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进程篇1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病;城市化;城市体系
一、“城市病”概述
“城市病”这个词最早发源于工业***后期的英国,当时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把英国工业***之后由于城市爆炸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称之为“迈达斯灾祸”。迈达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梦想点石成金,后来有了这个能力,但结果却坏了。试想,当周围的东西都变成黄金,会怎么样?是灾祸,不是幸福,黄金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哈孟德夫妇用“迈达斯灾祸”比喻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意思是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类财富不断扩大,但是人类也同时丢掉了许多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这是从经济史上解释城市病。
二、造成“城市病”的原因及对策
如果把城市病界定为是在城市膨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实际上人们是比较熟悉城市病的。像城市病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城市环境严重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是城市病比较严重的表现。再有公共交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普遍存在。有一个数据,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大城市机动车平均时速从过去每小时20公里左右下降到现在12公里左右。当然,城市病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现。笔者认为城市病的本质就是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的匹配度失衡。城市的资源环境是有一定承载能力的,随着城市的膨胀,城市的资源环境越来越不能适应城市的良好发展。另外,城市组织管理落后于城市化过程也是造成城市病的重要原因。还可以找出更多的原因来解释城市病产生的机理。但是,从本质上讲,城市病是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的矛盾。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现象,因此,“城市病”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市的经济病。如城镇化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因此出现就业岗位不足而引发的失业、贫困以及城市经济不发达导致***府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第二,城市的社会病。面对大量人口的涌入,***府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城市社会治理措施,因而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失业、住房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越轨和犯罪的出现,严重地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第三,城市生态病。当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活动超过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极限,城市的公共绿地、水资源、各种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生态病出现,将加剧“城市病”的蔓延,城市不再成为人类宜居的生活空间。“当前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领域,理想和现实最大的矛盾就是资源承载力与‘唯GDP论’的冲突”。纵观关城市病界定及其产生原因的研究,可以很明显发现学者们对城市病的产生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病伴随着城市或城市化进程而必然产生,如谢志强、梁洪波较早著书专门论述城市病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城市在走向现代化、高度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上将面临人口过多、环境污染、空间拥挤、交通拥塞、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管理低效、资源短缺、城乡冲突或社会失衡等问题。
治理“城市病”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源头上减少“城市病”的发病率。城市是人建造起来的,人是城市的主体。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之所以愿意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因此,城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治理“城市病”问题的关键所在。人类是智慧的、理智的生物,既然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自己的过失行为引起的,必然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理、调整人类的需求欲望与行为准则、把病态的城市环境医治成人类长久宜居的生态环境。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2
关健词:城镇化;中国特色;历史进程
中***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镇是现代产业和消费的集中地,是经济、***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是现代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枢纽,也是城乡相融的载体和平台。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1.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市化、都市化。在英文中,城镇(Urban)是与农村(Rural)相对应的一个词汇,它既包括城(City)的概念,也包括镇(Town)的概念,即除农村居民点以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城镇地区。
人们习惯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表达一个概念的内涵,但对于城镇化,却很难下这样的一个定义。经济学把城镇化看作人类生产活动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换,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人类学和社会学则把城镇化理解为“城市性”生活方式形成、强化和传播的过程。地理学把城镇化理解为地域演化的空间过程,这种演化包括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城市地域的向外扩张和城市内部地域不断演替的过程。由于地域空间组织过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治、文化的诸多要素,因而地理学对城市化的解释是综合性的。
以上不同学科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城镇化的本质特征。总体来说,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变革的过程,其内涵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丰富的。
2.我国特色城镇化的内涵:
我国特色城镇化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乡村按照城镇发展的方向,在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思想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具体的特征表现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即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村区域的不断减少,城镇区域的不断增加,以及与相对应的城镇数目的不断增多;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观念不断更新,并影响到农村地区,带动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上向城镇居民的靠近;农村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小生产逐渐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
3.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有众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深受重农抑工抑商的社会制度的约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表现出长期的超稳定性特征,手工业和工商业虽然曾经在东南沿海少数地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繁荣景象,但最终也未能点燃工业***的火种。而作为社会结构转移的城镇化现象,是近现代工业化的产物。中国没有经过完整意义上的工业***,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西方文明的侵略威胁下被迫展开的历程。所以说,直至新中国成立及随即开始进行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才在中国启动。
1949 年以后中国城镇化的历程,以 1978 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949 年至1978 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1979 年至今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可分为若干阶段。
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
1.11949——1958 年是城市化的恢复发展阶段
1.21958——1965 年是城市化的大起大落阶段
1.31965——1978 年城镇化停滞发展时期
2、市场经济体制取向下城镇化进程
2.11978——1984 年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发展阶段
2.21984——1992 年小城镇高速发展和城市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阶段
2.31992——迄今城镇化全面推动阶段
4. 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50多年中,我国社会的典型“二元结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反差,对于国家工业化初期的支持是巨大的。通过农业对于工业,对于城市的支持,我们获得了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基础体系。几十年当中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利用“剪刀差”的既定***策,有倾斜地构筑了较先进的城市,却无可奈何地造就了较落后的农村。全国劳动力的50% 处于农村,但是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超过15%,农村集聚财富能力很弱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购买力不足,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的经济模式,并长期在农村中徘徊。国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近年来反复强调要大力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并在新世纪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任务中,加快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目标和加快积累社会财富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
5.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1城镇化水平低、质量较差
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城中村”、工矿棚户区和小城镇破败等方面。虽然很早就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思路,但毕竟经济实力和发展阶段未到,因此许多小城镇基础设施差,城镇功能弱,城镇建设质量不高。
5.2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脱离,并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两者是互促共进的,而中国的城市化始终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
5.3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城镇布局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不合理,从东、中、西部比较的差异看得明显。据统计,2001年中、西三个地区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4.3%、37.3%、18.4%,东部为西部的2.4倍。
5.4***策导向作用对城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在中国,城市规模和区域分布的指导方针,市镇的设置体制和权限的规定等方面,都是由***府决定的。***府强化城镇意识导向鲜明,但措施不力,居民城镇意识淡薄。
5.5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许多城镇供水紧张,供电不足,交通不畅,道路短缺,公共绿地普遍减少。城镇***府计划部门不愿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把大多数资金投向能直接增加产值和财***收入的生产项目上。这就必然导致全国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很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6.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由于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大的特殊国情,走出一条充分发挥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国情实际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应该是:其发展目标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多元发展之路。同时,要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提高城镇化水平,尽快把农民变市民。
1、中国的城镇化,很大程度上应该指农村的城镇化。注重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
产业化进程,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及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等质量上的城镇化。
2、发展小城镇是加快推进中国城镇化的重大战略。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合
理布局。
3、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做到大分散、小集中、点线面结合,实现大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中西部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战场。
5、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大中小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落实
