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模式例1
在湘雅医院院长孙虹和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执行院长周江林看来,“湘雅模式”的意义在于其为康复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府“少投入、高回报”的多方共赢范本,可复制性很强。对于蓄势涌入康复医疗的社会资本而言,“湘雅模式”无疑是重要参考。
一拍即合
对目前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来说,支付***策是拦路虎,人才问题是发展瓶颈。而孙虹和周江林认为,康复意识问题是较之于前两者更为可怕的问题。除百姓和临床医生重***轻康复外,医院管理者往往也缺乏康复医疗思维。
成立于2003年的博爱康复医院,在三方合作前,主要提供工伤康复服务。为丰富康复医疗的内涵,医院于2011年提出与湘雅医院合作的想法。出乎周江林的意料,孙虹对处于综合医院边缘学科的康复科颇为重视,双方签订了20年合作协议。
孙虹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介绍,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国家重点专科的患者压床极为严重。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的患者,在脱离危险期进入稳定期后,可以与康复专科医院合作,打通下转通道,有利于提高湘雅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孙虹坦言,大型公立医院并不能从此合作中获得大利,但从宏观卫生经济来看,大力支持康复医疗网络建设,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也体现了公立医院公益性所在。
两者的合作目的有三:一是探索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对接;二是探索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对接;三是探索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对接。
而这一合作项目与天士力集团的健康产业规划不谋而合。天士力在前两者建设合作关系不久后介入,作为出资方,投资2.2亿元用于医院建设,医院地址得以从长沙以东70公里的浏阳市迁至市区。天士力作为投资商,占股51%;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作为医院的主体运营方,占股49%;湘雅医院提供品牌支撑、技术和管理指导,不占股,在盈亏尚未平衡之前,每年收取品牌使用费和管理费各300万元,盈亏平衡后,按一定比例提成。医院实行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务会负责制,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担任董事会副董事。
孙虹介绍,湘雅医院作为托管方,派出管理团队和相关专业人员,各有关专科形成科室对接,紧密结合。湘雅医院派出五六名全职人员,其中康复科主任、门诊办主任医师出任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副院长,编制隶属于湘雅医院,工资由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发放。另有10余名兼职人员,如神经外科、骨科等科室的主任,兼任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科室主任,并由其支付奖金。
医生定期到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查房和手术。“大型公立医院开设过多康复病区,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在这一模式中,从学科上来讲,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就是我们的康复病房。”孙虹并不主张在大型公立医院单独设立康复病区,认为保留一定数量的应急和研究康复病床即可。
湘雅医院事业发展部与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对接,病友服务中心负责康复患者的上转和下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湘雅医院累计下转患者500余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平均住院日已呈下降趋势,至2014年底,床位使用率有望提高5%以上。
社会资本具有趋利性,而公立医院托管民营医院的一条重要职责便是监管与指导。“社会资本不能只做赚钱的项目。我们给康复医院的定位是大康复、小综合、高水平、有特色。若偏离该定位,我们便会向投资方提出警示,直接撤出。湘雅医院以这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康复医疗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成长。”孙虹如是说。
胜在可复制
合作以来,三方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机制探索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到目前为止,已收到良好效果。
合作成效体现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快速发展。周江林向记者具体阐述,医院420张康复床位的使用率接近90%。从财务的角度,医院基本实现不负债经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医院的亚专科方向为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儿童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烧伤康复五大方向,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民营康复医院。临床上,医院采用双轨制,整合临床和康复资源,质量和安全齐头并进。2013年,医院植物状态患者苏醒30人,92%的神经康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教学方面,医院是6所重点本科和高职院校的教学医院,2014年教学任务将达到200人。科研上,医院正积极与德国开展国际课题合作。
“湘雅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其示范效应,孙虹和周江林均认为该模式的可复制性很强,但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点。
从可行性来讲,国家***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社会资本也看好康复医疗的发展前景。
就可复制性而言,标准化的东西才能进行复制,因此要首先树立一个标准。周江林表示,医院今年将启动国际最高标准的康复医疗机构认证体系CARF(康复医疗机构质量认证委员会)认证。
“湘雅模式”中,关键一点是龙头综合医院的支撑。没有有力的支撑,康复医院难以***发展。当前优质医疗资源高度垄断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发展遇到的共性问题是人才匮乏、公信力不足、学科核心竞争力欠缺。而与湘雅医院合作,提供了跨过这三道坎的可能性。
“从模式上来说,湘雅模式非常便于复制。全国有800余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湘雅医院面临的平均住院日问题,这些医院同样也需要应对。”大型三甲医院的扩张期已经终结,周江林认为,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合作,关键在于理念上的高度融合,即对康复的认同需高度一致。
“公立医院托管模式符合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避免了股份制带来的资产扯皮等诸多问题,便于快速高效决策。”孙虹说。
三方合作必要使三方获益,若其中一方的利益打折,便会影响合作的可持续性。
在孙虹看来,大型公立医院在其中相较获益最小,但其作为公立医院,为***府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引入股份制,对公立医院的盈利能力将更有好处,但也更具风险。“***府不需要巨额投入,便可以建设完善高效的三级康复医疗网络。”孙虹进一步表示,“在经济状况良好的地区,一家高水平的综合医院、一家正规的康复医院,再加上一个有经济实力的出资方,便可以支撑起一个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府只需要把钱投向社会资本不感兴趣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即可。”
合作模式例2
在国内,固网运营商也将IPTV作为了一种重要的转型业务,并从2005年开始在上海、杭州、哈尔滨和广东等地开始进行IPTV的试验和商业试用。与此同时,广电部门也调整了电视的发展思路,电视的发展正从传统的电视向多媒体电视方向发展。
合作是根基
目前我国IPTV产业链各环节基本齐全,相关企业纷纷产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而探索不同企业的合作模式,创新有市场前景的新业务模式已成为发展IPTV产业的根本问题。
