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翻译10篇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1

1、游褒禅山记第三自然段原文: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2、翻译: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来源:文章屋网 )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2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ì)牧以谗诛

盖音谬(miù)也

钟磬(qìng)

鹳(guàn)鹤

B.咎(jiù)其欲出者  栖鹘(xíhú)

窈(yǎo)然

噌(hóng)

C.奉之弥(mí)繁

莫(mò)夜月明

褒(bāo)禅山

无物以相(xiàng)之

D.暴(bào)霜露

梵(fān)语

铿(kēng)然

穴罅(xià)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始有远略(开始) 夫夷以近(平坦)

有大石当中流(河水的中间)

B.终继五国迁灭(迁移) 有穴窈然(深远幽暗)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敲打)

C.革灭殆尽(差不多) 卒葬之(终于)

桴止响腾(响亮)

D.率赂秦耶(全都,一概)非常之观(景象)

空中而多窍(中间空)

3.下列各句中,“以为”的含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C.秋以为期

D.自以为得其实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5.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能谤讥于市朝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生丈夫,二壶酒,一犬D.封之以膏腴之地

6.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

③既东封郑④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⑤洁其居⑥北至于御儿

⑦吾妻之美我者⑧闻寡人之耳者

⑨面刺寡人之过者⑩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①②③⑥⑨/⑦/④⑤⑧/⑩

B.①③⑥⑨/②⑦/④⑤⑧/⑩

C.①③⑥⑨/⑦/④⑤⑧⑩/②

D.①③⑥⑨/②⑦/④⑤⑧⑩

7.下列各句中,对句式特点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介宾后置,可理解为“赵尝五于秦战”)

B.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省略句,可理解为“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C.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可理解为“古之人不欺余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判断句,判断词为“是”)

8.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B.①与尔三矢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①盖其又深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②故曰弊在赂秦也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谦称的一项是()

A.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B.老臣贱息舒淇,最少

C.寡人闻古之贤君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分12国策,共33篇。

B.《左传》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各国史事。

C.《左传》《公羊传》《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被称为“春秋三传”。

D.《左传》《国语》的明显区别是:前者按年代记史,长于记事;后者分不同国家,长于记言。

二、语段阅读

(一)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责怪)

B.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丰厚)

C.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阴暗)

D.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疲惫不堪)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B.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C.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D.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下列对“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这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把韩魏两国丢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息。

B.将韩魏两国让秦国去收拾,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

C.用韩魏两国去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养生息。

D.将韩魏两国交给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息。

(二)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也;吾所未尝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选自《战国策・齐策》)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刻削子以为人(作为)

B.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 (给予)

C.挺子以为人(笔直)

D.止者千数而弗听 (到)

2.下列各句中,黑体字与“孟尝君将入秦”中“将”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苏秦欲止之

B.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

C.固且以鬼事见君耳

D.淄水至,则汝残矣

3.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者臣来,过于淄上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故尝与过宋将***

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B.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

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①与④不同,②与③相同

4.下列各句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泥土也不过恢复成西岸罢了。

B.变成土也不过回到西岸上罢了。

C.泥土也不过回到西岸上罢了。

D.变成土也不过恢复成西岸罢了。

5.下列各句对上文的寓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土偶人与桃梗都是用来言鬼事,与人事无关。

B.土偶人是苏秦自比,桃梗用来比孟尝君。

C.土偶人用来比孟尝君,桃梗是苏秦自比。

D.土偶人和桃梗在“淄水至”的情景下不同的结果,比孟尝君“留齐”与“入秦”的不同结局。

本期参考答案

《知识检测》

一、1.A2.D3.C4.D5.D6.D7.D8.B9.D10.B11.B12.B

二、(一)1.C2.C3.C

(二)1.A2.A3.C4.B5.D

名人小故事

大器晚成的苏洵

青年时代的苏洵,豪放不羁,喜好游侠。到了二十七岁那年,他已是一女两男的父亲。这时苏洵对自己的夫人说:“我衡量了自己,尽管已到了中年,如果要读书,还是可以成才的。”于是苏洵认真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时他才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想成功非下苦功不可。

一天,苏洵的书房里忽然不断地向外冒烟。家里人都很吃惊,不知出了什么事。走进去一看,只见苏洵正把一叠叠的文稿往火炉里塞。原来,他把自己过去所有不成熟的作品全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他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出众,下笔有神,顷刻间数千言。由此可见,要想成才,必须刻苦努力读书。

