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写的诗10篇

陆游写的诗篇1

作者: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书愤》

作者:南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3、《蹭蹬》

作者:南宋-陆游

少慕功名颇自奇,一生蹭蹬鬓成丝。

市楼酒美贫何预,斗柄春回老不知。

黑帜游魂应有数,白衣效命永无期。

鱼梁东畔牛栏北,举世谁能识此悲。

译文:

年少时仰慕功名,常怀建功立业之志,非常自负不凡,后来经历一生困顿失意,老来鬓发如霜,高楼上权贵之人的美酒佳肴与贫贱的人有什么关系呢?年岁春去秋来,朝廷***局变化,年老体衰的我远处江湖而一无所知,

陆游写的诗篇2

[关键词]陆游诗歌 艺术特色

一、丰富的题材和开阔的境界

陆游诗歌题材所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而且在境界上的拓宽是他的诗歌使人耳目一新的原因所在。

(一)慷慨悲壮的***旅诗作。

这类诗作主要出现在陆游四十七岁左右,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报国志向,但无由请缨。他在年将五十时获得供职抗金前线的机会,亲自投身到火热的***旅生活中去,大大激发了心中蓄积已久的报国热忱。于是他借金错刀来述怀言志,抒发了誓死抗金、“中国”必胜的壮烈情怀。

(二)锥心泣血的报国理想。

作为陆游爱国诗篇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三)对投降派愤怒的谴责。

陆游不仅在诗中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对腐朽无能、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公卿有***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四)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如《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戏分茶。”前一首赞美宁静村景和淳朴民风,后一首抒写以京华红尘的厌倦,但对江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生活描写却优美动人。

(五)对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深切同情。

陆游也在诗中表现着对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怀。在《秋获歌》《秋赛》《农家叹》等诗中,他描述当时的现实是:“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所以他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

二、雄浑豪迈的艺术境界

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自己独有的豪放飘逸而又雄浑顿挫的诗风。

(一)俊朗飘逸似李白。

陆游在当时就有“小李白”的称号,这从他那些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看来,也是适合的。由于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由于对理想的热烈追求,陆游的诗也具有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在想象的天地里,他气魄如此雄伟:“手把白玉船,身游水晶宫,方我吸洒时,江山入胸中”。“天为碧罗幕,月做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但是,陆游的时代,毕竟不同于李白。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乃是雪耻报仇,恢复国。因此有关抗金战争的幻想就更多,也更为壮丽。他不满“翡翠兰苕”般的纤巧,而赞美屈宋赋和李杜诗的“雄浑”。正是在这种风格论的指导下,陆游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他在梦中亲临前线,斩将夺关,尽复汉唐故地。甚至在老病僵卧之时,尚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奇情壮思。丰富多彩的纪梦诗,构成了陆诗飘逸奔放的特点。奇特的夸张,也是构成陆游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因素。他用这样的诗句来写他的武艺超群:“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他写他那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是:“国仇未报壮志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他写他的胸怀,是“胸中太华蟠千仞”“胸中十万宿貔貅”,因此当这十万闲置而不用又蠢蠢欲动时,他就只好:“起倾斗洒歌出塞,弹压心中十万兵!”陆诗的主要特征是悲壮奔放,和这类夸张的写法也是密切相关的。

(二)沉郁雄壮如杜甫。

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很接近于杜甫的。他始终关怀国家民族的命运,并不惜为国牺牲。他的诗相当全面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前人也有称他为一代“诗史”的称号,也不无道理。但是,在表现手法上,陆游的现实主义诗篇也有其自身特点。他不是或者很少对客观现实生活做具体的铺叙、细致地刻画,而是抒写个人的主观感受。他往往把巨大的现实内容压缩在一首短诗里,如《关山月》,全诗只十二句,却用对照的手法描写了皇帝的下诏和朱门的酣歌醉舞,战士的亟思报国和遗民的渴望恢复等方面的情况。严酷的现实环境毕竟给诗人心灵压上了无法摆脱的重负,梦中的幻境终究是要消逝的,“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等诗句,就表现出诗人的真实心态。所以陆游的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

(三)明白晓畅如白居易。

陆诗的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即使是七言古体也不例外。在语言方面,陆诗的特色,为历来所公认的是晓畅平易,精炼自然,所谓“清空一气,明白如话”、“无一语不天成”,他反对雕琢,更反对追求奇险。他认为“雕琢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在这方面,他受白居易的影响较大。如《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故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陆游写的诗篇3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以诗教子、训子,且数量最多者,非陆游莫属。据统计,在现存的陆游9300多首诗中,专门训子或者言及教子的就有200首之多。陆游的教子诗,与他的《放翁家训》一样,是其一生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对子孙的苦口婆心的嘱告。字里行间,既洋溢着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拳拳报国之心,又饱含着一个慈祥的父祖对子孙们的浓浓亲情、深深爱意。

平等、开明的训喻方式

读陆游的教子诗,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他从不板着面孔训人,总是以民主的方式、平等的态度与儿孙们交流,给他们以教诲或忠告,从来不摆封建家长的架子。陆游自己说他与儿子的关系,不仅是父子,更是师友。“我钻故纸以痴蝇,汝复孳孳不少惩。父子更兼师友分,夜深常共短檠灯。”陆游与儿辈们一起同窗共读、切磋学问,共同议论国家大事,家庭生活虽然贫穷,却是其乐融融。“父子共薄饭,忍饥讲虞唐”“好学承家夙所奇,蠹编残简共娱嬉”。在《示儿》中他写道:“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幼子子聿科场落第,陆游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反而表扬他学习努力,不计生活艰苦,鼓励他不要灰心,坚持学习,以便将来为国效力。诗中写道:

“雨暗小窗分夜课,雪迷长K共朝饥。名场未捷宁妨学,史限虽严不废诗。”

这样开明的父亲,真可谓是良师益友!在“父为子纲”的中国封建社会,尤其在因封建统治者和理学家们的倡导而纲常礼教更加强化的宋代,陆游对子辈的这种民主平等的训喻方式,更是弥足珍贵。