在空间上就是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城市群。我们要正面鼓励若干大中城市的总体扩张发展,
因为这些城市已经成为经济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行业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杨升祥,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及特征.史学月刊,2000,6
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仁 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周毅,城市化释义.理论与现代化,2004,1
陈亚***,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1996,6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3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制约因素 对策 农业人口转移
***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既是一项宏伟壮大的工程。小康社会的建立,重点在于农村农民,而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就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1.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实现农村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劳动输出作为当下实现农村城镇化最直接快速的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输出,并在一定时间后向农村流回,这个过程使得城市文明被带入融进农村。并逐渐改变了农民的思维观念,生活习惯。
2.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持续扩大内需
实现城镇化,只是单纯的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地二产业是不现实的。只有把大量劳动力引入第三产业才是正途。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与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和农村城镇化,这些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二、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虽然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城镇化建设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将不可避免的遇到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的问题。钢铁、水泥、电力等主要资源,都是城镇建设过程中所必需的。中国城市的代谢量统计表示:城市消耗了全国钢铁的86%,铝材的88%,铜材的92%,水泥的75%,能源的80%;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的90%,二氧化硫占全国的98%,化学需氧量占全国的85%。而城镇化的建设将加剧耗能问题的恶化。
2.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镇定居问题
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个数字有八千万之巨。但是每年只有大概百分之二十的农村劳动力能留在城镇。这是我国的特有的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较易彻底转移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西方发达国家在不仅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还实现了人口定居。但在我国虽然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输出到了城市,但每年定居的却少之又少,难以对我国城镇化进程起到贡献作用。
三、关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若干建议
1.普及小城市,促进城镇化建设
小城市不仅与其周边的广大农村是密不可分,而且是我国城镇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小城市与大中城市相比,较易发展成规模。较之大中城市,小城市具有区位优势,即其所处地域与农村临近,其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与农村相差不大,农村劳动力较易融入其中,易产生人口集聚。特别是乡镇企业极易在小城市生存,农村劳动力较易转移到小城市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赢得了机会。这一切,都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积淀。
2.切实遵循户籍改革,促进城镇化建设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策法规,以期达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目的。户籍制度经过改革,其限制已逐渐宽松,为有进城意愿的农民大开方便之门。而各地方***府也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纷纷出台了很多优惠***策,使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总的来说,全国在措施制定方面力度不一,步伐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果。建议地方***府在此后,应进一步落实***策,最终达成充分的制度供给。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定居问题上,应切实解决子女上学、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问题。
3.建立农村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
土地不只是意味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要素,还是农村赖以生活的根本。对于迁往城市定居的广大农民来说,放弃土地就意味着放弃生存烦人依靠。农民的土地产权分属不甚明了,其劳动力的迁移受到了极其严格的限制。转移农户土地收益权不仅体现对人口城镇化产生了粘效应,也造成了大量的“两栖”农民。因此,尽早建立农村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结语
中国有可能也有条件实现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城镇化,这是我们必须树立的信念。在当今中国,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进程,牵扯到很多复杂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复杂的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这绝不是一件容易达成的事。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拒绝转移农业人口,停止城镇化进程。转移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毕竟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如何解决人口城镇化中遇到的困难,而不是因为工作难度大就放弃这项正确的选择。不要试***把农民困在农村,从事没有前途的劳动,而应该开发户籍让农民自由进城,进而融入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德勇,王月华.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孙中和.加快四是辽宁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农业经济, 2005(5).
[3]冯海法.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
[4]姜爱琳.论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基本判断.江苏社会科学, 2002(5).
[5]辽宁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4
关键词:城镇化;义务教育;教育公平
中***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010-04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公众从***策制定、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教学改革、办学基本条件和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行动和努力,使每个社会成员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享有同样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享有同等的教育对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的社会状态。特别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消除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差异,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及和谐发展,是国家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这种权利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1995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教育的优先发展和策略》中提出,各国***府应将教育“公平”放在“优先”地位,“争取公平已经成为许多***府的一大目标,但是公平还是要比过去受到更多的重视”。近年,我国***府通过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将教育放在“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策”。刚刚结束的十,更务实和具有针对性地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深远,城乡差距引发的矛盾日趋激化,其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同地区间、不同性质及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策及措施存在明显差异,不同阶层的民众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质量也有较大差距。如近年来许多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城镇,出现了城镇学校入学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留守儿童管护难、农村边远学校保留难和城乡学前教育普及难等问题,使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的问题相互交错、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当前,城乡的界限日趋模糊,造成了城乡教育***策制定的依据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城镇教育出现不公平现象和矛盾激化。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策,加快推进和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对***府教育主管部门行***能力的考验,而且是国家社会文明、社会民主程度的具体表现。因此,各方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各类制约教育公平化矛盾的任务显得既迫切又艰巨。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他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为满足这种需求,一些原先就具有良好基础的城区学校,可以通过***府、社会和企业等多个渠道获得更大的关注和更多的投入,从而快速发展。同时,那些地处城乡结合部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县区学校,即使不断获得“输血式”扶持,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和区域生源复杂,发展后劲也明显不足。另外,在师资配备上,地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也面临优秀教师、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流失和对刚毕业师范生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形势更加严峻,加剧了城乡校际间的不均衡。
2.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各省市大部分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直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对贫困家庭或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但受地方财***投入不足、各级学校自身条件薄弱和社会资助渠道匮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各级资助系统不完善,覆盖面不广,资助额度也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需要。例如,各级贫困生的申报制度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网络登记、个人填写申报表、街道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一级开具证明及学校审核的环节还存在一些漏洞,特别是申请资助的时间集中、人数多,各环节难免有疏漏,会造成有失公平和公正的情况。而对于一些民办学校来说,由于自身体制问题,就读其中的进城务工家庭子女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学生,也难以获得资助。
3.农民工子女难获得公平教育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项目增多,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务工农民快速增长,有限的城镇教育资源骤然紧张,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一大难点。一方面,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他们子女的人学问题层出不穷,如不能适龄入学、超龄就读、失学和厌学等;另一方面,城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建设规模难以满足大量涌入城市的外来人口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而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更加是难以企及的目标。这既有城区优质学校对招收农民工子女表现不甚积极的因素,也有农民工无力负担就读城区学校的隐性成本或对相关入学***策了解不够等原因,进而导致他们无缘进入城区的优质学校。
4.民办教育发展不均衡
民办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它是解决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却在走两个极端,发展极不均衡。一是小学阶段,多以农民工子弟学校居多,这些学校非但没有获得***府的关注和经费支持,还会因为投资者努力控制办学成本等原因,造成基础条件差、管理不规范和师资水平低等现状,时刻面临着被取缔的危险。二是初中阶段,因为面临着升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升学竞争,学校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大投入,获取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师资和生源,他们努力打造品牌,进而成为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优质学校。这两类民办学校都因市场需求而生,但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他们发展比较畸形,无法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
