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0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1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的乘法》51~53页。

2.教材地位作用

表内乘法是第一削断中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第四单元的内容安排上可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两个小节。但本教材对乘法口诀的编排,跟以往教材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把5的乘法口诀放在2~6的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体会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后,对乘法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加上生活中已有的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就能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是多少。这样即便于学生自主探索、理解乘法口诀的必要性,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作用,为之后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才是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我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理解、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其中,亲历并理解口诀的形成过程和口诀的含义、作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1.密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要注重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创设了亲切、自然、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学习。本节课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以手为样本,得出关于5的乘法算式,从而引出5的乘法口诀,又如练习中,把5的乘法口诀和生活中常见的时钟联系起来,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更加容易记忆。

2.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堂学习要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在本课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经验,用三五十五这句口诀作为突破口,把这句口诀讲透,为下面完整编写5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3.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他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可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动力性质。因而在学习中,务必重视情感、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

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实现有效的探究,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无论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写口诀,记忆口诀的方法,还是巩固练习中的对口令熟练口诀,我都引入了合作交流,使新知识在讨论、争辩中得出,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集体精神。

三、教学程序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我讲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1)创设情景,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

(2)合作探究,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3)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4)拓展延伸,运用新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参照了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1.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十个好兄弟,分成两个班,互相团结紧,排山又到海”――这个关于手的谜语,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并且迅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中,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接着根据手和手指之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说出几个5,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通过计算1个5,3个5,5个5到8个5,学生会发现,如果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再用加法来帮助计算答案,是在太麻烦了,这时就需要一种更好的新方法,就是用乘法口诀来帮助计算。这样,即使学生体会到了运用乘法口诀的必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到渠成地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2.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根据学生的起点,在未教学之前,很多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把经历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于是我从3*5和5*3这两个算式,引出三五十五,用这句口诀突破,使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作用,并仿照这句口诀,同桌交流合作编完整5的乘法口诀。这一环节的设置,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互相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

3.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记忆5的乘法口诀,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而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教师只有选择了生动有趣又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目的。

因此,我把巩固练习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口诀的记忆,二是口诀的应用。

在口诀的记忆方面,我通过读一读口诀,说一说记忆方法,心里默默地记一记,同桌之间对一对口令,多种方式来帮助巩固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在口诀的应用方面,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帮小蝌蚪找妈妈(把对应的算式和口诀连起来)、看时钟(根据时钟和5的口诀的关系,教师点一个数,让学生说出用到了那句口诀,表示几分钟)、摘苹果(看着算式说出口诀并计算答案)、找朋友(根据数说口诀:10的朋友在哪里?10的朋友在这里,二五一十)等多种游戏形式的练习。丰富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才能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熟而不倦。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例1及练习十七相应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做乘法计算题。本节内容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类比推理,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小研究:(表格略)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我出题,你回答)

同桌一人出乘法计算题,另外一人说出得数并指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二、谈话导入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又是一个星期了。同学们,一个星期有几天?(板书:7)两个星期有几天?三个星期又有几天呢?如果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算出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齐读)

三、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我能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猜测7的乘法口诀

(预设: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呢?7的乘法算式又会有什么特点?)

2.汇报课前小研究中的“我会填”。(指名汇报)

(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预设:让学生仔细观察“我会填”里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3.小组合作补充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课前小研究中的“我发现”,编写7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小组长做好分工,为汇报作准备)

4.全班汇报展示(以小组形式汇报)

指派一个小组汇报展示,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预设:七七四十九为什么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呢?)

5.巩固练习口诀

(1)全班齐读7 的乘法口诀。

(2)指名完成课前小研究中的“我能行”。(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3)熟记口诀。

(预设: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句最容易记?为什么?)

(4)小游戏。

(“我说你对”的游戏,先师生对,再同学之间对)

6.练习提升

(1)教科书72页“做一做”。

(2)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教科书74页练习十七的第10题。)

五、当堂检测

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预设:今天的当堂检测谁想来主持?)

1.列式计算。

(1)4个7相加得多少?

我的算式:_______________

(2)5个7的和再减去1个7得多少?

