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10篇

原生态篇1

[关键词] “原生态”;生态;生态批评;“原生态”艺术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TBX]original ecology[WTBZ] becomes a remarkable phenomenon in cultural market, but the concept of it is not clear. What makes the phenomenon of [WTBX]original ecology[WTBZ] come into being? How to make a shape and value judgment of it? How does it bring us the enlightenment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the critical study?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around these questions and try to help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it.

Key words: original ecology; ecology; ecology criticism;original ecology art

一、“原生态”现象的出现

关注文化圈的学者和观众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一个“原生态”现象正在逐渐升温。杨丽萍的歌舞集《云南映象》大获成功;一台名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陕北民歌经典歌会一度爆冷,一票难求;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了参赛者全是民间歌手的第二届南北歌王擂台赛;国内颇具影响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甚至把原生态唱法单独作为一个演唱技法,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戏曲”、“原生态小说”、“原生态建筑”、“原生态食品”等等一系列相关词语出现在人们眼前。

人们对“原生态”这个概念由陌生到熟识,似乎什么东西只要沾上“原生态”就是好的、贵的。而对于什么是原生态,怎样判断原生态之类的问题却少有人问津。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有关原生态的定义,笔者翻阅了相关的文献材料,遗憾的是未能找到确切的原始出处,不过其基本演化轨迹是:该词是从自然科学中“生态”一词延伸出的,即是在生态学研究的启发下,把在自然状态下保留下来的环境、生物、人和文化所组成的完整的生态性的链条叫做原生态。自然科学是严谨的,十分重视概念的界定,而由自然科学引入人文科学又演化出的“原生态”却不具有科学、规范的界定,即什么是原生态、判断是否为原生态的标准,从来都是模糊的。因此国外学者极少使用“原生态”一词,与之相对的中国的“原生态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重实用不重逻辑界定的思维特征。

然而,西方人虽然不太使用“原生态”,却对生态批评较为热衷。“生态批评”也称“文学与环境研究”,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批评潮流,它于20世纪70-80年代在美英初露端倪,从90年代至今发展迅速,国内也从本世纪出开始了“生态美学”、“文艺生态学”、“生态文艺学”等课题的研究。有关“原生态”的使用,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很少有人使用,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使用频率增长迅速,可见,国人使用“原生态”与西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生态批评的影响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进入20世纪中期,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引发了西方思想领域的反思与自省,环境保护运动和生态批评被作为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途径在全球不断掀起“生态浪潮”。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新的问题也开始浮现,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减少、本土文化遭遇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城乡民族之间矛盾凸显……尤其是工业化时代人的“异化”这一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严酷现实,不但未得到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原生态”现象正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中出现的。

总的来看,“原生态”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环境破坏、物种消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保护环境,一种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的理念在现代人心里形成;2.现代人对自身“异化”状态的恐惧导致关注自然与人性的联系,研究具有原始意味和生存状态的人类文化现象,希望为现代人的困境提供启示并找到出路;3.生态学的发展,生态文化、生态美学的研究都为“原生态”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4.出于利益目的,商家的炒作、偷换概念,艺术家为夺人耳目套用原始艺术或民间艺术形式,都在客观上使“原生态”的影响扩大。而使用的泛化必然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一是普通群众对“原生态”的认识更加模糊;二是专家学者各执一词,不在同一层面上讨论,实际意义不大;三是以上两点消极影响使得“原生态”现象产生的初衷难以实现,就是说虽然影响扩大了,钱赚得多了,保护、研究的目的难以达到,解决人类自身困境的要旨不能实现也是惘然。因此,澄清“原生态”和“原生态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二、原生态的形态判断与价值判断

(一)形态判断

还是从杨丽萍的《云南印象》谈起。说起《云南印象》,在中国大地上已是路人皆知的话题,虽有许多人还未曾目睹其尊容,就其形成的强烈冲击和媒体报道,也足以证明杨丽萍编导的《云南印象》原生态舞蹈的巨大成功。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抑或是不可思议?杨丽萍《云南印象》没有刻意在作品中拔高大而空洞的主题,“太阳”、“土地”、“火祭”、“雪山”、“天国”等每一个名词都让人感觉到真实,又富于诗意,用最质朴的、最原始的又最艺术化的动作来传达一种生命的信息、一种生命的情调、一种生命的本真昂然绽放的激情。同时,《云南印象》中舞者的步伐、手位都无法用我们的规范来言说,都是那样的整齐,那样形神兼备,心口一致,心灵与肉体合二为一,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有心灵的撞击与舞蹈艺术的“原生态”之美。然而,真正到云南考察观光过的专家、旅客从当地感受却又是另一番结果,那里虽然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但是物质生活匮乏,民风淳朴但是缺少现代文明的滋养。同舞台上那壮美的场面、激情的表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会这样,究竟真实生活中的和艺术世界里的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生态呢?笔者认为,我们所说的艺术形式上的原生态在和现实世界中的原生态并不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

“原生态”的原生态追问——以《云南印象》为例

现实世界里的原生态是指那些保留了原初形态的系统的可循环的自然环境,或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相对封闭对立的人文社会环境。比如说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保护区,它拥有完整的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物质消耗也基本在自身环境中完成,如果没有外界环境的干扰,它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形态,保持物种、资源、生物链的平衡。相对于自然环境里的原生态,人类社会的原生态较为复杂。因为它不但有物质形态层面的特征,还涉及精神层面。比如说一个原始部落,它有自己活动的区域范围,有自己的社会组织制度,有自己的生产交换,有确认自己身份(包括个体和族群)的精神制度和信仰等。总之,无论是自然原生态还是人文原生态,它们存在于我们身边却又远离我们的,是一种活的、运动着的完整体系,绝不是某一个唯美的片段,或者一厢情愿的纯洁。

那么,如《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种标榜“原生态”旗号的艺术形式能否称得上是“原生态”呢。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所谓的“原生态”更多的是一种吸引观众借而抬高身价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一种炒作。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些鼓吹着“原生态”的舞台后面确实存在着商业运作的操纵,我们也应看到,像民歌、原始舞蹈这类具有“原生态”性质的艺术,在离开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来到舞台之后,就不同于它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了。既然如此,是否就说明只有活生生的存在于现实里的才叫原生态,一经提炼、包装、舞台化就不能算是原生态了呢?笔者以为,这样说也过于绝对化了。因为“原生态”本身就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范畴,我们用以判断原生态的标准就不是统一的,那么原生态的形态也就难以用类型化的方法衡量。或许,象《云南印象》这样的运用现代舞台手段的大型歌舞无论从场面上、演员选择上、目的上都不同于现实西南部族的节庆歌舞,但它们所反应的我们称之为“原始”的少数民族部落对待自然的态度,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从表演中迸发出的那种生命力的激情却又如此的吻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人类的艺术形式,一经我们定义为某种艺术,就有了类型化痕迹,而真正活生生的原生态的艺术是存活在完整的原生态体系里的。我们把它分割、提炼、转化而成舞台艺术,本身就具有标本化的意义了。因此,可以说这种具有原生态特征的舞台艺术同样是原生态的,我们可以姑且称之为“原生态艺术模型”。譬如陕北民歌是原生态的,阿宝的演绎方式就可以称之为原生态陕北民歌艺术模型。

虽然我们说《云南印象》这种舞台艺术具有原生态特征,但并不是承认所有标榜“原生态”的表演都是原生态的,将那些打着“原生态”幌子的欺骗观众的纯盈利性炒作剔除出观众的视野就是批评家的责任了,这点留待下文详述。

(二)价值判断

明白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原生态”分为现实性的和艺术性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原生态”的价值何在。现实中的“原生态”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它们更多是具有科研性质的活化石,是用以研究、解释人类文化及自然环境多样化的样本。虽然工业化已成为现今全球共同发展的趋势,并不证明就是唯一正确的人类发展途径。而它给人类带来相对丰富的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危机,民族危机和精神危机。此时,被我们认为落后的所剩无几的少数民族原始部落(笔者在这里用“原始”仅是转述人们通常的叫法,绝无歧视之意),它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对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新的视野和解决自身困境的启示。对此,生态文化研究者们已经迈出了第一部,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的认识是具有颠覆性的。“初民文化的确趋向于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存。尽管原始民族也要改造环境,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但很明显,他们中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模式,能够相对稳定的建立起人口与自然群落之间的平衡关系。”[1]18-19“部落文化是一种稳定的、令人满意、生态健全的存在,而不是荒凉、贫困、龌龊与短命的存在”,“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与最持久的适应方式”[1]23近年来,中国生态文化学者在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生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价值:首先,给农耕经济文化先进论、工业经济文化先进论和单线进化论(狩猎-畜牧-农耕-工业)提供一些“伪证”的材料。其次,提醒人们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现代化的时候对于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经济与文化的内在关联以及文化自身的逻辑给予更多的关注。再次,为生态人类学或生态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思路。“如果我们能抛弃汉族农耕经济中心主义和西方工业经济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忘却“狩猎-畜牧-农耕-工业”单线进化论,不带偏见的融入少数民族那看似简单甚至原始的文化之中,用心去体悟他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关爱那被所谓“文明”视为异己力量的自然,则会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自身的演化逻辑,并具有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2]

