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10篇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1

1、有一种这样的树,它“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它没有像枫树一样鲜红的叶片,没有像桃树,苹果树一样能结出漂亮果实的本领,也没有像白桦树一样艳丽的外表,但我觉得,松树是树中最美的。

2、松树在任何土地上都能顽强地生长,它拥有像针一样的叶子,里面流着白色的汁水。一簇簇的松针远处看去,令人不敢接近,但走进些,心中就会不由得生出一种敬佩。不管是在严寒还是酷暑,它们都只有一种姿势——那就是立正、站好一动不动,犹如站岗的士兵,那飒爽英姿,那坚韧不拔的精神,都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3、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松树在冬天还能生长呢?”妈妈的回答,让我铭记在心:“再冷的冬天也冻不坏它,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它,松树凭借着他的顽强、朴素、坚强、努力就能熬过冬天,生存下去!”我当时就似懂非懂,不过听了这一番话以后,我就更喜爱松树了,“妈妈,松树真厉害!我也要像它一样将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的,每个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做一个朴实、坚强、品德高尚的人,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4、自从那天以后,我的心中就时刻抱有对松树的敬仰,因为我要做一个像松树一样的人,在茫茫雪山上,笔直地挺立着!

(来源:文章屋网 )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比喻;修辞;应用;教学

中***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64-01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就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与修辞打交道。下面,我就多年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修辞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初中语文修辞的教学与应用。

一、对比喻的讲解和应用

初中语文课本中常见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而比喻在词格体系中处于独占梢头的地位。为此,我在给学生讲解修辞时,总是把比喻做为重中之重来讲解。下面就以比喻为例,谈谈我是如何进行修辞教学的。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唤起学生对比喻概念的记忆,使学生理解并进一步牢记比喻就是“打比方”,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再根据学生自己对比喻的理解,进行造句练习。然后,我再从中筛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句子进行点评,如:例1初中的生活就像美妙的音符,无论怎样组合,都是一首美妙的音乐。例2夏天里的月季花,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多姿多彩。例3森林就像地球的裙子,衬托着她。通过造句练习,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比喻修辞掌握比较牢固,如例句1能够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把初中生活生动地描绘出来。例句2把月季花的美展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眼前,并兼顾了其他修辞的运用。而例句3虽然具备比喻的特征,但主、客体之间不协调,缺乏可比性。其次,在学生基本掌握比喻修辞概念的基础上,再对比喻修辞结构和分类进行讲解。掌握比喻修辞的基本结构和种类是灵活运用比喻修辞的关键。

比喻修辞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的种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我们学过的课文如《看云识天气》中,作者运用了一连串比喻修辞中的明喻,通过大家熟悉的事物来说明各种云的特征:“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凌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作者运用明喻的修辞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使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统一和谐。通过对此篇文章的讲解分析,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明喻的特点,并能熟练运用。2、暗喻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如:“顾客是上帝”、“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等是暗喻的具体体现。3、借喻是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如:“天上张着灰色的幔”。其中,“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

最后,对比喻修辞的运用原则加以概括,为学生在今后运用比喻修辞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运用比喻修辞时,应注意下列三点:1、要贴切:一方面是指客体与主体之间确有共同点,或者某方面的外部特征、形态类似,或者某一内部特征相仿;令一方面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味、色彩必须协调。违背以上原则,就是不恰当的比喻,比如:“机器隆隆的响着,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2、注意创新:那些招之即来的比喻,往往也是最缺乏光彩的。只有那些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的比喻,才是成功的、有表现力的,如:“他的心是一块阳泉炭,划根火柴就能点着,烧完了是一堆白灰”。3、要通俗、形象。一般地说,总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如“红的、绿的、黄的,像黑夜中猫头鹰的眼睛。”就违背了这一原则。

二、指导学生对相近修辞的区别

在学习修辞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困惑,容易使相近修辞混淆,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学生对相近修辞加以区分。

1、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格因为它们都有“借”字,也往往分不清。怎样区别一个修辞格是借喻还是借代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

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像渺小的燕雀;自己好像翱翔万里的鸿鹄。”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比如:“那边来了个红领巾。”“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像红领巾。再比如:用某人的绰号来代替某人(当然,此绰号应是善意的),也属于借代修辞,这样就更能贴近生活。

2、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格,使用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楚。怎么样才能使学生分清呢?关键是明确概念。比喻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3

概念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属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比喻常用的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平淡的描写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运用比喻,就可以将平淡的描写变得生动。例:

①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荷花淀》)

②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荷花淀》)

“长城”“铜墙铁壁”是描写战争所常用的一些比喻。这些比喻,表达了白洋淀人民坚决抵抗侵略者、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2.化深奥为浅显:有些道理若直接说出来,自然难以理解,如果换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就浅显易懂了。例: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边城》)

此句就形象写出了当地美丽的风景,在高度的浓缩中又形象地传递出作者要表现美景的意***。

3.化冗长为简洁:有时不需要说得太直白的,就要进行高度的浓缩,从而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例:

①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祝福》)

此句传递的是作者对这种为虎作伥的受害人的极度厌恶,表达了作者对整个病态社会中病态人的愤恨,而这所有的愤怒高度浓缩在一个如“核桃”的比喻中。

②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守财奴》)

妻子的死,并没有引起吝啬鬼的任何悲痛,他唯一担忧的是女儿分家,自己的财产就要减少,于是他选择了拉拢女儿,所有表象掩盖下的实质的揭露,都浓缩在“金铸的一般”这几个字中。

4.化抽象为具体:例:

①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药》)

这里写老栓前去为儿子取药(人血馒头),不仅使用了天气与心情的对比手法,同时采用比喻手法来描摹老栓的心理活动。一句“跨步格外高远”,将抽象的心理活动外化为一种具体而实在的可感受的行为,让读者一览无余地理解了老栓此时的心情。

②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陈奂生上城》)

想把房间弄得比猪圈还糟糕,形象地反映出了陈奂生在遭受服务员的无礼后的心理变化历程,揭示出一个普通农民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注意

比喻中常会有许多概念混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近似但实际有区别的比喻重点注意和把握。

1.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是明喻与暗喻,只有喻体出现的比喻是借喻。明喻的比喻词通常是“仿佛”“好像”“如”,暗喻的比喻词通常是“是”。例:

①老师如同太阳。(明喻)

②老师是太阳。(暗喻)

③老师走进教室,太阳照耀着教室。(借喻)

2.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比喻是打比方,把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比拟是描写,是把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一个完整的比喻通常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而比拟是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比拟没有联系词,而是直接描写。例:

①古老的神州是一只沉睡未醒的睡狮。(比喻)

②桥下的睡莲正在沉睡未醒。(比拟)

3.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两者都是修辞手法,都是用乙事物代替甲事物的修辞手法。它们的区别是:借代重点在“代”,代的方式很多,有以事物特征代替事物本身的,有以相关事物代替本事物的,有以事物部分代替事物全体的,等等。例:

“孤帆远影碧空尽”,用“帆”指代“船”。

借喻是一种比喻,它的本质是“喻”,所以,构成借喻的前提是本体与喻体间要有相似点。例:

她十五六岁,……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

用“芦柴棒”比喻受尽折磨的一个包身工,揭示出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借代与借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就是凡借喻都可以“还原”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

训练

1.对下面一段话中“露尾巴”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所以虽是读书人,自以为胜西崽远甚,而洗伐为净,说话一多,也常常会露出尾巴的。