IPTV是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的产物,需要企业间的合作。IPTV产业链是一条固网与广电交叉在一起的产业链。涉及的角色主体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终端商和最终用户。固网广电原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在新产业链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固网与广电共同占据主导地位,形成IPTV产业链的双核心模式。IPTV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仅依靠固网业或广电业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顺利达到目标,合作是IPTV价值链的根本。
合作各方需明确定位与目标
实际上,当前固网运营商最缺乏的资源是内容,所以其需要与***府、内容提供商(广电)、内容运营商(SP/CP)加强合作。但由于三类合作伙伴实体在IPTV业务合作中所投入的资源和关注的要素不同,导致他们在IPTV业务合作中的定位与目标也具有差异性。
地方广电系统是IPTV业务运营中影视内容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和整合者,也是IPTV与数字电视协调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地方***府部门对IPTV有期待,希望以IPTV业务平台和基础网络资源为依托,推广行业或者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提升部门工作***绩。
SP/CP是IPTV业务运营中内容资源的提供者,相关固网增值服务的开发者和运营者。他们专注于某几项业务领域的内容集成、产品开发和业务运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盈利为根本,不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IPTV业务合作方能够投入的资源
在IPTV业务合作中,涉及的主要资源投入包括内容、牌照、品牌、业务平台、营销渠道、客户资源、基础网络、人员、***策及资金等共十项。在三类合作伙伴中地方广电系统能够投入上述列举的全部资源;地方***府部门则以内容、客户资源、人员、***策和资金作为主要的投入资源;SP/CP则能够投入除了牌照、基础网络、***策之外的其他七项资源。
在IPTV业务合作中关注的关键要素
在IPTV业务合作中,合作伙伴通常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包括内容提供、内容管理、品牌建设、业务平台、定价模式、计费模式、营销方式、客户管理、分成比例及客户服务等共十项。其中,内容提供、定价模式是三类合作伙伴都共同关注的要素;内容管理则主要是地方广电系统、地方***府部门所关注的要素;品牌建设和分成比例则是地方广电系统和SP/CP所共同关注的要素。除去上述比较共性的关注要素外,SP/CP经过多年在互联网经济的洗礼与锤炼,他们对业务平台、计费模式、客户管理也都格外关注。
探索IPTV商业模式
合作模式例3
摘 要:通过借鉴区域旅游合作基本发展模式,分析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确定了中哈文化旅游合作的基本战略,并努力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模式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哈;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中***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5702
1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的根本目标与根本动力在于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与推进从而实现各项资源的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促成双方的共赢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而旅游资源依托于其地处的自然、人文环境,一旦脱离其原生环境,其吸引力将大打折扣,具有不可移动性;但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往往受到在时间、信息来源等条件的限制,做出决策A即意味着旅游者放弃了决策B及其他决策;两者形成了一对矛盾,而在现实条件下,则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的对抗局面。而实现区域旅游合作,优化资源格局,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矛盾,更为旅游者决策提供了新选择,也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构筑了新战略格局。
2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
点――轴发展模式:本模式选择主要适用于廊道型旅游资源分布,即依托交通主干道或呈线性空间分布的旅游资源的区域合作。以旅游资源的具体分布为点,依托发展轴贯穿其中,辐射两翼。因而其合作的产品开发模式多为中长线旅游,合作层次一般较浅层,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客源(输入型客流)。
单核辐射模式:单核主要指某一区域内具有某一特殊优势的发展极,或者是能够容纳大量游客吞吐的旅游集散地,或者是具有较高声誉与较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身为发展极其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客流输入或者经济往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本模式主要适用于旅游区域合作的初期,且辐射范围有限,与单核必然有一定地理空间、经济关系联系。
双核联动模式:双核与单核的概念基本一致,都是具有某项突出优势的发展极,两者实力相当,地位相近,合作的动力则在于两者是否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或者实现客源市场的拓展。但由于两者实力相近,在合作过程中还有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
核心边缘模式:本模式属于进阶模式,无论是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还是外部带动作用都优于前者。核心位置具有最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最强辐射作用,副区域次之,随着范围的扩散,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逐渐下降。本模式从宏观层面看区域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网络型模式:区域旅游合作最终希望实现的是整个区域内经济体发达、无障碍壁垒,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非常完善,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高度发达,区域互为客源市场,成为利益共同体。
3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模式探讨
3.1 中哈旅游合作现状分析
中哈两国有着传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并且一直是沟通东亚与中亚地区乃至与欧洲和阿拉伯地区的关键节点。欧亚地缘***治格局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发生突变,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成为拥有完整的民族国家。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国家的地位予以外交肯定,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揭开双方友谊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长达1533公里的共同边界,1994年中哈两国共同签署《中哈国界协定》,1997年又签订《中哈国界补充协定》,自此双方基本明确了边界走向,共同认可了相关法律依据。自此,1500多公里的“中哈两国边界永远成为一条和平、安宁、友好合作的纽带”,而且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有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成功申报,为双方未来的旅游合作开启了新方向。中哈两国共有五大口岸连接,在双方监管下进行人员、交通工具、货物、物品和动植物等的区域交流,同时也为双方的旅游合作交流提供了设施保障。
