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毕业总结第1篇
音乐与舞蹈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与舞台表演艺术,是以展现舞台艺术效果,达到表达艺术内容为目的的形态艺术,表演者须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展现思想与技能相结合的成果。因此,其学科特色即注重舞台表演与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作为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其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以举行音乐会、舞蹈专场表演为其设计内容,并结合撰写艺术实践体会、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等,使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展示,完成一套更符合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而不要求其单一的以撰写毕业论文为改革方案,这样的探索举措比较符合其专业特点,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相关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即本科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与展示,体现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状况。
鉴于音乐舞蹈学院大多数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大多学生写论文都是走捷径,网络拼凑,形式应付,没有起到论文撰写的实际作用,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撰写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音乐舞蹈专业其专业形态属于表演类型,学生从进校至毕业的专业课程均根据舞台表演实施教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专业表演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理论、作曲专业除外)而制定的,舞台实践的环节显得非常突出和重要。基于前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为了有效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给学生以非常必要的舞台实践机会,有必要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以专场(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会、表演汇报会为主,并与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感想、社会调查报告相结合进行的模式。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操作
音乐舞蹈学院目前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音乐表演(含作曲理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音乐学(含民族音乐、音乐普修专业)、舞蹈学。从专业方向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形态表演和理论创作。由此,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分两种模式实施:i)理论性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音乐学理论选修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实施。2)表演性质的专业(含音乐表演、民特、作曲、音乐学声乐普修、音乐学器乐普修、舞蹈学)实施专业表演(音乐、舞蹈)汇报会并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心得、调查报告的模式。其中,作曲专业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并演示。具体实施由教研室负责。作曲理论专业由理论教研室指导,表演专业类由声乐、器乐(钢琴、民乐、西乐)、音乐学、舞蹈教研室组织实施。
设计内容包括:
1.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可为独奏、重奏、合奏等,音乐学(音乐普修方向)专业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以重奏、合奏为主。音乐会要有详细的节目单及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
声乐、器乐、音乐学普修专业学生音乐会(设计)表演可以三种方式进行:1)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由专业教师推荐教研室讨论同意专业突出的毕业生举行,音乐会演唱作品在8~12首之间)。2)以本教研室毕业班为年级组织的分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3~5人。3)自由组合组织音乐会,个人演唱、演奏作品3首。
每场表演汇报会当场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计划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音乐会、舞蹈汇报会评分表等),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2.舞蹈专业表演汇报会。教研室根据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学生表演状况确定表演场所选择。每个学生汇报表演涵盖“基训、民间舞、剧目”三个部分。教研室制作节目单成品,节目单供演出及存学生档案用。学生存档节目单一式二份。表演汇报会后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理论作曲专业由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包括民族音乐学专业及其他专业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按程序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作曲专业的论文撰写,分两类进行:其一,毕业生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写作毕业作品(范围可涵盖器乐、声乐、舞蹈等音乐作品),并写出创作感想以及技术分析,进行作品展示。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评判、评语,教研室做出结论并按五级制进行打分。其二,学生可选择撰写音乐理论的相关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音乐舞蹈学院以2011届、2012届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以本文方案执行。其中2011届学生为106人,举行音乐会10场,参加学生54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表演人数48人。撰写论文即答辩4人(篇),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02篇。2012届毕业生133人,举行音乐会11场,参加学生76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人数40人,撰写论文即答辩15人(篇),音乐作品创作2人(件),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18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学生普遍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他们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自己四年的专业学习展现在舞台,展现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反应和效果良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处理,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也充分体现其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所撰写的两篇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评选为我校毕业生优秀论文并发表。