A.比喻露出本身的缺点B.比喻露出破绽

C.比喻闹出笑话D.比喻露出马脚

2.书评是评论或者介绍书的文章,有时只用片言只语,便能够表现出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出其主题或者写作目的。

请根据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各写一句话的书评。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红楼梦》――远去的大观园

3.下面一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谣言具有翅膀;谣言的传播如同流感的肆虐。

4.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比喻形式,本体不变,另写两个句子。

例: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跋涉,那么家便是一个驿站,在跋涉中有了休憩。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4

关键词:借代 修辞 英语

跨文化交际,无论是海姆斯所指的交际能力,还是李筱菊提出的三位一体的交际模式,都涵盖了文化内交际和文化间交际这两方面的交际过程,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词汇差异因素。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或文案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以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而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言:“语言所含载的文化本体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这种文化渊源的差异尤其体现在语言的精华――修辞手法上,在交流实践中,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语言,使用者往往在交际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因为修辞的运用不仅可以完整、圆满地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且具有丰富的感彩,合理正确的使用,可以迅速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甚至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但文化的差异往往导致交流的语意缺失甚至产生误会,这主要由于英汉修辞手法不能等同使用,更不能对号入座,如英语的Metonymy,它本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翻译成汉语时常译为“借代”,但实际上汉语的“借代”修辞法并不完全等同于Metonymy,它所涵盖的汉语信息内容,在英语中有更细的划分,而且是通过Metonymy、synecdoche和Antonomasia三种修辞形式表现出来。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有必要对这两种辞格进行比较研究。

一、汉语“借代”的使用

汉语的“借代”,又称“代替”、“代用”,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此人此事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替代,由于代的和被代的事物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借代这个辞格实际上是改换一种说法来表述。①可见借代强调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关性,其替代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由工具器物代本体。如:我们的原则是***指挥***,而决不容许***指挥***。(“***”指代“***队”)

2.由人或物的典型特征来代本称。如:(1)花白胡子蹲在墙角吸旱烟。(2)按一按,硬硬的还在。(花白胡子和硬硬的分别指“老人”和“钱”)

3.处所名称代本称。如:要划清两种界限,是***还是反***?是延安还是西安?(“延安”代“***人”,“西安”代“反***人”)

4.局部代整体。如:几千双眼睛在盯着你。(“眼睛”代“人”)

5.具体代抽象。如: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本本”代“理论”)

6.用个别代一般事物。如: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希腊”指“一切外国的东西”)

7.用专有名词代普通名词。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指“聪明的人”)

以上示例表明,汉语的借代辞格借助本体和喻体之间不可或缺的联系,使用一个更加动听的名称来指代本体,更加突出本体,使之形象更显得具体鲜明。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新鲜别致、生动形象,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加深人们的感受。①

但在英语中,以上几种借代方式又可细分为Metonymy,Synecdoche和 Antonomasia。其中例1、2、3是Metonymy;例4、5、6是Synecdoche;例7是Antonomasia。

二、英语Metonymy的应用

所谓Metonymy,来自16世纪的希腊语metonumia, 意为“change of name”,②“换名”,可译为换喻、转喻,是借代的一种,同汉语借代一样利用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如crown (王冠)for king(国王), the White House(白宫)for the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府),以此达到简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上例1、2、3所示,它多指由工具、器官代此类人或物(如下例1、2);人或物的典型特征来代本称(如下例3、4);处所名称代本称(例5)这是和汉语借代相同的部分,此外它还常用于容器代所盛物品以及作家名字代其作品(如下例6、7)以原因代替结果等。

1.Gray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

2.Those big nose, blue eyes and yellow hair taught them English.

3.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4.Sword and cross in hand, the European conquerors fell upon the Americas.

5.Foggy Bottom(雾谷)―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

Hollywood(好莱坞)―American film-making industry (美国电影制片业,电影界)

6.He is too fond of the bottle.

7.Have you ever read Shakespeare?

例1和例2用花白头发 “gray hair”这一老年人的特征来指代上了年纪的人,用大鼻子 “big nose ”、蓝眼睛 “blue eyes”、黄头发 “yellow hair”来指代有这些外貌特征的人;例3、4中笔 “pen”、剑 “sword”和十字架分别指使用这些工具的人和与之相联系的***队和宗教,例6、7中瓶子 “bottle”代其所装酒,莎士比亚 “Shakespeare”代其作品。

三、英语Synecdoche的喻义及应用

英语的 Synecdoche多译为提喻,中古英语时期源自希腊语的sunekdokhe,sun-“together” + “ekdekhestha” “take up” 意为 “整体与部分”,②所以这种辞格多指整体和部分(如下例1、2)、个别和一般之间(如下例3、4)以及具体和抽象之间(如下例5)的互代,此外还可用原材料指代其所制造出来的东西(下例6)。它和换喻的主要区别是,它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的从属性,是一种相似关系(resemblance),而换喻借助的是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一种毗邻关系(contiguity)。

1.The farmers are short of hands during the harvest season.

2.The score is 2 to 1 in favor of China.

3.I never knew such a strange creature, yet harmless, mind you, as the baby unborn.

4.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

5.It is the most beautiful tongue in the world.

6.Do you have any coppers?

上例中1用手 “hands”代人是部分代整体;反之例2以中国 “China”代中国队,则是整体代部分;例3以这类人“creature”代这个古怪、天真的人,是一般代个别;例4以牛顿代像牛顿一样的人的群体,是个别代一般;例5以舌头“tongue”代替抽象的语言;例6则以金属铜“copper”代替以它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硬币。

四、英语Antonomasia的喻指

Antonomasia 多译为换称或代称,16世纪中叶源自希腊语antonomazein,意为“name instead”换名, 由 anti-“against, instead” (取而代之),和onoma “a name”(名字)两部分构成。②多以表特性的修饰词(epithet)、简明的复合词、专有名词或形象化的词组来代替一个普通名词,它和换喻同为利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替代,所以两者有重叠部分,如(山姆大叔)Uncle Sam―America(美国),就既可以理解为换喻也可理解为换称。不同的是,换称的使用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代称为交际双方或大家所公认,甚至家喻户晓,正如诸葛亮在中国人人皆知是指聪明有智谋的人,在西方一提起所罗门Solomon 人们同样会想到the wise man(聪明人)。所以换称多以有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的专有名词,因其为人们所熟知、认可,产生了某种象征意义,用它们来替代一个普通名词,就会使人们联想起固有的背景文化,从而对这个普通名词也产生同样的联想。

1.宗教(圣经)或神话渊源(biblical or mythological figures) 。

Solomon(所罗门)―a wise man(聪明人)

Daniel(但尼尔)―a wise and fair judge (聪明而公正的法官)

Delilah (大莉拉) ― An unfaithful woman (不忠的女人)

Jezebel (耶洗别) ― A cruel woman (阴险的女人)

Judas(犹大―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后来出卖了耶稣)―a traitor(叛徒)

Samson(参孙)―a hero of strength and bravery (大力神)

2. 历史渊源(historical figures)。

the Rubicon(鲁比肯河)―an irrevocable step (破釜沉舟,无可挽回)

Nero(尼禄)―a tyrant(暴君)

John Wayne(约翰・韦恩)―a modern figure of a tough man(粗犷型男子汉形象)

3.文学渊源(literary figures)。

Romeo (罗密欧) ―male lover (恋人)

Uncle Tom(汤姆大叔)―a Negro who compromises and conforms with the Whites (与白人妥协顺应的黑人)

4.表特性的修饰词(epithet)指代一个专有名词或普通名词。

The Iron Duke (铁腕公爵) ―the Duke of Wellington (惠灵顿公爵)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Chaucer (乔叟)