虽然有良好的睦邻关系,有系列***策保障与硬件设施条件,但从当前双方的旅游合作来看,还停留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初期阶段。直接体现在双方人员交流以技术人员与商贸人员为主,边境旅游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客源,旅游合作尚处在概念交流或框架协议缔结,还未深入到具体的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综合看来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可观的旅游合作前景,目前双方亟待进行的是做好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统筹规划,并在未来逐步实施,促成双方旅游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
3.2 中哈旅游合作模式
3.2.1 初期战略
在旅游合作发展的初期阶段,更适宜于作出点――轴发展模式的决策,即中哈两国应当把握“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成功申报的契机,依托廊道世界遗产,开展区域旅游合作,这里的轴即中哈两国地理范围内的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点则指两国区域内的丝绸之路申遗点,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还可能是两国延丝绸之路两翼的重要城市或品质较高的国际旅游资源。
初期合作的战略规划有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整合区域旅游合作资源,开发“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的潜在价值,利用其世界知名度,规划精品线路,精心打造品牌产品;二是要依托其长跨度的空间布局,进行输入型客流的开发。在合作的初期阶段,由于文化传统、***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环境等存在巨大差异,***府主导、企业参与模式将成为本阶段中哈区域旅游合作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初期战略点――轴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重点在于资源整合、品牌打造与客源市场的开发与培育,主要依靠***府主导、企业参与。
3.2.2 中期战略
(1)双核联动模式。
经过初期的旅游合作,中哈两国的旅游合作应当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整合,拥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线路,有了规模不大,但是较稳定的客源市场,并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是初期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可能随着时间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单一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或者双方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已经度过了初期的亲密期而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利益问题等等,这意味着双方的区域旅游合作水平亟待提升新层次,也意味着中哈旅游合作将面临新的战略选择。
中期战略的最佳选择应当是双核联动模式。从国际地缘***治来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地域宽广,都是资源大国也都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双方实力相当,既有市场共享,又有资源互补,是地缘***治上的双核格局。双方有必要进行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形成以主要资源或主要的旅游城市为增长极的联动模式,使中哈的旅游业能够从各据一方到联线成片,在整体上促进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2)***府与企业互助模式。
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的细化与深入,***府一手推进的模式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不利于市场经济力量的发挥,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旅游企业的作用将极大的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效率与水平。而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旅游企业将在市场规律的指导下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
中哈两国文化差异较大,旅游合作基础薄弱,两国都还在进行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不断摸索之中,市场相对不健全。在旅游合作发展中要稳步推进而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因当由初期阶段的***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合作模式逐步向***府与企业互助的模式过渡。即本阶段***府可能仍将发挥重要的推动力量,但将更加偏向于服务企业,而旅游企业将在本阶段有更大的发挥力量的空间。
***府应当更加偏重于旅游资源的整合、跨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提升市场开放水平与拓宽融资渠道,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与提供***策支持与保障。而旅游企业将在***策红利的支持下,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区域旅游合作当中。
3.3 中长期发展方向:区域无障碍旅游模式
区域无障碍旅游模式是中哈旅游合作要实现的最高目标。在本阶段,中哈旅游合作将深入推进并将提升新高度,主要体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企业将真正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力量,市场经济的力量也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要促成这一局面,就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降低门槛,减少影响企业自主经营的各种限制,拓宽资金渠道,提供金融支持,鼓励自由竞争,保障旅游企业在区域内的无障碍经营。
二是,服务型***府的全面转化,***府将在战略统筹规划、法律保障与***策支持、区域协调与统一营销发面发挥积极作用。要促成这一局面,就必须积极转变***府职能,做好中哈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统筹规划,友好沟通、全力推进、逐步实施并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适时调整;成立相关的协调监管机构,做好***策研究、区域协调,并对区域旅游产品进行整体形象的构建与推广、进行统一的的宣传与促销。
三是区域合作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包括区域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与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要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做好区域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深入挖掘比较优势与组合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营造独特旅游体验;再者要积极吸引旅游发展人才,为产品提档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四是实现旅游者在区域内的无障碍畅游,提升旅游体验。要实现这一不妙,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畅通客源流动通道,保障旅游者区域范围内的无障碍旅游。
4 结论
本文通过借鉴区域旅游合作基本发展模式,分析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确定了中哈文化旅游合作的基本战略,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分三步走,初期战略应当初期战略点――轴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重点在于资源整合、品牌打造与客源市场的开发与培育。中期战略的最佳选择应当是双核联动模式,形成以主要资源或主要的旅游城市为增长极的联动模式,使中哈的旅游业能够从各据一方到联线成片,在整体上促进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而从中长期来看,中哈旅游合作将努力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模式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9(21):9598.
