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科普类文章 学习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科普类文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大自然的文字》一文就是代表。纵观目前科普类文章教学,往往出现“重知识,少情趣”的现象,使课堂缺少语文味。同时教师容易偏离语文课程标准,忽视学段教学目标,模糊各学段界线,“重内容习得,轻拓展表达”、“重表达指导,轻架构指引”等问题时有发生。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E学习”课堂环境下,充分利用个性化学习终端,结合终端APP的相应功能,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能有效避免上述教学问题。本文将以《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教学为基础,谈一谈在高年级教学中如何通过新技术,让文章架构灵动起来,让教学内容丰满起来,让学生表达丰富起来,给科普类文章“e”双翅膀。
一、思维导***――灵动多样的架构展示
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各年段教学目标与相应教学设计应有明显侧重:低年级侧重于“字、词、句”的训练,中年级着手关注“段”的训练,高年级更多地指向“篇章”训练。因此,笔者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就以“篇章”导入,运用“思维导***”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架构是否有自己清晰且个性化的认知。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用思维导***的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课堂伊始,笔者以第一课时作业为导入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展现对全文谋篇布局的认识。课堂上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思维导***:有清晰展示课文内容的;有创意表达作者意***的;有从作者表达方式入手的。通过短短5分钟的交流,个性化的展示让他们对课文的“架构”有了深刻认识。
如何让这一教学活动更高效地呈现在课堂上,并有一定延展性呢?“E学习”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二、多彩活动――丰满多元的内容学习
科普性文章教学的首要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科普知识。因此,在“内容教学”方面,笔者利用“E学习”环境创设出“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两大学习情境,力***通过丰满多元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经过思考,笔者确定了以下方式:①先创设以“星文字”为主体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到内容,习得方法。在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朗读了解段意,再创设“寻找北极星”情境,通过下发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找到北极星,切实获得“内容”知识。②再创设其余“三种文字”为主体的“合作探究”,以“文字探索兴趣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分工学习。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交流,积累了许多课内课外关于大自然文字的知识。
如何让学生有目的、有条理、高效率地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呢?E学习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1.高效平台――师生共受益。
本课所用的平台――智动课堂平台中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功能对科普类文章教学十分有效。如“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根据平台分组功能分好兴趣小组,再从资料库中找到对应资料进行小组分工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终端,对教师下发的资料进行合作学习,并通过便捷工具对学习资料进行圈点批注,让学习成果更加直观,学习效率更高。同时,各小组学习各有侧重,组内成员学习各有侧重,个性学习时如百家争鸣,汇报交流时又如百川入海,这样让学生根据多样化教学设计,获得个性与共性学习与提升。
2.APP功能强大――学习更智能。
开放的网络环境及便捷的推送投屏功能使本课个性化学习更为容易。
(1)SIRI语音助手。学习中,学生通过SIRI语音助手搜索相关资料,以此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如“云文字小组”就有学生用SIRI搜索相关谚语,“石灰石小组”有学生用SIRI搜索石灰石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2)社交APP。交流“你还了解哪些大自然文字”环节,学生利用QQ、云盘等社交APP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观察日记、观察视频)展示出来,个性化学习水到渠成。
(3)AIRPLAY实时投屏功能。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AIRPLAY实时投屏功能能大发神威。学生只需要简单操作,屏幕上的所有内容(包括动态操作)都能快速实时地展现在大屏上。如思维导***展示、寻找北极星、文字小组交流、介绍稿件交流等环节都因为AIRPLAY变得更具实效性。
三、“学、写”结合――丰富高效的拓展表达
为避免科普类文章教学中“重内容习得,轻拓展表达”的弊病,笔者在教学中重点考虑“表达”教学。本文中作者的表达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笔者试***通过多样化学习,让学生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因此,笔者在教学“星文字”环节时拓展了“北极星”的资料,通过课外搜集的“北极星资料”与课文中“北极星资料”进行朗读分析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通俗、有趣。
基于充分交流,学生已经习得了作者“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因此,笔者在教学尾声阶段设计了“根据所给资料,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大自然文字”环节,立足于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所给资料简明扼要:为什么鱼儿浮出水面,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水中有供鱼呼吸的氧气。下雨前,水中的氧气减少,水中的氧气不足了,鱼在水中呼吸困难,所以只能浮到水面获得充足的氧气。学生的表现令人欣喜,创作出了关于“大雨来时,鱼出水面”的属于自己的诗歌、谚语、通俗化表达。如大鱼出水嘴吧嗒,小于出水吐泡泡,要问这是为什么,大雨马上要来到……由此看来,充分利用E学习的便利性,充分贴合课程标准设计科普类文章教学,能让学生习得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方式。
教学实践证实,只有将文章架构、教学内容、学生表达等置于教学中正确的位置,充分利用新技术,才能让高年级科普类文章阅读教学实践“行之有效”,真正给科普类文章“e”双翅膀,展翅翱翔。
科普文章篇2
调研的设计和选样
报纸的科学传播能力,主要体现在报纸对科普类文章的报道数量和报道质量上,报道的篇幅、科普类文章所在的版面直接影响着科普类文章的传播效果。本文中的科普类文章包括科技新闻报道、科技界人物的访谈和报道、科技会议的报道等。对报纸科学传播情况的调查研究采用抽样和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从选定报纸2007全年各期中抽取分析样本,最后对抽取的报纸进行内容分析。
选定报纸的标准首先参考其发行量,从入选“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排名前100位排行榜”的中国报纸名单中,选择《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每日新报》作为调查对象。除此之外,在***报类报纸中,选择《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长江日报》和《河北日报》作为调查对象;在行业专业类报纸中,选择《南方农村报》和《农民日报》作为农业类报纸中的调查对象,选择《大众科技报》和《科技日报》作为综合科技类报纸中的调查对象。同时还选择了在青年人群体中影响力较高的《中国青年报》。综上,调查对象包括了***报类报纸8种,都市报晚报类报纸4种,行业专业类报纸4种,共16种报纸。
报纸抽样的时段为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每种报纸按每月逢6的日子(6日,16日及26日)抽取,共查阅了519期报纸,平均每种报纸查询32期。①
现状及问题
1.科普类文章登载量较少,都市报晚报类科普内容占比例尤低
在抽取的16种报纸中,共查阅到科普类文章2467篇,各报平均每期刊登科普类文章4.75篇。在被抽样的各种报纸中,版数少的有8版,版数多的达数10版。一份对开16版的《人民日报》每天的文章总数就有将近100篇,更不用说每天有数十个版的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平均每期报纸4.75篇科普类文章的容量是比较低的。从报纸的类别来看,科技类报纸平均每期科普类文章数量居首位,为11.76篇/期,这与科技类报纸的自身定位有关。都市报晚报类报纸(3.9篇/期)次之,***报类报纸(3.64篇/期)和农业类报纸(3.55篇/期)分居后两位。
各种报纸平均每期科普类文章篇数与报纸的版数相关,故引入“登载率”的概念,②将每种报纸登载的科普类文章平均篇数与其平均版数相比,以此反映各报纸对科普类文章的重视程度。通过估算的登载率可知,各类报纸的平均登载率分别为:行业专业类0.38,***报类0.14,都市报晚报类0.098。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一般都是商业化运营,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对于科普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投入非常有限。
2.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题材,科技宣传受忽视
参照《科普法》中科学普及所涵盖的范围,我们将科普类文章按题材分为普及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新发现和科技宣传三类。通过归类分析发现,普及科学知识所占比重最大,为67.47%,科技新发现的比重(27.37%)次之,而科技宣传的比重(6.07%)最低。由此可知,普及科学知识是主要的报纸科学传播方式,而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对薄弱。
