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合作的谚语篇1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团结合作的谚语
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样广阔;无朋友的人,像手掌一样狭窄。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2
1、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2、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3、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4、群众心里有天平。
5、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6、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7、群雁无首不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
8、墙倒众人推。
9、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10、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11、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12、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力量从团结来。
13、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14、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15、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16、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17、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18、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19、人多势众。
20、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21、一人难唱一台戏。
22、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4、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5、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26、团结就是力量。
2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8、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29、民齐者强。--荀况
30、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31、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3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33、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34、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35、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36、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37、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38、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39、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40、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41、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42、人多好办事。
43、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
44、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45、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46、人和万事兴。
47、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
48、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49、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50、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5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2、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53、人心齐,泰山移。
54、团结则存,***则亡。
55、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56、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57、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58、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59、双拳难敌四手。()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3
2、人多力大,龙虎害怕。
3、一人计短,百人计长。
4、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5、愈入森林,愈见大树。
6、十帮一易,一帮十难。
7、一个手指握不成拳头。
8、一只眼睛看不到全部。
9、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10、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11、团结则存,***则亡。
12、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13、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14、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5、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16、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17、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18、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4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墙倒众人推。
轻霜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群雁无首不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千人同船---共一条命
同一个马鞍上的人---走的是一个方向
家将上阵---全家上马
油浇的蜡烛---一条心
柳条穿鱼---串连起来
蚂蚁拖蝗虫---齐心合力
蚂蚁抬虫子---大家都来
麻子打哈欠---全面动员
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5
1、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2、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深水藏大鱼(西班牙)。
4、一人想一点,两人添一点,三人凑齐全。
5、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6、十个种竹,一年成林,一人种竹,十年成林。
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8、众人里面有圣贤,土石里面有金银。
9、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越南)。
10、恶狼难敌众犬,好手难打又拳。
11、好虎架不住群狼。
12、众人拾柴火焰高。
13、人多力大,龙虎害怕。
14、土多好打墙,人多力量强。
15、大树成林不怕我,十根细线拧成绳。
16、树要成林,人要成群。
17、只要人手多,石磨挪过河。
18、三虎必有一彪,三鹰必有一鹞。
19、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20、百事靠人多,牌轩抬过治。
21、一人不敌二人智。
22、人多讲出理来,稻多打出米来。
23、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
24、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蒙古)。
25、一个人的聪明有限,众人的智慧无穷。
26、若是大家都走到河里,鳄鱼便不敢张嘴(马尔加什)。
27、夫妻合心,其利断金
28、狼众食人,人众食狼。
29、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30、众人拾柴火焰高
31、人心齐,泰山移。
32、一人主张,不如二人商量。
33、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34、一人意思二人计,三人出个好主意。
35、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36、众人扶船能过山。
37、一人做事不到,二人谋事有余。
38、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39、深山里出鹞鹰,众人里出高人。
40、人多成王。
41、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42、千斤担子众人挑。