我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

2.把口诀补充完整。

( )七十四 ( )七得七 四( )二十八

四( )二十四 ( )七四十九 ( )七二十一

五( )三十五 ( )七四十二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说出你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7×4= 5×7= 7×6= 3×7=

乘法口诀: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拓展学习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

我的算式:

六、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乘法口诀;教学模式;改进 探讨

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计算乘、除法的关键,是后面计算学习的基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提高乘法口诀的教学效果呢?对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一、教学前浏览口诀教学的整体内容,形成整体认识

教材把口诀教学分成六块进行,并且这六块内容的编排非常类似,都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试题,进而引发对乘法运算的介绍,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加法推算编制出口诀,让学生感知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同时体验乘法运算的简洁性. 每块的教学目标也大体相同,一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二是熟练的记住口诀,三是运用口诀快速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参考书中课时教学建议改动也较少;所以口诀教学时用到的一般教学方法也就差不多了,比较好的教学模式是:创设生活情境、激发编制兴趣――经历编制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多种练习――实际运用.

二、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教学模式的改进

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时,我们也是将口诀教学当成一类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用一种更为科学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口诀教学,那么运用相似的教学方法,运用同一种教学模式能将口诀教学进行到底吗?

在执教口诀教学的过程中,第一课时“5的乘法口诀”采用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练习形式多样,有一定的层次,先入为主,这一课时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一直到后面的学习,学生对这一课时的内容始终是印象深刻,但是用这种方式进行“2、3、4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发现学生的探究兴趣已经大大减弱,其编制过程也因为学生已经有过类似的经历而变得形式化. 如果再按照这种原套路教学,教学就会变得程式化,静止化,教学也必陷入枯燥、低效的境地,这不得不让我对口诀教学时学生的情况、知识的脉络作进一步的思考与分析:

1. 从学生情况看,在进行乘法口诀教学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学***验,有些知识从生活经验中已有所获取,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起点,把学生的这些经验作为课程资源,加宽、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自主意识、***解决问题能力等纳入课堂教学范围,同时也要求口诀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紧随学生的实际状况而设计.

2. 从教材的编制来看,虽然口诀教学的编排方式类似,但是每块除了口诀教学外,还有关于乘法应用题的教学,这就要求后面进行口诀教学时,要从理解算式的意义过渡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而且用连加来推口诀时,也由具体的加法算式,过渡到抽象的数轴. 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

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来看,后一课时的口诀教学模式应该建立在前一课时执教后的具体情况分析之上,而不是一开始就能有效设计的.

三、乘法口诀教学的有效尝试

1. 编制过程是发展式的

第一课时“5的乘法口诀”编排时,是利用1只手有5根手指,即得出一五得五及算式. 第二课时“2、3、4”的口诀是学生自学课本,汇报交流编制. “6的乘法口诀”是让学生自己创造编制方式,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一个正方体6各面,2个正方体12个面……一组有6人,3组就是18人,三六十八……及用六根小棒摆成的长方形、六边形,田字等,一个充满创造与交流的编制过程,而学生的这种创造来源是前面口诀编制经验的积累.

教学“7、8、9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像念顺口溜似的说出一七得七,二七十四……,所以教学时,是先从口诀出发,看口诀说出每句口诀的含义,写出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及加法算式,采用了逆向的编制方式. ”8的口诀“仍采用逆向的编制方式,不过编制时间缩短,增加了对8的口诀结果的估算,因为是估算,学生就想到到,把8看成十,用减来算加的逆向计算. 到了“9的口诀”教学时,没有了口诀编制过程,而是直接出示口诀,引导学生发现“9的口诀”的规律,手指记忆法及在8的基础上进行的逆向计算.

口诀的编制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其编制经历了“师生合作――引导自主”,也经历了“顺向编制――逆向编制”的过程,发展到最后“9的口诀”编制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在课外完成,运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在课堂上则可针对难记的几句,重点分析. 课堂的重点放在运用上,能让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2. 口诀的练习方式是延续式、深化式的

在一开始的口诀教学时,“对口令”练习口诀的方式易行,实用,学生也感兴趣,就一直保留在口诀学习过程中;而“口诀接龙”的练习方式始终让学生充满挑战,也一直保留在口诀学习过程中;边唱边跳“九九歌”的活动也持续进行. 行而有效的练习方式并不被学生排斥,反而因为熟悉而兴趣更高.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情景,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编制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1―5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想学习6的乘法口诀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2.教学例题:6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昨天,小明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正想出去找同伴玩,突然想起老师叫我们回家预习明天的新课《6的乘法口诀》,他连忙拿出学具,找出6个就摆起***案来了。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例,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

小明又从学具里拿出6个,摆出了***案……

(教师用多媒体逐个出示***例,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同伴合作整理、探索知识。然后,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师生对口练习。)

板书:

6×1=6 一六得六 1×6=6 6×2=12 二六十二 2×6=12

6×3=18 三六十八 3×6=18

6×4=24 四六二十四 4×6=24

6×5=30 五六三十 5×6=30

6×6=36 六六三十六

三、巩固练习

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后,再写出乘法算式。

五六( )三六( ) ( )六二十四

2.勇夺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6=6×4=6×3=6×2=5×6=

6×5=6+6=6×6=6×2+6= 6×5+6=

3.填一填,请你在里填上“+”、“-”、“×”。

62=12 64=24 36=9 65=1 66=36

46=10

4.比一比,请你在里填入“>”、“<” 、“=”。

3×66+6+6 4×66+4 4×36×2 6+66×6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把教学设计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研究发现的基础,并结合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主要抓住情景链和知识链进行设计。情景链以故事为线索,通过三角形个数的变化探讨6的乘法口诀,并且应用到生活中去。知识链主要有6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口算,应用等。策略上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自主探讨交流等方法。细细反思这次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创设情景,激励学习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在这堂课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趣味性的故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学习

学生的问题意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情境***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表述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2至5的乘法口诀,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他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2.前面学生已经具备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里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探讨6的乘法口诀,使学生自己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3.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给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创新练习,巩固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5

【引言】: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中的一节典型课,也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节典型课,除了因为它是乘法口诀学习的最高阶段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具备了一些非常典型的规律和有趣的现象。因此,就如“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算法多样化的典型课)一样,它成了多年来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首选内容,随着交流、学习的不断加深,我对这样的教学案例有了新的思考。我结合教学中的某些片段,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与同行一起在学习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案例描述】:

片段一

课前全体学生试背9的乘法口诀,有不少学生已经会背。上课以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写出9的乘法口诀,写完的同学上黑板写一句,后面的同学轮流上黑板将9的九句口诀补充完整。

探究某几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以及所能解决的乘法算式……

〔反思之一〕: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写出9的乘法口诀,这样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之后教师采用了让学生板演的方式,逐渐呈现9的乘法口诀,表面上看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和开放,但细细思考一下,这样的展示方式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思维含量,不能起到计算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做法与错误做法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丰富素材的作用。同时,这样的呈现方式花费的时间较多,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学生的板演书写不工整,不利于后续的学习、背诵以及规律的观察。

〔改进方法〕:教师布置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写口诀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9的乘法口诀的前半句(从“一九”到“九九”),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之后指名师生共同完成口诀的后半句及相应的算式得数。因为通过之前的口诀的学习,学生对口诀的结构(如8的口诀有八句,从“一八”到“八八”)以及所能解决的乘法算式已经非常了解。这样既为后续学习呈现了完整、工整的板书,又大大提高了此环节的效率。

片段二

口诀及算式呈现完毕并探究完口诀意义后。

师:仔细观察一下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九”。

师:当然,因为这是9的乘法口诀。

生2:我发现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

师:不错,说明9的乘法口诀一共 有九句。

生3:我发现后面一句口诀的得数都比前面一句多9。

师:真棒!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生4:以“三九”和“二九”为例,就是比它多了“一个九”。

……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乘法算式,你又什么新发现?

生5:我发现得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9、8、7、6、5、4、3、2、1”,而十位上的数字是“1、2、3、4、5、6、7、8”.

生6:我发现其中一个因数是“1、2、3、4、5、6、7、8、9”,而且每个因数都比积的十位多1。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6:9×4=36,4比3多1。9×8=72,8比7多1。

师:请大家再把这些得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起来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相加后发现“都等于9”。

师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几乘9就等于几十少几”,如3乘9就等于30-3,也就27。

师介绍用手势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生开始运用喜欢的方法记忆9的乘法口诀。

……

〔反思之二〕:该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先理解口诀意义,在发现规律,最后利用所发现的规律协助记忆。表面上看思路非常严谨,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说还是很值得商榷的。事实上,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地熟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最后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但仔细分析分细发现规律的过程,其中有很多规律是对帮助记忆没有多大作用的,另外一些规律虽能在初期协助记忆,但对学生熟记口诀往往有负面作用。

首先,生1和生2所发现的“规律”只是口诀排列上的规律性,并未涉及运算当中的规律,这样的发现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当然这也和教师宽泛的提问设计有关。

其次,生3所发现的“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9”,在任何乘法口诀中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它在协助学生运用口诀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有的学生在初期背口诀的时候,往往会借助积每次加上9的方法按序记忆,因此一旦抽背“六九”口诀的时候,他必须从“一九得九”开始一直背到“六九五十四”才知道该口诀的得数,运用该规律对学生熟练运用口诀是不利的。同样,生5所发现的积的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变化规律,也是存在于整体口诀中的(纵向规律),而不是单句口诀的横向规律,因此,一旦抽查口诀中的某一句时,很难用该规律解决问题。