尤为突出的是两场舞蹈专场在贵阳大剧院演出,面向社会,充分地展示了民族大学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省***府有关领导、各专业院校和团体的专家老师到现场观看演出,对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一些专业院校的专家同行,得知我院以此方式作为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方案,都予以很大的关注和讨论,并认为这对各有关专业院校毕业(设计)内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与改革。其中,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舞蹈专业等学院已经借鉴我院的经验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了改革试行。由此可以认为,以一套完整的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为探讨的改革措施,将会对艺术专业院校的音乐舞蹈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语
音乐专业毕业总结第2篇
音乐与舞蹈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与舞台表演艺术,是以展现舞台艺术效果,达到表达艺术内容为目的的形态艺术,表演者须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展现思想与技能相结合的成果。因此,其学科特色即注重舞台表演与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作为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其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以举行音乐会、舞蹈专场表演为其设计内容,并结合撰写艺术实践体会、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等,使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展示,完成一套更符合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而不要求其单一的以撰写毕业论文为改革方案,这样的探索举措比较符合其专业特点,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相关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即本科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与展示,体现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状况。
鉴于音乐舞蹈学院大多数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大多学生写论文都是走捷径,网络拼凑,形式应付,没有起到论文撰写的实际作用,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撰写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音乐舞蹈专业其专业形态属于表演类型,学生从进校至毕业的专业课程均根据舞台表演实施教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专业表演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理论、作曲专业除外)而制定的,舞台实践的环节显得非常突出和重要。基于前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为了有效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给学生以非常必要的舞台实践机会,有必要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以专场(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会、表演汇报会为主,并与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感想、社会调查报告相结合进行的模式。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操作
音乐舞蹈学院目前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音乐表演(含作曲理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音乐学(含民族音乐、音乐普修专业)、舞蹈学。从专业方向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形态表演和理论创作。由此,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分两种模式实施:i)理论性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音乐学理论选修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实施。2)表演性质的专业(含音乐表演、民特、作曲、音乐学声乐普修、音乐学器乐普修、舞蹈学)实施专业表演(音乐、舞蹈)汇报会并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心得、调查报告的模式。其中,作曲专业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并演示。具体实施由教研室负责。作曲理论专业由理论教研室指导,表演专业类由声乐、器乐(钢琴、民乐、西乐)、音乐学、舞蹈教研室组织实施。
设计内容包括:
1.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可为独奏、重奏、合奏等,音乐学(音乐普修方向)专业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以重奏、合奏为主。音乐会要有详细的节目单及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
声乐、器乐、音乐学普修专业学生音乐会(设计)表演可以三种方式进行:1)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由专业教师推荐教研室讨论同意专业突出的毕业生举行,音乐会演唱作品在8~12首之间)。2)以本教研室毕业班为年级组织的分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3~5人。3)自由组合组织音乐会,个人演唱、演奏作品3首。
每场表演汇报会当场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计划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音乐会、舞蹈汇报会评分表等),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2.舞蹈专业表演汇报会。教研室根据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学生表演状况确定表演场所选择。每个学生汇报表演涵盖‘‘基训、民间舞、剧目”三个部分。教研室制作节目单成品,节目单供演出及存学生档案用。学生存档节目单一式二份。表演汇报会后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理论作曲专业由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包括民族音乐学专业及其他专业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按程序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作曲专业的论文撰写,分两类进行:其一,毕业生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写作毕业作品(范围可涵盖器乐、声乐、舞蹈等音乐作品),并写出创作感想以及技术分析,进行作品展示。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评判、评语,教研室做出结论并按五级制进行打分。其二,学生可选择撰写音乐理论的相关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音乐舞蹈学院以2011届、2012届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以本文方案执行。其中2011届学生为106人,举行音乐会10场,参加学生54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表演人数48人。撰写论文即答辩4人(篇),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02篇。2012届毕业生133人,举行音乐会11场,参加学生76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人数40人,撰写论文即答辩15人(篇),音乐作品创作2人(件),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18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学生普遍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他们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自己四年的专业学习展现在舞台,展现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反应和效果良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处理,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也充分体现其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所撰写的两篇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评选为我校毕业生优秀论文并发表。