43、万人万双手,拖着泰山走。
44、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45、人多出韩信。
46、人不众,帽不压风。
47、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 谚语
48、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
49、团结就是力量。
50、蚂蚁多了咬死人。
51、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族)-谚语
52、一只眼看不远,千只眼看穿天。
53、愈入森林,愈见大树(非洲)。
54、一人计短,百人计长。
55、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族)-谚语
56、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7、巨大的松涛声,是从每棵树上发出来的(欧洲)。
58、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谚语
59、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谚语
60、一人不敌二人计,三人合唱台戏。
61、一个博学者的思考,不如三个普通人的商讨(藏族)。
62、星多夜空亮,人多智慧广。()
6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64、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好汉三个桩
65、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达斡族)-谚语
66、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哈萨克族)-谚语
67、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68、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6
关键词:日语谚语 分类 合译 分译
培根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从这个民族的谚语中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本民族喜闻乐道的谚语,日本民族也不例外。日语谚语与中华谚语一样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形式言简意赅、脍炙人口,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日本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活动实践中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判断和实践的真理。我国武占坤教授曾在《中华谚谣研究》一书中的序言写道:“谚语是造化之神的双手,是智慧之神的双目,是民间用语美神头上的花环,是民族乡土文化天幕上的星斗。谚语是人民大众根据自己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并经过千万人的传诵、锤炼、加工完善而流传于世的。谚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谚语。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更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使得两种语言的谚语对译较其他文学形式显得更难一些。要把语言凝炼、富于表现力的汉语谚语译为符合日本民族表达习惯的日本谚语时,首先要深入了解汉语谚语的潜在含义,另外要选用最能贴切地表现汉语意义的日本谚语。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汉语谚语及日本谚语表现的相同处与不同处,从而使译文更加妥当。
一、谚语的特征与内涵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尽管日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日汉谚语有着一些相同的语言特征。“昔から人々ので言いならわされた,刺・教・知・趣などをもったな言”(《三省堂スパ大辞林》)。日本人们对谚语解释多种多样,但大体上都离不开“短句”、“精炼”、“流传”。中日两国人民都借助象征性的形象,大部分的谚语都有相当整齐的结构和和谐的押韵。谚语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语性
谚语大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从他们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中渐渐发现一些规律,习得了一些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日积月累,便产生了谚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发现这些谚语在其他方面也适用,他们就把这些谚语应用到情景相似的场合中,而这些谚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所以,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口语性。
2.民族特色
谚语来源于生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能逼真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谚语。同一思想内容的谚语,不同民族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有不同的说法。中日谚语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环境和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故此,中日谚语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3.修饰性
古人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中日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像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押韵以及借代等。
二、日汉谚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谚语句中指代为两国人民所共同认知的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大多数日本谚语是日本民族所特有的,但也有一部分谚语是中国谚语的复制品。如下:
百闻不如一见――百は一に如か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はより出でてより青し;
入乡随俗――に入ってはにえ;
学而不思则罔――学びて思わざればちくらし。
以上这些基本上是按其字面结构,对译为日语的。句中所用的指代是为两国人民所共同认知的事物及比喻,只是在语法结构上稍作改动,便可为日本人民所使用。也可以说,这部分汉语谚语是日语中所没有的,因此用直译便可。
2.中日两国的谚语各不相同,但其含义相同
一星半点――爪の垢ほど,表示东西非常少。中文是用“星”和“点”表示量少;而日本则用“指甲里的污垢”来表示量少。日语的“爪”是“指甲”之意。与“わずか”、“ほんの少し”同一个意思。
画蛇添足――月夜に提灯,表示做些没有意义、甚至不该做的多余事情。中文说:画蛇加了腿,日本说:有月亮的夜晚打着灯笼走。
丢了西瓜拣芝麻――火事の後の拾い,说明:由于日本的屋舍过去多是木材、竹子、纸、草等植物为材料,这样的房屋很适合于潮湿的日本气候。但是火灾特别多,所以用火灾的损失来告戒人的谚语就很多。由于不注意而失火,损失了大量财物,事后,再在灭火后的瓦砾里拣钉子。表示对“失大拣小”的告戒。和中国的丢了西瓜拣芝麻出于一个道理。
3.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中日两民族谚语的影响
思维方式也属文化范畴。文化的基本特征受制于自然环境,但也离不开内部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任何文化结构、文化发展的内因是其内部各层面、各要素保持着动态联系。文化发展的外因是与外界环境及其民族文化体系也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一个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这样形成了广义的文化环境,可以说自然的一般状态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原动力。物质决定意识,这种客观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思维方式也各异。比较一下中日两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说,中国人习惯于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待事物,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应用,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环境。重辩证思维、重意合。表现在语言上,汉语常用大量涵义概括指代笼统的抽象名词去说明事物,阐述道理。而日本人重形合,注重即物性、直观性、实用性,对具体事物较为关心。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维支配。中日两民族文化背景的这种差异,在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对于相同意义的谚语两国人民所用的比喻、指代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民族色彩。因此,在进行谚语翻译时,就应充分把握这一点。下面举出一些实例说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谚语中的体现。
例,好看不如好吃――花より团子。
华与实相对,汉语是从宏观上把握,从道理上理解事物,告诫人们要放弃虚幻的,追求实在的。而日语举出具体事例,用花与糯米团作对比,告诫人们实用比观赏更重要。
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崔百まで踊り忘れず。
人的性格既已形成,终生难改。也指人的天赋、本性极难转变。比改变山河还要难。要表达这层意义,日语用麻雀不论到何时也忘不了跳跃。即跳跃是麻雀的一种本能,本性。汉语从大的方面来泛指,日语用麻雀特指。