第三,生6和后面教师引导所发现的规律都是口诀的内在(横向)规律,它对口诀的记忆特别是口诀的随机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几天之后则会呈现其弊端,以“几乘9就比几十少几”这个规律为例,学生记忆时,脑子里需要经历两步思考过程:和几十比;几十减几等于几。如果学生在后续运用中都要经历这样的思考过程再得出得数,那将大大降低口算的速度。同样,用手势辅助记忆口诀的方法,也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算每一道口算题,都要先掰一下手指,这样也将极大地影响口算速度。

总的来说,如果借助上面发现的这些规律协助记忆口诀,一旦学生不能及时地将上述“拐杖”扔掉,反而是非常不利的。

〔改进方法〕:我整体的思路是,先熟背口诀,在此基础上再观察规律(最好放到下一节课)。熟背口诀可以分为以下层次:1.熟读口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的教师一开始就叫学生背诵口诀,结果到了几天之后才发现,有部分学生的某几句口诀一直是背错的,也就是说,他们把错误的口诀给牢牢地记住了,后面要改正过来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所以,我们要先让学生熟读,在保证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再开展背诵。2.有序背诵口诀。3.随机打乱顺序背诵口诀。学生有序背诵口诀后,教师先有序抽背,再打乱顺序抽背,这时学生的反应会明显变慢,让学生明白光会按序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背诵后还可以跟师生、生生等多形式的对口诀活动。

片段三

学生口诀背诵比较熟练后,教师安排了学生完成环形***练习,用中间的9和外面的数相乘,算出得数。

学生都能很快按序快速算出了得数。但接着做口算和补充口诀时,多数学生的速度非常慢,而且错误率较高。

〔反思与改进〕: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由于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在面对两数相乘时,还不能实现对口诀的快速有效的提取。这就需要每天持续地、不间断地训练,从而实现口诀与算式的有效沟通与快速提取,最终有效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此外,教师对上述练习题价值的挖掘不够也是造成后面速度慢、正确率低的一个原因。仅仅让学生按序计算是不能发现学生口诀背诵和口诀提取中的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环节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熟练运用口诀的能力

第一步:教师将环形***放大投影至大屏幕上,先按序指外圈数字,学生马上报出得数,然后打乱指数字,让学生感受到打乱顺序后熟练程度有明显下降。

第二步:学生自己打乱指数字、说得数,发现自己某句口诀不熟练后,马上反复背诵该口诀。通过自测,实现查漏补缺,最终促进所以口诀的熟练。

第三步:教师再次打乱抽测学生的熟练程度,一般会比之前有较大进步,甚至会有学生出现“自满”倾向,不进一步追求更加熟练。

第四步:教师示范,打乱顺序指数并快速报出得数,让学生感受到,能像老师这样熟练才是真的熟练。然后鼓励学生继续打乱顺序抽测自己,争取和老师比赛。。

〔案例分析〕:

一、高度重视夯实学生的双基

新课程推行之初,“情景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教学形式在课堂中遍地开花,而学生***练习(特别是动笔)的时间却大大减少。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高段的教师蓦然回首时却发现,学生的“双基”明显消弱了,特别突出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下降了。追本溯源,其实从低段的一些计算课堂中就能找到原因了。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场面:一是学生自主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算法,二是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最后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好一种基本的方法,练习量更是少得不足20道题。上面这节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试想,如果表内乘法和20以内加减法都达不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那么高年级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时会面临多少困难可想而知。

二、切实落实以生为本

上面所倡导的夯实学生“双基”,也是落实“以生为本”的一个方面。但光关注了这点显然是不够的。以生为本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就上课来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指标来测量。第一,是否精讲多练。就我们学校来说,我们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学生动笔时间不能少于1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来展开。第二,学生课堂作业是否能当堂完成。这是往往被忽视的问题,但恰恰是影响当前学生基本素养形成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检验新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指标,是要看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的素养,而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6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古诗”的字数、看“日历”计算天数、算出七星瓢虫的黑点等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感亲切。这些练习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7的乘法口诀的局限性,达到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可谓别具匠心。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教学口诀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能力目标:(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帮助别人,体现自我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记熟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四、教学手段

电脑课件,蛋糕***片。

五、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11月7日,是我们的好朋友跳跳龙的生日,早上,跳跳龙早早地起来,它想:(放课件:跳跳龙说:“今天是我9岁的生日,小伙伴们会不会来给我祝贺生日呢?它们会给我什么生日礼物呢?最好是一个大蛋糕,那该多好啊!出示蛋糕***)

2.探究新知

同学们,既然跳跳龙这么喜欢吃蛋糕,你们想不想送给跳跳龙一个又漂亮又香甜可口的大蛋糕呢?