尤为突出的是两场舞蹈专场在贵阳大剧院演出,面向社会,充分地展示了民族大学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省***府有关领导、各专业院校和团体的专家老师到现场观看演出,对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一些专业院校的专家同行,得知我院以此方式作为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方案,都予以很大的关注和讨论,并认为这对各有关专业院校毕业(设计)内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与改革。其中,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舞蹈专业等学院已经借鉴我院的经验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了改革试行。由此可以认为,以一套完整的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为探讨的改革措施,将会对艺术专业院校的音乐舞蹈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音乐专业毕业总结第3篇
【关键词】音乐毕业生 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现状
笔者曾制作了一份针对音乐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湖南师大音乐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因各项因素的干扰,回馈数量并不大,但根据已回收的调查统计可略见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已将近3年,在反馈的数据中有一半的人在做着和自己原本专业不符的工作;对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程度一项有一半人数认为基本结合,认为结合很好的仅14.29%;而选择结合较差的同学比例达到了35.71%。对现任工作的满意程度一项不满意者占到了1/4,其他则为基本满意,在对未来的打算一项中决定做好现任工作的比例为42.85%,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占比次之的则为寻找工作机会或更换工作,这部分人的比例为35.71%,如果加上决定自主创业的人数,有意或决意更换工作的人数比例则将达到57.14%;而在收入水平一项中意外地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即月收入为4000~5000元之间的人数甚少,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近总人数的1/4,四千元以下的占比超过了总人数的3/4,而3000元以下收入人群又占到了绝大多数,就连2000元以下的人数也占了相当比重。即便是在如此不利的收入水平或不尽满意的职业岗位上,还是有近3/4的人对现任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笔者仅能凭猜测领会这其中的无奈。
二、探因
(一)高校扩招
自1999年国家***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来,全国各大高校扩招人数逐年递增,新开设的各类学科专业也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音乐专业这门学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了扩大招生力度,吸纳生源,大部分学校同时期开设许多新学科课程,然而这必然增长了学校师资的需求量,加之新成立的学科和学院教学资历尚且年轻,给教学质量造成了实质性的压力。这一方面影响了教师行业的整体水准,另一方面对于学校针对扩招后的课程改革和调整以及人员管理甚至相应教学条件设施的更新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考验。高校扩招不仅仅带来万千学子争相考学的压力,也直接造成庞大毕业生规模的就业压力。
(二)市场需求
湖南作为艺术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艺考生每年络绎不绝。但随着每年毕业人数的不断增长造成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就业环境,尤其高投入的音乐教育培养与相对低回报的就业收入和就业质量,终于冷却了人们的热情,音乐专业并不算宽泛的择业面也为人们所看清。
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择业范围,但大多数都是倾向于音乐教师和艺术团体演员这两种职业,这是绝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认可的就业方向。上文提到的调查问卷中一项“毕业时理想就业单位”选择的统计数据的结果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但随着近几年艺术团体的不断整合、缩编、改制,民间存在的大型艺术团体数量大大缩减,其要求的专业化水平也相应苛刻,这对于比起专业素质更注重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已不存在向艺术团体进发的优势了,加之艺术团体现行的“合同制”不能给予毕业生以“安定感”,进入艺术团体做演员只能成为很多音乐专业毕业生最初的“理想”。而音乐教师的情形也同样不让人乐观,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音乐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岗位都不多,而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又庞大,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需求量早已趋于饱和。湖南省各区每年都要上演省内省外大批应届、往届音乐毕业生为少许几个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职位使出浑身解数备战迎考的激烈场面。如此路不通,很多毕业生便不得不面临“转行”的境遇。
三、对策
音乐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依笔者之见,主要是由于学校方面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的需求不尽一致。如上文所述,现今的音乐教师岗位和艺术团体因种种原因趋于饱和,不再适合作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吸纳源。但是市场上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并不少,很多看似与音乐专业毫无关联的企业,其实都因其企业形象的需要或企业文化的培养、宣传都需要音乐专业人才来组织策划,而基层社区也因为日益丰富的文娱活动,如合唱队的排演、文娱歌舞的创编等也都需要音乐人才的组织参与,等等。所以,高校需要做的就是进行适度的课程改革,明确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出市场需要的能组织能策划、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新型音乐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要端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引导学生放宽视野,鼓励毕业生“下基层”“进社区”“入企业”等,打开除了中小学和文艺团体之外新的就业环境,以拓宽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四、总结
湖南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包含高校扩招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下滑、音乐专业本身相对较窄的就业面以及传统择业方向上需求量的饱和等因素。究其本源,笔者认为是由于高校培养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传统理念已和现今社会需求、市场走向不相符合,属于供需关系的脱节。解决之法必然是依市场所需,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调整甚至改革,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红,许晖.高校扩招后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3).