合作模式例4
其一,订单模式。该模式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学校根据企业各项项目工作所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进行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合作教育模式。订单模式当中,又有“长期订单”子模式、“中短期订单”子模式和“近期订单”子模式。其二,定向培养模式。该模式是长期订单模式的一种,该模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由企业出资资助某固定学生完成学业,该学生毕业后到资助单位进行定向就业。该模式有“定向招生”子模式和“定向分配”子模式。其三,“实训基地培训”模式。该模式是指大专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建设学校的实训基地,在实训过程中感受真实的企业生产与工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技能和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大专院校的实训工作实力,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意识及职业素养意识,为学生的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四,“校企互助培训”模式。该模式是指根据相关企业的用工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出教学、培训方面的要求,并且共同编制与企业工作实际相关的授课培训教材,为企业现有员工开展各种相关技能等级提升的培训工作。培训时由相关企业提供教学以及实训的地点和设备,由大专院校派出专业教师及企业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该项培训教学工作。
二、区域经济环境下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
其一,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务技术资格证书的考核工作,考取各类专业职务资格证书;
(2)选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参加校企合作单位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种培训交流与学术交流工作,使大专院校的教师能够了解掌握最新的行业企业发展趋势;
(3)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本专业的进修,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
(4)组织本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技能教学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相关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使大专院校教师从单纯地传播知识,转变为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人才开发、职业训练。
其二,抽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挂职锻炼。
大专院校要坚持每年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一线顶岗工作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此外,安排其他教师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挂职,参与企业的各项实践项目工作,并且鼓励教师将企业的实际生产、工作课题带回到教学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
其三,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工作室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鼓励大专院校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设立专门的企业项目工作室。在该工作室中,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与企业相关专家可以合作申请各类科研课题,合作进行项目的前期调研、研究开发工作,共同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此外,还应当鼓励大专院校教师参与到学院投资的各种实验实训设施的建设当中来。其中,负责各类实验实训室项目建设的专业教师,必须与合作企业共同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并论证;共同起草实验实训室的招投标文件,共同签订合同;校企双方共同主持项目的建设、设备的安装调试与验收工作。其四,促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参与各类教学质量工程。为尽快培养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使新进校的青年教师适应各类岗位工作,迅速成长为专业教学骨干,学院应当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各专业的教学工作质量。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同行与专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评价;老教师研究制定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悉心指导;学院教学督导组跟踪听课;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优秀的青年教师开展示范公开课;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到企业进行挂职实习,等等。
三、区域经济环境下校企合作中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办学的机制分析
其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建立校企互惠双赢、深度合作的动力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向导、树立起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意识,提高技术攻关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做到能够为员工进行培训、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能够为企业量身打造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各种资讯信息与技术服务,合作进行企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设备与技术的改造工作。此外,高职院校必须同步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鼓励教师以各种项目形式来开展校企合作。
2.建立和完善校企长期合作、良性互动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有利于企业与学院之间就合作的各个项目来订立章程、明确相互间的职责以及相互协商和监督;二是制定校企合作项目制度,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对项目立项的扶持、安排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推进、项目结束进行绩效评估、并奖励项目成果等;三是制定并严格实施“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同时要求学院教师要严格遵循校企合作挂职锻炼各项管理规定、校企合作开发各类实验实训教材管理规定。
其二,校企合作共同拓展办学之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校企合作共同拟定双方的发展规划。需要成立由校企双方负责人、主要技术骨干组成的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共同研究校企合作相关专业在课程、师资、教材方面的建设、所涉及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双方共赢发展等重大问题。
合作模式例5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企业不断调整销售***策,甚至调换经销商,但努力过后,仍然是深陷其中,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仅仅通过管理,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和经销商这两个不同利益体的合作矛盾的,要优化厂商关系就必须优化厂商合作模式,思考着如何通过合作机制及模式的改变提高经销商配合度。这亦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优化厂商合作模式的三个方向
如下***所示,笔者认为优化厂商合作模式有三个大的方向:
一、价值链模式。该模式重在改变渠道价值链的分配机制,将经销商的利益更多的与经销商所承担及执行的事项挂起钩来。这往往会牵涉到减少、增加、调整厂商之间的职能分工,提高或降低厂商间的结算价格与利益分配。
二、修补模式。该模式不会对厂商之间的旧有合作模式伤筋动骨,但厂家往往需要调整自己对经销商的帮扶控模式。比如,之前厂家重在向经销商压指标、要销量、催回款,现在转变思想,更多的本着风险共担、共同做市场的理念,切实承担起更多指导、帮助、支持经销商做市场的事务,帮助经销商分销铺货、培养销售团队、健全销售管理等等。
三、强势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那些品牌强、产品群丰富的强势企业玩的游戏。比如经销商要继续与厂家合作,必须拿出钱来与厂家成立股份制销售公司,必须由厂家派出业务骨干出任公司总经理或营销总监,必须接受只能专营专卖厂方一家产品的要求。价值链模式:以职能价值驱动经销商配合度
在药品保健品领域,低价开票、底价大包模式盛行已久,这也为许多药品保健品企业造成了骑虎难下的困局。
传统模式之下,厂家自身对经销商的控制力比较低,利润也比较低,想做品牌化运营增加品牌推广投入,想增加公关、促销,加大对整体市场运作的支持,都可能苦于“钱都让渠道商赚了”,拿不出多少预算做投入,只能空想。面对这种困局,厂家往往需要在两者之间做艰难决策,其一以提高零售价抬高供货价,但如果是做处方药的,有招标等限制,如果是做零售终端市场的,又面临价格难免顶到天花板,价格竞争力进一步丧失的局面;其二提高供货价,可是经销商的接受度又成了难题,即便经销商接受了,由于终端供货价也会牵涉到提高的问题,而在终端市场又可能陷入终端不配合甚至被终端“雪藏”与对手乘机挤占市场的风险。
事实上,不只是药品保健品行业才面临这样的问题,快消品等其他行业的许多企业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怎么办呢?梳理厂商之间的职责分工,依据厂商间在渠道营销链上所做的事调整价值分配是必然出路。
如下表所示,将营销链条中的主要成本环节和价值贡献环节进行明晰罗列,将厂商之间的职责分工更加具体化,在清楚了厂家要做到多少,经销商要做到多少,厂商之间又需要协同做到多少之后,结合每一个环节的重要度与成本支出设置扣点、返利等佣金体系,如果经销商在其中做得多、做到位的多,得到的就多,对那些做得少、做到位的不多的经销商而言则刚好相反。