陆游不仅与儿辈一同读书,一同劳作,而且与他们一起出游、娱乐、嬉戏,彼此亲密无间。《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中生动地描绘了这样一幅老父童心未泯、爱心不减、与子相戏的场面: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青蒲红蓼鸿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陆游的许多教子诗都是在与儿辈散步、访友、出游时写下的。如《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夜与儿子出门闲步》《东邻筑舍与儿辈访之为小留》《与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等。他在与儿孙们共同活动中,常常触景生情、即事寓教。譬如,《与儿子至东村遇父语,因作小诗》教育儿子丰年要想到歉年,要重视农事,“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东邻筑舍与儿辈访之为小留》诗中写邻居新居落成,他带儿子前去祝贺,教育儿子和睦邻里关系(“邻里追随故不疏”)、爱护房舍物品(“穷人从昔爱吾庐”)。

亲情爱心的濡染浸润

作为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富而细腻的诗人,陆游在对儿辈的关怀和培养上同样无微不至,对儿孙的教育是那样地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孩子出门,他拄杖远送,反复叮咛;孩子返乡,他远远相迎;孩子出门,他夜深独坐等候;孩子生病,他忧心忡忡;孩子学业进步,他欣喜若狂;孩子遇到挫折,他热情鼓励;孩子在外做官,他时刻挂念;孩子躬耕田间,他送饭送水。在陆游家训诗中,这种舐犊深情时时跃然纸上。长子到淮西做官,陆游送行达二十余里,写诗表达自己的思念,梦中都要溯钱塘江而上迎接儿子:

吾儿适淮迹送之梅市桥。三年安得过,思汝双鬓凋。今年当代归,秋色已萧萧。迎汝不惮远,梦钱塘潮。

子坦、子聿外出敛租谷,鸡鸣而起,初更方回,陆游非常心疼,亲自为儿子斟酒解乏:

吾儿废书出,辛苦幸庶几。夜半闻具舟,怜汝戴星归。手持一杯酒,老意不可违。

他的幼子子聿去临安行期虽不太长,可他时刻惦念,接到儿子归家的消息,夜不能寐,自觉病体大好,同时勉励儿子勿忘学者之责,共同为国效力。其中有几句写道:

今日坼汝书,一读眼为明,知汝即日归,明当谴舟迎。……草草一尊酒,为汝手自倾。夜分不能寐,顿忘衰病婴;岂惟病良已,白头黑丝生。渐别亦不恶,益重父子情。自今日相守,北窗同短檠。……

俗语说“爱其师,信其道”。陆游是一个深得家教真味的家长,这一切都像润物的细雨滋润着儿辈们的心田,他们从慈父那里接受了浓浓的亲情,也接受了爱家人、爱邻居、爱苍生、爱国家的教育和熏陶。从陆游的教子诗中可以看到,这种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的儿子个个都很孝顺、知书达礼。他的长子子 和三子子修官都做得很好,尤其是子 ,他在淮西做官时,清正廉洁,颇有***声,故任满离职,百姓挽留;州郡长官上表朝廷,赞扬其***绩。他的幼子子聿与长兄才德不相上下,他的孙子元用(德儿)也很有出息。

陆游写的诗篇4

[关键词]《陆游与唐婉》;历史人物创作;求变;史实;平衡

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看到新版越剧《陆游与唐婉》,颇为感慨。该剧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创建于1984年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是中国当代颇负盛名的女子专业表演艺术团体。《陆游与唐琬》是剧团演剧风格转折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2002年初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该剧讲述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因恨秦桧妒贤误国,不得伸恢复中原之志,抑郁愁闷中春游沈园,与爱妻唐琬商议欲往福建结交忠义志士,共***恢复大业。陆母因爱子心切而力阻陆游远行,嗔儿子陆游抗命、怪儿媳唐琬忤逆,却信托刚刚高升礼部主事的堂侄陆仲高为陆游谋划前程。陆游鄙视陆仲高依附权势,作诗讥刺以拒。陆仲高恼羞成怒,宴席不欢而散。陆母盛怒迁恨于唐琬,逼迫陆游“出妻”,闹成僵局。陆父怜唐琬无辜,为儿策划瞒母留婉于小红楼。深秋,深明大义的唐琬独处小红楼日益绝望,深怜陆游受累而求离去。陆游爱妻情深意切,决意邀请岳父前来调解。谁知调解不成亲家决裂。陆游赶来,人去楼空。内外交困,爱恨交织的陆游修锦书一封,托卖花三娘致唐琬,约相守三年。三年后,陆游自福建归来重游沈园,惊闻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与唐琬相见不能语,陆游悲愤题“钗头凤”于粉壁。

“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随着这首《钗头凤》流传千古。

近些年来在历史人物创作上,呈现多种状况,创作者们力***寻找既往创作思路的突破,有的着力书写以往被史家忽略的部分,有的以所谓的“民间视角”解读为大多数人们所熟知的史实,有的对既有史家结论予以颠覆性重述。为了迎合受众,有的胡说或戏说历史或历史人物,并造成一些纷争。比如电影《霍元甲》的创作就被霍氏后人指责违背史实而提讼。笔者认为根据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改编的小说、戏剧或电影,都是可以加工再创作的,但不论虚构还是戏说,在最关键的地方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更不能胡说八道。这就要在求变与不变间找到平衡,找到合适的度。历史题材电影或戏剧重要的不是历史本身或历史人物本身,而是透过历史、透过历史人物体现出丰富的人性内涵和人文内涵。《陆游与唐婉》的编剧对陆游理解很准确到位,不是天马行空的臆想。

