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1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家,是世界童话文学伟大的创始人。……安徒生一生之中共写了160余篇童话故事,被译成了80多种文字。……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这位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更喜欢这位童话大师笔下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所以,通过本节《永远的安徒生》的读书汇报课,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安徒生,在欣赏他的经典作品的同时,对其中的部分作品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安徒生,感受安徒生及安徒生童话的艺术魅力。
2.渗透童话阅读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更好地读好童话。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童话阅读给孩子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大量阅读安徒生童话,完成读书笔记。
2.收集关于安徒生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课件出示:丹麦美人鱼像)
(课件出示)学生欣赏课件,教师进行叙述:(配乐)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美丽的铜像冒出水面。这座美丽的铜像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这位女子坐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此时此刻的她在沉思什么呢?没有人能猜出来,更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配乐停)哦,孩子们,知道这位女子是谁吗?对,她就是人鱼――海的女儿。
(课件出示:难得一见的照片(***)选自:安徒生***片)
在两百多年前,有一个相当不同寻常的人,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对,他就是《海的女儿》的作者――安徒生。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这位即使圣诞老人也不会比他更有名气的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他的代表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读书汇报课――《永远的安徒生》(大屏幕:出示课题)
二、了解作者
(出示安徒生***片:难得一见的照片。选自安徒生***片)
刚才同学们认真地欣赏了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片,那么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家收集了关于安徒生的资料,现在就请你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安徒生:
(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安徒生的生平、爱好、家境、生活经历等)
(然后选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也可做补充)
师小结:我们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经常是一面剪纸,一面讲着一个幻想故事。当他的剪纸完成的时候,就是这个幻想故事的高潮。
三、品味作品
1.孩子们,我们是听着、读着安徒生的童话渐渐长大的。他的许多作品时时打动着我们的心扉,大家想一想安徒生笔下的哪些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读过的作品名称。(大屏幕:出示安徒生作品集名称)
小结:是呀,安徒生在写作的40年中,一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在这两百多年里,他的那些童话故事飞翔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曾经陪伴着多少可爱的孩子进入甜蜜的梦乡,他将世间的美好和人们的幻想留给了几代人。
刚才老师细细地倾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在你们提到的这么多人物形象中,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那金黄的长发打成卷儿,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冻得冰冷的小手捧着一包火柴,赤脚走在大街上。她是谁?(学生齐声回答)
(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片)
孩子们,让我们再去看看她,再一次听听她的呼唤吧。(生看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然后配乐,指生朗诵故事)
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聆听了小朋友的感情朗读,我看到了有的小朋友悄悄地流下了眼泪。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汇报)
看来,大家都被这个小女孩打动了。你们知道安徒生为什么要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吗?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小结:老师读了这个故事以后,眼前也出现了那个瘦小赤着脚在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身影,心里暗暗地为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感到痛惜。
2.出示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课件出示《丑小鸭》,学生谈论故事,在谈感想之后对文章进行评价)
小结:大家有没有发现,丑小鸭的遭遇是不是和安徒生有相同之处呢?其实《丑小鸭》就是一个关于成长的寓言,以后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相信大家会对这部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3.出示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出示《皇帝的新装》连环画)学生看屏幕读故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皇帝的新装》写作方法是什么?它的写作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小结:《皇帝的新装》原来是一位西班牙王子写的故事,这个故事早已为人熟知。当时故事的结局是国王光着身子在朝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大家都瞠目结舌、不吭一声。安徒生在改写这个童话故事的时候,在结尾处让一个孩子喊出了“他没有穿衣服”这句真话。结尾的改写真是恰到好处,它使整个童话故事富有更深刻的哲理含义。
四、谈感受(课件出示安徒生写过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学生欣赏)
安徒生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次又一次地打动着我们,让我们流连忘返。那么,在他的这些童话中,你还喜欢谁,向往谁,同情谁,佩服谁呢?
(屏幕出示:我喜欢、向往、同情、佩服――因为――)哪些文字深深地感动着你?你能联系作品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小组交流再进行汇报。
五、总结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2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许多***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够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都是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的。
五年级:田朋桥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3
但是,若问起他们读过什么童话,回答却还是令人丧气的:“我读过《安徒生童话》。”“我读过《格林童话》。”这两者的确经典,但除了它们,再无其他的童话可读了吗?
这次作文课,主题就是“改变命运,实现梦想”。这是童话世界的一个经典命题。
《安徒生童话》里,有一则倒是一个典范,就是《丑小鸭》。我会用这个故事来引导孩子:“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可以这样构思:有什么动物,长得很特殊,和同类不一样?它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比如熊猫,一般都是憨态可掬,动作不灵活的。但是,有这样一只熊猫,它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武林高手……”
这一次,有很多孩子都能说出这个动画片的名字了——《功夫熊猫》!
有的孩子说:“我可以写一头狮子,虽然是兽中之王,但是胆子非常小……”我认可了,《绿野仙踪》里头就有这样一头狮子。有的孩子说:“我可以写一头猪,它很想学跳舞……”
这是二年级的小学生熊民悦,她是这样写的:
从前有一户人家,他们家养了很多小猪。
那些猪吃了睡,睡了吃,本来生活得很开心。但是有一天,小猪们听到它们的主人要把它们杀死,卖掉。
其中有一只小猪知道了,说:“要是我们学一些本事,主人也许就不会杀我们了!”于是,它便开始学跳舞了。
其他小猪都嘲笑它说:“别浪费时间了。就算死,死之前我们还可以多吃几天,多睡几天,多玩几天。可是你呢?如果主人一来,你连玩也玩不到了!”
学跳舞的小猪不信。每天清晨,其他小猪还在做梦呢,它就开始练习舞蹈。大家醒来一看,这只小猪正在笨拙地跳着,就说:“你疯了,我们猪是不可能学会跳舞的。跳得那么丑,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主人来了。他第一眼就看见一只小猪与众不同,它好像并不知道自己是一只猪,它踮起脚尖,转了一圈又一圈,粉红的、胖胖的身影就像一朵月季花。