在同一类报纸对不同题材的报道中,科技类报纸在各类报纸中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题材的科普类文章比例(61.64%)最少,而展示科技新发现(33.53%)和科技宣传(8.58%)题材的比重最高。***报类报纸登载普及科学知识文章的比重低于都市报晚报类和农民类报纸,但是关于科技新发现和科技宣传的报道比重却高于后两类,分别为29.44%和5.86%。都市报晚报类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类文章较多,占到科普类文章总量的74.29%,而关于科技宣传的科普类文章比重不足5.00%。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市场化程度高,强调以贴近百姓生活、报道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为导向。这一现象说明此类报纸在科普类文章选题方面的结构有待调整。
3.与科普相关的专版、专栏或周刊: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与***报有所不同
各报纸与科普相关的专版、专栏或周刊是科普类文章登载比较集中的地方,报纸的科学传播能力与此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在抽样的16份报纸中,共设有43个与科普相关的版面、专栏或周刊。其中,8种***报类报纸共16个,4种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共12个,2种农业类报纸共8个,2种科技类报纸共7个。
在上述版面、专栏或周刊中,有16个与医药健康卫生相关,占总数的37.21%,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在都市报晚报类报纸的12个科普相关版面中,有5个与医药健康卫生相关,占都市报晚报类科技版面数的41.67%,比例高于其他类别的报纸,其原因也与都市报晚报类报纸的市场化导向有关。除此之外,部分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也设立了与科技新发现相关的版面,如《新民晚报》设置了“新智周刊”。
与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不同的是,因为***报是传达***府声音的阵地,在满足读者需求之外,还要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因此科技类版面的设置并不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人民日报》设有新农村专版和节能减排专栏,反映了当前***府的工作重点。农业类报纸的科技类版面最多的是向农民介绍种植技术,其次为介绍健康卫生的科普类文章版面。科技类报纸的版面介绍科技动态居多,《科技日报》的科技改变生活版面中报道了很多大众身边的科普类文章。
提升我国报纸科学传播能力的对策
(一)***府需引导和扶持市场化报纸从事科学传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即使主要由***府投入维持经营的报纸,也面临着走入市场的问题。要提高报纸的科学传播能力,让报纸切实承担起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需要***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
(二)***府应支持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报纸
相关***府部门对报纸的支持面应优先考虑市场化运营、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报纸。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报纸读者多,受众人群分布广泛,由其进行科普报道可以产生良好的科普效果;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媒体,要其承担起科普责任,就越是需要***府的激励和支持。因此,***府相关部门设立报纸科学传播能力建设专项资金,以报纸发行量、重点受众人群数量等为标准,选择要支持的报纸,对其科普相关版面或专栏的设立和运行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化解这些版面或专栏可能在市场上面临的生存危机。
(三)在报纸科普类文章的选题上加强关于科学精神的报道
报业面向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广泛人群时,需要考虑大众各层次的需求。应当将最广大的人群进行细分,追求受众的最大化。因此,在科学传播的内容选择上,大众传媒应该更加注重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与专业化的知识相比,传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更容易为受众接受,因为后者不需要受众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从受众的角度考虑,对不具备相应专业基础的受众群而言,通过各种事例报道来传播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易于让广大读者接受。
注释:
①调查对象中有3份报纸并非日报。
科普文章篇3
关键词 果脯网;科技传播;立体传播;半掘客模式
中***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24-03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 2.0时代,网络科学传播迅速发展。截止到2013年,我国科普网站数量达827个。其间,一个以民生实用科普为特点,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类网站――果脯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而备受关注。果脯网由中国科协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和负责运营。果脯网设有新闻热播、健康生活、奇幻科学、身边技术、科学人文、轻松阅读等频道版块,各频道设置不同的栏目,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流人群提供生活科学知识和生活资讯,讲究时效性和实效性。果脯网寓意有三:第一,“果脯”为“中国科普”的谐音;第二,果脯为水果去除水分保存的食物,为实实在在的干货;第三,果脯是北京的特产,意蕴果脯网地处北京,具有一定的京城特色。网站从科学的角度解读受众身边的大小事,彰显科技魅力,从而引导受众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1 果脯网科技传播内容特点
1.1传播内容注重科学性
1.1.1 保证了其传播信息的科学、真实与准确
果脯网由中国科协主管,具备科技传播的资源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目前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共198个,其中中国科协团体会员有181个,领域涵盖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科普和交叉学科等,是***和***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果脯网的稿件,主要是由中国科协成员和外约专家撰写,也有部分为受众群体提供,但都是经过网站编辑审核方能公开,保证了其传播信息的科学、真实与准确。
1.1.2文章内容引文列据,论证严谨
果脯网的网站文章通常由其固定的格式,从提出论点到论证过程以及得出结论都非常完整,在文章末尾通常会列出相关阅读,以扩展受众的知识面,同时也表明网站的分析遵从科学主流。果脯网分设15个频道,每个频道下设5-10个栏目,内容丰富多样。笔者从各频道随机抽取十篇文章进行分析。根据样本笔者发现,果脯网的文章60%来自网站编辑,40%引用自其他专业权威网站,如新华网、中国文物网等。笔者对列举的十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文章中都有引用出处,主要包括外文报刊、论文期刊和新闻导语,其中,40%在文章中引用条数为2条,五条以上和一条的文章比较少。每篇文章结尾处得出结论,解答疑问。由此可见,果脯网对文章质量的把关是很严格的,无稽之谈、逻辑混乱的文章很难通过编辑的把关。引用文章,则会在标题下方标明引用出处。
1.2 针对热点事件进行科普
公共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具有显著性和突发性,并且与公众密切相关的特点,因此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而对公共事件的科普范围扩大,也很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况且科学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科学,提高公众对科学传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公众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任何复杂的问题。果脯网注重对社会公共事件捕捉,用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科学道理传授给受众,注重结合网络新词,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笔者通过对果脯网文章的研究,总结出从果脯网上对2014年5月的一些热点和公共事件的追踪报道(见表1)。
社会公共与
热点事件 果脯网追踪报道 发表
时间
黄海波
事件 黄海波女主角:不是人妖是
两性畸形 5月27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舌尖2:采蜂蜜造假惹众议 5月13
***批舌2: 鱼腥草、蕨菜
不能随便吃 5月20
大学生自制泡面版舌尖2 网络爆红 5月26
《舌尖2》变味儿:美食片拍
教育片 5月2
苏-27UBK高速路起降 专家:普通高速公路无法用做飞机跑道 5月26
微信营销 微信点赞有风险,不要乱点赞以免被骗! 5月5
警惕朋友圈里善意的伪科普 5月27
微信营销:大四毕业生卖肉加馍
日进万元 5月1
快播禁播 快播公司为何被重罚? 5月21
名画《蒙娜丽莎》 名画《蒙娜丽莎》被证实为3D画作 5月9
深圳暴雨 水火无情之暴雨求生 5月12
端午节 端午粽子美味却需“悠着点儿”吃 5月27
表1 果脯网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2014年5月报道主题
一览表
由此可见,果脯网借助于社会热点,寓教于乐,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具有显著性和可读性。
1.3 立足于“趣、软、平”,提高可读性
科技传播涉及人类一切科技传播行为和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科技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以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为特色,就决定了传播内容的专业性、知识性。对专业性强科技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更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领悟力。面对不同的社会受众,如何把许多前沿性、专业化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科普文本,这需要网络采、写、编人员能熟练运用“趣、软、平”技法,科普文本使用诙谐幽默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把生硬难懂的理论形象立体化,最后让整篇文章平实易懂。
“高、尖、深”与“趣、软、平”结合首先表现在网站文本的主题选择上。在果脯网,既有寻天揽月、车船飞机、神秘星空等专业和前沿的介绍,也有健康生活、科学人文和书里书外等娱乐和休闲类知识。果脯网注重软新闻和硬新闻之间的平衡,让受众在获取社会感知的同时也得到了放松休闲的目的。其次,也表现在文章的写作手法上。其实,越是专业领域的科技传播就越需要通俗的写作手法,例如,5月10日在果脯网身边技术频道中的一则文章“你不一定知道的海上钻井平台”,文章对自升平台和半潜平台进行了介绍,***文结合,长短句交叉使用,语言平实,介绍了一般人难以了解的钻井平台及工作原理。