至于艺术上的“原生态”则更多是带有标本性质的可供人们认识和接受的文化载体。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它是一种策略和手段。说“原生态”是一种策略和手段,因为人们鼓吹“原生态”是带有明显目的性的,即是一方面希望借助现代传媒和广告效应,唤起人们对原生态价值的重视和原生态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是艺术家或商人寻找创作灵感和收益的突破口。

然而,有专家提出质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歌舞极易失传,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而这种挖掘还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的支撑;但这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便会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民的民族(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空间,而这势必跟原住民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渴望发生激烈冲突。有代表性的还是《云南印象》所引发的“杨丽萍悖论”,它来自杨丽萍《云南印象》的启示。这个歌舞集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原生态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它被开发出来之后,必将失去原生活力,退化成僵死的橱窗标本。一个著名的前车之鉴,就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它是80年代的原生态品种,但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已被市场之手打造得面目全非,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怎样能既让人们认识、欣赏原生态艺术,又不破坏这些原生态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体系,这是现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批评学上的意义和启示

“原生态”由自然科学被引入人文、艺术领域本身就是被作为一种模式、形态来看待,具有评价标准的含义,但是由于媒体和商家在使用上的泛化,使得其含义与影响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积极。较之媒体和商家,学者们是严谨的,他们在运用“原生态”这个词语时,老老实实地承认“现在的这种民歌节方式其实是不得已的,把全国各族的民歌手集中到一起比赛,其实已经改变了他们本身的生态了。”对此,批评家、文化工作者更应以积极态度介入对“原生态”相关现象的批评,引导人们正确区分现实“原生态”、“原生态艺术”、“原生态现象”,对其价值和意义作出客观判断。

有关对“原生态”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联系到文学批评的功用来看,文学批评除了具有审美功用外,还具有文化功能与社会综合功能。文学批评具有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评价方式,以其特有的批评话语,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3]71“文学批评的社会综合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基于文学的‘精神上的指导’这一社会职能而产生的。因此,文学批评的社会综合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学建设与思想建设,进而表现为人文传布与社会影响功能。” [3]78原生态批评最终关注的还是解决人类自身面临的困境,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人的***与社会进步、物质进步与精神富足等一系列矛盾。

进行“原生态”批评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理论支撑,在此,我们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所作的贡献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发展。一般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及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应该不会涉及生态和环保。然而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的学者,还是得出了我们惊讶的结论。马克思在对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进行关注时说道:“从自然角度看到现代农业的消极的——比如,毁灭性的——一面,是李比希的不朽贡献之一。” [4]在李比希的基础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破坏性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进而在《资本论》中得出一系列关键性的生态结论:(1)资本主义在人类和地球的“新陈代谢关系”中催生出“无法修补的断裂”,而地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永久性生产条件;(2)因此,必须要求把新陈代谢关系的“系统性恢复”看作“社会生产的固有法则”;(3)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规模农业和远程贸易加剧并扩展了这种新陈代谢的断裂……[5]12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生态学的兴起和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危机的出现,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生态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生态危机,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试***用生态观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重建和超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反展到生态社会主义,然后到今天的马克思的生态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与生态学关系研究中所经历的这三个主要研究阶段,在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和生态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5]113

“原生态”现象的出现,既对有责任感的批评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批评家发展理论,开创局面提供了新的契机。“原生态”批评的目的应该是大众明白,原生态的“原”并非原始、落后的意思,更不是越原始、越落后的就越有价值。即便是真正有原生态意义的形态也是不断吸收、转化而来的,即是说它是活的、运动的。懂得这些,就要明白,我们今天提倡原生态、生态批评,不是为了复古,不是要封闭,要限制发展,而是要从人对自然环境和原生文化的破坏进行反思。每个物种、每个生态环境、每种人类文化都具有其独特价值。对原生态的人类文化尤其如此,它可能有独特的研究意义,或是某种文化取法的源头,也可能是一种过渡形态,为艺术创造,和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在内的各个人文学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样本,无论怎样都具有不可复制的重大价值。“原生态”批评的首要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原生态”的重视和保护,使得各种维系“原生态”艺术模式生存的生态环境得以继续生存、发展,只有这样,诸如“杨丽萍悖论”之类的困境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有朝一日,人们才可能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欣赏到真正的原生态艺术。才有可能从这些“原生态”之中得到启示,治愈如“异化”等现代人的痼疾。

[参考文献]

[1] 乔晓勤.危机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 廖国强,何 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8.

[3] 张利群.文学批评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原生态篇2

1、民族舞蹈对原生态舞蹈的提炼

民族舞蹈发展的历史同人类发展历史同样悠久,伴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民族舞蹈当中的一些实用逐渐退化,而娱乐和审美的色彩却更加的浓厚,使得舞蹈艺术开始逐渐向着艺术化、娱乐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现代舞蹈艺术并不是原生态、原始和纯粹的舞蹈,只是民族舞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编导深入少数民族各个地区进行学习和采风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当期原生态的一些民族舞蹈形式,经过美化、提炼、加工以及二次创作以后所形成的成品民族舞蹈,现代艺术与原生态的舞蹈相结合之后,逐渐形成了当前我们所见到的舞蹈形式,其主体和素材是原生态的,始终贯穿在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当中,这种原始同现代的结合,能够引导很多的追崇者,也不得不使人们开始重视民族舞蹈的草根意义和民间性。《云南印象》这一大型的原生态舞蹈集是一台既包含传统之美,又包括现代舞之力的重要舞台作品,将原生原创的民族舞经典和舞蹈精髓相重合和整合,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作品,在这台歌舞集当中,古朴、原生的民族歌舞形式和新锐艺术构思相碰撞,使得云南各民族的生活原型和民间着装等都能展现出最原始的民间味道。

2、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和传承方式

作为一门较为***的艺术,舞蹈是人类生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反映形式,缺乏人类本身的社会生活,缺乏舞蹈艺术,最大特征就具有较强的时空性,在一段时间内就需要完成想要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因为舞蹈艺术存在着这样的独特定,使得人们很难看到远古祖先所创造出的舞蹈奇葩,只能由远古的历史资料中来窥探它的面目,例如古代的《十部乐》、《九部乐》、《六小舞》、《六大舞》等。舞蹈艺术产生在人类生活生产的整个过程当中,在人类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本质,通过不同舞蹈形式,将抽象的、实际的民族文化对于生命所产生的敬畏之情充分表达出来。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舞蹈也有着非常深刻内隐的文化价值,通过人本身所作出的不同形态动作对日常的生活状态进行表达,通过不同的内容和节奏表达出各种文化传统和民族历史,起到抒发感情表情达意的作用。

少数民族的舞蹈反映的主要是最深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新的社会环境下,新传播媒体、高科技技术不断涌现,使得民族舞蹈开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舞蹈如果想要去的更加广阔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就应当深植于民族文化当中来开展创作,在舞蹈内容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加民俗民风的弘扬力度。作为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舞蹈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民族舞蹈利用人体的姿态来传达感情,其形成与社会和自然都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达同个人又不相同,同时,其形成过程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很强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形态的舞蹈形式,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民众都能够自然感受到所代表的特征,在无形当中受到文化陶冶。

民族舞蹈是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爱国主义感情、连接各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在新时期发展形势下,加强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对于增强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的国际意义、艺术意义和学术意义有着积极的作用。

原生态篇3

最近有报道称英国的查尔斯王子正忙于用传统的田园方式来喂养家禽,以抵制日益泛滥的用饲料催生催长家禽的行为。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由于过于钟爱油炸鸡(可能是饲料鸡)正饱受心脏疾病的困扰,可见总统的健康也得从食用天然食物开始呀!