主人想:竟然有这样的小猪,我带它出去,问问别人是怎么回事。
小猪在大街上跳起舞来,吸引了很多人来观看,大家都觉得这是不同寻常的小猪,每天都有人给它照相,它成了明星。
其他的小猪都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而这只小猪不相信自己只能被杀掉,它学跳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小猪。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4
关键词: 语文教材人教版七年级 《丑小鸭》 删节教材编选 得失
一、前言
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丑小鸭》,是童话中的奇葩异卉。《丑小鸭》也是历来中小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语文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8课和七年级下册第3课都选了这篇童话。但是这两次入选,教材编者都给《丑小鸭》做了瘦身。如果说就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言,原文过长,编者们不得不删改成“童话梗概”似乎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七年级的教材中,作为选读课文,编者更不应该删掉2000字不到的有着重要意义的开头。低估当今七年级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这是人教版初中教材编选的一个失误。
二、有头有尾的童话本身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童话是有头有尾的故事。曾获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曾说:“小读者要的是真正的故事,有头有尾的故事,这是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方式。”①童话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有头有尾主要是受民间故事的影响,也就是受读者本身的阅读习惯的影响。因此,保持童话的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喜欢“刨根问底”是儿童的天性,安徒生的童话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这种天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②此外,七年级人教版第一单元的主题就是“成长”。由此看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这部经典童话,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联系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丑小鸭》被作为带“*”的选读篇目在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再次选入,也许是编者意识到对二年级教材中《丑小鸭》一文删改的不妥,因而希望将这个童话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向学生呈现。与此同时,他们又删掉了这个童话的开头。删去开头,从逻辑关系上是说不通的,也违背了安徒生本人的原意。课文直接进入“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不仅在鸭群中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接着写的是丑小鸭在鸡群中所受的嘲笑,紧接着写“连兄弟姐妹也对他生气起来”。从这个删去的开头中可以看出丑小鸭出生时曾受到其他鸭群的侮辱。但是,这一段已经被编者删除,这不免会引起儿童的种种疑问:“为什么兄弟姐妹也对他生气呢?”“难道丑小鸭之前受过欺负?”“丑小鸭在鸭群中是怎么被欺负的?”等等。即便编者在这篇课文的第一个注解中注明了“有删节”,并简要概括“丑小鸭”的来历,其实同样陷入编写二年级教材的误区。此外,在这里编者事实上用了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童话,迫不及待地直接进入所谓的“正题”。编者也许认为删节部分并不重要,以自己孩童经验大致可以判断七年级学生的接受情况,因而他们试***为孩子“代言”,剥夺了孩子阅读的权利。
三、开头删节部分本身与后文形成很好的对照作用
删节部分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同时删节处本身就值得玩味。首先,删节部分透露鸭妈妈对丑小鸭的喜爱,与后文鸭妈妈受周围人对丑小鸭唾弃的影响也排斥它相对照,更突出了丑小鸭遭受的冷落,隐含了安徒生从小那颗备受排挤的流浪的心灵。当鸭妈妈看到丑小鸭游水很棒的时候,不由赞叹:“如果你仔细看他的话,他还长得蛮漂亮。”当丑小鸭在养鸭场里被欺负时,鸭妈妈赶紧说:“请你们不要管他吧,他并不伤害任何人呀。”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鸭妈妈看到丑小鸭身上的许多闪光点。但这些都被编者们删去了,于是学生读到的只是连鸭妈妈也嫌弃地说:“我希望你走远点!”这容易让学生对丑小鸭的形象产生误读,“配合”课文的阅读提示,将主题限定为丑小鸭“始终不屈地奋斗”,才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其次,删节部分频频出现“世界”二字,突出后文丑小鸭从农家小屋里出来,要“走到广大的世界”中去的梦想。删节部分中当鸭妈妈的孩子们孵出的时候,鸭妈妈说:“你们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吗?这世界伸到花园的另一边,一直伸到牧师的田里去……连我自己都没去过!”第二天,鸭妈妈说:“我把你们带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把那个养鸭场介绍给你看看。”当来到养鸭场看到两个鸭子在争一块鳝鱼头时,鸭妈妈说:“你们瞧,世界就是这样的!”可见,鸭妈妈理解的世界本质就是这眼前的一切。后文写到,母鸡和猫一开口就是“我们和这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丑小鸭,并加以百般嘲弄。而丑小鸭就不同了,他本身就是一枚天鹅蛋,和一般的鸭子是不同的。后文当他离开农家小屋,说:“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表明他不愿受冷嘲热讽,心里一直梦想有一个可以接受他的世界。前后对照,不难看出丑小鸭拥有的天赋。同时,“世界”二字蕴含深意,也许七年级学生会由“世界”二字生出一个疑问,他们将在以后与社会接触中慢慢得出答案。如果删去开头,仅仅在后文出现“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很容易陷入片面理解的“为了理想,不屈奋斗”的误区,并把童话的意蕴机械化。
诚然,《丑小鸭》与安徒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绝对不是安徒生的自传式童话。安徒生在写《丑小鸭》的时候就曾因丑小鸭被人欺负之后何去何从的结局而苦恼。后来,安徒生朋友的孩子“提示”了他:“叔叔,你把它带到我们家里来不就行了吗?我要认他做兄妹哩!”③而删节后的文章中是看不到曾经的安徒生“不屈奋斗”的童年和青年的。编者对这篇课文的误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将文本肢解,肆意曲解的后果。
四、开头删节处是整篇童话内蕴完整性的重要构成部分
删节部分所描绘的乡下美景与后文的景物描写构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画面,体现着生命的韵律。将开头的删节处的一段文字进行纵向排列,充满诗情画意:
那时正是夏天
小麦是黄澄澄的
燕麦是绿油油的
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
鹳鸟迈着又红又长的腿在散着步
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这是它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一种语言
在田野和牧场的周围
有些大森林
森林里有一些很深的池塘……
郑振铎翻译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后,在译文的序里写道:“安徒生的文字美丽而富有诗趣,他有一种不可测的魔力,能把我们从忙扰的人世间带到美丽和平的花的世界、虫的世界、人鱼的世界里去。”④而开头的这段夏天乡间的描写,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想象的王国。后文当所有动物都瞧不起丑小鸭的时候,“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它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地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只管‘呱——呱’地叫”;当丑小鸭看到美丽的天鹅,只希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睡眠不至于完全冻结成冰。不过他游动的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当丑小鸭昏倒在雪里,太阳再次照耀大地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时的丑小鸭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夏、秋、冬、春的充满诗意的描写,展现着生命的律动。
编者将开头夏天乡间的描写一并删去,其实是割裂了这动人的诗篇。安徒生的每篇童话,都充满诗情画意。夏天象征着生命力,丑小鸭出生了,在严酷的秋冬他受尽了冷嘲热讽,在来年的春天,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安徒生在《我的一生》的开篇便这样说道:“我的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⑤生活本身就是童话,丑小鸭和安徒生的一生也形成了某种同构。在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安徒生的情感。也就是说,编者所做的删节,不仅将诗意的夏天删去,而且一并删去生命的韵律,破坏了童话内蕴的完整性。
五、结语