(1)学生小组内自由拼蛋糕***。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手中的蛋糕拼好,送给跳跳龙吧,拼好的同学请往前面走。

(2)师挑拼好的蛋糕***贴在黑板上。

(3)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蛋糕***填写统计表。老师发现你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蛋糕做的这么漂亮,可同学们,你们注意了吗?你们刚才在拼蛋糕时,每个大蛋糕都是用几小块拼成的?(9小块拼成的)

那么两个大蛋糕又是由几小块拼成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个大蛋糕是由18小快拼成的,9+9=18)

我们知道了两个大蛋糕是由18小块拼成的。那3个、4个、5个一直到9个大蛋糕又是由几小块拼成的呢?(生答 师相机板书,完成统计表)

(4)师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列出乘法算式。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不但善于观察,而且勤于动脑,这种学习数学的方法真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

那你们能用一种比加法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吗?是什么方法?(乘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想一想,1个大蛋糕是9小块,也就是几个9,(1个9)那应该怎样列乘法算式。

(1×9=9 板书)

依次往下,你能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吗?谁来回答。(生答 师板书)

(5)编口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那你们能不能根据以住的经验给1×9=9编一句口诀呢?(一九得九)

大家想一想9的口诀一共有几句呢? (九句)

那你们能把剩下的8句口诀编出来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编,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编的口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把9的口诀编完整了,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9的乘法口诀吧!(齐读口诀)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句乘法口诀能列几道乘法算式吗?

(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那我们来看一九得九这句口诀除了能写出1×9=9外,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9×1=9)

那接下来谁愿意把板书补充完整?(找生板书)

(6)找口诀中的规律并记忆。同学们,一句口诀除了可以列两道乘法算式外,还有很多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讨论,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学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经过大家的认真观察,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规律,那我们就根据这些规律来记一记口诀吧!看谁记得快。

我们来个对口令游戏吧,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3.运用新知

(1)口算练习:玩快乐大转盘。同学们,今天我们除了为跳跳龙过生日外,跳跳龙的爸爸、妈妈也为它买了生日礼物,他们送了什么生日礼物呢?原来是快乐大转盘,这下可把跳跳龙难为坏了,因为大转盘上有些数学知识跳跳龙不会解决,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呀?

大家看这个大转盘,里圈是9×,外圈是1~9的数字,当拨针拨向几是你就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并说出结果。

(2)比较练习。跳跳龙今天玩的特别开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帮跳跳龙算一算今天一共收了多少个小伙伴送来的礼物吧?(课件出示练习题)。①一只小猴选了9个桃子,5只小猴一共选了多少个桃子?②小狗送给跳跳龙9块骨头,小猪送给跳跳龙9穗玉米,它们一共送了多少个礼物?③小袋鼠送了9个苹果,小猫咪送了4条鱼,它们一共送了多少个礼物?④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练习题,我们知道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其实9的乘法口诀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如:我班同学一排是9人,那两排是多少人呢?那3排、4排呢……

4.课后总结

(1)学生谈收获和感受。同学们,你们在这一天中不仅给跳跳龙过了生日,而且还帮它解决了问题,老师相信你们在这一天中一定会有一些收获和感受吧?

(2)师生共唱生日歌。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好,最后就让我们共同为跳跳龙唱一首生日快乐歌,祝福它生日快乐,请起立。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8

有效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特别热衷的课题。有效教学指教学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匹配程度。《新课程纲要》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效地组织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七的乘法口诀”,我也听了几节课,怎样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避免教师的机械灌输,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我进行了深思。由于学生已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以及课外的学习与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七的乘法口诀”已经不再陌生。其实这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何不利用一下呢?于是,我大胆创新,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民主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七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如下教学。

教学案例:

一、念儿歌导入

1、集体念儿歌

说说青蛙的嘴、眼睛和腿(规定从1-6只)。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的念出来?

2、导入七的口诀

师:七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和几条腿?

生:7只青蛙7张嘴,14只眼睛和28条腿。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愿意告诉老师?

生1:二七十四,所以14只眼睛。

生2:4+4+4+4+4+4+4=28,所以有28条腿。

生3:4×6+4=28,因为6只青蛙4×6=24条腿,再加1只青蛙就是7只青蛙,即有4×7,四七二十八条腿。

生4:一七得七,所以7张嘴。(师有意识的板书算式与口诀)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一七得七,二七十四,四七二十八,你们听说过吗?这是……(让学生自己来说口诀或七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七的乘法口诀”

师:除了这几句口诀,你们还知道七的哪些乘法口诀?