例,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テンの、なるバリ。
十里、百里不是具体指距离,而是一种泛指。风、俗是指生活习惯及习俗。某个地方的风俗是这一地区文化的表现,它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汉语用泛指的形式,概括地表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习俗。日语用地方和物品进行具体指代,地方变了物品也会随之改变。
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のも信心から。
金石:指坚硬之物。汉语意思是诚心诚意足以打动万物。出自汉代刘向《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只要有信心,有毅力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最终赢得胜利。而日语谚语中的“”即沙丁鱼,日本四面环海,鱼的种类有许多。沙丁鱼生活在深海的上层,一般用来做罐头。举出沙丁鱼这种常见的、很平凡的鱼类,形象地说明即使是平凡的人,只要有追求、有信心,也一定会有成就。
三、日汉互译中的谚语分译与合译
千百年来,日本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影响,日本人民跟中国人民一样在生活中创造了大量言简意赅、生动通俗的谚语,其中有些谚语所使用的形象以及所蕴含的意思与汉语谚语极为相似或相近,或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引用中华谚语,这就为日语谚语的翻译提供了许多方便,简单地说可以直接互相对译。另外,由于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存在着有些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各异,地理环境悬殊,生活习惯不一样等原因,故在许多谚语中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也存在着不同的现象,从而给日语谚语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笔者下面讲述三种翻译来阐述日汉互译中谚语的分译与合译。
1.合译还原法
还原,即把日语谚语还原为原来的汉语谚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谚语自身来源于汉语谚语,并且在转化为日语谚语之后在原有的意义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在内容上与原有的汉语谚语基本相同,相对应的词句。继上面的例子:
百闻不如一见――百は一に如かず;
入乡随俗――に入ってはにえ;
学而不思则罔――学びて思わざればちくらし。
以上三例,显然,在转化为日语谚语之后由于受到日语语法结构的影响在词序上发生了变化,或语言表达上存在差异,但在其意义上仍然与汉语的原意保持一致。因此,对于这类谚语的翻译使用合译还原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会较以其他方法方便得多。
2.合译顺译法
所谓顺译,就是在原文词义、语序和思路的引导下,借水行舟进行翻译。“顺译的特点是原文与译语之间在词义、句子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有很多相同、相近或相通之处,不需要作大的调整就能够顺流而下进行双语同步的语际转换。”当然,这种翻译方法并不是指简单地照葫芦画瓢的形式,而是必须遵循在原文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来进行翻译并达到传意的目的。也就是顺译一方面要完全或基本保留原语的外形,另一方面又圆满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例如:
求教一时耻,塞听一世羞――くは一のかぬは一生の;
浅川须作深水渡――浅い川も深く渡れ;
大海之水,汇于一滴――大海の水も一滴より。
从以上三例中不难看出,这类谚语虽源出于日本,但在思维、语言表达与结构方式上与汉语极为相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顺译翻译方法就能够基本上保留原文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结构,要结合上下文来翻译,而且在译意上与原文基本一致,即保持了原文的形意与风格。
3.分译中有合译,合译中有分译、意译
(1)借意注释法
借意是译借的内容之一,译借是指翻译中的借用。借用包括借意、借形和借音。借意就是指在原语有、译语无对应的词句情况下借用原语的词义或借用译语中与原语意思相应的词句来进行翻译。并且在借译原语时尽可能加以注释。例如: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好心有好报――情けは人のならず;
离家一步,七敌挡路;出门万事难――敷居を跨げば七人のあ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触らぬ神に祟りなし;
有志者事竟成――の想いも天にる;
前两例就是借用原文的词义来进行翻译(分译)并在译文后面加以注释。后两例就是在理解原文涵义的基础上借用汉语中同等的意思的谚语来进行表达(合译)。原因是这一类型的谚语在汉语文化中根本没有这样的表达形式或类似典故。
(2)形象比喻法
当日语谚语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谚语或相关的含义时,可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翻译。例如:
名门不如富户――家の高いより床の高いがよい;
月下老不如财神好――出の神より比寿の;
谎近盗,骗近贼――嘘つきは泥棒の始まり。
这类谚语在日语谚语中一般也是以比喻的手法出现,由于文化思想的差异与汉语的表达形式往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可根据原文的含义来进行类似的比喻。但不能言过其词,过于夸张,应适可而止。这类谚语就是分译中有合译,合译中有分译的表现。
(3)普通词译法
有些日语谚语,既没有对应的汉语谚语,又不能用借意或形象比喻法来译出,或找不到满意的等值词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普通词译法来进行翻译。并且,它的原则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与不引起错误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来保留日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所翻译的文字应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例如:
对症下药,适度见效――医者のも匙加;
大霜之后必有雨――大霜の明後日は雨;
南风转北风,翌日天必晴――午前南午後北なら明日は晴れ。
这类是以白话形式翻译,是分译之后进行合译。日语谚语翻译不仅要简洁明了,而且要准确符合原文的涵义。既不能与内容背道而驰也不能画蛇添足,应精益求精、恰到好处,达到“信、达、雅”的目的。
总之,谚语的对译是有规律可循的,分译中有合译,合译中有分译,谚语是与民族语言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谚语以其短小的句式,显示出语言的精炼,深刻的寓意又充满哲理,形象的比喻更显出浓厚的民族色彩。汉语历史悠久,谚语十分丰富。在把中国谚语译为日语的同时,也要使用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比喻、借代,使译文体现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习俗,符合日语的表达方式,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情感、色调、风格。特别是在谚语中体现中日两国不同文化背景时,如何使译文尽可能保存原文风格,而不因中日两国的语言质的差异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这将是谚语翻译中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冬玲.从汉日谚语翻译看中日文化差异.山西大学,2008.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7
关键词:大庆;民间歌谣;谚语;日常生活;价值批判
大庆民间文学中,除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的民间故事之外,民间的歌谣、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在此地的汇集、融合,并且成为本土作家创作中彰显地域特征的重要文化来源。从这些歌谣、谚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劳动生产、思想道德、爱情伦理、知识学习、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的经验总结,在文化层面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石油工业文化、P内移民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等区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一、会战歌谣――劳动美视阈下的铁人精神原型的展现