在安徒生那里,教训永远不是童话的最大目的。编者对开头进行删节,教训就以“造作”的方式来产生。有头有尾的童话本身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不能剥夺七年级孩子再次面对这部经典童话的权利;删节部分本身与后文就形成了很好的对照。七年级的学生有着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也不能低估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刚刚走出童年的他们来说,“成长”的意义重大,保持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的完整性,将在学生的内心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美]辛格.傻瓜城的故事及其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7.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③史荣新编著.安徒生传[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6.
④[印]泰戈尔著.郑正铎译.新月集·飞鸟集[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4.
⑤[丹麦]安徒生著.李道庸,薛蕾译.我的一生[M].四川: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1.
参考文献:
[1]史荣新编著.安徒生传[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6.
[2]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3]王泉根主编.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C].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5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我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我当小导游”等识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灵活识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学习“奶”,学生有的说“女”加“乃”是“奶”;有的说把“仍”的单人旁变成“女”字旁就是“奶”,这样很快就记住了“奶”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复习了“仍”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二、故事联想识字
识记一些字,老师可以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此外,诸如学习“徒”时,可编成“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悲”编成“我非常伤心”;学习“妹”编成“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三、***文结合识字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收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说***——贴***——识字。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识字。如一年级学习看***写词写句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统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鸟”,这样不仅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
四、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坐”——“两人背*背,坐在土地上”;“星”——“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冰”——“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
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辨字、记字的能力。
五、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又如我在教《春风吹》这课中“春”这个字时,就结合字的象形特点进行启发,说了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有三个人都出来晒太阳啦!引导学生用形象形既快速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
六、猜字谜识字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6
那是我上初三的时候,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电影,在放演正片的前面,经常先放演一部动画片或幽默故事片。当时放演的正片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可是,那前面放演的动画片,至今还记得眞真切切,片名叫《一朵小红花》。
这是前苏联的动画片,大意是:有个大商人,他有三个女儿。商人要出远门做生意,问三个女儿:“你们要我带回什么礼物?”两个姐姐都要极贵重的礼物,只有三女儿说:“我就要一朵小红花。”商人在途中翻船遇难,飘到一个海岛上。他发现海岛上有座宫殿,便走了进去,看见宫殿里有朵耀眼的小红花,准备摘下给三女儿。就在他摘花的时候,宫殿突然消失了,听到了低沉的怪兽的声音:“谁摘了我的小红花?”商人回答:“是我摘的,我的三女儿想要它。”怪兽说:“这朵花可以给你的三女儿,但是必须让她来我这儿。”这时,飞来了一枚戒子,“让她戴上这戒子,就会飞到我这儿。”商人回家以后,把礼物分别给了三个女儿,但他却不舍得三女儿离开自已。三女儿为了父亲的安危,戴着戒子飞到了小岛的宫殿里,怪兽却待她极好。后来,三女儿回家来,两个姐姐见她穿戴讲究,送给她们的礼物又极贵重,便产生了嫉妒心。她俩设法让三女儿回去晚了,而那怪兽己经奄奄一息。三女儿的眼泪滴在了怪兽的身上,怪兽竟变成了一位王子。原来他中了巫婆的咒语,只要有女孩爱上他,才能再变回人。最后,王子带着她回国结婚了。
这个动画片是五十年代的作品,也叫《美女与野兽》。看完这部动画片后,我便急切地想找到它的原著看,翻遍了学校的***书馆,也没有找到。那时,我住在福州市,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福州市的各家书店找,整整找了四个多月,还是没有找到。一直到我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的***书馆里也没有找到。但是,我找到了《安徒生童话选》,里面的《海的女儿》、《丒小鸭》、《皇帝的新衣》、《《小红帽》等等童话非常吸引我。接着我又找到了《格林童话》,里面的《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让我百看不厌。我也看到了许多俄罗斯的其它童话和美国、英国等国的童话。从此,我便爱上了童话。童话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看了这么多的童话,对我的帮助很大,为我以后的童话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出版了五十多本书,其中有二十多本是童话,我所以有这个成果,与我寻找《一朵小红花》不无关系。我还要说的是,《一朵小红花》里的真善美的三女儿,她的品质也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一直是在用真善美来要求自己,在我的作品中,尤其是童话作品中,也是以真喜美作为审美的核心。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7
一八一九年一个阴晦的清晨,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只身从偏远的家乡来到哥本哈根,他的口袋里只有十个铜板,这是母亲最后的积蓄。
这个少年就是安徒生。三年前,随着父亲的去世,他们贫寒的家境雪上加霜。他再也不愿依靠母亲的洗衣和祖母的乞讨来维持生活了,他要去首都,去那座北欧最辉煌的城市,去实现他那舞蹈家的理想。
在很小的时候,安徒生并不知道自己洋溢的热情该往哪里投放,只知道——“我想当‘艺术家’”。这个鞋匠的儿子经常站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放声歌唱,和着浪花冲击礁石的声音和母亲悠长的捣衣声。他经常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画童话里的宫殿,或是用碎布剪贴成玩偶的剧场,用鹅黄编出“围裙”打扮成故事里的村姑。别人交待他去跑腿,他唯一的交换条件是揪住对方倾听自己朗诵诗歌……可以说,小安徒生尝试过所有他能想象到的艺术形式:歌唱、绘画、剪纸、诗歌、戏剧、芭蕾。当然也少不了写作,准确地说,那时还仅仅是“编童话”——那时他还不知道,这是上帝留给他的最终的幸福。
安徒生的父亲汉斯是一个鞋匠,他不可能给儿子什么艺术方面的培养和熏陶。但是,幸运的是,父母给予这个“古怪出格”的孩子以底层人家所能够给予的最大的支持、理解和祝福。母亲并不知道孩子的天赋在哪里,却为孩子的“异想天开”感到骄傲。哪怕,在母亲眼里,手拿剪刀制作玩偶的安徒生只是一个未来的好裁缝,母亲还是感到骄傲。
而父亲的影响更有决定意义。父亲和儿子一起制作玩偶,给儿子读《一千零一夜》和《拉封丹寓言》。父亲也许不知道儿子想做什么,但他知道儿子不想做什么。这个“想人非非”、“不务正业”的孩子就像他童话里的那棵云杉树或是那棵小春黄菊一样,蓬勃自得地生长着。
那时父亲还在世,有一天,父亲收到一名舞蹈演员的订单,开始做一双美丽的芭蕾舞鞋。从来没有玩过任何一件贵重玩具的安徒生,紧紧地把舞鞋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当顾客来取鞋子的时候,父亲几乎是从他的怀里夺走了舞鞋。为此,安徒生还伤心地哭了好久。
从那以后,他就有了当舞蹈家的梦想。
然而,当他来到哥本哈根的时候,冷冰冰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他美妙的梦想。在专业演员的眼里,安徒生相貌丑陋、身材单薄、四肢笨拙,根本不是当演员的材料。剧院经理刻薄地嘲笑他说:“你简直就像一根木头,连飞过的小鸟也不愿在上面栖息。”