2 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的立体传播渠道
果脯网作为一个带有社会网络属性的科普网站,充分重视并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力争打破传受之间的隔阂,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及不同身份的受众的需求。果脯网从受众的广泛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入手,设置了十五个频道,包括满足学生群体的“帮你学”,有迎合普通白领的“身边技术”,有适合留学生或外国人的“English”,活跃分子可以参与“论坛”,而学者可以参考“百科”。同时,果脯网融合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形成一个结合线上和线下传播的立体模式。
2.1 线上传播
果脯网的线上传播主要是指网络传播,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据统计,参加调查的中国人每天花掉44%的休息时间上网,这个数几乎达到了丹麦人平均上网时间的三倍。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据统计我国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浏览新闻与查找信息、和其他人沟通、浏览休闲娱乐内容、登录社区(见***1)。
***1 网民上网目的示意***
针对目前我国网民的上网习惯,线上传播是果脯网科技传播的主要阵地。以果脯网网站为中心,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为辐射的一系列传播方式,其中果脯网作为重点,下设十二个频道,包括新闻热播、焦点关注、奇幻科学、身边技术、健康生活、防癌抗癌、科学人文、轻松阅读、书里书外、帮你学、百科、问问、论坛、商城、English,对不同身份和年龄层次的受众打造专有栏目,例如English是果脯网国际传播的窗口,帮你学有提升吸引中小学生对网站的浏览量。果脯网的分别开发了android 和iphone 客户端,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受众需求。
同时,果脯网设立了论坛、问问、用户交友等板块,受众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不同的主题展,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把科普分享给更多人,也提高了网站知名度。
2.2 线下传播
线下传播是指区分与网络传播,主要包括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虽然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范围不如网络传播,但是作为生活中最直接、最丰富的传播方式,往往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网站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前期做好调查选择走进的学校,以中小学校为主,有效地的为学生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开展摄影活动、美食聚会和名师帮你学讲座,将虚拟网络世界的人聚集到现实世界,让受众对科技亲身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有力提升网站的影响力。
3 构建受众中心论的“半掘客”模式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提和瑞典学者斯文.温德尔在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提出受众中心论,其本质就是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内容为受众喜闻乐见,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受众中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掘客是受众中心论发展的结果。
2004年10月,美国人凯文・罗斯创办Digg. com,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掘客网站。从2005年的三月开始渐渐为人所知,最初定位于科技新闻的挖掘;随后从新闻类扩充到其他的门类。掘客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动网民进行新闻挖掘,受众改变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转而成为集传播者和阅读者为一体的全程参与者。
在国内,掘客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主要分为综合性掘客新闻网站和专题性掘客新闻网站, 很多其他门类的网站也渐渐把掘客模式融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比较流行的掘客网有一二挖掘、掘客网、一起掘客等。
果脯网作为一个大型综合型的科普网站,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栏目设置,论坛、问问和帮你学非常注重于受众的直接和间接互动。网站内容以网站编辑采写为主,用户参与为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半掘客模式。
掘客丰富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也带动了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网站信息编辑是以管理员为核心,而掘客网站则将权利下放给用户,使网民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掘客奉承受众中心原则,融合新闻投票功能,例如2014年3月11日,果脯网发动受众进“行果脯网十大新闻评选”,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评选,使科学传播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普及公众。
掘客模式改变了行之多年的新闻传播模式,传统网站的新闻是由编辑推荐的,编辑的喜好决定网站的内容,而掘客模式把新闻筛选的权利给了公众。果脯网是科普网站,对文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硬性要求,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给及受众编写及筛选新闻的权利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从果脯网随机抽取了60篇文章,对果脯网的文章来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果脯网的文章来源主要分为果脯网编辑、果脯网受众和其他主流媒体,其中23%的稿件原来果脯网受众。对受众编写的篇稿件进行细分,反映了受众在不同频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见***2)。
***2 果脯网稿源与内容主题分布示意***
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模式通常是点对面、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拥有传播资源控制权的记者或编辑通过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受众大多是被动接受,从而导致信息来源过窄,受众的对象性差、选择性弱等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掘客网站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以一种更倾向于平等地位的形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渠道是以无数个网络页面(用户个人主页)为传播工具,将信息呈现出来,扩充了信息渠道的分布、丰富了信息内容、受众的对象性更广泛、选择性增强、反馈及时。
分析果脯网的传播模式可知,网站新闻的传播过程是非常灵活并且双向可逆的,同时传受双方的身份可以自由转化,如***3。
***3 果脯网的传播模式示意***
4 结论
科学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科技传播和扩大科普范围,提升其影响力是学界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互联网为更大范围的科技传播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持,同时,新的理念和方法也被应用到科技传播中来。我国科普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更为开放的传播环境促进了我国科技传播的发展,同时,科技发展的速度越快,社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对科技需要、期望与恐慌也越明显,于是,从传播上保持特色并且建立新的交流沟通模式至关重要。
此外,科普网络如何在科技权威性与掘客草根性,内容繁多与受众细分,内容的科学严谨与文本表达的通俗易读之间获得权衡,需要网站与科学网迷们思考。
参考文献
[1]Bowman,Shayne.&Willis,Chiris.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r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M]. 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7.
[2]赵明月.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的新路径探析――以“果壳网”为例[D].暨南大学,2013.
[3]李浩鸣.科技新闻的基本要素及其辩证关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5.
[4]李力.互联网从“内容为王”到“功能为王”[J].发现,2007(5):37-39.
[5]鄢光让,向寒松.应大力倡导受众中心论(之三)[J].当代传播,1999(3):14-17.
[6]王凡华.掘客网站的现状与前景探析[J].现代视听,2007(11):27-28.
[7]彭丽娟.掘客的传播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科普文章篇4
那天,我去温州医学院成教学院报到,碰到该院院长杜友爱教授。他是浙江省科普作家,经常为老年人作医学科普讲座,热心支持科普事业,为温州科普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促使本次笔会的顺利开展,功不可没。于是,我向班主任林老师请了二天假,风尘仆仆地出发啦。
我乘出租车来到新南美宾馆七楼报到,碰到《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的黄水仓先生。他告诉我,省里来的专家教授51人都到社区义诊去啦。
下午,作家们来到鹿城区卫生局会议室开会。***台的横幅写着“浙江省科普作家笔会”的字样。会议由鹿城区卫生局副局长诸坚主持。他是本次笔会的策划,从组织、联络、经费等事项一一予以落实。鹿城区人民***府副区长施爱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欢迎省科普作家来到鹿城区为老百姓义诊,作家下乡为民服务,这种活动好。省科普作家医学卫生委员会主委黄良夫说,感谢温州鹿城区卫生局的领导,为促成此次笔会所作出的努力。接着,中国科技开发院浙江分院院长昌金铭高级工程师把印有“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温州工作部”的牌子亲手交给诸副局长。
科普文章篇5