陆游一生坎坷艰辛,真正影响陆游心智情怀的事情,不可胜道,然而在笔者看来,要真正理解陆游、研究陆游,必须重视几次变故对他的影响。

一、爱情的悲剧

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陆游赴临安考进士,未被录取,因而滞留临安过年,新春上元节,在临安观灯,南宋的灯节盛况空前。陆游正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舅舅――唐意(字居正)的女儿唐婉,不久便喜结秦晋。尽管陆游与唐婉燕燕,伉俪情深,但陆游的母亲却对自己的这位侄女(儿媳)十分不满,竟至非要陆游与之离婚不可的地步,陆游与唐婉对此也作了最大可能的抗争,终于还是迫于在当时来说不可抗拒的压力,伤心地分手了。这一次失败的婚姻对陆游的打击是巨大的,此后的几年中,刚逾弱冠的陆游便在失去爱情的同时,也失掉了青春,逐渐地感到了垂暮将至的悲凉。10年之后,这难以愈合的创伤又被不期然地重新撕开。在山阴城东南四里的禹迹寺南面有一座沈园,是山阴有名的胜迹,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陆游与唐婉夫妇在沈园不期而遇,他们在这分离的岁月中,虽有朝思暮想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但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他们相对默然,怅然分离。唐婉的丈夫赵士程这位江南才子是细心、敏感的,他理解唐婉与陆游之间过去的那份情意,在陆游无语伤神的时候,治办了一份酒菜给他送了过来,陆游看到丰神饱满、风采依旧的唐婉,回想她过去的细心和温存,陷入了沉思的苦境,对着粉墙题下了《钗头凤》一首:“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据说这位多愁善感、多情多义的唐婉,不久便抑郁而死,她留给陆游一辈子温馨的旧梦,终身难以抚平的创痛,直到三十多年之后,诗人已六十有八,他还在追怀着这段往事,曾写诗一首:“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即使在陆游八十多岁的时候,在他的心灵深处还常常记起唐婉的“惊鸿倩影”。这一次恋爱的悲剧对陆游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在于诗人的感情方面,即在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看法、理想人生目标的确立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这次感情的变故,家庭在陆游的眼里只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他的全部身心只在实现自己的***治理想方面。这次变故让诗人的情感更易受到伤害,也更能适应来自事业挫败的各种打击;家庭的悲剧,让诗人受伤的灵魂无所逃遁,诗人在人生的风雨历程中没有避风的港湾,以至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沉溺于醇酒妇人之中,放浪形骸,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诠释。

二、陆游的应试被黜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陆游凭着满腹经纶,为博取功名,赴临安参加这一年的省试,不巧当朝丞相秦桧的孙子秦埙,这位在门荫制度下已官至敷文阁待制的新贵,也要希***通过省试、殿试,博取状元及第的荣誉。主持这年省试的两浙转运使陈子茂(字阜卿),量才取士,擢陆游为省试第一。但是,由于秦桧的恃势弄权,在次年殿试中,陆游被借故黜落了,这让他再一次真正尝到了人的命运常常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滋味,感受到社会对人的不公不平。诗人十分愤慨,在愤愤不平中也潜藏着无可奈何,他在《和陈鲁山十诗》中写道:“言语日益工,风节顾费竞,杞柳为杯ǎ此岂真物性。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这次打击对陆游的人生历炼来说也十分重要,首先这次人生失意对于形成诗人沉郁顿挫的性格和诗歌的雄豪郁愤的风格,完成诗人从江西诗派蜕变而为陆游风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这次打击,考验和磨炼了诗人的意志,使诗人能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受住历次打击,忍受住长期沉溺下寮、投闲置散的寂寞凄悲,并在饱尝人生凄悲和世事苍凉的岁月里,敢于直面现实的冷暖不平,积极面对人生,用一支饱醮人世甘酸苦辣浓汁的如橼巨笔去抒写人生,干预生活,现照历史和未来,成就了诗人的陆游。

三、南郑的***旅生活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三月十七日陆游到达南郑前线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中,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得偿夙愿,实现其走上前线,恢复中原,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理想抱负的历程。朱东润先生称诗人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为“生的高潮诗的高潮”。走上南郑前线后,诗人便积极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作为宣抚使幕府的干办公事,他亲自走上了抗金的前线,他的足迹遍及了南郑前线的各主要关隘。在南郑前线,尽管王炎并没有(当然在当时的客观形势下,也不敢)轻开边衅,但适度的试探战还是有的,陆游所经历的就有两次:一次是他渡渭水作战,一次是他参加大散关的作战。在南郑时期,诗人除了在幕府之中为王炎北定中原、中兴国家出谋策划、作战和为了练兵的需要打猎而外,就是浓墨大书或掉头狂吟。他看到了北定中原、中兴国家的希望,因此,他的诗歌是沉雄、轩昂的。然而,并不等于说诗人的南郑生活是欢快轻松的,他与王炎之间,既有“宾主相期意气中”的默契和相互认同,也有“画策虽工不见用”的不快。诗人的“画策”不为王炎所用,而诗人和王炎共同的筹画更不为南宋朝廷所用,但总的来说,南郑的***旅生活让诗人时时处在兴奋之中。从此诗人的诗歌便以慷慨激昂为主旋律,即使在芳烈的醇酒、轻盈的歌女中寻找安慰的时候。这一经历在诗人的尘封世界里,成为永远追忆、讴歌的题材,以至到死还写出《示儿》的临终绝笔。

以上是解读陆游时不可忽视的几件大事。对历史人物的解读,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站在不同的角度,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该剧编剧不追求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也不追求对历史事实的无感情的机械罗列,而是首先抓住陆游一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这同时也抓住了受众的审美心理,因为爱情是人们永恒的话题。编剧借着历史的真实,尤其是借着陆游与唐婉忠贞的爱情,不拘泥于历史,进行想象并融入到剧中叙事,使得叙事本身充满了情感冲击力,用现代视角演绎出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其次,把时代风云融会到爱情线索中。编剧截取陆游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横截面,把其他重要事件糅合在一起,如陆游科场失意、南郑的***旅生活等糅合在与唐婉的爱情这一主要故事中,立体地展现了陆游爱祖国、积极抗击外敌的远大抱负,把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把家事、国事、天下事和谐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陆游的境遇、生存状态及其抗争。第三,在人物塑造上突破了旧有模式,具有新意。编剧把唐婉、陆母形象作了重新审视,把千百年来已成定论的受封建礼教迫害的爱情悲剧上升到人性和人文的高度,写出了把历史上处于配角地位的陆母和唐婉特有的光彩,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人心、人情的巨大影响,是现实中人复杂真实的再现。

总之,新版《陆游与唐婉》立意独标一格,代表着“诗化”越剧的开始,它不再停留在讲述故事的美学追求中,而是从整体上关注越剧艺术在现代语境中所具备的独特话语权。结构空灵,符合人物情感、生理节奏。该剧不是靠反传统、胡说或戏说吸引观众,而是通过充满越剧艺术灵感的不动声色的舞台艺术,润物细无声地让观众体会美。在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处理上,抓住了关键,在求变与不变间找到了平衡,找到了度;既以陆游唐婉爱情的千古绝唱为依据,又超越陆唐情事本身;既有文人戏剧的特点,又符合平民审美习惯,堪称雅俗共赏的经典力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什么题材的电影电视,只要能感动人心,就是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福勋.陆游散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2] 清赵翼.陆放翁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 [宋].陆游.剑南诗稿.钱仲联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 [宋].陆游.渭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5] 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A].陈犀禾等.中国新生代电影研究论文集[C].学林出版社,2003.