生1:三七二十一,我经常听别人说不管三七二十一。

生2:还有三七二十一,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生3:我早就知道,我的文具盒上就有。

生4:我妈妈早就教我背了。

……

(学生已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学***验,再加上现代现代社会父母素质的提高,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媒体的普及,学生完全有可能会完整地说出口诀。因此我就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抓住个别学习的学习资源,导出了七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

1、自主探究理解口诀含义

师:刚才这几位小朋友说得对不对呢?你们对这几句口诀是否产生怀疑?下面请小朋友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口诀加以验证。

①***探究

探究要求

(1)每人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口诀,把它写在纸上。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画一画,摆一摆学具,或者写算式等等方法表示出这句口诀。

(3)列出乘法算式,算一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并列式计算来探究验证,师巡视,给予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②合作交流

师:请把你研究的口诀先在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来验证的。(组内交流)

③反馈评价

生1:我选用七七四十九,我写加法算式7+7+7+7+7=35,即5×7=35或7×5=35,所以五七三十五是正确的。

(师给予及时评价并板书出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看到乘法、加法与乘法口诀间的关系)

生2:我选用二七十四,采用画“”来验证。

每行7个,两行表示2个7,用乘法算式就是2×7=14,或每堆2个,画7堆,表示7个2,用乘法算式7×2=14,所以二七十四是正确的。

师:你真能干,能用“”来表示乘法口诀,刚才这位小朋友用加法来验证口诀是正确的,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

……

2、揭示乘法、加法与口诀的关系

师:那同学们知道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作用吗?用这些口诀可以计算哪些算式?

生1:一七得七,可以算 1×7=7 7×1=7

生2:二七十四,可以算 2×7=14 7×2=14

生3:如果7+7+7+7+7,也可以用乘法口诀算。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3:7+7+7+7+7可以写成乘法算式7×5或5×7,这样就可以用口诀五七三十五。(师给以高度评价,并以此例进一步揭示加法、乘法与口诀的联系)

(能从黑板上找出算式运用了乘法口诀师及时给予评价)

……

3、熟记七的乘法口诀

①学生试背

师:如果忘记了其中一句口诀你有什么办法想出来?

②学生介绍记口诀的方法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吗?

生1:我认为一七得七最好记,四七二十八难记,我现在用每次加七的方法就能记住了。比如:我记住三七二十一,加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生2:我觉得七七四十九好记,它很顺口,六七四十二难记,我要用七七四十九减去七就记住六七四十二了。

生3:我也认为四七二十八难记,我只要记住二七十四,然后用十四加十四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

三、全课总结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9

一、变“分散教学”为“集中教学”,变“注入式”教学为

“启发式”教学

1988年以前,我们采取的是“分散教学”的常规教法。即按目前义务教材的编排形式(原现行教材与 此基本相同),将表内乘除法分为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一)(有2—6的乘法 口诀求商)与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进行教学。据我们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 明,这种“分散教学”的常规教法,对大面积提高表内乘除法口算教学的质量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88年以后,我们开始采取“集中教学”的非常规教法,并对两种教法作比较研究,逐步形成了有自 己特色的口算训练方法与理论。在“集中教学”中,我们对教材作了调整与组合,将表内乘除法分为表内乘法 与表内除法两块进行教学,并以表内乘法的教学为重点。即把乘法口诀集中起来教学,将乘法与除法划分开来 教学,突出重点,以“乘”促“除”。由于表内除法是从表内乘法运算的可逆联想着手进行的,它利用一句乘 法口诀逆算的正迁移来口算同一被除数的一组除法。例如,18÷2=?,想:二( )十八,商是几;18 ÷9=?,想( )九十八,商是几。在掌握同一被除数的一组除法后,同样的方法又有利于迁移到另一组除 法运算中去。因此,以乘法九九口诀作为表内乘除法运算的主体结构,以“乘”促“除”,其心理学的依据就 在于此。我们近五年来的研究表明:按“分散教学”形式进行表内乘除法教学约需60课时,而按“集中教学 ”形式进行教学只需35课时,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且又可进一步提高表内乘除法口算教学的质量。

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较为普遍的教法是:根据乘法算式,由教师把乘法口诀编写出来,再让学生反复读 ,仅从现象上揭示了编口诀的规律,割裂了乘法意义与编口诀规律的内在联系,加重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应该 说这是“注入式”的教学。