二、城镇化进程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城镇化是指随着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转而成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使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的一种过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和结果。城镇化发展不仅是人口地理位置的转移和改变,而且也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带来城镇人口激增、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提高与供给短缺和配给不均等问题。
教育作为***府向社会民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资源之一,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基础,国家和***府必须保障其优先发展地位。各级***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教育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同推进。
1.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带来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
***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能力取决于其财***收入水平。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给城镇化带来动力,同时也给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近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年均1%的速度提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200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府工作报告)。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38万亿,比上年增长22.02%,其中,国家财***性教育经费1.86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9%(资料来源: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报告)。2011年,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生活补助。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府工作报告)。
2.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可以为子女提供更优越的教育条件
城镇化发展有两股重要的推动力,一是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二是城镇工业发展。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村地区提供的粮食、工业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及劳动力。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城镇工业化推动了重要工业项目落地,新区增加了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就业率,这都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城镇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其子女能获得更多和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如2011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民工总量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长21.2%(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3.城镇教育资源丰富,有利于调整配置
在城镇化进程中,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大量优质资源会向中心城区或其周边区域聚集,同时,新的教育资源建设因社会需求快速增长而不断增加,由此不断促进城镇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扩充。此时,***府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策,从宏观上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合理布局集中于城镇的教育资源,使优质资源向实力相对薄弱的区域或学校流动,有利于均衡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4、城镇扩区增容,带动新的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及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更加活跃等带动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方面,民营资本投资教育领域,通过开办新的学校,弥补原有教育资源不足的缺口;另一方面原有公办学校要突破老城区的发展空间,通过在住宅新区或开发区设立新校区,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资源的扩充,为教育公平提供了物质保障。
5.城镇居民素质提高,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城镇化发展使城镇居民的文明素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文环境的优化而不断提升。同时,大量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迁入或定居城镇,也提升了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加之在城市里,现代文明的传播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丰富的形式和优质的平台,教育公平的理念可以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深入人心,可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倡导教育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城镇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为***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公众各方共同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镇居民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与教育资源短缺、分配失衡产生的各种矛盾,从***府***策制定、教育主管部门推动教育改革、学校的教学改革创新和社会公众的文明意识培养等方面,深入探讨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府应发挥促进教育公平的主导作用
***府出台的***策和措施是保障教育公益性和公平性的基础。首先,地方***府应科学规划城镇发展。特别是应通过对城镇进行科学布局,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结构,避免因人口向少数城区快速聚集而造成的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其次,要增强各级财***投入效益。各地***府既要保持刚性的教育经费支出,又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解决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第三,要完善弱势群体保障机制。要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和周边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以及农民工家庭和城市困难家庭子女的入学保障问题。第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和实施办法,有效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教育机构和个人的***力度。最后,***府要在积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勇于尝试和大胆突破,破除基于户籍制度的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等***策壁垒,缩小城乡差距。
2.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主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创新教育改革思路,建立起鼓励和引导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的机制。
首先,探索建立城乡间、校际间的教学研究及校务管理互助机制,实现区域内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特别是应以促进区域内学校实现城乡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提升为目标,选择好试点单位,建设好基地学校,组织好教学和管理两支团队,探索构建城乡教研训一体化的教研体系和城乡学校管理人员交流机制。当前,许多城市正在探索的“城乡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就是以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推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活动,排查制约和影响学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特别是造成城乡中小学不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策和措施,缩小农村和薄弱学校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差距。如改变“奖优罚劣”的考核方式,遵循“扶弱济贫”的原则,通过教育资源的调整和配置,帮助未达标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高行***和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达到城乡中小学共同达标、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缩小农村薄弱学校与城市优质学校在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差距。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校长交流”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城乡教师交流和流动机制,将城乡师资队伍共建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在保障教师基本权益、工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交流、互换和支援等方式,丰富共建形式,提升共建效果。如将城乡学校的所有教师纳入教育局的统一人才师资库,统一管理,统一聘任,统一考核,学校只负责教学管理,从而打破各校***的人事管理体系,实现城区内各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和交流,促进城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据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做好本级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特别要重视研究城市新增人口分布和迁移的规律。一方面,要规划建设新的学校,保证教育资源的供应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招生管理,在招生区域划分、招生过程监督和考核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以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
3.学校要通过建设和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即由应试教育价值取向向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由“精英化”教育理念向“大众化”教育理念转变,遵循教育规律,坚守教育本质,追求学生知识、人格、心理、兴趣和爱好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改变学习的评价方法,摒弃单纯以考试形式和考试成绩来评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做法。此外,还要因材施教,在教育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公平意识,让教师能主动维护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要通过城乡学校共建活动,如采用教师轮换制度、校长交流、结对子、集体教研活动等形式,推动优秀教师由城市学校向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以及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到城市学校和优质学校进行锻炼和培训,以达到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还有,要完善教师激励考核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持教学和管理团队活力。学校要将薪酬福利与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生涯挂钩,并结合岗位职责、校园文化和师德、师风建设等因素建立起师资队伍的激励考核机制,不断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
第三,要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应抓住***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机遇,结合“校安工程”和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工作,根据城市、城镇和乡村建设规划和城镇化推进程度及人口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做好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用好用足***策和经费,拓宽社会和企业等捐资助学渠道,提升学校的硬件建设水平,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4.社会公众要切实担负起营造良好教育公平环境的社会责任
国家正在通过完善公共服务***策不断扩大社会公众享受免费教育资源的范围和权益,同时也在传达给社会公众一种“大众化教育”的理念。因为,只有“大众化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到全体国民的思想中,教育公平才有实现的基础。对此,***府;***门和社会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要让国家的***策和教育惠民成果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使社会公众认识教育公平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首先,要推动各方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举办义务教育学校,使教育服务资源供给主体多元化。特别是要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帮助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有效补充***府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尤其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人口快速聚集、学校布局未能调整到位的情况下,社会民众对民办学校的积极支持和关心,可以为民办学校办学和发展创造良好地社区人文环境。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5