[6] 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完全剧本的具体指南[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7] 刘立滨编.电影剧作教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陆游写的诗篇5

诗的题目为“书愤”。“书”者,写也,记也。关于“愤”字,字典上面说得明白:因为对事情不满意而情绪激动。众所周知,情绪激动又可以细分为几种情形,高兴是情绪激动,生气也是情绪激动。纵观《书愤》全诗,陆游写的显然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也就是说,陆游写的是生气的事。

世事纷纭,不如意事常八九。每天都有让人生气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生气。高中教材收入一首关于生气的诗作,而且是距今八百多年前的一个人生气的事情,绝不是偶然的,这里面肯定大有深意。那么,是什么事情惹陆游生气?陆游生气的深层原因何在?陆游的这次生气值不值?有没有价值?通过陆游生气看出陆游是什么样的人?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也就读懂了这首诗,也就读懂了陆游。

从诗的字面意思看,比较明显的让陆游不满意的事情,一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两句诗的意思非常耐人寻味:诗人回忆自己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大志,豪气如山,然而那时阅历浅薄,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世事艰难。言外之意:青年时期的理想根本没有实现。这表面上是在生自己的气,恨自己能力不济,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自己理想没能实现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世事艰”。二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读懂这两句,须先弄明白“塞上长城”何意。据《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后,“塞上长城”常常被用来比喻有能力镇守边疆的将领。很显然,陆游觉得自己也可以是“塞上长城”,曾经具备镇守边疆的能力,但是可惜现在衰鬓斑白,功业未成,人已老去,内心无限悲凉。说白了,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壮志没能实现,自己很不满意。以上两件事情诗作中有直接的描述,不难理解。

还有两件事情其实也是抒发不满之情的,但是由于写法比较隐晦,所以不太好懂。一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由于全用名词,并且直接衔接,不用任何过渡性词语,意象两两相合,简洁而富有气势,画面感很强。这两句诗其实是写了两次战斗或者战役:瓜洲渡击退金***,大散关收复失地。楼船夜雪是水路作战,铁马秋风是陆路厮杀。写了两次宋***获得胜利的战斗,按理说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由于局部的辉煌无法遮掩全局的颓势,虽然***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但是小朝廷无心与金***抗战,所以只落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叹。作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实是:我们其实是有能力战胜金***的,没能收复失地,主要是因为朝廷里的主***者根本就不想收复。由于涉及对最高统治者的批评,说得直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灭门之灾,所以不得不用了曲笔。也就是说,作者是故意用了不太好懂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这两句诗其实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面看是对诸葛亮的夸奖和羡慕,但是深层的意思却隐含在“千载谁堪伯仲间”中,谁能够和诸葛亮相比呢?诸葛亮建立了那么辉煌的不世功勋,那是因为诸葛亮遇到了刘备那样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明主,刘备重用诸葛亮,诸葛亮才创造了丰功伟绩。而我呢?朝廷不赏识不重用我,我即使有诸葛亮那样的雄才大略也是枉然啊。所以这两句诗表达的依然是对朝廷的不满之情。之所以用隐晦手法,也是为避免祸患不得不如此吧。

所以纵观全诗,作者处处不满,不满于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不满于朝廷苟安英才良将不得重用,奸佞小人当道致使山河破碎。诗的正文通篇不见一个“愤”字,却在题目中直接点出,使得作者的不满情绪更加引人注目。诗文中虽然不著“愤”字,但是悲愤、气愤、愤恨之情溢于言表。愤年华空老、愤壮志难酬、愤报国无门,愤报国有“罪”!所有的不满,以一个“愤”字写出,怎一个“愤”字了得?

陆游写的诗篇6

城上斜阳画角②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③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销④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⑤。

此身行作稽山⑥土,犹吊遗踪一泫⑦然。

【注释】

①沈园:故址在今浙州绍兴,今已修复。 ②画角:绘有花纹的角。角是古代***队中的一种管乐。 ③惊鸿:惊飞的鸿(一种水鸟)。鸿飞动时,姿态优美,古人以之比美女。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这里作者用以比喻其所怀念的亡妻唐氏。 ④梦断香销:比喻自己过去生活的消逝和唐氏的死亡。 ⑤绵:这里指柳絮。 ⑥稽山:会稽山,在绍兴。 ⑦泫然:流泪貌。

【赏析】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构成了一个诗歌系列。陆游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诗风豪迈,但是在抒写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方面,也极尽儿女之情的缠绵悱恻。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特别是唐婉的早逝,给陆游的一生造成了极大的情感创伤。因而即使是到了晚年,陆游对往事仍然难以释怀,《沈园》二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第一首诗,“城上斜阳”,点明了傍晚的时间,惨淡的斜阳映衬着沈园,为我们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以此作为全诗的背景。除了视觉上的斜阳惨淡之外,还配以听觉上的“画角哀”,加深了悲哀之感。在唐婉郁郁而终后,陆游多想再看到她的容颜。但这只能是空想,甚至沈园的景物在时间的流逝中也不复依旧。虽然旧物不再,诗人还是试***找寻以前生活的点滴痕迹,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这样的旧情旧景却只是引起诗人更多的哀叹。当年的唐婉就如“翩若惊鸿”的美丽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两人分开之后,不期而遇所引起的只是无限伤心。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第二首诗是诗人故地重游,唐婉已逝世四十年了。诗人用 “梦断香销”代指唐婉之死。当日沈园的柳树已老,不再飞绵,诗人此时也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行将就木。因而下句诗人说 “此身行作稽山土”,点明自己终将化作一捧尘土埋葬在会稽山下。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诗人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在这句里跃然纸上。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婉的眷念之情却不会消逝。 “泫然”二字,饱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其中夹杂着诗人的爱、恨和无尽的悔意。《沈园》二首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陆游写的诗篇7