本文作者:邱静娟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纳博科夫于1937年创作完成并推出《天赋》并非偶然,这一年正值他衷心热爱的诗人-作家普希金离世100周年。纳博科夫此举是作为对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的献礼,也是“最为公开地向现在和过去侵害普希金宗旨的行为发出了挑战”[4]70,以批驳巴黎俄侨文学“数目派”对普希金的无知和虚无主义态度。小说鲜明地表达了纳博科夫对普希金的崇敬仰慕之情,以及他坚定继承普希金传统的决心,确认并维护了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崇高神圣的地位。作家依照对待普希金的态度来衡量俄罗斯批评家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借文学青年费奥多尔勤奋学习文学传统(尤其是普希金传统)以发展壮大自己文学天赋的流亡生活,普希金的文学遗产多次出现在《天赋》中,它们或是普希金作品的引文、题词、主题,或是能引人联想到其作品的相似物,或是对普希金艺术手法的发展等等,不一而足,普希金由此成为这部多主题小说的主要主题,并与费奥多尔寻父的主题交融在一起。纳博科夫让读者感受到了普希金生机勃勃的气息,领略到这位俄罗斯民族文学奠基人的恒久魅力。作家为笔下男主人公取名费奥多尔•戈都诺夫,它或多或少与普希金的作品(普希金的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相联系。纳博科夫同时让费奥多尔的保姆来自与普希金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相同的地方。小说第一章展示了费奥多尔诗歌学徒期的部分诗篇,它们都依照四音步抑扬格书写而成,这是由罗蒙诺索夫创立、并经普希金之手使之不朽的韵律。费奥多尔对文学道路上的对手孔切耶夫暗怀类似沙莱里的妒忌心理(普希金的小悲剧《莫札特与沙莱里》),想象只有用毒酒方可遏制对手的天资(当然,这只是费奥多尔心地卑劣时的想法,后来,已经成熟自信的费奥多尔与孔切耶夫成为文学上的知音)。费奥多尔还通过假想的对话表达了对普希金的敬意,确认并维护了后者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宗主地位。第二章是费奥多尔对父亲的回忆。戈都诺夫•切尔登采夫的普希金主题与父亲的主题基本吻合。费奥多尔受普希金作品的启发,想象出追随父亲———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旅行家去中亚和中国的旅程。费奥多尔早就有意写一部与父亲有关的作品,只是时机尚未成熟,阅读普希金的散文,激发了年轻诗人的创作力,也使他找到了适合自己天赋的文学体裁,他从写诗转向写作散文。在揣摩散文创作艺术的过程中,费奥多尔把普希金的作品当成学习的范本,继而把现实生活与普希金作品、父亲与普希金混淆在一起。因此,父亲的形象其实融合了父亲本人和普希金两个人物。费奥多尔想象中的中国之行,可看作是纳博科夫对普希金和自己曾怀有的梦想的补偿。第三章是费奥多尔被迫搬家,他从研读普希金作品转向学习果戈理作品。柏林的俄罗斯侨民和当地居民给费奥多尔提供了“庸俗性”的绝佳样本,他见识了形形的庸俗人物,他的新居生活是一次发现“庸俗性”的旅程,而果戈理的艺术则为如何嘲笑“庸俗性”树立了榜样(在《尼古拉•果戈理》一书中,纳博科夫挑出“庸俗性”作为果戈理艺术攻击的主要目标),纳博科夫让年轻的作家费奥多尔继承了果戈理的艺术成果———嘲讽庸俗。但甚至学习果戈理的主题仍然多少与普希金有关,因为是普希金首先发现了果戈理讽刺庸俗的才华:在《关于<死魂灵>的第三封信》中果戈理写道:“外界对我有不少议论,在分析我的这个方面那个方面,但没有人指明我的主要的本质。唯有普希金一人早有觉察,他总是对我说,还没有一个作家具备这样的才能,把生活中卑下庸俗的品质表现得这样鲜明,把卑劣者的卑下庸俗之态刻画得这样有力,使得那些极易在眼前滑过的细微之处能在大家眼中呈现为庞然大物。这就是我所独具而为其他作家所缺少的主要禀赋。”[5]151-152很明显,费奥多尔实际是透过普希金的蒸馏器汲取着果戈理的精华。第四章是费奥多尔滑稽模拟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传记。这里,费奥多尔用果戈理的手术刀,对传主这位自由知识界的宠儿施行了残酷而有趣的活体解剖。在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民主主义者以普希金的《现代人》作为主要论坛,开展反对纯艺术的运动,旨在普希金的权威地位。因此对崇尚纯艺术的费奥多尔(维护艺术的纯洁也是纳博科夫的信念)而言,普希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化史中两条对立的路线,车尔尼雪夫斯基代表了美学上的功利主义,对普希金的评价是他最脆弱的部位。费奥多尔对这位***民主主义批评家进行恶搞,并称其为“参观阿佩里斯画室的靴匠”,这个评价来自于普希金1829年创作的寓言诗《鞋匠》:鞋匠对画家的作品指手画脚,画家最终忍无可忍,让他别对补鞋外的事横加评论。费奥多尔以此来嘲讽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懂艺术。《天赋》里费奥多尔的传记被拒绝发表,纳博科夫《天赋》的第四章同样被俄侨杂志禁止发表,其原因都是因为蓄意嘲弄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最进步的人士。但费奥多尔比现实中的纳博科夫幸运,他的传记虽经波折却很快出版,《天赋》完整的版本却是此书创作完成十几年后才得以在美国问世。纳博科夫认为这是“生活不得不模仿它谴责的艺术的一个绝佳的例子”[6]413。作家可能预见到作品所要遭受的命运,好像要预先采取防止删除的措施,在第五章中对被清洗的章节加以戏拟式的评论,评论嘲讽了评论者学识浅陋。这种技巧就像普希金当年所为,他在《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第二版前言中没为自己辩解,却复制了某些对他的作品所作的评价。费奥多尔表达了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在宴饮狂欢中微笑着迎接死神,使人联想到普希金的《瘟***流行时的宴会》。《天赋》结尾的段落以在韵律上模仿奥涅金诗节收束全书。对普希金传统的学习、借鉴、利用、改造与评价贯穿了费奥多尔的整个学习成长生涯。因此,阅读中读者始终能够真切感受到这位早已辞世的诗人活生生的存在。普希金仿佛从来未曾离开,在他暂时隐去100年之后,在纳博科夫的《天赋》中,普希金归来了!
针对果戈理的影响问题,1966年纳博科夫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我那时很小心,尽量不学他。作为一个老师,他疑点很多,很危险。”[7]106其实,对纳博科夫的一面之词读者尽可不必完全相信。早在纳博科夫俄语创作时期,就有侨民批评家发现了纳博科夫与俄罗斯讽刺大师果戈理、谢德林在创作上的共同性。自传体作品《天赋》更是暗示了作家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学习。在费奥多尔的学习生涯中,果戈理这位俄罗斯文学的散文之父,是他继普希金之后要借鉴的一个重要对象。《天赋》第三章描述了费奥多尔学习果戈理的经过。费奥多尔借着《死魂灵》的翅膀,踏上了发现庸俗的旅程。路途终点,他已是一名初步形成自己风格的作者了。费奥多尔以果戈理为典范,学习借鉴果戈理的讽刺艺术,嘲讽了各种庸俗,后来,他还接过前辈作家的手术刀,对***民主主义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进行了“活体解剖”(费奥多尔认为车氏误导了俄罗斯文学)。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综合并发展了白银时代作家勃留索夫、梅列日科夫斯基等人的观点,把果戈理和他的作品从社会历史批评的模式中***了出来。纳博科夫认为,果戈理完全不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钦差大臣》、《死魂灵》等作品也完全不是忠实反映生活、暴露生活中一切腐朽丑恶和不合理现象的现实主义杰作,“把他的戏剧当作社会讽刺和道德揭露作品意味着错过了它主要的东西”[8]59,“在《死魂灵》中寻找真正的俄罗斯现实生活是无益的”[8]78。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纳博科夫有意忽视了果戈理作品大量的现实内容,而认为他的世界是由众多次要人物组成的“梦幻世界”[8]68,他的作品充斥了形形这样的人物,在戏剧中,这些次要人物由出场人物提及;在小说里,果戈理通过“各种补充说明、隐喻、比喻和抒情插叙使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活跃起来”[8]83。这些次要人物,有些是作者创造出来、在作品中存在但从未出场的,还有一些人物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杜撰出来的,“他们不是影子,而纯粹是幻影了”[8]64。他们不具有情节意义,经出场人物提及后,在后文中绝不会再出现。果戈理无疑有别于契诃夫必让悬置的***走火的精简手法,而纳博科夫认为次要人物的魅力就在于“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现实化”[8]61。纳博科夫指出,果戈理的梦幻世界也不是完全与现实生活绝缘,它的道德内涵是对庸俗的批判。“指斥什么为庸俗,我们不仅作出了审美的评断,还建立了道德的法庭。”[8]388庸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恶习”,在纳博科夫眼里,它是“假理想、假同情和假聪明。欺骗是真正的市侩的忠实同盟”[8]385,“俄罗斯自从学会思考以来,所有受过教育的、敏感的和自由思考的俄罗斯人,就深深领略过它的贼头贼脑和纠缠不休”[8]73,“在与俄罗斯有紧密联系的民族中,德国是这样一个国家,那儿不仅不嘲笑庸俗习气,它还成为民族精神、习惯、传统和社会氛围的一个主要品质”[8]73-74,纳博科夫还从歌德的《浮士德》里嗅出了庸俗的气息。纳博科夫认为《死魂灵》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百年前,当由黑格尔和施勒格尔(加上费尔巴哈)调制的醉人的鸡尾酒影响彼得堡的时评家时,果戈理在那篇故事里,用自己巨大的天才顺带提及了渗透德意志民族的不死的庸俗的幽灵。”[8]74纳博科夫还从文学作品中开据了一连串的庸俗之徒,并指出在果戈理的梦幻世界里也不乏这样的人,“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死魂灵》中有一些傲慢的死魂灵存在,他们是市侩”[8]78,如乞乞科夫。这样,纳博科夫自出机杼地解读了果戈理的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寻到了传统的“根”。《天赋》里,果戈理讽刺艺术的种子在纳博科夫的作品里发芽生长,最终枝繁叶茂。在第三章,纳博科夫借果戈理艺术的东风,让读者见识了俄侨眼中德国社会生活里的“当代死魂灵”。费奥多尔通过学习果戈理,获得了果戈理式的慧眼,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庸俗分子(次要人物),又用果戈理式犀利的手笔,撕下了他们的伪装,暴露了他们庸俗的本质。这些人物除了直接出场的外(济娜的母亲和继父以及费奥多尔的一些熟人),大部分人是由济娜提及的。在本章结尾部分还有从一个作家那里脱口而出的虚幻人物。他们正如果戈理笔下的次要人物一样,一次出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但这不妨碍他们在作品中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为了表现一位叫特拉乌姆的市侩(他是济娜所工作的律师事务所的几个雇主之一),纳博科夫所用的笔法就完全是果戈理式的。作家把他所理解的庸俗的种种表现诸如自高自大、自私虚伪、装腔作势、矫揉造作、老于世故等,都集中在这个酷似半轮月亮的矮子身上。而且纳博科夫塑造的这个走样的胖子,还多少具有了乞乞科夫的特点。