在这沉重的打击面前,安徒生没有绝望。在一帮艺术家朋友的帮助下,他进入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学校的气氛像乌云一样压抑,让他痛苦不已。不过,他在学校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毫无同情心的校长不断地***他,并且强令他停止难以自制的写作冲动。于是,他给在首都的赞助人——伍尔夫海***上将的妻子——写了一封诉苦的信。
没有想到,对方的回信是如此的残酷:“你麻烦起朋友来真是不遗余力。你认为自己将成为伟大的诗人——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将一事无成,你正在误人歧途!”
面对打击、面对嘲讽,安徒生没有停止写作。二十一岁那一年,他写了一首题为《垂死孩童》的诗,诗中写道:“母亲,我累了,我想睡了,让我歇息在你的心畔。”这首忧伤而温馨的诗歌,奠定了安徒生作品的精神底色,那就是:沐浴在爱中传播爱。
按照一般人的设想,这名贫困潦倒、饱经挫折的少年,一定对社会充满着仇恨和厌恶,一定会在文字中发泄他的愤怒和诅咒。然而,恰恰相反,安徒生的笔下流淌着的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真的文字。
三十岁的那一年,安徒生出版了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这是一本只有六十一页的薄薄的小册子,收入了《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等四篇作品。这本文集没有获得多少的好评,有的评论家甚至苛刻地说,安徒生根本就没有写童话的天赋。但是,安徒生坚信,自己找到了一生的快乐所在:“我现在要开始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从此,差不多每个圣诞节他都要出版一本童话,献给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小读者。帕乌斯托夫斯基在《夜行的驿车》中讲述了一个安徒生的故事:在孤独的旅途中,安徒生遇到了爱他的美丽女子埃列娜.葛维契奥里。她爱他,他也爱她,但他还是拒绝了她的爱——
“谁知道呢,说不定由于这爱情,他那五彩缤纷的一连串童话将黯然失色,悄然离去,从此再也不回来。到那时,他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安徒生的一生写下了二十本童话集,一共一百六十八个童话和故事。在他逝世前曾经说:“我为我的童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要说,是大得过分了的代价。”但是,他也得到了丰盛的收获:他以一个人的力量,提升了丹麦文学在全世界的地位;他以一个人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幸福的童话天堂。
一位安徒生身边的朋友指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悲伤”。晚年的安徒生,尽管名扬四海,但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一八七四年,去世的前一年,饱受肝癌折磨的安徒生收到了一封读者的来信。信来自遥远的美国,是一位上小学的小女孩写来的。信中附有一张一美元的钞票,以及一份刊登着安徒生身体病弱、贫困潦倒的消息的报纸剪报。不久,更多的孩子纷纷寄来了小额的钱款。安徒生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以小语种写的故事,居然能够在距祖国如此遥远的地方找到这么多的读者。”
英国文学评论家高斯来到丹麦,见到了濒临死亡的安徒生,他描述说:“一个高个儿、上了年纪的绅士,身穿整套的褐色西装,戴着一顶颜色同样深浅的鼻烟色鬈毛假发。”高斯接着写道:“那一瞬间,我好像被狠戳了一下,他那张古怪丑陋的脸和手,他那极长的令人眩晕的胳膊……汉斯.安徒生的脸是一张农民的脸,长至一生的感性和文化生活也没有能够从他的脸上移去泥土的印记。”
公元两千年的春天,我曾经在哥本哈根的街巷里寻访安徒生当年居住过的旅馆。还是几百年前的石板路,还是尖顶的小楼,还是明亮的黄墙。就在那间仄仄的小屋里,没有钱买煤生火的安徒生,裹着毯子写下了《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他忍受着寒冷和饥饿,眼睛里却闪烁着爱的光芒。
安徒生的写作增添着世间的爱,抵抗着世间的恶。在他的作品里,找不到冷酷、嘲讽和绝望,对于有缺陷的人性,他也仅仅给予温和的批评。在他的作品里,流淌着明媚的阳光和蔚蓝的海水,散发着炭火般的温暖。他给孩子们梦想的勇气,孩子们则努力在人间实现梦想
。
我在纪念馆中看到了安徒生的照片,丑陋、寒冷而忧伤。这时,我忽然想起了高斯的形容一一是的,这是一张“农民”的脸,这是一张烙着“泥土的印记”的脸。安徒生一辈子也没有背叛土地。他自己身处苦难中,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爱的追寻。
他的写作是沐浴在爱中的写作。
他的人生是沐浴在爱中的人生。
他是一棵受伤的芦苇,却永恒地挺立着。
是爱,让安徒生最终战胜了苦难;是爱,让安徒生在临终之前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幸运的”。
安徒生,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安徒生,全世界儿童共有的父亲。
安徒生的文字,是一双温暖的手,伸向一双又一双寒冷的手。
安徒生的文字,是两瓣湿润的唇,亲吻着干裂而苍白的嘴唇。
这正是我所景仰的写作。
这正是我所景仰的生活。
幸福就是……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府***或叛***或饥饿的难民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担心自己一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拆,家具像破烂一样丢在街上。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妇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死。买廉价的烈酒喝的老头不必担心买到假酒,假酒里的化学品会不会让他瞎眼。小学生一个人走路上学,不必顾前顾后提防自己被骗子拐走。江上打鱼的人张开大网用力抛进水里,不必想江水里有没有重金属,鱼虾会不会在几年内死绝。到城里闲荡的人,看见穿着制服的人向他走近,不会惊慌失色,以为自己马上要被逮捕。被逮捕的人看见警察局不会晕倒,知道有律师和法律保护着他的基本权利。已经坐在牢里的人不必害怕被社会忘记,被历史消音。到机关去办什么证件的市井小民不必准备受气受辱。在秋夜寒灯下读书的人,听到巷子里突然人声杂沓,拍门呼叫他的名字,不必觉得大难临头,把所有的稿纸当场烧掉。去投票的人不必担心***府作票、总统作假。幸福就是,从***的人不必害怕暗杀,抗议的人不必害怕镇压,富人不必害怕绑票,穷人不必害怕最后一只碗被没收,中产阶级不必害怕流血***,普罗大众不必害怕领袖说了一句话,明天可能有战争。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水果摊上仍旧有最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仍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花店里仍旧摆出水仙和银柳,水仙仍然香得浓郁,银柳仍然含着毛茸茸的苞。俗气无比、大红大绿的金橘和牡丹一盆一盆摆满了骑楼,仍旧大红大绿、俗气无比。银行和邮局仍旧开着,让你寄红包和情书到远方。药行就在街角,金铺也黄澄澄地亮着。电车仍旧叮叮响着,火车仍旧按时到站,出租车仍旧在站口排队,红绿灯仍旧红了变绿,消防车仍旧风风火火赶路,垃圾车仍旧挤挤压压驶进最窄的巷子。打开水龙头,仍旧有清水流出来;天黑了,路灯仍旧自动亮起。幸福就是,机场仍旧开放,电视里仍旧有人唱歌,报纸打开,仍旧有字。饭店门口仍旧有外国人进出,幼稚园里仍旧传出孩子的嬉闹。幸福就是,寒流来袭的深夜里,医院门口「急诊室」三个字的灯,仍旧醒目地亮着。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
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
幸福就是,在一个寻寻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里的人来电话平淡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8
――世博园中的儿童文学
整个丹麦馆就像一本打开的童话书,而俄罗斯馆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前苏联作家尼古拉・诺索夫出版于1954年的《小无知历险记》,长袜子皮皮担任了瑞典馆的小导游……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个国家从儿童文学中获取灵感,在展馆中融入了自己国家的著名儿童文学形象。这些经典之作所创造的形象,无疑成为这些展馆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拉近与观众距离的使者。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诺索夫则说,“最好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当我们在世博会上汇聚人类的文明成果,眺望未来的发展时,儿童的发展和需要自然为我们所关注。不但如此,儿童更贴近生命本身和大自然的视角,也启发了设计者的灵感,让我们审视人类的现在,思考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未来。
丹麦馆:
“小美人鱼”带来安徒生的气息
1913年,丹麦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用青铜浇铸了著名的“小美人鱼”铜像。97年来,她一直安安静静、若有所思地坐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海港,忧伤又动人。她是游客到了哥本哈根必要参观的景点,已经成为哥本哈根的重要标志,也是丹麦的国宝。
今年的3月25日,“小美人鱼”离开哥本哈根前往上海,开始她的第一次“旅行”。丹麦人的不舍是可以想象的,最终,***府只好以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让中国读者和观众感到幸运的是,赞同方以两票的微弱优势胜出。“小美人鱼”离开的时候,哥本哈根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有舞蹈演员的倾情演出,也有小朋友们用丹麦语和中文表演的欢乐歌唱。为了不使得“小美人鱼”的离去让丹麦民众过于失落,“小美人鱼”在上海六个月的生活以全程视频的方式呈现给丹麦民众,让他们感到“小美人鱼”没有离开他们。
“小美人鱼”被安放在丹麦馆内的一个水池中央,水池中放置1000立方米海水,为了使参观者有一种亲临哥本哈根的感觉,丹麦馆的水池允许参观者戏水,让参观者体验与“小美人鱼”一起戏水的感觉。自然,她的到来成为丹麦馆最夺人的亮点,让那些喜欢安徒生、喜欢童话的中国读者,感觉到了来自安徒生的气息。