His majesty (陛下) ―a king (国王)

his honor (阁下) ―a judge (法官)

以上四点渊源突出了文化背景在运用换称上的重要性,尤其是希腊神话和希伯来文化(Hellenism and Hebraism), 这是因为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就脱胎于希伯来人(以色列人) 的犹太教 (Judaism), 并继承吸收了希腊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演变而来的,所以要想正确使用领会换称辞格,必须对西方文化加以了解,否则就会不知所云。

五、换喻与隐喻(Metaphor)的区别

隐喻和换喻、提喻极易弄混,应加以区别。隐喻是比喻的一种, 强调的是两个作比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本体和喻体之间虽然没有喻词, 但完全可以加上变成明喻。正如雅各布森把隐喻看成相似关系的比喻,而把换喻叫做毗邻关系的比喻一样,就其形成机制而言,隐喻类似于一个具体而微的寓言,通过偏离语词的字面意义来拓展命名的范围。这一偏离的根据是用和本体具有相似性的喻体行使命名功能而且喻体是人较为熟悉的事物,正如维柯所说:“在一切语种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的事物的表达方式都是用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用人的感觉和的隐喻来形成。”③这表明隐喻暗含了人类认知事物的方式,即把自己作标准由己度人、由己度物。转喻和提喻是以隐喻性命名所产生的感性意象为基础的,本体一般不出现。如果说隐喻的内在特质是“同中见异”的话,那么换喻则对其中“异”的一面进行了辨认,表现为以行动主体代替行动、以主体代替形状或抽象形式、以原因代替结果等种种情况;而提喻则在“同”的方面加以引申,主要有以局部代全体或以全体代部分。

1.He has a heart of stone. (His heart is as cruel as stone.) 他铁石心肠。(隐喻)

2.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 (is―is like) 外语可以是斗争生活的武器。(同上)

3.The buses in America are on strike now. (bus 代与其相关的driver) 美国公交司机在罢工。(换喻)

4.The river is crowded with masts. (用船的一部分桅杆mast代船 boat本身) 河面上帆樯林立。(提喻)

隐喻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事物,与之不同,提喻、换喻及代称则是为了使语言达到明快、生动、幽默的情绪效果。

可见汉语的借代和英语的换喻、提喻和换称以及隐喻互有交叉、重叠又各自***,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说明人类语言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各自的特点,认识汉语和英语在修辞使用方面的异同,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遣词造句和充分地表达情感,从而顺利地实现双向沟通,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 张涤华.汉语语法修辞词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② Judy Pearsall.新牛津英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③ 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 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 江红辉.顶尖英文修辞[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5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文教学 比喻类修辞格 翻译技巧和方法

修辞是美化语言表达、强化语言信息、提升语言感染力的特殊语言手段。修辞格(figures of speech)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艺术。修辞可以应用于任何文体中,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意蕴丰富并引人入胜。学生们在阅读课文时,都会遇到各种修辞句。英语修辞格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并不是太多,其中比喻就是为数不多的一种。在课文中使用各种修辞格(figures of speech)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要欣赏和翻译好英语修辞格,首先要弄清其特点、弄清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技巧进行翻译。《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就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段,其中使用比喻修辞句最为普遍。本文拟就《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的比喻类修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此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改进英语教学的方法 ,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比喻是词义修辞格(semantic rhetorical devices) 的一种,是修辞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格。比喻包括明喻(simile),暗喻( metaphor), 借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英语和汉语由于在词语选择、句式安排、文体风格以及文化背影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比喻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我们要充分了解这些差异,准确运用语言的表现力,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可以使语言精练、生动.。比喻是对“感知过程中的某种联想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法”(范家材,1992:76)。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探讨此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既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比喻修辞法在《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的运用例句赏析

(1)Simile 明喻

明喻是把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表明本 体和喻体的相类关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Simile必须具备本体和喻体以及喻词,喻词常用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Simile 与汉语的明喻基本相同,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或情境。其本体和喻体均同时出现在句中,在形式上是相对应的。英语 simile 的比喻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而汉语明喻的比喻词通常是"好象"、"仿佛"等。具体例句如下:

He was like a ray of sunshine, a prince among men. (Unit3,TextA,Book3)

他如同一缕阳光,是芸芸众生里的佼佼者

Meaning: He was a person with shining personality, a great person standing out among ordinary people.

此句中的“a ray of sunshine” 和“ a prince among men”分别指“a person with shining personality” 和“a great person standing out among ordinary people”。

(2)Metaphor 隐喻

隐喻兼有汉语隐喻、借喻及拟物的特点,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隐喻也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以表明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它不用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从构成方式上,隐喻分为“显露式隐喻”(Visible Metaphor) 和“非显露式隐喻”(InvisibleMetaphor)两种.非显露式隐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出现,喻体缺;另一种是喻体出现,本体缺。

具体例句如下:

My sister and I are three and a half years apart in age, but a world apart in the way we live our lives (Unit3,TextA,Book3)

.姐姐和我相差三岁半,但我们的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

Meaning: My sister and I were born only three and a half years apart, but our lifestyles could not be more different.

此句中的“a world apart”指“天壤之别”,意指其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通过喻体“a world apart”形象地向读者比较了姐妹俩不同的生活方式。

(3)Metonymy 借喻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人和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人和事物特征性的词代替.。作用是通过相近联想,用一事物取代另一有关事物。例如: 在描述人物、地名和建筑物时,借代修辞格使用更频繁.英语中将借代通称为metonymy(换喻、转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它是由某一事物名称来代替与该事物有关联的另一事物的名称,简而言之,就是借用甲来表示乙,但前提条件是甲必须与乙关系密切和本质上有相似之处。比如:

to protect him from the world's sharp edges…(p.189 unit1 Text B,,Book3)

我越来越希望用他努力保护我们的那种方式来保护他,使他不受各种危险的伤害。

Meaning: … to protect him from the dangers in the world…

此句中的“the world's sharp edges”指“the dangers in the world”,意指“各种危险”。

so with a "Go to it, tiger" and a quick "I love you, too," my sister was gone. (p.189 unit5,TextB,Book2)

一句“去吧,好样的”和一句匆匆的“我也爱你”之后,姐姐就走了。

Tiger指凶恶的人,虎狼之徒;英国人指穿制服的马夫;口语中常指比赛的劲敌。

Meaning: ...after saying "Good luck, my brave girl" (or "have fun") and "I love you, too", my sister left.

Tiger往往指凶恶的人,虎狼之徒;英国人指穿制服的马夫;口语中常指比赛的劲敌。

此句中的“tiger”指“my brave girl”,意指“好样的”。

(4)Synecdoche 提喻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提喻是不直接说出人和事物的本来名称,而以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单个代替类别,或者反过来以全体代替部分,抽象代替具体,类别代替单个。具体例句如下:

Life in a Violin Case (Unit6 ,Text A,Book2)

小提琴盒里的生活

Meaning: Leading a Life as a Violinist. This text is about the author's life as a musician and how he enjoys this kind of life. It is most probable that he plays the violin, so the title is like this.

