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1
他们之所以认为于勒也是主要人物,原因有三:一是小说的标题就是“我的叔叔于勒”,按照平时的阅读习惯,标题所示人物就是主要人物,如《孔乙已》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已,《范进中举》的主要人物是范进,《老杨同志》主要人物就是老杨。二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没有于勒就没有菲利普夫妇,所以于勒是主要人物。三是关于主人公可以有不同见解,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提倡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对小说题目作用的理解要因文而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题目不在于交待主人公,而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标题不是《于勒》,而要加上“我的叔叔”这样的表示强调的修饰语?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段话:“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里一再重复强调“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为了表达若瑟夫对叔叔于勒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做法的不满。那么标题加上“我的叔叔”,实际上也正是寄托了若瑟夫这种情感。
其次,“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也只能说明,于勒是起了催化剂作用,没有催化剂,物质照样还是要反应的。假如把“我的叔叔于勒”替换成“我的一个由富变贫的姑姑”或“我们的遭受了家庭变故的邻居”,我想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性格特征恐怕不会变。能替换的角色不会是主角,所以,这篇小说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通过于勒贫富的变化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虚荣、势利、贪婪、冷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大量描写来极尽刻画他们的丑态。因此,于勒不过是一个道具和舞台,给他们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和契机。没有于勒,也会有张勒李勒,而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却永远不会变更,正因为如此,课本编者在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我们不难知道,他们肯定是极力讨好、巴结奉迎、想方设法去攀亲。
那么可以这样认为:关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应当是作者极力要表现的那个人物,能充分揭示中心主题的人物,而不应当根据标题来形而上学地判断,当然也不能根据所用笔墨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这一点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就是明证,虽然作者把卢进勇的行踪从开头交待到结尾,所用笔墨也最多,但我们感到最感人的最震撼人心的却是无名战士。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也就是无名战士,卢进勇只是线索人物,是故事的所见所闻者,相当于扛着摄像机的记者,真正的主人公却是他在拍摄报道的人。主人公的确认应当是在真正读通全文,理解作者表现意***之后才能得出的。 转贴于
再次,小说阅读是要“知人论世”的,要分析作者生活背景和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写作意***。莫泊桑小说的中心主题大多情况下展示的是现实社会人们卑琐的灵魂,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也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小说通过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就是想表达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因此从展示“卑琐灵魂”和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个意***来说,于勒也不是主要人物,他只是一个被动方,是“赶——盼——见——躲”这一系列行为的接受者,所以于勒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主题展示的,能揭示这样主题的只有菲利普夫妇。他们的虚荣、势利、贪婪、冷酷,充分揭示了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就连亲情也是以金钱来衡量的。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2
一、两篇小说中的“我”所具有的相似点
(一)都是作为线索人物而出现的。在《孔乙己》中,“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小伙计,”做着“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所以在出入咸亨酒店的各色人等中,没有一个能离开我的视线。孔乙己便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在这愚昧、冷酷而令人心酸的笑声中,孔乙己从一开始站着进来,到最后“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直至走完人生之路,作为店里小伙计的“我”,成了他悲剧一生的见证人。同样,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也是作为叙述的主体来贯穿全篇,“我”感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拮据以及由此带来的苦恼,看到了父母因发了财的于勒即将归来而欣喜若狂的情形,见到了父母因于勒的落魄破产而六亲不认的丑态,“我”成为了穿针引线的人物。其他人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叙说、评判的。总之,两篇小说作者都用“我”的口吻叙述,不仅使情节集中紧凑、内容简要精练,而且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更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二)两人的性格中都有善良的一面。在《孔乙己》中,短衣帮愚昧麻木,“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而掌柜的精明阴险,经常摆在脸上的是“一副凶脸孔”,当孔乙己长久不来酒店时,他便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并且到了年关总要重复着这一句话。最令人不可思议与愤怒的是丁举人,他凶残毒辣,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末路人孔乙己进行疯狂的肉体肢解,甚至让孔乙己失去了站着做人的资格;而作为小伙计的“我”,在人性中存在着和短衣帮、掌柜的、丁举人根本对立的一面,我善良,富有同情心,特别是当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时,他“已经不成样子了,”“他脸上黑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当孔乙己行将结束自己的生命旅程时,短衣帮、掌柜的笑声淹没了他,继续在他心灵的创口上动刀子,然而此时的“我”已经没有取笑孔乙己的任何念头,“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并且接过孔乙己用沾满泥土的手递给“我”的钱,这时“我”的内心也许早已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孔乙己已经不成人样了,你们就不要再取笑他了。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善良与菲利普夫妇的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父亲不敢确信眼前的人就是于勒时,“我”却“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当父母忙着躲避于勒时,“我看了看他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且在离开时,“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可以说,正是“我”善良,才可能“端详”“看了看”于勒,才可能多给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才会把他当作我的“亲”叔叔。两篇小说都用小孩的善良来反衬成人的肮脏与险恶,正体现了两位大师对病态社会入木三分的认识,在小孩的身上,恰恰寄托了他们对社会的理想与希望。
二、两篇小说中“我”的细微差别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3
阿姨在指导我的时候,曾经留下话儿,她说她住在八号楼二单元302室,我和她不熟,就是因为这一面之缘,我需要走进她的家确实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我和她之间需要一个联系人,我把电话打给了延荣,延荣住在八号楼上,而且她的爱人金平和阿姨的丈夫是一个系统的,他们很熟悉,我说明了意***,延荣答应领着我去阿姨家拜访阿姨。原来延荣并不知道阿姨会做蒲扇,也没有去过她家,只是根据我说的地址意识到应该是谁家了
延荣敲开了阿姨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我认识的叔叔,我很开心,认识总比不认识好,而且这位叔叔是一位很开明也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是再去买菜的路上,小区物业,休闲场所多次见到叔叔的,叔叔也认识我,那次收物业费还是我告诉他的呢!叔叔见到我们来了,很是高兴,但不知道为何而来,正高兴而纳闷呢,我们说明了来意,在里面正做蒲扇的阿姨听见了,她急忙喊我们进屋,我们进屋后才看见阿姨正用脚蹬着棍子栓勒蒲扇把儿呢!