《天赋》是一部复杂的作品,它是“文学百科全书”[2]147,涵盖了十九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和纳博科夫创作的几乎所有主题[9]189,同时它也是“一部独特的教育小说,描写了艺术家创作的成长过程”[2]147,它叙述了俄国青年作家费奥多尔在旅居柏林三年多的时间里(1926,4,1-1929,6,29)创作才华的发展和成熟。小说结尾,虽然费奥多尔计划中的写作尚未付诸笔端,但他此时已经具备成为大作家的潜质,他还预见到了小说的成形,对完成作品充满了信心。纳博科夫借费奥多尔的学习生活告诉读者,作家的才华并非天赋,才华是天才加上刻苦学习传统,继承、借鉴并超越传统的结果。《天赋》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虽然纳博科夫一贯厌恶把作品中的人物与自己混为一谈,但俄侨批评家还是很快从费奥多尔身上发现了作者的影子,纳博科夫本人也在《天赋》一书和英文版前言中含蓄提到作品和自己的关系。可以说,虽然不能完全把主人公与纳博科夫等同起来,但费奥多尔文学才能的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的创作历程,费奥多尔所表达的文学观念、他对俄罗斯诗人、作家的评点则可以代表纳博科夫本人的观点。这些可从纳博科夫的自传、访谈录和文学讲稿中得到印证。纳博科夫灵活地运用多种文体来表现费奥多尔作为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大体相应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轨迹:第一章展示了费奥多尔《诗集》里的诗歌和青年诗人的创作热情和过程,他的诗歌创作时期对应于以普希金诗歌为代表的黄金时代;第二、三章费奥多尔转向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学徒期对应于俄罗斯文学的普希金果戈理时代,他首先模仿普希金的韵律散文,然后学习果戈理的讽刺艺术,这部分的语言风格也由诗意抒情转向揶揄讽刺;第四章费奥多尔为批驳***民主主义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念,以车氏作为靶子,举起果戈理讽刺艺术的火***开火进行文学射击训练。纳博科夫对这位批评家持双重态度,他既钦佩车氏为公众利益的献身精神,又鄙弃他的文学实用主义,因而该章语体时而崇高庄重,时而讥诮挖苦;第五章费奥多尔在经历传统的洗礼后,迈进现代。于是本章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形式手法表演的舞台。费奥多尔对文学传统博采众长,去伪存真,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凭作家和批评家对普希金的态度来裁决评断他们的优劣,而且把他的每一个艺术成就都放在普希金的天平上来衡量。“普希金,他的生活和创作被认为是《天赋》的音叉。”[9]190《天赋》第一章费奥多尔借假想的谈话,评说了俄罗斯文学的成败得失,捍卫了普希金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决心维护艺术纯洁的态度。谈话同时反映出未来作家对传统孜孜以求的态度:以一流作家为榜样,兼顾其他。这也是纳博科夫本人的立场。《天赋》中历数了大量的俄罗斯著名作家和诗人的优劣,还有对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知名人物的暗指或影射。俄罗斯作家还走进《天赋》,成为小说的人物,书中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并存,这些人物成为费奥多尔学习、缅怀或抨击的对象。“作者公开从19世纪散文汲取养料,直接用它充实自己。”[9]189小说第一章描写费奥多尔以诗歌起步,后转向散文。费奥多尔首先以他崇拜的普希金为老师,对传统狂热的学习热情甚至使普希金渗入到他的生活,他把普希金及其作品与现实混淆在了一起。后来费奥多尔被迫迁居,他从诗意的超现实坠入充斥形形庸俗的人世间,新居的环境庸俗不堪,新居的生活成为庸俗性的发现之旅,流亡者版的《死魂灵》则是旅行者的指南。掌握了果戈理的艺术后,费奥多尔用这把利器来抨击与普希金艺术观点相左、自认为是遗毒深远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写作传记,费奥多尔博览群书,钻研19世纪60年代作家的作品,在学习传统积累知识的过程里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随着《车尔尼雪夫斯基传》的面世,吸收了传统精华、被传统充实提高的费奥多尔已经作为一个成熟作家浮出水面,他正酝酿着一部新的作品……相应于费奥多尔学习俄罗斯文学传统促进了自己创作才能的增强,纳博科夫在《天赋》中大规模引用文学作品,使其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对文学传统的有效借鉴利用充实了作品的肌体。这是纳博科夫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和技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普希金作品的形象、结构、思想、语言等被密密地织入《天赋》:“在《天赋》第二部分的档案资料中,男主人公说,流亡的使命在于把父辈的赠品传给后代。这样的赠品首推普希金传统。”
在觅得普希金的珍藏后,费奥多尔(或者说纳博科夫)的文学探险之旅并未就此止步。果戈理、丘特切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别雷等,都是主人公和作家在探险历程中挖掘的宝藏。旅程的终点,费奥多尔作为作家的创作才能日趋成熟和完善,纳博科夫则为俄罗斯文学传统谱写了一曲深情的赞歌。如果说,祖国文学的传统陪伴费奥多尔走过生命中最阴暗的日子,支持了他文学天赋的成长,主人公的创作道路表明:才华并非天赋,对文学传统的学习是作家成长的基础,那么“对纳博科夫而言,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是帮助他确定自己创作和生活道路的基础”[9]188。纳博科夫在《天赋》篇首题词“忆母亲”,就充分表达了他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的款款深情、挚爱、依恋和感激。“只有在《天赋》中纳博科夫才完全表达了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忠诚”[9]190,“19世纪的作家留给他的文学世界,经过分散、丰富、重新认识和发展选题,影响了他虚构的形象”[9]188,“作家把引证作为方法,公开使用别人的言辞,就像自己的一样。他不能拒绝天才的前辈作家”[9]189,“引证充满了小说的所有层面———情节、风格、思想。……19世纪文学的例子扑面而至,作家仿佛信手拈来”[9]190。虽然《天赋》鲜明地体现出纳博科夫与俄罗斯文学传统的亲缘关系,但是纳博科夫没有跟在传统身后亦步亦趋,他充分吸取俄罗斯文学在经过19世纪辉煌发展后积淀的丰富多样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和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己的创新追求。小说结尾主人公费奥多尔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纳博科夫也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超越创新。承载着厚重传统的《天赋》没有被传统的光晕所遮挡,它焕发着作家创新的光辉,“《天赋》在某种意义上是在领会19世纪俄罗斯文学风格经验基础上的新的诗学形式”[9]189,《天赋》是作家对自己在学习传统基础上所做的创新的回顾和总结。
科普文章篇6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科普英语 人际功能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76-02
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在伦敦学派弗斯的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功能语法大致可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包括了表达社会和个人关系的所有语言使用。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来体现。语气是指说话者在某个特定的情景语境中选择了何种交际角色以及他给听话人设定的角色。如果说话者选择了祈使语气,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说话者把自己放在发号施令的地位,而此时听话者处于服从命令的地位。语气反映了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变化。本文将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这三个方面通过举例来对科普英语语篇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考察科普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
一 模糊限制语与科普英语
1.模糊限制语
1972年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者拉科夫发表了论文《模糊限制语:语义标准及模糊概念的逻辑》,他首次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开始了语言学领域模糊现象的研究。拉科夫指出模糊限制语具有“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能力。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最有影响力的是E.F. Prince,他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把模糊限制语分为两大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与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那些可以改变话语的词语。说话者通过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来改变原来话语的意思,从而达到交际目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可分为两类: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程度变动语是指那些能揭示话语真实程度差别的词语,如sort of,kind of,almost等。通过这些程度变动语可以把说话者的话语中一些接近正确,但又不能确定完全正确的话说得更接近真实。范围变动语是指限制变动范围的词和短语,如about,around,approximately等等。这类词可以让听话人在一定的范围内去理解说话者的话语,没必要在意实际的真实情况与话语的接近程度。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则不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在话语中通过加上缓和型限制语增加了一个说明,让原来话语的肯定语气趋向缓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也可分为两类: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直接缓和语是指表达说话人对话题的猜测或怀疑态度的词,如I think,probably,I’m afraid等。当说话人对话语的真实性信心不足,或没有把握给予肯定时,就可以使用这些表示说话人猜测或怀疑的词,以缓和话语的肯定语气。而间接缓和语也是为了表达说话人对话语的不肯定,但它是通过引用第三者的看法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如according to one’s estimates,it is said that等。
2.科普英语
科技文体一般是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地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特征及规律,陈述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它具有叙事的连贯性,思路的清晰性和流畅性。然而根据不同的语旨,科技英语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专业科技英语和科普英语。其中科普英语的作者是专业科技人员,而读者却是广大的非专业人士,二者地位不平等,存在一种权势关系。科普英语语篇存在不同于专业科学英语语篇的特点,一方面作者想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巩固和加强他们的权势地位,使读者信服他们的科学观点;另一方面作者也想与读者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让读者对作者的科学观点不产生抵触和质疑。