当方便油炸食品和软饮料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角,当我们的饭碗里只剩下饲料喂养的鸡鱼鸭肉和错季的温室蔬菜时,我们可怜的味蕾早已感觉不到曾经的美好滋味。纯自然的、天然的消费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变成了一种奢侈,原本追求高尚的“吃、喝”再一次回到果腹的地步,这难道是工业文明的悲哀?或是人类消费水准的退步?这也许成为现代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最大忧虑。

崇尚“原生态”

当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一鸣惊人;当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以自然的舞姿红遍大江南北,人们开始发现“原生态”的歌唱和舞蹈是如此的动听和美丽。用某些专家的话来说“感受原生态,是灵魂的一次洗涤!”普通老百姓说“我就喜欢那种朴实、自然的感觉,很舒服。”

何为“原生态”?“原生态”来自大自然,没有经过太多的人工改造,以天然的真实面目示人。

就以人们日常的吃穿住行而言,“原生态”的消费也是最健康、最受欢迎。就像老百姓总是愿意以更贵的价钱买放养的土鸡,因为这更健康、肉味更香。随着人们对“原生态”消费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原生态”的市场价值也开始放大。紧跟而来的必然是以满足“原生态”消费的各种商业活动的渐次展开,而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活动中取得竞争优势,“原生态”产品则成了继品质、品牌之后最具市场价值的一大议题。

“原生态”产品的属性

“原生态”产品必须把“原生态”生产和“原生态”营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品价值和消费者价值的有效对接。

对于“原生态”生产的理解并不难,就是要求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改造,保证产品的天然性和整体性。饲料催肥的家禽、错季蔬菜、油炸食品以及添加了人工材料的各种饮料都不属于“原生态”生产范畴。

这里所指的“原生态”营销要走出一个误区,不是说广告语和产品标识中有“原生态”三个字就算真正的原生态营销。“原生态”营销要求以简约而不简单的传播方式引领“原生态”消费潮流,以朴实、自然的产品价值来引发消费关注从而促成“原生态”消费行为的完成。总之一句话,就是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实现产品和消费最“原生态”的对接。

发现“原生态”产品

“原生态”模式在食品行业中的成功运作典范要数农夫山泉。农夫山泉的“天然矿泉水”就是一个“原生态”产品的大标签。农夫山泉最有卖点的产品优势就是它的水源地,不管是千岛湖还是丹江口,农夫山泉一直强调是“天然的活水”,“天然活水”是消费者饮水消费的最高需求。从原来的“农夫山泉有点甜”到今天“用PH值测试得出农夫山泉是弱碱性天然水,即是健康的水”,它所有营销宣传的基础都是在表达“水与人自然和谐的关系”。这就是原生态营销的手法,不花哨但有效!

其实,中国的白酒和黄酒是最接近“原生态”产品的,绿色的粮食、清洁的泉水湖水、生态优良的酿酒环境。可在企业费尽心思挖掘所谓的假历史伪文化时却忽视了白酒、黄酒最具生命质感的“原生态”属性,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其实对消费者而言,“原生态”属性比那些牵强的、人造的历史文化诉求来得更实际更有吸引力,因为这个关乎他们的健康也关乎他们的心理感受。

酒的酿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滴好酒必须经过几十道工序,这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比如好的酱香白酒和黄酒在储藏上就得花费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酒是有生命的,年份酒更是如此,“年份酒”的过滥难免让人感觉酒的年龄也能借助技术和营销手段加以改变,这无疑是在毁灭白酒、黄酒赖以生存的“原生态”价值根基。

原生态篇4

洛阳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54年。2011年1月,洛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了以洛阳市实验小学为核心,吸收民办学校参与组建的洛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紧紧把握“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定位,经过长期的实践、比较和反思,以河南省特级教师、部级骨干校长潘文武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在“小学教育就是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的理论基点上达成了共识,确立了“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的核心教育理念,构建了以体验式课堂为标志的原生态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这里选发一组语文教学及反思的文章,读者从中可以体验到原生态课堂的魅力。

教师的工作负担很重,天天面对课堂,怎样把一节课上出味道呢?我的观点就是,抓住一个“实”字,上出原生态的课。这里讲的原生态和大家熟知的公开课、展示课不一样,它是指不要求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班班通”等现代化手段,完全由自己操作实施,重点让学生体验,类似于戏曲中的“清唱”和歌唱中的“无伴奏合唱”,在常态下追求不平常的效果,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一节好课的标准

1.好课基于真实。现在有些公开课整个过程都是在演戏,这集中体现在:一是授课教师事先必须见学生,给学生分配好角色;二是假设几个场景,给学生反复排练;三是反复“拜托”学生配合好这节课。这样的课,不管教学设计和理念有多新颖,都不能说是一节好课。反观一些教学名家,如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他从来不事先去见学生,上什么课你随便点,而他只需要10分钟左右的备课时间,了解学生也是通过课前3分钟的简单交流。上他的课,无论以前多么沉默寡言的学生,不出几分钟,发言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让人感到学生似乎和孙老师很熟一样。孙双金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深入分析,还在于他对每一节原生态课都是精益求精,很少使用花里胡哨的所谓“现代化手段”。

2.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节好课应明确地显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主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三种学习状态,即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和学生的达成状态。现在我们评课有一个误区,似乎过分关注了参与状态和交流状态,似乎课堂越热闹越好、越互动越好、越小组合作讨论越好,恰恰忽略了学生的达成状态。教学的形式成了评课的主题,而目的反而被弱化了。为此,我校把教学的核心理念定为“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构建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能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练习时,学生能得心应手,随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后,教师进行反思:学生是否体验到了学习乐趣?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是否体验了自信与成功?

3.教学目标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一节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相应的知识,要让学生相应的能力有所提高。我校提出的“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的核心教育理念,正是根植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源自于实践出真知的哲学原理,着眼于学生知、行、做、悟合一的教育目标。体现在每一节课上,就是要求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要过高,扎实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打好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价值。虽然做到这些很难,但只要用心去做,构建了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能实现的。

二、如何上好体验课

1.设计教学过程,做好教学铺垫。设计简洁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最好能直奔主题,让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炼学习方法。充分预设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集体参与,这比播放课件或者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教师还要科学、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以收到有效训练的效果。现在有个误区,似乎一提练习就是加重学生负担,这是“减负”中“左”的表现,实际上只要是不超时间、不做重复的机械练习,就不会增负。那种认为课堂教学可以抛弃练习的做法是荒诞不经的“乌托邦”,我校是坚决不允许进行这种所谓“实验”的。

原生态篇5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国家或民族在重大或转折性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再行认定与评估,并据此对古今文化进行整合,构建符合本国、本民族人文精神的发展环境与模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具有全人类的意义,其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歌的种类异彩纷呈,也就孕育了如今多样而独特、久远而亲切的原生态民歌。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所言:“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没有不对‘草根艺术’保持一个尊敬的心态的。”①面对被我们误读太深、渐已淡忘,即将消失却滋养我们已久的天籁之声时,尊重并保护原生态民歌,普及传统音乐知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就成为我们急需达成的文化共识与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真正理性去关注和保护性地开发原生态民歌,则既强化了自身音乐文化归属、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也为应对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母体音乐战略资源,更为当前我国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也就是说,中国人要搞好属于自己的现代音乐,首先应当学好中国自己的传统音乐。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在《中国民歌》一书的前言中写道:“民歌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②因此,保护好原生态民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母体音乐文化。

二、有利于推动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新秀而蒸蒸日上,旅游业成为市场需求而如火如荼,这是人们寻求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也是原生态民歌的发源地、传承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不仅为中国的崛起做出巨大贡献,而且还为我们留住了那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遗产。面对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机遇,实施文化扶贫战略,借保护原生态民歌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通过国家***策引导、主流媒体宣传、各级***府的资金扶持,利用某地域或某兄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来发展旅游经济,将保护原生态民歌、改善人民生活与满足人们对异地和异民族音乐文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乡村建设相结合,对“乐失求诸野”后遗存于广大农村中的原生态民歌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可持续性开发。从而改善民间艺人的生活水平,改良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的文化贫困状态,最终实现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双赢。纳西古乐为纳西族、丽江古城带来的丰厚回报;南宁民歌节成为广西经济振兴、旅游业兴盛的助推器等,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三、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生态民歌在歌唱方法、曲调创作、情感表现等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其一,从歌唱方法上来看,从《礼记乐记》《东府杂录》等书中所记载的历经数千年总结而成的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汲取精华;从兄弟少数民族***、完整的声乐体系中借鉴经验,比如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等,从而推进演唱方法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

其二,从曲调创作来看,原生态民歌的曲调数量可谓浩如烟海,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曲目,要不断传承并成为创新的素材。如孟姜女调、茉莉花调等一些作为母体的时调在我国民歌、说唱、戏曲、器乐发展中所体现的“同宗性”。

其三,从情感表现来看,原生态民歌所唱的亲情、爱情、乡情、友情等具有众所周知的普遍性、本真性、普适性。相同的人性、相通的人情、相似的人事使那一首首歌曲跨越时空,使“天涯共此曲”“此曲共千秋”“今人未唱古时歌,今歌却被古人唱”成为可能,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兰花花》《茉莉花》等。