阿姨又一次对我进行了现场指导,她栓小把的绳子是粗粗的,而且拴在秸秆稍儿,秸秆靠近骨节的那一端是用特意买来的细绳栓累的,既美观又解释。原来那粗绳拴着的是为了用线缝页面方便的,这样便于分数秸秆的根数和位置。栓勒把儿不需要用线道数过多,三道儿就行,只要能了近就可以了。
为了勒紧蒲扇把儿,需要系上腰带,将绳子的一头拴在一根棍上,再将那根衮别再裤腰带上,另一头也拴在一根棍上,用双脚蹬着那栓绳子的棍,那根绳子就在两脚中间。先用这个带有棍的绳子将蒲扇把儿勒紧,再将买来的美丽的彩色的细绳顺着这个勒痕缠入勒痕中,系上疙瘩固定之后,再将那拴着棍的绳子从药理拿出来,放在一边,准备再栓第二道儿用。见到我们来了,阿姨就从地面砖上起来,坐在了櫈子上陪我们说话了。
我从中知道,阿姨是副食品公司退休的,籍贯是理务关水库后面的向阳村,他和叔叔是表姊妹结婚,生了一个女儿和儿子,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因为遗传基因的原因,她的女儿在2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她因此而患上了气管炎,到现在还是气喘不畅通,这个病就伴随她一生了。他的儿子生了个儿子,现在已经上大学了。他们夫妻和儿子三口一起生活到去年,现在只有星期天的时候一大家人一起聚聚,平日里老人家自己过着悠闲地生活,阿姨今年74岁。
可以看出,叔叔和阿姨非常喜欢我们,不只是因为上了年纪喜欢有人来拜访,而且是喜欢她的手艺有了传承人,她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这东西了,没想到你对她感兴趣,我给你几根彩色线,你回家用它栓勒蒲扇把儿,再不回了就来问我,不用找人领着了,这就认识了,她找出了她的手工活儿让我们看了,有用芦苇干做的传盘儿,有手工做的鞋垫儿,有手工做的连底带帮的拖鞋,我们看了很是喜欢,这不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阿姨就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叔叔又拿出了做好的蒲扇,延荣喜欢的了不得,控制不住的眼圈都红了,延荣说:“要是我爸爸活着,我也做一个个我爸爸,他喜欢用蒲扇。”
阿姨听了之后就送给了她一个,延荣不好意思接受,推让了一会儿就拿着了。
我就这样拜阿姨为师了,我想我们教师怎么教学生,好学生一些就会了,那是因为学生喜欢学习,那些怎么教也不会的就是被动的学习,他们的心思就是不在学习上。我和延荣就是两个例子,同样的阿姨教,我会做了她连做都不做。我想到了过去的学徒工,为了学会一门手艺用来生存,他们对师傅的如父母恭敬,所以主动地学习起来,自然就学会了。
我就这样拜阿姨为师了,我把自己做的感觉成功的作品那个阿姨看了,阿姨赞赏有加,并且送给了我一个芦苇干做的传盘,我知道那芦苇干是很硬的东西,它不仅仅是草了而且有着木头的质地了,要做它,患有气管炎的阿姨该多么费力气呀,我不要,阿姨表现出了遗憾的样子,我只好收下了。说也奇怪,这个假期里每晚我到河边散步,回来的时候在风凉的地方总是能见到阿姨和叔叔,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4
针对上述现状,本文试***将叙事学中的叙述视角理论引入初中语文小说的阅读教学,期待它对文本的解读产生独到效果,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说的阅读方法。
一、叙事视角概念的引入
小说是叙事性作品中的一种。叙事就是讲故事,它涉及到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是看故事的人关心的故事是以何种角度叙述出来的问题。在叙事学理论中,就是所谓的视角。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认为“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热奈特将视角称为“聚焦”,叙事视角是指“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即叙述人站在怎么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的。”视角在小说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依据聚焦模式的不同,热奈特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指无固定观察角度的全知叙述,又称全聚焦。其特点是叙事者所掌握的情况不仅涉及到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的现实情况,他还能知道他们的过去和未来,甚至知道人物的内心感受。“内聚焦”是指叙事者在作品中担当角色,他只能叙述他所看到的,描写他所感觉到的,其特点是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叙事者知道多少,读者就知道多少。“外聚焦”,仅从外部客观观察人物的言行,不透视人物的内心。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是零聚焦叙事和内聚焦叙事。
二、教材中课文的举例分析
《孔乙己》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对于《孔乙己》的教学设计,大多数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以此探讨出他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感受病态社会的冷漠;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用词的准确。除了上述教学切入点,还可以考虑从叙述视角的选择上,探究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一文讲述了小伙计回忆二十多年前在咸亨酒店当小伙计时,见证孔乙己到店饮酒,偷窃,被打折腿,欠账,死亡的遭遇。文中的“我”――小伙计,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他被人介绍来咸亨酒店做事,“样子太傻”伺候不了长衫主顾。掌柜让他管羼水的活,老实的他这活做的也不得老板的心,一降再降,最后只得管温酒的工作。当时小伙计年少心善、不谙世事,从他的角度讲述孔乙己的故事,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解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围绕叙事视角设计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章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故事的发展?“我”――咸亨酒店中的一个小伙计。第二,除了小伙计,鲁迅还可以选择谁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讲出的故事是否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展开想象来替换人物视角,让学生思考酒店掌柜、酒客或孔乙己本人叙述故事的差异,在比较中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从而领会小伙计叙事视角的妙处。若选择掌柜或酒客作为叙述者来改写文章,情节大多的是描写掌柜或酒客嘲笑诋毁孔乙己,表现出的是掌柜的势利,酒客的冷默和孔乙己的可悲。
若选择孔乙己本人来当故事的叙述者,可以对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取得功名,被打断腿之后如何生活,面对别人的嘲笑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进行全面而详细地叙述,但这样叙述都是以孔乙己作为描写对象,是以孔乙己一个单一视点的形象出现。鲁迅认为:在中国,不单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吃人”,而且千百年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吃人”的悲剧。后者在鲁迅看来更可怕、更可悲。因此,在作品故事主人公的周围总要安排一些“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构成一种社会环境、社会氛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来展现主人公的悲剧,从而形成一种“看/被看”的叙述模式。因此,不能将孔乙己本人作为故事的叙述者。
以小伙计为故事的叙述者,一方面,他作为酒店中人,他可以全面地掌握孔乙己和掌柜、酒客的言行。另一方面,小伙计与“我”、孔乙己、掌柜及酒客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以相对冷静地观察周围发生的事,讲述故事。最初,小伙计看待孔乙己相对客观。随着故事的推进,小伙计也慢慢参与到了折磨孔乙己的过程中。在众人问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取得功名,孔乙己之乎者也的回答中,“我”和众人一样笑起来;当百无聊赖的孔乙己主动和我“攀谈”,想寻找一点心灵安慰时,“我”先是应付,继而“不耐烦,懒懒地答他”,到最后“努着嘴走远”了。可见,小伙计已被周围的人同化,与那些麻木、冷漠的酒客并无区别。年仅十二岁的孩童都沾染了封建社会的不良习气,孔乙己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不但是封建社会对孔乙己造成了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嘲讽和冷漠也造成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这在无形中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三、课外语段的阅读运用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通^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态度的描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虚荣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和怜悯,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教师在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形象,理清情节,解读主题。
以《孔乙己》为例进行了叙事视角的分析后,利用课外语段《我的叔叔于勒》进行儿童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探究,可以让学生做到对叙事视角的学以致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由“我”――若瑟夫来讲“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若瑟夫是菲利普夫妇的儿子,是于勒的亲侄子。从若瑟夫的角度出发,存在有以下几种关系:若瑟夫父母眼中的于勒、若瑟夫眼中的父母、若瑟夫眼中的叔叔。若瑟夫父母眼中的于勒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贼、讨饭的、正直、有良心、有办法”的人。“钱”是菲利普夫妇评价于勒的唯一标准。菲利普夫妇的势利、无情,体现了成人世界人与人之间被异化的金钱关系:只追求金钱和利益,亲情根本不值一提。从这点出发,菲利普夫妇的行为让人觉得可恨。但当我们走进菲利普夫妇的家庭,就会发现他们不认于勒也是无奈之举。原本贫穷的家庭,会因为于勒的回来,生活变得更拮据,女儿的婚事也会受到连累。菲利普夫妇看似无情的表现其实包含着生活的情非得已。贫困的生活使菲利普夫妇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作者站在若瑟夫这个视角来展开叙事,可以看出莫泊桑对菲利普夫妇并非只是批判,而是一种理解和悲悯。