课文助读

王安石与褒禅山

祝俊生

褒禅山,旧名花(华)山,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城北十五华里处,为九华山余脉。《含山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慧褒禅师结庐于此,寒暑不出,卒后葬于此山,后名褒禅山。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气,每年春夏犹见。有龙洞、罗汉洞及龙女泉、白龟泉诸胜。重峦叠嶂,有泉有洞,这样的美景吸引了北宋大儒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著名***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抚州(江西临川)人,官至宰相。其散文笔力雄健,感情丰富,尤以议论见长。著作有《王荆公集》《临川先生文集》等。

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江西故乡途中路过含山县乘便游玩了心仪已久的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忆的形式写下这篇著名的散文《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一生笔耕不辍,文集共百卷,选入《古文观止》数十篇,以《游褒禅山记》最为著名。后代学者论其文“为文俨如从***,挺拔劲见,言情少,说理多,逻辑性强。重在立意、生发,超拔卓绝”,这段话可作为对《游褒禅山记》的经典注脚。

据考证,王安石一行五人当天从慧空禅院出发,向东行五里许,在距华阳洞百余步的地方,发现石碑,碑上文字模糊,唯“花山”二字依稀可辨。后在华山南麓入洞游玩。因前洞空旷,后洞幽险,王安石等人决定从后洞进入,洞内阴森怕人,不时有蝙蝠和青蛙的鸣声,有钟,有泉水***石,造型各异,气象万千。因带的是木质的火把,燃时有限。一行人中有退却的念头,王安石拗不过大家,只好一起返回,意犹未尽。因没能完整而全面地了解华阳洞的情况,回去以后,王安石一想到此事便后悔不已。同年七月下旬的一天,王安石用笔追忆,写出《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3

⑴是否需要“断句”,决定于句子的语气。

在整句或分句的结尾处要自然断句。因为整句或分句的句末是句子语气完备的地方。断句与句子的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例如:“与秦***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本纪》)

以下几点虽是特例,但都和“语气”有关。

⑵主语较长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刺客列传》)

⑶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例如:“久之/荆柯未有行意”(《刺客列传》);再如:“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屈原列传》)。

⑷即使主语较短,但当出现表示提顿的词语(如“者”)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羽本纪》)

⑸句中出现标示语气延长的词语(如“也”)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

⑹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⑺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⑻***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例如:“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孔子世家》);另如:“於/鲧哉”(《尚书》)

⑼词与词之间并列时,不必断句;但短语之间并列时,中间有较大的停顿,两者之间则需要断句。

例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这一句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内部则不必断句。

断句的主要方法

简要地说,断句的方法是: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⑵尽量分清语段的层次;⑶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前后延伸;⑷用翻译的方式验证句子间是否意思连贯。

例如:用斜线(/)为材料中画线的文句断句。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

(节选自韩愈《送区册序》)

解题方法与步骤

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

根据末句“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可以判断:写作本文时韩愈已被贬官阳山;选文开头“阳山,天下之穷处也”一句中的“穷处”应该是“偏远的地方”的意思;画线的文字具体描绘的就是阳山的“穷”。

⑵分清语段的层次。

从画线文字中的“陆”“江”“县廓”等字眼来看,为了显示阳山地处偏远,作者写两个层次的内容:地理环境(“陆”“江”)和人居状况(“县廓”“……之间”)。

⑶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

首先,从注释的暗示入手,根据语法关系,我们可以找出这样一个句子:“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接下来处理前半部分文字。如前所述,这部分文字写地理环境,又可分“陆”“江”两个小层次,再考虑到“丘陵之险”“虎豹之虞”句式齐整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断句:“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

⑷通过译文进一步验证。

事实上,只有断句正确,才能使译文语意连贯、语气畅通、上下文和谐浑整。

参考答案: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

断句的常用技巧

在断句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标志:

㈠句末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标示着句子或分句的结束,对我们断句的帮助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句末语气词有以下八个:

⑴也――可以表示判断、肯定、解释、感叹、推测、疑问、祈使等语气。

例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⑵矣――可以表示强调、感叹、推测、祈使等语气。

例如:“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经》)

⑶耳――通常可以表示限制、肯定语气。

例如:“且吾所为者极难耳……”(《刺客列传》)

⑷焉――表示加强、停顿、疑问等语气。

例如:“君为***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庄子》)

⑸乎――表示反问、疑问、揣度、赞叹等语气。

例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⑹邪/耶――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邪”(《史记》)

⑺哉――表示感叹、强化、揣度、反问、疑问等语气。

例如:“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⑻与/欤――表示询问、揣度、反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孟子》)

另外,有些句末语气词之间经常连用,用于强化语气。比较常见的有:

⑼而已:“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10)而已矣:“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11)乎哉:“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

(12)也哉:“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13)则已、则已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