四、有利于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淀成的文化传统,将长期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需要个性与多样性,需要不断创新。

首先,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当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世界共识的时代潮流时,寓教于唱的原生态民歌所讴歌的“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中华文化的和谐传统,以及所蕴含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人文底色,影响着当今中国音乐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将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保护原生态民歌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引发了人们关于音乐文化遗产的思考,增强了传统音乐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适应性转型,进行接续历史与传统的文化传承,才真正有利于整个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其次,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个性与多样性。“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原生态民歌曾经是中华民族最为普遍的精神食粮,保护并合理地开发各地域、各兄弟民族原生态民歌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丰富发展我国各地域音乐文化和各兄弟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有利于维护我国音乐文化品种的个性和多样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王洛宾对***民歌的垂青、杨丽萍对云南各兄弟民族音乐的依恋等都已为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再者,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继承。无论是基于传统上的创新,还是源于对不同个性的借鉴,同则不继,异则相生。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冲刷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生态民歌,将继续不断地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技术、经验和创作素材。这是由原生态民歌质朴、真实、亲近自然,直接源于生活的特性决定的。诸如歌剧《***兰朵》中的《茉莉花》;源于内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的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等。

结语

历史总让人惦记,传统也无法割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谁对历史了解得更透、更多,谁就更有可能有所成就。”

保护、发掘原生态民歌中蕴含着的大量精神文化资源,就是在保护自己民族的历史,保护民族的文化生产力,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增强国家发展软实力的现实所需。历史证明:这一选择是极其明智和负责任的,这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文明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共生。如果我们对这点认识不清,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生存智慧不足。我们必须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多元互补的文化发展模式所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来适应环境改变和促进社会发展。

在农业、工业、信息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将长期共存的形态下,在片面追求西化和现代化所导致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双失衡的境遇下,那些在几千年农耕时代里与大自然长期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农耕文化,就如那些在广袤的丛林中还未被发现的不计其数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一样,其中必然蕴含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基因和作用,必将对人类日后物质、精神生活的发展做出难以估料的贡献。

注释:

①原生态民歌为何具有如此魅力.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6日.

②周青青.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1页.

参考文献:

[1]张伯瑜.音乐流变——传统音乐繁衍与消亡的内在因素.人民音乐,2002年第2期.

[2]田联滔.溯本求源小河淌水.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3]杨民康.“原生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4]和云峰.质疑“原生态”音乐.艺术评论,2004年第10期.

[5]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

[6]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7]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年.

原生态篇6

其实,民歌和表演形式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变化发生在城市人的观念中,发生在21世纪开始富裕起来却觉得失落了什么的城市人的心底。音乐家都在反思:何以出现了把一件老得不能再老的民歌话题翻腾出来重新咀嚼一番的现象?

21世纪到来之前,忙着增加收入的国人顾不上停下匆匆的脚步听听祖先的谣歌,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看着城市中祖先留下的门庑宅堂被一栋栋清理出生活视野,物力殷阜、环顾家园的人,开始感到心疼了。中央电视台在恰当的时机推出了恰当的节目。他们选对了时间、选对了话题、选对了地点,因此瞬间成为社会焦点。

需要探讨的是:社会各界为什么会对一件音乐家觉得不会感兴趣的事感兴趣?

还真得找点理论说道说道。鲍德里亚建构的新世界被称为“美学时代”“超真时代”,他展示了一个由迪斯尼、好莱坞这类庞大的跨国娱乐机构建立的、失去真实和美的让人难以置信的虚拟世界。审视周围,人们其实就生活在这样的虚拟世界中,每一个个体都被裹胁进由大众媒体左右的消费模式中。光盘录音、娱乐搞笑、购物指南、烹饪大全、婴儿护理、装修设计,社会提供了一套左右着我们必须如此行事的生活模式,而一种娱乐方式一旦塑造成型,人们就再也无法摆脱由这根“金箍棒”划定的圈圈。生活在圈圈中的人没有力量甚至没有想具有力量冲破虚拟模式!圈圈外的人倒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破清规戒律。

这些人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甚至喜欢看到来自穷乡僻壤的歌手们的失败,因为他们为失败哭泣时流下了真实的眼泪。他们毫无掩饰对获奖的渴望,就像演唱时毫不顾及音量的控制一样。这淳朴打动了所有人!

舞台上没有了原生的真实,于是才有了试***找回真实世界、找回真情实感的愿望。这大概就是“原生态”民歌备受关注的原因。挣脱现成的音乐概念――被城市学院派改造过,被媒体定型化、格式化的演唱方式,还原民歌,还原生活,就是人们通过原生态歌唱与返朴归真观念的对接。整个社会对“原生态”一词的强烈反馈,折射了中国人对土地及农耕文化最隐秘的依恋。

中央电视台敢于在对自己的否定中建立新威信,敢于在主流媒体十余年间举行了11次几乎定型化的格局中添加新内容,敢于把一个学术界尚未定论的话题以活态的方式吸引了更多人的讨论,这勇气增加了收视率。央视点燃了一场“原生态风暴”。从“集体奖”到“个人奖”延续了一个半月的赛事,引发了同样时量的讨论。

网上的讨论话题是: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采用不同唱法、有着不同审美取向的歌手,采用什么标准来评判。需要一个标准,就是鲍德里亚谈到的建立虚拟世界秩序的思维定式。世界秩序在考试制度、衣服定码、住房格局、交通规则等社会行为模式中步步加强,塑造了所有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统一标准,我们就惶恐不安,无着无落,找不到北。工业标准化时代养成的习惯,让人们再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大家都希望艺术不要雷同,可是面对其中的技术部分,所有人又相信必须有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相信自己的耳朵吧,它从来没有骗过我们!

城市文化确实出了问题!源自生活的艺术一旦进入城市、进入学院、进入大雅之堂,艺术本该具有的生命力就失去了活力,变成一种模式、一种程式、一种唱法、一种谁也挣脱不了的条条框框。这大概就是包括音乐家在内的城里人应该反思的。

中国人终于醒悟了:一个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或者不会用自己家乡的唱法唱自己家乡歌的人,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没有鲜亮的文化身份。李斯特在《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的评论中说过:“难道谁要是掌握了新的辞藻,谁就会丢掉自己的家乡话吗?”

原生态篇7

但是,为什么用了防晒霜还是晒黑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除了那些由于工作需要而不得不长时间暴露在户外的人们之外,大多数人的防晒效果不佳,除防晒霜防晒效果不好,以及防晒霜使用的量不够,达不到应有的防护效果外,最重要的一点常被人忽视:强烈的阳光所含有的紫外线,不仅能使皮肤变黑,还要注意一点,紫外线还会使皮肤的温度迅速升高。有些高系数的防晒霜,虽然可以防止紫外线,但并不能使温度降低,而温度变高也会造成黑色素细胞加快生长。如此累积,皮肤自然就会变黑。

皮肤专家们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2011年的防晒新品,各大品牌都不约而同地将防晒产品牢牢地锁定在取自大自然的原生态的防晒概念上,利用取自大自然的原生态成分,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对抗紫外线上,而是要全方位地抵御紫外线、温度、干燥等一系列变化所造成的黑色素分泌增加,从而在源头上抑制或减缓黑色素的产生――俗话说,相生相克,运用大自然自有的天然成分,来对抗天然的阳光,也正是美丽肌肤的不二之选!

