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的诗篇1
【关键词】佛教 莲花 诗歌 六朝
莲花在诗词中比较常见,常用的称谓就有十多个:荷花、荷华、芙蓉、水芙蓉、芙蕖、泽芝、水芝、六月春、中国莲等。东汉郑玄的《毛诗笺注》:“荷,芙蕖之茎也。”此“茎”指支撑荷叶的梗柄,细长的梗挺立着,撑着阔大的荷叶,表现出极大的负荷能力,故得名荷。莲花不但名字多,它的每一个部位,古人都为之取名。《诗经・陈风》中也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
莲花同时也是佛教的重要意象。很多佛与菩萨都以端坐于莲台上的形象示人,观音菩萨也常常手执莲花,这显示出佛教的庄严,也体现出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六朝时期不仅是诗歌的兴盛期,也是佛教与中原文化进一步融合的时期。六朝时期文人隐居者多,大多醉心于山水诗歌,远离***治中心,这也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六朝文人的诗文中,佛教不再是空洞的说理,而是夹杂了许多哲学范畴的“意象”来对佛法进行深刻地阐释。而莲花作为佛教重要的象征之一,也频繁出现在六朝诗作中,显示出六朝文人对佛法的理解与对莲花本身高洁特性的欣赏。
一、佛教中的莲花意象
净洁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恰好喻指着佛教对出世的理解,透露出浓厚的出世思想。莲花在佛教中更多的是意指西方美好的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中对西方净土的描述有这样一段:“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可见莲花是西方极乐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莲花的微妙香洁,也正寓意着佛法的高深与玄妙。另外,莲花在佛教中也常常用来喻指修行过程,突出表现了佛教的教义教理。佛教认为人生的过程是苦的,历来有“八苦”之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些都是人生的苦。而造成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各种欲望,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想达到彼岸,就必须通过修行来消除这些无妄的欲望,并最终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而莲花恰恰是佛教中代表“修行”这一过程的意象,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是却又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这也正是人修行的意义。人从苦中来,但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修行来摆脱各种苦痛。佛教素来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主张用佛法度己,像莲花一样远离尘世的淤泥,做到真正的高洁素净, “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空寂行”;大乘则主张度人,而度人就不能离开世间,修行时也要保持与世间的联系,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强调莲花本就是生长在淤泥之中,寓意修行之人也本是世间之人。尽管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对待修行的问题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但都以莲花素洁的品质比喻佛法修行、脱离苦海的精神境界。
二、莲花意象与六朝诗歌
早在六朝之前,莲花作为一个文学意象已在诗歌中出现。《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里的景色描写中不著一字,而水边美景、莲花娇艳、莲花与扶苏的相映成趣,如在眼前。再如《诗经・国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简兮》曰:“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可见,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很多用莲花比喻心上人的类比手法的运用。以上三首诗虽没有对莲花的形体、颜色、姿态进行过多地着墨,只是一种写意的白描,但也营造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美感。
到了魏晋时期,莲花作为一种意象在诗作中开始常常出现。如曹丕《杂诗》中的“兰芷生兮芙蓉披”、《秋胡行二首》中“芙蓉含芳,菡萏垂荣”的句子,都是对莲花从审美方面的描写,也都主要表现了莲花灵动的特征,读来感觉形象亲切。与曹丕同一时期的诗人曹植、刘祯、王粲等人,也写了大量关于“莲花”的作品。如曹植的《公宴诗》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的描写,《芙蓉池诗》中 “逍遥芙蓉池,翩翩戏轻舟”写出了文人们泛舟莲池中的形态;刘祯的《公宴诗》:“芙蓉散其华,菡萏满金堂”; 王粲的《诗》中对莲花“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的描写也都体现出莲花灵动的特征。不过这时的诗人们还只是停留在对“莲花”这一意象表面上的描写,只是单纯地把它同桂花、兰花等植物一同来写,并没有发掘出莲花更深层的特性与意义。除了诗歌作品,曹植还专门写过《芙蓉赋》,开头四句“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道出了莲花生于淤泥,却不与淤泥同流合污的美好精神,也提到了莲花“灵”的特征。此外,傅亮、闵鸿、潘越等也都做过《芙蓉赋》,如 “乃有芙蓉灵草,载育中川,竦修干以凌波,建绿叶之规圆”(傅亮《芙蓉赋》),“有自然之丽草,育灵沼之清濑,结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腾迈”( 闵鸿《芙蓉赋》),“伟玄泽之普衍,嘉植物之并敷,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潘越《芙蓉赋》)。从这些对莲花的描写中,都可以看出六朝文人对莲花独特的认识,也都反映出莲花“灵动”的特点。