(14)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㈡句首虚词

利用句末语气词可以确定句子的“讫”,利用句首虚词则可以确定句子的“起”,句首虚词的断句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句首语气词是“夫”“盖”。

⑴夫:“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⑵盖:“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

一些固定短语也常常用于句首。常见的有:

⑶于是:“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然则:“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⑸无乃:“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⑹是以、是故:“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⑺以是、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㈢单独使用的叹词

在汉语语法中,这一类词语常被划分为“***结构”,与常规的句子剥离开来。因而,这些单独使用的叹词可以作为一种断句的凭借。例如:

⑴呜呼:“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⑵嗟夫、嗟乎:“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本纪》)

⑶噫、噫嘻:“噫嘻/悲哉”(《秋声赋》)

㈣句式――对偶和排比

对偶和排比句的句式齐整,我们可以从这个特点入手进行断句。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⑴对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⑵排比:“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孟子》)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4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困难 命题 复习策略

一、高职文言文阅读,学生困难重重

1.畏难心理作祟

多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具有畏难心理,在阅读短文过程中,常常一遇到个别难以理解或冷僻的字句就会放弃对下文的阅读。尤其是篇幅稍长的文言文,有的学生因缺乏自信干脆放弃阅读,在没有阅读选文的前提下盲目答题,翻译基本忽略不计,因而文言文失分严重,得分情况参差不齐。

2.基本语法空白

学生缺乏应有的基本的语法常识,不知词性,不知句子成分,不懂句子层次及前后关系,这些直接影响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理解与掌握,成为文言实词与特殊句式积累与解题的一大软肋。

3.文言基础薄弱

学生对课内文言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更不会将课内文言知识迁移应用于课外语段阅读与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缺失,也有碍于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4.解题技巧缺乏

解题时,不少学生没有充分利用题干信息,以及各题题干与选项之间所隐含的联系,没有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也同样造成了解题困惑。其实题干中对短文内容的提示、分析,仔细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原文。

二、高职文言文阅读,命题有迹可循

近年来,高职文言文命题已形成一定的规律,命题奉行一条基本原则:选文多为人物传记,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命题并不难,考查的知识范围多与课内文言知识相关,有据可循,并非大海捞针,无据可依。四题选择加一题翻译的题型近些年未曾有变。以近3年的浙江省高职语文命题为例:

第一小题,内容多为实词解释,实词源自选文,难度不大,个别字词学生较为“眼熟”,用法可以参考课内文言实词的词义用法。

第二小题,一般考查虚词用法(12个虚词:而、乎、乃、其、以、于、则、之、者、且、所、为),题中选项的例句一半来自语段,另一半则是来源于课文内的虚词用法较典型的句子,近3年“以”“于”的用法每年都考,其次是“为”“其”“之”“而”的用法。课内典型例句多来自《师说》、《游褒禅山记》、《六国论》、《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过秦论》、《劝学》。近3年虚词考查如下表:

最后一题翻译,所选句子多是特殊句式:省略句和倒装句最为常见,或者是含有典型的特殊用法的字句。有一定难度,是最容易失分的一题。

其余两题多在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文意理解上做文章,难度不大。

综上所述,近3年的具体命题形式可以下表来概括:

三、高职文言文阅读,复习实用策略

1.高职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还得立足于课内文言文篇目的复习,以课内文言文复习为基点,以点带面向课外拓展。课内文言文复习,高教版教材可与人教版的教材相结合。如《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与《鸿门宴》,是人教版教材的重点篇目,但在高教版教材中是非重点科目,且在平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被忽略的,这样的篇目要作补充复习。类似的篇目还有《师说》、《游褒禅山记》、《六国论》、《左忠毅公逸事》等。如果这些篇目不作补充复习,会增加实词解释与虚词用法的解题难度。

2.课内文言文复习重在字词特殊用法特殊句式的识记与应用。文言基础差是高职学生的通病,但复习时间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去细讲老师自己所摸索出来的上述重点篇目,也不可能从基本语法常识开始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即便可能也不一定有明显的效果。高职复习毕竟不同于新课讲授,不妨采用比较“实在”的方式,追求学生识记与应用的实效。因而课内文言文复习可以基本遵循这么一条常规:课内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外识记知识点――以练习形式检测学生识记效果――相关课外语段阅读练习(加强学生将已识记的知识点迁移应用于课外语段阅读的能力)。方法并不新颖,但对付考试比较实用。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5

一、作为实词

所谓实词,即具有实在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且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

古代汉语中,“而”作为实词使用,一般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可以翻译为“你”“你的”。比如:

《聊斋志异・促织》中,成的妻子这样责骂他的儿子:“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句话“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也是这种用法。

当然,“而”作代词有时候也可以翻译为“这”“这样”。在《孔雀东南飞》中,面对焦仲卿的质责,刘兰芝无奈地说:“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二、作为虚词

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即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是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而”作虚词使用时一般只做连词。连词,即起连接作用的词。它连接短语或者句子,它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就可以说这里的连词“而”表示什么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关于并列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判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既无先后顺序,也无轻重主次之分,二者地位相当,可以前后互换位置。

像“黑质而白章”改为“白章而黑质”、“蟹六跪而二螯”改为“蟹二螯而六跪”,意思表达仍然一样。

2.表示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也叫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论语・侍坐》)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在这种用法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往往都是动词,一个动作在前,一个动作在后,前一个动作结束,后一个动作才产生。此时“而”作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而”表递进关系往往是指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中,后一个成分比前一个成分意思上更近一层,更深一步。二者之间意义上逐步加重。

比如:荀子在《劝学》中说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相较于对知识的“广泛学习”,“对于自己的言行每日反省”这样的品行修养对君子来说则更为重要。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转折关系非常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意思上发生了突转。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辙《六国论》)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假设关系类似于英语中的虚拟语气,“而”连接的前一个成分假设一种情况,后一个成分虚拟一种结果。例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因果关系相对来说也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存在因果关系,前一个成分为因,后一个成分为果。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表示目的关系

可译为“来”、“用来”“目的是”。“而”表目的关系,即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前一个是途径、是方法、是手段,后一个成分是期望获得的结果――最终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8.表示修饰关系

译为“着”“地”。修饰关系一般有三种:定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代词)修饰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补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状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而”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是指第三种修饰关系,即其连接的前一个成分作状语修饰后一个动词性谓语成分。比如:

①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除了作连词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而”还经常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短语使用。具体说来,常用的有以下几组: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而后,可以翻译:为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4.既而,可以翻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6

1、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瑰”换成了”珍贵”,”观”换成了”景象”。

3、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率妻子儿女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5、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6、保留法

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7、删略法

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8、调序法

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

9、变通法

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已有”意思就明白多了。

10、点义法

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即可。

例如:谭嗣同对梁启超说:”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析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义--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谋将来--就可以了。

11、凝缩法

对古文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例: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2、扩充浓缩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7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多种词性甚至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我们做题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以”可以作为实词,作“率领、带领”义,亦可以为介词,翻译为“把、用”等。再如:

(2012年四川卷第9题D项)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为”的两个常见义项。选文写到贺钦以至诚使得百姓受感化,当时有一个边防将领用诈骗的方法杀了很多百姓并把它们当成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上级官吏查验没有得到实情,最后贺钦来后,那人主动坦白了。那么这第一个“为”就是动词,解释为“作为,当作”;第二个出自课文《六国论》,与“所”共同构成被动句式,那么这个“为”就是介词,表被动。因此两个“为”的用法便可推断为不同。

二、语法判断法

所谓语法判断就是分析该句子语法成分,看这个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然后据此推断其用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解答文言虚词题常用的方法。如:

(2012年广东卷第6题B项)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之”的两个常见义项。第一句的意思是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官员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因此,文中的“纠葛”就是名词,而前面的“三十余年”就是定语,从而可知“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解释为“的”。而“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是说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而“导”是“引导”之意,是一个动词,由此可知此“之”为代词,代“水流”。选项中两个“之”,用法肯定不同。

三、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意来对虚词用法进行判断。如:

(2012年江西卷第11题B项)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不出,火且尽

解析:根据文章,我们了解到,彻里在皇帝面前,详细地陈述了桑哥奸诈贪婪误国害民的情况,言语十分激烈。皇帝很生气,说他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和规矩,命令侍从打他的脸颊。但彻里争辩更加激烈,他说:“臣和桑哥没有仇恨,之所以尽力列举他的罪状而不顾全自身,正是为国家打算啊。如果怕惹圣上生气就不敢再讲实话,那么奸臣怎么能够除掉,百姓受到的伤害从何停止!并且使陛下蒙受拒绝劝谏的名声,臣私下里怕的就是这个。”这时皇帝完全明白了。从这段语意可知,“且”应该是“并且、况且”之意,表示语意的递进。而“不出,火且尽”中的“且”则是出自课本《游褒禅山记》,是“将要”之意。由此可判断这两个“且”用法不同。

四、类比联想法

在答题时用一些熟悉的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与给定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