若瑟夫在个贫穷的家庭中,知道父母生活的艰辛。他在心里认了叔叔,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体现出他对叔叔的同情。成人那缺少的同情心在孩子的心中存在。这样的对比,不但是对世态人情的嘲讽,还寄予了作者对下一代人的期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爱与温情。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从于勒、菲利普和菲利普的妻子这几个角度叙述故事,体会到于勒对往事的忏悔和有家不能回的辛酸,菲利普夫妇的爱慕虚荣和势利冷漠。通过对不同叙事视角的表达效果对比,学生可以归纳出选择若瑟夫这个儿童视角讲述故事,若瑟夫不仅看得到“我”的叔叔于勒老年时的穷途潦倒,还能看到“我”父母在亲情面前的表现,是最容易进入作者内心世界,把握小说主旨的一条途径。
四、结语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解读小说,并不是完全脱离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要素,而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把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在保证作品完整性的基础上,于无形中带动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深入的赏析。叙事视角的解读是对传统小说教学模式的补充。尽管不是所有入选教材的小说都能运用这种理论展开教学,但这样的尝试可以为小说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4]赵有芳.叙事学理论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张敏.《孔乙己》的教学解读和教学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潘颖.《我的叔叔于勒》十年教学设计流变的反思[J].现代语文,2015,(11).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5
所谓和合共生,就是使本来对立矛盾的诸多元素达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下面我们就以《我的叔叔于勒》这堂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引领三个方面来初步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和合共生的教学特征。
一、教学内容:简约与丰富的共生
黄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围绕小说三要素之一的“情节”展开,以“情节”为课堂内容的生长点,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运用情节的知识支撑并推进整篇小说的阅读。整体设计简约清晰,而简约的背后其实是丰富。
1.从小说文体看,有着丰富多彩的“知识点”
这堂课以“情节”为主干,生长出了十个语文活动点: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将板书的情节碎片串联起来;讨论教材为何不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情节;说说各情节碎片之间的因果关系,编织金钱之网;说说情节中展现了一群怎样的人;讨论若瑟夫长大后会不会也变成像他爸爸妈妈那样的人;根据教材内容和给出的原文结尾,想象原文的开头应该有着怎样的情节;结合原文的开头结尾和教材的情节,谈谈若瑟夫的善良;比较课文和小说全文在主旨上的差异;讨论课文用第一人称和用儿童视角叙述的妙处。这些活动均包含着具体实在的语文知识――情节和故事、情节的组合、情节的线索、情节的因果关系、情节与叙述人称、情节与人物、情节与主题等。整堂课,小说知识点的学习不可说不丰富;而且,在学习与情节有关的知识过程中,黄老师也自然地把小说教学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理解、小说主旨的探讨和小说表达艺术的赏析等小说教学的核心内容蕴含其中。
语文知识教学,在很多教师那里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飘忽的。黄老师在这堂课中,凭借其深厚的学养,以鲜活的教例告诉我们,其实语文知识完全可以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他这堂课中的“说情节碎片”“情节碎片串联”“不同串联顺序的比较”“说情节的因果关系”“讨论情节结尾部分的改变带来的小说主旨变化”“说叙事人称与情节内容的关系”,都是语文知识的活动化。
2.从教学形式看,有着富有变化的“生长点”
黄老师的教学,因时而生,灵动多变,凭借他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智慧,总能立足学生的现场表现,找到恰当的“生长点”来推进教学。
第一,沿着主干,确定“生长点”。例如:
师:当然,我们记下来的,同学们读出来的,都是情节的碎片。小说里的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从欣赏小说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过程。
说完“情节碎片”,借助“小说里的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过程”这一小说文体知识做支撑,主干往上生长,经由“把握情节发展的过程”,引出“情节碎片串联”这一环节。再往后,探究情节背后的主旨,于是就有了“说情节的因果关系”这个环节。一步一步,大树的主干越长越高。
第二,顺着主干的矛盾处,确定“生长点”。例如:
师:现在大家来考虑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先写于勒“被赶”,而要先写“我们家里很穷”,然后一家人都盼着于勒回来呢?假如顺着故事本身先后顺序去写,跟现在这样的写法有什么不同效果呢?读小说,就要善于这样比较着思考。有没有同学愿意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两种顺序的比较,这是一个结构问题。如何由“情节”这一主干上生长出“结构”这个枝干呢?黄老师利用文本叙述顺序与惯常的先后顺序之间的矛盾,找到了这个矛盾处,从而顺理成章地在两次“梳理情节碎片”之后,进行了行文结构的思考。这种“节外生枝”,既旁逸又出自“主干”,使得课堂更加丰厚、饱满、有张力。
第三,在主干的分叉处,确定“生长点”。例如:
师:这些都和钱有关系。于勒被赶走,是因为他糟蹋钱;于勒写这封信,是因为他有了钱;家里人不认他,是因为发现他没有钱。姐姐嫁不出去,什么原因,因为家里没有钱;后来怎么嫁出去的,是知道家里有一个有钱的叔叔。你们看,这就是一个钱的世界,钱的网,几乎所有人都钻入钱网之中。抓住这一点,我们去看这些人物,就非常清楚。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读小说,不可能不涉及人物形象。“情节”之中往往包含着“人物”,情节本身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如何由“情节”到“人物形象分析”呢?黄老师就借助本文故事情节背后的隐性要素――金钱,采取了分叉法,把情节中的“人物”要素单列出来,让它单独长成一个大的分支。“几乎所有人都钻入钱网之中。抓住这一点,我们去看这些人物,就非常清楚。这是一群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站在全文情节的制高点来审视文中的那一群人,进而去关注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若瑟夫。
第四,在偏离主干的回答中,确定“生长点”。例如:
生:我记住的是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之后的对话和动作神态的变化。
师:你把那一段给大家读一读,哪一段是写了菲利普夫妇的动作神态的变化。
生:第25节开始的七节。(学生朗读第25~31段,老师倾听。)
师:很多人读了这一段,都感觉到难忘。你觉得这一段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对老师提问的“情节碎片”,学生答非所问,但是黄老师并未批评,而是顺势让学生读这段文字,然后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这种生长点,看似游离于主干,其实依旧与教学中心相关,如同大树上的枝叶。它们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添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3.从学生活动看,有着多样的“活动点”
纵观黄老师的这堂课,学生一直在进行着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
一是别具一格的“听”。
在这堂课,黄老师设计的“听力”训练,很能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
师:下面这个观点,你们看能不能否定掉?――虽然说“我”看到流浪汉总要施舍,因为“我”把流浪汉在心目中等同于“我”的叔叔,所以“我”这个钱不是乱施舍的,其实是施舍给“我”那个叔叔的,这只能说明“我”喜欢叔叔,怀念叔叔,并不表明“我”还是一个善良的人。
这种“小辩论”,不仅要求学生听清楚老师的观点,更要听清楚老师用以证明其观点的论据,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驳。
二是形式多样的“说”。
纵观整堂课,“说”的形式丰富多样,语文味十足。学生自由地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那是概括性地说;学生按照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将情节串联起来,那是理解性地说;学生说情节的因果关系,那是分析性地说;就“若瑟夫长大后也会成为他爸妈那样的人”的观点进行否定,那是辩论性地说;就本文改为第三人称叙事好不好,那是评价性地说。
三是随机穿插的“读”。
在学生“说”的活动主线中,黄老师随机穿插了“读”的元素,活泼灵动。
例如,学生朗读第25~31段和第34段,都是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指定回答者个别朗读;而对“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样的句子,则是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效果很好。
四是充满挑战的“写”。
课中,黄老师安排了一个富有挑战的“写”的活动――给出小说原来的结尾,让学生补写开头。为了能起到真正训练的作用,黄老师对这个结尾做了变式处理。他先板书的是――这就是我看到穷困潦倒的流浪汉总要施舍10个铜子的缘由。学生想到的开头,有“每当我看到有流浪汉,我都会给他施舍”的总叙,也有“我”向流浪汉施舍时的情境描写。顺着后者,黄老师追问:“开头所写的情境中,当‘我’施舍的时候,是‘我’一个人,还是另外还有一个人?”学生的思维明显没跟上,黄老师随机在板书的句子上加了一个引号,变成人物的语言描写。这个神来之笔,把学生的思维点化开来。这样充满挑战的写作训练,才是真正基于写作思维的训练。
这些听说读写的活动环环相扣,难度逐步加大,思维层层深入。学生经历着由“记忆、理解、应用”的低级思维到“分析、评价、探究”的高级思维的历练。
由此可见,黄老师的课堂主干鲜明,枝繁叶茂,约中见丰,做到了简约与丰厚的统一。这就是黄老师“树式共生结构”的魅力之一,也是黄老师“共生语文”中辩证艺术的充分体现。
二、教学活动:信手拈来与匠心暗含的交融
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十分丰富,且毫不杂乱。各个活动的承接与转换,在黄老师的“翻抖”之下轻松就完成了。(所谓“翻抖”,取自相声俗语“三翻四抖”,此处借指黄老师教学中,善于不露痕迹的铺垫,然后在时机恰当时巧妙突变,将学生引领到全新的教学活动中去。)
1.随意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学什么课文吧?