孙昌武在《禅思与诗情》中提出了六朝时期佛教对文人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影响:“从历史上看,自东晋普遍习染佛说之后,佛教即开始影响于诗歌创作,禅思想和习禅生活早已进入诗的内容。”这就说明,佛教中的“莲花”意象与六朝文人诗作中的莲花“意象”确实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如对莲花“灵动”这一特点的感知上,便体现出佛教对六朝诗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上到下的过程,东汉时在皇帝的倡导下传入中国,在六朝时期成为文人士大夫间的一种风尚,并逐步扩大影响力,直到渗透到普通老百姓之中。佛教在六朝时期的发展是飞速的,并受到了崇尚“魏晋风度”的文人士大夫们的欢迎与推崇,这更多的是来自于佛教讲究的“出世思想”契合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心理,让他们在个体与社会的对抗中找到了心灵寄托的场所,而这种心灵寄托,也同时表现在这些人创作的诗文中。在六朝之前,莲花的意象尚且停留在“比兴”之中,没有成为***的审美意象,而在六朝之后,莲花便逐渐从“比兴”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带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文学意象。
这种对莲花审美意象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莲花的描写更具体丰富,不再停留在单纯地与其他植物并举的阶段,而是更细致地描摹莲花的形态特征。如潘越在《芙蓉赋》中“舒绿叶,挺纤柯,结绿房,列红葩,仰含清液,俯濯素波,修柯婀娜,柔茎苒弱”的描写,已经具体到莲花叶子的颜色、花朵的形态、整体的样子这些细微之处。再如夏侯湛的《芙蓉赋》中,不仅提到了莲花“紫饰红敷,黄螺圆出,垂蕤散舒,缨以金牙”的外形之美,还有着“味甘滋而清美,同嘉异乎橙橘”对莲子味道的具体描写。另一方面表现在描写荷花的手法更加巧妙,不仅有传统的比喻手法,更有着白描、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梁文帝在《采莲赋》中对莲花的描写,“紫荆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充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不仅描绘了荷花的样子,还特别把莲叶比作翠盖,把莲子比作黄螺,都显得生动形象,充满美感。再如陆云《芙蓉诗》中的“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并没有直接描写荷花,而是通过荷叶上的露珠,让人对荷花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也是荷花描写中的创新之举。
总之,六朝文人诗作中的莲花意象不仅体现了莲花这一意象不断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佛教中莲花意象对文人创作的积极影响。莲花在六朝的诗文中,变得更加灵动可感,对莲花的描写也更细致入微,这都使莲花作为一种固有意象体现出了别样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骆继光.《佛教十三经》上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343.
莲花的诗篇2
关键词:莲花;意象;诗歌
中***分类号:I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36-02
中国诗歌文本的基本单位是“意象”,中国诗歌是典型的意象诗。借助意象抒感成为一种古代诗人普遍采用的表现方法,“抒情诗中运用意象化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为无形的主观情感找到契合的客观对应物,把不可捉摸的情感,转化为可以感受体验、理解观照的形象化的意蕴”①。基于这个原因,中国诗人在创作时,往往勇于翻新,创造出个人化的意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个人化的意象决定了诗歌文本的传世和诗人的不朽的名声。意象派大师庞德有感于此,不无赌气地说:“与其写万卷书,还不如在一生中呈现一个好的意象②。”但是,另一方面文学的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个传承的过程。诗人在创作时往往不自觉地运用了前人或他人的意象。所以,纵观中国诗歌史,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意象化手法的普遍运用,另一方面也应看清原型意象在古今诗人笔下遗传变异的情况。以“莲花”这个意象为例,我们可以从对其历时性的梳理中反思其在诗歌演变中的变化。
“莲花”在古典诗歌中既是骚情雅意的寄托,又是爱情的花朵。诗歌中里“莲”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两句诗中的莲花意象,作为美人香草意象群中的一种,是屈原高洁美好人格的象征。“莲”意象的骚情雅意,恐怕就肇始于此。在其楚辞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其他验证,如《湘君》:“采薛荔兮水中,寨芙蓉兮木末”。宋代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词中“莲”的悲剧命运,既是客观环境使然,又与自身性格的高洁脱俗有关。其间寄托的美人迟暮的身世感慨,直接承接于屈原骚意。南宋姜夔的《念奴桥》在对荷花盛衰描写中,亦寄托着词人怀才不遇、盛往衰来的身世之感和迟暮之叹。“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咏荷最为出色,词人对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情有独钟,荷花对品格高洁的词人同样意有所属。在这互为主客的审美交感中,词人竟觉得不是他吟出了荷花之美,而是荷花飞来化为芬芳的诗句。“嫣然摇动”二句,极见琢炼之功,又极有韵味。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说:“幽韵冷香,挹之不尽”,“藐姑冰雪,盖为近之”。姜夔对荷花的出色表现,影响到了现代新诗人。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一诗中这样写道:“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M每一朵莲花都像你M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M像一首小令M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M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余光中这首诗与姜夔相比,除了君子高洁的品质之外,多出了爱情的成分。
