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10篇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1

关键词:三顾茅庐情节描写

刘备“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妇儒皆知的故事。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献上《隆中对》,使刘备茅塞顿开,于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大业。诸葛亮出山辅佐前,从公元184年刘备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起,到公元207年刘备47岁这23年间,刘备一直处于寄人篱下(先后依附曹操、袁绍、刘表)、颠沛流离的境地;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后,刘备即于第2年即公元208年和孙权结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继而占荆州、夺益州、定汉中,仅用14年时间,刘备就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权,使东汉末年的历史发生了转折,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也许就没有蜀汉***权,也就没有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因此,“三顾茅庐”可以说是东汉未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在史书《三国志》中,描写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的过程只有94个字。为突出刘备“三顾茅庐”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史实基础上,演绎若干故事情节,用15169个字,横跨4章回,详细描写刘备的思贤、求贤和礼贤情节,描写刘备“三顾茅庐”的曲折过程,给读者造成悬念,盟发阅读劲头。因此,经过罗贯中的文学创作,使“三顾茅庐”故事有血有肉,成为烩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1. 听说“伏龙、凤雏”,夜不能寐--思贤心切!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描写: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后,刘备当晚便“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到半夜有客人来访水镜先生时,刘备竞“起床密听之”,当听到水镜先生对他的客人说“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事……且英雄豪杰,只在眼前”时,刘备便“闻之大喜,暗忖此人必是伏龙、凤雏”,等到天一亮,刘备就马上“求见水镜”,问“昨夜来者是谁?”,并“求与相见”和“问其姓名”,同时又再问“伏龙、凤雏,果系何人?”,刘备在见不到“伏龙、凤雏”及水镜先生“友人”情况下,立即提出要“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

2. 7次误认7个人为“伏龙、凤雏”--求贤心切!

刘备因想得到“伏龙、凤雏”来“安天下”心切,但凡见到贤者都把他们认作“伏龙、凤雏”,以防错过认识“伏龙、凤雏”机会。从刘备夜宿水镜先生处起到“三顾茅庐”全过程,共7次误认7个人为“伏龙、凤雏”。第一次是在水镜先生家夜宿时,半夜起来偷听水镜先生与徐庶谈话,因水镜先生夸徐庶说“公怀王佐之才”,因而刘备从其才干猜测,误认徐庶为“伏龙、凤雏”而“大喜”;第二次是在新野街上碰见徐庶,从其外貌、穿着及唱歌歌词内容猜测,误认徐庶为“伏龙、凤雏”而“下马相见”;第三次是刘备即将启程“一顾茅庐”前,工作人员汇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从其外貌猜测,误认门外水镜先生为卧龙先生而“遂整衣出迎”;第四次是刘备“一顾茅庐”返程时,碰见博陵崔州平,因见其“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等奇特外貌,而误认博陵崔州平为卧龙先生而“急下马向前施礼”;第五次是刘备“二顾茅庐”途中听到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在酒店饮酒作歌,因歌词内容奇特,刘备便猜测“卧龙其在此间乎!”,因而下马入店,然后“揖而问曰:‘二公谁是卧龙先生?’”;第六次是刘备“二顾茅庐”到诸葛亮草堂听到诸葛亮弟弟诸葛钧吟念《梁父吟》时,误将诸葛钧认作诸葛亮而“上草堂施礼”;第七次是刘备“二顾茅庐”不见诸葛亮而走出草堂后,听见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吟念《梁父吟》时,觉得歌词“极其高妙”,误认黄承彦为诸葛亮而“滚鞍下马,向前施礼”。

3. “三顾茅庐”全程表现--礼贤至极!

3.1“三顾茅庐”前,对徐庶依依不舍。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徐庶是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因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奸计,赚至许昌囚禁,将欲加害”,因而徐庶拜别刘备要回许昌,刘备竞“闻言大哭”并“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对徐庶的离去,刘备“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饯行时刘备和徐庶“相对而泣,坐以待旦”;送别徐庶时,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当目送徐庶“被一树林隔断”时,刘备命令“尽伐此处树木”,以便举目远送徐庶。由于刘备如此的“礼贤”,深深地打动徐庶,使徐庶极力推荐诸葛亮,这样,才有刘备“三顾茅庐”之举。

3.2 “一顾茅庐”,到“庄前…下马”。“一顾茅庐”到卧龙岗时,刘备“来到庄前”即“下马亲叩柴门”,当得知诸葛亮已外出后,刘备不是立即打道回府,而是仔细询问童子诸葛亮“何处去了?、“几时归?”;当打听不到诸葛亮的去处及归期时,便“惆怅不已”。虽然这样,刘备并不灰心,还要在那里“…待片时”,以期望可能碰见诸葛亮回来,当等不到诸葛亮回来后,刘备又亲自交待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待上马回程数里后,刘备还“勒马回观隆中景物”,并“观之不已”。