此句中的“Life in a Violin Case”指“Leading a Life as a Violinist”,意指“当小提琴家”。

二、比喻修辞的翻译技巧

通过对课文例句的赏析,不难看出: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比喻,就会发现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明喻与汉语最相似;借喻和提喻都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换用另一个名称或另一个说法,它们大体上相当于汉语的借代(分为旁借和对代两类)。最复杂的是隐喻。《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比喻类修辞格的翻译基本上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基础上,保留原文

的比喻以及民族色彩。如果某种修辞手段译成汉语后不会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这样不仅给译语输入新鲜的血液,还会让读者体会异国情调之美。

(2)意译法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当翻译者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思,而不得不舍弃原意,

为了能使读者了解其真正含义,这时就应该采用意译法,改变原文形象,译出喻义。当原来的形象难以保留,为保证原信息传达的效果,必须改变形象。

(3)借译法

英汉都有丰富的词语,但是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中要用另外的形象来表达。这是就需要用借译法,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读者所熟悉的想象,给读者一种生动感,更加通俗易懂,这样才能传递原语的文化,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既遵守翻译原则的客观性,又应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特。舍弃原文形象,译出喻义:如果修辞手法在语言的转换中难以直接完整地表达原意,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若一味追求保存喻体的形象,直译后的译文将会让人费解。

三、结束语

课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各种修辞格的使用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概念的东西形体化,能唤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在翻译英语课文修辞格时,一方面应该正确地处理原文的喻义,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信息,另一方面又不要拘泥于原文,生搬死译.因此,当比喻的“形”、“义”不能兼顾时,只好舍“形”取“义”。因为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在一种语言被翻译成为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因素。本质上,翻译是以不同的语言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之间的转换活动。英汉语言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修辞学也不例外,所以,要把握好这两种语言就要把握好两种文化。

参考文献:

[1]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2]胡曙光.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6

1、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本质上属于一种类比想的间接表达。

2、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来源:文章屋网 )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7

关键词:女性时尚类杂志 标题 修辞

一、前言

近年来,各种时尚杂志层出不穷,抓住时装、美容、饮食、出行等方面的潮流,满足大家对于各自所关注的流行消息的心理。时尚杂志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应该是吸引人的。时尚杂志吸引读者的手段有多种,标题是其中之一。读者买书买杂志往往会先看封面或者目录的标题,再决定是否值得掏钱购买。所以标题是读者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标题不但能一针见血地点明主题,而且还可以点缀和美化版面,用生动优美、妙趣横生的形式吸引读者。[4]

杂志的标题需要编辑用生动、活泼、时尚、幽默甚至带有些调侃意味的词语放进标题中,用带有修辞的标题形式去吸引读者。本文通过修辞视角来研究时尚杂志的标题,分析标题中的修辞和发展趋势,分析总结时尚杂志标题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二、女性时尚类杂志标题中的修辞格研究

文章要讲究修辞,标题也要讲究修辞,是为了更好地反映文章的内容,使标题的主旨和文章所表达的文字达到完美的统一。修辞格是指在语境中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特有模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

(一)标题中修辞格使用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选取《女友・校园》《瑞丽・时尚先锋》《时尚》三种时尚杂志,对其2008~2010年的全部文章标题进行穷尽式研究。(因国家***书馆2008年的期刊整理修订,故《女友》杂志的统计范围为2008.5~2010.12)共得到标题2288条,其中有修辞格标题1289条,无修辞格标题999条。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在这些女性类时尚杂志标题中,修辞格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基本能达到一半以上。

***1:三种女性类时尚杂志标题修辞格使用数量比较

从***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三本不同的女性类时尚杂志标题的修辞格使用,呈现比较一致的趋势,就是使用比较多地修辞格依次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以及设疑和呼告。比喻和比拟修辞在杂志标题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些修辞格的使用说明杂志使用的标题力***将物品拟人化、诗意化或情景化。同时,设疑和呼告修辞格的使用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鼓励读者消费,尤其表现在“时装”与“美容”栏目中。

(二)标题常用修辞格具体分析

1.比喻

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在制作标题时,可以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这就是比喻的方法。比喻在辞格上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其中明喻和暗喻都有本体和喻体,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在标题中最为常见,而且表现力强,修辞效果好。例如:

(1)青春浪漫如歌(《女友・校园》2009年4月)。

“青春浪漫”是本体,“如”是喻词,“歌”是喻体。

(2)命运像蚂蚁,生活像蝴蝶(《时尚》2009年4月)

“命运”和“生活”是本体,“像”是喻词,“蚂蚁”和“蝴蝶”是喻体。

以上都是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如果单独运用明喻,也会让人觉得有些单调。所以,一般在杂志标题中明喻和比拟同时用,这样让人感觉生动、新鲜。由本体和喻体组成一个偏正词语,不仅结构紧凑,而且言简意浓,很适合在标题中使用,也最为常见。

(3)美人的发是高级羊绒(《瑞丽・时尚先锋》2008年2月)

“发”是本体,“羊绒”是喻体。

以上都是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喻词多数是“成为”“是”“变为”等。本体和喻体作为标题的中心语,有修饰语来修饰,这类修饰语几乎都是双音节词。

(4)香艳情人节 激情SPAs(《时尚》2009年2月)

本体是“情人节”,喻体是“SPAs”。本体、喻体各有“香艳”“激情”来修饰。

这种表达方式从语音上看,双音节词节奏分明、韵律感很强,几个双音节词在标题中的连用,会使标题具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双音节词使得标题更加书面化,显得文雅,富有艺术气息。

(5)肌肤妆前“内衣”升级战(《时尚》2009年3月)。

“内衣”是喻体,本体是底妆,没有写出来。

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会让标题更加贴近生活,生动形象,不仅让读者觉得标题很新鲜,还使人浮想联翩,意味深长。

2.比拟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将人拟物,用物来形容人,或者将物拟人,用人来形容物。

(6)你的数码会做兼职吗?(《女友・校园》2009年2月)。

数码是一个名词,在这里被拟人化了。

(7)让“极端气候”呵护你的肌肤吧!(《时尚》2009年2月)

“极端气候”是个名词,在这里被拟人化了。

以上都是比拟。运用比拟的优点是使标题栩栩如生,风趣幽默,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3.借代

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8)林志玲:美人打败江山(《时尚》2009年2月)

“江山”是借代,代指国家。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标题所表达事物的主旨,更加形象,并且语言简练、丰富,富有幽默感,还使读者充满了想象空间。

4.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例如:

(9)奶香美人:看我七十二变(《女友・校园》2009年2月)。

“奶香美人”是比喻,“七十二变”是夸张词,可以让“奶香美人”变化很大的意思。

(10)每一口都抵达天堂(《瑞丽・时尚先锋》2008年3月)。

“抵达天堂”是夸张词,想表达美味的食物美吃一口都好像到了天堂一样幸福、享受。

以上都是夸张。运用夸张,会使得标题更加生动鲜明、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但夸张不能漫无目的、不顾事实,应该合情合理、实事求是,否则会让人感到言过其实。

5.设疑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例如:

(11)你看得出我化了妆吗?(《女友・校园》2008年10月)。

这则标题表达没看出来“你”化了妆,设问的目的是着重强调自己有妆似无妆。

(12)保养品能打败时间吗?(《时尚》2009年8月)。

答案是肯定的,能打败时间。提出问题,引起下文肯定的答案,介绍各种护肤品。

以上都是设问。运用设问作为标题修辞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6.呼告

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呼告。

(13)脱线王们,来,合个影!(《女友・校园》2009年2月)。

(14)觉醒吧牛仔派!(《瑞丽・时尚先锋》2008年3月)

以上都是呼告。这种呼告的方式,可以直抒读者胸臆,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引起读者思考。