生态防晒 水润裸肌

生态防晒,在传统防晒的基础上,更侧重的是运用自然界中自有的物质,经过萃取、提纯,来达到防晒并修护肌肤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关注到了防晒品水润的功效:除了可以润泽肌肤,更多的水分还可以适当降低皮温,从源头上控制黑色素的产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晒效果。

LA MER防晒隔离***液SPF30/PA++

参考售价:RMB850/40ml

蕴含光子小球,能将对皮肤有害的特定波长紫外线转换为有益光,此外,产品中蕴含的智慧型海藻,能够全天候建立一个牢固的保湿屏障,防止肌肤水分流失。

LANCASTER水润身体防晒***SPF30

参考售价:RMB280/150ml

蕴含自地中海甜瓜中萃取的成分,可大量补充水分;还含有海藻萃取物,可以有效舒缓被阳光照射的肌肤。

INOHERB水盈清透防晒露SPF30/PA+++

参考售价:RMB48/50g

质地轻薄,专业本草防晒,有效阻隔和吸收紫外线,并及时补充肌肤因日晒流失的水分及养分。其中的黄芩,可协同抵抗紫外线,防止肌肤晒伤、晒黑和老化;洋甘菊,可舒缓调理,减轻日晒引起的肌肤不适;甘草,可起到美白修护的效果。

DHC紧致焕肤水润户外防晒***SPF30+PA+++

参考售价:RMB138/30ml

除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散射剂的双重功效外,另添加了辅酶Q、从西班牙有机栽培的幼嫩橄榄中提取的滋润成分橄榄精华油,以及保湿力出众的LIPIDURE等美容成分,防晒的同时还能赋予肌肤水润。含有***粉末,不黏腻。无需专用卸妆液。

生态防晒源头修护

要想在酷暑中做一个“白美人”,除了选择一款高效的防晒产品、定时按量涂抹好之外,在晒后及时使用高效能的美自修护产品非常必要。今年的防晒主张,除了生态防晒之外,还非常注重在J卿西的同时,运用取自天然的成分,来修护和镇静肌肤,并从源头遏制黑色素的生成。

SUPREME AUPRES淡斑凝自隔离防晒***SPF30PA++

参考售价:RMB380/35ml

在有效保护肌肤免受因紫外线照射,而造成光损害的同时,还可从源头抑制黑色素的过量生成,缔造赋有透明感的白暂肌肤。

Avene清爽倍护防晒露SPF 50+

参考售价:RMB258/100ml

一款针对一般敏感肌肤的防晒产品,广谱抵抗UVB和UVA;其中的雅漾活泉水,可舒缓、镇静皮肤;维生素E前体有效抵抗自由基,预防光老化。适合混合性至油性肌肤,质地轻盈,防水防汗配方(洗浴后仍达SPF30+)。

benefit反晒调色保湿霜(浅色)

参考售价:RMB320/50ml

除了传统的成分,还特别添加了芦荟,以及可高效抗氧化的维生素E,在反射阳光的同时,修养肌肤细胞。适合肌肤颜色比较白皙的人。

LAIXIEIGE臻自修护精华露

参考售价:RMB385/40ml

含有取自爱茉莉太平洋的木脂素,美白效果出众,能够阶段性抑制黑色素;其中的葡萄柚果皮萃取物,可以通过排毒令肌肤纯净透明;药蜀葵萃取物,可以滋润肌肤,为肌肤注入充足营养;聚谷氨酸,可以通过促进天然保湿因子润泽干渴肌肤,同时抑制肌肤炎症,锁住水分。

Rellet多重美白防晒露

原生态篇8

关键词:生态奖补;生态伦理;影响

中国天然草地面积有4亿hm2(1990年国家草地资源调查),约占国土面积的41%。草原上生活着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裕固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千百年来大部分都以游牧的形式生活在草原上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1]。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的蓬勃发展,各民族之间越来越深入的文化交流使草原生态伦理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这些改变动因中以国家***策为代表的伦理规则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近些年来生态奖补对草原生态伦理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以便为将来草原经济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草原生态伦理的内涵

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同伦理学一样为道德要求提供道德理由,且并不保证人们于实践中会遵循诸多道德要求。简而言之,生态伦理学所关注的是形而上的领域,它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即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意味着它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要求人与自然协同可持续发展而非单方面人为掠夺大自然。生态伦理学起源于西方,有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个分支。人类中心主义者以人类为中心从而发展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他们认为只有人类拥有道德价值,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衍生;而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则认为自然即非人类存在物种同人类一样具有道德地位,他们以此来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但是,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人类中心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状况的改变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而有所改变。草原生态伦理就是人类在草原上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保护草原生态与之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策的变动,草原生态伦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策,而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草原生态环境来实现的。草原生态伦理和草原法规之间存在着区别与联系(如表1),草原生态伦理对草原的关注范围和持续性要优越于法律;并且,草原生态伦理主要通过社会舆论来监督执行,关注范围更广[2]。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如果能及早建立起先进的草原生态伦理,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促进草原生态恢复。

二、草原生态伦理如何影响草原生态

草原生态伦理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各种活动来影响草原生态环境,这些影响中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中各要素所起的作用的认知是否正确成为了决定人类活动是否对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损害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由于人类对于自身活动(放牧、开垦、火烧等)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氮碳循环的认识不充足,导致各种活动严重干扰了草地碳氮的内外循环,对于草原生态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以放牧为中心。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大地上的草原畜牧业主要形式是草原游牧业,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仅能延续生产,还可躲避天灾。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后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草原家畜的增多,定居定牧造成草地植被逐渐减少,鼠害增多。这种人类行为造成的后果,在《狼***腾》一书得到了深刻的表现。人性的贪婪,引发了狼群报复,以及后来的打狼运动,再到后来,狼没有了,草地退化了,胜利的人类却成了生态难民[3]。草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类植物,消费者除了鼠类,还有狼、狐狸、鹰等捕猎物种,这些物种保证了生物多样性,但是这些物种的生存活动与人类经济活动有一定的表面冲突,如狼会捕食羊群或者伤人。在解决这些冲突时,如果完全消灭一个物种,往往引发新的生态灾难。(二)过度开垦。甘肃、内蒙古、***等地过去开垦了大量草原建立农场,许多地方由于缺水而撂荒,成了风沙源地。这种现象虽然在近二十年的生态建设中基本上得到了扭转,但是这种利用草原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由于盲目开垦、撂荒导致的沙化草地占草地沙化总面积的25.4%。尽管《草原法》明确禁止草地的盲目开垦,但仍然没有杜绝,一些公司以买卖、出租、开垦草地等欺诈的形式获取利润,破坏了草原生态[1]。

三、生态奖补之前草原生态伦理的发展

(一)古代蒙古族、藏族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受生存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形成了略有差异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这些草原生态伦理观念受上述各种因素影响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1.古代蒙古族草原生态伦理观。蒙古族人大多长期在土地贫瘠、寒冷干旱的内陆草原上游牧生活,在草原上生息繁衍的同时也深受各种草原自然灾害(黑灾、白灾等)之苦,因此蒙古族人从很早就有敬畏自然、保护草原等生态伦理观念[3]。一些宗教观念融入蒙古族生态文化中,使得他们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保护环境。蒙古族的法律法规中也存在很多保护草原环境的内容,如元帝国时期蒙古族制定了《阿勒坦汗法典》《喀尔喀七旗法典》(俗称《白桦法典》)《卫拉特法典》等成文法典。这些生态环境表2中国草原***策的五个时期法典中有转场轮牧、禁止草原荒火、保护野生动物等内容,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在生态伦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观[4]。此外,在蒙古族的民歌舞蹈等艺术作品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伦理观念渗透在了蒙古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蒙古包、勒勒车等工具以有限的资源发挥了多种功用,更是生态伦理观念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的典范。2.古代藏族草原生态伦理观。藏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大多地势高亢、幅员广袤、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居住地区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破坏后几乎不可能恢复,于是在藏族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中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5]。一些宗教观念对于藏族人民的生态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6]。部落法规有一些规定也反映了藏族人民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比如“草原轮牧及迁居法”“狩猎采集禁许法”“关于失火与防火的规定”“草山管理法”等等,这些部落法规既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于草原生态的重视程度,又展现了藏族人民视草原与人类为一体的生态伦理观[7]。此外,在藏传英雄史诗《格萨尔》等文艺作品中也提及了对神山神湖的崇拜和对动物的保护等生态伦理观念[8]。在藏族文化中包括服饰、***案等细节都一定程度体现了藏族人民与大自然相依相存、荣辱与共的生态伦理观念[9,10]。藏族人的生态伦理观念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这些观念融入了宗教部落法规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古代藏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有利的影响,在古代,有效地保障了人民认识水平与生产能力低下的情况下藏族人民与周围自然环境特别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互利共生。(二)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原***策与草原生态伦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草原***策共经历了五个时期[12](见表2)。在以上五个时期中前两个时期,***策主要以发展畜牧产业及改革草原农牧民经济形式为主,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策的落脚点在于发展生产力、改革经济制度,但***策方针以及具体***策中都体现着草原生态伦理的思想,追求在草原生态可承受范围内大力提高草原生产力,这使得草原经济发展的同时草原生态伦理没有发生崩塌。在1958年和随后三年困难时期中,许多牧区错误地批判“牧区特殊论”,出现大面积开垦草原种粮的现象,这种错误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所引发的行为导致牧区粮草两败,草原沙化。针对这一现象,1963年中共中央批发《关于少数民族牧业工作和牧区若干***策的规定》,以***策规定的形式对错误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做出了及时的纠正。但是好景不长,在1966—1977年,“”否认草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认为牧区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经验是无用的,提出了“牧区向农区过度”“牧民不吃亏心粮”等口号,开始在牧区大肆开垦农田提高牲畜数量。由于过度开垦和超载放牧,很多草原水土流失、沙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内蒙古伊克昭盟1958年后开垦草原67万多hm2,造成土地沙化267万多hm2,年水土流失1亿t以上。后来,在***等的领导下,开始派出牧区调查组调研并恢复了牧区之前的一些***策,重新树立草原生态伦理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我国在更为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指导下制定了更多有利于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并通过种种***策向人们传达了更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11]。