关键词:城市化;中小城镇;存在问题;发展
一、城市化含义
所谓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上升的过程,从而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基础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 [1]。
二、中小城镇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推动中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对于改变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有着重大意义。另外,大力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使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增强,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有着深远影响。
三、中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问题
(一)环境质量下降,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城镇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工业化进程在中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此基础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小城镇发展主要原因。一些中小城镇为发展经济,在招商引资方面往往不顾及城市的环境问题,招揽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治污能力,再加上***府对污染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财***支持,往往导致中小城镇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固体垃圾等废弃物急剧增加而未得到及时处理,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二)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缺乏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是现代社会赖以发展的公共服务系统。它主要包括住宅区、高档酒店、商场、办公楼等建筑项目;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项目;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随着中小城镇***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小城镇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小城镇在城市建设中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严重,基础设施共享不足。有些设施存在功能重复,相关部门各自为***;公路,铁路网络缺乏整体性,没有较好的与其他交通网络合理连接,没有与外地交通网络合理连接;其他基础设施,例如体育、旅游、餐饮、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而且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等等[2]。
(三)缺乏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案,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府的起着合理调配社会资源、规划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而在中小城镇中,***府往往因为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而利用职权便利进行一些违法违规建设,例如会将规划中的城市绿化用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为开发商的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致使城市建设混乱。而***府对于城市化中的土地流转、产业选择等应由市场决定的事情给予过多的干预,从而导致城市功能分区混乱。有些中小城镇***府领导滥用决策权,做出的决定不仅偏离居民的实际需要,甚至出现先开发,后规划的现象,一些历史文化古迹未得到很好的保护,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流失。城市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无序的开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在日后建设中的弊病日益显现。
(四)人才的缺乏制约城镇化发展。缺乏专业型管理岗位和人才是当下中小城镇的现状。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完善,人才大部分流向北京、上海、广州等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都市,健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高收入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原因。另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各式各样的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相比较而言,中小城镇对高质量人才的发展存在诸多限制。中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就业的能力也较为薄弱,而在产业结构上多为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程度高的行业匮乏,导致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和岗位的缺失。此外,***府对于引进人才的力度不够也使得小城镇的发展受阻。
小结:当下我国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从长远目光看,积极推进我国中小城镇城市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都发挥着重大影响。在提高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既要看到它所发挥的积极意义,又要注重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将会带来的种种风险。对于中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要慎重对待,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府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依法行使职权,真正做到环境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6
【关键词】城镇化;逆城市化;传统武术;发展趋势
城镇化是在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占据城镇的大多数,并且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压制下,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具体国情的发展措施和思路。然而,学者对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的表述不一,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不可否认的是乡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因为乡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思路。乡村作为传统武术的发源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给传统武术的生存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传统武术在乡村的生存出现了危机,原有的生态将得以改变;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可以借助乡村城镇化的趋势,借鉴吸收武术在城镇以及城市的生存经验来保存自己的血脉。因此可以说,乡村城镇化也给传统武术的生存提供了契机。乡村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或者低级阶段〔1〕,而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镇处于乡村与城市的连接处,同时具备乡村和城市的特点。可以说,城镇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风向标、晴雨表。因此,传统武术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否抓住机遇,进而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并促进自己的发展是传统武术生存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1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与释义
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开篇中提道:“当前的中国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要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城镇化是伴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出现的乡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及生产方式转变的一种现象,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于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逐步转化的一个过程,包括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等,其中乡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初级阶段〔2〕。
1.2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3〕。从人口构成上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逐渐减少,非农业人口逐步增加的过程;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城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民经济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过程;从价值观念来看,城镇化是一个逐步用现代工业文明取代狭隘的保守的植根于乡土社会的小农意识过程;从生活方式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快节奏、短周期替代乡土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长周期、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城镇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2乡村城镇化:传统武术的生存挑战
2.1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是主要生存、衍传于我国乡土社会的土壤并发展至今的,主要依托于民间习武群落,以拳种为基本单位〔4〕,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和武德修养为有机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延传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防卫实践活动。因此,当今流传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源于农村并在城市扎根的拳种武术统一于乡村武术这一概念。
传统武术从萌芽、成长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阶段都记载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沧桑的历史进程,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乡民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趋同化和合流,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灭绝性的破坏,生存空间受到了无情的挤压,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例如临清潭腿这一传承千载的优秀武术拳种,在其发源地河北临西一带基本绝迹,难见昔日的辉煌〔5〕。无独有偶,流行于闽东的文拳、雨拳、五行拳等传统武术流派在城镇化的冲击下,已经难觅踪迹,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除了流传于闽东地区和河北临清的传统武术流派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外,我国其它地区的传统武术生存状况大体面临相同的境遇。
传统武术整体上面临着诸如后继乏人、人亡艺绝等严峻的生存形势,然而传统武术仍然没有消亡,乡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着传统武术。部分武术拳种像太极拳、少林拳不仅在其发源地风风火火地开展着,而且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武术奇观。然而这种个别拳种的生存现状,不足以说明我国传统武术的整体生存情况,却在某些方面表明了传统武术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和繁衍土壤。
2.2传统武术的生存挑战
造成传统武术生存尴尬境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乡村城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客观上造成乡村潜在的习练武术的人群的减少,传统武术失去了潜在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乡村城镇化带给乡民的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远远不同于适合传统武术氤氲生长的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武术成才年限上看,一个习练传统武术的人要想成才,至少需要十数年的时间,甚至需要耗尽毕生精力、刻苦钻研才能悟得奥妙,而更多的人却是半途而废。过长的成才周期打消了乡村城镇化造就的讲求即时效益、日益视时间为金钱的乡村人们的习武积极性。从传统武术的实用性上看,传统武术的***事技击防卫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进一步减弱,也大大地削弱了它在乡村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一些所谓“花拳绣腿”的成见,正在影响着本来就对传统武术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乡村青少年,致使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传统武术的真相更加云里雾里,捉摸不定。这种缺乏切身体会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传统武术的繁衍生息。从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来看,武术的训练特别重视人的下盘的稳定性,讲求入门三年桩的基础功夫。站桩是对一个习武者心智和耐力的磨练,动辄就是几个小时,而这对于乡村城镇化后逐渐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乡村人来说是那么的难以做到。从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来看,师徒式为主的传承方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傅所练武术的原汁原味,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众多门派,丰富了中华武术百花园,促进了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局面的成型;然而正是由于传统武术根植于乡村城镇化之前的超稳定的宗法制、家长制为基础的乡土社会,存活于以师徒这种类血缘关系为主的传承方式,阻碍了传统武术门派和拳种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才使得传统武术具有了封闭性、保守性、小农意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这和乡村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开放的、宽容的、自由的思想意识格格不入。