音乐专业毕业总结第4篇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困境 提高就业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音乐教中小学音乐教师为最终目标,以向社会输送合格师资为主要职能。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职业的选择相对集中,就业的方向相对单一。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综合性高校把开设艺术类专业视为现代大学的重要办学特色,并积极实施起来,艺术类及其相关学科迅速成为热门专业。据最新统计表明,全国现有的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有720多所高校建立了艺术院系或艺术专业,且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而艺术师范专业一直都是高考考生热衷填报的专业。因此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可以用千***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在此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寻找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有效地引导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端正他们的就业观念,更好地为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以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就业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调研,以期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新思路和切入点。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以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已毕业的2009届和2010届学生为例,毕业学生共计118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01人。以下为毕业生基本统计资料。
表一音乐学院2009、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
从表一可以看出,我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比较稳定,但签约率呈下降趋势,这基本上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相吻合。前些年,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从事教师职业,并且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高校就业。而近两年,本科学历毕业生已经基本上进不了高校就业,甚至进入中小学校就业都比较难。这也充分说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也要求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趋于理性与现实。
表二音乐学院2009、2010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表三音乐学院2009、2010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统计
表二表明,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被迫做出更多的分流,专业对口的职业选择比例在下降,不能进入教师行业的学生比例在上升。具体而言,116名毕业生的总就业率是92.24%,其中12.93%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幼儿教育工作,18.10%从事各种音乐、舞蹈培训工作,6.9%选择继续学习来缓解就业压力,16.38%进入企事业单位,23.28%选择自主创业,14.66%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如大学生村官、公务员、社会工作者等),从统计结果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向社会培养合格师资的职能已经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表三是对我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离职、薪资方面。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越高,体现出专业培养帮助毕业生得到的市场价值实现越高;离职率低,稳定性较强,反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度较高,说明毕业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薪资的高低,也反映出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在市场价值中的高低。表中显示,我院的专业对口率呈平稳发展趋势,近两年平均专业对口率为71.53%,与74%的省音乐教育专业对口率较为接近,这也表明我院实施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虽然略有成效,但我注意到我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长期存在“重专业训练,轻理论学习”的观念,并且在说课、试讲能力和面试技巧方面存在不足,这也是专业对口率平稳不走高的原因所在。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解析
社会舆论将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音乐类专业扩招***策降低了大学的门槛。尤其是音乐教育专业填报的“高烧不退”,虽然增加了全民教育普及率,提高了人民综合素质,但在发烫的“艺考热”背后,严重的就业难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客观来说,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总量的阶段性猛增,的确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自然增长形成了一定冲击,总量性的矛盾有所表现,但这并非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根源。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学校乃至大学生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点。
(一)扩大招生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很多父母都鼓励孩子学习音乐,使得学习音乐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又比专业音乐院校稍低,且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教师工作,社会地位和薪资高,所以很多考生在报考学校时都会选择音乐教育专业。
一边是轰轰烈烈的扩招,一边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门路狭窄是大家一致的观点,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不受重视,音乐老师趋于饱和的现状使毕业生们忧心忡忡。在目前应试教育气息浓郁的氛围中,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块鸡肋,除少数重点中小学比较重视音乐教育外,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只是做做样子,一个学校有个两三名音乐老师足以应付全校的音乐课。在这种大气候下学校提供招聘音乐老师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是与高校培养符合中小学校音乐教育需求的合格师资这一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目前高校教育体制僵化、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高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教学技能不足,仅仅会一两项音乐表演技能,与中小学校音乐教育需求严重脱节,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三)毕业生择业设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
目前导致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和毕业生对就业岗位期望值太高,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难、择业难”的局面。许多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培养其艺术素养,买器材、请老师,参加各类等级考试,投入比一般学生要大,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可以说,音乐生除了学校正常科目的学习外,学生和家长在时间和金钱上都付出了更多。所以,在找个专业对口单位很难的情况下,“有业不就”的现象就较突出了。