大庆会战歌谣,产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体现了大庆石油工人对***的***事业的忠诚、对石油工作的热忱以及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英雄主义。作为大庆石油文学的开端,会战歌谣 “受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的影响,其明显地体现了文学的精神性价值”[1]这些歌谣多采用情景交融的叙述模式,借助恶劣的环境衬托石油人的硬汉子精神,就是那种“千里冰封不觉寒,万里雪飘汗不断”(《石油工人无冬天》)的忘我工作精神,这种歌谣的表达是朴素的,但其所呈现的劳动美是高尚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中就大量地吸收了会战时期的歌谣进行了艺术加工,凝聚成歌颂石油工人爱***、爱事业用于挑战、勇于奉献的赞美诗。可以说,这种源自工作体验的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广大石油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的劳动号子一样具有鼓舞士气的功能。会战歌谣是石油题材歌词创作原型素材,其与石油题材歌词的同源性,这种艺术模仿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语言的凝练与精神的升华!其创作艺术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新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创作从油田生产的事实出发,不回避生产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在艺术创作中突出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在这种唯物史观的驱动下,歌词创作在主旨上不断地强化了对新时代石油人的使命感的宣扬与召唤。”[2]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影厂为油田某钻井单位拍摄的记录片《来自铁人故乡的报告》中的片尾曲中《我们是铁人的后代》则是这种石油人新时期使命感的真情抒写。会战歌谣单纯从词语的内蕴并不深厚,但背后承载的精神却具有巨大的力量,大庆敢于实践、敢于超越的创造精神后来被浓缩为铁人精神其承接这民族的传统与***的传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铁人精神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并且,在全国工业战线中得到广泛地响应。而在文艺作品中铁人精神的原型,最初就形成于大庆油田各条战线中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之中。“一面红旗一点红,五面红旗红一片”(《百面红旗迎风飘》),我们会发现铁人精神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马列主义思想的全面普及下,人们的群体超越意识的呈现。时至今日,我们在考察大庆石油文学的创作中,我们依然能够寻到,这种铁人精神原型的痕迹,这正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承,也是人们从劳动中体验的是没创造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劳动超越其职业性的时候,那么劳动的异化现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隐,进而劳动美的价值突显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按照现今对诗歌的韵律、诗意的表达技巧评判,这些只能算劳动民谣,但其已让包含着极大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究其原因在于“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铁人精神的原型表现通过这些质朴的歌谣流传下来,大庆人爱国、求实、团结、奉献的***境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移民群体中歌谣谚语――日常生活的情趣的整体呈现
大庆的人口构成中,移民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早在清末民初,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来到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营活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经营理念,更带来了关内的中华主流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文化构建中,其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移民的文学中除了民间的故事外,还有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谚语体现了日常生活情趣。
流传于肇源的民谣《十二个月顺口溜》,清晰地记录了一年里的重要节日,诸如元宵节、娘娘庙会、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其将节日与天气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汉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面貌,展开了一副中华民俗的***画。这个民谣起源于关内,是关内农耕文化的充分体现。流传于大庆市大同区境内的民谣《十二月》也记录了与《十二个月顺口溜》相近的内容,与之不同的是其还插入了爱情因素,借着节气的变化去彰显情感的细腻变化,将人与自然有机地契合起来,在考察大庆地区乃至龙江和其他地区以“十二个月”为素材的民谣,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相似性。由此可见,这两个顺口溜有着相同的原型,就是在农时节气变迁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俗节日与人们的一些情感相融合,构成了生活的情趣。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十二个月所赋予人们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生活境遇对时间和环境的体验也不同,但将时间、空间、人的存在糅合到一起的文艺表达方式在黑龙江地区、乃至东北及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均有类似的现象。
在这些反应人们生活情趣的歌谣中有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有中医健康养生的经验,更有知识学习的经验、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的教化等等,这些内容集民间感性认识的集成,其体现了民间的集体智慧的总结,尽管在文艺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糙,但绝对是尚好的文学创作的思想素材根源。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歌谣谚语中还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既有移民自身的文化也有对当地原住民文化的吸纳。
这些歌谣、谚语对我们了解生活在大庆境内的关内移民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一些谚语歌谣所富于的哲理性也体现了这块土地上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这些文存对大庆本土文学的形成培育了文化的土壤。
三、蒙古族民间谚语――草原民族朴素的实践哲学
流行于杜蒙与肇源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谚语,充分地体现草原民族基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一种朴素的实践哲学。
这些谚语具有道德的教化功能,比如:“多听有益之言,少讲有害之语”,“懒惰捧金碗要饭,勤劳使黄土变金”、“奸诈者孤立,骄傲者失败”、“为己之事少想,为民有益之事多做”,“众人不一,十指不齐”,“宁可光荣死,不愿苟且生”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蒙族民族勤劳、谦逊,珍惜友谊,注重善良品质的修养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恶劣的环境下勤劳、勇敢、协作、包容、稳重、守信,守法是凝聚一个群体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
在教化功能的基础上,一些谚语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诸如,“高山跑马死,气大伤残生”,“山高下暖,灯高下亮”,“狗夺骨头,诺颜夺权”,“诺颜靠马,奴才靠腿”“知识肤浅言语无力,知识渊博话语有据”等,此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在日常的实践中关于人生的思考,首先是做人的骨气问题,那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基于勇敢的精神传统下的一种精神折射,另外要有高的境界,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对真理的探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上与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的一些生活箴言相类似,比如“你对生活奉献多少,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等。[4]
在杜蒙县蒙古族谚语中,我们能够了解草原民族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此中呈现“灵与肉”的自由选择中,蒙古民族的集体意识呈现,“世界因为人而出现肉体和灵魂的对立,肉体与灵魂也就是世界自身固有对立的最高表现”[5]从流传的谚语我们发现蒙古民族在意识向度上选择了高境界,在其文化中既重视个人的智慧、勇敢、荣誉,又重视团体的协作、包容、团结。重视知识,重视经验的总结,这些谚语中有很多是借鉴了外来文化的,也有许多是蒙古族自身的,说明我市境内的蒙古族谚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融合,而且大多数谚语直到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这些谚语基于社会实践完成了升华与超越,进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这种朴素的实践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对探索我市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大庆民间歌谣、谚语作为原生态文学,其必然成为地域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化素材来源,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的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因为文学主要写的是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反映的文化,而作为文化的直接体现的歌谣谚语与作家创作的有机结合会增加文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瑾.***治话语***解下的六、七十年代大庆文学[J].W术交流,2013(04).
[2]***.大庆精神视阈下的新时期石油歌曲创作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7).