二 科普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
1.语气
在科普英语篇章中句式的种类很多,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甚至还有感叹句大量出现在科普英语语篇中。不同语气的使用使得科普篇章更加生动有趣,避免了科技文章的晦涩难懂,同时也具有一些深层次的人际功能。例如说:“According to Bill Gates,the World Wide Web will be as a much way of life as the car by 2008,probably before.”这句话是典型的陈述句句式,句中作者采用模糊限制语中的间接缓和语“According to”和直接缓和语“probably”,表达说话人对话语的不肯定,但它是通过引用第三者比尔・盖茨的看法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看似作者采用了别人的观点,同时也让读者隐约感到作者是在一定程度地同意这种观点。祈使句在科普英语篇章中也经常出现,祈使句具有很强的人际功能,一般来说,使用祈使句意味着说话者处于权势地位。如:“If you wear soft contact lenses,do not wear them overnight. I afraid you want to get microbial keratitis.”作者通过使用直接缓和语“I afraid”,表达了说话人猜测或怀疑的词,缓和话语的肯定语气。所以科普语篇中祈使句的模糊限制语能让读者对作者的科学观点不产生抵触和质疑。
2.情态
情态是体现人际功能的重要方面之一。根据韩礼德的分类,情态大致可分有两种:一是情态本身,即说话人对命题的可能性的判断,包括可能性阶和通常性阶;二是意态,即说话人对命题的可希望性的判断,包括责任阶和倾向性阶。在科普英语语篇中情态形式的运用,作者不仅表达了他对信息真实性的不确定,也表达了他对权势地位的不确定。这仍可以视作作者有一种与读者保持平等信任关系的愿望。例如:“While designers might be used to thinking ductile materials,ductility in itself may not be advantageous.”这句话作者采用了可能性阶的情态词“might”“may”,来表达作者对设计师想法的质疑,这也是直接缓和语的作用。
3.人称代词
在科普篇章中作者经常使用人称代词来劝说读者以及与其交流。其中作者常用“scientists”和“we”来实现自我指称,而用“you”来实现对读者的指称。通过“we”或“you”加上一些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来表达观点,而避免使用“I”,就是为了贴近读者,表示对读者的尊重,增大被认可的机会。例如:“If we collect personal information,you may have us remove it from our system,but you may not access the information.”这句话作者通过人称代词“we”和“you”与模糊限制语连用,表达作者希望与读者能平等交流和讨论科学问题,鼓励读者积极参与,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三 结束语
科普文章篇7
《县级科协工作手册》以中央对科协工作的指示要求为指导,以有关***策规定和《中国科协章程》为依据,以县级科协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为基础,分为概论、组织体系、人才工作、科普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学会工作、工作保障和重要文献选编,共八章,集历史性、***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和知识性为一体。
《县级科协工作案例选编》是《县级科协工作手册》的姊妹篇。该书依据县级科协工作内容编排,由科普工作、学会工作、科技人才工作、组织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五部分组成,其中县级科协科普工作分为科普工作的重点人群、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三部分,全书共分为七章。各章开头用简短的导语介绍县级科协有关工作,每节开头用简短的文字集中对有关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借鉴和思考。
《县级科协工作手册》的编写得到了河北省科协、山东省科协、山西省科协、安徽省科协和辽宁省科协,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学会学术部、计划财务部和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抽调有关人员参与编写工作,对书本编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科学普及部及直属单位信息中心、发展研究中心、学会服务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农技服务中心、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技馆、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对入选《县级科协工作案例选编》的案例进行了严格的评审并对书本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科普文章篇8
[关键词] 污染源调查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污染源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今后全国污染源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这意味着,今后在全国范围内会形成大量的污染源普查档案,污染源普查档案在环保档案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科学管理污染源普查档案,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策、规划提供依据;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污染减排,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公布仅两个月后,就联合印发了《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就污染源普查档案的归档、整理、保管、移交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在开展此项工作之初,就对其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管理办法,这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也充分说明了污染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笔者认为,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办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得到有效执行,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才是科学管理污染源普查档案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首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档案法规规章等本来就有明确的规定,国家档案局还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办法,以便对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比如对于环保档案的管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档案局早在1994年就实施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其中第五条规定, “县级以上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环境保护档案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保证环境保护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按照中国档案分类法和环境保护分类表,污染源普查档案属于环境污染与防治类目的子类目,也就是说污染源普查档案是环境保护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出台之后又颁布《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充分表明国家对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的重视,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则可以说明原来档案法律法规规章未得到严格的执行,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科普文章篇9
第一条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科普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科普基地是指面向公众,主要从事科普活动、科学和技术知识传播、科普创作、科普培训、展品研发等工作的机构或组织。它是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平台,对全市科普工作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三条市科技局作为行***主管部门,会同市科普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负责我市市级科普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科普基地的申报
第四条下列四类场所可申报市级科普基地:
(一)场馆类,是指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场馆。包括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非场馆类,是指依托各类社会机构的特色资源建立的科普基地。
1、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地。包括各类自然、历史文化景区;各类动物、植物观赏园区。
2、将科技资源向公众开放的场地、设施。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工业、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等。
3、以各类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活动的科普场所。包括各类大中小学、青少年科技中心等。
(三)传播媒体类,是指具有全市覆盖能力,以电子媒介、印刷媒介等为载体,专门进行科普宣传的机构。包括各类传播媒体、出版机构。
(四)研发创作类,是指专门从事科普产品(展品、教具)研发设计、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创意策划的组织或机构。包括创意类企业等。