我们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实质上揭示编口诀的规律。例如,根据6×3=18编口诀,先让学生 思考:“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告诉学生:“为了很快地记住这个算式的结果,我们来编句口诀,因 为这个算式表示‘三个六相加得十八’,所以它可简化为‘三个六,十八’,再简化一点,就是‘三六十八’ 。”这样揭示,把乘法算式的意义与编口诀的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口诀的记忆和运用。在教学乘法口诀 前,我们预先在每个教室里挂出一张乘法口诀表(未学部分用纸盖住,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空白的乘法口诀表。 教师教一组口诀,揭开一组;学生学一组口诀,填写一组;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并使学生较快地对口诀表形成 完整的认识。在教学2—4的乘法口诀时,我们重点使学生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推导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各组口 诀的编排特点,如每组口诀句数的特点,每组口诀中被乘数、乘数、积变化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口诀的 编写方法。在教学5—9的乘法口诀时,开始逐步放手让学生自编乘法口诀。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又 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并调动了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针对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特征组织练习

学生表内乘除法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能正确地以口诀为中介抽象地 进行口算,能按照口算方法一步一步清晰地进行思考。口算的准确度,联想思考方法的清晰度,是这个阶段口 算能力的主要特征。第二阶段是降低意识口诀的清晰度,即减少想口诀所用的时间,提高口算的速度。能否简 缩联想,提高口算速度,是这个阶段口算能力的主要特征。第三阶段是不用意识到口诀口算,使口算自动化。 学生感知算式后,不再想口诀,就立即说出或写出得数。不用意识到口诀口算,是这个阶段口算能力的主要特 征。

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处于第一阶段时,口算练习不宜多,口算速度要放慢,以确保口算的准确度,以及口算 思考过程的清晰度。可多采用一些口算口答的形式,多让学生讲讲口算思考的过程,务必使每个学生意识到算 什么,怎么算以及为什么这么算。只有让学生有了对口算方法清晰的联想,才能为形成口算能力打下基础。

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处于第二阶段时,应适当增加口算练习量,逐步提出限量口算的要求,并针对错误频率 高的算式进行重点练习。可多采用一些口算笔答的形式,多采用如听算、口算表、口算练习册等形式,还可以 让每个学生自制表内乘除法口算卡片,尽可能使人人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逐步使学生建立起算式与得 数之间的直接联系。

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处于第三阶段的前期时,这是从意识到口诀口算进入到不用意识到口诀口算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口算的练习形式、口算的练习量、口算的练习次数、练习的时间等设计至关重要。我们采取的“短 期集中训练”的方法(本文第三单元将作具体介绍)极为有效,它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较快地达到口算自动化的 程度。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只需坚持每天一两分钟的口算基本训练,或针对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采用分布练 习法,先是隔日练习,再是隔周练习等等,直至学习多位数乘除法。这样遗忘可以减少,已形成的口算能力也 得到了巩固。

三、消除口算能力形成中“高原现象”的实验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表内乘除法单元结束时,学生的口算能力基本上都能进入第二阶段,各班 的口算口答平均水平在每分钟20题左右,口算笔答的平均水平在17题左右。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几乎大部分班级的口算水平提高不快,甚至在期末结束时,较多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未能进入熟练阶段,未能实 现口算的自动化,出现了教学心理学中所谓的“高原现象”。怎样消除表内乘除法口算能力形成中的“高原现 象”?我们的研究表明:应该实施“短期集中训练”的方法。“短期集中训练”,是指在短期内集中一定的时 间,设计一定量的口算练习,以完成对学生口算训练的强化过程。下面是1994年的实验概况:

实验前,我们预先测定了四个实验班(对教材作调整组合,采取“集中教学”形式)和五个对照班(忠实 于义务教材,采取“分散教学”形式)学完表内乘除法单元以后的口算能力,证实各班学生相应的口算能力均 已进入“比较熟练”的层次,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口算能力无显著的差异(P>0.05)。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10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5×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2、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还是,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3、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0篇

学习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说普通话写规范字10篇,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文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征文。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学习中文成为世界热潮。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汉语会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交流语言。社会的发展需

学习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实用教程,计算机审计实操论文。(二)更新观念,增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意识。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审计技术和手段的深刻变革。但在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影响下,审计人员对计算机辅助

学习

教师考察报告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考察报告,内容包括教师考察情况报告,个人考察报告范文教师。学校教学班学校体制校长xx中学14个公办初中xxxx二中171个私立完中xxxx中学校长xx中国名校共同体理事长、全国十佳中学校长,始建于1956年,占地66770平方米,建筑面

学习

青年干部培训班总结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青年干部培训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青年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6篇文章,年轻干部培训班的总结。理论水平、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性修养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坚定了为更好更快发展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一、学习培训情况本期培训班共