显然,以价值链模式优化厂商合作,有利于引导经销商回归销售过程与那些影响销售的关键绩效环节,刺激它们积极配合厂家的计划执行以实现销售目标。但这对厂家兑现职责的能力和市场投入的决心也提出了要求。比如,如果我们承担促销执行,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组织一支强大的市场推广队伍与促销员队伍,以应对市场的促销需求。
修补模式:以强化帮扶控提升经销商执行力
要提高经销商的配合度与执行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自己对经销商销售团队、分销及终端网点等人、才、物诸多资源的掌控与调度能力,弥补现行厂商合作模式的不足。比如,如果我们能很好的渗透、控制经销商的业务员,那么即使经销商老板们有所懈怠,他们的销售队伍也能在网点拓展、生动化陈列、终端客情建设及维护等方面,做好执行。
那么如何才能强化我们对经销商资源的掌控与调度能力呢?联纵智达营销执行力研究中心的经验是单纯的强调管理是个误区,结合强化帮扶等服务反过来达成对经销商的管控才是正途。下面重点介绍几种方式。
一、经销商内化
把经销商内部的人、财、物资源转化成可更大程度为我所用的资源,是开展经销商内化的要义。其中的重点在如何内化经销商的业务员队伍上。这里面可从四个方面下手。
其一,给甜头:为终端进行注册认证,凡新增品规进入,给一定奖励;为经销商负责自己产品的员工给予特别提点返利作为奖金,或者是为其提供购买保险等福利。
其二,给想头:在经销商系统的业务员队伍、促销员队伍中开展优秀团队及个人销售竞赛评选活动,提供财、物、培训、旅游以及荣誉等奖励。
其三,给奔头:为经销商业务员及促销员提供营销及营销管理技能培训,提供向自己跳槽的通道,甚至是提供自己创业当经销商乃至开店的创业支持,比如在信用额度及账期上给予一定的放宽。
其四,给念头:与经销售业务员协同拜访客户开发终端,建立起“一起扛过***”的认同感与感情;在聚会及相关活动上给予经销商业务员及促销员队伍,和自己的销售团队一样的机会与待遇。
二、嵌入式帮扶控
派遣区域经理、城市经理等中基层管理人员,到经销商处出任主管营销的副总、营销总监、销售经理等职务,主持业务,负责起相应的销售及其管理工作,其中在工资、奖金、五险一金等方面予以相应的担当,不仅是对经销商的支持,同时也是以零距离的监控、管理,在提高经销商的配合度。
三、经销商顾问团
在建材企业与药品保健品企业当中,都已经有一定的企业在通过会议联席、定期走访、固定联络咨询等方式采取经销商顾问团模式。它们通过在优秀经销商中选拔一定的经销商老板,与自己的总经理、营销总监及优秀大区经理一起组成某某企业经销商顾问团,让经销商能更多参与到自身产品研发、产品定价、包装设计、宣促活动及竞争策略建议体系当中来,让厂家的新品推广、宣促活动能够融进更多经销商的思想,提高得到执行的可能性,同时该组织还承担起为市场上的更多经销商提供经营、管理指导,市场顾问等帮扶服务。可见,这种模式的利好作用是双向的,对促进厂商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统一厂商思想及认识,提高配合度有较大的作用。
强势模式:以厂商关系一体化建设促进厂商行为趋同化
对拥有比较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的企业而言,它们有条件、有能力采取更为强势的模式,来推进以厂家为主导的厂商关系一体化建设。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这么几种模式。
一、细化招商与市场切分模式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具化以及提高门槛
细化招商,找到理念高度趋同、资源高度匹配的经销商,而对原有的经销商则是不断的以区域切分、渠道切分、产品切分等方式,缩小其势力范围让其回到它能高度胜任的角色。
比如作为中国医药工业二十强之一的山东某制药企业,它都是按医院按品规招商――哪家医院需要什么品规,而自己又未进入的,就专门招募正在和这家医院打交道的医药商业公司或个人商合作,对那些原本拥有多个品规资格多个医院终端的商业公司,则采取切分的方式,让得不到足够重视、达不到一定终端渗透率的品规、医院渠道,从原商中剥离出来。
二、专营专卖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要求经销商以专门的公司专营自己的品牌及产品,或者是要求经销商***专门的组织以专门的业务员团队、促销队伍专卖自己的产品,再或者是直接以专卖门店等终端形态进行推进。在这种模式之下,经销商就相当于自己的准办事处、准分公司。除了宝洁公司是这种模式的典型运用者之外,国内一些行业的强势企业也在采取类似的模式。
比如某功能食品企业,对所有有意加盟的经销商,都将专营专卖作为自己的准入门槛,“不认同不接受就别来做我的经销商”。对那些老的经销商而言,则采取限时限速转型、切分市场、终止合作等方式,多管齐下开展专营专卖的推进。
三、捆绑管控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高额的保证金或者是共同成立股份制销售公司的资产、股金等“股本”纽带,实现自己与经销商的高度捆绑,并以高代价捆绑约束经销商提高自己的执行力,积极配合厂家。
娃哈哈和格力是其中的典型。前者要求经销商打有息保证金的“联销体”,能让娃哈哈新推出的任何一个新产品在短时间内铺满它全国市场的600万个终端,而这对众多的企业来讲,即便在一个区域市场,要把当地市场的目标网点铺货率做到百分之六、七十,可能都需要三、四个月。后者是以与经销商共同成立股份制销售公司而闻名。对格力来讲,当初采取这样的方式促进厂商关系一体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区域内多家经销商共存带来的区域市场秩序保护及价格***策方面的执行不力。显然这两者都是成功的。
四、压力升级模式
合作模式例6
既然要寻找新的模式,说明原来的模式有着定的弊病。那么,为什么供应商不愿意进家电卖场呢?主要是因为供应商在付出了巨大的人财物之后,却成了卖场的搬运工。如果要想让供应商摆脱这种身份,就要免除在原有模式中供应商最为担心的无利可***情况。
鉴于此种市场现实,厂家对于各地新开或者重装卖场的进场问题已经不再强求供应商了。例如,某线小家电品牌在南京市场已经出现了超过半年的“空窗期”,找不到可以合作,愿意与之合作的经销商。
而在毛利持续降低和行业洗牌的伴随下,家电卖场中的小家电的品牌数量已经所剩无几。几年前还品牌丛生的小家电行业,目前能够看到的也只有三四个。此种情况在烟灶、热水器等行业也逐渐显现。
在厂家和经销商日趋理智的情况下,卖场再用自己的开店计划作为与品牌谈判的筹码的,显然效果不好。当然,这并不是卖场想要的结果。一方面,城市中的家电卖场越开越大,需要更多的品牌来填满:一方面,品牌数量的减少,已经使得厂商谈判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品牌商。例如,某品牌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跟国美苏宁两家巨头签署合作的协议,而是延续多年前的合作条款。因为,在国美和苏宁的卖场中,该品牌的份额已经超过卖场该品类总额的40%甚至更高。这使得卖场开始不安,否则,自己在该品类销售的竞争力会逐渐被超市和线上销售所取代。
于是,卖场的采购人员方面开始着手引进更多的品牌:一方面就是尝试一些新的合作模式,来吸引更多的供应商,进入卖场。
例如,某品牌与卖场在广东地区开始尝试买断模式。即厂家把产品直接送到卖场的仓库中,由卖场派出导购员负责销售。销售额定比例的商业折扣作为卖场的获利。厂家承担的费用除了扣点之外,就是展台的制作费用。但此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服务。无论大家电还是小家电,都牵扯到售后维修服务的工作。而卖场买断的模式,却划定没有从事服务的责任归属。
当然,这几年,供应商对于卖场的抵触情绪越来越高。但我们不能因为卖场有问题,就看不到卖场的优势。其中,卖场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而对于那些想开发三四级市场的区域供应商,卖场还可以作为价格的标杆和形象展示厅。因此,品牌商和区域经销商要利用卖场的优势,实现品牌和区域经销商市场份额的提升。
于是,在卖场、品牌商和供应商之问,给卖场带来一定的规模,提升品牌的市场份额,让供应商赚取合理的利润,就是合作模式的基本原则。
第一步,就是品牌商与卖场签订全国协议。这个协议的条款中最重要的商业折扣的确定问题。在现有的厂商和卖场合作的焦点就是扣点外各种费用的不可控,使得区域供应商无法把控卖场费用的增长。尤其是进场费,促销费用等。而新的合作模式也是在商业折扣上作为突破点,即卖场和品牌商制定个合作的商业折扣之后,品牌商不承担任何的费用。也就是说,适当提高商业折扣的比例,同时以往卖场向厂商收取的所有费用都折合到商业折扣中。
第二步,就是由各地的经销商负责合同的执行。经销商负责产品的配送,促销的执行,导购员的培训,产品的售后服务等市场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执行。厂家给与这些工作个固定的商业扣点。例如,年销售规模的15%作为经销商配合厂商合作的毛利。如果经销商内部管理好,运营成本低,实际工作只花费了12%的费用,另外3%就是公司的利润。同时,经销商还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组织促销活动,提升销售规模,获得更多的利益。
对于垃圾店问题,在此种合作模式的框架下,合作可以选市不选店。即旦选择了进入的城市,就要进入城市中的所有门店。因此,如果品牌想和卖场采取此种合作模式的话,可以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同时,卖场和厂家都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营销工作的相应对接。
合作模式例7
2以产品协同创新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流程与机制
现从选题方式、校企双导师指导制、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方式、答辩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流程与机制进行展开论述。2.1选题方式根据***本科教学评估的要求,不允许毕业设计的题目有所重复。通过采用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来自于工程实际,并以新产品协同开发与工程应用为导向,选择正在研发的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过程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为选题范围,并侧重于“以理论分析与仿真设计为核心”、“以新产品开发为核心”、“以工艺设计为核心”、“以新技术工程应用为核心”、“以试验研究与验证为核心”等模式。这种选题内容具有实用性、广泛性、丰富性、新颖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较大选择范围,而且可结合自己工作意向进行选择,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从根本上避免选题重复、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此外,针对以前出现的企业选题范围过大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一个大题分为几个部分,由多名学生各自承担其中一部分的方式。例如,一台机床由多个部件组成,其设计过程可分为几个部分,由一名或两名学生负责总体方案设计,而其他几个学生侧重于某个部件的设计。针对企业,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其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毕业设计为桥梁实现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与合作。2.2校企双导师指导制毕业设计指导方式采用校企双导师指导制,其中企业的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的实践指导工作;学校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的理论指导部分以及监督管理工作。校企的指导老师互相协作,共同指导,而在这个协同创新式的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指导老师参与工程实践得到能力的提高,企业指导老师在理论上有所提升,有助于汇集校企智力资源,更好的开展新产品协同创新。