3城镇化:传统武术发展的蓝***
3.1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发展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6〕。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发展特征:一是传统武术发展趋向组织化;二是传统武术发展产业化;三是武术人口、武术内涵发生变化。而农耕文明下生存的传统武术带有浓厚的小作坊式家庭手工业气息,并决定了其只能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流传与发展,因此也造成了拳种流派自在自为、自生自灭的生存态势。而未来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武术要生存就不能固守原有家庭式、师徒式的传播疆土,应该抓住城镇化带来的工业发展机遇来探索传统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传统武术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生存方式。乡村城镇化不仅能为武术工业企业提供大量充足的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妥善安置,也能为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机遇,形成特色武术文化产品生产、武术用品加工和以农家乐、田园风光为主的武术旅游业等产业,从源头上奠定乡村武术的生存基础。
3.2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大众化发展
传统武术以它特有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人类社会不同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以独自的方式表达各自生存的需求,展现各自向上的***景。一方面,传统武术具有的历史性、遗传性是中国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生存的内在根据〔7〕;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具有的现实性、变异性和广泛适应性是传统武术在大众化背景下发展的内在动力。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中的中华文化特色保持是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体,国内生存繁衍和国外发展壮大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两翼。传统武术大众化发展模式具有历史性、交流性、区域性、个别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并以其千年的文化底蕴与魅力,在国家破败、民族积弱的不利条件下,开创了城市化背景下武术大众化发展的先河,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创了城镇化背景下武术生存与发展的又一方式。
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武术不能只是悲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命运遭遇,也不能过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生活,而应在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各自的生存空间,创造各自的发展环境,借鉴逆城市化进程中所积累的城市化武术发展经验,紧抓城镇化发展的机遇,积极出击,先取生存之机,后探发展之路,再谋提高之径,以城镇化促进大众化,以大众化促进科学化,以科学化引领现代化。
3.3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影响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发展。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承人应更新理念,把传统武术从束之高阁、令人望而却步的神圣殿堂中***出来,积极宣传武术,而后普及提高;其次,降低传承门槛,对所有愿意学习的学生倾囊相授,再选拔天资聪颖、刻苦耐劳、进步较快者,作为发展的骨干力量,进而改变传统武术社会生存的窘境;再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承继传统武术内容基础上吸收符合社会化市场需求的其它有益成分,创新传统武术内容,利用大众化的健身热潮推动传统武术社会化的发展。
4逆城市化发展中传统武术的机遇
“逆城市化”概念是美国地理学家Bering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原本用于描述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迁移,以及由此带来城镇功能的完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8〕。目前,逆城市化已成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事实表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显露了种种端倪,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补充,因此,分析城镇化离不开逆城市化问题。
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击打和侵扰下,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城市化经历了由乡村到城镇,再由城镇到城市以及超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以上海为例,鸦片战争未开放通商口岸前,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隶属于松江府的一个普通的县城,后来的上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我国超大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股城市人口向郊区、小镇流动的逆城市化现象,这种现象迫使居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也使武术这赖以生存的生态发生改变。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进而符合社会需要、人民要求,是武术在新的现象下遇到的新问题、新机遇。这就要求传统武术主动革新,冲撞与融合,建立适宜的、新的生态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城镇化是我国***府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规划。未来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一些城镇与乡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及生产方式转变,并带来相应的一系列变化。
(2)城镇化令原来传统武术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城镇化建设将改变传统武术已有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城镇居民生活方式也将随之改变等,同时,也带了新的生存发展的契机。
(3)传统武术只有主动革新,冲撞与融合,才能建立适宜的、新的生态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5.2建议
(1)传统武术应该正视自己的生存现状,积极面对乡村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生存挑战,迎接逆城市化进程所提供的机遇,全力以赴地描绘自己的生存蓝***。
(2)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生存状况比较好的传统武术拳种应在新的目标指引下,追求城镇化进程中的更大发展,而其它传统武术拳种应该先求得自己的生存机会,再***发展。
(3)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武术应从产业化、大众化、社会化生存模式入手来描绘自己的生存蓝***。
参考文献
〔1〕陶好飞.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
〔2〕付红丹.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D〕.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1.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3.
〔4〕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33,(1):35.
〔5〕赵景磊,董春磊.临清潭腿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武术科学,2012,9,(9):41-42.
〔6〕朱艳硕.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
〔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6.
〔7〕王红芳.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3):119.
〔8〕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7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055;2.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伴随而来的典型问题之一是严重的土地污染。文章首先基于现实资料分析了我国土地污染的基本状况;然后,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活动影响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土地污染问题的产生机理;最后提出了若干防治土地污染以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完善的防治土地污染的法律体系、建立“五位一体”的土地污染防治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土地污染详情调查研究。
关键词 :土地污染;城镇化;工业化;防治
中***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079-06
收稿日期:2015-01-08
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障的协同机制研究”(13YJC63011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广东省农村宅基地流转对农民权益影响的实证研究”(GD11XGL09)和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圳市城市更新与小产权房协同治理机制研究”(项目号125C02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欧国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房地产管理;吴刚(通讯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分别以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和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行衡量,2012年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分别为52.6%和38.5%。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将快速提高,工业化水平亦将得到优化。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土地也因此成为维系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态基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深刻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强度以及土地要素的流动和交换,也产生了一些有关土地质量和土地生态的突出矛盾,其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土地污染问题。
土地污染是人类活动造成土地资源的滥用所导致的土地质量恶化丧失正常的承载功能而不再适宜生产生活的现象。2013年12月30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公报称,我国农村有约5000万亩土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城市土地受到污染的数量也极其巨大,据估计全国每年因为土地污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百亿元。和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其他类型的污染不同,土地污染具有隐蔽性,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但又具有综合性,各环境污染要素最终都将作用于土地,据统计,我国全部污染物的90%最终都会回归土壤,造成土地污染[1]。因此,土地污染使得土地资源安全面临巨大冲击,已经成为侵蚀经济社会发展所倚赖的土地这一根本的最大威胁。土地污染及其导致的污染事故,既损害公众健康,也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增加了社会稳定成本,对经济、生态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现阶段对土地污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污染评价[2]、土地污染风险管理[3]、土地污染治理[4]、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5-8]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土地污染问题的某一方面,少有涵盖“现状-成因-对策”的清晰的系统性结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将使我国面临的土地污染问题愈加突出,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全面认识我国土地污染的当前状况,深入分析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土地污染的产生机理,并提出预防和治理土地污染的若干对策建议。
二、我国土地污染的现状
1.土地污染状况的概要估计
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其他环境污染不同,我国的土地污染信息资料一直较为匮乏,而且非常封闭,土地污染信息甚至一度被***主管部门认定为国家秘密而不予公开。因此,长久以来,公众只能依靠个别***府官员的讲话资料或是部分学者的调查推断来认识我国土地污染的基本状况。
关于个别***府官员的讲话资料,被广泛援引的主要有三个:(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在2006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视频会议上的表述,即“中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2)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2011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披露,即“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受污染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和西南、中南等地区,土壤污染面积较大,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3)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在2013年由***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新闻会上的表态,即“中国目前无法耕种的中、重度污染耕地大致在5000万亩左右,环境保护部对土壤状况的调查以及国土资源部对地质环境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在区位上,中、重度污染耕地主要分布在过去经济发展比较快、工业比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区”。