“莲”与爱情的联系,最早见诸诗歌的是汉乐府的《江南》,采莲集劳动、游戏、爱情于一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莲”与“怜”谐音双关,形成一个模式,被南朝乐府和文人诗歌广泛接受, “莲”与“怜”这种爱情表达方式被发展到了极致,这种状况我们可以从当时的代表作《西洲曲》中的得到证明。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是这一模式的延伸:“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白居易的《采莲曲》却塑造了一个娇羞的少女在密密匝匝荷花丛中为欲语还羞得场景:“菱叶萦波荷芰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现代诗人朱湘的《采莲曲》,则把《江南》模式的内容、情调、藻采,用现代白话的形式加以完整的复活。诗人们在把莲花赋予爱情的神圣意味的同时,往往不自觉的将之当做心中的伴侣加以描述。比如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轻柔飘逸的《沙扬娜拉》。诗人将日本女郎的一个微小动作比作“不胜凉风的娇羞”的“一朵水莲花”,并沉浸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的“蜜甜的忧愁”之中。台湾女诗人席慕蓉在《莲的心事》中将自己比作“一朵盛开的夏荷”,希望心中的“他”能够看到她“最美丽的时刻”,然而,“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迟”,在爱情的失落中,掺入了时间意识。又如郑愁予的《错误》将思妇的容颜比作莲花:“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完全来自古典莲花的意象,是古代思妇的现代翻版。
古代诗歌中也有一些咏荷诗与骚情雅意和爱情没有明显的关系。比如周邦彦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咏物写景,别无寄托。
现代诗人咏“莲”的诗作也很多,如梁实秋上世纪20年代未曾出版的新诗集《荷花池畔》。新诗中对“莲”的表现,恐怕应以余光中的诗集《莲的联想》为最。该诗集集中收入1961年8月至1963年3月的30首诗,对“莲”意象做了多层次多维度的透视,诗人认为“《莲的联想》在本质上不是一卷诗集,而是一首诗,一首诗的画面观”,是“有深厚‘古典’背景的‘现代’和受过‘现代’洗礼的‘古典’”,内涵“加倍地繁复而且具有弹性”③。余光中的“莲”是“神、人、物的三位一体”,“美、爱情、宗教”备于一身,综合了骚雅和爱情的传统,又增加了神性佛性的感悟。它贯通古今,指向未来:“情人死了,爱情常在。庙宇倾颓,神明长在。芬芳谢了,窈窕萎了,而美不朽”,是“美之至,情之至,悟之至”的超时空的存在。现代咏荷诗如周梦蝶的《风荷》、桓夫的《莲花》、王幻的《莲曲》、蓉子的《一朵青莲》、蓝菱的《荷塘》、莫渝的《月下读荷》等,多是美、爱与人生感悟的复调,与余光中的《莲的联想》比较相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莲花”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具有骚情雅意和美好爱情的意味,但在现当代诗歌中骚情雅意逐渐脱落,作为爱情象征变得汹涌澎湃。如果把莲花的这个意象的来源比作一个树上的大的枝干的话那么,丢失的部分意象则是枝干上被时间的风吹掉的树枝,代表爱情的树枝留下了,但代表骚情雅意的树枝却随风而逝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莲花”这一意象又增加了“美”等诸方面的意义。在漫长的时间里,在诗歌的不断发展丰富和融合中这个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西方文化丰富中国传统意象的同时,“意象化”在20世纪末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生代诗人公开宣称:“对语言的再处理――消灭意象!直通通地说出它想说的。”④他们在创作中不再青睐意象、借重意象,而是使用不加提纯的口语化的比讲究节制的散文语言还要散漫的日常语言,来如实地记录他们琐碎卑微、本真的日常生存状态。这种被于坚称为“拒绝隐喻”的表达方式完全颠覆了意象的表述方式。加之被布鲁姆称为“影响的焦虑”的心理的存在,一些诗人在“消灭意象”的前提下上演了一场群魔乱舞的语言狂欢,将传统的意象完全淹没。至于“莲花”这一意象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在尚存争议的歌词中倒是出现了一些关于“莲花”这一意象,比如《心如莲花开》等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莲花”这一意象在民间尚有一定的市场。
钱钟书在《谈艺录》八二及补证中,引用大量精辟论述,充分说明“诗虽新,似旧才佳”是一条古今中外皆同的审美通则。这对于新诗创作和批评鉴赏具有意味深长的启示:新诗如何走出一条继承传统的“通变”发展道路,以适应我们民族在漫长而又灿烂的诗歌传统中形成的异常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让新诗赢得更广泛的读者。作为在诗歌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古典意象如何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莲花”这一意象不应也不会在诗歌中凋落,而应在诗歌的演变中开出它的新的风致。不过,我们从“莲”这一角度寻找我国审美意象变化的轨迹的时候,不能不同时顾及到这一意象普遍表现着古代趣味和现代趣味的糅合。
注释:
①杨景龙.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②Willian Pratt.The Imagist Poem[M].New York:E.P.Dutton& Co.Inc.,1963.