此外,这种双导师指导制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提早接触企业的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对于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企业有较大帮助。2.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方式由于教学改革以及课时调整,目前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越来越短,而毕业设计期间也存在学生就业应聘以及实习占用部分时间的问题,因此给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校企联合方式也存在学校与企业相隔距离较远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想设计搭建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协同指导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毕业设计过程的全程管理与进度监控。通过该平台,指导老师下发设计任务以及进度控制,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根据任务安排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并按时提交完成内容;双方可以实时沟通与反馈,以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此外,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保证学生每周到企业1-2次,以通过现场实践解决毕业设计过程的问题,并有助于指导老师掌握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学生每周2-3次跟学校指导老师讨论与汇报毕业设计情况,解决设计过程中的理论问题。2.4答辩以及考核方式实施“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规范答辩流程以及考核方式。(1)针对该模式对于毕业设计的更高要求,需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考核办法,并制定严格、科学、量化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在这种模式下,毕业设计成绩由企业指导老师评定成绩(约占30%,占比最高以突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学校指导老师评定成绩(约占20%,侧重于理论部分)、专家评审成绩(约占20%)及答辩成绩(约占30%,强调答辩环节)4部分组成,即由指导教师的评分(包括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并且评分含平时成绩以及毕业设计成果评定成绩)、评阅人的评分以及答辩评审小组的评分组成。(2)组建由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组成的联合答辩评审小组。因为学生选题为企业实际工程问题且侧重于创新应用于实践应用,因此答辩评审老师应有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参与;而毕业设计也涉及到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考核,因此高校教师也应参与毕业设计的答辩评审工作。组成联合答辩评审小组,力争使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判更加客观公正。通过强化评审环节,对于本科毕业生可起到一种鞭策作用,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3)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模式对于毕业设计的考核应侧重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这种毕业设计模式以协同创新为导向并侧重于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因此学生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由于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实现实物化,并有可能形成失败的设计方案;企业强调于工程问题的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很多设计过程及成果无法量化。在这种情况下,考核过程应重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而不单单以最终的结果来评定。
合作模式例8
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实践教学,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障碍。首先校企合作协议形同虚设,大多数是靠感情和人际关系签订的;而且高校与企业合作目标不同,利益有冲突,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后呈现“研究外行,管理不行”的局面;其次合作层次较浅,尚停留在参观、熟悉业务流程等认知阶段,后期顶岗实习阶段的成效不明显;第三,合作条件有限,企业不能拿出足够的资源配合高校进行教学,创造社会效益;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教师缺乏经验,企业专家理论不扎实也没有精力来教;因此当前校企之间如何合作去保证校企合作教学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二、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分方向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及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分方向教学实施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实现学生就业方向性,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实现:
(1)开设校企合作课程
校企合作课程都是直接与专业方向技能密切相关的,由校内理论课教师与校外企业专家共同完成,因此,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地点等方面需做出合理安排,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实施步骤,充分展现该门课程与社会需求接轨的目的,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2)毕业前综合实习
顶岗实习是目前高校为学生今后择业明确方向的主要手段。大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把最后一学期甚至是一整学年空出来,主要用做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前综合实习,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分方向教学模式实施的问题
(1)校企合作课程的实施受企业专家及企业运营影响
校企合作课程往往是和就业方向有直接关联性的,可以由企业专家和校内理论教师共同完成,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受企业专家资质及企业运营影响。首先由于企业专家不具备高校教师授课资质,其次由于其企业运营不确定性较强,因此企业专家很难能完全按照课程设计安排进行,尤其对企业而言,注重经济效益,不能完全配合高校实施教学。
(2)顶岗实习受控性差
顶岗实习是学生接触工作岗位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但学生实习地点相对较分散,很多学生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员工,忽视学生这一身份,很容易淡薄组织纪律问题,脱岗离岗现象突出,即使外派一两名教师协助企业管理,但始终无法实现全程监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顶岗实习的考核办法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的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
三、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实施校企合作分方向教学模式的措施
在教学中只有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结合岗位需要进行教学来实现,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从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现状来看,无法完全根据工作岗位职能需要实现分班式的教学模式,明确三类就业方向,即运输方向、国际物流方向、仓储方向,通过设立校企合作课程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岗位经验、通过岗前培训来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度。
1.改变校企合作课程授课形式
大多数院校在开设校企合作课程时,都是通过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完成,但实际运作时受企业专家资历及企业运营影响,没有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因此这种校企合作课程的实施,要求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授课地点等进行周密安排,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既将企业的实践技能搬到课堂上,同时又为理论教师提供一个沟通平台以提高实践技能。如举办企业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动态;结合实际课程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或短期实训。
2.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对学生进行指导,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2)做好校内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适应能力。
(3)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及学生力量挖掘校企合作单位。
在实习单位选择上应充分挖掘各方力量,最大化的实现学生的实习目的及要求。受学校及学生等诸多条件限制,不可能安排所有学生到指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因此顶岗实习应采用统一安排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与企业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选择的方向来定实习岗位,提高其实习的积极性。
(4)根据实习岗位方向性,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学生的岗位意识。