三、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在当前这种就业困境大环境下,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拥有知己知彼的能力和正确择业的观念。所谓“知己知彼”指的是正确分析自身的能力,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格局。绝大部分毕业生一方面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使得用人单位连连感慨毕业生普遍眼高手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对本专业对口或可挂钩的行业、单位、团队的总体状况、战略发展、行业前景、优劣势比较等缺乏较为宏观、全面的了解,往往只看重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前要引导他们明确目标,平和心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就业遇到困难时要能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摆正心态。另外,毕业生应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值,只要是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只要是能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都可以尝试考虑。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开阔就业视野,“先就业,后择业”。一些“非学校不进,非教师不当”、“只考公办学校,不进民办学校”的陈旧观念只会让自己陷入就业迷局,错失良机。
(二)加强自身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时,能力普遍较弱。因为中小学校要求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特质,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音乐教学上比非师范院校的学生要优秀,但是在钢琴、声乐、小器乐等表演,以及组建学校管乐团、合唱团等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要比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逊色许多。
为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必须教育学生摒弃专业上的“主项”意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使之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精通一种音乐技巧,掌握多种音乐技能,并且拥有既能上讲台又能上舞台的综合素质。
(三)改革学校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专业音乐院校模式,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钢琴、声乐、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和声、音乐史、曲式分析等,其中钢琴和声乐占了绝对比重,而其他课程教学时间较短,这就使得学生只是“一专”,即专长钢琴、声乐或器乐,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由于在校的专业学习太专一,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为适应时展的要求,使得毕业生能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出“新”,开设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要适当打破专业界限实现“通才”教育,培养出符合市场标准、顺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就业导向作用
随着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高校也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但目前的就业教育方式相对单一、教条化,普遍把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理解为毕业前进行的就业指导,认为是短期培训,无须进行系统化学习和培养。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通常就是就业讲座而已。
音乐专业毕业总结第5篇
音乐表演专业隶属于现在的音乐与舞蹈学院,作为曾经艺术系四个专业中唯一的音乐舞蹈类专业,在之前的发展都是较为缓慢和不健全的。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表演专业如今已经成为了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为百色学院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毕业音乐会、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学生专业比赛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
一、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本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实践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从2015级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不适应发展的理论课程,调整部分实践课,新开设部分实践课,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促进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调研反馈结果以及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以下调整:
精简课程,删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论课,减少学时学分。如删复调课,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和歌曲写作课为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课,将舞蹈方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整合成乐理视唱课等。
优化课程,增加特色课程,总体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将原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课升级,并更名为作品排演课。夯实理论基础,增加少量课程,如声乐作品赏析、器乐作品赏析、音乐论文写作等。
技能性课程比重增大,实践性学分比重明显增加。
通过开设的课程或者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如民族特色课程有原生态艺术表演,作品排演,壮、苗族舞蹈,瑶、彝族舞蹈等,红色课程有红色歌谣赏析等。
通过毕业演出检验学习成果,演出内容部分体现出民族性的特色和***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设
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院转型发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舞台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台表演的流程,了解舞台设备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学院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原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分别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办学作为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或者实践指导老师,对比赛、演出等进行指导,共同参与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育人作为选拔一定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逐步丰富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合作就业作为录用我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舞蹈专场、特色文艺演出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演出、作品创作,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通过近年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使得音乐与舞蹈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宽广,艺术审美和舞台演出层次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由于学习歌舞团的不少原创节目或经歌舞团教师指导过的参赛节目,在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必须继续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和指导原则,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沟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顺畅的合作机制,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秀的民族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三、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
将毕业论文以论文答辩和写作的模式,改成论文写作和音乐会并存。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形式为主,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形式为辅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或撰写毕业论文(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