莲花的诗篇3
我国栽培荷花的历史悠久。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6000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碳化莲子;而云冈、龙门、敦煌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像中常有“莲花化生”之形象。古时还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荷花生日”。而荷花在我国古代大量的诗歌典籍中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彼泽之彼,有蒲与荷”的诗句。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更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唐代诗人王昌龄又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吟咏荷花。
千百年来,无论是文人雅客,还是黎民百姓,都对荷花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人们讴歌荷花,与荷花产生了解不开的文化情缘。
唐代诗人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作诗《折荷有赠》云:“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荷花还被赋予了许多神话色彩。因而,在许多神话传说中,都是描写仙女手持芙蓉,脚踏祥云。李白《古风》诗云:“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就是描写仙女手中拿着荷花,凌空虚步,飞升太空,虹霓般的衣裳拖着宽逸的飘带,反映出了诗人对荷花的美好情感。
民间百姓则从荷花的“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群芳谱》)中悟出生命力之所在,那就是要“通”,通则畅。莲花中有并蒂莲,故常见有描绘两朵莲花生于一藕的吉祥***案,象征夫妻灵犀相通。如喜联: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沼花开并蒂莲。又因荷花的荷与“和”谐音,所以画荷花与盒子的纹***,就表示“和合”。“和”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我国传统的养生文化中一贯重视天人合一,内外统一。“和”既是和睦、融洽的环境,又是人内在修身养性的需要。
赏荷,又让许多文人品出一种道德的完善,精神的高洁,那就是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出淤泥而不染。其流传之久远与影响之广泛当数周敦颐爱莲的故事:
周敦颐,字茂叔,生于北宋中叶,曾为朝廷命官。他办案公平,不畏权贵,深得民心。有一囚犯罪不当死,但酷吏王逵却欲深治。王逵凶悍一时,众人莫敢与争。这时,恰逢周敦颐到任,他独身前往,与王逵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大怒,摔掉手版,愤然说道:“如此尚可仕乎?”言罢,欲弃官归家。王逵见周敦颐态度坚决,只得重新判案。后来,周敦颐升任广东转运判官时不辞劳苦,四方巡行视察,亲自提典刑狱,纠正错案,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被广东百姓誉为清官。
周敦颐因为积劳成疾,晚年辞官归家,在庐山莲花峰下养病。他的住所四周塘泽相连,山青水秀。清澈的水面上,朵朵莲花,轩然昂首;片片荷叶,孤傲超然。周敦颐喜爱荷花的风格,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来表达自己秉直不阿的性格和宁折不屈的骨气。
周敦颐所赞美的莲花,正是他自己性格的写照。亦表达了其不甘于与污水同流,耿直正派的为人。“周敦颐爱莲”从此成为美谈。《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被人们誉为警句,流传后世。
莲花在佛教中更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如僧人居“莲房”,坐“莲台”,供“莲龛”,穿“莲花衣”,念“《莲经》”,甚至佛家境界可简称为“莲界”。由此我们便可窥见莲(荷)花与佛家结缘之深了。
中国是荷花的故乡。荷花的种子――莲子寿命之长是令人惊叹的。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辽宁省新金县泡子村曾发现古代莲子(或叫化石莲子),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运用C14(碳14)科学方法测定,在地下已埋藏大约950年。经播种发芽率仍然很高,所得植株被称为“古代莲”,其形态特征与现代荷花相似,经交换寄出国外,以其寿命之长曾引起国际植物学界的浓厚兴趣。
祖国医学认为,荷花性凉味苦甘,有活血、止血、祛湿除风之功,可用于***跌损呕血、水泡湿疮等病症,且其功用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一段称颂莲藕的文字,亦写得惟妙惟肖,读来韵味深长:
“莲立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浸。根、茎、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群美兼得……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盖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我国人民何时开始食用荷花,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加以佐证,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荷花在慈禧的那个年代就已是宫廷中的“御用食品”了。因为慈禧身边的女官德龄在其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述:
“荷花的花瓣也是太后爱吃的一种东西,在夏季里,常教御膳房里采了许多新鲜的荷花,摘下它们最完整的瓣来,浸在用鸡子调和的面粉里,分为甜咸两种,加些鸡汤或精糖一片片地放在油锅里炸透,做成一种极适口的小食。”
莲花的诗篇4
芙蓉⑤向脸⑥两边开。
乱入⑦池中看不见,
闻歌⑧始觉有人来。
【注释】
① 采莲曲:东府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水乡风光和采莲女的生活。
②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③ 一色:同一种颜色。
④ 裁:裁剪缝制。
⑤ 芙蓉:荷花的别称。
⑥ 向脸:对着脸。
⑦ 乱入:杂入、混入。
⑧ 闻歌: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译文】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裁剪出一色的衣裙,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有人在荷塘采莲。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欢歌笑语。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只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和妙龄少女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娇嫩的荷花映衬着少女美丽的脸庞。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画。