(2012年湖南卷第6题D项)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2012年天津卷第10题C项)一瓢先生其理学乎/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解析:做这两道题时,如果考生善于进行类比联想,那么问题便能轻松解决,因为在教材《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利用我们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可知这个“其”与“乎”连用,其意为“难道……吗”,“其”的用法就是语气副词,解释为“难道”。湖南卷另一个句子“其自视也,亦若此也”来自于教材,我们可知这个“其”为代词,代“他们”,因此两个“其”用法不同。天津卷另一句子“盖将其变者而观之”亦来自教材,“其”为指示代词,代“那些”,用法与文中的“其”也不同。

五、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等。如:

(2012年浙江卷第17题D项)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2012年山东卷第10题C项)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解析:浙江卷中前一个“所”的用法是构成一种常见的固定格式,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后一个也是固定用法,由“所+动词”共同组成名词性短语。两个“所”用法及意义由此可知不同。山东卷第一个句子中“以……为”是一个固定句式,解释为“把……作为”,“以”是介词,解释为“把”。后一个句子出自《陈情表》,是“因为”之意。掌握了两者的标志区别,答案也很容易选出。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8

设想采分之点

高考是选拔考试,采分点一定放在具有选拔性的地方,如果考生觉得某个地方的翻译人人都不觉有难度,那么,此处断然不会是采分点。根据高考命题专家的设题原则,采分点往往有这些:这个词可能是古今异义,按照现在常用的意义翻译是错的;这个词可能是一词多义,按照我们最先想到的意义去翻译是错的;这个词可能是词类活用,按照非活用的方法翻译是错的;这个字可能是通假字,按照这个字的各个义项去翻译是错的;这个句式可能是特殊句式,如果翻译时不还原语序,则翻译是错的。于是,我们设想采分点的时候就要做如下六个方面的思考:是否古今异义,是否一词多义,是否词类活用,是否词类通假,是否特殊句式,是否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一下,18个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也可能作为采分点,特别是部分省份已经取消了考查虚词的选择题,虚词作为翻译考查点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我们看看“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2010年湖南卷)这句话的翻译,采分点就是“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三个,前两个考查古今意义,后一个考查特殊句式。全句翻译为“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之人的臣子罢了”。我们再看看“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2010年湖南卷)这句话的翻译,采分点是“据”、“与”这两个,如果我们不考虑一词多义的情况,将“据”、“与”的最常见义项“占据”、“参与”照搬到译文中,则翻译满盘皆输。实际上这句话应该翻译为“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以下三句“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004年湖南卷)的翻译都同时考查了词类活用。“乐”是意动用法,“全”是形动用法,“真”是形名用法,“名”是名动用法,“履”是名动用法,其中第一句考查了特殊句式状语后置,第二句考查了虚词“以”。三句分别翻译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当我们已经考虑了是否古今异义,是否一词多义,是否词类活用,是否特殊句式,是否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后,如果觉得翻译句子仍然有困难,这个时候得特别注意是否有词类通假的情况。比如我们翻译“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根据2006年湖南卷高考题改编)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到了考虑是否古今异义,是否一词多义,是否词类活用,是否特殊句式,是否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但觉得翻译这句仍然有困难,就是不知道该怎样翻译“缪”。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考虑“缪”是不是通假字,经过这样一番考虑,我们就会发现“缪”通“谬”,而“谬”可以翻译为“错误”。人教新课标教材必修二《游褒禅山记》一文里面就有“盖音谬也”【翻译为“原来(大概)是读音错误”】的句子。于是全句就可以翻译为“文集的版本出于蜀地,刻画的文字和现在世俗的版本比起来相当精良,但是脱漏错误特别多”。

追求译文畅达

很多语文老师都一直强调考生一定要坚持“直译为主”,这是对的,但是却往往忘记告诉考生译文要以不出现病句作为底线。如果只记得直译,却出现病句,也是得不到满分的,因为各省评分细则也一直强调文通字顺,文通字顺往往在分值上也是1分左右,不可小觑。当我们直译的时候,发现句子不通顺,应适当意译,以追求句子的畅达。比如翻译“从衣文之媵七十人”(2007年湖南卷)这句话,如果直译,就得将“从”翻译为“使……跟着”。有的考生据此将这句话翻译为“使穿着华丽衣服的嫔妃跟着七十人”,译文十分拗口,有违文言文翻译要畅达的原则。如果将“从”意译为“带着”,则全句就翻译为“带着穿着华丽衣服的嫔妃七十人”,译文十分畅达。

牢记六个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时候还有一些小技巧,具体说来,有六种小技巧值得同学们参考。

其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

其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如将“人不涉难,则智不明”(2009年湖南卷)翻译为“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就对“涉”、“难”、“智”、“明”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进行了解释。