生(齐):知道。
师:有没有看呀?
生(齐):看完了。
师:看了五遍的举手!
上课伊始,简单对话。前两句明显就是铺垫,第三句“看了五遍的举手”,就是突变。这一个小小的环节,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这一个环节可谓“一石三鸟”。前两句可以在这种大合唱式的应答中起到预热课堂的作用,让课堂气氛先活跃起来,通过漫谈摸清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三句轻轻一“抖”,就是承上启下。“举手”,就是让学生从那合唱中走出来,也是为下一个环节――“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选定率先发言者。
2.随手板书
黄老师在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时,总是随手板书到黑板上,如“于勒”“被赶”“盼回”“不认”“拮据”“期盼”……这些板书的内容不仅加深了那些预习并不充分的学生对情节的印象,也是为随后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因为有了这个板书,黄老师就能顺势提问:“有哪位同学能从黑板上的这些情节碎片之间,看到哪个和哪个有因果关系?”从而推进到“说情节的因果关系”的教学环节。当学生思维被激活而欲罢不能时,黄老师指着黑板上线段交织的情节网***说:“同学们已经跳出了小说的主线找因果关系了,再这样找下去,还能找出很多,课堂上我们就不再找了,回家再慢慢找去。”显得那么有底气,也在自然而然中收束这一教学环节。
当板书短语时,黄老师是在铺垫。当说“因果关系”,在短语之间进行连线时,黄老师就是在“翻抖”。线连好了,突变就完成了,一张金钱之网赫然呈现在黑板之上,情节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就清晰地揭示出来了。学生们啧啧不已,听课者微笑默叹。
看似随手而写的板书,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就从训练学生提炼概括的助手,逐步演变成启迪学生思维从表层走向里层的推手。
3.随口追问
在分析若瑟夫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不假思索就齐声说出“善良”。此时,黄老师并未止步,而是承接这前面环节中的“钱”,随口追问――
“他和钱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这又是典型的相声式的“抖”。)
“没有。”(点中了思维盲区。)
学生已然将若瑟夫从金钱之网剔除,将“金钱”与“人性恶”捆扎在了一起。于是黄老师又反问了一句――
“没有吗?”
学生一顿,随即大悟:
“有。”
看似随口追问,体现的恰恰是黄老师对学情的精准判断和有效引领,轻轻一“抖”,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对人物形象本质的思考上。
两次问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原来“金钱”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真正的“善恶”体现在人们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上。钻在金钱之网中,见钱眼开,唯钱视***,其人性为恶;用金钱来表达对亲叔叔的爱、对亲情的珍惜,其人性为善。正是这种与其父母完全不同的金钱观,才是最能体现若瑟夫的善良之所在。
每一个设计总在凸显自身环节价值的同时,又极自然地将教学推向下一个环节;每一次“翻抖”,总能做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和谐统一。这样的翻抖,使得整堂课丰厚而不杂乱,沉稳而有变化,轻松而能高效。这是黄老师语文教学辩证艺术的又一体现。
三、学习引领:及时点拨与延时点化的结合
这节课,让人惊叹的还有黄老师引领学生学习的功夫。这里主要想谈谈黄老师引领学生时“及时点拨”和“延时点化”的结合。
这节课中,黄老师的及时点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做学生的知音,为其化解难堪
学生发言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意思时,黄老师就是学生的知音,总会轻轻地接上一句,化解学生的难堪。例如:
生:我记得菲利普夫妇生活十分拮据。
师:他们家里比较拮据,比较穷。(板书“拮据”)
生:所以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比较……(学生出现窘态)
师:你是说他们非常渴盼富足的生活。
在黄老师这一接应下,学生化解了尴尬、难堪,随后的发言就顺畅完整多了。这种及时点拨,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呵护了学生的心灵。
2.做学生的导师,为其拨开迷雾
学生发言无法继续时,黄老师总会及时拨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指明他们思考的方向。例如:
生:于勒叔叔来了那封信和后来十年都没有音讯有因果关系。
师:一封信和没有音讯可有关系?
生:于勒寄来一封信后,他就……(学生语止)
师:于勒叔叔寄来一封信后,“我们家”引起了怎样的变化?
生:我们家期盼着于勒叔叔回来。
黄老师将学生发言中后半句的主语“他”换成“我们家”,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替换,实际是思维的点拨。因为就本文主线而言,于勒的来信应该和“我们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而不是和于勒自身有因果关系。
3.做学生的帮手,为其提供支架
学生发言存在偏差时,黄老师会在小结时委婉地帮学生进行梳理,让学生自己厘清思维上的误区。例如:
师:你记住的是小说的后面,“我”给叔叔付了钱之后的一段心理,你能不能说一说,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
生:“我”对叔叔的一种愧疚。
……
师:是的,“我”的这份愧疚,其实是代表他的父亲、母亲的,对不对?“我”没有什么可以感到愧疚的,应该愧疚的是他的爸爸妈妈。
很明显,学生一开始的表述是有偏差的,黄老师并没有中断学生的思维,而是在学生完整表述自己的看法之后,从学生后面的发言中帮他找到一个支架,让学生厘清自己的思维误区。
当学生发言中出现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时,黄老师并不纠缠,而是采取延时点化,待时机成熟时再提出来。例如:
师:刚才这段话,表现了克拉丽丝怎样的心理?
生:趋炎附势。
学生用“趋炎附势”来描述克拉丽丝的心理,明显不够准确。黄老师及时进行了质疑和点拨,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黄老师再次点示,学生依旧没有明白。随后黄老师就不再纠缠于此,而是继续后面的教学。当金钱之网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齐声说出这是一群“金钱至上的人”时,黄老师才旧话重提。
师:刚才有同学说,菲利普、克拉丽丝夫妇是趋炎附势的人。大家现在再想一想,说得再准确一点,是什么?