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完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思想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注意突出红色、民族和边疆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要求。围绕选定曲目(剧目)、指导、中期检查、评分、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教师要了解与检查筹备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实施情况,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做好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总结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主修学生第五、第六学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划线,后15%的学生不具备开音乐会(舞蹈专场)的资格,只能以论文撰写(理论研究)的方式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自主原则
学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要综合运用所掌握基本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策划、组织、统筹、排演一场具有专业性质的毕业音乐会(或舞蹈专场)。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但主要以学生为主。
四、建立教学观摩音乐会制度和教师音乐会制度
在各项改革的内容中,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是属于从教师的层面自己进行改革,提倡教师每年举办一次教师教学观摩会,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风、学风,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良好教学环境。观摩音乐主要是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自己近段教学集中的展示和检验,是能较客观的体现出教和学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规范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报节目单制作、服装装扮等各个方面,教师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
(二)实行奖励性***策
鼓励教师举办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等形式的音乐会。对于超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师,每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音樂会后总结
音乐会后教研室对音乐会中间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学习的方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在改进中提高音乐会的水平。
通过改革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知识,也发现了问题,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
五、设置专业比赛项目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目前的能够参加的唯一声乐或者舞蹈比赛项目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歌手比赛或者舞蹈比赛。但这两个比赛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围内进行的业余比赛,就是说对于学习歌唱和舞蹈专业的同学要同其他学院的业余选手进行比赛,这样跟其他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可比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二级学院在院内举办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
具体比赛规则如下:
(一)每年举办一届声乐类和舞蹈类专业比赛
争取由学院团委举办,提高比赛规格,扩大比赛影响,将比赛与红色合唱团一起打造成学院的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为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
声乐和舞蹈教研室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之后决定改变以往比赛不够严谨和规范的行为,制定出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比赛规则。
(三)实行奖励性***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音乐专业毕业总结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就业前景导向分析
一、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1.隆阳区农村中学数量音乐教师配备情况
学校类型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乡镇农村中学三种。完全中学9所,教师总数为453人,音乐教师24人,班级总数273个,周课时数为1;初级中学13所,教师总数为484人,音乐教师28人,班级总数260个,周课时数为1;乡镇农村中学17所,教师总数为536人,音乐教师15人,班级总数323个,周课时数为1。
2.隆阳区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年龄结构与学历情况
教职工总1473人,男教师624人,女教师849人。其中男教师年龄结构50岁以上103人,30到49岁284人,30岁以下237人;女教师年龄结构,50岁以上129人,30到49岁345人,30岁以下375人;教师学历结构研究生18人,本科生485人,专科生899人,专科以下89人。目前缺少的教师有音乐、体育、美术、语文、数学、外语。
3.隆阳区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设备情况
完全中学9所,设备总价值25万元,设备平均值2.8万元,设备总台件45件,设备平均件5件;初级中学13所,设备总价值23万元,设备平均值1.7万元,设备总台件38件,设备平均件3件;乡镇农村中学17所,设备总价值14万元,设备平均值0.7万元,设备总台件18件,设备平均件1件。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不论是从音乐教师配备情况、音乐教师年龄结构与学历情况还是音乐教学设备情况都较落后,正因种种情况,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就业。
二、音乐专业就业观念的改变
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顺利完成就业工作,我院一直以来(尤其近三年来)都很重视对毕业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院领导责任明确,就业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相关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熟悉业务知识,掌握好各项就业***策;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各项服务,给毕业生以更多的帮助,关心和帮助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就业问题在思想上也有了高度的重视。至此音乐专业连续几年在保山学院的就业工作考核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就业情况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2.对音乐专业毕业生求职的建议
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开设就业指导
学校应该将毕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学生了解近几年的就业形式和就业情况,加强就业指导,并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的过程。积极开展就业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模拟应聘、应聘礼仪等活动,使学生尽早做好就业准备。
②努力提高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能为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综合能力素质中,包括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态度、人文素养等。应改变音乐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学习文化知识的现状。同时,学院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陈旧就业观念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大障碍。许多学生对就业要求过高,还没有就业就想着择业。因此,应该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强调自我生存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使大学毕业生能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让他们认识到只要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确立积极就业的期望值,职业生涯的适当值,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④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价值导向。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的看法和态度,择业标准、择业行为受到其支配。面对就业市场激烈竞争和新的挑战,部分大学生不守信用,不守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大学生贷款后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拖欠,还款信誉较差;求职过程中自荐材料的虚假包装,随意毁约等严重地违背了诚信原则,丧失了道德基础。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必须履行诚实守信原则,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更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⑤充分发挥辅导员、教师的作用