3.3“二顾茅庐”,到“庄前…下马”。“二顾茅庐”前,刘备先派人去探听,听说诸葛亮已回来的信息后,刘备马上“教备马”,冒着严寒天气投卧龙冈而来。到卧龙岗时,刘备也“到庄前下马”,当得知诸葛亮已外出后,刘备也并不是立即打道回府,而是询问诸葛亮“何处闲游?”,当打听不到诸葛亮的去处时,刘备感叹自已“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同样,刘备这次也不灰心,还要呆在那里询问诸葛均是否知道其兄“熟谙韬略,日看兵书”事情,并留书给诸葛均转交诸葛亮,并向诸葛均“再三殷勤致意而别”。刘备准备回程时刚好碰见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他首先问黄承彦的第一句话是“曾见令婿否?”,这时侯虽然“正值风雪又大”,刘备仍然不断“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而回。

3.3“三顾茅庐”,“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三顾茅庐”前,刘备表现更虔诚,他“令卜者揲蓍”来“选择吉期”,并“斋戒三日”和“薰沐更衣”后,再启程去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到隆中后,刘备“离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到草庐门口知道诸葛亮还在“草堂上昼寝未醒”时,他叫童子“且休通报”,不让惊扰诸葛亮休息,然后“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了“半晌”,才见诸葛亮“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这时他又叫童子“且勿惊动”诸葛亮,于是继续“拱立阶下”,又等了“一个时辰“。待诸葛亮醒来知道刘备在“阶下”“立候多时”时,才到后堂更衣,这样,刘备又继续在“阶下”等“半晌”,诸葛亮才整好衣冠出迎。见到诸葛亮后,身为刘皇叔的47岁的刘备竞给27岁的“村夫”诸葛亮行“下拜”之礼,当听完《隆中对》后,刘备又对诸葛亮“顿首拜谢”,接着刘备马上“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见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时,刘备竞泣成“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4.诸葛亮“出山”后--待贤至诚!

诸葛亮于公元207年春出“茅庐”后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近1年时间里,还没建什么功勋,但刘备仍然“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与诸葛亮“终日共论天下之事”,并告诉关羽张飞:“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

5. 小结与讨论

5.1清代学者章学诚曾指出《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即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实有的,而事件进程及人物言行的具体细节是虚构的。 在史实基础上,作者通过虚构事件进程及人物言行,详细描写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具体过程,使故事具体、生动,具有生活实感,使刘备的思贤、求贤和礼贤形象跃然纸上,既感动诸葛亮,也感动读者。

5.2“三顾茅庐”过程,作者通过反复描写刘备的思贤、求贤和礼贤情节,从而使故事更具感染力,成为“求贤”千古佳话!如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时,先“令卜者揲蓍”来“选择吉期”,并“斋戒三日”和“薰沐更衣”后,再启程去卧龙冈。到隆中后,“离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到草庐后“徐步而入…拱立阶下”,见到诸葛亮后“下拜”,听完《隆中对》后,又“顿首拜谢”,“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见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时,竞泣成“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出“茅庐”后,刘备“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

5.3“三顾茅庐”前,刘备的官职曾为平原县县令(公元191年),徐州牧(公元195年),宜城亭侯(公元196年),豫州牧(公元197年),左将***(公元198年),而且是“帝室之胄”,辈份为汉献帝叔叔(人称刘皇叔),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也称刘备为英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顾茅庐”时,刘备47岁,诸葛亮27岁,以刘备的官职(相当省部级干部)和辈份之尊,竞对无官无职的、年幼的“村夫”诸葛亮(比刘备小20岁)如此渴求!如此恭敬!读后确实让人感动、叹服!作者通过对刘备思贤、求贤和礼贤情节描写,既丰富了故事内涵,也为诸葛亮“出山”后之所以能为蜀汉事业“鞠躬尽卒,死而后已”埋下伏笔。

5.4作者描写刘备在见到诸葛亮前,先见到司马徽、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和 黄承彦等 7个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的人,这 7个人是诸葛亮的亲(诸葛均、 黄承彦等2人)、师(司马徽)、友(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4人),在这 7个人身上,都烙有诸葛亮的影子,在刘备眼里,这 7个人都是“大智者”,因而曾误把这 7个人认作“诸葛亮”。通过加入这些情节,大大增加了故事吸引力,让读者也急于想见诸葛亮面目、睹诸葛亮风采、观诸葛亮才气,从而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读者爱不释卷,读完为快。

5.5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在创作“三顾茅庐”文学故事中,作者通过语言(刘备向童子、司马徽、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和 黄承彦等询问诸葛亮情况)、行动(刘备“下马”、“下拜”、“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心理(心理判断,猜测司马徽、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和 黄承彦是“诸葛亮”,而去施礼相见)、细节(如刘备问水镜先生“昨夜来者是谁?”,向童子询问诸葛亮“何处去了?、“几时归?”以及“勒马回观隆中景物”、“观之不已”,“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等)以及景物(“一顾茅庐”时的隆中美景、“二顾茅庐”时的寒风雪雨、“三顾茅庐”时的阳春美景)等情节描写,成功地把“三顾茅庐”历史事件创作成活龙活现的历史文学故事,从而使“三顾茅庐”故事万人景仰,流芳百世!