生(齐):嫌贫爱富,爱慕虚荣。(刚才难于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6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47-02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可结合具体的文本,对初中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我的叔叔于勒》中的金钱、亲情、爱心、个人奋斗、人际关系等内容都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与当代初中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价值观教育。
一、通过解读菲利普夫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在文本中,菲利普夫人是以刻薄、自私、唯利是***的形象出现的,在解读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找出文本中能体现此人物形象的语句,比较她对待于勒前后的不同态度,总结本文的主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这样的解读像是数学的证明题,把对文本的解读当作证明式的阅读,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要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应该从更深层次对菲利普夫人进行解读。笔者首先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菲利普夫人刻薄、自私、唯利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得出结论:菲利普夫人之所以刻薄、自私、唯利是***,是因为他们生活贫困、拮据,担心于勒再来拖累他们,以及害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因此,便以金钱来衡量亲人之间的关系。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引发学生对金钱的思考。有的学生谈到小说《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亲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有的学生提到生活中有的人为了金钱与亲人翻脸,甚至仇视亲人。学生畅所欲言后,笔者总结发问: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金钱?应如何处理金钱与亲情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时笔者总结,生活中有许多像菲利普夫人一样唯利是***的人,但也不乏视金钱为粪土的人,通过列举相关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丑恶,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认识到造成菲利普夫人这种价值观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同时也认识到应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和亲情。
二、通过解读菲利普,体会金钱至上观念下的扭曲亲情
在文中,菲利普是一个虚荣、冲动、没有主见的人,作者对他的描写在文本中着墨较多,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都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认识。但是,教师对于文本中出现的“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和“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这两句话应该予以重视,教学时,应重点对菲利普说的这两句截然相反的话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菲利普的心理变化并思考产生如此变化的原因。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菲利普是真心渴望于勒出现在这只船上吗?对比他后面说的“出大乱子了!”可以看出,他渴望的不是于勒(亲情),而是渴求金钱,从表面上他看似很看重亲情,本质上则是痴迷金钱的程度很深。他天天盼着于勒归来,而见到落魄的于勒后却认为出了“大乱子”,视之为瘟***而避之不及,充分体现了金钱至上观念支配下的扭曲亲情。通过深挖文本唤起学生关注自己身边最亲近而又最易被忽略的情感――亲情。当前,我国独生子女众多,多数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种兄弟之情,但可以结合文本,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重视亲情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达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浓浓亲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背影》中父亲攀上月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所折射出来的深深父爱;《金黄的大斗笠》中“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展现出来的姐弟情等。再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进行解读,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会感恩,关心身边的亲人。
三、通过解读于勒,让学生认识到生存于世应自食其力
于勒在文本中不是主要人物,其形象主要是通过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侧重解读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称呼来说明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而对于勒这一人物的解读较少涉及。其实,于勒作为文中的主要配角,对其解读得当的话,也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从全文看,于勒是一个失败者、受害者。他从“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行为不正、流氓、无赖),到“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正直、有良心),再到“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宁愿在船上靠卖牡蛎自食其力,而不愿拖累人),其形象的变化本身就是一则很好的价值观教育素材,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于勒的遭遇和命运自然令人同情与叹息,但他最后能自食其力这一点应该得到肯定,而这恰恰是当今青少年应当具备的价值观:自食其力、自强不息。
四、通过解读若瑟夫・达佛朗司,让学生领悟良好品德应从小养成
若瑟夫・达佛朗司即文本中的“我”,对于这个角色,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强调其作为第一人称更能体现故事的真实性的作用。其实文本中的两处细节被忽略了,一处是文本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另一处是“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半个法郎的小费”。这两处细节展现了一个未被金钱玷污的孩子的纯洁心灵。我国古代哲人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尊老爱幼、常怀感恩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不是靠说教和灌输形成的,而是通过潜移默化、从小培养而形成的,文本中的这两处细节虽不起眼,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却很有教育价值,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需从小熏陶、从小积累方能养成。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7
【关键词】坚守信用;现实意义;人性特点;多元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著名作家莫泊桑先生的短篇经典小说,其情节简单,但内涵非常丰富,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特点。现将我的教学新思路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简单呈现如下:
教学新思路:课文教学分两课时分析。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内容,借助语文工具书,解除生字词及其释义,查阅参考资料,初步整体感知全文,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及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师生共同探讨,认真品味揣摩,深入挖掘小说对青少年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整理如下:
学生甲:我个人认为“约瑟夫不应该给他叔叔于勒钱。”(大家听了都显得很惊讶)
教 师:为什么呢?能给大家解释清楚吗?
学生甲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于勒并不值得别人同情,尽管他狼狈不堪,这是由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文中写道:“他行为不正,糟蹋钱,把自己应得的那份遗产花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父亲的那份”,后来“他被打发到美洲后,也曾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又成了乞丐一样穷困潦倒的水手。”
教 师:那么,你从于勒的这段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甲: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于勒的悲剧正是由他挥金如土的性格决定的。
教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棒!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财,把钱呀都用在“刀刃上”,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
学生乙:我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人要坚守信用”的道理――于勒曾经写了两封信给他的哥哥菲利普,第一封信说他赚了点儿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第二封信写道:“我发了财,就会回来”,从船长的话中我推论于勒在美洲确实发了财,但他并没有遵守诺言。
教 师:这正如《论语》中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学生丙:我从文中悟出了一个与“钱财”密切相关的道理,不知有没有人愿意了解其中的秘密?(学生翘首以待)
教 师:还会对同学使用“欲擒故纵”法,别再卖关子了吧。
学生丙:家长经常教导我们钱要省着用,但是我发现“钱财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教 师:虽然有点儿离经背道的嫌疑,很有新意,请继续。
学生丙:菲利普一家十年来生活没有发生改变,大家想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家样样都要节省,如: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
学生丁: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不接受邀请是节省的表现,正说明菲利普一家会过日子。
学生丙(滑稽地):非也非也。请吃饭是结交朋友的方式之一,有一首歌唱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而菲利普一家呢,交际圈太狭窄,除了他们的兄弟于勒外,哪有什么朋友?难怪没有出路。
教 师:说得很有道理,社会交际能力非常重要,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85%依靠他的交际能力。”搞好交际确实非常重要,是改变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戊(困惑不解):既叫我们节省,又叫我们去搞交际,这不是有点儿矛盾吗?
学生丙(继续补充):这“省”字是“少”加上“目”,本意是少了一只眼目,过分的节省可以理解为“缺少眼光的行为”;节约不同于节省;赚字是“贝”字加上“兼”,“贝”古代就是钱财,“兼”是翻倍、加倍的意思,在“倍道兼行”、“日夜兼程”等词语中也是这种意思;合起来“赚”字就是“使钱财倍增”;文中写于勒也曾经“赚”了点儿钱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说:“钱财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同学掌声雷动)
教 师:真是独到的见解,非常精辟!还有哪位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己:于勒一生是不幸的,但我认为菲利普一家则更不幸,我认为他们更值得人们去同情与深思。
教 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菲利普一家则更不幸,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己:菲利普工作很努力,全家都很节省,结果一直都在贫困线上徘徊。当他们发现沦为乞丐、衣衫褴褛的于勒就在自己面前时,心情该是多么沉重!菲利普夫人几乎丧失理智而咆哮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紫色的阴影正是他们沮丧心情的写照。
教 师:这位同学谈得非常有道理。下面请大家分析、讨论造成菲利普一家如此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庚: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有没有钱而变化的,信奉“金钱至上”的理论使他们人性扭曲,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相认。态度决定一切,难怪如此悲惨。
学生辛:“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天下”。但是菲利普一家一直墨守成规,我想不知改变这是造成他们贫穷的原因。
学生壬:菲利普一家把实现各种计划的希望都寄托在于勒身上,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并付诸实践。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8
我握了握手中的十个铜子,呆呆地望着,想起了我的侄儿诺瑟夫。不知过了多久,我站了起来,信步走在沙滩上。冷冷的海风把我吹得瑟瑟发抖,凶狠的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我默念着:“主啊,请保佑我哥哥,我侄儿一切都好!”
“嘿,老流氓!有饭吃了!”一个年轻的船员冲我嚷道。
我匆匆回到船上,咽下几片面包就睡了,为的是明天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抓牡蛎。一个水手的生活,虽然苦,但比沿街乞讨的可强多了。
可是,那天,随着船长的一声——“滚蛋!”我一直享受的这种美好的水手生活,也无奈地结束了!