四、生态奖补对草原伦理的影响

(一)生态奖补***策概述。2011年我国出台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策(简称生态奖补***策或生态补奖***策),以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为出发点,涉及了内蒙古、***等13个省(自治区)的639个县,并包括了中国全部的268个牧区、半牧区县,国家财***投入每年约为150亿元,***策涉及草原面积为3.2亿hm2,约占中国草原面积的80%以上,涉及牧户284万户。其中,奖补对象是农牧户、国营牧场、草原管理员等,大多地区根据项目区草地面积进行补偿,也有按照人口进行调整;项目内容包括禁牧补贴、草畜平衡补贴、牧草家畜良种补贴、养老助学创业补贴等。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新***策,也将是长期实施的一项保护草原生态最重要的***策措施。2016年,在实施了五年的***策基础上,国家又进一步出台了《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对草原生态奖补***策做出了一些调整[11,12]。(二)生态奖补带来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牧民们不再依据神话传说、、部落习俗等内容保护生态,人们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有了极大改变。大多数人保护生态的动力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领域转向了经济领域。生态奖补显然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干预草原生态保护方式的一种***策,其核心是在牧民经济收入与生态保护之间做出平衡。用经济补贴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更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注入人们心中,使人们意识到保护草原生态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保护草原生态从长久来看也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策虽然在大部分时候对人们的思想生活起着决定作用,但一旦***策不能带来经济上的改善,它就不能很好地被予以执行,有时甚至会背离***策制订的初衷,从而为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构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导致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为草原带来灾难。一些贫困牧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畜牧业,在采取禁牧措施并对该地区农户进行舍饲补贴和机械购买补贴后,农牧民的养殖规模不降反升,这一方面是由于舍饲养殖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为了提高劳动力的应用效率,当地农牧民不得不养殖更多的牲畜;另一方面是一些本来不从事牲畜养殖的人为了得到***府的补贴开始购买牲畜进行养殖,这些行为造成了牲畜数量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屡禁不止的偷牧问题[14]。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长久以来培养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同时也为草原生态平衡带来了隐患。(三)生态奖补对草原生态伦理的影响分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奖补***策对草原生态伦理的影响有利有弊。生态奖补***策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将草原生态保护的观念及其重要性等内容传播给农牧民,从而使他们逐渐建立起科学的草原生态伦理观,逐步意识到草原生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可以在保护草原生态、追求长远经济收益的前提下获得短期经济收益,保护草原生态与发展经济齐头并进。但生态奖补***策也有其劣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损害了农牧民经济利益,那么草原生态伦理的构建不仅难以实现,农牧民还会完全抛弃草原生态保护观念,给草原生态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生态奖补***策具体措施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农牧民的具体情况,并及时针对各种现象对***策落实情况加以调整,在当地自然禀赋范围内,尽力保障农牧民生计少受影响,否则,生态奖补***策只会加剧人们对草原生态保护的误解与博弈[13,14]。

五、结论

第一,草原上生活的人大多属于游牧民族,生计方式以畜牧业为生,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都拥有极富民族特色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但是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些包含着宗教色彩的草原生态伦理观念逐渐褪色,致使人们为了追逐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断破坏草原生态。第二,生态奖补等***策的制定不仅从经济方面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而且也会促进人们重新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但是如果***策实施没有兼顾好农牧民的经济收益,生态奖补***策就会为草原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该***策实施过程中应该贴合实际情况,尽力为农牧民生计着想,努力做到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平衡有序推进。面对生产和生态的二难命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当代国家治理实践、社会意识等领域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以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为目标,更包容的胸怀对待草原生命,建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环境,才是当代草原生态文明的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许鹏.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庞德.法律与道德[M].北京:中国***法大学出版社,2003.

[3]马桂英.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意识[J].理论研究,2008(4).

[4]董世魁,蒲小鹏.草原文化与生态文明[M].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0.

[5]包斯琴.北元时期蒙古族生态保护立法初探[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S1).

[6]熊坤新,颜顺新.藏族生态伦理思想概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7]张晓东.浅谈对藏族生态伦理观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8]洛加才让.藏族生态伦理文化初探[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9]臧学运.藏族《格萨尔》中朴素生态文化伦理的当代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昆明:中国科学技术学会,2014.

[10]李秀玲,胡维平.藏族生态伦理与装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3).

[11]李毓堂.中国草原***策的变迁[J].草业科学,2008(6).

[12]杨春,朱增勇,孙小舒.中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策研究综述[J].世界农业,2019(11).

[13]王磊,陶燕格,宋乃平,等.禁牧***策影响下农户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J].农村经济,2010(12).

原生态篇9

一、青海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的潜力分析

(一)***策与资金的支持。

2006年开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加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2010年主持召***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含***生产建设兵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4亿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实施禁牧补助;二是实施草畜平衡奖励;三是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策;四是安排奖励资金。从***策的制定到财力的支持都显示***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问题的重大思考,我国草原生态问题成为国家安全问题之一。

青海省***府为了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到牧区、草场、牧户,依据国家指导意见制定了《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试行)》,对***策实施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编印了汉、藏、蒙三种文字的《青海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50问》,对390名牧户信息采集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进行培训。

按照***和农业部要求,结合实际,在做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策前期七项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青海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方案》。

选择有代表性的6州15县、45个乡、135个村,组织开展了入户调查和模拟测算工作,对制订青海省草原生态补偿***策实施困境分析文/尹月香(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青海•西宁)的方案进行了模拟验证。

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各地意见建议,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

生态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概括,是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信念、价值理想、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文化是人类对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深刻反省,是高度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的体现。青海藏族形成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草原人文环境。藏族生态文化流传至今所倡导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藏族的生态文化提出了万物一体,崇敬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念,构建了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高原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种和谐的藏族生态文化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虔诚和向往,使青海藏族表现出感恩于自然与生命的博大宽容。这种生态伦理观已渗透到了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草原人整天接触大自然,投入的感情和智慧最多,因此他们也最懂得草原,最会利用草原。这种草原文化体现了生态文明深厚绵长的精神和理念。

(三)西部大开发促使城镇化建设。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中央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化、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生态移民,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小城镇作为城市、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是一定区域内的***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是缩小城乡差距、调整城乡关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带动农村市场化、城市化、文明化、现代化水平提高,使农村逐步融入现代文明的主潮流。青海省***府从2003年开始,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牧民进行整体搬迁,迁往保护区外生态条件相对较好、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州、县***府所在地,引导牧民转产,从事非牧产业。同时,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移民迁入后,搞半舍饲畜牧业,草场实行季节性禁牧。在一些具有地理区位优势或具备比较完善的交通条件、市场集散功能较明显的地区,组织建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商品流通业辐射、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农村、牧区工业的发展,促进小城镇崛起,消化农牧业现代化所释放出来的劳动力。

小城镇化的建设既可以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青海省***府在草原生态补偿***策实施中的困境与建议

(一)意识与行为的脱节。环境意识是一个从认识环境到形成关于环境的稳定的态度,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认知、态度、评价、行为上的多层面的客观反映。在环境意识的支配和推动下,主体便会产生相应的环保行为,形成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行为。为了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策落实到位,青海省***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广泛进行了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当地牧民充分理解草原生态补偿***策是一项惠民***策,既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当地牧民来说,草原是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基础,离开以往的生存依靠便会产生不安的心理,会担心今后的生活,很难短期内根本改变,在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方面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热情,收入渠道极窄。同时,由于长期从事畜牧业,劳动技能单一。建议:对于牧民的环保行为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加大对牧民的智力投资和技能的培训。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向公众普及环境知识,唤起公众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积极投身环境保护。