[3]***,何文琪.诗集《大庆战歌》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4]塞尼亚.塔木德(精华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8
关键词:蒙古族谚语;教学;应用
中***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04-02
蒙古族谚语既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文学形式,是蒙古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谚语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极其广阔,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我们主要探讨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原则,希望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证明了,当一个学生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时,就会无限地激发他的求知欲望,由被动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去学习、思考。而蒙古族谚语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如果引入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哲学与智慧相连,是一门特殊的学问,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而且也是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南。因此,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哲学。但因哲学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了,较抽象,不易理解。那么,怎么才能把哲学中极其抽象的原理简单化,而且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传统的哲学课教学中,教师只是反复地用枯燥的语言讲解知识点的含义,照本宣科,不善于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说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对哲学课一方面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没兴趣,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例如,教师在讲解普遍联系的这个抽象概念时,用“没有草就没有牛,没有牛就没有肉”这条蒙古族谚语来加以说明,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在讲解普遍矛盾的这个抽象概念时,用“好坏一起成一锅”和“不想进的家中进三次,不想见的人见三次”这样的蒙古族谚语来加以说明,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记下来。因此,在哲学课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应用蒙古族谚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可以改变哲学课只是照本宣科讲理论的乏味局面。不仅哲学课如此,在语文课中应用蒙古族谚语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因果关系的复句时,用“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这条蒙古族谚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深化学生理解能力的方法很多,其中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蒙古族谚语来源的途径很多,有一部分来源于传说、故事,有一定的情节和历史背景。因此,应用它们来讲解知识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早期蒙古族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一蛇九尾,首动尾随;一蛇二首,不能于进”。经过考察,这条蒙古族谚语来源于“千头独尾蛇”的寓言故事,在蒙古族早期文献中都有记载。它形象地说明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思想内涵和团结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讲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此为例,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蒙古族马背上生,马背上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民族”,一生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在蒙古语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谚语,例如,“买马看牙齿,交友看人心”。这条看似普通的蒙古族谚语其实包含的信息量很大。马是食草类动物,牙齿的咀嚼力强,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度可以判断马的年龄;同时这条蒙古族谚语还告诫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友等等。所以,教师在讲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应用这条蒙古族谚语。应用蒙古族谚语,比单纯地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谚语是一种最小的韵文形式。蒙古族谚语大部分是复句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用韵上突出了蒙古族韵文的“三韵法”:即头韵、腰韵和尾韵。蒙古族谚语具有音乐性,除了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和韵律优美以外,更主要是表现在用韵上。蒙古族谚语比其它韵文形式更讲究用韵,除了押尾韵以外,还押头韵和腰韵。例如:
头韵:已经磨锐了的刀不易钝,已经练精了的功不易丢。
腰韵:蛇的花花在外头,人的花花在里头。
尾韵:把要说的话,何苦压在舌头底下;把要做的活,何苦藏在衣襟底下。
蒙古族谚语的这种合辙押韵使得它朗朗上口,既便于传颂,又利于记忆,这也是它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蒙古族谚语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蒙古族谚语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蒙古族学生从小就接触蒙古族谚语,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成长。由于蒙古族谚语在形式上的特殊审美要求,也是审美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序的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简单地说,思辨能力就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辨别和分析等能力。如果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能做到条理分明,准确有力,那么他就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通过多年来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而分析能力较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生只把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奋斗的唯一目标,忽视了思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等。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其实这也正是他们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势在必行。
多读书、多思考是提高人的思辨能力的正确途径。一本好书不仅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净化心灵,给人以人生启示,而且其知识性和艺术性也是一笔无价之宝。蒙古族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言简意赅,其中蕴含的哲理是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的财富,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学习和体会其中的哲理内涵,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首先,蒙古族谚语具有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毛驴在灰堆上相聚,女人在井台上相会”、“嫁出去的女,射出去的箭”和“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等等。这些蒙古族谚语在内容上已经脱离了时代的脉搏,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了,甚至起反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辨析是非的能力。
其次,蒙古族谚语十分简短,其中蕴含的道理也高度抽象。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较难。例如,“当一次鹰,胜过当一辈子乌鸦”。这条蒙古族谚语仅有12个字,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第三,蒙古族谚语的哲理性强。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此,平时多读、多学、多记一些蒙古族谚语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而且如果把蒙古族谚语与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那更是锦上添花。
二、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如果违背了科学性原则,我们的教学将陷入伪科学的泥潭。