参考资料: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2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游览观光!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古隆中。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在吹牛。三国演义120 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

古隆中,又名诸葛庙,它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

在隆中的山林中有大量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每处遗迹都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保存和修复的纪念建筑面积共占地十三亩(不包括庭院),有庄严的殿堂,有依山傍水的亭、廊、楼、榭,建筑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鄂西北民居风味。武侯祠始建于晋朝,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隆中诸葛亮故居,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之一。 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治家、***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

这里清静幽雅,天苍山青水碧。隆中山、乐山、旗山三山环拱,隐若玦环。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这里古迹众多,文化沉淀丰富。诸葛亮当年活动遗迹:草庐、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抱膝石、梁父岩等历千年而安然。先贤凭吊诸葛亮,引以托情的武侯祠、卧龙深处、隆中书院、古牌坊以及众多借以托志的碑碣石仍旧相间茂林修竹。

这里文豪云集,志士倾吐情怀。晋代习凿齿。唐代崔道融、宋代苏轼、明代王越等都吊古隆中。现代郭沫若先生亦挥毫抒情,***和******更有吟怀:“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之地;三是著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之地。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它们是: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等,被称为“隆中十二景”。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 诸葛亮17岁定居隆中一处依山傍水的村庄,过着边耕边读的田园生活。这就是胡曾在《南阳》一诗中所咏的:“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诸葛亮躬耕南阳,与古代一些逃避现实的隐士是不同的,十年期间,他发奋读书,广交士林,认真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治、经济、文化和***事史实,以“观其大略”,还密切注视着天下形势,自比管仲、乐毅,视社会的安定与动荡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有人把他与当时一位杰出人物——庞统,并称为“卧龙”和“凤雏”。

诸葛亮27岁那年。刘备三次来到隆中,虚心地向他请教统一全国的大计。诸葛亮向三顾茅庐的刘备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战略着眼制定了隆中决策,这就是著名的《草庐对》。话虽只有三百多字,但有对魏、蜀、吴的力量估计,也有统一全国的方针、措施。他最后还肯定地说,只要按提出的决策行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他的主张说得刘备钦佩备至。在刘备的卑词厚礼相邀之下,诸葛亮感于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览英雄,忠贤若渴”,便跟随了他出了山。从此,他们“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诸葛亮一刻也没有忘却自己的责任,为实现隆中决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世人一致称誉他是“汉室栋柱”、“治世良材”。诸葛亮也从此开始了他的***治生涯,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治家、***事家和思想家,被世人景仰,古隆中也因他而闻名于世。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里参观。 古隆中牌坊 大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一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在正面大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两边柱子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治、***事才能。 小虹桥 过了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小虹桥了。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也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3

——读《三国演义》有感

你知道诸葛亮吗?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他的这些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了。我也读了《三国演义》,现在就由我为大家讲一讲诸葛亮吧。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是三国时著名的***治家、***事家。他头戴纶巾,手握羽扇,隐居在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被刘备的为人打动,开始出山辅佐刘备,建蜀国、兴汉室,可谓鞠躬尽瘁。

诸葛亮指挥过无数精彩战役,我很钦佩他。从他火烧新野,感到他的聪明机智;从他草船借箭,感到他的神机妙算;从他借东风赤壁之战,感到他的料事如神;从空城计,感到他的临危不惧…..所以,我认为他真的是一个谋略家。

有一个故事,最让我发笑,就是“出陇上诸葛装神”,他派人假扮成自己的样子,神出鬼没,让魏***晕头转向,最后大败而归。诸葛亮再一次用他的才智击退魏***。

在我眼里,诸葛亮不仅有***事天才,还善于用人。华容道上,他故意派关羽扼守要道,放走了曹操,其实诸葛亮是想继续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趁这个机会,养精蓄锐。想一想,如果不会用人,还能有草船借箭这么好听的故事吗?诸葛亮还很会演戏,如哭周瑜、巧借东风,使对方摸不到虚实。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4

陆游有诗赞曰:出师一表真明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提笔写到: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后人亦无言自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孔明,历史长河中的一位风云人物,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传奇。