那天,我依旧去抓牡蛎。突然传来一声尖叫,我环顾四周,把目光落到了一个孩子的身上。于是我走近了他……
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身穿棕色外套、深蓝色牛仔裤和一双黑色的小靴子。一只螃蟹夹住了他的后腿,他试***扭转身子将其捉下,可屡次没有成功。
于是,我赶忙跑过去,帮他对付这只大螃蟹,并将它扔进了深海。
不料,随着大螃蟹溅起的浪花,小男孩生气了:“喂,老头,那是我捉的大螃蟹,你怎么又把它放了?”
我只能说:“噢,是吗?对不起,我……”
“对不起不管用,总之,你得赔!”他打断了我的话。
我顿了顿,笑道:“小家伙,我是在帮你呢!”
他用胖乎乎的手背揉了揉双眼,昂起头,不屑地说:“谁要你帮了!最好赔钱,否则我告诉我妈妈!”
我又好气又还笑,就问:“怎么赔?”
他沉思了片刻,便用他那灰溜溜的小贼眼打量了我一番,随即指着我的牡蛎说:“就这个。”
我弯腰拿起一个牡蛎放到他手上。
他看了看,用命令的口吻对我说:“我要一袋!”
“小流氓,爱要不要!一袋给你,做梦去吧!他妈的,真没教养!” 我愤愤地冲他吼了一句,就转身拎着袋子走了。
他一直在后面边追边骂:“老流氓!无赖!我告诉我妈妈去。”
我忍无可忍,回过头,示意要教训他。
不料,他一溜烟地跑了。
当天我就看到了一个特别的戏法——变脸。而且表演者是一个贵太太,身边还立着一个身穿棕色外套、深蓝色裤子的男孩——原来,他竟然就是船长的儿子。
后果可想而知。船长狠狠地把我赶了出去:“臭流氓,你竟敢骂我的儿子!你给我滚!如果你不滚,我就把你送回美洲去。”
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恐怖的画面:在茫茫的大西洋上,一艘艘海船在航行!船的后面,尾随着成群的鲨鱼,随时准备吞食被抛下的奴隶。我再也不想去被欧洲殖民者强占的美洲了。于是,我选择了离开。
日头渐渐斜了,风也呼呼地刮了起来,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来临了!
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冷清的大街上,安静中依稀听见几声杂乱无章的犬吠。陪伴着我的只有那十个铜子——我一直不舍得花,它是我唯一的希望。
就这样,我独自不停地走着,走着。
突然,眼前一亮,一个用厚厚稻草铺成的窝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阵狂喜,赶忙钻了进去,睡在里面——虽然这窝小,不过挺暖的。
然而,在黑暗中,我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双黄褐色的眼睛似乎正怒视着我。
正当我警觉起来之时,那畜牲果然向我扑来。
幸好,我一阵狂奔,终于躲过了它的攻击。直到跑了好远,我才安下心来。听着那一声声刺耳的犬吠,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远离了那疯狗的巢穴,我哆哆嗦嗦地靠在一堵破墙根下——饥寒交迫的我就这样睡下了。
梦里,我又见到了菲利普,我们一家人在快乐地吃着饭……直到太阳暖暖地照在我身上,我才从美梦中醒来,对比一下现实,还是梦好啊!
不舍得花那十个铜子买个包子吃,我只有踉踉跄跄地走在大街上,挨家挨户地乞讨。可几乎没有一个人理会我——这样一个狼狈不堪的“疯子”。
突然,一个闪闪发亮的物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赶紧扑了过去,将它捡了起来。
“啊!是一个银耳环。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看来这几天的几顿饭有着落了!”我心中暗喜。
正在这时,迎面走来的一对夫妇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神色慌张,似乎在找着什么。我定睛一看,那正是我的侄女和他的丈夫。
为了不暴露身份,我躲了起来。可是,一想到克拉丽丝是那么小气的一个人,我不禁为侄女担起心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将耳环送还他们。
我鼓足勇气,敲了敲门。开门的是诺瑟夫。他见了我,欢呼雀跃起来:“于勒叔叔,于勒叔叔!”
“他终于叫我叔叔了!有人叫我叔叔了!”我激动得一下子把小诺瑟夫抱起来。
听到诺瑟夫的叫声,菲利普也出来了。见了我,他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失声叫道:“克拉……丽丝,快……快出来!”
克拉丽丝闻声走了出来。既而,她也像见到了瘟神一般大喊大叫:“啊!老流氓,我早知道你这么没出息的,现在回来干什么?来拖累我们吗?滚!快滚!放下我的诺瑟夫!啊!强盗!”
“不……我不是……”放下诺瑟夫,我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我是回来……回来……”
没等我说完,克拉丽丝就一把拉过诺瑟夫,并咒骂不停。
“砰”的一声,菲利普夫妇毫不留情地将我关在了冰冷的门外。屋里,传来几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恶魔的声音在诅咒我的名字,天使的声音在呼唤着叔叔,还有一阵阵小孩的哭声……
我的心彻底凉了,我很想澄清自己来的目的,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好把耳环放在高高的门槛上。这,也是我最后能做的了!
我走了,失魂落魄地走了。
又是一个黄昏。我颤抖着摸出小诺瑟夫给我的十个铜子,念叨着:“谢谢!我可爱的小诺瑟夫,是你给了我温暖。啊!上帝,求你保佑我的小侄儿吧!愿他一生快乐幸福!我是您忠实的奴仆——于勒。阿门!”
十二月的夜晚很冷,下雪了,起风了,我又不冷了。一道金光从天边射下,耶稣正向我走来……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9
一、人物形象的重新解读
西方文艺理论认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构成因素。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的面面观》中提出:“我们可以将人物分为扁平的和圆形的两种。扁平人物又称为类型人物,是封闭型的静态人格,性格没有发展,单一不变。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它有多侧面的广度和多层次的深度,同时它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是动态的展开,往往是结束时才最后完成。圆形人物性格丰富性主要体现在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如相反相成型性格和矛盾型人格;人物性格的发展性;性格内容构成因素的多层次性。”
下面先说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克拉丽丝(菲利普夫人)。她无疑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圆形人物。作品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势利虚荣、刻薄冷酷的妇人形象。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到她作为圆形人物所具有的“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如相反相成型性格”这一点。比如开头交代道:“我母亲对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都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姐姐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当菲利普提出要去吃牡蛎时,她有点迟疑不决,怕花钱,当两个姐姐赞成去时,她只好很不痛快地答应儿女的要求,并特意交代若瑟夫就不必了;还有最后若瑟夫把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的时候,她马上诧异地问道:“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都体现出她的节俭持家、生活经验丰富的特质;又如当菲利普神态慌张地怀疑卖牡蛎的人是于勒时,她虽然哆嗦了,但是她很快地布置让丈夫去找船长确认的任务;当菲利普神色惊惶、脸色煞白地回来报告确认是于勒的时候,她的表现却异常的镇定,首先提醒丈夫先坐下来,别让其他人看出来。紧接着交代丈夫去把孩子们领开,并特意交代最要留心的是别让女婿起疑心。这一些都体现出她心思缜密、处变不惊、当机立断的特质,与丈夫菲利普的毫无主见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菲利普同样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和性格的发展性则更容易被忽略。作品在塑造了一个爱慕虚荣、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小职员的同时,还体现出他对亲情的渴盼――其实他并不那么冷酷无情。比如,文中有个细节: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从此处可以思考,如果菲利普不重视兄弟情谊,他怎么会借钱给于勒,更何况家里还有一个“母老虎”――当然或许这时克拉丽丝还不是那么地势利和冷酷无情。再比如文中有个极具玩味和亟待填补“空白”的细节:当若瑟夫把买完牡蛎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开始追问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的。而从前文叙述中可以明确知道最初的五法郎的银币是母亲给的。那么,为什么若瑟夫不直接把钱还给母亲?为什么给了父亲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花多少?细细思索后,一切疑团都烟消云散,因为母亲克拉丽丝的节俭、抠门和精明算计是若瑟夫所熟悉的,若瑟夫既然为了亲情敢于冒险用实际行动来私做主张给叔叔小费,他很清楚一定会被母亲发现,而父亲可能不知道,也或许能悄悄地“默许”自己给亲弟弟于勒小费。因此这个细节集中真切地反映出三者对于落难潦倒的于勒的态度。其次,从叙述称谓和叙述态度上分析也能确认这一点。当怀疑并确实卖牡蛎的人是于勒的时候,菲利普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和克拉丽丝截然不同。他对于勒的称呼有:“我的弟弟”“他”“这个家伙”,而克拉丽丝的称呼则是“他”“这个小子”“贼”“讨饭的”“那人”“流氓”。而到了若瑟夫这里则变成了充满人间温情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样三者对待亲情的态度就形成了鲜明的梯度。
于勒作为圆形人物其性格的发展性则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在文中他基本上是作为线索出现的次要人物,但是恰恰是这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浪荡公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变迁,转变成为一个重视亲情、自食其力、替人着想的好人。相反,刚开始人格正常的菲利普夫妇,却逐渐被金钱和生活的压力彻底地毒害和压垮,这样,作品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在对比中达到了巅峰。刚开始因为挥霍无度、侵占财物被称为“混蛋”“无赖”的于勒,却是作品中渴盼亲情的化身,内心并未受到金钱的扭曲和毒害,他被逐至南美,发财之后立即写信要求归还菲利普的财产,并许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之前被无情地扫地出门,发财后却“不计前嫌”,连续写了两封信,连被金钱淹没的菲利普夫妇都备受感动,称赞他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办法的人”,在两相比较中,我们发现,于勒的前后和菲利普夫妇前后的变化,形成了反正、正反的对应式结局。尤其是于勒生意失败后宁愿独自过着孤苦伶仃、漂泊无依的水手生活,也不愿再回去拖累亲人。富则归来同享,穷则默默承受,既看出于勒对于客观冷酷事实的清醒直觉,同时也闪现出于勒可贵的人性之光。