关于部分学者的调查推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1)王静等[9]认为,全国受到“三废”危害的土地约有1000万公顷,其中400万公顷耕地遭受大工业“三废”污染,216万公顷耕地遭污水灌溉耕地,187万公顷耕地受乡镇企业污染;此外,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全国受镉、汞、氟污染的土地分别为1.33万公顷、3.2万公顷、66.7万公顷;全国受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地面积超过1333万公顷;总的来看,占全国总面积的1/10以上的耕地已经被污染,大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2)张百灵等[10]发现,我国约有10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矿区、石油、固体废弃物堆放导致的最多,分别为200万公顷、500万公顷、5万公顷。(3)郑进华等[11]提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多达2670万公顷以上,其中,由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面积约为1000万公顷,由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引起的污染面积约为1000万公顷,由大气、水污染造成的污染面积约为667万公顷。
上述两种来源的数据均属于概要性的估计,且相互之间还存在不一致,学者对土地污染的调查推断结论要比官员讲话资料反映的情形更为严峻。但总的来讲,我国土地污染面积之广、范围之深、情况之复杂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
2.土地污染状况的统计分析
2013年12月,自2005年4月开始的历时8年之久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束。该调查范围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有史以来覆盖范围最广的土地污染调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根据调查结论于2014年4月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从总体上指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1给出了全国范围内的污染物超标情况,可以看出,镉、镍、砷是超标点位比例最高的三类(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比例最高的是滴滴涕,多环芳烃次之,六六六最低。对所有污染物,均是轻微污染点位比例最高。***2反映了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污染状况,在给出了相关信息的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四种地类中,以耕地的土地污染状况最为严重,总的污染物超标点位比例接近其他三类的总和。虽然林地的总的污染物超标点位比例最低,但林地的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则是最高的。***3显示了对八类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地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地污染状况均较为严重,超标点位比例均高于20%,尤以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采矿区、污水灌溉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它们是土地污染整治的重点方向。
《公报》提供的污染物类别、污染程度、污染分布、污染重点地类、污染重点地块等信息反映出我国土地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尤其是耕地污染状况堪忧,工矿业废弃地污染问题突出,亟须治理。
三、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污染的产生机理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典型表现是工业生产各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居民向城镇的就业、居住转移。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通过影响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三个维度而交错导致的。
1.工业生产带来的土地污染
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生产向外排放的大量工业“三废”——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是引起土地污染的重要元素。从《中国环境保护统计年鉴》提供的历年工业“三废”排放数据(表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逐年快速增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稳中有增趋势,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则因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而逐年降低。但总体而言,工业“三废”排放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废气、废水排放形势的恶化将对土壤质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造成土地污染。
具体而言,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矿企业排出的尾矿、废渣、污泥等,甚至还包括一定的放射性废弃物。其排出后,无论是直接在地表堆放还是经过处置,都可能通过扩散、降水淋滤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造成土地污染;工业废水排放首先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而由于农业灌溉用水稀缺,广大农村地区往往会直接使用这些含有大量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及氟化物的污水进行灌溉,进而造成严重的耕地污染;工业废气里含有的烟尘、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来源,据统计,我国的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在这些工矿企业集中的区域,酸雨降至地面渗入土壤,会引起严重的土地污染。
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一环。然而,乡镇企业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而容易产生大量工业污染物,另一方面,往往因不具备有效的污染物处理设备而将生产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直接堆放或排向附近的农地、河沟。这是农村土地污染的重要根源。
2.农业生产带来的土地污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了就业和日常居住向城镇的转移。为了保障越来越多城镇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势必需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实现用更少的劳动力生产更多农产品的目标。农药、化肥和农用机具的使用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传统方式。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提供的历年农村化肥、农用塑料薄膜、农药、农用柴油使用量数据(***2)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均呈逐年增长态势。
我国耕地总量仅占世界的9%,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平均每公顷施肥量达到400多公斤,一些省甚至超过600公斤,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富含多种重金属,将带来严重的土地污染;废旧的农用塑料薄膜要么露天堆放或焚烧,要么就地掩埋而无法降解,致使土壤物质交换能力变差,从而逐渐失去原有的生产能力,直至荒废。农用柴油主要用于农机具的使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油也是一个重要的农村土地污染源。此外,养殖业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构成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禽畜养殖发展迅速,大型的牲畜养殖场数量众多,排放的粪便同样是农村土地污染的来源之一。
3.城乡居民生活带来的土地污染
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数量不断攀升,从《中国环境保护统计年鉴》提供的历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数据(***4),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逐步攀升,至2012年已经超过17000万吨,如此大规模的城市生活垃圾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经过有效降解处理,对城市土地生态环境构成了较大负面影响,是城市土地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发展***策,大量公共投资被投向城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设施颇为滞后,使得农村环境管理与实际要求严重脱节,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因此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确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达0.86公斤,全国农村一年生活垃圾量近3亿吨,其中约1亿吨垃圾随意堆放”。因此,农村地区因生活垃圾带来的土地污染问题同样十分严重。此外,由于城市规划限制,我国如今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许多垃圾填埋场选择建在农村地区,这使得农村土地污染风险剧增。
四、预防和治理我国土地污染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土地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而传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通过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又具有“天然”的加深土地污染的倾向,因此,现阶段,必须要高度重视土地污染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预防新的土地污染,二是要治理旧的土地污染。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其中,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顶层设计,开展土地污染的调查研究是基本手段,建立土地污染的防治机制是具体措施。
1.构建完善的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我国的《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土地污染防治有一些宏观的概括性指导,但和有专门的《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调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不同,目前并没有针对土地污染防治的专项立法。这固然和土地污染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有关,但确实也阻滞了我国土地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深入开展。因此,有必要首先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下,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相关程序,由全国人大牵头制定一部专项《土地污染防治法》,对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各种用地类型的污染防治做到全面覆盖,对工矿废弃物、城乡生活垃圾、化肥农药、污水灌溉等的处理在土地污染防控的总体思路下做出统一规范,对土地污染防控的标准和规划、监督管理、具体措施、重点区域、事故处置、法律责任做到完整规定;其后,由***主持制定《土地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令的形式施行,对《土地污染防治法》的具体实施给出明确指导;同时,督促***各行***主管机关依照自身职责、各省区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土地污染防治规定或办法;从而形成涵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的完善的防治土地污染的法律体系。
2.深入开展土地污染详情的调查研究
完善的数据资料是进行土地污染防控工作的必要参照,因此,应当在已经进行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创新调查形式,改进调查方法,由统计、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联合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普查和专项相结合的土地污染调查工作。目的是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全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评估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地污染风险,对全国的土壤环境安全进行分等定级,尤其是要据此确定土地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查明这些区域的土地污染类型、程度、来源及其危害等,做好重点防范。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资料,包括工、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耕地规模及种植结构,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使用情况,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建立城镇化、工业化和土地污染情势的关联模型,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污染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
3.建立“五位一体”的土地污染防治机制
建立涵盖日常监测、应急处置、资金筹措、技术支持、公众宣教的“五位一体”的土地污染防治机制。一是要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加强对土壤环境的日常监测,使监测工作具体化和常态化,为土地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最新资料;二是要加强对土地污染的应急处置,制定土地污染应急处置专项预案,并做好调整更新工作,根据日常监测情况做好土地污染风险管理,集合各部门的力量对出现的各类土地污染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响应,确保影响可控;三是要多方筹措土地污染防治资金,特别是污染土地的修复和再开发的资金需求较高,可以探索建立包括激励机制和基金制度在内的合理的资金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污染治理;四是要提升土地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对土地污染防治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作为支持土地污染防治的外部手段;五是要重视土地污染公众宣教的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加深公众对土地污染危害的认识程度,使防控土地污染内化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朱立志,王蓉.农村土地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2007,(1):43-46.
[2]赵鲁燕.基于RS和GIS的土地污染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05.