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三气周瑜,妙罢空城,哪一处没有诠释他超群的智慧?想想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无不在向世人昭示这位伟大***事家文韬武略的才华。

他是忠心的象征。有人说他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谢那三顾茅庐,我心悦诚服。的确,为了报答先生的知遇之恩,他受任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兴复汉室奉献了毕生的心血。这是一种大气凛然的豪迈,是无人可比的坚贞与精忠。

他是正义的代表。《出师表》中曾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街亭失守后,他挥泪斩马谡,衣衫飘动间,将他的背影染成一片壮美,一片雄浑。***纪严明,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而这样的无情在他的身上升华辗转而改变,变成的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正义。

苍山无语,尚倚红日傲风云。

残阳滴血,犹作清泓向碧心。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就是一名良师益友,帮助你,教导你。

当我写到这是,有人肯定会说:“读书多没意思,学校里就学那么多,何必回到家还要读呢?”我会肯定的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时乐趣无穷的,没限制没压迫,而不是要死读。”

我非常喜爱读历史书,历时能告诉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有丰富的民俗,风气及朝代盛衰,做人的哲理,《四大名著》我读完了使我受益匪浅,比如《红楼梦》告诉人们心正不含杂念歪门邪道,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渺渺几字我觉得就包含的无穷的韵味,《水浒传》生动的人物性格,《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故事让我沉醉在书中不能自拔,被书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书就像一片***大海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发现虽然有时会碰到大风大浪但是只要勇往直前我相信你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真如冰心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指导老师:汪爱君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6

后有诗赞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尽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也曾曰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以成为智慧的化身,才略的象征,修身之典范。“三顾”之前,隐居隆中,躬根陇亩,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为刘备制定了战略目标,勾画了***治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是非成败转空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历史沧桑,一个个人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此人是千年万年难得的千古以向,是千古难逢的将相之才,是人臣的楷模。

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证,事凡庸之君,而不失理,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君臣百姓之所戴之矣。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治异常昏暗。豪杰并起,武装割据,互相吞并,天下大乱。而刘氏集团接连失利,“得贤杰天下治,失贤杰天下乱。”正是这是,诸葛亮的出山,为刘氏集团力挽狂澜终成三分。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7

1、基础知识:

掌握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等重要知识,了解东汉末年***阀混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诸葛亮治理蜀,吴国开发江南,卫温去台湾等知识。

2、能力培养: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任务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看***,识***及分析能力

3、态度、价值观

通过刘备“三顾茅庐”和曹操“唯才是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教学,通过对诸葛亮实行的少数民族***策等学习,对学生进行以诚待人的人道主义教育和尊重少数民族,民族平等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

教学难点“对曹操的评价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提问: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东汉王朝迅速瓦解)

教师: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腐朽的东汉王朝趋于瓦解而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队,甚至公开举兵反汉,成为割据一方的***事集团。展示《东汉末年***阀割据形式***》

(学生:看***了解***阀割据情况,回忆以知的三国知识,并找到袁绍、曹操控制的地区)

教师:从此,我国历史自秦以来400多年的统一局面结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二阶段,共约370年的历史。

各个***事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以前,经过东汉初年的“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曹操在他的《蒿里行》一诗中,描写当时的凄凉景象时写道:(展示***片)“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而且,生产力也急剧下降。河南的士兵根本吃不到粮食,只能吃桑椹。***队尚且如此,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希望有什么局面呢?

(学生解释《蒿里行》,从中体验,总结当时的社会情况。学生回答:安定、统一。)

教师:对,人民,特别是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强烈盼望有安定的生活,能安全地生产,强烈希望统一,不要***割据和混战。同学们想想,统一北方的任务是由谁来完成的

(学生:曹操)

教师:在北方众多***事集团当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曹操和袁绍。从实力上讲袁绍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曹操,但是曹操却最终打败了袁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那么他是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呢?

(学生看教材,分析归纳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1、***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在用人上,招贤纳士;

3、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教师提问:1、***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谁实行过?意义在哪里?

(学生回忆:管仲建议实行过

分析: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认识到,把汉献帝挟持在自己手中,就可以打他的旗号号令天下,于是,他采纳了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策略性意见。)

教师:1、196年,汉献帝从长安西凉***阀手中逃回洛阳,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控制起来,并把他和文武大臣一同劫持到自己的根据地,以许(即后来的许昌)为都城。从此,曹操总揽朝***大权,取得***治上的优势地位。

2、在用人上,招贤纳士:东汉时期选拔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道德。曹操则勇于冲破“门第”和“世贤”的框框,他甚至三次“求贤”令,公开提出不论门第高低,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的都可以做官。有治国之术的是文臣,有用兵之术的是武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大量人才得以重用。