(三)在标题中应用修辞格的特点及用法

有修辞的标题通过各种修辞格的运用,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在运用各种修辞格的基础上,要力求口语化。标题要生动,不要堆砌华丽的辞藻,或者“创造”除了自己以外谁都不懂的形容词,应当尽可能的从生活中发现生动的语言,再将其适当的提炼加工,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也要注意“朦胧美”。虽然标题要求鲜明、生动,但有时运用“朦胧美”,能够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增强吸引力。

三、女性时尚类杂志标题非修辞格语言特点分析

修辞格是修辞的重要方式,也是编辑和读者都非常熟悉的修辞方法,但是修辞并不局限于修辞格。词语的锤炼和搭配以及句式的选择,都是修辞的重要方面。时尚杂志的标题语言形式多样,既有中英混杂的洋泾浜混合语,也有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各种流行语言,还有为了标新立异而作的有违常规的搭配。

(一)借用英文和网络语言

(15)裤装Party(《时尚》2008年12月)

(16)爱情和MONEY,让女人铤而走险!(《瑞丽・时尚先锋》2008年1月)

将“Party”“MONEY”用在标题中,代替中文的名词,与中文混合,既显得时髦,又能活跃文字的版式,增强视觉上的吸引力,所以使用的较多。但如果用英语的单词太多,会使杂志的读者群体缩小,因为如果有些英语单词读者不认识的话,就会感到莫名其妙,失去兴趣。

(17)生于1990年代,请别叫我“非主流”(《女友・校园》2009年1月)。

“非主流”是很“火”网络语言。使用网络语言让人感觉语言活泼、有新意,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人来说,感觉很亲切。但对于中老年读者群来说,一些过于新潮的网络词语,离他们很“远”,在一些标题上使用就会导致他们难以理解,甚至还会产生误会。

(二)语法超常搭配

(18)单身并刚烈着(《女友・校园》2008年8月)

生活中,没人会将“单身”和“刚烈”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搭配使用,而这则标题是说女人虽然单身,但是很坚强。

(19)在指甲上雕塑灵感(《瑞丽・时尚先锋》2008年8月)

在“指甲”上雕塑“灵感”,这种灵感是指甲***案的创意,让人感觉很有新意。

这种超常搭配会让读者感觉很有新意、时尚,并且耐人寻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时尚杂志作为时尚的制造者和娱乐信息的传播者,由于它的目标受众的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这就使得时尚杂志试***在语言的使用上也要紧跟时代。

(三)与流行文化密切相关

时尚杂志的标题表现出和流行文化息息相关的一面。有些语汇来自畅销书名,如:邂逅青春“三剑客”(《女友・校园》2009年2月);有些语汇来自较受欢迎的卖座电影的片名,如:不能说的秘密(《女友・校园》2009年1月);有些标题的语汇还借鉴了国内外热门电视剧片名和综艺娱乐节目名称,如:撕下便利贴 你就是“强力胶女孩”(《女友・校园》09年4月);有些标题则受到了流行歌曲歌名以及歌词的影响,如:奶香美人:看我七十二变(《女友・校园》2009年2月)。可以说这种修辞,充分体现了“熟悉化和陌生化”的原则,熟悉的典故或者语言形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陌生化的表达方式则让读者感觉新鲜有趣。

四、结语

时尚杂志的标题不仅是表达文章主旨,更主要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强调了标题的重要性。所以好的时尚杂志标题对一本时尚杂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一条好的杂志标题,需要编辑人员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的使用和遣词炼句,才会让读者觉得新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项目编号:YETP1432]及“北方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2:208~317.

[2]喻江.娱乐杂志栏目标题语言[J].汉语学习,2001,(6):

72~75.

[3]姜茜.时尚杂志《瑞丽》标题中比喻词格的语法特点[J].现代语

文(语言研究版),2008,(8):90.

[4]李继槐.不可忽视的标题艺术[J].出版发行研究,1998,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8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转喻分类 唐诗

一、引言

Metonymy(转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onymia(改名、改称),国内通常翻译为转喻、换喻、借喻。英语中的转喻和汉语辞格中的借代不完全等同,英语中的转喻还包括提喻(synecdoche)。毛帅梅认为,转喻应该包括中文中的借代、借喻(部分)和英语中的提喻。概念转喻研究在国内受到很大的关注,包括定义和分类等,笔者主要研究转喻分类及其在唐诗中的转喻的种类。

二、转喻的分类

转喻的分类有传统修辞分类和认知分类两种,认知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转喻做了不同的分类。Lakoff & Johnson对转喻的分类有七种:(1)部分代替整体;(2)生产商代替产品;(3)物品(工具)代替使用者;(4)受控物代替控制者;(5)特定机构代替人员;(6)特定地点(地址)代替机构;(7)特定的地点代替特定事件。F.Ungerer & H.Schmid也对转喻作了分类,其分类和Lakoff & Johnson(1980)有重叠之处,但也增加了三项:(8)整体代替部分;(9)容器代替内容;(10)原因代替结果。Ruiz de Mendoza(2000)根据转喻中的目的域和源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转喻进行了分类,他又从抽象程度和映射关系上将转喻分为高层转喻和低层转喻。

我们认为,以上分类中比较容易理解的是Lakoff&Johnson(1980)和F.Ungerer & H.Schmid(1996)的分类,但是这种分类不能包含所有的转喻类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转喻类型出现。例如,(11)昆虫的巢穴代替昆虫,例句:(在菜地里干活的菜农对一个过路人说)“今年虫子多,窝窝的。”(12)职业(岗位)代替人,例句:“―你找了个什么样的对象啊?――当兵的。” (13)来源地(处所)代替人,来源地包括某个班级、专业、村庄、出生地、工作单位等。例句:“三班到了吗?” “植物来了吗?”“赵家村来了吗?”“小山东来了。”“设计院到齐了。”

三、唐诗中的转喻分类

由于唐朝缺乏商品经济、工业成果和民主***治体系,所以唐诗中没有(2)、(3)、(4)、(9)、(10)类转喻。但是唐诗中存在着丰富的转喻,以下是对部分唐诗中转喻的分类。