瑞典馆:
长袜子皮皮展现创造力
“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心爱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皮皮自己缝的。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皮皮不得不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穿着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这就是林格伦笔下的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也就是那个从繁文缛节的社交和刻板无趣的学校中真正***出来的“长袜子皮皮”。
瑞典馆选择了这位热情大胆、自由不羁、充满非凡想象力的皮皮担任导游并作为本馆幸运星,是希望她能带领参观者进行一段充满乐趣的创意之旅,共同探索来自瑞典的“创意之光”,因为皮皮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负责瑞典馆展示设计理念的Carin Lembre说:“我们选择了皮皮,因为我们希望通过皮皮来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我们觉得,如果你想成为像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那样的人,你必须像皮皮那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实质在于像皮皮那样不畏惧失败,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而瑞典导演Staffan G・testam的儿童剧《长袜子皮皮》也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演。
俄罗斯馆:
“小无知”带领观众畅游童话之城
“在一座童话城市里住着一些小矮子。每个小矮子的身量都像小黄瓜那么高。他们的城市非常漂亮。栋栋房子的四周都长着鲜花,雏菊、母菊、蒲公英。那里连街道都是取的花名:风铃草大街、母菊林荫路、矢车菊街心花园。而这座城市本身就叫做花城。”诺索夫在《小无知历险记》创造的花城,打动了无数人。而50多年后,俄罗斯馆的设计者把半个世纪以前的童话理想付诸实践,以《小无知历险记》为创作灵感,在俄罗斯馆内为世界各地参观者讲述了一个美妙的童话,让观众感受来自童年的温暖、舒适和魅力。
《小无知历险记》包括《小无知在花朵城》《小无知在太阳城》《小无知在月球》,因此,俄罗斯馆也相应分成三层,分别为童年城、青年城、大世界,分别展示“花的城市”、“太阳城”、“月亮城”三个主题。俄罗斯馆力求呈现一个美丽、精湛、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花园城,而“小无知”是俄罗斯馆的虚拟导游。
俄罗斯工业贸易部副部长纳乌莫夫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曾说,“在发展中我们需要考虑孩子的看法。我们应该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创造自己的未来”。他认为,孩子对于美好的城市和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将成为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下一代,是我们国家和文明的未来。城市的一些主要场所都应该为孩子们设想周到,比如学校、幼儿园、体育馆等。当你成长为一个孩子的父母,你想到的,不应当仅仅是你的家庭,还应该想到所在的城市,不应仅仅想到自己的孩子,还应该考虑朋友以及其他人的孩子。我们的未来不是仅仅建立在机械上,而是建立在我们的思想上。我们的英雄“小无知”就是一个在生活中追寻美和真相的孩子。
比利时―欧盟馆:
“蓝精灵”让人们更友爱
比利时馆被形容为一座“巧克力工厂”,这样的比喻让我们一下子就想起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而在比利时馆,吸引孩子的除了诱人的巧克力,便是“蓝精灵”了。两个手持中国和比利时两国国旗的蓝精灵快乐地握手,象征着中比两国的良好关系与友谊,这是比利时馆的吉祥物。
比利时***府总代表莱奥・德尔克鲁瓦说,比利时-欧盟馆选择友善而乐观的蓝精灵作为吉祥物,不仅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蓝精灵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符合本届世博会的主题。
1958年,化名贝约(Peyo)的比利时漫画家皮埃尔・库利福德创造了“蓝精灵”这个艺术形象。蓝精灵赞美了人类应拥有的真诚、善良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怀,也显示了作者贝约未泯的童心。蓝精灵用富有想象力的、独特的游戏方式,按自己的想法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101个蓝精灵生活在一个近乎完美的社会,每个蓝精灵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他们都热爱生命,尽情享受生活。蓝精灵传达着爱和友谊。
“蓝精灵”系列***书被誉为“比利时国宝级***书”,至今已被译成25种文字,销售2500多万册。美国NBC制作的《蓝精灵》动画片,风靡全球,曾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播放。上世纪八十年代,动画片《蓝精灵》出现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一经播出便大受欢迎,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和喜爱。 在中国,蓝精灵几十年来一直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现在喜欢蓝精灵的已经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
捷克馆:
“鼹鼠”带来快乐生活
捷克馆的吉祥物也是中国孩子的老朋友――“鼹鼠”。据捷克世博馆总设计师亚特米勒・奇华士介绍,在捷克馆内有一面“动画墙”,用来讲述童话故事,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创作于1956年的《鼹鼠的故事》。孩子和家长可以坐在一架飞机上,由屏幕上不断变化的画面围绕,营造出飞翔一样的效果。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9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由JVC公司主办的第29届TVF东京录像节华北赛区的评选活动终于落下帷幕。由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司徒兆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编辑教研室主任曾祥敏、《大众DV》杂志主编闻丹青组成的评委会对最终入围的30部作品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经过几天紧张的观片之后,评委会在进入终选的30部作品(其中包括纪录片12部;剧情片4部;实验片7部;动画片6部)中选出本届TVF东京录像节华北赛区共11个奖项。
我想,在最后的评选中,评委们对于每一部入围作品都是难以取舍的,因为这30部作品是从华北赛区600多部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当通知一等奖获得者琚蕊静的时候,她问我为什么大奖会给她,评委们到底为什么喜欢她的影片。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东京录像节的目标是“通过录影表达录影的情感”,打动评委们的应该是影片中浓浓的爱意和人间的关怀。
不过,为了满足广大参赛作者以及关注此次活动的DV爱好者们,我们决定公布此次评选的“秘闻”,让大家“明明白白”地了解到大奖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希望今年的“看吧聊吧”栏目能给读者们更多的启示。
评委总结
这次评选我们也看到了DV的多样性,有那么多种形式的作品参加比赛,我们也希望作者在今后的拍摄中能够尽量地打开自己的思路,不用拘泥于一种常规的观念之中,所以在最后的评选结果中我们也是选择了不同样式的作品。
纪录片提倡多元化,旅游风光片也是大家可以尝试的一种形式,《绒赞卡瓦格博》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一部纪录片,尽管他没有具体的任务和故事情节,他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并且画面很美,但是单凭他的画面已经拍摄的这个类型很好了。语言的多样性,题材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多样性,不拘一格。还是那句话,尽量避免在纪录片中模仿电视腔。在记录中要保持一种平视的观察,这是一种难得的方法。
实验片更多还是要强调一种观念或者是形式的感觉,尽量不要太多的模仿,包括对于试验电影的模仿,尽量要做一些没有做过的。当然,在纪录片中也有很多作品的题材非常优秀,但是很容易在记录过程中把很好的题材浪费掉了。
动画片上的最大问题依然是缺乏创意,但是可以看到作者们的技术已经非常纯熟了。
剧情片实际上是用影像去拍摄我们生活中动人的瞬间,但是大部分作品都存在语言或者情节的老套,建议大众从短小的故事片开始,就是单本的五分钟短剧,用准确的电影语言表达这些故事。在选择表达上,就在于剧情片的拍摄更接近于一个电影剧组,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DV爱好者就缺乏这种组成团队的基本素质,尤其DV这种影像设备就更是一种个人化的,***的东西。其实就像《等》这部影片,是一个很小的故事,拍摄也很简单,但是在影像上的探索确实很创新。DV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小巧、***。
《泥人》三等奖
作者:
王华
内容简介:
失业在家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女儿相依为命,父亲每天上街找寻工作,而女儿带着自己捏的泥人到天桥上贩卖。就在父亲寻事未果,几乎丧失生活信心的时候,女儿的举动让父亲重拾信心。
吧主说话: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个人实际上并不喜欢影片中大量的“苦戏”,因为里面的人都很“恶”。幸而里面有一个尽管双目失明但却拉着老爸“向前冲”的小女孩。但是在评选的时候,评委们却一致认为这部影片的细节抓人,这时候,我才把自己从“个人的好恶”中拽了出来。原来令我不快的就是这些“恶”的细节。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电影中的演员表演都很到位,尤其是扮演盲女的小演员非常出色,而且在剧情片的情节设置上也比较到位,比如说片中关于玻璃球的情节设置。