3、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利用这些荒地,召募流亡农民,垦荒屯田。屯田农民按***事组织编制起来,几十人一屯,由专管屯田的官员管理,开垦荒地。屯田农民生活较有保障,因此,他们生产积极性比较高。由于实行屯田制,大量荒芜土地得到开垦,曹操的***粮供应就有了保证。

展示《官渡之战》***,结合地***讲解:曹操的势力得到发展和强大,逐渐成为北方仅次于袁绍的武装集团。公元200年,袁绍统兵10万抵黄河,企***一举消灭曹操,曹操仅三、四万兵力迎击袁绍。曹操先是声东击西解了白马之围,又诱敌深入,在延津以己局部优势破敌局部劣势,之后,以生死存亡在此一举的决心,坚守官渡,看清了袁绍远道运粮的弱点,恰有许攸来降,(简介曹操对许攸的欢迎)在关键时刻起了重大的作用,赢了决定性的一步棋: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使本来就不稳固的袁绍全***动摇。曹操运筹谋略,真是出奇制胜。而袁绍自恃祖上根基深厚,地大、兵多、粮足的优势,以至不可一世。官渡之战后曹操继续对袁绍的残余势力作战,经历了极其艰难的奋战,直到207年获得最终胜利,标志着曹操基本完成北方统一。当他得胜还朝途经勃海边时,留下了这豪情满怀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再看看注解。这一年曹操53岁了,他的壮心是什么?

(学生:南下统一全国)

那他将遇到的对手是何许人也?

(学生:刘备、孙权。学生简介自己对刘备、孙权的认识)

展示《三国***》我们先看孙权,他的势力范围在哪?

(学生:长江下游的江南一带。)

教师:200年,就是官渡之同年,孙权哥哥孙策遇刺身亡,从此,他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并大有发展,无怪乎曹操夸他“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他的字。

展示《三顾茅庐》:刘备呢,到207年,就是曹操已完成北方统一的同年,他还无立足之地呢。刘备依附于荆州刘表,但他不甘寄人篱下,思贤若渴,于是就在这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了在隆中草屋隐居的诸葛亮,字孔明,接受了这位年仅27岁的诸葛亮为他设计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并解释:占据荆、益,联孙抗曹,三分天下……)

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208年,孙刘联***4万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的20万大***对垒。拥有众多人马的曹操却失败了。那么他的弱点到底在哪里呢?

(学生:1、曹操远道而来,十分疲劳;2、曹***将士多是北方人,不习水土,不习水战,可偏偏要“舍鞍马,仗舟楫”,舍长用短;3、刚刚降曹的荆州水***,怀有戒心,疑虑重重,***心涣散;……)

教师:以曹操有多年的作战经验,对自己的这些弱点怎么能全无认识?是什么蒙蔽了曹操的智慧?

(学生:曹操的骄傲,使他禁不住迷惑,一再地中计)

教师:展示《赤壁之战形势***》那时正是初冬季节,一天夜里,江面刮起东南风,周瑜派大将黄盖前去诈降,带领10艘装满干柴浇透油脂的船,外面用布将柴盖好,乘着风势直扑曹营。渐近时,那10艘大船突然着火,迅猛冲进曹***水寨,顿时风狂火烈,曹***战船一片火海,大火又迅速延烧上岸,岸上曹营也被烈火片片吞噬。孙刘联***乘势猛攻,曹***大败,烧死、溺死的无以数计,曹操只带领了少数人马逃回北方。败归北方后,未敢再南下。但是,曹操仍“壮心不已”,从210年起三次下令求贤,211年起亲自率***西征,伸向西域,220年,曹操病逝,对他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依你之见呢?

(学生:评价曹操)

教师:展示《鲁迅对曹操的评价》

小结:人们常说曹操是三国时人,其实他一天也没在三国时代生活过。

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是不可低估。曹后后出现了什么局面?

(学生:三国鼎立:曹丕于220年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建都洛阳,定国号为魏,东汉至此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或蜀汉。孙权继续领有江东地区,于222年在建业称王,定国号为吴。)

展示《三国鼎立形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学生:魏国在北方,蜀国在西南,吴国在东南,如同鼎的三足。这一局面的形成,使我国以东汉末年以来的***割据走上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这就为以后全国范围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三国建立前后,魏、蜀、吴的统治者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注意恢复和发展各自的经济力量。

1.曹魏重视农耕提问曹魏重视农耕的表现是什么?

(学生:①继续实行屯田。②大力兴修水利③推广先进工具④重视保护农桑)

展示《翻车》简介翻车翻车构思巧妙,只要有人在上边脚踏,就可以把低处的水不断提到高处,既大大提高了效率又十分轻便。它不但能灌溉,而且还能排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他发明的翻车后来被推广到魏国以至全国。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种工具在我国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下来,许多地方至今还在使用。

2.诸葛亮治蜀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人称卧龙,我国古代杰出的***治家、***事家,他协助刘备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刘备病死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治理蜀国。提问诸葛亮是如何治蜀?

