冬天
我会想起,冬天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上一个冬天里,有人告诉我要珍惜有着心心相印默契的友情,也有人告诉我,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这些都是在冬天里发生的,所以我记住了。
转眼间,这个冬天来临了。无数暖湿气流随着车辆经过,卷起风低速搅动着逆光的颜色,让人看不见眼前,看不见别人的表情,看不见远方的灯火,看不见一秒秒之后的光经是否与这一瞬有什么不同。
而今我发现冬天的也许是窗外早已枯落的树叶,也或是早就看过大雁迁移。而最深刻的,关于冬天的印象就要算第一场的雪了。
天空一派灰蒙蒙的景色,四处都有着浓雾一般的颜色。人影隐隐闪现,却又在不经意之间,匿于尖埃之中。一片,两片……经于覆盖满一整个天空,乃至整个世界。晶莹的雪花扫过眼睑,瞳孔变得发烫,视线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雪漫天飞舞。我在屋子里,看着雪打落在玻璃上,近乎透明的颜色,在2秒不到的时间里融化为水珠,就这样,整个玻璃窗上都均匀地洒落着这样的水珠。
雪融化的速度之快,令我还不及看清它的样子。每一片雪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纹理,即使会瞬间融化,但它们却还愿来到这个世界上,洗清一切污秽。唯一不同的是,有些雪积聚在一起,不但没有融化,反而离人们更近了一步,把整个世界遮盖为洁白。
那些融化了的雪虽存在过,但是却会渐渐被人们忘记是怎样的存在过。
我喜欢冬天,这个纯洁如雪的季节,更爱冬天的雪。我在它来临之前一直有企盼,想念只是一种仪式,真正的记忆与生俱来。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快速的鼓点,这也正是我喜欢冬天雪的另一个原因。
雪以它的轻缓笔调绘出了冬天的迟疑神色,同时雪也以它短暂的生命和无暇的洁白,用一种在我记忆里有着永恒生命的方式,来达成永远的存在。
每年,我都急切的期盼希望看到雪花,但随愿后,又开始害怕它的离开。但是后来,我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结束都是残缺,伤感不会化成河流一般状大,反而会被生命中那些美好与温馨的记忆覆盖。
雪带给我的不仅是刺骨的冰凉,还有着它背后我所联想到的难忘记忆,渐渐抽象成雾一样的尘埃,四处漂泊,但经会尘埃落定,在我们希望与愿望的深处,藏着对世界的默识。如同种子在雪里静静种下梦想。这场雪还在继续,但我却再它也不会悲伤,而是学会了把握住眼前美丽的景色。
关于这个冬天的许多,我记住了那有些苍白的雪,很深刻很美丽。
海明小学六年二班 陈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