张同道:在学生作业中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情节设置上也没有学生作品中常见的做作和矫情,尽管在某些方面仍旧比较稚嫩,但细节设计上很下功夫。
曾祥敏:故事讲述得比较流畅,女孩的表演很好,自然清澈。很多学生拍剧情片就容易变成模仿大片,抄袭的成分很多,但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才华。
闻丹青:影片故事情节不错,只是在两条线索的处理上对比略带生硬,似乎太过于直白。
《劳动号子》三等奖
作者:
赵谦
内容简介:
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却有着坚定的艺术追求,他们向往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唱起一首首劳动者之歌。
吧主说话:
初次看这部《劳动号子》时,一下子被其中那些民工们浓烈的艺术理想所震撼了,继而想到,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我们不敢面“阶级”两个字,而阶级却又是实际存在的,这部影片就是一座连接阶级之间的桥梁。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影片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选题非常优秀,说明作者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唯一不足的是人物的挖掘不够深刻。
张同道:这部纪录片画质上看比较简陋,这一点比较可惜,但是作者能捕捉到那么多迷人的细节,这是非常难得的。
曾祥敏:这部影片尽管在制作上略显粗糙,但是从选材到立意上都别具一格。看过之后对人生观都有一定影响,也能感觉到作者在影片的组织结构上有自己的一个格局和想法。
闻丹青: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底层的人,但主要是从苦难的角度去体现这些人。然而这部影片却关注这些年轻人真正积极向上,尽管他们生活上是那么艰辛,但是精神上却是那样丰富。能够找到这个选题并且捕捉到这些细节,非常难能可贵。
《龙农的同里》三等奖
作者:
顾颖婕、张文静、佘思益、刘伟、蒋卓斌
内容简介:
龙农,一个中德混血儿。他每年都会到同里水乡,在那儿古老的明清街道上看望他的朋友们:游船上的船夫,古董店的老板和文具店会写毛笔字的师傅……
吧主说话:
影片中的龙农非常惹人怜爱,以至于屡次参加评选屡次获奖。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影片其实还可以做得更“纪录”一点,就是去掉里面的电视化的旁白,但是也能看出来作者采用龙农和父母两条线同时进行的方法,比较用心。
张同道:这部影片的选材很难得,非常好的一个机会,但是影片中有比较浓的电视腔。如果换成孩子自述可能就会更有意思一些。
曾祥敏:这部影片很有意思,选择跟踪记录这个孩子的方法很好。
闻丹青:在同里这个地方拍纪录片,很多人都容易拍成小桥流水的内容,因为同里不算很大,是一个明清古镇。作者在这个现代与古典交织的地方遇到了这样一个中德混血的孩子,也确实是一种机缘巧合。
《我怎样才能跳出格》三等奖
作者:
汪起正 赵谦
内容简介:
人永远也逃不出格子,却永远有逃出格子的欲望,一个个格子套住了我们。
吧主说话:
在收到的实验片中,《我怎样才能跳出格》是一部比较抽象的影片,但这种抽象却是人人都能看明白的。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在入选的实验片中,这一部作品还是不错的。首先它的想法比较新颖,虽然之前的电影也有类似的形式。在我看来,实验片首先必须在实验上要有一种探索,其次要了解作者究竟要实验什么。
张同道:实验片无非就是两个方面:语言上和观念上,这部实验片在电影镜头语言上比较有优势,在众多参赛的实验影片中还算是电影语言与观念结合得较好的一部。
曾祥敏:当然,这还是相对来说。题材多样性还是要在观众熟悉的地方多样性比较好,因为只有观众对于影片题材的熟悉才能说得上多样性。其实这回入围作品中天津美院的一些作品所选择的题材倒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东西,而在熟悉的东西中才会有独创性。
闻丹青:影片用肢体和镜头剪辑完成。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他用这些感受已经很完整地传达给受众了。
《罗生门》三等奖
作者:
齐建
内容简介:
剧本取材于日本新潮思派主要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同名小说。
吧主说话:
在收片的时候,作者的第二部作品还没有完成。
在评选出来的时候,作者的第二部作品已经登上了《大众DV》杂志2006年第12的封面,叫做《上下线》。大师或者小卒,就在一线之间。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动画片制作上很精良,在众多动画片中非常突出,而且故事和动画的质感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意境。
张同道:这部动画片在制作上比较有试验性。
曾祥敏:在材质的选择上比较有创新性。
闻丹青:逐格动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动画形式,这部动画片中甚至可以看到作者拥有某些大师的素质。
《沙沙》三等奖
作者:
曾建炜
内容简介:
一个小小的沙粒和另一个沙粒相爱了,然而一只蚌改变了小沙粒的命运,从此沙粒再也没有见过它的爱人,只是在偶尔的时候会想起来曾经爱过的人。
吧主说话:《沙沙》这部动画片感染了所有的评委们,在选片的时候,我们甚至连续几遍地观看这部动画片,并为影片所感动。当然,在影片的最后,这个故事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爱情,它是生活,是历史。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影片在设计、造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众多动画中算比较有创意的。
张同道:用一个小小的沙粒讲述了人生的哲理,短小精悍。
曾祥敏:音乐和画面非常流畅,故事很感人。
闻丹青:动画片中,很多作者都是在讲述事情,而这部动画片是通过一个事情讲述哲理,结尾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恭喜发财》三等奖
作者:
卢佳
内容简介:
这是2005年作者回到浙江省慈溪市的老家过春节期间拍摄的纪录片。影片由当地企业家雇佣的越剧团表演和当地的“拜财神”的民俗交织在一起。
新年,所有人都在祈求祝福,满眼都是的都是“恭喜发财”。
吧主说话:
这是卢佳在“大二”时拍摄的一部作品。一般女性导演拍纪录片的感觉都是细腻温婉的,但这部影片却有一种“粗粝”的感觉。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影片在后一部分关于民俗的记录方面比较优秀,选材也不错。
张同道:这部影片的摄影也不错,整个影片场面很多,但是最终的问题就是整部影片只有场面而没有了人物。这就让整部影片变成一个概貌式的风俗画,一部城区的记录。我们能看到作者通过把越剧团的春节演出和当地人的春节拜财神这两种关系的并置来展现一种关系。是一种电影式的取舍,有意地舍掉了一些并且捕捉到了另一些细节和内容。
曾祥敏:某些画面有大师风范,比如影片一开始老人们传递包裹的部分。
闻丹青: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形成一种奇妙的结构。
《绒赞卡瓦格博》三等奖
作者:
张志刚
内容简介:
澜沧江流域的卡瓦格博(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方10公里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最高的是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卡瓦格博峰藏语的意思是“白色的雪峰”,自古以来就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是宁玛派分支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神山之首,卡瓦格博最让世人睹目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它还是一座至今还无人能攀越的处女峰。作者历时六年完成了这部《绒赞卡瓦格博》,为我们展现了一部优美的风光画卷。
吧主说话:在这次参赛的作品中,旅游风光片不在少数,拍梅里雪山的也不只《绒赞卡瓦格博》一部,但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奖,除了剪辑和画面之外,还有作者六年拍摄的坚持感动了评委。时间的确很磨人,但也能检验一切。有的人很幸运,能够很偶然地遇到一个好的题材,在短期内完成作品,但司徒老师说过一句话:“做纪录片,就要有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我相信这是真理。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影片在几部影片中画面非常优美,是一部很好地对民风民俗的旅游纪录片。
张同道:当地的环境气候非常恶劣,而作者连续拍摄六年完成了一部这样画面美轮美奂的作品,艰苦可想而知。应该鼓励这样的作品。
曾祥敏:在风光类型的纪录片中,这部作品是非常优秀的一部,其中的镜头与角度都很美,可以说这部作品在此类作品中已经做到极致了。
闻丹青:作品恢弘大气,用镜头记录了卡瓦格博一年四季的美景以及那里的生活,是一部质量比较高的风光纪录片。
《高仓健在云南》二等奖
作者:
罗莎莎
内容简介:
2005年,张艺谋讲述了一个有关父亲和儿子的故事,年迈的父亲千里走单骑,帮助儿子完成了最后的夙愿。电影中的男人与男人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而在电影之外,我们也记录下了他们之间最真实的故事。
吧主说话:
当年罗莎莎是中途放弃了一个选题非常好的纪录片而选择进入到张艺谋剧组中的,可谓“破釜沉舟”。还好,项羽最终打了胜仗。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作品和一般的电影纪录片不同。普通的电影纪录片非常商业化,仅仅是为了宣传电影而存在,而这部纪录片是在宣扬怎么和其他人合作,怎么去关心别人,最后别人又怎么去关心他的这些很直观的镜头。另外这部影片的剪辑非常流利。
曾祥敏:拍得非常有意思。在镜头语言上运用熟练,在高仓健的生活细节上也抓得非常巧妙。
张同道:拍这种纪录片最忌讳被动地去拍摄什么,而是一定要有记录者自己的想法。《高仓健在云南》中已经能够逐渐看到作者的想法了,虽然现在看来还不成熟。
纪录片很大程度上是靠选题取胜,而这部纪录片除了选题我们还能看到作者的心在里面。作者在拍摄电影的纪录片的时候还要记录自己的心理,投入自己的情感,否则就仅仅是一个电影的花絮简介。