(学生:注意发展农业,采取奖励农耕、减轻赋税***策,要求各级官吏重视农业,防止对农民的过度剥削,对蜀国境内的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也很重视,专门设置堰官,派1000多人常年修护,使其更好地发挥浇灌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的作用。

鼓励种桑养蚕织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在与魏、吴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蜀汉财***重要来源之一;改善和加强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

小结:讲到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赤壁之战正确认识诸葛亮:他是一位杰出的***治家、***事家,有许多优秀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学习。

1、东吴的发展

从秦汉以来,统治中心在哪个地区?

(学生:黄河流域)

教师:因此,可想而知,我国南方还落后于黄河流域,地广人稀。等到东吴建立,自然会给江南的开发带来一个机会,一种保障。而这一时期江南得以发展还得到一个什么条件?

(学生:东汉末年,北方战乱,许多人南迁,又带去了北方先进的工具、技术、文化。)对开发江南做出贡献的还有?

(学生:少数民族山越。)

教师:那么吴国的经济有多方面发展,哪几方面?

(学生牛耕,造大船、麻织、丝织,海上交通发展有万人船队到台湾,与许多国家包括欧洲的罗马的贸易往来。)

教师:东吴的造船业大大超过前代。为什么?

(学生:东南地区多江河湖泊,交通运输以舟船最为便利。东吴北有曹魏,西有蜀汉,东南面向浩瀚无边的大海,自然会努力向海上发展。)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8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仍然明朗,但是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诚信即是其中之一。李白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更是将诚信提升到了一个立身于世无它不可的境界。

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检验,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错谬,促使我们更加努力,成绩更加优异,给予我们更多挑战高考的自信。但是如果这一次次的考试成绩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真正找到自信与坦然呢?考试考砸了,下次再努力;但品行上沾上了污点,又岂能轻轻地拭去。想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暂时的小利,不仅是对自身能力品格的否定和蔑视,对学校良好学风的亵渎与败坏,更是对诚信道德的践踏与毁灭。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痛苦中的一剂良药,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是阴云中的一片晴空。它以高尚为基础,以责任为前提。不诚信也许可以欺骗一时,但绝不可以得逞一世。我们的生活处处需要诚信,学习之道,同样也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一个考试作弊的人,不仅仅是治学态度的问题,更是个人思想品质和人格问题;当他拿到的是带着面具的分数时,丢失的却是自己心灵的纯洁,道德的崇高。

同学们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话:"真诚不是智慧,但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但很多同学却为了相对漂亮的分数,或是逃避一时的难堪,在自己的记忆里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每每回首,痛心疾首,悔之晚矣。诚信乃为人之根本。事实上,人的成长中不可能没有弱点,也不可能不犯错误,然而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错误弄虚作假。我们惟有诚实、坦然的看待自己的弱点,才能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精益求精。程门立雪、三顾茅庐,是待人以诚;尾生抱柱、曾子杀猪是言而有信;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是对国家的忠……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屡经曲折磨难,都一次次转危为安,巍然屹立,依仗的不就是这种诚实守信、坚贞不屈的精神吗?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清楚地看到那些历史人物绝不是一时性起才执起这些美好品质,而是始终把握一条健康与高尚的道德纤绳,它将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没有诚信的人,如同一颗漂浮在空中的尘埃,永远不会有厚重的品行与修养,永远不会拥有内心深处的踏实和宁静。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谁不踏踏实实留下诚信的足印,谁将永远走不出渺小与狭隘的怪圈。就让我们诚实面对自己,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交出一份合格的诚信答卷。让我们的学风更踏实,让我们的考风更严谨,让我们的校风更文明,让我们的头上拥有一片灿烂的诚信的星空!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9

三国时的诸葛亮,便很“狂傲”。连竭力向刘备举荐他的司马微,都说他“常自比管仲、乐毅”。刘备带着关云长、张飞三顾茅庐,先两次未遇,第三次去,诸葛亮“在草堂昼寝未醒”,刘等只好拱立阶下,惹得张飞怒,声言“去屋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又立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醒了,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听说刘备来访,方更衣出迎。我想,如果刘备不是真心求贤,依了张飞,“放一把火”或“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诸葛亮不出山,或者即便出山,却偈“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恐怕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再说武则天掌***时期,御史张循宪举荐的张嘉贞受召来到洛阳,叩见女皇。张嘉贞曾当过县尉,因为过失且又“狂傲”而被罢官。他在叩见女皇时,因为官小,女皇便“垂帘与之语”。这张嘉贞原本就是个“狂傲”之徒,一见隔着厚厚的布帘说话,心里老大不高兴,便隔帘奏曰:“臣以草菜,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明,恐君臣之道,有的未尽。”武则天也是奇才,一听这话,不但不认为他狂傲,反而认为他心诚,便令“卷帘”,与其长谈,觉得张确是个人才,便破格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如果,武则天也鸡肠鼠肚,不具识才慧