(1)部分代替整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即朱红色的门,是院落的一部分,此处代替庭院,喻指富豪权贵之家。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酒旗即酒店门口一侧悬挂的写有“酒”字的旗子,代替酒店。红袖织绫夸柿蒂(白居易,《杭州春望》)。红袖是女子衣服的一部分,此处喻指女子。(5)特定机构代替人员,特定地点代帝王:一封朝奏九重天(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重天即天宫,代替帝王的宫殿,此处代替皇帝。(6)特定地点(地址)代替机构:蓬莱文章建安骨,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指蓬莱山,是汉朝***府藏书处,进一步代替唐朝秘书省。(7)特定的地点代替特定事件: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孟郊《古别离》)。临邛是四川地名,此处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相识之地。(8)整体代替部分,整体包括事物和动作及地理范围:大漠风尘日色昏(王昌龄,《从***行》)。大漠在此处特指西北沙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吴即吴国,此处特指古代地处吴国的镇江;(11)化妆代年龄:婉转蛾眉能几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化妆代替青春年华。(12)动物代游戏:赤鸡白狗赌梨粟(李白,《行路难》);(13)乐器代人:玉箫金管坐两头(李白,《江上吟》);(14)动作代节日:《登高》(杜甫,《登高》);(15)职务代人: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16)家族代朝代,庙宇代***权: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戎昱,《咏史》);(17)天文现象代年龄:江汉思归客,落日心犹壮(杜甫,《江汉》)。落日喻指暮年,作者当时近60岁;(18)贵族代首领:突营射杀呼延将(李白,《从***行》),呼延是匈奴中的四大家族之一,此处代替敌人的中***主将;(19)鲜花代雪: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0)海洋代沙漠:瀚海阑干百丈冰(同上);(21)动物活动代环境: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古人听鹧鸪的叫声独特,常常借其声以抒逐客流人之情,描绘荒芜凄凉之景;(22)乐曲代事件: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刘禹锡,《金陵怀古》)。右庭花即曲子《玉树花》,代替骄奢***逸致亡国;(23)动物代动作: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在《汉武故事》中载有青鸟的故事,据传西王母下见汉武帝,有青鸟先到宫殿前报信,此句泛指青鸟代主人探望对方;(24)动作代心情状态:唯有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长开眼喻指彻夜不眠,未展眉喻指没有欢愉;(25)动作代人:频频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其一〉)。频频袅袅喻指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姿态娇弱、美好;(26)植物代人:豆蔻梢头二月初(同上)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呼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为豆蔻年华;(27)地名代战场: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王涯,《秋思赠远二首》〈其二〉)。拂云堆是个地名,此处代战场;(28)动物足代动作: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王涯,《秋思赠远二首》〈其一〉)。雁足作为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此处代替邮递动作,蛾眉作为昆虫的一部分,此处代人的相貌;(29)昆虫部分代人相貌:唯看新月吐蛾眉(同上);(30)植物(小草)代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寸草即小草,在此处代游子;(31)河流名代地区:江汉曾为客(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代湖北一带。金河秋半虏弦开(杜牧,《早雁》)。金河即内蒙古大黑河,此处喻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32)兵器代战争:田园寥落干戈后(白居易,《望月有感》);(33)山名代地区: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即四川大巴山,此处代四川;(34)生理状态代年龄: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鬓毛衰代年纪大了;(35)昆虫的活动代季节:吴蚕已三眠(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该句指入春很久了;(36)特定地点和住所代特定人: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闺中代妻子;(37)边尘代战争、战事:誓将报主静边尘(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边尘指边疆,尘静指平定外患。

以上有些转喻可以归结为部分代替整体。例如,边尘代替战争、山名代替地区、兵器代替战争、动作代替人,等等。唐诗中的转喻类别丰富,但是也有历史文化和经济的限制,使得唐诗不能包含全部的概念转喻类别。

参考文献:

[1]Lakoff,G.&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毛帅梅.论转喻的分类[J].外语学刊,2009,(4):25-29.

[3]F.Ungerer&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8.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9

1.“赋比兴”手法的起源及其设计内涵

设计和艺术,总是与科学相伴而行,时代催生了新的艺术,新的艺术又迫切希望表达时代的新特性,而来自意识世界的影响,又使设计和艺术必然与传统产生联系。因此,在探索中国平面设计民族化的进程中,不仅仅是挖掘传统的美学形式、经典元素,而是要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潜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是耳濡目染的,也许是熟视无睹的,但也因此是普遍和深刻的。

“赋比兴”是战国时代的学者总结《诗经》的艺术经验而提出的一组美学概念。从美学史的发展来看,“赋比兴”这组概念,正是对《易传》所提出的“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的进一步规定,是怎么样用不同的“象”表达不同的“意”的具体手法。汉代和汉代以后的经学家、美学家、文学家,对“赋比兴”这一组概念纷纷进行解释、引申和发挥,把“赋比兴”的美学本义搞得越来越模糊。“五四”以来,学者们企***透过历史的迷雾,重新探求“赋比兴”的美学本义,写了很多文章,提出了各种新的解释。在这些各种各样的解释中,以叶嘉莹的解释最为精辟。

叶嘉莹认为,所谓“赋”者,有铺陈之意,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加以直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所谓“比”者,有拟喻之意,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借比为另一事物来加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而所谓“兴”者,有感发兴起之意,是因某一事物之触发而引出所要叙写之事物的一种表达方法。所以,“赋比兴”,就是“铺成”、“拟喻”、“感发”这三种手法,它们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象,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情感,实质上是对“意”和“象”之间的不同对应关系的分析和概括,因此“赋比兴”是构造“意象”的具体手法。

“意象”,本身就具有平面设计的“传达”本义——平面设计用不同的元素组合表达不同的设计观念——用不同的“象”表达不同的“意”。这正是“赋比兴”与平面设计的一致性联系,为“赋比兴”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2.“赋比兴”手法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切入点——“赋比兴”对象

“赋比兴”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从文学向设计的转化,文学和设计毕竟是两种传达方式,文学中的“铺成”、“拟喻”、“感发”等手法也不能完全转化成平面设计的制作手法,因为文学作品的描写常常在时空间跳跃,所以,不能从“赋比兴”究竟是怎么样“铺成”、“拟喻”、“感发”入手,而是要先清楚:表达什么样情感用“铺成”、“拟喻”或“感发”的手法?选择什么样的形象来进行“铺成”、“拟喻”或“感发”?也就是要先分析“赋比兴”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即“赋比兴”所联系的情感和形象分别是什么。

叶嘉莹除了对“赋比兴”的定义有清楚的解释,他对“赋比兴”的对象也做了精辟的概括。叶嘉莹用下面一段话来总结“赋比兴”的对象:“总之,“六诗”或“六义”中之所谓“赋比兴”,其所代表的是诗歌创作时感发作用之由来与性质的基本区分,这种区分本来至为原始,至为简单……要而言之,则中国诗歌原是以抒写情志为主的,情志之感动,由来有二,一者由于自然界之感发,一者由于人事界之感发……至于表达此种感发之方式则有三,一为直接抒写(即物即心),二为借物为喻(心在物先),三为因物起兴(物在心先)……三者皆重形象之表达,皆以形象触引读者之感发,惟第一种多用人事界之事象,第三种多用自然界之物象,第二种则既可为人事界之事象,亦可为自然界之物象,更可能为假想之喻象。”[3]

叶嘉莹的这段话包含了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赋比兴”手法是“至为原始,至为简单”的,因此,“赋比兴”应用在平面设计当中,是设计师的自觉表现,也是观众的自觉接受。

第二,“赋比兴”三种不同手法的出现,是由于引起人们情感的现象不同。现象不同,情感不同,手法不同,在平面设计中也是如此。

最终体现为以下三种关系:

1)人与人造物的关系。人造物是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产物(比如建筑、工具等),是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它积淀了人类的智慧结晶,使人们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因而人造物成为一种被表现的对象。它代表的情感特征是:歌颂的、物欲的,同时它的表现方式是直观的、显露的。所谓“即物即心”,就是指这种不需要经过婉转的联系、直接就能够从“物”的形态得到“心”的满足。对应着这种关系的载体就是“赋”。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隐晦的,难以用自身的形象去表达,而在上一种关系中,即在自然的不断人化过程中,人类积累了许多自然现象,与自然之间产生了一种重要的感情作用——移情,把自身的感情转移到自然物(包括植物和动物)上,认为自然物也具备人类的某些感情。因此,难以用自身形象去表达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隐晦关系,就被转移到使用自然物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花和鸟来表现悲伤的情绪。人的感情被附着在自然物的形象之上,自然物具有了比喻的特性。显然,对应着这种关系的载体就是“比”。

3)人与天然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本身不与人发生关系,它是自在的、原生态的,但是,由于在第一和第二种关系中,随着自然的人化和人对自然物的移情,使人类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自觉联想和感应。如果这种联想是由物体本身引起的,它在表现结果上与上面的“比“相同,因为同样是表面的物象下承载着人类的情感寄托(尽管后者是作者无意中发现的意象,而前者是作者有意借鉴、甚至有意营造的意象);如果这种联想是由物体呈现的空间意象引起的,它在表现结果上就是一种沉淀了的空间意识——中国人所特有的“仰观俯察”的宇宙空间意识。对应着这种关系的载体是“兴”。