最后,我们来看看若瑟夫吧,这是一位“特殊”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固定不变的扁平人物。之所以把他塑造成与上述三位人物相异的类型,一是短篇小说篇幅有限,为了集中笔墨更鲜明地体现主要人物的主导性格;二是因为作者表达主题的需要,精选他作为整篇文章的叙述者。因为现代叙述学认为,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他往往体现着作家的某些思想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人性风格,被称为“隐含的作者”。叙述者在小说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主要是三种:叙述代言人、戏剧化叙述者、旁观者。如《水浒传》中具有全知视角的说书人的口吻就是替代了作者在小说里的位置而成为叙述代言人。而戏剧化叙述者则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被精心挑选出来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并被深深地卷入到小说中人物的冲突里,如本篇小说里的若瑟夫。他是一个充满温情,善良正义,尽力去帮助亲人和弱者的理想人物,没有被生活的压力所俘虏,坚持理想,高扬人道主义的旗帜。这点在原文中得到了确凿的验证。
二、人物关系的深层解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要分为三类: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辅人物。主要人物是作品的核心,承担着作品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次要人物是和主人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群体,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次要人物的作用是作为主要人物的陪衬,是主人公性格的延伸和补充。辅人物主要指背景式人物和穿插式人物。他们虽然在作品中常常连姓名也没有,却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背景式人物构成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活动的现实社会背景,从宏观的角度体现着时代和历史的真实氛围,在情节发展中非常活跃,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从整篇小说来看,菲利普和克拉丽丝是主要人物,若瑟夫和于勒属于次要人物,两个姐姐、青年公务员、船长则是辅人物。如本中次要人物:两个姐姐、青年公务员和船长。他们的出现就通过婚事――旅游――买牡蛎――确认卖牡蛎的水手身份这样的情节发展逻辑来逐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时代氛围和背景,就连爱情也蒙上了铜臭的阴影。
人物的性格也常常是在三者相互关系中显示出来。他们之间主要是对立、对应、对比、补充的关系。深刻思索和审视作品中的各类人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中存在着五类对比的关系:
1.于勒自身前后不同时期性格形成对比
2.菲利普夫妇自身前后不同时期性格形成对比
3.菲利普和克拉丽丝之间对待亲情的不同程度形成对比
4.于勒性格前后变化和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前后变化形成对比
5.若瑟夫始终坚持美好追求的不变和菲利普夫妇、于勒的性格变化之间形成对比
而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之间的价值追求,一正一反,看似形成鲜明的对立,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延伸,是社会各类人物群体的集合,即在生活压力下向理想彻底缴械的一类人;在生活压力下并没有彻底缴械还心存希望的一类人,即游离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在生活压力下没有屈服,始终高扬人性温情旗帜的人。
综上所述,透过复杂的人性的深度解读,我们不难领悟到:作品不仅仅意在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拜金主义盛行的现象,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更是通过作品中“若瑟夫”这一人物的言行巧妙地传达出对美好人性的呼唤,深刻表达了对于隐含其中的人情、人性、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由这种思考所产生的文本意蕴的深化。这一点也可以从“我的叔叔于勒”这个文题中得到回答和响应。这个题目除揭示出小说所用的儿童视角外,还隐含着作者的价值倾向。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其中蕴涵的温情、善良和温暖的气息。
其实,人性的光辉被金钱所异化和侵蚀的现象,在当今时代、国家和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在这样,将来还继续这样,但是作品告诉我们,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会始终坚持温暖、光明、清新、纯洁的人性,会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人,就像是某种美好的“天使元素”,一种净化人性丑恶、强化生存伦理、点化生命希望的力量。虽然看似弱小,幼稚,空幻,在他生活的周围还不被理解,但是它毕竟代表了一种人性救赎的正能量,代表了文学世界的希望、人格世界的理想国,是拯救现实的天使、人类的精神故乡。
笔者引用王富仁先生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一段解读作为本文的结尾:它可以让一代代的儿童都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少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并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篇10
关键词: 文本内部 文本之间 细节比较 比较阅读
尽管小说头绪纷繁复杂,但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比较阅读教学重在设置比较点,比较点的准确选择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难点,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更深刻的层次上,豁然开朗,求同求异,把握本质,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初三复习小说时,笔者主要以以下三个步骤为主进行教材内文本的比较阅读,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复习《孔乙己》、《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和《故乡》四篇小说为例,简要谈谈相关具体做法。
一、文本内部比较,加深作品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每篇小说都是一个有机整体,由无数个细节组成。小说往往通过对比写法凸显人物个性特征,反映社会尖锐矛盾。在单篇内部进行比较教学,不仅能引导学生以全局观念深入复习课文内容,还能由点及面,由突破一点挈带全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同样是吃牡蛎、盼于勒、见于勒,菲利普夫妇两人的反应虽颇为相似,但比较下来,还是有许多区别。见到于勒,丈夫是“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妻子骂于勒是“贼”、“讨饭的”,还说:“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在语言比较中,妻子比丈夫显得更为精明、镇定、冷酷无情,菲利普先生和于勒毕竟还有血缘关系,因此面对此情此景,还略带一些不知所措。
不仅人物形象之间可以比较,教师还可以从人物前后、环境、情节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如《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与他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时的“颓唐仰面答”、“低声说”、“恳求掌柜,不要再提”,人物神态对比之中,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至死不悟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通过孔乙己的悲惨一生,深刻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再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旅行初上轮船所见海面之景和最后离开哲尔赛岛的“紫色的阴影”,一富一贫,一喜一悲,环境比较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更充分表现出这对夫妇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笔者以为,通过文本内的比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识别事物本质特性的能力,又对语文素养培养有很大帮助。
二、文本之间的基本比较,把握小说主旨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的特征[2]。教师可以选取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主题思想、语言运用及写作技法等作为比较点,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知文学作品蕴含的丰富内涵。
(一)从文章的人物性格选取比较点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周围事物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足见文学阅读中比较之重要性。
小说主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反映社会矛盾。同一时代的人物尽管有许多共性的地方,但通过相互间的比较,他们的个性才能愈加分明地表现出来。如《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他们虽然都是可恨的,但可恨的角度完全不同。孔乙己,一个完全丧失了营生能力的迂腐又善良的读书人,鲁迅先生对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同情的一面;而范进,为了博取功名,已经达到了痴迷疯狂的程度,一旦中举,迅速由之前的猥琐懦弱摇身变成虚伪城府,其嘴脸是丑恶的,吴敬梓对其态度是嘲讽的。
(二)从文章的主题思想选取比较点
比较,不仅可以是小说文本内的纵向比较,还可以是文本之间的横向比较。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别。
在初三小说复习中,主题思想的把握是其中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看到每篇小说的内在本质,而通过比较,寻求两者之间的共性,事物的属性自然“浮出水面”。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文主题思想相同的是: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范进和孔乙己都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都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冷漠的关系。只是两文组织材料的方式各异,前者通过“我”这个线索人物将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与酒客等发生的故事进行分段式组材,后者则直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围绕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展开叙述。
(三)从语言运用及写作技法选取比较点
传统小说复习课,教师往往零散地复习每篇文章的人物形象、谋篇布局、主题思想、写作技法等,虽面面俱到,但往往蜻蜓点水,一掠而过,了无印象,而且耗时耗力,一节课最多只能复习几篇文章,几乎等同于快节奏地将文章又上了一遍。这种“炒冷饭”、“一叶障目”式的复习方式,以“死记硬背”代替“理解应用”,对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可能管用,但是对一些已经熟练掌握课文要点的优秀学生而言,不啻是一种巨大的时间浪费,他们的思维完全被束缚,又谈何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的提升?