眼,那么恐怕也与人才失之交臂了。

记得《墨子》有言:“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良好的弓很难拉开,但拉开后箭会射得既高又远(深);良马很难驾驭,但它却能驮重物长途奔驰;优秀的人才有时并不十分顺从听话,但他们却能够帮助你建功立业,治理好国家。

现在一些领导者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头头脑脑,常把“顺从不顺从”、“听话不听话”当作选才、用才的标准,这就让那些唯唯诺诺的马屁精们有了顺着竿子往上爬的机会。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篇10

《三国演义》,一首用血肉之躯、灵魂之石谱写的历史悲曲。在刀光剑影、断壁残墙、千***万马之下,那种忠信仁义、生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又岂是卿卿我我、纸醉金迷所能比拟的?从古到今,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逐鹿群雄,东征西讨,最终却被历史所淘汰?

但,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在少年便被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而许攸就是一个实例。当初,袁绍骄傲自大,不采纳许攸意见并羞辱他。后来,许攸投奔曹操。没想到曹操竟连鞋也顾不得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见到许攸倒头便拜。作为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级人物,面对贤才,能屈能伸,不耻下跪,这是一种何等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啊!真不愧为“大丈夫”!他,拥有远见卓识,凭借天子这个有利筹码,“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兵荒马乱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官渡之战中,凭借他的文韬武略,以少胜多,一统北方!但却又因他的多疑、刚愎自用,而令多数的战争以败局收场,令他的有才之士负屈含冤。神医华佗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里曹操因疑虑华佗借治病之名杀害他,却使一代神医华佗冤死狱中。难道,这就是英雄的所作所为吗?

那么,刘备是英雄吗?也许有人会举手投足地赞成。或许也是,刘备着以仁义当先,以仁***治国,三顾茅庐邀诸葛,真可谓集德仁义于一身的圣主。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谈吐看似随意而闲适,却处处咄咄逼人、暗藏杀机。刘备心知自己羽翼未丰,仍需借助他人一臂之力,因而在谈吐中不断后退,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巧渡难关。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又有多少人质疑过?我认为,在某些时候,刘备毕竟也是“官”场之人,心思紧密。但他的用人之心,竟比墨还黑呀!其黑在利用人近乎残忍卑鄙。白帝城托孤时他对孔明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请自取。”这一招可真歹毒。一招欲擒故纵,便让一个抵三个臭皮匠的孔明死心塌地服从,抽泣着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必善用心计的刘备一定是贻笑九泉了吧!若这不算,那么吕布之死又怎么解释呢?作为历史上礼贤下士的楷模,做出如此作为又何以成英雄呢?

那袁绍呢?我认为他色厉胆薄。爱才却不懂得敬才惜才,好谋划却无决断,贪生怕死,目光短浅,看见蝇头小利就拼命追逐,也不算英雄!

那关羽又何妨?他作为“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义的化身,一次战败被曹操所俘,为了兄弟情,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他,忠于信,忠于义,真可谓是“玉可碎不可损其白,足可破不可毁其节”!做人就得像这样,说到做到。因为只有有信用的人才值得人敬重。信用是评价一个人关键的所在。要是没有了信用,那么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言归正传,说实话,关羽也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最终他的逝世,也是因为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而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那么,谁,才是英雄呢?诸葛亮?张飞?孙权?司马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10篇

学习

爱国卫生月手抄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卫生月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爱国卫生月手抄报标语,爱国卫生手抄报一年级。1952年2月29日,美国飞机共14批148架次侵入我国安东穴丹东雪、抚顺等地。先在抚顺,后来又在其他地区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

学习

电子通信专业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通信专业论文,内容包括电子通信毕业论文题目最新,电子信息专业论文通用六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有实力的国家都在追求科技制高点。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从源头上要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工程教育水平。进入二十一世

学习

管理制度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管理制度范本大全,公司管理制度合集。2、当班的验收工作由队长负责,验收内容包括厂区环境的安全检查,文明生产检查,机组运行安全检查,检修机组质量检查,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检查,交接班情况以及各种问题的处理和

学习

放弃考察报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放弃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单位考察报告万能篇,放弃考察声明书原因怎么写。上午9:00—11:30,下午1:30-5:00报名地点:海州东路548号海宁市人力资源市场内二、招聘条件1.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责任心强,能胜任本职工作;2.文学类