闻丹青:体裁很好,但并不能说作者完全是占了两位“名人”的光了,因为在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思想。
《等》二等奖
作者:
黄婧
内容简介:
一个永远活在十八岁的痴情女,一个人人嘲笑的疯女人。在父母的眼中,女儿永远是自己最疼爱的孩子。每一位父亲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他们。
吧主说话:
颁奖活动当天,导演黄婧带着自己的摄影师和几位朋友从西安匆匆赶到现场。
不难看出,她很激动,因为作为外语学院的学生,她的处女作就获了奖。我们也很激动,因为作为一个不分专业和业余级别的大赛中,终于有一部非专业院校的学生作品进入到前三名之内。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这部影片的剧情有些俗套,但是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可以看出作者在试***寻找一种创新,影片中用了新的电影语言的画面。但是在用电影语言表达心灵的探索的时候,这部纪录片有一个很完整的交代。包括作者选取相当多的生活细节,比如衬衫,比如洗衬衫和晾衬衫,在这些细节上作者下了相当多的功夫。
张同道:作者对于电影以及生活上的理解比较深刻。在这次入围的剧情片中是最好的,影片中对于气氛的营造,院落的环境还是比较成功的,包括影片中父亲角色的塑造,比较弘扬了时代的气息。把观众带进了故事的情境中。但是影片中所叙述的事情本身是一个很深的心结,应该是比较有层次,并且层层打开的,然而,最终我们没有看到,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作者还有稚嫩的地方。
曾祥敏:从声音上贯穿一个故事,一个发展了许多年的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制作上本有很多探索性的东西。
闻丹青:影片非常清雅,画面朴实无华,而在制作上也比较考究,尽管依然有稚嫩的学生气,但最终完成的得很认真。
《Kids》一等奖
导演:
琚蕊静
内容简介:
一群从小生长在福利院的孩子,他们被亲生父母抛弃,然而,一群爱他们的人又重新赋予了他们亲情。福利机构的孩子很容易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真实或许并不在于片中作者主观观念有多大程度的涉入,而很有可能是创作者心态离拍摄对象太遥远。走近孩子们就会发现他们内心世界的敏感和童趣丰富,大人和孩子们的生活有一种温暖和谐的调子。
吧主说话:
这部影片最“惊心动魄”的镜头莫过于那个空荡荡的秋千的镜头。琚蕊静说这是后来补拍的。所谓“摆”出来的镜头。但是这个镜头放在影片中恰到好处。就好像乐曲中高潮部分的音符,顺理成章。甚至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剪辑的时候用到这个镜头,我只能管这种感觉叫做天生的记录者的素质吧。
评委意见:
司徒兆敦:非常真实地表现了这样一个慈善机构中的孩子们的生活状态,没有丝毫的摆渡的感觉。在一群人中找到了一各个个案--男孩,从他身上产生的矛盾到最后解决矛盾。通过这个慈善机构的人来延展到整个社会。很多画面看似在不经意之间记录下来的,实则都是在思考之中完成。
我认为这部影片非常完整,而且里面一些人物对话时候画面的偏离效果也非常好,我尤其喜欢里面有几段镜头,比如说小孩站在外面,阿姨叫小孩回来的画面。还有里面的小女孩走了,秋千回荡的空镜等等都非常抒情。
我很怕作者在做纪录片的时候干预太多,进入太多,但在这部影片中却做得恰到好处。
张同道:这部影片都是琚蕊静一个人完成的,她本人是一位基督徒,你可以看到在影片中浸透着一种虔诚的精神。这部影片是一部用心灵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其次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电影语言运用得非常纯熟。好的纪录片的镜头就是非常谦卑,没有一个傲慢的镜头。影片中还有一个秋千的镜头,孩子走后就剩下这个镜头,在这个饱满的充满情感的段落中,在我们的整个情感非常深入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空镜,让我们的情感通过这个空镜头发泄出来,让我觉得这个镜头甚至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闻丹青:这部作品让我想到了张以庆的《幼儿园》,很多人去拍摄孩童的世界,但是大部分人拍摄很难用一种平和的角度和眼光去记录,这部作品做到了。
曾祥敏: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太愿意大人进入他们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人并没有对着镜头,作者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式躲开了。
张同道:这也没有办法,因为那个人不愿意说话。
司徒兆敦:但这也符合纪录片的精神啊。所以我说我认为影片中这个偏离的画面非常好,当被记录者不愿意出现在画面中,而我们又需要采访的时候,我们在不违背人的意愿的时候,采用这种方式是最好的,既要了这个镜头,又不违背记录对象。而打马赛克或者是模糊画面,非常不尊重他人,还不如不出现在镜头中。这样反而体现了记录者心灵上的一种高尚。
吧主说话:
12月12日,北京。
第29届TVF东京录像节华北赛区评选的颁奖仪式在大众影廊举行,我们终于见到了“久仰大名”的众位导演们。现场放映了本次获奖的11部影片的精彩片花。
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到这样一次活动的组织工作中,在收片的过程中看到这么多好的影片,纪录片、剧情片、实验片甚至动画片。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常常会看到专业院校的学生作品,而在这次的征稿中,有百分之四十的作品是社会来稿,而很多非专业院校的学生拍摄的作品也很优秀,比如西安外语学院的学生作品《等》,就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
TVF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平民影像时代的来临。
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 《Kids》 (琚蕊静) 北京师范大学
二等奖: 《高仓健在云南》 (罗莎莎) 北京电影学院
《等》 (黄婧) 西安外语学院
三等奖: 《绒赞卡瓦格博》 (张志刚) 云南
《劳动号子》 (赵谦) 北京师范大学
《恭喜发财》 (卢佳) 中央戏曲学院
《龙农的同里》 (顾颖婕、张文静、佘思益、刘伟、蒋卓斌) 浙江传媒大学
《泥人》 (王华) 北京电影学院
《我怎样才能跳出格》 (汪起正 赵谦) 北京舞蹈学院
《罗生门》 (齐建) 萼谢府工作室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篇10
世界动画大亨迪斯尼公司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可爱卡通形象,其中,以二维卡通角色最为出名。这些卡通角色无一不具备独特的外形、鲜明的个性,在迪斯尼的各个时期分别展示出迷人的魅力,通过情节各异的动人故事为全世界观众带来欢笑。从迪斯尼的经历可以看到,适应市场、与时俱进是所有成功动画片的共性,而注重发掘民族文化内涵,设计适合于影片的卡通角色则成为迪斯尼成功动画片的个性。
[关键词]
迪斯尼 二维 卡通角色 个性
迪斯尼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奇迹的产生离不开众多缤纷多彩的卡通角色。纵观迪斯尼经历的近百年风雨。迪斯尼的动画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美国社会近百年风云变幻的***治、经济背景下,其不停的从世界各国寻找经典题材,在技术的更迭、市场的沉浮和竞争对手的冲击中不断调整自我。高擎经典卡通的大纛一路坚定的前行。在这行进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经典的二维卡通角色,他们带着迪斯尼各个阶段的烙印,以特殊的形象和个性全面诠释着迪斯尼文化。鉴于迪斯尼二维卡通角色甚多,本文只选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阐述。
1、追斯尼从创业到巅峰时期的二维卡通角色
“迪斯尼的一切都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沃尔特迪斯尼的名言提醒我们,成功的角色对一系列动画片乃至一个卡通王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 928年诞生的米老鼠采用简洁的三个圆形进行组合,大脑袋大耳朵大眼睛小身子的滑稽形象一改老鼠尖嘴猴腮的不良形象,而其神经质的性格、局促不安的神态以及沃尔特用慌乱的假声制造出的配音给熟悉和喜爱卓别林的二、三十年代观众强烈的好感。他胆小不安、缺乏世故,但同时又诚实正直具有冒险精神的形象成为卡通电影里的卓别林,给当时的美国观众带去了他们那个年代喜闻乐见的表演和令人捧腹的幽默。直到今天。米老鼠的形象还深入人心。
如果说米老鼠的成功多少沾了动画声画结合新技术的光,那么三只小猪则是经济萧条的三十年代的一场及时雨。一个古老又简洁的童话故事,在经过三只表面有点憨傻却有着坚韧无比百折不饶性格的小猪的演绎,焕发了新的活力。三只小猪不气馁不放弃战胜了大灰狼的故事给在经济萧条中挣扎的美国民众勇气和信心,主题曲“谁害怕大灰狼”更是红极一时。
锐意改革的沃尔特于1937年推出了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从此奠定了迪斯尼从古老童话、名著中汲取营养的优良传统。白雪公主这个人物在传统德国民间故事中并不是真善美的代表,经过格林兄弟的整理。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白雪公主故事的雏形。迪斯尼大胆摈弃了原来德国民间故事中的糟粕,丰富了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大大减弱了故事中阴暗血腥不适合儿童观看的部分,加强了对白雪公主、小矮人、恶毒王后的刻画。白雪公主的柔弱、善良、隐忍和被动集中了当时道德所标榜的妇女应有的美德,公主美丽又楚楚可怜的形象激起了男人们强烈的保护欲望。而王子看到打扮如村姑般的公主并没有嫌贫爱富,公主的美貌和品性吸引了他,这是典型的现代爱情观。七个小矮人纯朴、天真、诙谐、可爱,全力保护白雪公主,他们一起奏响了一首真善美之歌。“白雪公主”公映时,正是罗斯福新***初见成效。美国逐步走出了经济大萧条,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中产阶级社会开始形成。整个社会对道德、美好、和谐、温情都持积极欢迎态度,“白雪公主”温馨、幻想的生活气氛迎合了社会需要。
2、迪斯尼第一次黄金时代时期的二维卡通角色
在经历了战时的总总困难后,迪斯尼总算有一个安定的创作环境和逐渐复苏的市场了。从1950年推出“仙履奇缘”到1967年推出“森林王子”的这十七年,被一些业内人士誉为迪斯尼第一次黄金时代。