学习

学校总务工作计划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总务工作计划,内容包括2023学校总务工作计划,新建学校总务主任工作计划。加强常规管理,注重工作实效,总务工作做到:①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意识;②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③加强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力求做到总务处工作有预见和超前性

学习

出游计划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出游计划10篇,内容包括出游计划做得很详细,出游计划1200字。常见的意外疾病与预防腹泻宝宝和老人对于新环境的气候、水质与饮食等条件无法适应,容易引起腹泻,这一类的腹泻一般属于非细菌性的,只要生理功能恢复,症状自然会消失。

学习

关于人生的作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人生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人生作文随笔5篇,人生从诚信起航作文。只有经历磨练,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轻松。人生必要有苦难时,一棵树苗要经历风吹日晒,严寒酷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人也是一样,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

学习

两纲工作汇报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两纲工作汇报,内容包括两纲实施经验总结,乡镇两纲工作汇报。“两纲”监测统计工作是******领导和社会各界了解掌握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情况的主要信息来源,也是督促推进“两纲”目标实施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局一直把该项工作作为

学习

红领巾伴我成长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红领巾伴我成长10篇,内容包括红领巾伴我成长文字稿,红领巾陪我成长心得体会。小时候,常常看见大哥哥大姐姐胸前飘扬的红领巾,觉得十分的漂亮,渴望能够得到红领巾。终于,在那阳光明媚的早上,少先队队旗飘扬,少先队队歌嘹亮,我高高地

学习

外国诗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外国诗10篇,内容包括外国长诗经典10篇,外国名诗150首。“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的书面语言,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新批评派代表人物兰色姆把诗的构成分为“构架”和“肌质”两部分。“构架”是诗中可以用

学习

寒暄语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寒暄语10篇,内容包括中文常用寒暄语100句子,寒暄语40句。一、中日两国的新年1、中国的新年中国的新年,指的是农历的正月,称作春节。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新年的风俗多种多样,人们会在自己家的门框上贴“春联”

学习

消防工程技术论文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工程技术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消防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消防工程论文5000字。[3]王惠.强化消防竣工验收中消防产品监管措施的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4,30(4):93-95.[4]岳忠敏,赵嫒嫒.消防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初探[J].城市建设

学习

早安短信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早安短信10篇,内容包括简单早安短信大全,每日更新早安短信。4、早上好,一束阳光照在身,祝你天天都开心,财神家中去,梦想变成真,今天中大奖,明天去上任,朋友的祝福全都是真心。5、早上好,送你清新的问候,温馨的祝福,清晨,美好的开始,祝你

学习

66岁生日祝福语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66岁生日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66岁生日祝福语文案,同学66岁生日祝福语。首先我要说感谢。第一我要代表我的姐姐和弟弟感谢父亲对我们儿女的养育之恩。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辛劳。六十六年的岁月

学习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圆锥体积优秀微课教学设计。(2)经历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分析归纳等能力。(3)在猜想、实验、验证、推理等过程中渗透恒等、模型等数学思想和实践第

学习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小木偶的故事教案大全,小木偶的故事课堂教学实录。【关键词】阅读游戏;林-树课程;拓展思维;发展性评价【前言】阅读游戏,即通过小组合作、社群学习的形式,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的人人参与,交互合作

学习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一路花香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苏教版一路花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路花香教案。破水罐()地说:“我想向你道歉。”2.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物语言,我们可以揣摩他说话时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可能做什么动作,或者心里怎么想,加上合适的提

学习

推敲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推敲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推敲教学实录苏教版,推敲小古文教学设计。模型;建筑设计;立体空间;辅助0引言物理模型的实体属性最接近建筑完成状态,成为了建筑设计推进的重要工具。即使在各种数码软件介入的今天,物理模型同样具有数

学习

鲸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鲸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鲸的教学设计王崧舟,鲸教案设计怎么导入。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说明方法,初步了解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鲸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列数字”等的说

学习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0篇,最后一头战象的教案设计。因为《最后一头战象》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备课时,笔者设计了主要内容和细节两条线,两条线贯穿始终。阅读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方

学习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狮子与鹿的教学教案,狮子和鹿获奖教案。课时2时间教学目标1.用开火车的方式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字,认识多音字“称、禁、撒”。2.朗读课文,抓关键词体会鹿的心情变化。3.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讲

学习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全神贯注示范课,全神贯注新课导入。9月26日,我市新提任的1500名领导干部,参加了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法建办组织的法制理论知识考试。据悉,今年我市首次将廉***法规知识纳入其中,比重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