学习

社会企业调研报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企业调研报告,内容包括企业社会调研报告,企业调研报告精选15篇。(一)机构基本情况1、机构成立时间***1:机构创建时间如***1所示,所有机构均成立于XX年以后,其中2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8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4家机构成立于XX年

学习

节电标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节电标语10篇,内容包括节电的十句标语,节电标语。3、节约能源做的好,后代子孙没烦恼。4、能源得来不易,节约共享便利5、你我省电,大家来电6、随手关灯小动作,节约能源好处多。7、爱惜台湾从节约能源开始8、注意乱放电,当心不来电

学习

最想对老师说的话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最想对老师说的话10篇,内容包括对老师说的话大全100篇,最想对老师说的话30字以内。3、如果你爱惜生命,热爱学习,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远大的生活目标,你的生活将充满希望,你的前程将难以估量。4、对于朋友,我很重要。我有一颗火

学习

兽医辞职信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兽医辞职信,内容包括畜牧兽医辞职信怎样写,兽医聘任书范文。近日,我们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系主任刘娟教授的带领下,参加实施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南区传统中兽医抢救与整理,有幸采访了中国杰出兽医尹华江高级

学习

扶贫办法治工作计划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办法治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扶贫方案和计划,扶贫工作5年工作计划。二、重点工作(一)大力实施头雁培育计划。由乡******班子成员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机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全覆盖培训,把能力强、作风正、工作实的干部充实到

学习

暖春观后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暖春观后感10篇,内容包括暖春第1集观后感,暖春观后感解说。暖春啊!暖春!这温暖的春天不就像片中那位慈祥的爷爷吗?这位爷爷带走了严寒的冬天,给小花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我从小花身上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温暖的家,慈爱的父母对我

学习

虎年新春祝福语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虎年新春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虎年新春祝福语文案,虎年新春祝福语成语。缝只布老虎放在床边,踩几只气球庆贺虎年。白兰地权当团圆酒,肯德基暂作年夜饭。遥寄春节的问候和祝愿,中华虎子定给祖国添光增脸。虎超龙骧入新年,虎跳龙飞

学习

你是天使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你是天使10篇,内容包括你是天使原创散文,你是天使的文案。花儿绽开花蕾,奉献给人们美丽;蜜蜂辛勤劳动,奉献给人们甜蜜;也许吧,鸟儿的歌唱,是奉献给春的一首小调进行曲。太阳奉献它的光芒,月亮献给人们清幽,还有星星,让人遐想……每一

学习

社科经典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社科经典论文,内容包括社科论文写作技巧与方法,综合社科论文推荐。(一)自然规律的有限性自然科学起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在对自然规律的发掘总结中发展起来的。然而规律是对现实的某个或某些有限部分的理解,自然规律认识

学习

保洁员职责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保洁员职责10篇,内容包括保洁员安全职责,保洁员职责和要求范文。二、工作中积极肯干,每天上午8点、下午1:30分开始打扫学生公寓卫生,做到楼道墙面无蛛网虫网、地面死角砖无污渍。三、热爱本职工工作,对自己负责的清洁区要认真清

学习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10篇,内容包括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故事是什么,讲历史人物故事三顾茅庐。4、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可

学习

讲历史人物故事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讲历史人物故事10篇,内容包括美女讲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人物故事完整版。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生尚处于少年时期,他们

学习

初出茅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出茅庐10篇,内容包括初出茅庐的深度解析,初出茅庐的故事及感悟。3、在20世纪头几年内,进行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在内燃机汽车之间展开比赛,还和电动或蒸汽汽车进行竞赛的,是汽车车主俱乐部,而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汽车制造商。4、

学习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10篇,内容包括刚正不阿历史人物有哪些,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事迹摘抄精简。但刚刚坐定,阿来提到活动主题,就说:“其实我也读不懂藏人的灵魂。”一个***型藏人的传奇只要阿来出现,藏族身份是绕不开的话题。其实

学习

历史人物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人物作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人物作文300字,历史人物作文及范文。

学习

爆笑三国之三顾茅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爆笑三国之三顾茅庐,内容包括爆笑三国之三顾茅庐,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话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前往卧龙岗。走到半路,刘备叹气道:“你们知道咱们仨为什么混到如今这种地步吗?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你们俩幼儿园还没读完就被学校

学习

用辩证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阅读(42)

准确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是高考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需要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最近,在讲授人民出版社的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课时,发现学生在评论历史人物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三个角度分析辩证

学习

素素成长系列故事:初出茅庐

阅读(26)

素素从小到大一直被捧在父母手心里,虽然对工作和未来不是那么积极追求,但也很少让家人担心。学业保持在前十名内,朋友圈简单,兴趣和爱好也没有太多的变化。毕业后父母帮忙介绍了几个工作,要么环境太沉闷,要么性质不合适,后来通过听同学说到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