从“赋”到“比”,再到“兴”,最后到“赋比兴”的自由结合,是一个表现手法不断丰富的过程。“赋比兴“的对象覆盖了平面设计的全部表现范围,为“赋比兴”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3.“赋比兴”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如果说,现代都市是一座新的“森林”,当代平面设计对它的表现也是从“赋”开始的。

1)现代建筑。钢筋混泥土结构、玻璃幕墙,建筑之间密不透风,向高空发展,形成井里世界,与自然的接触渐渐减少,又人为地布置了许多环境景观。现代交通体系四通八达,与现代建筑一起构成了高效率的、机械式的生活空间,而过于高速的发展又繁衍了新的问题:堵车、拥挤、单调的生活节奏,等等。

2)现代商业。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层出不穷的消费产品,光彩照人的包装设计,有计划废止制度下的不再长久拥有的新消费观念,走向虚拟化的商务平台。人们生活在这个物欲纵横、五光十色的消费世界中,是幸福还是窒息?是自由还是被束缚?消费世界的不断膨胀究竟会带来极乐还是茫然?会有很多种答案,也会出现不同的对比(例如,琳琅满目的架上商品与疲惫麻木的现代人),因此,反应到平面设计上,就有许多微妙的分界。

3)现代生活。在前面两者的共同影响之下,现代生活也成为“赋”的表现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造物,现代家居、现代家庭、现代人的工作和娱乐,等等。

以上三个方面结成了一张网,成为一个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不仅仅只有“赋”的存在,它们不是作为简单的人造物被反映,而是反过来也影响着现代人的关系和心理,因此,人们对它的感情也从“赋”的要求体现自身价值,转换成“比”的生命共感了。这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也许只能从它们所反映的情感上去区分究竟是属于“赋”还是“比”的范围,一般来讲,带着歌颂情绪的是“赋”,带着深层反思的是“比”,带着意外感悟的是“兴”。

3.1“赋”:夸饰与铺成

“夸”就是夸张,主要强调变形;“饰”就是装饰,主要强调“增饰”。夸饰的手法,在平面设计中不是一种新鲜的手法,几乎每一本关于平面构成和插画设计的书籍上都会作简单的介绍,具体方法有诸如“放大、拉伸、膨胀、借鉴自然形态”等等。但是,从“赋”的心理结构中引出“夸饰”,主要是为了说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变形和增饰,人们之所以要去变形,添加装饰,是来自人们表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它是对一切人们想象中的存在对象的强调。也难怪所有参考资料中对于“夸饰”的具体表现方法,都只是浅尝辙止,难以一一列举,这正是因为,没有能穷尽的手段,只有被堵塞的想象。

铺成的气势是为了表现都市的城市建筑与商业文明,而最终也是为了体现人类自身的价值。

现代的商业广告可以被看作一种典型的“赋”应用实例。商品是重要的人造物,也是充斥在现代人生活中最多的人造物,厂家为了增加销益,对产品的包装都是带着歌颂和物欲情感的,变形、增饰、铺成等手法可以说展现得淋漓尽致。

3.2“比”:明喻与共用形,暗喻与象征

明喻是与所借用的事物具有形态上的相似性。这时还停留在对对方外貌特征的审视上。用自然界的美丑、形态特征等,与人相对应,比如诗歌中经常采用花卉来比喻女子。因为这种形态上的相似,共用形成为一种表现手段,即,把自然界与人相似的地方移植到人的某个部分,或者取部分元素做到共融,关键是要保证画面的和谐。

暗喻是与所借用的事物具有关系上的相似性。即甲与乙之间的关系不好直接说明,甲与乙之间的关系同丙与丁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似性,从而借用丙与丁的形态说明甲与乙。这两对事物可以同时出现在画面上,成为一种遥相呼应、有线索提示的暗喻,比如鸳鸯和情侣,《诗经》中写到“关关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在一个画面上;也可以只有被借用的事物出现在画面上,形成纯粹的隐喻,这要求人们对所借用的事物有比较共同的认识,比如,用扇子的精致比喻女人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像明喻那样,采取共用形,只不过这个共用形与它不具备形态上的相似,带有超现实的意味,比如用熔化的蜡烛与老师做共用形,并不是形态上的相似,而是比喻老师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有时候,人的形象本身也可以成为被借用的载体,用来表达某些更具有宏观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达利的作品中用撕裂的人体表现对国家***的痛苦。甚至,抽象的几何形状也可以被借用,用它们视觉上的关系来形成暗喻,比如俄国李西斯基的构成主义作品。

由于这种关系上的近似,使得被借用的事物与人之间形成了固定的搭配,久而久之,它们就具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中国古代用梅兰竹菊来象征文人的品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种隐喻,之后渐渐转化成固定的象征,等等。

卡通动画可以被看作一种典型的“比”应用实例。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几家动漫公司,譬如迪斯尼、梦工厂等,最新推出的动画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注重用动物形象和童话故事来寓意社会问题。

3.3“兴”:借喻与兴

借喻是与所借用的事物具有情感上的相似性。人在与自然界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相似(如暗喻),还因为这种联系产生了联想,比如,由梅兰菊竹等在自然界中顽强生长的关系比喻文人,是暗喻,但是如果由它们的颓败比喻人的心情,就是借喻。在借喻中,人与自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因此它也具备了“兴”的情态。“兴象”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它不是人为的创造,而是灵感的点悟。

人的表情和神色就是一种重要的“兴象”。例如,今年5.12四川大地震中,许多让人难忘的照片,照片上凝固在瞬间的表情,震惊了世界的心灵,因为这些表情正是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人性光辉、民族坚韧的“兴象”。

4.总结

“赋比兴”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其中包括了三组矛盾关系:第一,“赋比兴”是古典的,而平面设计是时尚的;第二,“赋比兴”是理论形态,而平面设计是应用实践;第三,“赋比兴”属于文学领域,而设计是另外一个***的领域。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10

关键词:《茶馆》;隐喻英译;对比分析

中***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54-03

一、隐喻和隐喻翻译

美国语言学家Matthews曾把隐喻定义为:“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它,一个通常被用于某种物体、动作的单词或表达被扩展到另一个物体或动作上” 。[1]后来Lakoff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2]

隐喻包括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即英文的object或tenor,指喻体所依附的对象,喻体则是英文中的image或vehicle,指用于比喻和形象本体的术语,喻义也就是英文中的sense,指本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或共同之处,例如:张三是个饭桶。本体张三;喻体饭桶;喻义饭桶=只知道吃饭不动脑的笨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2](P154)

因为以认知为基础的隐喻所表达的意义,是借助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的心理运行机制而产生的结果,故而隐喻的翻译就不只是简单语际间的符号转换问题,它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虽然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语言(包括隐喻)与文化密切相关,似乎造成了隐喻的不可译,但从整体来看人类的生活环境大致相同,因此在不同语言下的隐喻中,由于它们共有类似的人类认知基础,必然存在着某些共同的东西,这为隐喻的翻译奠定了基础。