(二)牧民“等、要、靠”的思想惰性。草原生态补偿是一项针对牧民的惠民***策,多数牧民对中央和国家有关农牧业方面的***策、规定知之不祥,只知道是“一个好***策”,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有什么内容、如何建设、建设成什么标准,特别是自身怎样参与、配合和努力,牧民们一片茫然,甚至有些牧民认为既然国家提倡退牧还草,那么对于失去牧场的牧民国家就应该养着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等、靠、要”的思想使牧民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拨款,而不是自力更生地去发展,依赖意识特别严重。同时,由于大多数牧民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不愿接受新事物,排斥市场经济、农业科技信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经验,对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作决定”思想意识守旧,封闭、保守观念较强,也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日子久了便养了惰性,形成蝴蝶效应。这种思想最终导致农牧民封闭保守,缺乏顾全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响应上级方针***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议:当地***府针对当地牧民的文化程度深入宣传草原生态补偿***策,对自力更生的牧民给以鼓励和优惠***策。同时,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让牧民树立信心,信心才是力量之源,不甘心落后才有动力,集思广益谋发展,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原生态篇1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市随西部开发带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强力推进,在现代性的转换中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但开发带来的现代文明和生态恶化的悖论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环境生态作为社会生活的承载体,是环境学家和作家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意识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有着强烈生态意识的李智红用文学的方式来阐释着对环境生态整体观的理解。在他看来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母亲。于是从小在林间山边奔跑嬉戏的他养成了对大自然的极深厚的感情,始终以一颗博爱之心感受着自然万物的声息,表达着对自然的顶礼膜拜和衷心热爱,呈现在其散文中最多的是他最熟悉、最铭记肺腑的乡野美景,他满怀深情地吟唱着他对自然万物的关爱悲悯和对家乡民众的既平凡、艰辛又有着向上奋争的可贵生命强力的赞美。让人随处可以感受到家园、河流、树木、高原、燕子、土酒等意象,感受到他对自然山水清丽脱俗、醉人心魄的纯美的原生态的诗意描绘和赞颂,更能体验到他对无污染、无喧嚣的环境生态的陶醉与纵情放歌,以及从哲思的高度对人类“诗意栖居”的生存未来的思考。

一、对自然山水生态和原生态生活的诗意撰写

读《布衣滇西》散文集,浮现在眼前的是那条用了较多笔墨描写的养育他的母亲河――板桥河。那里有他童年的乐趣:与伙伴在河边放牧牛羊,在河里摸鱼、游泳、打水战,在河滩上烤鲜鱼、捉石蚌、抓爬沙虫。它不是一条寻常的河,作者与它有着“永远也难割舍的血缘”。它还赋予老家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以生机与活力,它“美好地沉浸在晴朗的天空下,像一匹轻柔地铺排开来的透明的丝绸”。在如此美丽的河边一代代的彝家儿女在石碾上舂着粑粑,也舂着他们的岁月。有时“板桥河更像一位饱经沧桑、饱经世故的老人”,柔美、沉着与平稳地流淌着。在作者的记忆中,它从未有过“一次真正的泛滥,也从未吞噬过任何一个落水者,甚至一条狗,一只鸡,近乎童贞的清澈”。它那刻骨铭心的清澈在悠悠的流淌中启蒙着作者最初的关于诗歌、爱情、远方的美的梦想,并“最终引领我沿着它清清的流水走向,走出大山,走向另一个比故乡更广阔、更丰富的五彩世界”(《故乡的河》)。此河是作者的生命之源,也是其精神的寄托和抚慰。他把自然之河与人生的变化、历史的沧桑相结合,与自我的成长相交织,从而构成一幅幅极具生命意味和哲理意味的***画,让人们在自然生命中感悟到人类的生命。

他笔下的家园也是美丽的、自然的。在博南古道边的一个叫初一铺的古镇上,有千年寒梅、有满地的水晶石榴;有竹林、黄果林、芭蕉林掩隐中的古村落王家庄;有随处可寻的手工制品见证着丝绸古道悠久深厚的马帮文化的杉阳古镇。他出生于“满目所见,不是苍茫的群山就是深邃的峡谷”的澜沧江旁一个彝寨里,这是被古老而悠久的传统习俗和烟火气味所笼罩着的美丽而朴素的乡间。寨子里有深不可测,永不枯竭的甜水井;河岸边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嘴里叼着长长的紫竹烟管,正吆着他心爱的老牛,悠然自得地走向不远处的田野。在临近河边的那座古老的茅屋檐下,穿着彝族服饰正在专心致至地刺绣的少女是即将出嫁的彝家妹子;耕田垦地的季节里在古道山梁上会飘来奔放粗犷、苍劲豪迈的牛歌;家乡的天空永远是瓦蓝和高远的,天空中有的是悠闲地轻轻梳理羽毛的鸟和展翅奋飞的鹰。这大山深处原野上的菏塘“偶有轻风拂过满是藕塘的阡陌,便会生发出银子做的铃铛儿的那种声音,脆脆的,直惊得那藕塘里的小蝌蚪小鱼儿慌慌地直往清粼粼的深水里蹿”,这里的乡土永远“散发着旧时光气味、干牛粪的芳香”……

随着这些文字的描摹,我们会看到一幅幅田园的、乡村的、古朴宁静的画卷,那正是作者居住在尘嚣中干渴内心暗许的故园,也是作者精神的栖居之地。

李智红散文的生态意识还体现为对自在闲适的生活的描写和对人类生命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爱、豁达心态的深切体味和共创诗意栖居的赞美。在大山峻岭的山寒水瘦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自在自适的彝乡人是他笔下反复出现的景致:早出的农人,扛一架犁耙吆两头老牛,白青石古道的深处蹒跚走来。饱经风霜的老脸上挂满着一副在野高人般的神情恬然地融入了山脚下那一片烟雨迷蒙的水墨画般的田野。几头不着家的毛驴、山羊和一大群鸡鸭,在显现得有些肮脏的小巷中,自由自在地游荡着。在几家挂满蛛网尘灰的、老旧而腐朽的门板后面,三五个满脸灰泥的小孩正大睁着惊恐而好奇的眼睛偷偷窥视着陌生的行人;在一个满山遍野的阿着树都挂满沉甸甸红色果实的秋天,一个个美丽而善良的彝族少女会吹着她门心爱的口弦,恬静地走进小伙子的心里“从这座山梁到那座山梁,就是他们人生最长的路。从这条大河到那条大河,就是他们毕生的梦想与寄托”。

在他笔下洋溢着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气息。他们的生活完全没有了都市里的繁华和喧闹,没有都市人的浮躁、焦虑和处心积虑。他们对生活没太高的追求,自在无为的、自在自适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状态;面对艰辛的生活,“是淡漠的、是无所畏惧的。面对平实的生命他们是珍惜的、是充满信心的”。粗茶淡饭、出入布衣、生死随缘;淡泊名利、适世养生,有着豁达心态。这种自然之美与人物之美融合一体的生命形式,是作者真正的根,是他生命的出处,也是其生态美理念在文中的自然流露。他的散文替我们找到了一块安放灵魂的净土,展示着彝寨的魅力和永恒。

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它要求作者创作时心灵要自由、坦率、要勇于审视自己的灵魂,勇于把自己灵魂秘密呈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剥去伪装,在作品中真诚坦露自己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同与爱戴,才能引起读者共鸣,“文章千古事,传真不传伪”。李智红用真挚的感情,细腻的笔触所描摹和歌赞回归自然,追求朴实散淡的村野生活,把自己的灵魂完全暴露在读者面前,是生命最无拘无束的原生态,也是其散文可读的地方。曾有评论说过:李智红之醉,醉在高原美酒,醉在家乡美景,醉在对美好生命的讴歌。

二、对自然生态恶化的关注与批判

生态意识是环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态知识及其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识和维护统一,它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行为,其主要要义是尊重自然,也就是要充分地反省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负面意义,不要让人类意志根本不顾自然生态系统规律而肆意妄为。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对社会生态的关注贯穿在李智红的整个文学活动中。

《燕儿的村落》对盐茶古道上的一古老驿站现在是栗树坪村委会的屋檐下的燕巢呈显的平静祥和之气象进行了描写,赞扬它们虽飞得不高,但让人感到一种由衷的亲昵和平易。转而写到“能够像长辈当年教育我们一样,教育后代要善待所有生灵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见了,善待燕儿,善待一切弱小的生命,原本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身。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是大多数人都明白的吧?”