我们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这样写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富有动感,因为荷叶的碧绿鲜艳与罗裙的轻盈飘逸互相映衬,和谐统一。画面动静结合,人物和她们的活动背景自然合一,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荷花“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婷婷风姿,而且让我们观赏到采莲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绰约神韵。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衬,人花难辨,不禁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样的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难以分辨,稍一错神,采莲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一体,所以才“乱入池中看不见”。然而,正当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令诗人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
莲花的诗篇5
关键词:《诗经》;莲;意象;内涵
从《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中“集芙蓉以为裳”,到曹植的《洛神赋》中“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李白的《古风》中“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再到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莲”意象贯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作品。在这样一个文学发展的长河之中,“莲”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而“莲”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则是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可以说,《诗经》开启了文学作品中“莲”意象的滥觞。本文就《诗经》中“荷”的内涵展开探讨,进而发掘作为文学作品中“荷”意象的源头的意蕴。
一、《诗经》中的“莲”
《诗经》中提到“荷”的诗歌主要有三篇,分别是《邶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三篇都是表现爱情的诗歌,并且都是用“莲”来比喻女性。《邺风·简兮》是一个女子赞美似爱的情歌。末章以“山有榛,隰有苓。”(“苓”古“莲”字)来起兴。《郑风·山有扶苏》也是写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了戏谑嘲笑的短歌。首章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来起兴,“荷华”就是荷花。《陈风·泽陂》是一位男子追求爱人的歌,分别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起兴,莲与蒲草并提。这三首诗中“莲”均出现在表现爱情的诗歌中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特殊内涵的。
二、《诗经》中“莲”的象征内涵
2.1荷花象征着女性,突出其美丽的特点
《诗经》中花的种类繁多,以花喻女子的名句很多,比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等。当然,上面提到,荷花就是其中之一,《邶风·简兮》中,“山有榛,隰有苓。”中榛代表的就是男性,“苓”即“荷”,代表的就是女性。
《郑风·山有扶苏》中,“隰有荷华”,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后代评论者也误解此句的真正含义,皆以为郑诗***。《毛诗序》:“《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然。”①朱熹将其定为“***”诗。其实只要以客观的眼光来看,这不过是一首清新的宛如民歌的情诗。这首诗中以植物起兴,首句分别以“扶苏”和“荷华”喻男性和女性,写的是一位女子与情人约会时的欢快心情,与情人调笑的情景。
《陈风·泽陂》中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蒲”又名“香蒲”。生在浅水处,叶子可做扇。“荷”、“茼”和“菡萏”均为莲的别称。其中,“茼”特指莲蓬。“蒲”和“荷”同为水生植物,在水中相伴而生,交相辉映。此诗是一首发生在水边的恋歌。闻一多以为这是一首“女词”,以女性的口吻咏唱的情歌,以“蒲”和“荷”来比喻男女双方。《郑笺》中认为:“蒲以喻说男之性,荷以喻说女之容体也”。②荷花作为女性的象征首先是源于它的外形特征,“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③这里以荷之外貌和女性外貌做比。从《尔雅》对“莲"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先民对荷花的各个部分区分很细,与审美观念密不可分,荷花的花冠硕大而美,高高挺立于水面之上,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在《诗经》很多的篇章里流露着先民的女子之美:高大、丰腴、艳丽。在以描绘美人而著称的《硕人》中有“硕人其颀”,《泽陂》中有“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的诗句,均以“硕”来形容人的美丽。可见,先民对美人的判断来源于其外形的硕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由上可见,“荷”首先代表的就是女性,突出了女性美丽的特点。
2.2《诗经》中“荷”的生殖崇拜内涵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开端,是富有人民性的文学遗产,有大量诗歌描写了古代先民对爱情和幸福的大胆追求,把爱情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或劳动生活结合起来,感情真挚朴实、生动活泼。所以,《诗经》所体现的内容和情感的民间性与真实性是我们探讨“莲”意象生殖崇拜意义的重要前提。
2.2.1“莲”象征着男女情爱
上面提到过,《诗经》中的“莲”意象都出现在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之中。都是以“莲”来起兴。“兴”是《诗经》三大表现手法之一,“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经集传·关雎注》),实际是“象思维”的一种显现,属于联想法,借着鸟兽花草、风霜雨雪、日月星辰等自然之物来兴和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创作者对兴之物即意象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一时性起的,而是选择那些与托兴之物的特点有相似性和相关性的意象。如《周南·关雎》借鸣春求偶、相依相恋的水鸟起兴,表达了君子对“伊人”的爱慕思恋,欲与之相思相守的热烈情怀;《齐风·敝笱》以“敝笱”即破旧的渔网象征没有的女性等。所以,《诗经》中的“莲”意象不约而同地出现在爱情诗当中,表明了“莲”与男女情爱有必然的联系。
2.2.2“莲”象征女阴
对于“莲”象征女阴,其实在很多民俗事象中很明显的体现出来。像比如“鱼戏莲”的剪纸画等。