二、《茶馆》中隐喻及其英译的个案分析

老舍所创作的《茶馆》通过裕泰茶馆的由盛而衰,在三幕戏中描绘了时期、北洋***阀时期、统治时期的三幅鲜明、完整的北京社会生活风俗画。戏剧中涉及人物70多个,从末代清朝的庞总管,到***阀官员,再到混迹于市井的小人物等。[3]这些人物间的对白中蕴含了不少隐喻表达,而正是这些隐喻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正验证了“文学隐喻存在的基本动机就在于使表达更加丰富、准确,使人物形象鲜明、使主题思想更加深邃”。[4]这些人物对白的英译为研究隐喻的翻译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本文选取霍华和英若诚的《茶馆》英译本中的相关隐喻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英译在传达意义时是保留喻体,遗失喻体还是重塑喻体,将其分为喻体意象留存、喻体意象缺位和喻体意象借用三种类型,借助这三种类型对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隐喻意象留存

人类逻辑思维的相对一致性使得他们语言表达的逻辑也具有了相对的一致性,操不同语言的民族正是由于逻辑思维的相对一致,在用语言对客观世界及其认识加以描述时,语言的基本形式也就具有了相对一致性,因此在不同的语言间转换时,就会出现不同语言间对同一隐喻表达中的意象的契合。[5]《茶馆》戏剧中的对白也是来自日常生活的,对日常生活的认识,所以不可避免会存在相同的意象。如下例:

例1 小唐铁嘴:看这个怎样——花花联合公司?姑娘是什么?鲜花嘛!

LITTLE SOOTHSAYER TANG: How′s this? “United Double Blosson Corporation” ? Aren′t the girls like fresh blossoms? (霍译)

Tang the Oracle Jr: What about this: “Two Blossoms Incorporated”? What do pretty girls make you think of? Blossoms! (英译)

小唐铁嘴在向小刘麻子献计如何命名他们的公司,提出花花联合公司这一说法,并进行解释。其中提到“姑娘是什么?鲜花嘛”,这是一典型的隐喻表达,本体姑娘,喻体是鲜花,喻义是姑娘如鲜花一样美丽。对于姑娘和鲜花一样美丽的认识,汉语和英语的表达就实现了契合,所以无论是霍华还是英若诚的译本都将喻体意象“鲜花”翻译为blossom,成功实现了意象留存,译本在传意的同时也传神。

(二)隐喻意象缺位

虽然在前面强调了人类生活经验的共同性使得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映射方式趋同,语言表达相似的隐喻,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根植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的民族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造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对同一事物相同的概念隐喻反映在语言中却是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6]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存在的为所有民众能接受的隐喻意象,在另外一个民族文化中则不一定会有,同时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引起不同的联想。这些都会造成在翻译中的意象缺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借物喻人的作文10篇

学习

循环经济理论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循环经济理论,内容包括简谈绿色循环经济的理论,王春晖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

学习

工作自我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工作季度自我总结,工作方面的自我总结。一、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工作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哪,我也不例外,我一开始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保持着以前的心态,面对车间的工作,环境,人物,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自

学习

经验总结法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经验总结法10篇,内容包括经验总结100例,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十篇。一是抓好点、面结合。在面上,我们运用内部报刊、宣传栏、宣传橱窗、电化教育、领导干部会议、职工代表大会等视听形式,利用公司内部培训中心,对在职员工和新进单

学习

报得三春晖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报得三春晖10篇,内容包括报得三春晖电影,报得三春晖全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牢记妈妈的深恩。

学习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农业推广论文2500字,农业技术的论文参考文献。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

学习

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内容包括智慧城市调研问题汇总报告,智慧城市调研总结报告怎么写。(一)注重基础先行,智慧城市建设根基得到夯实。一是***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区直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加大了对信息化管理服务

学习

初一数学学生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数学学生论文,内容包括初一学生数学论文1000字,有关初一数学的论文。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1.预习方

学习

一滴水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一滴水10篇,内容包括一滴水文案,一滴水的词句。后来,小水滴跟着溪流流进了城市,被抽进了自来水管。它想:我还要为人们淘米、洗菜、煮饭、洗衣服。正想着,突然它和几个伙伴哗啦啦地从水龙头里掉了出来,它发现几个小朋友正

学习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0篇,内容包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何写,关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如果自己犯了错,别人指出来或自己发现了,却死不认错,自认为是对的,那么自己的不足就永远得不到弥补,甚至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这样还能完善

学习

网吧社会实践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网吧社会实践总结,内容包括网吧实习实践个人总结,网吧活动报告范文。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镇里的领导非常热情地来迎接我们,并摆出了三张书台供我们放电脑。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几个人立即就分工合作,先把从学校带来的三台电脑摆好并

学习

月嫂培训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月嫂培训总结,内容包括关于月嫂培训的心得体会,月嫂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简短。1.学员层次不适应母婴护理师职业需求据调查显示,母婴护理师培训的学员中大部分在30岁到50岁,年龄偏大,绝大多数学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且从事家***服务

学习

征文启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征文启事10篇,内容包括征文启事格式与范文,最新征文主题推荐。

学习

江南春古诗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江南春古诗10篇,内容包括古诗词80首里的江南春,江南春的古诗完整篇。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共14题;共77分)1.(12分)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朝_________

学习

浔阳江头夜送客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浔阳江头夜送客10篇,内容包括浔阳江头夜送客地点,浔阳江头夜送客原文。??甘棠湖处于九江市区,湖上风光旖旎,蓝天白云倒映在微波碧水之间,薄雾如烟般轻笼在湖面上。湖上有一座绿树掩映的小岛,岛上有一组古色古香的建筑――烟水亭

学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作文。一为你打开一扇门二*繁星三冰心诗四首四诺曼底号遇难记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

学习

描写桂花的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桂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桂花作文300字大全集,描写桂花的作文三年级。4、桂花不跟在春天开放的花争奇斗艳,它只是在八月悄然无声地开放,给人带来一阵阵清香。5、我爱桂花。(来源:文章屋网https://www.wzu.com)

学习

写桂花的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写桂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桂花作文100字,写春天的桂花作文。近看发现每一朵桂花有4个花瓣,中间有两个花蕊,像两个楚楚可怜的小眼睛羞涩地望着游人。摸着小桂花,仿佛摸到了婴儿的肌肤,细腻有光泽。尝一下桂花的味道,苦中有香,香中

学习

关于国庆的作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庆国庆作文400字,写国庆作文100字。我们一大家子分乘两辆车,来到了芦潮港,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海港新城,只见工地上到处是彩旗飘飘,车来车往,热闹非凡。据导游介绍,随着洋山深水港工程的实质性启动,一座规

学习

关于写景的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写景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景作文1000字,写景的作文300字。Themessengerofautumnlightfootstepsstrodetothefield.Well,thecornisfullJingyinghiswhiteteethsmileenvoywelcomedt

学习

秋天的果园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果园作文10篇,内容包括秋天的果园作文120个字,秋天的果园优秀作文大全。时间不早了,我们在陈老师的带领下,背着果篮,拿着书签,带着满心的愉快,告别果园回来的路上留下了我们一串串欢快的笑声、歌声。四年级:笔名:花生

学习

漫画老师五年级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漫画老师五年级作文10篇,内容包括作文漫画老师400字五年级,漫画老师五年级作文小标题。4、每次跑完之后,他还笑着对我们说:“一点也不累,都成为我的习惯了。”哇!都变成习惯了!习惯是要很久的时间才可以养成的,看老师这个样子,跑的

学习

英语作文写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作文写信10篇,内容包括英语作文给他人写信范文10篇,英语写信中文作文范文10篇。英语信封上的地点名称由小到大,视其长短可占二至五行不等。寄信人只写姓名,不写头衔。但是,收信人一般都在名字前加上头衔,以示礼貌和尊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