这其中,以传统童话故事为蓝本改编的“灰姑娘”“睡美人”延续了“白雪公主”时代的经典模式,美丽的公主历经磨难,通过隐忍的等待最终等来了王子的英雄救美。当困难过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结局传承了迪斯尼大团圆模式,也传递着迪斯尼成功的土壤――亲情。在60年代西方风起云涌的女权运动到来之时这些柔弱的女性形象不再被提倡,而敏感的迪斯尼在此之后对女性主人公的塑造也悄悄起了变化。
与此同时,迪斯尼在其擅长的动物题材上也极有建树,迪斯尼艺术宝库中大部分卡通明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动物,以米老鼠唐老鸭为首的大牌明星更是尽人皆知。在这辉煌的十七年中,迪斯尼推出了“小姐与流浪汉”“101忠狗”等一系列以狗为主角的影片。影片中,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由可爱的小狗来幽默演绎,拟人化的真情表演得到了有爱狗传统的西方社会的一致欢迎,以至于影片播出后掀起了一股斑点狗饲养狂潮。而当观众们很快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斑点狗并不像影片中那样性格和善、忠实于主人且聪明伶俐侠肝义胆时,未免失望。
3、迪斯尼第二次黄金时代时期的二维卡通角色
沃尔特去世之前监督制作的最后一部影片“森林王子”为迪斯尼第一次黄金时代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然而,在他去世后的十多年间,迪斯尼内部经历了争权夺利、经营不善等危机,曾经一度低谷,直到“妙妙探”和“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出现。
1988年的动画与真人合拍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一鸣惊人,惊险刺激的侦探片情节加上真人和动画的完美结合引来了各个阶层的观众。兔子罗杰是个有点米老鼠性格的滑稽卡通演员,他个性懦弱胆小,神经兮兮唯唯诺诺,总在影片中出演备受折磨的冤大头,他却有个风流美艳的尤物般的妻子杰西卡。这对看上去不般配的组合却十分恩爱,而杰西卡更是有勇有谋,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主动营救丈夫。通过60年代张扬自我的女权运动,西方女性前所未有的强调自我意识展示自我个性。杰西卡无论从穿着还是举止、性格都是现代女性的代表,那个宣扬以灰姑娘、睡美人那样被动等待的女性的童话时代已经结束。“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动画与真人技术上结合得十分紧密,在光影、逼真性、眼神交流等方面可堪传神。动画和真人饰演的角色各自性格鲜明,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兔子罗杰”成为扭转迪斯尼动画低谷的重要转机,此后,迪斯尼一鼓作气,一连推出了四部经典二维卡通动画长片,分别是“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正是这四部影片,成就了迪斯尼的又一轮票房奇迹,也宣告着迪斯尼第二次黄金时代的到来。
美人鱼爱丽儿和美女贝尔都具有现代女性的个性,她们都通过自己的主动努力获得了美满的爱情。“小美人鱼”保留了公主为了和爱人在一起而用舌头交换双腿的基本情节,改变了安徒生童话的悲剧结局,塑造了一个为了爱情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战胜魔咒,冲出大海,追求幸福的勇敢女性形象。影片充满了美国青少年熟悉的俚语,爱丽儿具有美国女孩的活泼开朗性格,大反派巫师还是个 具有自我意识的同性恋,这在迪斯尼以前的经典动画中是不可想象的。而宫廷大臣红蟹塞巴斯蒂安则是一个讨喜逗趣的音乐家,在这部有着浓郁百老汇歌舞片风格的影片中插科打诨,增强了喜剧味道。“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尔同样是一个有主见有魄力的女主角。她善良快乐,热爱看书,向往不一样的、有意义的生活。对鲁莽、阴险、自以为是的加斯顿不屑一顾,而对外表丑陋实际内心却并不邪恶的野兽给予了真诚的帮助,直至爱上他丑陋外表下美好的心灵。贝尔还是一个孝顺的姑娘,两次冒着生命危险救父亲的义举使其更为光彩照人。此外,将仆人们变的杯盘扫帚赋予生命则是改编中的神来之笔。毕竟要让一位姑娘爱上一头陌生的野兽,没有中间人的穿线搭桥是万难的。“美女与野兽”作为秉承迪斯尼一贯擅长的亲情、温情路线之力作,在角色塑造上既顺应时代潮流又兼具古典美,精致的百老汇音乐歌舞与故事情节珠联璧合。将角色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谈到迪斯尼的角色设计,不能不提及“狮子王”,这个有着哈姆雷特式跌宕起伏情节的故事被艺术家们移植到了广袤无垠的非洲平原。“狮子王”中的各角色是一个成功的群体,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不生动鲜活。出场不多的穆法沙深沉沉稳。他告诉辛巴食物链的规律,生命在轮回中延续。老狒狒巫师拉飞奇激励辛巴承担责任,夺回王位。影片的最后通过辛巴儿子的出生受洗来深化主题:生生不息。整部影片充满哲理,令人回味无穷。而刀疤阴险的性格、土狼残暴的本性、丁满讨喜的个性在迪斯尼画师最擅长的形象设计中表现得栩栩如生。
4、三维动画时代的迪斯尼二维卡通角色
经历了“狮子王”的空前成功后,迪斯尼又连接推出了几部二维卡通动画,然而。风中奇缘”票房暗淡,根据名著和神话改编的“钟楼怪人”“大力士”也票房不佳,而被寄予厚望的“失落的帝国“‘星银岛”更是遭遇了滑铁卢。迪斯尼被迫接受三维动画时代已势不可挡的事实,而大量裁减了二维动画部门,转向与皮克斯合作开发三维动画。
在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尼出了一部以中国古代诗歌为蓝本的“花木兰”,其中木兰的形象设计得非常有趣。她相貌平平,兼具女孩子的天真和假小子的气概。一向撒丫子满街玩的她为了应付跟媒人去相亲只好别别扭扭的练习仪态,把“三从四德”往胳膊上抄,令人忍俊不禁。整部片子里“封建礼教”也就只在抄夹带的时候淡入了一回,恐怕迪斯尼艺术家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封建礼教”吧。迪斯尼的木兰不仅建立了赫赫战功而且还收获了爱情,这是迪斯尼一贯完美结局的惯用手段。迪斯尼的木兰用现代女性的行动证实了自己不仅是替父从***,而且在替父从***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幸福归宿。当发现敌人的阴谋,她勇闯皇宫报信,在危急关头救了皇帝,拯救了祖国。木兰被塑造成智勇双全的英雄,但并不高大全,她在自己的聪明、勇气和朋友的帮助下取得成功。李翔、木须龙还有几个生死兄弟,他们一起挫败了单于的阴谋。“花木兰”塑造了一个英雄的群体。
2003年,迪斯尼基本停止了二维动画的生产,而顺应市场需求,生产三维动画电影。不过精于二维之道的迪斯尼在今后的发展计划中也有少量的二维计划,如2009年圣诞节将上映的“青蛙公主”,同样改编于经典童话,只不过这一次公主是位黑人。从30年代“三只小猪”里的犹太大灰狼形象到“风中奇缘”的印第安公主再到黑人青蛙公主。迪斯尼要证实自己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与时俱进。毕竟是生产了多年经典二维动画的迪斯尼,我们也希望“青蛙公主”的角色设计能依旧带给我们那种久违的亲切感。
5、迪斯尼二维卡通角色给我们的启示
5,1顺应市场,与时俱进
综观迪斯尼的各个阶段,有成功的影片也有失败的影片。只要是顺应市场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卡通。其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三只小猪朴实坚强的形象对抗了经济衰退,白雪公主等代表真善美的女主角带来的心灵涤荡和净化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给人以美好幻想。而迪斯尼历时十年的失败之作“黑神锅传奇”故事单薄人物苍白,且格调阴森恐怖,与当时大受欢迎的迪斯尼亲情、温情风格格格不入,当然被观众所抛弃。
5.2带有浓郁的迪斯尼风格和美国文化烙印
沃尔特创立迪斯尼的初衷是给全世界带来欢乐,这一点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变,可以说是至死不渝,因此,真善美的主题、完美的主角、欢快的百老汇歌舞表演构成了浓郁的迪斯尼风格。
迪斯尼的卡通人物无论是取材于本土题材还是改编自经典童话,都经过了现代的加工。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觉的浸***其内。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想让王子知道真相的美人鱼没有了,公主不再矜持等待,茉莉公主吵着要嫁穷小子,巫师也能同性恋,“兔子罗杰”中还有,这些美国文化的烙印使得同一时期的观众倍感亲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动画片的民族性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性不一定适合于全世界的文化,但是民族性的作品能让全世界肃然起敬。
5.3擅长刻画动物形象。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有一定的思想性
迪斯尼宝库中的动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鲜有雷同。这是难能可贵的。不管是以动物为主角的影片还是以人为主角的影片,都有很多精彩的小动物形象。每一次主角出场,身边都有一位滑稽讨喜的小动物。而这位小动物不仅调节气氛,增加噱头,还往往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彭彭和丁满是欢乐人生的代表,他们阳光滑稽的表演驱逐了辛巴心头的阴霾,使他暂时忘掉了悲伤和痛苦。木兰身边的木须龙是列祖列宗派去保护木兰的。有点类似于“西游记”里的六丁六甲,他虽然神经兮兮,但还是尽量一本正经的教木兰说男人话,学男人态。在战场上与木兰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这些小动物早已脱离了低级的“宠物”级别,而成为剧中的重要角色。
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中也设置了一个小猴的形象跟在沉香身边,只不过这只小猴顶多只是“宠物”级,“哪吒传奇”中的小棕熊也非常可爱,但是在个性上缺乏更多发掘,成为若有若无的角色。其实,迪斯尼的具有灵性的小动物形象,追根溯源是来自于喜剧大师卓别林――沃尔特最喜爱的欢乐人物。而很多小动物都成为载歌载舞的百老汇歌舞表演中的重要角色。迪斯尼的卡通设计是基于美国文化基础上的,一味的做表面性的模仿并不合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安徒生童话故事动画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