【关键词】陆游纪梦诗爱国情感文化心态创作方法

纪梦诗在陆游的诗歌作品中占相当分量。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价说:“即如纪梦诗,核计全集,共99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①陆游的纪梦诗把追求宏伟理想的言志传统与炽热的情感抒发融为一体,将理想与梦幻完美融合,实现了情、志二者完美的艺术结合,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陆游之所以运用纪梦的表达方式,有其个人的原因,更是其所处的时代使然。本文对陆游的纪梦诗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诗人内在的爱国情感和他所处的南宋时代士人的文化心态及诗人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共同决定了其纪梦诗的产生。

纵观陆游的纪梦诗,大概有三种类型:

1.盼收复,梦北定的理想之梦。陆游出生于公元1125年。他降生的第二年,便发生了徽宗、钦宗被俘的“靖康之变”。公元1141年,即陆游十八岁时,南宋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南宋失去了淮河和大散关以北的大片国土。身负亡国之辱,面对大片国土的沦丧,陆游撕心裂肺,他日日企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收复故土。

陆游在《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写道:“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表现其屡遭挫折但始终没有被磨灭的光复故土的雄心壮志。《枕上》诗明白地表明了诗人急盼收复的心愿,诗曰:“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诗作借用汉武帝时李广之事,希望南宋朝廷能起用良将,打退金兵,收复失地。

陆游常常借梦中的胜利来寄托恢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理想愿望。例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将***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帐。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此诗为陆游四十九岁在四川嘉州时作。诗人做了一个痛快淋漓之梦:将士们顶风冒雪,英勇杀敌,一举恢复了太行、北岳直至天山的广阔地区,把金国侵略者的窟穴一扫而空,被解救的人民斗酒欢宴,高唱胜利的凯歌。这正是诗人日思梦想的场景。再如诗人作于八十四岁时的《异梦》: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

此时,诗人驰骋沙场的愿望早已落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却做了一场“异梦”,在梦中他披甲上阵,挥戈杀敌,战斗于敷水渔关一带,在悲壮慷慨的战歌声中恢复了中原故土。

陆游纪梦诗中的这类题材比较多,再如《记梦》:“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夜闻雨》:“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楼上醉书》:“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等等,都是诗人收复失地,北定中原的理想之梦。

2.寄托豪情壮志,怀念往昔战斗生活的追忆之梦。陆游从小好学不倦,攻书习剑,时刻准备报效祖国。他四十八岁那年,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他为幕府襄赞***务,他得以亲身参加了抗金队伍。诗人换上了戎装,驰骋在当时的国防前线南郑一带。但这段让陆游深感自豪光荣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由于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压制爱国将士的抗战活动,不到两年,王炎解职,陆游被调到后方成都,在范成大幕府任职。但陆游对这段“铁马秋风”、“气吞残虏”的戎马生涯终生难忘,他经常在诗歌中以写梦的方式来追忆这段***营的战斗生活,以此寄托诗人欲重返疆场、抗金救国的壮志豪情。试看其《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有怀》:

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雪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

此诗为陆游六十二岁在严州任上作。诗人梦中行进在南郑、小益之间,登上梁州西北的高台,望见点点报告平安的烽火,从遥远的骆谷传来。如此一梦,表达了诗人对当年战斗生活的怀念,寄托了他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愿望。再如《秋晚登城北门》: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陆游借曹操当年***中赋诗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当年从***南郑的那段***旅生活的无限留恋,其***人的忧国报国之情真挚悲壮,震人肺腑。此类诗作还有《梦至小益》:“梦觉空山泪渍衿,西游岁月苦駸駸。”《感旧》:“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建安遣兴》:“梦里都忘闽峤远,万人鼓吹入平凉。”等等。

3.抒发报国无期、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哀怨的失望之梦。抗金救国、统一中原是陆游一生的理想与追求。然而生不逢时,陆游生活的时代朝廷腐败、不思光复。诗人虽胸怀大志,但始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不得已,他以诗鸣志。他用纪梦的方式来宣泄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如《残梦》诗:“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抒发的是一种报国无期,空老林泉的惆怅情怀。再如《二月一日夜梦》:

梦里遇奇士,高楼酣且歌。霸***轻管乐,王道探丘轲。大指如符券,微瑕互琢磨。相知殊恨晚,所得不胜多。胜算观天定,精忠压虏和。真当起莘渭,何止复关河。阵法参奇正,戎旃相荡摩。觉来空雨泣,壮志已蹉跎。

诗人在梦中淋漓报国,可惜醒来终觉是空梦一场。这类诗往往在发出“百年身易老,万里志空存”(《闻虏乱》)的感慨的同时,糅合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控诉和谴责,宣泄了诗人的悲愤与哀怨。再如《贫甚戏作绝句之六》:“可怜老境萧萧梦,常在荒山破驿中。”《晚泊》:“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等等。

陆游之所以用纪梦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他的理想、豪情与悲愤,既与他的个性、家庭教育有关,又与他所处的时代的士人的文化心态密切联系。同时,他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方法也决定了他对“纪梦”这种表达方式的选择。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从根本上说,陆游纪梦诗的产生是其内在爱国情感的爆发与宣泄。陆游出生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爱国世家。他的祖父陆佃是个正直的中级官员,父亲陆宰也是一个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士大夫。陆游从小受到他们爱国思想的熏陶。后来陆游又投在极力主张抗金的爱国名士曾几的门下,再次接受了“抗金”、“雪国耻”思想的教育。曾几以人品高洁享誉当世。陆游在《曾文清公墓志铭》中说曾几“孝悌忠信,刚毅质直,笃于为义,勇于疾恶,是是非非,终身不假以色词。”②幼年时期的亡国之耻,少年时期的屈辱和约,家庭的爱国教育和恩师的人格魅力的熏陶极大地影响了少年的陆游,陆游必然会成长为一位伟大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澎湃的爱国热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陆游浓厚的爱国情结自然就会转入到梦境中。他经常在梦中恢复中原,北伐抗金,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思的显露。诚如钱钟书对陆游的评价:“他看到一幅画马,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以至于“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③。

另一方面,陆游身怀强烈饱和的爱国热情,但是南宋王朝不思光复国土,士大夫苟且偷安,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现状使陆游报国理想的实现强烈受阻,满腔的忧愤必然造成他心理的严重失衡。这种境况下,诗人极需要寻找一种让心理得到宣泄和平衡的东西。陆游纪梦诗中“梦”意象的运用正好满足了诗人跃马疆场、杀敌报国的爱国志士的愿望,使诗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宽慰和满足。