第五条申报市级科普基地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先进的科普展示水平、科学技术知识传播能力、科普创作能力、展品研发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制定了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和科普工作规划,拥有稳定的科普工作队伍。
(三)具备相应的开展科普工作的资源、设施、场所、经费等条件。
(四)具备参与开展重大科普活动的能力,每年至少组织或参与两次以上有一定影响的科普活动。
第六条申报单位根据不同类别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场馆类
1、场馆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展厅面积占场馆建筑面积50%以上,配备专职讲解或指导人员。
2、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时间每年不少于20天(含法定节假日),科技活动周期间,对公众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
(二)非场馆类
1、有专设科普展区,展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或具备专有科普传播方式。
2、动物园、植物园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其他将科技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向公众开放的机构,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0天,以上机构应公布开放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内容。
3、教育培训机构应经***府部门批准,具有开展科普培训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及教材,有计划地开展科普培训。
(三)传播媒体类
1、具有***府部门批准的传媒资质。
2、拥有专门从事科普内容策划、制作、编辑等业务人员。
3、具有一定数量的广播、电视等科普节目或科普出版物。
(四)研发创作类
1、有明确的科普产品研发创作方向和年度工作计划,具备固定的场所、仪器设备及其他必需的研发创作条件。
2、有专职研发创作人员和必要的研发创作经费投入。
第三章科普基地的认定
第七条市级科普基地的组织认定工作由市科技局牵头实施。市直各部门负责直属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本行***区域内的推荐申报工作,中央和省在邢单位可直接申报。
第八条市科技局牵头组织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有关单位,组成我市市级科普基地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报单位进行评审。评审方式为评议和现场考察。评选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没有异议的予以确认。
第九条被认定的市级科普基地,报请市***府授予“市科普基地”称号,并颁发牌匾和证书。
第十条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市市级科普基地认定申请表》;
(二)单位有关资质证明。
(三)场地设施、仪器设备等有关证明。
(四)人员资质、学历等证明。
(五)近两年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或从事科普工作情况总结。
(六)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和科普工作年度计划。
第四章科普基地的管理
第十一条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所辖市级科普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积极引导其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第十二条科普基地要注重更新科普设施,丰富科普活动内容和工作手段,充分发挥科普功能。每年向市科普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科普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市科技局)。
第十三条符合国家有关***策规定的市级科普基地,可依照《科普税收优惠***策实施办法》,享受相关优惠***策。
第十四条市级科普基地建设采取隶属单位自建为主的方式,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达标认定、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模式。市科技局牵头每两年对市科普基地的运行情况和科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对不合格的取消市级科普基地资格。
第十五条对新认定的市级科普基地,市科技局将优先给予科普专项经费支持,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部级科普基地。
第十六条市级科普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市科普基地”称号,并收回证书和牌匾,该单位3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一)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有宣传、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已不具备科普基地基本条件的;
第五章附则
科普文章篇10
【关键词】 科普杂志;《环球科学》;《科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普杂志是向全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的重要杂志类型,在出版和科普两个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引进并创办了很多科普杂志,包括世界科普杂志的顶级品牌《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版《科学》杂志。《科学》1979年引进中国,但是由于发行量和销售额的原因2005年10月被迫停刊。后来《电脑报》杂志社获得了《科学美国人》杂志社新的授权,2006年1月与《科学美国人》版权合作的简体中文月刊《环球科学》杂志创刊。几年来,《环球科学》已经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科普杂志。
《科学》和《环球科学》同为《科学美国人》授权的中文版科普杂志,一个最终致停刊,而另一个却越来越受到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呢?以下分别对《科学美国人》在中国大陆的先后两中文版的社会背景、杂志定位、营销、内容等进行比较,试***分析得出《科学》停刊的原因与《环球科学》成功的经验,并通过此案例得到我国科普杂志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启示。
1.原因分析
1.1宏观层面比较
任何一份杂志的创办、经营和发展状况与宏观大环境都有着密切联系,两份杂志虽均为《科学美国人》中文版,但《科学》杂志存在于1979年到2005年,而《环球科学》存在于2006年之后,两个阶段在时代背景上极为不同,在此借鉴pest分析法对两份杂志的宏观环境进行简要对比。
综上所述,《科学》与《科学美国人》两份杂志的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经济与科技发展背景存在很大差别,宏观环境的不同对两杂志命运不同造成了影响,两杂志对宏观环境的适应程度也存在差别。
1.2中观层面比较
1.2.1杂志定位之比较
首先从两本杂志共同的英文版来看。《科学美国人》走大众路线,是面向广大知识分子读者的科普刊物。从美国国内65万份的发行量[9]上看,它也不可能是高端刊物。它在美国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工程师、医生等科技人员、大学生,也有部分中学生,范围很广。
《科学》杂志在国内的定位较为高端,面向知识层次较高的科技工作者和部分大学生,读者群体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环球科学》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科普杂志。它将自己定位为一本高品质的科普读物,70%左右的文章来自《科学美国人》英文版和其他版本[10],面向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工作者、教师、公务员和所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学爱好者,中学生阅读群体也在扩大。[10]
《环球科学》主编陈宗周认为,搞科学普及“深入不容易,浅出更难”,一直主张《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在中国应办成中国品牌的高品质科普刊物,强调其普及性和高品质,不应定位于“高端刊物”。 “高品质”与“高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在中国成为一本高端杂志,一是因为它进入中国之初,中美科学技术存在不小的差距,美国一份面向大众的科普刊物对中国人来说很容易被认为是高端刊物;二是最初接触《科学美国人》的读者,很多是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科技精英,他们往往在美国读大学时就开始阅读这本杂志,后来大都成为专家学者并继续阅读该刊,因而给人错误印象,仿佛这本刊物只能供专家学者阅读,在中国它人为地被“高端化”了。[9]
近几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公众科学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本科普杂志不应该再被认为是一本高端刊物。据调查,目前《环球科学》的读者多数具有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但中学生中的科学爱好者也是一个不小的读者群体。[9]
1.2.2杂志营销之比较
《环球科学》杂志社非常重视杂志营销与品牌建设。杂志社与科学松鼠会进行合作,在松鼠会网站上开设杂志的专栏,建立自己的网站,开设***淘宝店直接对读者销售,通过***淘宝店进行订阅的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订阅上采取可以从任何一期开始到任
一期结束的灵活订阅方式,开设了***博客和***微博,还主办或者参与承办了一些科技活动与比赛来全面营销、打造品牌,如哥根廷大学国际科学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多面向中学生与大学生群体,在宣传杂志品牌的同时也培养了潜在杂志读者。
而《科学》在营销方面却做得远不如其内容。一位曾经的读者表示:“《科学》几乎没有做过广告,也没花精力在各报刊零售点铺货,完全是靠杂志本身的声誉和读者之间的口碑相传。”根据2005年报道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在营销与宣传方面《科学》编辑部也曾经尝试做过一些努力,策划一些活动进行推广,如 2004 年的《科学》25 周年纪念会等,但最终因为缺乏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都不了了之。可见《科学》在营销和发行方面比较缺乏市场意识和积极主动性,也受于体制和管理的限制。
1.3微观层面比较
1.3.1杂志内容之比较
内容方面,《科学》和《环球科学》在翻译英文版文章方面内容相差不大,但在国内原创文章的部分却有不小的差距。《科学》杂志社在重庆时,刊登了部分国内原创的文章,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的文章被斥为是在传播“伪科学”,这导致了读者的不满和各方的指责。[5]2003年杂志移师北京后,该情况受到了杂志方的注意。