通过比较阅读式复习,进行目标明确的阅读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压缩所学小说的容量,做到书越读越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进而形成完整的体系,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针对初三语文教学课时相对紧张的现状,在同等教学时间内复习两三篇文章,既能增加教学容量,又能节省大量教学时间。
以语言运用和写作技法为例,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孔乙己》中人们对孔乙己的“笑”与《范进中举》中人们对范进中举而疯的“笑”是不尽相同的。孔乙己言行迂腐可笑,人们把孔乙己当做笑料,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表现了人们的冷酷无情。而范进的疯笑,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小说中旁人对范进疯态的讥笑,不乏阿谀奉承的色彩。
其二,从写作的人称上看,《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鲁迅巧用小伙计“我”作为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用小伙计轻视孔乙己的态度更能表现整个封建社会人们的冷酷无情。而莫泊桑则通过若瑟夫的同情心反衬菲利普夫妇的势利冷漠、金钱至上、六亲不认。
其三,从环境描写角度来说,《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有对社会环境的展示。《孔乙己》安排的环境是咸亨酒店及众酒客,而《范进中举》交代的是范进家里、街上及邻人。不同的是,《孔乙己》一文还通过自然环境渲染悲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悲剧人生的必然性。
当然,如此操作,比较阅读教学对教师的复习备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对整篇文章进行精读深究,而且必须跳出文本,对同类文本进行综合剖析与整合。这样备课涵盖面广,深度加大,不仅能提高教师备课质量,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文本之间的细节比较,斟字酌句,明晰解题思路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作品样式,它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纵观历年苏州市中考试卷,小说阅读理解频频出现,小说比较阅读题已成为一种“时尚”。如2014年的《故乡》中的省略号内涵挖掘、2013年的《故乡》中杨二嫂先后的巨变探析、2010年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两个“终于”的诠释、2008年的《故乡》中省略号包含的潜台词等。细看诸多考题,主要是对小说情节、环境、人物形象、主旨、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考查,然而学生面对这些题型往往无从入手,得分率普遍较低。如何让初三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较为高效地深入把握每篇小说的重点内容进而明确答题方向、理清答题思路呢?
(一)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之比较
在比较阅读中,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普通常见的副词、动词、形容词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文本的形象刻画与作者的内在情感。这样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发展新课堂,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充分、深刻,提升学生阅读的思考深度,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最后我父亲终于说……”和《故乡》中的“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两句中的“终于”看似意思相似,但是反映两人当时的内心世界不同。菲利普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只得东拉两扯,又急于想转入正题,“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急迫,从中表现出他的虚伪与无情。闰士见了“我”满心欢喜,很多话欲言又止。但是,生活的“凄凉”和彼此身份的差异使他感受到了与“我”的隔膜,对“我”的称呼最终变成了“老爷”。“终于”表现了他内心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由此可见,此类题型往往是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对人物主人公心理的剖析能力。再如《孔乙己》中“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和《台阶》中“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看出她在哆嗦”和《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等。答题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小说的情节陡转、环境变化、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理解分析。
然而,形成这种分析运用能力绝对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全面多角度地观察文本中的各种“细节”,深入把握事物的内涵。既要能整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主旨,又要从细处品味文本的语言、艺术手法。
(二)同一标点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之比较
小说中的标点符号往往是学生阅读最容易忽视的细节,而实际上,标点与人物性格密切相关,从标点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人物潜在的心理,还可以体会到作者“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深刻意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能力和体悟能力?王思斯在《论新课程下的比较阅读教学》一文中认为:“要对语言材料进行有效分析,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归纳和概括,把文本众多元素一并进行解剖,进而探讨这些元素形成的原因,从本质上把这些材料的属性元素找出来。”[3]
如《故乡》一文中省略号的使用较为频繁,但在不同语境中,所指内容完全不同。如“阿!闰土哥,――你来了……”“老爷……”“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鹑鸽、蓝背……”“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等。尽管三段文字说话所指对象相同,但说话人的背景完全不同,第一段文字是二十年后闰土和“我”初次见面,第二段文字是回忆二十年前的闰土,第三段文字是母亲叙述如今闰土艰难窘迫的生活。因此,探讨省略号潜在的内涵应紧扣说话人背景。如第一段文字,二十年后的闰土已经是一个麻木、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苦难农民形象,他的一句“老爷”自然是当时既兴奋又凄凉心理的真实反映,而“我”早已隐隐感觉到与闰土存在的隔膜,因此省略中蕴含诸多复杂心理,同情、怜惜、难过、惊诧、尴尬,各种情感,可谓五味杂陈。
不仅《故乡》,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中,在菲利普夫妇认出眼前卖牡蛎的人就是朝思暮想的于勒,发财梦瞬间破灭时,文章中也有省略号,如“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教师可以以此进行文本之间的省略号比较,把握说话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分析往往能让学生不仅走进文本,更高层次地跳出文本鉴赏,高屋建瓴地感悟文本。同时,鉴于这种赏析探讨的内容比较新颖,对班级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能力的挑战,他们更愿意聚精会神、静心思考,在交流合作探究中进一步提升自我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而这样的复习课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并不局限于省略号、感叹号、问号、破折号等其他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比较思考。教师唯有在课堂上多多训练学生这种“比较”意识,才能使学生在以后具体问题的剖析中得心应手。
当然,在进行比较阅读之时,教师应逐渐将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利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得法与课内,运用与课外”,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愿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即让优等生“锦上添花”、中等生“恰到好处”、困难生“雪中送炭”。课堂中的“比较”切记走过场、流于形式,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比较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