“梦的一般功能是企***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中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④在梦境里,陆游的爱国情感得到充分的爆发与酣畅淋漓的宣泄。因此,陆游以“梦”意象建构他的爱国诗歌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纪梦诗是他所处的南宋时代士人的文化心态的综合体现。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宋朝是最为贫弱的一个朝代。北宋只是统一了中原和江南地区,其时北方及西北方有辽、西夏等***权与之对峙,而且辽曾多次打败北宋,强迫北宋称臣,年年进贡。至于金灭北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更是莫大的民族耻辱。这与刚去不远的李唐时期四方来朝的强盛气象相形见绌,这样的国势自然在宋代士人的心中形成一种莫大的压抑。他们当中的有识之士,要求北伐,收复失地的壮举和呼声又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与迫害,因此更是心怀悲愤苦闷。报国无门的忧愤、无法雪洗的亡国之辱使宋代士人失去了唐代文人的那种马上取功名的张扬和豪情而变得理智、冷静与平和、淡泊。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两宋的士人形成一种特殊的矛盾的文化心态,他们在积极进取与消极隐退之间游离,在现实与梦幻之间徘徊。这种心绪必然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这个时期的诗词中出现大量的“梦”意象便是这种文化心态的反映。如位极人臣的晏殊有“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喜迁莺》),皇室后裔赵令畤的“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西江月》),革新派王安石的“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诉衷情》)与反对派苏轼的“世事一场大梦,人间几度新凉”(《西江月》),矢志抗敌的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临江仙》)等等,都表达出了这个时代士人的心声。他们虽个人遭际千差万别,文化底蕴不尽相同,家庭环境也各有所异,但在作品中均运用“梦”意象来释怀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都用“梦”意象来宣泄现实与梦想的错位,抒发心灵困境下的希望、回望与失望。可以说,两宋士人的文化心态基本上是游离于内敛与外露,旷达与怨怒之间。“梦”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正是宋代文人进与退、仕与隐之间的选择和表述。在“内”、“外”之间的冲突中,“梦”成了释放和消解矛盾情怀的缓冲地带。“梦是一个大剧场,布景、演员、提词者,舞台监督,剧本作者,观众,评论家,全都是做梦者自己。”⑤在宋代士人参与的这个“梦”的大剧场里,陆游并不孤独,陆游的纪梦诗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反映。

第三,陆游的纪梦诗是其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体现和载体。陆游在诗歌创作上向前贤学习,能够博采众长,融汇吸收。他学习杜甫写实的笔法,善于用高度概括和夹叙夹议的手法反映现实。他又学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使其诗歌具有强烈的抒彩。陆游的诗歌兼具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陆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梦”意象的频繁运用。他的纪梦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带有“李白式”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常常运用奇特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抒写自己的胸怀,借助梦境和醉境描述理想,飘逸奔放、境界阔大,具有李白的潇洒姿态和豪放气势。如在《神君歌》中,诗人通过梦境,运用丰富的想象,怀着炽热的心情讴歌了李冰这位”神君”。作品以“泰山可为砺,东海可扬尘。惟有壮士志,死生要一伸”开篇,意境开阔,气势高昂。从“我梦神君自天下”开始,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虚构了飞龙、鬼神、美人、金尊、翠杓、琵琶等一系列意象,一气呵成,给人以迷离恍惚、变幻纷呈之感,表现着思飘云外的浪漫风韵。作品最后以“生不封侯死庙食,丈人岂得抱志长默默”作结,既有慷慨激昂之情,但更多的是抑郁悲凉之感。全诗由豪壮雄肆自然过渡到摧颓衰飒,整体构思浑然贯通,寓变化于整饰,其刚雄俊迈之气,酷似李白。难怪陆游研究专家疾风说:“前人以为他的《对酒叹》等七古,置之李白集中不易辨认”⑥,也因为这样,陆游在当时便有“小太白”之称。

浪漫主义虽然与现实主义相对,但它们都是以“真”为审美核心的,而且浪漫主义所表达的内心世界要比现实主义真实得多。陆游正是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尽情淋漓地抒发他强烈的爱国理想和壮志不酬的悲愤。而他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梦”意象。梦是表现人的真实心态的一种重要方式,写梦就是敢于触及人的心理最深也是最真的部位。纪梦诗的形式是浪漫和虚幻的,但情感却是现实和真实的。陆游纪梦诗的形成是他浪漫地表达他现实与真实情感的一个结果。【作者】梁必彪

①[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②[宋]陆游.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渭南文集[C].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③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④(美)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三联书店,1987.

陆游写的诗篇8

关键词:兄妹畸恋 陆游 海涅 《凤头钗》 《罗累莱》

兄妹畸恋这一主题往往是一大禁忌,相较于俄狄浦斯情节和埃勒克特拉情结,兄妹恋往往受关注的程度较小,在文学心理学层面也较少有学者进行过研究。

从比较文学层面出发,来探讨一下中德文学家是如何处理兄妹畸恋以及这一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其一生创作的影响。

德国诗人海涅和中国诗人陆游都有过兄妹恋,都以无疾而终收场。他们俩位虽彼此跨越几个世纪,然而其对自身情殇的感悟却大同小异,值得玩味。因此我特地研究这俩位中外诗人,浅析一下他们的情殇在他们诗歌的反映,以及对他们之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说,他们虽然国籍不同,时代不同,但彼此这一畸恋的殇对他们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陆游(1125-1209)一生重情,并不滥觞,从十几岁到八十多岁独恋终年才只有二十出头的唐婉。陆游与陆游无奈与心爱之妻--表妹唐琬分离,心中有说不出的怨恨与痛苦。唐婉改嫁,陆游另娶。十年后,即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偶与唐琬夫妇相遇于沈园。陆怅然良久,赋下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记述了陆游与唐琬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和相思深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全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唐琬终后,陆游一生多次重游沈园多次留诗,数量不多,但创作跨度大,持续时间长。字里行间流露酸楚、挚爱、自伤和愧疚,一切的率真坦诚,都在诗人深情的倾吐之中。