其三,补。“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如翻译“今则妇子仰食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2009年湖南卷)这句话,就得翻译为“如今却是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我想不做官也做不到”,将“欲不为吏,亦不可得”前的主语“我”补充出来。再如翻译“因乞李氏以归”(2005年湖南卷)这句话,就得将“乞”的对象“这本书”翻译出来,翻译为“于是向李氏讨取这本书回家”。

其四,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9

一、提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讨厌文言文,是因为对文言文一点兴趣都没有,一看到文言文就厌烦。毕竟他们认为我们现今用不到文言文,而且古人的表达方式又与我们相差很大。要想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需要将晦涩难懂的文章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原来古文离我们如此之近。比如在学习《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时,可以从最近比较火的一部电视剧《芈月传》讲起,因为《芈月传》中也谈到了和氏璧的话题。这样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颇多兴趣,学习起来,自然就事半功倍。另一个方面,要让学生知道文言文虽是古人的作品,但与今天仍有深刻的联系。首先,很多文言典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人做人处事的哲理。比如荀子《劝学篇》中有: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就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谦逊,不能坐井观天,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多向他人学习。

二、增强基础

没有基础的兴趣,就如花瓶,中看不中用。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文言基础。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是靠记忆。记忆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让学生背诵一些很简单的文章,提升学生的信心,让他不再畏惧文言文,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笔者在教学时,首先都是让学生从简单的诗词开始背起,因为他们的题材一般较短,易于记忆,然后再背诵大段的文言文。

注意字词含义的记忆。文言文,之所以难懂,主要是因为古人的字词含义与今天不大一样,或者是今天很少用的字词。所以要想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字词的含义不得不记忆。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字词含义一定要记住。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概括、对比,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文言文虚词教学是个很大的难点,这就需教师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记于心。“之”字在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但意思常常不一样,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代指人或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意思;三是作动词,不过很少见。在对这些知识进行教学时,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例句,这样就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大声朗读,多练多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的过程中,往往增强了语感。为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要求同学们大声朗读文言文,而且要齐声,这样还可以增强大家的断句能力。早读课时,我会与同学们一起大声的读,以身作则。文言文的练习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文言文的感觉,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读起来会更有的放矢,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时注重文学性

语文课毕竟不同于历史课,历史课中的文言文,只需要学生知道大概意思,教师用平白朴实的语句将其翻译即可,语文教师则不可也如此教学。一方面,从考试的角度而言,往往考具体字词的含义,另一方面,语文课有语文课的特性,不能失去语文的本色――文学性。入选中职课本的文言文大多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贾谊的《过秦论》、苏轼的《赤壁赋》、韩愈的《师说》等等,这些文章,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的作品,风采卓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若用大白话将其译出,将失去文章本身的文学性,这样一来,就达不到赏析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翻译或自己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的艺术,尽量用很生动的语言将其译出。

五、创设情境,采用移情教法

要想深切的了解一件事,身临其境是最好的,当然,限于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让学生学习文言文时,也让学生如苏轼一样去赤壁参观一番,也不可能像张若虚那样亲临江边,但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中作者所处位置。如《赤壁赋》,教师可以用投影,将赤壁的流动画面投影出来,尤其是月色下的赤壁,这样学生往往会感同身受,更易领悟作者的情怀。再如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完全可以将游山洞的经过投影给学生看,学生看完,对游山洞之难,了然于胸,学习起来能够因事见理,以小见大引发议论,得出主旨。

六、教会学生总结、归纳的方法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10

一、不需要借助其他语境、词句的推导和揣测,直接表示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所谓直接,就是直截了当,不兜圈子,不拐弯抹角的含有否定性的意思。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列举如下案例。

1.“不”。如《荀子》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为副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个别副词的前面,表示否定。

2.“弗”。为“不”的同源字。《吕氏春秋・察今》中“水暴益,荆人弗知”,《战国策・秦策一》中“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以上均表示副词“不”的意思。

“不”与“弗”的意义是相同的,它们都不能用来否定名词,只表示一般的句意否定。

“不”与“弗”也略有区别:“不”可以不带宾语,也可以带宾语;“不”后面的动词有两种,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及物动词;“不”后面的名词使用,也用作动词或形容词;“不”还可在句末使用,所构成的句子属是非问句,可翻译为“没有”“……吗”等意思。“弗”后面使用的词语一般为及物动词,且动词后面无需添加名词,往往不需要带宾语;“弗”后面的名词通常用如及物动词。