《环球科学》为保证杂志内容的翻译与编辑质量,依靠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汇集全国优秀科学家,组建权威的顾问委员会。中国科协名誉***周光召先生亲任召集人,形成了“科学家+翻译家+编辑记者”的科普杂志打造模式。以顾问委员会为中心,环球科学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专家库,邀请有关领域专家和知名科技翻译学者执笔,力争权威、准确、原汁原味地传递出《科学美国人》精髓。
此外,创刊初《电脑报》和《科学美国人》双方商议,刊物中将有30%中国原创的内容[9],这使它增加了对中国科学技术进展的报道,突出人文元素,注重中国人的阅读趣味,体现了本土特色。
《科学》杂志本身在营销和发行方面没有优势,主要优势在于其编辑和翻译的内容质量上,而该杂志所付的稿费非常低,并没有积极努力来吸引优秀的作者与译者。如果仅凭杂志的声誉来吸引作者和译者,那么一旦丧失掉好的作者和译者,便很容易丧失掉杂志原有的内容优势。
1.3.2杂志视觉之比较
视觉方面,《环球科学》配合精美的科学***片,***文并茂,讲解科学和科学背后的故事。其每期插***的数量与页数几乎相当,甚至部分页面的全部空间都用来放***片;插***并不仅是简单的照片,更多的是编辑专门制作的用于解析科学原理、展示统计资料等的示意***。科普杂志文章内容往往较为抽象,且科普取“科学技术普及”之意,其目的为普及科技知识的,更应采取一些使读者易于理解的内容呈现方式,使杂志容科学性、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关于《科学》杂志的文献中并没有见到对其视觉内容的提及,只有文章提到这本杂志“印制精美”[9]。
在读***时代的今天,视觉诉求在传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杂志的美观、***片的精美都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效用,获得满足后保持媒介的选择使用行为。
1.3.3杂志的销售与发行比较
《科学》杂志社缺乏承办单位的支持,资金极为匮乏,发行工作不理想。读者反映销售网点太少,不能方便地买到刊物,邮寄过程中丢失的情况也较严重,对读者的投诉处理也不够及时。《科学》的发行主要是邮局订阅和报摊零售,除了东部沿海地区外,杂志的分销系统和经营人员并不看好科普杂志。“因此,东部沿海地的经销渠道还可以,报摊上还可以买到,内地就没人愿意做。邮寄也时常发生杂志丢失的事,这使很多人喜欢《科学》却看不到它。”[9]以上的行为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读者的需要,服务不到位,甚至使读者获取杂志困难。
《环球科学》除了传统的报刊亭零售与邮局订阅渠道,还开设了自己的***淘宝店供读者自助订阅。通过其***淘宝店订阅全年杂志可以获得八折优惠,且订阅方式也更加灵活,可以订阅从任何一期开始到任何一期结束的杂志,网络销售也非常符合当今读者的购物习惯。此外,电子杂志与手机客户端还提供了电子发行渠道,一定程度上有扩大读者的作用。
综之,《科学》的停刊与《环球科学》的成功有着时代背景、管理体制限制等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编辑方针、营销模式、内容
选择和视觉设计等主观原因,共同导致了两份杂志目前一成一败的不同命运。
2.我国科普杂志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科学美国人》是国际著名杂志,也是最早引进到中国的国际科普杂志,这使得《科学》的停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宣告了科普期刊产业遭遇一个新的低潮。近年来,一批国外的科普名刊相继被引进到中国,但一般经过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两年的平稳或者上升发展之后,都逐渐走向衰落。《科技新时代》、《newton 科学世界》相继经历了资方(外资或民营资本)撤资的打击,《大众机械师》、《吸引力》与《科学》一样都已经停刊。[6]同时,我国国内的原创科普杂志方面有更多的杂志在市场的压力下旋生旋灭。这反映出我国科普期刊的发展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从对《科学》杂志和《环球科学》的对比分析中可见一斑。
从主观角度来说,《科学》杂志本身受到体制束缚,不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只重视编辑和翻译,较为忽视营销和发行;在内容方面,原创内容质量不高,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的本土特色,且杂志过于高端化。资金匮乏、服务不到位、发行不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足以让一份杂志走向死亡。
从客观环境来说,《科学》杂志曾面临很多在短时间内无法努力去解决的问题,其中很多也是我国所有科普杂志面临的共同问题:
(1)我国的教育体制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普期刊的读者群扩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校不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家长也不希望中学们阅读很多课程以外的读物,因为与高考无关。
中学生是科普杂志最主要的潜在读者群,如果从中学便可以培养阅读科普杂志的兴趣和习惯,其到大学以及工作后便会很容易形成购买与阅读的惯性。但是在我国,中学生从科普读物的潜在读者到实际读者的距离相距较远。
(2)国家科技水平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科普杂志的读者群科技素养比较低,限制了他们对于科普杂志的理解与期待。尤其是《科学》创办时期,我国公众的科技素养普遍较低,缺乏对科普的需求,很多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流行的科技词汇对我国公众仍然较为陌生,比如载人航天飞机、卫星遥感技术等。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词汇在公众中普及。到《环球科学》的创办时期,我国的科技环境已经与之相比改善颇多。
(3)杂志市场环境
据中国广告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期刊广告收入为32.2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仅占1.38%,与广告收入为381.5亿元的报纸相距甚远。[7]而32.2亿元的期刊广告收入已经同比增长6%,增长速度已经较快。可见,2005年以前,杂志广告的市场份额所占更少。科普杂志作为一种较为小众的杂志类型吸引广告更加困难,使得科普杂志的资金很难得到保证。1992年开始,我国杂志业推向产业化,《环球科学》创办时期我国市场环境与广告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
(4)人才
学科的严格分化使科普杂志的经营与管理一直缺少专业的经营人才,也缺乏真正的科学记者、科学编辑和科学作家,这些人是科普杂志成功的基础。对于科普期刊来说,内容是其生命力所在。但是,科普文章和科学报道比较特殊,不是一般的舞文弄墨,需要一种深入浅出然而又“拷贝”不走样的能耐,这就要求做科普文章或科学报道的人,既要懂得科学并有能力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又能将所获得的科学新知识用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8]
但是,《环球科学》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科普杂志并不是无法在中国杂志市场上立足发展。随着社会日益走向多元化、分层化,在传媒业中杂志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广大。在中国,到2010年杂志在广告市场上占有的比例还没有超过2%,这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可以预测,中国杂志在广告市场上可争取的空间非常广大。
陈宗周在《环球科学》创刊时说:“中国科普虽然步履艰难,但有三个理由使他对今后的《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寄予厚望。一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在中国出版发行26年了,原主办单位和编辑团队为这本杂志付出了心血,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读者群。随着群众对科学新知识的追求不断升温,高品质的科普刊物会有较大的市场。二是中国科技发展已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科技的自主创新需要引进和借鉴,以科普的形式向国内介绍国外最新科技成
果,是长期的重要工作;三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也要借助较好的平台传播出去,让全球了解中国的科技和东方文明,这也是所谓的‘借船出海’。”[9]
3.我国科普杂志未来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虽然我国科普杂志的发展面临的环境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纵观《环球科学》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科普杂志的成功并非不可能。杂志长久地健康运营依靠的首先是杂志自身的魅力,内容高质量,视觉上有吸引力,注重民族特色,使杂志集科学性、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于一身,满足读者多放方面的需求。此外,杂志还需要用心的经营,吸引更多读者,通过更多的渠道将杂志销售出去,并让读者得到优惠。
所谓的教育体制对读者群的限制确实是我国的一个问题,但是《环球科学》也逐渐开始受到了中学生的喜爱;在资金问题上,我们的很多科普项目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最终限于停顿,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普杂志都已经认识到了借助广告和活动来给自己做赞助,既维持了杂志的运营,也使得杂志变得更美观;关于公众的科技素养,随着我国教育、科技的发展,科普杂志与书籍的影响力增强,公众科技素养状况终会改善;随着近几年我国果壳网等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等公益科普机构的出现,科普经营、撰稿、翻译、编辑人才也更多地涌现出来。
客观的环境在变好,加之我国的科普杂志自身的努力,可以期待,我国的科普杂志也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主编.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黄升民,周艳.中国报刊媒体产业经营趋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龚丽英.评《科学美国人》中文版[j]. 中国科技翻译,2004(02).
[4]龚维忠.科普杂志的办刊规律与经营理念探讨—《科学启蒙》办刊得失剖析[j].编辑学报,2011(06).
[5]姜妍.《科学》杂志中文版停刊[n].新京报,2005-10-21.
[6]李晋悦,王洪波.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缘何“猝死”[n].中华读书报,2005-11-02.
[7]李雪昆.去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3-29.
[8]王洪波,周文峰.科普期刊:成长的烦恼[n].中华读书报,2005-3-30
[9]张双虎.全球顶尖科普刊物缘何难在中国落地生根[n].科学时报,200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