陆游的爱情历程是不幸和酸楚的,这种不幸和酸楚给他的人生留下了绵绵不尽的伤痛,但这一情殇也造就了陆游多方面的才情。一生创作丰厚,“六十年间万首诗”,天风海雨般展示了“亘古男儿”的壮气。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的文学生涯是从用诗歌对爱情的讴歌开始的。而海涅第一次动情的对象是堂妹阿玛丽亚,可阿玛丽亚不爱海涅,而钟情于另一名男子。初恋的逝去总是带不走心底的受伤,海涅也不例外,甚至这样的心痛在海涅的身上刻得更深更远。海涅写过很多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使他名满天下,其《罗累莱》是最有名的诗作之一,成为一首传世的德国民歌:

不知道什么缘故,

我是这样的悲哀;

一个古代的童话,

我总是不能忘怀。

天色晚,空气清冷,

莱茵河静静地流;

落日的光辉

照耀着山头。

那最美丽的少女

坐在上边,神采焕发,

金黄的首饰闪烁,

她梳理金黄的头发

她用金黄的梳子梳,

还唱着一支歌曲;

这歌曲的声调,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却只是仰望高处。

我知道,最后波浪

吞没了船夫和小船;

罗累莱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这场灾难。

(冯至译)

诗人利用流行于莱茵河两岸关于美艳女妖的传说,以象征的手法描写了自己没有实现的爱情经历。首先从主观自白“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我是这样的悲伤”开始,逐渐引出一幅令人沉醉的风景画“空气清冷,暮色苍茫,莱茵河静静地流”,最后又是主观自白,和中间关于罗累莱岩的传说联系起来,给人以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在这里,德国风景的诗意化可谓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全诗以隐藏在内心的失恋之疼开始,以莱茵河风景过度,最后以悬念结尾,留给后世对诗中结局无尽的遐想。

也许世间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本就少,对于追求爱情完美的海涅来说更是不可得。海涅对堂妹阿玛丽无望的爱情无果而终,却开出绚丽的花朵,那些花朵就是爱情诗歌,这些诗歌伴以失恋痛苦的副音,不断变奏出新的曲调。他的爱情诗歌获得了最广大的读者,这是因为海涅将个人恋爱中的苦恼与欢乐表现得真切完整,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地说出了热爱生活的人物经常感受到的、却往往表达不出的真情实感。

在海涅和陆游的诗作中,也可以窥出那潜藏的伤感:用朴素的语言把个人的感情普遍化。陆游与唐婉缘浅的终生隐痛,使得陆游动情地诉说他对唐琬至死不渝的情爱,字里行间流露酸楚、挚爱、自伤和愧疚,影响着后来的操作。而海涅笔下的描写不是真实的经历,而是虚构的恋爱,是幻想与渴望。海涅所热衷描绘的则是不合适的,得不到满足的爱情,对阿玛丽的单相思一定程度影响了海涅的诗歌创作。

陆游与海涅,二者都因爱而伤,彼此却为此并未沉沦。相反,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依旧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愈是爱的深沉,愈发激感,这样才是使得他们散发出无数的才情,留下无数闪光传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玉书:《海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2]杨武能:《海涅抒情诗选集》,冯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刘敏:《海涅诗歌与浪漫主义民歌风格》,国外文学,2005年第2期。

[4]高利华:《亘古男儿--陆游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陆游写的诗篇9

关键词:审美 古诗 职业教育 价值

诗歌的教育作用源远流长。孔子开创和奠定了诗歌的“兴、观、群、怨”之社会和审美作用。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诗歌的教育功能,强调“文以明道”(荀子)、“文以载道”(曹丕)。古代诗歌教育读本很重视思想教育与艺术形式的统一,《诗经》、《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古代诗歌教育读本,均很重视艺术审美与思想教育的统一。今天,古诗的审美教育作用不但丝毫不减,而且特定的教育环境使诗歌的教育作用发出熠熠光辉。本文主要浅析古代诗歌审美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上的价值。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古诗看“躬行”精神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最显著的区别,是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学技学能,在实践中成人成才。这个道理古人懂得早,也懂得很透彻。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陆游告诫他的小儿子(子聿),古人一生不遗余力地学习,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亲身去实践。

陆游这首教子诗,不仅强调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而且明示了学习的重点与诀窍: “纸上得来”的书本知识是浅薄的,是他人的经验。“绝知此事”(把握实质、为我所用)必须要“躬行”。躬行就是要亲自去实践,不能纸上谈兵。这里的“躬行”一是指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所谓“读万卷书”属此,二是获取知识后仍须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将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所谓“行万里路”属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少壮早努力,老大不伤悲”。

陆游在理论上是一位循循善诱者,在实践上更是一位默默躬行人。历代诗人中,陆游不仅有众多的名篇传颂,以创作量而言绝对能进三甲。他在《小饮梅花下作》中自豪地说:“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从陆游此诗的自注可知,他十七八岁学作诗,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9300多首。实际上,陆游一生所作诗歌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陆游的《剑南诗稿》里,收其42岁前的诗才94首。按陆游所说,42岁前写的诗,他先通过删除仅剩下1/20;再从1/20中删去9/10,如此推算起来,陆游42岁前写诗可达18800首。从42岁到60岁期间,即使删除甚少,他创作的诗歌又达到万首以上。

陆游的经验形象地告诉我们:从书本中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十分必要,通过此途径人们掌握、积累了丰富的间接经验;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行,因为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才能广泛运用和发展,发挥理论对实践之指导作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明代诗人林鸿(一说周立)说“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这话说得很重、或许过于绝对,但教育意义是很明显的。还是朱熹说的比较科学:“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谓真知灼见。

二.春风又绿江南岸――古诗看“精技”精神

重技术、精技能是高职教育的日常功课,怎样认识这一重要意义,古诗写作也能给我们很多启迪。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是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复出还***的春风得意,还是写“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情结,或是二者兼面有之,这里且不讨论。一般读者所乐道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洪迈《容斋随笔》中记,诗人曾作“到”、“过”、“入”、“满”……易十来字,终定为“绿”,真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代诗人写作中留下许多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 这种乐于推敲、苦于推敲、善于推敲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职业人倡导的敬业精技精神。

刘禹锡在《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赠》中高度评价白居易的诗:“郢人斤畚藓奂#仙人衣裳弃刀尺”。其中“郢人斤畚藓奂!苯驳氖浅国有个叫石的匠人能风快地舞起斧头,削掉他人鼻尖上的那一丁点白土而不伤鼻子。职业技能达到这种境界,没有深厚的技能修养,没有高端的观察与表现力,没有锲而不舍的努力,是不可企求的。

陆游写的诗篇10

一上课,裴老师就出了不少陆游的名诗名篇,和大家玩起了“填诗句”的活动。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活跃了,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冥思苦想。其中的诗句有的简单易懂,有的寓意深刻,有的令全班同学对答如流,有的让博学的老师绞尽脑汁……游戏结束了,不仅每位同学都能印象深刻的记住这些诗句,而且更让大家多方面的了解了陆游和他的诗。时而抒发郁愤之情,时而怀念奋勇杀敌……陆游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接着,裴老师开始带我们一会儿欣赏陆游笔下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梅花;一会儿随陆游追怀往事、感慨世事多艰;一会儿和陆游一同梦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会儿又同陆游一起至死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家都深深沉浸在陆游那深挚强烈的爱国情怀中,深深的体会着他的那满腔热血,也深深的感受着她那对金兵的痛恨。陆游是一位真正爱国的诗人!