3.“否”。《说文解字》中的“否”为“不”也,意即不然,不是这样。也可作“不”的通假字。 如《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其中“或不焉”的“不”通“否”,即“不去”之意。《孟子・梁惠王上》中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该句中的“否”为“不”的意思。另外,《周易》中“否极泰来”的“否”,为卦不顺利,不好的时运,句意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水经注》中“穴有通否,水有盈漏”,“否”为阻隔不通的意思。

“否”在用法方面,和作为表示应答之词的“然”字的意思对立。在单词句中,常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不是这样”,“不然”或“不”,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常在否定迭用的句子里使用。

4.“无”。没有,与“有”相对。《游褒禅山记》中“可以无悔矣”,其中“无”即“不会”。

“”,古书中也可写作“毋”,有些古书也作“无”;“”表示劝阻、禁止时,通“毋”;“”偶然也作“不有”,还可以说为“有”,“不有”用于没有主语的分句里,还可用在否定词后面用作双重否定。

5.“毋”。表示“劝阻”或“禁止”的意思,相当于“别”“不要”。《说文解字》中“毋”,“止之”也,意为“不”,同为此意的还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史记・项羽本纪》中“毋妄言,族矣”,“毋”为“不要”之意。又如《史记・外戚世家》中“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毋子”,“毋”通“无”,为“没有”之意。

6.“勿”。没有。《六国论》中“齐人勿附于秦”,“勿”是否定副词作状语修饰“附”,可译为“齐人没有归附秦国”。

“毋”和“勿”两个词的意义相同,往往用作祈使句,两词都可用在谓语动词前面,表示有劝阻或禁止的意思,常用为现代汉语的“别”或“不要”,其后的名词用如动词。“毋”可以与形容词、动词一起连用,一般用作对行为状态的否定;后面的动词可带宾语。“勿”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表示施事行为的主体不打算实施某一行为动作或不选择,其后的动词往往不带宾语。

7.“非”。在《劝学》中,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的句子,“非”即为“没有”“无”的意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其中“非”为“不正确”“不对”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下》中“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非”为“不”“不是”的意思。

8.“别”。《红楼梦》中“你别埋怨。打了哪里”,“别”为副词,表示禁止,“不要”的意思。

9.“未”。《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又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均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诗经・豳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彼桑土,绸缪牖户。”“未”意思为“不曾”“没有”。

“未”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动词前面的“没有”,表示事情、行为还没有实现,有将然的否定,如表示过去不曾发生某事(没有),还表示含蓄、委婉的否定,也表示事情尚没有发展到某种状态(还没有),某种动作行为仍未施行(没有)。

此外,要注意“未”和“未尝”的区别:“未”着重点是与将来实现的可能性作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实对比,而“未尝”只是简单地对过去作否定。

10.“莫”。《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诗经・小雅・小》:“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两句中“莫”作副词,相当于“不”。《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资治通鉴》:“莫用众人之议。”此两句中“莫”表示劝诫,意思为“不要”“不可”“不能”。《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此两句中“莫”的意思为“没有谁”“没有什么”。表示此意的还有《秋水》中有言:“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由上述事例可见,“莫”是一个否定义的不定代词,可翻译为“没有那一种东西(事情)”“没有谁”等;上古时期“莫”字偶也可作否定副词,意同“不”;自汉代以后,“莫”常常用于祈使句,可作“勿”字讲,用作禁止。

“莫”与“若”“如”连用时,“莫”作主语,是代词,译为“没有人比得上”“什么都不如”;否定副词前的“莫”多为代词。

二、在句子中通过上下文语境来推导和判断词义,间接表示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1.“微”。《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左传・僖公三十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即“非”“不是”之意。《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国语・周语》:“微我,晋不战矣!”“微”即“无”“没有”之意。

2.“休”。《三国演义》:“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意为“勿”“不要”“别”。

3.“罔”。《尔雅・释言》中明确有言:“罔,无也。”“罔”,相当于“没有”,同样表示此意思的还有《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初并天下,罔不宾服。”《诗经・大雅・抑》中:“罔敷求先王。”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世人罔究壶中景,象外春光亿万年。”句中“罔”为副词“不”的意思。《书・大禹谟》:“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于乐。”句中“罔”通“勿”,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别”“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游褒禅山记翻译10篇

学习

房地产活动策划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房地产活动策划10篇,内容包括房地产线上活动策划,金州口碑好房地产活动策划推荐。协办单位:公司活动时间:****年10月1日——10月3日或10月6日活动地点:广场。活动内容:(1)久长街口-儿童“金鹿杯”《阳光下成长》绘画比赛活动;购

学习

分厂年度工作思路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分厂年度工作思路,内容包括公司年度工作思路及要点,分厂工作思路。注重理论学习,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一年来,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厂***中心组集中学习,深入学习***的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了集团公司、铁运公司