音乐专业毕业总结第7篇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就业现状;毕业生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自我国1999年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至今,大学生的人数较之扩招之前翻了十倍不止,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了“大众教育”。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来讲,这降低了大学的门槛,使高等院校变成了国民教育。但同时,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更甚至造成文凭贬值和高等院校的信誉度较低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也在逐年被提高,而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目前的教育体系与市场的就业需求导向完全脱节,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二、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音乐教育专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专业,各大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几乎都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加之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很多的高职院校也设立了音乐教育专业,这使得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四川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2011年,毕业总人数为115人,就业人数为100人,就业率为86.9%,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43.8%;2012年,毕业总人数为130人,就业人数为122人,就业率为93.8%,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38.4%。贵州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2011年,毕业总人数为185人,就业人数为173人,就业率为93.5%,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46.2%;2012年,毕业总人数为181人,就业人数为160人,就业率为88.4%,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37.5%。从以上两所不同地区高校的就业数据可以看出,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高达90%左右,但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却只有40%左右。
三、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旨在培养较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注重音乐教师的专业性和师范性。而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不能仅仅着眼于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与音乐相关的行业还有很多,例如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文艺团体、音乐编辑、演艺经纪、教育管理、群众艺术等各大领域。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大繁荣的今天,社会对各类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在培养目标制定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就业领域已趋于多样化这一现状。2.毕业生综合性能力不够。从以往的就业资料分析,很多的用人单位都需要综合性能力很强的人才。虽然很多的学校在提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具体的知识传授为主。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被动的接收知识,不善于主动自学自修;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从学校的教学体系来看,教学内容普遍滞后,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等效果来看,与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3.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课程结构设置应该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而最终目的是为了迎合社会需求。首先,音乐教育专业的通识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从事音乐教育类工作,不但需要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更重要的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理性的逻辑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社会上普遍的认识就是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不高,所以在这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其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加的具体化、系统化。目前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偏向专业技能,而在教育理论课程以及针对未来工作中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课程方面比较缺乏。
四、促进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音乐教育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以应该充分的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要以培养“面向21世纪,培养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使之成为基础音乐教育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目标。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的更行人才培养观念,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整合课程资源,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2.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策的调整和变革,目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严峻。所以,首先要使学生能明白目前的就业形势,使之能正确的对待“就业难”这一现状。其次要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很多的毕业生因为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练,对就业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一味的追求留在大城市、大单位,追求高薪,而对基层、边远地区抱有排斥的心态。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3.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行业也应运而生。在就业方面,可以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开设专门的创业指导教育,鼓励学生走出去自主创业,不要将学校作为唯一的就业渠道。
五、结语
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职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将教学体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重新调整培养模式。发展职业技术特点,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准,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邓家臣 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