最后,我们在裴老师的带领下朗诵着这位诗人的爱国情怀,时而高昂,时而低荡,时而强烈,时而收敛,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我们高颂着这位伟大的诗人,高颂着这位爱国的诗人。陆游是一位真真正正爱国的诗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陆游写的诗10篇

学习

舟过安仁古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舟过安仁古诗10篇,内容包括舟过安仁古诗杨万里,舟过安仁古诗跟读。五年级:疏骏

学习

生活是美好的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是美好的10篇,内容包括美好生活散文100篇,生活是美好的的美文摘抄。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如果你的妻子或者小姨子练钢琴,那你不要发脾气,而要感激这份福气:你是在听音乐

学习

教师学转促剖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学转促剖析,内容包括教师以案促改个人剖析材料,教师五问大讨论自我剖析清单。反思是为了自我提升。只有抓住了亮点所在,在评课中紧扣亮点进行探究性的分析与解读,才能真正引发评课者内在意识的觉醒,从而厘清执教者课堂亮点

学习

职称专业技术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职称专业技术总结,内容包括职称专业技术总结报告范文大全,如何写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二是自己***治

学习

景区年度总结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景区年度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景区售票员总结与计划,景区科普基地总结文章。2017年景区出台了“营销目标考核及管理办法”,对营销员的考核奖励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严格控制免票、人情票,以制度规范控制生产成本。一方面抓巩固成熟渠

学习

口号运动会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口号运动会10篇,内容包括九班运动会口号,口号大全运动会。3、团结拼搏、争创佳绩4、团结拼搏、展现自我5、展现自我、争创新高6、顽强拼搏、勇夺第一7、凌云赛场、斗志昂扬8、遵规守纪、团结互敬9、齐心协力、力争上游10、

学习

小学生观察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观察作文10篇,内容包括观察动物作文三年级,小学生学会观察的作文。二、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媒体的可控性,是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

学习

聘任报告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聘任报告10篇,内容包括聘任工作汇报,聘任报告书。第一、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这个繁忙而又充实的工作。第二、我在XXX附中任教时,担任过两年的初中班主任,两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第三

学习

祝福母亲的话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母亲的话10篇,内容包括祝福母亲生日文案,对祖国母亲的祝福。4、亲爱的妈妈,你是我的骄傲,你是我的榜样,你的温馨体贴,你的百般呵护,你的大公无私,使我时刻牵挂,母亲节日到了,短信叮嘱您,珍重身体,工作适当,笑容常在,愿永美丽。5、一

学习

高职财会专业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高职财会专业,内容包括职业高中财会专业讲解,财会专业高职答案。原标题: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4日一、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教学改革

学习

监察工作思路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监察工作思路,内容包括监察工作的复盘总结的思路,2022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认真宣传《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意见》。《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意见》是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产物,全县各级***、***府要统一

学习

初级药师复习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级药师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初级药师复习资料推荐,执业药师70天复习计划。0.1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回顾为了更好地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深入地研究医学高专(高职)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下文将简单回顾20多年来我

学习

执行力读后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执行力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关于执行力的读后感一句话概括,怎么提高执行力读后感。《赢在执行》发行不是在近几来,实事求是讲我从未听过也从未看过。回想这十年来的工作历程,不论是办事员、还是中层人员,我从来未能很好地把工作

学习

银行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上半年银行工作总结,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学习

含有菊花的诗句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含有菊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含有菊花的诗句简单的,带有菊花的诗句古诗大全集。又名节华、甘菊,为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每年霜降前盛开时采收,根据不同品种,采取阴干、晒干和烘干等方法加工后即可入药。其性凉,味甘苦,入肺、肝经。

学习

游子吟的诗意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游子吟的诗意10篇,内容包括游子吟的诗意解释,游子吟诗意10字。(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中秋的诗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中秋感性的诗歌,中秋时分的诗歌。照亮了深蓝的天空照亮了冰凉的大地照亮了大家喜悦的面孔月亮挂在天上在皎白的月亮上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个身影那是中华的古代文化月亮升起了在地上摆了张桌子在桌上

学习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感恩老师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感恩老师培养之情诗句,一年级感恩老师的诗句。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感恩教育”办公室主任:曹征亚成员:各校区、各处室部主要负责同志、顾宝华(特邀)及学生家长代表(待定)。三、方法与步骤(一)宣

学习

新年的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的诗10篇,内容包括新年的诗元日,关于新年的诗歌和诗句。在火红的太阳底下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它们版权所有惊喜地叩响了春天的第一道门扉白云衔来温暖的思念久违的问候又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那些沉甸甸的欢笑像父亲母

学习

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10篇,内容包括中秋团圆诗句古诗,中秋诗句古诗配画。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

学习

水仙花的诗歌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水仙花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水仙花诗歌100首,水仙花诗歌10字。它们比小羊的眼睛更害羞,并惧怕每一次的暴雨,当我想睡去的时候,常春藤可以闭上我的眼睛,并对着那上面的你再见,再见。2、《水仙花》水仙花使我变得美丽,水仙花,我深知你

学习

陆游诗集是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陆游诗集是10篇,内容包括陆游的全部诗集,关于陆游诗集的简介。陆游为诗,最初私淑吕本中,后来师承曾几。文集卷十四有《吕居仁集序》云:“某自童子时,读公诗文,愿学焉。稍长,未能远游,而公捐馆舍。晚见曾文清公,文清谓某:‘君之诗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