《老槐》中这种思想更显突出。“槐”同“怀”,以槐为意象寄托着关于祖地同胞迁徙的绵远幽思。老槐是历史的见证,它使小城富有一种历史意蕴和文化意蕴上的厚重和悠久。然而一个月前,这棵古槐突然遭遇了刀斧之劫,那刺耳的斧锯声响了整整一个下午,早上还是干繁枝绿风飒飒的老槐,到了傍晚“只剩下一截巨大的孤零零的树桩和满地的乱七八糟的支离破碎的树的尸体”。老槐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厦高楼,小城没有了绿色,再没了鸟鸣,小城的历史被齐根斩断,“我从此便极怕开窗,因怕再见那种难以遏止的生命活力的茁壮与不可抗拒。而是一幅零乱的脚手架和一座已见雏型的、毫无诗意的高楼”现代人混迹于钢筋混泥土楼房中,与自然之间就更是彻底隔绝,自然的灵性也从生命中被驱除,很长一段时间“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像有一件在我生命中显得极为珍贵的东西,被人残酷而卑劣地掠走了”。为此常常回忆起故乡那撩心的袅袅炊烟。他期待的是故乡蔚蓝的炊烟再一次美丽而淡泊地从“我的生命中袅袅升起”。炊烟是一种生存的意象,也是农村走进城市的人心灵的留痕,它在作者的心里挥之不去,作者借它来体现着自己的社会生态理想。作者感慨到“物质文明真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反而会伤割自己。许多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如今已变成一片废墟。风沙漫卷古楼兰,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写人类的命运,而我们是如此的麻木如此的冷漠”。他在对现代文明对另外一种文明的破坏进行了质问和思考中,使人们感受到一介布衣的他对自己家乡未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的怀念和深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从他的叙写生态灾难时流露出难能可贵的生态意识,在对土地、鸟鸣、蝉鸣、燕子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涉猎中,看出其笔锋的犀利、忧愤的深广。

三、对文化生态的探源与反思

文化是李智红散文的总立足点,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倒退为主旨,以现代意识的视角切入,以充满人文关怀的主体生命去穿越时空,发掘民族文化之魂,这种文化取向的核心是对民族精神、人格的重建,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批判意识,他善于以此切入历史、社会、自然、人生,使其作品极为深刻。李智红散文的文化本位性使广袤的地域风情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且弥漫在人文主义的情怀之中,透过作者的思索和对事物的描写、刻画,更给读者以哲学上的引导和文学艺术上的欣赏和审美趣味上的享受,“在阅读李智红文章的时候,其对作为文化精神层面上的民族文化性格的反思和省醒,与旨在创造性地转化民族文化性格的思想,互为因果关系”①他有言“其实文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就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人与自我、人与宇宙之间的高度和谐。”②

总之,读《布衣滇西》可处处感受到他对彝家儿女、对滇西布衣的生存现状的思考;从人性美的角度关照着大山里的人们,呈现出的是诗意生存的现状。寨子里的人们生活得恬淡而宽远,从容不迫。在这些描绘中总是散发出一种对于故乡的简单而诚挚的爱,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美,他试***及时撩开层层功利的遮掩,使人们能用心灵去谛听美的回响。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宁静的田园般的环境和优雅的人生、朴实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神往!

注释:

①巴陵《布衣滇西・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3月,第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原生态10篇

学习

初中毕业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毕业10篇,内容包括初中毕业美篇题目推荐,初中毕业作文集合十篇。4、学IT技术,现在的网络时代特别的发达,特别是IT行业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IT行业从业者是具备较强的专业性的,初中毕业后是可以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机构来学习,特

学习

摄影展活动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摄影展活动总结,内容包括摄影社活动总结范文,摄影展活动总结范文。在本学期的活动中,不仅有社员们的参与,许多非社员却和我们一样热爱摄影的同学们也参与其中,与我们一起感受了摄影的魅力,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与成就,共同提高了摄

学习

上半年组织工作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上半年组织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组织工作半年总结提纲,上半年组织部门工作总结。⒉突出了重点对象和内容。在培训对象上,以科级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为重点,重点举办正科级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学习班、新任副科级干部培

学习

生态农庄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农庄10篇,内容包括最吸引人的生态农庄,生态农庄最新案例。1.研究背景在上个世纪的中期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建设生态农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生态农庄形成了快速建设的

学习

毕业答辩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答辩10篇,内容包括毕业答辩100个记录,毕业答辩内容范文。记得当初只身一人到学校,我是班里最后一个报到的。虽然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到茫然,但学校毕竟像个保护伞,我们不至于被雨淋透。拿到通知书时,我从未想过要让家人送,就

学习

小学生作业辅导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作业辅导总结,内容包括小学生作业辅导记录过程怎么写,假期小学生作业辅导总结。我们认为对学业不良医学生进行小组辅导有几点好处:其一,宽松、温暖、支持的小组氛围有助于释放压力,彼此相互支持;其二,小组为学业不良医学生

学习

村巡察整改报告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村巡察整改报告,内容包括村巡察整改落实情况报告,专项巡察整改报告怎么写。居组于2019年4月17日进驻我村开展巡察工作,于2019年5月9日向我村反馈了巡察结果,对于县委第三巡察村居组反馈的巡查结果,我村全体***员干部高度重视,成

学习

生态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学10篇,内容包括生态学100个基本问题,生态学的热点话题。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出版周期:半月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际刊号:1000-0933国内刊号:11-2031/Q邮发代号:82-7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时间:1981期刊收

学习

泵站自动化控制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泵站自动化控制,内容包括泵站自动化系统,泵站自动化控制故障处理。引言真空泵站需要24小时连续工作,真空泵站长时间运行,无法进行正常保养好维护,容易造成传动机构故障,如传动皮带损坏、燃烧等,另外真空泵站的运行噪音大,不利于维

学习

生态环保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环保10篇,内容包括生态环保论文十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个人总结100篇。要使鸡群高产、稳产,除了给予优质的饲料外,必须给它们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良好的通风。邢晓红开创的地下养鸡在这些方面

学习

金融实训报告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实训报告,内容包括金融类实习报告8篇,公司金融课程实践报告范文。为有效发挥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制度的作用,协调机制建设至关重要。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最主要的国际反洗钱组织)《40+9建议》第4条指出,“规则和条例应允许

学习

重装系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重装系统10篇,内容包括电脑系统重装,重装系统介绍大全。相信很>>不要着急重装系统重装系统照样好用警惕重装系统后遗症远程重装系统手记重装系统后修复FlashGet“重装系统”前的备份远程帮MM重装系统重装系统显身手重装系统

学习

生态旅游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旅游10篇,内容包括生态旅游案例国内,生态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一)生态旅游定义及内涵分析正式把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一个***术语的是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

学习

反腐倡廉标语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反腐倡廉标语,内容包括发布反腐倡廉宣传短句,反腐倡廉的标语大全。3、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4、民主集中,民族复兴;独断专行,自毁前程;***风正,世风日正;勤***爱民,国运昌盛。5、壬午年马到成功,倡廉***两袖清风。

学习

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内容包括关于草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文献,草原生态深度分析。草原生态文化是崇尚自然的文化,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其他生物及

学习

中国原生态海上石林奇观――台山浪琴湾

阅读(43)

像一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清纯少女揭开面纱……像一块没有开垦的神秘的处女地浮出了水面……台山是南中国沿海一个神奇而多彩的城市,有580多公里风光旖旎的海岸线,95个大小岛屿如珍珠散布在碧海上,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精美画卷,令人叹为观止。浪

学习

贺州不能错过的原生态美食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贺州不能错过的原生态美食,内容包括贺州十大特色美食大全,贺州的特色美食是什么。贺州是一座有着“粤港澳后花园”美誉的城市。提到贺州的美食,你肯定第一个想起的是豆豉!但是如果你觉得只有豆豉,就大错特错了,不信你看!1.瓜花酿

学习

巴马原生态养生食物――艾菜玉米粥/做够50条活过100岁(三)

阅读(30)

艾菜玉米粥是巴马山区人民常做的一款春夏消暑粥,也是一款较好的养生食物。艾菜即艾蒿的幼苗,又名艾叶,苦艾等。据一些百岁老人说,旧时人们劳累淋雨引发感冒头痛、腰酸背疼,就用艾蒿煎水喝,发一身汗疼痛就好了,因此人们用艾蒿苗与玉米做成粥,增加

学习

巴马原生态养生食物:火麻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巴马原生态养生食物:火麻,内容包括巴马火麻对人身体有什么好处,巴马长寿之乡的火麻的功效。火麻,亦称汉麻,为一年生草本作物。火麻是巴马最古老的传统作物,火麻油是大石山区群众传统的食用植物油。火麻生长在大石山区,每年春季,

学习

聚焦内蒙酒博会 品味原生态美酒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聚焦内蒙酒博会 品味原生态美酒,内容包括内蒙美酒美食,内蒙美酒测评。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酒类生产企业星罗棋布。酒类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酒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已经到了该让酒企业领袖们静下心来认真梳理的时候

学习

“纯棉时代”的原生态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纯棉时代”的原生态,内容包括全棉时代属于哪个公司,全棉时代旗舰店。如今的生活关键词中,一定少不了“原生态”三个字。许多时尚生活太化纤、太金属了,加工雕琢气息太重,人们不免有些“审美疲劳”,于是“原生态”成了备受青睐

学习

草原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的研究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草原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的研究,内容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系统是草本植物主体生物群落和环境构成的功能统一体。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相比较而言,草原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