另外,《国风》当中的起兴句式几乎没有相同的,唯有“山有,隰有”这种句型共出现了5次:《邶风·简兮》中的“山有榛,隰有苓”;《郑风·山有扶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唐风·山有枢》中的“山有枢,隰有榆”;《秦风·车邻》中的“阪有漆,隰有栗”;《秦风·晨风》中的“山有苞栎,隰有六駮”。令人惊奇的是,“山有,隰有”均出现在表现男女情爱的诗歌当中,《诗经译注》对此解释为“一般是以‘山有’喻男,‘隰有’喻女”④。选择“山”与“隰”作为区分男女两性的意象,这并非偶然,而是古人原始思维中生殖崇拜的体现。正如黑格尔所说:“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⑤男女交合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也是人类生长繁衍的重要手段,特别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时期,人口的繁衍意义非凡,因此产生了对生殖的极度崇拜。生殖崇拜不是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独有的历史现象,它遍及世界各地。黑格尔说:“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⑥这种崇拜直接体现在对生殖器官的敬仰和崇拜上。在原始先民心中,男女两性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生殖器的差异,从当今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种说法也是正确的。在世界各地都有古人留下的生殖崇拜的***腾,外形酷似男女的生殖器官。于是,一些有特别形状的动物、植物被先民用来作为男根、女阴的象征。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用来作为生殖象征的植物也不一样。在我国远古时期,生殖崇拜也必然存在,加上“象思维”的影响,我国先民总是以外在事物为参照来认识自己的身体,用特征或功能相似的自然之物指代身体的某些器官。比如,我国先民常以花喻女阴,瓜喻子宫,除了两者形状相似之外,在先民眼里,植物的春华秋实还蕴涵着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衍意义。以花卉象征女阴,表达了先民们祈求女性能像花卉一样果实累累的朴素心愿。所以,以上五首诗歌同时选取“山”和“隰”比喻男和女,包含着生殖崇拜的意义。况且,“山”的突起之状与男性生殖器外形相似,“隰”为“低湿的洼地”,其凹陷之形与女性相似,这些足以证明以“山”和“隰”作为生殖崇拜象征物是合情合理的。由此推之,“山有”的宾语部分,如“榛”、“扶苏”、“枢”、“苞栎”等树木同样象征的是男性生殖器官,同理“隰有”的宾语部分,如“荷花”、“苓”,理所应当是女阴的象征了。
2.3“荷”象征了女性的阴柔特点
《诗经》中情诗以植物喻人时多是成对出现,如上面提到的《山有扶苏》中的句式“山有,隰有”,上句喻男性,下旬喻女性,成对出现使用。上面提到的这种句式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阴阳”的角度。《诗经》中常常以具有阳刚意味的植物来喻男性,以阴柔的植物来喻女性。女性在爱情中是以柔美、较弱的形象出现,一阳刚、一阴柔,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成对的出现的意象体现着先秦时代“阴阳"理论。在《易经》和相传产于伏羲时代的八卦***都是以阴阳两种符号代表万物,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阴阳相对:“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先秦时期的文学和哲学在《诗经》得到了契合,先人的哲学思维以文学的形式得到了体现。假如我们把《山有扶苏》和《泽陂》中的对称句子以《易经》中阴阳两种符号来抽象化,那么“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峤松,隰有游龙”,“有蒲有荷”,“有蒲有茼”,“有蒲菡萏"做为比兴的句子都是以“—”和“——”的形式交替出现,在形式和象征上都和《周易》阴阳理论吻合。这种产生于上古的朴素辨证思维作为一种集体记忆保留下来。所以说“荷”代表了女性阴柔的特点。
三、“清水出芙蓉”的自然表现手法
《诗经》中虽然是以简单的形式,用植物来象征男性和女性,但是并不影响着诗的意境传达。这与“荷花”“清水出芙蓉”的特征不谋而合。
《山有扶苏》和《泽陂》中的荷花没有形体、颜色、姿态的描写,甚至仅仅是名称的罗列,和魏晋以后诗歌中对事物的繁缛描写相比近于简单。很多人将这种方式的产生仅仅归为先民语言的匮乏和思维的原始,没有足够的词语去描绘自己看到的景色。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这种简单却也自有特点,简单的形式所蕴含的诗意往往是含蓄婉曲的。繁缛是精雕细刻的工笔之作,这种简单却是一种写意的白描。两种方式都各有自己的意境。
一种美的意境未必一定需要修饰。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两句历来被人称颂,仅是十种景物的排列,除了最后“西下”两字之外,全无修饰之词语。与其说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还不如说和《诗经》神韵相通。在“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样的景色描写中不著一字,而水边美景,荷花娇艳,荷花与扶苏、蒲的相映成趣,如在眼前。
《诗经》中荷花之美尽在它的“自然”之美。《庄子》中有这样一段话: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惰焉!”
——《庄子·外篇田子方》
莲花的诗篇6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托物言志;鸟语;花香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38-03
古诗词中意象林立、争奇斗艳,许多诗词正是借助特定意象传神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由意象而意境,从而构筑了古诗词的独特神韵。在众多诗词家耳、鼻、口、眼乃至心中,造物本身就是极具美感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乃至无生命的物体只要是创作需要,都可以信手拈来,遇灵感而为神奇,成就一首首颇具生命力的好作品。本文试从古诗词为数众多的意象中撷取“鸟语”、“花香”等意象片段加以浅析,竭力为读者呈现古诗词的意象之美、意境之美、艺术之美。
一、古诗词中的鸟语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福祸;雁来燕往,相逢路上话春秋”。古人对鸟的吟咏,往往是借物抒情、言志,难免会把一些动物人格化,情绪化。但正如一首颇有意趣的诗中所写:“鹊噪非为吉,鸦鸣岂是凶。人间吉凶事,不在鸟语中。”鸟与人的爱恨祸福,本来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所不同的是,通过人们的触景生情、写诗作词,因生灵的生机,触发心灵的升华,也正因生物的多样性才造就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既然,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也可以说一切鸟语亦情语了。
(一)鸿雁
史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之久,昭帝即位了解到实情后,就派使者出使匈奴,言说:“汉朝天子猎到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信,写着苏武正在北海牧羊。”单于见谎言被拆穿,遂放苏武归汉。“鸿雁传书”一词即由此而来。在古诗词中,鸿雁作为一种常见意象,大致有三种情感寄托。
1.借雁抒离思。鸿雁的季节性迁徙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愁绪。杜甫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亦唱道:“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每见鸿雁则情景相生,其情不堪。
2.借雁叹孤苦。蒋捷《虞美人》上阕:“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好一个“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少年的风流,壮年的颠簸流离、晚年的孤寂……人生的悲欢离合,时光的倏忽而逝在孤雁的声声哀鸣之下更显沉重无奈。李清照《一剪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秋雁南来、空余相思,国破家亡、漂泊何依?