蒙古族谚语的产生时间以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还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产生于史前时期,伴随着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并定型。但不管怎么说,蒙古族谚语的产生时间很早。当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人们的认知能力差,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那么,由此形成的蒙古族谚语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蒙古族谚语时,一定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慎而又慎。
(二)思想性原则
思想性原则也是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它要求教师应用蒙古族谚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牛是草原“五畜”之一,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蒙古族在转入半牧半农经济后,牛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蒙古语中也有很多与牛有关的谚语,例如,“牛不知自己角弯,马不知自己脸长”。这条蒙古族谚语十分经典,讽刺了盲目自大,看不见自己缺点,只看见别人缺点的人。教师在应用这条蒙古族谚语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修养,一举两得。再如,“只要实实在在,牛车也能追上兔子”。这反映了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即量变引起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教师在讲解哲学中的这个知识点时,可以举这条蒙古族谚语加以说明。通过对这条蒙古族谚语的追根溯源,我们了解到,它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说明了持之以恒的道理。这样一来,学生既明白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哲学原理,同时也明白了为人处事的方法,受益匪浅。
(三)适度性原则
蒙古族谚语以其同时兼有语言和文学的双重性质及艺术魅力,成为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枝独秀。虽然蒙古族谚语有着其它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可以应用到教学中。但蒙古族谚语毕竟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用时一定要准确、适度,少而精。
蒙古族谚语是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比较短小,有的不常用,难理解,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不宜引用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使学生不知所措。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又耳熟能详的蒙古族谚语,这样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否则如果应用的蒙古族谚语过难,会降低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教学效果差的不良后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如果反复应用十几条或不常用的、难理解的蒙古族谚语,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应用一两条常用的为最佳。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应用的蒙古族谚语过多、过难,都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既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又经过了集体才智的反复磨炼,因此,其中蕴含的思想不仅具有普遍意义而且深刻,耐人寻味,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人们生活、生产的作用,而且在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蒙古族谚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合理应用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古族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9
关键词:语言决定论 英语专业 跨文化认知 英语写作 自主培养
一、引言
在语言研究的历史上,维柯、康德、博厄斯、洪堡特、魏斯格贝尔都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萨丕尔在1929年的《语言学作为科学的地位》一文中提出以下假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导引”,通过它可以检索文化表层的方方面面。语言是通往“社会现实”的向导,“人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也不仅仅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独自生活在社会活动之中,而更大程度上承受着已经成为社会交际工具的那种语言的支配”(Edward Sapir,1949:162)。这就是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假说的核心在于探讨语言对思维、文化具有决定作用。甘柏兹认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概念是:“文化通过语言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影响我们对经验世界的分类。”(Gumperz & Levinson,1996)徐杰认为“语言地位的变化经历了从作为思想和经验的表现工具到语言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最后到语言作为本体的确立。语言具有建构文化的功能,语言继承和保持着传统的文化”(2011:61)。语言的决定性地位让语言学习回归了语言本位论,语言的使用者应充分认识到语言本位的作用。作为英语专业大学生必须通过各种类型的笔头考试,比如: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因此在写作中有必要确立语言本位观,在自我英语知识能力基础上,拓宽自己的跨文化认知,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二、英语写作与跨文化认知
语言决定论对跨文化交际而言,就是要求跨文化交际者能够对语言本身的文化基因进行了解与掌握,以便能够推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英语专业大学生是跨文化交际者的典型代表,他们不仅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而且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与写作。作为英语专业大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认知英语语言的文化蕴涵,进而学会如何使用英语语言,这牵涉到诸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需要同时提升,其中,多写、多练才能够达到学生英语能力整体提升的要求。如何才能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自主学习一种不可废弃的重要途径。就英语写作能力而言,学生应该从提升跨文化认知入手,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认知,掌握其文化背景,真正体会到寓语言学习于文化之中的意义。这样做不仅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理解能力,使他们在丰富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强自我对语言的掌控与使用,在写作过程中大大减少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出现的错误,并能够随心所欲遣词造句,从而提高写作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认知是一种跨文化意识基础上的对两种不同文化的认识、理解与掌握。正如法国最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强调指出:“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从一种语言可以窥探到它所属文化的思维方法、价值系统及伦理观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它们能够最大限度、最直接、最敏感、最迅速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镜像(邢福义,1990:108)。据此看来,就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将英语语言本身作为重点研究掌握对象,包括提升对谚语、文化负载词、惯用语和英语新词的认知,透彻了解英语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谚语的认知与引用
英语谚语认知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中长期积淀的语言精髓与宝藏。谚语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作为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谚语内容覆盖面极为广阔,包罗万象。透过英语谚语这一特殊语言文化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民族在其社会、文化、心理及哲学思辨等方面所独具的风采与魅力,堪称一部高度浓缩的百科全书。学习英语谚语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常识及西方国家民族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因此,英语谚语的学习探究不容忽视。谚语的类别众多,有与“行动”有关的谚语:“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与“美丽”有关的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han beauty.”(美德远远胜过美貌),“Beauty lies in the love’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与“朋友”有关的谚语:“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君子之交淡于水);与“阅读”有关的谚语:“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读书使人充实,交谈使人精明);与“理想”有关的谚语:“Great hope make great man.”(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物);与“逆境”有关的谚语:“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穷则思变);与“恒心”有关的谚语:“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与“学习”有关的谚语:“A man becomes learned by asking questions.”(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与“勤奋”有关谚语:“Nothing seek,nothing find.”(没有追求就没有收获);与“自信”有关的谚语:“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与“团队”有关的谚语:“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众人拾柴火焰高);与“诚实”有关的谚语:“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做人诚信为本),等等。