学习

仙女弹琴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仙女弹琴10篇,内容包括仙女弹琴词,仙女弹琴的故事传说。仙女终于回来了,原来她到很远的地方为一个村里的盲人去弹琴了。真是个善良的好仙女。从此,人们又可以每天听她弹琴了。

学习

观察植物的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观察植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观察植物作文三年级,观察植物的日记作文。《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学习

赞美教师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教师10篇,内容包括赞美教师的诗词,赞美教师的文案。3.教师节,为您送上祝福无限,愿欢乐的歌声时时围绕着,欢乐的笑声永远包裹着,欢乐的年华永远伴随着,时刻沉浸在欢乐的海洋!4.虽已跨出校门,耳边仍回旋着您温柔的声音,人生的关

学习

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内容包括项目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及工作计划。料,追踪其动态,分析总结现有培训***策效果,提出改进咨询意见;完成人事部长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明确了培训主管的主要工作职责后,还需要了解

学习

校园安全主题班会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安全主题班会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校园安全主题班会,校园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设计。地点:教二308对象:软件15K2全体同学大四的同学们,即将面对走向社会工作实习,需要经常乘坐交通工具和行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所以引起同学们对校

学习

私立小学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私立小学10篇,内容包括上海私立小学课外美文,私立小学优选完整版。(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应届生简历自我评价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应届生简历自我评价10篇,内容包括应届生java简历自我评价,应届生投递简历的自我评价。本人性格开朗,爱好广泛,能吃苦耐劳。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充分掌握了办公软件基本操作和基本的会计软件操作。虽然社会经验不足,但我有信心能

学习

银行大堂经理工作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大堂经理工作,内容包括银行大堂经理工作案例,银行大堂经理工作日记。作为大堂服务人员,除了要对银行的金融产品、业务知识熟悉外,更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爱行敬业。在工作中,自觉维护国家、交行、客户的利益,遵守社会公德

学习

师德学习心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师德学习心得10篇,内容包括学习师德师风心得,暑假师德培训心得。一、践行师德创先,增强***性意识何谓师德?胡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概括、新阐述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

学习

市场运营管理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运营管理,内容包括市场运营管理培训课程的书,专业市场运营管理方案。字串3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11月以来,***共向全国社保基金拨入资金607.26亿元。截至2001年12月16日,全国社保基金已累计实现投资收

学习

物业保安消防疏散演练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保安消防疏散演练,内容包括物业公司消防演练简报完整版,物业消防疏散演练美篇。多产权、多家合用同一建筑物的,由业主单位牵头,各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参加,联合成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已委

学习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先进事迹材料,内容包括扶贫先进事迹完整版,扶贫先进黄云秀事迹材料。讲***性——带头学习提素质作为一名村级扶贫专干,**同志总是先带头学习上级扶贫工作的各项***策和业务知识,随时掌握***的方针***策和涉农***策,掌握宣

学习

商君书翻译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商君书翻译10篇,内容包括商君书原文及译文语音版,商君书原文及译文高考。马君武(1881-1940),初名道凝,字厚山,后改名马同学,号君武,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家、教育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也是一位杰出翻译家。马君武具有系统的科

学习

翻译教学论文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翻译教学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翻译教学相关论文题目,翻译技巧英语论文范文。作为一种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理论,语用学不仅关注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还关注受话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转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关注译者

学习

毛遂自荐翻译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毛遂自荐翻译10篇,内容包括毛遂自荐翻译完整版,毛遂自荐的文言文翻译100字。《周易乾象》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托起心中的太阳》一书,我就结识了一位真正的君子。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顶碗少年,却有着常人没有的

学习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琵琶行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琵琶行全文翻译和原文,琵琶行原文翻译及重点字翻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

学习

宿新市徐公店翻译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宿新市徐公店翻译10篇,内容包括宿新市徐公店译文简短,宿新市徐公店的译文及注释。(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劝学原文及翻译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劝学原文及翻译10篇,内容包括师旷劝学翻译和原文,高一劝学原文及翻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

学习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10篇,内容包括醉翁亭记最新翻译和原文,醉翁亭记译文翻译深度解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典散文名篇之一。中国古典散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这不仅体现在散文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文字本身所蕴含的美上

学习

英语翻译的论文

阅读(33)

2.1直译,完全保留汉语的指称意义和句子言内意义,求得内容与形式相符的方法。如:芦笛岩是桂林最精彩的岩洞。ReedFluteCaveisthemostmagnificentofallinGuilin.2.2音译+释义:结合这两种方法,既弥补了单纯音译法表意能力差的缺点,又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