3.借雁表忠贞。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小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二)乌鸦
乌鸦,今人无端地认为乌鸦是凶鸟,斥之为“乌鸦嘴”。其实,古人曾把乌鸦作为慈鸟、孝鸟,甚至祥禽来看待,因为它们“母哺六十日,反哺六十日”。只是在后来的古诗词中,乌鸦才多和荒凉颓败的意蕴联系在一起。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把离人的一怀愁绪,点染的淋漓尽致。霜月乌啼,渔火愁眠,已经构成一幅幽寂清冷的画境了,处闹市而泊客船、卧闻山寺夜钟,孤舟客子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再后来,乌鸦在诗歌中多变为“暮鸦”、“哀鸦”了,一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写出了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营建的行宫江都宫、显福宫和临江宫的颓败,批判了历史上荒***无度、穷奢极欲的君王,对他们的亡国行径给予了嘲讽。至此,乌鸦的意象也就固定与荒凉颓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三)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月下杜鹃的啼鸣,正是思乡情结心灵里的一声声思归的呼喊,李白《相和歌辞・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子规“不如归去”的悲啼,把太白苦恋巴山蜀水的痛楚之情渲染到了肠断还不罢休的地步,落花枝上杜鹃的苦苦挽留,清朗月夜下子规的楚楚呼唤,就是算千言万语也要在这般叫声下逊色,杜鹃的啼鸣就是离别时最贴切的表达。
北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抒写谪居的凄苦与幽怨。 诗人有意识地将杜鹃的原有象征与黄昏的意象有机结合,使人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寒冷。本来“雾失楼台”,“桃源望断”就已使作者生愁,凄苦难耐,又怎忍受得了“孤馆”、“春寒”、“鹃声”、“斜阳”的多面夹击!作者被贬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滴而产生的不满之情由此可知。
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诗人以此表达珍惜并竭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愿望,又显示出自信和努力的态度。
二、古诗词中的花香
古诗词中鸟儿酬唱相和,惹人情思,而同样在遍是鲜花的诗词王国里徜徉,扑鼻而来的还有阵阵花香。这里仅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略作表述。
(一)梅
梅花常用来比喻凌寒傲雪、坚强不屈的品格。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香因风布远,又含蓄地道出梅色纯净洁白,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的赞赏,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非凡魅力。
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孤标傲世,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
北宋诗人林逋更是有“梅妻鹤子”之雅号。其《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传神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二)菊
因陶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一吟成名,尽显其高洁淡泊、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素心如简,人淡如菊,这“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物,便一直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尚品格的追求。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落英缤纷。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枯而不陨是其生物属性,但在朱淑真笔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却赋予其倔强性格和反抗精神。
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隐含志气、霸气乃至杀气。
李清照笔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用“瘦”菊喻己,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刻骨相思。
诗人笔下之菊姿态风骨各异,而其作品正因诗人的内心呐喊和真挚情感才具备了传世价值。
(三)莲
有了花中四君子,莲也就称得上是名门之秀。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千百年来,其绰约风姿,开放在文人墨客的心里、梦里,不远不近,若即若离,让人驰怀骋想,令人心旷神怡。
高洁若莲。贺铸的《踏莎行》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田田莲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汉乐府这首极为清新优美的小诗中,“莲”既实指莲花,又是“怜”的谐音,在秀美的江南水乡,采莲的男女主人公摇着小舟,自由地唱着纯洁美丽的爱情,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画!王维的《山居秋暝》的精妙所在也正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妙笔生花,以“动”衬“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生发出摇曳多姿的美丽。
枯荷雨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诗句,《红楼梦》里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试想,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秋雨韵,谁解其中味?残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一旦它与人的心境共鸣,便是一种悸动、一种凄美。
无论莲作为意象表现的是何种情感,看到莲,就看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花鸟本是自然界普通一物,然而情感深挚、富于想象的诗人们往往因此激发创作出五彩斑斓的文学作品。他们借助这些花鸟表达自己情感心志,从而收到蕴藉含蓄的艺术效果。这种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某种意义或表达某种情志的方法,就是象征。例如鸿雁象征思念,乌鸦象征颓败,杜鹃象征愁别,梅象征坚强不折,菊则象征隐逸从容,莲象征坚贞高洁。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中国诗人的心灵密码,具有十分丰厚的美学意蕴,诗人借助它们表达出深厚宽广的思想情感,成就了古诗词中的奇葩。
参考文献:
[1]杨汝福,廖学新.咏鸟诗选[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莲花的诗篇7
1、《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首诗袭用乐府旧题,通过对江南水乡采莲姑娘的描写来展现采莲姑娘坚贞秀美的内心世界和对征夫的深挚的思念,同时表现出初唐统治者扩边***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这首诗运用七言,篇幅宏大,抒情性较强。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
2、《采莲曲 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来源:文章屋网 )
莲花的诗篇8
我爱莲,在梦中,莲站在碧波荡漾的水中,吟诗作赋,粉红纱衣也随风摇曳.是那么优美,动人怪不得周敦颐写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D的佳句来.人们爱她莫过于莲的高洁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妖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是啊,荷花!多少人赞美过你,描绘过你,把许多美丽的名称赋予了你啊。荷花除了叫莲花外,还被称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旦、水华、玉环等。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唐朝的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的《折荷有赠》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轻不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如杨万里的“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苏轼的“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等。至于用荷花形容美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就是用荷花比喻男子。《唐书·杨再思传》载:昌宗以容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类如此,这是亵渎莲花的例子,千古以来,此事被人们传为笑谈。鲁迅曾借用这典故嘲讽某位文人曰:“难得莲花似六郎”。大概除了这一特殊的例外,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便都是歌咏荷花的了。这些歌咏不但散见于许多诗篇或其他作品中,而且专门给荷花“立传”的也不少。曹植写了《芙蓉赋》,把荷花推为群芳之首;莲还可以宽胸利气、利水消肿、扩张血管、降脂提神。抗血栓与Ve缺乏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气味芬芳,服用安全,是比较理想的减肥保健饮料!