[3]赵沁娜.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李衡嵩.城市工业用地用途转换中的土地污染治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5]龙培耕.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1):34-35.
[6]王娜.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7]贾一波.中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8]张百灵.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构建[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9]王静,林春野,陈瑜琦.中国村镇耕地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25-30;43.
[10]张百灵,单晓燕,李希昆.我国土地污染防治法律问题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2007,(3):44-47.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8
1 我国城镇化现状
分析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在经历了恢复调整、萎缩停滞、缓慢发展、快速发展这四个阶段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协调提升阶段。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协调提升的阶段来看,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是城镇化的主体,特别是农民工大量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是其中也非常容易遗留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城镇功能完善方面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基础上影响到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2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旅游行业已经从原本的单一化逐渐走向多元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对城乡经济的推动也非常有益。但是我国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旅游管理不全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旅游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我国旅游行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定难度。加上同质化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出现更是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整体的角度而言,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这对于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3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
3.1宏观角度
从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快速推进与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我国旅游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方面。我国始终重视与不断推动旅游的发展。鼓励人民走出去,旅游可以实现文化的交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与习俗,增强消费意识,将城镇化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3.2微观角度
城镇化对旅游经济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可以说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城镇化进程实现了良好的基础建设,对发展旅游事业有着更好的帮助
4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4.1生活质量提高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其不再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这种经济条件的改善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越?碓蕉嗟某钦蚧?居民希望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去感受外地文化与习俗。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已经将旅游成为了一种常态,旅游已经成为了很多城镇化居民的固定支出,这种理念的转变为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例如,重庆大都市铜梁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打造文化旅游城市。铜梁区着眼小“一体两翼”中心城区,推进“东拓、南延、北扩、西进”,形成高端商务区、现代工业集聚区、文化休闲度假区、生态宜居区、都市农业展示区五大城市功能板块。紧扣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立足1340平方公里全域,加快形成“一个中心城区,两个小城市,N个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的城镇发展体系。
4.2城镇化人口的增加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我国城镇化数量的增加,其城镇化人口势必也会增加。城镇化人口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主要消费人群,其城镇化人口的增加势必会促进旅游需求量的增加,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的频率,提高旅游消费。这种趋势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面对这个契机,旅游行业应该积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创新提出各种新颖的旅游方案以及旅游优惠,从而推动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人数的增加势必会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乌海市村镇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早在2004年,乌海市就在自治区率先推行城乡一体,实现农区人口户籍城市化。今年初,该市又出台史上最宽松落户***策。随着近年来一系列城镇化措施得到落实,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乌海市城镇化率达94.62%,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深圳、克拉玛依和佛山市。仅“十二五”期间,乌海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综合平均指数就比全区高2.75个百分点。但由于乌海是自治区生态和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之一,可利用土地面积小,要***劳动力,走精品高效农业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是必然选择,而且要促进增收只能加快城镇化。基于此,乌海市近年来利用村镇已经形成的医疗、教育、道路、商业等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特色葡萄种植采摘酿造。目前,已发展起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特色乡村体验景点3个,一些村镇的旅游节活动更是方兴未艾。近年来,乌海市农区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均得到普及,既方便了向城市转移农区剩余劳动人口,也让农区居民更安心地在家门口创业。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利用紧邻乌海湖的优势,兴起休闲旅游、采摘、饮食一条龙产业。
4.3乡村城镇化发展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从整体的角度而言总体上是积极的、正面的。这是因为我国典型的农村型社会原本就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有着良好的扩展旅游、开发旅游的条件。城镇化进程中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农村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实现城镇良好发展,农村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在保留农村特色的基础上实现适当的改变,将其作为能够发展旅游的场所,这样一来既避免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在农村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城镇化,这对于城镇化进程以及旅游经济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扩大旅游范围、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发展理念,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要求和“一村一品”的模式,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建设产业型新村、旅游新村,逐步形成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建设模式和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生态游的全面发展。力乍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大拆大建,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都保留客家的风情特色。村子民舍保留了原有的淳朴色彩,院落不起眼但整洁有韵味。改变的就是增加了污水、垃圾处理系统。村子的历史和原味成了他们创收的法宝,他们保留并??化古朴的遗韵和遗产,并让之产生效益,这才是保护性开发利用。那大屋基村玫瑰观光产业园项目着力打造集“高新特色农业+传统村落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那大“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9
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2.7%,按照纳瑟姆曲线描述的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的中后期,这一阶段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迈入城市高度化国家。纵观世界城市化历程,这一阶段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土地城镇化”不断加速。而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土地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建设用地需求,必然进一步加剧现有土地供求矛盾。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
从历史层面看,我国土地制度呈现出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性。***的十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府和市场的关系。”概括地讲,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供求均衡的途径也就是两条:行***征收和市场流转,这集中体现了***府和市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从我国目前基本国情来看,实现土地供求均衡的手段更多的是依靠行***征收,而土地制度的二元性导致市场流转明显滞后。因此,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征收和流转制度,对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土地征收范围问题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的;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巩固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而《土地管理法》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就出现了“征地悖论”:对于不符合公共利益用途的农地转用,征地则违背了“公共利益”的宪法准则,不征则违背了《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因此,在这种悖论下,地方***府往往在坚持“土地国有”的前提下,无论用地目的是否处于“公共利益”,一律采取征收的手段,从而形成了征地范围过宽、大量非公共利益用地项目强行征地的事实。
2.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问题
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规定了土地征收补偿的内容。《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按照资产定价原理,任何一种资产的即期价格为该资产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折现值。依据这一国际通用的资产定价原理,客观地讲,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确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出让金节节攀升,2008年我国共出让土地面积244.7万亩,出让价款9600亿元,平均每亩出让金为39万元,而“招、拍、挂”的平均价格则更高,***府在土地出让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收益。与此相反的是,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却非常低,难以分享土地的增值部分。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土地征收制度与补偿制度,其实质是行***计划配置土地资源的方式问题。我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由市场配置农村土地资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而土地经营权承包制度则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土地制度中涉及农用地的一种制度安排。《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我国当前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来讲,进一步***了农村的生产力。但《土地管理法》又进一步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这就严格限制了农村集体土地的用途范围,造成了城乡土地的二元性,从而严格限制了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4.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