以上习语是在作文中引用比较频繁的一部分。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类型的谚语,就不一一呈现。谚语的形式言简意赅,内容博大精深,在写作中适当引用能够为文章增添色彩。在使用这些谚语的同时,需要注意并不是谚语堆砌越多越地道,而是需要精心挑选,并放置于合适的情境下才能产生较好的共鸣与效果,从而加深文章的渗透力与说服力,提升文章的语言水平和层次,达到提高自我写作的目标。
四、文化负载词的认知与使用
Leech(1983:23)将词义分为了概念、意义、风格、情感、折射、搭配和主位意义。这七个意义层次中,词典中提供的多为概念意义,其他六项都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情感及语言集团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体现为词语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文化负载词是指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包惠南,2004:10)。正如拉铎所说:“我们把生活经验变成语言,并给语言加上意思,是受了文化的约束和影响,而各种语言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互为区别。有的语义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不存在。”(Lado,1957:71)
根据奈达(张培基,1980)的分类,文化负载词可分成五类:l)生态文化;2)语言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文化负载词在各类型中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与个性。如:1)与“生态文化”等的文化负载词:west wind(等同于汉语的“春风”和“东风”)等。2)语言文化负载词。如:英语中则用chicken- hearted,pigeon-hearted来与“胆小”,而汉语用“胆小如鼠”来形容。英语文化中婚礼的颜色是“白(white)”,丧礼的颜色是“黑(black)”汉语却用“红白喜事”表达,“红”指婚礼,“白”指丧礼。3)宗教文化负载词。英语文化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很多与此相关的文化词汇:如:Achilles’heel(致命弱点),Pandora’s box(无尽的灾难)等。4)与物质文化的负载词,如:sandwich,the Great Wall,china(瓷器)等。5)社会文化的负载词:blue- collar(蓝领),另外,“dragon”在英语中的含义等同于“魔兽,妖兽”,而其在中国被称之为“龙”,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龙”在汉语中地位非同一般。
在写作中,文化负载词的学习和使用要注意避免过于片面地理解和无条件地接受英语国家对某些文化负载词的诠释。如:“dog”在英文中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那不意味着“狗”在汉语里它就没有地位或者是贬义,那得视情况而定。而且文化负载词的内涵也可能因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因为没有任何词汇的含义会一成不变。
五、惯用法的认知与使用
每一种民族语言都包含着该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民情特色。因此,一种灿烂的民族文化必然有丰富多彩的习惯用法。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惯用法与表达丰富多彩。如:take the chair(当***),in the trade(内行,行家),take air(传播,泄露),out of question(没问题),out of the question(完全不可能)等。英语在发展变化过程中还吸收了众多的外来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内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所涉及的习惯用法,其范围可以说是比较广泛的。有时候客观上的同一种事物或现象不一定会导致主观上的认同。中国的“紫竹”,英国人要说“bleak bamboo”,中国人称“红眼”,英、美人说“green-eyed”;中国人称“红茶”,在英、美人嘴里却变成“black tea”,等等。在时空概念上,英、美人也有自己传统的习惯与达方式。中国人说“前后”,英语却说“backward(s) and forward(s)”。中国人邀请对方先上车、先走时,通常说“您先请”,而英、美人却习惯说“After you”。以下惯用句子的表达颇有趣味,如:I am dying to see you.(我非常想见到你。);You are always trying to get my coat.(你是想惹我发火。);I can’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forever.(我不能永远这样过分地消耗精力。);She turned the table.(她反败为胜);He is wearing two hats.(他身兼两职)等。
惯用与达法能够让文章看起来非常地道。惯用法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本族语人们特有的习惯,而且很容易通过惯用表达法看到一个民族的民情风俗,而这正是学生们所应该多体会和学习的文化内容。惯用法的表达可以通过专门的惯用法词典或者经典小说、散文中去寻找和学习。惯用法的灵活使用与学生个人的阅读量成正比,也就是说,学生阅读的英文材料越多,惯用法的表达就掌握得越多、越熟练。但是惯用法只能够在对语言极其熟练的基础上才能够灵活运用,切忌错用、滥用,以免授人以柄。
六、新词汇的认知与使用
语言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特别是近两个世纪,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与扩充最为明显,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高端技术的进步,使得新词汇的产生于使用日新月异。新词汇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1)科技新词:space shuttle(运载火箭),Divine Vessel V(神舟五号),black hole(太空黑洞),soft landing(软着陆),divert(呼叫转移),auto answer(自动应答),GPS(全球定位系统),cyber chat(网络聊天),net shopping(网上购物),hacker(电脑黑客),flesh search(人肉搜索),clone(克隆 ),test-tube baby(试管婴儿),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Ecommerce(电子商务),等等。2)***治、经济新词:Watergate(水门事件),mortgage slave(房奴),anti-dumping(反倾销)等。3)社会生活新词:naked wedding(裸婚),sub-health(亚健康),Microblog/tweets(微博),diamond bachelor(钻石王老五),new-new generation(新新人类),see-through dress(透视装),等等。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每天可以毫不费劲地获得全球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大部分都是伴随着一些新词汇的出现而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新词已经深入到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有些时尚词汇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有节奏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在新世纪发展变化的印迹。掌握新词汇,就等于把握住了世界变化的脉搏。适当地多使用一些新词汇,将会使自己的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
七、结语
萨丕尔的语言决定论昭示了语言本身的魅力与影响。这种影响对于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写作中除了一些基本技巧外,最主要的是对语言本身的了解、掌握与使用。大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通过自主学习以提高自我写作能力,也就是需要加强对语言的跨文化认知,结合谚语、文化负载词、惯用法、新词汇的学习与掌握,再辅以自我激励与鞭策,就能将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步步提高。
参考文献:
[1]Edward Sapir.Selected writings of Edward Sapir: In Language,Culture and Personality[M].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9:162.
[2]Gumperz,J.J.and Levinson.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 Leech,Geoffrey N.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 (2nd edition)[M].Penguin Books,1983:23.
[4]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71.
[5]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0.
[6]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08.