3.搞好毕业实习的监管工作
(1)明确学校、企业、家庭三方责任,通过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实习管理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义务;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中去,随时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及生活帮助,同时鼓励教师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其教学与管理工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4.做好实习考评工作并及时反馈
现有的顶岗实习考评工作没有规范性,校企合作双方应共同商定学生顶岗实习双向考评方案,应紧紧围绕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情况,从实习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结果、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考评,科学划定考核评价内容,尽量量化考评结果,如实反映实习情况。
参考文献:
[1]凌成树、仇大勇.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职教论坛》.2013.11
[2]王体晓、郝俊.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效性研究与实践.《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合作模式例9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自己组合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2-6人)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每组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很难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势必造成“优生”严重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不能体现个性的“一刀切”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培养。同时,许多教师大多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学得更多更好,如何促进与之相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都各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都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接受一个共同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行动;学会与别人相处,敢于表现自我,并能虚心学习;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学会合理分工,有序行动;善于自立,有目的地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说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甚至可以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和创新是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需要。合作学习法教学正是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新世纪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共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我国第三次全教会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增强合作意识。《语文的行动纲领》也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教育应体现主动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根据教育学理论,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的小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中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合作学习法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导致小组各成员应尽力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也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其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发挥潜能;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
根据素质教育论,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对象是人,从社会学观点分析,学习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而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更顺利地实现社会化、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显然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进行交流与调节,以及进行具有社会生活特色的劳动分工。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结构
合作学习是以“问题—探索—问题—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质、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包括: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变式训练,归纳小结等环节。
1、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先要创设一种意境,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特定的意境中。可分为五步完成。
①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教师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认知、情感、技能目标,学生明确应该学什么。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③以小组为单位诵读,在读中初步理解课文的含义。
④检查验收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因提前预习过)
2、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这是“合作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
①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并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圈、划---—生疑。
② 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圈划的地方进行思考----思疑。
③ 学生提出问题----质疑。
④ 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从讨论中深化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议疑。
⑤ 以小组形式把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汇报----释疑。
3、教师点拨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处,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总是进行重点点拨、解惑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变式训练
知识迁移、强化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
5、归纳小结
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从纵的方面寻找作者的思维轨迹,进行全文总结,并通过板书体现出来,使学生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注意突出知识结构的整理,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规律。
在学科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变换或结合模式的步骤,如语文教学中可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第二步与第三步相结合,也可以把第二步、第三步、第五步相结合。
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1.合作交流性原则: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也可以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重要标志。
2.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并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的课堂设计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因此更要求教师“导”得科学,“导”得及时。
3.反馈性原则:教学是动态过程,它必须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与调节。因此教师要通过学生反馈和巡回观察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点拨:或引导小组讨论,或引导全班一起探索研究来解决问题。
4.创造性原则:课堂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设计时应尽可能多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发现情景,在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时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一些有创建的解题方法。
五、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1、应用说明:
下面以一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如学习《琥珀》这一课内容:
先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
第一层次,找出琥珀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单纯地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描写想象的部分你最欣赏哪里,为什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点拨,得出了很多解法:如综合法、分析法、结合法等方法。第三个层次,你想从什么物品来想象它的形成呢?你能说说你打算从哪几方面来进行推测、想象吗?(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四个层次,归纳小结。
整个过程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适当指导,在关键之处给予点拨。
2、适用范围:
该模式适用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讲读课文及阅读课文的教学。
3、实现条件
① 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熟练地掌握和驾驭教材,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料;
合作模式例10
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和推动着职业教育的调整、改革和发展。***《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高职院校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依托产业、行业和区域经济,走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的道路,是当前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与企业一体化办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够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需要,更加符合企业需要。
一、组建职教集团
工学结合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四方共同努力推进工学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作为源头环节的职业院校必须***思想,改革创新办学模式,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而成立职教集团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府有关单位的指导下,成立由一所特色学校牵头,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学校组成的职教集团。职业教育集团旨在于以“大职教”的理念为指导,打破区域和部门之间的界限,以重点学校为龙头,以骨干专业为纽带,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拓展招生和就业渠道,增强整体实力;通过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城乡结合、校校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高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做为“烟台市汽车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学校,在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了汽车专业的特色优势,从培养目标确立、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几方面入手,加强与半岛制造业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二、开办企业冠名班
开办企业冠名班是校企合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即职业院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且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与其合作开办“企业冠名班”。双方签订培养协议,采用“订单式”培养,由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要求,对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然后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开设的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制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手段,由校企双方进行实施。企业可派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兼课,并对全程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专业课和实践课程进行指导,每门课程结束时,由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考评,做出评价;毕业时,企业根据对学生的评价情况,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就业。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先后与浪潮lg数字移动通信(烟台)有限公司、得宝数字通信(烟台)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办了“浪潮lg班”、“得宝数字班”、“通用汽车班”。实践证明,这种校企合作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毕业生就业率100%,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采用“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就是企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订单的方式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不仅是一张企业用人的“预定单”,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学校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组织人才培养工作。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要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新整合,经过将工作任务转化为能力构成、将能力培养转化为课程设计“两次转换”,来设置开发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工作过程顺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可将课程分为公共领域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拓展领域课程三大类,按照公共学习领域课程服务于专业领域课程学习需要、专业领域课程定位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拓展领域课程服务于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原则,科学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按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对于公共领域课程,坚持“必需与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对于专业领域课程,按照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对于拓展领域课程,按照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岗位发展需要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组;增加实习、实训课程内容的比例,按照单项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两层设计”的方案,进行重新组合和重新设计;落实实习实训场地、实习实训设备、实习实训课时及考核方式和学分记绩,采用“技能、任务、项目、岗位”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编写实训教材。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实训项目及教材的改进,结合企业岗位的工作程序编写实用的实训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实训基地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校企合作,可以借鉴企业的文化理念,在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归宿感,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缩短从学校到工作的磨合期。
5、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可派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兼课,特别是对实践课程进行指导,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教师应当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扎实、表达能力强的骨干担任,从而形成实训基地中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既能体现高职教育价值观又能提高学生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活动。这种模式重视学生的情操熏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学生提前熟悉社会工作、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创造了条件,缩短了走上社会的适应时间,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价值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建设与运行方式,不仅可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训条件,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力,而且可为企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同时也可为企业进行员工职业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z],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