莲花的诗篇9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这是宋代欧阳修所写的采莲诗句。
一到入夏,荷塘里翠盖红裳,荷香扑鼻。散步在荷塘边,感受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总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它不仅美丽,还可入馔,做出许多美味呢。
用荷叶入馔,早在汉唐时已有文字记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诗:“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入。”诗中的绿荷包饭就是用荷叶包住米饭做出的一个菜。“荷叶包饭”在广东福建均有这种做法。
广式茶点中的“糯米鸡”,就是用荷叶包住糯米与鸡肉,再入蒸笼蒸出,吃的时候,饭中不仅有鸡肉的鲜香,更有荷叶的清新芳香。而福州菜中的蝇饭,也是将炒半熟的糯米与红蝇(一种海蟹)放在荷叶中蒸熟食用,荷叶同样起到提鲜,去腥的功效。
我在夏天,常在家煮荷叶粥喝。夏夜看书常常一看即到天亮,就出门散散步。家不远处即有片荷塘,欣赏了荷花,顺手摘片荷叶返家,家中的粥也已快熬好,把荷叶洗净,撕成几片盖在粥面上,再煮一会儿,粥成淡橙色即成,盛一碗满室皆是荷香,可加点冰糖当甜粥喝,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原味,荷香浓郁却带着些淡淡的苦涩,配点小菜,可以喝下一大碗。
有莲也就有莲子。莲子即莲实,《古乐府·子夜夏歌》云:“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意境真美。莲子以湖南产的名气最大,品质也佳,号称“湘莲”,而产于福建建宁的“建莲”也颇有名。莲子入馔,最著名的一道该是“早生贵子”吧,婚宴上必有的一道甜点,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煮的一道甜汤,稀汤寡水的,说实话不怎么好吃。记忆中好吃的一道莲子菜肴是“莲子梅菜扣肉”。把腌制入味的猪五花肉切成薄片,每片包裹住一个莲子,一个个在盆中码好,满盆后在上面盖上厚厚一层梅干菜,上蒸笼蒸待熟透。吃的时候,拨开梅干菜,夹一块肉放在嘴中,香糯软烂,肉中包裹的莲子已酥软趴烂,且浸透了猪油,在口中鲜香四溢,猪肉中莲子香、梅菜香完美交融,真非一个鲜字可以形容。
而清丽的荷花已不但是入馔佳品,亦可用来泡制药酒。明代诗人梁纲的《荷花酒》云:“共君曾到美人家,池有凉亭荷有花。折取碧筒一以酌,争如天上醉流霞。”诗美,景美,昧美。这种荷花酒其实就是将新鲜采来的白莲花去心去蒂,再用较低度的清香型白酒泡制而成,其味有淡雅的荷花清香,微甜清醇,略冰镇后在夏季饮用,冰凉祛暑,直比玉液琼浆。
莲花的诗篇10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甚爱木莲,曾写木莲诗三首,并为序云;“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丽皆同。”该序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木莲。他还把木莲绘成***,并写了一首诗寄给远在中原的元稹:“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惟有诗人能解爱,丹心写出与君看。”白居易之爱木莲真情尽在此诗中。
“缎子绿豆树”
由于条件限制,白居易只见到一种木莲,他可能没想到,还有一种极为珍贵的木莲生长在华夏大地,那就是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部文山州的香木莲。因它的木材呈灰绿色或浅黄绿色,切面有绿豆般大小的闪亮光泽,在主产地云南西畴等地又被称为“缎子绿豆树”。
香木莲(Mangljetia aromatica)拉丁学名中的Manglietia(木莲属)来源于马来语,Mangliet指一种植物俗名。而aromatica则是芳香的意思。两词合起来意指香木莲这种植物是有香味的。
香木莲为常绿乔木,高达35米,胸径1.2米。除芽被白色平伏毛外全株无毛,各部揉碎有芳香气味。叶倒披针形,长15~19厘米,宽6~7厘米;叶柄长1.5~2.5厘米;花芳香,花被片11~12,外轮淡绿色,狭倒卵状长圆形,内3轮纯白色,厚肉质,倒卵状匙形,花梗粗壮;聚合果长1~1.5厘米,成熟时鲜红色,近球形或卵状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香木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滇东南金平、麻栗坡及广西省西部龙州县。在林中零星分布,较不常见。
在适宜的气候区,香木莲甚至在岩石缝隙中也能长成大乔木。云南省西畴县法斗乡勐后村的石灰岩山地上,有一株被当地群众视为“龙树”的香木莲。这株巨树高24米,胸径151厘米,树冠面积占地一亩多,树龄200多年,是我国已知最大的一株香木莲,真可称得上“孤撑不抱恨,独木亦成荫”。
香木莲的价值
香木莲的价值很高。它是古热带植物区系的直接后裔、残遗树种,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的种类,分布范围极为狭窄,对研究植物进化、分类和地质科学等,都有一定的科研学术价值。
其花朵硕大,纯白美丽,开放时直径可达15厘米,成熟时的聚合果鲜红夺目,是庭园观赏的佳木奇花。
说起香木莲的香字,那可不是自得的,它全株均散发浓郁香气,尤其是花富含香精油达0.29%,枝、叶、花等可提取“木兰浸膏”和“香木莲叶油”。这两种产品为高级化妆品原料,可用于调配各种香精,所以香木莲是珍贵的芳香油原料树种。此外,香木莲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有光泽,抗虫蛀,耐腐性强、易干燥、切面光滑,可作为乐器、模型、装饰、工艺品、雕刻、细木工等的优良用材。
濒危原因
由于分布区非常狭窄,加之木材性质好,当地群众大量砍伐利用,香木莲的生境遭到破坏。目前在原产地仅零星残存一些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