团结合作的谚语篇10
关键词:语言;谚语;文化;差异
一、前言
胡文仲教授在《语言和文化》一书中说:深层的文化包括:观念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模式,美学观念,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哲学。毫无疑问,中西方语言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及特点。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修订版)中是这样定义谚语的:用简单固定的话语去表现深刻的道理。同中文一样,英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英语谚语也从不同的语言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英国作家培根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从谚语中得知一二。”(一个民族特有的天赋和智慧出自谚语)。人们经常使用的谚语的形式有:地方谚语,习语,典故。经常被引用的经过提炼的表述通常是人类文化遗产精华还有人类自身经验的总结。
这篇论文打算从宗教思想、文化观念以及道德观念这三个方面来探寻中英谚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二、宗教思想的不同
宗教信仰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有着确定影响的精神活动。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宗教信仰,无论是中国还西方宗教对文化都有着确定无疑的影响。中国人信奉儒、释、道,英语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教。汉语谚语经常与佛道有关,例如,“无事不登三宝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谚语反映的是儒家封建等级思想,例如,“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拧不过大腿。”同样还有反映入世观念的谚语:“平安是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反映了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基督教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也可以从英语谚语中看出,许多西方国家拥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例如一些谚语:自助者天助。同样也有一些谚语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观念以及其行为准则,例如,人类是渺小的;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基督教信徒把上帝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神,但是在人类的问题上认为人人平等。《罗马·新约》中说:“上帝创造人类是基于基督教义的”。所有基督教信徒都确信真主的存在,这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同样许多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徒弟和师傅一样好;鲜血是最美的色彩。中英谚语总是反映一定的宗教思想和观念,对中英谚语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民族语言文化有一个更深的理解。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人们对待上帝的不同态度着手进行分析。
1.西方“人神相分”
耶稣的死以及基督教的诞生是和对上帝的拥护分不开的。上帝对人类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并且是全人类的拯救者。西方国家通过对上帝的产生、基督教义、身体和灵魂、生前与身后进行分离对比分析发现一个强大宗教信仰的形成是和人们对上帝的观念分不开的。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类和世界,而且掌控着世界以及人类的命运,上帝的权威和荣耀经常在谚语中得到反映,例如:
天堂高于一切
上帝种的树,风吹不倒。
在宇宙中人类处于绝对的地位但又相对的渺小,他们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并且只能依赖上帝的救赎。只要一个人进行赎罪的苦行,他就可以得到上帝的宽容和恩泽。例如谚语:
要不是看在上帝的面上,我早就走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不是上帝,我会有一些不纯洁的思想和一些坏运气,正是有了上帝,这一切才可以避免。
2.中国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文明是氏族宗亲式的文明,并且它和早期的农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年复一年的在空旷无聊的原野上劳作培育了天人合一(天、地、人)的思想。人们对世事变迁和生命的起起伏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早期的农业文明以及宗亲基础也使人们更倾向于总结经验以发现真理。它们可以是关于世界的、家庭的以及社会伦理的等。佛家相信佛的存在,并且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佛的本性,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佛。道家的神也是被中国人所接受的,他们认为,只要一个人苦心修行,最终也可以成仙的。
因此,中国的很多谚语都是关于人们深奥抽象的命运的,例如: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人们处在真神的控制之下,没有挑战真神或是自身命运的能力。
关于人和神关系的谚语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儒家認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们之所以会犯罪是由于后天的影响和压力所至。只要人们能自我修养并且摒弃心中杂念,是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的。所以,有一些谚语:
三、文化观念的不同
1.谚语的起源
谚语主要来自民间,它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和工作规律的。它是生活的艺术化。有很多中国谚语就来源于历史典籍,例如,诗歌,传说还有一些历史作品。《论语》一书中有一句著名的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另外,汉语谚语有一部分也来自社会和实践,例如:远亲不如近邻。当然还有一些农谚,例如:只挣时前,不落时后。英语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圣经》。例如,我们都是亚当的孩子;另外一个主要来源是罗马神话。例如,潘多拉魔盒;爱是盲目的。三是《伊索寓言》。例如,狗仗人势。西方关于人类自身的观点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是和中国不相同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谚语中看出。古希腊和罗马的天神都是非常实用友好的,这一文化特色在谚语中体现的十分明显。例如:
没有酒神和谷神,维纳斯瑟瑟发抖。
维纳斯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她梦想与谷神和酒神相伴。也就是说,她既想要爱情和浪漫也要富足的物资。在中世纪,神学在西方占据着统治地位。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人类,人类为上帝服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复兴,西方的很多谚语也多了些注重人类价值的意味。
2.例子分析
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
人类是宇宙的灵魂。
上面提到的两个谚语肯定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统治地位,人类是这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物种。
人文主义者尊重人类,反对禁欲主义,并且认为享乐无罪。所以,有很多谚语劝导人们及时享受生命的乐趣。
吃喝享乐死亡。
从这两个谚语可以看出,在西方享受生活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四、不同的道德观念
1.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伦理道德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看两个方面:①孝道观念,在中国,百善孝为先。孝的概念就是做一切对父母有益的事情。西方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孩子不需要事事顺从父母。一些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孩子小时候母亲费心,孩子长大后父亲费心;②妇女问题:在对待妇女这个问题上中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谚语中就可以看出来。对妇女的歧视在很多谚语得到反映,例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头发长,见识短。西方妇女的地位不像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那么低,在西方礼仪中,女士优先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常问媳妇,富贵到手;不尊重妻子的人也不尊重自己。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对待“面子”以及“人言”的不同。
2.例子分析
有很多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
人要脸树要皮,没脸没皮没出息。
上面的谚语表明在中国人们非常关心体面的行为以及礼貌的话语。
但是,西方伦理观念认為,只要不危及社会和其他人也不违反法律,他们是不关心别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试比较:
棍棒可以击打石头,但却不能伤害我。
五、总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团结合作的谚语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