农村的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范畴。有关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是我国近些年来城镇化进程中非常受关注的问题,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宅基地换房”、小产权房问题等做法都与农村宅基地有着密切联系。一部分学者强烈反对农村宅基地交易,并认为禁止农村宅基地交易是我国土地分配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公共福利与社会保障。另一部分学者则建议要加快农村宅基地的流转,释放农村集体的存量资源,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我国当前的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中,的确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一是农村宅基地存在着大量隐易。尤其是城市郊区农村宅基地隐易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些隐易不仅加大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模糊性,而且激发了大量产权纠纷,如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小产权房”即源于此。二是农村宅基地浪费严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业人口逐渐转移到城市,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流转不畅,造成了大量宅基地无人居住的状况,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三是农村宅基地存在着大量多占乱盖现象。事实上,农村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组织无偿出让给集体成员用来居住的土地,出让的是土地使用权。但我国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着大量多占乱盖现象,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的十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当前,由于城乡土地产权主体、用途、市场体系、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城乡土地二元分割特征。城镇土地供求矛盾的进一步凸显,则要求我国必须在土地征用和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进行创新和改革。
1.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有学者认为: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严重制约我国城镇化土地供给的重要因素。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保护耕地和城镇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在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地重视耕地的保护和粮食的安全,才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粮食产品支撑。否则,城镇化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建立一套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将保护耕地落实到实处。因此,可通过加大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成本,促进城镇建设者在占用耕地的时候,能形成一套约束机制。此外,还应当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财***补贴力度,实行农田保护和财***补贴相挂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基层***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2.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
我国城乡土地制度存在着显著的产权二元性。产权经济学告诉我们:产权明晰是财产实现市场交易的根本前提,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由于历史变迁原因,我国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主体已逐步模糊化。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可由村民委员会行使集体组织职能,但是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更多行使的是社会管理职能,而经济职能则相对较弱。因此,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要进一步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加强土地确权工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落实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防止大规模征地拆迁、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夯实城镇化社会基础的重要举措。
3.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
我国土地产权的二元性是催生大量土地违规征收和拆迁问题的根源所在。首先,我国要严格界定国家公用事业征地范围。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城乡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家所有。”但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却未给出准确的范围,由此导致了实践中对于“公共利益”征地权的滥用。其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府所征用的土地必须在严格符合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还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方面的要求,严格限制土地征收范围的扩大。第三,我国土地补偿标准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要坚持“以市场定价为主、合理分配利益”的土地补偿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征农民的权益。还要积极推进分税制改革,逐步弱化“土地财***”功能,让广大农民能够共享城镇化所带来的改革与发展成果。
4.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设
我国城乡土地市场二元性,极大地限制了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人口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我国要进一步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使已转移到城市的农业人口能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通过建立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土地资本化回报,获得进城置业定居的原始资金,有效促进人口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当然,我们也要积极鼓励农民通过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进行联合经营,并尽快建立与土地交易双方行为相关的市场服务体系,为促进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使用提供有力保障。还要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进程,逐步弱化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为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
中国城镇化进程篇10
(一)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通观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小阶段:1978-1992年。该阶段,城镇化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引领一批批乡镇企业的崛起。第二小阶段:1992-200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城镇土地市场化为主要动力,土地改革,城镇住房改革等土地改革为非城镇化户口的迁移奠定了基础。第三小阶段:2002-2012年。该阶段地方***府以经营土地所获收益作为城市资本原始积累和地方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房地产市场逐渐繁荣起来。
(二)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城镇化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也将有所放缓。以日本为例,城镇化率增长最快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这短短的10年中,日本的城镇化率从43.7%跃升到53.5%,平均城镇化增长率接近1%。但在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日本的城镇化速度开始放缓;70年代后,在城镇化率超过70%后,日本的城镇化率转为平稳增长。
未来城镇化的核心要点可能主要包括城市非户籍人口市民化、城市公共基础建设、城市集群等内容,是一个符合国情的新型城镇化。在该新型城镇化的框架下,有必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住房体制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都可能会囊括在内,从而使得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平稳增长。
二、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机遇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的利差将趋于缩小,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将面临较大冲击。因此,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和差异化竞争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1、在融资方面的机遇
城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除了债券融资外,银行还拥有更多的潜在机遇。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路网、城市绿地、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其次,在土地和房地产开发领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土地流转和综合利用必然带来土地、住房方面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可择优支持园区开发、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等。第三,在产业支撑方面,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融合承接相辅相成,这一过程将催生巨大的金融需求。
2、住房市场方面的机遇
当前我国2.6亿外来务工人员中在城市实现购房的仅有0.7%。虽然流动人口居住在城市中,但大多由于收入不高,或者缺乏当地户籍而没有购房资格。当前大多数农民工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低,工作不稳定,致使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的比重很低。在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让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逐步拥有自己的住房,是必然的趋势;而尚居住在农村的农民,通过土地的确权和流转的加快,其住房需求也将显著增加,从而使得按揭贷款与和房地产有关的消费贷款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3、消费方面的机遇
随着城镇化的深化和消费升级,流动人口的衣着支出、教育文化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将有较快增长,但居住、医疗、食品与家庭设备等支出的增长预计不会很快。伴随城市人群的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新转移人群必然减少自给消费,提高商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对购置大宗生活生产用品、汽车、旅游、教育等都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业务机会。
(二)风险
新型城镇化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其内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某些尚不明确的法律***策制度等也会给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带来一些困难甚至“陷阱”,从而使商业银行在服务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系列风险。
1、国家***策风险
新型城镇化重点在于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然而,在土地财***和***绩攀比的推动下,当前地方城府对房地产开发的热情依然不减,城镇化存在过渡“房地产化”的危险。在当前监管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严格清理整顿要求下,部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主体被列入地方***府融资平台名单,信贷投入将受到限制。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缺乏法律支持这一现状下,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相关城镇化业务存在很大的介入障碍和法律***策风险。
2、地方***府偿债风险
随着未来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逐步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受***策调控难以大浮上涨,地方***府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受制于系列制度的制约,短期内新型城镇化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尚难以完全建立并成熟起来,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受到一定的资金制约,特别是行***级别较低的地方***府和以地方***府信用为担保的债务,其风险将加大,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可能面临部分地方***府拖延还贷、无力还贷等偿债风险。
3、潜在的银行声誉风险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农村土地征收、复垦以及农民拆迁和安置房等建设,这些项目需要银行资金的介入。但农村土地征收、农房拆迁安置等领域社会矛盾突出,较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信贷资金如果支持了损害农民、农业利益的项目,引发的社会矛盾将会对商业银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也隐藏着更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如果商业银行不慎支持了重大环境污染项目,同样将面临较大的声誉风险。
(三)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决策矩阵
通览上述所述,我们可以得到我国城镇化的大致SWOT分析矩阵,具体如表1:
表1 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决策矩阵(如上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银行必须集中自己的优势,加强信贷的贷款条件和监督管理,比如银行可以通过培育一批信用度高、低风险的优质客户,审慎调整行业准入门槛,或采取创新担保方式,加强贷前、贷中、贷后全程信贷监管,加强与第三方如保险、担保公司合作,分散风险,来防范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的相关业务风险。
三、 总结
基于SWOT矩阵,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尤其在业务创新和抗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优化,提高满意度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风险。
其一,巧妙应对,化解***策性风险。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策性风险主要涉及房地产调控***策制约、融资平台监管限制和农村产权抵押缺乏法律支持等。商业银行应加大新型城镇化相关***策以及监管***策研究,通过服务策略设计、产品创新等途径,积极化解防范***策性风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城镇化进程10篇